0

吴国的孙策【实用20篇】

浏览

4231

文章

29

篇1:孙策用了多长时间统一江东?他是怎么做到的?

全文共 870 字

+ 加入清单

孙策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他留给孙权的却是一个已经由他统一过的江东六郡,可以说,孙策在打天下这一方面是非常厉害的,他疯起来连曹操都要害怕。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还非常年轻,也是在统一后的同一年,他遭遇伏击身亡。那么,他统一江东一共用了多长时间?这样年轻的他,又是怎么做到这件事的?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孙策,这位人称“江东小霸王”的武将,可谓是风云人物。短短六年时间,打下六郡,占据江南半壁,堪称是传奇人物。那么孙策是如何在短时间内横扫江东的呢?

首先,孙策在其父去世后,投靠袁术,伺机而动;

孙策之父孙坚去世后,孙策投靠了袁术,凭借自己的努力,他开始收编他父亲的旧部,组建自己的势力。江表传曾记载:孙策到了丹阳,得了几百人,但是被泾县的势力偷袭,损失了一些势力,于是孙策又见了袁术,袁术于是给了孙策几千人。正是因为这一点,孙策组建了自己最早的核心力量。

其次,孙策自己努力,治军严谨;

三国志曾记载:策骑士有罪,逃入术营,隐于内厮,策指使人斩之,讫,诣术谢。军法如山,治军严谨,孙策用纪律约束手下的士兵,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使得军队战斗力提升。

最后,不断的军事作战,占据了不少城池;

孙策攻下庐江后,被袁术任命为庐江太守。后孙策摆脱了袁术的控制,孙策南下后,先灭刘鹞,随后灭了严白虎,占据了会稽郡,最后孙策以扫荡群寇为名,逐渐占据了不少城池,到了公元199年,孙策取得了不少成果,先是稳定了根据地,后有巩固了与曹操的关系。次年,孙策占据了豫章郡,随后孙策占据了江东六郡。

史料记载:曹公闻策平定江南,意甚难之,乃以弟女配策弟匡,又为子章取贲女,皆礼辟弟权,栩,命扬州刺史严象举权茂才。陈寿认为割据江东是孙策所创下的基业,在《三国志》中评价说“策英气杰济,猛锐冠世,览奇取异,志陵中夏。然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且割据江东,策之基兆也,而权尊崇未至,子止侯爵,於义俭矣。”

对于孙策平定江东之战,孙策年少英勇、明决善断,深受历代赞许。孙策统一江东,并为日后孙吴立国打好基础,同时亦因孙策统一了江东,使中原的混战多了点转变。孙策短时间取得江东六郡也是有其必然的原因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孙策是靠什么打下江东的?孙策的这位好友帮了大忙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孙坚死后孙策一家人都搬到了江都,但是孙策并不甘心还是找到袁术要求找回孙坚的旧部为想为家父报仇。但是袁术也就随便打发了一下孙策,好在孙策武艺高强被称为是“小项羽”,一路破东占领了江东一带。不过这一路上可不是光靠孙策一人,孙策的好友周瑜也是帮了大忙,不然也不会有以后的东吴政权了。

随着中原诸侯混战的加剧,孙策的父亲孙坚也加入了以袁术、公孙瓒为首的政治、军事同盟,与袁绍、刘表、曹操等人结成的另一同盟在中原各地展开厮杀。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年底,孙坚奉袁术之命进攻刘表,但不幸在荆州战死,此时其长子孙策年仅17岁。孙策将孙坚的灵柩送回曲阿下葬之后,全家前往江都。

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孙策投奔袁术,打算依靠袁术的势力为自己的发展打下基础。但是袁术只是利用孙策为其冲锋陷阵,但却故意不加提拔和重用,这引起了孙策的强烈不满并萌生了摆脱袁术独立发展势力的打算。

同年,孙策利用袁术与扬州牧刘繇交恶并爆发战事为由,提出前往江东地区发展。袁术无奈之下只能派遣孙策前往丹阳,但是却只给了孙策兵力千余人,战马数十匹。而孙策到了历阳之后,大力扩充自己的力量,兵力增加至五、六千人。为了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力量,孙策还特意写信给周瑜,希望得到周瑜的支持。

而周瑜在看到孙策的来信之后,不仅立即赶往历阳与老友重逢,还率领了一支兵马加入了孙策的队伍,同时还为孙策提供了大量的粮草和军用物资。孙策看到周瑜如此的支持自己,高兴的说道:“有了你这位朋友的支持,何愁大事不成!”

孙策征讨江东的战事开始后,周瑜也一直冲锋在前,成为孙策军队中最为犀利的一把利刃。《三国志·周瑜传》载,周瑜跟随孙策进攻并夺取了横江、当利,然后又渡过长江攻占了秣陵;在打败了笮融、薛礼的军队后,又攻占湖孰、江乘并进入了曲阿。

在孙策、周瑜的打击下,扬州牧刘繇也不得不从曲阿撤退。孙策的力量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江表传》中记载:“旬日之内,四面云集,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威震江东,形势转盛。”在这种大好的局面下,孙策才放心大胆让周瑜离开前线,回到丹阳驻守。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孙策死后传位孙权,他是如何对待孙策的孩子的?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孙策的死不得不说是一件很让人惋惜的事情,原本江东还有诸多事情要依靠他,他却在统一江东六郡的同一年就遇刺身亡了,十足十的英年早逝。他临死之前,把江东大权托付给了弟弟孙权,而当时自己还有几个孩子,那么孙权继承大业之后,又是如何对待哥哥的几个孩子的呢?

孙策的父亲孙坚死后,他认为当下是群雄纷争的时代,自己应该招募兵士完成父亲的遗志,创立一番基业,于是前往投靠了袁术,同时讨回了父亲的旧部一千多人。吴郡都尉朱治是孙策父亲的老部下,他认为袁术这个人经常反复无常,不可以待太久,于是劝孙策夺取江东之地。

孙策非常喜欢外出打猎,而且常常是一个人独自出行,这让不少部下感到十分担忧,虽然多次劝阻,但孙策都没有听进去。同年四月,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时遇到刺杀,孙策面颊中箭。孙策的箭伤越来越严重,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就把江东托付给了自己弟弟孙权,并嘱咐自己的部下要好好辅佐他。当天夜里孙策逝世,年仅26岁,江东“小霸王”就这样英年早逝了!

孙权继承了孙策的基业后,取得的成就应该没有让他的哥哥失望。通过多年的东征西讨,江东形势逐渐稳定下来,在赤壁大战中打败曹操南下大军,后来夺回了荆州之地。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在称帝之后,追谥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但只追谥哥哥孙策为长沙桓王。这或许是出于皇位继承的考虑吧,毕竟追封了孙策为帝,那么孙策的儿子孙绍位置该是什么呢?这不太有利于孙权一脉的皇位传承。

孙权在继承孙策的江东基业后,对待孙策的子女还算不错,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江东大家族。但是对于唯一的侄子孙绍就有所防备,仅仅封侯了事,后来因孙登之子孙英被封吴侯而改封上虞侯,原爵位为太子孙登之子孙英所取代。死后由其子孙奉继承爵位。此后事迹不详。

至于大乔,其实大乔的命是很苦的。孙策娶大乔的那年是二十四岁,大乔是十八岁,可惜天妒良缘,两年后正当曹操与袁绍大战官渡,孙策正准备阴袭许昌以迎汉献帝,从曹操手中接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柄时,孙策被许贡的家客所刺杀,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大乔和孙策仅过了三年的夫妻生活。当时,大乔充其量二十出头,青春守寡,身边只有襁褓中的儿子孙绍,真是何其凄惶!从此以后,她只有朝朝啼痕,夜夜孤衾,含辛茹苦,抚育遗孤。岁月悠悠,红颜暗消,一代佳人,竟不知何时凋零!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历史上孙策是个什么样的人 孙策怎么死的

全文共 1142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孙策,大家都知道他是孙坚的长子,东吴皇帝孙权的长兄。他可是一位有勇有谋的人才,胆识过人。更是为孙权开国殿下了基础。那么在历史上,孙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的结局还是非常凄惨的,怎么死的呢?死亡真相是什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历史上孙策是个什么样的人

孙策,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在变幻的东汉末年,英雄人才辈出,他是其中之一,作为军阀孙坚之子,父亲去世之时他才十七岁,他屈身于袁术,为他南征北战,韬光养晦最后摆脱袁术,后来统一江东六郡,为吴国开国奠定了基础。他英俊潇洒,风姿绰约,少年英才有太多的赞美。

孙策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是一个出色的领导者。他花费了不到九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人家可能一辈子都完成不了的大业,他统一了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江、庐陵六郡,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江东集团,这点足以见证他的领导能力。在他死后还为继承江东集团找了一个更强大的继承人孙权,从后来的事迹中我们并不难发现孙权确实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孙策长相英俊,幽默爱说笑,为人大度,被百姓所爱戴,人格魅力极强,吴国的百姓都非常喜欢他,愿意为他效劳。除此之外他是个非常爱惜人才,礼贤下士,像周瑜,张昭在他身侧都得到重用。

2、孙策怎么死的

是遇刺身亡的。

史书记载说是许贡的门客为报仇而行刺bai孙策,但当时正是曹操和袁绍准备决战的紧张时刻,而孙策又准备率军北上袭击许都,迎接汉献帝,时间过于巧合,故不排除有曹操派刺客行刺的可能。据《江表传》记载,许贡上表给汉帝,说孙策骁勇,应该召回京师,控制使用,免生后患。此表被孙策的密探获得,孙策便责备许贡,并下令将其杀死。许贡死后,其门客潜藏在民间,寻机为他报仇,这次终于得手。

孙策中箭后,创痛甚剧。自知不久于人世,便请来张昭等人,托以后事。他说:“中原正在大乱之中,凭我们吴、越的兵众,三江的险固,足以观其虎斗成败。你们好好辅佐我弟弟!”

接着,叫来孙权,给他佩上印绶,说:“率领江东兵众,决战两阵之间,,横行争衡天下,你不如我;但举贤任能,使其各尽其心,用以保守江东,我不如你。”张昭等大臣重臣认为孙翊有长兄孙策之风而希望孙策将兵权交给三弟孙翊,但出乎意料的孙策让二弟孙权来继承。孙策认为孙权不善于用兵,希望他千万慎重不要自己领兵北渡中原作战,并鼓励他推举和任用贤能之人,各自都能尽心用力,从而保卫江东地区。孙策也担心孙权不能胜任,把孙权托付给张昭,并嘱托张昭说:“如果孙权不能胜任,请先生取代他的位置。如果无论如何都不能担当克敌制胜保卫江东的重任,先生您可以慢点向西返回家乡,无须心中有所挂碍。”孙策当夜去世,张昭扶起孙权巡视军队,并把孙权继立的消息上表汉室,并传达下属。约在同年四月四日夜里因重伤而过世,享年二十六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如果孙策没有早死,东吴将会怎样发展?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在《三国演义》当中,有小霸王之称的孙策,年纪轻轻便已经能够统一江东六郡,结交了周瑜等有才有谋的人物,可以说是年轻有我,比现在的很多同龄人更加优秀。然而,谁也意想不到,他竟然会英年早逝,不得不将江东大业传给弟弟孙权。那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孙策没有那么早就死了,东吴仍然还在他的手里,江东又将会怎样发展呢?

孙权只想保住江东,无意争取天下,他的大哥孙策似乎有很大的野心,在乱世之中每个人都想称帝称王,譬如袁术,想当天子,但还是众叛亲离失败了。

但是小霸王孙策,似乎有称霸天下的意念,只是太早死去。

曹操座下的首席谋士郭嘉,预言说孙策这个人的个性自负,必定会自己害了自己,果不其然,孙策死于刺客之手。但要是这件意外,不发生的话,孙策是否有实力与其他军阀竞争,脱颖而出,称霸天下?

孙策死后,孙权掌权,但孙仲谋心有余而力不足,北方经过官渡一战,袁绍被曹操所消灭,曹操一度统一了北方,孙策想争天下已经失去了先机,能保有江东割据一方实属不易。赤壁一战免去被曹贼消灭的灾难,暗地连接刘备军团抗曹,表面上接受曹贼的册封,勉强保有江左一地,保障了东吴之平安。

确实,孙策小霸王之名不是浪得虚名,大哥孙策,能力整体上胜过弟弟是不用怀疑的,但孙权会是无名之辈吗?生子当如孙仲谋,可见得当时的天下英雄是肯定孙权治理政绩的能力。但孙权还是低了孙策一筹,毕竟孙权没有真正在战场上,有像大哥孙策有着优异的表现。而其父孙坚是为了平定叛乱,主要任务是平定黄巾贼,及讨伐董卓。而不是为了自我欲望,造反作逆。

曹操在二十岁被举为孝廉,学习做官,在完全的建立自己的势力之前,都周旋在朝廷之间,整体实力及人脉,在孙策活跃之前,就已经奠定了基础。

要成为独霸一方的强雄,光靠武勇是不够的。公元一九二年曹操收编黄巾余党为己所用时,孙策还在袁术麾下,没有自己的领地。而在公元一九一年,孙坚被刘表所害,孙策把所有心思都放在了杀父仇人——黄祖身上,动用了不少了兵力。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不仅会打仗,更是政治天才,他封官给孙策,以让自己无后顾之忧在官渡之战应付袁绍,官渡大胜,曹操统一了北方,曹操和孙策的差距愈差愈大。

讨论历史必须在同一时间点上来做讨论。以曹操孙策两方发展时间点而言,曹操还是有很大的机率南下的,所以我以为,就算孙策不早死,也不会有后来的三国鼎立的。以各位大哥大姐的见解,孙策不死会影响整个三国的局势而有所改变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孙策去世前有儿子,为什么还要把江东交给弟弟孙权?

全文共 1364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孙策的英年早逝,很多人都感到惋惜,一代“小霸王”就这样落幕了实在是太可惜了。孙策临死前,把江东大业交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很多人会有疑惑,当时的孙策明明是有儿子的,按常理来说,交给儿子才是正道,弟弟的排名应该靠后才对,但是为什么孙策舍弃了儿子,直接传位给了弟弟孙权呢?

中国古代的权利是世袭的,父亲死后把位子传给儿子,似乎是天经地义。不过在封建王朝中有两个人比较特殊,一个是雄才大略的刘备,白帝城托孤的时候,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康熙皇帝认为这是刘备的权术,以此来约束诸葛亮;另外一个便是孙策,临死时把自己的位子传给弟弟孙权,而不是留给儿子孙韶。

孙权为什么要这么做?把儿子交给儿子孙韶为何不妥,而且周瑜太史慈等人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其一,孙策的孩子太小,当时江东虽然被自己打下来了,自己儿子的肩膀稚嫩,未必能扛得起来江东六郡八十一州的重任。自古守江山远远比打江山更难。

其二,孙策害怕外戚当政。历史上一旦儿子小,往往母亲的势力过大。这样有可能重蹈东汉后期的覆辙。孙策是个有本事的人,对当时的情况洞若观火,他不想让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付之一炬。

其三,为自己留下一条后路。孙权知道孙策是什么人。孙策临死前对孙权说过这样一句话:举江东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其实鸟之将死,其言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孙策这句话其实是让孙权给自己的弟弟留下一条生路。历史上皇室从来无父子手足亲情。假如自己不把位子传给弟弟孙权,肯定会引来萧蔷之祸。

孙权是什么人,孙策非常了解。孙策起兵的时候,孙权善养宾客。孙权常参与商议计谋,孙策感到特别惊奇,自认为不如他。每当宴请宾客时,孙策常常回头看着孙权说:“这些人,以后都会是你的手下。”其实不是惊奇,而是害怕,孙权是一个什么人,当哥哥的自然知晓。

其四,孙策之死有些蹊跷。孙策死,三国志及三国演义都认为是许贡门客所为。这事情值得推敲,像孙策这人,整年在外带兵征战,行止不定、刺客怎知他的行踪。再说孙策出外打猎。外人很难知晓,许家三客又怎么会在那里守株待兔呢?孙家五兄弟中,孙策、孙翊被人刺杀,孙匡死得不明不白,孙朗被孙权囚禁终生,这事情明显孙权做了手脚。孙策之死有可能是孙权暗害的结果。东吴聚集文武大臣有两个高峰时期:

一是孙策借兵起家,到占据江东这段时期,来投奔的文人有朱治、吕范、张昭、张竑、虞翻等人;周瑜、蒋钦、周泰、陈武、董袭、太史慈、凌操等良将也纷纷前来效力。

二是孙策死后到孙权征讨黄祖一段时期,先后有鲁肃、诸葛瑾、顾雍、阚泽、严唆、步骘、程秉、薛综、陆绩、张温、朱桓等文士来投;还招收了吕蒙、陆逊、徐盛、潘璋、丁奉、甘宁等将士。孙权很受收买人心,从孙权用人来看。朝廷内外大权基本上是掌握在后一批人手中。把权力交给弟弟,相信这些人不再会找儿子妻子的麻烦。

孙策故交仅有周瑜周公瑾,可惜孤掌难鸣。此人虽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很难保全孙策之家小。天下人都知道周瑜和孙策的关系,至于太史慈不过匹夫之勇,想要对付孙权更是胜算很小。

孙策为何把权力交给弟弟孙权?其一是避免了无谓的家庭纷争,其二是继续延续了江东的孙氏统治地位,其三是为自己的妻小留了一条后路。要知道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小霸王临死也要对自己低头,该有多么的心不甘情不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三国演义里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真的厚颜无耻吗?年轻时候竟然和孙策打过仗

全文共 1602 字

+ 加入清单

94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谁也没想到会在网络上火起来,最著名的就是诸葛亮王朗的片段了,而其中“厚颜无耻之徒”更是深入人心。只不过,在小说里面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在真实的历史上当真有那么厚颜无耻吗?王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其实他还真没有那么窝囊,他年轻时候可是跟孙策打过仗的,你知道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以能言善辩著称的曹魏司徒王朗,随曹真一起抵御蜀军入寇,与蜀军对峙于渭河畔,王朗本想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动诸葛亮退兵,却不想被诸葛亮在阵前历数其罪行,最后还在“皓首匹夫、苍髯老贼”的痛骂声中,坠于马下而死。

《三国演义》中这一段描写酣畅淋漓、精彩绝伦,虽然是作者虚构出来的情节,却因为小说的广为流传而妇孺皆知,导致现在人们一提到王朗,仿佛就只有被诸葛亮骂死这一件事,其实,王朗在史书上留下不少值得书写的事迹,最著名的一件,应当是在担任地方官的时候,被统一江东的孙策赶跑,之后才北上投奔曹操。

这件事发生在东汉末年,王朗在徐州牧陶谦的推荐下,被朝廷任命为会稽太守。任期内,王朗颇有功绩,很受当地人爱戴和拥护。

孙策领军统一江东时,兵临会稽城下。功曹虞翻认为孙策军势大,并且屡战屡捷,以会稽一郡之力难缨其锋,建议太守王朗暂避其锋芒,但王朗认为自己身为汉臣,守土有责,应当保护会稽城。

王朗指挥所部数次击退孙策军,无奈两军实力悬殊,再加上对手为如同项羽转世一般骁勇善战的孙策,王朗很快被击败,只好率领残兵撤退,退到东冶时,被孙策追上,部队被消灭。

逃跑的路上,王朗对虞翻说:“你还有老母亲在家里,你回去吧。”虞翻回到会稽以后,孙策亲自到家里去拜访他,并且依旧任命他为功曹。

王朗被俘后,拒绝孙策授予的官职,孙策派张昭游说,也被拒绝,孙策虽然很不高兴,但迫于王朗的名声,不敢加害,只好把他安置到曲阿。

曹操久闻王朗之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上表征召王朗赴许都,由于战乱道路不通,直到几年后,王朗才终于到达许都,随即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至此,王朗进入曹魏政权高层。

曹操死后,汉献帝将皇位禅让给曹丕时,王朗和华歆等人立即上书劝曹丕称帝,因拥立之功,王朗被曹丕封为乐平乡侯。可能因为这件事,罗贯中才会在《三国演义》中把王朗刻画成奸臣吧。

王朗及其子都是经学大家,著有多部经学作品,被三国志作者陈寿誉为“(王朗)文博富赡,诚皆一时之俊伟也。”曹丕更是称其为“此三公者,乃一代之伟人也,后世殆难继矣!”

纵观王朗的一生,虽然比不上比干、文天祥、于谦等鞠躬尽瘁的忠臣,但也没有在史书上留下恶名,绝非祸国殃民的奸臣。

王朗最早担任的官职是在徐州刺史陶谦手下担任治中从事。那个时候正值天下大乱,董卓被杀,汉献帝被挟持,陶谦有意讨伐逆贼,于是在王朗的建议下遣使上表忠心。此时的汉献帝使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只能给陶谦和王朗加一堆官衔,以资鼓励,王朗因此被任命为会稽太守。

在会稽,王朗施政有方,移风易俗,对百姓也是仁爱有加。然而好景不长,公元196年,孙策率军攻打会稽,王朗毫无防备,大败,此战也是王朗人生的一大污点,日后被诸葛亮嘲讽。

被孙策俘获后,王朗在江东过得并不开心。公元198年,曹操征召王朗入朝为官,封他为谏议大夫、参司空军事。曹操问他孙策此人如何,王朗回答:孙策勇冠一世,有俊才大志,文有张昭、武有周瑜,终为天下大贼。可见王朗对江东局势的判断还是比较准确的。以后有关江东的事宜,曹操、曹丕都会征求他的意见。

在曹丕、曹叡时代,王朗先后被封为乐平侯、兰陵侯。公元228年,王朗病逝。其孙女嫁给司马昭,生下了日后的晋武帝司马炎。

王朗一生平淡无奇,没有波澜壮阔的战争。在真正的历史上,王朗和诸葛亮也没真正见过面,他确实是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死的,但纯属自然死亡,并非被诸葛亮给骂死的。

他一生辅佐过曹丕、曹叡三代,为人恭简谦让,为政慷慨清明,是一名经学大师,但王朗的一生也为曹氏篡汉提供了诸多理论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如果孙策和周瑜还活着能击败曹操么?这几人才是三国里的大战略家

全文共 1449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里的大战略家和军事家一般都是首领或者谋士,曹操肯定算是其中非常厉害的人物,不过曹操早年也是尝到过几次失败的苦果。说起大战略家其实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人,就是东吴的奠基者孙策。孙策和周瑜才是占领江东最关键的人物,而且孙策不仅有战略自己还非常能打,如果孙策和周瑜还活着的话说不定还能与曹操一战,那三国的历史也就不好说了。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三国时期,动乱年代,却造就了一批乱世英雄,关云长策马冲锋,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张飞长坂坡仅率二十骑断后,曹军无人敢逼近,二人都是“万人敌”,虽然都是威震三国的猛将,但是未免还是一勇之夫,距离孙子兵法上说的为将之道五条,即:“将者,智、信、仁、勇、严也,还是差一点的,那么三国上具备这种能力的有谁啊?

第五位:. 张辽

张辽,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曾在丁原、何进、董卓、吕布的领导下,归属曹操后随曹操四处征讨,曾劝降昌豨,攻袁氏,斩杀乌桓单于蹋顿,智平荆州新军,击灭陈兰、梅成。濡须之战后,张辽率800将士冲击孙权的十万大军,后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张辽为历代推崇,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堪称三国最能打仗的将领,以后成为古今六十四名将之一。

第四位:.. 公孙瓒

提起公孙瓒,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都停留在刘备的师兄、赵云的旧主。其实在公孙瓒北抗夷狄、南争河朔的戎马生涯的这一年,28岁的议郎曹操触摸到了帝国腐朽的真相,屡谏无果之后选择了缄口不言;28岁的孙坚因为讨贼有功,多次调任地方县丞,仕途正蒸蒸日上;23岁的刘备大约完成了卢植的学业,或许回到涿县谋了个差事,继续当他的地头蛇,而名门之后的袁绍和袁术,一个在洛阳广交豪杰,一个则整日飞鹰走狗。这些日后左右天下的群雄,此时还都没有开启自己的霸业,而公孙瓒则成为了史书所见的第一个“白马将军,但是因此自己的性格问题最终导致失败困于高楼,引火自焚。

第三位:.诸葛亮,司马懿

把二人放在一起是因此二人可以说是宿敌,无论从人品,军事能力,政治能力来讲都是诸葛亮厉害。但是从战略角度上来讲最后司马懿战略胜了诸葛亮,他看出只要守住地盘蜀汉早晚会衰落,所以他只要以逸待劳就可以了。最后活活耗死武侯,可以说在后三国时代诸葛亮与司马懿是最强的代表。

第二位:曹操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曹操钻研兵法,有高深的军事理论,曾熟读孙武、吴起等前代军事家的著作,在习诸家兵法的基础上,写成《兵书接要》一书,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加以论述。所撰《孙子略解》,开创整理注释《孙子》十三篇的先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

第一位:.孙策与周瑜

孙策,孙策十七岁丧父,二十六卒,十余年间建立大业,为孙吴一会的开创基业,

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为孙权提出“两分天下论”,即吃掉刘备,与曹操划江而治,平分天下。准备出征的路上时得了重病,最终卒于巴丘(今湖南岳阳),时年三十六岁,成为了三国一件遗憾的事情,其实孙策早死也是一个遗二个都是英才,可惜都早死。

纵观三国的历史,各个势力都是牛人辈出,高潮迭起,曹刘孙三家没有绝对优势和劣势,天时地利人和大家各自拥有。但纵然是如此的三方势力,最终统一归晋,其实也是最大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为什么说孙策不死便无三国 孙策有多厉害

全文共 2329 字

+ 加入清单

经常看三国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句话“孙策不死,便无三国”。这句话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在三国乱世,魏蜀吴三国站到了最后。但是如果孙策没有死的话,三国的历史是不是就会被改变呢?可是为什么后人都在传这句“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呢?孙策到底有多厉害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为什么说孙策不死便无三国

我们知道在三国时期是一个乱世,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此期间,无数的英雄人物纷纷崭露头角。而曹魏、蜀汉、东吴都是三国的佼佼者。而在这三大集团之中,东吴的奠基人其实并不是孙权,而是孙策。常常有人说,孙策不死,那么就没有三国,而他去世时仅26岁,那么历史上的孙策到底有多么恐怖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看。

孙策是孙坚的长子,孙策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的具有传奇色彩,而东吴势力的建立也和孙策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其实少年时期的孙策并不得志,因为当时孙策的父亲孙坚一直在袁术的手下,而在孙坚死后,孙策还是回到了袁术的手下。而这也可以说直接体现了孙策过人的才华。于是在后来孙策讨伐山贼建功立业,率军攻打庐江太守。虽然孙策能力过人,但是在袁绍的手下并不是那么的受人重用,这也让孙策感到非常的郁闷,从此也就自立门户,成为了一方诸侯。

再后来孙策向袁术借来了兵马,并且带着回到了江东。因为孙策有着帝王般的英明,所以在后来有很多人来投靠他,很快孙策的势力变得越来越大,可以说是无人能敌,不久之后就创立了东吴的大业,长期占领江东,雄踞在南方。

再后来,孙策变成了当时南方最强大的诸侯,从地位上来看,孙策拥有北方的五个州郡,和曹操的北魏可以说是能够相提并论。所以说孙策的地盘是非常大的,这也直接体现出了孙策的才能。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说:“孙策不死,便不会出现三国鼎立之势”?因为当时荆州刘表非常的软弱,但是却可以长期占据荆州。而曹魏和袁绍一直有着非常深的恩怨,曹操也处在群狼窥视的境地之中,处境也是非常的艰难,后来也是和袁绍发生了官渡之战。

在官渡之战的同时,江东的孙策也是在积极地备战,想要联系袁绍统一中原。要是当初这样做的话,曹操可谓是腹背受敌,最后的结局就很有可能是和袁绍一同瓜分天下,也就不会出现之后的三国鼎立,难怪会有人觉得孙策不死就没有三国这样的说法。

2、孙策有多厉害

第一点,孙策非常勇猛,打仗非常厉害,只要是上了战场,他就已经将生死抛弃在脑后。在他投靠到袁术军中的时候,他在十多岁,在他十九岁的时候,他就被袁术派出去攻打山贼,奉命去攻打朝廷的命官。他第一次带兵,直接打败了敌军,来了个大获全胜。当时的攻打的山贼叫做祖郎,要说他们吧,毕竟是山贼,都是一群普通人罢了,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要是单单说这一战,还体现不出他真正的本事,这好像是袁术试探他的一样。

他的第二次领兵是攻打太守陆康,这一次又是大胜。说说陆康这人物,就算是他再没有本事,那么他也能打仗,下了马之后也能管理百姓,而且在治军治民中,有了很不错的业绩。讨伐陆康这一站,也展现出了孙策的才能,并不是一般人够相比的。孙策当时二十来岁,可以说是一个无知的少年了,他能带兵打败陆康,算是很不错了,在说陆康是守城的一方,而孙策是攻城的一方,而且陆康是老江湖。

第二点,孙策此人有脾气,不愿意在别人的帐下工作,不愿意为别人卖命。孙策知道袁术的为人,袁术非常骄傲,跟别人很难以相处,一个看重门第的人,孙策在这里永远发挥不出自己的作用,在袁术这里,孙策就好像一个长期打工的一样,处处都受到袁术的压榨。再说了,当时的孙策不单单是能力强,而且志向非常远大,甚至还以自己的父亲为榜样,因为他父亲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曾今当过诸侯。

所以说,孙策看清了这一切,知道帮着别人卖命没有好的结果,知道自己在别人手下,用没有前途,而且还有可能被人看不起。他的父亲孙坚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算是汉朝的大英雄了,算是一条真汉子。孙坚没有靠家庭,白手起家,从一无所有到之后的一方诸侯,这一切的一切,孙策都看在眼中。

第三点,袁术喜欢用自己的亲人,虽然说袁术没有什么本事,但是他家庭非常好,占据了一定的资源,因为这样,也让他成为了一方诸侯。虽然说孙策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是他没有得到袁术的信任,以前袁术说过很多次,说什么把他封为九江的太守,说什么把他封为庐江的太守,但是都没有执行过,而是让他的心腹,没有本事的刘勋做。因为袁术一次次的食言,这也让孙策有了反感,让他看到了袁术无耻的一面。就是想着利用他,就是想着帮他争夺地盘。他害怕孙策做大。

就是这样,孙策一定要摆脱袁术,一定要换一个主人,或者说自己单干,只不过是差了一个好的机会罢了,离开是最正确的选择。

3、孙策对三国的影响

官渡之战前,曹操也不强大,当时北方最强大的军阀还是袁绍,所以曹操就一心想发展自己,变成最强大的军阀。但先要做到的就是打败袁绍,曹操当时就选择了主动讨伐袁绍。

但正是这段时间,曹操就遭遇到了非常严峻的危机,曹操立足是因为控制了汉献帝,因此也能够对大汉朝廷发号施令。这个时候很多军阀都是割据一方,虽然名义上听朝廷的话,所以曹操就更加有优势了,因为可以用朝廷的名义勒索钱财。

曹操对袁绍的讨伐其实还是因为汉献帝,说袁绍是乱臣贼子,但实际上是曹操让手下所有的军队征伐他,也正是因为这样,才让后方和腹地有所空虚。

孙策意识到这点之后,就想对曹操的老巢发起进攻,学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只不过孙策的计划并没有机会推行,很快他就被刺杀。

但是,如果他的计划得逞,那么曹操的势力肯定会土崩瓦解,前线部队又因为被袁绍击溃,如果要和孙策、袁绍打仗,还是打不赢的。

那么在这样的较量中,孙策肯定会消灭袁绍,如果袁绍不在了,其他的军阀也就见风使舵,最终会选择臣服于孙策。因此,孙策就能够统一天下,刘备也不会有发展的空间了,那么三国的历史也会被改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孙策死时孙权有多大?孙权是怎么发展东吴政权的?

全文共 1221 字

+ 加入清单

在三国演义里,罗贯中把蜀国放大了很多,曹魏和东吴则贬低了很多,特别是东吴,感觉存在感就低了不少。不过东吴的实力是非常强劲的,升至在巅峰时期可以和曹魏拼个五五开。东吴早期能够发展起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这里面孙氏兄弟孙策孙权是绝对的关键人物,缺一不可。孙策死后只能把政权交给孙权,而当时孙权还很小,如果孙权是想刘禅那样的人估计东吴早就灭亡了。

三国时期,诸侯争霸,国家分为三个部分。一面是曹操带领的魏国,一面是刘备治下的的蜀国,另一个就是孙权统治的吴国了。提起孙权,我们就先从他的父亲说起。他的父亲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将领孙坚。孙坚一心报效朝廷,带领军队扫平了无数反叛军,威风凛凛。但让人遗憾的是,与他一同讨伐贼寇的人多是阴险之流。表面兴复汉室,背后却净干些侵占土地的事情。孙坚的阳城便是这样被袁绍占领了。当他得知这件事的时候,曾仰天哭泣,感叹无人和他一同辅佐汉室,讨伐贼寇。

如今,我们也不能得知孙坚哭泣的原因是什么了,但无论是为了东汉,还是为了自己,都是没有必要的。于公,他四处征战,足以表现他的忠国之心。于自己,就更没有那个必要了。因为他拥有了两个无比优秀的儿子。孙策和孙权是江东有名的雄才。孙策在父亲孙坚去世后,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扫平江东,成了江东有名的霸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孙策正当壮年却被刺杀致死。这时的孙权,只有十八岁。

带着父亲和大哥的遗愿,孙权依靠着旧部的力量迅速使江东恢复到了安稳的状态,成了一方霸主。而后,他更是组织大量人马,起兵进攻黄祖。用了整整五年时间,斩杀了黄祖,为父报仇,顺便夺得了江夏的地盘。

江夏在当时可是一片宝地。夺得了江夏这片土地,便可以有机会拿下荆襄之地了。孙权的这般心思被曹操看在眼里。曹操看出了孙权争霸天下的野心,所以他决定率先下手。他亲自出征,带领军队征讨孙权。而刘琮的胆怯使曹操的信心进一步大增。他决心拿下东吴,一统天下。然而,他没想到的是,孙权竟然丝毫犹豫都没有。此时,27岁的孙权派人联合刘备,任用周瑜等心腹大将,一心抗曹。

在赤壁,孙权打败曹操,瞬间稳定了江东的局势。这时的孙权早就不用像父亲一样对汉室尽忠了。他政治态度不定,可以联曹,也可以联蜀。他灵活的政治态度也使得吴国的发展更加迅速。

五年后,曹操再次率兵攻打东吴。这时的曹操作为汉贼成了孙权讨伐的对象。两军于濡须口对峙许久。由于曹操的军队多为陆兵,所以在东吴作战并不习惯。这就导致尽管曹军人数多,却始终无法前进,反而被对方斩杀了一小部分。曹操看清了这种局面,于是选择避战,这使得孙权亲自下场进行挑衅。这也是两位霸主此生唯一的见面。曹操见到了东吴军队的强大,看清了孙权的实力。于是他感叹道,生子应该像孙权这样啊。不得不说,这应该是对孙权最高的评价了。

在孙权回到东吴后,他给曹操修书一封。书中先是劝说曹操在发大水前及早撤兵。然后又说,曹操不死,他是不会安心的。曹操明白孙权说的是真的,于是就此撤兵了。自此之后,曹操再没来过东吴,更谈不上统一江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孙策怎么死的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孙策字伯符,是孙坚的长子、东吴大帝孙权的长兄。他的一生骁勇善战,为东吴的基业奠定了基础,堪称小霸王。

孙策在十几岁时就在寿春结交名士,名声渐渐传播开来。后来,舒县的周瑜慕名而来,两人一见如故。公元194年,袁术配备一千多士兵以及几十匹战马给孙策,让他前去丹杨协助孙策的舅父吴景征伐横江。行军路上,不断有人前来投奔孙策,等到了吴景的驻地历阳时,他的兵力发展到了六千人。后来,孙策渡江转战,势如破竹,无人敢与他交锋,而且他军令严整,士兵都愿效忠于他。袁术病逝后,杨弘、张勋欲投奔孙策,却被庐江太守刘勋俘虏。孙策知道后,便趁刘勋攻打上缭之际,率军突袭了刘勋的大本营皖城,并缴获大量的财物。孙策越战越勇,仅用了八年时间便一统江东,连曹操和袁绍都非常忌惮他。但是孙策平定江东时,结怨甚广,在外出打猎时,中箭身亡。

孙策有着旷世之才却过于自信,他的死实在令人惋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孙策的妻子是谁?孙策的妻子是大乔吗?

全文共 1110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可能对三国时期的大乔和小乔感到好奇,然而史书上对她们的记载非常至少,仅寥寥数语一笔带过,毕竟在那个年代,她们可以说并不属于重要人物,能够在书中出现已经是荣幸了。很多人知道大乔嫁给了孙策,而小乔嫁给了周瑜,但是对于孙策的正室却并不熟悉,很多人认为正室就是大乔。那么,在那个妻与妾并存的年代,孙策的妻子究竟是谁,是不是大乔呢?

大家应该对大乔和小乔特别熟悉,她们俩可是三国时期较为有名的美女,小乔嫁给了周瑜,大乔嫁给了孙策。虽然孙策的老婆在历史上并没有一丝一毫的记载,但是因为大乔和孙策的爱情后人普遍把大乔当作孙策的老婆。

对于孙策的老婆是不是大乔,首先,在得到二乔之时,孙策和周瑜都已虚岁25。古人普遍早婚,他俩若已有原配,那也是毫不奇怪的。更何况在三国时代,妻妾地位差别极大,并不存在明清时代扶正的可能性。其二,在讲究尊卑有序的封建时代,婚姻被视为结两姓之好,具体指门当户对的两个家庭因婚姻结为亲戚关系,更有一套繁琐礼节。而二乔身份背景仅仅是城破后被纳,这女战俘的身份似乎并不与孙策周瑜相称,娶妻也不至于马虎到打仗时顺便解决。

另外,婚姻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妻须征得双方家长的首肯,相反,纳妾几乎只凭男人的一己之愿。“策自纳大乔”从“自纳”就可以看出,孙策纳大乔实际是自作主张,此时孙策的母亲尚留在吴县,正式娶妻不可能不经过其母同意。但是因为其历史上并没有记载到孙策的正室是谁,所以后人普遍把孙策的老婆当成大乔了。

大乔直到孙策闭眼的最后一刻都陪在孙策身边,被后人放在孙策的老婆这个位置上一点都不过分。孙策容貌俊美,且性格开朗、直率、大度,善于听取部属的意见,很会用人,说话又爱开些玩笑,有幽默感,因此赢得了士人、百姓的拥戴,士民都愿意为他拼命效忠。这样的一个男人,怎么能不是女子心中的梦中情人。而那大乔可也不是一般的女子,美貌动人。

东汉末年,东吴世家乔玄,即后世所称之“乔国老”,家业丰实,与孙坚家为世交,往来频仍,相互支持结亲。乔玄生有两位出水芙蓉般美丽的女儿,皆有沉鱼落雁之容,姐妹俩儿都知书达礼,通音律,晓诗文,尤其女红一事更是名闻遐迩。后来大乔嫁给孙策。

公元200年,孙策于打猎时遇刺受重伤,大乔日夜和衣陪伴,不眠不休,不食不饮,全心照顾,然孙策仍药石罔效逝世。大乔悲痛欲绝,数度昏厥,并欲投江殉夫。但想到孙策临终前曾拉着她的手,要她照顾幼弟孙权,助他接掌大权,并除奸讨逆,使大乔只好打消原来念头。后来孙权对皇嫂仍万般尊重,也在大乔与众臣如张昭周瑜鲁肃等人的辅佐下,很快地团结江东各股势力,建立威望,进而重新掌控大局了。据说大乔在孙权称帝之后,即不再过问俗事,深居简出,青灯古佛,宁静详和,安享天年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孙权称帝后为什么不给孙策追封皇帝?孙权怎么对待孙策后代的?

全文共 981 字

+ 加入清单

孙权的父亲和哥哥都非常的英勇善战,东吴这片土地最早也是由孙策打下来的,但是无奈孙策遭刺杀身亡年仅26岁。而且当时孙策的孩子都还太小,不然这个位置也不会传给孙权。但是孙权称帝以后并没有追封孙策皇位,只封了一个长沙桓王,这就有点让人感到小气了。其实孙权也的确不是什么大心眼的人,而且对孙策的后代也是毫不留情的使用。

三国时期的东吴,虽然历史上对其评价并不高,但是东吴却是当时实力非常强大的一方,东吴实力是远远超过蜀汉的。并且东吴的人才也有多于蜀汉,东吴数次以少胜多都是依靠人才做到了。而这一切都离开孙权和孙策两兄弟,孙策打下来了江东的基业,孙权则负责守住孙策的基业。

孙策是奠基江东的重要人物,在父亲孙坚死后,孙氏部众都被袁术吞并。孙策在安葬好父亲,将家庭安顿好,在守丧期过后,就来到袁术处,以传国玉玺讨还部分父亲旧部,以此为基础,经略江东。不几年,江东六郡之地都为其所有。袁术已因利令智昏,擅自称帝,遭到群雄打击,孙策也发表了讨袁声明,正式脱离了袁术。独立的江东孙氏势力,在孙策的治下,已经成型了。

建安五年(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年仅26岁,此前他已经扫平江东,建立了基业,正想趁着官渡之战的机会偷袭许昌扩大地盘,不想天不假年,撒手归西。孙策留下三女一子,其中儿子叫做孙绍,由于当时孙绍年仅十岁,孙策不得已把打下的江山交给弟弟孙权。孙策临终对孙权说:“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策也看出来,孙权是守业型的人物。

那么孙权上位后,他是怎么对待孙策的家人呢?

孙权当了皇帝后,对于他的父亲孙坚,孙权也只是出于礼法,追尊为帝。只追尊孙策为桓王,那么就意味着,孙策的后代没有资格要求皇位。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70年后,他的孙子,孙皓当政时,因为民间谣传孙策的孙子孙奉当为皇帝,仅仅因为一句谣言,孙皓即以谋反的罪名杀掉了孙奉。

而孙权对待孙策的女儿,则是通过嫁给江东大族来拉拢人心,比较联姻这种方式是当时拉拢人心最重要的手段。所以孙策的女儿就被嫁给东吴的大族。孙策大女儿陆孙氏,后来嫁给了东吴名将陆逊。二女儿顾孙氏,后来嫁给了吴国重臣顾雍的儿子顾邵。长沙王的女儿俨然成为“大帝”笼络东吴士族最好的政治筹码;小女儿许配给朱纪,朱纪是东吴开国元勋朱治的儿子,大将军朱然的弟弟,仅官至校尉(三国时期相当于低级军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孙策是孙权杀的吗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孙策不是孙权杀的。孙策是被许贡的小儿子与门客杀死的。孙策为继承父亲孙坚的遗业而屈事袁术,后脱离袁术,统一江东。在一次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三国演义》中绰号“小霸王”。

孙策乃吴氏所出,是长沙太守孙坚的长子。据《搜神记》记载,吴夫人梦怀日月,而生孙策、孙权的故事。孙坚被朱儁推荐为佐军司马攻打黄巾的时候,留下家人住在寿春。孙策十几岁时在寿春结交名士,就已经小有名气了,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周瑜慕孙策之名,专程到寿春拜访。周、孙两人同岁,且均少年有志,英达夙成。因而于寿春一见如故,便推诚相待。后来周瑜劝孙策移居舒县,孙策应允。于是,周瑜便让出靠道边的大宅院给孙策居住,且升堂拜母,互通有无,年幼相知,世称为“总角之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周瑜才能出众,为什么在孙策死后却得不到孙权的重用?

全文共 1416 字

+ 加入清单

孙策还在世的时候,他与周瑜不仅是非常好的朋友,孙策对他也是非常信任。孙策遭受袭击英年早逝,周瑜赶回来奔丧,他的心里一定也是十分痛苦的。然而后来,周瑜却总是得不到孙权重用,这不得不让人疑惑,周瑜的才能出众,少时的孙权也是虚心纳谏,但是为什么不肯重用周瑜呢?

周瑜有几个细节,或许他自己没有留意,但在孙权心中,却能够能引起其他想法。

当孙策身后,孙权受命继任。此刻,周瑜率军回吴奔丧。自古以来,带兵入城都是君主大忌,周瑜到底是想护卫孙权,还是要根除孙权呢?估量从孙权见到周瑜带兵的那刻起,两人的联系就有了裂缝。何况周瑜入吴之后,并没有赶快脱离,而是驻扎在吴地,和长史张昭一同办理各项业务。

的确,刚接位的孙权需求有周瑜的帮助,但若是放眼望去,整个吴郡都是周瑜的人马,放眼军队都是周瑜的心腹,作为主公的孙权会做何感想?所以,在几年之后,周瑜受命出吴,在柴桑练兵,一方面是应对荆州刘表,但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孙权刻意为之吧。毕竟练兵之事,未必要大都督亲自出马。

当曹操大兵压境之时,孙权和臣下协商多日,难以决断。鲁肃劝说孙权召回周瑜协商,为何史书上说是“劝”?估量鲁肃也理解,孙权是有意把周瑜发配到鄱阳湖吧。当孙权迫于形势,不得不把周瑜召回来的时分,又发生了孙权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周瑜一到,文臣武将纷繁前去访问周瑜,问询周瑜的意思,周瑜却都没说。为什么不说?并非周瑜那架子,抖包袱,是因为不能说。群臣都去访问周瑜,简直就是把周瑜看成是江东命运的最终决议计划人,这对于没有他心的周瑜来说,是个非常风险的信号。

这件工作肯定会传到孙权耳中,孙权会怎么想?所以,周瑜是在第二天朝堂上揭露陈诉自己的观念,并恳求孙权做出最终的决议计划。周瑜以为自己现已很留意尺度了,可是,在孙权心中还是留下了很深的暗影。

赤壁之战后,周瑜从前主张孙权及时根除刘备,以为能够在京口把刘备供起来,给他美人美食,让关羽和张飞为自己所用。这个主张正本极好,可是孙权却以刘备一时难以控制,尤其是曹操在北方实力强壮,不能搞窝里斗为由,拒绝了周瑜的恳求。不但如此,孙权还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想以此来巴结刘备。

刘备一直是周瑜心中的大敌,为何孙权还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增进两人的联系呢?当然,孙权是为了加强孙刘两家联盟的联系,可是,我们要知道,在其时,周瑜是孙刘盟军的盟主,具有军事指挥权,在实力上更处于肯定的优势。刘备尽管说夺取了荆州南部一些郡县,可是荆州的北部重镇却在周瑜的手中,在赤壁之战时,曹操大北,此刻端掉刘备并非没有可能。

就算是孙权顾及曹操的要挟,也彻底没有必要把妹妹嫁给刘备。刘备在其时是要借势孙权的。最好的解释就是孙权想凭借刘备来控制周瑜,目的得到平衡,使得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所以,周瑜说刘备有野心,刘备也说周瑜想自立。刘备勇于当面挑拨孙权和周瑜的联系,若说孙权周瑜之间没有问题谁也不会信。刘备是个多会察言观色,见缝插针的人!

还有一个证据。当周瑜临死时,从前给孙权上了一封奏折,在这封遗书中,周瑜着重自己终身最大的际遇就是受到孙策的特别恩遇,自己时间铭记在心,因此兢兢业业,不敢松懈。现在快要死了,主张让鲁肃接任,鲁肃怎么怎么不错等等。然后说了一句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或可采,瑜死永存矣!”

当读到这句话的时分,我越读越觉得周瑜很冤枉,堂堂大都督,为何在遗书中着重自己“我快要死了,总会说一两句好心的话”?若非周瑜和孙权关系越到晚年越不好,周瑜也不会说这么惨痛、不幸的话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孙策不死能统一三国吗 孙策一生有哪些成就

全文共 1979 字

+ 加入清单

孙策不死,便无三国”,这句话究竟有没有道理呢?孙策乃孙坚长子,东吴政权奠基人,如果孙策当年没有选择在江东形成自己的势力,那的确可能导致三国历史成为另一副面孔。孙策年少成名,年纪轻轻便有一番成就,孙策不仅带兵打仗厉害,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双超前的战略眼睛。有人问,如果孙策不死,他能不能一统三国?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因为只能推论,没办法实践,但孙策的确是三国顶尖人才一枚。孙策其人

孙策是破虏将军乌程侯孙坚的长子,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英勇之人。时人盛赞其高超的武功和过人的勇毅。袁术曾经说,“使术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曹操也说自己“难与争锋”。

作为孙坚的儿子,孙策很小的时候就展现出异于常人的号召力与引导力。《三国志·吴书》记载他,“收合士大夫,江、淮间人咸向之”。《江表传》也说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交结知名,声誉发闻”。

不可否认,这其中有部分他父亲孙坚的原因在里面。但是,他一个人十几岁的小孩子,乳臭未干的年纪,若是没点真本事,仅靠早亡的父亲的威名,怎么会有如此多的名士大夫甘愿投靠他,屈居他之下呢?

除此之外,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演义》中那个和诸葛亮斗智斗勇的周瑜,更是孙策的挚友。二人年纪相仿,少时便相识,“推结分好,义同断金”。在孙策之后的政治军事生涯中,周瑜可谓是助他良多。

那么,这么多人投奔于孙策名下,仰慕其英勇果敢,他的武艺究竟如何呢?勇冠一世,于天下争衡

在孙策十七岁时,他的父亲孙坚就在攻打刘表的战斗中为黄祖所杀,离开人世。作为丧父长子,孙策自然是要挑起家中的大梁的,也自然是要为父亲报仇雪恨的。

孙策明白当时的自己势单力薄,想要在乱世中生存,想要为父亲报仇,不能急于一时,得先培养自己的势力。于是,他带领着一家老小前往曲阿,投奔在丹阳做太守的舅舅吴景。在此过程中,“因缘招募得数百人”。之后,他又前往父亲生前的盟友袁术的麾下,欲在此大显身手,增强实力。

袁术早就听闻过孙策的名声,对于他能在路上招募士兵人才一事颇为称赞,并且“以坚部曲还策”。就此,孙策的势力进一步扩大。当时的太傅马日磾也很看好孙策,专门上表朝廷征召他为怀义校尉。而孙策也不负众望,他帮助袁术成功打下了庐江郡,击败太守陆康,保证袁术攻打徐州有足够的粮草。

这之后,在袁术攻打刘繇“连年不克”时,也是孙策挺身而出,“助景等平定江东”。更难能可贵的是,孙策虽是个行军打仗的武夫,但也是个顾念百姓的将军。他的军队,所过之处“军令整肃”,仅仅有条,也不杀烧抢掠百姓。故而,百姓们都愿意依附他。

眼看着孙策的势力稳步扩大,但袁术却不是明主。他多次许诺孙策攻下郡县后封他做太守,但此次都失信于人,不念孙策的功劳不说,反倒不吭一声就把自己的亲信推上位,完全不顾孙策的面子。就这样,孙策对袁术逐渐失望,自立门户的念头也越发深了。

在刘繇兵败逃走后,孙策领兵追击的路上,各地郡守听说孙策的威名,或弃城而逃或举城投降。渐渐得,孙策的兵力愈发壮大。后来他击败了以严白虎为首的数万贼寇,又攻占了会稽,声名更加盛大,许多有识之士慕名前来投靠他。一时间,孙策的阵营又扩大了。而此时的他,也不过二十岁左右。

恰在此时,孙策听闻“袁术僭号”,公然称帝,便毅然决然地与其决裂,专心发展自身的势力。不久后,袁术就去世了,他的部下庐江太守刘勋收割了他的势力与地盘。孙策便假装与刘勋交好,趁机打败了他,接手了袁术的大部分势力,基本占领了江东地区,为东吴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业。英年早逝,托孤张昭

当时北方的曹操正与袁绍开战,二人都知道孙策的实力,出于对自身安危的考虑,他们不敢公然与其对抗,反而想和他结交。照这样的势头,孙策若是没有去世,天下也不一定就是三分了。然而,这个少有才名,勇冠天下,才略绝异的青年,就在二十六岁时早早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三国志》记载,“策单骑出,卒与客遇,客击伤策”。孙策单独打猎出游,被为许贡报仇的几人伏击,幸好他反应快,没有当场毙命,但也伤得不轻。而后不久,他便重伤不愈而亡。

在临死之前,他惦记的还是东吴的基业。他明白,此时东吴刚刚建立,正是内不稳,外有忧的时候,偏逢自己命不久矣,弟弟孙权又年幼,还不足以完全撑起东吴。于是,他将重任托付给自己信任的谋士张昭,甚至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一个因重伤将死之人,当时必定是浑身剧痛难忍的,孙策竟能在那样的情形下还能顾全东吴,甚至把事情和形势看得清清楚楚,可见他不是一个只懂舞刀弄枪的武夫,更是个文武双全之人。不仅如此,从他对张昭那一番话,我们便可以看出,孙策不是一个目光短浅、心胸狭隘之人,反而是个礼贤下士、善用人才、心胸阔达之人。

这样一个人,若是没有英年早逝,想必东吴定然比孙权在位时要强上更多,说不定,还不会有什么天下三分之势呢。不过可惜的是,这个“好笑语,性阔达听受,善于用人”的孙伯符,就死在壮年,没能见到东吴的风光,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孙坚孙策孙权是什么关系 孙坚孙策孙权有什么关系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孙坚孙策孙权是父子关系,孙策和孙权是兄弟关系,孙策是孙权的长兄。孙坚和孙策是三国时期吴国政权奠基者,孙权在父兄死后,继承其势力,后来建立了东吴政权。孙权称帝后,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

孙坚的介绍

孙坚字文台,据传为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的后裔,是东汉末年将领、军阀,东吴政权的奠基人之一。史书说他“容貌不凡,性阔达,好奇节”。曾参与讨伐黄巾军的战役以及讨伐董卓的战役。后与刘表作战时阵亡。因官至破虏将军,又称“孙破虏”。其子孙权即为孙吴的开国皇帝。

孙策的介绍

孙策,字伯符,破虏将军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长兄。东汉末年割据江东一带的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建安五年,正当孙策准备发兵北上之时,在丹徒狩猎时为许贡三门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二十六岁。

孙权的介绍

孙权字仲谋。黄武元年(222年),孙权被魏文帝曹丕册封为吴王,建立吴国。同年,在夷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229年),在武昌正式称帝,国号吴,不久后迁都建业。孙权晚年在继承人问题上反复无常,引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于神凤元年(252年)病逝,享年七十一岁,在位二十四年,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葬于蒋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孙策究竟有多恐怖?为何说孙策不死便无三国?

全文共 1708 字

+ 加入清单

江东孙策,在东汉末年的时候,也是非常有名的一个历史人物了,然而孙策因为死的早,英年早逝,所有后期三国时期,基本上就没有孙策,都是孙权了,孙策给人们的印象大部分都是奠定东吴的基础。但其实,历史上的孙策究竟有多厉害,有很多人认为,“孙策不死,便无三国”,意思也就是说,如果孙策不是因为死的早,而是后来继续统领江东的话,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三国”了,因为他是完全可以统一天下的。真的是这样的吗?孙策真有这么厉害吗?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孙策有多厉害

孙策,字伯符,“江东猛虎”孙坚长子,吴大帝孙权兄长。他是孙吴政权的奠基者之一,如果没有孙策,便没有孙权的江东六郡八十一州。还有人说“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孙策到底有多“恐怖”?他到底干了什么事情,为什么有人这样认为呢?

公元191年,孙坚攻打荆州时,被荆州牧刘表的部下黄祖所杀,这时,孙策才17岁,还是一个未成年人。他将父亲孙坚安葬在曲阿之后,又守孝两年,便投奔了袁术。在袁术手下,孙策不被信任,郁郁不得志。他于是多次哀求袁术,袁术才将孙坚旧部归还给孙策,孙策于是带着亡父的三千部下来到江东,开疆辟土。

孙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有一个好伙伴周瑜,还有亡父的部下程普、韩当、黄盖,及自己的班底周泰、蒋钦等人。他经过五六年的东征西讨,击败刘繇、黄祖等人,一统江东。

孙策在统一江东后,着手北伐,想要逐鹿中原。此时,北方经过十余年的征战,韩馥丢失冀州,刘备多次战败投奔荆州,公孙瓒、吕布败亡,北方只剩下了袁绍和曹操两大强者。

曹操看到孙策吞并江东,他却与袁绍在官渡等地相持,无力东顾,于是叹息道:“今后恐怕无法遏制孙策的扩张了。”他为了避免树敌过多,只能对孙策实行安抚。曹操让扬州刺史严象举荐孙权为茂才,还将胞弟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胞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迎娶孙贲的女儿,结成秦晋之好。总之,曹操无所不用其极,都是为了讨好、稳住孙策。

《三国志》:是时哀绍方强,而策并江东,曹公力未能逞,且欲抚之。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为子章取贲女,皆礼辟策弟权、翊,又命扬州刺史严象举权茂才。

由此可见,孙策在曹操心中的地位有多重,他已经将其放在与袁绍同级别的地位了。孙策在统一江东后,雄心壮志,想要北伐,袭击许昌,迎奉汉献帝,匡扶汉室。他不是随便说说,而是付诸于行动,秘密整顿军队,暗中调兵遣将。2、孙策如果不死会统一吗

但是,在他即将北伐,奇袭许昌的时候,他在丹徒山打猎被杀死的吴郡太守许贡的三个门客行刺。孙策及其部下虽然将三个刺客全部击杀,但是他也身受重伤,被救回不久之后身亡,年仅26岁。

孙策遇刺身亡的消息传到曹操大营,他才松了一口气,感到后方不会被袭击了,能够全力以赴与袁绍对战了。说实话,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发生大战,袁绍几十万大军,而曹操能够抽掉去前线的仅有几万,双方实力相差悬殊。曹操当时是无力同时与袁绍、孙策两线作战的。在官渡之战最关键的时刻,只要孙策出兵偷袭曹操后方许都,曹操大军便会彻底崩溃。

只是孙策要偷袭许都的谣言传到曹操阵营,曹营之中的将领们便私通袁绍,向袁绍写信,作为袁绍的内应,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在此紧急关头,曹操大谋士郭嘉却说道:“孙策吞并江东,杀了不少英雄豪杰,手下虽然有不少猛将,但是仇敌也多。最关键的是孙策自以为武功高强,经常独自一人出去,不作防备。像他这样的人,不用太担心。”郭嘉还精准预测孙策必定死于刺客之手。果不其然,孙策在袭击许都前夕,被许贡的三个门客所杀。我们不知道郭嘉是如何得知有人要刺杀孙策的,却不能否认这个结果。

《三国志》: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3、结语

孙策在统一江东之后,实力确实“恐怖”,连曹操都感到害怕。他可以集合整个江东的兵力袭击许都,迎奉汉献帝。官渡之战的结局也会改变,袁绍获得最后胜利,曹操战败,退出争霸。孙策挟天子以令诸侯,与袁绍在北方争霸,便没有魏蜀吴三国了。

可惜的,孙策被三个小小的刺客所杀,要不然,还真的可能是“孙策不死,便无三国”,而是双雄争霸。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孙权接手时的江东有多强?孙策留下了多少兵马?

全文共 1311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的江东大业,可以说是孙策一手打下来的,仅仅用了数年,便一举统一了江东六郡,也为日后三国中吴国的建立奠定下了基础。只可惜英年早逝,在即将进军中原的时候被杀,否则日后的历史发展将会很难说。孙策死的时候将江东大权交给了弟弟孙权,那么,这个时候的江东究竟有他留下来的多少人马呢?

我们知道三国时期的吴国第一任皇帝是孙权,然而真正开创吴国基业的严格来讲应该是孙权的哥哥孙策。在东汉末年孙策可以说是当时最为卓越的诸侯之一,他仅仅只用了数年的时间就平定了江东为以后吴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惜的是孙策正要准备放手逐鹿中原的时候却被刺客行刺,在其病亡之前孙策将江东大权全权交付给了自己的弟弟孙权。尽管孙策去世了当时的江东依然是不可小觑的一股势力,这是因为孙策在这时候已经为孙权留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进可以争夺天下退也足可以保住江东。

那么孙策在去世之前给孙权留了多少人马呢?这个我们得先从孙策起兵的时候来慢慢算起。我们知道孙策得事业期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可以简要得概括为孙策入江东之前,这时得孙策由于其父孙坚征讨刘表被杀,所以他无奈之下只有前去投奔了自己得舅舅丹阳太守丹阳太守,史书记载“策舅吴景时为丹阳太守,策乃载母徙曲阿,与吕范,孙河俱就景,因缘召募,得数百人。”

孙策在其舅舅这边呆了一段时间之后于是就带着手下的几百号人投奔了自己父亲的老上司袁术。袁术见到孙策之后于是就将以前孙坚的部曲千余人交给了孙策。《江表传》记载:“术以坚馀兵千余人还策。”这时候粗略估计一下孙策手下仅仅只有两千左右的兵马

袁术尽管很欣赏孙策的能力但他对孙策其实缺乏信任,孙策也察觉到了在袁术这里成就不了什么大事,于是就主动想袁术请求离开前往平定江东。根据史书记载这时候孙策手上的资源为“兵财千余,骑数十匹,宾客愿从者数百人”,从这里看在袁术身边孙策手上的兵一直还是保持着最初投奔袁术时两千左右的兵马的规模,后来孙策一边行军一边招募兵马,到达厉阳的时候孙策这时候已经拥兵五六千了。

孙策带着这五六千人马就开始转战江东了,孙策的军事实力就是在这个时期骤然提升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看看孙策的第二个事业期他扩编了多少人马。

据《江表传》记载孙策大败江东军阀刘繇之后“得见兵二万余人,马千余匹”,如果我们算上孙策自己的五六千兵马,这时候孙策应该有三万人左右。随后孙策又招降了刘繇的部下太史慈,当时太史慈为了报答孙策的知遇之恩将刘繇的残部万余人带回投奔了孙策,这时候孙策的人马应该有四万多。

平定刘繇之后孙策最大的对手就是当时的庐江太守刘勋了,刘勋本来是袁术的部下后来袁术称帝败亡之后他就成了割据一方的诸侯了。袁术死后他的部下本来想去江东投奔孙策但是走在半路上却被刘勋全部给俘虏了,孙策得知之后自然就会刘勋怀恨在心了。孙策为了对付刘勋于是变假意和他结盟,然后趁刘勋不备便对其发起进攻。史书记载:“策阴袭拔庐江,尽得术部曲三万余人。”这时候孙策的人马已经有八万左右了,加上后来孙策又大破刘勋收得“收得勋兵二千余人”。可以推测在平定江东之后孙策手上已经有了近十万的人马。这在当时的确是一支庞大的军队,也是后来孙权敢在赤壁之战的时候敢和曹操正面决战的资本。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吴夫人对孙策孙权兄弟到底有多么大的贡献?

全文共 118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孙策孙权其实这两个人对吴国的贡献想必大家都是清楚的,如果没有这两个人小编觉得这个吴国应该是不会有今天的,但是其实吴国有今天也并不是这两个人的贡献,其实这背后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和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吴夫人,吴夫人对东吴的贡献有多大,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和教导,都说“虎父无犬子”,出色的父亲培养出来的儿子一般也不会差,如果再附加以一个优秀的母亲,她们的儿子就必成大器了哈。

自古江东多才俊,三国时期便存在着两位英雄少年,即孙策和孙权。他俩父亲是孙坚,母亲是吴夫人,而本篇要说的是吴夫人对孙策和孙权成长的重要性,若没有她,丈夫孙坚的基业可能将毁于一旦。

据《三国志·孙破虏吴夫人传》记载:孙坚闻其才貌,欲娶之。吴氏亲戚嫌坚轻狡,将拒焉,坚甚以惭恨。夫人谓亲戚曰:“何爱一女以取祸乎?如有不遇,命也。”于是遂许为婚。

吴夫人的父亲叫吴辉,任职东汉的丹阳太守,有一个弟弟叫吴景(帮助孙策平定江东),姐弟俩定居在吴郡。孙坚听说吴夫人才貌双全,想要娶她为妻,可是亲戚们不同意这门亲事,想要拒绝孙坚,吴夫人知道孙坚不好惹,对亲戚们说:“何必因为我招惹到了孙坚呢,如果他待我不好,或许我命该如此吧。”

吴夫人嫁给孙坚后,在公元175年生长子孙策,在公元182年生次子孙权。

公元191年,孙坚被黄祖杀死,此时孙策17岁、孙权10岁、孙翊8岁,压力都到了吴夫人的身上,据《建康实录》记载,吴夫人一人抚养年幼的孤儿们,严格地教诲诸子。

两年后,孙策决心秉承父志,去成就一番大业。靠着父亲的旧部以及叔叔吴景等人的相助,孙策很快扎稳了脚跟。孙策为人,勇猛刚胆是其优点,然偶尔也会有暴脾气,这一点是其母亲很清楚的。

据《会稽典录》记载,孙策的功曹魏腾,因违背孙策的主张而遭到谴责,孙策甚至想杀死他,士人们都担忧惊恐。吴夫人知道后,劝道:“你刚平定江东不久,应当对贤士以礼相待,忘却他们的过失而凭他们的功劳加以录用,你如果杀了魏腾,哪位贤士还敢来依附你。”

只可惜吴夫人的命不好,先丧丈夫,(于公元200年)再丧长子孙策。关于孙策为何选择了二弟孙权为继承人,想来孙策应该和母亲商量过。

孙权统业后,吴夫人经常帮助一起治理政事,据《三国志·孙破虏吴夫人传》记载:及权少年统业,夫人助治军国,甚有补益。和刘邦的老婆吕雉、窝阔台的老婆乃马真不同的是,吴夫人一直是辅佐的状态,并不是专政。

ps:史书虽无详细记载吴夫人如何参政,但其对孙氏家族稳固统治起到了关键作用。

吴夫人临终前,儿子孙权没能陪在她身边,于是召见张昭等人嘱以后事。

回顾吴氏的一生,前期跟着丈夫孙坚辗转各地,后期为江东大业劳心劳力,没享受几年太平日子就去世了。面对多舛的命运,这个女人并没有被打倒,而且越来越坚强,值得让人尊敬。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建立吴国,追尊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又追尊母亲吴太夫人为武烈皇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