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教育地产怎么买看这篇就够了汇总20篇

居家防火意识的缺乏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孩子带动整个家庭成员一起学习。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教育地产怎么买看这篇就够了,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浏览

3083

文章

289

教育地产真的重要吗 为什么要买教育地产?

全文共 1432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地产是近年非常热门的一种住宅类型,那么教育地产为什么这么热?为什么一定要买教育地产呢?

1.教育资源稀缺区域分布不均所致

主要是由优质教育资源稀缺,以及区域分布不均造成的。当前我国公立小学实行就近入学的政策,想要上重点小学,就需要拥有所在片区的住宅(或无限期使用权的老公房)。

其实,教育地产主要是指小学教育地产,而初中有所不同。2014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初中也实行就近入学,但各地政策存在差异,一般需要参照小学学籍和户籍。另外,很多地区的私立初中,教育质量甚至优于公立初中,而私立初中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生源,一般不收地段生。所以,初中教育地产没有小学重要

2.中国人传统观念重视教育

中国人自古重视教育,古有“孟母三迁”的故事,现有重金购买教育地产的风潮,只要有能力买教育地产,就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优质学校资源稀缺,也造成了教育地产的供不应求。

3.北京上海热门学区案例

因很多城市的优质教育地产便成了只涨不跌的神话,单价明显高于同一区域的非教育地产。而且,一个城市最优质学区的住宅单价,很可能是整个城市的最高价。

最典型的例子是北京,2014年西单附近的文昌胡同一间面积仅有10平方米的民宅,售价高达340万元,单价34万元/平方米,全国最高!只因对口北京最好小学之一的实验二小。

那么,教育地产价格涨幅到底有多大?不妨先看两个案例,一个是北京西城区塔院胡同。西城区是北京优质小学最集中的城区,德胜门板块的塔院胡同小区多为单位公房,一部分为自动化研究所的央产房,建筑年代较新,大多在1998年左右,对口北京实验二小。

根据相关网站二手房报价,塔院胡同小区的单价从2012年12月的42900元/平方米,涨至2015年11月的77400元/平方米,三年上涨八成。2014年,北京全市的二手房价格上涨8%左右,而塔院胡同上涨近50%(2014年下半年曾下跌,导致基期值偏低),其所在的德胜门板块上涨27%。可见,教育地产涨幅远超全市均值。

另一个案例是上海浦东的万科新里程。今年网上有人总结:浦东有三大房价大涨的“神盘”,万科新里程、张江汤臣豪园和证大家园,皆为教育地产。

万科新里程位于浦东三林板块,处于内中环之间,2007年竣工,算是次新房。其对口的明珠小学是浦东升学率(考上重点初中)第一的小学。该盘二手房单价从2012年12月的28500元/平方米,涨至2015年11月55800元/平方米,上涨近一倍。而其所在的三林板块二手房均价(多数楼盘皆非教育地产),同期上涨幅度只有40%。

从2014年表现来看,上海二手房均价由30400元/平方米上涨至34000元/平方米,上涨12%,而万科新里程上涨40%,三林板块上涨11%。可见,三林板块涨幅与全市总体相近,而万科新里程却大幅超过。

4.上学or投资?教育地产值得购买

从上述两个案例可知,无论是短期还是中长期来看,特别优质教育地产的价格涨幅多是一个城市最高的地方。购房者无论是为了孩子上学,还是出于长期投资,教育地产都值得关注。北京2014年秋季入学,首次实施了严格的划片招生,小学就近入学比例达93.7%,初中就近入学比例达76.8%,而此前的择校生、条子生、共建生比例大幅下降。

实际上,教育地产并非中国特有的,外国也有教育地产。比如,美国房产税中的一大块主要是花在学校上,越是好的学区,房东交的房产税就越高。目前,我国暂无房产税,于是教育地产的价值就体现在房价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选择教育地产三大诀窍 切勿只听开发商巧言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不少购房者把教育作为选择房产的重要指标,甚至不少准父母未雨绸缪,提前为孩子进行教育规划。鉴于目前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确实存在优质教育资源在中心区域集聚的情况,如果家有财力,不妨尽量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读书环境。

1、就近原则。

购买教育地产,首先要确定区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划定区域比较购买。一般购买教育地产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购买一套小户型落户口,平时出租,并不自住。另一种是举家搬迁,既是为了孩子也兼顾改善。无论哪一种,都要考虑家人上班、孩子上学路途的远近,是否方便。能力许可的范围内选择一所比较好的学校。

2、详细咨询。

首先,要关注权威信息。每年教育局会公布最新的划片信息,有可能会对划分做一些细微的调整。其次,对于新房而言,有些开发商可能会以教育作为卖点,购买的时候需谨慎,在调查确定在此购买新房即可上重点学校的情况下方能购买。

另外,在与开发商签订合同时最好能把教育作为补充条款写进合同里。最后购房前要事先调查清楚目标学校的入校政策,以免买了房也入不了学。除了到学校详细咨询,包括入学的年限、同一套房的名额标准等,确定自己的购房行为和学校入学要求相吻合外,还可以去所在居委咨询。

3、早做打算。

如果打算购买教育地产,建议稍早点做打算。不少知名学校要求孩子必须和父母的户籍都在片区内并至少落户1年,有的甚至要求满3年。因此,在入学前三年早做打算还是必要的,但没必要过早。有些新婚夫妇买婚房时就考虑教育地产,考虑过早反而容易生变。教育地产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增值功能,出售时也比较抢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买教育地产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购房者须知!

全文共 906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地产一定要擦亮眼睛,不然很有可能即使掏光了家底,依然无法获得学位,所以需要谨慎为之。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买教育地产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教育地产不可盲目选择

学区选择不可盲目选择,要充分考虑孩子发展特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每所学校也都各有偏向,因此并不是只要是重点学校就真的适合孩子的发展。

2、“教育地产”与校费要多做比较

如果你买房只是为了一个入学指标,就得先算一笔账,看看到底是买房划算,还是直接交择校费划算。如果投资的话,也要看买进的价格是否合适,自己测算下房屋未来的增值空间。

3、离学校近不一定是“教育地产”

很多购房者都认为只要房子周边有学校,就意味着是教育地产,只要买了学校附近的房子就一定能上学。其实,学区的划分原则是教育部门根据当年区域内适龄学生的数量合理分配教育资源,所以要详细咨询后再决定为好。

4、到实地考察查看学校情况

到学校实地考察一番,进行详细咨询,亲自摸清楚教育地产的情况是否与售房者的承诺一致,并且一定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比如学校有没有充足的名额可以让孩子入学等。

5、房子第一学校第二

买房最重要的,还是房屋质量、小区环境、物业服务等“硬件”,而学校配套这一“软件”给房屋的加分也仅仅是一小部分。所以,房子本身好不好是最重要的,有没有学校是其次,不要因小失大。

6、空口承诺必须落实

很多教育地产尽管宣传资料上说是建有教育配套,置业顾问也讲得言之凿凿,但往往口说无凭,写进购房合同才是最保险的。因此,必须在购房合同中一一落实,才有事后追究的依据。

7、户口问题是关键

房子虽然在学区范围内,但如果孩子户口无法迁入,也会影响孩子入学。因此,在购买教育地产时应明确掌握房屋的户籍状况、入学资质要求等,在签订买卖合要确保合同目的与购房目的相一致。

8、购买“教育地产”须量力而行

一些二手教育地产要求一次性付款,巨大的购房压力会使一些希望购买教育地产的普通家庭不堪重负,所以一定要慎重购买,尽量不要影响日后的生活。

9、买房切记不要太过心急

很多家长为孩子上学考虑,生怕错失买房机会,便想赶紧下手,连忙“一掷千金”。但实际上,从购买成功到进行入学报名,很多学校都是有规定条件的,不符合条件也是不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武汉人注意啦!你的教育地产可能白买了!

全文共 4369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很多家庭在小孩还未出生时就四处寻觅教育地产,教育地产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在北京,2014年西单附近的文昌胡同一间面积仅有10平方米的民宅,售价高达340万元,单价34万元/平方米,全国罕见!只因对口北京最好小学之一的实验二小。

在上海,万科某项目对口的明珠小学升学率很高,其二手房单价从2012年12月的每平米28500元,涨至今年11月55800元!而其他非学区二手房均价同期涨幅只有40%。

但接下来你看到的这个消息,可能会对”教育地产热潮”泼了盆冷水!

教育部:鼓励地方推行多校划片

2015年11月26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表示,教育部正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也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让买了教育地产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

王定华表示,将通过这种方式为教育地产降温,同时加大查处力度,及时曝光择校现象,把就近入学落到实处。此外,还将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行市域均衡,同时通过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划分大学区等方式,迅速扩大优质教学资源。

专家表示,按照现有制度,购买了名校所在教育地产的小孩自然可以上名校;而普通学区的孩子只能上普通学校。但如果实行多校划片,一些买了名校教育地产的孩子有可能会被分到普通学校,而普通学区的孩子则有可能分到名校。买教育地产的作用就被弱化了!

专家建议:买高价教育地产要慎重

外界进行解读时,把教育部的上述表态和今年3月的一次教育部调研座谈会联系在了一起。

2015年3月31日,教育部在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调研座谈会上部署,各城市要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的城区,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教育地产”问题。此外,还要整体设计小学入学、小升初及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办法,努力实现过程公平。

此次会上将重点大城市范围从2014年的北京、上海、广州等19个城市,扩展增加了郑州、福州、南昌、长沙、贵阳,总计24个,24个城市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福州、南昌、郑州、长沙、贵阳,并对这24个重点大城市2015年的中小学招生工作作出明确要求,要求这些城市所有县市区100%的公办小学、90%的公办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

教育部多次提出鼓励地方多校划片、给教育地产“降温”,业内人士表示,由此可见教育地产问题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程度。当实现多校划片入学后,过去买教育地产100%上这所学校,今后则未必,建议家长买高价教育地产时一定要慎重。

去年热播的电视剧《虎妈猫爸》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令人纠结的教育地产、隔代人教育理念的代沟、凤凰男、女的大都市生存尴尬,集中在《虎妈》中得以展现。

然而其中幼升小的非常写实,教育地产的重要性不得不是现在很多家庭需面临的问题。剧中所描写的,一栋破旧的楼房,竟然叫价每平米9万,价格真心昂贵,简单地为大家整理下

武汉重点小学top10所对口的教育地产

以及教育地产价位:

TOP1武汉小学

武汉小学原名武汉市第二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始建于1951年,它直属武汉市教育局领导,是湖北省示范学校。学校教学条件优越,校园布局合理美观,教学设备先进,专用教室齐全,铺设了塑胶操场、足球场、篮球场。学校还构建了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平台。

对口小区

梅苑小区(9086元/㎡)、鹏程时代(10112元/㎡)

梅苑二期(9059元/㎡)、嘉园大厦(11157元/㎡)

弘业俊园(7844元/㎡)、方海公寓(8849元/㎡)

中建广场(11855元/㎡)、奥山星座(12765元/㎡)

99号公寓(9629元/㎡)、聚豪华庭(9137元/㎡)

滨湖名都城(9265元/㎡)、银河苑公寓(8488元/㎡)

丁字桥小区(8390元/㎡)、大东门铁路小区(9057元/㎡)

TOP2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

武昌水果湖第一小学,直属湖北省教育厅,位于武昌区水果湖。学校始建于1955年,学校占地面积19050米/平方,目前已建有教学楼两座,办公楼、综合楼、逸夫游泳馆,还有科技艺术楼和综合服务楼分别在建。

对口小区

舒心苑(10727元/㎡)、南苑村(13487元/㎡)

银海华庭(11641元/㎡)、星海虹城(12600元/㎡)

东湖熙园(10758元/㎡)、同心大厦(12019元/㎡)、

茶港军转小区(10798元/㎡)、八一路铁路小区(10131元/㎡)、

水果湖张家湾小区(13030元/㎡)、水果湖一中宿舍(13120元/㎡)

中科院宿舍(11107元/㎡)、水果湖广场(11517元/㎡)姚家岭社区(11813元/㎡)

TOP3武汉市育才小学

武汉市育才小学创建于1954年,原名武汉干部子弟学校。1984年改为武汉育才小学。位于解放公园路101号。校园占地面积19997平方米。主教学楼、钟楼、学生寝室、标准国赛乒乓馆、实验综合大楼构成校园内主建筑群。

对口小区

时代豪苑(16262元/㎡)、澳门银座(11077元/㎡)、

大智公寓(10079元/㎡)、江景大厦(10782元/㎡)、

民福金堡(13347元/㎡)、华智大厦(11701元/㎡)

常阳永清城(17248元/㎡)、外滩棕榈泉(19358元/㎡)

现代城市广场(12146元/㎡)、九运京汉名都(13103元/㎡)

澳门银座二期(10482元/㎡)、三阳社区(10523/元㎡)华清园(17634元/㎡)

TOP4崇仁路小学

崇仁路小学创办于1953年,位于硚口区崇仁路217号,是湖北省首批示范学校之一。现有市区学科带头人25人,培养出湖北省特级教师5人。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让绿色生命根植于崇仁文化的沃土之中”。

对口小区

同馨花园(14827元/㎡)、建乐小区(10819元/㎡)

荣东社区(11208元/㎡)、崇仁新都(11191元/㎡)

航天星苑(10719元/㎡)、御景名苑(14208元/㎡)

祥和公寓(12690元/㎡)、宝丰时代(8476元/㎡)

集贤雅苑(10482元/㎡)、时代天骄(12398元/㎡)

中环新天地(10450元/㎡)、同馨花园二期(14899元/㎡)

金叶SOLO国际(9542元/㎡)、万安国际公寓(11003/元㎡)

TOP5光谷第一小学

位于东湖开发区新竹路,关山春晓与金地太阳城之间。2004年9月,东湖开发区整合原关山小学、长江子小两校优质资源新建此校。学校占地43亩,总投资近4000万。校园建造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合理的布局、精巧的构思营造了高品质的育人氛围。

对口小区

华乐苑(8243元/㎡)、绿之苑(8242元/㎡)

广夏华庭(8983元/㎡)、关山春晓(9711元/㎡)

江南家园(8754元/㎡)、华城新都(8892元/㎡)

金地中心城(9282元/㎡)、金地太阳城(9641元/㎡)

光谷坐标城(10950元/㎡)、世界城尚都(9320元/㎡

光谷创业街(7551元/㎡)、剑桥春天二期(9486元/㎡)、光谷陆景苑(8079元/㎡)

TOP6武昌实验小学

武昌实验小学创办于1920年,校园是清代“两湖书院”和原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恽代英、徐向前、陈毅、沈雁冰、罗瑞卿、赵一曼等共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工作、学习和生活。学校现有特级教师6人,国家级骨干教师8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获市区优秀青年教师以上称号的教师占总数70%以上。

对口小区

书香苑(11257元/㎡)、福星苑(7663元/㎡)

新华村(9434元/㎡)、西城壕(8576元/㎡)

双柏小区(8432元/㎡)、胭黄鹤世家(10309元/㎡)

金厦银座(10798元/㎡)、胭脂路社区(8643元/㎡)

大成公寓脂山花园(9003元/㎡)、粮道街桃园小区(8610元/㎡)

武汉中学粮道小区(8926元/㎡)、粮道街美术院宿舍(7046元/㎡)

TOP7经济开发区神龙小学

由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创建的子弟学校,2002年11月,学校从企业剥离,划归为社会管理。学校现有教学班27个,在校学生1108名,教职工64人。学校配套设施齐全,拥有科学实验室、外教室、围棋室、陶泥室、书法室等20多个功能教室,教室的装备都达到了国家1类标准。

对口小区

锦绣豪园(5017元/㎡)、绿岛花园(6632元/㎡)

金荷花园(6140元/㎡)、香榭丽舍(7007元/㎡)

泰和百花公园(7180元/㎡)、普天居贤院(6428元/㎡)

沌口东方花园(6941元/㎡)、海天一色别墅(7017元/㎡)

泰合百花公园三期(7093元/㎡)、东风阳光城四期(6880元/㎡)

宁康园(7076元/㎡)、香格里居(6136元/㎡)、大洋彼岸心海岸别墅(5719元/㎡)

TOP8水果湖第二小学

武昌水果湖二小位于美丽的东湖之滨,直属于省教育厅,学生主要来源于省直机关干部的子弟。始建于1962年,1978年独立成校,是一所规模较大的省级示范学校和首批武昌名校。

知音花园(8931元/㎡)、东湖熙园(10758元/㎡)

同心大厦(12019元/㎡)、银海山庄(10254元/㎡)

水果湖广场(11517元/㎡)、中科院宿舍(11107元/㎡)

茶港军转小区(10798元/㎡)、八一路铁路小区(10131元/㎡)

水果湖张家湾小区(13030元/㎡)、水果湖一中宿舍(13120元/㎡)

TOP9武汉市育才第二小学

中华路小学创建于1947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形成了“创乐园、打基础、求发展”的办学思想。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红旗大队”、“湖北省示范学校”、“湖北省综合办学实力50强学校”等殊荣,学校现有市区级学科带头人15名,市区级优秀青年教师24名。

对口小区

名雅居(16441元/㎡)、仁义社区(11361元/㎡)

永成大厦(9004元/㎡)、惠济社区(9526元/㎡)

黄埔东宫(10727元/㎡)、黄埔雅苑(12285元/㎡)

黄孝河路小区(10833元/㎡)、惠济路小区(9592元/㎡)

惠园大公馆(12229元/㎡)、花桥三村北区(9251元/㎡)

惠济二路小区(9692元/㎡)、长春街小区(11962元/㎡)

TOP10中华路小学

对口小区

都景园(9754元/㎡)、西城壕(8576元/㎡)

福星苑(7633元/㎡)、新华村(9434元/㎡)

中山社区(9286元/㎡)、粮道小区(8926元/㎡)

楚才小区(9311元/㎡)、双柏小区(8432元/㎡)

金厦银座(10798元/㎡)、文华中学33中(9230元/㎡)

省人民医院(8915元/㎡)、粮道街美术学校宿舍(10727元/㎡)

胭脂山花园(9003元/㎡)、胭脂路社区(8643元/㎡)、司门口社区(7692元/㎡)

(以上房价为今年年初数据,可能与实时价格有出入)

来源:楚天都市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教育部重提多校划片 慎重高价购买教育地产

全文共 1675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3月31日,教育部曾要求各城市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城区,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缓解教育地产问题。2015年11月25日,教育部再一次重提鼓励地方部门多校划片,给教育地产降温。那么针对多校划片的政策,高价购买教育地产还有无意义?上海又有哪些针对性措施呢?

多校划片:电脑派位对口多校

2015年3月31日,教育部在大城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调研座谈会上做过相关部署,要求各城市在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择校冲动强烈城区,推广热点小学、初中多校划片,合理确定片区范围,缓解教育地产问题。各片区内热点小学、初中招生名额占该片区招生总名额的比例,片区间要大致相当。此外,还要整体设计小学入学、小升初及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办法,努力实现过程公平。重点大城市范围从2014年的北京、上海、广州等19个城市,增加了郑州、福州、南昌、长沙、贵阳,总计24个城市,要求这些城市所有县市区100%的公办小学、90%的公办初中要实现划片入学。

仅仅相隔200多天,2015年11月25日,教育部在召开教育规划纲要实施5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时,针对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又再一次重提鼓励地方部门多校划片,给教育地产降温。

相关人士分析,教育部多次重提多校划片,主要针对日益突出的教育地产问题,随着该政策的逐步落实,教育地产优势或将减弱。过去买教育地产,是铁定能进向往的学校的,但今后未必了,因为有多所学校参与划片,即使买了教育地产,也可能进入别的你并不想去的对口学校。对于这样的几近“残酷”现实,慎重购买高价教育地产,很可能成为家长们的不二选择。

据中心城区一位长年负责招生工作的人士介绍了实现多校划片后的入学路径。一般来说,只要入学半径离对口小区在2公里之内,都可算是就近入学。比如,某幼升小的孩子小甲,他所居住的小区以前是对口A校的,现在可能有B校和C校也参与到这个小区的对口招生中来,片区扩大了,对口学校也增多了。这样,小甲同学就可以在ABC三所学校中自由选择一所学校入学。如果报名学生少于学校的招生计划,那么,这样的“自由选择”就不成问题了。而当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数时,就会采用电脑派位的办法,以类似抓阄的方式确定小甲究竟进入三所学校中的哪一所。恰是在这样的多校划片“游戏规则”下,买教育地产的优势很可能就荡然无存了。

上海教育地产降温:户籍房产细化标准

在上海,给教育地产降温的措施也频频出现。市教委负责人多次表示,所谓“教育地产”的概念,并不受到官方认可。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采取就近入学的方式,而“就近”并非“最近”,区县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公办学校的资源配置状况和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分布和需求状况,确定辖区内公办学校招生入学范围和招生人数后,为每个孩子提供“就近入学”的义务教育学额。也就是说,随着地区内适龄儿童数量的变化,每所学校对口的街道居委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

尽管如此,一些多年对口名校的小区仍受到追捧,房价也一路飙升。甚至产生一套房子内,连年都有适龄儿童入学的“怪事”发生。为防止炒作所谓的教育地产,保障适龄儿童入学的公平公正性,2014年起,静安区率先出台新政,严格规定“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这一政策也得到了市教委认可。从今年开始,市教委鼓励各区参照静安经验,一个门牌号、一个居住户,五年内只接收一名学生入学。

同时,“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也从今年开始启用。由于有了这个全市统一平台,每位适龄儿童只需也只能在一个区县登记入学信息。原闸北区就明确,“部分学校的入学需提供全家户口满2年以上的户籍证明及其他相关的配套证明材料,部分学校实施5年内同一户籍地址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黄浦、徐汇等多个区都规定,当报名学生数超过学校计划数时,户籍学生按照入户籍时间长短顺序安排入学,选择在居住地入学的学生根据同住情况、购房时间和居住年限等,由区教育局统筹按照“居住地与房屋产权证(学生本人及父母)地址一致-居住在直系亲属(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处-居住在旁系亲属处-居住在租赁房产处”的顺序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买教育地产怎样最靠谱?10大买房注意事项必收录

全文共 2063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已过去一个月,又将迎来开学季,教育地产随之也“火了”。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学区的房产。

很多购房者陷入教育地产误区:离学校近就是教育地产,其实不然。按照房地产业内的观点来看,最稀缺的教育地产是指能够获得就学名额的重点、优质学校周边的项目。入学名额是对应的学校按照学区划分的办法分配的,每年的政策和划分都会有相应的变化,所以是否在名校招生范围内,购房者应该仔细考察。

户籍和资质缺一不可

房子是教育地产,但如果户口无法落,那就等于没有。

家长们购房时留了个心眼,要求原户主迁出户口,但是,即使原户主将户口迁出,入学时发现前户主的子女还在教育地产就读未毕业,按照一户一人的规则,购房者的子女就要跟“名校”说拜拜了。

入学政策“百变”

买房时规定落户入住两年可以入读教育地产,等孩子该上学了,发现变成了5年,这就“抓瞎”了,教育地产是政策性很强的房子,购买前,一定要摸清政策,提前算好购买时机,以免耽误孩子。

学区未必“一成不变”

购买教育地产前是冲着A学校去的,到上学年龄时发现变成了B学校,这让很多家长苦恼。受生源人数的影响,教育部门会对招生区域适当调整,所以在购买教育地产之前,一定要事先向相关部门了解清楚,尤其是对介于两个学区交界线附近的房子应特别注意,说不定哪天就变了。

不要为教育地产“打工”

很多家长为了给孩子他们认为的优质教育,不惜背负沉重的财务负担,不仅降低家庭的生活质量,还给孩子灌输心理负担,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教育地产的价格偏高,房子质量差,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更重要。

选“靠谱”的房屋中介

很多房屋中介不具备完全的工商部门批准的营业执照和房屋土地管理局审核颁发的资质证书,在购房时一定要要求看证件并核实真假。如果购买房屋后出现问题,而房屋中介又“消失”,那哭都没地方哭去了。

适合孩子最重要

很多学校看着好,但不一定适合你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一所名校也都有自己的办学特点,不是每所重点学校都适合每个孩子,所以,选教育地产更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不要让孩子背上过多的压力。

自住投资有方向

如果教育地产在满足上学需求的同时,还要满足自住需求,那结合经济能力要选择适合的房子,舒适性很重要,除了便捷程度、商业、医院,还有楼房的位置、楼层、朝向、户型以及业主们的整体素质等。

如果是为了投资,那么在解决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后,出租的可能性比较大,不妨选择面积小的房子。

不了解弹性学区教育地产价格走势成谜

随着学区的逐步划定,济南二手房市场的教育地产价格上涨了1000元-2000元不等。一方面随着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政策的进一步放松,购房者能力提高;另一方面学区新划定,家长们心里没谱,怕买了后学区再变化,而且很多人不理解弹性学区的意思,不敢贸然出手,教育地产价格虽然没有大起大落,但未来走势却难以把握。

不懂“弹性学区”不敢贸然出手

17日,记者走访济南二手房交易市场发现,随着济南弹性学区的消息刚确定,购房者、售房者开始调整,但目前成交量却并没明显上涨。有中介告诉记者,虽然接了很多电话,但大多数都是咨询,真正有实际动作的人很少,有两三个人初步定下了房子,但也没有交定金。

相比售房者,购房者们更关注学区调整信息,刘先生就是知道弹性学区的消息后,开始着手寻找相关房源,除了对之前已掌握的房源进行重新梳理,还有针对性地转了几个小区,寻找房主在小区内贴着的单页。“现在孩子还小,怕现在购买了教育地产到时候学区再变化,可是不买又担心到时候达不到入学的居住年限要求。”刘先生说。

记者了解到,很多家长们和刘先生的担心一样,目前持观望态度的人占多数,有多位购房者虽然表示出兴趣,却并没有定房的意思。还有人表示虽然看中了房子,关键是房子价格还是有点高,而且仍不理解弹性学区的含义,不敢轻易出手。“弹性学区到底是一年一变,还是永久不变,连中介都不清楚。我买这房子要还30多万贷款,孩子还需要三年才入学,如果到时候学区又变了,估计肠子都悔青了。”市民王女士表示。

慎重对待开发商口中的“教育地产”

除了购买者的“难题”,对新楼盘教育地产的选择要尤为注意。

记者了解到,有的开发商特意炒作教育地产概念,只有教育部门接收了校舍,正式签了移交协议,才能确定学区范围。只要没移交给教育部门,开发商之前打的任何口号,都是开发商一方的说法,它的单方承诺不代表教育局的意见。市民购房前,最好先打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的电话进行咨询。

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原有的学校设学规模与原有的社区规模是匹配的,新建和插建的小区,势必要挤占原有的资源。而对于新建、插件小区,学校有的承担得了,有的承担不了,这是教育部门面临的新课题,没法解决的,只能协调适龄儿童入学。

2015年7月-8月,值此毕业升学季,好房子网携手江山帝景、邦盛水岸御园、世茂外滩里、恒生碧水龙庭、泰禹云开一品、新华都万家城、湘江雅颂居、蓝光幸福满庭、天元涉外景园、美洲故事等多个长沙名校学区学位楼盘大让利,只为给你的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家长必须了解:教育地产购买六项注意

全文共 1017 字

+ 加入清单

面对越来越多的楼盘开始打出的“买房送学籍”、“买房即读名校”、“买房解决孩子所有上学问题”等等各类广告,靠谱吗?实际上,此前已有不少报道指出,许多家长“一掷千金”购买的所谓“教育地产”,虽与学校仅一墙之隔、孩子却依然无法入学。

划定原则:划片对口,就近入学

国家规定公办学校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划定服务范围,坚持相对就近入学,但真正的武汉小区对口小学最终还是得按照看所在辖区教育部门的划分。每年小区对口的学校都会有一定调整,具体要咨询学校相关部门。

购买教育地产注意事项

一、客观看待“就近入学”

不是靠近学校就是教育地产。对于公立学校来说,距离近不一定就能入学,另外同小区都未必同学区。同一片区的不同小区、甚至同一小区的不同门牌号都可能导致不同的学区。

二、尽早落户是关键所在

无论是购买一手教育地产,还是二手教育地产,需满足三个条件:

1、房子交付后,孩子的户口同父母的户口一起迁入。

2、入学要三对口,即学生户口、房管证(房屋产权证、购房正式合同)和实际居住地址三对口。

3、购房入住时间至少在学前一年以上。

三、教育地产不宜购买过早

教育地产对口划片每年都有变化,武汉各区教育局的最新划片一般在5、6月份公布。是否属于名校对口的小区,应以当年区教育局公布的对口信息为准。教育地产不宜购买过早,最好应先确认该房源连续两年以上都被划入该学校的招生学区内才能购买,一般来说各区规定不同,提前1到3年考虑即可。

四、自住投资考察大不同

对于自住需求,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居住的舒适性。对于投资需求,在子女报户口等教育问题解决后,一般就会将房子出租,可以考虑面积较小一些的房源,一来先期投入少压力比较小,二来也便于出租或日后转手。

五、小区入学写入购房合同

购房前,如果学校已建好,应先去学校咨询了解是否与开发商承诺一致,如未建好可让开发商出示学校的招生协议,并可将这些名校分校入学作为购房合同条款写入合同。

由于现在武汉市新房供应较多的区域,如汉口后湖、汉阳四新等,许多学校仅在规划中,什么时候建成、什么时候招生、是否对口划片都没有落到实处,所以家长们选房时要特别留心。

六、好学校不是全部好师资

教育地产也有重点班和平行班的区别。重点班配备的都是最好的老师,班里的学生要么是考进来的,要么就是“条子生”。平行班的老师有些还不如普通学校里的老师。

如果购房者选择的教育地产处于新兴居住区,配建的学校常常成为“XX分校”,这类学区的师资更不能保证与本校水平相当,家长们要有心理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提醒:教育地产的这十个问题 知道吓一跳!

全文共 776 字

+ 加入清单

前段时间,苏州微生活发了一篇关于教育地产的文章在苏州的家长圈很火。后来,又有很多家长跑来咨询关于教育地产的问题。所以,今天就把这些问题统一汇总,你们关心的都在这了!

跟平常的楼盘比,教育地产就近上学,但价格较也高,比较抢手。选房需要注意什么?买了房就可以上名校吗?一个不注意,孩子可能没学上!

怎样识别“山寨教育地产”?

要以每年教育局公布的最新学区划分为准,看这个楼盘能否划入学校的招生范围,不是按距离学校的远近计算的。

现在很多开放商混淆概念,很多楼盘引进一个小学,就敢说是教育地产,唯一的好处就是离家近。

教育地产与非教育地产相比,最大的影响就是:买了教育地产,孩子就可以上重点小学;买的是非教育地产,孩子只能上一般的学校。所以,买房的时候要睁大眼睛了。

苏州买教育地产有面积限制吗?

《2015年苏州市区小学与初中地段生认定细则》规定:一个家庭如果有多处合法固定住所的,原则上以相对稳定、具备长期生活条件且人均面积不低于18平米的合法固定住所为依据。

也就是说,如果你家只有一套房子作为教育地产,没有人均面积限制;

如果有不止一套房子,作为教育地产的那套必须满足人均面积不低于18平米,而且要装修入住,不能只是“挂靠”或者毛坯房。

买了教育地产就可以入学吗?

不是。

《2015年苏州市区小学与初中地段生认定细则》规定:学生和父母户籍的常住户口和合法固定住所保持一致才能认定为施教区。

也就是说,孩子户口必须与父母户口、家庭住房三者相一致;如果不一致,则以父母户口为标准。如果父母名下有多处房产,小孩入学则按照实际居住所在地就近入学。

什么时候买教育地产最合适?

时间是否合适,主要看自己,如果孩子已经面临升学,现在急匆匆换房显然不不合适。

教育地产不宜购买过早,最好应先确认该房源连续两年以上都被划入该学校的招生学区内才能购买,一般来说各区规定不同,提前1到3年考虑比较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长春家长们必看:购买教育地产的六大注意事项

全文共 1420 字

+ 加入清单

长春搜房网讯】还记得近期热播的《虎妈猫爸》中“虎妈”毕胜男为孩子教育而豪掷9万元买一平米的教育地产桥段,相信长春城里很多家长都感同身受吧!如今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升学竞争,为了让孩子有一个好的起点,很多家长在买房时特别看重房子所属的学区,很多壕的家长们非重点学区都不考虑的,死死盯着重点学校的教育地产,以此来给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

教育地产是什么?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可能是烂熟于心的了,但是还有很多购房小白不太清楚吧!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说这个教育地产,准备入手教育地产的家长们,也要擦亮眼了,这购买教育地产的几大注意事项一定要搞清楚了,可不要被忽悠了!

首先,要知道每个房子都是有学区的,只是学区有好有差而已。

那学区是怎么划分的呢?

一般学区划定原则是划片对口,就近入学,国家规定公办学校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划定服务范围,坚持相对就近入学。这是国家规定的学区划定的大方针,长春学区的具体划分最终还要按照所在辖区教育部门的划分,基本上每年教育部门在5月份都会公布具体的学区划分情况,会更具具体情况作出一些调整。

所以,想知道自己小区的学区是什么,还是要只关注每年教育部门的具体学区划分公告。

家长们必看:购买教育地产六大注意事项

一、客观看待“就近入学”

不是靠近学校就是教育地产。对于公立学校来说,距离近不一定就能入学,另外同小区都未必同学区。同一片区的不同小区、甚至同一小区的不同门牌号都可能导致不同的学区。

二、尽早落户是关键所在

无论是购买一手教育地产,还是二手教育地产,需满足三个条件:

1、房子交付后,孩子的户口同父母的户口一起迁入。

2、入学要三对口,即学生户口、房管证(房屋产权证、购房正式合同)和实际居住地址三对口。

3、购房入住时间至少在学前一年以上。

三、教育地产不宜购买过早

教育地产对口划片每年都有变化,长春各区教育局的最新划片一般在5月份公布。是否属于名校对口的小区,应以当年区教育局公布的对口信息为准。

所以,教育地产不宜购买过早,最好应先确认该房源连续两年以上都被划入该学校的招生学区内才能购买,一般来说各区规定不同,提前1到3年考虑即可。

举个例子,2014年学区划分中,多个小区的学区出现了调整,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施教区中剔除了欧洲城、第五元素、湖畔天城,新增欧典花园。斜塘学校小学部、莲花学校的小学部也进行了重新划分。所以说,学区什么的也是说不准的,家长们也要等等看看清楚哪个才是好学区。

四、自住投资考察大不同

对于自住需求,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居住的舒适性。对于投资需求,在子女报户口等教育问题解决后,一般就会将房子出租,可以考虑面积较小一些的房源,一来先期投入少压力比较小,二来也便于出租或日后转手。

五、小区入学写入购房合同

购房前,如果学校已建好,应先去学校咨询了解是否与开发商承诺一致,如未建好可让开发商出示学校的招生协议,并可将这些名校分校入学作为购房合同条款写入合同。

由于现在长春市新房供应较多的区域,如高新区浒墅关、吴中越溪等,许多学校仅在规划中,什么时候建成、什么时候招生、是否对口划片都没有落到实处,所以家长们选房时要特别留心。

六、好学校不是全部好师资

教育地产也有重点班和平行班的区别。重点班配备的都是最好的老师,班里的学生要么是考进来的,要么就是“条子生”。平行班的老师有些还不如普通学校里的老师。

如果购房者选择的教育地产处于新兴居住区,配建的学校常常成为“XX分校”,这类学区的师资更不能保证与本校水平相当,家长们要有心理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开发商玩文字游戏教育地产真假难辨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套用鲁迅先生的名句这样打趣,“中国有两种房子,一种是住的房子,另一种是教育地产。”跟帖人则更得瑟地表示,“我家有两套房,一套是教育地产,另一套还是教育地产”。看客会心一笑的同时,却不得不承认教育地产这个“香饽饽”的炙手可热。

现如今,想要买套心仪的名校教育地产可不是件易事,荷包鼓是大前提,同时摸清教育地产的概念,避开“伪”教育地产的陷阱也是置业者的必修课。

一:文字游戏眼花缭乱

李女士的女儿今年才三岁,但志在送孩子读名校的她早已有买套教育地产的打算。但令李女士犯难的是,不少楼盘宣传中称“毗邻××名校”、“周边分布××校”,销售人员也拿附近有名校为项目贴金,但这类房子究竟算不算教育地产?

李女士的担忧不无道理,很多楼盘尽管与名校相邻,甚至是一街之隔,却未必一定是该校的教育地产,购房者在买房之前应提前咨询相关教育部门、居委会,查询该项目的学区是如何划分的,别被开发商的文字游戏弄得晕头转向,草率地买了房。

二:引进名校成联合办学

未雨绸缪的陈先生在结婚时就买下一套名校教育地产作为婚房。虽然价格稍高,但陈先生还是义无反顾地下了单。

陈先生没想到,房子到手后,开发商却变了卦。原先信誓旦旦承诺引进的名校分校,与名校本部一起实行统一管理、教学,最后却变成了开发商原来配建的中小学和名校联合办学。而这样的联合办学实质只是原有的普通学校挂着名校的名头,学生却不能享受到名校的教育资源。也就是说,陈先生花了大价钱,最后孩子却读的只是戴着名校帽子的普通学校。

法律专家建议,业主可以通过收集开发商的书面承诺,宣传内容等,来证明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存在故意误导、欺诈行为以进行维权。购房者在买房之前,一定要留个心眼,尽量要求开发商将有关承诺写进合同,而不是听取销售人员的片面之词,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户口和学籍成拦路虎

购买二手房就可以高枕无忧了?这也未必。

买二手房要留心两个问题:第一,卖方的户口是否已经及时迁出,一般而言,学校要满足落户和入住两个条件才能报名,如果卖方的户口不及时迁出,则会影响到买方的正常入户,孩子的入学时间也得不到保障;其次,根据一户一名额原则,购房者应先到相关部门查询该户的学籍有没有被占用,如果原房主的子女仍在用这套房的名额上学,买方的子女依然没有资格入学。有的名校甚至规定教育地产要等上一个孩子毕业几年后才能再进一个,千万要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买武汉教育地产要注意:入学户口"三对口"

全文共 1007 字

+ 加入清单

国家规定公办学校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划定服务范围,坚持相对就近入学,但真正的武汉小区对口小学最终还是得按照看所在辖区教育部门的划分。每年小区对口的学校都会有一定调整,具体要咨询学校相关部门。

尽早落户是关键所在

无论是购买一手教育地产,还是二手教育地产,需满足三个条件:

1、房子交付后,孩子的户口同父母的户口一起迁入。

2、入学要三对口,即学生户口、房管证(房屋产权证、购房正式合同)和实际居住地址三对口。

3、购房入住时间至少在学前一年以上。

教育地产不宜购买过早

教育地产对口划片每年都有变化,武汉各区教育局的最新划片一般在5、6月份公布。是否属于名校对口的小区,应以当年区教育局公布的对口信息为准。教育地产不宜购买过早,最好应先确认该房源连续两年以上都被划入该学校的招生学区内才能购买,一般来说各区规定不同,提前1到3年考虑即可。

跨区入学肿么办

有武汉市应届学籍,凡户籍与学籍不在同一区、县级市,选择去非户籍所在区、县级市升学的考生,叫"跨区生",跨区生需办理跨区手续

“孩子在硚口区读小学,因为刚刚在江汉区买了房子,就想让孩子转到江汉区读初中。”家住前进四路的家长刘女士说,办理手续时,先要查看在硚口区办理的出区手续,然后再验证新购住房房产证以及家庭户口本,最后才会审批跨入手续。

案例:户口本和房产证地址不一致入学"证明难题"无解

户口本和房产证地址不同,导致家里孩子没法正常申请入学。家住江岸区袁家社区的李女士表示,她家小孩6月18日就要办理入学申请,但对口的沈阳路小学却表示,如果户口本和房产证地址不同,极有可能导致小孩不能正常入学。“我们已经多次联系房管局和派出所,但双方都没有意愿为我们办理证明。”

李女士介绍,她家户口本上的地址为:袁家墩118号6楼6号,而房产证上的地址为:袁家墩10栋3单元6楼6号。办理房产证时,户口本和房产证地址是一致的,几年前,袁家社区统一更改户口本,将楼栋号和单元号直接编入地址号,导致户口本和房产证不相同。据了解,袁家社区基本上都进行更改,同社区也有不少适龄儿童遇到同样的入学难题。

李女士找到派出所,想让他们提供证明,来证明户口本和房产证所指地址为同一地址,但派出所民警称,他们无法办理此类证明,只能帮助更改身份证上的家庭地址。李女士只好到房管局开具证明,但房管局表示,如果要变更房产证地址,就需要派出所提供相应证明,并且还需要测绘单位上门量房屋,才能出具证明,帮助李女士更改房产证地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买教育地产怎么选 砸了重金不能不小心

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那么父母购置教育地产应注意些什么?

买教育地产注意以下问题:

1.了解政策规定

即使是在同一个城市,各个区县对“就近入学”规定也有所不同,因此对于购买“教育地产”的购房者来说,在购房之前一定要事先了解清楚政策上的区别。

2、小心山寨教育地产

有些楼盘虽然与名校仅一墙之隔,但并非意味着就能进入该学校就读。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有些楼盘不管三七二十一,将附近所有学校统统放进自己的楼书中来,并宣称自身为“教育地产”,其实楼盘能否划入学校的招生范围,需事先了解清楚。而对于少数与名校距离很近,但并不是其招生范围内的“山寨教育地产”,则一定要当心。

3、充分考虑自身的购买力需量力而行

由于教育资源优势明显,导致教育地产价格始终坚挺,普遍比同区域其他房源要高。对于一般工薪阶层家庭来说,购买一套教育地产本就不是一件易事。无论是首次置业还是二次择校而居,都一定要量力而行。购房者需结合家庭实际经济情况,选择适用的房型和楼盘,以免对于家庭生活造成过大影响。

4.学区选择不可盲目应充分考虑孩子发展特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每所学校也都各有偏向,因此并不是只要是重点学校就真的适合孩子的发展。家长们在挑选学区时,一定要根据孩子发展特点全方位考量,选最适合孩子的,这样才真正达到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最终目的。

5、切勿太过心急提前做好准备

很多家长为孩子上学考虑,生怕错失买房机会,便想赶紧下手,连忙“一掷千金”。但事实情况,从购买成功到进行入学报名,很多学校都是有规定条件的,譬如:很多学校要求满足落户及入住两个条件才可报名入学。与此同时,父母也要了解该校对户籍年份是否有所规定。

6、落户是关键

对出于子女就读而购房的情形而言,尽早落户是其中的关键所在。产权属于自己,但仍有可能会面临由于房中仍有户口未能及时迁出而无法办理迁入手续的尴尬局面。

7、注意片区调整

受生源人数影响,每所学校每年招生区域也会适当进行调整,这样势必会影响到有就近入学需求的购房者,如果提前“打埋伏”所选择的区位不准,很有可能会面临“放空炮”的尴尬情形。

8、不能只关注学区问题居住环境同样不可忽视

学区问题是家长们关注的重中之重,这就会导致他们对于房价、品质、环境、配套等其他方面考量的缺失。但实际上,这套房子牵扯到孩子和家人短则几年、长至几十年的居住问题,千万不可马虎。如果房屋出现质量问题,或周边环境嘈杂混乱,这都会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反而得不偿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教育地产四大优势 上学方便更保值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教育地产除了提供好的教育资源外,还伴随有围绕学校发展建设起来的优质配套资源,房子除了实用价值,还有增值保值的空间。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教育地产的优势,帮助家长们更全面地认识教育地产。

优势一丰富的教育资源

提起教育地产首先想到的就是教育,这也是家长对教育地产趋之若鹜的最大理由。教育地产周边有着丰富的教育资源,有着良好的学习氛围,特别是那种涵盖了小学初中甚至大学等多种教育资源的片区。儿童心理学研究显示,社会环境和教育对儿童心理起着决定作用,而日常的优质的教育环境中耳濡目染,能刺激学龄儿童提前感受文化与教育的吸引力,激发学习热情,一定程度上儿童一路由名校通往名校的机率会更高一些。

优势二较好的配套资源

名校一般都是经过数年的发展积累形成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地产项目周边已经发展为城市中心,属于较为发达地带,商业配套、交通配套资源比较成熟,无论从居住舒适程度还是子女的成长考虑,都具备独特的优势。同时,校园经济也会带动周边商业的发展,促进整个区域的高度成熟,公共设施的多元化,直接反映就是生活上的便利。

优势三:投资保险升值空间大

教育地产投资优势在近些年明显显现出来,即便是如今低靡的楼市,教育地产仍旧保持着稳定的成交状态。可以说,只要重点小学、名牌中学不搬走,教育地产的价格就不会下跌。孩子毕业之后,还可以把升值的房子再卖出去,这样就获得教育资源与经济利益的双重回报。即使是出租,这类房产的租金回报一般也高于普通住宅。

优势四:离家近

学校离家近,让家长不用为交通问题发愁,不必担心孩子从家走到学校须穿越很多条马路,节省了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间,孩子年龄大一些可以放心让他单独上学、放学,家长们生活的自由度也会提高。离家近,孩子上下学路上节省了时间,这样学习和睡眠的时间也会相应增加。另外,学校离家越近,今后用于孩子的教育费用就越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买房之前擦亮眼 莫落入伪教育地产的陷阱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有人套用鲁迅先生的名句这样打趣,“中国有两种房子,一种是住的房子,另一种是教育地产。”跟帖人则更得瑟地表示,“我家有两套房,一套是教育地产,另一套还是教育地产”。看客会心一笑的同时,却不得不承认教育地产这个“香饽饽”的炙手可热。

如今,想要买套心仪的名校教育地产可不是件易事,荷包鼓是大前提,同时摸清教育地产的概念,避开“伪”教育地产的陷阱也是置业者的必修课。

买房之前擦亮眼莫落入伪教育地产的陷阱

陷阱一:文字游戏眼花缭乱

李女士的女儿今年才三岁,但志在送孩子读名校的她早已有买套教育地产的打算。但令李女士犯难的是,不少楼盘宣传中称“毗邻××名校”、“周边分布××校”,销售人员也拿附近有名校为项目贴金,但这类房子究竟算不算教育地产?

李女士的担忧不无道理,很多楼盘尽管与名校相邻,甚至是一街之隔,却未必一定是该校的教育地产,购房者在买房之前应提前咨询相关教育部门、居委会,查询该项目的学区是如何划分的,别被开发商的文字游戏弄得晕头转向,草率地买了房。

陷阱二:引进名校成联合办学

未雨绸缪的陈先生在结婚时就买下一套名校教育地产作为婚房。虽然价格稍高,但陈先生还是义无反顾地下了单。

但陈先生没想到,房子到手后,开发商却变了卦。原先信誓旦旦承诺引进的名校分校,与名校本部一起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的教学,最后却变成了开发商原来配建的中小学和名校联合办学。而这样的联合办学实质只是原有的普通学校挂着名校的名头,学生却不能享受到名校的教育资源。也就是说,陈先生花了大价钱,最后孩子却读的只是戴着名校帽子的普通学校。

对此,法律专家建议,业主可以通过收集开发商的书面承诺,宣传内容等,来证明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存在故意误导、欺诈行为以进行维权。购房者在买房之前,一定要留个心眼,尽量要求开发商将有关承诺写进合同,而不是听取销售人员的片面之词,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陷阱三:户口和学籍成拦路虎

是不是购买二手房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这也未必。

二手房买家要留心两个问题:第一,卖方的户口是否已经及时迁出,一般而言,学校要满足落户和入住两个条件才能报名,如果卖方的户口不及时迁出,则会影响到买方的正常入户,孩子的入学时间也得不到保障;其次,根据一户一名额原则,购房者应先到相关部门查询该户的学籍有没有被占用,如果原房主的子女仍在用这套房的名额上学,买方的子女依然没有资格入学。有的名校甚至规定教育地产要等上一个孩子毕业几年后才能再进一个,千万要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购买教育地产需要注意哪几个方面?

全文共 1081 字

+ 加入清单

升学季一年只有一次,教育地产去一直霸占热点。孩子的教育关系着孩子的一生,近年来,教育地产俨然成为家长们为孩子教育投资的一部分,且是价格比重较大的部分。因此,教育地产一直是二手房中的热门板块。那么,购买教育地产常见的问题是什么?购买教育地产又需要注意哪几方面

一、各种原因导致买了教育地产,也无法就读名校

问题:户口迁入问题,如果原房主户口不迁出,买房者的孩子就无法入学。

支招:买卖双方如果仅口头约定迁出户口,卖方户口却迟迟不迁出,由于户口管理政策的限制,此项约定无法强制实施。因此,在购房合同中,要增加“卖房人户口应在付清房款前迁出”的约定。

问题:原房主户口虽迁出,但由于原房主(新房主)的做法,与学校的规定相违背,新房主的孩子可能也无法就读该校。比如,原房主的孩子还在该校就读,新房主可能就无法让自己的孩子就读该校,因为一般名校都有规定:每个户口名下,只能允许一名孩子就读。

二、学区调整,教育地产变成“非教育地产”

问题:买了一套教育地产,事先各方面都咨询过的,这套房子确实在某名校的学区内,但是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前去报名时却被告知学区调整了,小孩不能进入该学校就读。

支招:现在很多学区划分非常复杂,即使与学校仅隔了一条马路,也有可能不属于该学区,一定要打听清楚。同时,教育地产受学校招生政策影响很大。例如,某小区可能在某一阶段属于某名校学区,但过了这个阶段也许就变了。眼下在一些城市新区,新交付楼盘越来越多,相应地段学校面临生源剧增的压力,有可能对学区进行重新调整划分,相比之下,市中心教育地产这方面的顾虑会少一些。

支招:可以到具体学校查询,确保该房名下没有学生正在该学校上学,只有前任房主的子女已经毕业,方可接纳新房主的孩子。另外,有些学校还有特别的限制,比如户主与学生之间的亲属关系限制、在孩子入学几年前须取得地段户籍的限制等,购房人应对学校的这些规定了解清楚。

三、和平教育地产新政要注意

《和平区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试行)》近日出台,从2015年招生开始,热门学校及学位短缺学校(包括实验小学、岳阳道小学、中心小学、昆明路小学、万全小学、鞍山道小学、耀华小学、第二南开中学小学部)学区内每户地址六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机会。

同一个房屋地址六年内有多个适龄儿童申请入学,房主和户主必须是适龄儿童相同的父母(或祖父母、外祖父母)。不符合上述规定的适龄儿童入学,由和平区教育局根据当年和平区小学招生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到其他公办小学就读。此项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保障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利,维护常住居民的切身利益,进一步规范招生秩序,确保阳光透明,公正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教育地产爆7大潜规则 提前了解避免被坑

全文共 1942 字

+ 加入清单

“一纸小升初,两行辛酸泪……”一篇网上广为流传的《新木兰辞》道尽了家长的纠结和无奈。有业内人士透露,“小升初”之所以煎熬,是因为起支配作用的,不是政策法规,而是一套套“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潜规则”。

潜规则1

隐秘的“共建生”盛宴

所谓共建,就是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为满足子女上学,通过单位赞助钱或物的方式,与知名中学建立起“共建”关系,共建单位的子女在小升初时可以直接“划”入这所知名中学。

“能建立起这种共建关系的都不是一般的单位或企业。”一业内人士透露,一般来说,这些单位或企业要么有权,要么有钱,能为学校提供一定的便利或福利。

据透露,这些共建单位的孩子,无论户口及家庭实际住址,只要是内部子弟,就可以“正大光明”地进入该所中学。

潜规则2

开发商与学校“互惠互利”

在没有这种“强大背景”的情况下,要想上好初中,还有一个众所周知的潜规则:买教育地产

“按照就近入学原则,有些新开发的小区并不一定都能划进好初中。”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开发商动点“脑筋”,结果可就大不相同了。

该业内人士透露,开发商在开发小区前,就会和旁边的热点中学谈“协议”,一般来说,开发商或者帮其建某个场馆或楼,或者捐车、捐设备,小区业主的孩子就可以划片进入该中学。

一切谈妥后,开发商就可以打出“上××中学”的招牌吸引买主,房子价格自然也比周边贵不少,而学校也从中获了利。

“现在,很多开发商只解决业主的孩子,二手房业主的孩子一般都不解决。”该人士透露。

潜规则3

有上层关系的“条子生”

“条子生”向来是学校最头疼,也最无可奈何的生源。

“划片招生,一般来说,都是50人/班的标准班额确定的招生班级总数。”某校长告诉记者,但等到开学,大家就会发现一个班能有60人~70人或者学校被迫扩班,秘密就在“条子生”。

据他讲,很多条子生都是各种领导的关系户,哪一个也得罪不起。每年快开学时,也都是校长们最头疼的时候。

他还透露,有些学校在上报招生计划时,故意少报1~2个班,而少报的班级,说白了就是为了照顾各种各样的“条子生”。

潜规则4

直接“买通”划片人

与这些间接找人走后门入好学校相比,还有一种最直接的方式,那就是直接“买通”划片人,顺理成章地被划进好学校。

“这也是被公认为风险最小的方式。”业内人士透露,各公办学校都是划片招生,但各个片区究竟有多少学生、生源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哪个片区内生源压力大……很多人都是从表面上对此有大概了解,但特别具体的,只有参与划片的人最清楚。

据透露,某个学校片区内生源少三五个,参与划片的人正好可以趁机将自己的“关系户”塞进去,给各学校下发名单时,学生的名单都已经在其中了。

“这些家长一般很低调,不愿与人交流孩子到底去哪所学校上初中。”该业内人士表示,等到开学,学生、家长都忙着送孩子上学、报到,根本就没有人会在意这些孩子到底去哪所学校上初中了。等回头再了解此事已经毫无意义。

潜规则5

招进民办学校进该校就读

以前,很多初中都办有分校,尽管分校已经改制完成,但不少仍属于分校的教育集团或与该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要与该校有扯不清的关系,很多事都好商量。”业内人士透露,民办学校,可以正大光明地对学生进行测评,说是测评,其实就是考试,招优秀学生。

据他讲,招来优秀学生,有些学校为了留住生源,为三年后的中招铺路,就会“暗度陈仓”,将本来该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弄去该校就读。

“在该校就读的学生有很多学籍都是在民办学校。”该业内人士表示,但对家长来说,只要能在该校就读就行,学籍在哪儿都无所谓。

潜规则6

考得好进实验班

不是“官二代”、“富二代”,拼不了爹、堆不了钱的普通家庭,通过考试进入初中学校的实验班则是唯一途径。尽管小升初一直在明令禁止考试,但考试则是家长们公认的最公平的方式。

“实验班,说白了就是重点班。”一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初中都有重点班,而且,无论是优质学校还是薄弱初中,重点班也是家长们公认的,软件硬件都“过硬”的班级。

据透露,一般来说,家长们从四五月份都开始打听各初中的情况,有意向考试的学校会让家长们留下详细信息,为避免咨询的家长中出现“间谍”,学校就会通过各种渠道打探该学生是否该上初中、成绩如何等,等到一定时间,学校就会通知学生进行考试,录取的学生被许以实验班。“有些学校,普通班才招4个班,但实验班都能招4~6个。”

潜规则7

教师子弟隐形福利

与找人、托关系、找门路的方式相比,只要能有在优质中学当教师的父母就意味着一出生,就注定了要上优质中学。“很多优质学校都对教师有隐形福利。”一业内人士表示,只要是教师子女,不管成绩如何、住址如何,都可以与正常划片就近入学的学生一样,正大光明地来该校读初中。

据透露,其实,不仅是教师,只要是该学校的工作人员,甚至后勤工作人员很多时候都能享受到这种福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西安教育地产宣传猫腻多 教育地产你买对了吗?

全文共 1273 字

+ 加入清单

“4.4平135万”,在全国楼市回稳中,教育地产又创天价。在西安教育地产也已高于均价两三千的高价傲娇受捧,而同时又被频频爆出高价买的教育地产却无学可上,教育地产应如何选择?所谓的“学位房”又是否可保证子女入学呢?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

楼盘傍名校售价大幅提升学位承诺止于口头约定

购房中教育配套的关注度增高,带动了一大批楼盘想尽办法跟名校沾边。那高价买入的教育地产,是否可以保证入学名额呢?记者走访了一些主打教育地产的楼盘,西安南郊某楼盘在宣传广告中声明业主“免试入学无门槛,不限入学名额”,置业顾问也出示了开发商与教育局所签协议,明确小学由开发商承建,业主子女可就学。但当记者追问是否一定可以入学时,置业顾问称应该可以,业主优先。

而在北郊一楼盘中,置业顾问称可以保证业主子女就学,但业主只有一个名额,若有二胎则无法入学。在走访过程记者了解到目前西安的“教育地产”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小区自建学校或跟学校签订协议,给业主子女就学名额;另一种是在已建成学校附近,仅在地理位置上占据优势。虽有名额差异,但自定义为“教育地产”的楼盘售价均高于周边楼盘均价,而且即使声称可保证业主入学名额的楼盘,也均表示不会将“入学保证”写入购房合同,这也意味着业主的今后入学维权存隐患。

教育局:学区每年都会调整新建小区调研后划分学区

陕西省教育厅在2013年12月初出台意见,规定实行免试就近入学,要求根据学区内学生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学区范围。但在走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关注教育地产的购房者对于学区具体的划分并不十分清楚。在西安教育局网站上,记者也看到政民互动板块中有很多关于市民对小区学区的询问,大多为新建小区。

随后记者致电西安市教育局了解到西安每年会对学区划分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学区划分进行微调,尤其是新建小区,会根据小区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在每年五六月左右各区教育局公布最新的学区划分情况,业主可根据户口所在地和持有房产证的实际居住地致电所属区域教育局进行询问。

房管局:只可宣传楼盘自身配建学校业主可查是否有规划

有无上学名额,广告中均以“教育地产”为噱头,这种现象又是否合理呢?据了解,在2005年西安房管局发布的《关于加强房地产销售、预售、租赁广告管理的通知》中第三条第五项明确列出“房地产广告中不得含有广告主能够为入住者办理户口、就业、升学等事项的承诺”,2013年11月西安房管局出台的“十四条”中又重申此条款。

对此,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产权市场处主任曹峰表示,房管局设专人进行房产广告发布审核,只有规划中含教育配套的楼盘才可在广告中进行宣传,起到公示小区规划配套的作用。未配建学校而以“教育地产”宣传不合规范,大多属于未经审批私自发布。同时曹峰也提醒市民在购房时应留意小区建筑规划公告,可致电规划部门核实教育配套,因为目前在之前接触到的投诉处理中,小区自身配建学校的大多可满足业主子女入学需求。

对于业主来说,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才是重点,律师提醒热衷教育地产的购房者,购房时一定要慎重选择,将开发商前期的各种宣传承诺留存实证以便日后的维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昆明市教育地产学位房划分不由开发商说了算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不少家里有宝宝的人,都在为将来孩子的读书问题提前谋划,学位房、教育地产也因此成为近年来房地产推销的热词。

“这些房子要比其他住房每平米贵上一两千元,号称可以签署定点就学合同,但究竟和谁签合同?如果到时上不了指定的优质学校怎么办?”虽然愿意花高价买房,但这些市民也担心:买了房真的就能保证读到指定学校吗?

9月24日,昆明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刘绍安等做客春城热线时,为市民们支招:房产开发商没有划分入学片区的资格,市民买房时要确定是否能进某所小学,应该向属地教育部门咨询。

近年来,追着教育地产或学位房买的市民不在少数,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有担心:所谓的教育地产或学位房,是否得到过教育局的认可?是否存在花了大价钱还上不了指定学校的情况?

对此,刘绍安说,小学入学遵循的原则包括就近、相对就近入学,主体划分由区级政府或县级政府决定,并非由开发商说了算。“如果买房是要看能否进某所小学,不是去问开发商,而应该向属地教育部门咨询。”

市教育局副局长龚利春进一步解释:“教育地产、学位房是近年来在地产界兴起的热词。这是因为近年昆明新建地产很多,但相应的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同步增长。”他承认,政府在这方面的调控能力相对较弱,虽然有明确规定居住人群达到5000人,就应该配置幼儿园,达到1万人应该配置小学,达到2万人应该配置中学,但实际并没有配套到位,因此居住资源的增长和教育资源的增长是不匹配的,从而产生了新增需求矛盾。另外,外来务工人员大量增加也是造成主城区教育资源紧缺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新增人口就学的问题,各区的压力都非常大。

我们可以看到,各位家长们在挑选教育地产的时候,不能轻易听信开发商的,入学划片是由同级政府决定的,主动去教育部门核实咨询相关疑问才最重要。至于开发商的允诺,则是打消购房疑虑的一种营销手段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教育地产是什么?深圳教育地产常见问题解析

全文共 1690 字

+ 加入清单

是不是在学区内的房子就一定有学位?是不是离哪个学校近就是哪个学校的学位?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深圳学位房常见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1.带学位的房子买了就能入学吗?

一般来说由于申报学位是要根据实际居住情况来定的,在提交材料中也需要有相关的居住证明,比如物管水电发票、煤气发票等,所以并不是仅仅有房产证明或购房证明就可立刻申请。在具体居住时间上各个学校的要求都有些区别,但起码的规定都是居住一年以上,一些知名或热门的学校如南山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深圳实验学校小学部等,原则要求是要居住三年以上。当然,也有一些情况是买了房子办好过户手续后就可申请到的,这主要是出现在那种学位不太紧张的学校。

2.可以用亲戚的房子申请入学吗?

学位的申请必须是直系亲属,比如父母、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用其他亲戚或者朋友的房子名额是不具备就近入学申请资格的。不过这种情况也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就是以租赁的形式,承租人必须要是申报学位儿童的直系亲属,要提供相应的由房屋租赁所出具的正式租赁合同、各种水电煤气发票等居住证明,并要业主明确注明同意将房屋所带学位给予承租者使用。

3.房子的学位曾经使用过还能再申请吗?

只要是原来申请的学位已经退出或者完成学业,可以重新进行申请的,但这其中要注意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位刚退出或完成的当年是不能申请的,因为之前已经使用了当年的指标,要从第二年开始;另一个就是如果是租赁,租房合同期限要从申请日或之前起,跨越当年8月31日。

4.申请公办学校学位是“先到先得,后到没得”吗?

凡在规定时段内按有关规定申请学位并取得学位申请受理回执的,即为有效申请。凡属有效申请的,教育部门不会以申请时间先后作为安排学位的依据,不存在“先到先得,后到没得”的情况。

5.农民房或者军产房等小产权房能申请学位就读吗?

由于农民房很多属于违章建筑是没有房产证的,所以不具备申请资格,而军产房、集资房等小产权房如有办理房产证,原则上是可以申请的。

6.就近入学就是在直线距离最近的学校就读吗?

不是。目前深圳市通过划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招生地段,按地段招生的方式落实就近入学政策。就近入学是指适龄儿童就读现住址所属地段的学校。学校的招生地段由所在区教育局根据辖区人口分布等情况,按道路和住宅小区的边界等进行划分。由于全市人口密度分布不均,学校也不是均匀布局,而且办学规模不尽相同等原因,学校招生地段也可能出现大小不同的情况。各区教育局还会每年根据辖区学位供需情况,对学校的招生地段进行必要的调整。

7.深圳户籍与非户籍家长在申请学位上有区别吗?外籍人士是否具备申请资格?

从各区教育局的网上申请要求来看,深圳户籍和非户籍人口需要提供的资料和条件等差别不大,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学校是明确划分了A/B/C/D甚至E/F/G等类别的,也就是越靠前的申请到的可能性越大,这个划分的标准中就有深户和非深户的区别,深户更优先。另外还会区别房产是属于父母,还是属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儿童的户籍是迁入了申请的房产内还是没迁入内;儿童的直系亲属是业主,还是租客等等情况。港、澳、台或外籍人士的孩子就近读书,具有同类申请资格的。

8.深圳户籍适龄儿童的学位申请材料具体有哪些?

户籍证明材料:准备适龄儿童及父母的本市户口本、儿童的出生证。居住证明材料:提交在学校招生地段范围内实际住房的《房产证》或《购房合同》,按当地国土房产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提交《购房合同》的需同时交验购房交款收据。在学校招生地段范围内租房居住的,提交街道办事处房屋租赁所出具的房屋租赁合同登记、备案材料。以上材料均需验原件,交复印件。另据记者多方采访调查发现,很多学校都需要物业管理费、水电费、煤气费等发票,提醒家长们最好能在递交资料时详细询问清楚。

9.学区内同一套住房可以重复申请学位吗?

答:从2013年3月起,学区内同一套住房(不含公共租赁房)用于申请学位时,在学制期间,小学6年只允许一户住户的孩子申请学位,初中3年只允许一户住户的孩子申请学位,如同一套住房有多个孩子申请学位,必须是同一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或监护人,招生报名系统不接受同一套住房重复申请学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苏州买房需要注意的4大教育地产陷阱!

全文共 1132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教育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即使是在楼市的低迷期,教育地产也依然保持着稳定的势头。不少家长为了孩子能上希望中的学校,不惜重金购买拥有优秀教育资源的房产,然而即使几百万的付出,很多的家长可能也没有办法如愿将孩子送进理想中的学校。

在此,小编要提醒大家,购房教育地产时务必要了解当地的就学招生政策,小心“伪”教育地产的陷阱

1)教育地产当学位房卖

学位房:某些有“学位”名额是因为其引进了学校,或与某些“名校”有联建、合作方面的关系。这种情况下,业主购房后可以获得或通过一定的条件获得相关学校的学位,且无须跟别的孩子一起参加入学考试、电脑派位等程序。

教育地产:教育部门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是免试就近注册登记入学,按照学生的户籍所在地,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就近入学,此为教育地产。

由于各个学校可接收学生的总数都是有上限的,所以并不是你住在某所名校附近,就一定能上这所学校。

此外,教育地产是由政府在每学年根据片区入学生源情况而划分出来的,有些房可能上一年有学位,但在下一年则会因为政府的规划而失去学位。

学位房和教育地产相比而言,学位房是只要你买了房子就一定会有学位,主动拥有入读某学校的权利。而教育地产却不一定,只能被动接受入学分配。不少楼盘利用购房者概念不清的特点,将教育地产、学位房的意义混淆,买了你就上当了。

2)文字游戏“相邻名校”不等于上得了名校

不少楼盘宣传中称“毗邻××名校”、“周边分布××校”,销售人员也拿附近有名校为项目贴金,但这类房子究竟算不算教育地产还不一定。有些楼盘,其实只是在“名校”招生范围内,却将自己包装成“学位房”。买房之前,一定要仔细查看学区划分情况。不要被文字游戏绕进去了。

3)买房得学位,买后却兑现不了

这个陷阱有两种情况。一是楼盘根本没有学位,也没有写进合同。说要引进“名校”,最后却“流产”了;二是学位数量有限,先到先得。在楼盘规划改建之前,按照一定的教育配套措施在附近的小学有一定的学位配套,但是这种学位并不一定能够满足所有业主子女的要求,因此开发商在销售楼盘时,就会有先到先得的情况。

4)引进名校成联合办学

买房时,开发商承诺引进的名校分校,与名校本部一起实行统一管理和教学,最后却变成了开发商原来配建的中小学和名校联合办学。而这样的联合办学实质只是原有的普通学校挂着名校的名头,学生却不能享受到名校的教育资源。

大家在购买教育地产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光听置业顾问的各种所谓教育地产的忽悠就匆匆购买。也许在买房的过程中稍不注意就花了钱还没法让孩子上学。希望以上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地产相关知识,可以让大家在置业教育地产的过程中多留个心眼,谨防“伪”教育地产的陷阱。总之,多多了解当地的招生就读政策,“对症下药”,购买到理想中的教育地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成都二手教育地产怎么选 买了不一定有入学名额

全文共 1685 字

+ 加入清单

成交猛价格涨

二手教育地产走热

“今年小孩要读小学了,但按我们现在居住的地址,小孩就读的并不是我们心仪的学校。但之前不少教育地产有居住年限的要求,所以我们迟迟没有下手,现在终于有机会了。”孟先生有一个6岁的儿子,之前一直为就读小学问题很焦虑,在新政出台的第二天就一次性付款购买了一套50平方米的教育地产,可算解决了大问题。

“从新政出台到现在,我每天要比平时多接1倍多的电话。”成都满堂红澳龙名城分店的工作人员曾鹏透露,澳龙名城、镏金岁月等楼盘的咨询客户特别多。“虽然这些成师附小慧源分校的教育地产在市场上的关注度一直很高,但像最近几周的如此高频率的咨询还是比较少见。”事实上,这也是所有学区二手房市场状况的一个缩影。

除了咨询的客户变多,二手房的成交量也有上涨。“从新政出台到现在,我们店几乎每天都有成交。”曾鹏透露,虽然每年在入校之前教育地产成交都会有所增长,但今年最为明显。“很多客户表示,之前一些学校需要有户口迁入的时间要求,所以即便下手也没有机会就读。今年政策修订之后,就没有这个顾虑了,可以赶紧下手购买。”目前,购房者对两类教育地产的购买意向最为强烈,一种是50平方米左右的小户型,购买的主要是成都本地客户,购买成本低,可以迅速将户口迁移过来,并且容易再转手和出租;另一种是改善型的大户型,面积区间在120平方米以上,有外地客户也有本地客户,外地客户可通过购买将户口落户成都,然后举家搬迁,既可让孩子就读心仪学校,也可就近接送孩子。

另外,据曾鹏透露,教育地产的成交价格也有小幅上涨。“目前涨幅在5%左右。教育地产价格一直略高于片区内的非教育地产,这段时间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一定涨幅,但成交周期却缩短了,一般就是2~3个工作日,并且多为一次性付款。”

现在买今年入学

一定注意办理周期

6月8日,今年成都小学开始报名,如果想要通过购买教育地产来今年入校的购房者,只有购买已经全款付清购买没有按揭的二手房才有机会。

从开发商那里购买新房,如果购买期房,由于还未交付,产权证等相关证件没有下来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将户口迁入想读的学校片区之内的;即便购买现房,购买后产权的办理时间较长,办理产权后还需再上户口,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具备可操作性的。但如果是想购买教育地产以后来入校的话,时间是非常充裕的。

而即便是购买二手房,如果是按揭购买或购买还有贷款的房子,由于银行还贷和申请贷款的时间比较长,也都不具备在6月8日之前能够办完的实际操作性。

只有一种情况,购买二手房今年入校还有机会。首先需要之前的二手房房主是已经付清房款,其次买方也是一次性付款。这样算来,一般需要的过户时间是5个工作日,在过户拿到产权证之后,成都本市内的户口迁移当天就可以办理下来。所以心急购买教育地产的家长一定要算好买房和产权证、迁移户口的办理周期,这样才能赶上6月8日前完成所有的手续顺利入学。当然,还需要看每个学校具体的招生情况。

买了二手教育地产

不一定有入学名额

根据成都市教育局最新出台的消息称,市教育局未对入户时间进行限制。但购买二手教育地产,需要注意的事项仍然很多。

前段时间,购房者程先生相中位于城南·人居天府世家的一套二手住宅,因为他听说该楼盘业主的子女可入读旁边的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但程先生家有两个孩子,大小相差3岁,而他听说泡小天府校区的入学名额使用间隔是6年。“那我不是要买两套房子?”颇有经济实力的程先生调侃道。

程先生遇到的这个问题同样也是很多购买二手教育地产的购房者需要注意的。有时根据学校的招生要求会有教育地产入学资格名额使用年限,而且每一个学校对于名额使用年限的规定都是不同的。

户口迁入问题,如果原房主户口不迁出,买房者的孩子就无法入学。有资深二手房中介提醒,买卖双方如果仅口头约定迁出户口,卖方户口却迟迟不迁出,由于户口管理政策的限制,此项约定无法强制实施。因此,在与原房主签订合同前,应增加相关约定。

“有可能你买的房子,前一个业主的孩子刚使用了这个名额,而你马上迁入户口后想使用入学名额就不容易。”有业内专家建议购房者,在买房前,最好把入学问题向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意向入读学校咨询清楚。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