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中物理知识顺口溜【优秀20篇】

数学被很多学生认为是一门很难的学科,那么高中数学都有哪些学习方法呢?接下来,问学吧小编就和大家分享高中物理知识顺口溜,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浏览

7176

文章

1000

物理知识点:热值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1.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3.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4.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6.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化工企业安全常识顺口溜精选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到重要日程上,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预防和遏制重大、特大事故,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在任何时候都要把宣传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进行主动的、超前的管理,那么怎样做到安全生产呢?安全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人的能力所能解决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只有加强生产过程监督,下大力规范现场安全措施,加强对人员违章现场处理,不断规范现场作业行为,推行标准化作业,将安全工作真正从事后分析转移到过程监督中,实现安全管理关口前移,才是扭转不安全局面的有效措施,下面一起来看看化工企业安全常识顺口溜精选有哪些吧?

一、说安全道安全,安全第一记心间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指南不能偏。

管生产务必管安全,老一要把职责担。

谁主管谁负责,安全生产原则记心间。

二、安全生产十不准

班前班中酒不喝,不靠机器把衣脱。

不穿拖鞋高跟鞋,不许光背打赤膊。

帽子衣服穿戴好,不准随地把水泼。

上班不把孩子带,雨衣雨伞不乱搁。

不准追跑和打闹,灭火器材莫乱挪。

三、安全生产五同时,实际工作要实践

新建改建和扩建,安全措施一齐建。

出事故三不放过,为民负责莫嫌烦。

原因不明不放过,透过分析找根源。

事故原因一查到,教育群众有经验。

防范再出新措施,措施落实才算完。

定措定人定期限,到期定人来检验。

四、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要完好,防护装置不可少。

危险部位要做到,有轮部位必有罩。

有洞口处必有盖,有轴头出必有套。

有高平台必有栏,有轧点必有挡板。

有特危必有连锁,设备管理记心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物理知识点:水的沸腾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探究物质的吸热本领是热学三个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经常出现的实验。下面汇总出有关沸腾实验9个问题。

【问题汇总】

1.纸板的作用是什么?

(1)减少热量散失;

(2)防止水蒸气在温度计上液化成小水珠,影响读数;

(3)防止水沸腾时溅出伤人。

2.纸板上小孔的作川是什么?

使烧杯内外气压相等。

3.如何减小加热时间?

(1)适当减少水的质量

(2)选择初温较高的水

(3)用大火加热

4.水沸腾时有哪些现象?

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的过程中,虽然水继续吸热,不断变成水蒸气,但温度保持不变。在沸腾过程中水的响声比沸腾前大。

5.水沸腾前后有现象有什么不同?

(1)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变小,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并且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增大。

(2)沸腾前水的响声大,沸腾后水的响声变小;

(3)沸腾前温度计的示数不断升高,沸腾后继续加热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

(4)沸腾时水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产生大量白气。

6.沸腾的条件是什么?

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7.沸腾的特点是什么?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8.如何探究沸腾过程是否需要吸热?

撤掉酒精灯,停止加热,稍等一会,观察水能否继续沸腾。

9.撤掉酒精灯,水不会立刻停止沸腾的原因是什么?

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此时水的温度达到沸点,且可以继续从石棉网吸热。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小儿高烧出现寒颤时不宜采用哪些物理降温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发热是小儿机体对感染的防御机制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倘若孩子发高热时出现寒颤皮肤上有出血点,并有怕冷、发抖等症状时,不宜用以下的降温方法,下面来年看小儿高烧出现寒颤时不宜采用哪些物理降温吧?

1、用32-36度的温水擦浴,促使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扩张,以增加血流量,加速热量的散发。

2、冰袋降温可打开冰箱取些冰块砸成核桃大小的碎块放人盒中,用水冲一下,溶去锐利的棱角,装入塑料袋中(需双层以防漏水),冰块装至一半再注入适量冷水,充填冰块间隙,然后压出空气,扎紧袋口,外裹旧布或毛巾。将冰袋置于高热孩子的前额、两侧颈部,以尽快降低头部温度,避免高热对大脑的影响。冰袋也可放在孩子腋窝、腹股沟等处。

3、酒精擦浴,酒精擦浴的浓度为30%左右。酒精擦浴可使体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散热增加,迅速降温。擦浴时,用毛巾或手帕蘸取配好的溶液,可先从一侧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沿臂部外侧擦至手背,再从腋下沿上臂内侧向下擦至手心,擦完一侧再以同样方法擦另外一侧。擦下肢时要从大腿外侧至足背,再从腹股沟沿大腿内侧擦至脚心。酒精擦浴,应稍用力最好,擦至皮肤发红为止。但一般不要擦胸腹和后颈部。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儿高烧出现寒颤时不宜采用哪些物理降温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高中学生性格特点

全文共 561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时期由于学习的压力大,造成学生性格有些波动,容易引起心理疾病,大家一定要注意高中生的性格变化,那么高中学生性格特点是什么样的呢?小编为您解析一下。

一、年级的学生主要面临的是学习压力。有些学生不适应高中的学习要求,对学习方面的事情很敏感,意志薄弱,心浮气躁学习效率低,依赖心理强,有畏难情绪,对未来抱有幻想。对于父母的说教和唠叨普遍感到厌倦反感,亲子沟通不良。情绪波动大,受外界事物和他人评价影响很大。自信与自卑交织。

二、学生相对成熟一些,有明显的成人感自主性强,学习目标明确,心理状况较为稳定,不过学生之间特点差异较大。

1)一部分学生应试的目的性很强,导致学习压力过大,最后弄的身体劳累过度。例外一部分则是转移学习压力和逃避学业任务,借助网络、动漫方式寻求心理安慰。

2)少数学生开始有恋爱现象,甚至尝试“禁果”。

三、学生的应试心理比较明显,学生普遍有紧迫感。会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身上,对集团事务相对冷淡。部分学生会因为缺乏自信。感到无所适从、担忧,焦虑情绪产生,易激怒。高三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朗化。在情绪上更容易受波动。一些学生会因为一点小事引起内心的烦躁不安,甚至有绝望的念头。

以上是我们为您讲述的关于高中生的性格特点,希望能给您对孩子的教育带来帮助,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以及学生性格内向怎么办之类的问题,尽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启初婴儿防晒霜大人可以用吗 启初防晒霜是物理防晒吗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启初婴儿防晒露是启初家专门为婴幼儿的稚嫩肌肤研制出来的一款防晒霜,这款防晒的成分十分温和,对宝宝的肌肤不会产生伤害,那么成人可以用启初婴儿防晒霜吗?

启初婴儿防晒霜大人可以用吗

可以用。

不过这使用起来效果不会太好,它的防晒指数较低。这款是专门为宝宝所研制的,比较适合宝宝的肌肤,里面含有植物精华,可以深入滋养,缓解阳光引起的干燥问题,可以让宝宝的肌肤更加的舒适清爽,这款使用起来效果会更加的好哦。

启初婴儿防晒霜是物理防晒吗

启初婴儿防晒露是物理防晒,这款使用起来效果也非常的不错,里面含有植物精华,可以让宝宝的肌肤更加的柔嫩,没有干燥的感觉,帮助肌肤滋润修护,可以让宝宝的脸蛋更加的细腻柔滑,这款使用后面部会更加的有光泽哦。

启初婴儿防晒霜怎么样

启初婴儿水感防晒露含有植物精华使用起来十分安全,质感比较温和,使用起来对肌肤没有任何的刺激感。它的防晒功效也非常的好,使用起来再也不用担心宝宝皮肤遭受阳光的刺激了,这款使用起来十分的清爽舒适,可以舒缓肌肤让肌肤更加的舒适,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这款使用起来的效果十分的不错,可以让肌肤更加的舒适,它采用了低温萃取的方式,可以能量保湿,可以确保谷物胚芽的鲜活能量得到更大的保留,从而有温和的滋养价值。

宝宝多大可以用防晒霜

建议6个月以后。

6个月以下的宝宝是不建议使用防晒霜的;而6个月-2岁的宝宝,最好还是采取物理防晒的方式,如特别需要,比如去海边、高原等紫外线强的地方,可以使用防晒霜;而2岁以上的宝宝,因为户外活动时间加长以及活动机会增加,应当考虑使用防晒霜。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物理 | 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梳理!推荐收藏~

全文共 2016 字

+ 加入清单

物态变化

一、温度

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注:热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高,冷的物体我们说它的温度低,若两个物体冷热程度一样,它们的温度也相同;我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一般不可靠;

2、摄氏温度:

(1)温度常用的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然后把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3)摄氏温度的读法:如“5℃”读作“5摄氏度”;“-20℃”读作“零下20摄氏度”或“负20摄氏度”。

二、温度计

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造的;

温度计的使用:(测量液体温度)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估测液体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2)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能紧靠容器壁和容器底部;

(3)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三、体温计

体温计:专门用来测量人体温的温度计;

测量范围:35℃~42℃;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

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四、熔化和凝固

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熔化和凝固是互为可逆过程;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4、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5、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熔化过程:

(1)AB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为固态;

(2)BC段,物体吸热,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

(3)CD段,物体吸热,温度升高,物体已经熔化完毕,物体为液态;

凝固过程:

(4)DE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为液态;

(5)EF段,物体放热,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50℃),开始凝固,但温度不变,物体处在固液共存状态;

(6)FG段,物体放热,温度降低,物体凝固完毕,物体为固态。

注意: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一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五、汽化和液化

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2、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3、汽化可分为沸腾和蒸发;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1、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

2、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

3、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高压锅煮饭)

4、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

(2)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跟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夏天洒在房间的水比冬天干的快;在太阳下晒衣服很快就干);

2、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凉衣服时要把衣服打开凉,为了地下有积水快干,要把积水扫开);

3、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凉衣服要凉在通风处,夏天开风扇降温);

(3)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1、它们都是汽化现象,都吸收热量;

2、沸腾只在沸点时才进行;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

3、沸腾在液体内、外同时发生;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4、沸腾比蒸发剧烈;

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所有气体都能通过这种方式液化);压缩体积(生活中、生产中、工作中的可燃气体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液化,便于储存和运输)

六、升华和凝华

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

3、凝华现象:雾凇、霜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内表面)

七、云、雨、雪、雾、露、霜、“白气”的形成

1、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液化)

2、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大水滴,就形成雨;(液化)

3、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凝华成小冰粒,就形成雪;(凝华)

4、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液化)

5、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液化)

6、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凝华)

7、“白气”是水蒸汽遇冷而成的小水滴;(液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高中数学提分的答题技巧

全文共 1807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数学的提分方法技巧同学们总结过吗,如果没有的话,快来小编这里瞧瞧。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中数学提分的答题技巧,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

学会画图

画图是一个翻译的过程,把解题时的抽象思维,变成了形象思维,从而降低了解题难度。有些题目,只要分析图一画出来,其中的关系就变得一目了然。尤其是对于几何题,包括解析几何题,若不会画图,有时简直是无从下手。因此,牢记各种题型的基本作图方法,牢记各种函数的图像和意义及演变过程和条件,对于提高解题速度非常重要。

先易后难,逐步增加习题的难度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从简单到复杂。简单的问题解多了,从而使概念清晰了,对公式、定理以及解题步骤熟悉了,解题时就会形成跳跃性思维,解题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我们在学习时,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先去解那些看似简单,却很重要的习题,以不断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随着速度和能力的提高,再逐渐增加难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限时答题,先提速后纠正错误

很多同学做题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时做作业习惯了拖延时间,导致形成了一个不太好的解题习惯。所以,提高解题速度就要先解决“拖延症”。比较有效的方式是限时答题,例如在做数学作业时,给自己限时,先不管正确率,首先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学作业,然后再去纠正错误。这个过程对提高书写速度和思考效率都有较好的作用。你习惯了一个较快的思考和书写后,解题速度自然就会提高,及改正了拖延的毛病,也提高了成绩。

高中数学提分的答题技巧

以退求进,立足特殊

发散一般对于一个较一般的问题,若一时不能取得一般思路,可以采取化一般为特殊(如用特殊法解选择题),化抽象为具体,化整体为局部,化参量为常量,化较弱条件为较强条件,等等。总之,退到一个你能够解决的程度上,通过对“特殊”的思考与解决,启发思维,达到对“一般”的解决。

逆向思考,正难则反

对一个问题正面思考发生思维受阻时,用逆向思维的方法去探求新的解题途径,往往能得到突破性的进展,如果顺向推有困难就逆推,直接证有困难就反证,如用分析法,从肯定结论或中间步骤入手,找充分条件;用反证法,从否定结论入手找必要条件。

面对难题,讲究方法

对一个疑难问题,确实啃不动时,一个明智的解题方法是:将它划分为一个个子问题或一系列的步骤,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即能解决到什么程度就解决到什么程度,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每进行一步就可得到这一步的分数。如从最初的把文字语言译成符号语言,把条件和目标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数,设轨迹题的动点坐标,依题意正确画出图形等,都能得分。还有象完成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分类讨论,反证法的简单情形等,都能得分。而且可望在上述处理中,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产生顿悟,形成思路,获得解题成功。解题过程卡在一中间环节上时,可以承认中间结论,往下推,看能否得到正确结论,如得不出,说明此途径不对,立即否得到正确结论,如得不出,说明此途径不对,立即改变方向,寻找它途;如能得到预期结论,就再回头集中力量攻克这一过渡环节。若因时间限制,中间结论来不及得到证实,就只好跳过这一步,写出后继各步,一直做到底;另外,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做不上,可以第一问为“已知”,完成第二问,这都叫跳步解答。也许后来由于解题的正迁移对中间步骤想起来了,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经努力而攻下了中间难点,可在相应题尾补上。

高考数学做题技巧

保质保量拿下中下等题目

中下题目通常占全卷的80%以上,是试题的主要部分,是考生得分的主要来源。谁能保质保量地拿下这些题目,就已算是打了个胜仗,有了胜利在握的心理,对攻克高难题会更放得开。

面—点—线

解决应用性问题,首先要全面调查题意,迅速接受概念,此为"面";透过冗长叙述,抓住重点词句,提出重点数据,此为"点";综合联系,提炼关系,依靠数学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此为"线",如此将应用性问题转化为纯数学问题。当然,求解过程和结果都不能离开实际背景。

限时答题,先提速后纠正错误

很多同学做题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时做作业习惯了拖延时间,导致形成了一个不太好的解题习惯。所以,提高解题速度就要先解决“拖延症”。比较有效的方式是限时答题,例如在做数学作业时,给自己限时,先不管正确率

首先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学作业,然后再去纠正错误。这个过程对提高书写速度和思考效率都有较好的作用。当你习惯了一个较快的思考和书写后,解题速度自然就会提高,及改正了拖延的毛病,也提高了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常见的物理性污染有哪些

全文共 547 字

+ 加入清单

物理污染主要指食品被放射性物质污染。放射性物质源于宇宙射线和地壳中的放射性物质。核试验及和平利用原子能产生的放射性核废料,如处理不当可污染食品。由物理因素引起的环境污染,常见的物理性污染有哪些呢?

噪音污染:噪声破坏了自然界原有的宁静,损伤人们的听力,损害人们的健康,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强噪声还能造成建筑物的损害,甚至导致生物死亡。噪声已成为仅次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

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主要指人工辐射源造成的污染,如核武器试验时产生的放射性物质,生产和使用放射性物质的企业排出的核废料。另外,医用、工业用、科学部门用的X射线源及放射性物质镭、钴、发光涂料、电视机显象管等,会产生一定的放射性污染。

光污染: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太阳光的反射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里,高大建筑物的玻璃幕墙,会产生很强的镜面反射。玻璃幕墙的光反射效应在光线强烈的夏季特别显著,它会使局部地区的气温升高,强烈的反射光使人头昏目眩,双眼难睁,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休息,而且会影响街道上的车辆行驶及行人的安全。

今天小编对常见的物理性污染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什么是食品物理性污染以及其他食品污染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食品安全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知识储备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归纳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温度

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摄氏温度(℃)

单位是摄氏度。1℃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大气压下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常见的温度计

①实验室用温度计;②体温计;③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35~42℃,每一小格0.1℃。

温度计使用

①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②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进入待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③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④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固体、液体、气体

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吸热】

凝固

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放热】

熔点或凝固点

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汽化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沸腾

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液化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液化现象

“白气”、“雾”等。

升华和凝华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知识点:光的折射定律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定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抽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如何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和技巧

全文共 1624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数学,看似体系庞杂,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难,曾经初中快毕业的时候,... 但前提是,应用这些方法前,一定要有不畏惧数学的信心和决心,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如何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和技巧,才希望你喜欢。

关于高中数学习方法

1、数学的学习重在思考,数学的最高境界是举一反三。运用到同种方法的不同的题对比,总结出它们的异同点,经过思考之后自然会对它产生非同一般的理解;

2、建立一本错题集,专门用来收集错误,在复习的时候拿出来看;

3、考前做模拟卷,试卷与真题差不多,增加自信心也更好地适应考场;

如何学好高中数学的方法和技巧

1、注重基础:学习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牢,房子盖的越高越危险,早晚会下陷或者倾斜。而学习的“地基”就是基础知识,基础来自哪里,就来自课本,首先要把课本吃透看透,再去做额外的练习题,不然,在基础知识并不牢固的前提下去钻研练习题,就是在走弯路。最终只会事倍功半。

2、多练习: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课本上的题目做完了,自己再去找练习题做,做的时候如果不会,答案一定在课本上,再回来看课本,这样反复学习和练习,你会发现对于课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3、多问多研究:现在社会都讲究“协同”效应,1+1>2的情况在数学上不成立,但在生活中学习中就是成立的,如果你跟身边的同学在一起多研究,不止接收来自不同人的金点子,还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定然受益匪浅。至于老师,一个好的老师一定很欢迎你多问问题,而且因为你的好学,还会对你的印象大大加分。

高中数学怎么提高

1、要建立自信。高中数学,看似体系庞杂,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难,我曾经初中快毕业的时候,都没搞懂小学生除法的意义,大学毕业后,也不懂小学应用题,但是,这并不影响我考入重点大学,总之,数学真的没有那么难,关键在于自信,我当年开始解决数学基础差的问题时,首先阅读了大量的高考状元的学习方法,后来自己实践中总结了很多更务实的办法,但前提是,应用这些方法前,一定要有不畏惧数学的信心和决心,不能因为接二连三的错误和难度而阻碍自己坚持下去的信心。

2、用文科的思维学习数学。很多数学不好的人,往往数学思维很差,因此不能和那些聪明人去硬拼,因为咱们没有那么好的头脑,对数学逻辑反应慢,这是天生的,不能比较。但是我们可以勤能补拙。因为高中数学题,几乎都是各种题型的堆砌。只要我们把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背下来,那么,我们从理论上讲就可以满分。

高二怎样快速提高数学成绩

1、重视课前预习

高中生学习时间宝贵,对于课前预习这一项,可能不是每一科都有时间,但是要说哪个科目最需要预习,那就是非高中数学莫属了。因为高中数学知识点逻辑性很强,且又复杂难懂,提前不看一下,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可能跟不上老师的讲题思路。怎么预习呢?浏览你要所学的章节,把你不理解的知识点记录下来,老师讲课的时候重点听一下。

2、背概念、公式、定理、图像

每个概念公式定理图像都要背下来哦,你可以找你同桌提问你,比如,提问函数,你要知道函数的概念,函数的相关性质都有哪些,这些性质的概念又是什么等。现在你可以不理解,但必须滚瓜烂熟!

3、背例题

老师上课会讲一些例题,那第二步就是要把这个例题背下来,包括题目条件,求解与解法。你能合上课本,自己写出题目条件与求解,并能默写出步骤来!要找到题目中的关键词,也就是题眼,也就是你之前背的概念公式定理图像中的出现的那些词,这才是题眼!因为解题的时候,我们的解题思路从哪来,就是从我们学过的知识转化过来的!

高中怎么学数学

1、选准一本与教材同步的辅导书或练习册。

2、做完一节的全部练习后,对照答案进行批改。千万别做一道对一道的答案,因为这样会造成思维中断和对答案的依赖心理;先易后难,遇到不会的题一定要先跳过去,以平稳的速度过一遍所有题目,先彻底解决会做的题;不会的题过多时,千万别急躁、泄气,其实你认为困难的题,对其他人来讲也是如此,只不过需要点时间和耐心;对于例题,有两种处理方式:“先做后看”与“先看后测”

3、选择有思考价值的题,与同学、老师交流,并把心得记在自习本上。

4、每天保证1小时左右的练习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物理知识点:欧姆定律

全文共 1777 字

+ 加入清单

欧姆定律

一、电压

1、电源的作用是给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电路中产生电流的原因。电路中有电流,就一定有电压;电路中有电压,却不一定有电流,因为还要看电路是否是通路。

2、电压用字母U表示,单位是伏特,简称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有千伏(KV,1KV=103V)和毫伏(mV,1mV=10-3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池的电压是1.5V;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36V。

3、电压表的使用:A、电压表应该与被测电路并联;当电压表直接与电源并联时,因为电压表内阻无穷大,所以电路不会短路,所测电压就是电源电压。B、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接电源正级,负接线柱接电源负极度。C、根据被测电路的不同,可以选择“0~3V”和“0~15V”两个量程。

4、电压表的读数方法:A、看接线柱确定量程。B、看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多少伏)。C、看指针偏转了多少格,即有多少伏。

5、电池串联,总电压为各电池的电压之和;相同电池关联,总电压等于其中一支电池的电压。

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1、实验步骤:A、提出问题;B、猜想或假设;C、设计实验;D、进行实验;D、分析和论证、E、评估;F、交流(大体内容相同即可,有些步骤可省略)

2、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的电压之和。

三、电阻

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铅笔芯、金属、人体、大地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导电能力介于两者之间的叫半导体,如硅金属等。

2、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用R表示,单位是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千欧(KΩ,1KΩ=103Ω)和兆欧(MΩ,1MΩ=106Ω),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为。

3、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A、材料;B、长度;C、横截面积;D、温度。一般情况下,某一导体被制造出来以后,其电阻除了随温度的变化有一点改变之外,我们就近似地认为其电阻不变了,它也不会随着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4、某些导体在温度下降到某一温度时,就会出现其电阻为0的情况,这就是超导现象,这时这种导体就叫超导体。

5、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是:电阻部分由涂有绝缘层的电阻丝绕在绝缘管上,通过滑片在上面滑动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是:一上一下的接。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它应该与被测电路串联。

四、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826年通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出来的。

2、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两端的电阻成反比。公式为:I=U/R,变形公式有:U=IR,R=U/I

3、欧姆定律使用注意:A、单位必须统一,电流用A,电压用V,电阻用Ω;B、不能把这个公式理解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常规情况下是不变的。

4、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叫额定电流;但是生活中往往达不到这个标准,所以用电器实际工作时的电压叫实际电压,实际工作时的电流叫实际电流。

5、当电路出现短路现象(电路中电源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被接通的情况)时,根据I=U/R可知,因为电阻R很小,所以电流会很大,从而会导致火灾。

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根据欧姆定律公式I=U/R的变形R=U/I可知,求出了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这种方法叫做伏安法。

2、电路图:

3、测量时注意:A、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该滑到电阻最大端;B、测量电阻时,应该先观察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然后测量时使用的电压应该按照从额定电压依次降低测量。C、可以将几次测量的结果求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4、测量过程中,电压越低,小灯泡越暗,温度越低,因此电阻会略小一点。

六、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对人体安全的电压应该不高于36V,因为根椐欧姆定律I=U/R可知,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电流就会越大,所以高压电对人体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2、我们不能用潮湿的手去触摸电器,因为人的皮肤潮湿时,电阻会变小,从而会增大触电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不要靠近高近带电体,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

3、雷电是自然界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对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在有雷电现象时,不要站在大树或其它较高的导电物体下,也不能站到高处。

4、为了防止雷电对人们的危害,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让雷电通过金属导体进入大地,从而保证人或建筑物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中考物理知识点:二力的合成和平衡

全文共 401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二力的合成平衡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几个力共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这个力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如果已知几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称为力的合成。

2、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

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合力方向不变,大小为二力之和。

如果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合力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大小为二力之差。

3、注意: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必大于其中的任何一个力。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合力为0;大小不等时,合力一定小于较大的力,可能大于较小的力,也可能小于较小的力。

二力平衡

1、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

平衡力:平衡的物体所受到的力叫做平衡力。

二力平衡: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即合力为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怡思丁是物理防晒还是化学防晒 怡思丁属于物理防晒还是化学防晒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怡思丁防晒霜中含有一种物理防晒剂和三种化妆防晒剂,所以它既不属于物理防晒,也不属于化学防晒,而是一种物理和化学防晒结合的防晒霜。

怡思丁的防晒成分是由物理防晒二氧化钛和化妆防晒剂乙基己基三嗪酮、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和甲氧基肉桂酸乙基己酯结合而成的,所以它属于物理化学混合防晒。

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的区别主要是看防晒霜的成分,如果防晒霜中只包含二氧化钛、氧化锌,那就属于物理防晒。如果不包含二氧化钛、氧锌,那就属于化学防晒。如果防晒霜中含有二氧化钛、氧化锌和其他成分,那就属于物理化学混合防晒。

怡思丁防晒霜质地清爽,是一种呈白色的且流动性较好的乳液,涂抹在肌肤上也是非常好推开的,而且完全不会有油腻感,很适合偏油性肌肤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物理知识点:测固体的密度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固体密度

(1)测比水的密度大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量筒采用排水法测出固体的体积。

(2)测比水的密度小的固体物质的密度。

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利用排水法测固体体积时,有两种方法。

一是用细而长的针或细铁丝将物体压没于水中,通过排开水的体积,测出固体的体积。

二是在固体下面系上一个密度比水大的物块,比如铁块。利用铁块使固体浸没于水中。铁块和固体排开水的总体积再减去铁块的体积就等于固体的体积。固体的质量、体积测出后,利用密度公式求出固体的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简单快速的物理减肥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减肥,首先想到的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即通过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的方式进行减肥,再不然就是服用药物。其实除了运动、药物、饮食之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物理方法减肥。那么简单快速的物理减肥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来讲讲相关的女性减肥小知识,供你参考。

相对而言,物理减肥效果还是不错的,而且绿色有机,安全速效。下面就简单介绍几个简便的物理减肥方法。

按摩

按摩减肥的方法有很多,但是方便自我操作、还格外有效的则是摩腹。大部分的肥胖者的脂肪都集中在腹部,摩腹则简单直接的作用于腹部,促进腹部脂肪的消化分解,消除大肚腩。

一般选择在夜间入睡前和早晨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屈曲或伸直,全身放松,一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另一手叠放在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如此周而循环,直至腹部温热。按揉时,用力要适度,频率要缓慢,精力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效果。

拔罐

拔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肥方法,不但直接吸附于腰部、腹部、腿部等脂肪积聚的部位,增强局部微循环,加速分解脂肪,还可通过吸附于特定腧穴,调节机体的气血代谢,强化脏腑功能,减少脂肪的吸收和增强脂肪的分解。

自我操作的话,可以买一些简单的抽气罐,不用担心烧伤,安全方便,而且当中还会附有拔罐穴位图,也不必担心找不准穴位,如果是要进行背部拔罐,可以请家人帮助一下。一般一天一次,每次拔10分钟,持续一到两个月,会取得很好的瘦身效果。

拔罐减肥取穴:

背部:脾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

腹部:中脘,水分,天枢,气海,关元,大横,带脉;

腿:血海,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丰隆,承山;

刮痧

刮痧能够达到其他减肥方法很难做到的局部瘦身,通过直接刮拭肥胖的局部,使按压力传导到皮下组织,促其被动运动,有利于加强新陈代谢,消除局部的水分和脂肪,达到减肥目的。尤其是针对脸、脖子、上肢等部位,操作方便,效果良好。操作时,刮拭力度要适中,每天刮1至2次,每次约10分钟,可涂刮痧润滑剂保护皮肤,并且不必刻意追求出痧点。

针灸

针灸减肥主要是通过在相应腧穴或部位进行针刺而实现减肥目的的一种方式,针灸减肥不但具有以上减肥方法的所有优点,而且还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即脾胃功能不佳的瘦人也可通过针灸调理脾胃肠道,促进食欲及增强吸收达到增肥的目的。但针灸减肥个人可操作性不高,需要专业医师操作,因此,当其他减肥方法不理想的时候,不妨试试针灸减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通往高等教育殿堂的阶梯:深圳十大高中是哪些

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高中教育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义务教育阶段积累的知识基础,并逐渐体现出更多的个性,这个时候所接受的教育,不仅是学生进一步通往高等教育殿堂阶梯,更是影响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进入一所优秀的高中,接受优质的高中教育,是每一个学生本人及其家庭都十分关心的。那么今天的城市文化就为你介绍,深圳十大高中是哪些。

深圳十大高中之深圳中学

深圳中学是广东省深圳市的一所公办完全中学。1983年6月被定为深圳市唯一的省重点中学;1993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首批一级学校;2004年,被定为国家新课改样板校。

深圳中学创办于1947年,1998年原洪湖中学并入深圳中学,校园成为其初中部。深圳中学的高中部分为东校区和西校区。深圳中学高中部、初中部与其他一些附属学校,包括深圳亚迪学校、深中龙岗初级中学、深中龙岗小学、深中第一附属幼儿园共同组“深圳中学教育共同体”。

截至2014年,深圳中学共有教学班60个、学生2872人。此外,深圳中学还建立了以自身为首的深圳中学教育共同体,包括深圳中学初中部(原洪湖中学)、深圳亚迪学校、深中龙岗初级中学、深中龙岗小学和深中第一附属幼儿园共计5所学校。

截至2014年,深圳中学由东、西校区等组成,占地9.8万平方米,藏书达15万册,并初步构建了以实现环境、资源、活动的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目标的网络基础设施和基本服务支撑平台。

东校区除设有媒体中心、学生事务中心、教师事务中心及部分国际体系选科教室的旧教学楼外,还有成美楼(艺术楼)、力行楼、学生宿舍、科技馆、新教学楼以及新体育馆等。西校区原为深圳市财经学校校址,共有教学楼三幢。

办学成果

深圳中学高考成绩一直列深圳市前列,高考的本科上线率在90%以上,重点本科率在70%以上。2011年深圳中学有八名同学保送至北京大学。另有200多人升入美国前50名校。

深圳中学学科竞赛成绩显著,截至2011年,深圳中学已获得九枚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全校共有680人获得各级奖项,其中126人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一等奖,学校共获得集体荣誉46项,其中41人获得国家级奖项。

你可能也喜欢:

巧夺天工的世界十大最长桥

浓情蜜意,广州约会好去处

典雅秀丽!中国最美的十大园林

一尘不动,中国十大道教圣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考物理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全文共 49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生活中的透镜

1、幻灯机与投影仪:幻灯片或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屏幕的距离为像距。

原理: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

屏幕上要成正立的像,幻灯片必须倒放。要使屏幕上得到的像更大,应当使凸透镜与幻灯片或投影片的距离减小,同时使屏幕远离透镜,即应把幻灯机或投影仪远离屏幕。投影仪中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2、照相机: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景物到镜头的距离为物距,镜头到底片的距离为像距。

原理: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要使底片上的像大一些,应减小物距、加大像距,即照相机离景物近些,同时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大些。

3、显微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幻灯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它是对物体的两次放大,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成放大虚像。

显微镜对物体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

4、望远镜: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先由物镜把远处的物体拉近成实像,再由目镜放大成虚像。我们看远处的物体通过望远镜使视角变大了,所以能看得很清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物理复习物态变化

全文共 1353 字

+ 加入清单

第四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计

温度: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l常见的温度计: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见下图)。

l温度计内液体:酒精、水银或煤油。

l温度计的使用:首先要看清量程,然后看清它的分度值。如果使用温度计时超过它的量程,后果:①玻璃泡胀破;②测不出温度。

l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如下:(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或容器底。(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l读数时视线不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的后果(见右上图)。

摄氏度:“℃”表示摄氏温度。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0℃和100℃之间有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

体温计: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1.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3.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4.固体分为两类:晶体和非晶体。

l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晶体形成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海波、冰、金属、萘、盐等物质是晶体。

l非晶体: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这类固体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松香、玻璃、沥青、蜡等物质是非晶体。

l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否有确定的熔点。

l物质熔化和凝固时的温度变化曲线:

l对曲线(1)的分析:AB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固态;BC段(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CD段——吸热、温度升高,物质为液态。

l对曲线(3)的分析:EF段——放热、温度降低,物质为液态;FG段(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物质状态为固液共存。GH段——放热、温度降低,物质为固态。

5.探究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见右下图)【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盛水的烧杯、试管(装有蜡或海波)、温度计、搅拌器、秒表、(火柴)。【设计实验】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实验表格】

【图象】见上4.“物质熔化的温度变化曲线”,甲图为海波,乙图为石蜡。图象需要标明温度。【注意事项】

l石棉网的作用:均匀热量。

l搅拌器的作用:使物质均匀受热。

l图表的作用:将规律反映在图上,便于总结。

l图中应用的是水浴加热法,目的是为了使海波(蜡)均匀受热。

6.晶体熔化的特点: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晶体熔化的条件: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7.非晶体熔化的特点: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8.利用和防止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实例:

l利用熔化吸热:用冰保鲜、冷敷给病人降温;吃雪糕解暑。

l防止熔化吸热:雪熔化吸热,多穿衣服,防止感冒。

l利用凝固放热:冬天在菜窖中放几桶水。

l凝固放热的坏处:浇注钢铁时(或马路上刚铺的沥青),凝固放热,产生的高温伤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一光反射的定义:光射到物体的表面上,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现象。

注:人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个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人们的眼睛。

二光的反射定律:

⑴实验装置如图:

激光笔→光源平面镜→反射光不同颜色的笔→画光线量角器→测角度

可折叠纸板→记录光线

⑵几个名词:

O→入射点MM′→反射面ON→法线(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

AO→入射光线BO→反射光线∠AON→入射角∠BON→反射角。

⑶操作:①使光沿AO方向射入,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②把纸板F向前、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这时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表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③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多做几次,每次都用不同颜色的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④用量角器测出每次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填入表格。

⑷得出的结论(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①垂直入射时,入射角为零,反射角也为零。②反射光线的速度于入射光线的速度相等。

③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