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代公主以下的称呼【汇总20篇】

浏览

2853

文章

1000

建宁公主原型是谁?建宁公主是依据什么人物改编的?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建宁公主估计很多人知道她的,话说她在这个鹿鼎记里面那是真的顶,非常有意思的一位了,韦小宝也非常的喜欢她,欲罢不能的那种,那么有人要问了,这个鹿鼎记是历史剧,那么这个建宁公主的历史原型是谁呢?这位建宁公主到底是依据什么历史人物改编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

建宁公主的原型是和硕恪纯长公主,清太宗皇太极的第十四个女儿,其母为庶妃奇垒氏。她是康熙皇帝的姑姑。建宁公主初号和硕公主,又称和硕恪纯公主、金福格格。公主于顺治十年(1653)13岁时下嫁平西王吴三桂之子吴应熊。顺治十四年晋封为和硕长公主。十六年(1659)十二月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吴应熊与公主婚后,顺治十年(1654)授三等子,十四年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康熙七年(1668)晋少傅兼太子太傅。十四年吴应熊因其父吴三桂反叛清廷,同其子吴世霖皆被清廷处死。吴应熊死后,康熙皇帝经常下诏慰藉公主,谓其“为叛寇所累”。康熙四十三年(1703)公主去世,时年63岁。

历史人物与金庸小说人物的区别:

金庸小说《鹿鼎记》中的建宁公主与历史颇有出入,如:

1、建宁原是康熙之姑姑,《鹿鼎记》一书将她安排成康熙的妹妹。

2、建宁公主下嫁吴应熊一事,于《鹿鼎记》书中写成建宁不只没嫁吴应熊,还阉割了他。

此外,鹿鼎记中的建宁还是一个有虐待他人以及被人虐待癖好的公主,而且还为韦小宝生了女儿——韦双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古代皇帝行房能叫吗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古代皇帝行房这些事情比较感兴趣,毕竟三宫六院的,还有不少秘密的。最近很多人说的一件事情就是古代皇帝行房能不能叫的问题,这个问题起也要一分为二的来看,有感兴趣的可以速度的下载测试试玩了,期待大家加入哦,闲着也是闲着,速度来看看!

古代皇帝行房能不能叫,是问的皇帝能不能叫,还是问的这个侍寝的妃子能不能叫呢?所以我们就一分为二的来分析看看。

古代皇帝行房在皇帝这边其实是可以叫的,你贵为皇帝,你爱叫叫啊,又没人敢说你,但是有一些皇帝比较注重形象,估计也不会叫;也有一些皇帝就算叫了你外人也不知道啊,也就这么一回事了,叫不叫全看皇帝自己了。

再看妃子这边,在妃子这边古代和皇帝行房,一般是不能叫的,严重的会直接废除侍寝的机会,很多朝代都是有规定的,不允许妃子叫,一般妃子都是成体统的人,你行房的时候在皇帝面前叫的话,就显得很尴尬了;但是这样的现象也不全部都是,偶尔也有会叫的,有的皇帝也不会怪罪了,其实也要看妃子和皇帝之间的关系了。

其实古代大家看起来比较封建,但是只是有的朝代比较封建,比如说清朝,但是宋朝,唐朝就开放很多了,所以很多规矩什么的也都要分开来看,毕竟再怎么样也是人于人之间在用这些规矩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国古代十大奸相之杨国忠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封建社会时代的朝廷内,宰相级的朝廷官员负责一些政事,有的受到老百姓的爱戴,但是有一些阴险毒辣的小人以权谋私,陷害忠良,让整个民间都民不聊生,这些奸相遭到后代的人们唾弃。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十大奸相之杨国忠

杨国忠

杨国忠(?-756年),本名钊,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唐朝宰相、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张易之之甥,杨贵妃族兄。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

他任相期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年),杨国忠随唐玄宗西逃入蜀,中途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

据说,随着地位的升迁,杨国忠发达后,在生活上也变得极为奢侈腐化。每逢陪玄宗、贵妃游幸华清宫,杨氏诸姐妹总是先在杨国忠家汇集,竞相比赛装饰车马,他们用黄金、翡翠做装饰,用珍珠、美玉做点缀。出行时,杨国忠还持剑南节度使的旌节(皇帝授予特使的权力象征)在前面耀武扬威。

有研究者认为,杨国忠专权误国,积怨太深,最终被杀,这是罪有应得。但是客观地看,在他执政期间,虽然国是日非,但朝中并未出现李林甫妒贤嫉能、诛逐贤臣时的那种恐怖的动荡局面,而在一些时间内还曾搜罗天下奇才,迸拔淹滞,颇得众誉。

自然,杨国忠独揽大权,外戚跋扈,民怨沸腾,最终不可收拾,爆发了安史之乱,使强大的唐王朝江河日下,一蹶不振。杨国忠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上的宰相,自有他个人应负的责任。但是若往前看,早在李林甫执政期间,唐王朝就已经显露出趋向没落的种种迹象,只是到了杨国忠执政时唐王朝的末日终于到来而已。

也有研究者认为,探讨杨国忠是属于“误国罪魁祸首”还是“只其中之一”,其实已经毫无意义,他本身的所作所为罪无可赦,同情和纵容支持是两码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两世欢长乐公主和赵岩在一起了吗?长乐公主结局揭秘

全文共 1128 字

+ 加入清单

《两世欢》中,长乐公主这个角色一直很讨人喜欢,虽然朝中充满了各种阴险斗争,但长乐公主始终保持着一份纯真,令人欣喜。剧中除了阿原、景辞和慕北湮之间的三角恋,长乐公主也有一段感情线,她喜欢的是景辞的表哥赵岩。赵岩出生名门,饱读诗书,才华横溢,爱慕他的人不少,但赵岩更愿意和文字作伴,读书人就是会少些情趣。那长乐公主和赵岩能不能顺利牵手走到最后呢?长乐公主和赵岩在一起了吗?

据了解,在电视剧两世欢马月在剧中饰演的长乐公主俏皮可爱,其性格简单,为爱可以不顾一切,在剧中长乐公主和赵岩有着一段轻松有趣的情缘。,而他们这一对应该是负责活跃氛围的了。虽然这部剧主要围绕着景辞和阿原之间的故事,但是配角们也都非常精彩,其中赵岩和长乐公主这一对就非常的令人期待。

长乐公主是最受皇帝疼爱的公主之一,她从小无忧无虑的长大,性格俏皮又可爱。而赵岩身份也不低,他是景辞的表哥,和原清离是非常好的朋友。赵岩也算是名门贵公子,他和长乐公主早就已经认识了,在结局中乐公主最终和赵岩在一起了,他们俩不仅身份地位很相配,就连脾气性格都很合适。长乐公主和赵岩这一对算是剧中为数不多的比较轻松搞笑的情侣。长乐公主结局揭秘

长乐公主最终和赵岩在一起了,他们俩不仅身份地位很相配,就连脾气性格都很合适。长乐公主和赵岩这一对算是剧中为数不多的比较轻松搞笑的情侣。

长乐公主是最受皇帝疼爱的公主之一,她从小无忧无虑的长大,性格俏皮又可爱。

而赵岩身份也不低,他是景辞的表哥,和原清离是非常好的朋友。赵岩也算是名门贵公子,他和长乐公主早就已经认识了。

赵岩是才华横溢的一个人,他很喜欢读书,愿意与所有的文字事物为伴。他和可爱烂漫的长乐公主正好相配。

《两世欢》剧情介绍中可以看到长乐公主和赵岩之间会有一段轻松有趣的恋情,他们这一对应该就是负责活跃气氛的了。

《两世欢》这部剧虽然主要是围绕景辞和阿原来讲故事,但是配角们也都很出彩。男二号慕北湮也是一个很光明磊落的人,他是最完美的备胎。女二号长乐公主和男一景辞没有感情线,她另有喜欢的人。其他的配角们戏份也都很均匀,这部剧中的人设都被曝光了。《两世欢》剧情简介

出身将门的原家大小姐被人劫持,醒来后失去记忆,性情大变,为逃避婚约离家出走,化名阿原,女扮男装成为沁河县的小捕快。与此同时,贵公子景辞在送心上人和亲的途中遭人暗害,侥幸生还后,也以县尉的身份来到沁河,成为阿原的同僚,暗中守护阿原。

阿原专心一意惩诫奸恶,力保一方百姓安宁。树欲静而风不止,小县城凶案频起,景辞、阿原抽丝剥茧,步步逼近真相,却因重重阻力难以为继。不久,阿原发现她并不是真正的原家大小姐,景辞也不仅仅是一名小县尉。当他们的离奇身世先后揭开,二人感情遭遇严峻考验。不过最终两人克服了种种困难走到了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代总角年龄的意思 古代对儿童年龄的称呼

全文共 771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总角代表的年龄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古代的儿童会把头发分为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状就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总角之交指的是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出自《礼记·内则》。

古代的年龄称谓

汤饼:出生三天,邀亲友吃汤饼。

初度:周岁。《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后称生日为初度。

生小:幼年。《孔雀东南飞》“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总角:总,聚束;角,小髻,意为收发结之,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豆蔻:女子13~14岁。源自唐朝诗人杜牧诗《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指女子15岁。

弱冠:指男子20岁。

语出《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左思《咏史》诗之一:“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指30岁。称30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指40岁。

语出《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知命:指50岁。语出《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花甲(耳顺):指60岁。

古稀:指70岁。称70岁为古稀之年语出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亦作“古希”。

皓首:指老年,又称“白首”。《后汉书·吕强传》:“故太尉段颍,武勇冠世,习于边事,垂发服戎,功成皓首。”

耄耋:指70~90岁。语出《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

黄发:指长寿老人。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鲐背:指长寿老人,九十岁。如《诗·大雅·行苇》“黄台背”,“台”与,“鲐”通用。《尔雅·释诂》:“鲐背,寿也。”老人身上生斑如鲐鱼背。

期颐:指百岁老人。语出《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谓百岁老人应由后代赡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古代“丞相”和“宰相”是一个意思吗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看有关古时候的电视连续剧时,常常听见“宰相”或“丞相”这类的专有名词,都代指仅次皇上的最大行政官员,但在历史上却沒有“宰相”这一官衔,这是为什么呢?

“丞相”一词最开始始于春秋战国时代。秦武王刚开始,设左、右丞相,但有时候也设相邦,魏冉、吕不韦等都曾居此职。秦统一后只设左、右丞相。汉朝初萧何为丞相,后迁为国相,萧何过世后,曹参接任。到文帝初年,设左、右丞相,之后只设一丞相。汉初各帝国拟制中央政府,也在其封国中各设丞相,景帝中元五年改叫为相。南朝之后,尚书省或中书省有时候设左、右丞相,等于原先的尚书左右仆射,稳居尚书令或中书令之次,掌有权力。明朝初期,中书省无令,仅设左、右丞相,权利巨大。明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明太祖朱元璋以“心怀不轨”之名诛灭了丞相胡惟庸,并一声令下撤中书省,废止丞相。由皇上亲身执掌六部,立即管理方法國家政务。到此,中国历史上推行了1600很多年的丞相制被废止。

“宰相”则并并不是中国历史上存有的官名,它是特指最大的特首,一般 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汉朝的丞相陈光说:“宰相者,上佐君王,理阳阴,顺四时,下遂天地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国,内亲附老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位也。”因此它的官名伴随着朝代更替,依次出現过国相、丞相、大司徒、上官、中书令、尚书令、同平章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高达几十种官名。

由此可见,丞相是实际的官衔名,宰相则就是指最大的特首。但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时间中,丞相和宰相差别并不算太大,以致于常常被互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之古代名家名作

全文共 1068 字

+ 加入清单

1.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4.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周礼》。

5.《诗经》“六义”: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6.孔孟: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7.豪放派词人代表: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8.婉约派词人代表:柳永、秦观、周邦彦、李清照。

9.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10.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1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2.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3.韩柳: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14.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15.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16.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7.《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8.“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属于二十四正史中的前四部。

19.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0.《聊斋志异》: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21.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頫。

22.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儒家(孔子、孟子、荀子);法家(韩非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

23.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24.边塞诗人代表:高适、岑参、王昌龄。

25.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宋祖:宋太祖赵匡胤;秦皇:秦始皇嬴政;汉武:汉武帝刘彻。

26.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27.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北京公主坟的来历 公主坟为什么叫公主坟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公主坟位于复兴门外的街心花园,是因这里原葬有清朝清仁宗嘉庆皇帝的庄敬和硕公主和庄静固伦公主而得名。两位公主同年而亡,分别葬于东、西两边。历史上,“公主坟”称为王佐村,清末改称苑家村,日伪时期改称“公主坟”。现有公主坟立交桥和北京地铁公主坟站。

北京公主坟的来历

其中,庄敬和硕公主为嘉庆第三女,为和裕皇贵妃所生,生于乾隆四十六年十二月。她于嘉庆六年十一月,下嫁蒙古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嘉庆十六年三月卒,年三十一岁。西边葬的是庄静固伦公主,为嘉庆四女,为孝淑睿皇后所生,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她于嘉庆十六年五月卒,年二十八岁。

因清朝的祖制,公主下嫁,死后不得入皇陵,也不能进公婆墓地,必须另建坟茔,故北京郊区有很多公主坟,有的地方现仍叫公主坟。因庄敬和硕公主和庄静固伦公主是同年而亡,仅隔二个月,所以就埋葬在同一处。

公主坟的墓地原有围墙、仪门、享殿等地面建筑,四周及里面广植古松、古柏和国槐、银杏等树木,显得古色古香。地宫均为砖石结构,非常坚固。双墓均为夫妻合葬墓,陪葬品有兵器、蒙古刀及珠宝、丝绸等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 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故事是什么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松赞干布成为吐蕃的国王后,用几年的时间兼并了周边的小国,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而后松赞干布谋求和唐朝的密切的关系,先后两次向唐朝的皇帝求亲后,唐朝的皇帝同意了他的和亲请求;文成公主原本是皇帝亲戚的一个女儿,被封为了公主,在大臣的护送下前往吐蕃,松赞干布亲自迎接自己妻子,随同自己的妻子一起回到了拉萨。

文成公主对西藏的贡献

文成公主到了拉萨之后就开始移风易俗,将儒教和佛教传播到拉萨;文成公主竭力推行中原的习俗,还倡议修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向吐蕃人民传授经书,使他们熟悉佛法、虔心向善。

西藏地区气候寒冷,农业种植技术落后。文成公主实验性地种植从中原带来的五谷种子和菜籽。有一些粮食和蔬菜,如玉米、土豆、蚕豆、油菜等成功地适应了高原的水土。小麦在种植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最后成了高原的主粮青稞。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中原文化文明传播

全文共 1088 字

+ 加入清单

中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即黄河中游,河南境内,中原文化每时每刻都在发展,至今也向四周扩散,历史上有三次中原移民潮,这也是中原文化发展的渠道之一。本期的中原文化带你去了解中原文化文明传播

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带是在中原,即黄河中游、今河南境内。这一地带处于东西南北浸润的中心,使其无论在吸附还是扩散方面较其他区域均具有优势。中原也是中国历史上战争和灾难最集中的一个地区,很多民族、种族、政权为了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逐鹿中原。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大批的中原人为了逃避战乱而迁往异域他乡,这也极大地促进了很多地方的开发和中华文明的传播。

由此向外扩展才是广义上的中原,是与华夏文明源地直接毗连的地带。随着华夏文化从源地向四周扩展,在秦汉以后,中华文化圈逐渐明晰、定型。在早期,中原文化向北、向西扩展较为顺利,后经元朝、清朝两个少数民族所建的王朝,使他们进一步被纳入中华文化圈。

中原文化向南扩散在早期则遇到顽强的阻力,如周昭王兴兵伐楚惨遭败绩就表明周文化向南传播所遇到的挫折。但在东汉晚期以后,北方战乱导致中原移民一次次南迁,使源地文明随人口迁徙而向南传播,至长江流域、西南、岭南、闽台等地。汉文化还辐射到中国的一些近邻,东北方的朝鲜和日本、北方的蒙古、西部的中亚、南部的东南亚诸国等,这些地方构成了中华文化圈的外缘。

中原文化向中原文化圈的外缘辐射,也与移民有关,如论到朝鲜和日本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时,就涉及到传说中的箕子和徐福到以后朝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大量移民华夏人不间断地向域外迁移,这种迁移使华夏文明延伸到世界各个角落。从中华文化圈扩大的历程不难得出:移民对文化交流、文化扩散、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影响。由于战乱,历史上中原共有三次移民潮。

1、永嘉之乱后,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以及江苏、安徽二省淮北部分的流民相继渡淮河、长江南迁。按今地划分,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苏省,在今南京、镇江、常州一带最为集中,苏北地区则以扬州、淮阴等地为主。

2、安史之乱第二次造成了中原人民大量南移。“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东路自华北平原进人淮南、江南,尔后主要经皖南、浙西金衢盆地进入江西。再分二支,一支南下岭南;一支翻越武夷山进入福建。西路自关中和华北平原西部进入今南阳、襄阳一带,尔后南下,穿过湖北南部和湖南全境,进入岭南。此次南迁历时一个半世纪,直到北宋初年,人数不可考。经过“安史之乱”后中原人民的南迁,南、北方的人口比例,首次出现均衡的状况。

你可能也喜欢:

北京庙会小吃经典,每年都必备

山西景点大全 山西十大景区分布图

远离滚滚红尘!中国最适合隐居的地方

老北京著名的特色历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古代的休假制是怎样的?

全文共 836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想说办公室工作人员最喜欢听到的两个词,一个是“我给你加薪了”,另一个是“我明天要休假”。作为上班族,古代的公务员是如何休假的?

古代最早关于公务员休假的信息是在汉代。根据规定,在朝鲜担任政府官员的部长可以每五天休息一天,这被称为“休息”,也就是说,休息一天回家、洗头、洗澡和做个人卫生。后来的朝代继续这一制度,除了假期间隔的变化。

(互联网图片)

节日也是重要的节日。一般来说,无论哪个朝代,比如春节和中秋节,公务员都可以和人民分享快乐,享受不同长度的假期。唐朝的公务员工资更高。春节可以休假七天,从12月28日开始,到每月4日结束。然而,即使有七天假期,来自其他地方的京官也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为什么?因为在新年的第一天,他必须从温暖的床上爬出来迎接皇帝。

有些朝代,夏至、冬至、清明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这些节日可以休假,迎接皇帝的生日或有什么喜事,也可以放假。有人计算过,唐朝的公务员有100多天的假期,宋朝有120多天(中国历史上传统节日最多的朝代是真正的平民和文人的黄金时代)!许多节日促进了文化的大发展,因为当时社会中的知识分子主要集中在公务员中。有了假期,每个人都可以赏花,在绿色中散步,看月亮,谈论生活。唐、宋文学和文化都达到了各自的高峰,这与这种宽松的休假制度有关。

(互联网图片)

即便如此,公务员还是和现在的办公室职员一样,满脑子都是“休假,休假,马上就休假”。刘禹锡是个努力工作的好官员,但他的诗是“五日回家,三日赏民”。这是值班。我不知道我的想法去了哪里。

在元明时期,公务员的假期突然减少。尤其是朱元璋,他是个工作狂,不允许下属无所事事。他直接取消了假期,全年只保留九天假期。经过公务员们长时间的闹事,朱元璋终于增加了一个寒假,从每年的12月20日到次年的1月20日,每个人都可以休息一个月,但遇有紧急情况,他们必须回衙门上班。在古代,公务员每天必须在4点前起床,5点后早早上床睡觉。那是悲惨的一天。考虑到我们一年有100多天的假期,我们很满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代有没有甜咸粽子之争?到底谁才是异端?

全文共 2817 字

+ 加入清单

据《凤凰日报》5月30日报道,无论现代人更喜欢甜粽子还是咸粽子,我们都用数据来说话——在这个端午节,淘宝上卖的咸粽子以49.74%对23.87%的绝对优势击败了甜粽子。大数据显示,25至29岁的年轻人更喜欢咸粽子,而老年人则热衷于购买甜粽子。然而,如果我们回到古代,这场咸甜的战争的战况将会完全不同。

1

不久前,我的表弟正在看一部名为《思考美丽》的电视剧。在里面,屈原正在庆祝端午节。许多观众都很震惊:屈原庆祝什么端午节,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吗?

虽然“思考美”是一出糟糕的戏,但我们不能看错人,因为-

屈原庆祝端午节。

屈原画像(凤凰日报图片)

可能是闻一多先生首先发现了这件事。他在《端午节历史教育》中写道:“端午节是一个龙节,它的起源远在屈原之前——我不知道有多远!”据说,现在屈原的端午节的主要活动不是吃粽子,而是洗个澡,洗个香喷喷的澡,这大概就是屈原自己的“兰花汤香喷喷的浴,而中国的衣服和衣服就像英国的一样”。

因此,不管屈原是否入河,人们都会庆祝这个节日。此外,屈原很可能选择端午节作为投江的日子。这个节日的性质突然改变了--主角从龙变成了人和粽子。

然而,仔细想想,屈原和粽子的故事真的有点好笑。不是吗?心中牵挂着楚怀王的瞿子,不得不抓紧一切机会,一口一口地梦想着米饭,不知疲倦地对大家说:“你们这些家伙,把米饭扔给我的时候要注意姿势,用树叶包好米饭,用丝线缠好,否则龙会吃了我的米饭!”

你看,甚至龙也变成了食物。

粽子里只有白米,这意味着最原始的粽子可能只有白粽子。在古代,糖和肉是奢侈品。普通人把米包在叶子里吃是最经济的方式。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最喜欢粽子,因为我可以吃粽子的香味。当然,我不得不使用我祖母吃粽子的方法——此外,我不得不将猪油和白糖火化来蘸粽子。

2

粽子随着超级大知识分子屈原一起传播,已经成为全国人民的普遍习俗。在这个过程中,粽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粽子的味道又甜又咸。

然后,两个派别又打了起来。

甜党认为火腿会扰乱糯米的香味,绝对是异端。冼当认为枣子做的粽子没有味道,只有一种味道。

古代对甜粽子和咸粽子有争议吗?

北魏的齐民舒窈引用了三种有味道的粽子,没有一种有明显的咸味。

“风土人情”——风土人情,首先用两段一天的时间,用野生稻叶包好小米,用纯而稠的灰汁煮至熟透

《美食时代》--用米粉、丝、水和蜂蜜...涂上枣和栗子肉,涂上油和竹子,然后蒸。

《广州纪事报》——古树...尝起来像杏子。拿去做饺子吧。”

第一种是用黍黍用浓稠的灰汁煮粽子。这和今天的四川凉拌粽子非常相似。白粽子在碱水中煮,用白糖浸泡。它不仅芳香,在碱性水中也很迷人。

第二个明显是甜粽子。干草米是用红枣和栗子做成的糯米,有蜂蜜的甜味。

第三个是关于岭南地区。这里的古树是无花果树。它尝起来又酸又甜,被用作粽子。它在烹饪精神上确实很有实验性。

在唐朝,官员们最终为端午节设定了一天的假期。然而,甜粽子显然仍然是最重要的。

前总理魏菊源留下了一份“烧烤食物清单”。烧烤的标准非常高。这是唐朝人民庆祝他们第一次升迁,甚至是向皇帝致敬的宴会。在这张精美的食物清单上,有一个“紫飞香喷喷的粽子”。在唐朝初期,猩红是五种以上的官服。这种粽子含有从红色花朵和树木中提取的香料。这是众所周知的政府晚宴产品。因此,它被称为“给予费”,并暗示皇帝给予官职。可以用蜂蜜和花蜜浸透食用。今天,长安的老地方仍然沿用这种食用方法,即来自陕西的冷棕蜜。

咸味派可能会大喊,你刚才提到的甜粽子都来自北方,他们从不吃咸味粽子。我们需要看看南方人怎么说。

不幸的是,在南方人写的文件中没有咸粽子的迹象。

南宋时期,在平安南部,有一本名为《浦江吴氏记》的书,记载了各种各样的南方菜肴。其中,糯米被用来清洗粽子。将红枣、板栗、柿饼、银杏和红豆混合,用稻叶或箬叶包裹。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知道粽子在这个时候有更丰富的成分,红枣,栗子,干柿子,银杏和红豆,但他们都是甜食。

元朝初年,胡三省是南方人(浙江宁海)。他在《子·同治简》中的评论也提到了粽子的两种味道:

《晋安艺兮元年》云:“承宋武帝之遗,以增粽子之智,以汤补寿。”。胡三省说:“益智仁的叶子像莲花,它的茎像竹箭。”。孩子发自内心,一个人有十个孩子。肉又白又滑,切下四块。蜂蜜被煮成粽子,味道辛辣。"

从今天的观点来看,这种辛辣的粽子无疑是异端邪说。夹在它们中间的益智仁至今仍被中医所食用,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寒、肾虚遗精等男性可能关心的疾病。然而,“蜜制粽子”也可以归类为甜点。

《齐明帝三年建军》有这样一句话:“太官进御食,必有蒸。”胡三省说:“今天的馒头是由糖和糯米、香草、松子、核桃仁和竹皮制成的。”如果你又大又胖,你就能做出承诺。你不必工作,打破四个。"

用糖调味,用香料、松子和核桃仁调味,可以看出南方人在吃甜粽子。没有咸粽子的迹象。

粽子也是明朝人的最爱。杭州人田汝成写了杭州的风景《西湖游记》,其中包括“糖水粽子、粉团、莲藕、马球、瓜子和水果垫”。在明代兰陵人邵少生写的《金瓶梅》中,西门青一家也吃了甜粽子。然而,他们显然更喜欢五毒蛋糕——最受欢迎的馅料是玫瑰糖。

3

直到清朝的甘龙时期,常年生活在江南的袁枚,终于在《绥远美食清单》中写下了南方的咸味粽子:“鸿福做粽子,拣起最高的糯米,拣起最完美的长白米饭,把总共一半的碎米,洗得很干净,用大箸叶包好,放一大块火腿在里面,然后把锅封起来,用不断的柴火炖一天一夜。”

我不喜欢袁枚写作和烹饪,因为他总是容易夸大其词。所有的菜都像《红楼梦》里的茄子和鲣鱼。如果粽子要“一天一夜”被烧,它早就被烧了。一天,我热了粽子。天气太热了几分钟。它已经软了,水蒸气太多了。味道不是很差。

尽管如此,袁枚终于成为第一个记录在案的咸味派对。

清朝末年,安徽人张树生开玩笑说,他曾经在半夜用红笔修改文件的时候,用糖蘸粽子。因为投资太多,他把粽子放进砚台,而不是糖碗。结果,仆人们进来了,看到他的胡子上有一个红色的“血胡子大人”。这个故事是由他的后代张充和记录的。像曾祖父一样,张充和招待客人的粽子都是甜粽子。

清宫,作为一个国家美食的最高代表,也是粽子的世界。唐旅顺先生是甄妃殿的侄孙。他从小就在法庭上进进出出。他在《清宫过端阳》中记载,清宫也是用糯米做的枣子粽子和白粽子,“但宫里有一种玫瑰卤和一种桂花卤蘸粽子吃。蜜渍柔红,玉灵香”。

然而,在宣彤离开皇宫之前,咸粽子终于得到了进入皇宫的机会。浙江死者向段康的贵妃赠送了50个火腿和鲜肉湖粽子。分享完食物后,玉感觉很好,于是命令御厨每年都要打包一些湖式肉粽子,以备不时之需。不幸的是,段康的贵妃不久就去世了。再过几年,就没有厨房了。

虽然在古代甜的聚会赢得了巨大的胜利,但是,对于哪种粽子是最好吃的,仍然没有明确的结论。就像《神雕侠侣》里一样,年轻女孩程英做了一个又甜又咸的粽子,问杨过:“你喜欢甜的还是咸的?”

杨过的回答是:“一切都很好。我对我所吃的感到满意。我哪里能这么挑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最早的地理学著作什么记录了我国古代地理 记录了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地理学著作是《山海经》,其中记述了许许多多古时候志怪的古籍,大致上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

《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最早提到《山海经》的是司马迁,其《史记·大宛列传》中说,《禹本纪》和《山海经》中的内容过于荒诞无稽,所以作史时不敢以为参考。并在《大宛列传》中指出《山海经》与当时现实地理不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国立古代艺术博物馆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国立古代艺术博物馆是坐落于里斯本的一个杰出艺术博物馆,建立于1911年,由于其窗户为绿色,有时也被人们称为“绿窗博物馆”,是收藏葡萄牙古代艺术最优秀的博物馆。

国立古代艺术博物馆以收藏葡萄牙古代艺术为主,即从中世纪至19世纪早期的艺术作品,包括油画、雕塑、金属制品、纺织品、家具、版画、陶瓷器、象牙工艺品和其他装饰艺术等。在博物馆的众多收藏中15和16世纪的油画、雕塑、金属制品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是葡萄牙艺术发展的杰出代表。馆内的葡萄牙金属制品为博物馆的一大亮点,最杰出的就是12至18世纪的金属制品,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贝伦圣体光(Monstrance of Belém),传说是由葡萄牙剧作家吉尔•维森特(Gil Vicente)制作的。

National Museum of Ancient Art

必去理由:葡萄牙最知名的博物馆之一

景点所在大洲: 欧洲【Europe】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葡萄牙[Portugal]

景点所在省、州:里斯本区 [Lisbon District]

景点所在城市:里斯本 [Lisb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古代得位最正的三个皇帝是谁?其他皇帝都是逼宫篡位的吗?

全文共 2095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古代历史上皇帝有很多,不过历朝历代每个皇帝得到皇位的方式却不尽相同,很多人可能觉得,除了那些通过起兵或者谋反的方式得来的皇位,大部分人应该都还是比较正经的吧,都是上一任皇帝传下来的皇位。但其实真要说得位最正的话,其实从古至今也不过就只有三个皇帝而已。这样说一定有很多人不太敢相信吧,怎么可能只有三个人得位最正呢?如果这样说的话,究竟是哪三人得位最正?为什么说其他的皇帝们都是通过逼宫或者篡位这样的方式得到的皇位,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1.得位最正的三个皇帝

汉高祖刘邦,西汉开国皇帝

秦末天下大乱,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打响了秦朝灭亡的丧钟。汉高祖刘邦也在沛县正式起义响应陈胜吴广,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与西楚争霸,终得天下。刘邦出身农家,历史上第一个平民天子。

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开国皇帝

西汉末年,政治极其腐败,土地兼并成风,社会动荡不安。王莽篡汉后,试图改善这个情况,于是实施了一些改革的措施。然而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社会矛盾激化。

新莽末年,天下大乱,海内分崩。绿林赤眉等各地民众起义反抗,身为一介布衣却有着汉室血统的的刘秀也在南阳郡乘势起兵,并在昆阳大战中一战成名。

刘秀后来北渡黄河,镇慰河北州郡,势力日益壮大,两年内就成了跨州据土,带甲百万的一方诸侯。公元25年,刘秀在鄗县南千秋亭登基称帝,刘秀从起兵到称帝建国仅3年。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得国得位,比起刘邦和刘秀还要正。为什么这么说呢?有句话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华。忽必烈灭宋后,元朝统治了中国98年。有元一代,汉人始终是最下等的人。

元朝末年,蒙古统治者疯狂的剥削汉族人民群众,变本加厉向汉人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最后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朱元璋也加入了反元斗争中。明太祖朱元璋经过20多年的南征北战,终于推翻元朝,让中国再次回归到汉族建立的王朝的统治之下,解救万民于水火之中。2.为什么很多千古明君都是篡位得来的

在古代社会中,远远要比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还要残酷和严格,所以一个人若是想要谋权篡位肯定是要有很高的本事的,也不是说靠武力或者能力就能当皇帝的,在夏商以前的时候,古人推选皇帝都是要选择顺应民心的的能人来继承皇位的,在北方的少数民族当中,在禅让制还没流行的时候,选举王位人选是靠能力和武力的。

不过到了皇权封建社会中,一个人靠武力和才能都不会被选为当皇帝,因为禅让制决定了,皇权继承人只能是有皇家血统的人,不过如果统治者的能力不够,民间农民起义的话,皇帝就有可能会被武力推翻政权,其中刘邦和朱元璋、赵匡胤就是靠武力来获得天下的,并且还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开国皇帝。

除了武力和军队来获得皇位之后,想要篡位最重要的就是一个人拥有政治能力,这样的人很会官场之道那一套,能让百官心服口服帮助他扶持他上位成功,最重要的是,他说话做事都非常的有信服力和威力,让百官都很信任他能够当一个好皇帝。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杨坚从一个丞相篡夺了北周的宇文家族的皇位,顺利当上了皇帝,建立了隋朝,当时杨坚就是因为朝廷上下的官员都与杨坚交好,没有阻拦和揭发杨坚想要篡位的念头,所以他的篡位之路要比其他一些开国皇帝要顺利的多,并且还结束了国家分裂的局面,让天下再一次统一。

所以说,古代篡位的皇帝有这样几种,一是靠能力篡位,二是靠能力和武力篡位,三是靠政治能力篡位,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第二种,靠的是能力和武力篡位,因为想要推翻一个人的统治肯定是不会那么简单的,所以像刘邦、朱元璋、这种市井小民能够当上皇帝,不仅靠的是人心支持,还靠着手下的几万部队,不然他们能够从市井之辈当上皇帝简直是做梦!

还有就是李世民和赵匡胤的,他们都是背叛了当朝的皇帝,用了计谋夺取的皇位,并且都动用了武力,获得了宝座,不过他们都没有诛杀开国功臣,反而用自己的能力让国家便的越来越好。3.为什么说朱元璋是得位最正的皇帝

朱元璋才是名副其实的社会最底层的人。不要说亭长了,他连个芝麻绿豆长也没当过,是个纯而又纯的小老百姓。刘邦的家境虽然不算富裕,但也算得上是一个中产,刘邦偶尔还能结交一大帮朋友,去小酒馆喝喝酒,日子其实过得相当滋润。但朱元璋则是彻底的赤贫,长期的理想则是能吃顿饱饭。

朱元璋没当过前朝的官,所以他起来造反,就不算背叛前朝,就理直气壮。朱元璋后来做的第一个小官,就是在反抗元朝统治的义军中当上的。他没有任何倚赖,不借助任何先天的力量,完全是凭自己的本事打下来的天下,所以叫作叫作一—得位最正。

这样一来,朱元璋的下层出身反倒成了他的政治本钱,成了让人信服他敬佩他的地方,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得位最正的开国皇帝。

“得位最正”,这四个字可不简单!你要得位最正,你就一定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你的人生道路就一定会比别人更艰辛。我们现在经常说某某人是个成功人士,是因为某某人在某个领域,或者在仕途上,或者在专业上,或者在财富上取得了成功。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去界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话,笔者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人。大家想啊,他从社会最底层,说句不好听的,一个像乞丐一样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中国帝制时代社会最顶层的唯一的一个人——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潘多拉皇冠戒指多少钱 满足你的公主梦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潘多拉皇冠戒指的价格从548-898RMB不等,这款戒指有好几种不同的材质可以选择,所以在价格上面也有一定的差距,大家可以详细了解一下。

潘多拉皇冠戒指价格

品牌:pandora/潘多拉

名称:潘多拉魔法皇冠戒指

材质:925银/玫瑰金/18k金/镀金/铜银合金

适用性别:女

专柜价格:548-898RMB

潘多拉皇冠戒指怎么样

今日份少女心得到了满足,被小红书成功种草潘多拉皇冠戒指,一直看不懂潘多拉家的手镯,前几天无意中翻到有小红薯推这款戒指,一眼便看中了它,上手也实在太好看了。

今天抽空去专柜试了下,进店直接点名试戴皇冠,一共有三个颜色,银色,玫瑰金,金色,根据我的肤色,店员推荐了18K金色,超级显手白,最近很喜欢叠戴,又买了一个排钻叠戴,叠戴后很显手指细。看到皇冠就走不动的少女,立刻便入手,两个价格都是898元,价格很便宜,质量也很好,不一样的心情换着戴戴足矣。

潘多拉皇冠戒指详情

潘多拉全新皇冠戒指一问市就掀起热销,成功席卷时尚圈,成为最受欢迎的时髦单品。上方的皇冠璀璨迷人,形似PANDORA的品牌徽标,美不胜收的镂空桃心为整款串饰锦上添花,高雅大气,经典时尚。细节搭配方面,从皇冠O形标识到串饰、小串饰均有不同装饰的固定夹,为手链和项链增添PANDORA特色。

潘多拉皇冠戒指保养方法

在佩戴玫瑰金戒指的过程当中,尽量不要去接触化妆品,如果必须要接触的话,尽量要把戒指摘下来。因为化妆品当中含有一定的化学物质,它可能会导致我们的戒指颜色变掉。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如果不需要佩戴戒指的话,可以用眼镜片进行擦拭,然后再放起来。在我们洗澡或者是洗脸的时候,尽量不要戴着戒指,如果带着的话,也尽量把戒指擦拭干净。如果我们需要做一些强烈的运动,最好把戒指给摘下来,因为人体的汗液可能会侵蚀到戒指的本身,并且我们运动的时候,戒指很可能会造成变形。

如果我们玫瑰金戒指上有钻石的话,那么它的保养就一定要小心一些。因为钻石都是具有亲油性的,所以如果我们人体出汗的话,尽量把自己接下来进行一次保养,或者是清洗,要不然他就会失去原有的光泽,吸引力也没了。在日常生活当中,千万不要老是去抚摸它,可能会造成我们人类的油脂,让它的光泽变得暗淡。甚至可能对他的品质造成威胁,这样就得不偿失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庆余年长公主是好是坏什么结局?长公主和太子什么关系?

全文共 1283 字

+ 加入清单

公主太子,如果放在一般的情况下,这应该是一个长辈与晚辈的关系,长公主作为皇帝的姐妹,而太子则是皇帝的儿子,长公主自然就是太子的姑姑。不过在《庆余年》里面,长公主似乎和太子之间有着一些非同寻常的关系,而长公主一出场就让人感觉到一种坏的美,那么长公主此人是好是坏,最后又是什么结局呢?1.长公主和太子的奸情是怎么被皇帝知道的

范闲弄到一块皇后的玉,让洪竹放在给长公主送布料的宫女房里,这个宫女送布的时间就是太子与长公主私会的时间。皇后经过洪竹的提醒寻找玉且在这名宫女房中找到,真正偷卖玉的太监杀了这名宫女。宫里发生的大事皇上都要知道,皇后是个表面很宽仁的主子,她宫里死了人自然要问清缘由,细查之下就和太子长公主扯上关系了。

长公主派人刺杀范闲未遂后,范闲把长公主和太子之间的奸情告诉了皇上。长公主被软禁,太子则面临着被废除的危机。

之后长公主大胆暗中安排前去刺杀皇帝,同时还和秦家、叶家暗中勾结,得知真相的皇帝派范闲回京求助,最后长公主阴谋被识破,叶家原来是皇帝派出的卧底。刺杀失败后,长公主、台子、二皇子、皇后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于是全部自杀了。2.长公主怎么死的

长公主是叛乱不成,自杀的。

《庆余年》结局范闲最终刺杀了庆帝,与妻子林婉儿隐居在山林。柳思思生下了范闲的大女儿范淑宁。战豆豆为范闲生下了的三女儿红豆饭后继续女扮男装做北齐的皇帝。叶轻眉被庆帝杀死。长公主、二皇子、太子等人因刺杀庆帝失败,最终纷纷自杀身亡。

《庆余年》改编自猫腻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主人公范闲为了追查母亲被杀的事情只身涉险入朝,陷入权谋漩涡,最终为自己的母亲与恩师报仇。在这中间与林婉儿谱写了一段浪漫的爱情之路。

主人公范闲深藏绝世武功,在军事上有着很高的造诣,入宫后被皇帝赏识,成为庆帝身边的红人,在不知道庆帝就是杀害自己母亲的凶手时,在危机关头救了庆帝很多次。

林婉儿是当朝宰相的女儿,因为与范闲争抢一个鸡腿相识,两人一见钟情,在经历重重磨难后与范闲修成正果。电视剧《庆余年》里范闲的母亲是一位穿越者,叶轻眉为了皇上,用重狙杀了第一和第二皇位继承人,一手扶助皇上登基。

但是登基后的庆帝为了自己独掌国家,趁叶轻眉生范闲的时候杀死了她,所以之后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主人公范闲为了替自己的母亲报仇而发生的。3.长公主是谁演的

李小冉,1976年5月8日出生于北京,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

1996年,参演个人首部电视剧《保镖之翡翠娃娃》,从而进入演艺圈。2000年,因在年代剧《像雾像雨又像风》中饰演安琪一角获得关注。2003年,参演情感剧《别了,温哥华》。2008年,主演年代剧《凤穿牡丹》。2010年,主演民国剧《来不及说我爱你》。2014年,凭借家庭剧《大丈夫》获得第2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提名。2015年12月,主演都市情感剧《老婆大人是80后》。2018年2月,在都市情感剧《美好生活》中饰演梁晓慧。2019年,其出演的时装剧《因法之名》播出。2019年10月21日,特别出演的科幻爱情轻喜剧《我的机器人男友》开播。2019年11月26日,《庆余年》开播,李小冉饰演长公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不看后悔的古代美容秘方

全文共 1503 字

+ 加入清单

明清前的中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犹以唐代为盛。现代某文学家如是说:大唐子民的骄傲之心不亚于“9•11”以前美国人的骄傲之心。在美容、养身方面更是一枝奇葩,独秀于春,也难怪出产了像杨玉环一样的绝世美女。看来这些古代美容秘法还是有非常之可取的地方。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收集到17条古代独门美容秘笈,好好看,好好学,如果变漂亮了——嘘——秘密!

1.国色天香法

此法可以让你红颜如奇葩仙卉,身体又有奇香缕缕不散。用甘松、山奈、香薷、白芨、白芷、防风、蒿本、白僵虫、白附子、天花粉、零陵香、绿豆粉一起捣成细末,每天洗脸或洗澡用来擦身,很快会产生上述效果。

2.肌肤细腻法

每天洗脸后,用鸡蛋清涂面部或其他部位的肌肤,再用手巾揩净,坚持一个月,美容效果显着。或者,每天将黄酒1升放入洗澡水中,连洗两个星期,肌肤自然变得细腻无比,若能用美玉摩擦更妙。

3.返老还童法

用黄柏皮、木瓜根,研末后加枣仁一起捣成泥浆,每天早上洗脸,脸部肌肤会变得嫩如凝脂,艳若桃花。此法能保持天然物性,不会破坏皮肤细胞组织,没有副作用。

4.消除汗斑术

用硼砂5两,老姜两片研成末,水调匀,连擦患处,数天便可见效。

5.卷发伸直法

用麻叶、难能可贵叶各一半,用水煎后洗头,坚持一个段时间,卷发自然变直。

6.白发变黑法

煎桐木水经常洗头,白发自然会转黑,简便可行。

7.拔毛不痛法

将糖放在陶器中,再将炭灰混合研成细末涂到需要拔毛的部位,毛发自然脱落,没有痛感。

8.白发染黑法

少年白头,最不雅观。用反桐木带皮烧成灰,再将胡桃烧成灰,加入菰米一起研成碎末,用黄蜡溶化,搅拌成膏状,每天傍晚涂擦到头上,白发自然会变成黑发。

9.鸡蛋美容法

将脸洗净,取鸡蛋1/4的蛋清和蛋黄均匀涂在脸上,动作要快,15分钟内不说笑,让皮肤收敛,然后用温水洗净并擦上润肤液。20至30岁每周2次,30岁以上每周3次,蛋清适用于皮肤中性、油性;蛋黄适用于皮肤干涩无光泽,有细小皱纹者

10.去除面部黑斑法

用苦枥子树皮1块,配米汤1斤,加1个鸡蛋清煮开放冷,早上用药水洗黑斑,几天后斑就除去。

11.除脸上黑痣法

用鲜石灰、纯碱各10克加少许酒精调匀,每天涂1次,7天后黑痣消失。

12.治少年白发方

何首乌150克,黑芝麻50克,桑椹子100克,万年表2片,白果30个,桔梗15克,共研细末,每日早饭后服10克,连服一个月,可长出黑发。

13.西施沐浴秘术

用猪苓香、威录仙、茅霍香、香草、干荷叶各2两,再用甘草、白芷各半斤,研碎,拿3~5两装入疏布袋中,会同前面的药品一起煎水,在无风的地方每日洗1次,经过1个月以后,肌肤就会变得芳香润泽,妍丽多娇。这不但对闺中人有益,而且还可以治疗恶疾。

14.黑牙返白秘方

用沉香、麝香各5分,细辛、升麻、蒿本、藿香叶、甘松、白芷各1钱2分,石膏、寒水石各1两,混在一起捣成粉末,早晚用来擦牙,半月之后,各种病牙自然变好,黑牙、黄牙变得洁白无比。经常使用以上药方,到90岁,牙齿还可以保持完好无损。

15.黄牙变白秘方

用等分的食盐和苏打,加水少许混合成牙膏状,用此膏刷牙,每周1至2次。长期使用可使黄牙变白。

16.落牙复生法

先抓来未开眼的嫩老鼠3~4只待用,再用白芨、白芷、青盐、细辛、当归各5钱,捣碎后与嫩老鼠包在一个纸包中,放入火炭中烧成灰,磨碎,再用来擦牙,落牙便复生,黑牙也会变得洁白无比。

17.内外治粉刺法

外用法:用密陀僧三成粉未,混合人乳,每天晚上睡前擦脸部,次日清晨洗去。坚持一个月左右,粉刺即能根治。

内治法:(1)石膏10克,熟地、杭白菊各9克,知母、牛膝各4.5克,水煎服。(2)桃仁12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甘草6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水煎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最早的地理学著作什么记录了我国古代地理 中国最早的地理考察著作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最早记录我国古代地理、历史、民族、水利等诸多方面内容的地理学著作是《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地理学著作,全书不到三万二千字,却包罗万汇,记载了包括中国古代神话、地理、动植物等方面的内容。

《山海经》的介绍

《山海经》分为《山经》和《海经》两大部分,《山经》包括《南山经》、《西山经》、《北山经》、《东山经》、《中山经》5个部分,《海经》分为《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

《山海经》记载了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的百科全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古代那么多名剑,为什么都没有流传下来?

全文共 3049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古代,剑这种武器的历史还是非常悠久的,不管是作为武器,还是作为礼器,剑的地位都是非常高的。而也一直都流传有古代十大名剑的说法,历史上也有很多著名的铸剑师,也流传有很多有关铸剑的传说,给名剑增添了很多的传奇色彩。然而古代既然有那么多的名剑,为什么最终一个都没有流传下来呢?这些名剑现在也都只是活在传说当中,并没有人亲眼见到过,都是从传说或者文献典籍当中找到的一些线索,为何名剑最终都失传了呢?1.中国的名刀名剑多如牛毛

中国刀剑文化的发展很早,在许多国家还处于蛮荒的时候,中国的刀剑大家如欧冶子,干将莫邪等等,就已经铸造出流传千古的武器,如泰阿,干将,莫邪,龙源,鱼肠等等神器,而且中国在各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刀剑武器,会根据不同的敌人,使用不同的武器。中国刀剑厉害发展很早,也对周边地区形象颇深。

皇帝的轩辕夏禹剑

这是一把传说为皇帝所铸的神剑,是由皇帝手下的顶尖铸造师,相传是由首山之铜铸造而成,后又传给夏禹,得名轩辕夏禹剑。这把剑据说还有个传说,相传在铸剑时,多日铸造不成,于是皇帝从手臂上取肉一块,置入炉中,炉火仿佛感应到了皇帝的召唤,愈烧愈旺,最终铸成了这把神剑。

这把神剑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可谓是天下第一剑,可惜这只是传说,并非史实。

越王勾践的不朽名剑

说到这把剑的主人,可是很出名啊,小学课本中“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他的佩剑也非常有名。越王勾践剑,这把剑在地底沉睡了几千年,出土后剑身无一丝锈迹,工作人员在将剑取出时,一不小心就被割破了手指,可谓是锋利至极。

越王勾践剑代表当时最高的铸剑工艺,被誉为“天下第一剑”,也是中国出土青铜器中的精品中的精品,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现已被列为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综合能力极强的唐刀

唐刀是隋朝和唐朝制式军刀的总称,唐刀是中国刀剑发展的一个新高,制作工艺严格,破甲能力强,耐用性高,唐刀使用了当时最高的锻造工艺——包钢工艺,之后这项工艺也被日本学习,对日本刀的发展影响颇深。

对于唐刀失传的结论,有很多,如成本太高,工艺较难,民间被禁等等,其实失传的原因绝非单个因素,而是种种因素的集合导致了唐刀不适应接下来到战斗,导致了唐刀这一利器失传,实在可惜。

中国的刀剑历史很奇怪

可以看出来中国的名刀剑在前期还是有很多,但是仔细看会发现在,这些名刀剑大都是在秦朝前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秦朝为了统一各方面,将大多数武器都收缴,铸剑者处死,这就使得了中国的铸造技术出现了断层。2.日本的武士刀确实传承的比中国刀剑好

日本刀剑锻造技术的发展受中国影响很深,受到唐刀的影响也确实有,但并非完全按照唐刀仿制。其实早在汉代,中国的铸造技术就已经传到日本岛,而日本的铸剑师不断学习中国的铸剑术,从而发展出了日本独特的铸剑技术

日本最有名的妖刀村正

其实妖刀村正并不是一把刀的名字,而是一类刀的名字,是为村正家族所铸造的刀名为村正。这是一种实战十分优秀的刀,之所以被称为妖刀村正,也是因为它太过于锋利,人们出于对他的害怕,而将其妖魔化了。

村正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妙法村正,是现存村正刀中最出名的,由于刀身上刻有妙法莲华经而得名,是近代村正刀的代表其实村正这把刀的名气得益于战国时期,日本对兵器的需求量直线上升,像村正这种优秀兵器更是得到了发展,但是日本战国时期结束的时候,村正遭到了重创,被统治者冠以妖刀的形象,遭到了封禁。

皇家御刀——菊一文字则宗,绝对是一把工艺品。

据说这是一把皇家的配饰刀具,并非实战刀,只是一种装饰品,可又不是普通的装饰品,他是皇室的正统的一种象征,有点类似中国的传国玉玺。

这把刀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算是日本的国宝级宝刀。此刀得名于刀柄上刻着16朵菊花皇徽,这么精致又漂亮的刀具确实也配得上他的刀名和地位。

总的来看日本的刀剑

可以看出来,日本的刀剑很注重传承,并且他们的名剑如“村正”,“正宗”都是一种刀,而并非就只有一把刀出名,而是整个刀种都出名,这样使得他们的铸造技术很难失传,所以日本刀文化的发展很优秀,不像中国流传下来的很少。3.所以为什么中国的有名的刀都是传说中的呢?

上面我们简单介绍了中国和日本的一些名刀和名剑,其实能看出来一些中日在刀剑文化的差异,虽然日本刀文化是起源受到中国的影响,但结果却是日本刀剑文化的发展比中国要好不少,甚至中国很多名刀名剑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日本却因某些原因保留了下来,究竟是为什么呢?

日本刀的发展很大的程度上得益于武士文化发展

武士道文化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武士道精神的核心思想就是名,忠,勇,义,礼,诚,克,仁这八个字,武士把名放在第一位,所以他们对战争渴望胜利是十分强烈的,他们会追求更好的刀,到了江户时期,武士刀已经成了武士的专属武器,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平民不得拥有。

而且,日本人有继承古刀的习惯,一把刀会在武士家族代代相传,随着日本武士刀逐渐符号化,出现了象征意义,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

而武士必须要有武士刀才能称为武士,武士刀的数量减少,但是也将武士刀的工艺推向巅峰,从此武士和武士刀都成为了一种象征,无法轻易改变了,这也成就了武士刀的发展和流传。

所以武士道精神对日本的刀剑文化影响很深,而反观中国就没有这样的文化,因为中国的文化更加注重文化的象征,中国的古董大多数是瓷器,字画等,所以中国名刀仅在传说中,也并非偶然,只是文化使然罢了。

中日统治者对刀剑态度不同,这对刀剑的发展很重要

中国的帝王最怕的事莫过于皇位不稳,底层人民造反,所以中国统治者对于民间刀剑技术一直严加控制,许多优秀的民间工匠被杀,技术也就失传了。而且发现平民家有武器,都要收缴。

像秦朝不仅控制人民的思想,收缴书籍,同时收缴武器,收缴的武器在咸阳集中,融掉做成了十二金人,可见中国的许多优秀的兵器,无法传承下来也实属无奈。

反观日本,虽然也会对平民控制武器,但是对武士不控制啊,武士其实不属于平民,而是贵族,刀在战争时代对于他们来说是武器。

在安稳时期对他们来说是身份的象征,他们也很注重刀的品质和样貌,不仅要注重实战性还要美观,很多的家族会把家徽或者一些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刻在剑上,所以可想而知刀对于他们的重要性。同时优秀的工匠在日本是有很高的待遇,这也使得铸刀的技术可以很好的传承。

哪怕是优秀的刀剑在中国古代也很难保存

为什么说很难保存呢?首先,中国古代优秀刀剑武器少吗?答案是不少,但是就是存不住,中国一场战斗都是几十万万人的厮杀,别说是刀剑了,就是人进去都不一定能活下来,更何况刀呢,就算是人活了下来,刀也会因为太多次的挥砍出现了损伤,这也使得刀剑很难用很长时间,就更不要说传承下来了。

日本的战争规模本来就不大,不像中国的战争,日本基本上都是几万人的战争,死伤也很小,所以武器也基本不会在战争中损坏,这就造成了武士刀一直处于积累的状态,日本也会将刀进行传承,认为这是精神的传承。

而且中国一般将剑进行陪葬,这又使得存于世间的刀剑更加少了,所以就会给人一种感觉,中国有名的刀都在传说中,其实不然,像上面讲到的越王勾践剑就是从一处墓穴发掘到的,还有传说中的泰阿剑据说也在秦始皇的陵墓之中,相信迟早会重见天日的。4.总结

我国的名刀剑大都存于传说之中,而日本却流传很多,并且武士刀文化发展的也更好,这其实也跟中日文化的差异关系颇深,日本把武士刀文化已经融入历史,而中国人相对较为含蓄,比较的重文轻武,所以也影响了中国刀剑文化的发展。

但这却并不能说中国的不好,中国流传的瓷器,字画,诗词,这些文化瑰宝确是日本没有的,所以只能说是文化的差异,并没有对错之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年初中语文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文学常识

全文共 22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6.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中,“王孟”并称,“王”指王维,“孟”指孟浩然。苏轼称赞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不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高适、岑参、王昌龄是唐代边塞诗人的代表,他们的诗多描写边塞风光、反映军旅生活和抒发建功立业的豪情。

7.张若虚,唐中宗神龙年间与贺知章等以吴越文士名扬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他一生只留下两首诗,《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