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杨国忠

杨国忠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杨国忠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杨国忠问题。

分享

浏览

2087

文章

3

杨国忠是谁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杨国忠,本名钊,是唐朝宰相。

杨国忠年轻时嗜酒好赌,30岁时前往西川从军。天宝四年,杨国忠因杨玉环成为贵妃,被封为金吾兵曹参军。随后,杨国忠因杨贵妃的关系深得唐玄宗信任,升为度支员外郎,身兼数职,成为朝廷重臣,并获得“国忠”赐名。公元752年,杨国忠成为宰相,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使得民不聊生。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至马嵬坡,太子李亨等人发动兵变,杨国忠被乱刀砍死。

杨国忠专权误国,弄得民怨极大,加速了唐朝的衰落。

展开阅读全文

张小敬确有其人?古代书中称其带头杀了杨国忠

全文共 265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讲述晚唐皇帝玄宗统治的戏剧《长安十二小时》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的讨论。该剧改编自同名作家马伯勇的小说《长安十二小时》。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静安都督李泌和万年县坏司令张小静。历史人物、、杨贵妃、李、何、苏蘅、李炎、安禄山、、袁载、王钟思等都在台上。他们讲述了唐天宝在2003年1月14日上元节灯火通明的时候密谋摧毁长安城的故事。拯救长安的希望只有12个小时,重任落在毕丽和张小静身上。

张小静(左一)李碧(右一)和其他人正在研究长安城广场地图。

与著名的毕丽相比,张小静的名字有点奇怪。与以前的那些大人物相比,这个名字在官方历史上还没有被记录下来。然而,马伯勇在一部唐代民间小说中找到了它的踪迹。这本书的书名是《安史之乱开元天宝记》。这本书分为三卷:第一卷,第二卷和第三卷。作者署名是华阴县尉姚如能。天宝十五年七月十五日,叛军逼近长安,唐玄宗率领众人仓皇逃走,到马尾坡,叛变。吴龙将军陈、等人带领士兵要求铲除汉奸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嵬驿兵变”。

《安史·庐山真面目》卷二写杨、和吐蕃造反时,“张小静先射杀忠臣,然后处死并砍断他们的尸体。”一个叫的士兵带头杀死了杨,包围了驿站,要求皇帝处决杨贵妃。看到这本书,马伯勇不禁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这场兵变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然而,谁是第一个宣布的骑士,他的起源是什么,以及他后来的命运是什么,但书中没有提及,只留下了一个名字,就像他不知从哪里出生一样。也许,当姚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他突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用手写下了这个名字。至于他为什么会这样,后人不得而知。”刹那间,马伯勇还不如把他写进小说,让他在安史之乱前13年的元宵节晚上为长安城的守护者辩护。

小说《长安十二小时》发生时,张小静已经当了九年的坏指挥官。当时长安城以朱雀大道为中轴线,东西分为万年县和长安县。张小静是万年县的坏指挥官。“坏情人”的意思是“不好的抓”,也就是抓得快,通俗的说法是抓坏人,可以算是警察,坏帅是坏情人的领导,也就是抓得快的领导,相当于警察局长。在马伯勇写给张小静的一部人物传记中,此人在成为一名糟糕的指挥官之前曾有过军事经历:“开元二十三年,突厥土骑师部的苏鲁汗发动起义,包围了安溪的涩谷城。当时,在城北30英里的地方,有一个220人的丰水堡。他们坚守堡垒,抵抗土耳其军队达九天之久。当北亭守军盖嘉云和他的军队到达时,只有三个幸存者在城市,但大周仍然站着,张小静是三个幸存者之一。”在这部小说中,张小静与23岁的汉林(剧中名叫李泌)合作,调查了几十名计划在24小时内点燃长安元宵节的突厥狼卫队。顺便说一句,在《长安十二小时》中,《安史之乱》的作者姚如能是张小静的副手和搭档。在这部小说中,姚如能的家庭背景取代了他的位置。在剧中,姚如能被变成了开元盛世的著名人物姚崇的曾孙。

方与长安城

“当我走进寺庙的时候,我首先看到的是长安城的一个巨大的沙盘。郭外墙的红粘土墙,方市的黄蜂蜡墙,108广场和25条主要街道排列在一个整洁的棋盘。就连广场上的曲径和水运运河都很好——当然,只有宫城是一片空白——寺庙角落旁边有一个四阶盘龙铜漏钟,与顺天门前的铜漏相吻合。在《长安十二小时》中,长安城的沙盘放在静安厅正厅中央,可以窥见长安城,及时部署“捕狼”战略。

在中国历史上,西周、秦、西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都曾在建都。在历史上,它们先后被称为封京、濠京、溧阳、咸阳、汉长安、大兴、长安、Xi安,尤其是秦、汉、隋、唐时期的都城。最著名的是长安城,它经历了贞观年间和唐代开元年间的繁荣。长安是唐代乃至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城市。它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中心。唐代也是长安最繁荣、最辉煌的时期。元朝时,京兆府有363099户,城内人口100万,城外人口近100万,总人口近200万,相当于全国人口的三十分之一。

唐代长安是在隋代大兴城的基础上建成的。隋朝的宫殿和都城在唐代使用。据考古发掘,长安东西长9721米,南北长8651.7米,厚9至12米,城墙外有一条宽9米、深4米的护城河,面积84平方公里。外城有12个门,城墙两边各有三个门。这个城市的车道数分别是108条、109条和110条,它们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西市和东市是长安市的两个集中交易市场。每个城市占地两平方公里。东部城市被称为“城市”,西部城市被称为“造福人民”。这两个城市各有22条线路,为长安城的商人、农民、工人和商人提供各种商品。这座西部城市以大衣线、丝绸线、过磅线、斗家蜡烛店和侯景贤当铺而闻名。此外,这两个城市也有大量的外国商人和外国商人在这里进行贸易。由于靠近西门,西市对来自西部地区的商人来说更方便,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来自印度(天竺)和波斯(大史)的商人。它比东部城市更繁荣。根据考古研究,市场上有许多商店和餐馆,大约4到10米宽。

《长安十二小时》的开篇是狼卫在“四正”领着一只伪装成“郭康”商人的骆驼从西施进城。在西施市过去的半天交易时间里,从日本到日落,“施思”是从上午9: 00到上午11: 00,“四正”是指上午10: 00,因为元宵节,西施市比平时开放得早。

朱雀街是长安城的主干道,是连接南北的要道,南门朝明德门,北门朝皇城朱雀门。这条街被人们称为“天街”,宽150米。《长安十二小时》写道,这条街“中间略呈拱形,两边有深沟,浔河上有一层厚厚的沙子...这是皇帝的御道。人们只能沿着指定的九个十字路口过马路,不能过马路或跑得太快”。古代建筑专家张玉环在《中国城市史》中描述说,市民们住在普通的四合院里,而普通的穷人住在广场弯曲小巷的“方区”。街上没有商店,两边都是政府机关、衙门等。道路两旁种植的树木主要是槐树,它们整齐繁茂。诗人岑参曾将这一场景描述为“宽阔的道路两旁是绿色的槐树”。

除了宫城、皇城和东西两座城市之外,长安是所有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各国使节的家,有的热闹,有的安静,有的达官贵人,有的普通人,各有特色。虽然每个车间都有不同的规模,但规划是相当有规律的,并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在《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一书中,薛提出了长安是一个比后来的欧洲中世纪城市更自由、更开放的城市的观点,在这个城市里,各民族、文化、宗教和商品都受到宽容和礼遇。然而,长安的方莉制度仍然表明它是一个严格的等级社会。长安城整洁的等级制度比汉魏南北朝时期更为严格,是一个成熟的儒家城市结构的典型。

资料来源:北京晚报

原文的标题:“张小静,长安十二小时里的坏帅”,有没有真人?书上说他带头杀害了杨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古代十大奸相之杨国忠

全文共 753 字

+ 加入清单

封建社会时代的朝廷内,宰相级的朝廷官员负责一些政事,有的受到老百姓的爱戴,但是有一些阴险毒辣的小人以权谋私,陷害忠良,让整个民间都民不聊生,这些奸相遭到后代的人们唾弃。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中国古代十大奸相之杨国忠

杨国忠

杨国忠(?-756年),本名钊,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祖籍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市),唐朝宰相、东汉太尉杨震之后,张易之之甥,杨贵妃族兄。杨国忠出身于弘农杨氏河中房,早年落魄,在杨玉环得宠后飞黄腾达,直至升任宰相,封卫国公。身兼四十余职。

他任相期间,专权误国,败坏朝纲,与安禄山的矛盾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天宝十五年(756年),杨国忠随唐玄宗西逃入蜀,中途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

据说,随着地位的升迁,杨国忠发达后,在生活上也变得极为奢侈腐化。每逢陪玄宗、贵妃游幸华清宫,杨氏诸姐妹总是先在杨国忠家汇集,竞相比赛装饰车马,他们用黄金、翡翠做装饰,用珍珠、美玉做点缀。出行时,杨国忠还持剑南节度使的旌节(皇帝授予特使的权力象征)在前面耀武扬威。

有研究者认为,杨国忠专权误国,积怨太深,最终被杀,这是罪有应得。但是客观地看,在他执政期间,虽然国是日非,但朝中并未出现李林甫妒贤嫉能、诛逐贤臣时的那种恐怖的动荡局面,而在一些时间内还曾搜罗天下奇才,迸拔淹滞,颇得众誉。

自然,杨国忠独揽大权,外戚跋扈,民怨沸腾,最终不可收拾,爆发了安史之乱,使强大的唐王朝江河日下,一蹶不振。杨国忠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上的宰相,自有他个人应负的责任。但是若往前看,早在李林甫执政期间,唐王朝就已经显露出趋向没落的种种迹象,只是到了杨国忠执政时唐王朝的末日终于到来而已。

也有研究者认为,探讨杨国忠是属于“误国罪魁祸首”还是“只其中之一”,其实已经毫无意义,他本身的所作所为罪无可赦,同情和纵容支持是两码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