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儿童常规接种疫苗有哪几种(20篇)

浏览

5589

文章

56

篇1:为什么儿童接种疫苗时会产生小疙瘩迟迟不退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疫苗注射后,很快就会被组织吸收,通过血液运送到全身,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这和疫苗局部不良反应没关系,因此不会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不需要重新接种,下面来看看为什么儿童接种疫苗时会产生小疙瘩迟迟不退吧?

我的宝宝在几个月时接种某种疫苗后,胳膊上出现了一个小疙瘩,大概有黄豆那么大。现在已经过去1年左右的时间了,可是那个小疙瘩却一直都下不去。我们用了各种办法,比如用热水敷、用土豆敷,但是都没什么效果。又带孩子去看了医生,医生说孩子是疤痕性皮肤,要是现在这个疙瘩还退不下去的话,就再也不会消退了。

孩子注射疫苗后胳膊上长出了一个黄豆大的疙瘩,属疫苗局部不良反应,多见于注射卡介苗或百白破三联疫苗之后,这种局部反应多数能在3个月至半年左右的时间内自行吸收,但个别特殊体质的孩子可在局部留下永久性的疤痕。

这种疤痕只是在表皮,不影响肢体活动,也没有疼痛的感觉,更不影响上肢的运动功能,所以不会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对这种疙瘩,如果用激光或手术切除还会对皮肤造成新的损伤,有可能发生更大的疤痕,所以不需要治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为什么儿童接种疫苗时会产生小疙瘩迟迟不退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冬季儿童应该接种腮腺炎疫苗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是很多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腮腺炎就是其中的一种,专家提醒说:流行性腮腺炎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它的传染性很强,儿童是易感人群,一定要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尤其是冬季儿童应该接种腮腺炎疫苗

腮腺炎前期的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体温中度增高,伴有头痛、肌肉痛等。腮腺肿大通常是首发症状,一般会持续7~10天,在腮腺肿大的同时,还会伴有颌下腺肿大。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碰触的时候有疼痛感,并且疼痛会影响到张嘴、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会加重。

肿痛一般会在3~5天达到高峰,所以一旦患有腮腺炎,就会让患病的宝宝感觉疼痛难忍。此外,腮腺炎还可能影响到患儿的胰腺、脑膜、脑、肝和心脏功能,使其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所以说腮腺炎所带来的危害并不只是腮腺本身,最怕是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对于腮腺炎的预防,专家表示,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接种腮腺炎疫苗。根据调查,接种腮腺炎疫苗可产生高达95%的抗体。但由于腮腺炎疫苗是属于第二类疫苗的范围,需要父母带孩子自愿、自费去接种,于是会被有些父母忽视。专家强调,儿童是这种病的易感人群,所以凡是年龄在8个月以上的儿童(从未患过流行性腮腺炎或5年内未接种过腮腺炎疫苗的人),特别是5~9岁的儿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应该去接种腮腺炎疫苗。

但如果孩子有急、慢性感染症状,或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是不宜接种腮腺炎疫苗的,而对鸡蛋过敏的孩子也属于不适宜人群。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冬季儿童应该接种腮腺炎疫苗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儿童最好接种联合疫苗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科学进步,接种联合疫苗成为趋势,联合疫苗即数种疫苗抗原联合制成的疫苗。目前,联合疫苗的应用在国际上已经非常广泛。例如预防脊髓灰质炎、白喉、百日咳、破伤风、b型流感嗜血杆菌五类疾病,可集中成一种五联苗来注射,针次由原来的12针降低到4针,所以说儿童最好接种联合疫苗。

世界强化免疫日是世卫组织(WHO)为在各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而设立。在12月15日世界强化免疫日来临之际,中国儿科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沈叙庄教授提醒准家长们:应正确了解婴幼儿感染性疾病严重危害及健康防护的重要性。建议在宝宝出生6个月内完成基础免疫,以进行有效防护。

脊髓灰质炎,因本病多发生在儿童时期,故俗称为小儿麻痹症。发生麻痹症的儿童多数留下跛行,终身致残。沈叙庄教授表示,除脊髓灰质炎外,白喉、百日咳、破伤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性疾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都较高。

如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氏杆菌引起,通过飞沫传播,婴幼儿百日咳会引起呼吸暂停和发绀,多发生在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是引起婴幼儿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据统计,每年有38万—50万儿童死于b型流感嗜血杆菌所感染的疾病。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最好接种联合疫苗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儿童在1~3岁需要接种的疫苗都有哪些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接种疫苗一种免疫预防策略。即将疫苗(死的、减毒的病原体,或人工制备的病原体组分)注入机体,人为地诱发和加强针对所引入抗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下面来看看儿童在1~3岁需要接种的疫苗都有哪些吧?

1、乙肝疫苗:预防乙肝,0、1、6月龄注射

2、卡介苗:预防结核,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预防脊髓灰质炎,2、3、4月龄、4周岁接种

4、百白破疫苗: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3、4、5月龄、18—24月龄接种

5、麻疹疫苗:预防麻疹,8月龄接种

6、麻腮风疫苗: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18-24月龄接种

7、乙脑减毒活疫苗:预防乙脑,8月龄、2周岁接种

8、A群流脑疫苗:预防流脑,6-18月龄接种

9、A+C群流脑疫苗:预防流脑,3周岁、6周岁接种

10、甲肝减毒活疫苗:预防甲肝,18月龄接种

11、乙脑灭活疫苗:预防乙脑,8月龄(2剂次)、2周岁、6周岁接种

12、甲肝灭活疫苗:预防甲肝,18月龄、24-30月龄接种我国的一个儿童免疫程序,那是一个参照,因为传染病存在一定的地方发病特点,所以各省程序在全国的基础上存在不同。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在1~3岁需要接种的疫苗都有哪些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儿童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在出生6个月以后来自母体的抗体就逐渐消失了,此时宝宝的抵抗力较弱,易感染传染类疾病,若不进行预防接种很容易被各种病毒感染,危害宝宝的身体健康及健康发育,因此,我们要按期带宝宝接种疫苗。那么儿童的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是什么呢?下面和了解下吧。

1.妈妈们应该和医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深度交流。将孩子的具体的身体情况告诉医生,例如孩子是不是早产儿,孩子有没有什么疾病,孩子有没有营养不良。让医生能够做出最准确的判断,看看孩子能不能接受此次疫苗接种。

2.宝宝需要在身体足够健康的情况下才能够接受疫苗接种。倘若孩子此时患有感冒、发热、腹泻等症状,就只能在身体各方面都痊愈后,才能够接受疫苗接种的。除此之外,倘若新生儿患有肝炎、严重心脏病等会使免疫力下降的疾病,该新生儿也是不能够接受疫苗接种的。

3.倘若新生儿患有皮肤类的疾病,或者宝宝是易过敏的体质,宝宝是不太适合接受疫苗接种的,推荐妈妈们和医生交流一下,咨询一下是否该接种。

4.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妈妈应该和孩子在医院逗留半个小时左右,以防出现问题。一旦出现其他问题,也好及时就医。

5.一般情况下,医生会给孩子一个专门记录的小册子,该册子上会罗列好需要注射的疫苗,还有注射时间的情况。妈妈们可以依据这个小册子带孩子去接种疫苗。

6.小朋友接种后,父母在护理时务必要保证卫生,做好打针区域的清洁工作,避免被细菌或病菌感染。

接下来看下儿童预防针该怎么打?

疫苗本身就是一种减毒的病原微生物,如果在患病期间接种会有两个问题。一是疫苗本身有一些副作用,可产生发热、疲倦、起皮疹等等,可能使宝宝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也不利于患儿疾病的诊断。二是生病时机体抵抗力差,不易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影响接种的效果。因此,在患病期间不能接种,而应采取病愈后接种的措施。

以上是儿童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想了解更多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请继续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儿童接种疫苗本有用吗

全文共 661 字

+ 加入清单

结果显示,6个月至11个月年龄段的婴儿在接种疫苗后,并不能预防甲型流感。而13岁至15岁年龄段的中学生接种疫苗后。那么儿童接种疫苗本有用吗?下面和了解下吧。

儿童接种疫苗本有用。儿童接种疫苗本可以记录儿童是否有打接种疫苗及接种疫苗治疗时间。

接下来看下儿童预防针该怎么打?

疫苗本身就是一种减毒的病原微生物,如果在患病期间接种会有两个问题。一是疫苗本身有一些副作用,可产生发热、疲倦、起皮疹等等,可能使宝宝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也不利于患儿疾病的诊断。二是生病时机体抵抗力差,不易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影响接种的效果。因此,在患病期间不能接种,而应采取病愈后接种的措施。

每种疫苗都有各自的接种程序,所以,接种时间也是安排好的,但遇到宝宝生病,就要特殊对待。一般在病好后2周内,带着宝宝去补打疫苗就可以了。稍微推迟几天接种对宝宝没有不良影响,依然是有效的。如果病情长时间仍未好转,要咨询当地的保健科,看何时接种更合适。

宝宝发生惊厥的情况比较复杂,因此当您家宝宝出现惊厥,要及时到医院神经科进行检查,看是何种原因引起的。是单纯高热引起的,还是由于有神经系统的疾病。

如果仅仅是高热引起的惊厥,可以接种疫苗,但要注意,接种后可能引起发热,要密切观察,经常测试宝宝体温,一旦体温超过38.5℃,就要及时使用退热剂,防止再次因高热引起惊厥。如果是患有癫痫、大脑发良不全、脑炎、脑膜炎等疾病,则不宜接种百白破混合制剂、乙脑及流脑疫苗,因为这些疾苗对大脑有影响,可诱发惊厥。

以上是儿童接种疫苗本有用吗。想了解更多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请继续关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儿童接种疫苗存在哪些误区

全文共 1088 字

+ 加入清单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下面来看看儿童接种疫苗存在哪些误区吧?

误区1:只有儿童才需要预防接种

儿童由于抵抗力比较弱,确实需要预防接种进行保护。但成人预防接种已经越来越得到重视。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疫苗可以用于成人接种,比如肺炎疫苗对于老年人和体弱多病者预防呼吸系统感染很有益处,流感疫苗对于儿童和成人预防流行性感冒也很有帮助。有特定职业风险的人群还可以接种甲肝疫苗、乙肝疫苗、霍乱疫苗、黄热病疫苗、出血热疫苗、伤寒疫苗、狂犬病疫苗、森林脑炎疫苗等。用于预防女性宫颈癌的乳头瘤病毒疫苗也已经问世。

误区2:预防接种可以保证不患病

由于技术限制和个体差异等原因,预防接种无法保证接种者不患病。但是相对于未接种者,可以将患病风险大大降低。疫苗的保护率在90%以上即可认为保护效果良好。

预防接种的针对性强,比如流感疫苗只能预防流行性感冒,并不能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即普通感冒或伤风);肺炎疫苗只能预防大部分肺炎球菌引起的各种感染,但不能预防其他原因引起的肺炎;流感嗜血杆菌疫苗预防的是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各种感染,与流行性感冒没有关系,也不能预防流行性感冒。如果仅从疫苗名称上去理解其预防效果是容易引起误会的。

误区3:必须严格按规定日期接种

很多疫苗需要接种多个剂次,剂次之间有一定的日期间隔要求。一般而言都是间隔时间越长,接种效果越好;但是考虑到疾病暴露的风险、产生效果的及时性,间隔时间又不能太长。目前各种疫苗规定的日期间隔是综合考虑接种效果和产生效果的及时性后折衷的结果。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应尽可能按规定的日期间隔接种。在规定日期之后推迟几天或甚至几周接种不会对健康有损害,对接种效果基本也没有影响。但提前接种可能会降低接种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因此不建议提前接种。

误区4:有禁忌症一定不能接种

疫苗都有接种禁忌症,禁忌症也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暂缓接种,一种是禁忌接种。不同的疫苗的禁忌症大同小异,暂缓接种的情况一般指发热,禁忌接种的情况一般有严重疾病(如心脏病、肾病、肝病等),对疫苗成分过敏等。不同的疫苗还有一些区别,比如含减活风疹病毒的疫苗对孕妇忌用的,具体的禁忌情况还要看说明书。

但如果因为禁忌症不接种,也有感染疫苗可预防疾病的风险。所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衡量禁忌症风险和患病风险,再做出明智的决定。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接种疫苗存在哪些误区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麻疹疫苗的接种针对哪些儿童呢

全文共 1200 字

+ 加入清单

接种麻疹疫苗的时候,爸爸妈妈应及时向医生提供孩子的身体健康情况。虽然麻疹疫苗的安全性足够,但还是有些禁忌的,那么麻疹疫苗的接种针对哪些儿童呢?小编带大家去了解下。

麻疹疫苗的接种针对哪些儿童呢

1、由于儿童是麻疹的多发年龄段,因此,接种为8月龄以上,未患过麻疹的人为主.通常初免年龄为8月龄,再免疫年龄为7周岁.也可8月龄初免,1.5-2岁再免疫1针以减少初免失败的易感者.

2、病例发生后的应急接种:其对象是病人活动范围的易感者.流行地区接种率应在95%以上.接种时间愈早愈好,在首代病例出现后疫情尚未蔓延之前接种完毕.麻疹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最长可达21天.接种疫苗后7-12天就可产生抗体,比感染后产生抗体的时间短,因此对易感者进行应急接种可控制疫情蔓延或终止流行.对麻疹潜伏期的儿童接种疫苗后一般没有不良反应,在麻疹感染后1-2天内接种疫苗可阻止病毒血症的产生,使感染者的临床症状减轻.

3、有注射过麻疹疫苗而又与麻疹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和不宜接种疫苗者,可应用丙种球蛋白,但这种免疫力一般只能维持2-3周,此后如再接触麻疹患儿又可再次感染.因此,若以后无禁忌的8月龄以上儿童必须接种各种麻疹疫苗.

卫生部规定的麻疹疫苗免疫程序初免是出生后8月龄以上才能接种麻疹疫苗,这是因为8月龄以下婴儿的血液中含有从母体中带过来的抗麻疹病毒抗体,婴儿有保护自己不患麻疹的能力.如果过早接种麻疹疫苗,这种抗体就会把疫苗中的病毒中和掉,使麻疹疫苗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婴儿也就不能产生抗麻疹病毒的免疫力.

婴儿出生8个月以后,母体的抗体逐渐消失,这时接种麻疹疫苗,疫苗中的病毒就不会被中和掉,婴儿就能自己产生抵抗麻疹病毒的能力.8月龄以后接种麻疹疫苗的另一原因是因为8月龄儿童免疫系统已发育成熟,接种后可以产生较理想的免疫效果.因此,规定出生后8月龄接种麻疹疫苗具有科学性.

接种麻疹疫苗需注意事项

在接种后6~10天内,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及散在的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极个别人接种后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

1.接种麻疹疫苗可能出现哪些不良反应?

接种麻疹疫苗后一般无局部反应。在接种后6~10天内,少数儿童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及散在的皮疹,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极个别人接种后可能会发生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紫癜等。

据统计约有3%~5%的孩子可出现发热反应,热度不超过38.5℃,以2岁以下婴幼儿居多。

2.流感发热与接种麻疹疫苗的发热有何不同?

流感的发热可达到39℃-40℃,一般持续2-3天后渐退,全身症状较重,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极度疲乏等。

少数人在接种麻疹疫苗后6~10天内可能发热,全身症状较轻,一般不超过2天可自行缓解,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麻疹疫苗的接种针对哪些儿童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常识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疾病。乙肝病毒携带者会传染,但传染的几率不大。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下面一起来看看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常识有哪些吧?

◆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接种乙肝疫苗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乙肝疫苗不可与麻疹疫苗同时接种,患有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人也不能接种乙肝疫苗。另外,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都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如果准备接种乙肝疫苗前发现自己感冒发热,也要暂停接种乙肝疫苗。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和过敏体质的人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接种人群

乙肝疫苗的主要接种人群是处于高度危险状态的易感者,包括从未感染过乙肝病毒和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一般全部的新生儿都应该接种乙肝疫苗,医院里经常接触血液的工作人员、从事餐饮行业的人、收容所中的患者和工作人员、将要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人和长期注射毒品的人,这些人群都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多少钱

乙肝疫苗的费用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和不同的剂量而有所不同的,比如进口的疫苗就比国产的疫苗要贵,乙肝疫苗进口的一般在50元以上,国产的一般在10-30元,这些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来选择。接种疫苗一般的程序都是三针,但是如果检查抗体滴度值还低的话,可以建议打一针加强针,具体费用要看不同的医院。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

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呢,这个是因人而异的。一般在选择是否注射乙肝疫苗之前,都会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就要按照0-1-6程序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意思就是接种完第一针乙肝疫苗间隔一个月后接种第二针,间隔6个月后接种第三针乙肝疫苗。

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的话,如果是父母双方均无乙肝,就要在新生儿出生的24小时内注射第一针,1个月后打第二针,6个月后打第三针。

之前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人,也还是要考虑再接种的,因为乙肝疫苗产生的乙肝保护性抗体并不会终身存在,当检查乙肝保护性抗体滴度10国际单位/毫升,特别是5国际单位/毫升时,就需要补种乙肝疫苗,防止被乙肝病毒感染。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常识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儿童接种疫苗的6个关键时间

全文共 862 字

+ 加入清单

疫苗自发明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关于疫苗的安全性问题,科学界一直在高度关注,包括在使用中的各种规范,也在不断改善。对于宝宝的预防接种,广大家长们必须理性看待疫苗与它所预防的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万不可拒绝接种或自行停止接种,以免给孩子的健康带来难以预估的隐患,下面来看看儿童接种疫苗的6个关键时间是什么时候吧?

1.宝宝到了可以接种的时期要立即接种

三联疫苗及麻疹、风疹混合等疫苗的接种对宝宝的月龄有一定的要求,到了适合的月龄才可以接种。我们总无法预知疾病的来临,因此到了合适的时期立即接种是很重要的。对于早产儿来说也是如此,从出生那天起开始算起,到了可以接种的日期立即接种,将患病的风险降到最低。

2.优先接种易感染、易恶化及流行性的疾病的疫苗

接种前要考虑到该地区各种疾病的发生概率,对于流行性的、恶化快的疾病应优先接种疫苗。

3.选择速度快、效果好的接种方法

安排好接种的顺序,不仅能节省时间,还能使所接种的疫苗发挥最大的效果。例如,如果先接种BCG疫苗,则四周内不能接种三联疫苗,相反如果先接种三联疫苗,则一周后即可接种BCG疫苗。

4.到下次接种之前的间歇时间要记牢

每种疫苗都有特定的间歇时间,即下次接种其他种疫苗之前需要间隔的时间不同。要记住上一次接种的疫苗是什么种类,是活疫苗还是灭活疫苗,活疫苗一般接种后27日内不能接种其他疫苗,灭活疫苗则是6日以内。

5.需接种两次以上的疫苗,一定要记好该接种的日期

像三联疫苗,需要多次接种以确保药性足够达到免疫效果。另外,流行性感冒等疾病的病毒由于每年都会发生变化,因此有必要每年接种一次新疫苗。需要接种多次的疫苗,一定要记清楚下次接种的时间。

6.同时接种也是种好方法

同时接种,是指同一天内接种两种以上的疫苗。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减少接种的次数,还能大幅度缩短接种的时间。这种方法目前在国外已被广泛使用。建议家长还是听从医生的建议,如果医生根据宝宝的情况认为同时接种是有必要的,那也未尝不可。

减毒活疫苗:用毒性被降低的活菌或病毒制成的疫苗,接种后27日内不能接种其他疫苗。

灭活疫苗:不丧失免疫力而病原性被除去的疫苗,接种后6日内不能接种其他疫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接种疫苗的6个关键时间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三联针必不可少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三联必不可少。百白破疫苗是将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及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成,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接种对象是3个月以上宝宝。百白破疫苗必须连续打三针,即3个月时注射第一针,以后每隔一个月注射一针。三针连续注射后,才会产生足够的抗体。

疫苗效果

对破伤风的预防效果最好。使用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或用破伤风疫苗2针免疫后,所有被接种的血清中抗毒素都可达到保护水平以上,抗体可维持10-15年时间,保护率可达95%以上。

对白喉的预防效果也较为理想。使用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或用白喉疫苗2针免疫后,约90%的人血清中白喉抗毒素可达到保护水平。如在1.5-2周岁再加强免疫1针,抗体可维持5年以上。

百白破疫苗对百日咳的预防效果曾有过争论。但据一些资料报道,在完成百白破疫苗基础免疫1个月后,血清中的凝集素抗体可比免疫前增长20倍以上,其保护率可达到80%左右。1.5-2周岁再加强免疫1针,抗体至少可维持2-3年。

副作用

百白破三联疫苗分全细胞吸附和无细胞吸附两种,而全细胞吸附的较无细胞的反应相对要大,引起反应的最主要原因是该疫苗中均含有的吸附剂,表现最多的是出现硬块,发热,你可以摸一下宝宝的硬块处,如果宝宝哭,那说明疼痛,可以去医用点外用药(如消炎止痛膏药)可以明显减轻宝宝的痛苦,如果你摸上去宝宝没什么大反应,那为了能让硬块消退得快点,建议用40度温毛巾敷,或者是用土豆切薄片敷,方法挺管用,又对宝宝没影响。

注射百白破后出现的硬块快的可以一周内消退,慢的可以长达6个月,但爸爸妈妈们可以放心,只是个体差异,吸收得慢了点,只要宝宝没出现其他不适感。

注意事项

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引起局部硬结、发热等副反应,一般反应2~3天内消失。

接种后如果体温在38.5℃以上,可到医院就诊,进行对症治疗;局部红肿、硬结范围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应到医院就诊,进行对症治疗和定期观察,硬结尽量不予切开。

一旦发生发高热、局部硬结等症状较为严重的副反应,不要再注射百白破疫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三联针必不可少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儿童接种疫苗的作用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预防接种传统上是针对传染病综合性预防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接种疫苗使接种对象获得对疫苗所针对传染病的免疫力。那么儿童接种疫苗的作用是什么?下面和了解下吧。

儿童接种疫苗的作用

我国的预防策略是:所有新生儿都要注射乙型肝炎疫苗,本地户籍儿童几乎100%都得到了相应的免疫保护。所有的儿童都有获得免疫服务的权利,对于外来人口(包括计划外生育等)中儿童的免疫接种服务和本地儿童是一样的,没有特殊的收费规定。因此,儿童家长应当为孩子的健康负责,主动到居住地附近的免疫接种单位咨询,获得指导,为孩子及时接种疫苗。

疫苗的第一针于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第二针1个月内完成;第三针满6个月到8个月完成。在新生儿出生地点(医院或家中)及时注射第一针,在当地计划免疫接种地点注射第二针和第三针。

儿童接种疫苗的作用:

打一支疫苗,可以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三种疾病

麻疹、风疹、腮腺炎均为病毒感染性疾病,它们都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均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极易在托幼机构、中小学等造成爆发流行。

麻疹曾肆虐一时,它所引起的肺炎、脑炎等并发症而导致智残、体残甚至死亡的儿童不计其数,国家实施儿童麻疹疫苗计划免疫之后,该病已基本得到控制。

风疹症状表现为低热、皮疹等。若妊娠妇女感染了风疹,则可导致严重的胎儿畸形,如先天性心脏病、失明、耳聋以及痴呆等,严重影响人口质量,给家庭造成巨大不幸。

流行性腮腺炎也极易在儿童中爆发流行,但其危害并未引起家长的应有重视。患儿除有发烧、面颊肿痛、咀嚼疼痛等症状外,部分儿童可并发脑膜炎(导致耳聋、癫痫、行为异常等后遗症)、睾丸炎(男孩,可引起成人不育)、卵巢炎(女孩)以及肾炎、胰腺炎等,使病情更加棘手。

目前使用的M-M-RⅡ(麻疹、风疹、腮腺炎联合疫苗),是由美国默沙东公司生产,经卫生部批准进口的优质疫苗,接种一支M-M-RⅡ可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三种疾病,保护期在11年以上。一针预防三种疾病,减少儿童痛苦,提高接种安全也是未来疫苗的发展趋势。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儿童预防针该怎么打?

新生儿要重视接种疫苗,现在由于医学比较发达,因此国家有明文规定,新生儿出生时,都要按序接种疫苗。但有些父母并不了解新生儿接种疫苗的项目和方法,因此不能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为宝宝接种疫苗。这对宝宝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所以为宝宝接种疫苗一定要重视。这里主要介绍两类疫苗接种方法,一类为卡介苗接种法,另一类则是乙肝疫苗接种法。

为了孩子健康,建议大家撑握些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更多相关儿童安全知识尽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儿童接种疫苗的时间表

全文共 922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作为父母的从母亲怀孕开始就为自己的宝宝的身体状况等各个方面都在关心着。为宝宝出生后计划着一切事物。接种疫苗从宝宝出生就开始要打了,为宝宝以后身体做重要预下面和了解下儿童接种疫苗的时间表

一类疫苗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

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

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糖丸)

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

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

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

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

1岁半至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二类疫苗有以下几种

(1)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周和9周各加强一针。

(2)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全细胞百白破,接种程序全细胞疫苗、百白破疫苗。

(3)麻腮风疫苗:1.5-2岁注射,基本免疫后4年加强1针。

(4)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为2岁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者接种1针。

(5)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次。

(6)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每2、4、6个月注射一次,12个月以上接种一次针即可。

(7)流行性感冒病毒疫苗:1-3岁每年注射2次,间隔1个月。3岁以上一年可接种1次。

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儿童预防针该怎么打?

新生儿要重视接种疫苗,现在由于医学比较发达,因此国家有明文规定,新生儿出生时,都要按序接种疫苗。但有些父母并不了解新生儿接种疫苗的项目和方法,因此不能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为宝宝接种疫苗。这对宝宝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所以为宝宝接种疫苗一定要重视。这里主要介绍两类疫苗接种方法,一类为卡介苗接种法,另一类则是乙肝疫苗接种法。

为了孩子健康,我们应撑握些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上面所述内容就是每个宝宝从出生就必须要接种的疫苗,每个家长都必须谨记按时为宝宝打疫苗。但是在接种疫苗的时候也有多问题是父母必须要谨记的。如果宝宝身体出了状况是不可以接种疫苗的。再接种疫苗后有的时候会产生一些疫苗反应不必过分担心,属于正常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6岁以下儿童接种国家免费疫苗的种类和时间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婴幼儿从出生第一天就开始接种疫苗,六岁以前需要接种乙肝、麻疹风疹等多种疫苗。按国家扩大免疫规划疫苗种类,6岁以下(包括6岁)儿童共需免费接种11种、22针次的疫苗。《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规范(2013版)》,凡在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家长必须携带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在5至6月份到儿童疫苗接种地点进行查验,下面来看看6岁以下儿童接种国家免费疫苗的种类和时间是什么吧?

1.儿童出生后的第一天,就在产科获得第一针乙肝疫苗的免费接种;如果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还同时获得一针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免费接种;有的产科还提供卡介苗免费接种服务。

2.满周岁前(指12月龄内)除在产科获得第1剂次的乙肝疫苗免费接种外,还可获得13剂次免费接种,包括:2针次乙肝疫苗、1针次卡介苗、3剂次口服脊灰疫苗、3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1剂次麻疹风疹疫苗、2剂次AC流脑结合疫苗、1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

3.在18月—24月龄期间获得3剂次免费接种,包括:1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1剂次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1剂次甲肝减毒活疫苗。

4.在满2周岁时获得1剂次乙脑减毒活疫苗免费接种。

5.在满3周岁时获得1剂次A+C流脑疫苗免费接种。

6.在满4周岁时获得1剂次口服脊灰疫苗免费接种。

7.在满6周岁时获得1剂次白破疫苗、1剂次A+C流脑疫苗免费接种。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6岁以下儿童接种国家免费疫苗的种类和时间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儿童接种疫苗的8个不宜是什么

全文共 454 字

+ 加入清单

儿童本身就脆弱,体抗力差。为了儿童免受疾病尤其是急性传染病的侵犯,最好的方法是针对相应的疾病制备对应的疫苗来进行预防,就是我们所说的预防接种,下面来看看儿童接种疫苗的8个不宜是什么吧?

预防接种是提高儿童免疫力、抵抗疾病的有力措施。但儿童出现下列情况时不宜接种:

1.体温超过37.5℃的发热儿童不宜进行预防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2.患牛皮癣、皮肤感染、严重皮炎、湿疹的儿童不宜接种,须待皮肤病痊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3.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结核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4.脑或神经系统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儿童不宜接种。

5.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

6.过敏体质及患哮喘、荨麻疹的儿童不宜接种。

7.正在腹泻的儿童,不宜服用小儿麻痹糖丸,必须待病好后两周,方可服用。

8.腋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儿童,不宜接种。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接种疫苗的8个不宜是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家长必知的儿童预防接种疫苗知识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预防疫苗接种要由初生婴儿开始,因为他们的抵抗力比较弱,容易受到传染病感染。当儿童逐渐长大,应在适当时间接受加强剂以维持免疫能力。近数10年来小儿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地减低,这都是和接种疫苗有关。下面一起了解下家长必知的儿童预防接种疫苗知识有哪些吧?

1.乙肝疫苗:接种3剂次,儿童出生时、1月龄、6月龄各接种1剂次,第1剂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接种。

2.卡介苗:接种1剂次,儿童出生时接种。

3.脊灰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2月龄、3月龄、4月龄和4周岁各接种1剂次。

4.百白破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3月龄、4月龄、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与百白破疫苗程序相同。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供应不足阶段,按照第4剂次至第1剂次的顺序,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替代百白破疫苗;不足部分继续使用百白破疫苗。

5.白破疫苗:接种1剂次,儿童6周岁时接种。

6.麻疹疫苗:儿童满8月龄进行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1岁半—2岁复种1次。

7.麻腮风疫苗:1岁半至2岁的儿童接种。规定,2006年1月1日及以后出生儿童如已完成麻疹疫苗(单苗)复种的不享受麻腮风疫苗免费;2006年以前出生儿童的复种,家长可选择免费麻疹疫苗(单苗)或自费麻腮风疫苗接种。

8.流脑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6—18月龄接种1剂次A群流脑疫苗,3周岁、6周岁各接种1剂次A+C群流脑疫苗。

9.乙脑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2剂次,儿童8月龄和2周岁各接种1剂次。乙脑灭活疫苗接种4剂次,儿童8月龄接种2剂次,2周岁和6周岁各接种1剂次。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长必知的儿童预防接种疫苗知识都清楚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儿童接种疫苗过敏该如何急救

全文共 716 字

+ 加入清单

注射疫苗是增强小儿免疫力,预防疾病的重要方式。然而部分儿童在注射疫苗后会出现过敏反应,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儿童接种疫苗过敏该如何急救

绝大部份的预防注射都不会在注射部位有局部的反应。少数的儿童在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及发热的现象,其可能原因如下:

体质过敏:对注射的疫苗本身或其中的添加物内含有成份不适应,所以局部有反应,通常大约在注射后的一天之内即会有红肿及发热的现象,然后约在两三天左右消退。细菌性发炎:有时因针头或皮肤消毒不完全,或是疫苗本身储存过程被细菌污染,从而会在注射的部位引起发炎现象,甚至变成脓疱。

正常的较强烈反应:通常于注射后如果加以过度的搓揉,则药剂在皮肤下或肌肉内会扩散开,疫苗接触面增加而造成强烈的局部反应。有研究指出此种情况或可使体内对此种疫苗的免疫力更加强了,所以应是有益的。

接受卡介苗接种,约三至四周后,会在接种的部位发出一个小脓泡,此为正常现象,数周之后会自然消失。有时同侧的腋窝下,也会出现有淋巴腺肿大的现象,此时不须特别去理会它。

处置:如果是细菌发炎性的会比较麻烦,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最好先抱去请教儿科医师仔细的检查鉴定一下。

经医生检查同意后,可局部的热敷或覆盖纱布以减轻症状。

切忌敷用不明的中药或草药。

从以上介绍我们知道引起小儿注射疫苗后过敏的原因很多,遇到过敏反应时应该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家长们在拿不准的时还是可以及时就医检查。

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皮肤过敏的分类都有一定了解了吧。可以看出,皮肤过敏可以分为四种过敏类型,其中,每种类型的症状也是各不相同的。大家在生活中如果患有皮肤过敏的话一定要及时区分自己的类型哦。想要了更多的疾病急救知识请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预防儿童肺炎球菌,要尽早接种疫苗

全文共 929 字

+ 加入清单

肺炎球菌疾病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病因之一。肺炎球菌也被称作婴幼儿的“健康杀手”,可引起侵袭性疾病、肺炎和上呼吸道感染。而要想预防儿童肺炎球菌,要尽早接种疫苗

1.成因及危险

肺炎球菌疾病是由肺炎链球菌,也称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球菌可以通过攻击身体的不同部位而引起下列系统的严重感染:肺(肺炎)、血(菌血症)、脑和脊髓(脑膜炎)、中耳(急性中耳炎)

人们的鼻子和喉咙携带肺炎球菌是极为常见的,尤其是儿童。这种细菌可以在人与人之间通过下列方式传播:直接接触、已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喷出的液滴、已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喷出的液滴所污染的物品

并不是每个接触此种细菌的人都会患病。有的人会成为携带者,而有的人则会生病。尽管每个人都有可能感染肺炎球菌,但是婴儿、老年人,还有因患慢性疾病导致免疫系统减弱的人将有更高风险患病。

2.症状和体征

肺炎多发于2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的成年人。在感染病菌后的1到3天会显现出症状,会因为影响的系统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症状。

菌血症伴随着高烧和非特异性疾病的症状出现;脑膜炎会出现发热、剧烈头痛、呕吐、恶心、畏光和颈部僵硬。婴儿经常有发烧和非特异性疾病的症状;肺炎会导致发热、咳嗽、胸痛、呼吸急促;急性中耳炎表现为耳痛和发热;鼻窦炎表现为发低烧、流鼻涕和咳嗽。

3.并发症

肺炎球菌肺炎可导致肺脓肿和心包炎;肺炎球菌性脑膜炎可能导致明显的学习障碍、言语迟缓、瘫痪甚至死亡;复发性中耳炎可引起听力障碍。

4.诊断方法

对于非侵入性的肺炎球菌疾病,比如肺炎或中耳炎,体格检查和X射线检查是必需的。而侵入性的肺炎球菌疾病则需要通过从血液、脊髓液或其他体液分离出细菌才能诊断出。

5.治疗方法

及时使用抗生素治疗,比如青霉素,通常是有效的。但是,近年来,随着抗生素耐药菌株出现,治疗变得更具挑战性。在这种情况下,一个需要较长住院时间的替代疗法可能是必要的。

6.预防方法

接种疫苗是预防肺炎球菌疾病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提醒,在接种前,家长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如给宝宝洗澡,换上干净的衣服,让宝宝吃好休息好等,充分做好接种准备,也能使疫苗接种的效果更佳。如果你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危害大吗等有关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儿童呼吸道感染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儿童接种五联疫苗的常识

全文共 1699 字

+ 加入清单

从我们出生到我们逐渐成长的过程,我们注射过许许多多的疫苗,疫苗是用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制成的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生物制剂,通过疫苗接种使接受方获得免疫力。疫苗可以帮助我们预防许多疾病,我们熟悉的疫苗有乙肝疫苗、甲肝疫苗等等,但是大家对五联疫苗的了解知之甚少。下面来看看儿童接种五联疫苗的常识有哪些吧?

五联疫苗是指含有五个活的、灭活的生物体或者提纯的抗原,由生产者联合配制而成,用于预防多种疾病(比如: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五联疫苗)或由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种或不同血清型引起的疾病。五联疫苗绝对不是简单的组合疫苗,每种联合疫苗都是独立的经过科学研究的独立疫苗。

五联疫苗可同时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五种疾病,使原本为预防这五大疾病所需要的接种针次由12针降至4针。具体接种方式为:在儿童2、3、4或3、4、5月龄分别进行三针基础免疫,然后在18月龄再注射一针加强免疫。这五种疫苗虽然可以预防五种相应的传染病,但若单独使用,无论是对被接种者或是接种者在贮存、运输和使用等方面都是很不方便的。因此,将这五种疫苗联合制成多价疫苗仍能预防相应传染病,这样,不仅减少了运输、贮存及使用方面的繁琐程序,同时也减轻了病人的接种时的痛苦,是值得提倡的。除五联疫苗外,还有二联、三联、四联等多价疫苗,根据不同疾病的预防需要而制成的。如百、白、破三联疫苗是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病的;麻、腮、风三联疫苗是预防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等的多种防疫疫苗。五联疫苗的接种途径是肌肉注射。它的接种部位,婴幼儿接种于大腿前外侧,还可接种于上臂外侧三角肌。

五联疫苗是为了便于保存、运输和使用,将五种疫苗联合起来使用的多价疫苗。常见的五联疫苗有伤寒、副伤寒甲乙、霍乱和破伤风五联疫苗。五联疫苗是由能够预防五种疾病的疫苗联合组成。五联疫苗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但是什么时候打呢?这是一个问题,五联疫苗不是随时都可以打的,它也有时间规定。

五联疫苗一共需要接种四针,没针的时间也不尽相同。据了解,儿童应该在2、3、4或3、4、5月龄分别进行三针基础免疫,然后在18月龄再注射一针加强免疫。各位家长们,一定要注意打疫苗的时间,由于宝宝们的抵抗力不是很强,因此更应该格外注意。

五联苗就是灭活脊髓灰质炎、无细胞百白破、HIB的联合疫苗。打五联苗可以减少接种针次,而且减少副反应发生机会。五联疫苗可以帮助我们预防五中疾病的发生,那么,它的价格是不是五种疫苗的综合呢?它的价格如何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

五联疫苗相对来说还是有一点贵的,据了解,我们国家的香港、澳门及其他欧美发达国家都是免费接种这个疫苗的。当然目前这个疫苗在我们国内是二类疫苗,需要家长自愿自费接种的。医生推荐了一种五联疫苗4针抵12针,一针698元左右,大概全部打完需要花费3000元左右,由于医院的级别以及地区的不同,一针的价格也有不同,要以当地的收费为准。

五联疫苗是指含有五个活的、灭活的生物体或者提纯的抗原,由生产者联合配制而成,用于预防多种疾病或由同一生物体的不同种或不同血清型引起的疾病。它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多种疾病,那么,对于这款很“全能”的疫苗,它有没有什么副作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吧!

人的体质是不同的,有些人的体质比较好,有些人的体质就稍微差一点,五联疫苗的副作用是因人而异的,有些人体质好,对于他来说副作用可能就小一点。但是,有些人体质差一些,副作用的反应就会大一些,但是总的来说,五联疫苗的副作用都是在人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五联疫苗的副作用有哪些呢?刚打完五联疫苗,人可能会心情烦躁,并且人有一点没精神,大便比较多。此外,还会出现局部红肿、发热、疼痛、倦怠和发痒等症状,有时候还会持续低烧,这些症状在打第二针之后比较明显。这些副作用也是人可以承受的范围,大概会持续三四天,一周以后就没有事情了。这些症状都是疫苗所带来的反应,接种者大可不必担心。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接种五联疫苗的常识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儿童及时接种流脑疫苗谨防侵袭

全文共 809 字

+ 加入清单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各年龄均可发病。婴幼儿由于疫苗的保护,近年发病集中在成人和大年龄组儿童,其实儿童及时接种流脑疫苗谨防侵袭

临床表现为发烧、头痛、呕吐,常伴皮肤黏膜出血点。重者危及生命。以冬、春季发病较多,一般11月后发病率开始上升,2~4月达到高峰。在人流集中的车站、码头、机场和拥挤的公共场所要加强防范意识,积极主动的做好流脑的预防,尽量不要在人群拥挤的场合久留,也可以采取带口罩等主动预防措施。

脑膜炎双球菌隐藏于患者或带菌者的鼻咽分泌物中,主要通过咳嗽、打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染。脑膜炎双球菌有A、B、C、Y、W135等十三种血清型。95%以上的病例是由A、B、C、W135和Y血清群引起。随着春节的临近,大批的务工人员和在校的大中专学生将返乡,加上气候寒冷、空气干燥,在人群密集、拥挤的环境中很容易造成脑膜炎双球菌的传播。

流脑的早期症状和感冒的症状差不多,相同之处:都有发热、头痛、咽痛、流鼻涕、咳嗽等症状。不同之处:通常流脑初期症状为发烧、头痛、流鼻涕、浑身乏力等,持续时间非常短,在经过几个小时或1~2天后,患者皮肤和口腔粘膜、眼结膜开始有出血点等败血症表现。出血点小如针尖,大则成片状出血斑。病情严重时,会有颈项强直、频繁呕吐(呕吐呈喷射状)、怕光、狂躁,甚至出现昏迷。而暴发性流脑病情发展更快,患者常在24小时内发生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血压下降,重者危及生命。流脑的初期症状很像感冒,因此,往往不被人所重视,常有人视流脑为感冒,延误了治疗。所以当有以上症状时应积极到医院诊治。

预防流脑的有效武器是流脑疫苗。流脑疫苗分为A群、A+C群脑膜炎球菌疫苗,分别产生A群、C群的免疫保护。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儿童及时接种流脑疫苗谨防侵袭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