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考物理磁学知识点(精选20篇)

浏览

2189

文章

1000

篇1:中考文学常识名著考点

全文共 901 字

+ 加入清单

一、《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1、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名耳,字子安。

2、体裁:长篇章回体小说

3、之最: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小说。

4、主题: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5、内容: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描写了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

6、阅读感受:①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惟妙惟肖;②本书采取了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使小说的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头绪众多而线索分明;③语言上,小说采用古白话,所以语言描写生动形象,活灵活现。

7、人物——典型情节——性格特征:

鲁智深(花和尚):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吴用(智多星):智取生辰纲。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林冲(豹子头):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被逼上梁山。

李逵(黑旋风):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嫉恶如仇、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

宋江(及时雨):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杨志(青面兽):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8、思想意义:

⑴《水浒》体现了“平等互爱”的理想,不论富豪将吏还是贫贱子,“都一般儿哥弟相称,不分贵贱高低。

⑵《水浒》印证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真理。

9、精彩情节点击:

武松斗杀西门庆,醉打将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等。宋江三打祝家庄。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等。吴用智取生辰纲。杨志卖刀。

10、资料链接:

⑴塑造人物形象一百零八将

⑵全书一百二十回

⑶对联:“八方共域,异姓一家”、“相貌语言,南北东西各有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⑷电视剧:电视连续剧《水浒》的主题歌《好汉歌》由刘欢演唱。

⑸国外译本:美国女作家赛珍珠用英文翻译《水浒》时就定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全文共 408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透镜

第1节透镜

1、透镜有两类: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2、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透镜的主光轴。

3、光线通过透镜上某一点时,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这一点叫做光心。

4、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经凹透镜折射后要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轴上一点)这一点叫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5、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又叫会聚透镜。

6、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如图四),所以又叫发散透镜。

7、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一箭穿心)。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照相机成的是缩小、倒立的实像

投影仪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投影仪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

放大镜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放大镜成的是放大、正立的虚像

点击查看更多信息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本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物理知识点:凸透镜应用例题

全文共 1819 字

+ 加入清单

应用例题

例1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

A.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远些

B.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远一些

C.报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近一些

D.报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近一些

解析:放大镜是凸透镜,由凸透镜成像实验可以看出,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的时候,物距越大,像距越大,像也越大。也可从成像原理得出结论,平行于主轴的光线不变,而随着物体的远离透镜,过光心的光线越来越平缓,所以两条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交点就离透镜越远,像就越大。也就是在一倍焦距以内的时候,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越大。所以答案为B。

例2小明拿着一个直径比较大的实验用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看远处的物体,他可以看到物体的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入眼中的光一定是由像发出的

B.像一定是虚像

C.像一定是倒立的

D.像一定是放大的

解析:放大镜是凸透镜,在手拿凸透镜,并伸直了手臂看远处的物体时,物距远大于两倍焦距,所以会成像在手内侧稍大于一倍焦距处。而人的眼睛在一个手臂以外,所以进入人眼的光线肯定是折射光线汇聚成像后再分开的光线,我们看到就好像是从像发出的。这个像肯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答案是C。而选项A中并非所有进入人眼的光线都是从像发出来的。

例3在农村放映电影,试镜头时,发现屏上的影像小了一点,应当怎样调整放映机()

A.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B.放映机离屏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C.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

D.放映机离屏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解析:这是一道凸透镜的应用题,电影放映机镜头(凸透镜)的焦距是不变的,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胶片距透镜焦点的距离越近,屏上成的像越大,同时,屏离透镜越远。

凸透镜成像,物体越靠近焦点,成的像越大,此时像离凸透镜越远(实像、虚像都有这个规律)。反过来,物体离凸透镜越远,成的实像越小,像越靠近焦点。凹透镜成像,物体体离凹透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像越靠近虚焦点。

从上述分析可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例4某同学拍毕业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像。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

A.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

B.使照相机靠近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

C.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些

D.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些

解析: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镜头后是暗箱,胶片装在暗箱底部,胶片相当于光屏;当拍完合影后,再拍单身像,像要变大。成像时要使像变大,物距应减小,同时增大像距,即拉长暗箱或使镜头前伸。从上述分析可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

例5用照相机拍摄水池底部的物体时,若保持照相机的位置不变,比较池中有水和无水两种情况(假设两种情况下,人眼看到的物体等大),则有水时()

A.暗箱应略短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大些

B.暗箱应略短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小些

C.暗箱应略长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大些

D.暗箱应略长一些,得到的像会略小些

解析:根据照相机成像原理,当物距减小时,像距变大,要在胶片上得到物体清晰的像,应将暗箱适当缩短一些,同时,胶片上的像将比原来的像略大一些。

本例中,池水中有水时水池底部的物体由于光的折射看起来比实际位置偏高,当把水排掉无水后,池底的物体相对人来说变远了,如果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物体清晰的照片,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后缩,暗箱应略短些.

反之有水时,物体由于光的折射看起来比实际位置偏高,物近像远像变大,使镜头前移,暗箱应略长些,所得的像会略大些.故选C.

例6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空中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为航空摄影,若使用航空摄影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50mm,则底片到镜头的距离为()

A.10mm之内

B.略小于50mm

C.略大于50mm

D.等于50mm

解析:航空摄影是指在飞机上向地面拍照,由于物体距离凸透镜非常远,可以看成从无限远处入射的光线,它所成的像应当略大于焦距。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评注】解决有关照相机、幻灯机和放大镜应用的问题都离不开凸透镜成像规律。而掌握这些规律的最好方法就是画图,因此,同学们在课下应反复画物体在凸透镜不同位置的成像光路图,在这个基础上熟练掌握知识点分析中所列的表格,再做这种问题就得心应手了。

例7物距OB为u,相距OB为v,凸透镜焦距为f。请用几何方法求证1/u+1/v=1/f。

解析:详细解析请见本词条推导方法中的几何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物理知识点:光学的17个知识点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1.白光是复色光,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2.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

4.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手影)。

5.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6.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中的物体、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色散)。

7.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8.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9.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像与物大小相等。

10.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物在凸透镜一倍焦距以外能成实像,小孔成像成实像,实像都是倒立的,能用眼睛直接看,也能呈现在光屏上。

11、放大镜、平面镜、水中倒影是虚像,虚像是正立的,只能用眼睛看,虚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12.凸透镜(远视眼镜、老花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近视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3.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14.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5.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16.眼睛的结构和照相机的结构类似。

17.凸透镜成像实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凸透镜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物理知识点:光的折射例题分析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一束光在空气与某透明物质的界面处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其光路如图所示.界面上方为________(选填“空气”或“透明物质”);反射角=________.

【答案】空气;40°

【解析】【解答】解:由图可知,上面的两条线在同一种介质内,故应该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间的夹角的角平分线是法线,法线与界面垂直,故入射角为90°﹣50°=40°;下面的那条线为折射光线,折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即折射角为90°﹣70°=20°,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下方为透明物质,上方为空气.故答案为:空气;40°.

分析

(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光的折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中考物理知识点:动能实验探究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动能实验探究

①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方法:控制变量。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块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高度滚下。

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练习:☆上表中给出了一头牛漫步行走和一名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是速度。你判断的依据:人的质量约为牛的1/12,而速度约为牛的12倍,此时动能为牛的12倍,说明速度对动能影响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考物理知识点:什么是光的折射

全文共 244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什么是光的折射

(1)演示实验:让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观察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1)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时,光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玻璃)中时,在水中(玻璃)又是怎么样传播的?

(3)光从空气进入水(玻璃)的界面上发生了什么现象?

从而得出:光的折射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具体分为两类: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从一种介质斜射入空气,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考物理知识点:常见的物理量

全文共 105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物理知识点:常见物理量

1.质量:

中学生:50kg;一个鸡蛋:50g;一个硬币5g;

一个苹果:200g;物理课本:300g。一枚邮票:50mg

热水瓶中的水:2Kg一桶纯净水:19Kg大象的质量:2~6t

教室空气的质量:200Kg

2.重力:

中学生:500N;鸡蛋:O.5N;物理课本重:3N苹果:2N。(g=9.8N/kg≈10N/kg)

3.长度、高度:

中学生身高:1.60m;课桌的高:70~80cm;楼层的高:3m;

大姆指的宽:1cm;铅笔圆珠笔的长:16cm;一张纸的厚度:70~80μm。

学生步距:50cm成人正常两步间距1.5m窗玻璃厚度:几mm

一元硬币厚:1mm课桌长度:60cm乒乓球直径:4cm

4.温度:

室温:25℃;夏天室外温度:37~40℃;洗澡水的温度:40℃;

人体正常体温:37℃;钨的熔点:3400℃。

5.速度:

人步行:1.4m/s约5Km/h;骑自行车的速度:4m/s;

汽车速度:60~120Km/h;声速:340m/s;

光或电磁波的传播速度:3.O×108m/s。

6.压强:

大气压:105Pa;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lO4Pa。

报纸平铺:0.5Pa普砖平放:10^3Pa

中学生对地压强:104Pa物理课本对桌面:60~80Pa

1标准大气压=760mmHg=1.0×105Pa1atm能托住的水高:10.33m

7.密度、比热容:

ρ水=1.O×103kg/m^3;人体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

油、干木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石头、金属等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水的比热容4.2×10^3J/(Kg·℃)

8.电流:

普通电灯:0.1~0.3A;电视机:0.5A;洗衣机:1.5A;

冰箱电流4~8A电饭锅:4A;

9.电压、电阻:

家庭电路: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36V(≤36V);一节干电池:1.5V;

一个蓄电池:2V;人体电阻几十KΩ(情况不同,差异较大)测电笔高电阻500KΩ

10.功率、电功率:

爬楼功率300W骑车功率80W

普通电灯:25~lOOW;电视机:1lOW;洗衣机:300W。

电风扇80W电冰箱120W电熨斗500W电饭锅700W

电水壶1000W空调机1200W取暖器1000~3000W

11.体积、容积:

热水瓶容积:2L纯净水桶:18.9L啤酒:640mL

墨水瓶容积:50mL矿泉水瓶容积:500mL人体体积:50dm3

易拉罐容积:350Ml

12.面积:

物理课本面积:480cm^2鞋底面积:400~500cm^2(两只)壹元硬币的面积:4.5cm^2

课桌面积:2400cm^2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物理知识点:机械效率的测量

全文共 233 字

+ 加入清单

①原理:η=W(有)/W(总)=(Gh)/(Fs)×100%

②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③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④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⑤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中考语文词语真题汇编

全文共 727 字

+ 加入清单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B.传统文化节日是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和相关习俗不应该与现代文化格格不入

C.昨晚下了一场雨,学校操场上拖泥带水的

D."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中国修编地方志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薪火相传。

【答案】C

【解析】C.望文生义:拖泥带水,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这里形容雨后的操场,显然是错误的;

A.惟妙惟肖:形容艺术技巧好,描写模仿得非常逼真,或是雕刻得十分逼真.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B.格格不入:形容彼此不协调,不相容.合乎句意,是正确的;

D.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合乎句意,是正确的。所以选从C。

【成语误用之----望文生义】

成语的特点之一是意义的整体性,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因此不能只从字面上理解其意义,还要掌握其比喻义或引伸义。如:

"破釜沉舟"表面意义是砸破饭锅沉下船,比喻义是下定决心干到底。

"凤毛麟角"表面意义是凤凰的毛,麒麟的角,实际是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才或事物。

"猫鼠同眠"即不是表示化敌为友,也非表示宽大胸怀,而是比喻上下互相包庇,一起干坏事。

"危言危行"指正直的言论和行为。危:正直,不能理解为"危险"。

"三人成虎"是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不能理解为"团结起来力量大"。

"文不加点"形容文章写得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不能理解为"加标点"。

"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刊:古代指清除刻错了的字。"不刊"可更改,不能理解为"刊登"。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中考数学考前辅导:同类项及其合并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数学考前辅导同类项及其合并

合并同类项就是逆用乘法分配律

为什么合并同类项时,要把各项的系数相加而字母和字母的指数都不改变,这有什么理论依据吗?

其实,合并同类项法则是有其理论依据的。它所依据的就是大家早已熟知了的乘法分配律,a(b+c)=ab+ac。合并同类项实际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运用。即将同类项中的每一项都看成两个因数的积,由于各项中都含有相同的字母并且它们的指数也分别相同,故同类项中的每项都含有相同的因数。合并时将分配律逆向运用,用相同的那个因数去乘以各项中另一个因数的代数和。

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如果两个单项式,它们所含的字母相同,并且各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那么就称这两个单项式为同类项。如2ab与-3ab,m2n与m2n都是同类项。特别地,所有的常数项也都是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同类项的合并(或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的合并应遵照法则进行: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条件:①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合并依据:乘法分配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考英语知识点:介词to的常见用法

全文共 135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介词to的常见用法

1.动词+to

a)动词+to

adjustto适应,

attendto处理;照料,

agreeto赞同,

amountto加起来达…,

belongto属于,

cometo达到,

drinkto为…干杯,

getto到达,

happento发生在某人身上,

holdto紧握,

leadto通向,

listento听,

occurto想起,

objectto反对,

pointto指向,

respondto回答,

referto参考;指的是…;涉及,

replyto回答,

seeto负责,

stickto坚持,

turnto求助,

writeto给某人写信。

b)动词(+sth.)+to+sb.

announceto通知某人,describeto向某人描述,explainto向某人解释,expressto对某人表达,mentionto提及,nodto向某人点头,reportto报告,sayto告知,shoutto对某人大叫,suggestto对某人提建议,speakto与某人交谈,talkto跟某人谈话,whisperto和某人低声耳语。

c)动词+sth./sb.+to+sth./sb.

addto增加,compareto比作,carryto运送至,devoteto致力于,introduceto介绍给,inviteto邀请参加,jointo连接到,leaveto委托给,reduceto下降至,sentenceto判处,taketo带到。

2.be+形容词/过去分词+to

bealiveto觉察;晓得,

beattentiveto注意;留心,

beawaketo知晓,

beblindto缺乏眼光,

becloseto紧挨着,

becommonto对某人来说很普通,

becontraryto违反;反对,

bedevotedto致力,

bedeafto不愿意听,

beequalto有…的力量,

beexposedto暴露;遭受,

befairto对…公平,

befamiliarto对某人来说熟悉,

begratefulto对某人心存感激,

begoodto对…有好处,

beharmfulto对…有危害,

beimportantto对…重要,

bekindto友好对待,

beknownto周知于,

bemarriedto嫁给,

bemovedto转移到,

benearto靠近,

benecessaryto对…有必要,

beoppositeto在对面,

beopposedto反对,

bepleasantto合某人之意,

beproperto专属,

bepoliteto礼貌待人,

berudeto粗暴对待,

berelativeto与…有关,

bestrangeto不习惯,

besimilarto类似,

besuitableto适合,

betrueto忠实,

bethankfulto感激,

beusefulto对…有用,

beusedto习惯。

3.to+名词构成的词组

toadegree在某种程度上,todate到现在为止,toone’sfeet跳起来,toone’smind照…看来,toone’ssurprise使…吃惊,toone’staste符合胃口,tooneself独自享用,toorder定做,totheletter不折不扣地,tothepoint中肯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三物理热机知识点过关检测题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表示,生活中常用摄氏度表示,符号为。测量温度的仪器叫,它下面的玻璃泡内储有液态物质,温度计是根据

的原理制成的。

2、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不能让玻璃泡与容器壁,也不能与容器底部,

这样测量不准确;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它的量程,只能用来测量低于量程的温度。

3、物体内和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物体的内能不可能为零。温度越高,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

4、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分别为和。通过热传递使物体内能发生变化时,物体内能增加多少就表示物体吸收了多少热量,同样物体内能减少多少就表示物体多少热量。物体本身没有热量(没有"吸"与"放"就不存在热量),但物体一定有内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考英语知识点:形容词考点

全文共 163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形容词考点

形容词是历年中考英语试题语法考点之一。中考对形容词的考查重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考查形容词的语法作用——作表语、宾语补足语和修饰不定代词等。二、考查形容词辨析用法及其比较级、最高级和同级比较。解题时,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形容词词意辨析

形容词词意辨析是中考考查的主要内容,这就要求考生熟记常用易混形容词,能结合具体语境准确使用形容词。

【例1】 Tomdoesntlikethrillersbecauseits.?

A.funnyB.interesting

C.excitingD.scary

【解析】 考查形容词词义辨析。汤姆不喜欢恐怖片,因为它可怕,不是滑稽、有趣或激动人心,所以选D。

【答案】 D

【例2】 Leowassothatherushedtothekitchen,hopingtofindsomethingtoeat.?

A.thirstyB.hungry

C.tiredD.sleepy

【解析】 考查形容词词义辨析。由从句句意“他冲向厨房,希望找到吃的东西”判断,Leo饿了,不是渴了、累了或困了,所以选B。

【答案】 B

【例3】 Thereisntmuchtrafficnearhishouse.Helivesinaneighborhood.?

A.quietB.noisyC.dirty

【解析】 考查形容词的用法。根据前句句意“在他家附近没有很多车辆”可以推测出他住在一条安静的街道上,quiet意为安静的,noisy意为吵闹的,dirty意为脏的,所以选择答案A。

【答案】 A

【例4】 Mynewneighborissothatheenjoysmeetingandtalkingtopeople.?

A.shyB.outgoing

C.quietD.smart

【解析】 考查形容词辨析。句意:我的新邻居是如此外向,他很喜欢与人交谈。outgoing,外向的、开朗的,与后面的“enjoysmeetingandtalkingtopeople”对应。

【答案】 B

2.形容词比较等级及其特殊用法

中考对于形容词的考查集中在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基本句型上,这是中考试题的重点所在。具体来讲,特别要注意下面几点:(1)判断是哪一种句型;(2)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判断;(3)能够根据句子中的一些修饰语做出正确判断。

【例1】 Ofthetwoshirts,Idliketochoosetheonetosavesomemoneyforacap.?

A.cheapestB.cheaper

C.moreexpensiveD.mostexpensive

【解析】 考查形容词最高级用法。由不定式(为了省点钱买顶帽子)判断,在两件衬衫中,作者想选择较便宜的一件,不是更贵、最贵的或更便宜的一件,所以选B。

【答案】 B

【例2】 —WhatdoyouthinkofthefilmSoYoungdirectedbyZhaoWei?

—Wonderful.Ithinkitsthantheotherfilmsaboutyouthinrecentyears.?

A.thebestB.theworst

C.muchbetterD.muchworst

【解析】 考查比较级的用法。由Wonderful可知电影好看,排除B、D,than前面为比较级,much可以修饰比较级。所以选择答案C。

【答案】 C

【例3】 Boboftensaysthatswimmingisthanhikinginreducingweight,buthealwaysspendsmoretimeonswimming.?

A.lessusefulB.lessinteresting

C.moreusefulD.moreinteresting

【解析】 考查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从后面的than可知用比较级,后面的but可知与前面内容相反,but引出的内容是“花更多的时间在游泳上”。可知前面相反的是“无用的”。故选A。

【答案】 A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文艺复兴

全文共 69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P65—72)〈理解〉

1、背景:14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意大利出现;资产阶级为了追求财富,享受生活,要求在意识领域打破教会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因而出现了文艺复兴。

2、14世纪,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兴起,15世纪后半期扩大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

3、指导思想:人文主义

4、实质: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5、主要代表人物及成就:(详见课本P66—72)

(1)文学:但丁(P66插图)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的伟大诗人(先驱),其代表作是〈神曲〉(马克思称之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意大利的彼特拉克最早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法国作家拉伯雷的代表作是〈巨人传〉;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代表作是《堂吉诃德》;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P70插图)的代表作是〈哈姆雷特〉和〈威尼斯商人〉。

(2)美术:达·芬奇的代表作是〈蒙娜丽莎〉(P67插图)和〈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的雕塑和绘画成就最为突出,其雕塑代表是〈大卫〉,〈创世纪〉是一幅画在天花板上的宗教壁画;拉斐尔的画以圣母像为代表,三人被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

(3)技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人在学习中国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了活字印刷术。

(4)天文学: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太阳中心说”,挑战教会的“地球中心说”;意大利的布鲁诺、伽利略(制作了一台天文望远镜)和德意志的开普勒论证并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

(5)医学:英国医生哈维探明了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6、影响:冲破了封建教会的精神桎梏,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考英语副词知识点:副词的比较级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副词比较级

副词和形容词一样,也有它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可以参考形容词的变换形式。但以词尾-ly结尾的副词(除early)须用more和most。

hardharderhardest

fastfasterfastest

earlyearlierearliest

much more most

warmly morewarmly mostwarmly

单音节副词的比较级是在副词后面加上-er构成的,最高级是在副词后面加上-est构成的。

nearnearernearest

hardharderhardest

多音节副词的比较级是在副词的前面加上-more构成的。最高级是在副词前面加上-most构成的。

warmly morewarmly mostwarmly

successfullymoresuccessfullymostsuccessfully

有些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是不规则的。

well-better-bestlittle-less-least

Much-more-mostbadly-worse-worst

far-farther(further)-farthest(furthest)

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用法同形容词的比较级用法基本一样。最高级形式句中the可以省略。

HeworksharderthanI.

他比我工作努力。

LucygetsupearlierthanLili.

露西比丽丽起床早。

Herunsfastestinourclass.

他在我们班跑地最快。

Hedivesdeeperthanhisteammates.

他比他的队员潜水深。

ItstruethathespeakEnglishmorefluentlythananyofus.

英语讲的确实比我们任何人都好。

Ourschoolteamplayfootballbestinourregion.

我们校队在我们地区足球踢得最好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中考英语知识点:it作形式主语和宾语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it作形式主语宾语

A形式主语

⑴It’s+adj.+for/of+sb.todosth.

It’sverykindofyou

It’simportantforyoutolearnEnglishwell.

⑵It’stimeforsb.todosth.

It’stimeforyoutosing

⑶Itseemsthat.....Itseemsthatyouareright.

⑷It’sone’sturn/job/dutytodosth.

It’syourturn/job/dutytocleanthedesk.

⑸It’s+adj.that从句It’snecessary/certain/naturalthathewiilwin.

⑹It’snouse/gooddoingsth.做某事没有用处/好处。

It’snouse/goodeatingtoomuch

⑺It’s+一段时间since+一般过去时态从句或Ithasbeen+sometime+since+一般过去时态从句It’s(been)fiveyearssincewesawlast.

⑻It’sapitythat......It’sapitythatonlysixpiecesofmusicintotalwererecordedforthefutureworldtohear.

⑼Itissaidthat/Itisconsiderthat/Itisbelievedthat......Itissaidthathebecameafamouspianist.

B形式宾语

动词(feel,think,make,believe,consider,suppose等)+it+adj./n.+todosth.

IthinkitnecessarytolearnEnglishwell.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中考历史知识点记忆歌:二十二、“开元盛世”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二、“开元盛世

(一)

“开元之治”唐玄宗,任用宰相名姚崇,

十项建议献良策,玄宗一一都依从。

重视吏治看政绩,改革图新大手笔,

玄宗前期政局稳,“开元盛世”显生机。

(二)

农田水利多工程,水稻育秧产量增,

蔬菜传入新品种,饮茶之风多盛行。

犁地改用“曲辕犁”,“筒车”灌溉新工具,

丝织陶瓷都出名,城市发展鼎盛期。

(三)

玄宗后期图享乐,宠爱贵妃惹大祸,

安史之乱局势转,唐朝从此渐衰落,

907年唐朝亡,后期五代又十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物理光的反射知识点拓展:“观察平面成像”实验中的物理方法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平面成像实验是使学生认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关键。如图2那样,在桌面上竖直放置一块薄玻璃板,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了蜡烛的像。另外拿一只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像完全重合,后一支蜡烛的位置就是前一支蜡烛的像的位置。观察比较蜡烛和它所成像的大小;改变点燃的蜡烛的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量出每次实验中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通过上面实验很容易总结出教材中“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和“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的结论,并且还可以让学生把手放在像的火焰上感受像是“虚”像。

这个实验的设计有三个巧妙之处,体现出了等效转换的物理思想。

①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玻璃板既可以当平面镜用于成像,又可以让光线透过看到镜后的物体,使实验能够找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并能比较像的大小。

②把点燃的蜡烛在镜后成的像转换成了与它完全重合的另一只蜡烛,这样就能真实的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和到镜面的距离。

③蜡烛的像转换成了与它完全重合的另一只蜡烛,以实物代“虚”像,用手放到镜后像的火焰上,感受像是“虚”像。

等效转换方法,就是当我们沿着原来的思路不能或者不易解决问题时,等效的转换一个“角度”进行思考,就可以解决或者比较简单地解决问题,利用等效转换方法最基本的一个原则是必须保持“效果相同”。

为什么用薄玻璃板?

用厚玻璃做这个实验,可能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的像。当蜡烛火焰射出的光经玻璃板镜面反射而生成蜡烛的像。对厚玻璃,其前、后两表面分别为两个相距一定距离(玻璃板厚度)的平面镜,看到两个不重合的蜡烛的像就是由厚玻璃板前、后两个镜面所成的蜡烛的像。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中考英语知识点:相似介词组辨析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知识点:相似词组辨析

貌似相同的infrontof与inthefrontof

*infrontof“在......的前面”,指从外部看来一物在另一物的前面。如:

There’sabigtreeinfrontofthebuilding.

*inthefrontof“在......的前面”,指从内部看来一物在另一物的前部。如:

Thedriversitsinthefrontofthecar.

貌似相同的intime与ontime

*intime意思是“及时”,指在时间上有提前、刚好的意思,表示正赶上时候或恰在需要的时候,作表语时常与forsth.或todosth.连用。如:

We’rejustintimetocatchthebus.

*ontime意思是“按时、准时”,通常指有时间限制,以规定的时间为界,在规定时间内即为按时。如:Weshouldgettoschoolontime.

Thetrainarrivedontime.

貌似相同的beside与besides

*beside表示位置,意思是“在......的旁边”,与by,at同意。如:

Thereisabigtreebesidethehouse.

*besides意思是“除了......以外,还......”与except,but同义。如:

ThegirlisstudyingJapanesebesidesEnglish.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