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开元

开元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开元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开元问题。

分享

浏览

898

文章

52

开元寺的历史背景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开元寺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诏天下诸州各建一寺,以年号为名,于是改名为开元寺。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传说泉州巨富黄守恭梦见桑树长出莲花,遂舍桑园建寺,初名莲花寺。它最早修建的历史能够追溯到唐朝初年,只是现在保存下来的庙宇主要还是明清时期的建筑。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始创于唐初垂拱二年,初名莲花道场,开元二十六年更名开元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南北长260米,东西宽300米,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

开元寺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馆、准提禅院,西翼有安养院、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展开阅读全文

开元通宝是什么朝代的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开元通宝是唐代的货币。唐朝初期,为了统一全国,简化军饷筹集步骤,人们仍然使用五铢钱;由于隋朝末年战乱,货币大量贬值,百姓生活非常困苦,所以唐朝的局势稳定之后,为了适应统治的需要,终于在武德四年,唐高祖亲自主导废除了五铢钱,全部统一改铸开元通宝,从此,开元通宝就诞生了。

开元通宝是唐代的一种铜质货币,也是发行量最大,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由于其质量合理,通货控制得当,钱币做工比较精美,故深受百姓喜爱。最初的“开元通宝”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面文“开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称为一钱,而一千文则重六斤四两。

铜质的开元通宝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开元通宝,此外还有金质和银质的,由于年代比较久远,出土的钱币较多,所以大多数的表面都有锈迹,磨损严重。初唐外郭较细,中唐后外郭变宽变粗。一般都是内郭较细,圆穿铸造方正。钱文为隶书的“开元通宝”四字直读,通字的“甬”头极具特色,完美地融合了篆书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开元盛世是哪个皇帝?

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唐玄宗

唐玄宗(本名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出生于洛阳,高宗与武则天之孙,睿宗第三子(故称李三郎),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朝极盛时期开元盛世的皇帝。

开元盛世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旨,提倡文教,通过一系列积极的措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国力强盛,人口大幅度增长。

710年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712年登基称帝,改年开元,唐朝由此进入鼎盛时期,称为开元盛世。统治后期,贪图享乐,宠信重用奸臣,导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开始衰落。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玄烨讳,多称其为唐明皇。

李隆基虽然在清除太平公主之后,彻底巩固了皇权,但当时的形势不容乐观:兵变大大地伤了朝廷元气,吏治的混乱、腐败亟待治理。所以,李隆基表示要量才任官,提拔贤能人做宰相。在这方面,李隆基眼光精准,能够根据时代需求来选拔贤才。如著名的宰相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开元初年,国家需要拨乱反正,走上正轨,李隆基看中了多谋善断的姚崇。在渭川见面时,李隆基提出他当宰相,姚崇向李隆基提出了“十事要说”,李隆基一一应允,他这才同意。

“十事要说”包括了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励正直大臣、勿使皇族专权、勿使宦官专权等,在此后的时间里,李隆基基本上都按照姚崇的建议执行了。姚崇上任后, 帮助李隆基贬逐功臣、杜绝斜封官、整治外戚等。姚崇还在李隆基的支持下,主持了开元初年的对蝗灾的治理工作。当时在黄河的南北地区都发生了严重蝗灾,对庄稼的破坏异常严重。由李隆基下令灭蝗,姚崇亲自指挥,下令各郡县要全力以赴消灭蝗虫,有功的进行奖励。在李隆基的大力推动下,蝗灾没有再继续蔓延,很快被制止住了。

国家渐入正轨后,李隆基要以法治国。这时,打击政敌、招权纳贿、搞小集团的姚崇便下台了。李隆基又看中了为人耿直、讲原则的宋璟。为政期间,他直言上谏、不数私恩、严于律己,并把要继续实行姚崇时期好的制度。他也很重视对人才的选拔任用,虽然他掌握朝政大权,但他决不徇私枉法,相反,对自己的亲属还更加严格地要求。最后,宋璟因工作失误以及过于守旧被李隆基罢相。

宋璟罢相后,张嘉贞接替了他的位置。不久,文武双全的张说又取代了他。张说上任后,军事上,裁减了20万边防军,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政治上,改革宰相机构,把“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增加了中书省的权力:文治上,任丽正书院领导(后改名为集贤殿书院)。在张说的辅佐下,开元盛世发展到了极点。

展开阅读全文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皇帝是谁?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武则天

武则天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皇帝。其含义是赞扬她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武则天,生于624年,死于703年,并州文水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

武则天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皇帝。武则天,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进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永徽六年在“废王立武”事件后成为皇后。上元元年加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参预朝政。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武则天政治措施

打击门阀,扶植庶族,发展科举。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逐出朝廷。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集团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

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的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贷。

神龙元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武则天智略过人,兼涉文史,颇有诗才。有《垂拱集》及《金轮集》,今已佚。《全唐诗》存其诗。

展开阅读全文

泉州开元寺游玩攻略

全文共 1474 字

+ 加入清单

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该寺创建于唐初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武周天授三年(692年)为兴教寺,唐神龙元年(705年)改额龙兴,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宋代有支院百余所,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并为大开元万寿禅寺。元末寺焚毁,明洪武年间重建。现存主要庙宇系明、清两代修建,占地面积78000平方米。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紫云屏、山门(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东翼有檀越祠、准提禅院;西翼有功德堂、水陆寺;大雄宝殿前拜亭的东、西两侧分置镇国塔、仁寿塔两石塔,俗称东西塔。

泉州开元寺游玩攻略:

交通:乘坐公交车2路、14路、40路、601路到【开元寺】站下车即是。出租车:从泉州火车站至开元寺约11公里,大致22分钟车程。

景区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08:00~17:30

建议游玩时间:2小时

地址:泉州市鲤城区西街27号

主要景点:

甘露戒坛

大殿后面的甘露戒坛,建在中轴线的第二台阶上。据说唐朝时候,此地常降甘露,一个叫行昭的和尚于是在这里挖了一口甘露井。北宋天禧三年(公元 1019年)在井上建坛,遂称甘露戒坛。南宋建炎二年(公元 1108年)敦炤和尚认为戒坛不符合规范,又按《南山图经》改建为五级,其间高低宽窄都有严格的限制。后经元、明多次重修,现存建筑是清康熙五年(公元 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结构。坛顶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交叠上收,如蜘蛛结网,似回纹织锦,结构复杂而精巧。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 24尊“飞天乐伎”,身系五彩飘带,手持琵琶、二弦、洞萧、响板,轻歌曼舞,翩翩若飞。它们与百柱殿的频伽一样,既是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南音与南戏十分宝贵的形象资料。

藻井下分五级。坛台的最上层供奉明代的卢舍那佛木雕坐像,其所坐莲花台座有一千叶莲花瓣,每片莲叶上各刻一尊 6厘米大小的佛像,十分精妙。卢舍那四周各层侍立着金刚钩、金刚索、金刚铃、金刚锁四菩萨,还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寒山、拾得、千手观音的及韦驮天将等 24尊菩萨神像。其中尤以八大金刚塑像为最佳。它们怒目结发,赤足袒胸,显得无比威严。环绕坛座的束腰处还有护三皈、护五戒的各种神王牌 64个。戒坛是佛教徒受戒的地方,这种神秘肃穆的氛围,正可使人敬畏不迭,诸念俱灭,一心皈依。据说这种戒坛在全国已寥若晨星了。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大家也算有眼福了。

桑蓬古迹

百柱殿的后侧西边,是据说开过白莲花的千年老桑树,即“桑蓬古迹”。看到它老态龙钟的样子,大家都相信它已有一千多岁高龄了,对其是否开过白莲花大多不去追究了。不过,在老桑树下,立有一块古老的石碑,言之凿凿,似乎确有其事。在 1925年的一次雷雨中,老桑树被雷电一劈为三,其中一技坠落在地上,于是僧人们将其用一块花岗岩托起,并镌一对联“此对生莲垂拱二年,支令勿坏以全其天“,老桑树果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枝繁叶茂,青春焕发。前几年,大风将树于从托石上吹落地,末等人们再次扶植,它已落地生根了。如今,“三树同根”的老桑树犹如一朵盛开的花朵,向着北、东、南三个方向延伸开去,一年四季,郁郁青青。

温馨提示:

1、农历四月初八相传为如来佛释迦牟尼的生日,俗称“佛诞节”。寺院里举行“浴佛法会”。各地善男信女,于此日备办香格供品,到附近佛寺顶礼膜拜,以求冥佑。

2、开元寺的东西塔已成为泉州的象征,既是泉州人民的骄傲,也是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所憧憬的乡影。即使是没有到过泉州的人也常在说:做人要“站着像东西塔,躺着像洛阳桥”,可见东西塔在他们心目中的份量。

展开阅读全文

历史上公认的四大盛世是哪四个?汉武、开元、永乐、康乾当仁不让

全文共 187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历史公认的四大盛世,其实有很多人都有话说,有的人觉得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所以今天加了一个公认两个字,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比较接受的,那么这个公认版本的四大盛世到底是那四大呢?下面已经给出答案,有感兴趣的网友速度来看看,别错过了呀!

1、汉武盛世

汉武盛世,是指汉武帝时代,文学、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等方面,在这一时期都有相当程度的发展。汉武帝身为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的时代所产生的政治思想与规划,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汉武帝时代,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巩固,汉文化的主流形态基本形成,开启了中国文明富强的序幕。汉武帝时代的政治体制、经济形式和文化格局,对后世留下相当重要的历史影响。

2、开元盛世

开元盛世,是指唐朝在唐玄宗治理下出现的盛世。

唐玄宗登基以后治国之道以道家清静无为思想为宗提倡文教。任用贤能姚崇,宋璟等,改革官职,整顿吏治,励精图治。

政治上,唐玄宗改革机构对吏治进行了整治,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率,重用贤臣,修订律法。经济上,唐玄宗制订经济改革措施:打击豪门士族,解放劳动力;改革实施封制度,增加政府财政收人,减轻人民负担;打击佛教势力,大力发展农业。军事上唐玄宗对兵制进行改革,在边境地区大力发展屯田,扩张疆域,唐朝在东北设置了靺鞨都督府、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等,中国历史上首次将东北三省全境纳入中国版图。文化上,提倡文教,重道抑佛,人才辈出。唐玄宗还改善民族关系,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开元年间,经过唐玄宗的励精图治,唐朝国力达到鼎盛,形成了“三年一上计,万国趋河洛”的盛世局面。唐玄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加上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使得天下大治。“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此间,唐朝在各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国力空前强盛,社会经济空前繁荣,人口大幅度增长,天宝年间唐朝人口达到8000万人。商业十分发达,国内交通四通八达,城市繁华,对外贸易十分活跃,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长安、洛阳、广州等大都市各种肤色、不同语言的商贾云集。

开元年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顶峰阶段。因当时年号为“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3、永乐盛世

永乐盛世是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所出现的盛世,为明初三大盛世之一。

明成祖雄才大略,即位后励精图治,发展经济,提倡文教,采取了许多措施大力发展经济,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疆域辽阔。明成祖年号为“永乐”,后世的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永乐盛世。以至称赞该时期“远迈汉唐”,政治上明成祖完善了文官制度。明太祖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明成祖时,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皇帝国事繁忙时,内阁作便依照皇帝的指示来替皇帝处理国政。这种制度影响了明清两朝,乃至西方。明成祖还在1421年,正式将明朝的首都迁到了北京。在地方设置管辖架构,比如东北、西北、西南设立行省或管理司。 设哈密卫、贵州建制等。

经济上大力发展农业,兴修水利,疏通大运河,减轻税负。

军事上明成祖多次亲征漠北,南征安南,还组建了禁卫京师的三大营,为明军对外征战的主力。

明成祖对外不但宣扬国威,还大力开拓海外交流,派郑和下西洋,经营南海,还派陈诚出使西域,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局面。

此外,明成祖命人编纂了《永乐大典》。这是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典籍。它包容了先秦以来所有经典的书,可以说就是本百科全书。这样的典籍客观上也备份了那些古籍,使得很多书不至于失传。同时还完善了科举制度。

明成祖开创的永乐盛世和后来的明仁宗、明宣宗开创的仁宣之治合称永宣盛世,为中国历史五大盛世之一。

4、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西方称"High Qing" ,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

该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统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间,中国社会在封建体系下达到极致,改革最多,国力最强,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疆域辽阔。

康乾盛世国土辽阔,人口众多。中国清朝政府统一蒙古、东北、新疆、西藏、台湾,奠定了如今中国的版图,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一统。通过摊丁入亩、官绅一体当差纳粮、火耗归公等一列改革和发明推广御稻、双季稻等高产作物,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减轻人民的负担,中国人口历史上首次破亿,并连破三亿。为中国人口大国打下基础。 废除贱籍制度,解放了社会最底层阶级的百姓,子孙代代不得翻身的命运。

盛世局面下隐藏着巨大危机,政治的腐败与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各种衰败之象逐步显露出来,而清廷社会统治和管理能力日渐衰微。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开元之治”?

全文共 1473 字

+ 加入清单

在武则天退位给玄宗之前,唐中宗和宗瑞统治时期的政治局势非常不稳定。吴王、中宗魏皇后及其女儿安乐公主和武侯太平公主都参加了政权。宫廷大臣们也被分成几个派别,互相排斥。结果,政变接连发生。开元元年(713年),玄宗用先发制人的手段消灭了他的政敌太平公主及其一伙,结束了这种混乱局面。此后,为了稳定政局,玄宗采取了以下措施:杀死或声讨吴、魏、太平公主的残余势力;由武侯、中宗和宗瑞任命的间接官员(非正式任命)的数量被取消和精简。总理职位的数量从宗瑞的10多个减少到两三个,从而提高了行政效率。王室内部政变的政治基础被削弱了,因为他们给予同胞和兄弟优惠待遇,但没有给他们真正的工作。他们坚决谴责那些有功之人(如刘友秋、钟绍敬、王驹等。他们相信自己对玄宗有功勋,并要求权力。任命有才能的首相是毫无疑问的。开元之初,姚崇任宰相。他帮助玄宗推行上述三项政策,清除僧尼,整顿官僚机构,为实现政治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继姚冲、宋京、张硕、韩秀、张九龄等之后。都是著名的人物,在政治上取得了一些成就。

政治稳定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发展了生产,繁荣了经济。开元时期,土地被开垦,许多“山和山谷被切断,还有许多峡谷”。根据杜佑的《通典》,他说:“泰山封于13年(开元),米封于13种文字,绿米封于5种文字。从那以后,世界上就没有什么珍贵的东西了。这两个首都拥有不到20件大米、32件面粉和210件丝绸。东至宋(今河南商丘之南)、边(今河南开封)、西至(今陕西凤翔)、夹路、猎店等酒楼招待宾客,食物丰富。每家商店都有驴出租和载客,突然间,几十里外的人都叫它们伊驴。北部的荆襄(今湖北省的江陵和襄樊)、太原和襄阳(今北京)、西部的四川(今四川省的成都)和傅亮(今甘肃省的武威)都有商店,都是用于商务旅行的。它们在数千英里之外,没有一英寸的优势。”可以看出,当时粮食和布料生产丰富,价格低廉,商业繁荣,道路畅通,交通安全。自元初以来的20年间,全国共有786.1万户(达1000多万户),人口4543.12万人,是初唐人口的两倍多。

社会经济的繁荣必将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唐诗最受后人的称赞。著名诗人高适、岑参和王维,尤其是李白和杜甫,都生活在这个时代。唐代中期的著名诗人(大理时期的十大才子)也是在这一时期培养起来的。其他艺术如音乐、绘画、雕塑和造型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见唐代)。

强大的国力是开元统治的另一个重要标志。唐高宗之后,吐蕃变得强大,成为唐朝对西方的严重威胁。武侯时期,漠北的后突厥复兴和东北契丹的崛起也造成了唐朝北部的紧张局势。贞观和永辉年间属于唐朝的许多地区再次失控。玄宗加强了邻近地区的军队,开辟了荒地,极大地丰富了防御。从东北到西北和南方,九个省时的使者,包括平鲁,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溪,西北法院的伊拉克和剑南成立,与五个政府特使从岭南,共同指挥和保卫军队。因此,开元五年,困在契丹二十一年的辽西十二州收复,颍州都督府在柳城(今辽宁朝阳)重置。漠北的通罗、巴江口又向唐朝投降了。后突厥与唐朝之间的战争也逐渐停止,取而代之的是友好交往。唐还在西域设置了安溪四镇,以防止吐蕃势力北进。在陇右和河西西部增加军事城镇,巩固河西走廊的稳定,确保中国与中亚和西亚之间的交通畅通。那时,唐朝的声音远达西亚,各国的使臣和商人不断来往。

但是在繁荣的背后,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危机也在发展。土地兼并激烈,大量农民逃亡,均田制、政府军制、租佃制都濒临崩溃。特别是,我们领导下的军事力量得到了加强,而内地的军事力量被废除了。结果,内轻外重,成为安史之乱的深层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柳州开元寺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柳州开元寺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毁于清末,原址在柳侯公园内。距今约1300年,清末时毁圮湮没,目前柳侯祠内已发掘出明清时期的开元寺建筑遗址。2009年9月29日,柳州开元寺由李宁基金会倡议并带头捐资重建,寺院新址选在柳州市都乐公园内,占地约近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其大雄宝殿为唐风木结构建筑。

重建后的柳州开元寺占地面积约8.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整体寺庙建筑群以唐风为范本,大雄宝殿全木结构由工程木与传统木相结合,采用榫铆相连接,室内大空间采用穹顶屋盖形式,在中国工程木结构建筑史上实属罕见。柳州开元寺是广西目前最大的佛教寺院,是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佛教文化观光区。

展开阅读全文

台南开元寺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台南开元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台南开元寺坐落在台南市北区,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是台湾最著名的寺院之一。它位于柴头港溪入海之处,所以最早被命名为“海会寺”,但又因为该寺为台湾第一座官建佛寺,便循唐玄宗所开之例,改称为“开元寺”。

台南开元寺对近代台湾佛教的发展影响颇深,于民国七十四年(1985年)8月19日被公告为二级古迹,亦是台湾府城七寺八庙之一。它坐西朝东,在蒋元枢整修之后为四殿两厢房的建筑群,为典型的伽蓝七堂寺院。游客从北园街上的山门进入后,便是宽广的庙埕,庙埕北边立有碑亭。而过了庙埕之后,便是三川门,其中央宽五开间,有三对由台南名师蔡草如所绘的门神,分别是中央的韦驮与伽蓝0与两侧的四大天王。而在三川门之上,0有“开元寺”匾,内则挂“小西天”匾,门旁还有清代名士林朝英所书的楹联,为其在台湾仅存的遗墨。

此外,台南开元寺内的七弦竹、诗魂碑也是颇具人气的看点。据说七弦竹是郑经之母董夫人所种,为来自河南卧龙岗的竹中异品,在台湾相当少见。

Tainan Kaiyuan Temple

必去理由:台湾最早的官办寺院

展开阅读全文

邢台开元寺

全文共 1226 字

+ 加入清单

邢台开元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邢台开元寺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邢州北路中段。

开元寺为唐开元年间敕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我国历代名刹,是佛教曹洞宗的祖庭之一,也是禅宗二祖的传钵之地和禅宗七祖神会大师的驻锡之地,元代皇家寺院。开元寺历届住持多为得道高僧,自唐玄宗李隆基下诏敕建后,周世宗柴荣又诏建了大圣塔,宋徽宗赵佶赐名为圆照塔,此塔高108米,为古代中国之最,1250年元世祖忽必烈赐名为大开元寺,列为皇家寺院。

开元寺占地45亩,坐北朝南,气势宏伟。该寺历代屡有修葺,现存殿阁,主要为明代建筑风格。这些建筑虽历经千年沧桑,保存仍基本完好,不少遗物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开元寺现存主要殿阁四座,天王殿、毗卢殿、观音殿和大雄宝殿(又称三世佛殿),气宇轩昂,巍峨壮观,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学术价值。其中天王殿,除了众所周知的佛像外,四壁皆为历代名人所题诗词。相传“八仙”之一的钟离权,当年拜访该寺住持、有道高僧万安长老时,就曾留下草书题壁诗。其诗云:“得道高僧不易逢,几时归去愿相从,自言住处连沧海,别是蓬莱第一峰。莫厌追欢笑语频,寻思离乱好伤神,闲来屈指从头数,见得清平有几人。

释迦牟尼殿(三殿)为整个开元寺建筑精华所在。此殿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巍峨壮观,结构精巧,风格独具。明朝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在观音殿前增加了四根雕花滚龙石柱,除山东曲阜孔庙中的雕龙石柱外,几乎无与匹敌。这四根石柱各高4.5米,柱围2.5米,雕艺精湛,线条流畅。柱上游龙或盘旋而上,或蜿蜒而下,或回首凝视,且龙首龙体皆突出柱外20—35厘米,力度感强烈,俨然真龙游跃腾舞,造型生动,风格粗犷,堪称中华民族文化艺术之瑰宝。龙柱两侧的石板雕花,工艺精巧,手法细腻,同样令人叹为观止。第四殿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布瓦顶。规模宏大,别具风格。现存殿宇多为明清时期建筑。

寺内还遗留金代巨型铁钟一个。该钟高2.70米,下沿围长7.2米,钟厚半尺,重达3万多斤。该钟铸成于金“大定甲辰岁”即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钟壁有日、月、人、兽、牛、鱼等十二种图案,与黄道十二宫相对应。它是研究我国古天文学发展渊源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另有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等八卦图像,含乾坤浑圆之说。钟壁还铸有文字数百,清晰可辨,多记载铸造、监制、资助人姓名或身份、籍贯等。

寺内西侧有经幢二座,一为唐代建造的“道德经幢”,石质,通高七米,呈六面形,分为三截,共十八面,上刻有老子《道德经》。据《邢台县志》载,经幢文字系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所书,为国内仅存的三座同类经幢之一,极具历史价值,另一座建於後梁乾化年间(911一915年)的唐代尊胜陀罗尼经幢,刻《陀罗尼经》一部,并题有“印度副使李逢书”等字样,雕刻精细。今为不多见的浮雕珍品。寺后原有宝塔一座,名曰“园照塔”,现已不存。

2006年邢台开元寺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泉州开元寺镇国塔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泉州开元寺镇国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泉州开元寺镇国塔,座落在泉州开元寺内东面,与西边的仁寿塔相隔200米对望,俗称“东塔”。镇国塔,塔高5层,平面8角形,高约48米,建于南宋末年,于嘉熙二年建(公元1238),在淳佑十年(公元1250年)竣工。

塔身结构虽为石质(花岗岩),却是宋式木构的高仿之作,细节一丝不苟。塔基须弥座雕刻精美,壸门内雕刻着佛陀诞生至成道的故事(与西塔主要为花卉不同)、佛本生故事、阿育王皈依佛门、佛教东传等39幅;塔身每一面皆刻有天王、菩萨、僧人等浮雕。

泉州开元寺双塔,构造之精美、保存之完好,称之为中国石塔巅峰之作,绝对实至名归!

东为"镇国塔",始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由倡建者文偁禅师建成五层木塔,前后经过几次毁坏与重修,易木为砖,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改七级砖塔,今石塔为南宋嘉熙二年(1238年)至淳佑十年(1250年)间重建,高48.24米。

东塔塔平面分回廊、外壁、塔内回廊和塔心八角柱四部 分。塔为框架式的结构。正中的塔心柱直贯于各层,是全塔的支撑。各层塔心柱上的八个转角处均架有石梁,搭连于 2米厚的塔壁和倚柱,顶柱的护斗出华拱层层托出,缩小石梁跨度。石梁与梁托如同斧凿,榫眼接合,使塔心与塔壁的应力连结相依形成一体,大大加强了塔身的牢固性。塔壁使用加工雕琢的花岗岩,以纵横交错的方法叠砌,计算精确,筑工缜密。东塔于 1997年入选中国四大名塔邮票,可称得上:石塔之王。 ’‘

景点位置

泉州市西街开元寺内东侧

展开阅读全文

开元寺甘露戒坛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开元甘露戒坛为文化旅游景点。

甘露戒坛位于大雄宝殿之后,据说唐朝时候,此地常降甘露,僧行昭开后为甘露井。北宋天禧三年(公元1019年)在井上始筑戒坛,遂称甘露戒坛。现存建筑系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重建的四重檐八角攒尖式,坛顶正中藻井,采用如意斗拱,交叠上收,似蜘蛛结网,结构复杂精巧;坛之四周立柱斗拱和铺作间有24尊木雕 飞天,身系飘带,手持乐器、鸣鸣弹奏,翩翩飞翔,与大雄宝殿的频伽一样,既是建筑艺术的瑰宝,又是研究闽南古乐南音十分宝贵的形象资料。据说,全国佛教寺庙 唯有北京戒坛寺、杭州昭庆寺和泉州开元寺尚保留着戒坛的建筑规制。

景点位置

泉州市西街开元寺内

展开阅读全文

邹城开元寺遗址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邹城开元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开元寺遗址,位于张庄镇大彦村南,系佛教寺院,名为“岠樾山开元禅寺”,亦称“朗公禅寺”, 因东晋沙门笠僧朗公卓锡曾在此住持修禅而得名。规模宏大,有“骑马关三门之说”,碑刻有十几通,石雕像群高达丈余,已圯毁于建国初期。开元寺占地约700平方米,院内原有大雄宝殿,三重碑,背靠凤凰山,更显庄严肃穆。原村北有开元寺塔林,有1碑13塔,占地10余亩,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多为石刻莲花座样式。

信息来源:邹城政务网

大彦村:大彦村简介大彦村位于张庄镇东北部,辖区面积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20亩。全村村民505人;两委班子5人,党员13名。该村以种植花生、地瓜为主,201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0.2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30元。。

展开阅读全文

开元观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开元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荆州市中心城区荆西路。是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始建于唐开元年(公元713至741年)间,故名开元观。其现存建筑为明清两代重建,共有三重殿,前为雷祖殿、中为三清殿、后为祖师殿。后殿建于高台之上,前有天门,门楼精巧,顶檐两端装饰有蟠龙一对。祖师殿飞阁数重且雕饰有龙头,象征降龙伏虎的两把宝剑,分别刺入两个龙头。殿内正中上方绘有五色龙凤,形态栩栩如生。观内现存有明清碑刻、铜钟等文物。雷祖殿旁陈列的特大型马槽和大铁锅传说为关羽和曹操所用。

展开阅读全文

紫竹山开元寺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竹山开元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紫竹山佛寺坐落在玉皇山西坡腹地,她被倚玉皇山主峰,面向高桥新镇,两厢层恋拱护,呈“左青龙右白虎”环抱之势,其地形地貌颇似一只潜于崖下的水獭。据前辈老人说,这里本叫“獭鼻头”,是当地郑姓大户的祖坟地。郑家有三个儿子,均在外省为官,某年某月,三兄弟不约而同地回家省亲,都不约而同地叙说自己做了一个相同的梦,梦见一白衣老妇人说这块坟地是她的屋场地。三兄弟见面后猛然醒悟,那白衣妇人不久是观音菩萨么?于是,郑家的祖坟就理所当然地迁走了。明末清初年间就在这獭鼻头上建起了“紫竹山佛寺”,距今已有360余年历史。

高桥镇:长沙县辖镇。1949年属沙田、石门乡部分,1956年分属百禄、耕庆乡,1958年属百禄、高桥公社(后统属高桥公社),1983年置高桥、范林乡,1994年建高桥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府48公里,面积112平方公里,人口3.1万。镇政府驻高桥。长平省道过境。辖桥里、双凤、百禄、峡山、螺岭、虹桥、中南、高桥、涧山岭、白石源、凤山、涂冲、松竹、范林、金桥、岳龙、兴隆。

展开阅读全文

桂林开元寺遗址

全文共 351 字

+ 加入清单

桂林开元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市区民主路万寿巷。寺始建于隋代,初名缘化寺。唐初称善兴寺。唐显庆二年(657)建舍利塔于寺内。开元二十六年(738)改名开元寺。宋代又改名永宁寺、宁寿寺。元顺帝赐书“圆觉”二字,故又名圆觉寺。明代复名宁寿寺。清代称万寿寺。民国后仍称开元寺。据《临桂县志》记载,远在唐代,开元寺曾因纱灯延火烧毁而重建。明洪武二年(1369)又毁于火,洪武十六年(1383)再修建。清顺治十五年(1658)和乾隆五十七年(1792)线国安、李宜民也先后进行过修缮。开元寺是桂林历史上一座名刹,唐天宝七年(748),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扶桑(日本)受阻辗转来到桂林,曾与日本僧人荣睿普照等数十人,滞留寺中一年有余。但到清末,寺已荒废成“停柩庄舍”了。今仅存舍利塔。寺院房舍多毁或已改建作为他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元轻易贷安全吗?大家可以从这些信息中看出端倪!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在网络贷款行业中,有些平台并不是很靠谱,给借款人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随着大家安全意识的提高,在申请贷款前,往往会先了解贷款平台是否安全。近日,就有人问:开元轻易贷安全吗?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有关内容。

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开元轻易贷的申请条件,收费情况以及舆论情况。大家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来大致判断出开元轻易贷是否安全。

申请条件

开元轻易贷不需要借款人提供抵押和担保,符合两个条件就可以申请:

(1)年龄在18周岁以上,个人信用良好;

(2)有企业及企业法人、股东做担保。

收费情况

开元轻易贷目前的贷款产品有三种,分别是轻盈、月盈和众盈。从开元轻易贷公布的贷款利率来看,轻盈的年化贷款利率为8.62%,月盈的年化贷款利率为8.1%,众盈的年化贷款利率为9.02%。

特别提示:开元轻易贷会收取大家借款本金的0%-3%,作为贷款服务费。另外,大家需要向开元轻易贷缴纳借款本金的10%作为审查监督金,按时履约才可以返还。

舆论情况

从目前的舆论角度来看,开元轻易贷的负面消息还是很少的,反映它不安全的网友很少。

以上,就是开元轻易贷的一些信息,大家可以从中判断一下开元轻易贷是否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开元盛世”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开元盛世

1.唐朝的社会经济:

(1)茶树种植:茶叶生产在江南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

(2)农业生产工具改进: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3)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4)商业:唐朝时期,全国的大都市有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

2.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3.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4.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展开阅读全文

中考历史知识点记忆歌:二十二、“开元盛世”

全文共 203 字

+ 加入清单

二十二、“开元盛世

(一)

“开元之治”唐玄宗,任用宰相名姚崇,

十项建议献良策,玄宗一一都依从。

重视吏治看政绩,改革图新大手笔,

玄宗前期政局稳,“开元盛世”显生机。

(二)

农田水利多工程,水稻育秧产量增,

蔬菜传入新品种,饮茶之风多盛行。

犁地改用“曲辕犁”,“筒车”灌溉新工具,

丝织陶瓷都出名,城市发展鼎盛期。

(三)

玄宗后期图享乐,宠爱贵妃惹大祸,

安史之乱局势转,唐朝从此渐衰落,

907年唐朝亡,后期五代又十国。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从“贞观之治” 到“开元盛世”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唐朝的特点:繁荣且开放)

(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

1、626年,李世民(唐太宗)继位,次年改国号为"贞观"。

2、唐太宗采取的主要措施:

(1)思想上:吸取隋速亡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重用魏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重用房玄龄、杜如晦等)

(2)政治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进土科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3)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4)军事上:发兵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设置了安西都护府)

3、统治局面:唐太宗统治的贞观年间(627-649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局面为"贞观之治"。

4、评价: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为后世的繁盛局面奠定了基础。

二、女皇武则天

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政权。

2、治国措施: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农业。

3、作用:

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启下),治宏贞观(承上)"。

三、"开元盛世"

1、出现盛世的原因:

唐玄宗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任用姚崇、宋璟为相,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整顿吏治,裁减冗(rǒng)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3.统治局面:

唐玄宗统治前期(年号"开元",后期年号为"天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全盛),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