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原会流鼻血怎么办汇集20篇

浏览

2568

文章

687

高原脑水肿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高原旅游最难克服的就是高原反应,高原反应严重了就是脑水肿,喜欢到高原旅游的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安全,那么高原脑水肿的诱发因素有哪些呢?接下来小编为您介绍。

高原脑水肿的发病率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一般来讲,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大约50%~75%的人出现急性高原病,但经3~10天的习服后症状逐渐消失。

高原脑水肿大脑表面及脑底血管扩张,充血及水肿。脑表面,脑实质如灰质、白质、胼胝体和小脑灶性点状出血。显微镜下神经细胞肿胀,边缘不清,染色模糊,脑血管壁钙化等。

在机体的所有器官中,大脑是最活跃的耗氧者。100g脑组织每分钟耗氧量为3.5ml,几乎是肌肉所需量的20~25倍。当人体暴露于低氧环境时,虽然吸入气氧分压明显降低,但机体对低氧进行内在自身调节,使脑血流量增加,脑组织的氧传递和氧利用率仍维持正常水平,脑组织一般不发生缺氧性损伤。在急性缺氧下,脑循环的变化与血液中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组织代谢水平的高低等有关。Siesjo指出当动脉血氧分压下降至30mmHg时,脑循环开始障碍,脑组织代谢紊乱。高原脑水肿发病机制很复杂,主要变化是缺氧引起的脑间质水肿和脑细胞肿胀。

通过以上小编的介绍,您是否对此问题了解了呢?关于更多旅游疾病知识的详情,可以登录查询,很多知识等您来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高原反应的正确缓解方法

全文共 638 字

+ 加入清单

高原地区旅游很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尤其是对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人群来说,出现高原反应的几率会特别大。高原反应的正确缓解方法是什么?需要注意哪些才能有效的避免高原反应?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调整心理

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许多的反应症状都是心理作用或有心理作用而引起的,比如:对高原有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和战胜高原决心的人,出现高原反应的机会就多。

2、轻微症状自行缓解

刚到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严重的会有头痛、全身肌肉痛、失眠等症状。但这种反应是很正常的,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1~3天后,上述症状都会好转或消失。反应缓解之后,应该控制自己的行为以保证安全。

3、尽量不要吸氧

人们常常用吸氧来缓解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这样便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所以,如果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特别是在静处时较轻微,就最好不要吸氧,这样会更快适应高原环境。

4、初到高原不要做激烈运动

初到高原不可急速行走,也不能跑步,更不能做体力劳动,最好能用半天时间完全静养休息,第一晚上要早休息多睡觉。这一条要从一进高原就开始做,很多人刚到高原没有什么反应,结果晚上出现症状。

温馨提醒:

高原反应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出现高原反应之后得不到重视。旅游时遇到高原反应该怎么办?可以多了解一些旅游疾病知识,如果高原反应的症状比较严重,需要及时服用红景天或者高原安等抗高反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高原肺水肿的治疗措施

全文共 1396 字

+ 加入清单

高原肺水肿需要尽早的治疗,因为这种高原反应引起的症状很容易会危害到病人身体健康,那么高原肺水肿的治疗措施有哪些?今天本文就来详细的讲解一下。

绝对静卧休息,吸入流量高浓度氧,保暖。数现场确无医疗条件,转运到低海拔区,可迅速好转。休息2-3天后可再攀登。地塞米松10~20mg稀释后缓慢静脉注射,每日1~2次,可减少肺毛细血管渗出。氨茶碱0.25mg加50%葡萄糖20ml稀释缓慢静脉折射和缓解支气管痉挛和降低肺动脉压。如无低血压,可舌下含化硝苯啶5~10mg降低肺动脉压,如出现右心衰竭,可用毒毛旋花子甙K或毛花甙C。

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关键。在发达国家,由于高山急救设施的现代化,一旦发生肺水肿就迅速转移到低海拔地区。但在我国青藏高原,主张就地抢救,以免因长途转送,路途颠簸或供氧中断而病人死于途中。杨氏等人在海拔4800~5200m采用就地治疗了54例各型高原肺水肿,其治愈率为100%。

1、氧疗吸入高浓度、高流量氧是挽救病人的关键。100%氧,以4~8L/min输入。当病人有大量泡沫痰时,可用祛泡沫剂,如50%~70%乙醇或二甲硅油。有条件也可用高压氧舱治疗。输氧后应迅速增加血氧饱和度,降低肺动脉压和改善症状,但输氧应持续12~24h,直到病人完全恢复。

2、药物治疗

(1)氨茶碱(aminophylline):是治疗高原肺水肿很有效的药物,可降低肺动脉压,强心利尿,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首次量为5~6mg/kg稀释于25%~50%葡萄糖40ml,缓慢静脉注射。根据病情,4~6h可重复。

(2)利尿剂:它能脱水,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负荷,降低肺血管阻力的作用。常用呋塞米(速尿)20mg稀释于25%葡萄糖20ml静注,或依他尼酸(利尿酸钠)25~50mg静注。利尿时要注意补充氯化钾,以防低钾低氯血症,同时也要注意血液浓缩。

(3)血管扩张剂:硝苯地平(硝苯吡啶)能阻滞血管平滑肌钙内流,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用法为50mg,2次/d。酚妥拉明(phentolamine),是α-受体阻滞剂,可扩张体循环小动脉和大静脉,有正性肌力作用。用法为5~10mg稀释于50%葡萄糖20~40ml缓慢静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扩张细小动脉及静脉,兴奋心肌作用。用法为10mg/6h。

(4)皮质激素:高原肺水肿病人肾上腺皮质功能是可能低下的,故对一些严重病人使用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它可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功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肺内渗出液的吸收。常用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200~300mg静滴,或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10~20mg静滴。

(5)吗啡:曾有人提出吗啡可抑制呼吸中枢,故应禁用。但有些危重病人使用后效果很好。其作用是该药能消除焦虑和不安,降低中心静脉压,减少肺血容量,减轻心室负荷的作用。因此,对烦躁不安,剧烈咳嗽,咳大量泡沫痰,劳力性呼吸的严重病人可使用吗啡。但有嗜睡,昏迷,休克,呼吸不规则的病人则不宜使用吗啡。用法为5~15mg皮下或肌内注射。

(6)其他:如病人发生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呼吸道感染时,根据症状和病情予以强心,兴奋呼吸,抗感染等。

所以说要多关注上述等旅游疾病知识,通过就可以了解高原肺水肿治疗措施,如果想要了解旅游时遇到高原反应该怎么办等知识,都可以登录。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高原反应吃巧克力有用吗

全文共 407 字

+ 加入清单

巧克力是很多女性和孩子的最爱,但是对于长期在外旅行的人来说,外出旅行的时候最好能够随身携带巧克力。因为,巧克力可以为身体补充大量的热量和能量,对外出旅行提升体力非常有帮助。高原反应吃巧克力有用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有很多在高原旅游的人,当出现一些轻度高原反应的时候,吃一块巧克力之后就会感觉到特别舒服。其实,这并不是因为巧克力可以缓解高原反应。而是吃巧克力之后,增强了身体的能量,以及抵抗外界刺激的能力。要想真正摆脱高原反应,只好吃巧克力是不够的。

很多旅行者都想知道,旅游时遇到高原反应该怎么办?旅行者在出现高原反应之后,大多会伴随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等症状。饮食上只要不喝酒不吃的过于油腻,基本上没有特别的禁忌。建议以高蛋白、高营养和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这样可以有效缓解高原反应。

温馨提醒:

外出旅行的时候,尤其是去高原地区旅游,一定要掌握一些旅游疾病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抵抗高原反应的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治疗高原反应的常见药品有哪些

全文共 540 字

+ 加入清单

高原地区旅行,永远绕不开高原反应。因为长期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俺去了海拔比较高的地区,由于身体适应能力得不到及时调整,就很容易出现高原反应。治疗高原反应的常见药品有哪些?这是很多人特别想知道的问题。旅游时遇到高原反应该怎么办?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治疗高原反应的常见药品

1、中药类,高原安,红景天;

2、西药类:肌苷口服液,若迪康胶囊,芬必得,加合百服宁,散利痛等。

3、感冒类:板蓝根,日夜百服宁,泰诺,白加黑等,用于缓解头痛、发热、恶心等感冒类症状。

4、消炎类:若氟沙星,阿莫西林,头孢类等。消化不良、水土不服出现肠胃炎症等导致身体不适、抵抗力降低,容易引发高原反应,所以消化药和消炎药也是必须的。

5、清火类:牛黄解毒片,双黄连口服液等。

6、肠胃类:吗丁啉,黄连素,氟哌酸等。

重症高原反应用药

1、硝苯地平:治疗高山肺水肿。硝苯地平(心痛定)扩张小动脉,可以减轻肺水肿。

2、地塞米松:治疗高山脑水肿。根据缺氧情况可加服地塞米松0.75~6毫克,分2~4次/日服用。此药在减轻高原反应缺氧时的主要作用是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以提高携带氧气能力。

温馨提醒:

去高原地区旅游一定要多了解一些旅游疾病知识。当出现高原反应之后,才能够及时根据自己的实际症状持相应的药品进行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中国地理知识点归纳:青藏高原青海与西藏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青藏高原青海西藏

1.位置和地形

位于青藏高原上,是我国藏族的主要分布区。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高原上湖泊众多,盐、硼、钾资源丰富。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2.高寒气候特点

青藏高原高寒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冬寒夏凉、终年气温较低,太阳辐射强、日照长,昼夜温差大;降水少。

3.著名的谷地和盆地

河谷低地的农业区青藏高原独特的高原气候,使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但在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适于喜凉的农作物生长,并且由于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农作物的生长期延长,使得麦类作物有充分的时间积贮营养物质,所以单位面积产量较高。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东部的汉水谷地是高原上的重要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有青稞、小麦等。

“西藏的江南”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东南的察隅地区,海拔多在3000米以下。在谷里分布着稻田、茶园、香蕉园,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聚宝盆”——柴达木盆地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位于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之间,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这里矿藏丰富,被人们称为“聚宝盆”。

4.丰富的地热资源

地热资源主要分布于冈底斯山以南到喜马拉雅山脉以北广大地区。羊八井地热则国目前最大的高温地热田,已建成我国著名的地热电站。

5.交通以公路为主

解放后,修筑了兰青铁路和川藏、青藏、新藏、滇藏等公路,西宁是青藏地区最大工业城市;拉萨是西藏经济、政治、文化和公路交通的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国最西端位于新疆的什么高原?

全文共 681 字

+ 加入清单

帕米尔高原

我国领土的最西端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帕米尔高原。帕米尔高原中国古代称葱岭,古丝绸之路在此经过。地处中亚东南部,横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

帕米尔高原,波斯语,意为平顶屋。中国古代称葱岭,古丝绸之路在此经过。地处中亚东南部、中国新疆的最西端,横跨塔吉克斯坦、中国和阿富汗。帕米尔高原地跨中国新疆西南部、塔吉克斯坦东南部、阿富汗东北部,是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和天山交会的巨大山结。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

帕米尔高原山体高大,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主要山峰均在6000米以上。西部塔吉克斯坦境内主峰共产主义峰海拔7495米,列宁峰7134米。东西部差异显著。西帕米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都很大;纬向和经向山脉相互交错,地形复杂,具有高大山原的特点;河网密度大,切割深,夷平面遭受破坏严重。东帕米尔高原绝对高度较小,相对高度也较低,高原特征显著,谷地宽广。高原冰川广布,有1085条,面积8041平方千米。最长的费德钦科冰川长77千米。冰川湖泊众多,最大的喀拉湖面积383平方千米,最深236米。

中国境内的帕米尔高原是其东部,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喀什地区境内。东以木吉谷地和塔什库尔干谷地为界,与西昆仑山相邻,南邻喀喇昆仑山。北部呈北西一南东走向,南部呈北北西南南东走向。长260千米,宽50~100千米,由高原山地和高位山间盆地构成。山地海拔一般5000~5500米,山间盆地海拔3500~4200米,部分地段降至3200米。有红其拉甫、明铁盖等山隘,是古丝绸之路南下印度、西去阿富汗、伊朗的重要通道。已有中巴公路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的四大高原在哪里

全文共 196 字

+ 加入清单

1.青藏高原:位于我国的西南部

(1)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

(2)高原的边缘与内部多山脉,但高原面起伏平缓

(3)雪山、冰川广布

2.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

(1)我国第二大高原

(2)地面坦荡

3.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以北

(1)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

(2)高原表面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4.云贵高原:位于云南东部和贵州的大部

(1)地势西高东低

(2)石灰岩广布

(3)峰岭众多,地面崎岖,有许多山间小盆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在高原地区冻伤后如何急救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青藏高原全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下,最低气温达-30℃以下。冻伤为高原地区发病率较高、危害性较大的疾病,轻则影响健康及工作能力,重则导致伤残,甚至危及生命。那么在高原地区冻伤后如何急救呢?

高原冻伤的特点

(1)海拔越高冻伤发病率越高;

(2)四季均可发病,以1、2、12月居多;

(3)因地形复杂、交通不便、救治较困难,易发生冻伤2溶化2再冻伤的损伤;

(4)重度冻伤截肢率较高。

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对于高原地区冻伤要做到早发现,迅速脱离寒冷环境,快速复温,缩短冻伤时间。严禁火烤,以免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坏死。同时也要防止冻伤-溶化-再冻伤。

改善微循环的重要性

高原条件下血细胞比容及血粘稠度较高,血小板聚集性加强,血液有高凝倾向,微循环内易形成血栓,缺氧可增高微血管通透性,外周血管阻力增强,血流量下降。使用右旋糖酐对改善红细胞的凝聚、疏通毛细血管血流、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组织的灌注量和防止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暴露治疗的优点

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紫外线较强,不适宜细菌生长,故空气中细菌数量较少,为预防和控制创面感染,抑制结痂溶化和糜烂,加速创面愈合提供了良好环境,因而在高原地区宜采用暴露疗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高原反应输液有效果吗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旅游时遇到高原反应该怎么办是我们在去高原地区时要了解的知识。高原病多为机体缺氧所致,如脑缺氧可引起头晕,头痛,嗜睡,昏迷等,心脏缺氧可引起心绞痛,心衰等等,一旦出现可疑症状,应尽早治疗,那么高原反应输液效果吗?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旅游疾病知识。

高原反应输液是有效果的。碰到高原反应,首先不要紧张,要视其反应程度而有针对性的治疗。如果反应较轻,可采取静养的办法,多饮水、少运动,一般一段时间后会好转或消失;如果反应较重,可服用一些药物帮助治疗;如果反应太重,就要到医院进行治疗,输液、吃药、吸氧等;如果实在受不了高原反应的折磨,只好乘最早的航班返回内地了,一般情况可以立即得到缓解。

高原反应的治疗方法:

1.轻症者。可不予处理,一般经适应1~2周症状自行消失。反应较重者酌情选用镇痛、镇静、止吐等药物对症治疗,如去痛片、地西泮、甲氧氯普胺等。头痛及呕吐还可用“氨扑苯”及“消呕宁”,后者主要作用于呕吐中枢而对其他区域无抑制作用。

2.重症者。可予间断或持续吸氧,不主张长时间吸氧,因有碍机体对低氧环境习服。必要时可用轻缓利尿剂如醋氮酰胺或用氨茶碱口服等治疗。治疗基本原则是早期诊断,避免发展为严重高原病。轻型患者无特殊治疗,多数人在12~36小时内获得充分适应后,症状自然减轻或消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高原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高原反应就是急性高原病,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那么大家知道人为什么会产生高原反应吗?高原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接下来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

高原反应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小编分析如下;

高原反应,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未经适应训练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一般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之外,还有恶劣天气如风、雨、雪、寒冷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因素,都可以加剧高原反应不适应。由此引起身体方面的不适。

一般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以后,机体在短时期发生的一系列缺氧表现,称为急性高原反应。慢性高原反应,是指人通过长期不断的调节仍不能适应,以致形成一种高原机能失调的现象。一般认为凡进入高原三个月后,仍有部分或全部高原反应症状,可视为慢性高原反应。

调查结果显示,并不是每一个登上高原的人都会出现高原反应,高原反应的发生、恢复的快慢与个体适应能力有关,个体差异很大。例如这次没有发生高原反应的人,也未必在下一次登上高原时,就没有反应。如有些人每次都会发生高原反应,这就是高原反应敏感者、或高度易发者。

温馨提示:去高原旅游登山上升的速度不宜太快,最好步调平稳,并配合呼吸,同时要视坡度的急缓而调整,使运动量和呼吸成正比,尤其避免急促的呼吸。上升的高度应逐渐增加,每天攀爬的高度应控制,以适应高山气压低,空气稀薄的环境。

打算去高原旅游的朋友们一定要带上应对高原反应的药物哦,以备不时之需。好了这期的旅游疾病知识我们就先讲到这里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发生高原反应如何急救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高原反应,即高原病,指未经适应的人迅速进入3000米以上的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压氧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那么发生高原反应如何急救呢?也就是说在旅游时遇到高原反应该怎么办

急救治疗:

1.出现高原肺水肿时,绝对半卧位休息,两腿下垂,立即充分吸氧,最好是含有50%~70%酒精的氧气,流量6~8升/分;立刻口服呋塞米(速尿)40毫克/日。使用速尿可能会出现轻微恶心、腹泻、药疹、视力模糊、直立性眩晕、肌肉痉挛、口渴等,注意开始用量不要过大,根据情况可加至80毫克,2次/日。硝苯地平减少肺水肿。

2.发生感冒时,需要注意的是,在高原地区应尽量避免感冒。高原感冒时发烧温度有假象,测体温的温度常会低于实际温度1度,所以易被忽视。呼吸道感染即使很轻微,也可增加发生高原肺水肿的危险性。因此,要加强保暖预防。进入高原后,减少洗澡次数或不洗。发现感冒初起症状,立即服用抗感冒药。若两天以后再服抗感冒药,一般已无效。

3.发生高原脑水肿时,要迅速、连续给含5%二氧化碳的氧气直至清醒,清醒后仍间断给氧。有条件的应用高渗葡萄糖、甘露醇、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色素C等治疗以减轻脑水肿,促进恢复。

4.发生呼吸性硷中毒时,用报纸卷成圆锥状,在锥尖处撕开一个直径1-2厘米的小孔,将圆锥状的报纸紧贴面部,使呼出的气体再度吸回来,也就是将呼出的二氧化碳再次吸回来,改善体内的酸碱度,纠正呼吸性硷中毒。

以上旅游疾病知识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但在发生高原反应时可以及时抢救,谢谢大家对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高原反应的正确睡姿

全文共 443 字

+ 加入清单

高原旅游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很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尤其是对一些身体素质不是太强的人群来说,一旦出现高原反应之后,会出现很多不适症状,还会影响正常的睡眠质量。高原反应的正确睡姿是什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睡觉的姿势仰卧、俯卧、左侧卧、右侧卧,对于正常的人来说,不拘泥于一种睡姿。人在睡觉时,也不会一直都保持一种睡姿,夜里经常会不断变换着睡觉的姿势,不过这样更有利于解除疲劳。但是,在高原地区旅游的时候,应对高原反应时睡姿也很关键。

在高原上旅行,高原反应会影响睡眠质量。建议采用右侧卧的睡姿会比较好。因为中医认为右侧卧的睡姿,微微伸缩双腿,让心脏处于高位,肝脏处于低位,心脏受到压力会比较小,不会出现肝脏供血不足的情况,同时也可以促进胃部的消化,身体处于放松状态,给大脑、心、肺、胃肠、肌肉、骨骼提供充分的休息和氧气供给!

温馨提醒:

很多人在高原旅游的时候,都害怕遇到高原反应。旅游时遇到高原反应该怎么办?只要多了解一些旅游疾病知识,相信大家都会比较顺利的解决这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原反应会导致血压升高吗

全文共 570 字

+ 加入清单

有许多经验不足的登山者到达一定的海拔高度后,往往会感觉身体不适,这是因周边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自然生理反应。关于旅游疾病知识您又了解多少呢?比如高原反应会导致血压升高吗?下面就由告诉大家答案吧。

高原会引起高血压,但只是针对部分人而言。高原反应主要是头痛为主,有的可表现为脉搏显著增快、血压升高,或者是血压低。高原高血压症是指在平原地区血压正常,进入高原后才有血压增高,舒张压在12.0千帕(90毫米汞柱),收缩压在18.7千帕(140毫米汞柱)或以上者.这种病人如返回平原,血压会恢复正常,病会不治自愈.人到达高原初期,机体对低氧产生急性应激反应,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增强,血中可以促使血压增高的生物活性物质儿茶酚胺类增多,心排血量增加,周围小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这样就加强了血液对组织的灌注,有一定的适应作用.以后随着其它器官或细胞水平适应的建立,约经数周至数月,血压逐步恢复正常.但少数人由于中枢神经对低氧的调节功能紊乱,交感活动依然维持在高水平,全身细小动脉痉挛,肾脏缺血分泌肾素,进一步使小动脉收缩而形成恶性循环.发病诱因是精神紧张,对高原恐惧,忧虑,缺乏体力活动,都易促进发病.

如果您从未进过高原,小编建议您在进入高原之前,一定要进行严格的体格检查,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切勿盲目进入高原。感谢大家的关注和支持,咱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到九寨沟旅游需要买抗高原反应的药吗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节假日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去外地旅游,如果大家要去一些高原地区,就一定要提前了解一些旅游疾病知识,还要随身携带一些急救药物。到九寨沟旅游需要买抗高原反应的药吗?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九寨沟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区,距离成都450公里左右距离黄龙风景区130公里从成都出发坐车去九寨沟需要8小时左右。九寨沟口海拔1900米。最高景点海拔3100米。一般人在九寨沟没有高原反应,可以放心游玩。如果需要预防,可以提前一个礼拜服用红景天。

1、可以携带一些预防感冒的药品,比如,三九感冒颗粒正柴胡颗粒,退热药日夜百服咛等。并在出发前两三天开始服用。

2、携带一些预防高原反应的药物,高原安,高原康复方丹参滴丸等,出现高原反应之后可以服用。如果有条件,应携带能连续供氧五六个小时以上的氧气瓶,也可携带氧气。

3、要携带高原肺水肿等急性高原病急救所需的药品,比如,奥默携氧片高原康等。最后,要准备急救包和一些消炎药品。

温馨提醒:

正常情况下,去九寨沟旅游不会出现高原反应。旅游时遇到高原反应该怎么办?一定要及时休息,情况比较严重的需要吸氧以及吃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高原反应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在去高原地区旅游之前,都会特别担心自己会有高原反应。这就需要大家多了解一些旅游疾病知识,这样才能够知道自己是否出现了高原反应。怎么判断自己是否有高原反应?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从海平面地区进入高原地区以后,由于高原大气压低、空气稀薄、氧分压低、加上寒冷干燥,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人体会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不适症状,就是大家常说的高原反应。一般表现为头痛、气短、胸闷、厌食、微烧、头昏、乏力等。

其实,每个人的高原反映也会有所不同,也没什么规律可循。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地面对它,大部分人的反应症状很多是因为心理作用或有心理作用而引起的,比如,对高原有恐惧心理,缺乏思想准备和战胜高原决心的人,出现高原反应的机会就多。

建议初到高原地区,不可疾速行走,更不能跑步或奔跑,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尽可能不要饮酒和吸烟,多食用些蔬菜和水果等富有维他命的食品,适量饮水、注意保暖。

温馨提醒:

除了一些身体素质本来就比较弱的人,正常情况下高原反应不会特别严重,而且会在逐渐适应环境之后自行消退。所以,应对高原反应最主要的方法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黄土高原在哪个省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东西千米以上,南北700公里.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跨山西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南省等省区,面积约40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在哪个省?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北部,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至长城,主要包括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份,面积4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180米,气候干旱,降水集中,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矿产丰富,煤、石油、铝土储量大.黄土高原是如何形成的?

100多年来,许多科学家一直致力于这个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几十个假设:有些人认为黄土的家乡不在当地,是风把黄土运到黄土高原(称为黄土风成理论);有些人认为黄土运到黄土高原(称为黄土水成理论);有些人认为黄土的家乡在当地,是原岩石、砾石的风化作用,残留地演化为黄土(称风化残积理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让你远离高原反应的八个小知识 高原徒步必备

全文共 830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高原反应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你不了解它。了解高原反应之后,你会发现它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但我们必须要懂得预防和应急。

1

一、什么是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指当人们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由于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因素引起的自然生理反应。简单来说,身体对缺氧环境的适应过程就叫做高原反应。

一般在海拔高度达到2700米左右时,就会出现高原反应。根据数据显示,如果快速到达海拔超过3500米的地区(例如:拉萨),高达75%的人都会有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

2

二、高原反应的症状是什么?

高原反应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气短、胸闷、失眠、呕吐、口唇发紫、食欲不振、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

高原肺水肿或脑水肿是高山症中非常严重的疾病,伴随的症状常常是致命的,如连续干咳、带有血丝的粉红色泡沫痰液、长时间严重头痛、意识混淆、失忆、幻觉、昏迷等。

3

三、应对高原反应的有知识

1.良好的心态对抵御高原反应至关重要。一些高原反应症状可能是由心理作用引起的,恐惧心理会明显增大高原反应出现的概率。相比之下,儿童对高原反应的适应过程往往比部分成人更短,这正是因为儿童不懂得什么是高原反应,没有心理负担的原因。适应能力强的人高原反应症状会在1-2天内消失,适应能力较弱的人则需要3-5天。

2.建议初次到达高原地区时,不要快速行走,更不能奔跑或从事大体力劳动.

3.注意保暖,不要频繁洗浴,以免因受凉引起感冒。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肿的主要诱因。

4.一起旅行的夫妻也应暂停性生活。

5.适量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充足.

6.不可暴饮暴食,以免加重消化器官负担.

7.不要饮酒和吸烟,多吃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8.酥油茶也能帮助缓解高原反应。

4

对于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症状,可以选择使用加合百服宁等止痛药;肌苷口服液是缓解高原反应比较有效的药物;服用西洋参含片和葡萄糖口服液对缓解高原引起的疲劳有一定帮助。在拉萨还可以购买一种叫做高原康的药物,这是一种较好的抗急性高原反应药物,但此药物有一定副作用,建议按照说明书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高原地区水资源丰富吗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高原海拔高,气压低,氧气含量少,利用这一低压缺氧环境,可提高人体的体力耐力素质,故其成为体育界耐力训练的“宝地”。那么高原地区水资源丰富吗?接下来小编为您介绍。

高原水资源非常丰富,具体的介绍如下:

1、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区,也是我国湖泊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

2、绝大多数属内流湖,为咸水湖和半咸水湖。其中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纳木错为海拔最高的大湖。

3、除天然湖泊外还有许多人工湖泊水库。

4、雅鲁藏布江出国界的区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3000左右。

5、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多数大江大河的源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国最高的高原

全文共 1907 字

+ 加入清单

高原(Plateau)是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而在中国拥有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青藏高原的资料。

青藏高原形成演化

青藏高原有确切证据的地质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其后青藏地区各部分曾有过不同资料的地壳升降,或为海水淹没,或为陆地。到2.8亿年前(地质年代的早二叠世),今青藏高原是波涛汹涌的辽阔海洋。这片海域横贯现在欧亚大陆的南部地区,与北非、南欧、西亚和东南亚的海域沟通,称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当时特提斯海地区的气候温暖,成为海洋动、植物发育繁盛的地域。其南北两侧是已被分裂开的原始古陆(也称泛大陆),南边称冈瓦纳大陆,包括今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亚、南极洲和南亚次大陆;北边的大陆称为欧亚大陆,也称劳亚大陆,包括今欧洲、亚洲和北美洲。2.4亿年前,由于板块运动,分离出来的印度板块以较快的速度向北移动、挤压,其北部发生了强烈的褶皱断裂和抬升,促使昆仑山和可可西里地区隆生为陆地,随着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插入古洋壳下,并推动着洋壳不断发生断裂,约在2.1亿年前,特提斯海北部再次进入构造活跃期,北羌塘地区、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横断山脉脱离了海浸。到了距今8000万前,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又一次引起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急剧上升,藏北地区和部分藏南地区也脱离海洋成为陆地。整个地势宽展舒缓,河流纵横,湖泊密布,其间有广阔的平原,气候湿润,丛林茂盛。高原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地质学上把这段高原崛起的构造运动称为喜马拉雅运动。青藏高原的抬升过程不是匀速的运动,不是一次性的猛增,而是经历了几个不同的上升阶段。每次抬升都使高原地貌得以演进。距今一万年前,高原抬升速度更快,以平均每年7厘米速度上升,使之成为当今地球上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个高原,2.4亿年前,印度板块开始向北向亚洲板块挤压,由此引起昆仑山脉和可可西里地区的隆起。随着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不断向亚洲板块下插入,青藏高原在对此上升阶段中形成。青藏高原的形成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其上升速度曾几度达到停止,但有时也非常迅速。一万年前其上升速度曾达到每年7厘米。今天的青藏高原中部以风化为主,而边缘仍在不断上升。

青藏高原位置

青藏高原(Qinghai-Tibet Plateau)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介于北纬26°00′~39°47′,东经73°19′~104°47′之间。

青藏高原地貌特征

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地形复杂,其平均海拔青藏高原地貌图远远超过同纬度周边地区。青藏高原各处高山参差不齐,落差极大,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占青海全省面积的60.93%,占西藏全区面积的86.1%。区内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4.43米),也有海拔仅1503米的金沙江;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左右,而雅鲁藏布江河谷平原仅有3000米。总体来说,青藏高原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相对于高原边缘区的起伏不平,高原内部反而存在一个起伏度较低的区域。青藏高原是一个巨大的山脉体系,其由山系和高原面组成。由于高原在形成过程中受到重力和外有引力的影响,所以高原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形,使整个高原的地势呈现出由西北一东南的倾斜的趋势。高原面的边缘被强烈切割形成青藏高原的低海拔地区,山、谷及河流相间,地形破碎。青藏高原边缘区存在一个巨大的高山山脉系列,根据走向可分为东西向和南北向。东西向山脉占据了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区,是主要的山脉类型(从走向划分);南北向山脉主要分布在高原的东南部及横断山区附近,这两组山脉组成了地貌骨架,控制着高原地貌的基本格局东北向的山脉平均海拔高度普遍偏高,除祁连山山顶海拔高度为4500米-5500米之外,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喀喇昆仑山等的山顶海拔均在6000米以上。许多次一级的山脉也间杂其中。两组山脉之间有平行峡谷地貌,还分布有数量广泛的宽谷、盆地和湖泊。 冰川青藏高原分布着世界中低纬地区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多年冻土区,占中国冻土面积的70%。其中青南一藏北冻土区又是整个高原分布最为广泛的,约占青藏高原冻土区总面积的57.1%。除去多年冻土之外,青藏高原在海拔较低区域内还分布有季节性冻土,即冻土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冻结、融化交替出现,呈现出一系列融冻地貌类型。另外,青藏高原上冰川及其雕塑的冰川地貌也广泛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

全文共 1571 字

+ 加入清单

黄土高原(英文:Loess Plateau),是世界最大的黄土沉积区,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那么,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黄土高原由黄变绿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一直坚持不懈在陕北黄土高原开展生态治理,特别是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使陕北黄土高原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整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逆转。

蒙蒙细雨中,层叠起伏的黄土高坡云雾缭绕,满目的林草仿佛为大地铺上了绿毯。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10周年总结大会8日在吴起县召开,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这样评价:“退耕还林使吴起走上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全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树立了成功的典范。”

地处黄土高原的吴起县,是1935年中央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记者10年前初次来到这里采访时,只能在个别流域看到少许绿色,多数山山峁峁因为开垦种粮而满眼土黄。

为了走出“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从1998年起,吴起县启动了以封禁造林为主题的绿色革命,当年就在留够口粮田的前提下,将155.5万亩坡耕地一次性全部退耕。

10年前,尽管家里有60多亩耕地,吴起县吴仓堡乡周关村村民贺建清一家7口人的日子并不好过,靠天吃饭粮食收成没保障,因为学生上学和家人看病还欠了几万元的债务。自从家里50亩退耕地列入国家补助,加上种植沙棘果的收入,贺建清一家年收入稳定在了2万元以上。

吴起县委书记冯振东说,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完全落实后,吴起县10多万农民可享受粮食补助、管护费、种苗费折合12.9亿元,农民户均领取补助5.6万元,人均领取12230.6元,这有力地调动了他们造林绿化的积极性。

没有产业,生态难保,没有产业,农民难富。为此,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吴起县特别注重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与发展地方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动舍饲养羊和林果业、草畜业、棚栽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劳务输出等农村后续产业的发展,使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08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58元,较1997年的887元净增2771元。

吴起县薛岔乡南沟村党支部书记闫志雄说:“10年来我们这里有两大变化,一是环境变了。原来到处是黄山,现在山清水秀;二是我们的收入提高了。原来我们村的人均收入只有600多元,近年来人均收入已经达到4400多元了,一部分群众还有了私家车。”

1999年以来,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扶持下,吴起县累计完成造林种草面积240多万亩,林草覆盖率由1997年的19.2%提高到目前的62.9%,成为全国退耕还林启动最早、面积最大、成效最好、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县。在最新的EOS卫星遥感图片上,一片浓绿的颜色清晰地勾勒出了吴起的地貌轮廓。

吴起县委书记冯振东说:“与10年前相比,吴起县的灾害性天气明显减少,多年罕见的飞禽走兽重新出现。”

在陕西延安市柳林镇后孔家沟村48岁的农民刘治平眼中,黄土与绿色,饥饿与富裕,这两组鲜明的对比最能体现家乡的巨变。2008年,这个只有53户人家的小山村,人均种植苹果3.4亩,人均纯收入1.5万元。

但在退耕还林前,后孔家沟村山上无树、坡上少草,全村人守着荒凉的群山受穷。刘治平说,现在站在高处看,我们村就是花果园,春天满山花,秋季满树果。

黄土高原的形成:

1、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亚洲东部季风区强大的冬季风,来源于中高纬内陆地区,即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风带来大量的沙尘,遇到太行山、秦岭等山地的阻挡,沙尘沉积下来形成现在的黄土高原。

2、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由于黄土高原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并容易出现暴雨,造成比较大的地表径流,而且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流水速度较快,加上黄土这种土壤本身的土质就十分疏松,植被覆盖率低,缺乏对土壤的保护,因此该地区的流水侵蚀作用非常强烈,形成黄土高原崎岖不平的地表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