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原

高原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高原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高原问题。

分享

浏览

2328

文章

687

高原的地形特点是什么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高原最本质的特征是:地势相对高差低而海拔相当高。按高原面的形态可将高原分为几种类型:一种是顶面较平坦的高原,如中国的内蒙古高原;一种是地面起伏较大,顶面仍相当宽广的高原。

高原分布甚广,连同所包围的盆地一起,大约共占地球陆地面积的45%。如我国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高地的形成与地球的形成有很大联系。

高原是指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如我国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是中国的青藏高原,面积最大的高原为巴西高原。

展开阅读全文

柴达木盆地位于哪个高原?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年降水量为200毫米到15毫米,气温的变化强烈,每年的气温差值变化大。

柴达木盆地为高原型盆地,地处青海省西北部,主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一个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的封闭盆地,介于90°16′E-99°16′E、35°00′N-39°20′N之间。盆地略呈三角形,东西长约800千米,南北宽约300千米,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 ,为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

盆地西高东低,西宽东窄。四周高山环绕,南面是昆仑山脉,北面是祁连山脉,西北是阿尔金山脉,东为日月山,为封闭的内陆盆地。处于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山脉和高原形成的月牙形山谷中,盆地内有盐水湖5000多个,最大的要数青海湖。地处青藏高原北部,柴达木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中,地势最高的盆地。

柴达木不仅是盐的世界(东南部多盐湖沼泽),而且还有丰富的石油、煤,以及多种金属矿藏,如冷湖的石油、鱼卡的煤、锡铁山的铅锌矿等都很有名。所以柴达木盆地有“聚宝盆”的美称。柴达木盆地上位于青藏高原上,属于高原大陆性的气候,以干旱为主要特点。年降水量自东南部的200毫米递减到西北部的15毫米,年均相对湿度为30-40%,最小可低于5%。盆地年均温均在5℃以下,气温变化剧烈,绝对年温差可达60℃以上,日温差也常在30℃左右,夏季夜间可降至0℃以下。风力强盛,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可达25-75天,西部甚至可出现40米/秒的强风,风力蚀积强烈。

展开阅读全文

缓解高原反应的小妙招有哪些?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出现高原反应,应充分休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吸氧。期间可以用药物辅助来缓解高原症状,如果症状比较严重,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出现高原反应,应充分休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适当吸氧。期间可以用药物辅助来缓解高原症状,比较快速有效的有奥默牌的蓝养片,可以尝试,葡萄糖液也有不错的效果。如果症状比较严重,或者单纯休息、吸氧不能缓解症状时,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缓解高原反应:

1、在进入高原的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即慢慢增加海拔高度。

2、初入高原者要注意休息,减少运动量,避免进行奔跑等剧烈运动。

3、要注意防寒保暖,适量饮水,适当多吃一些高糖、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但切勿酗酒。

4、适当吸氧可以减轻高原反应,但不建议随意、频繁地吸氧,这会干扰人体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

高原反应也分急性和慢性,急性高原反应通常是有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等症状,在治疗或脱离高原环境后症状会逐渐减轻,但急性高原反应若是不能及时缓解,就可能变成慢性高原反应。一般高原反应不会影响时间过长,脱离了高压环境就会缓解,不会影响后续的生活,更不会有后遗症。

注意事项:

1、平时要坚持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2、在进入高原前可搜集一些关于目的地的资料和相关医疗保健知识,以消除恐惧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云贵高原上的贵州为什么有“天无三日晴"的说法?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介绍:贵州是中国性和雨发生最频繁的地方。一年中几乎所有的季节都阴雨绵绵,尤其是在春天和秋天,每隔一两天就有一次。

贵州是中国性和雨发生最频繁的地方。一年中几乎所有的季节都阴雨绵绵,尤其是在春天和秋天,每隔一两天就有一次。

贵州为什么有这样的气候特征?首先,贵州的地理环境位于云贵高原的东坡。这是一座西高东低的丘陵山地,平均高度约1000米。这种地形,就像地面上的梯子,冷空气从上面加速流动,热流从下面上升,所以很容易发生雨天。其次,贵州也是一个冷暖空气经常冲突的地方。夏季,南方的加热气流非常强烈,几乎控制了整个贵州地区。当热流刚刚侵入时,由于地势的升高,短期雷暴经常发生。春秋时期,北方的冷空气力量增强,并逐渐向南扩展。冷空气沿着青藏高原东侧加速,并流入贵州。他们遇到了不断收缩的暖空气流。由于冷空气和暖空气是均匀匹配的,不能互相保持,所以经常出现连续下雨的天气。冬天是冷空气流动最强烈的时期。冷空气经常控制贵州省的大部分地区。这时,虽然冷空气很强,但潜伏在印度洋的暖空气仍不时进行“偷袭”,经常在贵州形成僵局,从而造成雨雪天气。

由此可见,贵州一年四季多雨,所以自古以来就有“天下无三晴”的说法

展开阅读全文

高原夏菜

全文共 1354 字

+ 加入清单

当七月的高温高湿笼罩南国大地的时候,让我们一起分享兰州高

原夏菜带来的清凉福祉。兰州高原夏菜是利用西北高原夏季凉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气候特点,在高海拔地区生产的优质蔬菜。近年来,在产销两地政府的倾心扶持和批发市场大力支持下,在各级经销商的艰苦推介与科学经营下,每年80万吨的兰州高原夏菜通过东南沿海53个大中型蔬菜批发市场成功走上南国22个城市的大众餐桌,也以其绿色、健康、安全的品质深深地植入了广大消费者的心中……

兰州市共有农村人口131.37万人,农业劳动力资源81.28万人,农业从业人员70.69万人,农业科技人员4323人;全市共有耕地面积314.79万亩,其中水浇地117.06万亩。2009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产量186万吨,外销各类蔬菜81万吨;全市50.43亿元的农业总产值中蔬菜产业占了50%、达到25.1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达到21.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001元,其中蔬菜产业贡献率为23.2%、929.4元。

(一) 兰州生态优势明显,高原夏菜品质优异。

兰州海拔在1500-3300米之间,年无霜期18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5-9℃,日照达1627-2769小时、≥10℃的有效积温2700-3300℃,年平均降雨量300毫米左右,蒸发量是降水量5倍以上。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瓜果和蔬菜的有机物含量很高,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外地蔬菜31%和28%,造就了优异的先天品质;二阴产区夏季气温较低,使冷凉型蔬菜营养丰富口感极佳;干燥少雨,病虫害少,农药使用量次极低,又成为质量安全的先天保障。营养丰富,色泽鲜亮,菜香浓郁,口味纯正,口感甜脆,使兰州高原夏菜色、形、味俱佳,深受全国消费者喜爱。

(二)兰州博采众长,高原夏菜品种繁多。

兰州海拔差异大、地形及气候多样的特点造就了蔬菜种类的多样性,外销品种有306种之多。每年5-10月份,兰州高原夏菜能够提供20多个种类、200多个品种。其中以白菜花“巴黎雪”、“雪洁”,青花菜 “绿洲”、“绿奇”,菜用豌豆“台中13号”、“台中11号”,甘蓝“中甘17号”、“中甘21号”,辣椒“民欣早椒”、“陇椒2号”,“春玉黄”娃娃菜等品种备受市场欢迎。近两年,兰州紧紧盯住南方市场需求,大量引进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大面积示范和种植,今年又增加了苦苣、紫菜花、紫苤蓝、宝塔花菜、乌塌菜、鸡毛菜、大芥菜和抱子甘蓝等20多个特菜新品种,基本实现了蔬菜生产在区域、时间、品种等多个层次的合理优化配置,从数量、质量、品种上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使兰州高原夏菜备受消费者欢迎。

(三)兰南合作优势互补,高原夏菜力补南方市场空缺。

兰州依据海拔高度,梯次安排蔬菜播种,努力形成梯次上市,具有较长的采收上市期,可从每年5月下旬到10月初持续供应,很好地弥补了东南沿海夏季蔬菜供应的缺口,具有良好的上市档期,在全国有较好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尤其是百合、菜花、甘蓝、甜脆豆、娃娃菜等主要品种,已被各地消费者认可,具有稳定的消费群体,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09年外销广州、厦门、上海、杭州、北京、成都等89个城市及青海等周边地区80万吨,对东南沿海地区蔬菜市场淡季供应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同时,还出口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日本等地。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在高原地区水的沸点会降低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高原通常是指海拔高度在2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比较完整的大面积隆起地区。,那么为什么在高原地区水的沸点降低呢?接下来小编为您介绍一下。

按高原面的形态可将高原分几种类型:一种是顶面较平坦的高原,如中国的内蒙古高原;一种是地面起伏较大,顶面仍相当宽广的高原,如中国青藏高原;一种是分割高原,如中国的云贵高原,流水切割较深,起伏大,顶面仍较宽广。

物质的沸点、熔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二者越高,高原地区大气稀薄,气压低于平原地区,所以熔点、沸点都会降低。因为高原上的压力大,所以水的沸点低。

不同高原的类型反映高原的起源及其随后受侵蚀的历史。最常见的是构造高原,非洲大部分为这样一种隆起的大陆块,阿拉伯半岛和印度次大陆的德干高原也是同样的地形。规模小得多的高原有断层块和地垒,它们是沿边缘断层系统隆起的高原,或是相邻断块沉降时仍居高处的部分。地垒通常比较大的断层块更易分辨。翘起断块是个变异,这样的高原具有一个比较陡的边和一个徐缓倾斜的地面。

展开阅读全文

出现高原反应的应急措施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会在假期的时候选择去高原旅游,但是由于长期生活在偏远地区,一旦进入高原之后就很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出现高原反应的应急措施有哪些?只有及时采取缓解方法,才能让身体尽快恢复健康。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进入高原前严格体检,严重贫血、高血压、明显心、肝、肺、肾等疾病者,不宜进入高原。肥胖者由于耗氧量较高,出现高山病的机会一般大于较瘦者。

2、初入高原,要尽量减少体力活动来保护心脏,所以要严格掌握运动强度。在进入高原前两天开始至进入高原后三天内,预防性地口服一些药物可减轻高原反应症状。

3、每天至少喝3~4升水来保证机体水分充足,血液稀释后可以减轻心脏的负荷,减少高原反应症状。水分补充合理与否,以尿量充分、尿液清澈为准,并注意电解质平衡。

4、如果高原反应特别强烈,需要及时口服葡萄糖1-2瓶,可以快速缓解高原反应。如果症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改善,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治疗。

温馨提醒:

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高原反应对身体的危害性,旅游时遇到高原反应该怎么办?只要多了解一些旅游疾病知识,相信大家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缓解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抽烟会加重高原反应吗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中吸烟的人非常多,无论何时何地都希望能过烟瘾。但是,如果在气压特别低、氧气特别稀薄的高原地区吸烟,很容易给身体造成一定危害。抽烟加重高原反应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很多人去高海拔地区旅游,因为缺氧就可能出现高原反应,再吸烟就更容易缺氧了。因为吸烟过程中有一氧化碳的吸入,会影响氧气和血红蛋白的亲合力,一氧化碳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组织窒息。

初到高原地区要想减少高原反应,就要要吃易消化、营养丰富及含有多种维生素的食品,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进食不宜过饱,不吸烟,少饮酒。初到高原环境发生了特殊变化,人体生理状况也发生了改变,因此初到高原的人们饮食方面应注意,主食尽量以软、流食为好,如面条、粥类,副食应以清淡、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为主。

温馨提醒:

吸烟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个人习惯,奉劝大家及早戒烟,才能够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外出旅游之前,最好多了解一些旅游疾病知识,避免因为在高原地区吸烟而搞得身体健康受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高原反应打针有效果吗

全文共 89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在去高原地区旅游的时候要对旅游时遇到高原反应该怎么办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原反应是指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带来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应。那么高原反应打针效果吗?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旅游疾病知识。

高原反应的话不需要打针的,如果是高原反应诱发的病症最好是看医生去。高原反应可以在半个月之类来适应,你也可以用优易来抗高原反应。如果长时间还是出现不良反应的话最好还是检查一下,高原反应会由于人体的不断适应新环境而减轻,如果适应不了早就出大问题了。

预防高反的必要准备

第一是心理准备。这个就不多说了,心理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懂,所以对于高原反应,要在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永远记得一件事,咱上高原是为了寻找好心情的,带着沉重和紧张的心情进去,就不必要了是不是?当然像我,感冒+高反还活蹦乱跳,去搬大石头的行为是万万要不得的,但是我这种犯二行为也从一个侧面告诉大家,好的心理和乐观的情绪是预防高反和缓解高反最好的良药。

第二是生理准备。各位驴友不要笑,一说生理就乱想事儿。俺说的是身体状况的生理,首先要明确你有没有确实不适合上高原的病,或容易被诱发的病,并且,如果近期刚刚感冒未好,或刚好,都不适宜上高反。建议上高原之前三个月开始做适量的运动,不要过分距离,以增强身体的适应性,上高原前一个月,就要停掉所有剧烈运动,最好只是改成漫步此类的舒缓性运动。

第三是药物辅助。许多人去高原之前提前服用肌苷、红景天、西洋参等一些抗缺氧、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保健药物,这些对某些人群还是有一定辅助效果的,但是,心态更重要,因为我也见过不少服用但是没有效果的人。其中,“肌苷口服液”对于抗高原反应效果更快、更直接,价格更合适,一般可在启程前2-3天服用,并可在高海拔一直服用。尤其高原反应较重时,配以心脑舒口服液、葡萄糖口服液,缓解效果较好,也是藏区医院对待高反常开的药方之一;红景天(在药房常称为“诺迪康胶囊”)从生物和医学实验、应用上证明对抗疲劳、缓解高反肯定有益,但效果潜在缓慢,所以要使用红景天,一般建议在上高原之前提前7天以上服用,并可持续服用。

展开阅读全文

慢性高原反应该吃什么药品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在进入高原地区之后,都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反应。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高原反应,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一定要抓紧治疗。慢性高原反应该吃什么药品?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慢性高原反应为有些人通过长期不断的调节过程仍不能适应,以致形成一种高原机能失调的现象,呈现一系列临床症状。慢性高原反应又称为“机体机能失调”。一般认为凡进入高原三个月后,仍有部分或全部高原反应症状,可视为慢性高原反应。

很多人都想知道旅游时遇到高原反应该怎么办?高原反应严重者最好的办法就是吸氧2小时,其次可以采用高原红或高原安等缓解类药物。另外少运动,多喝水和多吃一些水果,作用也很明显。可服用一些高原反应药和缓解高原反应的保健食品。

1、高原康:防治急性高原病药品。

2、高原安:保健食品,有利于缓解高原反应。

3、红景天及其制剂:藏民传统的保健食品,有助于增强体质,缓解高原反应,进入高原前10天服用。

4、迪诺康胶囊:OTC中成药,缓解心肌缺血,有助于缓解高原反应。

5、百服宁(注意是加合,跟芬必得酚咖片一样都是酚咖片):有助于控制高原反应引起的头痛,芬必得酚咖片也是驴友常备。

温馨提醒:

高原反应对身体有一定危害,稍微了解一些旅游疾病知识的人,在出现高原反应之后都会及时治疗。尤其是出现慢性高原反应之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对身体有很大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高原反应会导致呼吸困难吗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高原反应导致呼吸困难吗?高原反应是困扰旅游爱好者的一个难题。平时身体强健的人,到了高原也会感觉到身体的不适症状。比如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等。

高原反应导致呼吸困难是很常见的症状。

高原反应的程度与我们的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和个人的体质有关。但是随着在高原环境下的适应能力的增强,高原反应会渐渐消退。当出现呼吸困难的时候要立即进行急救,可以采用人工呼吸,吸入纯痒的方式急救。

急性高原反应对旅行者的考验是很大的,除了必要的急救措施,患者本身的预防也非常重要。在感到身体不适的时候要尽快和同行者说,不要自己忍耐,以免出现大的心肺问题,出现不得不放弃行程的决定。

在高原反应发作期间,患者要做好饮食的计划,头两天禁止饮酒和吃镇静类的药物,不做重体力劳动,晨起的时候先进行深呼吸,再缓缓起身。高原反应对人体的伤害比较大,患者要做好预防。

注意事项:

高原上,人们要互相帮助,出现不良的反应及时通知身边的人,做好急救的学习和准备工作。缺氧时记得及时补充氧气,必要时可以采用携带便携式氧气袋的方式随时补充,平衡心脏和脑部的供血机制。患者还要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在高原上也要进行调整,以确保不会出现心脑血管因为低压而崩裂的情况。

所以说呼吸困难是高原反应出现最常见症状,要多关注这些旅游疾病知识,如果在高原地区出现呼吸困难,那么可以按照上面的办法进行处理,让你缓解呼吸困难的现象。有不懂的知识可以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去高原自驾游需要带哪些药品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知道去高原旅游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高原反应,尤其是对于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弱,抵抗力和免疫力比较低的人群来说,出现高原反应的几率会更大。去高原自驾游需要带哪些药品?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1、感冒发热药:白加黑、百服宁

2、止痛药:必理痛、布洛芬、芬必得

3、胃肠药:泻利停、黄连素、诺氟沙星、吗丁啉

4、消炎药:头咆、阿莫西林、氧氟沙星

5、鼻喉类:鼻腔外用软膏,比如,金霉素眼膏治疗鼻腔干燥很有效果。金嗓子喉宝。6、维生素:21金维他、干柠檬片每天泡水喝。

7、外伤药:正红花油、云南白药、创可贴、碘酒、纱布,胶布、酒精棉球。

8、眼睛护理:眼药水,在高原眼睛容易干涩、流泪,缓解眼部不适。

9、高原反应药:

提前一星期服用红景天胶囊,高原安、50%葡萄糖注射液。每天用两只葡萄糖冲水喝,防高反有奇效。高原康胶囊,高反紧急情况时服用。角鲨烯胶囊可以加身体含氧量,进入高原前三天服用,有痛风患者慎用。还有就是速效救心丸,对抗高原反应也非常有效果。

温馨提醒:

开车去高原自驾游,除了要多了解一些自驾游安全知识,还要提前预防高原反应。自驾游的必备物品有哪些?除了一些生活用品和衣物之外,需要带的就是药品。

展开阅读全文

泡腾片能缓解高原反应吗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泡腾片在我国是一种较新的药物剂型,与普通片剂不同,泡腾片利用有机酸和碱式碳酸(氢)盐反应做泡腾崩解剂,置入水中,即刻发生泡腾反应,生成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状如沸腾,故名泡腾片。那么泡腾片能缓解高原反应吗?

泡腾片有很多种品牌,不同品牌的泡腾片起到的作用都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泡腾片能缓解高原反应。比如藏天露泡腾片属于固体饮料,原料系绿茶叶中提取,所有原料均为绿色天然成分,显著增强人体自身耐缺氧抗疲劳的能力。产品无糖、不含防腐剂和兴奋剂,无毒副作用,亦可改善和提高睡眠质量。

高原反应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反应程度也是不同的。服用VC泡腾片来缓解高原反应其实是不行的。缓解高原反应应该要服用一些有提高缺氧耐受力或者耐缺氧功效的产品。现在去高原旅游一般都是准备高原安胶囊了。初到高原的话,建议不要剧烈运动,多休息。等身体调整的差不多了再开始行程。

泡腾片中含钠较多,长时间大量服用会增大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平时血脂、血压较高,有家族史或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应少用或慎用泡腾片。常用泡腾片的老年人要注意监测血压,高血压患者服用期间应适当减少盐的摄入量。

所以说不同品牌的泡腾片抗高原反应的作用还是不同的,所以说要多关注这些旅游疾病知识,而且还可以登录了解更多的知识,比如旅游时遇到高原反应该怎么办等。

展开阅读全文

吃巧克力可以避免高原反应吗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外出旅游如何避免高原反应是我们去高原地区旅游要了解的知识。大部分人初到高原,都有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一般什么样的人会有高原反应没有规律可循,避免或减轻高原反应的最好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它,许多的反应症状都是心理作用或有心理作用而引起的。那么吃巧克力可以避免高原反应吗?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旅游疾病知识。

巧克力的话,是补充热量的,可以减少出现高原反应的情况出现,但是不能缓解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吃什么食物

1、多喝水,可以带一些自己喜欢的吃的东西,注意应该选择味道不要太过浓重的东西。一般建议大家选择清淡为主。另外注意吃饭不要吃的过饱。一般在7成饱就足够了。可以吃一些西洋参和红景天。

2、不要暴饮暴食,选择清淡是食物为主,在高原地区一定要注意多喝水,我建议越多越好,只要你自己可以承受的去。一定要保证消化系统的正常消化,不要造成消化不良等情况。多吃水果和蔬菜。

3、多携带葡萄糖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还可以携带一些碳水化合含量高的食物。切记千万不要饮酒,可以在去高原地区之前买一些高原红来缓解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

初入高原时应多食碳水化合物类、多种维生素和易消化食品。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可提供葡萄糖和增强肺部弥散能力,高碳水化合物主要指的是稀饭以及馒头。以便在高原进行重体力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高原肺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1150 字

+ 加入清单

在旅游期间早期诊断是有效治疗高原肺水肿的关键。在发达国家,由于高山急救设施的现代化,一旦发生肺水肿就迅速转移到低海拔地区。但在我国青藏高原,主张就地抢救,以免因长途转送,路途颠簸或供氧中断而病人死于途中。那么就来讲讲高原肺水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高原肺水肿的治疗方法如下:

1、氧疗:吸入高浓度、高流量氧是挽救病人的关键。100%氧,以4~8L/min输入。当病人有大量泡沫痰时,可用祛泡沫剂,如50%~70%乙醇或二甲硅油。有条件也可用高压氧舱治疗。输氧后应迅速增加血氧饱和度,降低肺动脉压和改善症状,但输氧应持续12~24h,直到病人完全恢复。

2、药物治疗:

(1)氨茶碱(aminophylline):是治疗高原肺水肿很有效的药物,可降低肺动脉压,强心利尿,扩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首次量为5~6mg/kg稀释于25%~50%葡萄糖40ml,缓慢静脉注射。根据病情,4~6h可重复。

(2)利尿剂:它能脱水,减少血容量,减轻右心负荷,降低肺血管阻力的作用。常用呋塞米(速尿)20mg稀释于25%葡萄糖20ml静注,或依他尼酸(利尿酸钠)25~50mg静注。利尿时要注意补充氯化钾,以防低钾低氯血症,同时也要注意血液浓缩。

(3)血管扩张剂:硝苯地平(硝苯吡啶)能阻滞血管平滑肌钙内流,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用法为50mg,2次/d。酚妥拉明(phentolamine),是α-受体阻滞剂,可扩张体循环小动脉和大静脉,有正性肌力作用。用法为5~10mg稀释于50%葡萄糖20~40ml缓慢静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扩张细小动脉及静脉,兴奋心肌作用。用法为10mg/6h。

(4)皮质激素:高原肺水肿病人肾上腺皮质功能是可能低下的,故对一些严重病人使用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它可稳定血管内皮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功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解除支气管痉挛,促进肺内渗出液的吸收。常用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200~300mg静滴,或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10~20mg静滴。

(5)吗啡:曾有人提出吗啡可抑制呼吸中枢,故应禁用。但有些危重病人使用后效果很好。其作用是该药能消除焦虑和不安,降低中心静脉压,减少肺血容量,减轻心室负荷的作用。因此,对烦躁不安,剧烈咳嗽,咳大量泡沫痰,劳力性呼吸的严重病人可使用吗啡。但有嗜睡,昏迷,休克,呼吸不规则的病人则不宜使用吗啡。用法为5~15mg皮下或肌内注射。

(6)其他:如病人发生心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呼吸道感染时,根据症状和病情予以强心,兴奋呼吸,抗感染等。

以上内容由提供,有什么不懂的旅游疾病知识就关注,对旅游时遇到高原反应该怎么办等知识也需要详细的关注和了解,因为去海拔高地区出现高原反应是很常见的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高原肺水肿有后遗症吗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高原肺水肿症状有很多,这种疾病需要及时治疗才可以,那么高原肺水肿有后遗症吗?通过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让更多的人对于高原肺水肿有所了解。

高原性肺水肿是比较严重的疾病的,有可能会引起心衰等问题的。是否有后遗症主要还是得根据当时的病情以及治疗的情况来确定。

高原反应是机体对高原的低氧环境本适应前所发生的一种反应,一般仅表现为生理功能的改变,很少引起脏器的器质性改变。高原病能否留下后遗症,要具体分析。高原肺水肿只要及时诊断处理,不会出现后遗症,且治愈后绝大多数人能继续在高原工作。高原血压异常者返回平原后无需治疗血压即可恢复正常,亦不会出现后遗症。高原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昏迷等症,多数能获痊愈且不留后遗症。但重症高原心脏病患者转低地后,病情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然而部分患者心脏扩大却不易恢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合并有高血压、高原心脏病、脑出血或脑血栓形成时,则会遗留心功能减退、脑功能减退、肢体及语言障碍等后遗症;个别高原昏迷重症病例,由于脑细胞损害较重或发生脑出血,治愈后可遗留视力模糊、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高原性肺水肿预防办法

进入高原前多了解高原的气候特点,了解有关高原病的知识,消除对高原环境的恐惧心理。做严格的健康检查。注意保暖,防止受寒。初到高原一周内,要注意休息,逐步增加活动量,减少和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度疲劳。患过高原肺水肿的患者容易再次发病,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药物预防,如攀登前24小时预防性服用乙酰唑胺,或地塞米松。

可见高原肺水肿后遗症这个是不确定,不过高原肺水肿还是存在一些后遗症出现,所以说还是要多加了解这些旅游疾病知识,就是很不错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高原大陆性干旱气候怎么看特征

全文共 1356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生活当中经常能遇到一些自然灾害,所以我们必须要多加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的去应对。所以我们必须多加了解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以及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只有我们全方位的去掌握,才能减轻危险。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先来了解一下高原大陆性干旱气候怎么看特征?

高原大陆性气候是大陆内部高原地区的气候。高原大陆性气候是光照充足,日照强烈;冬寒夏凉,暖季短暂,冷季漫长,春季多大风和沙暴;雨量偏少,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

光照

湖区全年日照时数大部分都在3000小时以上,较青海以东同纬度地区高出700小时左右;年日照百分率达68~69%。年辐射总量在171.461千卡/平方厘米·年-106.693千卡/平方厘米·年,较同纬度的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高10~40千卡/平方厘米·年。

气温

湖区东部和南部气温稍高,年均温在1.1℃~0.3℃之间;西部和北部稍低,年均温在-0.8℃~0.6℃之间,平均最高气温6.7℃~8.7℃之间,平均最低气温-6.7℃~4.9℃之间,极端最高气温25℃和24.4℃,极端最低气温-31℃~和-33.4℃。

环境

水分

湖区全年降水量偏少。但东部和南部稍高于北部和西部,东部全年降水量是412.8毫米,南部是359.4毫米,西北部370.3毫米,西部公360.4毫米和324.5毫米.全年蒸发量达1502毫米,蒸发量远远超过降水量。湖区降水量季节变化大,降水多集中在5~9月份,雨热同季。

大风和沙暴

湖区大风、沙暴日数是全省较多的地区之一。每年2~4月,午后至傍晚多出现大风,且盛行西北风。以刚察为例。大风(≥17米/秒)年均47.3天,2~4月最多,平均5.9~9.3天之间,最多3月份达19天之多。沙暴历年平均为14天。重点保护区布哈河口--鸟岛区多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由于湖区海拔高,湖西风多,高空气影响极大,全年多在西风控制之下。冬春风速最大,夏秋季较小。在风力作用下,一般波浪为2~3级,最大为7~8级,全年波浪6级以上的日数为40天左右。

水温

青海湖的水温随季节而变化。夏季湖水温度有明显的正温层现象,8月份最高达22.3℃,平均为16℃;水的下层温度较低,平均水温为9.5℃,最低为6℃.秋季因湖区多风而发生湖水搅动,使水温分层温度现象基本消失,冬季湖面结冰,湖水温度出现逆温层现象,1月份,冰下湖水上层温度-0.9℃,底层水温3.3℃。春季解冻后,湖水表层水温又开始上升,逐渐又恢复到夏、季的水温。

冰情

青海湖因含水量有无机盐类,湖水冻结的温度比0℃稍低。每年从11月中旬开始,湖区气温下降到0℃以下,到翌年1月份气温为最低,全湖形成稳定的冰盖,封冰期年平均为108~116天,最短为76天,最长138天。冰厚度一般为40厘米,最大冰厚90厘米。封冰后,冰面平坦,由于猛烈狂风,往往出现裂缝和沟隙。在冬时来观赏湖光山色,满目皆白,银光闪闪。3月中旬,冰盖破裂,湖面出现浮冰,在风力作用下,形成巨大的冰山飘至岸边,最大冰山体积约10立方米,4月中旬后,湖内冰块完全消融。

以上这些内容就是我们为大家所带来的,大家可以仔细的去阅读,要想了解更多的这类知识,我们可以关注这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期都会为大家讲解新的问题。环境是靠我们自己来保护的,所以大家要保护好环境,就是保护好我们自身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南部的高原和山区

全文共 2123 字

+ 加入清单

南部的高原山区

皓月当空,人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月面南部显得格外明亮,月面南部的陆地与月面的月海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因为月陆主要是由斜长岩组成,对阳光的反射率较高。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会发现这里密布着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给人以千疮百孔之感,是典型的月面山区。

奇特的地形和地势:月面南纬30°以南的月陆基本上连成了一片。这块陆地的地形是从东西边缘和中央区向赤道伸展,构成一个“山”字形。在这片广阔的陆区内也分布着两个月海。这就是以南纬约50°和东经约80°为中心的南海(月面后右下方);与此相对称的另一边,即以南纬约50°和西经约50°为中心点的一片月海(月面的左下方),它是从湿海引伸而来,没有赋予专门的名称。这两个月海面积小,又在明亮的月陆包围之中,显得很不起眼儿。

月海区的地形地势有形形色色的湖、湾、沼、岛和半岛等特征。月球的地势自然有高地、峭壁、山脊、山链和隆起带等特征。月球南部陆地是环形山最密集的区域,真是密密麻麻,重重叠叠,尤以莫罗利卡斯环形山周围最为显著。一般来说,环形山的周壁高度在300~7000米之间,而环形山的直径相差甚大。直径在百公里左右的大环形山周壁有如群山环绕的盆地。直径在几十公里的环形山一般都比较高和深,有的深达几千米,宛如洞穴深渊。直径在几十米以下的环形山周壁不高,但到处皆是。有人把月面南部山区比做神秘之宫,小环形山则像宫中的点缀物。

著名的环形山有:第谷环形山,以丹麦天文学家第谷(1546~1601年)的名字命名。位于月面西经11°、南纬43°,直径85公里,环壁高4850米,中央丘高1600米,它的结构复杂,并显现出年轻环形山挺拔峻峭的风姿。以满月时从地球上看到最多、最长、最美的辐射纹而著称。辐射纹从环形山中心呈弧形向外延伸,最长的可达1800多公里,共有12条。辐射纹贯穿整个南部陆地,叠加在许多环形山之上,有的甚至伸展到酒海、静海、云海、知海和风暴洋中,饶有特色,蔚为壮观,肉眼可以直接看到。

按月面演化史来分类,第谷环形山属于哥白尼纪,也就是与哥白尼环形山的年龄差不多。这类环形山的特点是环形山的周壁形态比较完整;有明显的辐射纹;岩石的反射率较高;属于年轻型的环形山。月面学家认为,它们在风暴洋和雨海等地发生大面积陷落结束以后才出现的。

第谷环形山一直吸引着天文学家、地质学家和广大天文爱好者的注意。1968年1月7日,美国发射的“勘测者”7号月球探测器就降落在第谷环形山北侧不远的地方(西经11°26′,南纬40°53′)。这是人类发射的探测器降落在月球上最南方的一个。它对月壤进行了分析,还拍下了两万多张月球照片,其中拍下了第谷环形山辐射纹的近距照片,从照片上可以看出辐射纹上聚集着许多小环形山。

克拉维环形山:这是以德国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克拉维(1537~1612年)的名字命名的。它位于月面西经14°,南纬58°,直径约240公里,环壁严重崩塌,很像盆地周围的丘陵。在它的底部和环壁上还有很多环形山,其中环壁上两个较大的环形山,一个叫波特环形山,直径约52公里;另一个叫卢瑟福环形山,直径约54公里。可以想象,这里的地形和地势是多么错综复杂,恐怕在地球上是找不到这类难以认清的重叠的地貌结构了。

克拉维环形山不仅以其大而闻名,更以它身经亿万年的龙钟老态被月质学家们所选中,树它为古老环形山的代表。它的特点是:面积大;环壁崩塌,失去当年的原始面貌;底部平坦,没有中央丘;重叠着很多后生的环形山。

则利环形山:是以法国天文学家贝利(1736~1793年)的名字命名。它位于月面西经60°、南纬67°,直径约303公里,是月球上最大的环形山,属于克拉维类型。

牛顿环形山:是以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牛顿(1642~1727年)的名字命名。它位于月面西经17°、南纬77°,直径约64公里,据说它可能是月球上最深的环形山之一。

另外,在莫罗利卡斯环形山周围不仅环形山密度大,并且这里的一些环形山也比较高。这是以意大利数学家莫利卡斯(1494~1575年)的名字命名的,它的位置在月面东经14°,南纬42°,直径114公里,环壁高达4730米。

纬天平动:月球自转轴不垂直于它的轨道面,月球赤道与轨道面有6°41′的夹角。同时,月球在公转中,自转轴指向基本不变。这样就产生了月球两极倾向地球的角度发生变化,最大变动为6°41′,变化周期为一个交点月。

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只要经常仔细地观察月面,就会发现这种有趣的月轮变化。如果能进行天体摄影,可以从中测量出这种变化的角度,了解并确定月面南极附近部分区域时隐时现的可见程度。南极点虽然无法直接观测到,但提供南极点附近的几个目标可帮助判断南极点。在南极点之东约3°的地方有一个环形山叫阿孟德森环形山,直径约100公里,东经90°经线正穿过它;在南极点之西约7°的地方有一个叫德里加尔斯基环形山,直径约176公里,西经90°经线正穿过它;从南极点往北约5°处有一个叫玛兰波特环形山,直径约55公里,中央0°经线正穿过它。在这三个环形山经度的交点处,就是南极点。恰巧在南极点有一个小环形山。

诚然,关于月球南极陆地的特征,远不如我们对月球赤道区域了解得多,还有待进一步的认识。

展开阅读全文

藏羚羊是一种什么的高原动物 藏羚羊属于什么动物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藏羚羊是一种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高原动物。藏羚羊,又名藏羚、长角羊,是偶蹄目、牛科、藏羚属的哺乳动物。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见于拉达克地区。

藏羚羊属于什么动物

藏羚羊,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雄性有直而细长的角,长约55-62厘米,近基部有明显的横棱。雌性略小。该物种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鼻腔二侧鼓胀,呈半球状。背毛厚密。上体淡棕褐色,颈下、胸、腹和四肢内侧均白色。背毛色同体背,尾侧及尾尖白色,尾腹面裸露。

藏羚羊栖息于海拔4600-60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高原草原等环境中,尤其喜欢水源附近的平坦草滩。藏羚羊生存的地区东西相跨达到1600公里,季节性迁徙是它们重要的生态特征。因为母羚羊的产羔地主要在乌兰乌拉湖、卓乃湖、可可西里湖、太阳湖等地。

历史纪录中,藏羚羊的数量曾达到百万只之多,但因国际市场对藏羚羊绒沙图什披肩的需求,使得它们在20世纪最后20年遭遇大量偷猎,数量急剧下降,1995年全西藏也只剩5万多只。多年来,西藏加大了对藏羚羊的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捕杀藏羚羊犯罪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高原红是什么原因

全文共 1580 字

+ 加入清单

在转季的时候,敏感性肌肤,最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可能会产生瘙痒、红肿、以及高原红的现象。那么,高原红是什么原因?高原红的症状有哪些?脸上高原红怎么去除?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吧!

脸上高原红怎么去除?

首先,脸上出现高原红那就是比较敏感的肌肤。

这种皮肤对于空气温度很敏感,这个时候你不要急着更换自己的护肤品,应该先让脆弱的皮肤有充足的水分补充,舒缓镇静皮肤炎症。

但是如果只是做了普通的表层补水是不够的,为了让缺水的肌肤恢复水嫩我们需要做的是深层地滋润肌肤,选择化妆水敷面是非常好的选择,可以让水分输送到深层次的肌底。

需由生活饮食及正确的保养习惯做起。

饮食忌刺激性食物,在平时的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对于冷硬、腌制卤制品腻、油炸等食品要尽量避开。选择多补充些水、蔬果等绿色健康的食物,饮食均衡。

而在生活方面,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

熬夜对于皮肤也是有很大伤害的。

在日常生活中,最好不要化妆,如果化妆之后你卸妆不干净的话,反而会造成毛孔堵塞,加剧肌肤变差。同时也会加重角质层变薄,反而加重高原红的现象。

而在清洁方面,不要使用刺激性的洗面奶,用温水洗脸,可以增强皮肤的耐受力。

对于护肤品的使用,也要选择温和的产品,不要选择那些含有酒精、色素、香料的保养品,使用不当的话,反而对肌肤没有帮助。

对于脸上高原红怎么去除的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外部环境对皮肤的刺激。

尽量避免日晒,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也是很大的。

假如你在夏天中午出门,而且不抹防晒产品的话,很容易就被晒伤了。

所以,肌肤的防晒也是很重要的,建议在涂抹防晒产品之前,先使用乳液,这样可以起到良好的隔离作用。

使用防晒用品后,别忘了用洗面乳彻底清洁,不留夜,避免被皮肤吸收的不良隐患。

由于防晒产品不属于要被皮肤吸收的富含营养的产品,因此,正确的涂抹方式应是由上而下覆盖在皮肤的表面,以尽可能地不被皮肤所吸收。

以上所说的就是关于脸上高原红怎么去除的解决办法,大家可以多多阅读,然后可以去尝试看看,做个美丽的女子。

高原红是什么原因

高原红的发病原因主要是源于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出现的一个结果。

高原红的发病原因一:高原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长期空气干燥,风沙较大,早晚温差又大,太阳紫外线照射强烈等长期受到 高原气候对面部角质层的损伤,进而造成面部角质层较薄且肤质极为敏感,遇冷遇热、阳光直射后脸上高原红颜色表现的异常明显。

高原红的发病原因二:高原地区冬季寒冷,面部皮肤很容易冻伤,冻伤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毛细血管淤血,由于面部角质层长期受损伤变得极为敏感,导致无法抵御外来物理环境的刺激逐渐发展进一步损伤到面部皮下毛细血管内瘀血形成,引发 毛细血管扩张,淤滞在毛细血管内的陈旧性淤血透过很薄的角质层反映在面部就会呈现出片状、网状、条索状的脸上高原红了。

由于高原红(红血丝)的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高海拔和高寒地区,如: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内蒙古高原。生活在以上 中国四大高原地区的人们由于自幼长期生活在以上高寒、缺氧、低气压的特殊地域环境中,面部皮肤经常性受到外界物理环境的长期刺激和风沙侵扰,极易导致面部角质层的损伤。

冬季寒冷的天气导致皮下毛细血管内血液循环较慢,逐渐形成毛细血管内淤血,反映在面部则会出现团状、片状和网状的高原红。所以被人们常常戏称为高原红。

由于此类地区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导致日光紫外线较为强烈,从而造成角质层的长期损伤。在两种因素的综合因素的导致下最终逐渐形成所谓的高原红。

高原红的症状

高原红患者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出现了红血丝,几乎是从记事起就有,有些还有家族聚集的现象,几代人都有高原红,所以就误认为自己是先天性遗传的红血丝。而通过临床大量的研究发现高原红是不会遗传的。

高原地区之所以发生高原红是因为长期生活在海拔较高的地带如 青藏高原、西藏、 青海等地区,因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氧气含量低,皮肤吸氧不足,细胞缺氧,红细胞数量相对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