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干旱

干旱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干旱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干旱问题。

分享

浏览

1319

文章

256

21世纪末,全球干旱地区将超过陆地总面积一半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据国外媒体报道,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了“干旱地区的树木、森林和土地利用:第一次全球评估”该报告指出,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一的森林位于干旱地区,而世界上近三分之一的干旱地区有树木。

粮农组织表示,评估结果“证明干旱地区不是荒地,而是具有可观经济潜力和环境价值的多产景观。”

干旱地区包括高度干旱、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干旱地区,面积约61亿公顷,占地球土地面积的41%。根据粮农组织的评估,大约11亿公顷是森林,占18%。

干旱地区有大约20亿人口,一半的世界牲畜和三分之一的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它们也为鸟类提供了重要的迁徙场所。干旱地区的生态系统容易受到缺水、干旱、荒漠化、土地退化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到21世纪末,世界干旱地区预计将增长10%至23%,给粮食安全、生计和人类福祉带来危险后果。

查看水印的来源

从全球来看,约18%的旱地是森林,一半以上的树木树冠密度超过70%,28%是荒地,25%是草地,14%是农田。除森林外,旱地地区也有树木,尤其是在亚洲和欧洲。总共约有20亿公顷的旱地被树木覆盖。

该报告包括大量关于全球和区域土地利用和森林覆盖的数据,提供了关于世界各地旱地状况的更多信息。

原标题:世界上超过40%的土地是干燥的,18%被森林覆盖。

展开阅读全文

赤峰天气干旱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它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那么赤峰天气干旱的原因是什么呢?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赤峰干旱的原因:

从自然因素来说,干旱的发生主要与偶然性或周期性的降水减少有关。从人的因素上来考虑,人为活动导致干旱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人口大量增加,导致有限的水资源越来越短缺。

二是森林植被被人类破坏,植物的蓄水作用丧失,加上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和土壤水减少。

三是人类活动造成大量水体污染,使可用水资源减少。

四是用水浪费严重,在我国尤其是农业灌溉用水浪费惊人,导致水资源短缺。

二、预防干旱

1、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2、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3、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4、多管齐下,防治水土流失;

5、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展开阅读全文

导致天气干旱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干旱与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植物系统分布,温度平衡分布,大气循环状态改变,化学元素分布改变等等与人类活动相关的系统改变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导致天气干旱的原因有哪些呢?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导致天气干旱的原因有:

1、水资源不平衡。我国南方水多,耕地少,北方水少,耕地多。这种地区之间水资源的不平衡状况,是形成我国干旱灾害的重要因素。

2、降水少。一般来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就容易出现干旱。在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季节变化时形成全国季节性易干旱地区分布的基础。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夏季风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早而且时间长,若7.8月雨量票少,容易产生伏旱。华北东北地区雨季在6—9月,春旱和春夏连旱特别严重。西南地区主要依靠西南季风带来的降水,11—次年4月为旱季。

干旱常常以其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造成饥荒等特点而成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两个方面。土壤干旱和气候干旱的主要表现都是降水不足。因此,降水不足是干旱问题的症结所在,是干旱的根本原因。降水量是直接影响土地是否干旱的关键因素,发生干旱的几率和降雨量是成正比的,但是干旱并不完全由降雨量决定,还与蒸发等因素有关。

3、社会经济方面。社会经济方面主要是指近几十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用水的提高。

其一,我国耕地复种指数(一个农业生产地区一年内作物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的百分比)的增加,灌溉面积的扩大,造成农田需水量的增加;

其二,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播种面积的增加,北方受春旱威胁农田面积进一步扩大;

其三,我国人口的增加,导致生活用水量的吃去增大,而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工业用水量、需水量的增多。以上方面都会导致干旱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不怕干旱的水果有哪些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水果是家家户户必备的食物之一,而水果是指多汁且主要味觉为甜味和酸味,可食用的植物果实。水果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而且能够帮助消化。那么大家知道不怕干旱的水果有哪些吗?以及不怕干旱的药材有哪些吗?和农作物有哪些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据小编了解不怕干旱的水果主要有西瓜、哈密瓜、红枣、枸杞、香蕉、芒果、榴莲、杨桃、火龙果、橙子、橘子、柚子、猕猴桃、荔枝、龙眼等,这些水果非常普遍。

而北方干旱地区可以种的农作物有谷子、糜子、高梁、芝麻、花生、荞麦、蓖麻、葵花、甘薯、玉米、豆杂、小麦、黄姜、尖椒、柑桔、桃子、樱桃、大蒜、胡萝卜、板栗、柿子、山枣、地瓜、马铃薯等等,具体选用什么品种,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来决定,这些农作物都是耐干旱的。

北方干旱地区可以种党参、当归、黄芪、肉苁蓉、甘草、麻黄、秦艽、羌活、百合、猪苓、土茯苓、款冬花、远志、牛蒡子、赤芍、升麻、柴胡、地骨皮(枸杞子的根皮)、核桃、大黄、锁阳、天麻等药材,这些药材是耐干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番石榴树耐干旱吗

全文共 677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吃石榴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国栽培石榴的历史,可上溯至汉代,据陆巩记载是张骞从西域引入。中国南北都有栽培,以安徽、江苏、河南等地种植面积较大,并培育出一些较优质的品种。其中安徽怀远县是中国石榴之乡,“怀远石榴”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那么大家知道番石榴树耐干旱吗?今天就由的小编来为大家说一说这个问题。

番石榴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热带果树。原产美洲热带,16~17世纪传播至世界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如北美洲、大洋洲、新西兰、太平洋诸岛、印度尼西亚、印度、马来西亚、北非、越南等。约17世纪末传入我国。现台湾、海南、广东、广西、福建、江西等省均有栽培,有的地方已逸为野生果树。

而番石榴树生物学特性喜温暖忌寒,生长发育要求平均温度15.5℃以上。冬季低温对幼树有寒害,成年树叶变紫绿,影响一长发育。对干旱与潮湿有较强的忍耐性。一般在年降雨量1000-3000mm的地区均可正常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快,结果早,种后第2年便可开花结果,具有多熟特性。

主要用实生繁殖或嫁接繁殖。实生繁殖:选高产、优质、无病虫害母树的成熟果实,洗净种子,阴干或短时间晒干(1-2d),于秋季播种。将种子均匀撒播于床面,用细土覆盖约0.2cm,淋透水。长至2-3对真叶时,移植于营养袋或苗圃。苗高40cm,春季可定植于大田。嫁接繁殖:用普通番石榴苗作砧木,苗粗达0.7cm直径时,于3-5月进行芽接。25-30d后解绑,芽片成活后即可截干。第2年春季定植,根据土壤肥力条件,行株中虎为3m×2m或×2.5m×2.5m。

根据以上对番石榴树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番石榴树是非常耐干旱的。

展开阅读全文

干旱属于什么灾害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近年来自然灾害非常的多,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烦恼,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经济损失,所以我们为了多加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就应该更好的去学习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先来了解一下,干旱属于什么灾害?

1、什么是旱灾?

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农作物和牧草生长的需要,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产的灾害。旱灾是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不仅农业受灾,严重的还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中国通常将农作物生长期内因缺水而影响正常生长称为受旱,受旱减产三成以上称为成灾。经常发生旱灾的地区称为易旱地区。

2、哪些地方易受旱?

旱灾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候。通常将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称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250-500mm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地区。世界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中东和西亚,北美西部,澳洲的大部和中国的西北部。这些地区常年降雨量稀少而且蒸发量大,农业主要依靠山区融雪或者上游地区来水,如果融雪量或来水量减少,就会造成干旱。世界上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包括非洲北部一些地区,欧洲南部,西南亚;北美中部以及中国北方等。这些地区降雨较少,而且分布不均,因而极易造成季节性干旱,或者常年干旱甚至连续干旱。

中国大部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去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有的年份虽在梅雨季节,还会因梅雨期缩短或少雨而形成干旱。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西南地区春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四川东部则经常出现伏秋旱。华南地区旱灾也时有发生。

3、如何防旱与抗旱?

自然界的干旱是否造成灾害,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则取决于人为措施。世界范围各国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是:

①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②改进耕作制度,改便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③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④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以上这些内容就是我们为大家所介绍的,大家可以仔细的去阅读。如果要想了解更多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可以关注。上面有很多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供我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干旱地方适合种植什么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近些年来,自然灾害非常的多,他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们。例如说干旱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干旱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损失,所以我们应该多加了解这方面知识,做好预防,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在上来了解一下干旱地方适合种植什么。

农业干旱:主要涉及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态,或许是某种特定作物的性态。耐旱的农作物品种很多,如谷子、糜子、高梁、芝麻、花生、荞麦、蓖麻、葵花、甘薯、玉米、豆杂、小麦、黄姜、尖椒、柑桔、桃子、樱桃、大蒜、胡萝卜、板栗、柿子、山枣、地瓜、马铃薯等等,具体选用什么品种,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土质来决定。

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以上内容由提供,还望大家采纳。下期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讲座中小编带大家来了解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敬请关注哦。

展开阅读全文

农业干旱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全文共 815 字

+ 加入清单

据记者了解,农业干旱是对农业生产影响最为严重的气象灾害。我国农作物平均每年受旱面积达2.2万公顷,占全部农业受灾面积的60%以上。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繁出现,农业干旱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也明显增加。那么农业干旱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农业干旱等级》将农业干旱等级标准划分为轻旱、中旱、重旱和特旱四个等级,并规定了农业干旱指数的计算方法、等级划分标准、等级命名等,适用于各相关领域农业干旱监测与评估。该标准的实施将对我国农业干旱监测预警评估起到规范与指导作用,促进农业干旱监测预报水平的提高,对推动农业干旱减灾技术支撑能力建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据《农业干旱等级》主起草人、国家气象中心首席专家吕厚荃介绍,《农业干旱等级》编写组通过大量试验验证和分析,吸纳了多项科研成果和多年业务服务经验,广泛收集整理了我国农业干旱相关资料,在借鉴其他部门相关规范及国外农业干旱技术方法与业务规定的基础上,制定了适合我国国情,较为科学、客观、操作性较强的农业干旱指标与等级划分标准。

因为种植业是我国农业的主体,也是对干旱最为敏感的产业之一,所以《农业干旱等级》选取种植业为农业干旱等级划分的基准,以农作物可获得的土壤水分含量、作物水分亏缺程度和受旱后的外在特征作为判定依据,规定了土壤相对湿度、作物水分亏缺距平等农业干旱指数计算方法,并对包括农田与作物干旱形态指标在内的农业干旱指标等级划分标准、命名,以及不同的农业干旱指标的使用原则等做出了明确详细的规定,还提供了指数计算所需的系列参数参考值,界定了农业干旱等级相关的术语。吕厚荃表示,该等级采用的农业干旱指标与等级划分的技术方法与国内外权威机构一致,适用于各相关领域的农业干旱监测、预警与评估及灾情调查。

希望大家看过小编的介绍之后,希望大家对天气干旱有了更多的了解,要想知道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需要大家平时可以多关注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才能够提早做好相关预防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成因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少雨。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那么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成因是什么呢?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成因是

季风型

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西风环流。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信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

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

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季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

特征: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干季少雨,湿季多雨。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

一、非洲10°N至2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以及澳大利亚北部

1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季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

2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季风控制,形成干季。

热带锋型

夏季,在广阔的热带太平洋东部,赤道西风不显著,且由于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季风对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影响几乎没有。但来自陆上的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分别与来自热带大西洋上、并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在此符合上升,形成热带锋,多对流雨,气候湿热。

赤道以北的圭亚那高原、奥里诺科河流域和哥伦比亚北部,6月至10月潮湿多雨;赤道以南的巴西高原内部,10月至次年3月,降水丰富,形成湿季。冬季,两地分

别受单一的东北季风和东南季风控制,干燥少雨,形成干季。

展开阅读全文

气象干旱等级分为哪几类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将干旱划分为五个等级,并评定了不同等级的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气象干旱等级分为哪几类。

正常或湿涝

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无旱象;

轻旱

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

中旱

特点为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重旱

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落,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

特旱

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

干旱指因久晴无雨或少雨,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而形成的一种气象灾害。干旱问题十分复杂,涉及的面也很广,可分为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以及经济社会干旱等。干旱作为一种由气象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具有出现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的特点。干旱的频繁发生和长期持续不但会给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等带来巨大的损失,还会造成水资源短缺、荒漠化加剧、沙尘暴频发等生态环境问题。

相信大家看过小编的介绍之后,已经对旱灾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就需要大家平时多学习一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才能够提早旱灾,最大程度上降低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长江流域干旱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366 字

+ 加入清单

长江流域,是指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市、自治区,是世界第三大流域。那么长江流域干旱形成原因是什么呢?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长江流域干旱的形成原因

长江中下游平原处在季风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主要受来自西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影响,而夏季风的势力强弱不稳定,所以降水量年际变化大,且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总体少。

怎样预防干旱

1、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

2、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

3、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

4、多管齐下,防治水土流失;

5、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展开阅读全文

华北地区春季干旱的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华北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在8°C-13°C左右。年降水量在400-1000mm左右。内蒙古自治区降水量少于400mm,为半干旱区域。那么华北地区春季干旱的原因是什么呢?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些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华北地区气候干旱的季节是春季。春季锋面雨带停留在长江以南,北方少雨。而且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易形成春旱。

我国华北平原地区春旱严重的原因主要有:

(1)春季锋面雨带没有推移到华北平原,这里降水少,地面河流少,河流的水量比较小;

(2)冬季相对温暖,加之冬季降水少,缺乏冬季积雪,春季没有积雪融水;

(3)春季气温回升快,加之多大风天气,蒸发旺盛;

(4)越冬农作物返青生长,需水量大;

(5)长期以来落后的灌溉方式,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加剧春季用水紧张。

展开阅读全文

干旱是如何分类的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气象组织承认以下六种干旱类型:1、气象干旱:根据不足降水量,以特定历时降水的绝对值表示;2、气候干旱:根据不足降水量,不是以特定数量,是以与平均值或正常值的比率表示;3、大气干旱:不仅涉及降水量,而且涉及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气候因素;4、农业干旱:主要涉及土壤含水量和植物生态,或许是某种特定作物的性态;5、水文干旱:主要考虑河道流量的减少,湖泊或水库库容的减少和地下水位的下降;6、用水管理干旱。其特性是由于用水管理的实际操作或设施的破坏引起的缺水。那么干旱是如何分类的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我国比较通用的定义

1、气象干旱:指某时段内,由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收支不平衡,水分支出大于水分收入而造成的水分短缺现象。

2、农业干旱:在作物生育期内,由于土壤水分持续不足而造成的作物体内水分亏缺,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现象。

3、水文干旱:由于降水的长期短缺而造成某段时间内,地表水或地下水收支不平衡,出现水分短缺,使江河流量、湖泊水位、水库蓄水等减少的现象。

4、社会经济干旱:由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造成的异常水分短缺现象。社会对水的需求通常分为工业需水、农业需水和生活与服务行业需水等。如果需大于供,就会发生社会经济干旱。

以上这些内容都是由我们为大家所整理出来的,大家可以仔细的去学习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如果大家要想了解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我们可以关注下期的内容,下期会为大家详细的去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耐干旱耐寒冷的植物有哪些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干旱的地区种植植物也是需要注意的额,那么耐干旱耐寒冷的植物有哪些呢?其实能耐寒耐热的植物有绿萝、常春藤、彩叶草、仙人掌、金银花、紫薇、萱草、白三叶等。

简单的介绍其中的三种:

1、绿萝(学名:Epipremnumaureum),属于天南星科麒麟叶属植物,大型常绿藤本,生长于热带地区,常攀援生长在雨林的岩石和树干上,其缠绕性强,气根发达,可以水培种植。成熟枝上叶柄粗壮,长30-40厘米,基部稍扩大,上部关节长2.5-3厘米、稍肥厚,腹面具宽槽,叶鞘长,叶片薄革质,翠绿色,通常(特别是叶面)有多数不规则的纯黄色斑块,全缘,不等侧的卵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深心形,稍粗,两面略隆起。

2、彩叶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观叶类花卉。常用于花坛、会场、剧院布置图案,也可作为花篮、花束的配叶。繁殖方法为播种和扦插,喜温耐寒适应性强,注意病虫害防治。常木质化,分枝少。叶对生,卵圆形,叶面彩色,因品种不同有黄、红、紫、橙、绿等各色斑纹。花期夏秋季,圆锥花序,花小,淡蓝或带白色

3、白三叶又名白车轴草、白三叶草、荷兰翘摇。它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栽培最多的牧草之一。白三叶原产于欧洲和小亚细亚。目前它已在世界温带、亚热带地区广为种植。在我国湖南、江苏、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区春季生长情况良好,高温季节假死大部分能越夏,是南方很少栽种的豆科草种。

我们的小编会为您准备很多的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只要您多多的关注,相信您能从中收获很多,像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方面的更多详情,都可以登录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云南干旱对庄家有哪些危害

全文共 575 字

+ 加入清单

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的干旱,始于2009年末,至今仍在持续。那么大家知道云南干旱对庄家有哪些危害吗?下面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

云南干旱对庄家有哪些危害?小编总结如下:

干旱对庄家影响非常严重,轻则影响庄家的产量,重则导致庄家绝收。干旱对庄家的影响和危害程度主要与其发生的季节和庄家的种类、生长周期、品种的选择和种植的种类有密切的关系。

干旱的发生是由于该地区长期不降雨或者降雨量偏少造成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偏低、土壤缺水的现象,在我国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发生上述现象的次数较多。在农业上一旦出现干旱状况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种植的农作物。这时期农作物常常会出现因严重缺水,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从而造成农业上的旱灾。长期干旱形成的旱灾会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甚至是造成绝收的严重危害。

云南、贵州、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的干旱。云南粮食770万亩,受灾面积3148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5%,绝收超过1000万亩。预计全省小春粮食将因灾减产50%以上,甘蔗减产20%以上。全省因干旱新增缺粮人口331万,需救助的缺粮人口为714.78万人,较去年增加46.31%。省政府预测,3月、4月、5月全省饮水困难群众分别将达792万人、951万人、1014万人。

以上内容由提供给大家,还望采纳。下期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讲座中小编给大家总结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耐旱树种是如何适应干旱的

全文共 590 字

+ 加入清单

干旱常常以其延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造成饥荒等特点而成为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可分为相互联系的土壤干旱和大气干旱两个方面。土壤干旱和气候干旱的主要表现都是降水不足。那么耐旱树种是如何适应干旱的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

1、从形态上说:根系发达而深扎,根/冠比大,这样能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特别是土壤深处的水分,并能保持水分平衡。叶片细胞小,叶脉致密,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多,加强蒸腾,有利吸水。

2、生理物特点:细胞液的渗透势低,能抗过渡脱水,在缺水情况下气孔关闭较晚,光合作用不立即停止,酶的合成活动仍占优势,即是保持一定水平的生理活动,合成大于分解。

沙漠地区的植物在地球上历尽沧桑,通过自然界选择、优胜劣汰,在长期的进化演替过程中,形成了适应特殊环境条件的能力,表现出对沙漠环境的多种适应方式和适应特性。沙漠植物适应沙漠特殊生境的一般规律表现在:适应能力强(除对气候干旱,高温、日灼等的适应外,许多植物对土壤贫瘠、盐碱,对风蚀、沙打沙割、沙埋等的适应和忍耐性能也很强);结实量大、易更新繁殖(繁殖材料可大量获得,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或具根茎相互转化的功能、具有克隆或可平茬复壮的特性);枝叶特化、根系发育特殊(叶片小或退化以同化枝来进行光合作用,或多浆茎、叶储水保水;根系生长迅速,深根性或水平根发达),生长稳定,长寿或短时间完成生活史(短期生植物,亦称短命植物或短生植物)等。

展开阅读全文

云南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云南干湿季分明,干旱发生频次和危害程度的季节性和地域性差异较大,年际差别也大。那么大家知道云南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吗?下面请大家来寻找答案吧。

云南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小编总结如下:

云南干旱影响群众缺水,无法生活,农作物减产、减收,物价上涨,群众无法承受,旅游业变得清淡,收入减少,农作物对外销售量减少,经济损失巨大,用水量减少,影响经济的发展。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明代特别是清末以来,旱灾逐渐开始明显,随着对云南的开发旱灾逐步发展吗,到本世纪初更是加速度逐年频繁和加剧。清代以来特别是最近半个世纪日趋严重的天然森林被砍伐消失和山地开垦造成的水土流失生态逐渐恶化是云南气候最终酿成史无前例的四年连旱的根源,大规模的毁天然林种植人工经济林又加剧了灾情,一些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急功近利而不顾生态环境的政策失误是导致环境灾变的推动因素。人类如不痛改前非,本世纪末云南将大半变为砾石荒。

旱现象的频发会严重的影响到农业的正常生产,因此采用有效的管理措施降低干旱对农业生产的损失,通过耕作保墒防早旱,植被覆盖防旱等措施来降低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与此同时通过合理施肥增加土地的抗旱能力,在作物品种的选择上尽量选用抗旱性能优良的品种,因地制宜,利用农业气候资源,提高粮食作物对资源利用和转化效率,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以上内容由提供,希望采纳。关于干旱会带来哪些危害,小编会在下期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讲座中给大家做详细解答,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我国对干旱都有哪些预警及防御指南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干旱都有哪些预警防御指南呢?干旱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干旱指标等级划分,以国家标准《气象干旱等级》(GB/T20481-2006)中的综合气象干旱指数为标准。

(一)干旱橙色预警信号

标准: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重旱(气象干旱为25~50年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4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工作;

2.有关部门启用应急备用水源,调度辖区内一切可用水源,优先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牲畜饮水;

3.压减城镇供水指标,优先经济作物灌溉用水,限制大量农业灌溉用水;

4.限制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限制排放工业污水;

5.气象部门适时进行人工增雨作业。

(二)干旱红色预警信号

标准:预计未来一周综合气象干旱指数达到特旱(气象干旱为50年以上一遇),或者某一县(区)有60%以上的农作物受旱。防御指南:

1.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御干旱的应急和救灾工作;

2.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启动远距离调水等应急供水方案,采取提外水、打深井、车载送水等多种手段,确保城乡居民生活和牲畜饮水;

3.限时或者限量供应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缩小或者阶段性停止农业灌溉供水;

4.严禁非生产性高耗水及服务业用水,暂停排放工业污水;

5.气象部门适时加大人工增雨作业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干旱对生活造成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全文共 614 字

+ 加入清单

干旱是人们都很熟悉的,但是,由于研究的目的和对象不同,其定义和具体指标是不同的。按受旱机制,可分为三类:土壤干旱、大气干旱和生理干旱。按发生时间,可分为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下面来看看干旱对生活造成危害预防措施有哪些吧?

土壤干旱,指长期无雨或少雨的情况下,又缺少灌溉条件,土壤中水分长期得不到补充,作物得不到正常的水分供应而遭受的危害,是最主要的干旱形式。大气干旱指气温高、湿度小、作物蒸腾失水快,根部吸水供不应求,虽然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也来不及吸收,造成水分失调以致受害。如夏日的中午就易发生大气干旱。生理干旱是因为其它不利因素或农业技术措施不当而造成的体内水分失调,产生危害。如土壤温度过高或过低时,都会影响根系吸水,施用化肥过多,造成烧苗现象。

干旱的危害,以播种期、水分临界期、作物需水关键期的影响最大,造成出苗不全不齐不壮,影响受精过程、灌浆过程等。

干旱的防御,根本的途径是种草种树,改善生态环境,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基本建设。一方面要认识到水对植物生活的极端重要性,还要认识到我国季风气候的特征就是降水分布的不均匀、经常性出现水灾、旱灾是必然的。“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对我国来说,一点也不夸张。提倡节水灌溉,提高水分利用率,大水漫灌既浪费宝贵的水资源,还会带来不利影响。采用喷灌、滴灌、地下灌溉等先进方式,可节约大量水资源,效果也更好,不至于太多或太少。还可以采用覆盖、免耕技术,选用抗旱力强的品种,改革种植制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干旱形成的原因

全文共 1209 字

+ 加入清单

干旱(arid),是一种水量相对亏缺的自然现象。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使供水水源匮乏,除危害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外,还危害居民生活,影响工业生产及其他社会经济活动。干旱后则容易发生蝗灾,干旱是自然现象,干旱并不等于旱灾,干旱只有造成损失才能成为灾害。下面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干旱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

仅仅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干旱和旱灾是两个不同的科学概念。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干旱一般是长期的现象,而旱灾却不同,它只是属于偶发性的自然灾害,甚至在通常水量丰富的地区也会因一时的气候异常而导致旱灾。干旱和旱灾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们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规定了全国范围气象干旱指数的计算方法、等级划分标准、等级命名、使用方法等,并界定了气象干旱发展不同进程的术语。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规定了五种监测干旱的单项指标和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五种单项指标为:降水量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标准化降水指数、相对湿润度指数、土壤湿度干旱指数和帕默尔干旱指数。气象干旱综合指数CI以标准化降水指数、相对湿润指数和降水量为基础建立的一种综合指数。

《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中将干旱划分为五个等级,并评定了不同等级的干旱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

1.无旱:正常或湿涝,特点为降水正常或较常年偏多,地表湿润;

2.轻旱,特点为降水较常年偏少,地表空气干燥,土壤出现水分轻度不足,对农作物有轻微影响;

3.中旱,特点为降水持续较常年偏少,土壤表面干燥,土壤出现水分不足,地表植物叶片白天有萎蔫现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4.重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持续严重不足,土壤出现较厚的干土层,植物萎蔫、叶片干枯,果实脱落,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较严重影响,对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一定影响;

5.特旱,特点为土壤出现水分长时间严重不足,地表植物干枯、死亡,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工业生产、人畜饮水产生较大影响。

《气象干旱等级》国家标准规范全国通用,具有空间和时间可比性,能较为客观地描述干旱的发生、发展、持续、解除等过程,以及干旱发生程度和范围的等级标准的干旱监测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