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流域

流域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流域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流域问题。

分享

浏览

7891

文章

56

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遗址是湖北省的哪里

全文共 385 字

+ 加入清单

盘龙城遗址长江流域迄今发现最早商代古城遗址,那盘龙城遗址是位于湖北省的哪里呢?

长江流域发现的第一座商代古城遗址是湖北省的哪里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处在盘龙湖半岛,东南西三面环水,是长江流域发现的夏商时期规模较大、出土遗存较为丰富的城邑遗址,也是武汉城市文明的源头。

这座城址于1954 年武汉防汛时,因采土堵水而掘现的。城址建于水滨高丘上,呈方形,南北长260 米,东西宽290 米,周长1100 米,面积75400 平方米。整个遗址面积约1 平方公里。

四周有土筑城垣,城垣内坡缓斜,外坡陡峭,每面各有一门,现在西南两侧城垣残高仍有1~3 米,底部宽20 米。城内东北隅,发现有三座大型宫殿建筑遗址,现已发掘两座宫殿基址。

1988年1月13日,盘龙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2月,盘龙城遗址被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黄河流域以什么文明为主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黄河流域以农耕文明为主

中国大地最早进入农耕文明区域的是黄河流域,也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黄河流域指的是黄河水系,从源头到入海这条河流所影响的地理生态区域,人们把黄河流经的省区的相关面积称之为黄河流域。

黄河是位于中国北方地区的一条大河,是世界长河之一,还是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全长大约是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据《人民网》记载,其流域面积大约是752443平方公里;据水利部网站《黄河网》记载,流域总面积为79.5万平方公里,其中包含了内流区面积的4.2万平方公里。黄河是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中国人将黄河称之为母亲河。

展开阅读全文

北京是黄河流域吗

全文共 372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不是黄河流域。北京属于海河流域,受地形因素影响,河流流向由西流向东,注入渤海。黄河流域,是指黄河水系从源头到入海这条河流所影响的地理生态区域。黄河,中国古代称大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最后于山东东营市垦利区注入渤海。

黄河流域的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河源地区平均海拔在4000m以上,由一系列高山组成,常年积雪,冰川地貌发育;中部地区海拔在1000—2000m之间,为黄土地貌,水土流失严重;东部主要由黄河冲积平原组成。

黄河流域很早就是中国农业经济开发地区。上游的宁蒙河套平原、中游汾渭盆地以及下游引黄灌区都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黄河上中游地区仍比较贫困,加快这一地区的开发建设,尽快脱贫致富,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重心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战略部署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两河流域是哪两河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为世界发明了第一种楔形文字,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编制了第一种法律,发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第一个阐述了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

两河流域是指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是西亚最早的文明。两河流域指的两河是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是中东名河,与位于其西面的幼发拉底河共同界定美索不达米亚,而幼发拉底河也是中东名河,发源于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和亚美尼亚高原山区,与位于其东面的底格里斯河合流成为阿拉伯河,注入波斯湾,为西南亚最大河流。

展开阅读全文

河南是什么流域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其中海河流域1.5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1%,黄河流域3.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1.7%,淮河流域8.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52.9%,长江流域2.7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6.3%。

河南省郑州市和开封市在很多人看来误以为是黄河水系,其实大部分位于淮河水系;南阳市看着是长江水系,其实南阳市桐柏县属于淮河水系;河南省北部的安阳市是属于海河水系。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出省处,仅23.2米。

展开阅读全文

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什么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尼罗河流域文明古国是古代埃及。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距今约7400多年前,以法尤姆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城邦进而形成国家,古埃及文明最早形成于约7450年前下埃及的法尤姆地区,终止于阿拉伯帝国将其伊斯兰化。

拓展资料:

5150年前(约公元前3150年)南北埃及完成统一,并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大一统国家,其朝代延续并更迭长达三千年之久,一直到公元前30年罗马征服埃及第三十二王朝(托勒密王朝)。古埃及王国先后历经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第二中间期、新王国、第三中间期、晚王国、托勒密王朝,共10个时期,33个王朝的统治(含0至第32王朝)。

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的帝国领域有苏丹到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其帝国东部边界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托勒密时期疆域包含昔兰尼、安那托利亚南部,塞浦路斯和地中海诸岛,领土最南时可达努比亚。古埃及有着一套完整的文字系统、政治体系和制度,以及多神信仰的宗教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舟山渔场建在什么流域上

全文共 45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舟山渔场被建在上升流显著的海域上。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也是中国沿海10大渔场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最大的渔场之一。舟山渔场位于杭州湾以东,长江口东南的浙江东北部。

形成舟山渔场的主要原因包括:

1、由于东海地区地势比较平坦,光照充足,养分充足,为渔场提供了许多天然条件;

2、长江流域注入舟山渔场,给渔场带来了许多营养,为鱼类提供了许多的食物;

3、台湾暖流和沿岸寒流在舟山渔场进行交汇,使得洋流发生搅动,养分上浮;

4、舟山渔场周围岛屿众多,为鱼类的生活以及繁殖提供了许多优良的条件;

5、舟山渔场位置适中,各种各样的鱼类在此进行交汇,因此形成了舟山渔场。

舟山渔场是中国最大的渔场,是浙江省、江苏省、福建省和上海市三省一市及台湾渔民的传统作业区域。舟山渔场主要以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乌贼)四大经济鱼类为主要渔产。但是由于长期来的滥渔酷捕和海洋污染,渔业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当地政府为此宣布实施舟山渔场振兴计划。舟山渔场的鱼还会被运输到世界各地,因此从整体来看,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黄河流域面积最大的灌区是哪里?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河套灌区

河套灌区是我国设计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河套灌区属于没有引水灌溉便没有农业的地区,该灌区年引黄河水量为50亿立方米,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

黄河流域面积最大的灌区是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巴彦淖尔市。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河套灌区属于没有引水灌溉便没有农业的地区,该灌区年引黄河水量为50亿立方米,占黄河过境水量的七分之一。

北依阴山山脉的狼山、乌拉山南麓洪积扇,南临黄河,东至包头市郊,西接乌兰布和沙漠。1949年有引黄干渠10条,灌溉面积约19.43万公顷。1961年后自黄河三盛公枢纽引水,分为保尔套勒盖、后套、三湖河3个灌域。作物有小麦、杂粮和向日葵等。灌区土地1.16万平方千米。

设计灌溉面积73.7万公顷。1987年实灌面积48.37万公顷。河套灌区位于黄河上中游内蒙古段北岸的冲积平原,引黄控制面积1743万亩,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灌区和全国三个特大型灌区之一,也是国家和自治区重要的商品粮、油生产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松花江流域是不是温带季风气候,你了解清楚了吗?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松花江是中国七大河之一,也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最大支流。人们对于它的季风气候不是很清楚,认为它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那么松花江流域真的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吗?

松花江流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年内温差较大,多年平均气温在3-5℃之间,年内7月温度最高,日平均可达20-25℃,最高曾达40℃以上;1月温度最低,月平均气温-20℃以下,最低气温嫩江扎兰屯附近曾达-42.6℃。松花江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流域面积55.72万平方公里,涵盖东北四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松花江正源流域广,上游水力资源丰富,适宜梯级开发;中下游航运发达,沿江为主要工农业区;下游是重要渔业基地,可以因地制宜,更好的利用松花江流域进行经济的发展。

松花江流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形成了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适宜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江淮流域的黄梅天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859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这个季节有这么多的雨天?许多气象学家以前研究过这个问题,都认为它是由北方海水的冷热变化引起的。后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高空气象数据的增加,人们只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每年的6月和7月,江淮地区总会有一个长时间的连续阴雨天气,这就是所谓的梅雨(黄梅天),因为江南的梅树成熟了。它也被称为“发霉的雨”,因为在此期间高温高湿和器皿容易发霉。

为什么这个季节这么多雨?许多气象学家以前研究过这个问题,都认为它是由北方海水的冷热变化引起的。后来,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由于高空气象数据的增加,人们只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原来,从春天到初夏,太平洋的副热带高压增加了,不断向北方输送温暖潮湿的空气。然而,在此期间,北方的冷空气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不愿意从这一地区撤出。因此,寒流和暖流在江淮流域相持不下,仿佛两支军队相持不下。因为暖空气比冷空气轻,它沿着冷空气向北滑动,由暖空气带来的大量水蒸气凝结形成一团厚厚的云。云含有大量的水,这导致了持续的降雨和多雨的天气。

梅雨前后,天气或自然季节有明显的变化。梅雨之前,主要的雨区是从华南到长江以南。江淮地区受北方变性和冷高压的控制。阳光明媚。梅雨开始时,雨区向北移动到江淮流域,降水大多是连续的,有时有几次暴雨或暴雨。梅雨已经过去,江淮地区处于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之下。天气晴朗干燥,气温急剧上升,进入盛夏。因此,梅雨前后,江淮地区从初夏开始进入盛夏季节。

在一年中的六月的前十天,种植梅花(即梅雨开始,或梅花站立),在七月的前十天,梅花开花(梅雨结束,或梅花被切断),持续大约30天。然而,由于冷暖空气的后期进退和多年来的强弱影响,梅雨期的早晚、持续时间和总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差异很大。有些年份梅雨不明显,被称为“空梅”。在某些年份,南方的暖空气力量在开始时较强,迫使冷空气更快地返回淮北地区。梅雨似乎已经结束了。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冷空气将暖空气推回,在长江以南结冰,于是梅雨天气又出现了。这种情况被称为"倒梅雨",这意味着梅雨回来了又回来了,这意味着梅雨天气发生了两次。

展开阅读全文

淮河流域在哪些城市 淮河流域地理位置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部,包括河南省、安徽省、江苏省,以及山东省南部、湖北省东北部地区。

淮河流域西部、西南部及东北部为山区、丘陵区,其余为广阔的平原。流域内除山区、丘陵和平原外,还有为数众多、星罗棋布的湖泊、洼地。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区,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为11-16℃。

淮河流域人口密集,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能源矿产基地和制造业基地。也是国家实施鼓励东部率先、促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区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长江流域地处什么地区 主要包括哪些省市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的国家,并且我国各地区也被分为不同流域,今天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知识吧!那么长江流域地处什么地方呢?长江流域主要包括哪些省市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长江流域地处什么位置

长江流域,是指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市、自治区,是世界第三大流域,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8%,流域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长江流域主要包括哪些省市

江苏: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泰州(8个)

上海:上海(1个)

浙江: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6个)

安徽:合肥、马鞍山、安庆、铜陵、池州、芜湖、黄山(7个)

江西:九江、南昌(2个)

湖北:襄阳、黄石、鄂州、武汉、荆州、宜昌、黄冈、咸宁、恩施(9个)

湖南:岳阳(1个)

重庆:重庆(1个)含涪陵、万州等

四川:泸州、攀枝花、成都、宜宾(4个)

流域面积

长江全长约6300千米,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千米,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千米,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流域,长3464千米。宜宾至宜昌河段均称川江,长1040千米。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千米,流域面积68万平方千米。湖口至长江入海口为下游,长938千米,流域面积12万平方千米。

长江是亚洲和中国的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发源于我国青海省唐古拉山,最终在上海市崇明岛附近汇入东海。一路上气势磅礴,大小湖泊与干支流众多,可谓“远似银藤挂果瓜,近如烈马啸天发。雄浑壮阔七千里,通络润滋亿万家。”

长江的干流,自西而东横贯我国中部,经青海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百条支流延伸至贵州等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总计19个省级行政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京杭大运河汇入长江。

长江流域北以巴颜喀拉山、西倾山、岷山、秦岭、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淮阳丘陵等与黄河和淮河流域为界,南以横断山脉的云岭、大理鸡足山、滇中东两向山岭、乌蒙山、苗岭、南岭等与澜沧江、元江(红河)和珠江流域为界,东南以武夷山、石耳山、黄山、天目山等与闽浙水系为界。

长江源头地区的北部以昆仑山与柴达木盆地内陆水系为界,西部以可可西里山、乌兰乌拉山、祖尔肯乌拉山、尕恰迪如岗雪山群与藏北羌塘内陆水系为界。

长江三角洲北部,地形平坦,水网密布,与淮河流域难以分界,通常以通扬运河附近的江都至拼茶公路为界;长江三角洲南部以杭嘉湖平原南侧丘陵与钱塘江流为界。

展开阅读全文

长江流域平均降雨近60年同期最多 是指哪些地方

全文共 1097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夏天的时候,人们最常见的天气之一就是阴雨天气了,而降水多的情况下也是易发生洪涝现象,据了解,今年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是近60年来同期最多的,那么长江流域平均降雨近60年同期最多是什么情况呢?长江流域是指哪些地方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长江流域平均降雨近60年同期最多

从中央气象台获悉,6月1日以来,南方出现6次强降雨过程,截至7月12日,长江流域平均降雨量达403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49%,超过2016年(395毫米)和1998年(358毫米),成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多。

同时,监测显示,7月8日18时,鄱阳湖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较7月2日扩大352平方公里,达4206平方公里,较历史同期平均值(3510平方公里)偏大2成,为近10年来最大,五大支流入湖口湿地大面积被淹。

13日,南方强降雨按下“暂停键”,但从14日起,强降雨蓄力再出击,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将被雨水笼罩。中央气象台预计,14日至16日,西南地区东部、江汉、江淮、江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有大暴雨。

当前防汛形势十分严峻。目前长江干流监利以下河段以及洞庭湖、鄱阳湖和太湖仍超警。气象专家提醒,云南、贵州、重庆至江淮、江汉、江南北部等地需关注强降雨可能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城乡积涝、山洪地质灾害等;长江流域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流域的雨情、汛情变化需引起公众注意。

暴雨洪涝灾害导致南方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影响。中央气象台预计,7月16日之后雨势有减弱趋势。据专家建议西南地方、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减轻渍涝灾害影响,并合理施肥,促进受灾作物尽快恢复生长;成熟早稻区宜优先抢排积水,出现倒伏的田块可进行人工抢割,尽可能减少损失。

长江流域是指哪些地方

长江流域,是指长江干流和支流流经的广大区域,横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区,共计19个省、市、自治区,是世界第三大流域,流域总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8.8%,流域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长江的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经我国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数百条支流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总计19个地区省份。

长江流域北以巴颜喀拉山、西倾山、岷山、秦岭、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淮阳丘陵等与黄河和淮河流域为界,南以横断山脉的云岭、大理鸡足山、滇中东两向山岭、乌蒙山、苗岭、南岭等与澜沧江、元江(红河)和珠江流域为界,东南以武夷山、石耳山、黄山、天目山等与闽浙水系为界。

展开阅读全文

黑龙江流域博物馆

全文共 1273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唯一的黑龙江流域博物馆2008年7月26日在名山岛落成并向游客开放。

从黑龙江的起源到古老的黑龙江文化、从世代打鱼人昔日的辛苦劳作到今天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都在黑龙江流域博物馆里一一的展现。

博物馆由六个展馆构成,其大胆的设计和丰富的展品,尤其表现出中、俄、犹太不同的民族风情,在流域文明的大背景中交融,足以让每一位游人赞叹。博物馆的一、二馆是龙头,属于自然陈列馆,三号馆是个长长的“龙身”,陈列着黑龙江流域历史和文化,四号馆和五号馆建在一起,将展示中国北方民族以及俄罗斯、犹太民族的民俗文化,“龙尾”六号馆设计为演绎大厅,将民俗文化进行动态演绎。这个“龙”形博物馆由省规划设计院设计,从空中看黑龙江流域博物馆,首尾相连的形状,就是一条飞翔的“龙”,展示了黑龙江流域“龙”文化的特殊内涵。

在“龙首”馆的门口,有三段巨大的“硅化木”,这是黑龙江流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层的左边是序馆,讲述了宇宙、银河和太阳系一直到黑龙江流域的形成。大厅内半球形银幕在播放着这一历史时空的演变,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的伟力和黑龙江流域文明的历史与沧桑。黑龙江流域在早期是个各自独立的湖泊水系,后来湖泊干涸,形成了方向相反的树枝状水系,经过造山运动,才形成今天的黑龙江、松花江水系。在序馆里,从牡丹江到五大连池的火山爆发,再现了整个黑龙江流域的地形变迁。按照黑龙江流淌的曲折路径,游客朋友们似乎走进一个时空隧道,隧道两边是黑龙江流域中、蒙、俄三国的城市,从上游的额尔古纳、漠河,到黑河、布市、萝北、比罗比詹,再到同江、抚远、哈巴罗夫斯克、共青城等,22个城市夹江而列,不但具有城市地标意义,更显示了黑龙江对地域文明的孕育。

自然馆中分植物馆、动物馆、水族馆、地质矿物馆和古生物馆等五个部分,古生物馆与动物馆区分开设置,陈列了恐龙、猛马象、披毛犀、原始野牛等四大古生物。植物馆的背景是一大片景色别致的白桦林,白桦林前景是伸手可及的真实的白桦木,远景是巨幅白桦林画,虚实相融,给人身临其境的幽深,满地的黄叶配着白色的树干,使景致充满诗意。动物馆里,珍禽“丹顶鹤”、“大天鹅”在湿地里自在地觅食,山中兽王“老虎”在白雪覆盖的山林中徘徊,一条巨大的“鳇鱼”说明了黑龙江流域最大个体淡水鱼今天的不幸,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成为人类最紧迫的主题。地质矿物馆有来自黑龙江流域的各色各样的地质标本和矿物标本,在感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时候,也要感谢这片土地对人类生存的馈赠。

历史文化馆,展示的是萝北多年挖掘整理的六大文化。民俗馆展示了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和俄罗斯、犹太民族的民风民俗。站在博物馆的旁边向北望,江对面就是俄境的阿穆尔捷特,直线距离不过900米。名山岛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黑龙江流域博物馆一种跨国界的流域文明与大气。

鹤岗是古黑龙江文明的发祥地,是中、俄、犹三大文明交融地,是赵尚志烈士殉难地,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是具有百年开发史的矿山,是十万官兵、百万知青垦荒戍边地之一;赵尚志纪念馆、大荒情纪念馆、东北电影制片厂旧址、“兴山要塞”、奥里米古城遗址等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展开阅读全文

黑河流域自然保护区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高台,物华天宝,土地肥沃,水草丰茂,境内湿地面积占张掖黑河湿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是黑河湿地的核心区。黑河湿地生态恢复保护示范区分为:河桥景观区、湿地景观区和野生水禽保护区,区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风景如画。春有花,夏有荫,秋有色,冬有雪,游人置身其间,野趣横生,心旷神怡。湿地水波粼粼,水天相接,鱼虾成群,水草丰美,为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是人间仙境,鸟类的天堂。黑河在春季川流不息抒放着自己的豪迈;夏季用乳汁哺育着河西大地,文静而优雅;秋季汹涌澎湃;冬季宛如一条条白色的哈达献给尊贵的客人。

展开阅读全文

亚马逊河流域经过几个国家 亚马逊河经过哪些城市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亚马逊流域经过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委内瑞拉、圭亚那和苏里南这八个国家。亚马逊河又名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北部,其87%在巴西境内,被誉为“河流之王”,源于南美洲安第斯山中段、秘鲁的科罗普纳山东侧的米斯米雪峰之颠。

亚马逊河经过哪些城市

亚马逊河又名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流域最大、支流最多的河流。其正源——乌卡利亚河,不断地接纳雪峰上的淙淙冰水,一路汇集百川之水,进入著名的亚马孙平原。亚马孙河流经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玻利维亚和巴西等国,最终在巴西流入大西洋。

该河流共有1.5万条支流,分在南美洲大片土地上,流域面积几乎大如整个澳大利亚。支流中,7条长逾1600公里;最长的是马代拉河,长逾3200公里。亚马逊流域的热带雨林大半位于巴西,面积约为印度两倍,海拔不超过200米。亚马逊河地势平展,故受大西洋潮汐影响的河段,长达966公里,远及奥比多斯。

它全长6400多公里,其支流有上千条,与干流共同组成了总长度达6万余公里的亚马孙河水系,其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在巴西境内,由于赤道附近多雨地区,水量终年充沛,是世界上流域最广、流量最大的河流,巴西人自豪地称之为“河海”。

展开阅读全文

流域水环境治理

全文共 1249 字

+ 加入清单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严峻的水污染问题为治国与治水的古老智慧嵌入了水环境保护的新元素。如是,流域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综合管理成为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领域。那么流域水环境治理方法有哪些?接下来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一、流域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流域水环境治理具有系统性、复杂性、持续性和高投入性,目前我国流域水环境治理陷入“反复治理、反复污染”的僵局,对流域水环境系统性梳理和分析不足,以点为基础的环境治理项目无法产生出长期稳定的整体流域治理效果。

1.流域水环境治理技术体系不成熟

以污水处理厂和截污管网建设消除点源污染为主导的传统水环境治理模式和技术体系,无法系统性和持续性地解决流域水环境反复治理、反复污染的问题。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涉及到水利、环保、市政、生态、景观等多个专业,包括防洪排涝、截污治污、生态修复等多项子工程。各专业虽有丰富高效的技术措施和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但目前对这些技术的集成能力较弱,流域水环境治理的综合技术体系尚未形成。若各专业配合不利难以保证各单项技术的运行效果,也无法实现系统的长期稳定,从而导致流域水环境治理短期效果尚可,长期恶化反复。因此,流域水环境治理中要注重多专业的配合,并重视各专业的技术整合,形成适宜于流域水环境治理的集成技术,实现水环境治理的最优设计、强化管理和长效运行。

2.流域水环境治理责任不明确,缺少终极责任人

水环境治理跨行政区域、跨政府部门,导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多头治水,责任边界不清晰。在政府主导的投资模式下,项目从设计、投资、建设到运营各个环节独立操作,没有终极责任人。设计方以投资基数收费,直接导致设计的投资超前、概算偏大;建设方仅需按照施工图施工,无需对设计不合理之处进行调整优化,建设质量也不需对后期运营负责,从而增加后期维护难度,运营成本居高不下。水环境治理项目中,设计方、建设方和运营方,常出现责任推诿的现象。

3.流域水环境治理市场融资和管理效率低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水环境治理所需资金以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的财政收入、借贷以及由政府主导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为根本支撑。由于各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流域水环境治理出现了巨大的投融资缺口,投资不足仍是水环境保护面临的重要矛盾。政府平台公司外在缺乏监督压力,内在缺乏技术进步和管理改革的动力,投资及管理效率低下成为政府主导投资模式下的顽疾。

二、流域河流综合治理与水质改善技术

流域河流综合治理与水质改善应在分析流域河流类型及特点(几何尺度、时间尺度、发育程度、功能定位、区域位置、水动力特性、污染程度等)、河流水文及水动力特性、河流生态特性的基础上,着力研发河道土质边坡稳定和截污净化、河道已建硬质护坡结构分析和生态修复、河道拟建硬质护坡生态建设、河道滨水带恢复、河床基质生态系统构建、河道景观廊道系统建设、河道生态流速和水位调控、重污染河道水质强化净化技术、城市河道综合治理与水质改善技术、流域不同尺度河道综合治理与水质改善技术、不同水动力条件下水质净化技术等关键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是什么?据小编调查首先是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其次是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再有就是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以下详细内容仅供参考。

长江干流宜昌以上为上游,长4504公里,流域面积100万平方公里,其中直门达至宜宾称金沙江,长3464公里。宜宾至宜昌河段习称川江,长1040公里。宜昌至湖口为中游,长955公里,流域面积68万平方公里。湖口至出海口为下游,长938公里,流域面积12万平方公里。

历史上我国洪涝灾害十分频繁。500多年来,长江流域发生过53次大洪水,近50年来每3年就出现一次大涝。1950—1980年,我国平均每年受涝灾耕地面积达0.1亿公顷,成灾面积0.08亿公顷,粮食损失100亿公斤左右,受灾人口以百万计,造成经济损失平均每年150亿一200亿元。从80年代以来,洪涝灾害更有发展之趋势,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七大江河的水灾面积和成灾率都比60年代和70年代有所增加。1998年夏季,我国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波及29个省市,特别是长江发生了自1954年以来又一次全流域性大洪水,松花江、嫩江出现超历史记录的特大洪水,致使全国农田受灾面积达3.34亿亩,成灾面积13792亿亩,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

非常感谢大家的收看,为了回报大家长期以来给予的支持与理解,近期我们还会给大家分享一下遭遇水灾该如何逃生的经验,请大家继续支持的其它自然灾害安全小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流域和水系的区别 流域和水系有什么不同

全文共 495 字

+ 加入清单

流域水系的区别在于二者定义不同。“流域”是指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而“水系”指的是流域内所有河流、湖泊等各种水体组成的水网系统。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流域,一个大流域可以按照水系等级分成数个小流域,小流域又可以分成更小的流域等。

流域和水系有什么不同

1、流域

流域,指一个水系的干流和支流所流过的整个地区。在水文地理研究中,流域面积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数据。自然条件相似的两个或多个地区,一般是流域面积越大的地区,该地区河流的水量也越丰富。流域之间的分水地带称为分水岭,分水岭上最高点的连线为分水线,即集水区的边界线。

例如,中国秦岭以南的地面水流向长江水系,秦岭以北的地面水流向黄河水系。分水岭有的是山岭,有的是高原,也可能是平原或湖泊。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分水岭明显,在地形图上容易勾绘出分水线。平原地区分水岭不显著,仅利用地形图勾绘分水线有困难,有时需要进行实地调查确定。

2、水系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水系主要分成内流水系和外流水系。其中,水流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荒漠之中的,称作“内流水系”。例如,阿姆河、锡尔河组成的咸海水系。而水流最终流入海洋的称作“外流水系”,如太平洋水系、北冰洋水系。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上流域最广的河在哪里?亚马逊河的地理地貌

全文共 2554 字

+ 加入清单

亚马孙河(葡萄牙语:RioAmazonas;西班牙语:RioAmazonas,又译“亚马逊河”),位于南美洲,是世界流量、流域最大的、支流最多的河流,长度位居世界第二。亚马逊河流量达每秒219,000立方米,流量比其他三条大河尼罗河、长江、密西西比河的总和还要大几倍,大约相当于7条长江的流量,占世界河流流量的20%;流域面积达6,915,000平方公里,占南美州面积的40%;支流数超过1万5千条。 亚马孙河的简介 亚马孙河,全长6440公里,流域面积705万平方公里,约占南美大陆总面积的40%;为世界第二长河(据报道称近期发现,亚马孙河长度多于尼罗河大约100米,是世界第一长河),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从秘鲁的乌卡亚利-阿普里马克(Ucayali-Apurimac)水系发源地起,全长约6,751公里,亚马孙河干支流蜿蜒流经南美洲7个国家。亚马孙河从秘鲁的伊基托斯(Iquitos)至巴西的马瑙斯(Manaus)叫索利默伊斯(Solimoes)河,内格罗河河口至大西洋段才称亚马孙河。它最西端的发源地是距太平洋不到160公里高耸的安第斯山,入在大西洋,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约660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世界河流注入大洋总水量的1/6。河口宽达240公里,泛滥期流量达每秒28万立方米,泻水量如此之大,使距岸边160公里内的海水变淡。 亚马孙河若以马拉尼翁河为源,全长6299km,若以乌卡亚利河为源,全长6436km,仅次于尼罗河,居世界第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7.5万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69300亿立方米,年平均径流深度1200mm,悬移质含沙量为0.22kg/立方米,输沙量为9亿t。丰水年时,中游马瑙斯附近河宽5km,下游宽20km,河口段宽80km,河口呈喇叭型诲湾,宽240km。下游河槽平均深为20一50m,最大水深100m,水位年变幅为9m。上游伊基托斯年均流量20420-28200立方米/秒。从伊基托斯至入海口,亚马孙河的平均坡度为0.035m/km。 水量终年充沛,河口年平均流量为22万立方米/秒,洪水期流量可达28万立方米/秒以上,为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上源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平均比降约5.2‰。进入平原后比降微小。中下游平均流速为0.7-1.7米/秒。水深河宽,巴西境内河深大部分在45米以上,马瑙斯附近深达99米。下游河宽达20-80公里,河口呈喇叭状,宽240公里,浅滩沙洲罗列。海潮可涌至河口以上960公里的奥比多斯。干流有5,000多公里可全年通航,吃水5-6米的海轮可自河口上溯3,700公里至秘鲁的伊基托斯;全水系内可供通航的河道长度达3万公里(正常水位)。水力资源也相当丰富,但尚未充分开发。 流域内大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年雨量2,000毫米以上。亚马逊河沉积下的肥沃淤泥滋养了65000平方公里的地区,著名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就生长在亚马孙河流域。这里同时还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面积达560万平方公里)。平原地势低平坦荡,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因而这里河流蜿蜒曲流,湖沼众多。多雨、潮湿及持续高温是其显著的气候特点。 这里蕴藏着世界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各种生物多达数百万种。亚马逊河最以其为世界淡水观赏鱼主要产地而闻名。其丰富绮丽的淡水热带观赏鱼一直牵动全世界观赏鱼爱好者和生物学家的心。 亚马逊河的地质地貌亚马逊河流域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上游源头为安第斯山脉及太平洋沿海冲积系统,海拔在3000m以上;干流两岸多为200m以下的安第斯山冲积层和内陆冲积层。往北为圭亚那高原(海拔300~400m),往南则为巴西高原(海拔300~1500m)。 亚马逊河流域是一个巨大的洼地,在新生代以前为一下陷的深海槽,后来被大量的沉积物充填。这块在亚马逊河上游作裙形展开的巨大面积的洼地。位于两个古老而不太高的结晶质高原之间∶北面是崎岖的圭亚那高原,南面是较低的巴西高原。在上新世亚马逊河流域为一巨大的淡水湖,在更新世某个时期向大西洋决口,大河及其支流深深揳入上新世的湖底。 现在的亚马逊河及其支流有一大片被淹没的谷地。更新世冰河融化,海平面升高,峻峭的峡谷在海平面较低时已被侵蚀为上新世地表,此时完全被淹没。流域的古代沉积物地面就是永久性陆地的土壤,大部分亚马逊雨林便在这种土壤上发育起来。在流域的上游(秘鲁的东部和玻利维亚),后来从安地斯山脉冲刷下来的沉积物覆盖了古代的地表。 亚马逊河的气候特征 亚马逊河流域的气候温暖、潮湿和多雨。在赤道(位于亚马逊河的北面不远)附近昼长和夜长相等。夜间常常晴空无云,有利于将昼间12小时内接受太阳的热量较快地辐射出去。昼间与午夜之间的温差比最温暖的月份与最凉爽的月份之间的温差大,因此夜间便是亚马逊河流域的冬天。在马瑙斯日平均高温为32℃(89℉),平均低温为24℃(75℉)。偶尔也出现较冷的时期,特别是在南半球的冬季,当特别强大的气团从极地向北横扫亚马逊河流域,使温度急剧下降时。在每年的任何时候,几天大雨之后接着是晴朗的天气,夜间凉爽,湿度较低。在下游地区,一年内大部分时间有凉爽的信风吹来。 对该地区气候来说,降水量比温度更为重要。从大西洋吹来的充满水气的风横越南美洲,当到达安地斯山脉的东坡时被迫上升;这样,空气被冷却,并通过冷凝作用失去水分,其结果是大雨滂沱,汇集成大江大河从安地斯山脉向东流去,并形成如此广大的亚马逊河水系。在低地的上空,大面积的对流暴风雨产生很大降水量。 根据降雨情况不同,亚马逊地区可分为3种气候类型∶第一种发生在亚马逊河口区和流域的西部,年平均降水量超过2,000毫米(80寸),全年雨量分布很均匀;有些年份降水量可超过正常降水量一倍,在另一些年份可久旱不雨。第二种类型包括亚马逊大部分地区,有一个季度降水量特别少,但还没有严重到影响植物生长的程度。第三种类型包括沿亚马逊流域南缘的地区,气候渐次变化为巴西中西部的气候,在南半球的冬季有一个更为明显的旱季。 旱季盛行风向为东北偏东到东南偏东之间的风,7、8月为和风,但在旱季的其馀时间内当阵风有时达到十分强劲时为疾风。这个季节是游人溯流而上或泛舟顺流而下的最佳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