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藏羚

藏羚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藏羚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藏羚问题。

分享

浏览

5917

文章

8

藏羚羊是哪个地区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全文共 230 字

+ 加入清单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藏羚羊是牛科、藏羚属下的一种哺乳动物,体长为一百三十五厘米,肩高为八十厘米,体重在四十五到六十千克,雄性的藏羚羊有直而细长的角,角长为五十五到六十二厘米,近基部有着明显的横棱,而雌性的藏羚羊比较小。

藏羚羊一般栖息在海拔三千七百米到五千五百米的草甸、高山草原以及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于奔跑,可结成上万只的大群。当夏季的到来,雌性藏羚羊会沿着固定的线路向北迁徙。由于常年待在低于零度的环境,全身有一层厚且密的绒毛。

展开阅读全文

藏原羚和藏羚羊的区别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藏原羚和藏羚羊首先是大小的不同,藏原羚看起来要比藏羚羊小;其次是毛发颜色的不同,藏原羚的毛色偏青,而藏羚羊的毛色偏红偏暖;最后是身体特征的不同,藏原羚屁股上有一块白色的爱心图标,而藏羚羊没有。

藏原羚是典型的高山寒漠动物,栖息于海拔300至5750米之间的高山草甸、亚高山草原草甸及高山荒漠地带。主要以莎草科和禾本科植物及经绒蒿等草类为食,但耐粗食的性能不如藏羚。

藏羚羊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可结成上万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

展开阅读全文

藏羚羊是不是国家保护动物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藏羚羊属于一级保护动物。由于藏羚羊的数量每年都在不断减少,所以为了保护藏羚羊,因此就将其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一级重点保护对象,禁止对藏羚羊进行捕杀或者围猎。

藏羚羊是偶蹄目、牛科、藏羚属的哺乳动物,体长为135厘米,体重45-60千克,雄性藏羚羊有直而细长的角,长约为55-62厘米,头型宽长,吻部粗壮,背毛厚密;上体呈淡棕褐色,颈下、腹部、胸部以及四肢内侧呈白色,尾侧和尾尖呈白色,尾腹面裸露。

该动物一般栖息在海拔三千七百米到五千五百米的草甸、高山草原以及高寒荒漠地带,善于奔跑,早晚觅食。夏季雌性藏羚羊会沿着固定的路线向北方迁徙。其主要分布在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在拉达克地区也有少量的藏羚羊分布着。

藏羚羊的作息是非常有规律的,一般在每天的傍晚或者清晨的时候出来需找食物,但是当食物非常缺乏的时候,出来寻找食物的时间也会延长,所以有可能在白天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它们在四处活动;而到食物比较充足的夏季,它们会在湖边、草丛中休息。

展开阅读全文

藏羚羊是在哪个地区是一种特有的动物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藏羚羊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动物

藏羚羊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一种动物,其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分布地方是以羌塘为中心,分布的范围南边到达拉萨的西北地区,北边到达昆仑山脉,东边到达西藏昌都地区的北部和青海的西南部,而西边则到达中国和印度的边界。藏羚羊在青藏高原的主要栖息地是3250-5500米海拔的高原上的平坦地区、荒漠草甸地区和高原草原地区。

藏羚羊是偶蹄目、牛科、藏羚属的哺乳动物,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到60千克。雄性有直而细长的角,长约55到62厘米,近基部有明显的横棱。雌性略小。该物种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鼻腔二侧鼓胀,呈半球状。背毛厚密。上体淡棕褐色,颈下、胸、腹和四肢内侧均白色。背毛色同体背,尾侧及尾尖白色,尾腹面裸露。

栖息于海拔3700到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早晚觅食,善奔跑。可结成上万只的大群。夏季雌性沿固定路线向北迁徙。由于常年处于低于零度的环境,通体被厚密绒毛。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少量见于拉达克地区。

藏羚羊的活动很复杂,某些藏羚羊会长期居住一地,还有一些有迁徙习惯。雌性和雄性藏羚羊活动模式不同。成年雌性藏羚羊和它们的雌性后代每年从冬季交配地到夏季产羔地迁徙行程300公里。年轻雄性藏羚羊会离开群落,同其它年轻或成年雄性藏羚羊聚到一起,直至最终形成一个混合的群落。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藏羚又叫“一角兽”?

全文共 657 字

+ 加入清单

因为藏羚的两只角长得十分匀称,由侧面远远望去,好像只有一只角一样,所以被称为“独角兽”或“一角兽”。

藏羚羊为羚羊亚科藏羚属动物,是中国重要珍稀物种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于海拔4600~60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高原草原等环境中。性情胆怯,早晨和黄昏结小群活动、觅食。藏羚羊善于奔跑,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寿命最长8年左右。雌藏羚羊生育后代时都要千里迢迢的到可可西里生育。主要分布在新疆、青海、西藏的高原上,另有零星个体分布在印度地区。

藏羚羊体形也与黄羊相似,但比黄羊大,也显得健壮。体长为117~146厘米,尾长15~20厘米,肩高75~91厘米,体重45~60千克。通体的被毛都非常丰厚细密,呈淡黄褐色,略染一些粉红色,腹部、四肢内侧为白色,雄兽的面部和四肢的前缘为黑色或黑褐色。

藏羚羊头部宽而长,雄兽的吻部粗壮多毛,上唇宽厚,没有眶下腺。鼻部肿胀而略微隆起,鼻腔宽阔,向两侧呈半球状鼓胀,鼻端被毛,鼻孔较大,略向下弯。每个鼻孔内还有1个小囊,其作用是为了帮助在空气稀薄的高原上进行呼吸,以利于快速奔跑。

四肢强健而匀称,蹄子侧扁而尖。尾巴较短,端部尖细。鼠鼷部有两个对称的皮囊状鼠鼷腺,非常发达,能分泌有香味的黄褐色分泌物。

雌兽没有角。雄兽有角,角形特殊,有20多个明显的横棱,细长似鞭,乌黑发亮,从头顶几乎垂直向上,仅光滑的角尖稍微有一点向内倾斜,长度一般为60厘米左右,最长的记录是72.4厘米,非常漂亮。因为两只角长得十分匀称,由侧面远远望去,却好像只有一只角,所以被称为“独角兽”或“一角兽”。

展开阅读全文

藏原羚和藏羚羊的区别是什么?看完你就知道了!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藏原羚和藏羚羊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大小不同、身体特征不同、毛色不同、耳朵不同、羊角不同五个方面,可以通过对比区分开来。

1、大小不同

一般藏原羚看起来要比藏羚羊要小,可以通过肉眼进行识别的。

2、身体特征不同

藏原羚的屁股上有一块白色的心形的毛,而藏羚羊则没有。

3、毛色不同

藏原羚的毛色偏青,而藏羚羊的毛色偏红偏暖。

4、耳朵不同

藏原羚的耳朵总是竖着,而藏羚羊的耳朵相比就没有那么显眼。

5、羊角不同

成年雄性藏原羚的角细细短短向后弯成一个弧,看起来像一把镰刀,而成年的雄性藏羚羊的角更直更长,像两柄长剑。

藏原羚,也叫西藏黄羊。是典型的高山寒漠动物,栖息于海拔300至5750米之间的高山草甸、亚高山草原草甸及高山荒漠地带。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性情温驯活泼,容易接近驯化。

展开阅读全文

高原精灵藏羚羊命运 听藏羚羊背后故事

全文共 3310 字

+ 加入清单

上周六(4月9日),由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带队的"申请藏羚羊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图片展在复旦大学举行,晨报学记团190多名小记者参观了这次图片展,并和来自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队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

「采访后记1.震惊」

把安宁的家园还给藏羚羊

走近那几十米长的图片展,我一下就被那一幅幅神秘的西部高原图所吸引。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交织绘出了渊源流长的历史;藏传佛教圣地塔尔寺,拥有着厚重文化的铺垫;巍巍的昆仑哺育着勤劳的人民,淳朴的民风让人向往,青藏高原的图片充满活力、神秘和诗意……可是没走几步,我就看到令人不可思议的东西———那是“高原精灵”———藏羚羊的皮!

起初我还以为是标本,用手摸有一种柔软的感觉。可是当我把皮掀开时,看到的是七、八个直径大约有2厘米的密密麻麻黑色的洞,我不敢想象这是什么?当我问工作人员时,得到的是一种令人难以接受的回答:“这是狩猎者用猎枪残杀母藏羚羊留下的弹痕!”刚才还对这片土地充满好奇的我一下子变得沉默了!

一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在一次巡山时,我们发现了一只受了重伤、失去母亲的小藏羚羊,我们想尽办法找了一只山羊给它喂奶,当它呼吸困难时,巡山队员还为它‘人工呼吸’,最后把它放生的时候还给它起了个藏语意思是‘和谐的神’的名字。”

藏羚羊生活在海拔5000米、含氧量不到平原一半的雪域高原,还能以每小时70至100公里的速度奔跑,它的生存能力和青藏高原是那么的和谐,让我们努力吧,重还藏羚羊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

「采访后记2.遗憾」

听藏羚羊背后的故事

没有看见过藏羚羊,不知道它的皮毛有“软黄金”之称,也不清楚它在青藏高原濒临灭绝,关于藏羚羊的记忆只有陆川那部让世人瞩目的《可可西里》。就是这样的我,在4月9日的中午听到了那些藏羚羊背后的感人故事。

4月的上海,太阳已开始让人汗涔涔了,就是在这样的天气中,没有遮阳的雨伞,没有挡风的屋顶,在复旦南区的体育场前,一条29米的签名横幅铺在地上,几位工作人员整齐地站着,等待过路的人停住脚步来看一看关于藏羚羊的介绍,在横幅上签上自己的名字。当我们走到横幅前时,一名略带羞涩的女生递给我一支笔,没说一句话,可是抬头的刹那我却看到了她眼中的坚定和执著,她是上海的一名可可西里志愿者,去年刚去过可可西里。

这些从寒冷的青海来的可可西里工作人员显然有些不适应上海的炎热天气,一名工作人员黝黑的脸上沁出密密一层汗,帽檐也被压得很低,手中冰凉的矿泉水在聊天的过程中几次被打开。

活动接近尾声时,我终于有幸采访了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他和所有的工作人员一样顶着太阳站在活动的现场,唯一与别人不同的就是他鼻梁上的墨镜。

当我带着几分敬意问:“在全国范围宣传了这么久,有没有让您最感动、最难忘的事?”这位局长爽快地说:“3年前在上海梅龙镇广场,我们也做了这么个宣传,那时候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她才会说话的儿子来参观,当时我记得那位母亲特别有耐心,整整花了2个小时一字一句地把展出内容读给她儿子听,最后她那才会说话的儿子一脸天真地问母亲:”妈妈,他们要是这么杀动物,等我长大是不是就再也看不到它们了?‘还有一位老人在看完了我们的宣传图片后竟然号啕大哭,这两件事让我感动了很久,可是这次的宣传我却没有看见有哪位大学生像这样仔细地看我们的宣传,他们大多漠视这个问题。“隔着墨镜我看不见他的眼睛,可是他的声音中却充满了失望。

「采访后记3.反省」

我们为什么对藏羚羊一无所知

藏羚羊?它是怎样的一种动物?生长在哪里?为什么要提倡保护藏羚羊?……今天的采访任务布置下来后,我的脑海里是一连串的问号。说实话,我对藏羚羊一无所知。为什么我不知道藏羚羊呢?

原因就在我自己身上。平日里我对一些“小事”,如自己的学习、自己周边的生活关注比较多,对体育、娱乐新闻等也关注比较多,但对动物、环境保护等“大事”却很少关注,更不用说去做点什么了。对藏羚羊一无所知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通过这次活动,我对藏羚羊的了解一下子增加了许多,我周围的同学也有和我一样的感受。由此看来,宣传还是非常重要的。报纸上、电视里天天都有精彩赛事、娱乐新闻,但关于藏羚羊的故事却少得可怜。要不是为了申请成为奥运会吉祥物,藏羚羊的宣传就不会这么多,又有多少人会知道这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呢?

环保宣传的确很重要,每个人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和参与也很重要。有句话说得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当代学生,除了学习,还要关注我们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采访后记4.敬佩」

志愿者在行动

“高原精灵”———藏羚羊“申吉”图片展于4月9日在复旦大学顺利展出,随同被邀的还有那些无私奉献的可可西里志愿者。在复旦南区露天展出着一副副图片,记载着可可西里曾经发生的一切,图片所展示的藏羚羊被捕杀的血腥场面让人惊心动魄,也让人愤怒不已。

为了挽救频临灭绝的藏羚羊,志愿者们来到了可可西里。一位北京的志愿者告诉笔者,在可可西里只有4个保护站,每个站平均10人,却要管理半个江苏省那么大的地方,他们经常住的是不足3平方米的帐篷,6、7个人挤在一起,早晨起来时脸上都会蒙上一层霜。当问他为什么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还要做志愿者时?他调侃地说,可可西里胜过野生动物园,他在那儿学会了应对各种困难。

志愿者们如此煞费苦心地在可可西里工作,不就是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吗?用他们的话说:保护生态环境、生态平衡不仅是志愿者的义务,也是全社会人的职责。

「采访后记5.感悟」

我们能为藏羚羊做什么

大约在几个月前观看了电影《可可西里》,被里面许多触目惊心的场面所震惊,今天我才知道原来这一切是如此真实地发生在祖国的西部。

看巡展图片我才知道那被人形容为苍凉的地方也有如此宜人的风景,画面上飞奔的藏羚羊展现出了“高原精灵”的风采。由于藏羚绒在国际上的非法贸易和消费,许多为谋取暴利的人对它们进行了疯狂屠杀。我看到图片上快饿死的小羊,在冰天雪地里显得那么无助,车轮的印痕又是那么无情而残忍。

采访中工作人员告诉我,保护区相当一部分资金要靠社会赞助。现在每个月有10多名志愿者和另外40多名工作人员在保护区巡逻,人手很紧张。在宣传图片上,我看到几个保护队员在车边铲着厚厚的积雪,他们有时一天只能前进十几公里,而他们的敌人又都带着猎枪。就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平均每人救活了近170只藏羚羊,在各方努力下,目前藏羚羊的数量也从7年前的不足2万升到了5万!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才嘎告诉我,选择藏羚羊为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为了让全世界人民都了解藏羚羊,让购买藏羚羊绒制品的消费者知道,他们身上的一件披肩都是用3到5只藏羚羊生命换来的!

采访活动快结束时,我还去摸了一下藏羚羊的毛皮,这是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它的松软、厚实,但这用生命换来的舒适,我们决不能享受。

「采访后记6.感动」

走近藏羚羊的“守护神”

一条藏羚羊绒制成的披巾在国际市场上售价高达5至10万美元,但是这样一条奢侈的披巾要用五头藏羚羊的生命作代价!申请藏羚羊为奥运吉祥物正是一次让全世界的人们了解藏羚羊、保护藏羚羊的好机会!

在了解了藏羚羊“申吉”的重大意义之后,我又采访了几位长期在可可西里生活、工作的人。黑黝黝的皮肤,是这群人的标志,刻满沧桑的脸上,露出憨厚朴实的笑容。

“在您的工作中,最让您欣慰和难过的是什么?”我问。“1998年第一次巡山,28天里看到的藏羚羊都不超过20只;但现在看到200头也不稀奇,这点让我最欣慰。难过嘛,就是当时盗猎最猖獗的时候,藏羚羊真的是尸横遍野,那感受不是看图片能体会得出的。”眼前的这位可可西里的守护者王海林,平静地向我们讲述着8年来在“无人区”里生活的苦与乐。

王海林告诉我们,那些偷猎者大多来自青海省的贫困区,他们有些人也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给子女交学费。所以虽一再申明这是犯法的,却很难治本。

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地去了,在这次采访中我不仅了解到了可可西里和藏羚羊的生活,也走近了这一群守护着这片神圣土地的人们,我想,我要珍藏的不仅是那蕴含深深希望的徽章,更要珍藏起对这群可敬的守护者们的感动。

展开阅读全文

藏羚羊是一种什么的高原动物 藏羚羊属于什么动物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藏羚羊是一种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高原动物。藏羚羊,又名藏羚、长角羊,是偶蹄目、牛科、藏羚属的哺乳动物。栖息于海拔3700-5500米的高山草原、草甸和高寒荒漠地带,主要分布于中国以羌塘为中心的青藏高原地区(青海、西藏、新疆),少量见于拉达克地区。

藏羚羊属于什么动物

藏羚羊,体长135厘米,肩高80厘米,体重45-60千克。雄性有直而细长的角,长约55-62厘米,近基部有明显的横棱。雌性略小。该物种头形宽长,吻部粗壮,鼻部宽阔略隆起,鼻腔二侧鼓胀,呈半球状。背毛厚密。上体淡棕褐色,颈下、胸、腹和四肢内侧均白色。背毛色同体背,尾侧及尾尖白色,尾腹面裸露。

藏羚羊栖息于海拔4600-60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高原草原等环境中,尤其喜欢水源附近的平坦草滩。藏羚羊生存的地区东西相跨达到1600公里,季节性迁徙是它们重要的生态特征。因为母羚羊的产羔地主要在乌兰乌拉湖、卓乃湖、可可西里湖、太阳湖等地。

历史纪录中,藏羚羊的数量曾达到百万只之多,但因国际市场对藏羚羊绒沙图什披肩的需求,使得它们在20世纪最后20年遭遇大量偷猎,数量急剧下降,1995年全西藏也只剩5万多只。多年来,西藏加大了对藏羚羊的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捕杀藏羚羊犯罪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