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青藏

青藏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青藏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青藏问题。

分享

浏览

7490

文章

59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是哪一年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青藏铁路全线通车是在2006年7月1日。中国人建成了世界上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同时,青藏铁路的建成还刷新了一系列世界铁路的历史纪录。 首发拉萨的城市有北京、成都、重庆、西宁、兰州,之后又陆续有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加入青藏铁路的运行。

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一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青藏铁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终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千米,途经青海湖、昆仑山、可可西里、三江源、藏北草原、布达拉宫等景区。

青藏铁路分为青藏铁路西格段和青藏铁路格拉段,其中青藏铁路西格段为双线电气化铁路,青藏铁路格拉段为单线非电气化铁路。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青藏高原被称为“亚洲水塔”?

全文共 902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青藏高原广泛发育着冰川、积雪和冻土。其次,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分水岭之一,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世界著名大河均发源于此,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总之,特殊的地形、丰富的淡水资源和发源河流的重要水资源意义共同使青藏高原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水塔”。

谈到青藏高原,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它的“高”。青藏高原确实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地貌类型,平均海拔4000多米,它是我国最大、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的屋脊”。

青藏高原上山峰高耸、山系纵横,南有喜马拉雅山,西有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有祁连山,东有横断山、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青藏高原的这种特殊地貌类型是其成为“水塔”的先决条件。

除了特殊的地形条件,还有哪些原因使青藏高原成为“亚洲水塔”呢?

首先,青藏高原广泛发育着冰川、积雪和冻土。除了南北极以外,青藏高原是地球上冰川分布最广泛的地区,拥有36793条现代冰川,冰川面积达到了49873.44 km2,冰储量为4561 km3,故青藏高原有“第三极”的美誉。青藏高原上分布着面积广大的积雪,它是我国三大积雪分布中心之一。青藏高原分布着世界中低纬地区面积最大、范围最广的多年冻土区,占中国冻土面积的70%。其中青南一藏北冻土区又是整个高原分布最为广泛的,约占青藏高原冻土区总面积的57.1%。除去多年冻土之外,青藏高原在海拔较低区域内还分布有季节性冻土,即冻土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冻结、融化交替出现,呈现出一系列融冻地貌类型。

其次,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分水岭之一,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世界著名大河均发源于此,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高原上河流按其归宿分外流和内流两大水系,外流水系主要在高原东部和藏南地区,内流水系多分布在高原西北部腹地。其中内流水系区湖泊面积大、湖泊率高,最为典型的就是藏北大湖区,湖泊面积超过2×104 km2,占青藏高原湖泊总面积的48%,是中国湖泊面积最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因此,青藏高原对亚洲具有重要的水资源意义。

总之,特殊的地形、丰富的淡水资源和发源河流的重要水资源意义共同使青藏高原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水塔”。

展开阅读全文

青藏地区农业类型

全文共 460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青藏地区农业类型:河谷农业和畜牧业,主要农作物为耐寒、耐旱的青稞、小麦、豌豆等,牧业也为高寒牧业,主要牲畜为耐寒的牦牛、藏绵羊等。

青藏地区跟我国很多地方不同,海拔比较高,然后比较寒冷,不太适合农作物生长。那么青藏地区农业类型是什么呢?下面给大家来介绍一下。

详细内容

1

青藏地区主要农业类型是河谷农业和畜牧业。

2

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较充足,土壤肥沃,水源丰富,风力较小,利于发展种植业;高原上地势高、气候寒冷,热量不足,风力大,不适合农作物的生长,但可生长草类,可发展畜牧业。

3

河谷农业分布在我国西藏和新疆地区。河谷地带平坦,土壤肥沃,有机物丰富,热量相对高原热量条件较好,适宜种植。

4

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高”和“寒”成为本区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气温低也成为制约本区农牧业的主导因素,本区的农牧业为一种特殊的高寒农牧业。

5

受气温的制约,本区的农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温度较高的谷地,如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等,称为“谷地农业”。主要农作物为耐寒、耐旱的青稞、小麦、豌豆等。本区的牧业也为高寒牧业,主要牲畜为耐寒的牦 牛、藏绵羊等。

展开阅读全文

青藏铁路通车是哪一年?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青藏铁路共分两期,一期在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在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青藏铁路线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千米,共设85个车站。

青藏铁路,简称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是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共分两期,一期在1984年5月建成通车,二期在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青藏铁路线路全长1956千米,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814千米,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千米,共设85个车站。

青藏铁路起于青海省西宁市,途经格尔木市、昆仑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终到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千米,途经青海湖、昆仑山、可可西里、三江源、藏北草原、布达拉宫等景区。青藏铁路分为青藏铁路西格段和青藏铁路格拉段,其中青藏铁路西格段为双线电气化铁路,青藏铁路格拉段为单线非电气化铁路。

青藏铁路穿越了可可西里、三江源、羌塘等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地处世界“第三极”,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对此,青藏铁路从设计、施工建设到运营维护,始终秉持“环保先行”理念,如为保障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铁路全线建立了33个野生动物专用通道;为保护湿地,在高寒地带建成世界上首个人造湿地;为保护沿线景观,实现地面和列车的“污物零排放”;为改善沿线生态环境,打造出一条千里“绿色长廊”。这些独具特色的环保设计和建设运营理念,也使青藏铁路成为中国第一条“环保铁路”。

展开阅读全文

青藏线和川藏线的区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1、性质不同:青藏线是一条连接青海省西宁市,以及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一级铁路,属于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是通往西藏中心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以及线路最长的西北高原铁路;川藏线则是中国险峻的公路,分为南北线,由中国的318、109、317、214国道的部分路段而组成。

2、时间不同:青藏线分两期建造而成,一期是由东起的西宁市到西至的格尔木市,到1984年5月建成通车;川藏线是不断艰苦修建而成的,北线于1954年12月正式进行通车。

3、意义不同:青藏线的建成使中国内地与尼泊尔贸易的陆路运输时间从10至20天大幅缩短到一周以内,改善了落后北部山区的经济发展;川藏线改变了西藏长期封闭的情况,对于我国西藏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青藏高原冬夏气温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46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青藏高原在寒冷的冬天,气温特别的寒冷,一般到了寒冷的冬天,四周的大气就会直接向青藏高原输送热量,其中12月份1月份气温是最寒冷的。到了炎热的夏天,青藏高原气温相对凉爽,由于炎热的夏天,青藏高原是一个特别强大的热源,它主要向四周大气输送热量,其中6月7月是最为炎热的。

1

青藏高原的特色

青藏高原被人们称之为世界的屋脊,当然它也是我国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由于青藏高原拥有众多的特色,向南面到喜马拉雅山山脉,北面至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西部为帕米尔高原,东部到东北部。

2

青藏高原东西长2800千米,南北宽300~1500千米,总面积在250万平方千米,在地形上又分为6个部分。当然青藏高原跟我国的青海、新疆、甘肃、四川、云南以及异国他乡的不丹,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等国家联系在一起。

3

青藏高原是高压还是低压

由于青藏高原的地势特别的高,导致上方的空气柱质量要比平原地区小很多,人们在青藏高原上就会感觉到胸闷气短,会形成高原反应。其实青藏高原的气压比较低,作为基本因素,要说这种情况的形成,可能是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比较少。

展开阅读全文

青藏线自驾游哪些路线比较好玩

全文共 3760 字

+ 加入清单

青藏线的路况虽然较好,但青藏线的平均海拔较高,格尔木到拉萨这一段平均海拔就达到了4500米以上,翻越5000米以上的高山垭口有昆仑山口、风火山口、大小唐古拉山口、申格里贡山口、念青唐古拉山口。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青藏线自驾游推荐路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三天:那曲镇—沱沱河

那曲到沱沱河兵站,全程约420公里。进入安多高原牧场,翻过海拔5300米的唐古拉山口,来到沱沱河兵站住宿一晚。为了更好地指引大家,我把今天行程详细地列出来。那曲(K3562 海拔4534)—果组乡(K3511 海拔4700)—无名山头(K3493 海拔4827)—札仁镇(K3470 海拔4637)—申格里贡山(K3445 海拔4881)—安多(K3428 海拔4706)—头二九山(小唐古拉山口 K3382 海拔5167)—天下第一道班(十四工区 K3352 海拔5070)—唐古拉山口(KM3343 海拔5231)—唐古拉兵站(K3296 海拔4861)—雁石坪镇(K3244 海拔4713)—开心岭(K3171 海拔4795)—沱沱河镇(K3154 海拔4547)。

沱沱河是“母亲河”长江的源头,这里虽说是县城,不过只有几户藏族人家,是一座驿站式县城,就在马路旁分布了一些吃住的地方,一目了然,吃住都比较简陋,邮电宾馆是这里最好的宾馆。沱沱河海拔4547米,具有鬼门关的“美称”,有驴友戏称,“到了沱沱河,哭爹又喊娘”,在这里是比较容易引起高反的,大家活动不要太激烈,身上带些高原安等抗高原反应的药物。大家当晚一定要休息好,因为第二天要翻越海拔较高的唐古拉山,对游客、对车子都是一个较大挑战,出发前全面检查车子的“健康状况”。

美食:吃的话可以建议大家尝尝西宁餐厅”的新鲜馍馍。

青藏线简介

青藏线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从青海西宁出发到达拉萨这一段公路,全长1923公里。现在人们所说的青藏公路特指是格尔木到拉萨这一段路程,全程1160公里。青藏线是所有进藏公路中路况最好的一条,格尔木到拉萨这一段路全程几乎都为二级公路干线,路基宽10米,坡度小于7﹪,担负着80%的进藏物资的运输,具有"世界屋脊上的苏伊士运河"之称。

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可以用“高寒缺氧”来简明概括,所以自驾青藏线一定要做好抗高原反应的工作,自驾青藏线比较容易疲劳,切记不要疲劳驾驶,安全第一!而且青藏线上的天气变幻莫测,刚才可能太阳高高照,一会儿就可能大雪纷飞,一天可能要经历四季的气候,变天简直比翻书还快。青藏线沿途的吃住比较简陋,做好心理准备。

青藏线沿途的主要看点是连绵的雪山、皑皑的白雪、苍凉的戈壁荒漠、辽阔的草原,运气好说不定还能看到藏羚羊呢…自驾青藏线的较佳时间是每年的4月底至10月中旬,建议不要冬天自驾青藏线,冬天的青藏线基本就是雪景,白茫茫的一片,景色不但枯燥,还要忍受严寒的天气。

路线行程

全程2000多公里,自驾藏青线的朋友一般用6天的时候走完,当然赶路的话4、5天走完,慢悠点7、8天到达西宁。自驾无非图个自由,玩得尽兴点,建议朋友们不要太赶路。

第五天:格尔木—青海湖岛

格尔木至 青海湖全程有700多公里,今天的行车稍赶而且会比较劳累。为了可以更好地引导大家,我把行程尽可能地标细。格尔木(K2735 海拔2815)-大格勒路口(大格勒乡 K2655 海拔2843)-诺木洪工业区(诺木洪乡 K2590 海拔2852)-宗加路口(宗加乡 K2535 海拔2870)-巴隆(伊克高里工区 K2485 海拔2971)-脱土山(海拔3015)-乌兰山(海拔3388)-香日德镇(K2445 海拔3093)—都兰(K2388 海拔3175)-夏日哈镇(K2365)-安固泉养路工区(K2338)-旺尕秀山(K2290 海拔3672)—茶卡(K2255 海拔3104)—大水桥(K2214 海拔3500)-橡皮山(K2198 海拔3817)—黑马河乡(K2175 海拔3214)-江西沟乡(K2128 海拔3240)。

青海湖鸟岛这一带有许多提供住宿的地方,有青海湖帐篷宾馆、鸟岛宾馆、蒙古包旅社…住宿条件都一般,所以对当地的期望值设想的不要太高。

饮食:青海湖鸟岛那一带比较有名的小吃街有水井巷、马忠小吃、名味小吃街等,建议尝尝青海湖有名的酸奶。

风景:今天途径的景点有途径茶卡盐湖、都兰、戈壁滩、柴达木盆地等地。

第四天:沱沱河—格尔木

沱沱河到格尔木全程有400多公里,顺着青藏公路一路北下,途径翻过海拔高4767米的昆仑山口、天气变化莫测的风火山口,来到充满传奇色彩的纳赤台不冻泉,可看到常年冰装雪衣的“昆仑六月雪”(海拔6000米以上),经过有“一步天险”之称的昆仑桥,大西北悲凉苍茫的戈壁滩。

格尔木的大型超市在晚上8:30左右关门了,如需补给一些东西注意一下时间。格尔木昆仑玉是这里的特色饰品,价格实惠,可购买一些。格尔木市的酒店宾馆很多,格尔木宾馆、天龙酒店、金轮宾馆等都是不错的三级宾馆,格尔木盐湖大酒店是这里唯一的四星级酒店。格尔木市内93号的汽油比较少,走青藏线进外环时,三岔路口的正公路再往前进400米第一个华宇加油站有93号油。

饮食:格尔木的八一广场的美食比较有名,有海鲜、烤羊肉等。八一路的昆仑文化广场对面都是烧烤档,面片和烤羊肉都比较诱人。

风景:沿途风景主要是戈壁和荒漠为主。

第二天:纳木错—那曲镇

今天的行程相对比较轻松,从纳木错出来,经过当雄县、藏北八塔、谷露镇、罗玛镇,最后来到那曲。纳木错到当雄这一段路在雨雪天路面较滑,请小心行驶。

那曲海拔较高,有4543米,要注意预防高反,看到美丽的藏北草原风光也不要太激动啊。那曲作为一个地区的省府,已有一般城市的规模,街道纵横交错、商店林立,有那曲饭店可提供吃住,那曲早晚的气温都比较低,要做好防寒工作,不要感冒。如果你是八月左右来到那曲的话,那曲的赛马节可是非常热闹的一个节日,遇到了就千万不要错过。可以在那曲逗留几天好好感受这盛大的节日狂欢。那曲给我的感觉比拉萨更有藏族风情和特色,集市的空气里都飘着酥油的味道。

美食:那曲镇饮食风格以清真居多,高海拔地区气压低米饭不容易做熟,所以以面食为主。

风景:藏北八塔,草原八塔相传是格萨尔王为自己战死的大将夏巴修建的,八座塔大小一样,挂满风马旗和经幡。每到藏历月十五、三十,有很多草原的信徒赶来这里祈福、朝拜和转经。票价:免费,自驾川藏北线的朋友沿途可以看到。

第一天:拉萨—纳木错

拉萨到纳木错虽然只有250公里,但因为多处设置限速路段,也要四五个小时的行车时间,大家记得领限速卡,切记不要超速。从拉萨出来沿着一路秀美的农村风光,有雪山、有草甸、有羊群,还有那不知名的野花…经过羊八井时可以去羊八井温泉泡泡温泉,当你躺在温暖的水池里,远处就是皑皑的白雪,一路上的舟车劳顿在这一刻得到放松,对于幸福的享受大家可不要太贪哦,在高原不适宜泡太久的温泉,不然起来时你会很头晕,容易引起高反应。当雄出发后不久,远远就可看到雄伟的白雪覆盖着的唐古拉山脉,翻过那根拉山口,到达纳木错。

自驾藏青线的许多朋友会选择在纳木错留宿一晚,因为观赏纳木错的日出日落绝对是一种难忘的体验,在湖边观赏日出日落是非常惬意享受的一件事情,湖边有提供住宿的帐篷,约30元一个床位。纳木错海拔较高,风大,有时还会下起大雪,预防高反的同时切记要做好防寒工作。

饮食:纳木错的饮食比较简陋,物价又贵,由于海拔高的缘故,饭吃起来像夹生饭。

风景:纳木错,纳木错位于拉萨的当雄县和那曲的班戈县之间,是西藏有名的三大圣湖之一,每年都有很多虔诚者来纳木错转湖,传闻纳木错能洗涤人的灵魂。纳木错还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湖水蓝的清澈,仿如一块蓝宝石镶嵌在雪域高原的大地之上。纳木错已成为许多游客热衷的景点。门票价格120元。

第六天:青海湖鸟岛—西宁

今天的行程比较轻松,青海湖鸟岛到西宁只有200公里,西宁市是青海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讯中心。西宁地处青藏高原河湟谷地南北两山对峙之间,统属祁连山系,黄河支流湟水河自西向东贯穿市区。 西宁是典型的移民城市,多民族聚集、多宗教并存。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五大宗教并存,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影响尤为深远,塔尔寺是我国六大藏传佛教寺院之一,东关清真大寺是西北四大清真寺之一。西宁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自古就是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素有“海藏咽喉”之称。

饮食:西宁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城市,以回、藏、撒拉族居多,口味偏咸,食物制作相对比较粗糙,不是那么的精致。西宁的餐饮在西北地区是颇有名气的,当地人大多依据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工艺,配以本地的土特产品为原料,饮食风味独特。尤其是有民族特色的地方风味小吃,如手抓羊肉、酸奶、酿皮、狗浇尿、尕面片、酥油糌粑、甜醅等,大多经济实惠,是在其他城市难以尝到的风味佳肴。

风景:今天途径的景点有途径的景点有塔尔寺、日月山、青海湖。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城鲁沙尔镇,塔尔寺在藏语中称之为“拱本”,是我国有名的六大喇嘛寺之一,寺内的堆绣、酥油花、壁画是主要看点,门票参考价:80元。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有“西海屏风”之称,传说文成公主进藏途径此处,遥望故里长安,不见归期,心生悲伤,怀里宝镜不慎掉落一分为二,一半化为明月,一半化为骄阳,日月相辉映,照亮西去之远途。门票参考价格:25元。

展开阅读全文

西藏阿里发现青藏高原首个史前洞穴遗址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和古人类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发现了迄今为止在青藏高原科学考古中发掘的第一个史前洞穴遗址——梅龙达普洞穴遗址。

麦龙达普洞遗址位于阿里地区的葛吉县,海拔约4600米。它由两个排成一排的独立洞穴组成,其中一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另一个约250平方米,保存着丰富的古代人类文物。碳年代测定结果表明,梅龙大浦洞穴遗址至少有4000年的历史,是一个在高原腹地具有清晰地层信息的细石器遗址。

据了解,当地牧民在两个洞穴的内圈养羊,洞穴中的文化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进一步确定洞穴中文化层堆积的性质并加强对洞穴遗址的保护,联合考古队在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下,于2018年对其中一个洞穴进行了小规模挖掘。

此次发掘出土了典型的细石芯、细石叶等精美的石器。细石核的类型主要是锥形和半锥形。细石叶又窄又长,非常规则;石材工具包括精细边缘刮刀和末端刮刀。石头主要由高品质的燧石、玛瑙和黑曜石组成。与此同时,红棕色砂陶片和黑色泥质陶片出土,未发现完整的文物。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何伟说,发现的细石叶和陶片共存的地层应该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而石片组合的原始地层尚未揭示。来自上层的碳年代测定结果表明这个洞穴遗址是在4000多年前。从技术角度来看,石碑的组合时间可能更早。

“这个洞穴遗址属于典型的细石叶文化,它经历了古代人长期的使用和生活。由于洞穴面积巨大,它有潜力寻找更早的文化积累。”何伟说:“除了丰富的文物和动物骨骼外,岩画中还发现了赭石。岩画主要是几何图案,包括有序的垂直条纹、人物、手掌、太阳等图案。联合考古队今年将继续对梅龙达普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据报道,该遗址的发现对探索古代人类的生存活动、迁徙和进化,以及青藏高原西部地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这将为研究高原腹地掌握微晶技术的人们的时间和生活方式提供有力的证据。它还将为研究史前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变化、藏族本土农业、畜牧业和史前艺术的起源和传播等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青藏高原可燃冰:不是资源就是祸害!

全文共 3029 字

+ 加入清单

广阔的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亚的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它被称为“世界屋脊”和“世界屋脊”。在高原边界上,横断山脉在东部,喜马拉雅山脉在南部和西部,昆仑山在北部。覆盖中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不丹、尼泊尔、印度的拉达克等地区。中国的青藏高原占中国总面积的23%,如图1所示。

青藏高原地图

青藏高原上的易燃冰是一个谜。

海底可燃冰的形成机理非常简单。地球有大约46亿年的历史,而人类的诞生仅仅在500万年前。35亿年前,在人类出现之前,海洋已经有了生命活动,包括生长、繁殖和死亡。循环一次又一次地开始。死亡的碎片像海洋雪一样漂到海底。碎片在压力和温度下逐渐分解成甲烷。甲烷与低温海水结合形成天然气水合物(NGH),或可燃冰。

永久冻土也是天然气水合物的储藏地。冻土是指冻土层低于水的冰点超过两年的情况。这种冻土层被称为永久冻土,简称为“永久冻土”。多年冻土一般分布在地下30 ~ 40厘米,通常分为上层和下层。上层在夏天融化,而下层仍然冻结。当永久冻土变暖或受到强大压力时,永久冻土中的冰会溶解成水;然而,即使天气变暖,温度仍然低于永久冻土层所在的冰点,这防止了永久冻土层中的冰再次融化成水,从而保持永久冻土层的组成不变。它的冻结时间可达1000多年。多年冻土地区的水会冻结很长时间,使得普通植物难以生长。大多数永久冻土位于高纬度地区,如北极和南极附近的陆地。唯一的例外是青藏高原上的永久冻土带,这里的高度使土地成为永久冻土。

永久冻土,如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盆地北部永久冻土区的一个气田,被称为梅索亚哈气田。它发现于1968年,是一个典型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生产始于1970年。由于压力释放,天然气被生产并供应给诺里尔斯克(西伯利亚西北部的一个城市),但生产率很低。它于1978年关闭。1974年,在加拿大北部三角洲的浅层也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北极永久冻土也是一个巨大的可燃冰库,它无处不在。

此外,2009年8月1日,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乘坐一艘微型潜艇,前往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Lake Baikal)水下约1400米处,探索新能源“可燃冰”。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之一,深度约1700米。20世纪90年代在贝加尔湖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据估计,技术上可开采的资源约为1万亿立方米。禁止在贝加尔湖开采可燃冰,只允许进行研究。

贝加尔湖中北极永久冻土和可燃冰的存在很容易解释,因为它是世界上油气丰富的地区。甲烷是如何来自青藏高原的?最值得研究。如果地球的造山运动在几天内将可燃冰从海底带到青藏高原,冰就不太可能融化。青藏高原冰层下还有一种可能性,即比大庆大的大庆或神华煤矿储层,逸出的甲烷进入厚冰层。这不合逻辑!可燃冰在36亿年前开始形成。化石燃料(原煤、原油和天然气)仅在大约3亿年前形成。化石燃料比可燃冰要年轻得多。可燃冰是化石燃料的鼻祖。原油或原煤怎么会在可燃冰下?当然,你拍着脑袋想不出青藏高原可燃冰中的甲烷来自哪里。探索甲烷的来源比吹嘘其储量要重要得多。目前在青藏高原流行的可燃冰数量的数据是不可靠的。事实上,我们不知道青藏高原上有多少可燃冰。

青藏高原易燃冰难以开发

一立方米可燃冰可以释放高达160至170立方米的天然气,前景诱人。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新型绿色高效能源。其储量可供人类使用约1000年。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战略资源,并将改变全球能源格局。可燃冰是一种资源吗?从能源经济的角度来看,在计划经济时代,天然气资源是指埋在地下的天然气量,但在市场经济时代,这一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天然气资源是指人们经过地质勘探和研究后,储存在地下并可利用的天然气量。

甲烷水合物压力-温度相图

从图2中可以看出,永久冻土中甲烷水合物的存在温度约为零下3摄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冰逐渐融化,易燃冰存在于水中。继续升温,成为水溶性天然气。

天然气开采的难度取决于孔隙度和基质渗透率。只要常规天然气井的井筒延伸到储层,天然气就会钻入井筒。页岩气性能更差,压裂裂缝慢慢溢出,所以采收率很低。可燃冰基本没有孔隙,只有表面的天然气缓慢逸出,回收率较低。

青藏高原可燃冰的开采,只要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就会释放出天然气。目前,从天然气水合物中提取天然气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热激励法。热激发法将水蒸气、热水、热盐水或其他热流体泵入水合物地层,其缺点是造成大量热损失和低效率。特别是在永久冻土地区,即使使用了隔热管道,永久冻土也会减少传递到水库的有效热量。

(2)化学激发法。一些化学品,如盐水、甲醇、乙醇、乙二醇、甘油等。被泵入水合物层,这将导致水合物分解。这种方法比热激发法更慢,也更昂贵。

(3)减压方法。通过减压,使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相平衡曲线移动,从而达到促进水合物分解的目的。通常,与天然气接触的水合物变得不稳定,并通过“降低”天然气压力或在水合物层下的自由气体聚集层中形成天然气“囊”(通过热激发或化学试剂的作用人工形成)而分解成天然气和水。开采水合物层下的游离气体是降低储层压力的有效方法。另外,通过调节天然气的提取速度,可以达到控制储层压力的目的,从而达到控制水合物分解的效果。减压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昂贵的连续激发,但仅通过减压方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非常缓慢。目前,还找不到其他先进的方法。

可燃冰开采的减压方法

这三种方法只能采用减压法,但天然气只能在可燃冰面缓慢融化时释放,因此天然气产量较低。

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为4500米。高原不是平原,山脉起伏不定。易燃冰不会被连接成碎片。这也是一个大风和强风的地区。在采矿过程中,一些冰块融化并失去平衡,这使得雪崩很容易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迄今为止,非常规天然气仅限于具有经济价值的致密气、煤层气和页岩气,可燃冰不被视为资源。

读者可以把自己置身于这种情况中,并思考它。生产是“投入产出”。如果有更多的投入和更少的产出,那是做不到的。如果要在青藏高原开发可燃冰,首先要计算开发成本,如材料成本、管道运输成本、员工工资、高山补贴和辅助设施等。在高原冰雪层铺设蜘蛛网管道比在海底铺设管道更困难。

易燃冰:资源还是危害

人类正面临一个严峻的选择:如果可燃冰不是一种资源或潜在的邪恶。海底可燃冰不会干扰它,据估计,它不会像“可燃冰喷射假说”那样造成全球灭绝,但雪崩会暴露可燃冰并造成温室气体排放。

经常举行国际会议来防止全球变暖,许多公约已经签署。这不是解决办法,而是延缓全球变暖。事实上,人类在防止全球变暖方面很差。他们只是尽力推迟全球气温上升。这种温度上升导致冻土和极地可燃冰中甲烷释放更快,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温度上升→冻土融化→甲烷释放→温度上升。当然,这不是一件短期的事情。据估计,这将需要几千年的时间。

青藏高原上的可燃冰不同于海底的可燃冰。即使休眠数亿年,海底的可燃冰也不会飞向天空。然而,随着气候变暖,极地和青藏高原的可燃冰将逐渐融化,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高21倍的甲烷将逐渐释放,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因此,可燃冰如果不是一种资源,就是一种祸害。可燃冰不是一种清洁燃料,但仍然是一种化石燃料。虽然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迅速,占2012年总发电量的22%,但青藏高原仍需解决采矿问题。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解决开发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地和高原可燃冰的开发最终必须得到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破译青藏高原牦牛“生命密码”的藏族女博士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西藏女医生季秋梅在海拔4500米的牛圈附近(摄于2月26日)。

1988年,季秋梅毕业于西藏民族学院(现西藏民族大学)农牧系。她被分配到西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从事牦牛研究。她继续在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学习,并出国获得博士学位。她于2002年回到中国。纪秋梅,生于1965年,从小在牧区长大,毕业后回到牧区,用他一生所学为牧区群众服务。

季秋梅博士对牦牛的研究富有成果。她和她的团队完成了牦牛基因芯片的研发。在西藏17个主要地区开展牦牛遗传资源和多样性研究,促进牦牛产业发展;牦牛补饲技术和产奶高峰期牦牛生殖营养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西藏纯牧区、半农半牧区建立适合牦牛的育肥模式和配套技术。2006年,冀秋梅领导的牦牛胚胎移植研究取得了成功。

季秋梅获得了“中国年轻女科学家”等多项荣誉。荣誉的背后,也是普通人无法知道的付出。到目前为止,她的心脏已经经历了三次手术。

30年来,西藏女医生不断深化研究,为西藏牦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为牧区人民脱贫致富贡献了智慧。

季秋梅(左)和他的同事研究了海拔4500米的当雄县羊八井镇的牧草种植计划(摄于2月26日)。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季秋梅在西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检查了实验样品(摄于2月28日)。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季秋梅在拉萨的一个实验室工作(照片)。新华社

季秋梅(右二)在拉萨以东100公里的四布牧场研究牦牛的生长情况(摄于2015年11月11日)。新华社记者觉果照片

冀秋梅团队培育的优质牦牛(数据照片)。新华社

在西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家畜研究所,季秋梅用牦牛标本解释了牦牛的生长特征(摄于2月28日),新华社记者觉果报道。

展开阅读全文

青藏线无人区是哪里 青藏线无人区多少公里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青藏线无人区在可可西里从昆仑山口开始一直到沱沱河的路段,青藏线无人区大概有300多公里,在无人区里,还是有一定补给站的,只要不深入腹地,只在青藏线公路附近行走,就不会有恐怖的感觉。

青藏线不适合骑行,途径青藏线无人区这一段路坐火车比较好,而且无人区属于高寒地区,安全问题值得人们注意,所以更加不要一个人出入青藏线无人区,不然出现危险都无人知道和解救。

青藏线公路为国家二级公路干线,全长1937米,路基宽10米,坡度小于7%,全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它的最小半径是125米,最大行车速度是60千米/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青藏高原牦牛

全文共 424 字

+ 加入清单

青藏高原牦牛

产地(或分布):分布于青海省南、北部的高寒地区。

数量:1981年存栏346万头。

主要特性: 该牦牛由于混有野牦牛的遗传基因,因此带有野牦牛的特征,结构紧凑。黑褐色占72%,嘴唇、目框周围和背线处短毛,多为灰白色或污白色。头大,角粗,母牛头长,额宽,有角。鬐甲高长而宽,前躯发达,后躯较差。乳房小,呈碗碟状,0短小。成年公牛体高为129厘米,母牛为111厘米,体重分别为440千克和260千克。成年阉牛屠宰率为53%,净肉率为43%。泌乳期一般150天,年产奶为274千克,日产奶1.4~1.7千克,乳脂率为6.4~7.2%。成年牦牛年产毛为1.2~2.6千克,粗毛和绒毛各半,粗毛直径65~73微米,两型毛直径38~39微米,绒毛直径17~20微米。粗毛长18.3~34厘米,绒毛长4.7~5.5厘米。驮重为50~100千克,最大驮重为304千克。公牛2岁性成熟,母牛为2~2.5岁,繁殖成活率为60%,一年一胎占60%,双犊率为3%。

展开阅读全文

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总投资1.2亿元,历时3年建成。博物馆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主场馆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每天可接待2000名参观者。[1] 青藏高原自然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自然博物馆,该馆的建成填补了我国乃至世界全方位介绍青藏高原自然生态内容博物馆的空白,成为青藏高原旅游资源的又一张“金色名片”。

博物馆共三层,现有物华天宝厅、大地宝藏、盐湖奇葩、蔚蓝之海、高原隆起、冰雪地带等24个展厅,既有高原冰川、峡谷、丹霞地貌等大型景观,也有本地特有的标本。展品以动植物姿态标本,矿石、盐结晶标本为主。馆内的“青藏高原”立体沙盘是全国最大的立体沙盘,其后是“大美青海”的立体沙盘,让人能够直观的看到青藏高原及青海的地形特征及分布状况。

地址:西宁市城西区经二路21号

开放时间:

9:00-17:00

门票信息:

成人票:60元。1.2米—1.4米儿童(含1.4米)在校学生(凭学生证)享受半价优惠,1.2米以下儿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凭老年证或身份证)享受免费优惠,若有变动以博物馆实际当日调整通知为准。

交通:

市内乘公交1路、34路、84路、火车西站公交专线4路到生物园小区站;11路、15路、304路到生物园区路口站下可到。

展开阅读全文

青藏线自驾游最佳路线推荐

全文共 130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现在年轻人都非常喜欢,到处走走看看,这就需要我们多加了解这方面知识,掌握自驾游安全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安排我们出游的路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青藏线自驾游最佳路线推荐。

驴行车队:寻找远离尘嚣的美景——飞哥的探险之旅

只要是假期,飞哥跟他的驴友们总是驴行在祖国的各地,游走在五光十色的大城市,与错落别致的小村庄之间。这个十一长假,也不例外。这次,他们准备与车为伴,远离城市的尘嚣,到大自然中去寻找那些让人惊心动魄的美景。

DAY1&2路线:广州——格尔木

1、从华南快速/广州南站/广州北站出口离开(经广园收费站),朝华南快速(北行)/广清高速/韶关/广州北站方向,进入华南快速/S303

2、沿S303/华南快速一直向前行驶795.4公里,从岳阳/G107出口离开(经岳阳收费站),进入岳阳大道

3、沿岳阳大道行驶7.8公里,稍向右转走匝道,进入岳临高速/S61

4、沿S61/岳临高速一直向前行驶400.7公里,从西安/上海/G40出口离开,朝南阳/西安/G40方向,进入沪陕高速/G40

5、沿沪陕高速/G40行驶492.9公里(经豫陕界收费站,陕西商南收费站),从西安绕城/机场专用高速出口离开,朝韩城/太原/延安/包头/礼泉/平凉/宝鸡/兰州方向,进入绕城高速

6、沿绕城高速行驶37.3公里,从宝鸡/兰州/G30出口离开,进入连霍高速/G30

7、沿连霍高速/G30一直向前行驶862.7公里,从湟源/格尔木/G6出口离开,进入京藏高速/G6

8、沿G6/京藏高速一直向前行驶132.2公里,右转走匝道,进入共茶高速

9、沿共茶高速一直向前行驶347.8公里,左转进入G315

10、继续沿G315行驶7.9公里,左转进入G315

11、继续沿G315行驶179.7公里(经收费站,收费站),右转走匝道,进入G215

12、沿G215行驶81.7公里(经收费站),过察尔汗站约5450米后稍向右转

13、一直向前行驶49.8公里,从格尔木北/G215出口离开(经格尔木北收费站),朝格尔木方向,进入G215

14、一直向前行驶49.8公里,从格尔木北/G215出口离开(经格尔木北收费站),朝格尔木方向,进入G215

15、沿G215行驶7.7公里,从环岛的第3个出口离开,进入金峰西路

全程3419.2公里,大约1天16小时10分钟,高速免费后共省65元。

格尔木

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端,南临昆仑山脉,北临察尔汗盐湖,海拔2780米是一座1954年建政的新兴城市,人口约9万。辖区总面积13.54万平方公里,市区建成区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20万。格尔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是前往敦煌、西藏、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观赏青藏高原风光、野生动物活动和登山探险的理想之地。这里有中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被誉为中华“龙祖之脉”的昆仑山脉,以及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格尔木是进藏的旅行者在抵达拉萨之前最后一个大城市,多数游客在此稍事休息,采购物资,调整到最佳状态后再行进藏。

以上内容就是我们为大家所了解到的如何合理规划自驾游路线我们也可以关注它,上面有很多这类知识供我们学习与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青藏线自驾游开什么车好

全文共 89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现在年轻人都比较喜欢开车出去游玩,那么我们就想了解一下自驾游安全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出去游玩。下面我们大家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青藏线自驾游开什么车好。

一般走青藏线(109),驾驶轿车就没问题。

另外,首次进藏高原反应要有心理准备。当然了,如果想探险一下无人区就另当别论了,越野,而且要好的越野先说青藏线的加油情况:

1、北京到西宁一段全程是高速公路,加油没有任何问题,至少93号是有保证的,印象中油价离北京越远也略有提高。

2、西宁到格尔木一段,要留意车邮箱里的油和路边对加油站,在出西宁之前最好将油箱加满,但是一定注意由于出西宁之后,海拔上升的幅度要快于前面对路程,所以建议没行使一段距离停车将油箱盖打开通气,以保持油箱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平衡,否则会发生油路气阻现象,影响动力和行车安全。

3、青海湖到格尔木的一段路,加油也是没有问题的,一般都能找到正规的加油站,是否正规请观察工作人员的着装,正规加油站的工作服是全国统一的。但是,从青海湖以后的国道由于人口稀少,加油站也不再密集,所以建议尽量随时补给,但也没有必要见站就加油。

4、格尔木到唐古拉山口一段路程约700公里,中间绝大部分是无人区,所以加油想对麻烦一些,但带备用油桶对必要性不大,但有备无患吧。这一路上,基本在每一个小镇,说是镇其实就是沿路而建的几间房子而已,都有标着“中国石油”加油站,但请不要误会,此中国石油非彼中国石油,在青藏线的这一段,所有的加油站都叫中国石油,我想西藏人民和同胞对中国石油对朴素认识和爱国情怀吧,这里的油价格要比高出2-3元每升,而且没有高标号汽油,在这一段路上没有正规对加油站,我就在沱沱河加了一箱油,翻过唐古拉山口时,没感觉有什么问题。

5、过了唐古拉山口后,前行不远就来到安多县,接下来是那曲、当雄、拉萨,这一段找正规加油站加油并不困难。

总的来讲,青藏线的加油是没有什么问题的,除非出现意外情况,我在那曲碰到一辆benz,也是从青藏线到拉萨的,好像也没有带备用油桶。所以,走青藏线的朋友大可放心。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所了解到的内容。大家要想了解自驾游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车型,一定要关注,上面有很多这样的知识供我们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青藏线自驾游对车辆有哪些要求

全文共 1077 字

+ 加入清单

现在喜欢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而且有很多喜欢自驾游的,这时就需要我们多加了解自驾游安全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的去旅游。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青藏线自驾游对车辆有哪些要求

青藏线轿车也可以跑的对车子要求不高~对司机的身体倒是更高一些,毕竟全程基本4000+的海拔不用带备用油箱哈除了五道梁的一段烂路其他都好。

跟其他车主组队自驾哦~那条线上车上,起码两个车有个照应这个季节去西藏自驾游,如果越野车,建议青藏进,川藏出《反过来也行》。如果轿车,建议青藏线进出,此时是西藏的雨季,川藏的泥石流,滑坡等不好应付。在西藏的公路上开车,注意:

一,青藏山路很多,较长的下坡路较多,注意2,3挡座车下滑,不可过多使用刹车,以免刹车盘过热造成刹车失灵。

二,弯路多,公路窄《双向单行道较多》,不要超速行驶。

三,坚决不开夜路。车子不需要添加什么装备,带个车用电动轮胎充气机吧,有时会用得上。这个季节去青藏旅游应注意携带的装备:

(1)随身药品,建议带肠胃药,感冒药,常用消炎药,晕车药,头疼粉,止痛片,创可贴。

(2)服装类,这几个月青藏的天气温度较高,带上一件抓绒的外套和一件薄冲锋衣即可,鞋穿户外低帮休闲鞋,可带一长沿帽来遮阳。

(3)物品类防紫外线的墨镜,防晒霜,雨伞,相机,多带一手机备用。

四,必备品,身份证,银行卡,手机,现金,一份好心情。这样应该够了。至于吃喝方面,青藏现在的餐饮业很发达,不要担心,只是因为景点之间路途较远,坐车时间较长,建议带些零食和饮料以补充。相机的话带单反的效果最好,实在没有拿一般的佳能吧。青藏旅游目前好玩的旅游景点线路分为5块:

(1)藏东林芝,雅鲁藏布大峡谷,巴松措,鲁朗林海,比日神山,波密风情,米堆冰川,绝色然乌等

(2)藏南雅鲁藏布江,桑耶寺,昌珠寺,雍布拉康,藏王墓,哲古错,错那草原等。

(3)藏西羊卓雍错,卡若拉冰川,宗山古堡,白居寺,帕拉庄园,扎什伦布寺,珠穆朗玛峰,吉隆沟,神秘的阿里《普兰,古格,玛旁雍错,冈仁波齐,扎日南木错等等》。

(4)藏南羊八井,纳木错,念青唐古拉山,羌塘草原,双湖,色另错,错那湖,唐古拉等。这些都是可以到达的景点,可供参考。建议第一次进藏先玩部分景点,上述这些行程需要很多时间。具体个人旅游路线要根据你的假期,经济状况,身体状况等综合分析后再确定。

这个季节推荐的行程:拉萨1天,纳木错1天,珠峰《含日喀则地区》4天,绝色然乌湖《含林芝地区》4天,阿里小北线《含珠峰》12天。

后面这些内容就是由我们为大家所了解到的。大家要想了解自驾游如何选择一款合适的车型,一定要关注他要上面有很多这类的知识供我们参考与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青藏公路限速吗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青藏公路大大促进了西藏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改变了西藏长期封闭的状况,对于西藏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公路只需数天,大大缩短了西藏与它地的交通时间,那么青藏公路限速吗?

全程限速,注意一定不要超速,有限速条,一个卡点一个卡点的查,注意高反,注意行车安全,慢行,慢行,慢行,出行前一周,请停止高强度的户外运动或健身或跑步,以免增加心脏负荷。

初到高原不要洗头、洗澡,不要累,不要以为自己精神好就疯跑晚睡,凡事慢半拍。

安全第一,考虑买保险,安联境内畅想自驾意外保障计划。不仅在驾驶员出现意外需救治时它能提供经济赔偿,最关键的是如果座驾发了点小脾气罢工了,在川藏公路荒野地带,保险公司会提供免费的道路救援、维修、拖车,为自驾之旅保驾护航!

展开阅读全文

青藏高原热岛效应的原因有哪些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的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的现象。用两个代表性测点的气温差值(即热岛强度)表示。主要有两种:城市热岛效应和青藏高原热岛效应。

近代地理学的开创者之一、德国科学家洪堡1799-1804年间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考察时发现,赤道附近的高山雪线,比中纬度的青藏高原许多高山的雪线低200米左右。例如:贡嘎山西坡雪线高5100米左右,而靠近赤道的厄瓜多尔基多附近的高山雪线仅约4800米多一些。这不符合常理:由于赤道地区热量较高,高山雪线通常应该从赤道向两极递降,到极地附近降至海平面。据此,洪堡提出了青藏高原的“热岛效应”理论:对流层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是地面,或称“下垫面”,青藏高原由于下垫面大面积抬升,(相当于把“火炉”升高),故其热量较同纬度、同海拔高度的其它地区高得多,甚至比赤道附近的同海拔地区也要高得多。

青藏高原的“热岛效应”对环境的多要素影响极大,如冰川、生物等。例如,贡嘎山南坡的垂直自然带和纬度相当的峨眉山相比丰富得多,许多树木的分布界线也高于峨眉山,就是这个原理。更多我们该如何预防热岛效应以及环境污染安全小知识,请大家继续关注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青藏区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青藏区(藏、青)

1、本区纬度同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地区相当,但因地势很高,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其特点是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气温低,日较差大,年较差小,迎风坡降水多,高原面上降水少,拉萨有“日光城”之称。(地势高,空气稀薄)。

2、农业受气候限制,适于喜凉的青稞、小麦生长。牦牛、绵羊、山羊是高原上分布最广的三大牲畜。草场主要分布于高原湖泊周围和河源地区。

3、湟水谷地和黄河谷地,比较宽阔,降水较多,土地肥沃,是主要农业区。柴达木盆地,由于祁连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和山麓地带的地下水较为丰富,不少地方可以引水灌溉发展农业。盆地低部地势平坦,宜耕荒地连片,便于机械化开垦和耕作。

4、雅鲁藏布江谷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的湿润气流,使这里的降水较多,冬季不受寒潮影响,比较温暖。西藏的重要粮食作物——青稞,主要分布于此。

5、“西藏的江南”——喜马拉雅山的南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这里降下大量的地形雨,呈现浓郁的亚热带和热带风光,特别是察隅一带。在肥沃的河谷地带,橘子树枝青叶茂,香蕉园终年翠绿,水稻田随处可见,新辟的茶园散布在缓坡山岗上,人们称之为“西藏的江南”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青藏地区农业生产条件

全文共 182 字

+ 加入清单

青藏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①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河谷地带(黄河、湟水、雅鲁藏布江)积温较高,有水灌溉。②草场广阔,柴达木盆地宜农荒地多。

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无霜期短。

农业活动特点:著名的高寒牧区和河谷农业区。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我国重要的畜牧基地(青海、西藏)。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青稞(春小麦)、小麦、豌豆。

畜牧业-牦牛、藏山羊、藏绵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