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可燃

可燃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可燃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可燃问题。

分享

浏览

4614

文章

59

可燃冰的用途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可燃冰的学名为“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冰块”里甲烷占80% 99.9%,可直接点燃,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西方学者称其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能源”。1立方米可燃冰可转化为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

所以可燃冰可以做燃料,也可以做工业原料,尤其在化工上,但是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做燃料,其燃烧可以放出大量的热,可以用于发电,供热,等等,类似汽油、柴油的用途

科学家估计,可燃冰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成为21世纪的新能源。因为可燃冰分部广泛,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相当于4000万平方公里,是迄今为止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资源,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但在繁复的可燃冰开采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差错,将引发严重的环境灾难,成为环保敌人。

首先,收集海水中的气体是十分困难的,海底可燃冰属大面积分布,其分解出来的甲烷很难聚集在某一地区内收集,而且一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喷井意外。更重要的是,甲烷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若处理不当发生意外,分解出来的甲烷气体由海水释放到大气层,将使全球温室效应问题更趋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可燃冰首次在哪发现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1810年,首次在实验室发现

1934年,前苏联在被堵塞的天然气输气管道里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由于水合物的形成,输气管道被堵塞。这一发现引起前苏联人对天然气水合物的重视。

1960年,前苏联在西伯利亚发现了可燃冰,1965年,前苏联首次在西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并于1969年投入开发。

美国于1969年开始实施可燃冰调查,1998年把可燃冰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能源列入国家级长远计划;日本开始关注可燃冰是在1992年;完成周边海域的可燃冰调查与评价,但最先挖出可燃冰的是德国。

展开阅读全文

可燃冰在哪个海域

全文共 236 字

+ 加入清单

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

世界上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已发现的主要分布区,是大西洋海域的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南美东部陆缘、非洲西部陆缘和美国东海岸外的布莱克海台等,西太平洋海域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岛海沟、冲绳海槽、日本海、四国海槽、中国南海海槽、苏拉威西海和新西兰北部海域等,东太平洋海域的中美洲海槽、加利福尼亚滨外和秘鲁海槽等,印度洋的阿曼海湾,南极的罗斯海和威德尔海,北极的巴伦支海和波弗特海,以及大陆内的黑海与里海等。

展开阅读全文

可燃冰在哪个海域

全文共 328 字

+ 加入清单

可燃冰在西太平洋海域的白令海、鄂霍茨克海、千岛海沟、冲绳海槽、日本海、四国海槽、中国南海海槽、苏拉威西海和新西兰北部海域等。东太平洋海域的中美洲海槽、加利福尼亚滨外和秘鲁海槽等。印度洋的阿曼海湾,南极的罗斯海和威德尔海。北极的巴伦支海和波弗特海。以及大陆内的黑海与里海等。

可燃冰一般指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汽冰,化学式为CH₄·nH₂O。

天然气水合物常见于深海沉积物或陆上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由于分布浅、分布广泛、总量巨大、能量密度高,而成为未来主要替代能源,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和科学界的密切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可燃冰首次在中国哪一个海域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可燃冰首次成功获取了实物样品是在中国南海海域发现。可燃冰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气冰。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于深海或陆域永久冻土中,其燃烧后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远小于煤、石油等,且储量巨大,因此被国际公认为石油等的接替能源。

可燃冰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在标准状况下,一单位体积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最多可产生164单位体积的甲烷气体。

可燃冰的密度接近并稍低于冰的密度,剪切系数、电解常数和热传导率均低于冰。天然气水合物的声波传播速度明显高于含气沉积物和饱和水沉积物,中子孔隙度低于饱和水沉积物,这些差别是物探方法识别天然气水合物的理论基础。此外,天然气水合物的毛细管孔隙压力较高。

展开阅读全文

可燃冰是可再生能源吗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可燃冰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指的是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以及地热能等非化石能源,属于清洁能源,它们在自然界中可以循环再生,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不需要人力参与便会自动再生;而可燃冰是一种自然存在的微观结构为笼型的化合物,会开采完,所以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可燃冰就是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水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由于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所以被称为“可燃冰”、“固体瓦斯”和“汽冰”。

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或者陆域永久冻土中,其燃烧后仅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程度远小于煤、石油等,并且储量巨大,因此被国际公认为石油等的接替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扑救可燃气体火灾应用什么灭火器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扑救可燃气体火灾应用气体灭火剂,比如七氟丙烷灭火器、混合自动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

气体灭火剂可以扑救的火灾有:

1、可燃气体火灾,如甲烷、乙烯、煤气、天然气等。

2、甲、乙、丙类液体火灾,如醇类、有机溶剂类等。

3、可燃固体表面火灾。

4、电气火灾。

气体灭火器的原理:

气体灭火系统工作原理是指防护区中如果一旦发生火灾的情况,那么首先报警的就是火灾探测器,而消防控制中心再接到火灾信号以后,便会启动联动装置,再将气瓶的瓶头阀打开。最后利用气瓶中的高压氮气将容器阀打开,喷出灭火剂实施灭火。

展开阅读全文

可燃冰是纯净物吗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可燃冰不是纯净物,是有机化合物。纯净物是指由一种单质或一种化合物组成的物质,有固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物质。而可燃冰中含有甲烷、乙烷、丙烷、丁烷等物质,所以不是纯净物。

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遇火即燃,因此被称为可燃冰。

天然气水合物常见于深海沉积物或陆上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由于分布浅、分布广泛、总量巨大、能量密度高,而成为未来主要替代能源。

展开阅读全文

“可燃冰”能帮我们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吗?

全文共 1041 字

+ 加入清单

科学家发现,二氧化碳可以像甲烷那样,与水分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固态的“非可燃冰”,也可称为二氧化碳水合物,化学分子式为CO2·6H2O。当然,这种“冰”是不能够燃烧的。因为当它分解时,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而非甲烷气体。

长期以来,地球大气层犹如一个巨大的废气收集袋,无条件地收纳了大量由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从工业革命前的280立方厘米每立方米,上升到了现在的390立方厘米每立方米。由于二氧化碳是重要的温室气体,它在大气中含量的升高会加剧大气的温室效应,进而导致全球变暖。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测,如果照此增长速度,到210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将比工业革命前增加近一倍,达到惊人的550立方厘米每立方米,而全球气温也将因此升高1.4~5.8℃,并将导致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异常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可能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毋庸置疑,人类面临的最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想方设法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废气安全地封存在地球的某个角落,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那么,将这些烦人的二氧化碳气体“关押”在哪里才比较合适呢?多年来,科学家绞尽脑汁,为这些二氧化碳气体寻找到了多个栖身之地。

起初,科学家发现,直接将二氧化碳气体注入废弃的煤田或油田中,将它们永久关押在地层深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与陆地相比,海洋也许是更好的选择,特别是深海的容量极大,可以把二氧化碳直接送入深海加以封存,也可以据此想办法提高海洋的肥力,让海水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这些主意都有人在试验,但都存在争议。

后来,在海底发现“可燃冰”,让科学家的眼前为之一亮,看到了解决大气二氧化碳问题的另一线曙光。科学家发现,二氧化碳可以像甲烷那样,与水分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固态的“非可燃冰”,也可称为二氧化碳水合物,化学分子式为CO2·6H2O。当然,这种“冰”是不能够燃烧的。因为当它分解时,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而非甲烷气体。

这种由二氧化碳和水分子形成的“冰”,可以稳定地存在于海底高压和低温环境中,因此可以帮助我们在海底封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如果将二氧化碳注入数千米以下的海底地层中,周围的高压和低温将使得它们无法再以气体形式存在,而是与水分子形成固体的二氧化碳水合物,这就可以将它们封存在海底。现在,科学家已经在黑海等地试验,把开采“可燃冰”的甲烷和封存二氧化碳结合起来,一举两得。我们祝愿他们早日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可燃冰”是理想的新能源吗?

全文共 1112 字

+ 加入清单

在同等条件下“可燃冰”产生的热量比煤、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都大。“可燃冰”所含的有机碳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2倍以上。“可燃冰”燃烧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而不会生成大量污染物。“可燃冰”有如此大的储量,并且清洁高效,难怪一度被视为具有良好前景的新能源

谈到能源,人们脑海中立即想到的是煤、石油或天然气。然而,专家预测,全球蕴藏的这些化石能源消耗巨大,根据目前勘测的结果,预计在四五十年之后就会枯竭!

能源危机让人们忧心忡忡,而晶莹剔透的“可燃冰”的出现就像是上天赐予人类的珍宝,它年复一年地积累,形成了绵延数千乃至数万千米的矿床。据最保守的统计,全世界海底“可燃冰”中所含的甲烷总量约为1.8×10161016立方米,约合1.1×10131013吨,堪称“能量宝库”。

在同等条件下,“可燃冰”产生的热量比煤、石油和天然气产生的都大得多。全球海底“可燃冰”所含的有机碳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2倍以上,够人类使用很长一段时间!采用“可燃冰”作为新能源的另外一个好处是,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而不像其他常规化石能源那样会生成大量污染物。“可燃冰”有如此大的储量,并且清洁高效,难怪一度被视为具有良好前景的新能源。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英、德、加、日等发达国家纷纷投入巨资,相继开展了本土和国际海底“可燃冰”勘探调查工作,并陆续在海洋深处发现了“可燃冰”。到1993年,在全球海底发现“可燃冰”57处,以后数年又增加到116处。1995年,国际大洋钻探计划在大西洋布莱克海海底打了一系列深海钻孔,首次证明该处海底的“可燃冰”具有商业开采价值,并初步估算出其总量达100亿吨。日本于1994年开展了对周边海域海底“可燃冰”的大规模调查,估算出调查区的资源量可满足日本100年的能源需求,并于1999年进行了钻探实验。

不过,“可燃冰”在给人类带来新的能源前景的同时,对人类生存环境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知道,地球温室效应的“元凶”是二氧化碳气体排放,而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5 倍!要知道,海底“可燃冰”中的甲烷总量约为地球大气中甲烷总量的3000倍。如果控制不好,让海底“可燃冰”中的甲烷气体逃逸到大气中去,将会加剧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等问题,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同时,一旦条件变化,甲烷气体从固结在海底沉积物中的“可燃冰”中释放出来,还会极大地降低海底沉积物的工程力学特性,使海底软化,从而导致大规模的海底坍塌,毁坏海底工程设施。因此,对于面临能源短缺的人类来说, “可燃冰”的勘探和开发无异于雪中送炭,但还需要解决开发成本较高和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许多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氧气可燃吗

全文共 403 字

+ 加入清单

氧气本身是不能燃烧的,它是一种助燃气体。当氧气充足的时候,如果蜡烛就要着完,这时候,虽然有氧气,但蜡烛就会熄灭,这说明了氧气不能燃烧,但是是其它物质燃烧的助燃气体。所谓助燃物,通俗地说是指帮助可燃物燃烧的物质,确切地说是指能与可燃物质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化学危险物品分类中的氧化剂类物质均为助燃物。

扩展资料:

氧气的主要用途:

1、冶炼工艺:在炼钢过程中吹以高纯度氧气,氧便和碳及磷、硫、硅等起氧化反应,这不但降低了钢的含碳量,还有利于清除磷、硅等杂质。

2、化学工业:在生产合成氨时,氧气主要用于原料气的氧化,以强化工艺过程,提高化肥产量。再例如,重油的高温裂化,以及煤粉的气化等。

3、国防工业:液氧是现代火箭最好的助燃剂,在超音速飞机中也需要液氧作氧化剂,可燃物质浸渍液氧后具有强烈的爆炸性,可制作液氧炸药。

4、医疗保健:供给呼吸:用于缺氧、低氧或无氧环境,例如:潜水作业、高空飞行、宇宙航行、医疗抢救等时。

展开阅读全文

煤粉属于可燃粉尘吗?原理是什么?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煤粉是属于可燃粉尘的。煤粉和面粉的爆炸原理是一样的,都是由于粉尘和空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混合均匀,即达到平常说的爆炸极限,这时如果有各种原因摩擦产生的静电,都会引发爆炸。所以粉尘大的厂矿和化工企业都会设置防静电设备,工人们都会穿上纯棉工作服,防止产生静电,引发爆炸。

煤中含有硫份,硫在一定温度下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生成氧化碗,氧化碗遇水生成稀先酸,其反应过程为放热过程,提高了煤堆中的温度。煤的挥发份大大地降低了煤体自燃的火源温度。根据观察和统计表明,挥发分高的煤,即使是同样条件下的露天存贮,发生自燃的机率也要比挥发分较低的煤大一件,挥发分含量越高,自燃倾向性越强,而且自燃时间也会相应缩短。

煤堆的自燃经常发生在秋后大气温度下降时,此季节大气密度比煤堆的空气密度大,因此涉入煤堆的空气量增大,导致自燃加剧。一般来说,大气温度降低,密度变大,涉入煤堆内的新鲜空气量增加,煤堆的自燃加快。

展开阅读全文

喜讯:我国海域可燃冰试采取得重大突破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据央视新闻报道,自然资源部日前宣布,在中国海域进行的第二轮可燃冰测试取得了圆满成功。

这次试生产是世界上第一次使用水平井钻井和生产技术来测试海域中可燃冰的产量。这也是继2017年首次在海域成功试生产可燃冰后,推动工业化的一项重大成就。

据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称,此次测试是世界上首次使用水平井技术从水深1225米的南海深沪海域海底以下237至304米的可燃冰沉积物中成功提取天然气。

2月17日至3月18日,试生产持续30天,累计产气量861.4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创造了“天然气总产量最大、日均产气量最高”的两项世界纪录。

这也攻克了深海浅层和松软地层水平井钻井和生产的核心技术,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到“实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是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

目前,第二轮试生产仍在进行中,科技人员将围绕加快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和生产产业化,实施生产性试生产开展必要的实验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青藏高原可燃冰:不是资源就是祸害!

全文共 3029 字

+ 加入清单

广阔的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中亚的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面积250万平方公里。它被称为“世界屋脊”和“世界屋脊”。在高原边界上,横断山脉在东部,喜马拉雅山脉在南部和西部,昆仑山在北部。覆盖中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云南省、不丹、尼泊尔、印度的拉达克等地区。中国的青藏高原占中国总面积的23%,如图1所示。

青藏高原地图

青藏高原上的易燃冰是一个谜。

海底可燃冰的形成机理非常简单。地球有大约46亿年的历史,而人类的诞生仅仅在500万年前。35亿年前,在人类出现之前,海洋已经有了生命活动,包括生长、繁殖和死亡。循环一次又一次地开始。死亡的碎片像海洋雪一样漂到海底。碎片在压力和温度下逐渐分解成甲烷。甲烷与低温海水结合形成天然气水合物(NGH),或可燃冰。

永久冻土也是天然气水合物的储藏地。冻土是指冻土层低于水的冰点超过两年的情况。这种冻土层被称为永久冻土,简称为“永久冻土”。多年冻土一般分布在地下30 ~ 40厘米,通常分为上层和下层。上层在夏天融化,而下层仍然冻结。当永久冻土变暖或受到强大压力时,永久冻土中的冰会溶解成水;然而,即使天气变暖,温度仍然低于永久冻土层所在的冰点,这防止了永久冻土层中的冰再次融化成水,从而保持永久冻土层的组成不变。它的冻结时间可达1000多年。多年冻土地区的水会冻结很长时间,使得普通植物难以生长。大多数永久冻土位于高纬度地区,如北极和南极附近的陆地。唯一的例外是青藏高原上的永久冻土带,这里的高度使土地成为永久冻土。

永久冻土,如俄罗斯西西伯利亚盆地北部永久冻土区的一个气田,被称为梅索亚哈气田。它发现于1968年,是一个典型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生产始于1970年。由于压力释放,天然气被生产并供应给诺里尔斯克(西伯利亚西北部的一个城市),但生产率很低。它于1978年关闭。1974年,在加拿大北部三角洲的浅层也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北极永久冻土也是一个巨大的可燃冰库,它无处不在。

此外,2009年8月1日,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乘坐一艘微型潜艇,前往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贝加尔湖(Lake Baikal)水下约1400米处,探索新能源“可燃冰”。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之一,深度约1700米。20世纪90年代在贝加尔湖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据估计,技术上可开采的资源约为1万亿立方米。禁止在贝加尔湖开采可燃冰,只允许进行研究。

贝加尔湖中北极永久冻土和可燃冰的存在很容易解释,因为它是世界上油气丰富的地区。甲烷是如何来自青藏高原的?最值得研究。如果地球的造山运动在几天内将可燃冰从海底带到青藏高原,冰就不太可能融化。青藏高原冰层下还有一种可能性,即比大庆大的大庆或神华煤矿储层,逸出的甲烷进入厚冰层。这不合逻辑!可燃冰在36亿年前开始形成。化石燃料(原煤、原油和天然气)仅在大约3亿年前形成。化石燃料比可燃冰要年轻得多。可燃冰是化石燃料的鼻祖。原油或原煤怎么会在可燃冰下?当然,你拍着脑袋想不出青藏高原可燃冰中的甲烷来自哪里。探索甲烷的来源比吹嘘其储量要重要得多。目前在青藏高原流行的可燃冰数量的数据是不可靠的。事实上,我们不知道青藏高原上有多少可燃冰。

青藏高原易燃冰难以开发

一立方米可燃冰可以释放高达160至170立方米的天然气,前景诱人。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的一种新型绿色高效能源。其储量可供人类使用约1000年。可燃冰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前途的战略资源,并将改变全球能源格局。可燃冰是一种资源吗?从能源经济的角度来看,在计划经济时代,天然气资源是指埋在地下的天然气量,但在市场经济时代,这一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天然气资源是指人们经过地质勘探和研究后,储存在地下并可利用的天然气量。

甲烷水合物压力-温度相图

从图2中可以看出,永久冻土中甲烷水合物的存在温度约为零下3摄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冰逐渐融化,易燃冰存在于水中。继续升温,成为水溶性天然气。

天然气开采的难度取决于孔隙度和基质渗透率。只要常规天然气井的井筒延伸到储层,天然气就会钻入井筒。页岩气性能更差,压裂裂缝慢慢溢出,所以采收率很低。可燃冰基本没有孔隙,只有表面的天然气缓慢逸出,回收率较低。

青藏高原可燃冰的开采,只要温度升高或压力降低,就会释放出天然气。目前,从天然气水合物中提取天然气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1)热激励法。热激发法将水蒸气、热水、热盐水或其他热流体泵入水合物地层,其缺点是造成大量热损失和低效率。特别是在永久冻土地区,即使使用了隔热管道,永久冻土也会减少传递到水库的有效热量。

(2)化学激发法。一些化学品,如盐水、甲醇、乙醇、乙二醇、甘油等。被泵入水合物层,这将导致水合物分解。这种方法比热激发法更慢,也更昂贵。

(3)减压方法。通过减压,使天然气水合物的稳定相平衡曲线移动,从而达到促进水合物分解的目的。通常,与天然气接触的水合物变得不稳定,并通过“降低”天然气压力或在水合物层下的自由气体聚集层中形成天然气“囊”(通过热激发或化学试剂的作用人工形成)而分解成天然气和水。开采水合物层下的游离气体是降低储层压力的有效方法。另外,通过调节天然气的提取速度,可以达到控制储层压力的目的,从而达到控制水合物分解的效果。减压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昂贵的连续激发,但仅通过减压方法开采天然气水合物非常缓慢。目前,还找不到其他先进的方法。

可燃冰开采的减压方法

这三种方法只能采用减压法,但天然气只能在可燃冰面缓慢融化时释放,因此天然气产量较低。

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为4500米。高原不是平原,山脉起伏不定。易燃冰不会被连接成碎片。这也是一个大风和强风的地区。在采矿过程中,一些冰块融化并失去平衡,这使得雪崩很容易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迄今为止,非常规天然气仅限于具有经济价值的致密气、煤层气和页岩气,可燃冰不被视为资源。

读者可以把自己置身于这种情况中,并思考它。生产是“投入产出”。如果有更多的投入和更少的产出,那是做不到的。如果要在青藏高原开发可燃冰,首先要计算开发成本,如材料成本、管道运输成本、员工工资、高山补贴和辅助设施等。在高原冰雪层铺设蜘蛛网管道比在海底铺设管道更困难。

易燃冰:资源还是危害

人类正面临一个严峻的选择:如果可燃冰不是一种资源或潜在的邪恶。海底可燃冰不会干扰它,据估计,它不会像“可燃冰喷射假说”那样造成全球灭绝,但雪崩会暴露可燃冰并造成温室气体排放。

经常举行国际会议来防止全球变暖,许多公约已经签署。这不是解决办法,而是延缓全球变暖。事实上,人类在防止全球变暖方面很差。他们只是尽力推迟全球气温上升。这种温度上升导致冻土和极地可燃冰中甲烷释放更快,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温度上升→冻土融化→甲烷释放→温度上升。当然,这不是一件短期的事情。据估计,这将需要几千年的时间。

青藏高原上的可燃冰不同于海底的可燃冰。即使休眠数亿年,海底的可燃冰也不会飞向天空。然而,随着气候变暖,极地和青藏高原的可燃冰将逐渐融化,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高21倍的甲烷将逐渐释放,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因此,可燃冰如果不是一种资源,就是一种祸害。可燃冰不是一种清洁燃料,但仍然是一种化石燃料。虽然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迅速,占2012年总发电量的22%,但青藏高原仍需解决采矿问题。虽然目前人类还不能解决开发问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地和高原可燃冰的开发最终必须得到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探秘昆山8·2爆炸事故:可燃物碾成粉更容易爆炸图

全文共 1553 字

+ 加入清单

8月2日,江苏昆山一家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发生爆炸,造成71人死亡,180多人受伤。最初确定是由粉尘爆炸引起的,这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专家,了解到粉尘爆炸一直是对安全生产的威胁,绝不是昆山企业存在粉尘爆炸的隐患。

昆山爆炸后,昆山的血站急需各种血液,市民们来到各个献血点献血治疗伤员。新华社记者裴欣

可燃材料被磨成粉末,容易爆炸。

"如果灰尘达到一定的密度,就会发生爆燃."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东北大学教授许大熊猫开开表示,一般来说,这一限量在30克/立方米左右。

一个简单的物理规则:物质接触氧气的面积越大,燃烧越快越充分。所以炸药经常被制成粉末。同样,可燃粉末(包括面粉和糖)如果分散在空气中也会爆炸。

据2011年《外滩画报》报道,粉尘爆炸有三种条件:第一,干燥细粉尘,浓度为每立方米30-40克煤粉、40克铝粉、100克铁粉、12.6-25克木粉和9.7克小麦粉;其次,空气中的氧含量达到21%。三是40毫焦耳的火。

火药爆炸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许开发表示,粉尘爆炸造成的压力约为1兆帕。虽然它不如普通炸药好,但它的冲击波足以伤人。它的高温也会导致严重烧伤。

在昆山事故中,大多数伤者被严重烧伤。目击者称,爆炸将重型机械从车间的墙壁中炸出,证明了它的威力。

许开发说,粉尘爆炸不仅烧伤皮肤,还烧伤呼吸道,呼吸道烧伤的抢救非常困难。因此,他估计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昆山事故中受伤者的死亡人数会更多。

“我还不知道这种粉末的具体成分,但可能不是单一成分。”许开发说,铝镁混合粉的爆炸威力远远大于铝粉或其他简单物质。

历史悲剧司空见惯。

在世界工业国家,粉尘爆炸曾是安全生产的难题。许开发以美国为例。从1950年到1970年,粉尘爆炸达到高峰,事故持续不断。据统计,在1973年之前的60年里,美国的工业和农业领域发生了72起严重的粉尘爆炸。

近年来,中国的粉尘爆炸并不少见,仅今年就有五起。今年4月,江苏南通发生粉尘爆炸,造成8人死亡。2012年,温州的一次粉尘爆炸导致13人死亡。2011年,富士康成都工厂发生粉尘爆炸,造成3人死亡,10多人受伤。2010年,河北一家淀粉厂发生粉尘爆炸,造成19人死亡。

许安凯还提到,1987年哈尔滨亚麻厂粉尘爆炸引起轰动,造成58人死亡,177人受伤。工厂被夷为平地。这也是中国安全生产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

根据维基百科的英文版,世界上最大的粉尘爆炸发生在1942年中国本溪的一个煤矿,造成1549名中国矿工死亡。这也是世界上最严重的煤矿事故。

不遵守规则会导致悲剧。

许开发说,从现在开始,昆山的爆炸应该发生在通风管道,而不是抛光机旁边。据媒体报道,两个月前通风管道发生了火灾,这是灰尘过度积聚的迹象,但没有引起注意。

据媒体报道,事故企业员工表示,工厂的粉尘预警和清理不规范。每隔几个月只有一台鼓风机会清洗通风管道。还有消息称,该企业部分员工患上了尘肺病。

2012年温州粉尘爆炸后,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对铝镁产品安全生产进行了专项治理。根据规定,通风和除尘系统应安装在生产现场。集尘器安装在建筑物外,防雨,距离明火产生地不少于6米,回收的粉尘应存放在独立干燥的地方。生产现场应每天用不产生火花、静电和灰尘的方法进行清洁,不得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及时清理除尘系统,以免积灰。同时,生产现场严禁明火等。

业内专家还指出,在危险的地方,所有工人的防护服、鞋子和手套都应该是抗静电的,灯具也应该是抗静电的。许多行业也建议在工厂安装粉尘浓度监测和预警设备。

所有这些都受到了监管,但显然在昆山事故中没有得到遵守。许凯认为,存在粉尘爆炸隐患的不是昆山公司。

业内也有专家向媒体表示,下游企业电镀抛光加工费不高,抛光厂无意投资安全设备来保证利润。(北京《科技日报》,8月3日-高波)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可燃冰?

全文共 1247 字

+ 加入清单

与天然气的化学成分相似,可燃冰的“可燃”部分主要是甲烷,“不可燃”部分是水。那么,可燃冰看起来像什么?通过把一些可燃冰样品放在电子显微镜下,并充分发挥科学研究人员丰富的想象力,人们就能知道它们的真实样子。

根据下图,在微观世界中,可燃冰实际上由一个接一个的笼子组成。我们称之为单位细胞。每个“笼子”由20个水分子组成,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注1,“囚犯”是一个甲烷分子。因此,可燃冰也变成狭义的甲烷水合物,化学式为CH4g20H2O,而广义的可燃冰可能是氮气、氧气、乙烷、丙烷等分子。

在古代,大量有机植物和动物被埋在地下。几亿年后它们才被发现。然后他们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变成了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类似天然气的可燃冰的形成条件非常“对人友好”。只需要三个基本条件:第一,应该有气体源(甲烷),第二,温度应该在10-10摄氏度之间,第三,压力应该适中,例如,0摄氏度需要30个标准大气压。因此,可燃冰广泛分布在地球上,覆盖了90%的海域和27%的陆地,尤其是在深海和陆地的永久冻土中,其储量更是惊人。据估计,可燃冰的含量大约是世界上所有化石能源含量的两倍。

目前,有五种成熟的开采方案,其中热解和降压操作非常简单。只要有火源,就可以对其进行加热(通常是通过电磁加热或核辐射加热),通过暴露在空气中可以对可燃冰进行减压。这种替代方法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由于二氧化碳的相平衡条件比甲烷低2倍,“笼子”中的甲烷分子可以被替换和替代。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开发甲烷,还可以固定碳和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化学试剂注入规则是注入大量的水合物抑制剂(甲醇、丙醇等)。)进入可燃冰以改善其相平衡条件,从而导致“笼”破裂并释放甲烷。这种方法极其昂贵,抑制剂也会造成环境污染。顾名思义,综合采矿法是将上述四种采矿方法灵活地结合起来。

易燃冰有取代传统化石能源的巨大趋势。为什么它还没有商业化?采矿比收集容易。平均而言,每立方米“冰”可以分解成164立方米的天然气和0.8立方米的水。由于气相的膨胀,在开采过程中不可能防止一些甲烷逸出。当进入海水时,会发生氧化,消耗海水中的氧气含量,给海洋生态带来危害。

如果逃逸到大气中,在同等体积的条件下,甲烷的温室效应约为二氧化碳的25倍,而已证实的可燃冰甲烷含量约为大气甲烷含量的3000倍。假设大约1%的甲烷逸出,理论上,大气中的甲烷含量将增加30倍,由此带来的温室效应将是一场灾难。幸运的是,甲烷在大气中的寿命为12年,然后分解。因此,目前合理开发可燃冰并非不可能。更可怕的是,一旦大陆架上的可燃冰被开采,其岩层结构就会发生变化,进而导致大陆架坍塌和海啸等自然灾害。

即使前方有荆棘,科学家也不会犹豫。一旦采矿技术成熟,可燃冰将彻底改变世界能源格局。

评论:

1.氢键之间的力很弱,所以“笼子”是不稳定的。当它遇到高温和低压时,氢键就会断裂,“笼子”就会破裂,甲烷就会逸出。

2.相平衡条件:本文指的是温度和压力的平衡。二氧化碳的熔点(冰点)高于甲烷。

参考文献:,陆,,,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方法研究进展。

展开阅读全文

可燃冰首次在中国哪一个地方发现 可燃冰首次在中国哪里被发现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可燃冰首次在中国的青海省发现的。在2009年9月中国地质部门公布,在青海省海西州的天峻县发现了一种名为可燃冰的环保新能源。可燃冰又名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₄·nH₂O。

什么是可燃冰

可燃冰一般指的是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化学式CH₄·nH₂O,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燃冰广泛分布在一些陆地永久冻土中、岛屿的斜坡地带、深海地带,以及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中。

我国哪些地方有可燃冰

我国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以及东北冻土带存在可燃冰。其资源量分别约为64.97x10^12m³、3.38x10^12m³、12.5x10^12m³和2.8x10^12m³。

展开阅读全文

按照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可燃物体属于 火灾危险性类别划分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贮存物品火灾危险性分类可燃物体属于丙。依据公安部颁布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可知,仓库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程度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类,其中可燃物体的火灾危险程度属于丙。

易燃、可燃与难燃固体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将能够燃烧的固体分成甲、乙、丙、丁四类。其中,甲类、乙类固体划入易燃固体,丙类固体划入可燃固体,丁类固体划归入难燃固体。丙类包括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以及可燃固体。丁类指难燃烧物品,而戊类指不燃烧物品。同一座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该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其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类别确定。

广义的可燃物可以分为六类,分别是:爆炸性物质;自燃性物质;遇水燃烧物质;可燃气体;易燃与可燃液体;易燃、可燃和难燃固体等六大类。

展开阅读全文

加油站可燃气体报警器有哪些作用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加油站作为为车辆提供燃油动力的地方,自然也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制度,预防加油站安全事故的发生。日常生活中,能引起加油站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明火和静电就是最常见的加油站事故原因。因此,在加油站中安装必要的危险报警设备就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加油站可燃气体报警器有哪些作用呢?下面就跟随一同来关注了解一下。

加油站可燃气体报警器有哪些作用?

可燃气体报警器可以通过将可燃气体浓度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线缆传输到控制器。当可燃有毒气体浓度越高时,电信号也就越强。当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气体报警控制器设置的报警点时,气体报警控制器将发出报警信号,并可启动电磁阀、排气扇等外联设备,自动排除隐患。

另外,当工业环境、日常生活环境(如使用天然气的厨房)中可燃性气体发生泄露,可燃气体报警器检测到可燃性气体浓度达到报警器设置的报警值时,可燃气体报警器就会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醒人员疏散、强制排风、关停设备等安全措施。且气体报警器可联动相关的联动设备如在工厂生产、储运中发生泄露,可以驱动排风、切断电源、喷淋等系统,防止发生爆炸、火灾、中毒事故,从而保障加油站安全。经常用在化工厂,石油,燃气站,钢铁厂等使用或者产生可燃性气体的场所。

提醒广大司机朋友们,加油站的安全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维护。因此,当我们到加油站加油时,一定要严格遵守加油站内的安全规定,从而保障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的加油站安全小知识,就请继续关注我们的。

展开阅读全文

可燃物对森林火灾有哪些影响

全文共 604 字

+ 加入清单

林中所有的有机物质,如乔木、灌木、草类、苔藓、地衣、枯枝落叶、腐殖质和泥炭等都是可燃物。那么,可燃物对森林火灾有哪些影响呢?

小编了解到,森林可燃物按易燃程度分:一是易燃物:在一般情况下,易干燥,易燃,且燃烧速度快。这类可燃物包括:地表干枯的杂草、枯落叶、凋落树皮、地衣和苔藓及针叶树的针叶、小枝等。二是燃烧缓慢可燃物:一般指颗粒较大的重型可燃物,如枯立木、树根、大枝、倒木、腐殖质等。这些可燃物不易燃烧,但着火后能长期保持热量,不易扑灭。在清理火场时很难清理,而且容易发生复燃火。三是难燃可燃物:指正在生长的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

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燃烧的物质基础,森林中所有有机物质均属于可燃物:如树叶、树枝、树干、树根、枯枝落叶、林地草类、苔藓、地衣和腐殖质、泥炭等均可以燃烧。森林可燃物、气象条件和火源被称作森林火灾“三大要素”。要发生火灾必须三大要素齐备,缺一不可。

另外,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火灾发生的物质基础,是火传播的主要因素,是森林防火灭火的理论依据。

此外,森林火灾还和可燃物的性质有关:细小的干枯杂草和枯枝落叶等是最易燃烧的危险引火物,干燥和死的可燃物较潮湿或活的可燃物易燃,含大量树脂的针叶树和樟树、桉树等阔叶树较一般阔叶树易燃。郁闭度大的林分林内潮湿,不易发生火灾;反之,则易发生。森林火灾和地形因子也有关系,如阳坡日照强,林地温度高,林内可燃物易干燥,陡坡雨水易流失,土壤水分少,都易发生火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