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开国

开国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开国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开国问题。

分享

浏览

4931

文章

73

中国最节俭的开国皇帝死后只用纸包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史上最节俭皇帝

这个皇帝就是郭威了,也就是后周的开国皇帝。因为郭威自小就是在民间长大,并且之后也是经历了很多才成了皇帝,建立了后周政权,所以对于郭威而言,民间的苦难他都是很清楚的。

所以郭威上位之后就减轻了百姓们的劳役赋税,并且对于百姓的政策也是很放宽,同时减少了税收,还有各个方面的财力征集等对于民间的柴米油盐也是一并的采用放宽的政策,也正是因为这样,得到了百姓们的一致好评。

并且郭威在位期间,也并没有所谓的兴修宫殿,或者是行为奢靡等的行为,反而是提倡以节俭为主,所以那时候的后周也就渐渐有了要雄起的样子。

但是就短短的三年,郭威就因病去世了,去世之前,他告诉自己的儿子柴荣说,他的丧事一定要从简,墓中不要放金银财宝,一切从简,尸体用纸包裹住就可以了。可以说,郭威就算得上是最节俭的开国皇帝了。

展开阅读全文

裴寂作为唐朝开国功功臣,晚年为何被流放?

全文共 626 字

+ 加入清单

裴寂以前是唐朝的第一功臣,晚年为何会被流放

在李渊和李世民的争夺过程中参与对李世民的打击,所以李世民在成为皇帝之后,自然就不可能会放过他,最终就导致被流放。

裴寂,出生于公元570年,是山西蒲州人。在李渊起兵的时候,一直都会跟随在身后,始终安前马后,在建立唐朝之后就成为了第1个宰相。因为两人是好朋友的关系,李渊非常的信任他,在起兵决策的过程中都会让他参与,这就是唐朝缔造者其中之一,被称为功臣。

李渊一辈子其实都会将他看成是兄弟,每天还会给他赏赐一些美味佳肴,在上朝的时候,让他坐在自己的身边,这就是也就是因为如此,才会惹来最后的祸端。

唐朝创建的过程中,李世民和李渊就开始逐渐地发生矛盾,争夺皇权之位。父子两人也会一直去打造属于自己的势力,李世民的心腹就是刘文静而这一个人一直以来和裴寂之间不和,有着比较深的矛盾,在被人诬告有谋反之心之后,他也趁机告诉李渊,此人丑颜无逆,最终导致刘文静被杀。刘文静被杀之后,也导致李世民心中开始有了怨恨。

在玄武门政变后,李世民获得成功很快就成为皇帝,李渊选择退位,李世民在登基之后。60岁的裴寂莫名其妙就卷入到谋逆案案中,被撤掉了所有的职务,不久之后又被发配到荆州,最终在那几年就死掉了。

裴寂虽然说这是一个唐朝的开国功臣,但是最终就成为父子两人在争权夺利时的牺牲品。这是一位大臣,而且这些年来确实一直都在付出自己的心血,希望大唐会变得更加的好。只是等到皇上出现变化时,这必然也会给自己留下很多的隐患,最终也导致失去了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大晟朝开国皇帝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大晟朝开国皇帝是晟太祖姬云烈。大晟王朝,九州中的朝代。晟朝是继燮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国祚约300年,由于晟王朝为燮朝开国之君羽烈王姬野的野王一脉之直系所建立,故晟朝亦称“后燮”。

燮羽烈王姬野死后,其弟晋王姬昌夜发动政变,迫使胤共帝退位,胤朝灭亡,其后登基称帝并建立了大燮王朝。在姬昌夜登上帝位后,对其兄姬野的子孙后代斩尽杀绝,而姬野本族后代子嗣被迫流落到民间,过着逃亡的日子。星流5400年左右(燮朝建国一百二十年后),因姬野本族子孙被姬昌夜的子孙驱逐,成为单独的“野王”一支。

野王一脉最后子孙姬云烈和姬云河意图重现羽烈王历史,姬云河以命为赌注,帮助姬云烈离开天启城皇宫牢笼,成为一个自由武士。姬云烈得到机会重新召集了旧时代天驱武士的继承者(即九原易帜之后随界明城出走的鹰旗天驱),并趁势率天驱起事,在天罗刺客雷茗、云岩,以及秘术家洛秋衣的帮助下发掘出天驱遗留的武库以对抗燮朝天驱军团,史称“天驱的黄昏”。最终推翻燮朝。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国庆节的历史回顾开国大典

全文共 2033 字

+ 加入清单

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下面,小编为你介绍一下中国国庆节历史回顾开国大典,欢迎大家阅读。

国庆节演变历史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西晋的文学家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一文中就曾有“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的记载、我国封建时代、国家喜庆的大事,莫大过于帝王的登基、诞辰(清朝称皇帝的生日为万岁节)等。因而我国古代把皇帝即位、诞辰称为“国庆”。今天称国家建立的纪念日为国庆节。

1949年12月3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接受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每年10月1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庆的庆祝形式曾几经变化。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1950─1959年),每年的国庆都举行大型庆典活动,同时举行阅兵。196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本着勤俭建国的方针,决定改革国庆制度。此后,自1960年至1970年,每年的国庆均在天安门前举行盛大的集会和群众游行活动,但未举行阅兵。

1971年至1983年,每年的10月1日,北京都以大型的游园联欢活动等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进行群众游行。1984年,国庆35周年,举行了盛大的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在此后的十几年间,均采用其他形式庆祝国庆,未再举行国庆阅兵式和群众庆祝游行。1999年10月1日,国庆50周年,举行了盛大国庆阅兵和群众庆祝游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20世纪举行的最后一次盛大国庆庆典。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庆庆典上共进行过14次阅兵。分别是1949年至1959年间的11次和1984年国庆35周年、1999年国庆50周年、2009年国庆60周年的三次。

中国国庆节的历史回顾开国大典

1949年10月1日,历史定格在天安门城楼。

下午3时整,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新中国成立大典开始。毛泽东主席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军乐队随即奏响了庄严激越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随着响彻云霄的国歌声,礼炮轰鸣,毛泽东庄严地按下升旗电钮,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城楼前的旗杆上冉冉升起……

升国旗鸣放礼炮之后,毛泽东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决定北平改为北京,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面对30万群众汇成的欢腾海洋,面对凤凰涅盘的神州大地,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

下午4时,秘书长林伯渠宣布阅兵式正式开始。身着崭新呢料军服的朱德总司令,走下天安门城楼,乘坐敞篷汽车,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的同车陪同下,检阅陆海空三军1.64万名受阅官兵,检阅后,朱德发布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他要求全军指战员迅速肃清国民党反动军队的残余,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随后,盛大的分列式和群众游行拉开了序幕。

聂荣臻率领海、陆、空三军受阅部队自东向西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首先正步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是第一次亮相的由155人组成的人民海军方队。这是一支年轻的部队。在共和国13次大阅兵的历史上,有12次是陆军走在最前列,唯开国阅兵是海军打头阵。海军方队率先走过天安门检阅台,擎着“八一”军旗的李冠英成为开国大典阅兵的第一兵。其后是由8000余名指战员组成的多兵种步兵部队,包括冲锋枪营、轻机枪营、重机枪营、步兵团、通信营、战防枪营等40个方队,声势浩大地通过天安门。

紧跟着步兵方阵的是由美式大卡车牵引的炮兵师和摩托化步兵、装甲步兵及坦克组成的战车师。受阅部队的装备,大多数是在解放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从敌人手中缴获的,它们记载着人民军队的赫赫战功。在这一方阵中,还刻意安排了一些由骡马作牵引的炮车,以示炮兵部队由骡马拉炮发展壮大起来的。紧跟后面的是来自察哈尔草原的骑兵师部队。骑兵师由3个骑兵团组成,后面还有一个挽拽野炮的炮兵营,共有1920匹军马,编成6个纵队,以6马并行的队列通过,并按马的颜色分别组成“红马连”、“白马连”、“黑马连”。这是天安门广场第一次通过骑兵。骑兵们跨着战马,握钢枪,举马刀,个个雄姿英发。

当战车师的钢铁洪流隆隆开过广场时,刚刚组建的人民空军分别以双机、三机编队一批批接连飞临天安门上空,飞翔的战鹰引发出一浪高过一浪的欢呼声。

开国大典的受阅飞机到底有多少,这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是一个谜,当时,我军空军部队共有9架P-5l式歼击机、8架蚊式轰炸机,阅兵指挥部提供了一个巧妙的设想:9架P-51飞过之后,再绕一个圈,跟在蚊式轰炸机后面回到天安门上空。这样做,虽然飞行难度大大增加,但国威、军威却将因此而大大增加。果然,次日的外电在有关开国大典的报道中纷纷惊呼,中共空军以“野马”战斗机为主,一共出动了26架飞机。

戎马一生的朱德,在国庆当晚宴请飞行员时,举杯痛饮,兴奋地告诉下属:从今天起,我才是真正的三军总司令!

展开阅读全文

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死因是什么 是被人暗算的吗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当历史离我们越来越远的时候,真相同样遥不可及,不少历史人物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已经不可考,而作为隋朝开国皇帝,就这样死掉了确实令人很无解,那么真实原因是什么呢?确实令人十分好奇。

自周静帝七岁即位,杨坚担任宰相,通过一系列手段铲除异己,最终逼得周静帝禅让皇位,成为隋朝开国皇帝,只是天道轮回,在他莫名身死,隋炀帝杨广登基称帝后,又被宇文化及兵变篡夺了皇位,同秦朝一般二世而亡,而杨坚之死,则成了一个千古谜团。

关于杨坚的死法,古往今来正史与野史记载颇多,但大方向上就只有两种主要的版本,其中一个就是冰丝,据史料《隋书文王本纪》记载,隋文帝因贪恋女色,身体每况愈下。仁寿四年初,其病情已十分严重,因无精力处理朝政,不得不把大权移交给皇太子杨广。事无巨细,并付皇太子处理。最终死于大宝殿之上。记录详实,让人深以为然。

但由于演义,野史,以及近些年影视作品的影响,人们更倾向于第二个版本,也就是被他的儿子杨广所杀。只不过关于所杀的方式也分好几种。

据史料《隋书后妃列传》记载,当时杨坚重病,宣华夫人和杨广一同在宫中服侍杨坚,然而杨广不顾杨坚尚在卧榻之上,竟对宣华夫人动手动脚,意图不轨,杨坚得知后怒火攻心,当即改变想法,将皇位传给长子杨勇,可惜为时已晚,最终莫名死去,《隋古文》此段记载虽未明指文帝被杀,但实际上已给世人留下推猜的余地,即文帝之死具有被谋杀的性质。

随后,又有史料给这种莫名的死法增加了具体的细节,答案似乎呼之欲出,其中一种说法是,隋末唐初赵毅在《大业略记》提及的,杨广让左仆射杨素、左庶子张衡下毒,将杨坚毒死在病床之上,制造出杨坚暴毙的假象。

而最后一种说法,则是认为杨坚在口传圣旨,废除杨广的太子之位,改立杨勇之后,杨素并没有按这个圣旨做,而是站在一旁,任由张衡将杨坚拉入屏风之后,乱刀砍死。要知道当时杨坚虽然重病在床,宫中大权近乎掌握在杨广之手,他怎么会如此不计形象,不顾后果的直接命人将自己的父亲在宫中乱刀砍死呢?就算要弑父,自缢,下毒这种不太明显的做法也就足够明显了,这样的写法简直奇葩无比,让人看过之后也只能为之一笑。

然而很多史料都是唐初编纂的,有可能诋毁隋炀帝,毕竟没有掌握隋炀帝直接弑父的证据,只能做一些猜想,只能说杨坚的死可能与杨广有关,至于杨广对宣华夫人急不可耐,最终导致弑父的结局,私以为这只不过是在泼脏水,毕竟杨广一向谨慎,隐忍非凡,断然不会在帝位不稳前做这些不着边际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隋文帝杨坚是个怎样的人?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个人生平

全文共 136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隋唐,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繁盛的一个朝代,隋朝的经济还是很发达的,虽然隋朝在当时社会上只留存了三十多年就倒闭了,但是,隋朝对于中国的贡献还是很大的,以至于对后面的唐朝发展和汉文化奠定了基础,当时的隋文帝的贡献还是非常多的,隋文帝结束了当时西晋末年到隋朝的战乱,是中国又称为了一个新的统一王国,关于隋文帝,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7日—604年8月13日)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24年。隋文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到隋统一前近300年的分裂割据状态,实现了自永嘉之乱衣冠南渡以来中国又一次统一,使北方重启汉化,南方经济发展,使隋代获得了“国计之富者莫如隋”的赞誉,为中国古代社会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自从北周武帝灭佛后,佛教元气大伤,隋文帝登基后,大兴佛教,隋唐佛教之盛,历史上称为黄金时代。

文帝简介

隋文帝杨坚(541年-604年),隋朝建立者,581年3月4日-604年8月13日在位。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鲜卑赐姓是普六茹,小字那罗延。隋朝开国皇帝,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武帝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随国公,杨坚承袭父爵。杨坚建立了隋朝,统一中国,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定都长安(大兴城),开创了辉煌的“开皇盛世”。隋文帝第一次实现了中国大范围内的多民族的统一;他首次实行了一直沿袭到清朝的三省六部制;他开创了科举,制定了当时最为先进并影响后世基本立法的律法《开皇律》。不仅如此,他还开启了隋唐盛世之门,实现了千古传颂的“开皇之治”。

杨坚在位23年,604年病逝于大宝殿,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杨陵(凌)区城西5公里处)

文帝生平

西元581年二月甲子日,北周的静帝以杨坚众望有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隋,改元开皇,宣布大赦天下。

杨坚称帝后,于开皇七年(西元587年)灭后梁,一年后下诏伐陈。开皇九年(西元589年)灭南陈,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同年琉球群岛归降隋朝。隋文帝结束了中国长期混乱的局面,使中国又回到了和平年代。

隋朝建立以后,隋文帝精心治理,隋朝迅速强大繁荣起来。他不仅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还使隋朝成为政权稳固,社会安定,户口锐长,垦田速增,积蓄充盈,文化发展,甲兵精锐,威动殊俗的强盛国家,史称“开皇之治”。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地方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地方官吏概由中央任免,由此巩固了中央集权。由于隋文帝的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他被外国人看做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隋文帝下令修建首都西京大兴城(即后来唐长安城原形),大兴城的设计和布局思想,对后世都市建设及日本、朝鲜都市建设都有深刻的影响。隋文帝于西元584年命宇文恺率众开漕渠。自大兴城西北引渭水,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至潼关入黄河,长150多公里,名广通渠。这是修建大运河的开始,大运河连接了两个文明。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

他在不长的时间内将中国重新置于一个政权治理下,外御强敌突厥、契丹,内令人民安宁生息,功业之伟大,连后世盛唐也没有完全恢复隋朝的国土面积。文帝在位23年,604年病逝于大宝殿,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杨陵(凌)区城西5公里处)。

展开阅读全文

樊哙只是一个屠夫,他是怎样成为西汉开国功臣的?

全文共 1531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看似不起眼的人,也只是在那一时之间,即便他在后来能够成大业。很多人只看得到眼前,眼前看到的刘季只是一个泗水亭长,樊哙只是一个卖狗肉的屠夫,谁能知道他们后来,一个建立了新的王朝,成为开国皇帝,一个成为开国功臣?今天就和大家一起看看,屠夫樊哙跟随混混刘邦的经历,看看这一位不起眼的屠夫,是怎样成为西汉的开国功臣的。

樊哙,公元前242生于浙江省武康县(1958年并入德清县)上柏水桥,出身寒微,因少时失父,七岁随母徙于江苏丰沛(今沛县),遂为沛人,早年曾以屠狗为业。他与刘邦的交往甚密,曾与刘邦一起隐于芒砀山泽间(今河南永城东北)。与萧何、曹参共同推戴刘邦起兵反秦。待刘邦做了沛公,便让樊哙做了他的随从副官。跟随刘邦征战,先是攻打胡陵、方与,在丰县一带打败了泅水郡监和郡守的军队,后又平定了沛县。在与司马橺在砀东作战时,表现英勇,斩十五首级,打退了敌人,被封为国大夫。抵抗章邯军队时,樊哙率先登城,斩二十三人首级,被赐爵为列大夫。

此后经常跟随刘邦出征,常立战功。攻城阳,下户牖,破李由(李斯之子)军,共斩首十六级,被赐上间爵。在围攻东郡守尉的战斗中,打退敌人,斩首十四级,俘获十一人,得封赐五大夫。之后又破秦河间守军,赵贲、杨熊等的军队。屡次先登陷阵,捕斩有功,被赐爵为卿,被赐贤成君的封号。后又多有斩获而再加封赐。攻武关至霸上,樊哙率军斩杀都尉一人,首级十个,俘获一百四十人,降二千九百人。

刘邦率军入关,灭秦封关自守,欲依楚怀王“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旧约,称王于关中,引起了项羽的不满,派当阳君英布等攻下函谷关,项羽入关后,驻军于戏(今陕西临潼东北新丰镇东南戏水西岸)西,准击灭掉刘邦。樊哙早在刘邦入咸阳后,就力劝刘邦还军霸上(今西安东南),勿贪秦宫奢丽的享受。待项羽兵临城下,刘邦自度势单力薄,乃与张良率一百多随从赴鸿门谢罪,樊哙随往。沛公带通过项伯的关系面见项羽,向项羽谢罪,说明自己并没有封锁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入关中的事。

项羽设宴犒赏军中将士,正在大家喝得似醉非醉的时候,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命令项庄拔剑在席前起舞,想乘机击杀沛公,而项伯却一再挡在沛公的前面。这时只有沛公和张良在酒席宴中,樊哙在大营之外,听说事情紧急,就手持铁盾牌来到大营前。守营卫士阻挡樊哙,樊哙径直撞了进去,站立在帐下。

项羽注视着他,问他是谁。张良说:“他是沛公的参乘樊哙。”项羽称赞道:“真是个壮士!”说罢,就赏给他一大碗酒和一条猪前腿。樊哙举杯一饮而尽,然后拔出宝剑切开猪腿,把它全部吃了下去。项羽问他:“还能再喝一碗吗?”樊哙说道:“我连死都不怕,难道还在乎这一碗酒吗!况且我们沛公首先进入并平定咸阳,露宿霸上,以此来等待您的到来。大王您今天一到这里,就听信了小人的胡言乱语,跟沛公有了隔阂,我担心天下从此又要四分五裂,百姓们都怀疑是您一手造成的啊!”项羽听罢,沉默不语。

沛公借口要去上厕所,暗示樊哙一同离去。出营之后,沛公把随从车马留下,独自骑一匹马,让樊哙等四个人步行跟随,从一条山间小路跑回霸上的军营,命令张良代替自己向项羽辞谢。项羽也就至此了事,没有诛杀沛公的念头了。

刘邦在汉中站稳脚跟后,用名将韩信指挥了还定三秦之战,从而拉开了的楚汉战争序幕。在战争中,樊哙或者单独,或者跟随汉王与西县县丞、雍王章邯、章邯的弟弟章平,以及赵贲等人的军队作战,英勇异常,常率先登城陷阵,斩杀、俘虏敌军,因功被升为郎中骑将、封为将军,赐杜陵的樊乡为他的食邑。

随后又参加对楚作战,屠煮枣,在外黄击破王武及程处军,攻取邹、鲁、瑕丘、薛等地。项羽败汉王于彭城后,樊哙屯守荥阳的户武,增加二千户为他的食邑。一年后,又随高祖追击项羽,取阳夏,虏获楚将周将军的士卒四千人,把项羽包围在陈县,大胜而归。

展开阅读全文

皇帝的谥号都是怎么取的?开国皇帝谥号为什么都有高文武三个字?

全文共 190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古代每位皇帝都会有一个谥号,也是对皇帝的一种评价。不过几乎所有开国皇帝的谥号中,都会有“高”、“文”、“武”这三个字,这是为什么呢?主要还是汉朝的皇帝给开了个头。对于开国皇帝来说,谥号肯定也要体现出最高的级别。高祖、文帝、武帝都算是最高的头衔了,一般武帝会在文帝前面,但也只是等级的区别,不一定指这位皇帝在武学或者文采方面有多大的成就。

谥号是过去给地位较高或较有身份的死者的一种称谓,是对其生前功绩与品行的盖棺定论。根据《逸周书·谥法解》:“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先秦时期,周天子及各诸侯国君、夫人、卿大夫等皆有谥号。而自秦始皇一并天下后,认为由臣子给先君评定谥号,是“以子议父、以臣议君”乃大不敬。于是,废除了谥号,其自号始皇帝,其以后称二世、三世乃至万世。然而秦朝国祚不长,自汉建立后,又恢复了谥号制度。

“谥号”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俗话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古人尤重“身后名”,而这谥号就是对其生前功绩与品行的盖棺定论。故而,谥号也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较为精深的学问。我们根据秦朝以后的历朝开国皇帝的谥号,可以发现开国皇帝的谥号,始终圈定在此三个字之内,这又是为何呢?

汉朝,刘邦,谥号“高”。刘邦的谥号,一般人都会弄错,通常人都提“汉高祖刘邦”。“某某祖”、“某某宗”都为庙号,而“某某帝”才为谥号。唐朝以前的皇帝,通常都称““某某帝”,也即“谥号”。唐朝及唐朝以后的皇帝才通常称“某某祖”、“某某宗”,也即庙号。而刘邦的谥号为“高皇帝”,庙号为“太祖”,刘邦应该被称为“汉高帝”(唐以前的通行称谓),或者“汉太祖”(唐及唐以后的通行称谓),或者称“汉太祖高皇帝”。而“汉高祖”的称谓,其实是不伦不类,将庙号与谥号相混杂了。

曹魏,曹丕,谥号“文”。曹魏的实际奠基者为曹操,在曹操晚年,有人劝其称帝。但是,曹操做了一辈子的汉臣,也实在不好拉下脸皮称帝,便说道:“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然而,其子曹丕称帝后,却给曹操上了“武皇帝”的谥号。曹丕死后,其谥号却为“文皇帝”。

晋朝,司马炎,谥号“武”。晋司马氏的江山,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而晋武帝司马炎,却是历朝开国皇帝中,最虚有其名的。其父司马昭生前,便不怎么看好司马炎,而想立其次子司马攸为世子,后因遭大臣们反对而终止。司马炎穷奢极欲,又无政治远图,晋朝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等灾难,理该由司马炎埋单。

南朝宋,刘裕,谥号“武”。南朝齐,萧道成,谥号“高”。南朝梁,萧衍,谥号“武”。南朝陈,陈霸先,谥号“武”。隋朝,杨坚,谥号“文”。

唐朝,李渊,初谥为“太武”,其后,改谥为神尧皇帝,而后又改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自唐朝以后,科举制日益成熟,使得朝廷得以建立一套服务於“中央皇权”的官僚体制。彻底打破了世族垄断仕图的局面,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权力的过度集中,使得围绕着“至高无上皇权”的种种无底线奉承之词也就应运而生。如《笑傲江湖》中的“文成武德、仁义英明圣教主”等本质上也属“谥号”,不过是“活人”已经开始享受这被奉承的滋味了。

唐朝以后的帝王谥号,越来越长,到了明清时期,已经长达二十多字了。故而,对帝王的称谓也只好变了,而改称其庙号或者年号(明清)。而明清皇帝的

五代时期,略过,谥号大抵皆含“文”或“武”。宋朝,赵匡胤,初谥为“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后加谥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元朝,跳过,不离“文或武”。明朝,朱元璋,谥号为“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其谥号核心在“高”。因此,朱元璋也通常被明朝人称为“太祖高皇帝”。清朝,亦不离“文或武。

历朝的开国皇帝谥号,皆不离“文”、“武”、“高”。而在先秦时期,“高”的谥号却并不常见,最为常见的谥号为“文”、“武”。何谓“文”?根据“谥法解”: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学勤好问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愍民惠礼曰文等。何谓“武”?刚彊(通“强”)直理曰武;威彊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贬义)等。

而“文”,通常表示“文治”,也多用於文臣的谥号,例如“文正”、“文忠”等等。“武”,通常表示“功业”,也多用於武将的谥号,例如“武穆”、“武襄”等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原是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不同理念,而周文王、周武王都是极为难得的“圣明之君”。故而,“文”、“武”都是谥号中的最上等。但“武”,有时已有贬义的意味,如汉武帝的谥号,就有穷兵黩武的意思。那何谓“高”呢?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等等。“高”的谥号,已经可以说是另创一个“高度”了,属至高的谥号。

展开阅读全文

北宋开国名将曹彬是怎样的人?曹彬人物介绍

全文共 5132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代有很多的开国名将,他们协助开国皇帝四处征战,为一个朝代的建立立下了很大的功劳,而他们的功劳也会影响他们的家人后代,比如宋朝时期宋仁宗的皇后曹皇后,就是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女。而在最近热播的《清平乐》当中,曹皇后的将门之风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那么她的祖父曹彬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曹彬有着什么样的传奇经历,曹彬在历史上经历过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电视剧《清平乐》里女主曹丹姝第一次嫁的人叫李植,而李植醉心于修仙,根本就不想结婚,曹丹姝也不想嫁给不喜欢的人。很显然他们俩之所以成亲都是被迫的,何况古代本来就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道德传统。从曹丹姝和母亲的对话中我们知道她家和李植家世代交好,都是宋朝显赫的世家,而且曹丹姝家能有当世的荣耀还是因为李植的爷爷曾经在战场上救了曹丹姝的爷爷,所以他们从小就定了亲。

曹丹姝能成为宋仁宗的第二任皇后除了本身德才兼备、贤良淑德,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曹家是宋朝显赫的世家,家世背景非常的好,在那个极其看重出身门第的封建社会,这一点尤为重要,所以宋仁宗的大臣们是极力推荐,全票赞成。

曹家能成为显赫的世家其发迹还得从曹丹姝的爷爷曹彬说起。曹彬历经后汉、后周、北宋,是北宋第一开国名将,在北宋的统一战争中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曹彬除了是开国功臣,还是北宋三朝元老。宋太宗时曹彬被授予宰相官职并加太师衔,这已经是古代武官里能做到的最高职位了。那么在宋朝有着“杯酒释兵权”的限制武官权力传统的北宋初期,曹彬的官位为什么可以一路恒通,手中的权力为什么只增不减?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1.谦恭和善

曹彬的父亲叫曹芸是五代时后汉的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曹彬是名副其实的高干子弟、官二代。五代时民间特别流行“抓周”,曹彬周岁时父母想测一测儿子将来的前程和喜好,就在床前的案几上摆上书籍、笔、墨、纸、砚、印章、各种兵器模型,还有算盘、钱币、账册、首饰、花朵、胭脂、零食、玩具等,然后让曹彬任意抓取。

在父母殷切目光的注视下,曹彬左手拿起了刀剑,右手抓起一个铜鼎,过了一会儿他又放开了铜鼎,去抓起一枚印章,之后就对其他东西再也不看一眼。看到这种情况,父母很高兴,认为自己的儿子从小就很有志向。

成年后,曹彬出任后汉成德军牙将,他的上司成德军节度使武行德评价说他为人庄重谨慎、谦恭低调,对工作不但尽职尽责,而且屡次都有很好的表现。武行德对左右的人说曹彬是一个有非凡才能和远大志向的人,将来绝不是等闲之辈。

节帅武行德见其端懿,指谓左右曰:“此远大器,非常流也。”

后汉大将郭威被逼推翻后汉政权后,建立后周政权,郭威史称周太祖。郭威的贵妃张氏是曹彬的姨母,曹彬现在也算是皇亲国戚了,郭威将曹彬调回京城,安排到养子柴荣(柴皇后的侄子)的麾下。柴荣当时是以皇子的身份任澶州刺史,所以曹彬就跟着柴荣镇守着澶渊。

因为曹彬现在皇亲的身份再加上跟着唯一的皇子柴荣办事,而且在军中的口碑极好,所以很多人都对他是特别礼遇。然而曹彬从不摆自己皇亲或者宠臣的架子,没有一点骄纵轻狂的样子,相反遇事待人谦恭礼让、亲善和蔼。公府举行宴会,曹彬总是仪态端庄、得体大方、目不斜视,就连蒲州节度使王仁镐也非常的佩服,觉得自己做的不如曹彬好。至此曹彬和善大方的良好形象广为人知。

蒲帅王仁镐以彬帝戚,尤加礼遇。彬执礼益恭,公府燕集,端简终日,未尝旁视。仁镐谓从事曰:“老夫自谓夙夜匪懈,及见监军矜严,始觉己之散率也。”2.清正廉明

郭威病世后,柴荣继位,这就是五代时期最有作为的皇帝周世宗。周世宗柴荣派曹彬去出使当时十国之一的吴越,考虑到曹彬当时的身份和声望,吴越以最高规格接待了曹彬。完成使命离开吴越前,吴越国主给曹彬送了一份非常丰厚贵重的礼物,曹彬当场严词拒绝。

负责接待曹彬的官员很热情,一再强调这是惯例也是他们国主的规定,如果曹彬不要,他们是没法回去给他们的国主交代的。不管吴越的官员怎么肯请和劝说,曹彬就是不肯接受他们的礼物。就这样来来回回礼物送了四次,曹彬也退回了四次。

正当曹彬率领代表团乘船离开吴越时,吴越的官员乘快船赶上了他们,说他们吴越的国王有令,让曹彬务必收下礼物。曹彬也就无奈的收下了礼物,如果还不收倒显得他沽名钓誉假清高了。回到京城后曹彬让人将礼物详细登记,然后全部上缴。

柴荣知道后命人将礼物还给了曹彬,曹彬不肯接受,柴荣就强令他必须收下。曹彬不得已收下礼物后,将礼物全部分给了亲朋和属下,自己是一件不留。

显德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世宗强还之,彬始拜赐,悉以分遗亲旧而不留一钱。

当赵匡胤深受柴荣信任,成为朝野上下的红人时,许多人都是争相巴结,只有曹彬还是和以前一样,不偏不倚,没有公事从不登门,宴会也很少参与。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后,曹彬依然勤勤恳恳奉公执法,对待新领导也是不卑不亢。

赵匡胤对此事一直耿耿于怀,觉得以前你不巴结我就算了,现在你还故意与我保持距离,简直是岂有此理。有一天,赵匡胤实在忍不住就让人将曹彬传来询问缘由,曹彬顿首回答说:“臣为周室近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

大概意思是说曹彬他是前朝周室的近亲,又在宫中任职,端正做官还怕有闪失呢,哪里还敢妄自结交呢?曹彬的正直使得赵匡胤对他肃然起敬,也越来越信任。3.为将仁政

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70多年的乱世,在建立之初尚有后蜀、南唐和后汉还未统一。公元964年冬,宋太祖赵匡胤任命刘光毅为归州行营前军副部署(副总指挥)、曹彬为监军,发兵6万去平灭后蜀。

宋军所向披靡,后蜀军一溃千里,宋军仅用了66天就踏平了蜀地,后蜀举城投降。为了防止士兵烧杀掠夺,每攻下一城,曹彬都严令部下遵纪守法,不侵害老百姓,把四散逃奔的妇女儿童聚在一起,专门安排人保护起来,不容有半点闪失,违令者军法从事。战事结束后,曹彬派手下亲兵广为查访那些妇女儿童的亲属,然后将她们一一的安全送回家。

在伐蜀过程中,宋将王全斌、崔彦进等不遵守军纪,纵容手下嗜杀无度,抢夺妇女与钱财,每攻下一城都和手下昼夜饮宴,为所欲为,蜀人是苦不堪言。后来蜀人实在是忍无可忍,举旗反叛。叛军声势浩大,很快发展到10万多人。大有复兴后蜀之势。

曹彬率众将殊死战斗,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才再一次平定了蜀地,班师回朝。回朝后赵匡胤论功行赏,王全斌、崔彦进等人被治罪,曹彬因功升任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曹彬看到其他人被治罪,唯独自己被封赏还不敢接受,请求皇帝收回任命。赵匡胤一边安慰一边赞赏曹彬,同时告诉曹彬他就是要赏罚分明,才能法治有度、国家昌明,让曹彬放心接受。

及还,上尽得其状,以全斌等属吏。谓彬清介廉谨,授宣徽南院使、义成军节度使。彬入见,辞曰:“征西将士俱得罪,臣独受赏,恐无以示劝。”上曰:“卿有茂功,又不矜伐,设有微累,仁赡等岂惜言哉?惩劝国之常典,可无让。”

如果说伐蜀和二征北汉,曹彬还只个监军,那攻取南唐曹彬就已经是主将了。公元974年,赵匡胤任命曹彬为升州西南路行营马步军战棹都部署(总指挥),兵分三路,水陆并进平灭南唐。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在赵匡胤坚决攻取南唐的态度面前,宋军一刻不停,于第二年十一月完成了对南唐都城金陵城的包围。眼看到嘴边的肥肉只有一步之遥了,赵匡胤催促曹彬尽快拿下金陵城。

然而曹彬却只是围而不打,有时候出兵也只是骚扰一下,然后将降书射进城里,希望南唐后主李煜能为老百姓着想,率众投降,以免城中生灵涂炭。这样反反复复的围城劝降好几次,李煜就是无动于衷,这可激起了宋军将士的极大愤慨,宋军将士急红了眼,个个咬牙切齿、摩拳擦掌,准备杀进城去,血洗金陵。大战一触即发。

正在这关键时刻,主帅曹彬突然生病了,而且病得还很严重,无法料理军中事务,只能卧病在榻。众将得知消息后急忙前来探望,可是看到曹彬精神矍铄、面色红润,根本就不像有病的样子,大家无不纳闷不已。看着众将疑惑的样子,曹彬解释说:“我的病非一般药石可医,只需大家诚心发誓,攻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病可自愈。”

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

此时大家都明白了,曹彬是以这种特殊的方式约束众将在攻城之日不可放纵士兵抢掠嗜杀、胡作非为。于是众将一起盟誓同心协力,攻下金陵,严肃军纪,善待百姓,绝不妄杀一人。在曹彬的感召下,宋军攻城之日,气壮山河,军令如山,对百姓秋毫未犯。对归降的李煜和南唐大臣们也是以礼相待,好言劝慰,金陵老百姓无不感激涕零。4.执法开明

曹彬在挂帅出征期间曾兼任徐州知府,当时手下有个官吏犯了罪,他审理之后,依律当处以杖刑,但当时并没有实施,一拖就拖了一年多,犯罪的官吏还庆幸自己躲过了一劫。其他人也很纳闷,大家都知道曹彬历来执法如山,这次是怎么了?

正当大家疑惑之际,忽然有一天,曹彬命令对那名官吏执行杖刑。众人此时更是疑惑不解了,这时曹彬解释说:“这名官吏刚犯罪时才娶了媳妇,如果当时执行杖刑,那么他的父母就会认为他这媳妇克夫,骂她是丧门星,怨恨厌恶甚至打骂折磨他媳妇,使得他媳妇无法在这个家里生活下去。但是同时我又不能因为情况特殊而徇私枉法,所以就暂缓一年对他施刑。”

为帅知徐州日,有吏犯罪,既具案,逾年而后杖之,人莫知其故。彬曰:“吾闻此人新娶妇,若杖之,其舅姑必以妇为不利,而朝夕笞詈之,使不能自存。吾故缓其事,然法亦未尝屈焉。”

众人听完之后无不敬佩不已。5.为人谨慎

曹彬不管是后周时皇亲国戚的身份,还是攻取南唐时的兵不血刃,又或者是北宋时的身兼将相、位极人臣,他都能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善低调。乘车外出时,与其他官员相遇,总是先主动避让。即使对待下属,也从不直呼其名。所得俸禄,全部分给亲族好友,没有一丝余留。对待领导的指示,也是百分之百贯彻执行。

位兼将相,不以等威自异。遇士夫于途,必引车避之。不名下吏,每白事,必冠而后见。居官奉入给宗族,无余积。

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为了收复被辽国霸占的“燕云十六州”,发动了讨伐辽国的“雍熙北伐”。赵光义集结了将近30万大军兵分三路,任曹彬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水陆都部署,率东路军作为主力部队主攻新城、涿州,并迫使辽军在幽州城内的主力无法出兵救援其他地方。其余两路,中路军由田重进率领,西路军由潘美、杨业率领。

看过《杨家将》的人都知道,这一仗宋军输得非常的惨,主力部队东路军粮道被断,撤退途中大败,以至于影响了其他两路的进攻部署。中路军成功撤退,西路军大败而归,杨业战败被俘,绝食而死。西路军主帅潘美连降三级,从此退出了北宋政坛。

这一仗失败的主要责任人是东路军主帅曹彬。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刚开始曹彬仅仅是被降为右骁卫上将军,几个月后就官复原职了。而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不得不让人感到疑惑,曹彬到底是用什么方法让赵光义对他如此信任和恩宠的呢?

我们回顾和分析这场打输了的战争发现,原来曹彬是给别人背了黑锅,这个人是谁呢,就是宋太宗赵光义。

赵光义以前打仗全凭他哥哥赵匡胤的锦囊妙计,只要按照赵匡胤的计策和部署行事没有不成功的。所以他当了皇帝后也经常御驾亲征指挥战场,即使不御驾亲征也会遥控指挥战场,经常给主帅一些锦囊。但是他的军事才能比不上赵匡胤,他指挥的战争也很少有胜利的。

这次北伐赵光义应该也给了主帅曹彬锦囊,也不停的在遥控指挥,但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赵光义不可能对双方形势随时了如指掌,信息都是靠传令兵快马传递,肯定有滞后,所作决定也不可能适应当时的情况。作为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曹彬不可能不知道这种不合时宜的军令,但是他为了谨慎起见,避免君臣猜忌,不得不去执行领导的命令。结果战争失败也不能去解释原因,只能默默的背锅接受惩罚。赵光义自知北伐失败主要责任在自己,但是他不可能去承认错误,所以就象征性的处罚了曹彬,但是很快又恢复了曹彬的官职。

曹彬的谨慎似乎有些愚忠的感觉,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完全可以反对赵光义不合理的命令,但是他不敢冒那个风险。一是赵光义因为得位不正的谣言他很想有所作为,二是赵光义一直认为自己和赵匡胤一样,军事能力绝对没有问题,所以以曹彬的性格他不可能在领导信心满满、斗志激昂的时候反对领导的命令。

总结

综上所述,曹彬之所以能不受几朝皇帝猜忌,主要还是因为谦虚谨慎和善的性格和正直开明的为人处事,他从不与人争,也不得罪任何人,没有在政治上树敌,以诚以礼待人,最主要的能坚决服从每一任领导的命令,真是铁打的曹彬,流水的皇帝,不管是谁当领导,曹彬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急领导所急,甚至甘愿为领导背锅也绝无怨言,这样的人能不让人信任和放心吗?

展开阅读全文

古时候各个朝代哪位皇帝的开国难度最大?

全文共 1898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每一个新朝代的开启,必然会成就一位伟大的开国皇帝。这些皇帝可以说他们是天选之人,也可以说是亡命之徒,不以身犯险也不可能站到最高的位置,俯瞰天下。不过,这些朝代究竟哪位皇帝的开国之路难度最大呢?这次就为大家简单讲讲,各朝代皇帝的开垦之路最难的一步是什么。当然最惨烈的应该还是秦始皇的统一之路,整个战国的人口折损的非常厉害,关键是整个秦朝的历史还短的可怜...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开创了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堪称千古一帝。

然而,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难度,却算不上太大。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奋六世之余烈”。早在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秦国就开始崛起,成为战国最强大的国家,到秦始皇手上时,已经是临门一脚。

汉太祖刘邦

刘邦建立汉朝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泗水亭长出生的刘邦出身的刘邦出身比较低微,没有什么底蕴。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小混混,莫名其妙的就被萧何曹参等人推为领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势力最终建立了汉朝。

不过,在推翻秦朝的过程中,项羽是居功至伟的,否则,刘邦也没有那么容易建立汉朝,换句话说,最难啃的秦军基本被项羽干掉了。当刘邦和项羽一起干掉秦朝时候,刘邦再干掉项羽的难度就小很多了了。毕竟项羽贵族气息太重,根本玩不过刘邦。

汉世祖刘秀

刘秀是皇族之后,到了他这一辈,家道中落,但勉强算得上是地方豪强,在反抗王莽的起义中,刘秀和大哥也拉起自己的一支队伍,加入了赤眉军。

然而在赤眉军中,刘秀兄弟受到了赤眉高层的猜忌,刘秀的大哥被杀,刘秀孤家寡人北渡黄河,在河北完开启了自己的霸业 。

整体来说,刘秀的起点还是比较高的。

晋世祖司马炎

曹操父子辛辛苦苦打下的魏国江山,最终一点不剩的落到了司马家族的手中。曹魏本来就是三国中最强的一个,在经历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经营后,蜀国已灭,吴国内部混乱不堪,留给司马炎的事情已经不多了。

司马炎建立晋朝的难度不算太大!

注:司马睿建立的东晋就不说了,完全是凭借着直系皇族的身份。

隋高祖杨坚

杨家本就是北周的大族,杨坚之父杨忠乃是北魏的八柱国之一。

而在南北朝末年,北周、北齐、南陈三国并立,北周在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带领下国力强盛,兼并了北齐,如果不是宇文邕英年早逝,消灭南陈也是指日可待,没杨坚什么事了。

可以说杨坚的起点非常高,获得天下的难度不断太大。

唐高祖李渊

唐朝建立的难度不算太小,但李渊来说,也不算难。

一方面李渊出身不凡,其祖上李虎也是北周的八柱国之一,影响力足够;另一方面,李渊有一个厉害的儿子李世民。

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出身也不怎么样,但是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之中选对了一个好主子:郭威。

郭威建立了后周,并且势力不断发展。郭威之后,其义子柴荣继位。柴荣也算是一代雄主,后周在他的带领下蒸蒸日上,一统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可惜柴荣也是英年早逝,留下孤儿寡母,把偌大的后周江山送给赵匡胤。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就此建立了宋朝,并以后周的家底平定天下。

注:赵构建立的南宋不说了,皇族身份。

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建立元朝的难度也不算太难,最难的是忽必烈在众多的蒙古王公中退隐而出。

成吉思汗一生东征西讨,给他的后代们留下了雄厚的家底。而忽必烈就是在打败内部的竞争对手后,利用雄厚的家底建立了元朝。

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草根出身,当过和尚,当过乞丐。就出身而言,朱元璋在封建王朝的开国皇帝中是最低的。

难度最大的毫无疑问就是朱元璋了,因为起点实在太低了,开局就一个碗,啥也没有,后面的全靠技术、运气和不要命。

朱元璋最倒霉时,都已经沦落到讨饭的地步了,没身份没地位还一毛钱都没有。而同样是布衣出身的开国皇帝刘邦,好歹也是泗水亭亭长,也算是个小吏,不仅三餐温饱,还能结识到萧何和曹参这些比自己高等级些的官吏。所以,就这一点,朱元璋可是比刘邦的开局要困难得多。

其次,朱元璋所面对得对手都不是省油的灯,关键是刚开始时,每一方都比自己强得多。东面的张士诚比自己钱多,西面的陈友谅比自己人多,而北方的蒙元更是比自己大更多。夹在三者中间的朱元璋,要钱粮没多少,要兵员也多不到那去。然而,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朱元璋还是带着一群猛人,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最后北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朱元璋的人生,彷佛就像是开挂了一样。

而反观刘邦,其实还不算最艰难,毕竟前期最难啃的秦军都被项羽给报销了。楚汉相争时,文有萧何、陈平、张良相助,武有韩信、彭越支撑。而项羽虽然武力惊人,手下也有不少悍将。但他有勇无谋,其可怕程度还比不上陈友谅。加上西楚缺乏深谋远虑的谋臣和战略家,又要面对其他分封诸侯的威胁,最后只能越打越弱。刘邦灭项羽,可是组团打大蛇,六十万围殴十万;而人家朱元璋灭陈友谅,是二十万打六十万!

展开阅读全文

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的儿子为什么被杀?

全文共 914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说到历史上的一些皇帝当上了皇帝之后的一些作为有的还真的是需要大家去好好的说说的,我们今天就说说明朝的事情,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其实大家都知道也算是善始善终了,但是他的儿子就不一样了,最后还是被皇帝杀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对于这样的问题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徐达这个人,在历史上他可是很有名的人。他随着朱元璋一起南征北战,帮助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在第一批被封的王中,他可是最有权力的人,被称作六王之首。朱元璋经常称赞他文武双全。

徐达的一生应该说是十分顺利了,最后的结局也很好。但是当他死后,他的儿子们却并不是都有着好结局。徐达有四个儿子,最大的儿子叫做徐辉祖,二儿子是徐膺绪,三儿子徐添福,最小的儿子是徐增寿。但是徐添福在很早的时候就去世了,所以最后只有三个儿子在朝为官。因为徐达的原因,三人在朝中都担任着重要官职,身份高贵。

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成为了三人命运的转折点,虽然说他们是亲兄弟,但是在支持谁这方面他们却有着不同意见。徐辉祖一直以来都支持朝廷,支持建文帝。但徐增寿却偷偷的支持燕王,并且将建文帝这边的军情告诉燕王。

刚开始的时候,燕王的三个儿子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都被他送去了宫中。这时有位大臣和建文帝说为了防止燕王造反,要将他的儿子们都作为人质留在京城。但是有其他的大臣表示这不合适。于是皇帝就去问徐辉祖这件事该如何处理。

因为徐达的大女儿是燕王的王妃,所以徐辉祖便是朱高炽他们的舅舅,他对他们也应该算很了解了。于是他对建文帝说他的三个外甥中只有朱高煦不忠不孝,以后可能会造反。但是后来建文帝又去问了徐增寿,得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徐增寿说燕王不会造反。于是建文帝便没有扣押三子,放他们离开了。

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十分骁勇善战,他成为了建文帝心头之刺,建文帝十分后悔以前没有听信徐辉祖的话。后来,徐增寿是间谍这一件事情被曝光了,建文帝气的直接用剑杀死了他,并将他的尸体放在大殿中,当时燕王已经快攻破了京城,当他看见尸体时十分伤心,后来燕王成为皇帝之后便追封了徐增寿,对于徐辉祖,燕王也没有杀他,只是将他贬为平民。而徐达的第二个儿子徐膺绪却一生很平静,在燕王即位后便因为他姐姐而成为了大官。

展开阅读全文

古代开国皇帝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姓作为朝代名字?除了陈朝之外为何都不用?

全文共 1527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对于古代开国皇帝来说,为自己创立下的国家取名字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国号只有一个字,但是往后的千百年都会叫这一个字。但是细数所有朝代名字和皇帝的名字我们发现,其实几乎没有皇帝会将自己的姓作为朝代的国号,除了陈朝陈霸先之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这是为什么?取国号名字有什么讲究吗?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变更频繁。中国古代讲究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所以各个朝代国号的命名是非常将就的,不是随便起个名字就可以了,更极少有开国皇帝图省事、光宗耀祖,用自己的姓作为国号的。国号命名讲究正统性和继承的合法性,从各个方面包装自己,必然要追溯一定的历史渊源。

夏:据传禹曾受卦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卦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羊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汉:高祖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后来才有了楚汉争霸,故称汉王,称帝后称汉。汉朝因强盛且统治长久,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了今天的汉族、汉字、汉人、汉家、汉邦等文化概念。

魏:曹操于216年被封为魏王。曹操死后,曹丕即魏王位,不久即称帝,建立魏国(史称曹魏)。

唐:唐,原意是晋的古名,泛指今山西省的中南部地域。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为西魏八柱国之一,被追封为“唐国公”, 其后,爵位传至李渊。李渊是隋朝时行宫居晋阳(今山西太原)留守,以尊隋为名起兵,每战必克,直入长安,在隋恭帝杨侑禅让帝位后便以“唐”为国号。因国君姓李,故又称李唐,尊称为大唐。

隋:隋文帝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杨坚袭此封爵,即位后立国号为“随”,但其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遂改为“隋”。隋朝是五胡乱华后汉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宋:赵匡胤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 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又因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尊称为大宋。

元:元朝由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其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

明:朱元璋初定天下,建国号意在大中,既而祈天,乃得大明,表示承袭自韩山童、韩林儿父子的“大小明王”之号,又称皇明。

清:满族开始取名为“金”,史称“后金”,后来为消除汉族的反抗意思,也是为了更好统治,才改名为“清”,同时表达出政治清明的向往,与明末做出不同成就。

陈霸先,以自己姓氏为国号的王朝缔造者

陈霸先(503年—559年),字兴国,小字法生,吴兴(今浙江长兴)长城下若里人,祖籍颍川(今河南禹州),汉太丘长陈寔之后,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皇帝(557年—559年在位)。

陈霸先出身低微,受萧暎赏识,随任为广州府中直兵参军,不久出任西江督护、高要太守。通过平定“侯景之乱”,陈霸先渐渐控制了梁朝的政权。太平二年(557年)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大陈,改元永定。掌权后平叛之战主要有三:平王僧辩余部之战、平萧勃之战、平王琳之战。

永定三年(559年),陈霸先驾崩,年五十七,在位三年。谥号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万安陵。

展开阅读全文

朱元璋杀了哪些开国功臣 朱元璋杀的开国功臣有哪些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朱元璋杀的功臣有徐达、常遇春、刘伯温、刘基、李善长、胡惟庸、汪广洋、李文忠、邓愈、宋濂、朱文正、朱亮祖、胡大海、周德兴、廖永忠、傅有德、冯国用、冯胜、蓝玉等。朱元璋一共杀了30位开国功臣,唯独留下了汤和、郭英、沐英、耿炳文四位。

朱元璋没有杀的开国功臣

第一位信国公汤和。他是所有功臣里面最懂得明哲保身的,在朱元璋称帝坐稳江山之后,不贪恋权力富贵,提出解甲归田告老还乡。朱元璋赐给他大批金银,田地,豪宅,虽然没有高位权势,但是却保全了性命。

第二位长兴候耿炳文。耿炳文处事低调,无时无刻不彰显对朱元璋的忠心耿耿。战场上勇猛无比,屡建奇功。在自家祖先的碑文上雕刻称自己是朱元璋的狗,朱元璋对此大为满意,自然对他也是放下了心来。

第三位西平候沐英。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由朱元璋抚养成人,情感上朱元璋对他还是有恻隐之心的,沐英自己也表现的十分忠心,所以最后没有杀他。

第四位武定候郭英。郭英的姐姐是朱元璋的宠妃,功勋满满。但他从来不居功自傲,朴实平顺,让朱元璋对他极其信任。朱元璋更是称赞他,忠诚朴实,最后留下了他的命。

明朝开国功臣34位,朱元璋杀了30个,朱元璋的杀戮原则是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宁杀千人,也不使一人落网。像谋士如:汪广洋、李善长、胡惟庸等,而武将则有蓝玉,周德兴这些,他们都是开国的大功臣,却都因朱元璋的猜忌,找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将他们杀害。

展开阅读全文

元朝多少年 元朝的开国皇帝是谁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元朝历时九十八年(1271年—1368年),传五世十一帝。元朝的开国皇帝是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定都大都(今北京)。

元朝多少年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指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统治者为蒙古孛儿只斤氏。从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始为162年,从忽必烈定国号元开始历时98年,之后元朝真正退出中原。

元朝历经九十八年,和我国古代其它朝代相比要短很多。在政治上,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朝时期的经济文化

元朝的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为繁荣,与各国外交往来频繁,城市之间派遣的使节、传教士、商旅等络绎不绝。

而在文化方面,元曲的出现与繁荣更接近世俗化,并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元朝开国皇帝 元朝的开国皇帝是谁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元朝开国皇帝是孛儿只斤·忽必烈,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在1271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自立为帝,八年后忽必烈统一全国,成为了元朝的开国皇帝。不过忽必烈后期执政期间,遭遇太多失败,导致元朝国力不稳。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在国号定为元之前,称为蒙古帝国。蒙古帝国是由成吉思汗于1206建立的,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金朝等政权。在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所以正式成立元朝的是元世祖忽必烈。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元朝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有的人会将忽必烈和铁木真搞错,铁木真开创了大蒙古国,史称成吉思汗,而铁木真建立了大元,他是铁木真的孙子,也是元朝第一任皇帝。吉思汗为大元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忽必烈延续了大蒙古国的荣光,继承蒙古大汗的位子,他下定决心要攻打南宋,统一全国。中统元年,忽必烈发布称帝诏书,至元八年,忽必烈将大蒙古国改为大元,忽必烈成为元朝首位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开国纪念币银元价格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开国纪念币银元价格多少?值得投资吗?

开国纪念币银元并不是单独一枚银元,而是分为好几个板式,在市场上的收藏种类多样。开国纪念币银元就是为了统一货币的,发行极具价值和意义,收藏投资银元选择有发行背景的,后期在市场上的速度会不断的加快。收藏开国纪念币银元,正面图案是孙中山先生的肖像背面图案是壹圆。开国纪念币银元在市场上的发展势头迅猛。

收藏开国纪念币银元主要是分为四个版别,分别是开国纪念币银元壹圆背下五角星,在市场上的收藏价格是在8000元人民币,开国纪念币银元背上五角星在市场上的收藏价格是6000元人民币,除此之外开国纪念币银元错版币的收藏价格是2500元,开国纪念币银元无的价格是500元。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去选择开国纪念币银元的收藏,整体的行情走势是不错的,建议适当的收藏一些。其中错版的开国纪念币银元是英文错版,值得收藏和投资。

开国纪念币银元的四个版本都可以投资,银元市场火爆,但是收藏者缺乏的是保存经验,投资银元的时候可以用多种方式去鉴定银元的真伪,保存它的品相能够使得开国纪念币银元在后期更好的升值。投资开国纪念币银元在正规的渠道购买,收藏市场上鱼龙混杂,投资收藏要谨慎小心一些,避免盲目投资上当受骗,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孙小头开国纪念币价格

全文共 1004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是近代中国钱币中的精品,有着历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同时,还是考古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难得的实物,尤其是品相好的更为稀缺,因此很受收藏爱好者青睐。那么孙小头开国纪念币价格大概多少呢?

近几年孙小头开国纪念币同类藏品成交记录(Artron数据):

藏品名称:1914年袁世凯像共和纪念币壹圆银币

估价168.00到168.00万---成交价:RMB200.00万---成交日期:2016年11月20日

藏品名称:倪嗣冲像安庆造币厂造纪念币

估价166.00到166.00万---成交价:HKD180.00万---成交日期:2018年4月28日

藏品名称:徐世昌像仁寿同登纪念币壹圆银币

估价280.00到280.00万---成交价:HKD300.00万---成交日期:2017年10月29日

藏品名称:壹元纪念币

估价65.00到65.00万---成交价:HKD74.75万---成交日期:2017年10月31日

藏品名称:共和纪念币壹圆金币

估价428.00到428.00万---成交价:RMB600.00万---成交日期:2016年11月20日

藏品名称: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壹圆下五星版

估价128.00到128.00万---成交价:RMB128.00万---成交日期:2017年9月17日

藏品名称:孙小头开国纪念币

估价100.00到100.00万---成交价:HKD138.00万---成交日期:2017年6月30日

孙小头开国纪念币想拍卖到哪里

品相被称为是“珍藏品的生命”。品相的优劣,不仅影响到铜元珍藏品价格的差异,而且还关系到藏品是否容易变现的问题。铜元的品相对铜元珍藏意义尤为重大。机制铜元无论是对外貌的光洁度,以致边丝的优劣都有严酷的要求,任何缺陷都市影响藏品的价格。图案文字清晰、无磨损,外貌平整光洁,边缘无显着撞击痕迹等,基本可算得上好品相。品相好的铜元值得珍藏,纵然是通俗品种,铜元珍藏价值也较高。

孙小头开国纪念币价值,陈先生的开国纪念币孙小头壹圆,重26.93克,直径3.8厘米,巨细相宜,重量合适,成色匀称,是一枚真币,值得珍藏。钱币正面由众多细小匀称的圆点组成的圈形图案,内里为孙中山文装五分侧面肖像,珠圈外上缘为“”四字,下镌“开国纪念币”五字,左右两头各镌一个呈对称的五瓣梅花枝。

如今被各大收藏家和博物馆搜刮而去,唯有在高端拍卖会上偶尔能见到古钱币身影。

展开阅读全文

稀缺版开国纪念币十文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纵观华夏历史,每个朝代为了方便货物流通和经济繁荣,都制造有代表当朝象征的纪念币,只是从制币的材质和样式有所不同,银铜机制币也正是滚滚历史长河中的产物之一,今天小编就来介绍稀缺开国纪念币十文的行情。

开国纪念币十文看市场行情:

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是由民国政府发行的一款纪念铜钱,它的存在是时代的发展象征,放到今时今日,虽然它没有其他钱币那么价值连城,但是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开国纪念币十文也是见证了中国的转变,现在存世量还是非常之多的,目前它的市场价格不超过20元。

从开国纪念币十文论其收藏意义:

虽然目前中华民国开过纪念币十文的价格并不高昂,但是这未必代表没有收藏价值,从其背景意义就可以看出来。作为见证国家历史变迁的一枚纪念币,中华民国开过纪念币十文的出身就显得具有时代意义。虽然其流通量并不少,但是现世中保存完善的中华民国开过纪念币十文并不多见,所以就算现在其收藏价格不高,在未来它也未必就定型了。相信在未来,中华民国开过纪念币十文会有其收藏高峰的。

开国纪念币十文能透露什么讯息呢?

从同时期的纪念币来看,开国纪念币十文并不算是有高回报的收藏品,但是从长远来看开国纪念币十文还是具有其收藏价值的。不管是因为存世量的问题还是因为市场行情的问题,开国纪念币十文的价格并非人们所想的那么高昂,但是其价格也贵在稳定,是放长线投资的好选择。相比其他纪念币,反观纪念币收藏市场,相信慢慢会有人看到其收藏意义,届时将是开国纪念币十文的天下,而现在则是投资的好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的蚕丛和鱼凫是指什么

全文共 2709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三星堆遗址的出图,使我们揭开了古蜀国的神秘面纱。根据三星堆出土的文物我们可以看出,古蜀国的人民都是虞城的太阳神崇拜者以及神秘的巫文化。根据历史文献,也可以大概勾勒出古蜀国的发展过程,蜀国古史上的君主们来自不同的族裔,直到开明王朝创建后,古蜀国才成为世袭制王国,而开明王朝最终因无法应对北部强敌秦国而亡国。

一、三星堆遗址与古蜀文化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市场上流传着一种被称作“广汉玉器”的新出土古董,古玩界都想追寻其来源,考古队便展开行动,但因为当地土匪横行,考古工作开展10天左右便草草收场,但考古队还是收获了玉器600余件。上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四川广汉开展工作,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由是重见天日。

根据年代判定,这些遗址应当是古蜀国的遗址。这一下便把我们的思绪牵引到了诗仙李白《蜀道难》中的那句诗上:“蚕丛及鱼凫,开国茫然。”这个蚕丛和鱼凫,据史籍记载都是蜀国历史上统治达百年的君主。但神秘的古蜀国,史籍记载只有只言片语,一些学者甚至怀疑这些记载的可靠性。幸运的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器物正可与古蜀国遥相呼应。

古蜀国的第一任君主据说叫蚕丛。《华阳国志》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而三星堆遗址2号坑中出土了纵目人面具。专家根据该形状推测,纵目的身体特征应当是眼睛向外凸出,即今天医学所指的甲亢症。但古人无法认知这种疾病,就将其视作一种“圣人异象”。

纵目人面具

蜀国的第三任君主是鱼凫,凫指的是一种水鸟。而三星堆1号坑出土了一根长143厘米的金杖,金杖一端刻有戴冠人像,以及扛着箭的鸟,箭的末端刺有一条鱼。捕鱼的水鸟应当就是鱼凫的化身。

三星堆金杖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当是一些形态奇异的青铜器,尤其是人面像和通天神树。这些人面像的特征一般都是大粗眉、扩口抿嘴以及大长耳。学者认为这些应该不是真人的面容,而是用来祭祀的面具,与蜀国的信仰息息相关。这说明蜀国的巫文化气息很重。

三星堆青铜人像

通天神树高396厘米,树干上盘踞着一条巨龙,树枝上则有9只金乌。据《山海经》记载:“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明确说明这些乌鸦是太阳的象征,我们熟悉的后羿射日故事中的金乌便是太阳的象征。通天神树应该就是传说中的扶桑树,这指示我们古蜀国十分看重太阳神信仰。

通天神树

二、古蜀的传说时代

三星堆向我们展示了古蜀文化的神秘莫测,但要论及古蜀历史,我们还得依靠典籍进行勾勒。蜀国的第一任君主为蚕丛是确认无疑的,而蜀的得名也与蚕相关。《说文解字》说:“蜀,葵中蚕也,从虫,上目象蜀头形,中象其身蜎蜎。”因此有学者推测“蜀”和“蚕”联系密切,这可能跟蜀地很早就从事养蚕活动有关。但也有学者认为,以上说法只是中原士人的理解。他们根据三星堆出土的蟾蜍形象,认为蚕丛实际为蟾从,只是由于中原对蜀地比较陌生,便将蟾从误读为蚕丛。因为在三星堆遗址中,蟾蜍形象在各种动物形象中是最多的。

蚕丛雕像

学者认为蚕丛时期是古蜀的初创时期,应当是蜀地刚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大致范围相当于中原龙山文化到夏文化早期之间。他们是四川地区最早的土著,蚕丛时,蜀国活动的范围可能只有岷江上游的山区,今天当地仍有蚕崖关、蚕崖石。

蜀国的第二任君主是柏灌,第三任为鱼凫。《蜀王本纪》记载:“蜀之先名蚕丛,后代名曰柏濩名,后者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皆神化不死。”此时大致当处于部落联盟时代。只是到鱼凫时,蜀部落已经迁徙到了成都平原。有一种观点认为三星堆遗址就是鱼凫时代确立的蜀都城。

大约到了蜀王杜宇之时,蜀国由部落联盟转变为早期国家,其在位时期大致对应西周时期。杜宇时,蜀国已经扩大到占据了四川盆地。杜宇又称“望帝”,《蜀王本纪》等记载,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治汶山下,邑曰郫,化民往往复出”。虽然都是蜀王,但学者认为杜宇是征服者,不是蜀国土著,而是不知来源的其他民族。

影视剧中的杜宇

《华阳国志》记载杜宇“教民务农”,说明蜀国此时已经进入农业社会。李商隐有诗曰“望帝春心托杜鹃”,据传说,杜宇晚年将王位让给治水有功的开明帝而归隐,但他一直心系百姓,所以魂魄化为杜鹃,每到二月出来鸣叫,直至啼血。

杜宇传说的背后,也显示着望帝禅让于开明帝很有可能是被逼无奈。第一任开明帝又称“从帝”“鳖灵”,他是率部自楚地进入蜀地投奔望帝的。《蜀王本纪》记载:“鳖灵治水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鳖灵即位,号曰开明帝。”鳖灵因治水有功而即位。就是这位开明帝开创了绵延数代的开明王朝。

鳖灵拓峡

三、开明王朝与古蜀灭亡

开明王朝时将国都迁到了今成都,使当地至今都是蜀地中心。开明王朝治下的蜀国达到极盛。开明王朝第二任君主卢帝时,正处于春秋早期。卢帝向北攻打秦国,占据今陕西凤翔一带。到了开明王朝保子帝时,“雄张僚僰”,其势力向南到达南中地区,即川西、云南东北、贵州西北一带。但与秦的接壤,使蜀国开启了历史的新时期,那就是与秦国交锋期。春秋时期,秦、蜀两国基本处于时战时和的局面,但蜀国逐渐处于劣势,因为《史记》中记载了蜀国曾在春秋晚期派人贿赂秦国。

春秋时期版图

到了战国初期,秦国逐渐强大,蜀国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但其君主却毫无察觉。秦惠王时,蜀国内部的矛盾直接给了秦伐蜀的机会。当时蜀王封其弟葭萌为苴侯,封地在汉中。但是苴侯却与蜀国东部的敌国巴国交好,于是蜀王大怒,出兵伐苴。苴侯逃到巴国,同时向秦求救。秦国正好找到借口伐蜀。当时群臣认为秦国应当先伐韩国,但是司马错指出,如果占据蜀地,将来顺游而下,灭楚国就十分容易了,于是秦惠王命司马错伐蜀,灭蜀之后顺道灭巴国。

秦惠王

司马错灭蜀之后,在当地设置郡县,同时贬蜀王后代为蜀侯,实行双重管辖,以缓解蜀地民族的反秦情绪。秦惠文王时期,蜀国国相陈壮杀了蜀侯,后又因恐惧主动投降。秦国便派其宗室公子恽为蜀侯。但在秦昭襄王时,公子恽遭到陷害,于是秦转封公子绾为蜀侯。昭襄王三十年(前277年),秦国怀疑蜀侯谋反,遂废蜀侯,保留了单一的郡县制,以张若为蜀守。张若之后,李冰为蜀守,并营造都江堰,使成都平原粮食产量大大提高,蜀地成为了真正的天府之国。

《大秦帝国》李冰(左)

结语

古代中原人士对古蜀地的认识,莫过于李白那首脍炙人口的《蜀道难》,朦胧的古代历史,险阻难越的高山,为远古的蜀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我们今天通过出土的文物和传世文献的勾勒,大致可以窥见古蜀国的面貌。最早的蜀人创造了灿烂的三星堆文明,但同后世一样,四川地区不断有外来人口迁入,因此古蜀国的王族先后有本地土著和南部民族、楚人、秦人。也许正是这种兼容并包和海纳百川的历史性格,才缔造了丰富多彩的蜀地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开国皇帝中的“真爷们”

全文共 2256 字

+ 加入清单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话带劲,无虚妄。

纵观历史长河,那些建功立业的“真爷们”正是抓住沧海横流的历史机遇,雄姿英发,豪情万丈,翻江倒海,仗剑天下,尽显英雄本色,成就一番伟业。

这些人物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有野心,敢坦露,“说到做到,不放空炮”是为“真爷们”。

秦始皇是首位完成统一王朝的开国皇帝

他认为,“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明确提出,天下这么多“当家的”各自为政,不行,忒乱。于是,清理门户,“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以武力实现“履至尊而扫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来个一统,天下政出一门,“车同轨,书同文”。什么文字、钱币、制度、量衡都改成一样的(有些制度后来一直沿用下来)。嬴政是中国皇帝尊号、皇帝制度的创千古一帝”“真爷们”是也。

“勇战”派代表人物项羽。

有一次见秦始皇出巡,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他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我可以取代他)。”于是,这位“老大”在天下逐鹿之时,率八千江东好汉征伐九州,以五诸侯灭暴秦,率军入关,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册封十八诸侯,大政皆由羽出,号为“霸王”,权同皇帝。这位楚霸王虽然没有当上真正的皇上,但他所创下的英雄伟业千古以来无第二人也。他为中国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留下了一段神话。历史一直把他当帝王对待。没说的,项羽,“真爷们”。

和项羽膘着膀子一起干的还有一位刘邦。

这老哥也曾看到秦始皇出游时盛大场面,他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是也!”这个“流氓”,奉行“宁斗智,不能斗力”的策略,吃仨混俩,起于草泽,剑斩大蛇,抓住张良萧何韩信等一帮人要建功立业迫切的心里,靠着这伙人卖命,稀里糊涂地捡了个诺大江山;却是明明白白地当上了皇上。竟也有人称他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这老儿深谙“兔死狗烹”之道,给后代立下规矩“分封刘姓子弟……非刘不王”。说他是“真爷们”,差强人意。

汉武帝刘彻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有大度”。

他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这位强人第一个奠定中国辽阔疆域,也因此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长于用兵,知人善任,开心见诚,不念旧恶,赏罚严明,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毛泽东盛赞汉武帝是“最会用人、最有学问、最会打仗”的一代君王。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版图,不过是“汉武大帝”时代的一半。汉武帝“真爷们”一个,钢钢的。

曹操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又无所顾忌地说道,“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样的话,只有真正的英雄真正雄视天下的人才有胆量才有资格说出来。“想负尽天下之人”,没有过人的能力没有天大的本事是做不到的。曹操还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曹操消灭了北方的众多割据势力,统一了大部分区域。如果不是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振臂一挥,坐镇天下。那天下,岂不又回到春秋战国乱悠悠。魏武帝曹操自己虽然没有建立曹氏王朝,即使是冠以奸雄的称谓,也不影响他“真爷们”的名号。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是继刘邦以来第二位平民出身革命成功的君主。

他深得刘邦心法,胆气超群,敢于出头,勇于任事。他将刘伯温、宋濂、朱升等一批经天纬地之士聚集在周围,这些人使朱元璋如虎添翼左右逢源,成就了他雄傲天下的梦想。他后来屡兴大狱,废宰辅,集政柄于一身,其手段之绝之险为前所未闻,在历史上留下了阴森森的一笔,“毒”的绝对可以。要说他是“真爷们”,不服的人多,他充其量算个“爷们”。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问他的大将博尔术,“人生最为得意的事情是什么?”博尔术答道:“春天骑战马,擎鹰鹘在手,看它博取猎物。”成吉思汗说,“不然。人生最快乐的事情是战胜敌人,追逐他们,抢夺他们的东西,看他们亲爱的人以泪洗面,骑着他们的马臂挟着他们的妻女。”这就是成吉思汗毫不掩饰的想法。他就是这样干的。他的铁骑纵横欧亚大陆,横扫千军,马蹄所踏之处视为自己的领土,划在蒙古版图之下。他把一个人的乐趣发挥到极致并在其中得到快感和满足。“亚洲早期最强大的民族之中元朝蒙古人居首位。”“他麾下的铁骑,势如破竹,硝烟漫卷到了俄罗斯、阿富汗及印度北部。在广袤的欧亚大陆,成吉思汗已经成了战无不胜的神,对手无不闻风丧胆,屈服于脚下。”“什么人才能称得上战神?惟有成吉思汗!”“开天辟地以来没有一个民族如此强大。”他不光影响了中国的发展也影响了世界进程。影响世界发展的100位伟人,有他。人们说他是“千年伟人”,他得到了世界的认可、钦佩和尊敬。这是一位“足金”的“真爷们”。

还有那位袁世凯。

这“家伙”绝对不是简单人物。在他的手上培育出中国当时最有战斗力的军队,还培养了一批坚定不移的“粉丝”追随者,因此才能干出一番事业来。但他觉得做总统不如当皇帝威风。当皇帝,天下就成了他袁家的,就可以理直气壮名正言顺地传位给自己儿子。于是不顾国家动态不管发展潮流,一厢情愿肆无忌惮正儿八经地当上了皇上。这场闹剧“不满百日”就玩完了。这是个没“真”字的“爷们”。

蜀汉昭烈帝刘备、吴大帝孙权、隋文帝杨坚、唐高祖李渊、清太祖努尔哈赤都不容易,算个“爷们”。

赵匡胤扭扭捏捏当了皇上,没有豪情万丈的英雄风度。看他的后代,一个比一个窝囊。说他是“爷们”,勉强。

魏文帝曹丕、晋武帝司马炎沿着老子趟好的路当了皇上。没看到多大本事;只看到了一幅饿狼的贪婪与嚣张。这也叫“爷们”?

五代十国的皇帝太多了,“城头变幻大王旗”像小孩过家家,过往云烟,懒得说他。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样说,这样做,地道的“真爷们”一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