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骨质疏松症怎样食补【精选20篇】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那么,骨质疏松症怎样食补?骨质疏松症可分为两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 骨质疏松 症。骨质疏松是把骨质的 有机 成分生成不足,造成 钙 钙食品 盐沉着减少的一种低骨含量、骨组织结构破坏较多、骨脆性增加、 骨折 发生率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 疾病 。

浏览

3637

文章

82

老人骨质疏松症诊断的标准有哪些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有哪些呢?老年人患有一定的疾病,一定要做全面的检查,只有科学的检查结果显示,老年人患有骨质疏松疾病,才能用药做相应的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实验室检查主要有以下几种。

(1)尿钙水平:是反映骨吸收最简易的方法。但受多种调节激素的影响;尿羟脯氮酸反映骨胶原降解情况。

(2)血浆抗酒石酸性磷酸酶(TRAP):当骨吸收增强时,血中TRAP上升。

(3)尿中赖酰吡啶并啉(LP)和羟赖吡啶并琳(HP):为骨吸收标志物。

(4)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中ALP有半数为骨吸收时所释放,所以血清ALP上升反映骨形成增加。骨碱性磷酸酶(bALP),更具特异性。

(S)骨钙素(calcitoninCTBGP):是骨形成特异性标志,成年后随增龄而降低。

(6)血清I型胶原羧基端前肽(PICP):为反映骨形成及Ⅰ型胶原合成速率的指标。

骨量测定

(1)x线摄片测量:敏感性较差。但可发现骨折。

(2)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DEXA):精确度较高,重复性好。

(3)定量超声测量法:欠精确,尚无统一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用于普查。

(4)Q-CT(定量CT)测量法:用于腰椎骨松质骨密度测定。

(5)MICRO-CT(微CT断层三维图像重组)技术:利用微型CT扫描,取得密集的断层图像经计算机三维图像重组形成立体形态,并取得各种参数。目前,国际上仅少数研究机构具备该研究设备。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

1.病史。

2.骨量减低

以骨密度(BMD=同性别骨量峰值-测得骨密度)测定衡量。

BMD1~2.5s为骨量减少;BMD≥2.5s为骨质疏松症;BMD≥2.5s伴有脆性骨折,为重度骨质疏松症。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老年人骨质疏松症喝牛奶可预防吗?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牛奶预防吗?这种锰由于参与了体内多种酶具有活化作用,缺锰可引起因骨化障碍而诱发的骨质疏松症。牛奶、鸡蛋、肉类中锰含量虽较低,但利用率却很高,尤其是牛奶,即含钙又含锰,所以它是老年人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最佳食品。

专家们建议,老人要多喝牛奶,以预防老年期易发多发的骨质疏松症。

诊断

1.骨质疏松症(osteoprosis)以绝经期妇女及老年人的原发性骨质疏松最为多见,继发于其他疾病的继发性骨质疏松较少见。

2.常见症状是背痛,多见于胸段和下腰段。

3.X线检查见最明显的骨质疏松部位是胸椎和腰椎。椎体的塌陷可表现为鱼尾样双凹形或楔形变,椎体有时甚至完全压扁。

4.骨计量学检查或定量组织形态学测量。能观察到骨代谢及骨量的异常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怎么回事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怎么回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其定义是低骨量(即单位体积骨量减少,矿盐和骨基质都减少,但两者的比例正常)和骨组织微细结构破坏,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全身骨量减少加速,在轻微外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都容易发生骨折,尤其75岁以上的妇女骨折发生率高达80%~90%。

一、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骨折最常见部位为椎体、髋部和腕部,几乎全身各处骨骼均可发生。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的一种毁灭性病变,15%~20%的病人在病后一年之内由于各种并发症而死亡,50%以上的存活者终生致残。如美国已有2500余万人口深遭此病的痛苦,1/3~1/2的绝经后妇女罹患此病。每年有130万人发生骨折,其中有椎体、髋部和腕部骨折者分别占50万、25万和24万人,每年耗费资金100亿美元。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9.76%(1994年)。据人口预测,到2000年和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将分别占11%和20%,势必出现明显的社会人口老化现象。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老年人群迅猛增多,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必将明显上升。因此骨质疏松症不仅是一个医疗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二、病因和危险因素

病因尚不明。在骨骼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由于骨转换的速度不同,不同年龄的骨量也不同。儿童时期骨形成超过骨吸收,骨量不断增加,一直持续到35岁时骨量达到峰值。一般女性自40岁,男性自50岁开始,骨吸收大于骨形成,骨的矿盐和基质均有减少,骨量趋于下降。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的骨质疏松不仅比男性出现得早,而且骨量减少的速度也快,皮质骨和松质骨皆有减少,松质骨的减少出现早且更迅速。本病的发生认为与下列诸因素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蛋白质“tob”与闭经后妇女患骨质疏松症有关

全文共 444 字

+ 加入清单

日本东京齿科医科大学教授野田政树领导的研究小组近日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蛋白质“tob”与闭经妇女骨质疏松症有关,抑制这种蛋白质的作用可治疗骨质疏松症。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TOB”蛋白作怪使骨质疏松有什么影响。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随着年龄增长和妇女闭经等,人的骨头因钙量减少而变脆,这就是所谓的骨质疏松症。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日本骨质疏松症患者据说已超过1000万人,其中女性占70%,特别是闭经后的妇女,由于有维持骨质作用的雌激素分泌减少,更容易患骨质疏松症。

研究人员在实验中把雌鼠的卵巢切除,使它们维持骨质的功能变弱,结果这些雌鼠的骨量只有普通雌鼠的一半。在另一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在切除雌鼠卵巢的同时,用基因技术使它们无法合成与雌激素相关的“tob”蛋白质,结果这些雌鼠的骨量正常。

野田教授说,“tob”蛋白质使人体不合成多余的骨量,但如果因闭经等原因人体维持正常骨量出现困难,“tob”就起到减少骨量的作用。因此,野田教授认为,通过减少“tob”的数量,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常吃木糖醇可防治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1905 字

+ 加入清单

常吃木糖醇可防治骨质疏松症,医学研究人员认为,老年妇女体内雌激素分泌量锐减是引起骨质丢失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的直接后果是,患者一不小心摔倒就会引起全身性多发性骨折(尤其是瘫痪性髋骨骨折),从而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巨额医疗费用,增添家庭护理费用的负担。

迄今为止国际医学界治疗骨质疏松症主要采用以下8种治疗方案:

1.激素替代疗法(使用雌激素、黄体酮、睾酮及其他类固醇类激素药物)。

2.直接补充钙、镁等矿物质制剂或“羟基磷灰石”超微粉制剂。

3.补充摄入维生素D、维生素K制剂。

4.口服生物黄酮制剂。

5.使用鲑降钙素类鼻气雾剂。

6.适度体育锻炼。

7.注射“人生长激素”。

8.口服双膦酸钠之类药物。

虽然上述疗法确实对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有一定的改善效果,但令人遗憾的是,迄今尚无一种药物能彻底治愈骨质疏松症。据统计,仅美国每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的骨折病例就多达50万例以上,由此产生的医疗费用和护理费高达上百亿美元。美国医学界人士认为,利用药物来治疗骨质疏松症并非根本解决办法,最有效的方案还是以预防为主,即防止骨质疏松的形成,时间上应推前至中年期即开始进行积极的预防。不久前,从丹麦医学界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一种人们沿用已久的食用甜味剂——木糖醇不仅可作为骨质疏松症的天然预防药,而且对已形成的骨质疏松症病人具有恢复骨密度和改善疏松症状等效果,木糖醇即使常年服用亦无任何毒副作用。

早在20世纪6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医学杂志》已刊载过一篇报道,北欧农村地区的居民很少有人患骨质疏松症,据作者推测,这一现象很可能与当地人大量食用木糖醇有关。在医药公司的赞助下,1994年,一些丹麦医学研究人员开始着手进行木糖醇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动物试验。他们首先将实验小鼠的子宫及卵巢切除,从而使其雌激素分泌量锐减。经测定,这些小鼠的骨密度开始直线下降。然后,研究人员将木糖醇混合在饲料中喂饲去势小鼠。几个月后检查发现,凡喂饲含木糖醇饲料的去势小鼠,其骨密度已逐渐恢复正常(与未去势小鼠基本相似)。丹麦研究人员所做的另一项动物试验证实,在饲料中添加木糖醇后,老年雌鼠骨密度很快停止下降并有上升趋势。提示木糖醇确有使动物骨密度恢复正常(即增强骨质)的显著功效。上述报道引起欧美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因为骨质疏松症在西方国家早已成为棘手病种,迄今各国医学界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木糖醇是一种天然甜味剂,人类食用木糖醇至少已有500年以上的历史。在气候寒冷的北欧地区盛产的所谓“桦树糖浆”,其主要成分即为木糖醇。在北欧国家几乎所有农村人家都会自制桦树糖浆(用白桦树木片加水熬制而成),它能代替白糖用于甜品和饮料中。在大自然中则以草莓、悬钩子和李子等水果以及白桦树、玉米心和菊苣等植物的木糖醇含量最高。顺便提一下,人体也会产生少量木糖醇(它是糖代谢过程的中间产物,是人体固有物质之一)。木糖醇具有清凉的口感,甜味接近于白糖。更重要的是,木糖醇所产生的热量仅为白糖的40%,且食后不会使血糖立即升高,非常适合作为糖尿病病人食品的专用甜味剂。

过去十年来,西方一些学者对木糖醇的药理作用做了大量探索性试验与研究。据国外发表的科技文献报道,木糖醇具有多种药理作用。首先,木糖醇有出色的抑菌作用,尤其对引起龋齿的“变形链球菌”有良好抑菌作用,故可用于防治龋齿与牙周病等常见口腔疾病。其次,木糖醇对引起儿童中耳炎的主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也有强力抑菌作用。国外一家公司已据此开发上市了一种儿童中耳炎患者专用的以木糖醇为主要原料的洗鼻剂。另据国外报道,妇女经常服用木糖醇,可以预防讨厌的阴道白色念珠菌病(即霉菌性阴道炎)。美国和欧洲各国现已开发上市了多种含木糖醇的漱口液、牙膏和其他口腔卫生用品。

此外,木糖醇在国外早已作为多种糖果、口香糖等食品或软饮料的甜味添加剂,以取代食后会使人发胖的白糖。木糖醇也能直接加工成含片、咀嚼片或口服液等产品。据了解,木糖醇对人体非常安全,西方曾有报道说,志愿受试者最大剂量一次口服80克木糖醇后未见任何副作用。少数人服用木糖醇后会引起腹泻,但只要停止服用即可恢复正常。据悉丹麦医学研究人员已向该国卫生部提交了一份建议书,建议政府将服用木糖醇(剂量为每人每日30~60克)作为中年妇女预防骨质疏松的主要措施。因为迄今为止木糖醇是人们所发现的最佳天然抗骨质疏松食品。

据了解,我国老年妇女的骨质疏松症发病情况不容乐观。而我国有丰富的玉米心等农副产品资源,且山东、河北等省早已建立木糖醇生产基地,并形成规模化生产。建议我国卫生部门将木糖醇预防妇女骨质疏松症作为重点课题之一,并由政府直接划拨科研经费展开研究,以促进我国老年妇女健康事业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青少年骨质疏松症帕米膦酸盐可以治疗吗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采用静脉注射帕米膦酸二钠可能对治疗儿童脊椎骨质疏松症有效(archdischild2000;83:143-145)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青少年骨质疏松症帕米膦酸盐可以治疗吗?

来自英国研究人员8月份发表在儿科疾病文献杂志上(archivesofdiseasesinchildhood)的一项研究表明,静脉注射帕米膦酸二钠可能对治疗儿童脊椎骨质疏松症有效。

伯明翰儿童医院的n.j.shaw医生及其同事报告二膦酸盐已用于成人骨质疏松症,但仍需注意该药对儿童的副作用。

然而,已有一些成功治疗儿童病人的研究。为了进一步研究,研究人员对共五名儿童(10-15岁)进行氨基二膦酸盐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这五名儿童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椎骨质疏松症,伴有严重背痛,除一例外均存在腰椎和棘突压缩性骨折。

在一年期间,患儿接受12次静脉内治疗。全年总用药剂量为0.5-12mg/kg。首次治疗后,所有患儿痛疼迅速减轻。随后腰椎骨密度明显增加。研究人员认为:这种增量从26%-54%,而该年龄段儿童的预期增量为3%-15%。

研究小组强调静脉应用帕米膦酸盐还处于实验阶段,应严密监测。然而,他们推断此药可能成为用于治疗儿童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易患骨质疏松症人群有哪几类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易患骨质疏松症人群有哪几类?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中矿物质含量减少(骨量减少)、骨微细结构被破坏、骨骼的脆性增加、在无明显外力作用下也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据统计,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约占总人口的10%,在老年人中,女性发病率为90.48%,男性发病率为60.72%。美国半数以上妇女和大约1/3男性会患骨质疏松症性骨折,尤其易患股骨颈骨折,约1/3患者将致残,19%的病人需第期护理。骨质疏松症长期随访死亡率大于4%。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如此严重,那么哪些人容易得骨质疏松症呢?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分析,下列人群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

女性

女性天生骨架较细,特别是到了更年期,雌激素分泌减少,骨质流失比男人更快。美国白人妇女绝经后有30%以上的人患骨质疏松症。

老年男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男性骨量也会逐渐丢失,骨结构也发生变化,出现老年型骨质疏松症。由于衰老,骨质的形成速度减慢,而造成骨质流失。消化功能的下降,对钙和磷以及维生素的吸收减少,体内代谢维生素的功能下降,均能导致钙、磷以及维生素的摄取不足。运动量减少,使骨矿化能力降低而出现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为髋部骨折和椎体骨折,在世界范围内约30%的髋部骨折患者为男性,椎体骨折男性则占一半左右。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

如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恶性贫血等。重点人群为长期服用类固醇、抗痉挛药、利尿剂、止痛药等治疗者。

一些慢性疾病患者

患有慢性肝病、肾病及胰腺功能不全等疾病,均影响人体骨的形成,使骨量减少,致继发性骨质疏松。包括肝肾功能不全、骨肿瘤、胃部分切除、吸收不良综合征、长期不能活动的病人。另外,甲状腺功能亢进、副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功能亢进及糖尿病等内分泌性疾病,均可引起骨质疏松症。

不良生活习惯的人

长期吸烟、过理饮酒、高蛋白和高盐饮食、饮量咖啡、活动过少、维生素d摄入量不足或接受阳光照射少的白领族

滥用药物者

糖皮质激素、甲状腺素、肝素、苯巴比妥、苯妥英纳、环孢素a、四环素等药物,长期大量服用,抑制体内成骨过程,从而诱发骨质疏松症如库欣综合征或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强的松7.5mg/天、治疗半年以上)者,因这类激素抑制成骨细胞,减少骨形成,而诱发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熟悉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是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前提。因此,预防应从年轻时开始,及时发现和去除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还要积极从事体育锻炼,增进机体协调性或反应灵活性以防止摔倒骨折,控制和减少骨钙丢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新诊断的炎症性肠病与骨质疏松症是否无关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诊断炎症性肠病与骨质疏松症是否无关?荷兰研究人员报道,近期确诊为炎症性肠病(ibd)的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骨质密度无明显差异。因此ibd患者出现的骨质疏松症与疾病过程本身和/或使用的治疗措施有关。

maastricht大学医院的erikj.schoon博士与同事用双能x线吸收计量法测量了68名ibd患者的骨质密度,其确诊时间均在6个月内。研究结果报道于11月号的《胃肠病学》上。

ibd患者与68名健康对照者的全身、腰椎及股骨颈的骨密度结果相似,另外,24名克隆氏病患者以及44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骨密度结果也相似。

以上发现与1994年的一份报告不同,那份研究报告指出克隆氏病患者在确诊时的骨含量要比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低。schoon博士与同事认为早期得出的研究结果与小型非病例对照病人群有关,其中包括了青春前期儿童、直肠炎患者以及绝经期的女性患者。

低骨含量与ibd确诊之前主诉已经超过6个月有关,为此,schoon博士的研究小组建议测定“有长期未确诊以及未治疗主诉的ibd患者”的骨密度。

他们也建议为预防ibd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在疾病早期积极诊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看电视过多儿童成年后易患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电视过多儿童成年后易患骨质疏松症,医学家对于看电视过多的孩子越来越关注了。电视或电脑可能会使他们成年后有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

澳大利亚骨质疏松症研究专家说,儿童时期和青少年时期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对长期的骨骼发育有关键的作用。

菲力·山姆布鲁克教授说,儿童和青少年一个星期至少要做三次--每次4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最高的骨密度峰值是骨质疏松症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17岁时骨骼停止生长时骨头的“强度”不光由基因来决定,而由一个人的运动量和饮食中钙的摄入量来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骨质疏松症对中老年朋友的危害有哪些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绝经后女性以及70岁以上老年人骨质疏松越来越普遍,主要表现腰背疼或腰腿疼,常被忽略,有些四五十岁的人也出现骨质疏松现象。特别是长期生活在城市的老人,活动少,锻炼少,接触太阳少,加之吸烟饮酒、喝过多咖啡、吃肉多、营养不均衡、长期使用激素药物等,都会不知不觉促发骨质疏松的发生。那么骨质疏松症中老年朋友危害有哪些呢?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不良的并发症或危害

骨折是骨质疏松最不良的并发症或危害,即使能够手术治疗,老年骨折的愈合也是困难的,并需要卧床、家庭照顾和护理,加重医疗和社会负担。而且长期卧床不便活动,进一步加重骨质疏松、便秘,免疫力下降,肺炎及褥疮等感染风险增加、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脱落栓塞风险增加、原有老年合并症改善难度加大。

最终危害是,约20%因骨折的合并症死亡,而存活者约50%致残,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质量显著下降。

中老年朋友都应该重视骨质疏松症的发生,50岁以后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腰背疼痛或腿疼,应该及早就医明确,而且有不少方法可以合理并有效治疗和预防。但不少患者反映常吃钙片并没有缓解疼痛。这可能是方法不当,或手段单一,或者有其他疼痛原因,需要进一步就诊和检查,科学防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注意冬季预防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797 字

+ 加入清单

注意冬季预防骨质疏松症,冬季寒冷的天气为行人带来诸多不便,尤其是行动迟缓的老人更容易发生骨折事故。调查发现,老年人在冬季骨折的发生率比其他季节要高出24%,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有椎体股骨胫,桡骨远端,肱骨髓端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体内维生素d的浓度在冬季显得特别低,而影响钙磷的正常吸收和骨化作用,使骨的一个单位容积内骨组织总量减少,稍轻的外力作用即可导致骨折。同时,骨质疏松症也是导致老人摔倒易骨折的直接原因。

我国目前已明确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高达5000万人,其中绝大多数为50岁以上的老人。老年期的骨质疏松症实际上是人体长期缺钙的一种后果。一般而言,男性32岁,女性28岁以后骨钙就开始流失,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流失的速度也随之加快,到60岁时已有50%的骨钙流失掉,因而预防骨折,防止骨质疏松,补钙要从现在做起。所以,饮食营养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很大关系,18岁以下的儿童及青少年,每日应摄取1200毫克钙质,成年人则每月应摄取800毫克钙质,同时要多摄取维生素d,帮助身体更容易并且更有效地吸收钙质。

食物中含有丰富维生素d的,有沙丁鱼,鱼肝油等,膳食钙如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满足需要,在必要时也可补钙剂。冬季,特别是北方的一些城市,含钙食物比较缺乏,通过日常的饮食,已不能补充足量的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服用钙制剂来补充。补充钙剂时,应注意选择钙含量高并且吸收率高的钙尔奇d片,其元素钙含量高,吸收相对也高,并含有维生素d,是钙补充制剂的上选产品。晒阳光也不失为一种补钙方法。冬季太阳比较温和,适合多在户外晒晒太阳:上午6—9时,阳光以温暖柔和的红外线为主,是一天中晒太阳的一个黄金时段:上午9—10时,下午4—7时,阳光中紫外线a光束增多,是储备体内“阳光荷尔蒙”———维生素d的大好时间,而上午10时—下午4时,对皮肤有害的紫外线b光束和c光束含量最高,应尽可能避免接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骨质疏松症会引发哪些疾病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症引发哪些疾病?骨质疏松症使椎体骨畸形,腹部受压,引发胃肠道疾病;骨质疏松症使脊柱骨脆弱,卧床不起,引发肺部感染。在昨天召开的“骨质疏松症研讨会”上,上海医学会骨质疏松学会主任委员、华东医院教授朱汉民提出了如此警示。

根据对肺部感染患者和胃肠道患者的抽样检测表明,58%和64%的患者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症,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因患骨质疏松症而引发的肺部感染疾病和胃肠道疾病,都超过了75%。骨质疏松症已不仅仅是骨质上的疾病,其对肺部和胃肠道的危害更深。

然而患者却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第六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主任章振林在临床中,总是提醒患者要关注一下自己的肺部和胃肠道,但患者却不以为然,很少有骨质疏松症患者再会联想到去检查肺部和胃肠道,以至在患骨质疏松症的同时,肺部感染疾病或胃肠道已遭疾病侵袭。还有相当多的老年人,根本不关注自己的骨质疏松症,是诊治肺部感染疾病或胃肠道疾病时,由医生提醒,才知道要到骨质疏松门诊作进一步检查、治疗。

对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市民首先想到的是补钙,然而有专家指出,市民不应该跟着各种钙产品宣传广告的感觉走,而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地补钙,同时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使自己摆脱骨质疏松症的困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哪些人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1605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系统性骨病,其特征是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表现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险性大为增加,即使是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骨折。那么,哪些人容易患上骨质疏松症呢?

一、绝经妇女和65岁以上的人群1.老年人由于性腺分泌减少,进食少,钙摄取少,室外活动少,日照少,维生素D合成不足;2.老年人肌肉缺乏锻练,骨骼内血循环减少,骨骼的钙容易被移出;3.老年人各器官退变,器质性疾患增多。

二、遗传1.白种人较黄种人和黑人更易患骨质疏松症;2.有骨质疏松家族史者易患骨质疏松症。

三、长期低钙饮食,营养缺乏者1.钙的摄入不足:钙是决定骨峰值的重要因素,相关调查发现,牛奶的摄入对人的腰椎、股骨近端骨峰值有明显影响,每天饮牛奶较不喝或偶尔喝者骨峰值高6.6%。当钙摄入不足时,机体为了维持血清钙的水平,就要将骨中的钙释放到血中,由此骨中钙量逐渐减少,易引起骨质疏松。2.维生素缺乏:由于老年人日晒减少、消化道功能减退等原因,容易导致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量不足。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水平,有利于钙化和骨盐沉着,有效地防止骨质疏松。维生素C缺乏时,也会影响人的骨基质形成和使胶原成熟发生障碍,易产生骨质疏松。维生素K可促进骨矿化,部分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血中维生素K水平明显低下,维生素K摄入量长期低下者,其股骨颈骨折的危险性增高。

骨质疏松症

四、消瘦、体重指数低者有研究显示,髋关节骨折者体重较正常者低3.5千克,脊椎骨折者较对照者体重低4.4千克。欧洲一项骨质疏松性骨折研究表明,25岁以后,随人体体重、体重指数(BMI)的提高,脊椎骨折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五、过早闭经或卵巢切除雌激素下降者绝经后,女性由于卵巢停止产生雌激素而发生骨丢失。除了调节月经周期之外,雌激素还能够保持骨钙含量,维持骨质。低水平雌激素是妇女绝经后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绝经通常发生在50岁前后,但也可能更早发生。65岁以上的妇女约有1/4罹患骨质疏松症,年老的妇女有1/3罹患脊椎骨骨折,8%的妇女在年老时会发生股骨头骨折。

六、酗酒、大量吸烟、长期饮咖啡和浓茶者吸烟的人骨折发生率较不吸烟者大。吸烟使骨质减少的原因很多,一般吸烟者比非吸烟者体重轻,这使他们的危险性增加,此外,钙的吸收也会减少。吸烟的妇女绝经期会提前,会降低雌激素水平,还会减低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这些因素均可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酗酒的人患骨质疏松的几率会增加,因为他们的骨量低,而且骨质丢失的速度更快。这种骨质丢失可能就是酒精对骨质作用的直接后果。酗酒同时增加了跌倒的机会,更容易骨折。

七、药物糖皮质激素可以导致骨丢失,是引起药物性骨质疏松的最常见原因。服用糖皮质激素6个月以上的病人,几乎50%都发生骨质疏松。癫痫患者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可导致低钙血症、高碱性磷酸酶血症、骨质软化、骨矿含量降低,部分病人可合并骨质疏松症。此类药物可直接影响肠道和骨组织对钙的吸收。另外,长期使用巴比妥、肝素等药物,也会影响骨钙代谢,发生骨质疏松症。

八、疾病许多内分泌疾病如柯兴氏综合征、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都可能合并骨质疏松症存在。肾功能不全、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肝病等患者患骨质疏松的几率也很大。

附:骨质疏松症1分钟评估测试(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指导)

1.你的父母曾否跌断股骨?

2.你本人曾否跌断骨?

3.你曾否服用类固醇超过3个月?

4.你的身高减少是否超过3厘米?

5.你是否经常饮酒?

6.你每天是否吸烟超过20支?

7.你是否经常腹泻(如腹腔病或节断性结肠炎)?

供女士答:

8.你是否在45岁或以前已停经?

9.除怀孕期间外,你曾否停经超过1个月?

供男士答:

10.你曾否因雄激素过低而引起阳痿或性欲减低?

如果您对上述任何一条问题答“是”,您就有可能患骨质疏松症。请您咨询医生,以决定是否需做进一步的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骨质疏松症的详细分类有哪些呢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症详细分类有哪些呢?骨质疏松是全身骨骼成分减少的一种现象,主要表现为骨组织内单位体积中骨量减少,骨矿物质和骨基质随年龄的增加(或妇女绝经后)等比例的减少,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发生改变而致其骨组织的正常荷载功能发生变化。骨质疏松在临床上表现为腰背疼、病理性骨折。椎体变形、体态变形致“龟背”出现,伴有周身骨骼的疼痛等症状,称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分类:

骨质疏松症(有时也简称为骨质疏松)可分为以下几类: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等。

(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如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等。

(3)原因不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如遗传性骨质疏松症等。

根据骨质疏松发生的范围又可分为以下两类:

(1)全身性骨质疏松症:如老年性骨质松症、甲亢性骨质疏松症等。

(2)局限性骨质疏松症: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性骨质疏松症、肢体石膏固定后引起的局部骨质疏松症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骨质疏松症状 4个症状老人要警惕

全文共 2197 字

+ 加入清单

老年人容易骨折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容易骨折是为什么呢?这就是因为老年人易缺钙,就容易患上骨质疏松。那么老人换了骨质疏松会有哪些症状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老年人患上骨质疏松的症状以及骨质疏松的治疗办法吧。

骨质疏松症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症,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

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

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骨小梁萎缩,数量减少,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腰疹肌为了纠正脊柱前屈,加倍收缩,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

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一般2~3周后可逐渐减轻,部分患者可呈慢性腰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心绞痛,也可出现上腹痛类似急腹症。若压迫脊髓、马尾还中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着。每人有24节椎体,正常人每一椎体高度约2cm左右,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mm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cm。

3.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着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一)实验室检查

1.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血清钙、磷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后数月碱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

2.血甲状旁腺激素应检查甲状旁腺功能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3.骨更新的标记物骨质疏松症患者部分血清学生化指标可以反应骨转换(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状态,在骨的高转换状态(例如Ⅰ型骨质疏松症)下,这些指标可以升高,也可用于监测治疗的早期反应。

4.晨尿钙/肌酐比值正常比值为0.13±0.01,尿钙排量过多则比值增高,提示有骨吸收率增加可能。

(二)辅助检查

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

(1)对于有局部症状患者应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

(2)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是骨折最好的预测指标。

骨质疏松吃什么好

1、宜吃含有充足的维生素D及C的食物,因其在骨骼代谢上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应多吃新鲜蔬菜,苋菜、雪里蕻、香菜、小白菜,还要多吃水果,多吃豆腐也是一种骨质疏松的饮食方法。

2、骨头汤是最好的改善骨质疏松的食物,骨头含有大量的骨质纤维,还有多种维生素,熬骨头汤时加些醋,可帮助溶解骨头中的钙。

3、补钙治疗,中老年人应该经常吃一些钙制剂,比如钙片,维生素D,最好吃含有促进钙质吸收的成分,这样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最好方法。

4、晒太阳。每天晒30分钟的太阳,能够补充维生素D,帮助食物中的钙质吸收,是老年和儿童最管用,最直接,最方便的补钙方法。

5、加强锻炼,每天要做一些有宜身体的活动,比如太极拳,体育活动,慢跑等活动。以运动强健骨骼,可增加骨骼的矿物质含量。还可以增加体内蛋白质的充分吸收,加强食物中钙的吸收和利用。

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人的常见病,骨骼对钙元素的利用障碍是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原因,而不仅仅是缺钙。所以仅通过口服单纯补钙药物是无法纠正的,而且过多的钙摄入对老年人有害。所以,骨质疏松症患者应到医院进行骨密度测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确的补钙。

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表现

老年骨质疏松的疼痛主要是腰背部疼痛,也包括四肢关节痛、足跟部疼痛以及一些肢体的放射痛、麻木感、刺痛感等,还有身高缩短或驼背、轻微的外力即可导致骨折等。

1.最好通过膳食来满足人体对钙的需要,多吃奶制品及含钙高的蔬菜。钙剂专家推荐体恒健钙之缘片是以碳酸钙、维生素D为主要原料不添加任何激素(经国家权威机构检测),补钙不过量,安全有效改善各种缺钙症状,改善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首选产品。三瓶可以看到骨质疏松得到改善。

2.增加适当的户外运动才是减缓骨骼衰老最有意义的方法

3.有规律体育锻炼要注意多晒太阳,在天气晴好,阳光充足的时节里,多到空气流通的日光底下接受阳光的沐浴,这能有效的缓解骨质疏松症状。

4.药物治疗

临床上用来防治骨质疏松的药物有:钙制剂,包括有逸得乐、凯思立,钙尔奇D、乐力、葡萄糖酸钙口服液、龙昌钙+D口服液、劲得钙、巨能钙和超微钙;抑制骨吸收药物,如去氢孕嗣、倍美力片和利维爱等;双膦酸盐类,如福善美、骨麟、邦得林和吉力舒宁;成骨治疗药物,如特乐定;促进矿化的维生素类药物,如法能(lα-羟基维生素D3)、罗钙全(钙三醇)、萌格旺(阿法骨化醇)、立庆(阿法骨化醇片)。

5.外科治疗

只有在因骨质疏松症发生骨折以后,才需外科治疗,其目的在于治疗骨折,尽早恢复正常功能。

总结:上面为大家介绍的骨质疏松的相关知识是不是对您很有帮助呢?老年人要想身体健康就要勤加锻炼,锻炼出强健体魄才能够保持身体的健康。后面我们为大家介绍的骨质疏松的治疗办法希望对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哪些人易患骨质疏松症

全文共 1768 字

+ 加入清单

骨质疏松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的健康问题。但目前医学上还未有安全而有效的根治方法帮助已疏松的骨骼恢复原状,因此,正确认识、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值此10月20日“国际骨质疏松日”即将来临之际,本刊特请专家撰写此文,希望人们重视日常保健,关爱身体健康,远离骨质疏松。

正常人体在30岁左右骨量达到峰值,40~50岁左右骨量开始减少,减少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骨质疏松症。许多因素也可以对骨量减少产生影响,通常是由遗传、种族、性别、运动、激素、年龄老化、饮食营养、生活方式、其他慢性疾病等多重因素交互影响下的复杂结果。那么,哪些人易患骨质疏松症呢?

一、绝经妇女和65岁以上的人群1.老年人由于性腺分泌减少,进食少,钙摄取少,室外活动少,日照少,维生素D合成不足;2.老年人肌肉缺乏锻练,骨骼内血循环减少,骨骼的钙容易被移出;3.老年人各器官退变,器质性疾患增多。

二、遗传1.白种人较黄种人和黑人更易患骨质疏松症;2.有骨质疏松家族史者易患骨质疏松症。

三、长期低钙饮食,营养缺乏者1.钙的摄入不足:钙是决定骨峰值的重要因素,相关调查发现,牛奶的摄入对人的腰椎、股骨近端骨峰值有明显影响,每天饮牛奶较不喝或偶尔喝者骨峰值高6.6%。当钙摄入不足时,机体为了维持血清钙的水平,就要将骨中的钙释放到血中,由此骨中钙量逐渐减少,易引起骨质疏松。2.维生素缺乏:由于老年人日晒减少、消化道功能减退等原因,容易导致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量不足。维生素D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提高血钙水平,有利于钙化和骨盐沉着,有效地防止骨质疏松。维生素C缺乏时,也会影响人的骨基质形成和使胶原成熟发生障碍,易产生骨质疏松。维生素K可促进骨矿化,部分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血中维生素K水平明显低下,维生素K摄入量长期低下者,其股骨颈骨折的危险性增高。

四、消瘦、体重指数低者有研究显示,髋关节骨折者体重较正常者低3.5千克,脊椎骨折者较对照者体重低4.4千克。欧洲一项骨质疏松性骨折研究表明,25岁以后,随人体体重、体重指数(BMI)的提高,脊椎骨折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五、过早闭经或卵巢切除雌激素下降者绝经后,女性由于卵巢停止产生雌激素而发生骨丢失。除了调节月经周期之外,雌激素还能够保持骨钙含量,维持骨质。低水平雌激素是妇女绝经后发生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绝经通常发生在50岁前后,但也可能更早发生。65岁以上的妇女约有1/4罹患骨质疏松症,年老的妇女有1/3罹患脊椎骨骨折,8%的妇女在年老时会发生股骨头骨折。

六、酗酒、大量吸烟、长期饮咖啡和浓茶者吸烟的人骨折发生率较不吸烟者大。吸烟使骨质减少的原因很多,一般吸烟者比非吸烟者体重轻,这使他们的危险性增加,此外,钙的吸收也会减少。吸烟的妇女绝经期会提前,会降低雌激素水平,还会减低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这些因素均可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

酗酒的人患骨质疏松的几率会增加,因为他们的骨量低,而且骨质丢失的速度更快。这种骨质丢失可能就是酒精对骨质作用的直接后果。酗酒同时增加了跌倒的机会,更容易骨折。

七、药物糖皮质激素可以导致骨丢失,是引起药物性骨质疏松的最常见原因。服用糖皮质激素6个月以上的病人,几乎50%都发生骨质疏松。癫痫患者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可导致低钙血症、高碱性磷酸酶血症、骨质软化、骨矿含量降低,部分病人可合并骨质疏松症。此类药物可直接影响肠道和骨组织对钙的吸收。另外,长期使用巴比妥、肝素等药物,也会影响骨钙代谢,发生骨质疏松症。

八、疾病许多内分泌疾病如柯兴氏综合征、糖尿病、肢端肥大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都可能合并骨质疏松症存在。肾功能不全、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肝病等患者患骨质疏松的几率也很大。

附:骨质疏松症1分钟评估测试(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指导)

1.你的父母曾否跌断股骨?

2.你本人曾否跌断骨?

3.你曾否服用类固醇超过3个月?

4.你的身高减少是否超过3厘米?

5.你是否经常饮酒?

6.你每天是否吸烟超过20支?

7.你是否经常腹泻(如腹腔病或节断性结肠炎)?

供女士答:

8.你是否在45岁或以前已停经?

9.除怀孕期间外,你曾否停经超过1个月?

供男士答:

10.你曾否因雄激素过低而引起阳痿或性欲减低?

如果您对上述任何一条问题答“是”,您就有可能患骨质疏松症。请您咨询医生,以决定是否需做进一步的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老人骨质疏松症状和治疗方法

全文共 924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骨质疏松是一种常见的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性疾病,那么,老人骨质疏松症状会有症状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老人骨质疏松症状及治疗措施,希望对你有帮助。

骨质疏松的病因

骨质疏松症由多种因素所致,它的基本病理机理是骨代谢过程中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偶联出现缺陷,导致人体内的钙磷代谢不平衡,使骨密度逐渐减少而引起的临床症状。

骨质疏松症多为缺钙,缺乏运动者容易得骨质疏松症。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尿病等症的人也容易得骨质疏松症,长期用激素、强的松、甲状腺素片的人也容易骨质疏松症。

多胎生育、过早绝经、身材瘦小,体重过轻者、低钙饮食等这类女性是骨质疏松症所要侵袭的对象。

老人骨质疏松症状

1、骨质疏松较轻时常无症状,往往由照椎体X线片而被发现椎体压缩性骨折。

2、疼痛:负重关节疼痛,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症状膝痛最常见。腰背痛或全身性骨痛。

3、骨折:轻微外力作用即可造成脆性骨折,常见部位是脊椎(下胸、上腰椎),桡骨远端,髋部(转子间,股骨颈),肱骨外髁颈,踝部及第五跖骨基底、肋骨、髌骨等部位。骨折往往是骨质疏松症的首发症状或就医原因。

4、身高变矮,驼背畸形:女性65岁时比自身最大身高缩短4cm以上,75岁时缩短9cm以上。驼背特点是呈弧形,故又称老年圆背,并渐进性加重。

老人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

1、饮食与钙的摄入:元素钙每日500~800mg为宜,老年人适合服用碳酸钙、枸橼酸钙。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需要适量的蛋白质摄入。

2、经常的户外活动和日晒,适量的有氧运动。良好的生活方式。

3、药物:维生素D:老年人维生寨D需求量600~800U/d。补充维生素D可促进钙的吸收,增加骨矿含量,而且可改善神经、肌肉的反应性,减少跌倒和骨折的几率。1-OH-D和l.25(OH)2D3,不需要肝肾羟化酶的作用,而直接发挥疗效。降钙素:有迅速止痛、减少骨吸收的作用。常用制剂有鲑鱼降钙素(密钙息)每支50U每日或隔日肌内注射。鳗鱼降钙素(益钙宁)每次20U每周1次。二膦酸盐:能抑制成熟破骨细胞活性,强力抑制骨吸收,刺激骨小梁再建。常用制剂有阿仑瞵酸钠和羟乙磷酸盐,连服两周停药,开始补钙,3个月为一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疗程。凡不适宜用激素替代疗法(HRT)者,以及严重骨质疏松症。可选用本类药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也可缓解焦虑

全文共 842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科学家最新的发现表明:抗骨质疏松症药物雷洛昔芬对于缓解老年妇女的焦虑有料想不到的作用。那么,你对抗骨质疏松症药物也可缓解焦虑了解吗?下面,小编来分享一些与之有关的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研究人员将约400名妇女分为三组,分别采用雷洛昔芬、雌激素替代物或假药丸治疗一年。然后对她们进行一系列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雷洛昔芬治疗组有一半病人焦虑水平下降。

密西根州底特律henryford医院的ronaldstrickler医生告诉路透社:雷洛昔芬通过对抗绝经后雌激素的快速下降,而有益于防止女性骨组织的丢失。但是对于该药物可减轻焦虑的发现纯属意外。

该研究的结果发表于9月份出版的《妇科和产科》(obstetrics&gynecology)杂志上。

雌激素替代疗法,除用于防止骨质疏松症以外,也显示有减轻热潮红、缓解忧郁、提高情绪和记忆的作用。

但这些治疗主要集中于那些觉得问题比较讨厌而寻求治疗的女性患者。而在本实验开始时,参与调查的女性都认自己状态“良好“。

换句话说,在完成问卷调查之前,这些患者都没有认识到她们有心理上和情绪上的症状。实验开始时,这些女性汇报她们的症状,而后的一年中,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

在三个实验组中,都没有出现沮丧、睡眠问题、性生活、记忆问题、或对自身魅力的感觉方面的症状。雌激素治疗组患者热潮红消失,但经期痛性痉孪等问题加重。

雷洛昔芬治疗组热潮红没有减轻,但是一半的患者认为此药物可缓解焦虑。相反,雌激素治疗组和安慰剂治疗组1/3的患者报告她们的焦虑有所改善或没有变化。

strickler说:“雷洛昔芬好像具有独特的消除焦虑的特性。”然而,这并不表明在治疗骨质疏松症方面雷洛昔芬比雌激素替代物好。只是说明了两种药物的一个不同点。

雷洛昔芬的生产商elililly公司的研究人员也参与了该实验的完成。

如果你对老年焦虑症不治可以吗?如何应对老年焦虑症?如何防治老年焦虑症?老年焦虑症的表现有哪些?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焦虑症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治疗骨质疏松症也可用降血压药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治疗骨质疏松症也可用降血压药,据“中央社”报道,日本最新实验发现,大多数的骨质疏松症者与高血压患者同样都是受到荷尔蒙物质“angii(血管张力素)”的影响。实验发现,降血压药物也可用于治疗骨质疏松症。

大阪大学医学院医学系研究科的教授森下龙一为首的研究团队为了制造出与此典型症状相同的患者,于是摘除母鼠的卵巢进行实验。森下首先在母鼠身上施予血管张力素ii,发现不仅母鼠出现高血压的症状,也与停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一样,“破骨细胞”会增生、活化,骨质的密度有降低的情形。

有了这项实验结果,森下等研究人员紧接着选择原本有高血压症状的实验鼠,摘除其卵巢进行实验,在未施予任何药物的情况下,此实验鼠的骨质密度降低约百分之三十。另外,以血管张力素接受器阻断剂“雅脉膜衣锭(olmesartan)”施予实验鼠的话,破骨细胞的增生与活化就会停止,骨质密度未见降低。

森下表示,停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们造骨的“骨芽细胞”大多还是健全的,若能抑制angii(血管张力素),减弱破骨细胞的增生与活化的话,一度疏松的骨质密度,可恢复到接近原来的状况,因此可以说,降血压的雅脉膜衣锭(olmesartan)成为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的可能性相当高。

森下也说,属于骨芽细胞减少的“老人性骨质疏松症”或男性骨质疏松症,也很可能是受到angii(血管张力素)的影响,未来将朝这方向继续研究。他说,有许多人同时罹患高血压及骨质疏松症,一药可治二病,加上雅脉膜衣锭(olmesartan)副作用少,所以此疗法应该是效果不错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哪些类型

全文共 342 字

+ 加入清单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组织细微结构退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改变,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以前者为多见,下面来看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哪些类型吧?

ⅰ型骨质疏松症:又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绝经后至70岁。主要见于女性,女∶男为6∶1。骨质疏松以骨松质为主,最常见的骨折部位以椎体和远端桡骨多见。主要发病因素为雌激素缺乏。

ⅱ型骨质疏松症:又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病年龄多在70岁以上,女性略多于男性。女∶男为2∶1。松质骨与皮质骨同样疏松,骨折部位多见于股骨、椎骨及尺桡骨。主要发病因素为年龄老化。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有哪些类型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老人安全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可以让老人更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哪些新的选择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哪些新的选择?t女士患上了严重的骨质疏松症。医生告诉她,这是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的。于是,t女士开始服用雌激素。但服药后没多久,她就感到乳房胀痛,到医院检查发现乳腺增生。“可别又得上乳腺癌。”t女士一害怕,放弃了雌激素替代治疗。

一项统计表明,我国60~69岁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发生率高达50%~70%,病情严重的还容易发生骨折。不少人也曾接受过雌激素替代治疗,但有人害怕得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不愿坚持治疗。

能不能找到一种药物,既能有雌激素一样的治疗效果,又可以免除其风险呢?由美国礼来公司主持的针对新药盐酸雷洛昔芬的一项大型国际临床试验———多目的雷洛昔芬评估临床研究(简称more研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盐酸雷洛昔芬被医学界称为“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所谓“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通俗地讲,就是它对某些组织或器官(如骨骼)的雌激素受体具有刺激作用,而对于另外一些组织或器官(如乳腺及子宫)的雌激素受体具有抑制作用。

more试验选取了7705位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进行了为期48个月的随访。试验结果证实,服用雷洛昔芬可明显降低椎骨骨折风险。在服用雷洛昔芬1年之后,椎骨骨折风险下降了68%;服用4年后,椎骨骨折风险下降了50%。

一些妇女服用雌激素后,往往会出现子宫出血现象,严重的甚至导致子宫内膜癌。而对服用雷洛昔芬者进行36个月的随访之后,发现服用者没有发生子宫内膜增生的情况,与服用安慰剂者无明显差别。雌激素还可导致乳腺增生甚至乳腺癌,但雷洛昔芬在这一点上与雌激素截然相反:服用雷洛昔芬可以抑制乳腺增生。根据more研究,雷洛昔芬服用者患乳癌的相对危险度比对照组降低了70%。因此,礼来公司还将选取2万名患者进行一项比较研究,观察雷洛昔芬在预防妇女乳腺癌中的作用。另一项新研究———观察雷洛昔芬在心脏保护方面的作用也正在进行当中。

当然,这种新药也有副作用,可引起面部潮红、腿部抽筋,也可能导致深部静脉血栓,但风险度与雌激素相同。

目前美国礼来公司拥有专利的盐酸雷洛昔芬已得到fda许可,以evista(易维特)为商品名在美国上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