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代五子登科是哪五子最新20篇

浏览

3985

文章

1000

中国古代人写的诗词是很美,但是现代人写的反而感觉很水?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中国古代诗词很多网友都知道的,那叫一个有意思啊,那叫一个厉害啊,但是你慢慢的会发现其实好像我们现代人写的诗词怎么感觉好水,完全就是不在一个水平上面,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中国人丢失了写现代诗词的方法还是说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应该说,现代人写的诗很水只是个别现象,但今不如古却是普遍现象。

有人认为,古人的诗句之所以优美,是因为多用辞藻,而现代人词汇量不深,所以写不出好诗。这个观点看似有理,实则不尽然。

以白居易为例,在如今看来,白居易的诗作也有些晦涩,但在古代只能当作[通俗]一类。

白居易追求语言浅近的程度,必须是妇孺皆识,就是没读过书的人也能看懂他写的内容。如此一来,白诗有了广泛的群中基础,在唐朝受欢迎的程度不是李白和杜甫能比较的。我举个例子:

《晚桃花》白居易

一树红桃亚拂池,竹遮松荫晚开时。

非因斜日无由见,不是闲人岂得知。

寒地生材遗校易,贫家养女嫁常迟。

春深欲落谁怜惜,白侍郎来折一枝。

这首诗按古人的观点来说,就是[俗]。但用字俗不代表意境俗。从内容看似是自嘲之作,实际上是讽刺诗。

这首诗从桃花切入主题,第二联尤其值得玩味——[如果不是因为斜阳,就衬托不出这么艳丽的红桃;如果不是因为我闲人一个,就看不到这么美妙的景色]。

前面还是自嘲,后面就开始讽刺了——[寒门出身的人才经常被人忽视,穷人家的女子也常常要晚嫁。这晚春的桃花跟他们遭遇是一样的,不过幸好还有我白居易欣赏。]

从上面这首诗我们可以得知,即便用俗字,也是能够写出有意味之诗的,关键不在于用词俗雅,而在于写诗之人有没有情怀。

综上所述,我认为如今有些人写的作品沦为打油诗,主要是情怀不济,或是文笔没办法驾驭情怀。前者我也无能为力,不过后者还是可以通过积累弥补的。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古代对女子的审美标准

全文共 1454 字

+ 加入清单

审美观”这个词对大家来讲应该都不陌生,我们都知道审美观会随着年龄、生活、工作等等因素在不断变化。古代人和现代人的审美观也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在我们中国古代对女子的审美标准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吧。

在我们古代中国男人的眼里,其实一个女子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脸蛋,也不是三围,而是是否有一双莲足,也就是小脚。

所以,古人的选美,首先就是比脚。而比脚选美又有很多的称谓,比如说“赛足会”、“晒足会”、“莲足会”等。这种选美比赛出现在明代正德年间,而又以山西和直隶两地最盛。

当时每逢佳节庙会,集市之上士女云集。这些女性或围坐于空场,或坐于车中,盖着盖头,不能让人看到脸。但是她们在这时候会把自己的秀足露出来,当然,她们都穿着鞋袜。而由男性在一番品脚论足后,依次定出状元、榜眼、探花。那些名列前茅的女性,会因此远近闻名。而那些待字闺中者,也会因一个好名次而使自己身价倍增,非常容易物色个好人家。

古代女子除了要拥有一双迷人的小脚之外,还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测评。

乌发蝉鬓

“乌”就是说要有一头乌黑的长发,“蝉鬓”则是指面颊两旁近耳头的薄如蝉翼的头发。“乌”这个词早在《左氏春秋》中便已出现,至于“蝉鬓”一词,则出现在三国时代的魏国,是魏国王宫中一名叫莫琼树的宫女所梳的发型。显而易见,发质是古代男性对女性审美的一项标准。

明眸流盼

“明眸”就是又大又明亮的眼睛。“流盼”是流转目光观看之意。一双美丽的大眼睛,大眼睛里秋波荡,这当然会被列为美女的一条标准。

娥眉青黛

“娥眉”这个词被用来专指女性的眉毛。“青黛娥眉”便是说把眉毛剃掉,然后用青黑色的颜料来绘画眉毛。这种化妆手法,在西周时期就流行开来。这听上去有些“毁容”的味道,但是也说明了眉黛素来是女性的一项审美指标。

玉指素臂

古代人审美观对于女子的手指还有手臂的关注度都比较高。作为一个美女,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一双纤细而柔软手指,还有就是手臂必须得要白皙圆润有弹性才可以。

此谓之“素臂”。其实就像现代人喜欢美腿美女一样,“美臂美人”是古代的一种审美倾向。

细腰雪肤

细腰便是腰肢纤细,走起路来好似拂风的杨柳。雪肤则是肌肤雪白。细腰雪肤,这一点和现代人的审美倒是极为相似。

肢体透香

女性肌肤中带有芬芳的香气,亦被视为美女,这种香气并非来自某种香水,而是天然的体香;除了清代着名的香妃外,据说西施亦是浑身散发香气的美女。

审美能力

一、要学习美学理论,培育审美观念

审美观念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审美属性的一种态度和看法。加强审美修养,首先要从培育审美观念入手,这就需要加强学习。要多听,利用各种机会听专家学者的讲课,通过进修深造、媒体或网络讲堂等形式,系统地学习美学理论,弄清美的范畴、本质及形态等美学基本原理。

二、培养健康情趣,提高审美趣味

审美情趣是个人在审美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对审美对象、审美风格和审美情调的喜爱和偏好。审美趣味受人的精神境界制约,因而有健康、病态或高尚、低级之分。加强审美修养,应从培养健康生活情趣入手,提高审美趣味。要多培养高雅的情趣,少养成庸俗的爱好。

三、参加艺术活动,增强审美判断

审美判断指对美的对象的理解辨别、评价能力,它显示出判断主体的思想境界、理论深度、审美阅历、鉴赏水平等方面的素质。提高审美判断能力,需要多参加各种艺术表演、鉴赏活动,这是加强审美判断能力的重要途径。

结语:怎么样,古代人的审美观跟我们现代人的审美观是完全不一样的吧,小编在这里还要提醒大家一下,想要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就必须得要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哦,提高自己个人修养才是最关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古代人物是谁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古代人物指的是谁

全文共 355 字

+ 加入清单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这句诗称赞的古代人物是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八阵图》,这一句的意思是: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八阵图》全文: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这是杜甫初到夔州时作的一首咏怀诸葛亮的诗,“八阵图”指的是由天、地、风、云、龙、虎、鸟、蛇八种阵势所组成的军事操练和作战的阵图,是诸葛亮的一项创造,反映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此诗前二句赞颂诸葛亮的丰功伟绩,尤其称颂他在军事上的才能和建树。而后二句则对刘备吞吴失师,葬送了诸葛亮联吴抗曹统一中国的宏图大业,表示感到惋惜。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如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和发明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装发型 古代男子的发型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上古时期,男子发式比较放飞自我,头发都是散开的,都称为“披发;唐朝宋朝时期男子流行带幞头,类似于帽子,半束的发型,一般是未成年人用这种发型;辽金元三个朝代,流行游牧民族特有的髡发留辫,就是将头顶的头发剃除,只留下两鬓角和这前额头少量的头发拧在一起辫成小辫。

1、披发

上古时期,男子发式比较放飞自我,头发都是散开的,都称为“披发。直到周朝时期,确定了礼法的存在,发式也是做了硬性的规定,成年男子要绾髻束发,也就是把头发梳到头顶,绾成发髻束起来。

2、带幞头

唐朝宋朝时期男子流行带幞头,类似于帽子。唐代的幞头是圆顶形的,两脚下垂,有点像兔子的耳朵。宋代的幞头是平顶形的,两脚平直,很长很长。古装剧里面也有看到半束的发型,看起来很飘逸,一般是未成年人用这种发型,比如说《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是这样的飘逸的发型。

3、髡发留辫

辽金元三个朝代,流行游牧民族特有的髡发留辫,就是将头顶的头发剃除,只留下两鬓角和这前额头少量的头发拧在一起辫成小辫。清朝的髡发留辫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在清朝初期的时候他们的辫子细而短,中后期才是粗长的辫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代夫妻之间的称呼 夫妻二人古代怎么称呼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对丈夫的称呼:郎君、官人、官家、外人、相公、老爷等。对妻子的称呼:娘子、内人、贱内、家内、夫人、拙荆、执帚、荆室、荆妇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会地位称呼也会有所不一样。

古代夫妻之间的称谓有很多种,通常有“面称”和”背称“两种。“面称”是夫妻当面称呼对方的,”背称“就是背后称呼的。

丈夫对妻子的称呼

面称:娘子、婆娘、老婆、妻、媳妇等。

背称:贱内、糟糠、内子、荆人、荆室、荆妇、拙荆、山荆、贱荆、内助、屋里人、执帚、媳妇,太太等。

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面称:相公、郎君、丈人、官人、老爷、老公等。

背称:外子、夫君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古代世袭制是如何取代禅让制的?这还要从尧舜禹说起

全文共 1172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封建制度时期,皇位都是采取世袭制,如果皇帝没儿子就在宗亲里面选,反正肯定不会传给外人,除非是朝代被灭亡了。不过尧舜禹时期采用的都是禅让制,为什么后来禅让制会被世袭制取代呢?这是因为当时发生了一起事件,从而改变了这项制度。能当皇帝,自然没人想主动禅让,所以很多皇帝哪怕已经无力执政但依然不愿放权。尧舜禹当时究竟是怎么做的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尧舜禹时期施行“禅让制”,可笔者发现这几个人让来让去,除了舜之外,其他人都跟“黄帝”有血缘关系,也就是说禅让制执行了三个朝代,权力最终又回到了黄帝一脉,而且还是“让”回来的。

不知是巧合还是必然,世上还真有不对王位动心的人,而且一出现就是三个,不管三人是否出于真心,他们这份“勇气”着实令人敬佩!

首先要从帝尧这个人说起,他是黄帝的五世孙,根正苗红的皇二代,就是这么一位首领开创了“禅让”的先河。

尧将首领的位置禅让给了受百姓拥戴的舜,虽然退居幕后,但基本上国家事务还是他说了算,舜上台几年帝尧便撒手人寰,舜的意思要将首领的位置还给尧的儿子,奈何民心所向,他还是当上了首领,也算是众望所归。

舜过了是禹的朝代,说道禹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大禹治水”,禹也是因为这个功绩被舜推举为首领,可多数人不知道的是,舜帝是禹的杀父仇人。

在尧帝时期洪水便开始泛滥,帝尧听信了四岳的话任命鲧为治水的督查,全权负责治理水患一事,而这个鲧就是禹的亲生父亲,也是尧帝的叔叔,黄帝的后代,所以说禹也是黄帝的后代。

可惜鲧治水九年没有一点进展,反而浪费了许多财力,舜便进言给尧将鲧给杀了,所以舜帝就是禹的杀父仇人。

当时禹已经很有名气,水患长久不治,舜听说禹在这方面是个很有才能的人便让他接手了他老子的工作,大禹治水成功后更是将他立为接班人,一点都不顾及对方的身份,这份气度确实令人佩服。

谁知舜帝死后禹有学起了他的那一套,死活都不当这个首领,又将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的儿子商均,历史仿佛重演一般,商均的名气和才能根本不能服众,各地诸侯纷纷来见禹,只认他这么一位首领,禹无奈之下这才继承了位置。

舜和禹这种做法不管是不是在惺惺作态,结果确实表明他们的威信和才能,真正应验了那句得民心者得天下。

禹老了之后按照传统并没有将位置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禅让给了他的得力助手伯益,这个伯益也是黄帝的后代,不知是否血缘的原因,那个时期只要有才能的人都与黄帝有些关系。

可这个伯益不信邪,继续效仿舜和禹的做法,要将位置让给禹的儿子启,可这一让便让出了问题,都说事不过三,启的政治手腕和威信要比伯益高的多,欣然接受之后顺理成章的继承了位置,改国号为夏。

或许是吸取了伯益的教训,从他这一代开始“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

伯益让出位置之后一直都尽心尽力辅佐夏启,地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竟然活了一百多岁才老死,也有传言说夏启上台没多久就把他杀了,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可信。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古代女性来月事了是怎么处理的?揭秘古代女性如何处理月经

全文共 1060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名女性,不论是生在哪个地方哪个国家,肯定都逃脱不了月事的摧残,在我们很多人嘴里说的就是“大姨妈来了”。现代的科学技术很发达,来月事了卫生巾就能轻松解决。那么大家有没有相关,在古代那个科技不发达的时候,女性来月事是如何处理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处理月经的记载,很早之前就有了。往前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当时人还不知道羞耻为何物。只是简单的用兽皮包裹住身体一些部位,至于来了月经的时候,只能顺其自然。

怎么个顺其自然法?就是流血任他流,然后用稻草随便擦擦,不过会用水清理。可能有的人以为那不得走一路流一路,其实我推测这个时期月经来的应该不多。

现在社会当中,有的人来了月经,感觉流了一半的血,当然这是夸张的说法。我认为这可能是现在人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和古代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

不知道女生有没有发现,当来月经的时候。如果不小心身体生了大病,很有可能断经。古代人身体素质比较差,所以月经量可能没现在这么多,因此才有了可能一边走一边流,但是影响并不大。

后来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们开始讲究羞耻。知道穿“衣服”了,也知道特殊部位遮羞了。但是因为条件差,好点的就是衣服兽皮。来月经了,就用一些干燥的东西吸一下血,就算是完事了。

到了封建社会时期,人开始知道了遮羞,这个时候衣服是真的衣服。有钱的人开始用丝绸,没钱的也可以穿麻衣。但是这个时候还没有纸,为了吸血只好用草木灰。

人们会缝制布条,中间放上草木灰,当然从不会在夹层的位置。两头有细线,用的时候绑在腰上。每次换的时候,把里面的草木灰倒出来,再把布条洗一下。由于不好意思拿出去晒,很多时候都是阴干。

家庭条件决定了换月经带的频率,有的人一辈子也就用几条,因为实在是换不起。一些有钱人家会用棉花,但是棉花吸水性不好。因此很多有钱人家,也会用草木灰,只是更干净罢了。

后来终于有人发明了草纸,相对于草木灰干净多了,而且吸水性也好。于是很多人开始用草纸放在卫生带里面,但是这也是仅限于一些有钱人家。毕竟草纸还是比较贵的。

不过如果现代人真的穿越回去,来月经了想去集市上买个月经带。你会发现没地方去,因为这种东西比较私密。一般是自己家长自制,手艺一代代穿下去。有的一些胭脂铺,可能会卖这些东西。

而且古人也不注意妇科卫生,有些比较偏僻的地方。女子来了月经后,由于没有人告知原因。担心之下甚至是用棉花堵住,让他流不出来。

再加上古代女性劳作强度大,很多人都患上了严重的妇科病。另外很少有男性愿意给自己的妻子购买卫生带。当然也有一些变态,喜欢专门收集这种东西。毕竟变态这种人,什么时候都会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代言情经典小说有肉 古代言情经典小说有哪些

全文共 309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言情经典小说有:《王爷,侍寝吧》《冷王的孽妃》《冷魔独宠》《最媚女儿香》《娘子别使坏》《失身为妃,枕上暴君》《冷王圈宠下堂妃》

《上将夫人不准逃》《矢洁弃妃》《王牌弃妃》《失身为妃:枕上暴君》《这些是古代的,下面是总裁的》《妈咪,爹地追来了!》《霸道总裁夜夜欢》《军少的野蛮小娇妻》《情人不乖:撒旦的宠妻豪门罪爱,残忍契约》《豪门门夺情,先婚后爱》《夺爱--霸道恶少的独爱》《薄情总裁的冷艳妻》《撒旦总裁的玩宠》《替罪新娘》

《绝宠,只因你》《危险总裁强锁情》《豪门小老师》《我的老公最大牌》《撒旦上司在身边》《我的黑道男友》《我的极道男友》《霸道少爷的极品女友》《豪门小老婆》《黑道公主复仇记暗欲》《恶魔老师你别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代僵尸为什么穿清朝官服?真的出现过僵尸吗?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经常在一些带有恐怖色彩的影视剧里面看到“僵尸”,而这些僵尸因为是人死之后的状态,所以身体僵硬,行走只能靠蹦,惨败的脸上贴着黄色符咒,双手伸平向前,最重要的是,这些僵尸身上穿着的都是清朝时期的官员服饰。为什么僵尸的形象会如此的固定,没有过什么改变?历史上又是否真的出现过僵尸?

僵尸即僵硬的尸体,是人类死了之后因为尸体阴气过重,变化成了鬼怪。其实我国古代历朝历代都有“鬼”,但是不管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的影视剧,我们都会发现,这些鬼怪的装扮,都是符合当时那个时代的,而僵尸文化三省与明清时期的民间传说,所以僵尸穿清朝服装就不奇怪了。

可是为什么穿的是清朝官服,而不是其他类型的人的服装,例如普通百姓?其实,这就与现代的创作者有关了。我们知道,在发现一些古墓的时候,大部分情况下发掘出来的都是当时那个朝代有身份有地位的人,比如一些皇陵,官员、贵族们的古墓,但是普通人的墓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或者说并没有太大的研究价值。

清朝也不例外,很多出土的清朝时期的棺木当中,都是清朝的官员,所以那些古尸自然是穿着清朝时期的官服。除此之外,听起来很神秘的“赶尸”也是清朝时期才流行起来的,就发源于湘西地区的苗族。所以说,有关于僵尸的一切,都与清朝有关,又与清朝官服有关,所以僵尸穿着清朝官服就不奇怪了。

还有其他的一些原因,比如资金问题。僵尸题材的开山之作是林正英的《僵尸先生》,里面的僵尸的穿着简直就成了日后僵尸的标配,其实如果说“僵硬的尸体”,历朝历代都会有僵尸,但是清朝距离最近,而且又有佳作在先,照搬过来的话可以节约很多成本,而且辨识度也高,所以僵尸穿清朝官服不是人们的选择,而是影片的选择。

其实,如果按照古人的描述,僵尸是所有鬼怪里面级别最低的一类,而且早期的僵尸没有那么恐怖,既不吃人肉,也不会吸血,只不过后来受到了西方吸血鬼的影响,所以才变成了会伤害人的类型。在《子不语》当中,还有紫僵、白僵、黑僵、绿僵、毛僵、飞僵等等众多的僵尸种类,每一种都有很详细的描述。

至于僵尸是不是真的出现过,那就还是要看到底是信科学还是信传说了,传说会告诉你,僵尸真的有过,但是有关的消息都被压了下来,还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但是科学会告诉你不要害怕,这些都是不存在的,那都是谣言传说。所以,说再多也没用,关键就是在与你自己认为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古代长得最好看的皇后是谁?最美皇后竟然是这个人

全文共 170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直都有“四大美女”之说,她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是都对当时那个时代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而在四大美女之外,还有“五大艳后”,这些都是古代非常美丽的皇后、王后,但是尽管长得很好看,却并不见得都是一些正面形象。那么,我国古代究竟谁才是长得最好看的皇后?最美的皇后究竟是谁呢?如何去评价一个皇后到底是不是历史上最好看的?

中国历史上有五大艳后之说,她们不仅拥有绝世的容貌,还拥有着皇后之尊。那么,最美的皇后应该是谁,笔者认为应该和四大美女一样,选出四大佳后。

在此,笔者先在五大艳后中选出两位,其余两位留待各位看官来评选,笔者将整理大家的意见,以最多支持者入选,并另整理成文。希望大家踊跃参加点评。

首先,先排除三位有瑕疵的艳后。1.夏姬

她是春秋时期郑国的公主,颜容妍丽,更擅长迷惑之术,史载她三次成为王后、先后七次嫁给别人为夫人,共有九个男人因为她而死,号称“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她年过四十岁也宛如处子,肌肤还是吹弹可破。最后还有楚国的一位大臣,抛弃家中老小和族人,与她私奔。

夏姬虽然魅惑之力古今罕见,但她却只是王后,并非皇后,而且过于放荡,不应入选。2.李祖娥

她是北齐高洋的皇后,‘’以秀慧而绝艳‘’。北齐皇帝多荒淫无诞,高洋更是变态,不过高洋对她还是不错。高湛登基后,霸占了她,生下一女,史书上记载李祖娥“生女不举”,很可能是被李祖娥掐死的。高湛知道后,当着李祖娥的面残忍杀死了其儿子,然后高湛还不解气将她鞭打后沉入水沟。但所幸没死,李祖娥便进了妙胜寺出家为尼,又过了十几年,北周灭了北齐,她又被俘到北周,后来隋朝建立,李祖娥返乡后不知所终。

李祖娥虽美,但杀死亲生女儿总是不对,更无法母仪天下,笔者认为不该入选。3.萧皇后

父西梁孝明帝萧岿,母张皇后,隋炀帝的皇后。她一生命带桃花,母仪天下,据说她先后经历了隋炀帝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两代突厥番王的王妃,最后又成了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的昭容。

萧皇后天生丽质,娇媚迷人,从她年近五十仍能迷住李世民来看,倾国倾城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但是,个人经历太复杂,总有损她的美好形象,暂时不入选吧。

接下来,两位应入选:1.文昭甄皇后

三国时期的绝代佳人,上蔡令甄逸之女,魏文帝曹丕的正室,魏明帝曹叡的生母。曹丕在当上皇帝后,甄氏则被留在邺城,仍为夫人,最后更是被曹丕赐死。曹叡即位后追尊甄氏为文昭皇后。

甄氏气质非凡,姿貌绝伦,虽然是寡妇,却让曹丕叹为天人。据说曹植还为她写了流传千古的《洛神赋》。

甄氏道德高尚,有救济乡里的善举,有孝顺婆婆的孝道,甚至还能为曹丕着想劝其为子孙昌盛多娶妻妾。

甄氏才华出众,留有《甄皇后诗选》,其中的《塘上行》堪称乐府诗歌的典范,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德才貌兼备,甄氏当为四大佳后首选。2.张嫣(宝珠)

字祖娥,小名宝珠,明熹宗的皇后。她是最有正义感的皇后,颇有母仪天下之风,曾经在全国五千选美中,连过八关,终于被封为皇后。在明代后期混乱的局势中,她始终清醒,经常对明熹宗正言匡谏。《明史》说她“性严正,数于帝前言客氏、魏忠贤过失。”她在明熹宗病危时,帮助朱由检顺利登基称帝。最后明亡时,她选择了殉国自杀。

后人对张嫣评价很高。秦兰徵《天启宫词》:“性端静,好读书习字。‘’纪晓岚《纪晓岚文集第三册卷一·明懿安皇后外传》:“有明一代官壼之政,远轶汉唐。其开国及中兴之际,代有圣后辉贲彤史。若其德之贞而遇之艰,照惟懿安皇后为尤著云。”

(清)鹅湖逸士《老狐谈历代丽人记》评说西施、王昭君、汉后张嫣、高后李祖娥和明后张嫣(宝珠)时提到,‘’此五人中,以张嫣、张宝珠为最颀长,肌体亦最丰艳。‘’,论德性,‘’然皆有淑圣之德,其守身亦最为贞洁。‘’,‘’明后张宝珠以端严而绝艳。‘’

《明懿安皇后外传》记载:“厥体颀秀丰整,面如观音,眼似秋波,色若朝霞映雪,又如芙蓉出水;发如春云,眼同秋水,口如朱樱,鼻如悬胆,皓牙细洁,上下三十有八。丰硕广额,倩辅宜人,颈白而长,肩圆而正,背厚而平。行步如轻云之出远岫,吐音如白石之过幽泉。不痔不疡,无黑子创陷诸病。”

这么详细的描写,其实是说,张嫣(宝珠)是古今以来最完美无瑕的标准美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灶王爷是男是女 古代的灶王爷竟然是美女

全文共 2454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了一年一度小年的时节,这一时间有一项最重要的民俗活动,那就是祭灶神。在古人的眼中,灶神就是玉帝派下凡间监督每家每户的使者,小年这一天是他回天庭述职的时候,因此在这一天要给他奉上灶糖,让他多说点好话。而很多人的印象中,灶王爷就是一个和善的老头,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灶神最开始诞生的时候,其实还是个大美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灶王是谁

灶王又称“灶神”、“灶君”、“灶君老爷”、“老 灶爷”等,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主管饮食之神。旧 时民间灶王信仰颇为广泛,多将灶君像供奉于灶头。

古代文献中,对灶王是谁有多种说法。《淮南子·汜论训》说:“炎帝作火,死而为灶。”汪葵《事物会源》则以黄帝为灶神。炎帝与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按照《淮南子》与《事物会源》的说法,灶神就是这两位老祖宗的化 身了。而孔颖达在注疏《礼记·礼器》时却说:“ 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吕氏春秋》则曰:“吴回回禄之神,托于灶,是月 火王,故祀之也。”汉代许慎《五经异义》等书记载,灶神为苏吉利。又有人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夫人字庆忌,有六个女儿,都名 察洽。

上述已有六说,灶神皆非同一人,但都承 认只有一位灶神。而《敬灶全书》另立一说, 分立东、南、西、北、中五方灶神之目。

还有一个民间传说,灶神就更多了。据称 商朝末年,姜子牙帮助周武王讨伐纣王,历经多次浴血之战,终于打下江山,裂土封侯。姜子牙受师之命,立下封神榜。有功的将领牺牲 后,都能受封为神;但广大冲锋陷阵的士兵,战死沙场,却都未受到封赏。这些游鬼冤魂,死于归宿,心中不快,难免闹事。姜子牙了解 这一情形后,便将战死的士兵封为灶神。这样一来,既可制止鬼魂闲荡寻衅,又可将家家户户管起来,可谓一举两得。

2、灶王爷是美女吗

关于灶君的性别,也值得一提。最初灶神是女性的形象,如司马彪注《庄子·达生》时说:“灶神,著赤衣,状如美女。”郑玄也认为灶神是女性。唐代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中作了这样的描述:“灶君名隗,状如美女。”在一些道书中,把灶神描绘成昆山上的一位老母。汉代许慎则认为灶神是男性。但当时“灶神女性说”占上风,直到后来,灶君才渐由妇女的形象,变为 男子,最终成为现在的美男子形象。

《敬灶全书》、《灶君宝卷》等书所载,很典型地反映出古人对灶王爷的崇拜。不难看出,这种崇拜,经历了由自然崇拜到人格崇拜的过程,反映出我们祖先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 会环境。原始人崇拜火,从而塑造出火神,进而从崇拜火神到崇拜灶神,以为灶与火有密切的联系。灶神来源的每一种说法,其实都是不 同“版本”的灶神传说。

我国古代早就有了祭灶的习俗,《礼记·月 令》已有记载。秦朝将祭灶神作为“五祀”之一。到了汉代,祭灶成为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如司马迁在《史记·武帝本纪》中记载:“于是,天子 始亲祠灶。”南北朝以后,对灶神的信仰已成为民间的习俗。隋唐以来,灶神信仰日益普遍,一直延续到近代。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述:灶神每月 最后一日上天,为的是向天尊汇报人们的善恶功过。罪大的“奇纪”,减寿三百天;罪小的“奇算”,减寿一百天。《易内戒》也有类似的说法 :灶神每月月底上天,向司命神报告人的过失。司命神根据灶神的汇报,按照过失大小来剥夺人的寿命,最少三天,最多三百天。灶君的 职权就这样逐渐扩大,由管一家饮食而变为操一家生死祸福,并且随时记人功过善恶。

3、灶王的形象是如何发展的

远古时代,还有灶神为女性的说法。这种说法或许与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特殊社会结构有关系。《礼记》和一些古老的传说都有这种说法。在《敬灶全书·灶王经》中对这位女性的灶神有具体的描述,大致意思是说“此老母”地位极高,权力也是非常之大,能掌管人的寿命,贫富、前途、功德等,一年之中人们要很多时间去祭祀她,而且用什么祭祀还有说道。

可见在远古时代,灶神的身价是很高的。但是从后来的史书中看,汉代以后,灶王的身价是每况愈下。汉代以后的灶王,简直失去了“王者”的尊严,人们有时把他说成男的,有时把他说成女的;有时把他塑造成一个单身汉,有时还给他找个配偶;甚至姓名、面孔、衣着都任意更换。不过无论形象怎么变换,灶神手里的权力,特别是“打小报告”的特权始终没变,所以人们依然很敬畏他。

“男不拜月,女不拜灶”,这一习俗在我国北方流传甚广。这个风俗与旧时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礼教有关。据西晋人在《庄子》的疏住中说:“灶神,其状如美女,着赤衣。”可见,当时人们心目中的灶神已经是一位美男子了,为了避嫌,所以祭祀灶神得由男人出面。

关于灶神的姓名和形象,说法很多。《风俗通义》中一说灶神名禅字子郭,一说灶神叫苏吉利。还给他安排了配偶叫博颊,也就是灶王奶奶。唐代的《酉阳杂俎》中有新说法是,灶神名隗,状如美女。古书中对于灶神的形象也有不雅观的描述,如“衣黄衣,披发,从灶中出”;“黑衣者,灶神也”等等。清朝以后,灶神的形象就比较端庄了,一般都是白面长须,和她并坐的是一位老妇人,叫灶王奶奶。灶王都已经有灶王奶奶陪伴了,不知旧时女人为何还不能祭灶。

尽管灶神的形象大不如远古时代,但是他的威风和神气绝对不减当年。他和其他的神不一样,不是被关在庙宇中,而是就在人们的身边,时时刻刻可以察究人们的行为和语言,并且有权上告天庭,或许这也是灶神深入人心最重要的原因吧。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有一个人有个不好的习惯,常常把一些脏东西扫如灶内,一天晚上梦见一个黑衣人,打了他的脸,后来他的脸就肿成一个毒瘤,脓血都流到嘴里,恶心至极,后来虔诚祭拜灶神,就痊愈了。看来灶神是得罪不起的,报应又快又很,人们除了祭拜,还很畏惧灶神。

我们常说的“离地三尺有神灵”,“暗室亏心,神目如电”恐怕和灶神的传说不无关系。灶神有洞察之权,有上报之权,还有惩罚之权,但是人们也并不是一味的崇敬和畏惧,人们能赋予灶神身世、形象,自然也能赋予他性格,年糕、麦芽糖不就是利用灶神的贪吃,从而黏住灶神的嘴,不让他去“打小报告”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代发生瘟疫怎么处理?古代人怎么应对瘟疫?

全文共 120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的武汉肺炎小编就不多说了,大家也知道的情况十分的糟糕,但是不要信谣言不传播谣言,肺炎很严重也没有找到特效药,那么我们不妨看看古代人面对瘟疫的时候是怎么处理的呢?他们是怎么应对瘟疫的呢?这个还是值得我们来看看的!

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无数次,几乎成了常态。事实上,虽然战争中死人再正常不过,但是若遇到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如瘟疫等,死亡的人数会远远比战争中死人多很多。比如14世纪欧洲爆发的黑死病,前后共有几千万人殒命,比战争多太多了。

中国历史上的传染病也不少,光是瘟疫,就曾让无数人因之丧命。据统计,从公元前674年至1949年,这2600多年的时间中,共记载有772年次程度不等的瘟疫,平均不到四年就有一次瘟疫。

比较有名的是公元217年的瘟疫,曹丕说过,当时北方死伤甚多,自家人和亲戚都有损伤,一些士族大家甚至因此而衰落。我们所知道的建安七子,当时有五人就死在了那年的瘟疫中。要知道他们可不是普通人,医疗条件相对较好,平民百姓可想而知了。

那么,古人面对瘟疫等传染病,会怎么处理呢?这里,我们可以看看秦朝人是怎么做的。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了许多竹简,上面写满了字。经专家鉴定,这是战国到秦始皇时期,关于秦朝的法律、文书、医学、行政等的记录,对于研究秦朝具有重要的额价值。

睡虎地秦简中,就提到了当时人对传染病的处理方法,具体来说,分为三大步骤。

第一步:预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即便是今天,疾病也是要以预防为主,其实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国,人们就这么做了。《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某里公士甲等廿人诣里人士五丙,皆告曰:「丙有宁毒言,甲等难饮食焉,来告之。」……甲等及里人弟兄及它人智丙者,皆难与丙饮食。丙而不把毒,毋它坐。

大意是说:某里有二十人把同里的士伍丙送到官府,说丙口舌有“毒言”,大家不能和他一起饮食。后来官员审问了丙的年龄、籍贯、姓名、经历等状况,丙说自己外祖母当年有“毒言”,后来还论罪处理了。但是审定之后,官府认定丙并没有“毒言”以及其他过犯。

这个例子很明确,说明当时传染病“毒言”,大家发现疑似病例后,甚至会告知官府,可见当时人的预防意识很强。

第二步:确认

虽然传染病很可怕,但是秦人也不是“宁可错杀一百,不可放过一个”,他们也会根据标准,然后谨慎诊断。诊断之后,按照当时的法律,传染病患者被视同罪犯,还会迁到其他地方。上述案例中的丙,他外祖母因为患有“毒言”,就被认为罪犯。

第三步:隔离

为了防止传染更多人,秦朝设有专门的隔离地。上述案例中,丙的外祖母被确认后,认定为罪犯,流放其他地方。

《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有这样一句话:城旦,鬼薪疠,可论?迁疠迁所。“疠迁所”也称“疠所”,是专门隔离麻风病患者的地方。这种处理方法在当时是具有法律效应的,其目的就是防止传染,拯救更多的人。

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秦朝人就已经像今天一样,可谓是“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代的治安是如何保障的?古人出远门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经常可以通过一些古装电视剧看到一些侠客在出门的时候背后总是背着一把长剑,潇洒无比,好不风格。但是在事实上,如果就这么走在大街上,那么肯定会马上被官府的人给抓起来,而这几跟古人如何保障治安就有关系了。谢假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古人是如何保障自己安全的吧。

如果你是一位会功夫的人,那么你只需要带上防身用的棍棒就好了。然后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一下两下的。那么不会功夫的人一般是怎么出门的呢?

说起了古代就先说一下皇帝出门怎样保证人身安全吧,古代皇帝身旁都有侍从,都城内都有禁军。这些禁军将领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秦朝时期,章邯负责保卫秦始皇的安全。唐朝武则天时期,天子脚下的洛阳周边及洛阳城内有十二卫来保证安全。而即使是微服私访也会带上随从的了,所以说皇帝出行身边是有很多高手来保护的。

其实不光是皇帝有这种待遇,一般有钱人家的老爷们出门也会有人随从,随身保护人身安全,特别是一些高官,一般来说有钱的人更惜命,他们出行都会花高价请一些身手好的人在暗处保护。女子基本上一直都是保护的对象,而且在男女不平等古代,一般情况下女子都是养在深闺中的,根本就没有外出的机会,特别是出嫁前的有钱人家。就算是出嫁以后丈夫外出也是不会带女眷的。

古人出门很少独行,一般都会携带家奴,或找志同道合的友人结伴而行。在魏晋时期,

人们开始把郊游视为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尤其是文人,开始把理想与情怀寄托在郊游的山水中,游历四方,文人们在山河间品茶,饮酒作诗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是在此时诞生的。集体出游一来是出门在外,行李繁重,需要肩挑担扛。二来路上万一遇到歹人劫匪,也好有个照应。

大多数时候人们出行是不会选择在晚上的,乱世之时盗匪横行,治安不好.所以晚上是禁止出门的,因有官兵巡查,怕误认为是坏人。而且也害怕遇到坏人。而在太平盛世不是会宵禁的,但是晚上的时候视线也不好,一般不选择在晚上出行。在天快要黑的时候就会找个旅栈休息。

不过在古代官府也会出行一系列的政策来保证出行人的安全,古代人除了游学的士子之外,百姓离开自己的居住地都要携带官府出具的官凭路引,相当于现在的身份证加暂住证加通行证,出入城门的时候由看守城门的士兵一个个查验,做官的则要携带官凭或腰牌、令牌,相当于工作证,来查处人们的出行。而也会制定一些政策例如在客栈住宿也需要登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耄耋是多少岁 “耄耋”在古代是多少岁

全文共 246 字

+ 加入清单

耄耋(mào dié)指年纪在八、九十岁的人,也指年纪很大的人。耄,年纪约八十至九十岁。耋,年纪为七十岁。耄耋一词出自《汉·曹操·对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泽广及草木昆虫。”意思是老人能够只因为寿命到头而终结,这样遍施恩泽连草木虫鱼都能得到好处。

古时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寿”,而女性一般称“福”。在古代,能够活到耄耋之年的人,那都是相当长寿的。对于这样的人,我们应该非常尊敬。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更何况在条件比较恶劣的古代,要想活到八九十岁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古代银子真的是白花花的吗?真实样子到底是什么?

全文共 2416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经常可以在各种电视剧里面看到,古代人使用的银子都是白花花的,不管是一整块的银锭子还是碎银子,都是白的,银质的感觉,还有不少是人们把银子拿起来咬一口来确认是不是真的银的镜头。但是,古代真实的银子,真的和电视剧里面那样,都是白花花的样子的吗?真正的古代的银子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古人用的银子真的是这样的么?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古代真实的银子是什么样的

在没有纸币以前,除了以物换物以外,流通时间最长的就是银子了。我们经常会看到电视剧中的银子,形状大小统一,造型也很漂亮,工整。可实际上,古代的银子没有统一的大小,颜色也没有那么亮丽。

那古代社会,因为技术的原因,那时候的银子不是很纯,里面有很多杂质,所以看上去颜色比较偏暗,再加上长时间氧化的原因,银子也会越变越黑。

现在人们的纸币的真假辨认一般是通过看、摸,再者就是验钞机了。可是古代没有验钞机啊,这银子光摸、光看也不知道真假啊。于是人们就有了自己的一套辨认真假的办法。用的最多的应该是用牙咬了,另外也可以用火烧的方法来辨认,还可以用摔在地上的声音来判断真假。

所以,在古代,你见到的银子应该是大小不一,黑黑的,而且还带有很多牙印的银子,并非电视上的“白花花”的银子。话说回来,这样的“黑黑的”银子给你,你有兴趣要吗?2、银子的真实面貌

大家都知道,金子、银子和铜钱是古代最主要的货币,但其实白银真正作为流通货币,是在明朝才开始的,在明朝之前白银并不是法定的流通货币。最早的货币形式是贝壳,在春秋战国时候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形式的货币,有布、刀等等,知道秦灭六国之后,才正式统一了货币形式,改为铜钱,这种货币形式一直持续到清朝末年。在秦朝之后,各个朝代对铜制货币都有改进,但都还是保持着方孔铜钱的形式。从宋代开始,出现了交子,也就是最早的纸币,到元朝的时候,纸币取代了铜钱的主要地位,而且白银也开始在市面上流通。

直到明代,白银才正式称为法定的货币,也被称为“元宝”,而且至明朝中期开始,白银成为最主要的流通货币之一。甚至到了清朝,白银成为了最主要的流通货币。那么,古代的白银到底长什么样呢?要知道,银是一种贵金属,因为颜色白,所以常被人称为“白银”。银这种贵金属,很少是以单质形式存在的,大部分时候都是化合态的形式。白银因为供应充足,所以本身价值低于黄金,于是就被当做是货币的一种形式而被人类广泛开采使用。

因为白银很容易和其他物质相融合,所以在古代造假币的现象非常普通,许多人会通过一些化学手段在白银里混合着其他金属,比如铁、锡之类的。所以我们看到电视剧里经常会出现的一幕,就是店家在收到对方的银子之后,会在手上掂量掂量重量,其实这就是在看这银子里有没有作假加入其他金属。

除此之外,用牙咬是最常见的判断白银真假的方式。真的纯银比较软,用牙齿咬还能留印,而掺入铁之类的银子用牙齿咬是非常硬的。所以现实生活中的银子,上面全是人们留下的牙印。

另外,银子极容易氧化,大家都知道,氧化的银子样子就会发黑。所以,我们在电视剧里看到的银元宝大多都是白花花的特别亮,其实,真正的银子一点都不白,相反,市面上流通的白银大多都是黑不溜秋的没眼看。3、关于银子的历史

首先银子分为纹银和私银,纹银其实就是官方发放的,带有纹饰,而且成色和分量是以上面的纹饰为标准,所以基本是属于那种一切以实物为准的,比如说,一枚带有纹饰的“官银”,上面标的是足十两,虽然这样的银子上秤一看也就七两,不过这样的纹银却能够换足十两甚至更多的“散银”,所谓散银可不单单指的是那种一小块一小块的像小石子一样的“碎银子”,只要是非官方铸造的银子,哪怕是铸造的再大,也是散银,这就是私银了,而且这种小石子一样的银子一般都是从银锭上剪下来的,在很多朝代的大部分地方其实都是不会收这种银子的,除非是专门低价收银渣子重新熔铸的那种地方,或者一些黑店和不正规的店也会去收这种碎银子,只有少部分的地方才会收这种银子,毕竟这种银子的成色并不好,就算收了也只能低价去熔炼,哪在古代银子应该怎么花?一整锭的去消费么?

其实整锭的银子也不好直接去消费,一般来说只要消费,店家就只会找铜钱,根本不会给其他的东西,在影视剧中为了突出某位英雄好汉的豪爽,结账的时候经常,啪地放桌子上一个大银锭,然后说不用找了,潇洒离开,其实这种行为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在古代不管是官银还是私银,直接拿个大银锭去结账是违背法律的,因为店铺可不会预备如此之多的铜钱,所以消费的时候拍出一个大银锭,好点的店家会直接没收,要是运气不好,就可以报官说这个人闹事了,所以说还是老老实实的去按照官方的汇率去换成铜钱,然后再来吃饭吧,毕竟银子就算一两也是很值钱的。

在清朝末年的时候,一斤猪肉才二十文,一两银子却能够兑换两千文铜钱,在唐代贞观年间的的时候一两银子可以买到两千多斤大米。差不多人民币五千元,现在想想影视作品中,那些动不动就赏别人十两银子的富豪,那是真的富,想想现在谁会动不动就赏别人五万元呢?有些人认为古代的银子特别的丑陋,黑乎乎的,甚至一些文章都认为古代的银子扔到地上都没人捡起来,其实是不正确的,这一点影视剧的表达反而没有出错,首先那些银子的确拥有不少牙印,因为金银都比较软,而且当时有不少造假的,将青铜放入银子中一起熔炼,用牙咬一下可以验一下真伪,有牙印说明都是纯度相当高的,而且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古代银子都是经历了腐蚀的,所以才会发黑粗糙,虽然银子在古代并不会天天用,但实际上经历了无数人的盘来盘去,其实那些银子都是光滑无比白花花的。

古代的银子真的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恶心,黑乎乎的又满是牙印的破石子,毕竟货币的发展可谓是见证了华夏民族文明的进步,而金银铜更是跟随着发展成为了一代文化,也许现在的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做出了一些不少的变动,让一些无知的人以为这就是真正的历史,但是一些科普题材的差错更是让人啼笑皆非,还是请大家了解并重视历史,真正成为一个睿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古代的画圣是谁 谁是中国古代的画圣

全文共 48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古代的画圣是吴道子。吴道子的作画水平之高,年轻的时候便被唐玄宗所赏识,召到长安京城内作画。吴道子在随驾唐玄宗去泰山的时候,与陈闳、韦无忝两人一起绘制了《金桥图》。吴道子在绘画艺术上之所以取得如此卓然超群的成就,是由于他的勇于创作。

吴道子不仅善于画山水,他画的动物也十分的传神,曾在大同殿上画了五条龙,活灵活现让人惊叹不已。吴道子不仅在绘画艺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在教授弟子上也很有一套。他的弟子很多,也有不少弟子在绘画上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吴道子在绘画艺术上之所以取得如此卓然超群的成就,是由于他可以创新。他善于从复杂的物体形态中吸收精髓,把凹凸面,阴阳面,归纳成为不可再减的“线”,结合物体内在的运动,构成线条的组织规律,如衣纹的高、侧、深、斜、卷、折、飘、举的姿势,完全基于线条的组织而描摹出物体的性格。这种线的要求是严格的,每一根线都符合造型传神的要求,每一根线都充满了韵律美,这是集前代之大成而又有所创造的线。

吴道子的画风还被唐代和宋元以来的许多画家所效仿、借鉴。吴道子的绘画水平及技术对于唐代的艺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这也正是他被称为“古代画圣”的一大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代有多少人使用方天画戟?除了吕布薛仁贵还有谁?

全文共 1326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方天画戟,你第一个想到的人是谁?恐怕大概率会是吕布吧,《三国演义》中吕布使用的方天画戟,已经成了他的一个标志符号。不过在各种演义小说里面,方天画戟还不是吕布的专属,还有很多人也使用了方天画戟,比如薛仁贵。而在这两个人之外,还有不少,因为方天画戟本身并不是一种专属的武器,而是很多人都会使用的武器,那么除了吕布和薛仁贵之外,还有谁使用方天画戟是很出名的呢?

吕布真的使用方天画戟

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情节都是虚构的,包括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和张飞使用的丈八蛇矛。其实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当时最常使用的武器是刀和搠。搠是一种和枪类似的武器,长柄带尖的金属头,一般骑兵用搠,步兵用刀。

但是吕布使用方天画戟却不是虚构的情节,这武力值最高的吕布,与常人不同,他使用的武器就是这么奇葩。《三国志》中的“辕门射戟”可以证明吕布是使用方天画戟的,而这“奇葩”武器方天画戟在吕布手中,虎虎生威,随着吕布的成名,他的赤兔马和方天画戟也都分别登上“马中贵族”“神兵利器”的排行榜了。

那么,这么冷门的武器吕布是和谁学的呢?难道真的是无师自通吗?这种概率很小,且不说吕布天赋如何,他又从何处见到方天画戟呢?所以说,吕布有师傅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吕布的师傅

在《三国志平话》中,有一位传说中的用枪高人,这位高人就是童渊,童渊是赵云的师傅,赵云有一位师兄,叫做李彦,这位李彦的武器不是其他,正是方天画戟。李彦是并州人,与吕布颇有渊源,吕布的方天画戟应该就是师从李彦。

吕布与赵云,在三国中武力排名一个第一,一个第二。而且他们的箭术又都极为高明,说他们一点联系也没有,却是无法令人信服。

方天画戟的下落

当年吕布在白门楼被部下梦中所擒,将吕布交给了曹操,当时吕布的士兵见情形不妙,就有一部分士兵不愿意跟随曹操,于是溃散逃跑。赤兔马曹操带走了,这是有记载的。但是方天画戟却没什么记载了。很可能是当时的逃兵偷偷趁乱带走了方天画戟,从此方天画戟流落民间了。

薛仁贵的方天画戟

薛仁贵在出征的时候,没有趁手的兵器,在《薛仁贵传奇》中,有一个情节描写了这个故事。当时薛仁贵去一农户家饮水,发现一把方天画戟当民宅的顶梁柱在使用,于是薛仁贵花银子买下了这杆方天画戟,从此成了他的随身兵器。

薛仁贵本身就是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得到的方天画戟或许就是当年吕布流落民间的方天画戟,他天赋异禀,至此传承了吕布的戟法,从此征战天下了。

使用方天画戟的人

其实历史上使用方天画戟的人不少,只是吕布和薛仁贵最有名罢了,我再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历史上还有谁使用了方天画戟。

吕方,这是《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擅长使用方天画戟,说不好他就是吕布的后人。

郭盛,和吕方是好兄弟,外号“赛仁贵”,可见他的戟法极为不俗。

方杰,方腊的侄子,打起仗来有吕布的气势,曾经一人单杀霹雳火秦明,又战花荣和关胜、李应和朱仝。大有“三英战吕布”的意思,最终不敌死人逃跑,被柴进砍断马腿,这才搞定了他。

郭子仪,唐朝名将,他使用的武器也是方天画戟。

还有一个人,就不过多介绍了,那就是薛丁山,自然不比多说,家传的了。

结语

吕布和薛仁贵是历史上众多方天画戟使用者中的佼佼者。吕布和李彦学艺,从他与赵云相似的武艺就可以看出来。至于薛仁贵,恐怕是无师自通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古代是如何人口普查的 古代人口都是怎么统计出来的

全文共 4907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现如今能够得知我国人口的数量,基本上都是需要人口普查,而在很多古书典籍当中,也有对于古代的人口的记载,包括数量、分布地区等等,那古代是否也有人口普查类似的工作呢?古代是如何得知人口的准确数量的,古代时期的人口数量又是怎么样统计出来的呢?古人在这方面有什么办法吗?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1、东汉孝子背着母亲去县衙登记户口

《二十四孝》中的《行佣供母》,讲述了东汉江革孝顺母亲的故事。这个故事来源于《后汉书·江革传》:“江革字次翁,齐国临淄人也。少失父,独与母居。……建武末年,与母归乡里。每至岁时,县当案比,革以母老,不欲摇动,自在辕中挽车,不用牛马,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文中说到的“案比”,是指“案户比民”,也就是汉朝的户口登记与核查。

在人口统计方面,汉朝的“案比”要求比较严格,不仅指定了时间也指定了地点,还要求本人去到现场接受核查。按照《后汉书·礼仪志》中描述的场景——“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场面相当壮观。于是,即便江革的母亲年事已高,也要前往案比的县衙所在地。江革担心母亲坐车的时候,如果是牛马拉车的话,会有颠簸。为了让母亲能够舒服一些,江革甘当牛马,自己拉车。于是,乡里人称他为“江巨孝”,后来,孝感动天的他还被朝廷请去当谏议大夫。

在“七人普”中,如果被抽中“长表”普查登记的话,需要填写48项指标,其中,住户项目有19项,主要是了解居住情况,比如本户现住房建筑面积、本户现住房间数、住房所在建筑有无电梯等;个人项目有29项,主要是了解受教育、就业、婚姻生育和健康情况,比如生活来源、初婚年月、过去一年的生育状况等。

汉朝的案比项目也不少,编制户籍时,不仅要登记每户男女人口、姓名、年龄、籍贯等情况,还比现代人口普查多了一项——“相貌”,也就是身高和肤色。比如,据《居延新简》记载:“戍卒南阳武当县龙里张贺年卅长七尺二寸黑色”。这里面包括的信息就有职业、籍贯、年龄、身高、肤色等,大意就是,这个戍守边疆的士兵叫张贺,出生在南阳郡武当县龙里,30岁,身高七尺二寸,肤色黑。

登记身高和肤色,不仅可以防止造假,还可以顺带发现美女。汉朝的案比带有选秀的功能,遇到13~20岁的少女时,如果颜值比较高,就记录得特别认真。据《后汉书·皇后纪序》记载:“汉法常因八月筭人,遣中大夫与掖庭丞及相工,于洛阳乡中阅视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丽,合法相者,载还后宫。”据说,汉朝第一美女赵飞燕,就是在案比时通过选秀入宫,艳惊天下的。赵飞燕与杨贵妃并称“环肥燕瘦”,唐朝的李白也有诗为证:“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宁知赵飞燕,夺宠恨无穷。”“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最早的比较完整的人口统计数据,出现在西汉末年的汉平帝时期。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湖南经济通史》也引用了《汉书·地理志》的数据说,汉平帝时期湖南地区的人口是71万余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2%。其中,长沙郡43470户,235825人。

不过,以古代的交通条件和统计能力,能够把户口数和人口数精确到个位数,还是令人生疑的。更不用说曾经“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民”的大禹,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一书里说,所谓大禹“数万民”就是统计人口,还言之凿凿地说,当时统计的数字是13503923人。这种说法大概也就只能列入神话传说了。2、明朝建了960间房来存放“户口本”

户籍制度在封建社会,与徭役直接相关。在历朝的开国皇帝中,明朝的朱元璋应该是最为重视人口统计的。

早在起兵抗元期间,每次带兵攻克城池,朱元璋就向老百姓发放“户由”,户由上面记录了民户的姓名、籍贯、田土、房产等。为了取信于民,据《国初事迹》记载,朱元璋还“俱自花押”。

到了坐稳江山之后,朱元璋开始推行“户帖”制度。户帖可以说是今天的户口本的雏形。户帖由户部印制,上面记载了每户的人口、籍贯、年龄等信息,不仅有勘合字号,还有户部的官印。户帖一式两份,一份归户部,一份由百姓自己保存。

印制的户帖,虽然记载很详细,但是容易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也不好修改。于是,到了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又推出了“黄册”制度,黄册“以人户为母,以田为子,凡定徭役、征赋税用之”。后来,又编制了登记田亩的“鱼鳞图册”,鱼鳞图册“以田为本,以人户为子,凡分号数、稽四至,则用之”。

黄册不仅记录人口信息,还要标明和区分户籍种类。明代有民户、军户、匠户、灶户等户籍分类,不同的户籍对应不同的赋役。按照当时的规定,每十年编制一次黄册,由户部统一指挥,地方官府具体负责,称作“大造黄册”。地方官府以里为单位,每里制作两册,派遣官吏下乡逐户核查、填写信息。这两本册子,一本留在地方官府,是用青纸做封面;另外一本上交户部,是用黄纸做封面,后来就称作“黄册”。

每次上交的黄册越来越多,为了找地方存放,朱元璋选定了南京的后湖(今玄武湖),建造房屋专门存放黄册。到了明末,玄武湖黄册库房多达960间。

据统计,明朝一共大规模造了27次黄册,每次6万多册,南京玄武湖黄册库至少收藏了179万册。可惜的是,到了明朝末年,为了抵抗清军的进攻,明军就地取材,把黄册当作守城物资,有的拿去填充城墙,有的拿去制作火药引信,一下就毁掉了一大半。到了清初,黄册更是大量散失,甚至在路边论斤卖。清朝桐城诗人方文的《负版行》描述了当时的场景:“不知是何大书册,路旁堆积如芦柴。行人纷纷来买此,不论何书只秤纸。官价每斤钱七十,多买少买随人耳。借问此是何版图?答云出自玄武湖。”令人唏嘘不已。

不过,虽然官方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造黄册,“费民间无限金钱,不过置之高阁”,也没有得出令人心服口服的人口数字。史学界一直不太认可明朝的人口统计数量。《明实录》记载的明朝人口巅峰总数是6015万人,《中国人口史》认为,明末崇祯三年人口可能有1.9亿,崇祯十七年大约是1.5亿。《湖南经济通史》在考证明朝万历年间湖南地区人口时,也是采取估算的方法,估计湖南地区的户数在90万户至95万户之间,人口为500万左右。

就连明朝官修书《大明会典》在说到黄册时,先是肯定了之前的成绩:“国初核实天下户口,具有定籍,令民各务所业。”然后毫不讳言地指出:“其后休养既久,生齿渐繁。户籍分合及流移附属,并脱漏不报者多,其数乃减于旧。”由此可见,修造黄册确实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3、康乾30年里湖南人口增长了4倍多

纵观封建王朝时期,官府管理户籍统计人口,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派差和税赋,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沿袭旧例。

清军入关后,基本参照明代户籍管理和户口统计制度,确立了对州县赋役户的户籍管理和户丁编审的一套制度,凡“编审责成州县印官察照旧例造册”。所谓的“察照旧例”就是参考明代制度。

一开始是三年进行一次人口统计,顺治五年(1648)规定,州县赋役户丁“三年编审一次……凡造册人户,各登其丁口之数而上之甲长,甲长上之坊、厢、里长,坊厢里各长上之州县,州县合而上之府,府别造一总册上之布政司……总其丁之数而登黄册”。后来变成了五年进行一次人口统计,顺治十三年(1656)规定,州县城乡赋役户丁每五年编审一次。

明末清初,社会动乱不已,湖南地区也是烽火连绵,按照《善化县志》的描述,“残毁瓦砾,荆榛千里,如一青嶙,白骨所在皆然”。另据《长沙县志》记载,湖南地区当时有“弥望千里,绝无人烟”之说。战乱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口剧减。据《清朝文献通考》考证,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湖南地区人口只有121万余人。而在明朝隆庆六年(1572),湖南地区的人口有191万人。百余年间,人口少了三成多。

不过,清朝初年人口的减少,除了战乱的影响外,瞒报数据也是一大原因。几千年来,一直奉行的是按照人口缴纳赋税的制度,人丁越多,赋税越重。为了逃避赋税,瞒报人丁是常有的事情。康熙五十一年(1712),康熙下旨说:“人丁编审,按康熙五十年征粮丁册定为常额,其新增者谓之‘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格外开恩的“永不加赋”,从经济利益上消除了人口增长的约束机制。

到了雍正元年(1723),又推行“摊丁入亩”政策,正式取消了人头税。每户缴纳赋税多少随田亩而定,不再受人丁增加的影响。

人口增殖一旦摆脱了赋税和差役的制约,再加上农耕业的技术发展,人口数量就像脱缰的野马狂奔起来。

以湖南地区的人口统计为例,康熙五十年(1711)只有1550595人,但是到了乾隆七年(1742),就增至8445179人。仅仅隔了31年,人口就增加4倍多。再到后来的道光三十年(1850),湖南地区人口突破了2000万,达到20614000人。这样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不是自然增长的概念所能解释的事情。

1931年2月8日,刊登在湖南《大公报》上的湖南人口统计。4、民国查出了“四万万同胞”

民国时期,当时人口统计成员主要是警察。但并不是警察挨家挨户地上门调查,而是要各地方人口自己到指定地点进行登记。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口调查数据至今众说纷纭,但“四万万同胞”的说法却异常响亮,这是怎么回事?

1912年,中华民国刚刚成立,北京政府内务部就进行了一次人口清查,被认为是中国有史以来人口普查项目最详细的一次,不仅将各省的人口数按性别、年龄每5岁一组,从1岁至110岁编列,甚至对死于传染病的人数也按每5岁一组,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统计方式。这次调查结果一直拖到1916、1917年才陆续发表,但却只有苏、浙、赣等19省和绥远、京兆两特别区的数据,安徽、广东、广西等个别省却未调查,因此得出的41964万人难以让人信服。

1928年,面对混乱的人口数据,南京国民政府不得不启动人口调查,但这次调查却还是“带不动”。原本规定1928年底就要截止,但到1930年7月底,也只有16省和南京、上海、北平、汉口、天津5个特别市“交作业”,而其中还有3省交的却是“缺斤少两”。没办法,内政部只能对没交作业的12省进行“合理估算”,估出了全国人口474787386人。

这是民国政府第一次“官宣”全国人口总数,也是“四万万同胞”一词流行的最重要依据。

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在1953年,新中国开始了第一次规模巨大的全国范围的普查,这是中国第一次有了现代意义上的人口普查,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

回到目前进入紧张比对复查阶段的“七人普”,湖南人比较期待的数据应该至少有两个吧,比如,中国有多少人,湖南有多少人。此前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末湖南全省常住人口6918.38万人。这次是不是可以正式突破7000万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5、那些形形色色的奇葩统计

由于人口统计任务繁重,有些朝代也出现了偷懒的做法。

唐朝玄宗开元年间,人口统计和管理就比较混乱,据说有的地方政府“死不除名,生不入籍”,每年就是做做加法,在之前的户籍数据上略作修改,然后就报上去。

宋朝为了方便统计,干脆只统计壮年男子,“男夫二十为丁,六十为老,女口不须通勘”。不统计女性、老人、小孩的一个后果是,后世在研究宋朝人口时,只能估摸着推算。《湖南经济通史》根据宋朝崇宁元年的统计数据,估计湖南地区的户数是1194577户,以户均5人来推算,人口是5972885人。

元朝忽必烈时期,设置了一整套独到的人口统计方法。官府通过验人户、收成的多寡,分上、中、下三等户,每等再分为三级,如上上、上中、上下等,称为“三等九甲”,都登记在鼠尾文册中。之所以叫“鼠尾册”,是因为当时在统计造册的时候,把丁粮多的大户、富户编在前面,方便负担重役;把丁粮少的小户、贫户编在后面,方便负担轻役。前面的大户如虎头,后面小户为鼠尾,故称为“鼠尾册”。

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的时候,就对神奇的东方古国的“鼠尾册”盛赞不已。据《马可·波罗游记》记载,“这里的习惯是,城市中每个自由民,包括住在城里形形色色的人,都在门上写明自己、妻子、孩子、奴婢以及住在家里各人的名字,还要写明所养动物的数目。如果有人去世,就将名字抹掉。如果有孩子出生,就添上名字。这样,君主就能够知道城市人口的确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520在古代是什么意思 520在古代的意思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据说古代农历的五月二十日,是潘金莲毒死武大郎的日子。其实520在古代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寓意,在现代是表示我爱你的意思。520这天也是情人节,该节日来源于歌手范晓萱的《数字恋爱》中,“520”被喻为“我爱你”。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除了庆祝传统的节日之外,还很重视网络上的节日。网络情人节,是虚拟网络世界的第一个固定节日。定在每年的5月20日和5月21日,因为520和521的谐音都是我爱你。情侣们会在当天互送礼物,共同庆祝节日。

在520当天,朋友圈有着各种各样的晒幸福,不是鲜花礼物就是转账记录。而婚姻登记处,更是掀起结婚狂潮,比情人节当天还受欢迎。不仅玫瑰花大卖,餐馆和电影院也会爆满。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庆祝节日,也表达着自己的幸福时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西藏古代历史文化遗址盘点

全文共 1100 字

+ 加入清单

西藏是中国一片神秘的领土,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西藏的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而且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西藏文化。不仅如此,在西藏还拥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十分具有历史意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一些历史遗址吧。

象雄王国遗址

遗址距今约1600多年。象雄王国曾经在青藏高原显赫一时,本教就形成于此时。公元8世纪象雄被吐蕃王朝所灭。如今与着名的达果雪山、当惹雍错并存的象雄遗址存有无数断壁残垣,供人凭吊和观光。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发源地,对后来的吐蕃以至整个西藏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然而其神秘的消亡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迷。难怪今天有许多人煞费苦心仍找不到有关象雄文化遗址的蛛丝马迹,这也许正如一位作家所说“象雄是游牧民族。它不属于土地的文明”。

象雄的都城据本教传说是在被称为琼隆银城的地方,琼隆在今阿里扎达境内。扎达土林中确实有不少早期的人类洞窟遗址和岩画。在那曲尼玛县文部乡办事处不远的穷宗有大片遗址,也被称为象雄都城之所在。穷宗附近的当惹雍错是本教徒最看重的神湖,湖边今存一建于悬崖山洞中的寺庙——玉本寺,相传为本教最古老的寺庙,香火尤盛。

西藏古格王国遗址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阿里地区扎达县托林镇扎布让村西南约1公里处,是古格王国遗留下的规模最大的一处建筑群遗址,同时也是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约始建于公元10世纪前后,是吐蕃王朝第九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在吐蕃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

卡若遗址

卡若遗址位于西藏昌都地区昌都县以南约12公里处的卡若镇卡若村,属于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距今约有4000至5000年的历史,是西藏自治区历史上首次科学发掘的古文化遗址,是考古界公认的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另两项为拉萨曲贡文化遗址、藏北细石文化遗址)。该遗址面积约3.8万平方米,出土文物多达3万余件,包括石器、玉器、骨器和陶器等。

曲贡文化遗址

1984年10月,西藏考古学家在拉萨北郊娘热山沟曲贡村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处4000年以前的拉萨先民村居遗址,把拉萨的文明史推到4000年之前。曲贡文化遗址分布在曲贡村和军区总医院北面的山坡下端,坡上是裸露的山崖,坡下是拉萨河谷地。这个古老的村庄东西约150米,南北约30米,总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是迄今在西藏发现的海拔最高、年代最早、面积较大、文化层堆积较厚、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多种文化并存的遗址之一。被誉为拉萨的“半坡”。

猜你可能也喜欢:

具有宗教色彩的台湾妈祖文化

河南结婚风俗知多少?

河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

河南近代名人都有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古代瘟疫有多大杀伤力?曾改变世界历史走向

全文共 2152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历史上,瘟疫曾给人们造成的伤害要远超我们想象。可能爆发一场瘟疫带走的生命,要比一场战争还多,而且瘟疫带来的恐惧心理也是致命的。在没有科学的年代,这种让人类根本束手无策的灾难,只有通过各种愚昧的仪式才能消除内心的恐慌,但这一切其实都是徒劳的。瘟疫不仅可怕,其中的影响更是改变了人类的历史,下面就为大家讲讲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都因瘟疫而产生过哪些改变。

传染病自人类狩猎-采集时代就已经存在,逐渐发展的农耕-村落生活方式无疑为传染病提供了更加利于传播的环境。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传染病层出不穷的历史。在这些传染病中,一些大规模的流行性传染病,例如鼠疫、流感、天花、麻风,他们的威力超过冷兵器时代的任何武器,人类在这种传染病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甚至因此改变。

第一杀器——鼠疫

古罗马皇帝查士丁尼,是古罗马历史上一位文武两开花的皇帝。他对内集权,限制教会权力,推行律法,发展商业;对外不断作战收复失地。他在位的时期是东罗马帝国转型的重要时期;如果没有公元541年爆发的查士丁尼瘟疫的话,他可能会成为“最伟大的罗马皇帝”。

这股瘟疫从埃及一路通过巴勒斯坦、拜占庭帝国传播至整个地中海地区,导致整个国家国力迅速衰退,不要说收复失地,查士丁尼的力气差不多都用在镇压国内的混乱上。由于没有有效的手段控制瘟疫的蔓延,整个帝国弥漫在末日来临的氛围里,基督教借此氛围在地中海彻底奠定了坚不可摧的宗教地位。查士丁尼的雄心再也无法实现。

这场瘟疫持续了两个世纪之久,最终导致5000万人死亡,相当于当时世界人口的26%。这场瘟疫被后世研究认为带有明显的腺鼠疫特征,也就是后来说的黑死病。不得不说,鼠疫可以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大杀器。现代医学分出的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性鼠疫不过是传播方式和病症表现上的不同,然而致死率都很高。

说到黑死病就一定要说一下1350年那场导致全世界三分之一人口死亡的欧洲瘟疫。这场瘟疫的源头被认为是在亚洲,由商队、马帮一路向西传播带进了西西里岛。1347年瘟疫在西西里岛爆发后迅速蔓延至整个欧洲。很多城市里尸体随处可见,尸臭弥漫在空中挥之不去。

当时英国和法国正处在旷日持久的百年战争(1337-1453年)当中,英军本来一路高歌占领了法国加莱,然而黑死病当时正在法国扩散,并对交战中的英法士兵进行了无差别攻击,英军赶紧撤回了他们的不列颠岛,然而病毒如影随形。当时的人们不知道怎么治疗和防护,只能隔离、杀猫、杀狗,甚至杀人,但仍然无济于事。苏格兰本以为英格兰被盟友法军打退了,想趁机占点便宜进攻英格兰,夺下国王宝座,然而最后只把瘟疫带回了苏格兰。经此一役,经济衰退,人口锐减带来的副作用差点摧毁整个英国的封建体系。而稍微远一点的格陵兰岛也没能逃脱瘟疫的祸害:由于人口锐减导致了原本称霸格陵兰的维京人丧失了与当地原住民作战的能力,也无法再对北美地区深入探险。

鼠疫第二次袭击英国是1664年,伦敦大瘟疫,导致将近20%的伦敦人丧生。随着死亡人数的不断上升,人们意识到可能是猫狗传播了该病,又因此屠杀了数十万的猫猫狗狗。效果当然是无济于事,疾病随着泰晤士河沿岸的港口蔓延。这场瘟疫在1666年秋季达到爆发的高峰期后疫情慢慢减弱后得到控制。这场灾难的规模与伦敦大火或可一比。

距离现代最近的一次鼠疫是源于19世纪,持续到1960年代的亚洲瘟疫。这场瘟疫陆陆续续夺走了大约1500万人的性命。鼠疫的源头始于云南,当时清廷管理无力,西方国家已经发现云南矿藏丰富,矿业正值繁荣。鼠疫在矿地产生,又随着矿产运输分别传播到印度和香港,最终流向世界。这场瘟疫还被认为是当时杜文秀起义以及太平天国叛乱的诱因之一。而印度是这场瘟疫最严重的受害者,瘟疫在印度一直活跃到1960年左右才被控制到了几百人的规模。

天灾难防,人祸更悲哀

人类的发展史上有一种比较文明的开拓方式,叫做地理大发现。对于探险家而言是功勋,对殖民国家而言是商机,然而对“被发现”的民族而言,很可能是灭顶之灾。探险家不一定会带来战争,但一定会带来疾病,致命的那种,灭族的那种。

当年哥伦布带领西班牙人进入加勒比地区,除了带了烟草作为交换礼物,还把天花、麻疹、鼠疫全带了过去。当地居民从未接触过这些病,没有任何抵抗力,因此这些疾病爆发后导致加勒比地区南北部大约90%人口的死亡。1492年当哥伦布的船队抵达伊斯帕尼奥拉岛时,岛上的原住民人大约6万人,然而到了1548年该族人口不足500。

而探险家带来的悲剧同样在美洲大陆上演。根据统计,16世纪、17世纪之间,由于疾病传染导致大约美洲大陆5600万原住民死亡。有研究认为,正是由于这些死亡造成的人口锐减,使得原本用于耕种的土地长出大量植被并且吸收了比以前多的二氧化碳从而导致降温,短时改变了地球气温。

在斐济割让给大英帝国后,维多利亚女王奖励斐济王室去访问澳大利亚。斐济王室成员抵达澳大利亚时正值麻疹爆发期,而王室将疾病带回了他们的岛屿,并将其传染给了返回后遇见的其他部落首领和护送他们的警察。很快,岛上散落了很多被野生动物啃噬的尸体,整个村子被烧毁,一些病人也因此被烧死。这场麻疹导致斐济三分之一人口— 4万人死亡。不得不再一次感叹,传染病的传播能够扭转战争格局,改变种族命运,从而改写世界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