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午时三刻午门斩首(汇集20篇)

浏览

2357

文章

42

为什么古代斩首都是在午时三刻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砍头,为何要选在“午时三刻

午时三刻也就是现代时间的中午十一点至两点之间,而古代斩首都是在这个时间进行,是因为古代的人们认为太阳最猛烈的时候,就是阳气最足的时间,过了这个时间段,阴气就会逐渐滋生。

准确的来说,古人斩首的时间其实就剩十二点四十五分左右,这个时候基本算是午时的末端时间,按照古人的说法,如果错过这个时间的话,一天当中太阳最为猛烈的阳光就会消散,阴气就会在各个背影里逐渐滋生,所以在这个时间里斩首也是为了辟邪。

在古代的人们非常讲究阴阳论,在那时的他们看来,阳就是生,阴就是死,从生到死要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进行,不然的话阴阳结合难免会发生出不好的事情,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发展,所以选择一个阳气最足的时间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俗话“女怕午时生,儿怕子夜临” 孩子出生时的讲究 有无道理

全文共 136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在传统观念中,有一句俗语:“女怕午时生,儿怕子夜临”。这句话意味着女孩不宜在正午出生,而男孩则不宜在深夜出生。

1

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俗话

我们的祖先深信阴阳的观念。他们认为白天是“阳”,晚上是“阴”。正午是太阳最强烈、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而半夜则代表最阴暗的时刻。

如果女孩出生在正午时分,可能会有凶悍的性格,对丈夫或家庭不利。在古代男尊女卑的观念下,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相反,我们认为男孩应该阳刚、正气十足。如果他们在半夜出生,可能会缺乏阳刚之气,性格柔弱,并且容易患病。因此,为了平衡和塑造男孩的阳刚气概,古人忌讳女孩正午生、男孩子子夜降生。

然而,在现代相信科学的时代,我们已经抛弃了这种观念。孩子不论何时出生,只要健康和平安就好。男孩或女孩的性格和命运,更多受家庭和环境的影响。孩子的未来命运主要取决于个人发展,而不是出生时刻的选择。

2

二、不同的出生时间会带来哪些影响

1. 精神状态的差异

如果要说孩子在哪个时间出生比较好,个人认为上午最方便。因为上午,不论是医生还是护士,都处于精神饱满的状态。宝妈在分娩过程中,能感受到积极的氛围,这对于顺利分娩是有利的,此外,上午生孩子后,宝妈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以恢复精力。

而下午或晚上分娩,宝妈将经历长时间的阵痛,本就已经很疲惫。再加上白天周围人多嘈杂,宝妈的精神状态可能更差。如果拖到很晚才分娩,难免会感到疲劳和力不从心。因此,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如果能在上午或白天出生,这对于宝妈来说是一种小小的幸运。

2. 照顾新生儿的方便性

宝宝出生后,家人难免会手忙脚乱。该如何喂奶?孩子哭了该怎么办?如何给宝宝换尿布?宝妈不舒服应该如何处理?对于新手爸妈来说,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巨大的挑战。他们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如果宝宝白天出生,问题相对容易解决。他们可以咨询医生、护士,甚至向身边有经验的父母请教。然而,如果宝宝在晚上出生,医护人员可能已经下班或者值班人员较少,并且非常忙碌。此外,晚上大家都希望休息,不好意思去打扰身边的人。当遇到困难时,新手爸妈可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因此,宝宝白天出生更方便家人照顾。他们可以寻求关于喂奶、哺乳、育儿等一系列问题的专业指导。这样,父母可以轻松应对,宝宝也能得到更好的照顾。

3. 宝妈检查的便利性

产后妈妈并不意味着一切安然无恙。在这段时间,宝妈的身体非常虚弱,需要时刻关注和观察。如果出现任何小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如果宝宝在白天出生,一旦宝妈发现身体不舒服,可以立即咨询医生并进行检查。各个检查岗位的人员都值班,并且结果出来得更快。然而,如果宝宝在晚上出生,遇到问题会更加麻烦,有时还需要等到第二天工作人员上班。

4. 家人照顾的便利性

如果宝宝白天出生,家人准备所需物品更方便。即使缺少什么,可以出门购买。但如果在晚上出生,很可能商店都已经关门,无法及时购买所需物品。此外,宝宝白天出生,家人精神状态良好,可以轮流照顾宝妈和宝宝,让宝妈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而晚上出生,特别是在深夜,大家都很疲倦,难免想睡觉。此时,家人需要顾及医生的嘱咐,忙于照顾宝妈和新生儿,很容易感到疲劳。为了哺乳,宝妈不得不竭力保持精神,无法获得充分休息。

3

女怕午时生,儿怕子夜临这句话并不适用于男孩女孩的所谓“命运”。然而,如果真要说孩子哪个时间出生更好,个人认为白天出生,尤其是上午出生更为有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午时三刻是现在的几点?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12点45分左右

午时三刻是现在的12点45分左右。按照古代两个小时为一个时辰的说法,午时三刻就在11点到13点之间,这其中最接近的时间就是12点45分。古代的人们虽然没有钟表,但是他们发明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那就是天干地支计时法。

午时三刻是现在的12点45分左右。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时开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即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阴阳家说的阳气最盛,与现代天文学的说法不同,并非是正午最盛,而是在午时三刻。古代行斩刑是分时辰开斩的,亦即是斩刑有轻重。一般斩刑是正午开刀,让其有鬼做;重犯或十恶不赦之犯,必选午时三刻开刀,不让其做鬼。

中国古代长期实行百刻制(清以后改为1日96刻),《说文》:“漏以铜壶盛水,刻节,昼夜百刻。”即每刻14分24秒,午时三刻(正午三刻)约当日12点45分。

古人认为人死阴气太盛,故选在一日阳气最盛时行刑,方能压制。当为正午12点,此时间是根据西安时间所定。中国古代早期常定都西安(东经108度54分),后改为北京(东经116度43分),两地时差约45分钟,但仍以西安阳气最盛时行刑。即北京地区午时三刻正为西安地区午正。

古代的人们虽然没有钟表,但是他们发明了属于自己独特的计时方法,那就是天干地支计时法,他们那个时候一天就只有十二个时辰,过完之后就是另一天了,而且古代的十五分钟是一刻钟。也正是这个推算误导了好多人,他们认为午时三刻是11点45分,看着的确没错,但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午时”并非“午初”,11点45分指的是午初三刻,过了十二点才叫“午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午门斩首指的是哪个午门 历史上真的有午门斩首吗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午门斩首中里面所说的午门其实也就是故宫的大门,但是这里根本就不可能会有午门斩首,这完全就是大家特意杜撰出来的。毕竟王家的威远是不可能会被侵犯的,在什么地方都可以斩首,怎么可能就会选择在大门口呢,因此这完全就是虚构的。

午门是什么地方

这也就是紫禁城的大门,在南北轴线上是在明朝永乐18年期间创建。之所以被称之为午门,是因为正好朝着太阳,当时在明代的时候会被称之为5凤楼。

午门斩首真的存在吗

大家印象比较深刻的估计就是历史中所看到的斩首,在这里其实并不是斩杀犯人的地方。古代如果需要去斩首,大部分的情况下都会选择一些比较热闹的地方,比如会选择菜市场,比如会选择柴市,就是希望能够有效达到一个震慑的作用。午门本身就属于紫禁城的内部,而且边上还会有天安门,有大清门,有端门,根本就不可能会选择在这里斩首。这简直就是影响到整个居住的环境,因此在当时的历史上,这些都是不可能会存在。

午门的作用

明朝时期,午门虽然并不是直接作用于斩首,但是同样也是皇帝,用来惩罚人的地方,主要就是杖罚。比如经常性都会听到打20大板或者打30大板,主要惩罚的地方就是在这里。

明武宗朱厚照当时正好借此机会出游,可没有想到居然被很多的大臣阻止,这也会让明武宗觉得特别生气,直接就把这些大臣进行杖责。主要是因为站着比较杖责,其中有11个人被直接的打死。

朱厚熜准备让自己的亲生父亲成为皇帝,可没有想到又让大臣阻止,有无数的大臣一直都在跪着,始终都不愿意起来。当时就直接下令,把这些人全部的抓起来,然后关进监狱中。五品以下的直接就进行杖责,有16个人被打死。

午门在历史上这还是存在的,但一直到明代的时候,才出现主要是皇帝教训大臣的地方,并不是用来斩首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午时已到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含义?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午时已到”这个梗出自暴雪游戏《守望先锋》,是《守望先锋》中的角色麦克雷的终结技语音,英文原版是“Its High noon”,国服的中文配音则是“午时已到”。超强的近战能力使麦克雷在国服获得“麦爹”的荣誉称号,当玩家们听到“午时已到”就说明麦克雷要放大招了。

中国古代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是两小时,午时即日中,指的是上午11点至下午1点这个时间段。“Its High noon”是美国西部片里很有名的一句台词,西部牛仔通常选择在正午时分决斗,因为这个时候阳光不会直射任何一方的眼睛,确保决斗双方处于完全公平的条件下,只有枪法的优劣能决定彼此的生死。

正午是最公平的决斗时刻,所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现在是一决生死的时候了”,符合麦克雷西部枪手的身份装扮和该技能的设定。另外中国古代有午时三刻处决犯人的传统,结合汉语的文化内涵来看,中文配音“午时已到”有该送你上路了的挑衅意味,是比较恰当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故宫正门为什么叫午门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古代把经线叫做子午线,南边为午,北边为子。午门是紫禁城南面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位当子午,故名午门。

故宫是北京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去北京游玩的游客如果没去故宫心中都会留有一大遗憾。那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故宫正门为什么叫午门。

详细内容

1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 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大清门,其后有太和门。

2

午门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大清门(明代称大明门),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 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 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3

午门有五个门洞,可是从正面看,似乎是三个,实际上正面还有左右两个掖门,开在东西城台里侧,一个面向西,一个面向东。这两个门洞分别向东、向西伸进地台之中,再向北拐,从城台北面出去。 因此从午门的背面看,就有五个门洞了,所以有“明三暗五”之说。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可以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在清代,文武大臣出入左侧门,宗室王公出入右侧门。左右掖门平时不开,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大典时,文武百官才由两掖门出入。

4

午门也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皇帝在立春赐春饼;端午日赐凉糕,重阳日赐花糕。农历十月一,颁发次年历书。每年腊月初一,要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

5

午门正中门楼左右的两座阙亭,内设钟鼓。何时鸣钟,何时击鼓,都有规定。皇帝祭祀坛庙出午门钟;皇帝祭祀太庙时击鼓;皇帝升殿举行大典时则钟鼓齐鸣。 当然,清代皇帝每年十月初一要在午门颁发第二年的历书,举行颁发仪式,叫“颁朔之礼”。 在明代,皇帝在午门外广场杖打犯有过失的大臣。明代大臣受“廷杖”刑罚的为数颇多,当场被杖打死亡的这种说法是没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唯一一个被斩首的皇帝是谁?他是南明第一位皇帝?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明朝皇帝中,唯一一个被斩首的皇帝是谁?

这就是南明的第1个皇帝,也同样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弘光帝朱由崧,作为一个皇帝,可没有想到居然会被斩首,也真是让人觉得有一些匪夷所思。

朱由崧是福王朱常洵的儿子,从小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过着舒适的生活,但是在朱元璋去世之后,明朝辉煌了将近300年也开始逐渐的进入到落幕的阶段。明朝进入到晚期,依然还是这一个人控制政治,可是他却没有做出任何的皇帝风范,也没有做出一个皇帝应该做的事情,也就是因为如此才导致后来的悲剧。

一天到晚只知道沉醉于纸醉金迷中,每天都只喜欢美酒和美女,当时的明朝本身就是一直不停的征战,他把这件事情全部都托付给军中的大臣,自己完全不会过问,也并不担心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后宫。

时间久了之后就会导致宫中还有军营中的这一些人都会觉得有一些不满,那么多的人都拼了命的保护整个国家,可是做一个皇帝根本就不管甚至不担心,只顾着自己逍遥法外。

军营中的士兵士气逐渐的下降,以至后来出现惨重的损失,清军在破了国门之后马上就闯了进来,这个时候作为皇帝居然选择逃脱。可是就算选择逃脱也没有任何的作用,根本就没有逃过对方的眼睛,马上就被捕,而且又被押送到京城,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直接就被斩首。

后人对于朱由崧的死,一点也没有觉得惋惜,所有人都会觉得这本身就是罪有应得,更是死有余辜,如果不是选择这么做,相信也不至于会过着这样的一个生活吧,那么不知道大家对于这样的一件事情又有着什么样的一些说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故宫午门为什么是凹形的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北魏洛阳阊阖门和唐朝洛阳应天门的形制基础,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便于军事防御,有瓮中捉鳖之意。

故宫是 我国古代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建筑精美,设计恢宏大气。下面咱们就来说说故宫午门为什么是凹形的。

详细内容

1

午门的平面呈“凹”字形,沿袭了北魏洛阳阊阖门和唐朝洛阳应天门的形制基础,是从汉代的门阙演变而成。便于军事防御,有瓮中捉鳖之意。

2

午门城台上正中建筑为九五开间的重檐庑殿顶城楼,通高35米。两观城台上各建13间连檐通脊明廊,且明廊南北各有一座鎏金宝顶的四角攒尖崇楼,它们与正中的城楼连在一起,俗称“五凤楼”。

3

午门城楼坐北朝南,东西两边对峙,形成三面环卫的格局。不但显示皇权的威严, 还具有护城功能,成为古代防守城池的最佳构造。

4

午门城楼正殿东西侧分别是陈钟和暮鼓,是皇帝亲祀祭享、文武百官上大朝所用。每当皇帝亲祀坛庙出午门时,午门便鸣钟;而皇帝祭享太庙时,午门便击鼓。每当举行大朝礼时,午门便鸣钟击鼓,百官以钟鼓声为进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午门的用途是什么?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午门的历史用途很为显要、遇有皇家典礼及皇帝出行等重大活动皆在午门外广场设仪仗队,以此彰显皇家威严,在春节、冬至、万寿节等重大节日,皇帝亲临午门赏赐臣子花糕、凉糕等食物以示庆贺,若有皇帝登极、亲政、出巡、亲征及受献俘礼等重大典礼活动午门均是重要的仪式场所。

午门,是紫禁城进出的正大门,从明朝永乐十八年的时候开始修建,一直到现在依然孤独的矗立着,而许多人觉得午门神秘,并不是它的意义隽永,年代久远。

午门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实行刑罚,这种刑罚就是廷杖,大臣犯了过错有时会被拉出午门外御道东侧进行杖打,起初只是惩罚性的轻打,后来竟然发展为杖打而致死,此法在明朝多有实行,其中仅正德和嘉靖年间的两次廷杖所致死人数就达二三十人,我们所熟知的心学大师王阳明也受过廷杖,此法在清朝少用,另外常在荧屏上看到的推出午门斩首或许是廷杖的演变,因为明清斩首一般都要示众,正所谓斩首示众,若有常在菜市口执刑。

在如今,紫禁城已成为游客旅游的景点,午门则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以彰显中华历史渊源流长,流传千古。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古代所说的“午门斩首”这个午门具体是指哪个门?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1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大清门,其后有太和门。

2

午门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明代称承天门)、大清门(明代称大明门),其后有太和门(明代称奉天门,后改称皇极门,清代改今名)。各门之内,两侧排列整齐的廊庑。这种以门庑围成广场、层层递进的布局形式是受中国古代“五门三朝”制度的影响,有利于突出皇宫建筑威严肃穆的特点。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顶。东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3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东西北三面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北面门楼,面阔九间,重檐黄瓦庑殿西城台上各有庑房十三间,从门楼两侧向南排开,形如雁翅,也称雁翅楼。在东西雁翅楼南北两端各有重檐攒尖顶阙亭一座。威严的午门,宛如三峦环抱,五峰突起,气势雄伟,故俗称五凤楼。

4

午门广场明代时,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名叫“廷杖”。起初只象征性的责打,后来发展到打死人。如正德十四年(1519)皇帝朱厚燳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皇帝发怒。大臣舒芬、黄巩等受廷杖者130人,有11人被当场打死。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漗,继承皇位后,欲追封他的生父兴献王为帝,遭到大臣们的抵制。群臣100多人哭谏于左顺门,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惩罚,当场毙命17人,所以民间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言流传。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为森严,犯人斩首决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等地刑场处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古代死刑为何选在午时三刻执行?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原因有二,其一,午时三刻是一天中阳气最重的时候,此时的阳气能够让阴气立刻散去,犯人不会成为恶鬼而回来找刽子手报仇。其二,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吃过午饭后,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会让人产生困意,有疲倦之感。在此时执行死刑,使囚犯有所放松,减轻囚犯的心理压力。

古代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差十五分钟十二点时开刀问斩。因为午时三刻太阳挂在天空中央,是地面上阴影最短的时候。古人认为这是一天当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杀人为“阴事”,无论被杀的人是否罪有应得,他的鬼魂总是会来纠缠判决的法官、监斩的官员、行刑的刽子手以及和他被处死有关联的人员。所以,古人选在阳气最盛的时候行刑,可以避免犯人死后再来纠缠。

另外,在“午时三刻”人的精力最为萧索,处于“伏枕”的边缘。“伏枕”,就是要睡觉的时候,此时犯人懵懂欲睡,行刑时痛苦会减少很多。若犯人被押送至法场后,时间还不到“午时三刻”,行刑官还需等待片刻,直至时间到了才能开刀问斩。如果错过了这一行刑时间,通常要推迟至第二天行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午时是几点到几点

全文共 173 字

+ 加入清单

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古人们以每隔两小时为一时辰,以此类推,午时就是11:00----13:00;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萨达姆当年是如何铲除身边的内奸的?美军针对萨达姆的第二次斩首行动为何失败?

全文共 1217 字

+ 加入清单

2003年4月8日,伊拉克战争期间,美国中央司令部摆出了一个超级乌龙,根据当时伊拉克战争的前线指挥官发言人巴特利特表示:美军在7日使用了4枚2000磅的炸弹轰炸了伊拉克重要领导人的开会会场。紧接着美军就有消息向西方媒体透露说:“萨达姆与他的儿子应该都死在了那个会场。”顿时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死亡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然而事实上,在清理废墟的时候发现,美军仅仅只是炸死了伊拉克的18名无辜平民。那么为何美军如此确信却又闹出个这么大的乌龙事件呢?而这就要从两个星期前的第一次“斩首行动”说起了。

3月19日,也就是美军地面大举进攻伊拉克的前一天,美军得到了一个情报,萨达姆与他儿子库塞隐藏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南方郊区的一个避难所。于是美军就立即策划了一次斩首行动。第二天20日,美军就开始对巴格达郊区的一片别墅群展开大规模轰炸,但是事后证明萨达姆当时并不在那里,所以第一次斩首行动以失败告终。

但是这次行动的失败并不是因为美军的情报出现了问题,而是萨达姆突然决定要离开。然而美军如此精确的进行打击引起了萨达姆的怀疑。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每天都在更换住所,而且知情人只有他的小儿子库塞以及他最信任的私人秘书阿比德。自己儿子肯定不会陷害自己,但是萨达姆却又不怎么相信跟随自己多年的阿比德会背叛自己。

这种威胁到自己小命的事情是绝对不能大意的,于是萨达姆决定测试一下阿比德。在3月26日,萨达姆亲自对阿比德下了一跳密令,要求第二天袭击多哈联军指挥部,并且要求阿比德要对任何人保密,包括萨达姆的儿子。次日,伊拉克就对多哈发射了一枚萨默德导弹,不过就在到达目标前的几秒钟就被美国的爱国者导弹所拦截,并且成功的摧毁。

虽说袭击最终失败可,但是萨达姆成功的排除了阿比德的嫌疑。虽说这件事情根阿比德没有什么关系,但是萨达姆还是怀疑跟阿比德有过接触人有关。于是萨达姆就命自己的儿子乌代开始暗中调查,仅仅过去了几天之后,乌代就传来了消息,说是共和国卫队的穆罕穆德上校与阿比德走的很近,私交不浅,而且在工作上也经常有交集。

有意萨达姆掌握不了确凿证据,所以并没有下令处决穆罕穆德。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萨达姆仁慈,只是他必须拔掉这个隐藏在身边的定时炸弹。于是萨达姆决定拿自己当“诱饵”将那个内奸给“钓”出来。4月6日,萨达姆告诉阿比德第二天在巴格达的某民宅中举行领导人会议,并且让他统治穆罕穆德负责周围的警戒工作。

次日,萨达姆一行领导人按时到了会场,不过在会议还没有开始的时候,萨达姆就提亚马上更换场地,紧接着一行领导人就秘密的从后门离开了。在萨达姆一行领导人仅仅离开了十分钟左右的时间之后,那栋民居就被美军的4个炸弹夷为废墟。内建被锁定了,埋伏在外面的乌代迅速就将试图逃跑的穆罕穆德给抓住了,萨达姆终于是拔掉了这颗钉子。

但是不久后随着巴格达的沦陷,萨达姆开始了长达8个月的逃亡之路,而美军也开始制定了第三次斩首行动。不过这一次萨达姆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的保镖出卖了他,最终被美军生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午时七刻是现在的几点,你分得清楚吗?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喜欢看影视剧的网友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情节,那就是古代犯人在经过审讯后,县官会当堂宣布囚犯的处理结果,接着就是在退堂前高喊“某某犯人罪大恶极,应于午时三刻问斩”。这里的“午时”指的是中午11点整到下午1点整,所以这也表明,处斩犯人的时间应该是中午的11点以后下午1点以前。既然如此,午时七刻是现在的几点呢?

刚刚已经提到,午时指中午11点到下午1点这个时间段,这里面的“刻”则是指精确的时间划分。古人将一个时辰划分为八刻,每一“刻”的时间为15分钟,和现代人所说的“一刻钟”同理。这样我们就能知道,午时七刻所指的时间是11点之后的第7个15分钟,众所周知,每小时是4刻钟,那么就表明,12点的第3刻钟就是古时候的午时七刻,也就是现代的12点45分。

一般通常情况下,午时七刻指的是现代人熟悉的中午12点45分,12点的第3刻钟就是古时候的午时七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什么是午时花呢 午时花有什么作用呢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在生活中应该都听说过非常多的植物吧,到是你了解午时花吗?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究竟什么是午时花呢,以及午时花有什么作用呢,跟着小编我们一起来学习啦。

什么是午时花呢

午时花(拉丁学名:PentapetesphoeniceaL.),又名夜落金钱,梧桐科午时花属一年生草本,本种的花午间开放而明晨闭合,故有“午时花”之称,而且常整朵花脱落,故又称“夜落金钱”。鲜红的花,碧绿的叶,呈现热烈的气氛。加之其吉祥的名称,大有“天女月夜抛金钱”的意韵,给人以希望、快乐和联想,名佳花好,故深受人们青睐。它多以盆栽观赏,或植于庭院、路边和花境中,均有诱人的美景。

午时花有什么作用呢

1、药用价值

含多种成分及微量元素,取根茎入药,煎汤内服,主治功能:清热解毒,对咽喉肿痛很有效果。外用:取适量药材捣汁,敷在外伤处,有止血功能。

2、装饰功能

午时花,同株可生长不同颜色的花朵,五彩缤纷,争奇斗妍。午时花喜阳光,摆在阳台上,其装饰功能很不错。

3、其他功能

午时花的奥秘:待花朵枯萎晒干后,捻去干枯的花瓣,会落下小黑色的种子,将它们栽培在泥土中,等春风拂过,阳光来袭,来年将继续发芽,生命力顽强。

午时花的生长环境是怎么样的呢

午时花是不耐寒,适宜在较高温、向阳和湿度较大的环境中生长,在土壤过湿或空气不流通的环境中,容易染病。并且它开花的时间比较特殊,从它的名字中,我们就应该知道它的开花时间了,通常都是在中午阳光最强烈的的时候盛开,这也是它本身最大的特点。然后等到光照减弱的时候,它的花朵就会马上闭合起来,而且常常整朵花都会脱落下来。

午时花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午时花十分的矮小,但是根茎和叶子十分的翠绿,花朵也鲜艳多色,花期长。午时花一般会用作园林用花,种植在花坛的周围和里面,颜色争相斗艳十分的好看。原产印度。中国广东、广西、云南南部等地多有栽培,以供观赏。亚洲热带地区和日本也有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为什么要推出午门斩首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因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在午门举行,后发展到打死人。正是如此,民间才会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言流传。实际上并不存在此种情况,只是讹传而已。

在电视连续剧里,经常会听到“推出午门斩了”等话语,午门似乎成了传言中处决死刑犯的场所,那么这是真的吗?为什么要推出午门斩首呢?下面就来说一说。

详细内容

1

因为明代皇帝处罚大臣的“廷杖”在午门举行。在明朝,如果大臣触犯了皇家的尊严,便以“逆鳞”之罪,被绑出午门前御道东侧打屁股,名曰叫“廷杖”。起初只象征性的责打,后来发展到打死人。如正德十四年(1519)皇帝朱厚燳要到江南选美女,群臣上谏劝阻,皇帝发怒。大臣舒芬、黄巩等受廷杖者130人,有11人被当场打死。

2

此外明嘉靖皇帝朱厚漗,继承皇位后,欲追封他的生父兴献王为帝,遭到大臣们的抵制。群臣100多人哭谏于左顺门,皇帝下令施行廷杖惩罚,当场毙命17人,正是由于这样的事件,民间才会有“推出午门斩首”之言流传。

3

但实际上明清皇宫门前极为森严,而且自先秦起,中国古代执行死刑就有较严格的规定,除了“立斩”的犯人外,并不是说斩推出去就斩的,一般须到秋季,经过秋审后再交由刑部执行。犯人斩首决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等地刑场处决的。

4

午门其实有它自己的历史使命。首先,是颁发皇帝诏书的地方。皇帝在立春赐春饼;端午日赐凉糕;重阳日赐花糕。农历十月一,颁发次年历书。每年腊月初一,要在午门举行颁布次年历书的“颁朔”典礼。遇有重大战争,大军凯旋,要在午门举行向皇帝敬献战俘的“献俘礼”。其次,彰显皇威,每逢重大典礼及重要节日,都要在这里陈设体现皇帝威严的仪仗。历史上,康熙、雍正皇帝都曾登临午门举行受俘礼,乾隆皇帝四次登上午门受俘,并写下受俘诗保存在午门楼上。午门是皇宫正门,又担负着这么重要的历史使命,怎么可能在此进行斩首,让皇宫成为不祥之地呢。由此可见,“推出午门斩首”只是历史的戏说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午时花花语及其传说

全文共 1470 字

+ 加入清单

午时花,也称半枝莲、太阳花,我们平时接触的可能比较少。它的特点只要是茎叶肉质肥厚,带赤色,卧地簇生,节上具白色柔毛;叶线形,长五、六分,有绿色斑纹,具短柄。下面小编带大家去了解更多午时花的相关信息,比如午时花花语及其传说

午时花的价格约为暂时未知。

性状鉴别 茎圆柱形,长10-15cm,直径0.1-0.3cm,有分枝,表面淡棕绿色或浅棕红色,有细密微隆起的纵皱纹,叶腋处常有白色长柔毛。叶多皱缩,线状,暗绿色,长1-2.5cm,直径约1mm;鲜叶扁圆柱形,肉质。枝端常有花着生,萼片2,宽卵形,长约6mm,浅红色,卷成帽状,花瓣多干瘪皱缩成帽尖状,深紫红色。蒴果帽状圆锥形,浅棕黄色,外被白色长柔毛,盖裂,内含多数深灰黑色细小种子。种子扁圆形或类三角形,直径不及lmm,具金属样光泽,顶端有歪向一侧的小尖,于解剖镜下表面可见密布细小疣状突起。气微香,味酸。

午时花可搁置在阴凉通风处,置干燥处。

午时花传说:

克丽泰是一位水泽仙女。一天,她在树林里遇见了正在狩猎的太阳神阿波罗,疯狂地爱上了他。可是,阿波罗连正眼也不瞧她一下就走了。克丽泰热切地盼望有一天阿波罗能对她说说话,但她却再也没有遇见过他。她只能每天仰望天空,看着阿波罗驾着金碧辉煌的日车划过天空,直到他下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每天都呆坐着,一到日出,她便望向太阳。后来,众神怜悯她,把她变成一大朵金黄色的午时花。她的脸儿变成了花盘,永远向着太阳,每日面向阿波罗,向他诉说她永远不变的爱慕。因此,午时花象征着沉默的爱。

功效和作用

午时花(拉丁学名:Pentapetes phoenicea L.),又名夜落金钱,梧桐科午时花属一年生草本,本种的花午间开放而明晨闭合,故有“午时花”之称,而且常整朵花脱落,故又称“夜落金钱”。鲜红的花,碧绿的叶,呈现热烈的气氛。加之其吉祥的名称,大有“天女月夜抛金钱”的意韵,给人以希望、快乐和联想,名佳花好,故深受人们青睐。它多以盆栽观赏,或植于庭院、路边和花境中,均有诱人的美景。

1、富含物质 全草含马齿苋醛(portulal),马齿苋醇(portu-lol),马齿苋酸(portulic acid),马齿苋内酯(portulic lacton),3-羟基马齿苋醚(3-hydroxyportulolether),5-羟基马齿苋醛(5-hydro-xyportulal),5-羟基马齿苋酸(5-hydroxyportulic acid),大花马齿苋酮(portulenone),大花马齿苋醇(poriulenol),大花马齿苋烯(portulene),苋菜红甙(amaranthin),梨果仙人掌黄质(lindi-caxanthin),红果瑞威那黄质(humilixanihin),甜菜醛氨酸(betalamic acid),甜菜素(betanidin),异甜菜素(isobetanidin),甜菜甙(beianin),异甜菜甙(isobeianin)等。

2、功效作用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主咽喉肿痛;疮疖;湿疹;跌打肿痛;烫火伤;外伤出血。内服:煎汤,9-15g,鲜品可用至30g。外用:适量,捣汁含漱;或捣敷。

如何使用正午花

1.疼痛和臃肿中毒,你可以在中午使用一定量的花,然后加入少许红糖,外用粉碎。

2.下午的花可以用来治疗水和火烧伤,下午用花将花朵涂在患处。

下午的花可以用来治疗儿童湿疹,花被打成鲜面条,受影响的区域每天涂两次。

下午的花可以用来治疗下午60克的有毒,肿胀和有毒的蛇咬,水煎服。或者在中午在患处涂抹80克压碎的皮肤,每天更换一次绷带。

午时花花语:

热情、激情、活力、隐藏的爱、沉默的爱、一直守望爱情的女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午门在故宫什么位置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午门故宫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通高37.95米,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午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故名午门。其前有端门、天安门(皇城正门)、大清门,其后有太和门。

扩展内容: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午时粑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午时

午时粑工艺:制作时将糯米、大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一天,沥干后,再加清水用磨磨成水浆,装入布袋内,控水制成吊浆粉。把虾米略泡后切成小粒。火腿切成小粒;芽菜洗净切成细末。芝麻炒香碾细。将当地一种野生植物的叶叫船叶切成5寸长、3寸宽的包叶。将猪肉洗净,剁成颗粒放入盘内,加胡椒粉、花椒粉、酱油、芽菜、火腿、虾米、熟猪油、味精、绍酒、川盐和匀成咸馅心。把白糖、熟面粉、桔饼、冰糖、熟猪油、芝麻粉和匀成甜馅心。

将锅里放上水烧开后,用吊浆粉揉成圆饼,放入锅内煮熟。取出后放入盆内,加余下的吊浆粉揉匀。将揉匀的吊浆粉分成剂子,分别包入甜咸馅心,搓成圆形后抹上一层熟菜籽油,用船船叶裹起上笼旺火蒸一刻钟,美味可口的午时粑就做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子时和午时分别是什么时间 子时和午时是几点到几点

全文共 884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其中,子时:23时至01时;午时:11时至13时。其中,古人认为,子时为阴极阳生之时,午时是阴阳转换之时最适合休息。

子时和午时各指什么时候?

子时:23:00--01:00之前。就是从前一天的23:00起至当天的凌晨01:00之前。01:00起算作丑时。

午时:11:00--13:00之前。就是从中午11:00起至13:00之前。13:00起算作未时。

一天24小时,划分为12个时辰。时辰与24小时对应关系如下:

子时:23:00--01:00之前;

丑时:01:00--03:00之前;

半夜11点-1点为子时白天11点-13点为午时

古代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时(23时至01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鼠在这时间最活跃。

丑时(01时至03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牛在这时候咀嚼白天没消化的食物。

寅时(03时至05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老虎在此时最猛。

卯时(05时至07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

辰时(07时至09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月亮又称玉兔,在这段时间还在天上。相传这是“群龙行雨”的时候。

巳时(09时至11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蛇在这时候隐蔽在草丛中。

午时(11时至13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这时候太阳最猛烈,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

未时(13时至15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羊在这段时间吃草。

申时(15时至17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猴子喜欢在这时候啼叫。

酉时(17时至19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鸡於傍晚开始归巢。

戌时(19时至21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狗开始守门口。

亥时(21时至23时):人定,又名定昏等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子午时是几点到几点钟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子时指的是23点到1点,午时指的是11点到13点。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制,在西周时就已经使用,汉代将其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时、日中、日出、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同时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子时:23点到1点;

丑时:1点到3点;

寅时:3点到5点;

卯时:5点到7点;

辰时:7点到9点;

巳时:9点到11点;

午时:11点到13点;

未时:13点到15点;

申时:15点到17点;

酉时:17点到19点;

戌时:19点到21点;

亥时:21点到23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