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白城市革命公墓【精品20篇】

会是什么?下面就由问学吧小编告诉大家白城市革命公墓吧!

浏览

2864

文章

934

篇1:八一七革命烈士公园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八一七革命烈士公园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八一七革命烈士公园位于福州市晋安区寿山乡岭头村。

1949年的8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在北峰岭头猪蹄亭山向国民党军队在福州的防守阵地发起攻击,打响了解放福州的第一-。猪蹄亭山又称猪蹄峰,强攻猪蹄峰是解放福州最激烈的一场战斗。该峰位于福州北门要塞,海拔524.4米,三面悬崖。1949年,国民党军第106军第50师派重兵把守,并在山前设置用木桩和铁丝网构成的鹿砦,扼住解放军主攻部队通往福州的咽喉要道。我军第28军第82师第245团3营于8月16日晚向该高地发起进攻,经过激烈战斗,先后夺取了猪蹄亭山北侧的两个山头,当天傍晚,在攻取主峰时受阻。8月17日凌晨,8连1排长刘新堂在部队屡攻不克的紧要关头,带领4名战士前去炸鹿砦,均壮烈牺牲;经过9班长李云才、副班长孙立文和杨家寿、孙德俊等数10名战士前仆后继的进攻,用生命打开福州的北大门,终于用鲜血换取了猪蹄峰战斗的最后胜利,为解放福州扫清了障碍。8月1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浩浩荡荡从小北岭向福州城挺进,解放了全福州。

八一七革命烈士公园于1999年2月正式动工兴建,1999年8月17日在福州解放50周年纪念日落成。烈士公园沿山修建,主要由牌坊、纪念碑、烈士墓三部分组成,大门牌坊高10.75米,四柱三门,横额“八一七公园”由原福州军区副政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直将军撰写,牌坊四副楹联由省、市六位诗词作家、书法家撰书。纪念碑主体建筑采用混凝土结构,碑身阴刻着“八一七革命烈士纪念碑”镏金大字,碑座三面饰猪蹄亭山战斗浮雕,再现了猪蹄亭山激战场面和军民欢庆胜利的情景;一面镌刻战斗简介,永铭烈士的丰功伟绩。烈士墓位于纪念碑后的山坡上,呈覆钵形,占地14平方米,目前归葬有猪蹄亭山战斗中牺牲的9位烈士遗骸,其他烈士遗骸还在寻找之中。

八一七革命烈士公园于2001年7月被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被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州市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和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9月被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

岭头村:岭头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

全文共 297 字

+ 加入清单

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为安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安庆市革命文物陈列馆是1993年建成的专题纪念馆,坐落在安庆市菱湖南路102号,和黄镇生平事迹陈列馆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馆舍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展厅面积1600平方米。陈列馆分为序厅、将军之旅、外交之途、艺术之路、起居复原陈列、多媒体播放等部分,以丰富翔实的珍贵文物、文献图片、纪录片资料,形象展示了黄镇同志作为将军、外交家、艺术家革命的一生、光辉的一生。多功能展区主要展陈《红色记忆——中共安庆地方史》,通过430幅图片、近百件珍贵革命文物充分地展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安庆地方党组织所走过的不平凡历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白河县革命烈士陵园

全文共 371 字

+ 加入清单

白河县革命烈士陵园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白河县革命烈士陵园

白河县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2年,原地魁星山南侧山凸处。1972年在铁道兵13师的帮助下,迁移至魁星山西坡。陵园占地近百亩,四面环城。北临东流汉江,南跨“铁龙”滚滚。整座园陵绿阴耸耸。园内建有纪念碑、魁星楼、碑亭、清风亭、革命烈士陈列室、革命烈士纪念碑等重点仿古建筑物。1989年9月被列为县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陕西省委授予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园内共安葬着158名烈士,他们当中有两次解放白河英勇牺牲的烈士,有为三线建设贡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铁道兵战士,还有在-中荣立一等战功的刘安林烈士,是白河县和邻近县、市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每年清明节及“五一”、国庆等重大节日,赶来扫墓瞻仰的干部、学生络绎不绝,年平均接待外来游客近4万人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云山革命根据地遗址

全文共 274 字

+ 加入清单

云山革命根据地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云山革命根据地遗址位于永修县。1928年1月,中共永修县委成立由150余人枪组建的永修游击大队,并决定在云山(今称“云居山”)建立革命根据地,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8月,游击大队改编为江西工农红军游击第八纵队;10月被敌军围剿而失败。1934年7月,驻扎在杨家岭的永修工农游击大队再度进军云山,并在真如寺开展整训,后于1935年3月再次失败。1935年9月,徐彦刚率红十六师在云山峡坪村遭遇敌军主力。在激战中徐彦刚不幸负伤,留在山中养伤,不久遇害牺牲。现存游击队整训旧址、徐彦刚殉难地遗址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陆军第六十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陆军第六十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陆军第六十三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位于从化区良口镇六三市石榴花山,年代为194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南从公墓方亭外缘外延10米,其余从公墓墓道、墓边线外延20米。

建设控制地带:南至公墓南侧现状道路南边线,西至105国道新城南路段现状路东边线,其余从保护范围外延50米。

良口镇:良口镇地处从化市北部,距从化市区25公里,总面积530.8平方公里,总人口37139人,下辖27个村民委员会和一个居委会。境内有美丽的流溪河和流溪温泉度假区,是一个山水秀丽的山区镇。 良口镇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山清水秀,景色秀丽,空气清新,旅游资源丰富,与流溪温泉度假区、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黄龙湖度假区、广州抽水蓄能电站等旅游景点连成一片,让游。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当涂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当涂革命烈士纪念碑为马鞍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当涂县塘南镇桃园行政村桃园自然村。时代为现代。

2017年7月28日,当涂革命烈士纪念碑被公布为马鞍山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遗址本体外5米;建设控制地带:遗址本体外10米以内为界。

塘南镇:塘南镇位于安徽省当涂县东南端,地处皖南首圩──大公圩腹地,驻地藏皇阁,传说汉武帝刘秀因躲避追兵藏于0而得名。全镇总面积63平方公里,辖13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3.2万,劳动力2万人。境内河网密布,沟渠纵横,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 塘南镇地理位置优越,东与江苏高淳接壤,距马鞍山市、芜湖市50公里,南京市80公里。水陆空交通便利,境内水泥公路。

展开阅读全文

篇7:马跑泉革命纪念地

全文共 320 字

+ 加入清单

马跑泉革命纪念地为渑池县文物保护单位。

马跑泉革命纪念地: 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渑池县东北仁村乡,距县城约35公里,四周群山相连,地势险要。1948年,马跑泉是豫西五地委、渑池县委和豫西五专署渑池县政府驻地,2月21日,国民党胡宗南整编第一师七十八旅,联合地方土顽和庙道会等反动武装偷袭马跑泉,制造了马跑泉事件,渑池县党政军干部和战士牺牲42人,被俘60人。至今这里保存有县委、县政府、县大队驻地和马跑泉事件烈士墓,五虎庙高地、烈士跳崖处和老牛圈等战斗遗址,加之马跑泉的历史传说与优美的景色,使这里成为一个集历史资源、红色资源、自然资源为一体的旅游圣地。近两年,县委、县政府把马跑泉革命纪念地作为渑池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梳理: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全文共 599 字

+ 加入清单

第三次科技革命

1、定义: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学技术革命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

2、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国际互联网是全世界由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3、生物工程是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技术科学。它是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组成部分发展新工艺、新产品,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1)这次新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2)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3)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

5、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1)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并进一步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2)科技进步使人类生活如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3)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自己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从而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希望上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历史复习资料的学习,能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对上面知识的巩固学习,相信同学们会考出好成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新泰革命烈士陵园

全文共 1052 字

+ 加入清单

新泰革命烈士陵园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泰市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89亩,背倚峭拔险峻、层峦叠翠的青云山,前拥碧波荡漾、一望无垠的青云湖,依山傍水气势雄伟。园内集中安葬着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和平建设年代1973名新泰籍有名革命烈士和719名无名烈士,其中著名烈士108名,1990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

为充分发挥革命烈士陵园“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爱国主义基地作用,打造新泰红色旅游圣地,新泰市委、市政府自2009年以来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对烈士陵园进行了改扩建。新辟烈士陵墓区5000平方米,建成“柳埠红”花岗岩卧碑烈士墓2000余座,对散葬在各地的新泰籍革命烈士全部进行了集中安葬;新建及改扩建革命史纪念馆1座、烈士纪念碑1座、牌坊1处、凉亭2处,烈士英名碑亭、无名烈士碑亭各1处,悼念广场2600平方米、景观广场500平方米、瞻仰通道3870米,新增绿化美化面积1万余平方米。新泰革命史纪念馆于2012年7月1日对外开放,馆内收集展示了大批历史珍贵资料和革命文物,展览分为平阳星火、浴血抗战、解放风云、英烈千秋四个部分,以实物、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详细介绍新泰光荣的革命历史,全方位展现革命先烈艰苦奋斗历程和伟大革命精神。整个革命烈士陵园形成了以革命烈士纪念碑、悼念广场、革命历史纪念馆为轴线,两侧碑亭、道路、美化绿化对称,与古新泰八景之一的“敖山峭壁”相呼应,道路畅通、卫生整洁,三季有花、四季有景,集瞻仰、祭奠、-、游览休闲、办公接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花园式单位,目前已成为泰安市委组织部党员教育基地、泰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泰市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泰山医学院等大中小学德育实践教育基地。

近年来,新泰市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按照国家、省《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保护办法》的规定,精心维护各类纪念设施,认真挖掘整理革命史料,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每年接待前来瞻仰的各界群众达4万余人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200余次,较好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与此同时,陵园各项管理工作和基本建设也取得了长足发展,2005年至2014年连续10年被评为“新泰市文明单位”,2011年荣获“泰安市党史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被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命名为“全省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全省民政系统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群众满意窗口”。2015年被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命名为“省级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立新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立新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东城区立新犬眠岭村北面的金桔岭山南坡,建于1966年。纪念碑内安葬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蔡焯、张检、袁生等14位烈士的骸骨。

纪念碑占地面积150平方米,碑高5.4米。碑座呈正方体,边长2米,用水泥、红砖构筑。碑的正面朝东南,碑身中间竖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纪念碑座上面横刻着“永垂不朽”四个字。碑座中间是油漆书写的碑文,现字迹全消。周围是140平方米宽的水泥平台,平台四周种有青松翠竹,四季常青。

因城市建设的需要和原有的纪念碑年久失修,1997年底拆除旧纪念碑。2000年3月,立新村委会在洋杞坑村与洋田沥村交汇处的山顶重建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广场占地面积1224平方米,新纪念碑长4米,宽3.7米,高10.5米,碑身中间竖刻“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黑色大字。

(东城区宣传办祁晓峰)

立新村:立新村坐落在上塘镇东大门,位于仙清路西侧,背靠绿嶂山,坐北朝南,本村户数132户,人口438人,共有水田168亩,旱田14亩,村民经济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人均收入3161元。为了把我村建设成文明、生态富裕的新农村。村两委团结一致,同心同德,兴建了480平方米的村办公楼;建设了办公楼前400平方米的生态、休闲广场;对广场前的河沟进行了治理,对村东、西二条溪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温塘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烈士陵园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温塘革命烈士纪念碑烈士陵园坐落在东莞市东城区温塘村南面大王公山下的温塘联办中学校园内。1966年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袁罗炯、卢昌、袁桥稳、袁丑引、袁旭基、袁发枝、钟根、李妹、袁成、陈林、袁邓加、袁丁、袁启厚、袁咸陈、袁享等16位革命烈士而建。纪念碑坐西朝东,水泥红砖构筑,碑座呈正方形,边长1.9米,碑高4米。碑的正面用红漆刻有碑文,字迹现已全消。

为纪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剿匪战斗中牺牲的温塘籍烈士,温塘村委会于2002年10月在温塘年丰山庄年丰楼旁边山麓新建革命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占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园内新建有黄色琉璃瓦的烈士纪念亭,亭长13.1米,宽10.8米,高12米。纪念亭的正前方沿着台阶而上栽种了两排挺拔的青松。亭内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坐南向北,碑长1.8米,宽0.2米,高2.25米。

东城街道:东城区原名附城区(2000年改今名),是市区四个区之一,面积1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万多,外来人口28万多。处于穗深经济走廊的黄金段,地理位置优越,接广深、莞深高速公路,靠京九、广九铁路,莞龙、莞长、莞樟及市区多条城市道路在区内纵横交错,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东城区充分发挥人文地理优势,以“开拓、创新、团结、诚信、务实”的东莞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都昌县革命烈士陵园

全文共 234 字

+ 加入清单

都昌县革命烈士陵园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都昌县革命烈士陵园

都昌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南山西面的山腰上,陵园有烈士墓及革命烈士纪念亭。墓建在360平方米的长方形平台上,上有革命烈士刘聘三、刘肩三、向先鹏墓。亭正中竖有一碑,上有邵式平同志的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亭正面檐下挂有“革命烈士纪念亭”匾,两边还刻有“芳名不朽,浩气长存”八个字。整个陵园松柏环抱,绿树成荫。1984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第四批全省重点革命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都昌县南山风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长建村头庵革命旧址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长建村头庵革命旧址为延平区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长建村头庵革命旧址位于延平区西芹镇长建村村头自然村,时代为近现代。

长建村头庵革命旧址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建村:长建村委会:距离西芹镇驻地南部5千米。大芹溪畔。辖长建、村头、堵兜3个自然村,有342户1382人。明洪武元年(1368)属开平里。清仍之。民国25年属第一区。民国25年属第一区。民国30年属西芹镇洪溪保。1949年属第五区。1952年属长建乡。1958年属火车头(西芹)人民公社。1984年改今名。海拔230米。长建村土地面积7650亩,其中耕地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紫金县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409 字

+ 加入清单

紫金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含烈士墓)位于紫金县紫城镇安良居委会安良街1巷(中山公园左侧),坐南向北,占地960平方米。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紫金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斗。其中评为烈士的有700多人。为纪念在革命斗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紫金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在城区五湖桥外草埔兴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1959年从紫城镇东风路迁于此,1992年重修。纪念碑由碑座、碑身组成,水洗石米饰面,方顶,高14米。碑身正面阴刻“永垂不朽”。碑座正面镶花岗岩阴刻“紫金县革命烈士纪念碑”,1987年徐向前元帅题写;后面镶花岗岩阴刻重修碑文,两侧镶“革命烈士英名录”。烈士墓在纪念碑后5米,高2.7米,直径4米,圆顶。纪念碑(含烈士墓)四周种植柏树。

1987年6月,被紫金县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1月,被紫金县委、县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1年6月,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安良社区:安良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运东地委革命纪念馆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运东地委革命纪念馆位于聊城市经济开发区韩集乡迟桥村东首。

运东地委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冀鲁豫边区建立的一个地级机构,最初辖聊城、茌平、博平、清平、齐河、东阿等县,与当时的鲁西北地委同时存在。运东地委于1939年春在博平小李庄成立,1940年迁驻茌平南部迟桥、大白一带农村,1948年6月迁驻聊城,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后并入聊城地委,地委建制撤销。今韩集乡迟桥、大白一带是运东地委、专署、军分区的常驻地,在此,运东地委领导全区300万英雄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运东地委革命纪念馆建成于2009年6月。纪念馆坐北向南,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由著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馆名。纪念馆第一展馆面积60平方米,馆内灯光设计独特,大红地毯铺地,设有展板25块、图片156幅,以生动详实的图文资料真实再现了运东地委领导全区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直至革命胜利的历史过程。展馆内另设展柜7个,采用透明钢化玻璃制成,陈列了当年实物12件,其中有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当时在茌南游击高小读书时用过的碗、盘,茌南老百姓为八路军伤员煎药所用的砂锅等。纪念馆院内还陈列了运东地委机关所在地军民生活使用的工具3件。

作为聊城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上的重要景点,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迟桥村:聊城高新区韩集乡迟桥村共有人口1155人,320户,党员30名,耕地2023亩,村“两委成员”4人。近年来,迟桥村在韩集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紧紧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以完善文化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多办实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汉口辛亥首义烈士公墓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汉口辛亥首义烈士公墓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辛亥首义烈士公墓坐落在武汉市江岸区球场路2号,为纪念在阳夏战争汉口保卫战中牺牲的无名烈士而建。占地面积4326平方米,是武汉地区现存辛亥首义烈士陵园中保持较为完好、安葬辛亥首义烈士最多的一处。1911年10月10日,震惊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武汉三镇相继光复。清王朝为挽回灭亡的命运,起义将士为捍卫革命成果,于1911年10月26日至11月2日,在汉口刘家庙(今二七路)、大智门(今车站路)一带展开了殊死搏斗。当时阵亡的2000余名起义军将士遗骸,由战时红十字会出面收集,分成六座大墓冢合葬于此,名“赤十字会义冢”,俗称“六大堆”。次年2月,红十字会在每座墓冢前立“国殇”石碑,以志纪念。1913年,红十字会和汉口各慈善团体将此处建成公墓,鄂军都督黎元洪题墓碑额“铁血精神”及“鄂军起义阵亡诸烈士墓”墓名。1946年,武汉行辕主任程潜下令汉口市政府在原址加以修葺,围以栅栏,建园立碑。陵园坐东朝西,定名为“辛亥首义烈士陵园”,并题书“辛亥首义烈士墓”碑名。1955年,将汉口单洞门一处辛亥首义烈士遗骸2000具,迁葬于此。1956年,陵园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政府重建陵园,立“辛亥首义烈士纪念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

全文共 1116 字

+ 加入清单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在北京市古北口镇南关外国道西侧长城脚下,用黄沙土堆积而成的高大墓丘,(俗称“肉丘坟”)。墓的四周用青砖砌着2米多高的花墙,东南方向有一门,门楼高3米。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属于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遗址,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历史罪证。

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用黄沙土堆积而成的高大墓丘,(俗称“肉丘坟”)。高6米,底部直径15米,墓的四周用青砖砌着2米多高的花墙,东南方向有一门,门楼高3米。门垛两旁写着一幅挽联,上联是:“大好男儿光争日月,”下联是:“精忠魂魄气壮山河”,横批是“铁血精神”。在墓前方竖着一通高2.5米花岗岩石墓碑,碑额中间镌刻着:“癸酉年古北口战役阵亡将士公墓”落款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中华民国二十四年三月立”。

1933年,古北口长城抗战结束后,在古北口东南两关,大街小巷尸横遍地,山谷田野,到处都有阵亡将士的遗体。牺牲在路边街巷的将士,由群众掩埋在菜窖里,山谷田野的遗体则由杨令公庙道人王乐如领人择地掩埋。后来,即中日“塘沽协定”签定后,由国民党中央政府起运500具尸骨赴蚌埠立墓另葬,还有一些尸骨,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捐款,古北口商务会牵头,请道人王乐如组织群众,再次从田野山谷收敛尸骨360余具,在古北口南关外西山根处挖了一个大坑,把这些尸体全部埋在坑内,一层苇席,一层尸体,共埋3层,最后在上边堆起一个高大的坟头(从此人们就称它为“肉丘坟”)。在坟头的四周砌起一道花墙,在花墙的门垛上写上挽联,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在坟前竖立一通墓碑。从此,这个公墓即成为炎黄子孙抵御外侮入侵的历史见证。可惜,在“文革”期间,此墓遭到破坏,墓碑被推倒,花墙被拆毁,坟头险些被铲平。

1993年,由密云县政协倡议并牵头与县政府共同操办,对公墓进行一次全面、彻底地修复,同时又新建一座“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纪念碑和碑亭。碑亭内竖立一尊长2.7米、高1.5米、厚0.3米的黑色理石镌刻的卧碑,卧碑的正面是由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何鲁丽亲笔题写的“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纪念碑”12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卧碑的碑文背面详细地记述着长城抗战古北口的战役的全部经过。

古北口村:古北口村来到古北口镇古北口村,在村南紧邻出关处的隧道旁,一座四米高用行楷镂金大字写着“古御道”的仿古牌楼,格外显眼。沿牌楼望去,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一条四米宽用青石板铺成的古道蜿蜒伸向蟠龙山深处。村支部书记宋立滨介绍说,起初这条古御道是1682年清康熙出关时修建的,如今为了重塑边塞文化、发展休闲经济,镇里参照当年的历史文献对其进行了复古改造,整条御道宽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牛圩坡革命烈士墓小董起义烈士墓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牛圩革命烈士墓(小董起义烈士墓)为钦州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牛圩坡烈士墓,位于钦州市钦南区文峰街道文昌社区居委会五马路。

牛圩坡烈士墓又称小董起义烈士墓。该烈士墓是为纪念钦县人民解放1945年正月初八参加小董起义被捕后坚贞不屈、英勇就义的13位革命烈士而建。1945年的小董武装起义在钦州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钦州革命史上是一次重要战争,小董起义有力打击了-武装力量,为钦州的解放起着关键的作用。

牛圩坡烈士墓建于解放初期,1999年4月2日被定为钦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进行了全面提升大改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

全文共 854 字

+ 加入清单

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孝感市大悟县城关镇澴河东岸江岗山西麓。

鄂豫边区,虎踞中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这里的革命斗争如火如荼,风起云涌,仅大悟县内就爆发了汪洋店、夏店、芳家畈农民暴-动和宣化店起义,随后建立起苏维埃政权。红四方面军曾在这里浴血奋战,先后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四方面军主力西进后,边区人民先后配合红25军和红28军,又坚持了5年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抗日战争时期,边区人民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1年,李先念-率领新四军第5师和鄂豫边区党委、行政公署移驻大悟山,在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下,5师健儿战胜了敌伪顽的夹击、包围和经济-,取得了反磨擦、反“扫荡”斗争的节节胜利,先后歼灭了大量日伪军,开辟了以大悟山为中心的纵横千里的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解放战争时期,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宣化店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序幕。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岁月里,大悟县先后就有7万多人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在册革命烈士8000多人。为纪念革命先烈,铭记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继承先烈遗志,1974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大悟县修建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

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于1974年动工兴建,1984年11月落成。主体建筑有鄂豫边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堂、中原突围烈士纪念碑。

鄂豫边区革命烈士陵园于1995年3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城关镇:大悟县辖镇,县府驻地。1949年属礼山县四区,为城厢镇,1952年礼山县政府机关由新城迁驻二郎店,同年,城厢镇改为城关镇。四区改为环城区,1958年属环城公社,1975年改城关镇公社,1979年建城关镇。位于县境西部,地处康水西岸,康水自北向南穿境而过。面积27平方公里,人口5.1万。西距广水火车站14公里,距107国道7公里。孝(昌)大(悟)、悟(大悟)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大窝山革命遗址

全文共 298 字

+ 加入清单

大窝山革命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窝山革命遗址

在大成乡联成行政村大窝山。1945年5月6日,广东南路人民抗日解放军纵队第三支队队长兼政委、中共四属党组织联络员兼军事特派员、白石水武装斗争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张世聪,在战斗中不幸中弹在此牺牲。

张世聪(1909~1945),乳名云生,字学明,1909年农历七月十一日出生于广东省合浦县白石水(今广西浦北大成)勾刀水村的一个小康家庭。他家世代以农为业,到了父辈兼营商业,生活稍为宽裕。后因匪乱,其父被匪劫持,拿不出赎金而惨遭杀害。年幼丧父的张世聪兄弟三人,他排行第二,全靠母亲操持,家景渐窘。他8岁开始读私塾,学习勤奋,成绩很好,1928年7月考入广东省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