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文物

文物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文物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文物问题。

分享

浏览

4426

文章

120

文物出境存在哪些风险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首先,要面对环境变化的风险。大多数的文物是几十年前出土的,有的甚至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由于历史悠久,再坚固的材质都会有一定程度损坏。在长途运输中,难免会颠簸,也会出现温度,湿度变化,这些都是风险。

2

接下来,就是运输过程的风险。出境前,要将文物包装好。这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和包装材料有一定的要求。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操作不好,或者材料不合格而导致文物损坏的情况。运输车运输,航空码放,固定方式等都会影响文物的安全。

3

中国美术官网就有一个例子。多年前,一批徐悲鸿的画作到台湾展览。结束后,运输商未采用珍贵文物运输方式。结果,在中转途中遭遇暴雨,损失惨重。

4

由于出境展览存在一定风险,所以一些非常珍贵的文物被禁止出境展览。国外也有禁止珍贵文物出境展览的政策,如法国禁止《蒙拉丽莎》等出境展览。

展开阅读全文

不同时期的文物使用的袋子也不一样!放错了就有点尴尬了

全文共 123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盘捻这件事儿算是现代文玩不变的核心,无论是菩提子还是木质文玩乃至宝石类文玩,都没能逃出盘捻这件事儿的范畴,变色、包浆、玉化,这是无数玩家追求的最终目标!那么说光盘就可以了么?其实也不那么尽然,盘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那就是放了!存放得当基本上事半功倍,存放要是出了问题那再怎么努力盘也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

1

前期

文玩前期是一个复杂且关键的时期,为啥说复杂呢?这是因为文玩上手前如果稍微讲究一点那么深度清理和细致打底基本上是不能少的!也正因为这样文玩上手之前的前期可能是整个盘捻过程最为复杂且繁琐的时期,这个时期需要玩家清理残余果肉、返碱等一众细节之后才能上手,一旦上手我们会发现一个明显特点。

那就是菩提子在这个阶段上色速度十分迅猛,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菩提子内部水分的挥发以及物件刚接触汗液油脂时候的充分吸收,这个阶段的存放是可以放在密封袋子里的,这其中的原因在于,首先新入手的菩提子并不稳定,水分的挥发和汗液油脂的沁入容易导致菩提子的内部不稳定,从而对环境温度、湿度变化产生反应,简单来说就是过早的开裂,这个时候放在密封袋子里可以有效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让菩提子时候度过文玩初期!

2

中期

密封袋子岁让能够为文玩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但是这个物件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文玩栖身之所,一旦文玩菩提子形成轻微包浆以后,文玩就不再适合存放在密封袋之中,这又是为什么呢?事实上密封袋的确能够抵御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也正因为这种相对恒定!菩提子在轻微包浆后再放在密封袋子里就会出问题,因为菩提子一过初期的加速变色期后其表皮之中的汗液油脂就会短时间内饱和。

换句话说轻微包浆后汗液油脂继续渗入文玩表面的能力会很弱,这种状态再继续放在密封袋里会让多余的汗液油脂无处可去,最后只能附着在文玩表面越来越黏腻!严重的时候会导致文玩无法下手盘捻。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爱通风透气的棉布袋子,这种袋子的好处在于可以让多余的汗液油脂通风挥发,同时强大的通风效果也可以让文玩的氧化速度上升!所以说中期养包浆棉布袋子绝对是不二之选!

3

后期

很多玩家会看到很多玩家用牛皮袋子、麂皮袋子,这些袋子其实并不适合文玩初期、中期使用!首先初期、中期基本上以盘捻、清理为核心,所以文玩的状态并不那么干净,而牛皮、麂皮袋子脏了并不好清理!其次那就是这两种材质虽然看着高大上但是透气性远不如棉布袋子来得更加优秀,所以中期养包浆这种袋子也绝非首选!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件事儿那就是牛皮、麂皮袋子比较高端。

从里面拿出来一串没盘的菩提子怎么着都有点不“配套”,所以没盘出来还得老老实实用棉布袋,经济实惠还靠谱!那么说牛皮、麂皮的袋子什么时候用呢?这两种材质的袋子基本上都是盘捻的后期,颜值稳定、包浆浑厚了,那么说这种袋子的优势是什么呢?除了颜值之外,那就是更好的保护性!对于容易断齿的大金刚菩提、文玩核桃等物件牛皮、麂皮袋子是不二之选!

4

结语

存放其实是一个很关键的步骤也是玩家最容易忽略的一个步骤,虽然看似不经意其实也许你和颜值之间就差这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开设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大学有哪些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共有34所大学开设文物修复保护专业,包括保定学院、太原理工大学、赤峰学院、景德镇学院等。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有哪些?大学名称保定学院太原理工大学赤峰学院景德镇学院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莱芜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艺术职业学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云南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江西陶瓷艺术职业技术学院江西陶瓷艺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四川艺术职业学院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北京艺术传媒职业学院河北东方学院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山东艺术设计职业学院文物修复与保护职业学院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是一门将现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知识相结合的新兴边缘学科。

培养不仅掌握数学、物理、化学、历史、文物考古的一般知识,还掌握文物材料分析和文物修复技能,能够在博物馆、考古研究和文物保护机构从事文物保护和研究的高级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有:中国考古学、文物学、博物学、无机化学与实验、有机化学与实验、分析化学与实验、普通物理学、高等数学、无机文物保护、有机文物保护、文物保护材料、防腐防霉杀菌、文物修复与保护实验、古建筑保护与维护、现代文物分析技术、文物与环境等。

展开阅读全文

圆明园的文物有哪些

全文共 608 字

+ 加入清单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是圆明园海晏堂外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时期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烧毁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截至2012年,牛头、猴头、虎头、猪头、马头铜像已回归中国,并在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在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免费捐赠青铜鼠头和兔头。捐赠的鼠首、兔首是北京圆明园丢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根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宫廷画家和词臣绘制的40幅分景图。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时,这幅珍贵的绘画被侵略者掠夺,献给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翡翠西瓜是中国清代的文物。它们是绝世国宝。它们是从美国进口的大量电气石制成的。瓜皮翠绿,条纹深绿:瓜中的黑瓜籽和红瓜肉也能看得见。深受慈禧太后的喜爱。她死后,翡翠西瓜被埋葬,后来被军阀孙殿英偷走。目前,她的下落尚不清楚。

圆明园的文物包括古色古香的珐琅瓷瓶、古铜器、金银佛像;皮革制品也很精致,其中很多都很珍贵,包括黑貂皮、水獭皮、水貂皮、羊羔皮等。圆明园是中国清代的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它建于1707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属公园长春公园和伊春公园(后更名为万春公园)组成,又称圆明园,被称为万园公园。清帝每到盛夏都来这里避暑、听政,所以圆明园又称夏宫。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洗劫烧毁,故址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高考数学以它出题 这件文物究竟啥来历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这件文物叫“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它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智慧和技艺,还体现了当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制度。通过研究和探讨这件文物,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更好地欣赏这件精美艺术品的独特之处。

“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是一件珍贵的文物,它的主人是北周著名的政治家独孤信。独孤信是北周时期的重要政治家,他曾担任过多项要职,包括尚书令、大司马、柱国大将军等。他是一位有才华、有谋略、有眼光的人物,对北周的政治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独孤信去世后,他的墓葬被安放在了陕西省长安县。

在独孤信的墓葬被发现时,人们发现了一件奇怪的物品,这就是“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这组印章并不是常见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印章,而是由8个多面体组成的。这些多面体的形状各不相同,每个面上都有一些小孔。它是由煤精制成的,这种煤炭具有坚硬、耐磨、易保存的特点,且煤精还是一种宝石,具有美丽的光泽和纹理。在古代,煤精被认为是一种有神奇力量的材料,常常被用来制作一些特殊的物品,比如这个多面体组印。

除了它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外,这件文物还具有重要的数学意义。通过研究这件文物,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对几何学和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比如,这个多面体的形状和结构需要通过一定的几何计算才能实现,古代工匠们已经掌握了这些技术。这个文物还反映了当时的审美和文化追求。多面体是一种具有对称性和美感的几何形状,且在古代常常被用来制作一些神圣的物品或者装饰品。在这个组印中,每个多面体的形状和细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雕刻,展现出了古代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审美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倒卖文物罪的法律规定

全文共 816 字

+ 加入清单

倒卖文物罪,是指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行为。我国刑法和文物保护法对倒卖文物的处罚都有详细的规定,那么法律规定的倒卖文物罪的内容具体是什么呢?下面就由小编为你介绍。

1、《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28日修订)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下列文物受国家保护:

(一)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二)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三)历史上各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四)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五)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文物认定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制定,并报国务院批准。

具有科学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同文物一样受国家保护。

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

(二)故意或者过失损毁国家保护的珍贵文物的;

(三)擅自将国有馆藏文物出售或者私自送给非国有单位或者个人的;

(四)将国家禁止出境的珍贵文物私自出售或者送给外国人的:

(五)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的:

(六)走私文物的;

(七)盗窃、哄抢、私分或者非法侵占国有文物的;

(八)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妨害文物管理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二十六条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禁止经营的文物,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女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3、倒卖文物罪的刑事处罚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的规定处罚。

展开阅读全文

故宫有多少口井?井里面那么多文物为什么不去打捞?

全文共 1037 字

+ 加入清单

故宫存在了也有六百年了,这六百年的时间里,发生了无数的事,住在其中有无数的人,而且有很多文物珍宝都在故宫里。故宫中有很多口井,井底下到底有些什么,恐怕不是一两句能说得清楚的,除了像珍妃那样死在井底的人,或许还有很多被丢弃的文物,不过既然井底有那么多文物,为什么人们不去把它们打捞起来呢?

由于中国古代建筑多以砖木结构,现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物其实并没有多少,但在一代代人的工匠们的精心修补下,还存留下来一些,比较典型的有安徽歙县 、四川阆中、山西平遥 、云南丽江、北京故宫。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宫殿,到现在为止已经有接近六百年的历史。而且它还被很多次战火、天灾洗礼过,但至今为止它仍然是世界上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木制结构古建筑物之一。

而在这六百年期间,它经历过100多场火灾却仍然屹立于北京,正是因为它里面有72口井,这72口井为故宫遭遇火灾的时候提供水源,避免它毁于一旦。

这72口井的职责就是灭火,并不提供饮水,这是因为一是水不干净,二是因为皇宫的饮水是来自北京城郊玉泉山上的泉水,那里水质更好。

故宫现在作为国家AAAAA级景区,它里面有无数的珍贵文物,有的是放在展厅里当摆件的,有的则是古建筑本身。

故宫的72口井里面有文物吗?答案是肯定有的,为什么不捞出来?

清朝时期有记载是捞过,民国时期也同样捞过,目的可能是为了清淤,但肯定也打捞上来过散碎器物,毋庸置疑,它们都属于过去的文物,而且肯定也有漏网之鱼。因为在这几百年期间不知道会掉下去多少东西,还有的是故意扔的。

且不说有没有东西掉下去,就拿大家爱看的宫斗来说,里面的尸骨肯定也不在少数,而且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有随身的东西,所以井里一定会有文物。

试问以今人之胆量,为什么不好好大干一场,打捞一番?

这并不是因为害怕井里面有什么令人害怕的东西,虽然有人曾猜测井里面打捞出来的尸骨说不定比文物还多,也有人猜测它里面有诡异的环境,但鉴于建国后万物皆不许成精,主要原因当然不会是因为这些。

有一种说法是现在的技术还不能保证在打捞的情况下可以不破坏井的结构,这是因为故宫的井口设计大多是只能容一个人通过,而井口本身的设计是为了防止有人不小心掉进去,这个说法倒似乎智商在线,比如故宫的珍妃井,就是因为慈禧命人将珍妃推下去溺死而命名。所以现在的珍妃井等其它井都加装了护栏。

历经前朝的打捞,井中假若真有一点零碎文物,估计也早就淹没在今世游客扔的钢镚里了。

宫女的眼泪、太监的怨念、王朝的嗟叹,在这些钢镚之下,或许有的已被压垮,有的仍在响着回声。

展开阅读全文

殷墟出土了哪些商朝文物?殷墟对中国考古有哪些重要意义?

全文共 2112 字

+ 加入清单

可以说殷墟的发现,又将中国可被证实的历史往后推了几百年,同时也证实了商朝的存在。虽然我们一直说中国上下有5000年历史,但在这之前,能被出土文物证实的历史可能只有2000-2700年左右,正是有了殷墟里的甲骨文才把后面这段历史又延续到了商朝。而且在商朝晚期又出土了很多青铜器,证明当时就已经有非常灿烂的青铜器文明了。所以说,殷墟的发现对整个中国考古界的帮助都是巨大的,也对中国历史进行了强有力的证明。

殷墟,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

以殷墟为支点建立起来的中国上古史体系,换成了遗址、文化、古城等一系列新术语、新概念,对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进程等人类文明重大课题作出贡献。

中国最早的车马遗迹——殷墟车马坑

殷墟在甲骨文中被称为“大邑商”。

1928年10月13日,当年繁华的都邑废弃3000余年后,董作宾带人在安阳小屯挖下一铲浮土,拉开了殷墟持续发掘的序幕。

90年后,我们隆重纪念殷墟,其原因不仅仅在于它丰富的地下遗存,更因为它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催生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发展,并成为世界遗产,让我们实现了与世界其它文明的对话。

中国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

证实商王朝的存在并非易事。

2000多年前,司马迁坚定地写下《史记·殷本纪》。然而对于这个比自己还早千年的王朝,司马迁除了记录王位世次,并无过多描述。当上世纪初疑古派纵横史学之时,商王朝是否真的存在过,甚至也成了一些人心中的疑问。

亚址方尊

1917年,王国维从甲骨文中考释出商代的“先公先王”,证明司马迁《殷本纪》的商王世次并非虚构,然而3000年前的商王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我们还是知之甚少。

上世纪30年代,考古学家在殷墟揭露的宫殿宗庙基址、王陵大墓,尤其是1936年临近收工时偶然遭遇的那一坑埋藏着1.7万片记录商王活动的刻辞甲骨,为商王朝的存在提供了坚实证据。

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刻辞卜甲)

1950年以后,发掘继续,证据延伸。布局严谨的“大邑商”逐渐清晰。复杂的路网、超过2000米的人工水渠,以及分布在近侧的居民点,勾勒出都邑的繁荣。

无数的陶器、青铜器、玉器从居民点和居民点附近的墓葬中清理出来。商王朝从此不再停留在司马迁的区区三千言,而是可以放心谈论的真实历史。

1YH127甲骨窖穴

没有殷墟,就没有中国考古学。

20世纪20年代初,“古史辨”思潮彻底动摇了传统史观。旧的历史观被打破之后,中国上古史该怎样重建?

西方学者在中国的探险和科考活动,将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介绍到中国。1921年北京房山周口店的发掘和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的发掘,默默地为考古学在中国落地做着准备。

1928年,随着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成立,殷墟发掘终于在万众期待中登场。

妇好墓

殷墟发掘不同于前:

首先,是选点本身与中国传统学术相衔接。当时甲骨文已经发现近30年。殷墟作为甲骨文出土地为学术界所知也已经20年,发掘殷墟已经是以金石学为核心的整个学术界的期待。

其次,殷墟发掘是中国官方学术机构组织的活动,除第一次发掘者是董作宾外,随后的发掘由受过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训练的李济、梁思永主持。

第三,殷墟的发掘是连续性的。从1928年开始到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殷墟共实施10次发掘。发掘的连续性,使得田野考古活动广受关注,学科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第四,殷墟发掘诞生了真正的考古学方法。1931年,梁思永在后岗确认的“三叠层”,奠定了考古地层学的基础,李济倡导的陶器分类法也是对现代考古类型学的有益探索。

陶罍

殷墟发掘是中国学术界对现代西方田野考古学的主动接受和有计划实施,鲜明地塑造和影响了中国考古学的性格。

从殷墟出发,由此上溯更早的文明便有了坚实的支点。

同样从殷墟出发,看商文明之后的中国历史,也可以有更为清醒的认知。

面对王陵区层层叠压的无头人骨,不寒而栗的祭祀坑,我们才会明白为什么后来的孔子坚持要“复周礼”,而不是“复殷礼”。

石臼

当然,殷墟也让中国与世界对话。

以殷墟为支点建立起来的中国上古史体系,已经换成了遗址、文化、古城等一系列新术语、新概念。

有了这些概念,商王朝、夏王朝才可以与古埃及的中王国、新王国相比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图坦卡门法老墓的意义;

有了这些概念,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才可以与两河流域的欧贝德、乌鲁克和古巴比伦对话;

有了这些概念,中国才可能对农业起源、文明起源、国家进程等人类文明重大课题作出贡献。

玉璜

殷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961年3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是国际社会对殷墟价值的普遍认同,也是对包括考古者在内的所有殷墟文化遗产研究者、守护者的肯定。

韩国学者金秉模曾受国际古迹理事会(ICOMOS)委托考察殷墟,他对殷墟留下这样一段评价:“殷墟是最重要的世界遗产之一。

玉鹿

殷墟不仅对于中国人意义重大,对全世界人民同样弥足珍贵”。

如今殷墟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受到全世界的关注,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从大邑商到世界文化遗产,90年的殷墟考古使我们对商文明的了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于这个消逝的王朝,我们也许还要经过相当长时间、还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更贴近它的真实面貌。

展开阅读全文

曾侯乙墓出土了哪些文物?300多件玉器还有一柄旷世神剑

全文共 981 字

+ 加入清单

曾侯乙是战国曾国国君,他的出生年份大约是在公元前475年左右,也就是战国初期。不过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曾侯乙此人,有人认为曾国就是随国,而曾国也会周天子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1978年,在湖北省随州市人们挖掘出了曾侯乙墓,这块墓总面积高达220平方米,从墓中出土文物更是不计其数。三百多件玉器还有64件青铜双音编钟,曾侯乙编钟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最大的一套青铜编钟。

在上个世纪,我国的湖北随县就发现了有一个旷世罕见的古墓,这个墓相信大家也很熟悉了,就是有名的曾侯乙墓。这个墓稀有的点不仅仅是它出土的文物很珍稀,这个墓其实还是一个“水墓”。发现这个墓的时候我国在进行基础水利工程建设,挖着挖着就发现有黑泥从地下涌了上来,再接着就是有一些青铜玉器漂了上来。施工人员在意识到情况不对之后就立即上报了国家文物保护局,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说的曾侯乙墓。

曾侯乙墓是曾国时期的墓葬,曾国虽然不见于传世文献,但是发现的墓却不简单,曾国大约存在于西周成康时期至战国末期,这个国家存在的主要作用大概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和主演抵御外来侵略的重要镇守关要。曾侯乙墓是曾国国君曾侯乙的墓葬,墓室的形状大概呈现一个“卜”字,中间没有墓道。墓中出土过很多的宝贵文物,其中就有闻名世界的成套编钟。其实,除了成套的编钟之外,还有一些值得我们关注的文物,这其中就有“玉具剑”。

剑和玉在我国的古代都是十分重要的文化代表,剑和玉都是古代人们的身份的象征,这两种东西既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结合在一块的,古代就有一类剑,叫做玉具剑,也叫玉剑饰,就是在剑柄和剑稍上加上玉作为装饰,一个完整的玉具剑由4块玉组成,分别是剑首,剑格,剑璏,剑珌。

这种佩剑也是中国古代规格最高,最为隆重的佩剑,帝王官员等平时上朝的时候也会佩戴这类的剑。《史记·田叔列传》也有这样的记载:“将军欲取舍人中富给者,令具鞍马绛衣玉具剑,欲入奏之”,由此就可以推想得出这玉和剑在我们古代劳动人民得心中的地位。

不仅仅是在雕刻上,对玉器的加工,最难的还是在于对玉器的抛光处理上,在曾侯乙墓中发现的“玉具剑”上的玉器,色泽柔和,看起来就很润滑,在部分玉器上还刻有人名。

玉器中蕴含的有太多的文化信息,是对古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每一个专家们在看到这样的“玉具剑”后都会不由得感叹:真是旷世神剑!让我们都不得不由衷的为古人的精湛技艺所折服。

展开阅读全文

清朝大官阮元被假文物羞辱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阮元是龙朝科举考试的状元,后来成为云贵总督的官邸。他被视为高官。阮元学识渊博,在经学、数学、金石学、编撰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他也喜欢收集文物,尤其是青铜器。据清代笔记《南亭笔记》记载,有一年,阮元利用闲暇时间在扬州收集了大量文物,并逐一进行考证。阮元在这方面很自负,经常吹嘘自己虽然老了,但从来不看文物,“老眼无花”。

有一次,有人给他看了一个青铜炊具。阮元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是水洗后的“青如瓜皮”。他相信这是真的,一定是秦汉时期的古董。他以极大的勇气买下了它。然而,在一次宴会上,他用这个炊具来上菜,结果,他吃了它。突然,炊具裂开了,汤溅得到处都是,让他丢脸。阮元勃然大怒。抓住他卖货物的人只知道那是假的。据说年销售量相当大。

结果,没有人相信阮家所收集的青铜器是真的,也没有人敢接受阮家所送的青铜器。

展开阅读全文

三大罕见珍宝,乔家大院的文物遗存

全文共 977 字

+ 加入清单

乔家大院在晋商文化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大构成部分。乔家大院本身的文化价值十分巨大,而在这其中,有三大文化遗存更是珍宝级别的古物,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都是哪三大文物吧。

万人球

一个挂在天花板上的水银玻璃球,据说为乔家从美国进购来。会按一定比例缩小所挂屋中人的影像在球上。当年乔家会客谈生意时挂房上以用来监视屋中人,可称为世界上第一个监视探头,为当时极罕见之物。

犀牛望月镜

犀牛望月镜是一面直径有一米左右的镜子,镜架镜框为木质最坚硬的珍稀树木铁力木所制。雕刻有祥云犀牛,祥云缭绕在圆镜下方如彩云烘月,祥云下方的犀牛回顾上瞥,似在痴望明月。

在乔家的三号院有一个犀牛望月镜,它高两米重一吨,采用东南亚的铁梨木雕刻而成,是国家的一级文物,同时也是乔家的镇宅之宝,整个宝贝由三部分组成,上面是镜子代表圆圆的月亮,中间是祥云,底座是犀牛,因此叫“犀牛望月镜”。

犀牛望月镜造型独特,样式美观,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观赏价值,堪称为稀世之珍品。镜子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上面镜子呈圆形,代表月亮,中间祥云,底座是一只犀牛,“犀牛”的谐音是“喜牛”,是大吉大利,喜从天降的吉祥物。

当年的晋商巨族-乔家大院的主人闻此传说后,便尊奉“犀牛望月”为生财镇宅之宝。从此“明月高照祥云绕,安居乐业鸿运来”今乔家仍供奉其宅地内。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西祁县特有“犀牛望月镜”系国家一级文物。

九龙灯

九龙灯是山西祁县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藏精品之一,清代,红木。昔日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侵华而逃向西安时,乔家捐赠30万两银子与太后以解燃眉之急。后慈禧太后为感谢其忠诚而赏赐了两盏九龙灯。全国至今未发现第三盏。

灯之主体上下通轴,共分3层。上层为葫芦形挂钮,其下有4条龙,龙首高昂,龙身盘曲;中层为八棱八面形灯身,其中四面为玻璃风景画,四面为水银玻璃;下层有5条龙,其中4条龙首向上,龙身呈“卍”字形,并能转动、伸屈;另有一条龙首向下,能四面转动,龙身盘于主轴。

在下层的4条龙头上均有灯台、蜡签。综观全器,制作工艺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结构造型独具匠心,动静结合,是一件既豪华繁缛,又实用美观的木雕工艺精品。经考证,在中国尚未发现有类似的第三件。

你可能也喜欢:

晋商名人代表有哪些,名震天下!

贯穿经营理念的晋商文化精神是什么

以“信”为真理,晋商诚信故事和传说

晋商没落的原因,说多都是辛酸泪!

展开阅读全文

泰坦尼克号100周年文物展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此次文物展上有300多件从海底打捞上岸的珍贵文物与观众见面。所有展品由获准独家从海底“泰坦尼克”号残骸中打捞遗物的美国泰坦尼克公司提供,有瓷器、瓶装酒、钱币、首饰、警报铃、瓷砖以及客房抽水马桶和洗漱用品等。很多物件和现在人们使用的并无多少差别,这从各个侧面让人体会到这艘百年前沉没的豪华邮轮在当时有多新潮。

交通

地铁: 1) 长清北路站(7号线)长清北路→博成路(左转) 2) 耀华路站(7、8号线)周家渡路→博成路(过长清北路) 3) 中华艺术宫(8号线)上南路→世博大道(左转)长清北路(左转)→博成路(右转) 二. 巴士站: 1) 中国馆班车1、2、3号线 2) 公交177路、83路、1301路(世博大道上南路站)

门票

门票95人民币

景点位置

浦东世博园区(原希腊馆)博成路408号(长清北路以西)

展开阅读全文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

全文共 1363 字

+ 加入清单

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以及丰富的宫廷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明清时期外国使团频繁访华交流,西洋工匠艺人被招募到皇宫,服务于宫廷,致使大量具有异国风情的工艺品及日用珍品在宫中陈设和普遍使用。这些外国文物日积月累,慢慢地构成了中国宫廷内独特的异国景观,留下了500多年以来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文化交流的历史印迹。

鼓浪屿是福建厦门的著名景区,位于厦门岛西南隅,全岛面积1.88平方公里,因岛西南方有一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美丽的鼓浪屿,风光旖旎,琴声悠扬,人文绚烂。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百年间,鼓浪屿是中国东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对外交流窗口。设计风格多样化的建筑群和园林景观的物质遗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地方文化与外来多元文化,成为中国与东亚和东南亚沿海地区交流、互鉴、融合的集中体现,鼓浪屿独具历史感与别样气韵,充分展现了国际化的特质。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由厦门市政府与故宫博物院合作建设。项目选址在厦门市鼓浪屿“救世医院及护士学校旧址”,旨在以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鼓浪屿,展示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大量外国文物珍品,从而使鼓浪屿异域风格的建筑遗迹与皇家珍藏的异域物品相互辉映、相得益彰。鼓浪屿面向蔚蓝大海,与台湾金门岛遥遥相望。历久弥新的西洋历史风貌建筑与山体、椰林、沙滩高低错落,融为一体,形成一派古老又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将历史风貌建筑、人文历史底蕴和其他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使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往的历史在当下实施“一带一路”全球化战略的时代背景下真正地鲜活起来,也使超越国界的艺术之美能够让更多海内外观众享用。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5180平方米。文物馆展出的文物,大部分一直保存在故宫库房里,从未向世人展示过。文物种类涵盖漆器、陶器、瓷器、玻璃器、珐琅器、金属器、织物、绘画、书籍、雕塑、家具、钟表、科技仪器等多种类别,分别来自英国、法国、德国、瑞士、俄罗斯、意大利、奥地利、美国、保加利亚、日本、朝鲜等国家和地区。这些文物来源主要是清宫旧藏,也有部分为民间征集或个人捐赠。时代跨越从16世纪至20世纪初,而以18、19世纪者居多。

用时参考

2小时

交通

位于原救世医院的旧址,距离三丘田码头不远,从三丘田码头步行约五分钟就可以到达

门票

每张门票为人民币50元(不含临展)

对学生、离休干部等人群的票价优惠,以现场公告信息为准。

开放时间

全年开放,遇到法定假期会延长或缩短开放时间,请随时注意公告。除法定节假日和暑期(7月4日至8月24日)外,全年实行周一全天闭馆的措施。

开馆时间:周二-周日9:00-17:00

点位置

鼓浪屿鼓新路80号,位于原救世医院的旧址,距离三丘田码头不远,从三丘田码头步行约五分钟就可以到达

鼓浪屿街道: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

该街道面积1.9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5373人。辖2个社区:龙头、内厝。鼓浪屿街道是中国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下辖的一个街道办事处。辖区范围即鼓浪屿的岛屿范围,面积1.9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5373人。鼓浪屿街道下辖2个社区:龙头社区(东部)、内厝社区(西部)。鼓浪屿街道辖区在2003年以前为鼓浪屿区,不辖街道乡镇。2。

展开阅读全文

靖港古镇江南民俗文物馆

全文共 610 字

+ 加入清单

江南民俗文物馆,由花轿馆、千尊古神殿、珍藏馆三个小馆组成。馆藏以明清民俗文物为主,可上溯至五代唐朝,总计上万件。民俗文物多为古代百姓喜庆、祭祀等大型活动中的常见物品,花轿、面具、佛像、各类珍稀文物,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的先民生活场景,集中反应出当地独具特色的民间风俗。

千尊古神殿,古神殿里陈列了36尊非常古老的石神像和很多小神像,在其他庙宇看到的都是金光闪闪的菩萨,一般都是用木头、泥巴等做成的,再涂以金铜粉,而我们古神殿里所陈列的都是上百上千年的老石像了,具有原生态美,所谓:“姜是老的辣,参是老的补,妖是老的精,那么神就是老的灵了”。诚信拜谒,心想事成。

花轿馆及珍藏馆,陈列着宋朝皇帝赵构赐给礼部尚书邓三凤的生日礼物,有900多年的历史了,相当于现在国家主席送给外交部长的礼物。馆中还陈列着文房四宝(宣纸、徽墨、端砚、湖笔)、铜镜、面具、花床、三寸金莲、花轿、凤冠等文物,底蕴深厚,值得深品。

景点位置

近郊望城县靖港镇靖港古镇

用时参考

2小时

开放时间

8:00-17:30

靖港镇:靖港镇和格塘镇成建制合并设立靖港镇靖港镇,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下游西岸,距离长沙城区约为30公里,属望城县所辖乡镇。地理上为洞庭湖流域南缘的大众垸区;南部、西部和北部分别与本县新康乡、格塘乡与乔口镇相邻,东面隔湘江与铜官镇相望。目前由长沙市区直达望城县城的高等级公路雷锋大道直接延伸至该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2003年12月31日,全镇划分为。

展开阅读全文

蚝岗民俗文物馆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2004年9月15日,在蚝岗苏氏宗祠重修启用之际,东莞市的第一家村级博物馆——蚝岗民俗文物馆也同时应运而生。蚝岗民俗文物馆的办馆宗旨是为了保护祖国珍贵文物遗产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它的成立体现了南城区党委和区办事处对村一级文化事业的支持和关怀。蚝岗民俗文物馆乃通过陈列清至民国时期的家具和陶瓷器等民间生活用具、用品,向人们展示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和习俗,借以达到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普及文化科学、历史文物知识的目的。此外,文物馆还系统陈述了蚝岗村苏氏的历史源流及发展脉络。该展览充分利用苏氏宗祠现有的空间布局,主要依照客厅、卧室、书房、课堂、饭厅、手工作坊等几部分进行陈列布置。同时对一些当时常见的生活用品如碗、碟、豆、炉、灯、壶等进行较为全面的展示。

蚝岗民俗文物馆收集陈列的家具有床、椅、台、案、花几、茶几、衣架、盆架、衣柜、书柜、书桌等十多个品种和碗、碟、罐、炉、盘、壶、蛊、枕、瓶、盆、砚、孟、烛台、灯盏、帽筒、笔筒等20多个器形,广大观众能从中领略到一些清至民国时期的生活风俗画卷和了解南城蚝岗村的历史发展。

南城街道:南城区辖区面积59平方公里,下辖17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4.7万,外来人口10.16万,是东莞的新城市中心和政治、经济、商贸、文化中心。 南城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广深高速公路、莞太大道、东莞大道、科技路、沿河路纵贯全境,市区二、三、四、五环路横越全区,交通网络十分发达。 2005年,全区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势头,。

展开阅读全文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

全文共 1310 字

+ 加入清单

陈毅故居文物陈列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陈毅故居座落于乐至县城北17.5公里的劳动乡正沟湾,这里山丘连绵起伏,小河依傍山势,在群峰中穿流,树木郁郁葱葱,燕剪碧落,系典型的浅丘民居。故居兴建于清代乾隆初年,陈毅太祖于乾隆丁卯年买下这块基业,后经扩建完善,共计有大小房屋三十六间,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为三重堂四合院布局,木质穿榫结构,房屋坐西向东。1901年8月26日,陈毅诞生在这座院落一重堂左侧的一间小瓦房里,并在这里度过童年时代。

1980年7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将陈毅故居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拨款维修,恢复原貌后对外开放。陈毅故居大门中央有-同志亲笔书题"陈毅故居"匾额,两边是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撰写的"直声满天下;殊勋炳世间"的对联。院坝左侧安放着陈毅与张茜的汉白玉雕像,故居内重点以实物展出陈毅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等情况,序厅等处悬挂有-、-的题词和全国著名画家、书法家的珍贵作品。距故居一华里处有陈氏宗祠,兴建于清同治八年,坐南向北,是一座木质穿榫结构的小四合院,雕梁画栋,古色古香。1922年陈毅留法勤工俭学回国在此居住半年,其间,他为家乡人民在故居外羊叉河上安装了水碾、水磨、水力轧花机和简易提水灌溉等机器,一直传为佳话。

1986年在离故居200米处的梅山修建了故居文物陈列馆,并于1987年8月26日正式对外开放。陈列馆以江南民居并吸取苏杭园林的特色布局,地势高低错落,曲径通幽。建筑面积1926平方米,结构面积12984.14平方米,共有大小庭院七个,房屋41间,其中展厅五个,面积700平方米。陈列馆-由一条长500米的条石围墙环绕,四周置翠竹、桂树、果树,一片郁郁苍苍。大门前筑石坝,两边是八字形梯坎,左右皆可上下,坝前及路旁塔柏成行,雪松挺拔,把陈列馆衬托得高大端庄。陈列馆前庭安放着陈毅元帅的青铜铸像,铜像高4.5米,身材魁伟,容光焕发。铜像两边则被数十棵苏铁所簇拥。内坝中央建有一水池,池畔有黑色大理石雕凿的诗碑,诗碑录陈毅元帅《大雪压青松》、《梅岭三章》等著名诗篇,把陈列馆装点得更加高雅别致。陈列馆内的五个展厅,按陈毅元帅的一生分为五个时期、十八个部分,以大量的实物、照片、年表、诗词、著述、信札、战役示意图,战绩统计表等系统地再现了陈毅元帅光辉的一生,史料共计四百六十一件。

陈毅故居及文物陈列馆不仅史料充实,展品生动、形象、丰富,具有极高的革命文物价值,而且环境优雅,风景宜人,已成为集园林、风光、纪念馆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并被列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基地。

保护范围:故居围墙四周外延10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0米。

景点位置

资阳市乐至县城西北30公里的劳动乡正沟湾

陈毅(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第一任上海市长。一、陈毅早年(1901--1927) 陈毅。

展开阅读全文

马祖历史文物馆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马祖历史文物馆座落在清水村胜利水库旁,在馆前罗列有四座雾炮,虽然年代久远却保存良好。该炮座是由东莒岛移来至此,原是配合东莒灯塔,逢浓雾或视线不清时,辅助指引的功用,以引导海上渔船。还有闽浙总督告示石牌,却因长年受风吹雨打而字迹多模糊难辨。

馆内分为民俗厅、景文厅、振武厅、怀德厅四大展示区,民俗厅及景文厅陈列历代马祖得文化资产,如服饰、器皿、古币、古花轿等;振武厅以图文资料展示马祖历史沿革;怀德厅陈列各级长官莅马巡视的纪录。从这些马祖昔日的各项生活器物、老照片中,可更进一步了解马祖人的生活方式!

乘车风向标:搭海线公车至清水,再步行往介寿公园方向即抵。

展开阅读全文

北投文物馆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北投文物馆位于台北市北投区,始建于日治时期的1920年。它最初为一座名为“佳山旅馆”的温泉旅馆,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由外交部接管,依序变为安置军民的“佳山宿舍”,招待-的“佳山招待所”,之后拍卖民间,由私人豪宅转变为“台湾民艺文物之家”,1984年正式改为“北投文物馆”,为台北市市定古迹之一。

北投文物馆位于幽静的北投山腰,占地约800坪,绿意环抱的庭园,矗立着台湾仅存的纯木造二层日式主体房舍以及陶然居别馆。优雅的环境曾吸引许多古装国片在此借景拍摄,本馆也因同名电影而有了“古月庄”的别号。时代变迁,北投文物馆虽经几度转手更名,但美景如旧,而且自2002年起福禄文化基金会聘请古迹修复相关领域的专家,用5年多的时间对其进行修复,最终在2008年以焕然一新之姿重新对外开放。跨入新生命历程的北投文物馆已经成为台北郊区一处结合历史建筑、台湾及日本文化展演、台湾原住民艺术专题展览等于一体的多元文创园区。

National Taiwan Folk Arts Museum

必去理由:台北郊区最著名的多元文创园区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保护文物古迹的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文物古迹保护对我国历史研究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必须全面认识到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来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实施,保护文物古迹的方法有哪些?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如下;

第18条、必须原址保护。只有在发生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或因国家重大建设工程的需要,使迁移保护成为唯一有效的手段时,才可以原状迁移,易地保护。易地保护要依法报批,在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19条、尽可能减少干预。凡是近期没有重大危险的部分,除日常保养以外不应进行更多的干预。必须干预时,附加的手段只用在最必要部分,并减少到最低限度。采用的保护措施,应以延续现状,缓解损伤为主要目标。

第20条、定期实施日常保养。日常保养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保护手段。要制定日常保养制度,定期监测,并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和轻微的损伤。

第21条、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修复应当以现存的有价值的实物为主要依据,并必须保存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遗留的痕迹。一切技术措施应当不妨碍再次对原物进行保护处理;经过处理的部分要和原物或前一次处理的部分既相协调,又可识别。所有修复的部分都应有详细的记录档案和永久的年代标志。

第22条、按照保护要求使用保护技术。独特的传统工艺技术必须保留。所有的新材料和新工艺都必须经过前期试验和研究,证明是最有效的,对文物古迹是无害的,才可以使用。

第23条、正确把握审美标准。文物古迹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为它的历史真实性,不允许为了追求完整、华丽而改变文物原状。

第24条、必须保护文物环境。与文物古迹价值关联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构成文物古迹的环境,应当与文物古迹统一进行保护。必须要清除影响安全和破坏景观的环境因素,加强监督管理,提出保护措施。

第25条、已不存在的建筑不应重建。文物保护单位中已不存在的少量建筑,经特殊批准,可以在原址重建的,应具备确实依据,经过充分论证,依法按程序报批,在获得批准后方可实施。重建的建筑应有醒目的标志说明。

第26条、考古发掘应注意保护实物遗存。有计划的考古发掘,应当尽可能提出发掘中和发掘后可行的保护方案同时报批,获准后同时实施;抢救性的发掘,也应对可能发现的文物提出处置方案。

第27条、预防灾害侵袭。要充分估计各类灾害对文物古迹和游人可能造成的危害,制订应付突发灾害的周密抢救方案。对于公开开放的建筑和参观场所,应控制参观人数,保证疏散通畅,优先配置防灾设施。在文物古迹中,要严格禁止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活动。

上面这些就是保护文物古迹的方法,相信对于这些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日常如果对这些文物古迹感兴趣,那么可以多关注,来了解景区安全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文物保护四有是什么

全文共 496 字

+ 加入清单

文物保护单位“四有”档案建设,是现代社会推动文物保护单位规范化的重要条件。文物保护单位存储了许多宝贵的科学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文化保护方式也已经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那么文物保护四有是什么?

根据《文物保护法》第九条规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划定必要的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并区别情况分别设立专门机构或者专人负责管理。四有就是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志、有记录档案和有保管机构。

怎样才能做好“四有”工作呢?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深刻认识“四有”工作的重要性?

(1)建立文物档案是文物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2)建立文物档案是弥补文物损失的重要依据。

(3)建立文物档案是现代科学管理的需要。

(4)建立文物档案是依法开展文物工作的需要。

2、要根据相关标准来进行记录档案的制作。

3、按“分散制作、集中归档”的原则建档。

4、记录档案的制作要实行责任制。

上述对于文物保护四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更多的人对于四有有了详细的了解,掌握这些知识可以更好的了解相关的景区安全知识,所以说很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