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古镇

古镇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古镇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古镇问题。

分享

浏览

7513

文章

360

双江古镇的介绍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双江古镇位于重庆市潼南区,前临涪江、运河地处嘉陵江支流涪江的下游,以清代为特色的院落庭园星罗棋布。双江古镇现在已经成为了旅游的首选之一,每年这里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来这里参观游览,双江古镇不仅有很大的游览价值,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双江古镇先后获重庆市中国第一批十大历史名镇、全国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十大精品旅游工程、重庆市红色旅游线等荣誉。

走到古镇小街的窄巷,你会发现石阶高低不齐,一眼望去都是灰瓦老屋,同时还可以看到一排排低矮的屋檐的外廊结构,以及风格各异的深宅大院,星罗棋布的散落其间,这些都给人一种深深的历史感和年代感。

展开阅读全文

漫川关漫川古镇旅游攻略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漫川关是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旅游景点,但是来这里的人都对这里赞不绝口,下面我们就来说说如何游玩漫川关吧。

操作方法

1

漫川关的地理位置在陕西省商洛山阳县,是一个比较偏辟的地方,很少有旅游团专门来这里玩,所以最好准备自驾游。

2

漫川关的历史非常悠久,建筑多为古代建筑,很有特色,并且民风淳朴,商业气息很淡,适合休闲度假。

3

这里的很多小巷子不好开车,所以我们最好把车子停在古镇的外面,然后步行进去,古镇里有吃饭的地方,都是农家菜,挺好吃。

4

建议的游玩时间是每天早上9点~下午4点,晚上尽量不在这里住宿,因为没有旅馆,都是民宿,条件不太好,并且里面的居民睡得很早,晚上没有什么娱乐项目。

5

漫川关里面很多老房子没有住人, 有点阴森的感觉,所以去参观尽量不要拍照,带着眼睛去看就可以了。

展开阅读全文

全国各地古镇相似度很高吗 有什么特点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各地古镇相似度还是非常高的,基本都是白墙黑瓦,小桥流水,有着比较相似的特点。在去过几个古镇之后,无数的人可能就会失去兴趣,毕竟从每一个地方来看,无论是景色还是玩的吃的都比较相似。

为什么全国古镇长得都一样

这些小镇就如同是可复制的,一般有着比较相似的建筑风格,全部都是白墙黑瓦的房屋,小桥流水。不仅在江浙一带,会看到比较相似的古镇,在全国东南西北,每一个城市都可以找到一些比较相似的古镇。如果有水的话,这些小镇基本上都是依水建设,边上会有人家,河流之上还会有小桥古镇,基本都会有统一的红灯笼,每一家商铺都会灯火通明。

为什么会有这么相似的古镇

在旅游资源逐渐匮乏的时代,古镇就变成了一种特色的景点,加上基础设施完备,交通设施完备,就成为了大家受欢迎的景点。可能是因为比较受欢迎,古镇和古镇之间还会选择相互的模仿,慢慢的看上去就会比较相似。古镇原本都是出现在南方城市,会有一种江南水乡的感觉,能够有效符合南方人的审美观点。但因为能够赚钱,因此这一类的现象就会逐渐的扩展,甚至还会来到其他的地方。

古镇为什么全部都会有臭豆腐

有人说古镇从外貌上来看比较相似又算了,可为什么连古镇的饮食都是大同小异?就拿古镇一条街来看,基本都是烧烤,烤猪蹄,奶茶店,北京老酸奶,还有臭豆腐等等,现在还会出现一些螺蛳粉。仿佛全国的餐饮店都会出现在古镇,甚至连卖的商品都是一模一样的,卖一些T恤,陶瓷杯,丝绸,汉服,还有银饰等等。出现这类的现象是否也会让人觉得无解呢?但在这背后无非就是为了能够赚钱,希望有效从中获得收益。

展开阅读全文

广西区内自驾游-黄姚古镇

全文共 1614 字

+ 加入清单

黄姚古镇广西名镇。黄姚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县城东北部40公里(直距),北面与钟山同古镇、清塘镇接壤,东面与凤凰乡、贺州市公会镇毗邻,南与樟木林乡、富罗镇交界,西面与走马乡相依。黄姚有着近千年历史,发祥于宋朝开宝年间(972年),兴建于明朝万历年间,鼎盛于清朝乾隆年间,是“中国最美的十大古镇”之一。由于镇上黄、姚两姓居多,故名“黄姚”。

镇内有“六多”,山水岩洞多、亭台楼阁多、寺观庙祠多、祠堂多、古树多、楹联匾额多。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构成古镇独特的风景。街道全部用黑色石板镶嵌而成,镇内建筑按九宫八卦阵式布局。房屋多为两层的砖瓦结构,建筑精美,工艺高超。

黄姚古镇位于广西桂林的漓江下游,距桂林约100多公里。发祥于宋朝开宝年间(972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明末清初时黄姚已是广东、广西、湖南三省交界处的商业重镇。古镇内300多间明清宅院,青砖黛瓦,飞檐画栋,岭南风格极其浓郁。古街按九宫八卦阵势布局,一条主街延伸出八条弯弯曲曲的街巷,宛如一大迷宫,大街小巷均用青石板铺砌而成,象一条起舞的青龙。三条溪河蜿蜒穿行在古镇之中,古民居的静态于流水的动态自然的结合,共同构筑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绝世美景,其独特的景致与江南众多水乡不尽相同,古屋,古榕,奇石和小桥流水交相辉映。

著名的美籍华人画家蔡楚夫也忍不住赞叹黄姚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艺术殿堂”。山水桥亭联带匾,体现了黄姚人在营造人居环境方面的杰出造诣,同时也折射了黄姚人世代崇尚诗书礼乐的良好习俗。黄姚的民俗颇多,农历大年初二游鱼龙庆丰年;三月初三抢花炮求好运;七月初七取仙水迎吉祥;七月十四放柚子灯祭河神。

黄姚素有“梦境家园”之称。镇内有“六多”,山水岩洞多、亭台楼阁多、寺观庙祠多、祠堂多、古树多、楹联匾额多。有山必有水,有水必有桥,有桥必有亭,有亭必有联,有联必有匾,构成古镇独特的风景。街道全部用黑色石板镶嵌而成,镇内建筑按九宫八卦阵式布局。房屋多为两层的砖瓦结构,建筑精美,工艺高超。

抗日时期,这里被定为敌后根据地,大批爱国人士从桂林到黄姚,这些文物、故居至今仍被完好保存着,如韩愈、刘宗标墨迹,中共广西工委旧址纪念馆、钱兴烈士塑像、何香凝、高士其、千家驹等文化名人寓所,以及许多诗联碑刻。在黄姚的中共广西工委旧址纪念馆里那些发黄的照片,无声地证明着这个小桥流水的世外桃源在中国近代民族革命中的地位。1986年,这里被广西人民政府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对外开放,成为广西又一红色旅游胜地。

名胜古迹

概述

黄姚景区自然景观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既有寺观庙祠,又有亭台楼阁,多为明清建筑。著名的有文明阁、孔明岩、宝珠观、兴宁庙、狮子庙、古戏台、吴家祠、郭家祠、佐龙寺、见龙寺、带龙桥、护龙桥、天然亭等。

全镇八条街道,房屋多数保持明清风格,街道均用青石板砌成。人文景观还有韩愈、刘宗标墨迹。古镇没有设关卡收费,人们可以从很多路口自由出入古镇。古镇中的几处景点,如带龙桥、且坐吃茶、村口。古镇旁边沿河而行,一直到文明阁,一路田园,风光无限。在古镇紧挨着的那座山上,可以看到整个黄姚镇的全景。此外,黄姚古镇也是 电影《面纱》 、《月光恋》的拍摄地点。

黄姚古镇于1995年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是一个有900多年历史的古镇,2013年尚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并以“梦境家园”的“小桂林”之称而享誉区内外。中洞孔明岩、吊岩、风窟和界塘出气岩等一批旅游资源正在规划开发之中。

1995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2005年以来,黄姚古镇先后被授予“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国家4A级景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 2013年1月16日,昭平县黄姚古镇成功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核,顺利摘取“五星级广西乡村旅游区”桂冠。

展开阅读全文

周庄古镇旅游攻略

全文共 2566 字

+ 加入清单

1984陈逸飞的一幅画,把周庄推到了世界面前,依依三十年,周庄走过静谧,走过辉煌,陷入迷茫,又走出困境,直到如今重新受到国际的肯定。下面小编为你献上周庄旅游攻略。

周庄古镇门票攻略

日游100元,包括沈厅、张厅等15个景点,三天有效;夜游80元,仅限取票当天16:00点后入园游玩,只含张厅和沈厅。《四季周庄》演出票150元。

门票说明

1、周庄本地人不享受优惠价。

2、《四季周庄》、联票(夜游周庄+四季周庄)此两种票型1.2米以上儿童全票、1.2米以下免费(演出不占座位)、(无老年票,军官票,学生票等)。

3、儿童身高1.2-1.5米之间半价优惠;60-69岁老人凭有效证件半价优惠;(以上特殊人群请到景区售票处直接购买,无需预订)。

4、儿童身高1.2米以下;残疾人士凭残疾证;70岁周岁以上老人、现役军官证、国家导游证、记者证、驾驶员A1照;以上游客凭有效证件免票。

周庄古镇景点攻略

迷楼

迷楼在贞丰桥畔,是水陆要津,附近商店毗连,贾客云集。宾客设酒临风,可见窗外波光桥影,舟楫往来,正是“酒不醉人人自醉,风景宜人亦迷人”,德记酒店于是获得“迷楼”雅称。

怪楼

穿墙走壁、隐身人、空中浮游、变形人、小人国、从巨蛇口中脱险等这些您只能在科幻小说或科幻片、以及童话小说和梦境中才能看见和感觉到的情景,在“怪楼”的幻视馆里不仅能看见而且还能亲身经历和实现这些匪夷所思的幻觉体验。

南湖

周庄四面环湖,其中最具特色,也最具观赏价值的就是南湖。在浩瀚的南湖边上,有一座南湖园,南湖园分春、夏、秋、冬四个景区。春、夏景区以山水园林为特征,以荷花池为中心,一派古典园林的风格。秋景区以仿古建筑为特色,集厅堂、亭榭、轩祠、假山为一体,古意盎然。其中的思鲈堂和季鹰斋,是为纪念张翰而建造的,刘宾客舍和梦得榭,则是为纪念刘禹锡而建造。冬景区以全福讲寺为中心,建造了带有宗教色彩的建筑群,使“水中佛国”焕发光采,吸引了无数善男信女。

沈厅

来周庄,不可不看沈厅。这是明清时期江南民居的代表作品,但人们来此更多的是探寻巨富沈万三的往事。 沈厅原名敬业堂,由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建成。沈厅建筑面积庞大,一共有七进五门楼,大小100多间房屋。整个厅堂是典型的“前厅后堂”的建筑格局,气宇轩昂,布置精当。

周庄古镇

双桥

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世德桥和永安桥组成。两桥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很像是古时候人们使用的钥匙,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1984年春天,青年画家陈逸飞前往周庄写生,创作了《故乡的回忆》这幅作品,内容即为双桥,周庄从此进入世人的视野。双桥也因此名噪天下。

沈万三故居

来周庄,处处可闻的名人就是沈万三,许多景点也与沈万三有关,沈万三故居参照沈万三经商致富的各种传说和坎坷历史、沈家生活起居的场景,通过铜像、砖雕、漆雕、实景模型、版面、布景箱、泥塑、连环画等艺术手法予以展示,是个全面了解这个传奇人物的博物馆。

富安桥

富安桥是周庄最古老的一座桥,建于元代。与其他石桥不同的是,桥身四角有桥楼,飞檐朱栏,雕梁画栋,一派古色古香。桥楼内还设有茶楼和专售旅游用品的商店,既可供人歇憩,也是欣赏水巷风光和摄影留念的好地方。

张厅

张厅是周庄镇仅存的少量明代建筑之一,原名怡顺堂,相传为明代中山王徐达之弟徐逵后裔于明正统年间所建,是典型的殷富人家的宅第。张厅正堂的墙上悬挂—副对联引入注目,上联是“轿从门前进”,下联是“船自家中过”。对联极其形象地概括了张厅的建筑特色,即住宅跨河而建,房在河上,临窗下看,小船缓缓划过。这种与外世相连的建筑格局,在中国传统上确实别树一帜,唤发了游客安谧温馨的水镇情趣。

古戏台

周庄所在的昆山是首批列入世界“人类口述非物质遗产”的昆曲发源地,为弘扬传统文化,周庄恢复重建了古戏台,并与江苏昆剧团合作常年演出昆剧,让游客领略昆剧艺术的特有风采。周庄古戏台占地4600平方米,是古戏台和走马楼式观演楼、展览馆为主体的古建筑群。犹如北京之"四合院"。

全福讲寺

周庄处于万湖之中,村内的寺庙自然也浮在水上。全福讲寺共有五进,但部分建筑临湖架水,湖光水色衬映着黄瓦灰墙,颇有海天佛国的意境。与其他寺庙不同的是,该寺山门耸峙在南湖岸边,码头平卧碧波,游客可乘舟沿台阶登岸。如果从陆路进庙,则观寺拜佛,顺序全部颠倒过来了。

交通攻略

乘车线路:

(1)上海出发:在上海客运总站、北区客运站、青浦汽车站都有直达周庄古镇的班车。

(2)苏州出发:苏州汽车北站至周庄有直达班车,时间1小时,票价17元;汽车南站到吴江江泽,票价13元,时间1小时20分钟,下车后步行不久就是周庄。

(3)昆山出发:从新客站始发的“昆山—周庄/130路”或从市区里面的亭林公园,红峰二村那边始发的“161路”、133到汽车北站均有公交直达。

自驾车:

(1)上海出发:上海→延安高架路→G50→金泽出口→商榻→周庄古镇。

(2)南京出发:南京→沪宁高速(G2)→昆山出口→昆周公路→锦溪→周庄古镇。

(3)苏州出发:苏虹机场路(S343)→昆周公路→锦溪→周庄古镇。

(4)浙江出发:湖州→沪苏浙高速(G318)→金泽出口→商塌→周庄古镇。

周庄古镇线路攻略

A线: 爱渡环镇水上码头—南湖码头—南湖秋月园—全福寺—迷楼—蚬江渔唱—贞丰文化街—叶楚伧故居—穿竹石栏—富安桥—沈厅—张厅—双桥—古戏台

特点:乘坐周庄特色画舫,徜徉在历史长河中寻访古镇,沿水路欣赏中国第一水乡的美景;漫步在周庄贞丰民俗文化街上,踩踏着窄小仄仄的青石板路,修葺一份久违的闲情雅致,感受江南水乡的休闲景致画卷。

B线:古牌楼(检票口)—周庄博物馆—蚬江渔唱馆—迷楼—贞丰文化街—叶楚伧故居—穿竹石栏—富安桥—沈厅—张厅—双桥—古戏台

特点:闹中取静,可静静观赏水乡古镇的老风貌、老生态、老文化、老风情;夜色周庄、晨曦周庄奇美无比,少有人识游。

周庄古镇美食攻略

水乡周庄,珍馐水产四时不绝,其中最有名的是“蚬江三珍”:鲈鱼、白蚬、银鱼。周庄还出产鳗鲡,“稻熟鳗鲡赛人参”,这句乡谚尽人皆知。此外还有甲鱼、河虾等。另外,江南特产的腌菜苋、青团等也深受游人喜爱。数不尽的糕点熟食,犹如四季不败的花市。

菜肴方面,据说是周庄巨富沈万三传制的“万三宴”,讲究时鲜,选料精致,色、香、味、形俱佳。特色菜有:万三蹄、三味汤圆、清蒸鳜鱼、蒸焖鳝筒、莼菜鲈鱼羹、姜汁田螺、塞肉油包、百叶包肉、炖豆腐干、焐熟荷藕等。

展开阅读全文

塘栖古镇旅游攻略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塘栖镇,位于杭州市北部,与湖州市的德清县接壤,距市区中心约20公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塘栖古镇旅游攻略,供大家参考!

塘栖古镇美食

塘栖百姓历来对吃菜颇为讲究,口味甚刁,注重刀工和火候,讲究精工细作,重油重酱,讲究入味,其色、香、味、形的要求和杭帮菜近似。塘栖是浙江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之一,传承古镇千年历史,依托运河综保、超山综保两大工程,着力打造宜游、宜业、宜居的“江南佳丽地,塘栖品质城”,塘栖的美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说道塘栖的特色小吃,当地民谚这样称道:“法根糕饼汇昌粽,粢毛肉圆香又糯。细沙羊尾香烘烘,塘栖板鸭鼎正宗。”

细沙羊尾

系塘栖一带传统之名菜,因其形似羊尾而得名。色泽金黄,体形丰腴,脆中带软,郁香鲜甜,为酒席常备之佳肴。制作以猪板油,细沙为主料,先将板油外膜剥除,用刀批薄,切成长方片;再摊平板油,中间放一条小手指粗的细沙,卷成长方条形,切成小段,用手一只只搓圆,另取鸡蛋清,放入汤盆内用筷打至现出雪白细泡沫后,加上干淀粉,拌匀,成泡糊状。然后,将细沙圆球放入蛋糊中,再把沾满蛋糊的圆球一只只取出,投入旺火油锅内,边投边用筷拨转,待色呈浅黄、体胖、结亮后捞出待凉,继续加温油锅,待烧至七成熟时.将捞出的细纱圆球再次投入锅里,不断上下翻动,炸成金黄色,壳脆捞起,装盆,撒上白糖,即成。

粢毛肉圆

塘栖名菜之一,是历来塘栖人正月里待客人、办酒席必不可少的一道传统菜。其肉质柔软,鲜美可口,糯米,色润透明如珠,既可作菜肴,又可当点心,糯而不腻,老幼咸宜。制作以鲜肉、糯米为主,先将四与一之比的精肉与肥肉斩成肉茸,再把糯米淘净,用温水浸泡3小时,后捞出、沥干,取一半上笼蒸熟,然后,把蒸熟的糯米饭和肉茸、味精、精盐、葱、姜末、酒、湿淀粉,加少许水,一起调匀,用手握成比乒乓球略大的肉圆子,逐个放入盛有糯米的筛子内滚动,使其表面全部沾满糯米,然后,整齐地放入蒸笼里,在沸水锅上蒸十余分钟,待糯米蒸熟并如珍珠样一粒粒竖起后,取出装盆即成。

米塑

塘栖独有的民俗工艺,以煮熟的米粉团为原料,采取揉、捏、掐、刻、扮等手法,用多种色彩精制成人物、龙凤、花鸟、走兽等工艺品。

塘栖古镇旅游信息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全天

景点评价:河道纵横、水网密布,典型的江南水乡。

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

气候

塘栖地势平坦,平均海拔为3.2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为16.2度,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300毫米之间。镇区内土地肥沃,雨量充沛。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好莱坞”的黄龙溪古镇在哪里

全文共 1716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好莱坞,现在估计连小朋友都知道是在哪里,但那毕竟是国外,难得看到一回。在中国著名景点中也有一个好莱坞,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有的人说是横店电影城,也对但今天我们说的不是那个好莱坞。说的是四川省的好莱坞,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西南部边缘,距成都市区42公里,距双流县城34公里、华阳镇28公里,有一个小镇叫黄龙溪镇它是以旅游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的旅游型城镇,是成都市郊区新的旅游热点,是以旅游业为主,商贸服务业为辅的旅游型山水小城镇。黄龙溪镇拥有2100多年的历史,至今保留着较为完好的古镇格局和众多传统民俗活动,其中黄龙溪火龙灯舞、“府河号子”入选了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素有“影视城”、“中国好莱坞”之称。

黄龙溪镇历来就是成都南面的军事重镇。蜀汉时,诸葛亮南征,曾派重兵把守于此,结果战败,加速了大蜀国的灭亡。黄龙溪原名永兴场,原址在府东岸的立新村境内,毁于一场大火,故又名“火烧场”。

古镇内,路面青石铺就,木柱青瓦的吊檐民居大多建于明末清初,没有官府和大宅,老式民居的一砖一瓦间无不流露出质朴气息。民居的门前屋顶细部尤为精彩,木雕、砖雕、绘画等工艺技术精湛,造型生动。院落之间廊庑穿插,厅堂轩昂,体现传统古建筑的鲜明特点。做生意的人家,厅堂内挂满了横幅字画,用玻璃镜框镶嵌起来,精致而隽秀,与周围的古建筑浑然一体。1983年,当黄龙溪古镇还藏在深闺无人识的时候,峨嵋电影制片厂的《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就选这里做外景地,后来,《海灯法师》、《芙蓉镇》、《家春秋》等多部影视剧也在此拍摄。

因为这里原汁原味的古镇风情,是那些人造影视城根本无法比拟的。古镇不大,很有“水城”的味道,一水划镇而过,两岸都是用青石铺成的石板路,有些地方还存有昔日的棚廊。水面有数座铁吊桥连接,河畔有一株古榕,盘根错节,据说有近千年的历史,是古镇的标志,游人每到此,总要在此留影。黄龙溪的鱼也是一绝,老人们说:“七上八下九归沱”,说的是每年从小寒、大寒节气到次年七月,下游的鱼儿成群结队溯江而上到此产卵,所以黄龙溪鱼产甚丰。当地最地道的吃鱼方法是在船上,来一锅“河水煮活鱼”,看似粗鄙的吃法却能让人尽享野味之鲜美。

黄龙溪古镇现存的民居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主街道由石板铺就,两旁是飞檐翘角杆栏式吊脚楼。黄龙溪,到处弥漫着氤氲的青雾,幽深的街道,弯弯曲曲,两旁是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一家挨一家,楼下临街的大都是店铺,骑楼式的建筑,门前飘着一面蓝底白字的小旗,什么“鱼香子”、“吕回头”、“唐酥店”等。二楼的房子,靠近内街的用作住宅,靠近河边的用来做生意。走过一条街,又见一道巷,脚下光溜溜的青石路,乌黑发亮的门板,古色古香的招牌,透着浓浓古意。

黄龙溪的古文化旅游景点多如璀璨的珍珠,从景区上可以分为三个以水相连的古景区域,分别核心景区、扩散景区和延伸景区。

黄龙溪的核心景区是以古镇为中心的5平方公里的地区,她以古街、古树、古庙、古堤、古埝、古民居、古码头、古战场、古崖墓和古衙门的“十古”著称。古镇上还拥有的“一街三寺庙”,“三县一衙门”,“千年古树伴古镇”等都叹为全国奇观,古镇镇江寺对面是锦江与鹿溪河的交汇口,锦江水清、鹿溪水褐,可见“黄龙渡清江,真龙内中藏”的景观,泛舟水上,空灵飘逸,吟诗品茗,如梦如歌。从鹿溪河口泛舟而上三公里,即到了黄龙溪的扩散景区,该景区有著名的“大佛寺”和“观音寺”,两寺坐落在两山之上,遥遥相望。

北岸边即为“大佛寺”大佛寺原建于明代,凿刻在象册陡峭的崖壁上,高二丈余,史称为“蜀中第二”的小乐山大佛。观音寺,坐落观音山上,普渡人间。正是古味十足,古色古香才吸引众多影视界朋友,成为古装影视片外影拍摄理想之地,先后有《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海灯法师》、《秦淮世家》等100余部影视片在此拍摄。

【结束语】黄龙溪不但有丰富的古文化、水文化、佛教文化、茶文化、生态农耕文化,还有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影视文化和饮食文化说道饮食文化小编又想到吃的了。黄龙溪有许多好吃的特色小吃,比如芝麻糕、丁丁糖、珍珠豆花、牛皮糖、猫猫鱼、臭豆腐、肥肠粉、黄辣丁、焦皮肘子、土豆豉、一根面等等遍街都是。还在等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石堤古镇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石堤古镇位于秀山县东北部,距县城47公里,是梅江河与酉水河冲击而形成的突兀的山源。石堤古镇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站在石堤古镇最高点可俯看两河交汇景观,滋生“酉河东去,石堤远航”之意境。夕阳之下的石堤古码头边的浣衣土家少女,泊岸的乌蓬船及船上蜷缩着头的鸬鹚,这一切正是一幅绝妙的“悠闲地渔舟唱晚”图。还有古码头对岸的唐代悬棺、石刻“化险为夷”,石堤古街,卷洞门,石堤豆腐鱼,相信每一个游客都会惊叹这渝东“小山城”、“小朝天门”的精致、典雅与悠闲。

展开阅读全文

暖泉古镇

全文共 2119 字

+ 加入清单

暖泉镇位于河北蔚县境内西部,东经114026′,北纬39048′,向西3公里即是河北与山西的省界线。全镇16个行政村,166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42人,镇域面积57.3平方公里。镇区内8个行政村,10411人,居民区1.3平方公里。

暖泉镇交通便利,东距蔚县城10.4公里,西距山西广灵县城15公里,北距下广线二级公路4公里。通讯便捷,现有固定电话用户2370户,移动通讯塔4座,信号覆盖率100%。文教卫生完善,现有中学1所,教师102人,学生860人;完全小学5所,教师133人,学生1406人;中心卫生院1处,门诊3处,卫生所17处,医疗卫生人员53人。现有乡镇企业263个,其中个体工商户201户,营业收入总额12905万元。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22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元。暖泉镇节日社火丰富多彩,风味小吃独具特色,糊糊面、粉坨、豆腐干、辣椒油、糖大饼等远近闻名。

暖泉镇自然条件较好。地跨丘陵、河川,北高南低,平均海拔940米,土壤以栗钙土为主,河滩布有草甸土和水稻土,属东亚大陆性季风气候中温带亚干旱区,年降水量390.9毫米,平均气温6.50C,七月平均气温22.00C,一月平均气温-12.20C,年均有效积温29670C。年均日照时数2921.1小时,无霜期131天。全镇耕地面积2285公顷。农作物以玉米、谷黍、水稻、烟叶、蔬菜为主,已形成“北林中粮南烟菜”的种植格局。

暖泉古镇历史悠久。由壶流河谷地发现的旧石器和众多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等考古资料可以推溯,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在暖泉一带定居生活。有史料记载,古镇在尧、舜时期属冀州,商周时属代国,战国时期为赵、秦等国角逐之地。秦、汉、三国、两晋时,均属代郡,暖泉属平舒县治,镇西现存高大的封土汉墓群,便埋葬着当年的官僚显宦。唐宋时期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争夺之地。元朝建镇,明清时发展为“三堡、六巷、十八庄”,从此暖泉成为蔚县西部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1958年成立暖泉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镇建制至今。

暖泉水资源丰富,水文化独特。暖泉水之源有两处,一为镇中心的逢源池水,储水量1536米3,流量为0.089米3/秒,一为华严寺前佛镜之水,储水量为742米3,流量为0.028米3/秒。两处泉水一年四季水温均为160C,寒冬腊月水面积气如蒸。《蔚州志·渠道图》中记载:“出城西三十里暖泉堡中,泉之源以石瓮分东西流”,又说“其水澄清如鉴,三冬不冻,故云。”“暖泉”之名正源于此。两泉最有名者为逢源池水,泉水经东西两龙口相向而出,环村缓流。逢源池南为凉亭书院,书院中主体建筑是一座约80米2的凉亭,泉水从地下穿亭而过,亭前有一过流水井,石砌

八角形,故称八角井。“水过凉亭八角井”是蔚县“八大胜景”之一。泉水沿环村明渠浇灌着镇区南的数百亩菜园和稻田,最后流入镇区东南的壶流河水库,数九寒天暖泉水流出1.5公里内不结冰。镇辖区内的壶流河水库汇水面积为1717平方公里,最大蓄水8070米3,平均水深14米,水面面积12平方公里,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集农业灌溉、水产养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景色优美宜人。

暖泉镇内文化遗存丰富。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古堡和华严寺,目前此两处已申报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并通过国家文物局组织的专家评审待发布。县级保护重点文物有暖泉书院、北官堡、汉墓群和古瓷窑4处。镇保重点文物有朝阳楼、关圣庙、苍竹轩古院、“九连环”套院、古花厅和古当铺门店等6处。镇内保存较好并有独特风格的古寺庙、古民居、古店铺、古城堡、古戏楼等有200余处,其中古居民宅院180余处。历史文化遗存包括花灯节、打“树花”、民间剪纸、纸雕艺术和各类社火表演等。2003年8月暖泉被河北省文联、省民协授予“古居民俗之乡”。古镇名人才子层出不穷,最著名的有元朝工部尚书王敏、明朝兵部侍朗张邦齐和民国年间的古镇文人苏大迷等。1953年前苏联领袖斯大林逝世,苏大迷先生精心撰写了一幅挽联:“雄心盖瀛寰

只恨未能勤内典;

药方盈世界

谁怜不早觅良医”。此联经苏驻华使馆转到苏联国内,受到苏联政府嘉奖。

被誉为“河北民俗文化第一村”的西古堡是蔚县乃至河北省的典型古堡,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间,集“古城堡、古寺庙、古戏楼、古民居”四大文化景观于一体,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民俗研究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西古堡、中小堡、北官堡,与现保存较为完好的老君观、凉亭书院、明洪武32年的华严寺以及镇域内的壶流河水库等诸多景点,构成了蔚县城西一日游的基本格局。

近年来,暖泉原汁原味的明清文化吸引来姜文、陈强、刘蓓、何冰等影视名人,先后有《鬼子来了》、《不觉流水年长》、《敌后武工队》、《母亲是条河》等10多部电影、电视剧来此取景拍摄。全国政协常委、民俗专家冯骥才先生,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及省市文物主管领导和专家曾多次来暖泉,对古镇的文物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

目前,暖泉古镇独特的水资源、历史文化遗存和旅游资源开发已引起各级领导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暖泉古镇正焕发着勃勃生机。暖泉镇党委政府已精心描绘了古镇发展蓝图并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热烈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旅游观光,投资开展,共谋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金泽古镇

全文共 1061 字

+ 加入清单

金泽古镇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金泽坐落在青浦区西南部,是青浦区最西南的一个镇。金泽镇离青浦城区22公里,距上海市中心66公里。北傍淀山湖,东与西岑镇接壤,西与商塌镇毗邻,南靠太浦河与浙江省嘉善县大舜镇交界,西循318国道与江苏吴江市芦墟镇接壤。贯穿全镇有一条南北流向的市河,并有多条支流汇集而来。金泽镇总面积为2644平方公里,境内湖塘星罗棋布,河港纵横交叉,是个典型的江南鱼米水乡。金泽镇历史悠久,早在公元960年前(宋初)已建镇,有兴于宋、盛于元之说,相传昔日有穑人获石如金,故曾取名“金石”,也有此地为水乡泽国,且盛产鱼米赛金,股称“金泽”。

金泽镇是上海地区有名的桥乡,著名书法、篆刻家钱君匋曾为之题写“金泽古桥甲天下”7个大字。据史料记载,金泽原有“六观、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桥”,且有“庙庙有桥,桥桥有庙”之谚,每一座桥梁不仅各有特色,而且都与寺阁庵庙有关。如今绝大部分寺庙已废,但当年的桥却风姿犹存。金泽的桥梁非同一般,不仅数量多,而且大多是历史名桥。至今镇上还保存着宋元明清所建的七座古桥梁,分别是迎祥桥、祖师桥(如意桥)、放生桥、普济桥、天王桥、万安桥与关爷桥(林老桥)。建于宋朝咸淳三年的普济桥是上海地区最古老的石拱桥。

金泽镇又是佛教胜地,建于宋朝景定元年的“颐浩禅寺”曾以5048间宏伟建筑名扬江南。故有“虽苏(州)之承天,杭(州)之灵隐莫匹其伟”之说。现已局部修复,并有赵朴初先生题词的“颐浩禅寺”,四季香火旺盛。

金泽风情主要体现在香汛和古节上。为使这些香汛、古节内容丰富、场面热闹,古镇形成了许多有趣的“风情”。主要有:堂明是一种奏乐加演唱的组织,创立于金泽,一个堂明通常由十余人组成,吹奏乐器,演唱戏文,增加热闹的气氛;打醮是在夏季举行的一种特殊的祭奠仪式,用来祭神拜祖;丝竹班是一种民乐演奏组织;田歌是一种原始的演唱艺术,也是一种口头文学。

金泽特有的土特产有状元糕、豆腐干和水产。金泽状元糕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可口香甜;赵家豆腐干肉质细腻,咀嚼有味。金泽是水乡泽国,江河湖水密布,盛产鱼、鳗、虾、鳖、蟹、鳝;由于水质好,水产品肉嫩鲜美,远近闻名。

用时参考

一天

交通

乘上太定班线(上海体育馆--太阳岛)沪青专线、至青浦区青浦镇,再转乘青金线(青浦汽车站--金泽)。

上朱线(西区汽车站--朱家角),至青浦区朱家角镇然后再转乘青金线(青浦汽车站--金泽)。

沪青平高速公路可直达金泽。

自驾线路:市区--延安路高架--G50沪渝高速公路--金泽出口下。

门票

12元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景点位置

上海青浦区金泽镇

展开阅读全文

巡塘古镇

全文共 666 字

+ 加入清单

巡塘古镇建于民国二年(1913年),在滨湖区华庄镇巡塘村。当时新安乡行政局长钱凤书为解决当地乡民购物的便利,发起建设,沿河规划,百业兴旺,店铺鳞栉,因小镇坐落于巡塘河畔,三面环水故得名“巡塘镇”,为当时无锡历史重镇之一,连接华庄、雪浪、大浮、南方泉之重镇的交通要道,成为锡南货物交易、人员集散要地,虽历经战乱,街市旧制仍保存完备。还是收购、加工蚕茧的中心。每逢农村赶墟(农历初一、十一、廿一日)日子,人气更胜一筹。老街上一些古建筑被长期保留了下来。2009年底,在尚贤河湿地公园建设中,修缮保留了巡塘街100余米,南街现有建筑3218.1平方米、北街有建筑2219平方米。

巡塘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这里大的河道有梁塘、巡塘、元塘。“塘”在无锡方言中就是人工修整过的河道,是水利工程的一部分。巡塘老街在巡塘河湾旁,三面环水,好像一个半岛,由巡塘桥、前贤渡桥、后贤渡桥、毛文桥、棠甘桥五座桥梁联缀。

街镇虽然不大,却古色古香五脏俱全。烟酒杂货、布帛、铁铺、茧行、猪市、饭馆、面店、茶馆、老虎灶、鱼肉菜摊、邮政、药材、诊疗所等,一应俱全,还有蚕茧收购、加工中心,南街头还保存着民国时期的“巡塘镇救熄会”旧址。巡塘河边,古建筑毗邻节次,古街道保存完好,充分体现了当时古镇的繁荣景象。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和风路与尚贤道交会处

类型: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建议1-2小时

交通

131、135公交到终点右拐一直走到巡塘镇,还有7、大方桥专线,望亭专线震泽路(贡湖大道)站都可到达,只是路程稍远些。

自驾:红心路--贡湖大道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东沙古镇

全文共 2049 字

+ 加入清单

东沙古镇

东沙位于著名渔场岱衢洋沿岸,岱山岛的西北角,是一座百年古镇,是舟山群岛著名的渔港。自清至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岱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沙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原自西向东有一个半圆形海湾,镇区就坐落在这海湾东角的沙滩上,古称“东沙角”,镇名因此而得。

东沙海岸边原有一座“海天一览亭”,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亭有一联“停桡欲访徐方士,隔水相招梅子真”。亭中原有一碑,镌刻着徐福来蓬莱仙岛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事迹。这一亭子虽已被毁,但在原址上树有一块遗址碑,足以见证东沙镇那深厚的历史底蕴。

东沙建置可追溯到唐朝。五代时阿育王曾铸铁塔一千尊,藏于各地,吴越钱忠懿王派人送两尊铁塔藏于东沙山渚头的普明院中,可见其当时的影响。但因明清两代曾实行两次海禁,海岛一度荒芜,直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起弛禁,各地渔民先后进入岱衢洋捕鱼,渐使东沙渔船云集。随着渔业的兴起,招来了四方居民和百作工匠,人口集居,日久成市。据《中国渔业史》载,东沙渔港形成于清康熙年间,之后,每逢渔汛,江苏、浙江、福建沿海诸省渔船集聚东沙,船以千计,人以万数。据记载,1917年渔汛,停泊在东沙洋面的渔船计有12601艘,渔民达8万多人,每到夜间,海面上排排渔船停泊达10多里路,100多只驳鱼船日夜运鱼,近海口50多具落地灶连夜烤网,各加工厂通宵加工鱼货,从海上到镇区,千万盏围灯象天上无数的星星。热闹的场面无可言喻。

渔盐之利带动了渔镇的商贸发展。东沙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商业贸易区。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一景“横街鱼市”。清朝文人王希程有首描写“横街鱼市”的诗“海滨生长足生涯,出水鲜鳞处处皆,才见喧阗朝市散,晚潮争集又横街。”可见当年横街鱼市的热闹景象。与鱼货买卖相伴随的是一批商号的诞生“严永顺米店”、“三阳泰南货”、“鼎和园香千”、“王茂兴老酒”、“高元春饼店”、“聚泰祥棉布”等,还有许多木材、柴炭、毛竹,铁器、绳索等商行。1933年,上海《申报》曾登过一则消息说:“东沙角一隅,居民三千,大小店铺四百余号,其商业密度实为罕见。”从中可见当年东沙商贸之发达。

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贸,形成了东沙镇特有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尤以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食文化与民俗文化独具特色。朝着老街往里走,悠悠的古巷,古色古香的民宅,留着旧商号印迹的店铺,还有渔厂、盐坨、货栈等触目皆是,古朴典雅。整个镇区纵街横巷,井然有序,房屋建筑布局严谨、结构牢固。有人把东沙传统建筑概括成六大特点:一是房屋错落有致,所处地势开阔,南高北低,有一定的层次感二是不少房屋建在海边,带有浓浓的“海味”;三是建筑种类多样,集各地之大成而独具特色,既有四合院式的民居建筑,宏伟气派的宗祠建筑,古朴典雅的庙宇建筑,又有功能各异的商号建筑,还有近代欧式建筑四是建筑用料特别讲究,不少殷实人家其厅院立柱大多是专程从福建北部山区运来的樟树、柏树、杉树等,厅院用平直石板铺设,屋墙石料也多用大理石、花岗石等上等石材五是东沙建筑具有古典风范,飞檐画廊,精雕细琢,其建筑艺术极富明、清两代特色六是东沙建筑历史悠久,现存的近百处古建筑中,最早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00年左右的建筑到处可见。近几年来,东沙相继成为《地下秘密战》、《苦瓜弄》、《徐福东渡传奇》、《东方欲晓》等多部影视剧的内外景拍摄地,被一些影视界行家称为“原汁原味的海上影视城”。

东沙是个汇集四海渔民、客商于一处的古渔镇,各地文化在这儿交汇,佛教、道教、基督教多种信仰并存。镇区内寺院宫庙众多,较有名气的如资福寺、报恩寺、净观寺、羊府宫、五都府、真神堂等。

东沙的俗文化也是随着东南沿海各地的渔民、商人、前来定居者等带入并融合而成的。早在东沙渔港开埠时起,大陆的调龙灯、舞狮子、跑旱船等民俗活动就传入东沙,最热闹、最具海岛特色的要数“迎神赛会”,且行且演,礼炮相接,鼓乐不绝,热闹非凡。其中当年的东沙还有庙会戏、舞花灯、说走书、演杂耍、扭秧歌、打花鼓、打腰鼓等。每遇重大节庆或是渔汛季节,这浓浓的民俗风情充满着古镇的大街小巷。

到东沙,吃海鲜是不能错过的。岱山鱼的种类数不胜数。有老渔民说,捕了一辈子鱼,叫不上名的还很多。著名的有黄鱼、带鱼、鳓鱼、鲳鱼、目鱼、虎头鱼、马鲛鱼、鳗鱼、梭子蟹及各种虾、海蜇,另有香螺、海瓜子、蛏子、蛤皮等贝类。新鲜烹制、美昧可口。比如一道简单的龙头鱼煮豆腐汤,可说是岱山人的家常菜,但其以鲜美、爽口而享誉沪杭甬各大饭店,并冠以“飞龙卧雪地”的美名。另外有些鱼类加工成咸干品,别有风味,其制作工艺历代相传,沿袭几百年,非常讲究。鳓鱼加工成腌制品或醉糟品,上海、宁波一带称舟山香鱼,老上海有一碟子香鱼下酒和饭,会津津乐道。三矾海蜇头子、皮子,现在更是宴会桌上的佳肴。

除海鲜外,东沙还有鼎和园香干、三洋泰薄脆、三里香大饼、胡氏阳春面等特色小吃享誉沪甬一带。

地址: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岛西北端浙江省东沙镇解放路23号

类型:古镇古村

游玩时间:建议3-4小时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长汀古镇汀州古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长汀古城,和凤凰一起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山城。如果你喜欢丽江古城古色古香的小街,那你应该会喜欢长汀。长汀更没有那么商业化,你还可以看到原始的木雕亭子,各种传统工匠。

长汀古城墙走向造型奇特,民间称之为“蓝衣挂珠”,意思是说它像漂亮的佛珠披挂在长汀城,使之形成一美丽的风景线。

古城墙曾有四大城门,朝天门是汀州府四大城门之一,俗称东门,原名兴贤门,明洪武四年进行修葺,以砖石砌之,上有门楼,门固楼高,形势雄伟,便改名朝天门。清代汀州知府鄢翼明又重修,城楼主体建筑于城门高台之上,层层飞檐,凌空高翥,列为汀城胜迹“东翘舒啸”。

今三元阁门楼是最古老的城门,原名鄞江门,后改为广储门,是唐朝大历年间汀州刺史陈剑迁徙州治建筑土城时的城门,历代均有修缮,清代为三层城楼,阁基是原古城门,用方块石条堆砌,上边用城墙砖砌成,翘角飞檐,甚为壮观。在历代王朝中,古城墙经过不断修葺扩建,也增设许多城门,如古郡南门、五通门、水吉门、西门等,有些后来在道路扩建中被拆除,有些尚保存,成为古迹,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

到长汀也可以大饱口福,品尝丰富的客家小吃。

地址:龙岩市长汀县其他兆征路80号

类型:古迹古镇古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1天

信息来源:福建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大昌古镇

全文共 1521 字

+ 加入清单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古镇地处长江以北,大宁河中游、小三峡风景区。从巫溪县城出发,坐船沿大宁河下行两个多小时,新小三峡旅游的终点,依山傍水、绿荫掩映、青墙黛瓦的地方就是大昌古城。

大昌古镇古城藏在巫山山脉的一个平坝里,1700多年前,大昌的先民在此筑城,大宁河、洋溪河在平坝汇合,冲积了数千亩肥田沃土,盛产稻粮;滔滔的大宁河下连长江,上通陕西镇平、湖北竹溪,在水路交通一统天下、诸侯割据争雄的时代,大昌堪称“咽喉”要地。

下了渡船,登上青石阶,迎面就是南门。一棵古老的黄桷树生长在南门城墙里,躯干从石缝中冒出来,根虬暴露在外,盘旋着、扭曲着。

踏着古镇街道中央的青石板路,在狭窄的街上行走,脚下发出清晰的脚步声,使人不得不放慢放轻脚步,深怕破坏了古镇的宁静安详,也使我们能够静下心来,慢慢地欣赏古镇的一砖一瓦。有哪里的古民居会比这里的更舒展于山形地势,更得意于御风亲水?还有哪里的老房子能比这里的见证过更多沧海桑田,而后又将桑田沧海?

大古镇建在大宁河畔,占地约10公顷,现名为“解放街”的街道呈“T”字形,串通东、西、南3座城门,东西街长350米,南北街长200米。人们形容古城四面可通话,一灯照全城的袖珍古城。镇内建筑属砖木结构,大多为四合井院,青砖黛瓦、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古朴幽雅,具有浓郁的江浙风格。

与1700多年的每一天一样,村民平静地在古镇生活,坐在门前干着手头的活计,打理着自家的营生。三峡工程蓄水已经改变了一切,还有7个月,大昌古城将被全部淹没,上方水深将达近30米,这里将变成一片汪洋。但这里没有给人丝毫异样的感觉,只有古城南门上那个若大的“拆”字提醒着人们,这里不久就会消失,2004年初古镇将全部拆除和部分复制,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将度过千年古镇的最后一个夏天。

到大昌古城,温家大院是一定要去的。这座始建于清朝初年的建筑是古镇上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建筑。温家第十代孙温光林和大院的女主人付少香热情地向我们介绍着,温家大院是他们曾经当过清朝巡抚的祖先修建的。它坐西向东,占地32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为穿斗式结构,大院由门厅、正厅、后厅三部分组成,均以椽木作为房梁屋顶,共有12柱37架梁。窗棂镂木雕花,工艺考究。雕花窗户像巨大的双喜字,刻有仙桃、蝙蝠、菊花、牡丹等祥瑞之物。天井里的水漏是排污水和雨水的地方,天井四周围合的房屋形成了走廊。正厅是家族长老会客的地方,摆放着两把椅子,上方“祖遗厚德世代昌隆”字迹刚劲、寓意颇丰。老人的大儿子已经移民外迁,回到了他的祖先曾经生活的地方——广东,400多年的风风雨雨,大昌的居民大多是湖广填四川时的移民后裔,沧海桑田,他们又沿着先民的路线返回祖籍故乡。

据了解,由于三峡水库蓄水,大昌镇肩负着二、三期水位搬迁移民重任,目前大昌镇离135水位只有十余米距离,大昌镇共需要搬迁移民1.5万人,2001年开始大规模的移民,首批5000多名移民迁往安徽、广东,目前共外迁1.2万人。三峡工程完工后,美丽的大昌古镇和四周万亩良田将沉入湖底,古城内现有保存较好的、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古城门和三峡最大的古建筑群,国家文物部门计划将大昌古城原样整体搬将随镇政府一起迁至6公里外的新镇区。

信息来源: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 作者:刘立群

大昌镇:大昌镇位于重庆市东部渝陕鄂三省市交汇处,迄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幅员面积188.8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46979人,辖3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是小三峡黄金旅游区和巫山北部旅游观光走廊的中心,也是三峡库区最大的三期移民重镇。大昌镇,位于重庆市东部渝陕鄂三省市交汇处,每年财政收入近300万元,财税返还可支配财力近10万元。特别是移民搬迁后,非公经济和二、。

展开阅读全文

福宝古镇

全文共 1117 字

+ 加入清单

福宝古镇为泸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福宝古镇距四川省合江县城42KM,是国家级福宝森林公园的门户,古镇始建于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已“积众数百家,可为巨镇”,成为大漕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建镇时因交通极不方便,谋生艰难,故以庙宇兴场,得以取名佛宝场,后因在一次大火后重建,在正街上挖到一直径七尺大的鹅卵石,后改名为佛宝新场。解放后更名为福宝场。福宝古镇依山而建,保存完好。其中的回龙街是全镇现保存最完整的一条古街,沿回龙桥而上,在大青石铺成的街道两旁,民房一间靠一间、大小不一,形成九龙巷、刘家巷、包青巷、柴市巷、鸡市巷等五条巷道,街道全长450米,宽1.5——8.0米,是当时最热闹的繁华地段,并有回龙桥、三宫八庙、惜字亭等古建筑掩映其中。

福宝古镇景色

回龙古街(四川方言剧—傻儿司令拍摄点):含回龙街、正街、集市上等多条古建筑保留完整的景点。

古镇高低错落、鳞次栉比的屋宇千姿百态,排排吊脚木楼错落有致,随山势起伏。小街宽处七八米,窄处仅一米半左右,全部系青石板铺就,石阶起起落落,蜿蜒伸向前方。不时见撑伞的行人在石梯间上上下下,朦胧间呈现出一幅幅雨中小镇的诗意画面。

福宝古镇的三宫八庙,即:清源宫、万寿宫、天后宫,五祖庙、土地庙、张爷庙、禹王庙、火神庙、灯棚、王爷庙、观音庙。它们布局合理,且格局基本完好,大都设有戏楼、厢楼、天井、板壁,框架穿隼,雕梁画栋。除王爷庙、灯棚、观音庙未在回龙街外,其余的庙宇占了回龙街的2/5。

惜字亭位于一棵大黄角树下,该亭虽不宏大壮观,但于浓荫下也颇显古朴。惜字亭建成于乾隆五十五年,共六层八方,仿八卦图型,高8米,每层每方都刻有深浮雕图案,且不福宝古镇美景

福宝古镇美景(20张)相同,是“天后宫”烧钱化纸的地方,所以又叫“字库”,俗称“化钱炉”。

由于所处地理位置较偏僻,古镇显得有些冷清,但整体保存比较完好,风貌依旧。最令人倾心的是,偌大一座古镇显得那么古朴、清幽,丝毫没有嘈杂的气息。在小镇,不论你跨入谁家院,踏进哪家门,都可随意参观。淳朴的山里人还会随和地配合拍照,乐于满足远方来客猎奇、探幽的欲望。

佛宝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艺术种类繁多,如演灯戏、对山歌、打连枪、耍花灯、舞狮子等,特别是独具特色的佛宝唢呐锣鼓演奏,被著名美学家王朝闻誉为“难得的民间文化艺术珍宝”。佛宝风味小吃早在清末就享誉川南黔北,既有传统的酥饼、豆腐干、油炸糍粑块儿,也有以清水笋尖、玉兰片、竹笋、竹荪等绿色食品为主的竹系列“熊猫宴”,加上品荔枝、森林野味、梅子酒香,让远方来客大快朵颐。

二○○一年十月三十日,公布为泸州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泸市府发〔2001〕155号)。

门票:30元

地址:四川省泸州合江县的富宝古镇

展开阅读全文

望渔古镇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望渔位于四川省雅安市南35公里周公河的上游,分老街和新街,老街建于明末清初,因茶马古道在此设驿站而形成场镇,主要建筑坐落在突兀于山腰的一块巨石之上,因巨石如一只守望着周公河游鱼的猫而得名。老街为一条狭长的一字形长街,全长120米,一条青石板路纵贯全街面,街道两侧全部为木结构青瓦房和吊脚楼,因地形限制,整体形态呈狭长形,建筑由长街串连而成,老街以前有钱庄、客栈、衙门、当铺等,现在都成了民居,老街背后有一所中心小学,不过,为适应旅游,老街也有一家很小的旅社,在那里可凭栏眺望美丽的周公河,河里栖息着名贵的雅鱼。望鱼镇地处深山,规模较小,像其它古镇一样,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只有一些老人和孩子,生活悠闲,与世无争,显得宁静而安祥,没有了当年茶马古道驿站的热闹更没有现代都市的喧器。这淳朴的民风和古朴的老街成为了望鱼古镇的一大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青岩古镇万寿宫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贵州四大古镇之一的青岩古镇,位于贵阳市的南部郊区,距离市区29公里,它历史悠久,古老质朴,设计精巧,是著名的旅游景点。青岩古镇距今已有620多年的历史,曾是军事重镇,内有明清建筑交错而建,拥有各种寺庙、楼阁和雕梁等,包括悬山式的民居房、腰门、窗雕、石碑坊、背街、状元府、慈云寺、文昌阁、万寿宫等,人文气息浓厚。青岩古镇的独特还在于它的喀斯特地貌,很多城墙层层堆高,气势宏伟。

万寿宫位于青岩古镇的西街3号,靠近慈云寺。它原本是青岩的移民集资而成的八家祠,到了清朝康熙年,成为了江西会馆,后又在嘉庆时期被人改造为道观。万寿宫总占地1000多平方米,有正殿、配殿、西厢、戏楼和生活区。正殿大门上是彩色浮雕,共有九个道家神仙像,其中一个是太上老君,其他是八仙,色彩鲜明,人物栩栩如生。周围有砖雕和其他浮雕。还有戏楼上的木雕,雕刻精美,艺术优雅。戏楼的的、横梁上能看见浮雕的“鸿门宴”“十面埋伏”等经典历史故事内容,具有很强的军旅特色。万寿宫的古老质朴也成为了一些影视的拍摄场所。

在贵阳的金阳客运总站可以坐车到惠水或者高坡,在青岩下车;或者乘坐公交220路/223路/到达金竹镇,在换乘210路也可以到达青岩。

青岩古镇门票价格:10元/人。

景点位置

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西街3号

展开阅读全文

迤萨古镇

全文共 1692 字

+ 加入清单

在哀牢山中,红河南岸的一座山梁上,屹立着一个在上个世纪初便以繁华闻名于世,被人们誉为"江外小香港"的古镇——迤萨,迤萨镇是红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云南三大侨乡之一,距省会昆明市260公里,州府蒙自150公里。“迤萨”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仆拉”语,意为:干旱缺水的地方,县城内现还完整保留古民居建筑近百幢。早在清末,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迤萨人,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识,前赴后继,披荆斩棘,历时百年艰辛,打通了11条通往东南亚邻国的跨国商道“马帮之路”,开创了滇南边境贸易的新纪元。在这里,勤劳、智慧的人们打通了滇南第一条通往东南亚的马帮之路;在这里,走出了滇南旅居国外的第一代华侨,并创造了独特的集中、西建筑文化,马帮文化为一体的古镇----迤萨。马帮贸易成就了红河商人的家业,由于当时东南亚邻国属于英法殖民地,受西方文化的影响,马帮人家把西方的建筑风格融入了当地的建筑中,在这样一个本身不生产建筑材料的地方,同样是马驮来了砖、瓦、木材在迤萨山城建起一栋栋中西合璧的城堡建筑,特色鲜明的青砖瓦四合院,迤萨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中西建筑风格的欧式古镇.不仅被称为“滇南侨乡”,他还有一个“江外建筑大观园”的美称。这两个美称的背后却有着一段辉煌而又心酸的历史。

清朝乾隆和道光年间,迤萨两年形成开采冶炼铜矿的热潮。铜矿的开采冶炼,吸引了内地汉族的迁入,他们带来了先进的手工业技术和商业管理经营技巧,促进了迤萨各行业的兴旺和繁荣。但由于长期砍伐木材和过度开采矿石,使迤萨变成了光山头,环境遭到破坏,干旱缺水现象更加严重。到清朝晚期,多种原因迫使铜矿纷纷倒闭,失业工人为寻找生路,相约组织起马帮队,到东南亚老挝、越南、缅甸、泰国等国家经商,因为东南亚等国地势平缓,坝子越来越宽阔,所以迤萨人到这些国家做生意称为“下坝子”。而他们在国内外贩运转销鸦片烟,也称“走烟帮”。当然迤萨马帮并不是只做鸦烟,他们经营的还有黄金、白银、药材、食盐等。

越来越少的迤萨人生意越做越大,有的甚至长期侨居国外,与当地人和睦相处,相互通婚,成为侨民。有的回来建盖豪华私宅,建起了很多传统四合院和中西合璧楼房,因为越南、老挝等国当时是法国殖民地,所以建筑风格也呈现出法式风格。而且还吸收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和文化,并带回了留声机、雨伞、香皂、香烟等新式物品,当时这些东西在当地都还稀奇,但在迤萨却成为日益普及的消费品。当时三百余户的小城迤萨,就拥有从国外购进的缝纫机30多台,不亚于省会昆明,对内地一些邻近县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这段历史造就了独特的马帮文化和马帮精神,也可以说,迤萨是马帮驼出的山城。因为有着悠久的马帮文化,受马帮文化影响这里的民居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县城安邦村的房屋建筑,自清代、民国以来,不论中式的传统民宅四合院,还是庙宇楼阁的古代建筑,或是中西合璧的古堡楼房建筑,受马帮文化的影响,在江外颇有名气。建筑是地方文化,经济的象征,是时代文明的标志,反映出地域、民族的特色,记录着历史的轨迹。现存古民居26座,其中,100年以上的有5间,50年以上的有21间,1925年始办小学,多为侨眷。安邦村古今建筑文化发展,大体可分为以下四个历史时期:①明末茅屋和土房时期;②清代的瓦房和四合院;③民国花楼大院与中西合璧楼房时期;④现代高楼时期。安邦村的建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些古民居建筑群是最具侨乡特色和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是安邦村建筑史和发展史的缩影,也是马帮文化的结晶,是我国各民族与东南亚国家各民族交往的象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东门古建筑群位于县城东门街,于2003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门古建筑群主要由城楼、姚初居中西合璧民居和钱二官迷宫大院三部分组成,该建筑群是目前红河县保存最完整、美观雄壮的中西式、传统清式民居建筑群,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是红河县马帮历史文化的代表和缩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同时也是红河县马帮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

信息来源:中国红河旅游网

展开阅读全文

熨斗古镇

全文共 1085 字

+ 加入清单

熨斗古镇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熨斗古镇

熨斗镇位于石泉县城汉江以南50公里,与汉阴县、西乡县、镇巴县相邻,被誉为“鸡鸣四县之地”,古时为川楚商道上的重要集镇。

熨斗镇名称历经多次变迁:据记载,清嘉庆23年前该镇名为永兴场;道光年间当地遍布60多架筒车,浇灌着两千多亩良田,该地由此更名为筒车坝;道光23年不幸遭遇洪水,大部分筒车被毁,筒车坝名不副实了,又改名熨斗镇。其由来是,当地有个构家坝,有水田百余亩,其地形酷似烫衣服的熨斗,故以此得名熨斗镇。

熨斗镇是石泉县历史上有名的古镇之一,四十分钟就可抵达西乡县的高川,大半天便可出陕入川。据祖居熨斗镇的老人们讲:解放前在镇下街头立有一个闸子门,门额-“川楚通道”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落款为道光二十年。明清时期每逢集日,熨斗街上川陕客商云集,商贸兴隆,古戏楼上演的汉剧韵味悠长。当年熨斗街上有十多家百年老字号,如:源茂盛,天成祥,天成福,天成和,义顺和,金盛堂,义顺鑫,德懋鸿,昆泰丰,长兴久,荣寿堂等。这些老字号大多是药铺和旅店,生意十分红火。据70多岁的吴明森老人讲,他家祖上是开旅店的,小时候他就记得每晚至少有十多个马帮在他家住宿,旅客中有四川客商也有汉中地区的客商。当时有一种民谣叫“白龙下川,黄龙入陕”。白龙指棉花,黄龙指黄表纸。也就是说通过熨斗镇将陕西的棉花运往四川,将四川的黄表纸和食盐运入陕西,由此可见熨斗镇在当时是十分重要的商旅要道。距熨斗镇15公里的喜河镇(现名称),因位于汉江边,交通便利,市场繁荣,早在西魏废帝元年(公元552年),就在此设立魏宁县,古有“小汉口”之称。早年,川陕的客商赶着马帮将货物通过熨斗镇运到喜河码头,再装船走水路运抵汉口,同时马帮又将从船上卸下的货物运回四川以及汉中的西乡,镇巴,洋县等地。

解放后,随着公路交通的日益发展,繁华了千百年的川楚古道沉寂了下来。现在来到熨斗镇,千年古镇的风貌仍依稀可见:青石板街,木板门面,古戏楼,关帝庙,以及通往汉中、四川的古商道,这些都已成为见证熨斗古镇兴衰历史的文物古迹,弥足珍贵。随着燕子洞景区的对外开放,熨斗古镇也将向游客展现其古朴沧桑的风韵,让人们从中品味、追寻曾经的喧闹与繁华。

熨斗镇:一、自然社会情况熨斗镇位于陕西省石泉县南部,距离县城50公里,全镇东西宽9.25公里,南北长约12.85公里,总面积81.6平方公里。全镇耕地总面积18682亩,水田2105亩,旱地16577亩,林地99219亩。全镇以喀斯特地貌为主,最高峰木竹山1593.5米,最低点西沟口332米,相对高差1261.5米,全镇共有地质灾害点14处,其中先联村最多为。

展开阅读全文

后柳古镇

全文共 1009 字

+ 加入清单

后柳古镇位于石泉县城以南23公里的莲花湖畔,其地势三面环水,呈半岛状。后柳镇古朴厚重,历史久远。地处后柳下街的八亩田,经省考古学家考古发掘,认定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该地曾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器,可见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汉江是贯穿南北的交通输纽。据记载:后柳码头为古时重要的水上交通驿站,每天江面上都停泊着数十艘商船,工人们忙着装货、卸货,一艘搜商船或顺江而下,或逆江而上,到处一派繁忙景象。从千年古刹石佛寺遗址和火神庙遗址推断,早在明代以前后柳古镇已十分的繁华、兴盛。历史上后柳盛产桐油,人们沿江砌石坎,建油坊,生产桐油,故称“油坊坎”。明清时期,该镇有油房十多家,每年有四百多篓(约50吨)桐油走水路运往武汉。装桐油要用竹篓,后柳漫山遍野都是竹林,竹编工艺十分讲究。而今,虽商船不再有,但竹林依然是后柳的一大特色。据当地老人们讲,当年后柳街上商贾汇集,买卖兴隆,沿街都是老字号的旅店、饭馆和药铺

现在的后柳,古镇风貌保存比较完好。窄长、古朴的青石板街,沿街连片的木板门面房,以及千年皂角树,火神庙,古石佛寺遗址等仿佛都在向人们讲述着后柳昔日的辉煌。

后柳古镇所在地即今后柳水乡,位于石泉县南部,汉江西岸,距县城22公里。是由喜河水电站库区蓄水倒灌与中坝河水回流而形成的500多亩港湾,与后柳古镇唇齿相依。湖内碧波荡漾,野鸭闲游,视野开阔,景色宜人。

该景区交通便利,等级较高的石紫(石泉—紫阳)公路穿境而过,水路交通十分发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千年古镇风貌依稀尚存,文物遗址火神庙保存基本完好,抗战名人王范堂的故事家喻户晓。从旅游区位上讲,向东可至燕子洞景区,往西可至中坝大峡谷。

后柳水乡以其陕南风情、汉水文化、亲水性活动等为游客提供休闲惬意的游乐空间。该景区处处碧山幽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完好,水域景观资源和动植物资源都很丰富,组成了一个少有的自然生态宝库。目前,后柳古镇改造及水乡旅游基础设施正在建设之中。

后柳镇:后柳镇位于石泉县城南18公里的汉江沿岸,东与本县池河镇接壤,南与喜河镇交界,西与本县熨斗镇、西乡县毗邻,北连城关镇。该镇东西宽约25公里,南北长约13.5公里,面积约154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后柳镇集镇。●历史沿革后柳镇历史悠久,在很早以前盛产桐油,古街沿江而建砌有石坎,故又称“油坊坎”。据县志记载,清朝时称后柳溪,民国二十年称长清镇,1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