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纪念碑

纪念碑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纪念碑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纪念碑问题。

分享

浏览

8406

文章

467

人民英雄纪念碑怎么画

全文共 176 字

+ 加入清单

英勇善战的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和身躯为我们换来了现在和谐安定的生活,我们不能忘记那些为祖国而斗争的人民英雄!人民英雄纪念碑怎么画?下面来演示一组比较简单的画法。

操作方法

1

首先画出石碑的大致轮廓,一个长方体的石碑。

2

然后画出底部的大小轮廓和顶部的形状。

3

然后将底座画出来,并完成石碑细节。画完底座后,大致就完成了。

4

最后一步是最关键的,在石碑上提上人民英雄纪念碑这几个字。

展开阅读全文

湘鄂西苏区瞿家湾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湘鄂西苏区瞿家湾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荆州市洪湖市瞿家湾镇。

洪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洪湖市瞿家湾是湘西苏区首府所在地。1927年至1934年,以贺龙、周逸群、段德昌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武装割据,浴血奋战,创建了以洪湖苏区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曾覆盖58个县市,拥有2万红军和近5万地方武装,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割据范围最大的三块红色根据地之一,是参加长征的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的红二方面军的诞生地。它为积蓄和发展革命力量,并最终夺取全国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它在中国革命史上开创了水上游击战争的光辉范例。

洪湖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群共有代表性建筑39处,它们大部分集中在瞿家湾镇红军街(老街)和沿河路街道南北两边,其余散布在附近村湾。为缅怀革命先烈,在瞿家湾修建了湘鄂西苏区瞿家湾革命烈士纪念碑。

瞿家湾镇:瞿家湾镇地处洪湖市西部,西接监利柳关,南倚百里洪湖,北枕洪排大河,东临沙口新场,三横两纵的自然水系,将整个镇域划分为功能各异的不同小区,突显水乡新镇的特色风貌。瞿家湾镇位于东径113◦16',北纬29◦31'。全镇国土面积42.5平方公里,镇区面积7.5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耕地面积13715亩,大湖养殖水面10万亩,自然资源十分。

展开阅读全文

张培爵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张培爵烈士纪念碑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张培爵,字列五,号智涵,1876年(清光绪二年)生于荣昌县荣隆场,幼时入私塾,23岁中秀才,1906年加入同盟会,后为四川反清独立运动领导人之一,近代民主革命烈士。

辛亥革命前,张培爵任中国人在重庆办的第一所学校--重庆府中学堂学监,推翻清朝统治前,做义军军运、交通、联络工作,蜀军政府成立后,张培爵任都督。1912年4月25日,应四川军政府邀请到成都"共图新治",就任四川军政府副都督,不久,被袁世凯调到北京,加以软禁,同年被害,终年36岁。

1943年3月29日,在重庆国民政府大礼堂举行了邹容、张培爵二烈士纪念碑奠基典礼大会。

“张培爵烈士纪念碑”出自但懋辛的手笔。

展开阅读全文

阎氏石刻纪念碑亭

全文共 379 字

+ 加入清单

阎氏石刻纪念碑亭为定襄县文物保护单位。

阎氏石刻纪念碑亭,位于定襄县河边镇河边三村中。阎锡山父亲阎书堂去世后,分别于1935年1936年在河边三村进村公路旁,建起两座六角形“功德”纪念碑亭,俗称“六角楼”。“六角楼”占地面积约28平方米。底座为三层六角形石台阶,台阶上有石栏杆围着石碑,石碑由六块碑背靠背组成六角形,顶部由青石凿成筒瓦形,又有插飞檐覆盖,恰似一座凉亭。该纪念碑在”文革“期间受到了严重破坏,不少石雕被毁,字迹也模糊不清。2003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河边三村:河边三村位于定襄县东北部与五台县相邻,距定襄县城20公里,至2011年底,河三村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在政府和各界的支持下,修筑于忻炱路与阎锡山故居相通的最佳路线,设立了醒目,大气的阎锡山故里牌楼,为发展定襄旅游业创造了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定襄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295 字

+ 加入清单

定襄革命烈士纪念碑为定襄县文物保护单位。

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定襄县河边镇南庄村北约500 米。1972 年6月,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南庄村村民在村北立碑建碑楼。碑楼为砖混结构,分上下两层,上层镌刻毛泽东手书”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题字,下层石碑记载本乡162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姓名与事迹。碑高1.3米,宽0.65米,厚0.18米,保存较好。1931年,定襄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内容摘自(《忻州文物荟萃》。

南庄村:南庄村是定襄县一个自然村,邻村有尧泉村,戎家庄村,人杰地灵,风景秀丽,交通便利;主要农产品:椰子,红苕,小包菜,南瓜,秋葵,莲藕。。

展开阅读全文

洪学智将军纪念碑

全文共 1427 字

+ 加入清单

洪学智将军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为纪念洪学智将军的生平功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红色旅游基地,由六安市政府、金寨县政府及洪老家属、亲友在金寨县烈士陵园内共建洪学智将军纪念碑。纪念碑位于红军纪念堂的左侧,以缅怀洪老一生的丰功伟绩,成为激励后人开拓奋进的教育基地。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经几次实地考察,又考虑到原有烈士纪念碑和纪念馆的中轴线为主线,为使洪老纪念碑同原有建筑主体不冲突,因此在纪念馆的中轴线偏东 10 度为洪老纪念碑的中轴线朝向。这样使洪老纪念碑能有自己的主体思想,结合风水学原理,后靠主山脉,面朝东南方,在原有地势、选址最佳之处,福荫子孙。对原有地势进行有机整合,设计了曲径小路、城墙围栏;道路地坪至一层广场高差54厘米,表示 54年战争结束后,洪老担任我国总后勤部副部长一职;从一层往上六级台阶到中心主广场为 93厘米,表示洪老人生之旅有 93 个春秋;纪念碑广场为一、二、三个平台,三、六、九级踏步,吉数而上,加上纪念碑原自身地坪的高度为194厘米,另加碑座28厘米、碑身168厘米,小计196厘米,总计390厘米,从鲁班尺显示为吉数(及弟、丁、旺财);中央大道选用当地皖西红花岗岩拉丝制作铺设而成,代表着专为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领导者专设的红地毯,踏着温馨的红地毯进入纪念碑主入口。顶层座凳式的围栏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为前来瞻仰、祭扫者休息之用。

纪念碑基座为山西黑石材,代表祖国大地孕育一代英雄儿女。下层地坪周边为毛面制作(毛面374CM*309CM),净368CM*303CM*19CM厚。二层地坪前面抽进为广场,平面及周边全部为光面制作,宽度368CM*213CM*13CM厚,一层地坪厚度19CM上口起四周应角线2CM*2CM,代表主人翁1913年2月2日出生。

碑座万年青石材,代表大别山的青山绿水,哺育了一代开国功臣,托起了新中国的希望,养育了一代我军后勤工作的开拓者;上面雕刻松树、松针来表现洪老高尚的人生品质;碑座总长280CM ,代表洪老将军1928年从军;碑座宽度78CM,代表一代卓越的领导人在党和国家最困难的时期艰苦奋战,走过了漫长的 78年革命从军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看今朝祖国人民是多么繁荣昌盛,这都离不开洪老一生无怨无悔的无私奉献。

主碑印度红,代表洪老将军一生是红色革命家、军事家,与祖国同灿烂。他的丰功伟绩在主碑上体现,永远值得后人敬仰,洪老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主碑长度2006MM,代表洪老从军的革命生涯、为祖国贡献一生的历史纪念丰碑。主碑底部厚为54CM,上部厚26CM,象征洪老从民主革命到 1954年抗美援朝回国,经历了26年的革命战争生涯。主碑上方雕刻五角星,表现洪老爱国爱民“心(星)”永放光芒。五角星下方雕刻二枚肩章,体现洪老是老一辈革命家中唯一被两次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碑体中间镌刻主人翁名字,名字下面刻上出生日期和去世日期,下方可刻洪老夫人“张文”字及其出生日期。整体设计突出祥和、宁静、慈祥的一种境界。

中间广场穴盖上放置一个水晶白花圈,体现党和人民永远怀念洪老,只能用花圈以表后人对洪老的怀念,供扫墓时摆放鲜花之用。碑后方正的党旗陪伴着洪老走过了峥嵘岁月,记载着洪老的革命生涯。他的英雄事迹永载史册,洪老精神永远是后人学习的楷模。六枚勋章和十二根立柱,屹然耸立于中心广场的两侧,庄严、肃穆。立柱下方由整块山西黑条石将立柱连为一体,既能稳固立柱,又可镌写简介让后人了解勋章来历。

展开阅读全文

惠东暴动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惠东暴-动-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山霞镇后洋村飞凤寺边。

山霞后洋惠东暴-动-纪念碑原坐落后洋小学边,后小学搬迁,随之纪念碑迁往飞凤寺旁,已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惠安暴-动-也称惠东暴-动-。

1929年,苏克明等人打入崇武张灿民团内部,以办凤阳(后洋)乡民团为掩护,建立革命武装基干队伍。

1930年7月初,中共福建省委和泉州特委决定举行惠安暴-动-。成立福建红军独立第一师、福建红军惠安总指挥部,惠北为第一团,惠东为第二团。

9月16日,红二团从后洋村出击,攻下山柄民团炮楼,尔后成立五陈乡苏维埃政府。然后挥军向前黄村、垵固村、山腰村挺进。17日,进驻湖埭头并成立村苏维埃政府。18日午后,按计划占据距县城10余华里的屿头村,以山上的土地宫作为临时战地指挥所。

19日凌晨,国民党海军陆战队及民国约千余人,三面围攻屿头山。经过两小时激战,陈琨、曾赉弼、陈天送、陈显文在战斗中牺牲。红二团主力从北面撤退。

暴-动-失利后,国民党军队继续围剿革命势力,破孩-红军亲属,仅惠东地区就有百余户被迫流离失所。

信息来源:惠安县委党史研究室

山霞镇:惠安县辖镇。1958年置飞跃公社设山霞管区,1961年属崇武公社,1974年析置山霞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4.9万。惠崇、泉崇公路过境。辖山霞、固、宣美、鹰园、前张、田墘、新塘、后洋、山腰、大淡、田边、青山、东坑、东莲、埭透、下坑16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建材、石雕等厂,所产的各种石雕、影。

展开阅读全文

黄静源烈士殉难处纪念碑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黄静源烈士殉难纪念碑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黄静源烈士牺牲地方——安源半边街广场。

黄静源是湖南郴县人、安源工人运动领袖。1925年9月21日被反动军阀逮捕,随即被押往萍乡监狱。在狱中二十多天,他始终不为敌人的利诱和酷刑所动摇。10月16日,黄静源被敌人枪杀在半边街广场。黄静源牺牲后,安源工人不畏--,在这里举行了追悼会。并于次日将烈士遗体秘密抬至醴陵,隆重装殓,再用火车将灵柩运往长沙。

1926年9月,北伐军到达安源,恢复了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并改名为萍矿总工会,萍矿总工会领导工人开展了一系列政治活动。10月16日,召开二万多群众参加的大会,纪念黄静源等烈士牺牲一周年,并在此建立了“黄静源烈士殉难处”纪念碑。碑文由株萍铁路总工会委员长朱少连撰写。纪念碑座北朝南,高2.4米,宽1.56米,长2.6米,占地面积40平方米,

1984年10月,被列为萍乡市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9日被列为第六批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位于广昌县驿前镇贯桥村。纪念碑座东向西,砖石水泥结构,碑高11.6米,占地面积145.4平方米。纪念碑1988年8月5日建成,正面碑名“高虎脑红军烈士纪念碑”,为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写。左侧题词:“向高虎脑战斗顽强作战英勇杀敌光荣献身的烈士们致敬”,为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题写。右侧题词:“长征前夕的激战”,为时任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刘志坚题写。纪念碑为纪念1934年7、8月间在高虎脑一带阻击战中牺牲的红军将士而立。

贯桥村:贯桥村。

展开阅读全文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南麓首义公园内,与辛亥革命武昌首义英雄烈士雕像、孙中山纪念碑水平依次排开。由湖北省暨武汉市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七十周年纪念大会于1981年主持修建。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

纪念碑采用中国传统的碑顶建筑式样,用麻石砌成,坐北朝南,高11米,底座12.96平方米,台基平面300平方米。碑身正面镌刻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题写的金色大字“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碑座分三层,碑座前面镶汉白玉大理石,上刻著名史学家章开沅撰、著名书画家张昕若书的碑文,记述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赞扬了孙中山先生和革命党人的功绩。碑座背面,阴刻文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七十周年纪念大会1981年10月10日立”。碑座的左右两面,刻有万年青、梅花瓣和彩带组成的浮雕图案。

纪念碑矗立在红色水磨石的平台中央。四周有麻石护栏。南面有三层水泥台阶,共有40级。掩映在苍松翠柏之中的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纪念碑,巍峨挺拔,庄严肃穆。

展开阅读全文

“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纪念碑

全文共 291 字

+ 加入清单

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纪念碑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纪念碑位于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

2002年7月,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 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 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族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的倡导者,创立《五权宪法》。他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展开阅读全文

和平解放战争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和平解放战争革命烈士纪念碑为恩平市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1965年

地址:恩平市沙湖镇和平村委会恩沙公路和平路段旁边。

和平解放战争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65年由和平村委会集资兴建,纪念一九四九年在解放蕉园战争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坐西向东,长1.81米,总宽1.81米,占地面积3.28平方米。纪念碑由碑身、碑座、碑台组成。碑台略呈正方形,四周有围栏,混凝土结构,外批荡石米,有瓷片装饰。碑身中间竖刻“解放战争革命烈士纪念碑,字;碑座正面刻着“一九四九年在解放蕉园战争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名单:张锡广、张进华、张荀明、梁介兴、梁维雄、祝清胡”。对研究恩平革命史有参考价值。2012年1月恩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鳌头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757 字

+ 加入清单

鳌头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活道镇鳌头村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方12公里,东与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相邻。鳌头工业园坐落于本村内。鳌头村面积约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9亩,山地9958亩,下辖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323人。鳌头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44年7月,我党在此成立抗日自卫队;1945年,该村崇德楼创办了鳌头村“青年学习社”;随后,军事情报联络站和鳌头江仰交通总站相继成立;1949年5月25日,高要县第一届人民政府在鳌头村的立本楼成立。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鳌头村是名副其实的“红色堡垒”村。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鳌头村民用鲜血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壮歌。

鳌头革命烈士纪念碑耸立在鳌头村东边的273省道旁,纪念碑上记载了抗日自卫队和解放战争的烈士事迹。不少干部群众也时时前来,缅怀这些革命先烈。鳌头革命烈士纪念碑修建于1996年,为了纪念鳌头村的革命烈士伍泽文(抗美援朝时牺牲)、伍信(抗日战争牺牲)以及肇庆、佛山籍的革命烈士十多人。当时修建这座纪念碑是由鳌头村的群众和热心人士集资所建,由于当时资金有限,还有很多工程未有完成,现在已杂草重生,我们作为革命烈士的后代,都倍感自责,深感到惭愧。为了对烈士们深深的怀念,请上级完成我们未完成的工作,使我们革命烈士能够得到安息,其革命精神得到传承。

鳌头村:鳌头村委会位于镇政府驻地东南方12公里,东与佛山市高明区更合镇相连,鳌头工业园座落于本区内。面积约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9亩,山地9958亩,下辖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137人。农业是鳌头村的传统主导产业,以种植果蔗、沙葛(土瓜薯)、粉葛出名,林业以种植桉树、杉等建筑用材为主。鳌头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45年,在鳌头村崇德楼创办了鳌头村“青年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深溪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深溪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深溪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深溪居委“鸡仔寮”山。北距陈店国道324线7公里,东距两英6公里,南距红场15公里,西距普宁市军埠镇8公里。基地左前方100米处是潮阳深溪水厂,左后方是深溪水库,右后方800米处是汕头市闻名的深溪翠峰岩风景名胜区。

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深溪人民的优秀儿子,潮普惠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刘大刚在这里发动农民,成立潮阳县第一个农民协会,组建赤卫队,刘大刚任农会执委,刘明合任赤卫队长。后来二人带领队伍开进大南山,为开辟和保卫大南山革命根据地展开了一系列斗争,成长为大南山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刘大刚任潮阳县革命委员会主席,潮普惠县苏维政府副主席;刘明合任潮阳县赤卫大队长,潮普惠县苏维埃政府军务部长。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献出了年轻宝贵的生命。

为纪念刘大刚、刘明合以及在大革命斗争中牺牲的深溪籍刘镇坤、刘眯目、刘亚盾、刘亚臣、刘德丰等7位烈士,1971年3月,由潮阳县人民政府择址在深溪“鸡仔寮”山建革命烈士纪念碑,碑体高7米,宽1.2米,呈矗长方形体,顶端半月形,正面上段刻“革命烈士纪念碑”,中段镶花岗岩石碑一块,刻7位烈士名字。下面四方形碑座。还有面积100平方米的台基,台基四周是花岗石的围栏。1987年曾重修,并拓宽纪念碑周围广场。2002年又建七位革命烈士石雕像连台基一座,还建革命烈士纪念亭一座。2008年又建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占地140平方米,建筑面积290平方米,现在纪念馆内陈列已初具规模。基地全部设施总面积1220平方米。

深溪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87年被潮阳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授为汕头市第二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在由深溪居委管理。自1971年建成以来,以开放免费方式接待各界人士参观和瞻仰,每年参观人数约7万人次。2005年授牌以来,参观的人数逐年增多,现在每年达到十多万人次,已成为红色旅游观光的场所。每年清明节,汕头市干部、学生都到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圈,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

地 址:潮南区仙城镇深溪居委鸡仔寮山

展开阅读全文

古竹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古竹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古竹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紫金县新围村。

为缅怀戴耀田、戴瑞灵、王锡明、朱春泉、王金福、赖松安、许顺泰、张祝荣、刘桂莲等33名革命先烈,2000年11月,古竹镇老区建设研究促进会在紫古公路榕丰路口的小山丘上兴建了古竹革命烈士纪念碑。坐东北向西南,由碑顶、碑身、碑础、台基、余坪、围墙组成。面阔52.9米,进深42.7米,围墙四周种有柏树。石米磨光要板、台基、碑础,碑身贴大理石。碑身正面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础正面大理石阳刻“古竹镇革命烈士英名”,方形碑顶。

信息来源:河源市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永安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永安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细坳镇永安村一小山顶上。

建于1957年12月,曾于1982年8月1日和2006年1月4日两次维修。坐北向南,碑方尖状,底座正方形,边长2.5米。上部分二段,下段方柱形,正面镶嵌刘建龙、刘锦香和吴维根等11位革命烈士生平简介碑刻。背面镶嵌细坳镇革命史志略。碑上段方尖形,正背灰塑阳书“革命烈士纪念碑”,左右面灰塑阳书“革命英雄永垂不朽”。纪念碑周边有八角形砖砌围墙。整个纪念碑占地面积50.4平方米。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赣南挺进队队长李大添的主持下,细坳黄麻布乡(今永安)苏维埃政权建立,一批当地革命青年加入革命队伍,献身革命事业。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和人民为纪念在土地革命战争英勇牺牲的刘建龙等烈士而兴建。

永安村:永安村。

展开阅读全文

桥头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桥头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桥头镇中心鸡心岭西北面,GPS坐标:北纬23°0142.8",东经114°0551.9",海拔高程7米。

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在桥头牺牲的13位革命烈士,1963年4月,桥头公社在鸡心岭西北面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

1995年和2000年,桥头镇政府对革命烈士墓进行了两次修复。重修后的烈士墓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纪念碑坐东南向西北,碑边长5米,高3.4米,占地25平方米,采用花岗石砌成,上刻“革命烈士纪念碑”7个大字。墓身全部用黑色大理石镶贴,石上雕刻13名烈士性别、年龄、籍贯、职务、牺牲时间和地点。这13位烈士是:邱剑洪、邓生、尹汝森、尹创志、蔡辉、黄六成、李汝平、李光、罗珠、罗月佳、罗灿、莫润贵、钟景布。墓地四周用方形条石围砌,墓园用麻石铺设,周围树木郁葱。

桥头镇:桥头镇地处中国最发达的南部沿海经济带和亚洲著名的惠、莞、深、港经济走廊,位于东莞市东北部,处在东经113°60′28″、北纬22°58′38″之间。桥头既有丘陵又有平原,是闻名中外、供水香港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的源头所在地。全镇辖16个村,1个居民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3万人。桥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长无冬、。

展开阅读全文

增城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增城革命烈士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增城革命烈士纪念碑

纪念馆在东湖公园对面荔枝山顶驼.碑高1.1米,巍峨耸立在1.2米高的石米弥座之上.全碑由下而上逐渐收分,上小下大,状a士纪念碑”十个黑色大字,显得庄严肃穆.碑的底部镶嵌一块黑色大理石,镌刻有介绍增城县自1937年“七·七”事变后建立起中共增城县委和革命武装队伍,先后与日寇,国民党-派进行殊死斗争,终于在1949年配合南下大军131师,解放增城全境的丰功伟绩的碑文.1981年当地人民政府为了缅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而竖碑永志.

展开阅读全文

天生关阻击战纪念碑

全文共 938 字

+ 加入清单

天生阻击战纪念碑为石林县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昆明市石林风景区岔口老颧窝阿诗玛文化生态园内。

1949年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贵阳、重庆、南宁相继解放。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政府主席卢汉、西康省政府主席刘文辉、西南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候和潘文华通电起义,蒋介石集团拼凑的西南防线土崩瓦解。国民党陆军总部、何绍周兵团、第8军第3师、第6编练处特务团、宪兵团等残部,沿着川滇、滇黔公路拼死向滇南方向溃逃,妄图与败退开远、蒙自一带的第8军、第26军会合,作最后的垂死挣扎。中国人民解放军2野5兵团17军49师,奉命支援卢汉起义,入滇追歼逃敌。12月中旬,49师以146团为先遣队,昼夜兼程,向云南开进。12月23日至25日,在“边纵”6支队和2支队的配合下,146团接连攻占沾益、曲靖、陆良三座县城,一、三营继续乘车前进追踪逃敌,敌军经沾益、曲靖、陆良向滇南溃逃,由于沿途受到“边纵”2支队和当地民兵、游击队的阻击和袭扰,行动迟缓。“边纵”2支队所属的民兵游击队在-阻击敌军,沿公路一直向前冲杀,敌军指挥官误认为是有人趁机反水,立即命令部下还击。顿时前后左右互相对射,逃敌乱成一锅粥。公路无法通行,从子夜到拂晓敌军混战了大半夜,从天生关到路南北大村的十多公里公路枪声不绝。敌军不知我军虚实,心存侥幸负隅顽抗。当敌军逃到北大村与石林岔口之间时,公路石拱桥已被芝云乡乡长郭希率民兵拆毁,顿时几百辆汽车全被堵在公路上无法通过,动弹不得。从天生关经北大村到石林,山上山下都是解放军、游击队和革命群众,敌军被死死地围困在沿线公路,进退无路。敌军从12月25日下午到26日下午,一天一夜粒米未沾,疲惫不堪。在我军沉重的军事打击和强有力的政治攻势下,敌军相继缴械投降。12月27日晨,我军全歼敌军,取得了天生关战斗的全面胜利。共歼敌5000余人,缴获军车100余辆,“陆军总司令部”铜质关防4枚、军用物资一批。天生关战斗,是以野战军为主、“边纵”和地方民兵游击队密切配合,广大群众积极参加,在路南境内进行的最大一次战斗,战斗的胜利,为大规模的滇南追歼战拉开了序幕。

该纪念碑是石林县缅怀革命先烈、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1986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信息来源:昆明市委党史研究室

展开阅读全文

红寨村红军长征纪念碑

全文共 574 字

+ 加入清单

红寨村红军长征纪念碑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大坡乡红寨汤浪村北。

1936年4月2日,红军长征分三路从富源县进入沾益县。4月3日,红二军团在贺龙的带领下,从驻地出发,分别经播乐乡的偏山、沙高、大海、小落浪、大落浪、水田等地,进驻喜厦、遵花铺、十里铺、松林、河西、中村一带。上午11时,红二军团一部行至遵化铺以北的火焰山时,与一股敌人遭遇,红军立即投入战斗,打得敌人丢盔弃甲,迫使其向松韶关方向逃窜。红军将缴获的物品分给当地农民后又继续前进。

4月5日,军团直属部队经大坡乡的土桥、耕德、大坡、秧田冲、德威、天生桥村到羊街(今麻拉)宿营。贺龙在汤浪庙里食宿,走村入户向群众宣传党的纲领和政治主张,宣传抗日救国方针,揭露国民党-罪行,宣传红军是工农大众的队伍,是为劳苦大众谋幸福、求解放的队伍。在许多村寨写下了“打倒土豪分田地”“打富救贫” “红军是抗日救国的队伍”“建立抗日救国政府”“打倒-有衣穿,打倒土豪有饭吃”“打死滇军,踏死黔军,拖死中央军”“云南公众弟兄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等革命标语,同时组织群众开展“打土豪,分浮财”的斗争。后来,当地老百姓就把此庙叫做“红军庙”,村名改为红寨村,现仍保存着贺龙使用过的办公桌。

该纪念碑于2006年6月被命名为曲靖市第二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