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羽是门神嘛(推荐20篇)

浏览

2941

文章

308

关羽收周仓,为何不收廖化?

全文共 128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关羽其实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也还是很有个性的,就是因为他的这种个性所以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的,那么在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故事,那就是关羽是收了人的,一个就是收了周仓,但是有一个廖化也是一起的,那么廖化却没有被关羽收,这又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感兴趣都不要错过!

关羽在曹操手下时,为曹操斩了袁绍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然后挂印封金,千里寻兄,过五关斩六将,在这期间,关羽遇到了廖化和周仓,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两人都要跟随关羽,而关羽只要周仓,不要廖化,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廖化比周仓差很多吗?

关羽最先遇到的是廖化,当时,生逢乱世,廖化占山落草,以劫掠为生,同伴杜远劫持了关羽的车仗,也就是刘备的两位夫人,准备据为己有,与廖化一人分一个,廖化问从人才知道,原来是刘皇叔的夫人,准备送两位夫人回去,杜远不同意,于是,廖化将杜远杀了。

廖化杀了杜远之后,就把刘备两位夫人送下山,然后想带着部下追随关羽,遗憾的是,关羽没有收留他。

廖化被拒后,只好跑到山谷中,再继续当贼,劫掠为生,直到后来刘备进入益州,廖化再次带人投靠,于是,刘备让廖化协助关羽守荆州。

这是演义,正史中的廖化,更具传奇色彩,关羽兵败之后,廖化滞留东吴,廖化诈死骗过东吴人,带着老母亲昼夜西行,最终遇到刘备,再次回归蜀汉。这里只讨论演义。

关羽没有收廖化,原因是关羽认为廖化出身不好,是黄巾贼,所以,不想要廖化,但是,为什么关羽要周仓呢?周仓出身也不好啊,关羽为何厚此薄彼?

关羽遇到周仓,当时,同样占山为贼的裴元绍想抢关羽的赤兔马,裴元绍知道关羽的身份后,告诉了关羽实情,然后说卧牛山上有一个关西人,非常敬仰将军,恨不能相见。后来,周仓见到关羽,下马参拜,然后请求追随关羽,关羽思索再三,最终答应了。

关羽为什么收下周仓呢?

我想,原因有以下几点。

其一,周仓敬仰关羽,一见面就给关羽戴了一顶高帽子,获得关羽的好感。因为周仓说曾经见到将军您的尊颜,但是,我身为贼不能追随,现在,有幸见到您,我愿为你执鞭坠镫,侍奉左右。这对一向高傲的关羽来说,心里非常受用,有人崇拜,而且是铁杆粉丝,关羽能没有好感吗?

其二,周仓多次请求,用诚心打动了关羽。俗话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周仓一次被关羽拒绝,再次请求说,我可以不要部下,只身一个人跟随你,关羽以两位嫂嫂不同意为由,再次拒绝周仓,周仓依然苦求,并让手下人都跟裴元绍了,关羽这才收留他。

关羽镇守荆州期间,廖化和周仓,都为关羽效力,关羽兵败之时,是关平护送廖化杀出重围,向刘封和孟达求救,结果,这两个小子见死不救,廖化只好回成都向刘备报告,因此生还,后来在诸葛亮北伐时,廖化还率兵作战,成为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之说。

周仓跟随关羽,在关羽水淹七军时,曾生擒曹操大将庞德,立下大功,关羽败走麦城时,率兵突围,留下周仓和王甫一起守城,牵制吴军,最终,关羽被杀,周仓也自杀了。

要说武力,廖化不如周仓,毕竟周仓力大无比,力大强三分,而廖化统兵打仗比周仓厉害,周仓只适合当关羽的贴身侍卫,因此,两人各有所长。他们都能跟随关羽,也是缘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孙权杀关羽后悔吗?

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孙权关羽的问题我们不得不说还真的是有点怪罪孙权的,把这么好的能人武将怎么就杀了呢?而且还是砍头系列的,其实也有很多的网友说了,孙权好像真的没有必要杀关羽,那么这个问题我们要怎么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析分析孙权为什么要啥关羽吧,还有杀了关羽之后他后悔不后悔的问题。感兴趣的别错过!

其实孙权杀关羽还真的是有点误会的,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接着往下看。

我们先看看关羽死之前三国之间的局势,其实老大哥还是曹魏,但是蜀汉这个时候也有后起追击的意思,所以东吴这边就感觉是比较的弱小了,所以为了自保孙权得想想办法。

刚好公元219年,关羽锋铓毕露,水演于禁七军,而且把庞德也斩杀了,这个时候的孙权其实内心是知道的,如果自己再不行动的话,就有被蜀汉灭国的危险,就算不是,也会被曹魏虎视眈眈,坐收渔翁之利,所以就在关羽节节胜利的时候,孙权夺取了荆州,话说这则计谋是曹魏送来的,所以关羽不仅仅是败走麦城,而且也把性命丢掉了。

其实大家看到这也知道了,孙权已经得到荆州了,理论上也算是消弱了蜀汉的力量,为什么不放过关羽?而且蜀汉都已经打到益州和汉中了,如果再杀和刘备关系这么好的兄弟,那么刘备是不是会来报仇呢?也不知道孙权想过这个问题没有,最后果不其然,刘备最后倾国之力讨伐孙权,好在有军事天才陆逊火烧连营700里,才把刘备打败。

所以我们也不妨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分析杀刘备的必要。

从孙权自己看为什么要杀关羽:

看到这很多人要说了,如果不杀关羽,刘备还会不会攻打孙权,小编觉得也还是会打的,毕竟刘备的志向在那,总是要打的,只是时间早晚,所以孙权杀关羽早杀是好事,晚杀了又是一劲敌啊。

从当时的战场情况看为什么杀关羽:

大家也知道在战场上面刀剑无眼的,所以你杀个人,被谁杀其实都是不太知道的,其实关羽准确的来说不是孙权杀的啊,是战场上的小兵杀的。

从曹魏方面来看为什么要杀关羽:

其实孙权夺取荆州市曹魏这边出的一个注意,联合一起的,但是曹操虽然爱才吧,但是手也伸不到孙权那里,所以曹魏是没有办法阻止关羽的死。

再从关羽自己来看为什么会死:

关羽名气多大?水淹七军,关羽多自傲?“虎女岂能嫁犬子”这句话就是说给孙权听的,这样的目中无人,孙权也还是有杀他的道理的。

综上所述:

孙权其实可以选择不杀关羽,但是蜀汉之后依旧还是会来打自己,早打晚打的事,如果当时放走关羽,这样的能人也是个麻烦,不如早点杀了,再就是关羽也的的确确是太过于自傲了,死或许就是必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此人是关羽之死始作俑者

全文共 664 字

+ 加入清单

此人是关羽之死始作俑者

三国时期好多英雄的人物,他们有的凭借自己骁勇善战出名,有的是依靠计谋出名,他们都是凭自己的本事来获取名声。还有一些英雄人物,通过投靠强大的势力来生活,孟达就是其中之一。像他这样的作风,他前后换过三个主人,每次都是见形势不利就选择投靠别人。他的这种行为真的让人难以启齿。

他一开始是在刘璋手下做事,当时刘璋占领了四川地区,后来刘备想要占据这个地方,刘璋的部下又没有刘备那样的勇士,对比起来差距很大。在坚持了三年之后,孟达见形势不妙,撑不住了,就立刻选择投奔刘备。刘备把他和自己的干儿子刘封放在一起做事。这个干儿子不像刘备那样正直,经常欺负他,孟达介于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一直也没有说什么,选择隐忍退让。后来关羽在相反之战中向刘封寻求帮助,想让他出兵帮助自己,孟达在此挑唆不让帮忙,两人因此不再理会,最终也导致了关羽惨死的下场。

刘备知道这个事情后,就把自己的干儿子杀了,此时的孟达也清楚自己以后可能没有什么好下场,转身投靠了曹魏大军。曹丕很看重这个孟达,听说他要来投靠自己,还没等他信传来,自己就先写了一封信欢迎他。因为有曹丕的保护,别人不敢对他怎么样,所以他在这里待的很舒心。等曹丕去世以后,他的好日子到头了。

因为曹睿觉得他是个小人,不值得重用,非常不喜欢他。此时的孟达感觉到了不妙,正好中了诸葛亮的圈套,在他的引诱之下就想回蜀,但是因为被司马懿知晓,之后司马懿表面安抚孟达,背地里派兵攻打,这让孟达死在了司马懿和诸葛亮的计谋之中,他的生活本来可以在平淡当中度过,可是他想要再一次的乱投靠,结果把自己给害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关羽兵败被杀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兵败被杀的原因

史上的关羽是武艺高强的,这一点人尽皆知,但是也正是因为关羽的武艺高强,奠定了他骄傲的性格,也就有了后来的因为骄傲失掉荆州又被孙权所杀的故事了。

在这之前,孙权曾向关于提过亲,想要将关羽的女儿娶给自己的儿子,表面上是想与蜀汉结姻亲,但是并没有找刘备,而是直接找了关羽,所以他的真实意图便是想拉拢关羽,但是被关羽直接拒绝了,所以孙权也有怀恨在心。后来的荆州之战,关羽因为骄傲自大,被孙权采用偷袭的招数成功得手,并且一举攻破了荆州。

之后关羽出逃,但是没多远就被孙权追上了,孙权也很是敬佩关羽的才能,就想要让关羽转为自己麾下,但是关羽肯定不愿意,因为关二爷也是靠义气出名,所以孙权觉得把关羽放回去就等于放虎归山,而且关羽又拒绝了自己的求亲,所以便杀了关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羽败麦城丢荆州刘备有没有责任

全文共 162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三国时期还真的是有超多的非常的可惜的地方的,不仅仅是什么吕布啊,其实最让人说到的一件事情,那就是关羽在麦城丢失了荆州,最后连命都不保了,超级明星关二爷就这样从历史上消失了,那么我们今天就拿关羽丢失荆州来说说刘备吧,这件事情刘备到底有没有责任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

中国有句老话:关羽走麦城,大意失荆州。这句话是有问题的,靠谱一点的说法应该是:关羽自负走麦城,刘备决策失荆州。

对于丢荆州的责任,刘备,关羽,诸葛亮三人难辞其咎。若论责任大小,刘备责任最大,关羽次之,诸葛亮责任最少。下面我按照责任由小到大,历数三人错误。

第一,诸葛亮在丢荆州中的责任。

诸葛亮在丢荆州一事中,主要是有失劝诫之责。荆州的重要性,最早就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彰显的,没有人比诸葛亮更理解荆州对于刘备的意义。而在关羽驻守荆州的过程中,诸葛亮没有对关羽进行必要的战略战术支持,相反的,诸葛亮对关羽做出了违心的褒奖:关羽嫉妒马超被重用的时候写信让诸葛亮评价自己和马超孰高孰低,诸葛亮违心的拍了关羽的马屁。“犹未与髯之绝伦逸群也”。关羽拿到这封书信后非常爽,没事就把这封信出示给别人开,以示丞相对他高看一眼。结果是关羽趾高气扬,越来越狂。最后不但丢了荆州,也送了性命。

第二,关羽在丢荆州中的责任。

关羽文武双全,又是刘备的拜把子兄弟,让他驻守荆州顺理成章。而且关羽驻守荆州好几年也是平安无事。但是关羽的致命缺点是骄傲自负,缺少谋略,不团结下属和盟友,没有大局观。

先说骄傲自负。糜芳和傅士仁就是一直被关羽蔑视的下属,最后投靠了孙吴。最不可思议的是,孙权为自己儿子说媒,想娶关羽的女儿,关羽怒骂使者,惹得孙权大怒。孙权是一国之君,亲自派人说媒,可以说给足了关羽的面子。关羽不过是刘备的结义兄弟,一位将军而已,即使不愿意,大可以用更加合适的态度回绝。结果这次彻底得罪了孙权,最后被孙权砍掉脑袋,传首曹操。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再说没有谋略。关羽攻打樊城的时候,为了防止吴国偷袭,在公安和南郡都留下了兵马。结果被吕蒙一眼看破,假装生病,要回建业治病。就这么简单的烟雾弹就迷惑了关羽,关羽急忙把后方重兵抽调攻打樊城。随后比吕蒙偷袭江陵。糜芳和傅士仁开门投降,关羽回防途中被俘被杀。这是典型的胸有大志,脑中无才啊,简称“胸大无脑”。

第三,刘备在丢荆州中的责任。

刘备是蜀国的最高领导者和决策者,在丢荆州中负有全面责任。

首先是没有重用诸葛亮。

很多人受三国演义的误导,以为诸葛亮一直备受刘备重任。其实完全不是那回事。诸葛亮在刘备生前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真正施展才华的是刘备死后。赤壁之战之后,诸葛亮基本上就是一个筹集粮草的军需官角色。建安十六年刘备入蜀,让关羽总督荆州,诸葛亮干啥呢,“亮与羽镇荆州”,看见没有,连一个官职都没有。建安十八年调集诸葛亮张飞赵云入四川合围成都,给诸葛亮的官职也就是个军事将军,还是一个调集粮草的后勤将军而已。

其次是过于重用关羽。

虽然说关羽是结拜兄弟,但是对于荆州这样事关蜀国生死发展的重镇,必须要配置精兵良将。在夺取益州之后,刘备即使不把诸葛亮张飞赵云这些大将调回荆州,也应当充实荆州的谋臣良将,辅佐制约关羽的短视浮躁。因为荆州本身就是借来的,当初孙权是在曹操虎视眈眈的情况下,忍痛借荆州给刘备,在北方压力减少,南方交州搞定之后,肯定要要回荆州的。因此在鲁肃多次要荆州不成后,孙权毫不客气的让吕蒙抢回了长沙,桂阳和零陵。刘备亲率五万大军要夺回城池,结果曹操进军汉中准备抄刘备老窝。无奈之下才和孙权谈判,以湘江为界,长沙桂阳,江夏归孙权,零陵,南陵和南郡归刘备。这时候的刘备荆州,已经丢失大半。

随后因为关羽丢荆州,隆中对战略丢失一半,等到张飞被杀,刘备夷陵之战尽损蜀国元气,基本上是没有了扳本的希望。蜀国最值得庆幸的事情,可能是刘备死的早,把江山托付给诸葛亮,否则像刘备这样的蠢材,蜀国只能亡国的更快。

总结:丢失荆州的责任,诸葛亮和关羽都有责任,而刘备要承担最大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谁是杀害关羽的罪魁祸首?你绝对想不到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被潘璋擒拿杀害,罪魁祸首是谁?

有人说杀死关羽的罪魁祸首就是刘备,刘备为什么要选择杀掉关羽呢?关羽会有一个让人特别讨厌的缺陷,这就是一直看不起文人,当诸葛亮在加入集团时得到刘备的重用,但是却始终看到关羽一脸的不屑。

这所有的一切诸葛亮全部都看,在眼中真的没有办法做到心无芥蒂,相信在这个时候大家都会明白是怎么回事。诸葛亮当时就制定一个计划,准备联合东吴去抵抗曹操,这就是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双方的联盟,但是关羽根本就没有放在眼中,一直都在得罪东吴,这就使得原本就比较脆弱的关系更加雪上加霜。

会因为关羽的身份,诸葛亮也不能够多说什么,可是诸葛亮就心知肚明,如果任由关羽一直做下去,这很有可能就会出大事。刘备为什么要选择杀掉关羽,是因为两人早就已经有了嫌隙,关羽在当初选择投降的时候,虽然不接受曹操送过来的这些美人,还有钱,但是却特别喜欢曹操给的这些爵位。

就算后来来到了刘备的身边,依然还是比较在乎,因此刘备在此时必然早就已经怀恨在心,刘备慢慢的不停的去抢夺别人的地盘,不停的去发展自己的势力,这其实也会让关羽觉得有一些不满意。刘备之所以这么做完全就是和关羽作对,刘备和诸葛亮之间本来就是一条心的,对于诸葛亮所提出的这一个计划还是非常的满意,就是希望能够有效稳住曹魏,这才能够有机会逐渐的扩展自己。

如今因为关羽一直破坏这一个联盟,导致双方早就已经翻脸,这对于刘备来说根本就不是一个好事,因此才会决定铲除所有的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贴春联和门神的时间和由来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春联门神时间:大年三十,也就是腊月三十。

贴春联的由来:传说,古代有一种极其凶猛的怪兽,它作恶多端,危害百姓,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降住它,后来,有两位专门除妖的神仙,他们用桃枝降住了怪兽。于是,民间便传出,在门上挂上刻有两位神仙名字的桃枝,妖魔鬼怪就不会来骚扰。后来,这样的桃枝被称为“桃符”,流行了下来,在五代十国时期,桃符演变成了春联。

贴门神的由来:有一阶段唐太宗李世民情绪很不好,晚上睡觉常常听到卧房外边抛砖掷瓦,鬼魅乱叫。他很害怕,把此事告诉群臣。大将秦叔宝说:“臣戎马一生,杀敌如切瓜,收尸犹聚蚁,何惧鬼魅?臣愿同敬德披坚执锐,把守宫门。”李世民同意。当夜果然没有事。自此以后,便让二将夜夜守卫。后来李世民担心二人辛苦,便让人把两人画下来,把他们的画像悬挂在门口,邪祟从此没有了。于是门神就传到了民间。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水浒传关胜是关羽的后代吗 关胜的性格特点及主要事件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水浒传关胜,大家都知道,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五,位居马军五虎将第一位。但是很多人是不是都会以为,关胜是关羽后代?对于这个问题,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至于关胜的实力问题,以及他自己个人的特点,小编也会给大家分享一下~!

1、水浒传关胜是关羽的后代吗

并不是关羽的后代。

关羽的忠勇仁义受到历代尊崇,关羽的形象由人而神,由神而圣,由侯而王,由王而帝,成为人们心目中忠义正直的化身,这也正是《三国演义》将其神话的原因。如果说小说中的关羽是罗贯中的炒作,那么关胜就是施耐庵的炒作,因为小说中的关胜并不是关羽后人。

关胜因有关羽之风,又处在尊崇关圣人的鼎盛年代,时间上于梁山好汉相差不多,很自然就被塑造成了关羽后人,这纯粹出于人们从古至今对关羽的偶像崇拜,特别是在《水浒传》这样一部以描写忠、义为主基调的小说中,就更不难理解了。

2、关胜的性格特点

关胜年少的时候便是饱读诗书,自然是能够早早地明白事理的,对于一些事端也是有着自己的独特的看法和态度的。关胜也是一个敢于舍身取义的人,他对于朋友和战士们的一腔肺腑热血总是那么的炽热着的,关胜义气凛然义薄云天,同时也是一个非常谨慎谦虚的人,纵然关胜在大小的征战之中屡屡获胜,但却不曾穷兵黩武,一如既往地保持着自己的本真和态度。

关胜文武双全,有着一颗赤胆忠心,是北宋中难得一见的将领之才,也是梁上上不可多得的精英猛将。关胜总是能够相信自己的朋友,从来都不会轻易地怀疑自己身边的朋友和亲人们,愿意相信自己的以为的那一切。

但是,关胜的性格上面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便是中国古代每个将士和官宦都会保留的思想,便是愚忠,关胜自己也是如此,在关胜的身上自始至终都有着从古至今贤臣对于君王的一份赤诚之心,所以后来在梁山的招安之中,关胜还是选择了接受与服从,而不是一如既往的反叛了。

3、关胜的主要事迹

关胜的主要事迹有征剿水泊、归顺梁山、大聚义、南征北战等。关胜绰号大刀,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五,位居马军五虎将第一位

关胜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他原是蒲东巡检,因梁山攻打北京,被宣赞推荐给蔡京,领兵攻打梁山以解北京之围。一人力敌林冲、秦明两人也不过渐落下风。之后呼延灼用诈降的办法引关胜兵马进入宋江的大寨,被挠挂钩拖下马鞍活捉。关胜感到宋江有胆识重义气,便归顺了梁山。蔡京调兵进攻梁山,关胜杀败单廷圭,单廷圭便投降了梁山。受招安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后,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一天,操练军队之后回家,喝醉了而堕马,因而得了重病,不久不愈而病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关羽竟和曹操抢过女人?这个杜夫人到底什么来头?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爱人妻这个我们都知道,其实在古代很多人都看上过别人的媳妇,其中关羽和曹操还抢过一已婚夫妇,到底是谁能有这么大魅力,让关羽都爱慕不已呢?这位就是秦宜禄的夫人杜氏,说起秦宜禄也是完全不把自己老婆放眼里,还主动献出杜氏只为自己能升官。这位杜氏到底是什么来头能吸引这么多豪杰呢?

东汉末年,三国而立,战争频繁,群雄崛起,出现过许多大义凛然、忠肝义胆的英雄,他们做的事或是能够感动天下,或是可以赢得功名,令人敬佩不已。有英雄自然也会有狗熊,有英勇之人,便会有贪生怕死之人;有义薄云天之人,亦有自私自利之人,最典型的莫过于秦宜禄。

秦宜禄做过吕布和曹操的手下,此人没有才会却很受重用,因为他有一位倾国倾城的妻子——杜氏。据记载,秦宜禄本来不受吕布待见的,但是一日,秦宜禄带着杜氏在军营外散步,吕布恰好归来,见佳人姿色倾国,便想要据为己有。一旁的秦宜禄窥其心思,当天晚上便把吕布引进自己的帐中,让其与妻子共度春宵。第二日,吕布便升了秦宜禄的官,此后,杜氏就一直跟着吕布。

关羽虽有圣人之名,竟然也贪爱美人,在曹刘二人带军攻打吕布时,关羽请求曹操攻入城后把杜氏赏于自己,曹操应允。几个时辰后,他一连三次的请求,让曹操怀疑。入城后,曹操先关羽一步,见了杜氏,大为惊叹,当即就纳了杜氏。关羽晚了一步,竟然错失了心中至美之人,实在让人不免惋惜。

按常理心里最苦的人不应该是关羽,而是秦宜禄,毕竟自己的老婆被两个主上抢走了,夫妻分离,当痛不欲生。但是,他就跟没事人一样,拿着高官俸禄,成天的到处乱逛。一日,张飞看不下去,问他:“你头上绿云遮顶,靠着结发妻子拿别人俸禄,你竟然还好意思待在此地,当真是无脸无皮啊?若是旁人,怕是早就反了,定不会这般厚颜无耻。”

秦宜禄被张飞说出心中所想,立刻就急眼了,气急败坏的与张飞理论。他虽然能言善辩,但不占理,气糊涂了,顺手拿起一旁的长矛要刺向张飞,张飞哪里是吃素的,见他不知好歹,敢与自己动手,便用手中的矛刺死了他。

秦宜禄虽然很没有骨气,为保性命连妻子也可赠于他人,真是丢光了秦家的脸面。好在他的儿子秦朗是国家栋梁,威震天下,保全了家族名誉。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假如东吴没有斩杀关羽,刘备该如何选择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东吴没有斩杀关羽的话,刘备该如何选择

如果说当时孙权在占领荆州之后没有斩杀关羽,那么大概会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放关于回蜀汉,一种是监禁关羽,要挟刘备。

先来说其一,史实上虽然刘备当时发动夷陵之战打的口号是为了二弟报仇,但其实更大的目的是为了夺回荆州。同时关羽又是个很傲气的人,在他看来荆州是被孙权使诈夺去的,所以关羽心中肯定不服。在荆州丢失后,关羽对刘备肯定是内心愧疚难当,同时对东吴也将是充满仇恨。那么关羽大概率会主动请命,率军夺回荆州。

其二,如果东吴监禁关羽,把关羽当成人质,那么就会让刘备投鼠忌器,同时也能保障东吴对于荆州的消化。关羽如果还活着的话,刘备大概率是不会攻打东吴。这么看来,监禁关羽才是对孙权占领荆州之后来说最有利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门神的来历故事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门神的由来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山海经》中描述,里面有一段记述:“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蟠屈三千里,其卑枝东北曰鬼门,万鬼出入也。有二神,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阅领众鬼之害人者。”所指的就是门神来历的故事。

在东海中有一座叫做“度朔山”的神山,在这度朔山上有一株特别大的桃树,这颗桃树盘曲三千里,在枝干延伸出去的最东北处,在那东北处有一座“鬼门”,那里是众鬼出入的门户。而把守着鬼门的两位神将,一位叫郁垒,一位叫神荼,这两位神仙是防止害人的鬼进入人们的家中。

所以,由于神荼和郁垒二位神仙专门管理鬼怪和邪物,可以驱邪避凶,因此受到世人的敬仰,于是人们便把二人作为门神贴在门上面驱邪挡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羽的脸为什么是红色的?这其中有着哪些说法?

全文共 1346 字

+ 加入清单

“丹凤眼,民若重枣。”看到这个描述,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会想起三国时期著名武将关羽了。我们都知道,人的皮肤要么是白色,要么黄色,要么黑色或是棕色,像关羽这种红的发亮的,还有点吓人的皮肤还真就没有。那么为何关羽的皮肤是红色的呢?在这里面有着什么说法和传说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鸡血染红说

据说是关羽见义勇为,结果得罪了当官的,结果被官兵通缉了。于是关羽四处躲藏,后来逃到了一座山中的时候被一位正在屋前纺纱的姑娘看到了。了解了来龙去脉后,姑娘让关羽赶紧到床上去装病。然后这姑娘便到后院宰了一只公鸡,将鸡血抹在了关羽的脸上,再把自己的头发剪掉一些贴在了关羽的下巴上面,再用被子给盖起来。

等到官兵追来之后,来到了姑娘家里搜人。看到床上躺着一个人便拉开被子看,当看到床上病怏怏的人,满脸通红长须过腹,一位是得了什么传染病,把官兵一个个吓着躲得远远的。于是关羽便躲过了这一劫。不过这被鸡血染红的脸也便不回去了,而这姑娘的发丝也变成了他长长的美须。鼻血染红说

同样的背景,见义勇为得罪了当官的,被官兵追杀。当关羽逃到了河边时碰到了一位老太太,这位老太太见状便对关羽说:“你赶紧把自己的鼻子打破。”关羽听言后便立即给了自己鼻子一击重拳,这鼻血瞬间就留了一大堆。关羽见状就立即将鼻血抹在了自己的脸上,使得自己的脸变得非常的红。然后再将自己的头发扯了下来贴在了自己的下巴上,立刻变身为一位红面长髯的大汉。

等到官兵追来的时候一看,不是自己要追的皮肤白净之人,于是就继续往前追赶而去。事后关羽写过这老太婆,然后就一路跑到了涿州去了。而这位老太婆据说就是观世音菩萨,特此下届来对关羽进行点化的。龙王转世说

据说当年解州有一个大盐湖,这盐湖的水直接通向南海地区。这盐湖的湖岸旁边有一座寺庙,这座寺庙中有一位老和尚,非常喜欢下棋,凡是只要路过此地的人都要陪着这老和尚下盘棋才行。后来有一位大汉来到庙里与和尚下棋,这你来我往的,下了是有一个多月也是分不出胜负。然而就在有一天的时候,这老和尚仅仅在一个时辰之内就连输掉了三局。于是这老和尚叹息的说道:“我解州已经是好长时间没有雨水了,老百姓们都快要饿死了,我这是心急如焚啊,没有心思与你下棋了,所以才会连败啊。”而听到此话的大汉也叹息了一声说道:“我就是那天上的龙王,玉帝下令不让我在此地进行布雨了,我也是很郁闷,就天天跑到这来跟您下棋了。

老和尚听了此话后便求大汉再此地降雨,经过一番周折后龙王答应了老和尚,不过有一个条件:那就是等到雨停了之后,老和尚要拎着一个大桶到湖边去,等到湖水中冒出红色的湖水时要将其装进桶里然后拎回到寺庙中去。老和尚答应了此条件,只要能降雨就行。果然大汉回去后不久,解州就开始下起了雨,于是解州的旱情就这么得到了缓解。这位老和尚也遵照了大汉的要求拎着大水桶就在湖边开始等候了。等到湖水冒出红色的湖水的时候,老和尚就把冒出来的红色湖水全部搜集到了桶里面,然后拎回了寺院。

过了108天之后,在些红色的水中蹦出来一个红色的小孩子,而这便是关羽了,是龙王的转世。由于先前的龙王违反了玉帝的命令,擅自在人间布雨,受到了天庭的处罚。而当时湖中冒出来的红色湖水其实就是斩杀龙王爷时流出来的血水,后来转世便成为了今天的关公。所以说关羽的脸本来就是红色的,并不是染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孙权已经拿下荆州,为什么还要杀关羽呢?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三国时期的关羽的事情其实大家还是会非常的可惜在麦城这一战,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失去了荆州,而且也把自己的姓名给搭上了,最后让人看得唏嘘不已,最后也有很多的人都说了,其实当时孙权已经拿下荆州了,在但是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啊,那为什么孙权会选择还是杀了关羽呢?这么好的一员大将,就这样被杀了,也让人觉得非常的唏嘘啊,所以孙权为什么要杀关羽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好了,言归正传,先说三国演义当初的形式,荆州本属孙权,赤壁之战后不是没有派出使者要求回收,而诸葛亮让孙权吃了哑巴亏,这事换成是我,我也会记恨。然后吕蒙当大都督时期,也不是没有派出使者和谈收复荆州之事,而关羽更连解释都没有,直接俩字不还。这样导致孙吴大地对关羽的恨意大涨。(打个比方台湾,钓鱼岛,我国人民有多恨民进党和小日本一样),当时人民没有言论自由,但是可不代表朝堂哪些士大夫们不上书,吕蒙作为三军大都督,不做点事出来,很可能官位不保。所以吕蒙趁着关羽和曹仁打的不可开交之际,白衣渡江骗下了荆州。当把荆州拿下了以后,我实在想不出有饶过关羽的理由,杀关羽的理由我倒是能总结出几条。

第一,关羽是蜀国五虎将之首,临阵斩杀又拿到荆州,这是多大的功劳?

第二,这招也是釜底抽薪,基本上要了关羽的一切,关羽那么骄傲的人,怎么会和谈。等着以后关羽见到自己发疯一样的砍杀?为了什么?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第三,吕蒙个人很害怕关羽,也害怕因为关羽的死引发一系列的大战,这点可能江东氏族都害怕,要不不敢要了关羽的首级而转送曹操。如果吕蒙不害怕关羽早就可以打关羽和措手不及,因为曹仁驻军在新野,关羽防御也是新野为主。我不信那么长时间吕蒙找不到偷袭的机会,主要还是怕关羽的反扑。好不容易有致他死地的机会,还要留着他找自己报仇,不是没事找事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正史中关羽实力要弱很多么?关羽和五子良将比是什么水平?

全文共 1964 字

+ 加入清单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给蜀国算是有特别优待,把好几个人物都给神话了一遍,其中关羽算是比较严重的。因为关羽的成名战过五关斩六将是杜撰的,目的也是为了显示关羽的勇猛,那如果从正史来看关羽是不是就弱了很多呢?其实也不见得,和曹魏的五子良将相比还是有些小优势的,毕竟关羽功绩上还是没得黑。

现在有一个观点,说关羽只是徒有虚名,杀颜良靠的是偷袭,文丑根本不是关羽杀的,而是曹操杀的,其他的战绩更是一塌糊涂,有何资格位列五虎将之首?还不如张飞,至少张飞还曾独立带兵打败过张郃,在入蜀之战中表现也颇为抢眼。

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关羽仅仅是靠刘备二弟的身份因此在蜀汉地位如此崇高,恐怕也难以服众吧;而且刘备别的本事没有,这看人识人用人还是颇有心得的;还有,正史中曹操颇为器重赏识关羽也是真的,难道曹操也是受蒙骗吗?

关羽能力究竟有多强,初期的表现就不多说了,至少没《三国演义》里那么神就是了;但是从樊城之战中,可以大致推断出关羽的带兵打仗能力究竟如何。

樊城之战爆发的背景还要从赤壁之战开始说起,刘备联合孙权击败曹操后,曹操留曹仁等防守荆州,于是刘备又与孙权大将周瑜夹攻曹仁,命关羽绝北道断曹仁后路。待刘备取得荆南四郡,拜关羽为元勋,受封襄阳太守、荡寇将军。

其实当时荆州一共有七个郡,曹操占据南阳,南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 、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209年,周瑜打败曹仁,夺得南郡南部地区。所谓“借荆州”,就是孙权将自己占据的南郡南部借给刘备。

213年,刘备入蜀助刘璋防御张鲁,张飞、赵云、诸葛亮与关羽共守荆州。为何要留张飞、赵云、诸葛亮和关羽这几个最核心最有能力的下属?还不是担心东边的孙权么,其实北边的曹操当时并没有威胁。

但因为庞统的战死,加上蜀中的变化,刘备不得不将张飞、赵云和诸葛亮都调走了,整个荆州最大的长官仅剩下关羽;关羽是庸才么?当然不是,而且对刘备颇为了解。

刘备平定蜀地后,以关羽董督荆州事,授权掌管荆州地区刘备控制的部分,包括荆州南部四郡和从东吴借来的南郡治所江陵和附近的公安,关羽事实上镇守荆州五郡;后来孙权知道刘备已夺得益州,希望取回荆州。

最终双方通过磋商,达成了解决荆州土地归属问题的协议;协议中重要内容为:刘备和孙权平分荆州,即以湘水为界,分荆州的江夏郡、长沙郡、桂阳郡属于孙权,分荆州的南郡、零陵郡、武陵郡属于刘备。但湘水划界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刘备、孙权双方的矛盾,双方关系已趋恶化。

公元218年,曹操于是召曹仁为征南将军,讨伐关羽。曹仁屯樊期间,大肆征调徭役,南阳郡一带军民苦不堪言。宛城太守侯音与卫开于是劫持太守造反,与关羽联合。曹仁率军前往平乱,于次年正月攻破宛城,将侯音斩杀,并屠城。

219年,刘备军与曹操军相争汉中,魏将夏侯渊被刘备大将黄忠所斩,曹操亲提大军来争汉中,刘备据守,赵云又在汉水劫去粮草,曹操无奈只得退出汉中,刘备遂占据汉中。接着派遣刘封、孟达占据上庸,此时,刘备集团的领地和实力大为增强,达到了顶峰时期。

孙权集团平定山越、取得交州、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实力也大为增强,但因为刘备集团占据荆州南郡,使得孙权集团不但无力向北发展,而且还有被刘备集团和曹操集团夹击的危险。所以,孙权想方设法想占据荆州南郡。

在公元219年的时候,是曹操最为难受的一年,刘备主力占据汉中,而东边的孙权也乘机进攻合肥,当时曹魏的主力都驻守在淮南抵御孙权;而中部的关羽也不知是响应北伐的号召,还是看到了绝佳的战机,亲率大军三万余向樊城的曹仁进攻。

曹操派出大将于禁率领七军援救襄樊,但却被关羽用水淹之计给破,于禁投降,庞德被斩。关羽乘胜对樊城发起猛攻,樊城进水,城墙崩塌,而曹仁的守军也因为多次战败而大量削减,只剩下几千人,樊城被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也快被吃完,众将都惶恐不安。

曹魏第一名将曹仁差点被关羽逼得自杀,当时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加上陆浑民孙狼等苦于徭役,叛上作乱,南附关羽,遥受关羽印号,为之支党,关羽的声势一度威震华夏。

曹操以为汉献帝在许,与关羽军相近,欲迁都避其锋芒,司马懿、蒋济等劝阻,认为孙权必然不愿看到关羽得志,可以用答应将江南封给孙权为条件让他从背后出兵攻击关羽。同时曹操派遣徐晃、赵俨等率军救援樊城,更准备亲自征讨关羽。

后来,果然孙权也不愿意看到刘备势力太过强大,加上一直都想收回南郡,于是派吕蒙、陆逊等人偷袭荆州;在腹背受敌之下,关羽惨败,最终败走麦城,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长子关平于临沮被害。

关羽能力差吗?当然不差,生擒于禁,斩猛将庞德,徐晃虽率大军却不敢应战,曹仁被逼得差点自杀,这等战绩,恐怕三国正史中,也唯有关羽了;如果不是孙权背弃盟约,樊城肯定是能拿下的了,说不定刘备出兵汉中,关羽继续北上,孙权从旁策应,三国历史就要就此改写了,可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秦叔宝门神怎么贴才正确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家家户户都会选择贴门神,这已经成为了一大习俗。当大家在贴的时候,首先就应该明白一些细节的内容。门神本身就会分成文门神以及武门神。文门神自然就应该贴在正堂屋,如果是武门神,就应该贴在大门的上面。秦叔宝门神基本都是在厢房门的上面,寓意着招财进宝。

1

在贴门神的时候,时间也有一定的限制,基本都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估计在全国各地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比如在吃年夜饭之前就应该全家一起把门神贴上去,这就意味着能够有效抵挡外面来路不明的人。

2

也有一些人可能会在大年三十晚上选择,即使一些已经离开的朋友,那么此时就应该明白,如果准备贴门神,必须要等到这些事情完毕之后才可以贴门神,否则就可能会直接阻挡在门外,自然就会有一些影响。

3

贴门神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恭恭敬敬的事情,也同样是我国的一大文化传承,一般都是贴在最外面的门上,比如有花园的就应该贴在花园的门上,有院落的就应该贴在院落的门。如果有一个大门,那么理所当然就应该大门的两侧全部都贴上一个,这就意味着会拥有着较好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关羽是怎么死的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关羽在中国真可谓是妇孺皆知,有关他的故事流传很广,关帝庙关公像都是很多人朝拜的对象,可是这么一位忠勇之士,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下面是关羽是怎么死的介绍。

操作方法

1

公元220年,关羽败走麦城。关羽率数十骑出逃,一路突围至距益州不过一二十里的临沮(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遇潘璋部将马忠的埋伏被擒,和义子关平于临沮被害。

2

孙权极力招降关羽和关平,但二人宁死不投降,孙权见二人不肯投降,就将二人杀死,关羽死时58岁。孙权后怕刘备怪罪,将关羽尸首送到曹操那里。

3

孙权将关羽首级送给曹操,曹操以诸侯之礼将其安葬于洛阳,通常认为即关林,不过现代有观点认为关庄村关羽墓才是埋葬关羽头颅之处,关林只是万历年间建的祀祠场所。

4

同时孙权则将关羽身躯以诸侯礼安葬于当阳,即关陵,也称当阳大王冢。蜀汉政权则在成都为关羽建衣冠冢,即是成都关羽墓,以招魂祭祀。

5

关羽故乡山西运城解州后来则建立了关帝庙,是为解州关帝庙,被认为是关羽魂魄归返之处。因此民间也称关羽“头枕洛阳,身卧当阳,魂归故里。

特别提示

正所谓骄兵必败,关羽败在他的骄傲,没有重视敌人,结果不但兵败,而且还被杀了,作战要战略上轻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刮骨疗毒这事是真实存在的,那么给关羽做手术的是谁?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真正给关羽刮骨疗毒的人是谁?

当时给关羽做手术的并不是华佗,但是和华佗之间也会拥有着不可以瓜分的联系,因为这个也就是华佗的徒弟,是一个非常有知名度的徒弟-樊阿。

刮骨疗毒这一个情节能够有效展现出华佗的神奇医术,还有关羽的坚强不屈,但是这两人之间的重合时间显然是备受争议的。所以说真实性根本就不存在,根据相应的调查可以发现,在三国时期,华佗就是一个唯一能够帮助曹操去治疗头痛的一位医生,当时曹操整天都会被头痛折磨在华佗的专心治疗之下,就能够逐渐的缓解。

为了能够把华佗留下来,所以就给了大量的财富,奈何华佗不争不抢,根本就不在乎这些名利,只是希望自己能够救死扶伤,可以悬壶济世,所以马上就选择离开曹操。曹操怎么可能会让华佗一去不复返,所以马上就请人去请,连续请了很多次,都没有看到华佗,要知道曹操本身就是一个领导,但是性格也非常的暴躁。在多次没有请到华佗之后,直接就将华佗逮捕,最终华佗就惨死在狱中。

虽然当年给关羽刮骨疗伤的肯定不是华佗,但是也同样是华佗的徒弟。樊阿勤奋好学一直以来都会比较勤奋好学,拥有着比较高的悟性,而且在医学这一方面也会非常的有天分。与此同时品行端正始终都会尊师重道,这就是医者仁心的一个主要代表。华佗非常喜欢这一个徒弟,所以也把毕生所学全部都传授于他在师傅的指导下,经过不懈的努力,早就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外科医生,所以说当时在给关羽做刮骨疗伤的人就是他。

、悟性极高,对医学颇有天分。不仅医学知识丰富,樊阿品行端正、尊师重道,是医者仁心的代表。

华佗对樊阿极为赏识,生前便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全都传授于他。在师傅的指导下,樊阿不懈努力,成为了华佗之后非常优秀的外科医生,而他和关羽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他在为关羽“实施手术”时,虽并非史料中描述的那般骇人听闻,但确实是有皮肉切割缝合。“刮骨疗毒”事件确有存在,但那个人不是华佗,而是华佗的徒弟樊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吴首将周瑜蜀首将关羽,魏国首将是谁?

全文共 1351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年代人才辈出,文臣武将可以说是遍地走,每个人都能说出几个人的名字出来。而三国三方势力在还没有各自建立国家的时候,就有一个能够称之为“首将”的人,吴国首将是周瑜,蜀国首将是关羽,那么,魏国的首将是谁?在魏国的历史当中,能够被称为大将当中第一人的究竟是谁,他是否有资格担当这个称呼?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群雄逐鹿中原,不仅文臣谋士成为各个诸侯争取和重用的对象,对于武将来说,也迎来了展示自己的大舞台。就魏蜀吴三国的武将来说,有人认为“吴首将周瑜,蜀首将关羽”,也即周瑜是东吴的第一大将,关羽是蜀汉的第一大将。对于这一说法来说,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认同。就东吴来说,周瑜是第一任大都督,在赤壁之战中战胜了强大的曹操。

而就蜀汉来说,关羽在地位上力压张飞、赵云、黄忠、马超等武将,长期镇守荆州这一兵家必争之地。那么,问题来了,“吴首将周瑜,蜀首将关羽”,你觉得曹魏的首将是谁?

1.首先,在笔者看来,对于曹魏阵营中的首将,不是司马懿、曹仁,也不是张辽、张郃,而是夏侯惇这位大将。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夏侯惇是西汉太仆夏侯婴之后,夏侯渊族兄。

在汉末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夏侯惇出生于世家大族,而且和曹操之间存在非常亲密的关系。曹操举兵讨伐黄巾军时,夏侯惇随曹操征讨,担任裨将。由此,在曹操的手下中,夏侯惇的资历十分深厚。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蜀汉和东吴这两大势力中,关羽、周瑜也是很早就跟随各自的主公了。

2.曹操建立势力后,派夏侯惇屯白马,不久又升折冲校尉,领东郡太守。据《史记·魏世家》记载,秦拔魏二十郡,以为秦东郡;秦在西,故此称东。辖境在今山东、河南、河北三省之间。由此,对于东郡来说,可以说是兵家必争之地。

对于当时的曹操来说,因为地盘有限,所以东郡对于自己来说可谓不容有失。而曹操当时能够让夏侯惇镇守这个地方,足以发现曹操对于夏侯惇的信任。与此相对应的是,在刘备西取益州的时候,也是将荆州交给关羽这位心腹将领来镇守。

3.值得注意的是,在曹操和吕布逐鹿中原的时候,夏侯惇与荀彧、程昱力保三城,反攻吕布时却被流矢射伤左目,败北而回,从此被人称为“盲夏侯”。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接汉献帝到许县,夏侯惇转任河南尹。

自此之后,夏侯惇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比如刘备投奔刘表,驻扎新野后,也曾和夏侯惇交过手。当然,作为一位镇守曹魏后方的将领,夏侯惇放弃了战场立功的机会,却换来了曹魏后方的平稳。

4.最后,在曹魏阵营,夏侯惇历任折冲校尉、济阴太守、建武将军,官至大将军,封高安乡侯,追谥忠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将军几乎是武将的最高官职了,而夏侯惇能在曹魏担任大将军这一官职,也是支持其是“曹魏首将”的重要理由。比如在东吴,担任大都督的周瑜,就是东吴武将之首。

青龙元年(233年),魏明帝曹叡在位时,夏侯惇得以配享太祖(曹操)庙庭,这也是曹魏其他将领难以享受到的待遇。除了一路跟随曹操打下了魏国的江山,夏侯惇一生虽多在军旅,但仍不忘治学,并且这位名将为人俭朴,所得赏赐全部分给将士。在夏侯惇去世后,他的儿子基本上都被魏国封为关内侯,而他的次子夏侯楙,娶曹操之女清河公主为妻,和魏文帝曹丕拥有深厚的交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羽为什么不喜欢黄忠?“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1203 字

+ 加入清单

黄忠跟随刘备时已经有60岁了,在三国时期黄忠已经算是长寿老人了刘备为什么要带这么一位老将呢?关羽刚开始就非常的不服黄忠,刘备封五虎将时关羽也不懂为什么要把黄忠给算进来,所以有了“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这句话。其实关羽为人还是有点傲慢的,自己看不上的东西就会直接说出来,不过在关羽和黄忠正面交战中黄忠并没有落得很大的下风,可能关羽也逐渐看到了黄忠的能力。

刘备当上汉中王后,就开始册封五虎上将,依次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当关羽听说是这五个人时,说道:翼德吾弟也;孟起世代名家;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与吾相并,可也。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这就是关羽给出的理由,那么这个理由对吗?

黄忠

小编觉得没有那么简单,张飞与自己结拜,是三弟,他进五虎上将没有问题,赵云呢,老早就跟着刘备打天下了,进五虎也没问题,马超呢,世代名家,他也挑不出毛病来,而黄忠是什么人,在他眼里只是一个老兵,地位低下,不应该与他并列。关羽为什么对黄忠进来,这么反感呢?真的是因为老吗?还真不是。

黄忠是在《三国演义》第53回被关羽亲自收服。收服前,诸葛亮是这么介绍的:他是南阳人,姓黄,名忠,字汉升;是刘表帐下中郎将,与刘表之侄刘磐共守长沙,后事韩玄;虽今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不可轻敌。并且让关羽小心多带点人去,可关羽比较骄傲,仅仅带了五百名校刀手,就去了,诸葛亮怕关羽有事,就让刘备接应。后来,关羽真的大战黄忠,结果黄忠的马有问题,一下栽倒,可是关羽骄傲,让黄忠更换再战,结果第二次交战,黄忠一箭正射在他的盔缨根上,这说明人家也手下留情,不然关羽就挂了,这样关羽才意识到黄忠并不老,而且很厉害。但是关羽并不认为你自己牛,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魏延救了黄忠,一起来效忠刘备,再之后,刘备称王,就开始分封五虎上将。

关羽

说到这,大家应该看出来了,自打关羽与黄忠的第一战,关羽并不是很服黄忠,第一,从武艺方面,他认为自己不弱于黄忠,自己的拖刀计还没有用,用了肯定斩杀黄忠。第二,关羽比较骄傲,对于弓箭暗器向来认为不入流,难等大雅之堂,纵观《三国演义》关羽就没有用暗器弓箭伤人,所以就算黄忠射到自己,他也觉得那是下三流招数,不入流。第三,关羽对刘备晋升汉中王很不爽,他这人比较义气,没有明说刘备称王不对,只是借五虎上将这个口实,发发牢骚,他当然不能怼张飞,赵云,马超,这些人要么是自己的亲弟兄,如同手足,要么是世家子弟,出身高贵,柿子都拿软的捏,只有黄忠地位不高,武艺也不行,再加上人老,不说他说谁,于是乎,黄忠就成了替罪羊。第四,那个老卒根本站不住脚,也是在这个桥段之后,关羽说了这么一句:云长曰:“吾大丈夫,年近六旬,即死何憾!”在三国的时候,年近六旬也算是高寿了,所以跟黄忠一比,差也差不到太多,所以说黄忠太老,就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综上所述了,以上4点原因,才是关羽不服黄忠当五虎上将的原因,大家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关羽的性格特点 关羽的主要事迹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字云长,雅号“美髯(rán)公”,主要性格特点是勇猛、忠义、好学、孤傲、狂妄等。

1、勇猛。鲁肃为了要回荆州,邀请关羽过江赴宴,关羽明知有诈,还是去单刀赴会,最后全身而退。

2、忠义。下邳城破,关羽宁愿战死也不投降曹操,直到张辽冒险和关羽约三事,关羽这才投降,只不过是降汉不降曹。

3、好学。关羽特别喜欢阅读《春秋》,并且能流利引用相关的句子。

4、孤傲。刘备受封汉中王,关羽在得知自己和张飞、马超、黄忠一起被封为上将后,很不满地说:“黄忠老卒,我何以与之为伍!”,明显骄傲自大。

5、狂妄。关羽看不起庞德,结果在战场上,被庞德一箭射中胳膊,不得不回营休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刘备善于隐忍是不是对他的误解?关羽死后刘备性格为什么就变了?

全文共 1637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给后人的印象主要是仁义无双,为了自己的兄弟连儿子都可以不要。刘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隐忍,不然可能撑不到蜀国的成立。但是刘备在关羽死后就性情大变,似乎整个人都变的冲动暴躁起来,为什么隐忍的性格瞬间就被抛离了呢?可能关羽的死对刘备的打击太大,就算孙权愿意割荆州赔给刘备也没用了。

说起蜀汉开国皇帝刘备刘玄德的故事,可以说算是家喻户晓了。刘备,本是涿县人,因为身处乱世,而自己又是汉室宗亲,不忍百姓受苦!偶然间在涿县又遇到万人敌“关羽和张飞”瞬间便燃起了刘备匡扶汉室的雄心壮志!在刘,关,张相遇之后,三人意气相投,于是在桃园结拜成异姓兄弟。

公元191年,刘备又与田楷一同联手对付强大的袁绍。194年,刘备接到徐州牧陶谦的求救书,打开书信之后才明白是曹操因为父仇在强攻徐州,一向仁义无双的刘备不会见死不救,带着1000余杂牌军便到了徐州,不过到了徐州之后,陶谦又分给刘备4000丹杨兵,而后刘备驻军小沛,做起了豫州刺史。后来由于吕布被曹操打败,在走投无路之下,只好投奔了刘备,刘备仁义无双,即使对这个“三姓家奴”也是友好三分,竟然收留了吕布。

公元196年,吕布趁刘备出征之机,迅速拿下了徐州,刘备可以说是肠子都悔青了!当时镇守徐州的正是张飞,不过当时张飞因为酗酒才被吕布抢占了时机。丢掉城池的张飞,深知自己这次闯了大祸!(不但丢掉了徐州城,而且还将刘备的妻子家小让吕布活捉),于是用绳索绑着自己,来到刘备军营之前向刘备认罪!不过刘备此时并没有责骂张飞,而是语重心长的讲了一句话:“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而后又补充道,衣服破了可以缝补,如果手足没了,天下没有人能重新接起来!刘备此话更是让张飞脸面全无!此后,关,张,与刘备的关系更是亲密!不过,刘备此话,虽然赢得了兄弟情深,却得罪了天下所有的女人!

几经辗转,刘备又算是一无所有,最终只得跟随曹操一同面见了天子,最终与天子成功认亲,成为汉室皇叔。不过身份暴露之后,很快便进入曹操的监视之中,不久衣带诏事件暴发,不过刘备恰好请命去拦截袁术,刚好躲过一劫!最终,刘备只能是投靠自己的宗室兄弟荆州刘表,刘表深知刘备身怀大仁大义,于是让刘备屯兵于新野,以待时变!

公元207年,刘备携带“关羽张飞”三顾茅庐于隆中,终于请出当世大贤诸葛孔明,众所周知,诸葛亮善于行军布阵,精通各种阵法,掐指推算的功夫更是一流!于是在草庐之中便为刘备画出了天下形势图,并且还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刘备一听,迅速冒出一句话回应:“我得孔明,如鱼得水也”!的确,在诸葛亮加入之后,刘备从之前的屡战屡败,到打败夏侯惇,最后在赤壁联合东吴抗曹取得胜利,最终才能取得荆州。

得到荆州之后的刘备,更是胃口大开,想到诸葛孔明“取荆益两州,以成大事”!后来,刘备抓住刘璋邀请之机,带兵入川,最终与刘璋闹翻,而刘备最终也于公元214年,得到了益州!刘备益州之后,刘备常年招兵买马,广纳人才,为了稳定益州本土人,刘备还特意迎娶了大将军吴懿之妹(寡妇)。公元219年,刘备声势大震,与曹操决战于汉中,最终取得胜利,不过此时,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轻兵冒进!最终中了东吴偷袭,兵败于樊城,身死于临沮。

关羽死后,刘备也做上了蜀汉之主。关羽一死,刘备完全不顾赵云诸葛亮等忠臣的劝说,执意攻打孙权!并且亲自下令让蛮人出精锐1万,而蜀汉出兵精锐4万余人,合计5万余人!刘备带着军士浩浩荡荡向建业杀去,在刘备进兵途中遇到孙权派来的使者诸葛瑾,诸葛瑾劝告刘备退兵,并且声称吴侯愿意退回荆州等地作为补偿,刘备听后,完全被激怒!大声道:“杀吾弟之仇,不共戴天!欲朕罢兵,除死方休!不看丞相之面,先斩汝首!今且放汝回去,说与孙权:洗颈就戮”刘备此语说得好生霸气,这或许是刘备生平最说最霸气的言论!以往几乎都是隐忍!不过这次关羽被杀,刘备的态度立马强硬起来!声称要让孙权洗好脖子,等待他来砍就好了!其他的事情不用多做!刘备此时,虽然带精兵数万,不过如此狂妄之言,这完全是在打东吴这一整个国家,所有男人的脸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