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水浒传

水浒传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水浒传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水浒传问题。

分享

浏览

3844

文章

136

水浒传作者简介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施耐庵(约1296年—约1370年),江苏大丰人,祖籍苏州,出生于兴化县白驹场(今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代表作品有《水浒传》。

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的记载

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说他原籍苏州,后迁淮安,为至顺辛未进士,曾官钱塘二载,以不合当道权贵而弃官归里,闭门著述。施之常后裔,自幼才气过人,为人仗义。据这些材料分析: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裔。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

施耐庵为避祸,举家迁徙到淮安

从掌握的史料看,施耐庵这个人还是有的,但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书鲜有记载。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也曾下诏书请他出来荐施耐庵做其幕僚,但施在多次请后仍不应征,据说张士诚还曾经亲自登门拜访过他,见他正在书房撰写《江湖豪客传》一书,即《水浒传》也。后来张士诚兵败,施耐庵为避祸,举家迁徙到淮安,继续著述《秋江送别》以外,还有如顾逖诗、赠刘亮诗传世。施耐庵为避明朝征召,潜文昱(述元)家道炽盛,始迁其祖耐庵骨葬于白驹西落湖(今江苏省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并请王道生作《施耐庵墓志》。

展开阅读全文

水浒传的作者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水浒传》的作者是谁说法不一,最为人认可的是施耐庵,但也有说法是施耐庵和罗贯中其中一人,或者是两人都有。

我国的四大名著,是中学时代必看的书籍,其中西游记的作者我们都知道是吴承恩,但水浒传的作者却很少有人知道,下面小编来给大家科普下。

详细内容

1

施耐庵

施耐庵,斋号耐庵,一般被认为是元末明初小说家,中国四大小说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关于其籍贯,有兴化说、苏州说、杭州说。由于关于施耐庵生平的文字资料缺乏,研究者多采集许多施耐庵家乡的口头相传资料及后裔的口述和野史,来大致勾画出施耐庵的一生。

2

罗贯中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演义》的作者。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3

水浒传

《水浒传》大致说的是北宋宣和年间,宋江等一众好汉聚义梁山泊,打起替天行道的旗号,最终被朝廷诏安,征大辽、讨方腊,损兵折将,最终宋江被奸佞所害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水浒传作者的简介是什么?

全文共 747 字

+ 加入清单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生于兴化白驹镇(今盐城大丰),祖籍苏州,元末明初小说家,13岁入私塾,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35岁中进士。35岁至40岁之间官钱塘二载,后与当道不合,复归苏州。至正十六年(1356)张士诚据苏,征聘不应,后流寓江阴,在祝塘镇教书。

施耐庵(1296~1370),江苏兴化人,原名施彦端,字肇端,号子安,别号耐庵。汉族,施耐庵祖籍江苏泰州海陵县,出生于江苏兴化。他是著名的元末明初作家。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13岁入私塾,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等十八名壮士率壮丁起义反元。张士诚敬其文韬武略,再三邀请他为军幕,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远计划欣然前往,为张士诚献了许多攻城夺地的计策。后因张士诚居功自傲,独断专行,亲信佞臣,疏远忠良,施耐庵几次谏劝,张士诚都不予采纳,于是愤然离开平江,并作《秋江送别》套曲赠予同在张幕的鲁渊、刘亮等人。此后,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

后入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除了教书以外,还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为撰写《江湖豪客传》准备素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灭张士诚后,到处侦查张士诚的部属。为避免麻烦,施耐庵征求兴化好友顾逖的意见,在白驹修了房屋,从此隐居,专心于《江湖豪客传》的创作。《江湖豪客传》成书后,定为《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赞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施耐庵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展开阅读全文

水浒传好词好句有哪些?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1、鞍马劳倦

2、不按君臣

3、不避水火

4、别出心裁

5、报仇雪耻

6、不打不相识

7、保国安民

8、不怀好意

9、搬口弄舌

10、闭口无言

11、史文恭正走之间,之间阴云徐徐,凉气飕飕,星雾漫漫,暴风飒飒,虚空中一人,挡住去路。

12、相貌语言,南北东西虽各别;心情肝胆,忠诚信义并无差。

13、笑挥禅杖,战天下英雄好汉,怒掣戒刀,砍世上逆子谗臣。

14、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15、这人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顽耍,颇能诗书词赋。

16、在晁盖恐托胆称王,归天及早;惟宋江肯呼群保义,把寨为头。休言啸聚山林,早愿瞻依廊庙。

17、两个待向前,只听得殿前又卷起一阵怪风,吹得飞砂走石,滚将下来;摇得那殿宇岌岌地动;罩下一阵黑云,布合了高低,寒气侵入,毛发竖起。

18、万卷经书曾读过,平生机巧心灵,六韬三略究来精。

19、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今番欲作悲秋赋,回想西山又日斜,天边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20、失群的孤雁,趁月明独自贴天飞;漏网的活鱼,乘水势翻身冲浪跃。不分远近,岂顾高低。心忙撞倒路行人,脚快有如临阵马。

21、远眺望见旗蔽日,刀剑如麻,前面都是带甲马军,后面尽是擎兵将;大马金刀,杀奔白龙庙路上来!

22、地方四五百里,英雄一百八人。

23、昔时常说江湖上闻名,似古楼钟声声传播;今日始知星辰中列姓,如念珠子个个连牵。

24、恰是寒冬气象,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纭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展开阅读全文

水浒传卢俊义生平事迹

全文共 361 字

+ 加入清单

卢俊义,天刚星,绰名玉麒麟。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江湖人称河北三绝。原本是河北大名府富商、大财主、员外,因为宋江爱他的才华,被骗到梁山,后来成为梁山第二首领。陆俊义和宋江一起招安后,征收辽国、田虎、王庆、方腊,官至武功大夫、卢州安抚使。蔡京等奸臣传唤卢俊义回到北京,把水银放在皇帝给他的食物里。卢俊义非常痛苦,不得不乘船回庐州。途中,他在船上吐血,溺水身亡。

卢俊义眼睛炯炯有神,眉分八字,身体九尺如银。威严,外表像上帝。习惯用棍子,护身龙绝技无伦。北京家传清白,积祖富豪门。杀场面对敌人,冲开万马,扫退千军。更忠诚,更有活力。慷慨的财富和正义,英雄的名声充满了世界。

卢俊义性格分析

卢俊义内心诚实,只为宋朝着想,但他宁愿失去施展野心的机会,也不愿成为奸臣的走狗;卢俊义之所以过于自信,是因为他武功高强,这也是卢俊义的缺点。

展开阅读全文

潘巧云在水浒传中是个怎样的人 潘巧云人物形象解析

全文共 2795 字

+ 加入清单

潘巧云在《水浒传》中是一位水性杨花的角色,她原本嫁给王押司,后来王押司去世,潘巧云改嫁杨雄。杨雄因公务原因,时常不能回家,因此冷落了潘巧云,结果她和裴如海好上了,此后还设计陷害石秀。好在石秀聪明,想办法将真相告知杨雄,这才拆穿潘巧云的诡计。可能不少人会把潘巧云和潘金莲作比较,她们的确有相似之处,但潘巧云某些方面的放纵,比潘金莲还要过分。(一)不幸的女人尽遇不幸的事

潘巧云出身于杀猪卖肉小家业家庭,父亲是个屠夫,日子过得紧紧巴巴,正当中年的母亲却因病突然去世,不久,她就嫁人为妇,丈夫在衙门里当差,工作还算稳定、收入也不错。可好景不长,还没生孩子呢,丈夫又生病弃她而去,瞬间成了寡妇,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现任丈夫杨雄,杨雄呢也在衙门里上班,不过,工作倒有点吓人,是个刽子手,专门处决犯人的行当。虽然不是理想中的白马王子,但一个寡妇又能怎样呢?

杨雄生的魁梧、膀大腰粗,且有一身的好武功,在当地混的也是小有名气,由于工作受限一个月有大半个月都在衙门里值班,就是回来心思也不在女人身上,围着老丈人的肉铺而劳,是个勤钱的主。

而潘巧云却是虎狼年纪,常常独守空房不免空虚无聊,简直是个活寡妇,没半点幸福可言,因生理需要由冤生恨。有天到庙里去烧香碰到了人生的不幸,那就是花心大和尚裴如海。见小妇人模样俊俏且风骚无比,连魂都没了,几番挑逗两人都是心春荡漾,一番打情骂俏后留下谋划而归了家。

就在这关键辰光,丈夫杨雄却领回个叫石秀的结拜兄弟,不但住在家里而且让他和她父亲共同开肉铺,看来一时半会也不会离开。潘巧云嘴上不说,心里恨得咬牙切齿,这不是坏老娘的好事吗!半路上跳出个程咬金挡道的玩意。刚起的淫心只得收敛并等待时机,可庙里的一幕始终在眼前飘来晃去,淫心实在难忍,经过深思熟虑还就想出个办法。(二)为满淫欲,铤而走险

潘巧云心里有了裴和尚便朝思暮想,又担怕老公杨雄受不了绿帽压力而使野性子,便想出个她认为极保险的法子,那就是把裴和尚请到家里来,光明正大且名正言顺,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招可谓是胆大包天,一局险棋,不记得那位哲人曾经说过:女人要是胆大起来,连男人不敢做的事她都敢做。

潘巧云就属于这种人,他向父亲提出要给前夫做个道场,不枉夫妻一场,老爷子哪知女儿有这种花花肠子呢!还认为女儿挺有情义呢!就按她的授意跑到报恩寺请来大和尚裴如海,几天道场一做,让人跌镜的是裴和尚竟然认潘老爷子做了干爹,这样一来潘巧云和他就成了兄妹。

这大概就是她认为的名正言顺,两人就肆无忌惮的眉来眼去,荒唐一幕让闲人石秀给看了个清楚明白,本想告诉杨哥又怕证据不充分,落个挑拨名分。都说捉贼拿脏捉奸拿双,他决定暗中观察,收集证据,料定两人非是什么好货。

这石秀也真是的,一个外来户干嘛对人家淫事如此上心,你个“拼命三郎”不能讲在这件事上拼出个什么命吧,这也太低俗了。再说,道场法事没完几天,潘巧云就急不可耐,又找老爷子说要到庙里去给母亲还愿,你看,多么充分的理由,老爷子亲自领着女儿和丫环一同来到报恩寺。

那裴和尚自是喜出望外,又是打酒又是买菜,心急火燎地做完法事,就陪着干爹喝酒,连劝带灌老爷子一会就烂醉如泥,被送去休息,两人终于事成。为保证以后长相厮守,两人又花钱买通丫环和打更的小和尚,行方便之门,一切尽在设计中。自此以后,两人经常约会,只要杨雄不在家,打更和尚就会及时将信息报给裴和尚,他就深更半夜悄悄而来,丫环再将后门打开,两人尽使苟且之事。

再说,石秀总是夜观大门而不见动静,无意之中却发现打更的和尚极不寻常,便留意观察,正是其中有诈,总算找到了证据,第二天便跑到衙门去告诉了杨雄。不过,没有实言相告,这主要是考虑杨哥的承受力,还有男人的面子问题,只说嫂子不守妇道,跟和尚有勾当,两人边喝酒边交谈,杨雄自然心中大恼,但当着兄弟的面又不好发作,只能借酒消愁,最后酒多自然。

回到家对着老婆就是破口大骂,潘巧云一合计:自己做的这件事简直是天衣无缝,这搬弄是非之人不就这几个人吗?想来非石秀而无他人,既然你坏老娘的事,就别怪老娘手狠。她问杨雄:“这些小道消息是从哪儿听来的?裴和尚是父亲的干儿子,咱们兄妹往来很正常,何况每次见面父亲和丫环都在场。在你面前搬弄是非的是不是石秀?”杨雄反问:“此话怎讲?”“如果是他那就对了。”潘巧云很是若无其事的样子,甚至有委屈可叙。(三)栽赃陷害,终把小命玩完

杨雄对这件事并没成仇不解,则是骂几句以解愤恨,这恐怕是绿帽男人的最底线,只要女人收敛不再继犯,也就自然过去,这里可以看出杨雄还是挺在乎潘巧云的。可潘巧云就是不省事,非要把石秀弄个怎么样,其一,想当婊子又想立牌坊;第二,想震住老公;第三,彻底解决石秀,此贼是个危险分子,留他在早晚都会毁在他的手上。以上三点足可以编辑个理由,想不到潘巧云天生是个编导演三栖于一身的怪才。

她首先把罪责一股脑推给杨雄:“自从你把这个什么石兄弟领到家,就没好几天,趁你不在家经常调戏于我,怕影响你们兄弟关系,我只能将受辱藏在心底。想不到他调戏不成,竟然无中生有的侮辱我,而你,不分青红皂白就责怪于我。”话没说完就眼泪婆娑。杨雄想来也是个没脑子的货,一番话立马就天地之覆,要求妻子尽管说来。见事有转机,便继续:“你不在家时,他经常说哥哥今晚不回来,嫂嫂睡觉好冷落,我从来不睬他,这也不是一回二回了。”

杨雄满脸怒色,见丈夫被自己悠住,继续加火:“就说昨天吧!我正在厨房洗头呢,这厮悄无声息地走过来,硬从背后伸手摸进我胸脯,还调戏我有无孩子,被我打脱手。”杨雄把手一挥铁青着脸:“别说了,恶心。”等不得天亮就跑到肉铺,啥话不说,就将肉铺给砸了个稀巴烂。

石秀一看:不好,杨哥定是酒后失言,被恶妇抢了先,对我起了误会。看这架势没得说了,打起背包主动离开了肉铺,想不到自己好心办事,竟弄成这么个结局,不解除杨哥的误会,怎好再有面见。

石秀铁了心要洗这大辱冤枉,这边事就来了。见丈夫撵走了石秀,潘巧云好不开心,当夜发出信号:好事继续。她怎么也想不到石秀早就埋伏在后门处,当打更和尚报了信就被石秀一刀杀死,等裴和尚高高兴兴来到后门,还没来得急敲门就被杀死在门外。

事情搞大了,但杨雄心里有数,是石秀在证明自己的清白,心知有愧于石秀,正不知如何收场,却见石秀找来。他建议把潘接出来问个清楚明白,杨雄就以烧香名义把潘弄了出来,来到荒无人烟的翠屏山上,先把丫环隔开审问,结果确如石秀所说,气的一刀便杀了丫环。

再把潘巧云绑在大树上,不等审问,她就痛痛快快地承认了此事,本想问几个为什么?谁知潘的一句话竟然让杨雄无地自容:“我嫁你二年了,还不如于师兄睡那二夜快活。”哪个男人能受到了这种凌辱,手起刀落就让潘巧云毙命荒野,临死前的这句话让她登上了第一淫妇的顶冠。其实,她同潘金莲及其他几位相比,最大的区别不是被人勾引而失足,而是她自己去勾引别人而生事,于是,把她排在第一淫妇也没冤枉她。

作者:方长荣

展开阅读全文

水浒传108将结局整理大全,水浒传的好汉都去哪了?

全文共 2899 字

+ 加入清单

许多人对于《水浒传》108将最终的去处都很好奇,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这一举动本来就不是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宋江虽然有宋江的理由,但是好汉们却也有自己不愿意接受的想法,只不过毕竟身在此中,有些事情还是不得不做的。那么,在小说最终的结尾,好汉们都是怎样的结局呢?108将最终都怎么样了,一起来看看。

三十六天罡星最终归宿

天魁星·及时雨 (呼保义)·宋江. (得胜后被高俅毒死)

天罡星· 玉麒麟·卢俊义. (得胜后被奸臣陷害,误饮毒酒后,失足落水而死)

天机星· 智多星·吴用. (宋江死后与花荣上吊)

天闲星· 入云龙·公孙胜. (征方腊前回罗真人处)

天勇星· 大刀·关 胜. (得胜后酒醉坠马得病而亡)

天雄星· 豹子头·林冲. (得胜后风瘫与武松留在六和寺,一年后病死)

天猛星· 霹雳火·秦明. (征清溪洞被杜微、方杰杀死)

天威星· 双 鞭·呼延灼. (得胜做官,后在河西阵亡,死于金兀术)

天英星· 小李广·花荣. (随吴用上吊而死)

天贵星· 小旋风·柴进. (得胜做官,后辞官回乡,无疾而终)

天富星· 扑天雕·李应. (得胜后与杜兴同为富豪而善终)

天满星· 美髯公·朱仝. (得胜做官,官至节度使)

天孤星· 花和尚·鲁智深. (得胜后在浙江坐化)

天伤星· 行者·武松. (征乌龙岭时被包天师砍断左臂,后六合寺终老)

天立星· 双枪将·董平. (独松关被张韬砍作两半)

天捷星·没羽箭·张清. (独松关被厉天闰刺腹死)

天暗星· 青面兽·杨志. (病死于杭州)

天佑星· 金枪手·徐宁. (征杭州时中药箭,之后身死)

天空星· 急先锋·索超. (征杭州被石宝的流星锤砸死)

天速星· 神行太保·戴宗. (得胜做官,后辞官到泰安州岳庙陪堂出家,大笑而终)

天异星· 赤发鬼·刘唐. (征杭州被闸门压死)

天杀星· 黑旋风·李逵. (宋江临死时怕李逵造反而将他药死)

天微星· 九纹龙·史进. (征昱岭关被庞万春、雷炯、计稷射死)

天究星· 没遮拦·穆弘. (杭州病死)

天退星· 插翅虎·雷横. (征德清县被司行方砍死)

天寿星· 混江龙·李俊. (得胜后出海)

天剑星· 立地太岁·阮小二. (征乌龙岭水路被方腊军包围,自刎而死)

天竟星· 船火儿·张 横. (杭州病死)

天罪星· 短命二郎·阮小五. (征清溪洞被娄丞相杀死)

天损星· 浪里白条·张顺. (征杭州死在涌金门被刀箭攒死)

天败星· 活阎罗·阮小七. (得胜后被污蔑回乡打鱼)

天牢星· 病关索·杨雄. (得胜后背疮病死)

天慧星· 拼命三郎·石秀. (征昱岭关被庞万春、雷炯、计稷乱箭射死)

天暴星· 两头蛇·解珍. (征乌龙岭爬悬崖摔死)

天哭星· 双尾蝎·解宝. (征乌龙岭爬悬崖被石头砸,弓箭射死)

天巧星· 浪 子·燕青. (得胜辞去)

七十二地煞星最终归宿

地魁星·神机军师·朱 武 (得胜后投公孙胜出家)

地煞星·镇三山·黄 信 (得胜,朝廷封为都统领)

地勇星·病尉迟·孙 立 (征方腊后带全家回登州,继续做官)

地杰星·丑郡马·宣 赞 (征苏州与郭世广鏖战两两身死)

地雄星·井木犴·郝思文 (征杭州被拖进城凌迟处死枭首)

地威星·百胜将·韩 滔 (征常州被张近仁搠死)

地英星·天目将·彭 玘(征常州被张近仁杀死)

地奇星·圣水将·单廷珪(征歙州陷坑剁做肉泥)

地猛星·神火将·魏定国 (征歙州陷坑阵亡)

地文星·圣手书生·萧 让 (征方腊前留于京)

地正星·铁面孔目·裴 宣 (征方腊后,朝廷封其为武奕郎都统领,后回饮马川求闲)

地阔星·摩云金翅·欧 鹏 (征歙州被庞万春、雷炯、计稷乱箭射死)

地阖星·火眼狻猊·邓 飞 (征杭州时救索超,被石宝用刀砍作两半)

地强星·锦毛虎·燕 顺 (征乌龙岭被石宝的流星锤打死)

地暗星·锦豹子·杨 林 (得胜后做官)

地轴星·轰天雷·凌 振 (得胜后做官)

地会星·神算子·蒋 敬 (得胜后做官)

地佐星·小温侯·吕 方 (征乌龙岭与白钦交战双双滚落到悬崖身死)

地佑星·赛仁贵·郭 盛 (征乌龙岭被石头砸死)

地灵星·神 医·安道全 (征方腊中诏回京师)

地兽星·紫髯伯·皇甫端(征方腊前留在京师)

地微星·矮脚虎·王 英 (征睦州时被郑彪戳死)

地慧星·一丈青·扈三娘 (征睦州时被郑彪的铜砖扔死)

地暴星·丧门神·鲍 旭 (征杭州时,莽撞入城,被石宝用刀砍作两半)

地然星·混世魔王·樊 瑞 (得胜后投公孙胜出家)

地猖星·毛头星·孔 明 (杭州病死)

地狂星·独火星·孔 亮 (征昆山淹死)

地飞星·八臂哪吒·项 充 (征睦州时追赶郑彪摔倒在溪中被乱箭射死)

地走星·飞天大圣·李 衮 (征睦州时追赶郑彪被绳索套住乱刀砍死)

地巧星·玉臂匠·金大坚 (征方腊前留在京师)

地明星·铁笛仙·马麟(征乌龙岭被石宝剁作两段)

地进星·出洞蛟·童 威 (得胜随李俊出海)

地退星·翻江蜃·童 猛 (得胜随李俊出海)

地满星·玉幡竿·孟 康 (征乌龙岭水路被火炮打中脑袋而死)

地遂星·通臂猿·侯 健 (钱塘江淹死)

地周星·跳涧虎·陈 达 (征昱岭关被庞万春、雷炯、计稷乱箭射死)

地隐星·白花蛇·杨 春 (征昱岭关被庞万春、雷炯、计稷乱箭射死)

地异星·白面郎君·郑天寿 (征宣州被磨扇打死)

地理星·九尾龟·陶宗旺 (征润州马踏,中箭身死)

地俊星·铁扇子·宋 清 (得胜后染病,未死,被封武奕郎)

地乐星·铁叫子·乐 和 (征方腊前留在京师)

地捷星·花项虎·龚 旺 (征德清时追杀黄爱陷在溪中被乱军杀死)

地速星·中箭虎·丁得孙 (征昱岭关被毒蛇咬死)

地镇星·小遮拦·穆 春 (得胜后,被封武奕郎)

地嵇星·操刀鬼·曹 正 (征宣州中药箭身亡)

地魔星·云里金刚·宋 万 (征润州时中箭,马踏身亡)

地妖星·摸着天·杜 迁 (征清溪洞马踏而亡)

地幽星·病大虫·薛 永 (征昱岭关被庞万春、雷炯、计稷乱箭射死)

地伏星·金眼彪·施 恩 (征常熟淹死)

地僻星·打虎将·李 忠 (征昱岭关被庞万春、雷炯、计稷乱箭射死)

地空星·小霸王·周 通 (征方腊被厉天闰砍死)

地孤星·金钱豹子·汤 隆 (征清溪洞乱军受伤死亡)

地全星·鬼脸儿·杜 兴 (得胜跟随李应成为富豪而善终)

地短星·出林龙·邹 渊 (征清溪洞马踏而亡)

地角星·独角龙·邹 润 (得胜回登云山聚义)

地囚星·旱地忽律·朱 贵 (杭州病死)

地藏星·笑面虎·朱 富 (杭州病死)

地平星·铁臂膊·蔡 福 (征清溪洞乱军受伤死亡)

地损星·一枝花·蔡 庆 (得胜后返乡为民)

地奴星·催命判官·李 立 (征清溪洞乱军受伤,医治无效死亡)

地察星·青眼虎·李 云 (征方腊时身亡)

地恶星·没面目·焦 挺 (征润州时中箭,马踏身死)

地丑星·石将军·石 勇 (征歙州被王尚书搠死)

地数星·小尉迟·孙 新 (得胜后被封武奕郎)

地阴星·母大虫·顾大嫂 (得胜后被封东源县君)

地刑星·菜园子·张 青 (征清溪洞乱军杀死)

地壮星·母夜叉·孙二娘 (征清溪洞被杜微飞刀伤死)

地劣星·活闪婆·王定六 (征宣州中药箭死亡)

地健星·险道神 郁保四 (征清溪洞被杜微飞刀伤死)

地耗星·白日鼠·白 胜 (杭州病死)

地贼星·鼓上蚤·时 迁 (得胜后得绞肠痧而死)

地狗星·金毛犬·段景住 (钱塘江淹死)

展开阅读全文

水浒传郓哥后来怎么样了?向大郎告密之后是什么结局?

全文共 1335 字

+ 加入清单

郓哥或许是一个被人们遗漏掉的人,连武松都忘记他了,因为郓哥和王婆之间的矛盾,他找到武大郎,告诉了他潘金莲和西门庆的事情,而且原本以武大郎的性格,不可能那么冲动就去找人拼命,郓哥在这中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事后谁也不记得还有这个人。不过,郓哥告密之后,有是什么结局呢?

凡读过水浒传这本书的,应该都知道小郓哥这个角色。他是一个卖梨的小哥,家境贫寒,与家中的父亲相依为命,而且也是出去赚钱养家为生。

一想到他,估计大家都觉得他很重情重义。小郓哥跟武大郎的关系一直都很不错,他们两个都是一同出去摆摊,久而久之便也熟了。而在武大郎戴绿帽子的时候,也告诉了武大郎这件事情。

郓哥也是个可怜人,他的父亲之前当过兵,后来家里日益困难,年纪轻轻的他就不得不出来卖梨子讨生活,也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里的重担也是压在了这个孩子的身上。平时他是跟着武大郎一起走,武大郎卖炊饼他就卖梨子,武大郎平时对他也是多有照顾。

一次在他发现西门庆与潘金莲通奸后,还被王婆带人将他毒打了一顿,自此郓哥便怀恨在心,一直寻机报复。终于机会来了,西门庆伙同潘金莲一起毒杀了武大郎,武松回来后寻找仇人报仇,知道实情的郓哥马上告诉了武松事情的真相,大怒的武松杀死了那对奸夫淫妇后便是上了梁山,这件事也是改变了武松的人生轨迹。

一本书叫水浒后传,在书中描写郓哥在李家道口开酒馆,后来遇到了呼延钰,徐晟和宋安平,这几个人就是呼延灼和徐宁的儿子还有宋江的侄子,他们是一起去救宋清的,后来郓哥跟随呼延钰出海到了暹罗国,还娶了媳妇,在扫水浒传这本书中,郓哥的来历就非常大了,他是上天二十八星宿星日马下界,平定了宋江的起义,后来还做了官,这个结局还是非常不错的。

《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辈出,要是说其中传奇人物的话,恐怕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毕竟里面出彩的角色是在是太多了,但是说起小人物的话,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了,那就是把西门庆和潘金莲的丑事,告密给武大郎的郓哥。最后西门庆和潘金莲也被武松给结果了,那么郓哥是什么下场呢?结果让人意想不到。

郓哥也是个可怜人,他的父亲之前当过兵,后来家里日益困难,年纪轻轻的他就不得不出来卖梨子讨生活,也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家里的重担也是压在了这个孩子的身上。平时他是跟着武大郎一起走,武大郎卖炊饼他就卖梨子,武大郎平时对他也是多有照顾。

但是好景不长,之后他无意间发现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的丑事,还被王婆打了一顿,梨子都摔碎了。事后的郓哥把这事赶紧告诉了武大郎,不成想这却害了武大郎的性命。

知道真相的武大郎和潘金莲摊牌,但是武大郎这个人还是心软原谅了潘金莲,可惜你原谅人家人家却不想放过你,武大郎就这么被害了。

郓哥唯一同行的友人也就这么没了,之后郓哥在里面的戏份几乎就没了,那么他后来怎么样了呢?郓哥大了以后,在城里开了一家酒馆,并且还偶遇了呼延灼的儿子呼延钰。

之后也是帮助梁山人士刺探情报吗,救出了宋清,呼延钰也是觉得这人不错,就把共涛的女人嫁给了郓哥,这也算是郓哥落得一个好结局吧。

其实要真的认真说起来,郓哥也算是改变武松人生的关键人物,武松被刺配边疆到逼上梁山,也都是源于替武大郎报仇,而郓哥向武大郎告发潘金莲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当然万事可能自由安排,郓哥最后能有一个好归宿还是好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展开阅读全文

水浒传中的吴用,是不是施耐庵写的自己?

全文共 2998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小编在重温这个《水浒传》,小编一直有一个感觉,那就是这个吴用感觉有一股气质,行事作风不紧不慢的,而且感觉是看穿了一切,一股子的仙风道骨,其实很多人也估计感觉到了,那就是这个吴用是不是施耐庵自己呀?吴用当时的创作就是以施耐庵自己为原型的,这个问题非常的有意思哈,下面我们一起分析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吧!

施耐庵究竟何许人也?他的人生经历怎样,是不是《水浒传》的作者,都是一个聚讼纷纭,难以得出一致性结论的大悬疑。因而,说《水浒传》中的吴用是作者自己,也无从进行比较而得出肯定或者否定的答案。

但是,假若仅从吴用这个文学形象来看,恐怕《水浒传》的作者不会以此自喻。假若作者把自己比作吴用,那就等于自败人品,自毁形象。这是为什么呢?

1、吴用心机很深,实乃“心机婊”一枚

吴用很有点诸葛孔明的架势,计出多端,算无遗策,堪称梁山第一军师,《水浒传》第一智谋之士。但是,有两件大事,吴用似乎都失算了。

第一件大事,便是晁盖智取生辰纲。施耐庵的这个回目,似乎与内容不相一致,有文不对题的嫌疑。因为,吴用的计谋显得很拙劣,竟然被何清这个市井赌徒给识破了,根本就谈不上“智取生辰纲”。

却说何清在安乐村酒店帮店家登记住宿时,见到了七个贩枣客商,一眼就认出了其中一人就是东溪村保正晁盖。吴用是晁盖的发小,凡事都相互商议计较,一定知道晁保正最爱结交江湖人士,只要有人前来投奔,一般都是来者不拒。何清曾经到过东溪村,当然认得晁盖了。但是,吴用却没有考虑到这个因素,很轻易的将晁盖暴露了。

白日鼠白胜一大早便挑了担酒出门,店家问他挑的是什么,白大郎答道是一担醋。这事,又被何清遇见了。后来,黄泥冈事情传开,何清前后稍微一联想,黄泥冈七个枣客不正是出现在酒店中的晁盖等人吗?那个挑了担“醋”的汉子,不就是白胜吗?

吴用“智取”竟然如此破绽百出,难道是他的智谋不行吗?假若吴用的智谋不过如此,《水浒传》的作者也不会把自己比作“无用”了。

其实,“智取”生辰纲的“智”就体现在吴用巧妙的暴露了晁盖,巧妙的帮助官府破了案。吴用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逼迫晁盖上梁山。此前,吴学究自告奋勇前往石碣村,在说服三阮参加劫案行动的同时,特意打探了水泊梁山的情况,早就做好了上梁山的准备。得到宋江报信后,吴用也早就将打包了行装。宋江转过身去,吴用便带着刘唐,押着五六担生辰纲立即上路,前往石碣村。

这等心机,晁盖根本就没有丝毫怀疑。不仅晁盖没有怀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无论金圣叹、李卓吾等高人也没有识破吴学究的心机。这段另有所指的“智取”故事,还被收录到中学课本里。

另一件大事,则是梁山传假信救宋江。这封假信也是吴用故意筐瓢,让江州官府识破,然后逼晁盖下山劫法场救人。因为,吴用犯的错误是常识性的,好比现在用名片,谁也不会在做了主管之后,把刚刚入职时的片子递给客户,吴用竟然用了蔡京在翰林院时的图章,此时,蔡京已经是太师了,级别相差实在是太悬殊了。

但是,吴用却只承认一处差错,说是父亲给儿子写家信不该使用图章。

晁盖在梁山上不思进取,这就是在混吃等死,一心想上梁山的吴用非常担心,这样下去,迟早要被消灭。于是,逼迫晁盖大闹江州,宣布与官府为敌,这才能够让梁山壮大起来。事实证明,吴学究的选择是正确的。

正确归正确,但此人的心机实在是太深了,谁愿做这等“心机婊”呢?

2、吴学究心狠手黑,遭到作者无情诅咒

这件事情就是李逵斧劈小衙内。

为诓骗朱仝上梁山,吴用设计,把沧州知府四岁的孩子从朱仝身边盗走。书中说:李逵拿些麻药抹在口里,直抱出城来。这是梁山惯施的黑手,是孙二娘、李立这等黑店老板谋财害命的勾当,早就已经不用了。吴学究却拿来拐骗小孩,施耐庵这是在说吴学究比江湖黑店的手段还黑。

李逵把小衙内抱到郊外,在树林里一斧子劈开了他的小脑袋。可怜一个四岁的天真可爱的孩子,就这样惨死在了吴学究的毒计之下。

后来,朱仝不能原谅李逵,吴用还联手雷横推卸责任,劝说:“皆是宋公明哥哥将令分付如此。”宋江想让朱仝上梁山,这倒不假。但是,计谋一定是吴用出的,吴学究罪责难逃。

《水浒传》中,吴用设计杀小衙内是有大背景的。施耐庵特别交代,朱仝因为不忍雷横老母亲无人照顾,便在押解途中私自放走了插翅虎。“走了”雷横,朱仝投案自首,承担了责任,被刺配沧州。美髯公私放过晁天王,帮助宋江逃跑,这两件事都是朱仝出于个人义气,也是朱仝的私心所致。但是,放走雷横,则不仅是义气,也是“孝悌的勾当”。

所以,施耐庵说,朱仝带着小衙内去看河灯的那天,恰逢“时过半月之后,便是七月十五日,——盂兰盆大斋之日”。

所谓盂兰盆大斋之日,讲的就是救母脱离苦难的事情,是朱仝放雷横故事的注脚和寓意。吴用设计,以残忍的手段害朱仝,是要受到“报应”的。

盂兰盆节前半个月,则是七月初一,中国的“鬼节”。传说这一天,地狱解脱鬼的锁链,“放风”半个月。在这半个月中,在世的亲人祭奠先人,讲的也是孝悌。七月十五盂兰盆节这天,地狱又把鬼戴上锁链,结束“放风”。

施耐庵以此作为吴用使李逵劈杀小衙内,给他人制造苦难,到了盂兰盆节,吴用将被锁拿,“罪下酆都”。施耐庵在“九天玄女庙”故事中,隐喻吴用与宋江同观天书,宋江罪下酆都,吴用也跑不掉。

如此吴用,施耐庵能说的是自己?

3、施耐庵足智多谋吗?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问题,还是比较一致的认可了施耐庵就是这部书的作者。但是,施耐庵就是江苏白驹场的施彦端,或者说,施耐庵是江苏人这个几成事实的结论,则又受到了严峻的挑战。绿野老道无比较赞同施耐庵不是施彦端,也不是江苏人这样的观点。按照“钱塘施耐庵”的说法,《水浒传》的作者应当是浙江杭州人。

由于籍贯的“大迁徙”,便牵扯出一系列问题,其中与本回答最相关的一条,就是施耐庵是否参加过元末张士诚的起义。

假如把施耐庵说成是江苏人,那么,此人就有可能成为传说中做过张士诚幕僚,也有可能与张士诚手下战将卞元亨是表兄弟关系。既然是幕僚,施耐庵也就与《水浒传》中的吴用又几分相似了,都是义军中的智囊。但是,这件事情说的是“施彦端”,而不是真正的施耐庵。写《水浒传》的施耐庵是不是智囊,还真的值得推敲。

据说,朱元璋立国后,屡次征召施耐庵,但施耐庵却拒绝出仕。朱洪武之所以三番两次的请施耐庵,是因为此人是刘伯温的好友,当然也就是足智多谋之人了。《水浒传》中的吴用,计谋多段,简直就是赛诸葛、比伯温的存在,施耐庵以此自比,似乎也印证了朱元璋征召这回事。

但是,这则传说,绿野老道并不认可。朱元璋建国后残杀武将,猜忌谋臣,李善长、胡惟庸、刘伯温等人都没得到善终,又何必要征召施耐庵呢?假若是担心施耐庵智谋过人,朱元璋忌惮他搜罗张士诚旧部造反而要引其入彀,然后再加以残害。那么,施耐庵还能在几番拒绝后全身而退,得终天年吗?

所以,即便是能够锁定施耐庵就是《水浒传》的作者,他的经历也是值得怀疑的,是否做过张士诚的幕僚以智谋见长,且引其朱元璋的关注,都是一个大大的疑问。既然是疑问,也就不能肯定的说施耐庵把自己的多智写进了《水浒传》中,以吴学究自喻了。

而且,从《水浒传》所体现的思想来看,施耐庵绝不会像吴用那样,心机很深,手段毒辣。更不会写自己反人伦杀无辜孩童,诅咒自己下地狱。

关于《水浒传》的作者问题,施耐庵究竟是不是施彦端,他的经历如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学术问题,这一篇问答是绝对讲不清楚这个疑点的。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施耐庵,或者说《水浒传》的作者绝对不会把自己比作吴用。

展开阅读全文

水浒传中杨志真的是杨令公的孙子?

全文共 123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水浒传还是有很多人爱看的,而且热度一直不减,所以很多细节的地方都找出来了,最近很多人都在说的一件事情就是这个杨志不是说他是什么杨令公孙子吗?如果真的是这个样子的话,那他就很厉害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不是真的,而且如果真的是杨令公的孙子,又是第几个杨令公的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继续分析看看!

天目将彭玘、青面兽杨志、小李广花荣和双鞭呼延灼,都是将门之后,当然,像花荣、彭玘,他们祖上是谁,书中没说,不过呼延灼和杨志,书中说过他们是呼延赞和杨令公的后人。

但是,呼延灼是呼延赞第几代后人,水浒中没说。倒是杨志,曾经说出自己与杨令公的辈分关系。

那汉道:“洒家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姓杨,名志,流落在此关西。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水浒传》

三代将门,杨令公之孙,这两点很明确。另外,杨志还说过,自己是杨令公的嫡孙等。于是,很多人以为,杨志是杨令公的孙子。还常有人好奇,杨志到底是几郎的儿子。但实际,这是个错误的看法。

杨令公,就是北宋名将杨业,他在宋太宗雍熙三年,即公元986年,出征北伐时,力战身死。杨志出场时,没说年纪,但他说过“年纪小时”,说明此刻他至少是中年。杨志那段话,是途径梁山泊,与林冲大战后对王伦所说。假设他当时与林冲年纪相仿,那就是35岁左右。而那一年,大约是公元1114年。

因百回本、百二十回本、以及小说和历史不同,所以时间可能有出入,但相差不会太多。

这么看的话,从杨业战死,到杨志初生,中间差不多隔了100年。即便杨志是杨业小儿子的小儿子,这时间相差也太多了。因为,就算杨业死时,幼子才初生,他也不可能活过100岁,更不可能在100岁还生了杨志。

即便把杨志的年纪再加大到40岁(这个年纪很大了),时间也还是对不上。

所以,真相只有一个,杨志并不是杨令公的孙子,他不会是孙子辈,至少也是曾孙辈,即孙子的儿子,当然,若是玄孙更合理。

事实上,杨志所说的“杨令公之孙”“嫡孙”,这里的“孙”不能直接解释为孙子。

翻开词典会发现,“孙”字有好几种解释,一种是姓;一种是孙子,或者孙子一辈的人;但还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孙子辈之后,都可以称为孙,比如曾孙、玄孙、来孙等等。

这样的话,从杨业到杨志,中间隔了100年,但是还有三代,就比较合理了。另外,从宋太宗到宋徽宗,也经历了5代皇帝,即使去掉平辈,那也有三代人。这也是一种侧面证明。当然,最好的证明还是关胜。

正说之间,只见神行太保戴宗到来报说:东京蔡太师拜请关菩萨玄孙蒲东郡大刀关胜,引一彪军马,飞奔梁山泊来。——《水浒传》

关胜距离关羽都已经过去九百年了,这里却说是“玄孙”,显然,这不是指曾孙的儿子,而是一种泛指。年代相隔太远,所以用玄孙来代指了。杨志所说的“之孙”“嫡孙”也是,只是年代没有那么久远罢了。

所以,杨志究竟是谁的儿子,这样的提问就不太准确了。

杨志的原型,或许是以北宋末年河南邓州淅川的军官,十六岁因伤人而被充军,后来又屡立战功的杨志为原型,并不是真的杨令公的孙子。

展开阅读全文

水浒传的人名有什么秘密?连起来读会是什么?

全文共 2540 字

+ 加入清单

水浒传》作为我国古代一部非常有名的文学名著,一直以来在民间的地位都是很高的,书中所描绘的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好汉聚众起义的故事,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对当时那个社会的一种讽刺和影射,是作者不满统治者而创作出来的一部名著。但是除了书中的故事之外,书里面很多好汉的人名,其实也是隐藏着很多秘密的。那么如果把这几个好汉的名字连起来读的话,又能发现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水浒传人名有什么秘密

众所周知,《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其出生于公元1296年,卒于公元1370年,正是元末明初,政权交迭的时代。因此,《水浒传》想必在明朝还没建立时,便已经被创作出来了。

由于《水浒传》讲的是宋代梁山好汉起义的故事,本质上算是鼓吹农民起义,这种思想现在看来无可厚非。但在封建的古代,无疑是煽动老百姓造反的指南,自然不被封建统治着容忍。所以,在清朝那会,《水浒传》一直是禁书。百姓不但不能传阅,甚至还不能讨论。

有意思的是,虽然清朝统治者对这本书避之不及。但在明朝时,《水浒传》从来就没有被禁过,一直是民间的畅销书籍,甚至连3岁小孩也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而后来创作的《西游记》,里面蕴藏的造反精神还没有《水浒传》明显,却被明朝皇帝列为禁书,这又是为何呢?

其实,《水浒传》之所以没被禁的最大秘密,跟施耐庵创作的4位朱姓好汉有关。梁山上有4个著名的朱姓好汉,想必大家也是有所耳闻。一个叫朱武,这个名字可谓相当有深意,要知道,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就是将年号定为“洪武”。

此外,这个朱武早年在少华山当寨主时,身边还有两个兄弟,一个叫陈达,一个叫杨春。不就正对应着朱元璋当年麾下的徐达和常遇春吗?

名字如此相似,看来是施耐庵有意为之。不过,小说中朱武的经历和朱元璋并不相同。他是一位被排挤的军师,更像是现实中辅佐朱元璋的刘伯温。或许,施耐庵就是以当年刘伯温为原型创作的这个角色。

第二、三位朱姓好汉是对兄弟,名叫朱贵和朱富。朱贵是梁山最初的几个元老之一,资历比晁盖和宋江都要老。不过,朱贵虽然在梁山待的时间长,但一直没有进过管理层,而是担任梁山酒店的掌柜。

而他弟弟朱富同样也是酒店掌柜,两人结局一样,最后都是在征讨方腊的途中战死。可怜兄弟两人取名“富贵”,却一辈子没跟富贵沾上边。

第四位朱姓好汉叫朱仝,此人和鲁智深的经历有点像。整篇小说下来,一直在救人。像是晁盖、宋江、雷横都被他救过。所谓好人有好报,正是由于救了这么多人,最后朱仝的结局在梁山好汉中算是相当圆满的,还做了封疆大吏。

这4位朱姓好汉并不是《水浒传》里的主角,小说对他们的描写也只是点到即止,可以说没什么存在感。但他们的名字里却藏了施耐庵设置的一条关键暗线。也是这条暗线,才让明朝统治者没有把如此“反动”的《水浒传》列为禁书。

而将兄弟4人的名字连起来读,不难发现这条暗线,即“朱武同(仝)富贵”。意思简单明了,即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大家一起富贵,这也是施耐庵最大的秘密。鉴于这本书创作于元末农民战争时期,完全可以看成是一本预言奇书。而且,朱元璋最后也确实当上了皇帝。

既然《水浒传》里暗藏了歌颂朱元璋的寓意,其没被明朝统治者封禁也就不奇怪了。值得一提的是,到明末时期,崇祯皇帝还是将《水浒传》禁了。原因很简单,当时各地的农民起义领导者,譬如张献忠,直接将《水浒传》当作兵书用来反抗明朝,自然被全国封禁。

说到底,施耐庵创作《水浒传》的元末时期,朱元璋确实能带领全国农民翻身,他在小说里歌颂朱元璋并不违和。但末代皇帝崇祯没想到的是,这本歌颂朱元璋的书,反过来也可以成为对付朱家王朝的武器。

事实证明,优秀的文学作品本就不会带任何政治立场。相反,其还能在适当的时候,成为针砭时弊的旗帜。2.水浒传的创作基础

南宋时,梁山英雄故事流传甚广。当时的画家、文学家龚开的《宋江36人赞并序》称: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画家也执笔为他们图形绘影。

《水浒传》最早的蓝本是宋人的《宣和遗事》,它着力描写了杨志卖刀、晁盖等结伙劫生辰纲和宋江杀阎婆惜等事,对林冲、李逵、武松、鲁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写。宋元之际,还有不少取材于水浒故事的话本。在元杂剧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发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创作《水浒传》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传》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水浒”出自《诗经·大雅·緜》中“古公亶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一句。但至于这个书名的确切含义,一直存在异议。

一种说法是:作者施耐庵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江湖豪客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庵学生的罗贯中建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水浒’,即水边的意思,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于是将《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3.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全书以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为主线,通过各个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经历,描写出他们由个体觉醒到走上小规模联合反抗,到发展为盛大的农民起义队伍的全过程,表现了“官逼民反”这一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必然规律,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的群体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矛盾。

作者站在被压迫者一边,歌颂了农民起义领袖们劫富济贫、除暴安良的正义行为,肯定了他们敢于造反、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义士,当他被逼上梁山之后,壮大了起义军的声威,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由于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起义事业登上巅峰之时选择了妥协、招安,最终葬送了起义事业。小说通过宋江起义的失败客观上总结了封建时代农民起义失败的经验教训。

小说以高俅发迹作为故事的开端,意在表明“乱自上作”,高俅是封建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作者还写了大批的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正是他们狼狈为奸,鱼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们不得不挺而走险,奋起反抗。同时,小说还对田虎、王庆、方腊等其他地区的农民起义军作了一定的侧面描写,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时代的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以及农民起义的深层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水浒传皇甫端为何最后一个上梁山?又为何排名那么高?

全文共 2121 字

+ 加入清单

水浒传》里面好汉众多,但其实为人们所熟知的也就只有那么几个,比如宋江、武松、林冲、李逵、吴用等等,大多数还是人们并不是很熟悉,甚至完全不了解的,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最后一个上了梁山的人,皇甫端。皇甫端也有一些令人感到很好奇的地方,那就是他为何是最后一个上了梁山的人,而他又为何会在后面排名的时候,排名又那么高,这样一个不为人所熟悉的人,却能够排名靠前,但是在书里却又没有一句台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1、皇甫端人物简介

皇甫端,中国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祖籍幽州,长有西方人式的碧眼黄须,因此绰号“紫髯伯”。原是东昌府城内的兽医,同东昌府将领没羽箭张清是好友。宋江攻下东昌府后,张清归顺梁山,便向宋江推荐了皇甫端。皇甫端从此也上梁山成为梁山好汉一员。皇甫端是《水浒传》全书中最后出场的一名梁山好汉。他上山之后,开始进行梁山大聚义,成为一百零八将之一,在排名上,皇甫端为第57位,天罡地煞星号为“地兽星”,职务为“掌管专攻医兽一应马匹”。梁山受招安后,皇甫端跟随梁山征辽、征田虎王庆,但在梁山征方腊前被宋徽宗留在东京,没有参加。

《水浒传》中皇甫端原是东昌府城内著名的兽医,善能相马,通晓各种牲口寒暑病症,下药用针,无不痊愈,颇受人称颂:“传家艺术无人敌,安骥年来有神力。回生起死妙难言,拯惫扶危更多益”。同没羽箭张清是好友。宋江攻下东昌府,张清投降梁山,又向宋江推荐了神医皇甫端。皇甫端从此便归降了梁山。皇甫端医道高明,诊治马病,手到病除。他上梁山后,梁山马军更加强壮,为梁山军建立马队立下功劳。由于皇甫端贡献较大,排梁山第五十七条好汉。

在水浒全传中,皇甫端是唯一一个没有一句台词的梁山好汉。而在简本水浒中,皇甫端为宋江推荐了许贯忠,为击破田虎的大功臣。

征讨方腊时,皇甫端被留在京城未能出征。征辽后,被朝廷留用,封为御马监太使。2、皇甫端为什么排名靠前

梁山上有一百零八将,虽然很多将其实不过是像凑数一样,他们对梁山发展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当然,虽然是酱油,但作者却为大多数好汉都安排了台词,哪怕只是一句。可是其中有一位好汉,作者却并没有给他安排任何台词,哪怕是只有一句也没给安排。这样说来,这个好汉一定无关紧要,排名较后,可是事实上,他的排名却还比较靠前,排在了五十七位。

按说排在五十七位的好汉肯定不至于没有台词,但是他还真没用,这人是最后一个上梁山的好汉。名字叫皇甫端,人送绰号紫髯伯。那么这个皇甫端究竟有什么能耐,为什么排名却如此靠前,但是又不给他安排一句台词呢。

其实这个皇甫端的职业,在冷兵器时代还是蛮重要,一个兽医,最擅长的就是给马看病。梁山在打下东昌府之后,没羽箭张清就给宋江推荐了皇甫端。皇甫端和张清的关系最好,所以就被推荐上了梁山。宋江看见皇甫端长的是一表非俗呀,紫髯重瞳。皇甫端第一次出现就已经是梁山一百单八将凑足之后。书中也就是描写了一下他的外貌并没有安排他说话,直到最后他也没有说话。皇甫端对梁山的作用其实并不大。他只是个兽医也没有参加战争,比如最惨烈的征方腊,他就没有参加,出征之前他已经被朝廷征用了。

我相信皇甫端对梁山其实也根本没有感情。那么皇甫端为什么能排名在五十七位这么靠前呢,首先也许是他长相奇特。但是不管他排名如何靠前,没有一句台词的好汉肯定也不是什么主角。他是最后一个上梁山凑足了一百零八个好汉之数,也是长相最奇特的,而且还是复姓,和公孙胜、呼延灼构成了梁山的三个复姓。但是作者却没有给他安排哪怕是一小句的台词,也是真够憋屈的。3、皇甫端因何会最后上梁山

施耐庵凑的梁山一百零八将,最后一个竟然是一个相马的,是为了让读者一笑,还是施耐庵别有深意,贬低梁山好汉。

施耐庵远没有看不起这群绿林好汉的意思,他是最爱他们的。其实还有一个人比施耐庵更喜欢梁山好汉,他就是金圣叹先生。

金圣叹在点评《水浒传》的时候,写评语还不能让他过笔瘾,有时他对原文,还按照他的喜好进行增减。有的地方,他要删去,描写花荣外貌的“唇红齿白双眼俊”等句子,金圣叹觉得没男儿味,就不要了,这跟曹雪芹大量删减秦可卿的文字一样。

金圣叹在写到皇甫端时,他自己有增加了一句“真有伯乐之才”。牡丹对比通行本,却没有看到这一句。金圣叹增了内容不说,还在六十九回的回前批中写到“叙一百八人,而终之以皇甫相马。惟贤宰相有破格之识赏,斯百年中有异常之报效,然而世无伯乐,贤愚同死,其尤驳着,乃遂走险。”

金圣叹说皇甫端是马中的伯乐,能识别日行千里的马。宋江等108人,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群凶猛的猛兽,有豹子、有蝎子、有蛇等,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才能,只是没人去发现而已。如果有伯乐发现他们,他们也不会铤而走险了。

谁是宋江等人的伯乐呢?金圣叹提出问题,却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这也许要用韩愈的话来回答了,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还有皇甫端这个伯乐,得以纵横疆场。没有皇甫端,就只能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了。

总而言之,皇甫端会成为最后一个上梁山的好汉,金圣叹一语中的,说他是伯乐。这伯乐2个字,说出了皇甫端赶上收班车的寓意,也许有伯乐,就不会有梁山这回事了。施耐庵说,金圣叹,我就是用他来打酱油的,凑双的,108人,娱乐大家的。是张清把他卖给宋江的。

展开阅读全文

水浒传中柴进的丹书铁券真的有用吗?为何柴进还是进大牢了?

全文共 2850 字

+ 加入清单

丹书铁券,与人们经常说的免死金牌是差不多的,作用功能都是“免死”,但是,这样的东西在历史上真的是有用的吗?在《水浒传》当中,柴进柴大官人是有丹书铁券的,他也正是依靠着这个做了很多事情,在他看来,正是因为丹书铁券的免死的作用,让自己得以做很多“违规”的事情。只是,既然柴进能够免死,为何最终还是被抓进大牢了呢?柴进也终于因此而无奈之下上了梁山,这样说来,丹书铁券岂不就只是一纸空文吗?1、丹书铁券简介

所谓“丹书铁券”,是指古代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又称“丹书铁契”,亦即民间叙事中所说的“免死牌”、“免死金牌”,颁授“丹书铁券”的制度最早始于汉高祖刘邦。

丹书铁劵(dān shū tiěquàn)俗称“丹书铁契”,又名“金书铁券”、“金券”、“银券”、“世券”等,省称“铁券”。丹书:用朱砂写字;铁契:用铁制的凭证。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凭证。文凭用丹书写铁板上,故名。为了取信和防止假冒,将铁卷从中剖开,朝廷和诸侯各存一半。

据考,汉高祖刘邦为巩固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元勋“丹书铁券”作为褒奖。刘邦建立汉王朝后,“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于宗庙”。其中的“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契”,即皇帝与功臣、重臣之间信守的凭证。“丹书、铁契、金匮、石室”,即以铁为契,以丹书之,将皇帝与功臣、重臣的信誓用丹砂写在“铁券”上,装进金匮藏于用石建成的宗庙内,以示郑重和保证“铁券”安全。然而,最早的“铁券”并无免罪和免死等特权,仅作为一种加官晋爵封侯的凭证。获赐铁券的功臣及其子孙中,不乏获罪甚至被处死的人。

北魏时期,孝文帝经常为宗亲、近臣颁授铁券,甚至还出现了大臣向皇帝乞求铁券,以作护身之符的现象;隋唐以后,颁发“铁券”已成为常制,凡开国元勋、中兴功臣皆赐予“铁券”,连一些宠宦、宦官也有获得“铁券”的。而且,从隋代起,“铁券”上的丹砂填字渐渐改为用金填字,故后世又将其称为“金书铁券”。唐代最著名的“钱镠铁券”,是乾宁四年(897年)唐昭宗颁赐给吴越国王钱镠的,现仍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丹书铁券”有了免死的权限,最早在南北朝时期。早期铁券免死次数大多在3次以下。从北魏至唐代,免死次数不断增加,唐代后期,受赐铁券者的子孙甚至可以凭铁券免死1至3次。

宋代时,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从后周柴家手中谋得皇位,为了安抚民心,下旨厚待柴氏子孙,赐柴氏“丹书铁券”,即使柴氏后人犯罪也不得加刑。家喻户晓的小说《水浒传》中所描写的“小旋风”柴进家的“丹书铁券”,确实有其历史依据。

到了明代,铁券制度进一步完善,明太祖朱元璋从法律上规范了“丹书铁券”的颁授对象,仅限于立有军功,被封为公、侯、伯的勋臣。明代金书铁券分为七等,其中公爵分为一等,侯爵分为二等,伯爵分为三等。各等铁券大小不一,最大的公爵一等铁券高一尺,宽一尺六寸五分。其他各等铁券大体是每等在高和宽两方面都递减五分。最小的伯爵二等铁券高七寸,宽一尺二寸五分。所有的铁券都是一式两件,一件授予获赐者,另一件藏于内府。在需要查验时,只要将它们放在一起,便可真伪立辨。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李文忠等34人获公爵、侯爵封号,并被赐予“金书铁券”。明成祖朱棣即位时,帮助他夺取皇位的“靖难”功臣邱福等26人也都被赐予铁券。

明末,崇祯皇帝还曾给大宦官魏忠贤的侄子魏良卿颁赐铁券。

与唐代的铁券相比,明代金书铁券的券文已有明显变化。一是谋逆不宥,只宥其他死罪;二是免死的次数较少,子孙不免死。2、柴进为何上梁山

柴进在《水浒传》中是身份最高贵的人,前朝皇族,因让位有功(实际上是被夺了去),赐豪宅珍宝,永享富贵,关键在于一项特权,赐予了丹书铁券,就是一张“不死证书”,只要不造反,无论犯什么罪都不予追究,可谓超级护身符,但柴进在此庇护下,怎么还会走上造反的道路呢?

要说老赵家是真的好,赵匡胤是少见的不杀功臣的皇帝,而且连前朝皇族都留着,宋朝以后的皇帝都恪守这一祖训,传到柴进这里,好日子到头了。

柴进生得气宇轩昂,一表人才,好习枪棒,专好结交江湖好汉,柴进前后接济了不少大腕,比如林冲,还有武松,宋江等。由于柴进的特殊身份,但凡社会上犯事的,哪怕杀人放火,柴进都敢让他住在自己的庄子里,这里成了罪犯们的世外桃源。柴进在江湖上的地位越来越高。

有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江湖地位又高,而且有丹书铁券护体,柴进怎么会选择落草呢?在宋江上梁山后,感念柴进之恩,想把柴进拉下水,柴进言辞拒绝,“男盗女娼”是最为不齿的,柴进皇族后裔,怎么也不会选择落草为寇。

事情的导火索是宅基地问题。还不是发生在柴进身上,是他的叔叔。他叔叔叫柴皇城,住在高唐州,也是锦衣玉食,还有一处花园子。这时,来了一个恶霸,叫殷天锡,他是知府高廉的小舅子,而高廉是高球的叔侄兄弟。殷天锡看中了柴皇城的花园子,要抢来。柴皇城为这事就给气病了,叫来了柴进。

柴进有丹书铁券,胸有成竹,自认为走正规渠道可以解决问题。于是去找殷天锡说理,本来事情闹不大,可他走时带着李逵。见面之后,两句话不对头,李逵上去就打,三拳两脚竟然把殷天锡给打死了。柴进有丹书铁券护体,自认为没事,只让李逵快回梁山。

不多时高廉就找来了,柴进虽然是皇孙,却没有实权,高廉就把柴进给绑了。柴进疏忽了,他走的急,没带丹书铁券,在堂上高廉要看时没有。高廉正在气头上,根本不管许多,把柴进打的皮开肉绽,柴进挨不过,只得招认,被钉在死囚牢。柴进心里苦,但柴进无话可说。之后梁山等人设法救出柴进,柴进一看没去路了,只好投靠梁山。

这里就有个问题,丹书铁券到底有用吗?假如柴进当时带着丹书铁券,会有不同的结局吗?3、柴进的丹书铁券为何没用

在我看来,丹书铁券没用。丹书铁券一般是颁发给开朝功臣,尤其是武将的,以表彰他们的战功。丹书铁券只能当成一块荣誉奖牌,不能真正使用,用过的人,一般都死了。

最早的丹书铁券的形式从汉高祖开始,韩信功高,刘邦曾经答应韩信三不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但韩信还是被布袋吊在空中用竹签扎死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曾大肆颁发丹书铁券,但拿到的基本都死了。崇祯皇帝还曾给大宦官魏忠贤的侄子颁过丹书铁券呢。所以,只能把它看成是一种荣誉象征,皇帝有一万种理由杀你,要是真把它当护身符,那就太傻了。

柴进的悲剧就在于过度迷信丹书铁券,他被高廉抓住时,就算带着丹书铁券,高廉也会说是假的,是伪造,先毒打一顿再说,反正天高皇帝远,而且,我猜想就算皇帝知道了,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皇帝看柴家也烦,要不是碍于祖宗的面子,早把他家给办了。

还是李逵说的好,在柴进准备带丹书铁券上京告御状,掰条例,走程序时,李逵说:“条例!条例!若还依得,天下不乱了!”李逵说的是大实话,现在哪还有秩序可言,都是官官相护,欺负老百姓,可笑柴进没看透这点,一味迷信朝廷会给他公道,却不想被现实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此时柴进也看透了社会,心灰意冷,上了梁山。

展开阅读全文

水浒传第三回概括 水浒传第三回故事梗概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九纹龙史进讨到了一个小县城,碰见了鲁达和李忠。 吃饭时,三人得知自称镇关西的屠户郑屠逼迫金翠莲父女还赎身钱。 鲁达路见不平,给了金翠莲父女赎身钱,还来到郑屠的肉铺子里为其二人讨要说法。 鲁达故意找茬,后因三拳打死郑屠,闹出人命,只好逃命去了。

水浒传》第三回主要内容

史进私通少华山贼寇,被李吉告发,官兵包围史家庄。史进无奈,火烧史家庄,并率领众庄客及少华山好汉杀出了庄,躲进了少华山。

史进不愿落草,辞别了朱武等人,前往延安府寻找师傅王进。在渭州一酒楼上,史进结识了鲁达。二人出了酒楼,在街上又结识了李忠。

三人上了酒楼喝酒,遇上了金老汉父女,知道了他们的遭遇后,鲁达义愤填膺,给了父女两人钱叫他们快逃,又找镇关西算账,三拳打死了郑屠后又慌张,逃到了雁门县,竟遇上了金老汉

《水浒传》简介

《水浒传》,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主要故事背景、类型上属于英雄传奇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或编者一般被认为是施耐庵,现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罗贯中两人中的一人,或两人皆有。

从历史角度看,对于《水浒传》的争论焦点则集中在主要人物宋江所表现出的“忠君报国”的思想上。反面观点一般认为宋江的思想有其局限性,梁山好汉受到招安后又为朝廷去征讨各地山贼,下场悲惨,是出历史悲剧。

展开阅读全文

水浒传第十五回概括 水浒传15回内容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水浒传》第十五回的梗概:晁盖设计救了刘唐,并与刘唐以甥舅相称,骗过了雷横;刘唐告诉晁盖,梁中书要用不义之财向蔡京庆贺;刘唐追赶雷横,要讨回晁盖送的银两,吴学究相拦,晁盖也赶来劝住;后来三人商议智取不义之财,吴用向晁盖、刘唐介绍阮氏三弟兄,六好汉在晁家庄设誓化纸;公孙胜强求会见晁盖,与晁盖说智取不义之财的事。

《水浒传》第十五回的主要内容

晁盖设计救了专门拜访他的刘唐,以甥舅相称,瞒过雷横。又送雷横银两。刘唐向晁盖说了梁中书要用十万不义之财买来金珠宝贝庆贺蔡京生日。 刘唐去赶雷横,要追回晁盖送的银两,与雷两扑刀相斗,吴学究铜链相隔,晁盖赶来劝住,三人计议智取梁中书不义之财。

吴用向晁盖,刘唐介绍三阮。并连夜起程行百二里地,来到梁山泊边的石碣村。 阮氏三弟兄充满对官府的不满;而对梁山泊好汉则生羡慕之情。吴用因势利导,说转三阮。六好汉在晁家庄设誓化纸;公孙胜强求会见晁盖,与晁盖说智取不义十万贯之财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水浒传第六章主要内容 水浒传第六章的主要内容

全文共 396 字

+ 加入清单

水浒传》第六章的主要内容:鲁智深逃到了瓦罐寺,上了欲捣毁寺院的假道士和假和尚的当;鲁智深因为饥劳被二贼打败,在赤松林遇见史进,后俩人合力打死了崔、丘二贼,见寺中和尚已死,烧了瓦罐寺;两人分道扬镳,鲁智深带着其师书信投大相国寺,寺内菜园常有人来偷盗蔬菜,得知鲁智深来管菜园,计划给鲁智深来个下马威,反被打败,落败而走。

《水浒传》的简介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编著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通过描写梁山好汉反抗欺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以及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水浒传》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水浒传》的成书,取材于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据《东都事略侯蒙传》:“江以三十六人横行河朔,京东官军数万无敢抗者。”施耐庵把有关水浒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创作《水浒传》过程中,忠实地接受了人民的观点,这是《水浒传》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的思想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语文文学常识水浒传

全文共 188 字

+ 加入清单

5、《三国演义》中,张飞的性格特点是: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广大读者最熟悉、最喜爱的人物形象之一。然而,

这个形象,却是罗贯中在保持历史人物张飞忠于刘蜀、勇猛善战的基本特

点的基础上,按照市民阶层的伦理观和审美观加以改造而塑造出来的。对

于历史上的张飞,许多人未必熟悉,甚至存在一些误解或缺乏根据的猜测。

6、《水浒传》中梁山泊有四店打听消息的四店是:

东山酒店西山酒店南山酒店中山酒店

展开阅读全文

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知识梳理《水浒传》

全文共 237 字

+ 加入清单

水浒传

7、《水浒传》中这样写道:“山顶上立一面杏黄旗,上书‘替天行道’四字,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请问,上段话中的字是哪两位首领的称谓?

宋江、卢俊义。

8、《水浒传》中宋江率军战胜方腊以后,在回师途中鲁智深坐化、林冲、杨志、杨雄、时迁病死,燕青、李俊、童威、童猛全身退隐。由李俊带头,在太湖小结义。

9、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传》写得荡气回肠轰轰,全书的高潮部分是:梁山英雄排座次;全书的低潮部分是:魂聚蓼儿洼。

展开阅读全文

水浒传里面谁的武功最高 水浒传实力排名前

全文共 194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水浒传》里面的各种经典角色,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是中国四大名著。但是具体如果划分一下里面各位英雄好汉的武功实力排名,可能就并不是很清楚了,所以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水浒传里面武功实力排名前十的英雄好汉!

10、行者武松

武松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四位,因其排行第二,又叫"武二郎"。武松自小习武,武艺高强,因此江湖上都尊称他为"灌口二郎神"。

而武松的武艺自然也不是徒有虚名的,在景阳冈上赤手打虎使他威名远播,而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击杀飞天蜈蚣;斩杀方貌;斗杀西门庆等更是对其武艺的肯定。

但是两军阵前长枪快马的交锋确不是武松的强项,再说那两把戒刀是后来孙二娘、张青赠给他的,并非惯用武器,武松对这两把戒刀能驾驭到什么程度,还真不好说。基于此,武行者只能屈居第十了。

9、没羽箭张清

张清绰号没羽箭,他擅用飞石,曾连打梁山十五员战将。归顺梁山后,排第十六位,上应天捷星,担任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征四寇时屡立战功。征方腊时战死于独松关,追封忠武郎。

单论枪法,张清比其他高手逊色得多,但要加上其盖世绝活--飞石,则几乎立于不败之地,张清因飞石成名,又因飞石丧命,真可谓成也飞石败也飞石。

8、小李广花荣

花荣108将中排名第九,有"百步穿杨"的功夫,为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之首。小李广花荣据说是梁山上的美男子,生得一双俊目,齿白唇红,眉飞入鬓,细腰乍臂,银盔银甲,善骑烈马,能开硬弓,被比作西汉"飞将军"李广,人称"小李广"。

7、霹雳火秦明

秦明水浒传人物排名第7,因其性如烈火,故而人称“霹雳火”,星号天猛星,马军五虎将第三位,武器是狼牙烽火棒。 有万夫不当之勇。本是青州指挥司统制,攻打清风山时,因中宋江的计策,被俘后无家可归,只得归顺。

6、青面兽杨志

杨志是三代将门之后,五侯杨令公之孙,因脸上生有一大块青记,人称青面兽,杨志在梁山好汉中排名第十七位,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第三。

杨志是武举出身,武力值自是没的说了,曾与下山取投名状的林冲大战40余合,不分胜负;与索超比武时,大战50余合,不分胜负;去二龙山入伙,中途和花和尚鲁智深斗了四五十合,不分胜败;攻打桃花山,杨志与呼延灼斗了四十余合,皆不分胜败;两赢童贯时,约斗到30余合,杨志一刀将许州兵马都监砍死于坡下,后来征方腊时病逝于丹徒县,追封忠武郎。

5、双鞭呼延灼

呼延灼是马上五虎将中的一员、在108将中排位第八,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伐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

他曾与林冲大战五十合之上平手、与孙立对鞭三十余合平手、与鲁智深和杨志各自大战四五十合平手,梁山受招安后,随宋江征讨辽国、王庆、田虎、方腊,多建功勋。后来率领大军,打败了金兀术四太子,大军一直杀至淮西,呼延灼阵亡。

4、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绰号花和尚,108将中排名第十三,上应天孤星,梁山步军头领之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后又因搭救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泊。

3、豹子头林冲

林冲是108将中排名第六,梁山马军五虎将之二,绰号豹子头,上应天雄星,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

林冲武功极好,在民间有"马上林冲,马下武松"的说法。林冲有个技战特点,就是斗到"分际"显神威,关键时候暴喝一声,手起矛落,解决战斗,最好的例子就是林冲同杨志斗到三十来合,不分胜败。一生征战,从无败绩,死于其丈八蛇矛下的功夫高手不计其数。

2、大刀关胜

关胜,108将中排名第五,马军五虎将第一位,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使一把青龙偃月刀,故人称大刀关胜,又精通兵法,他的威猛颇似"武圣"关羽。

但是武圣关羽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只不过关胜身上少了关羽那股骄傲轻敌的傲气,多了几分谦谨。关胜曾一人对付过林冲、秦明二人联手,在林秦两位绝顶高手夹击下,关胜虽处于下风,但终归还是全身而退,仅凭这一点,就足见关胜武功之高强。

1、玉麒麟卢俊义

卢俊义在108将中排名第二,梁山最高副统帅,绰号"玉麒麟",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江湖人称"河北三绝",财富与武功皆在大宋朝名列前茅。

单以武力而论,卢俊义在梁山是一个鹤立鸡群的人物。施耐庵笔下的卢俊义,绝没有与某某人大战几十回合不分胜负的场面,往往是二十回合不到,卢俊义就已经把对手解决了。

比如活捉盖世武林高手史文恭,卢俊义一战扬名。和他一对一时间最长的撑了三十回合。一对三,一对四不算稀罕。巅峰一战耶律四兄弟,打一个时辰,杀死一个,吓跑三个。说实话,打五虎水平的三十回合搞定问题不大。书中已经明言棍棒天下无对。玉麒麟卢俊义排满第一,无人不服。

展开阅读全文

水浒传梁山为什么注定要失败

全文共 1618 字

+ 加入清单

近来水浒传热播,大家在欣赏影视作品之余,不由得生出惋惜之心:梁山泊人才济济,众志成城,为什么最后落得饮恨疆场、四散衰亡的下场?那么,水浒传梁山为什么注定失败?下面就由小编告诉大家水浒传梁山为什么注定要失败吧!

《水浒》中失败的浪漫

暑假闲着没事,拿起桌上的《水浒》读了起来。之所以号称名著,自然有其伟大的地方,可我每每读到书中颇具浪漫主义特色的地方时,就会有种不舒服的感觉,也许是我的理解不够,也许是作者的考虑不妥。

水浒一百单八将,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共同的特征就是武艺高强,英勇无比,义气冲天,忠心不二,对人物“勇”“义”的体现应该说带有夸张的浪漫主义特色,两军交战,总是对方被杀得片甲不留,敌将总是被砍落马下,稍微想想,古代的战争,肉搏仗而已,往往是以人数的多少来衡量力量的强弱,以牺牲大量将士为取胜的代价的,怎么可能总是敌方损兵折将,而我方毛发无伤呢,很明显作者将这些好汉神化了,带有作者的主观倾向,这是一种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是文学创作的一种需要,符合读者正义战胜邪恶的心理需要,让人对神化了好汉肃然起敬,确实能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文学作品这种神化主人公的现象当然很普遍,譬如整个西游记就是一部浪漫主义的杰作。可惜看到作品的最后,在征方腊的过程中,这些神化了的好汉却突然变成了普通人,在战争中接二连三的败下阵来,死于非命。我在想,莫非是作者觉得要收尾了,要给这些好汉一个归宿,这么多人总不能都是一种结局吧,所以一定要安排一些战死的,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读者感觉“神”忽然变成了人,浪漫主义又回到了现实主义,难道这也可以称作是现实与浪漫的结合吗?浪漫得如此的尴尬,自然有不舒服的感觉了。还有就是战争的描写,我觉得与三国比起来不知逊色多少,没有把重点放在排兵布阵,而主要是战争的经过,雷同的感觉自然会很明显,因为战前的策略可以不同也应该不同,而战争的过程尤其是战争的场面却不会有太多的变化,水浒中战争的过程与场面往往都是以几乎相同的几笔带过让人感到遗憾。为了增加战争过程的一波三折,就会偶尔出现几个会妖术的将领来,因为勇猛无敌只有靠妖术来对付了。战争中妖术的出现,让人感觉到的不是浪漫而是迷信,我们都知道,夸张作为浪漫的一种常见方式,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夸张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而有意识的夸大缩小事实,作品中需要的是对梁山好汉赞美的效果,将领的本领、谋士的智慧可以夸大无人能敌,但是不能夸大到可以施展妖术、飞沙走石,前者是神化而后者是妖化了,神和妖毕竟不是一回事,神化给人的是敬仰,妖化给人的是迷信,《西游记》中的反面形象不都是妖魔鬼怪嘛,因此不能不说这又是一处浪漫的失败了。

水浒传梁山为什么注定要失败

很多人戏称水浒传为“炮灰传”“心寒传”等。细细研究,里面颇有玄机。

首先,宋江、吴用等领导班子没有大局思想。梁山伯兵马前后攻打了东平、东昌、青州、江州、大名、泰安、高唐等众多城池,但打下来之后只是把所有的金银钱粮都带走,并没有派遣自己的头领和官员来驻守,并按照“替天行道·杀富济贫”的宗旨来制订社会管理制度。所以,每次攻打地盘,收获的只是财物,而不是势力范围。宋江、吴用是梁山泊里文化比较高的人,但也只是想暂时躲避在梁山泊,从来没有想到用这一班人才去治理国家,也没有提出什么治国方略。没有先进的管理制度和超前的文化思维做指导,徒有武功的梁山好汉们只有爱民热情,却做不出什么高效率的事情,最终成为一批高水平低智商的奴才,成为了农民起义和镇压农民起义战争的牺牲品。

如果历史能从头来过,宋江他们攻打了城池之后,就要派自己的弟兄头领镇守要塞,免征赋税,开拓疆土,招兵买马,渐渐形成以梁山泊为核心的军事对抗区。经济上走“免田税、抢富豪、均贫富”的路子,不断打击外部边缘势力;政治上树立“替天行道”的大旗,以精神支柱团结群众。对于罪大恶极的四大奸臣,要派出暗杀小组分头锄奸;对于昏君,则采取能保则保,不听就剥夺权力的立宪方针。这样,梁山队伍会不断壮大,宋江最后得到的一定会是江山,而不是一壶毒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