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雾霾天气孕妈要如何护理宝宝【通用20篇】

下面介绍写淘宝宝贝标题的方法,希望本指南能帮到大家。

浏览

4882

文章

1000

冬季护理宝宝最常见的失误有哪些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时节是各种疾病的高发期,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做好预防,这样才能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在照顾宝宝方面,很多妈妈自己都有一套育儿方案,但是很多的妈妈在小儿方面也存在着不少的误区,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冬季护理宝宝最常见失误有哪些?

喂糖水润喉

糖水很多人都知道其益处,特别是广东人,很喜欢喝糖水,无论大人孩子,有时没事总喜欢喝糖,但在冬季如果给宝宝喂糖水,因为冬季气候干燥,糖开水更加容易让宝宝口腔、咽喉部黏膜更加干燥,使加咳嗽加重,导致咽喉部发炎。所以正确的做法是,给宝宝喝白开水,除了每天营养均衡外,保证每天摄入34两的蔬菜。

围巾当口罩

外出时,有时风大,很多妈妈都喜欢把围巾当口罩,用大围巾把宝宝连头带嘴一起包上,这样确实可以保暖,但容易使宝宝呼吸不畅,而围巾上的细菌、灰尘吸入口鼻腔后后更容易诱发哮喘,特别是过敏体质的宝宝。

门窗紧闭

冬天寒冷,因风大而经常门窗紧闭,长时间不开窗,使室内空气浑浊,当外出时,室内外温差容易过大,宝宝更容易出现感冒等。所以冬季再冷也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护理宝宝发烧的3宜和3忌是什么

全文共 933 字

+ 加入清单

发烧是一种症状,是体内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帮助杀菌及提升抵抗力的作用。发烧时,机体内的各种免疫功能都被“激活”,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等。这些免疫反应,可以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情的恢复。因此,发烧是体内的一道“防护墙”,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如果在确诊病因前就急于用药物强行降温,等于支持了病原体的致病作用,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病得更重,病程更长,下面来看看护理宝宝发烧的3宜和3忌是什么吧?

护理发热患儿3宜

1.宜保持家居空气流通。众所周知,散热,主要是通过对流、传导和蒸发三种机制,故空气的流通,有利于散热降温。

2.宜多饮水,饮水可补充因发热而蒸发的水分。饮水后出汗,水分的蒸发,可帮助退热。此外,排尿增多也可使部分热量由尿液带出,加速退热。若出汗较多,应及时擦干,以防感冒。

3.宜选用适当的退热措施。物理降温,是利用物理学散热的对流、传导、蒸发等原理的退热方法,安全、简便而可靠,是首选的退热措施。譬如打开门窗,或利用风扇加速空气流通,是利用对流原理的一种方法,所有家庭都可采用。那种发热时不能开窗,不能吹风扇的看法是错误的。当然,不能对着病孩吹风扇。根据热传导的原理,也可采用冰或冷水敷头颈、腋下及双侧腹股沟的退热方法。冰敷时,冰袋外需裹一层布,以防局部皮肤冻伤。用35~40%的酒精或30℃左右的温水拭浴,可可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水分的蒸发,也是一种相当简便的退热方法。酒精拭浴时,要注意不要拭浴头面及胸前。当物理降温方法的疗效不佳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适当的退热药。

护理发热患儿3忌

1.忌门窗紧闭,衣着过多。门窗紧闭,不利空气流通,衣着过多,有碍热的散发与蒸发,均对退热无益。

2.忌滥用退热药。退热药多有副作用,有的甚至可引起白细胞减低、出血、溶血等严重反应,多用无益。

3.忌退热过快。退热过快、过猛,可致小儿体液大量丢失,引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所以退热应温和,不宜操之过急。

小儿发热,只是各种各样疾病的一个表现。无热,不一定无病,热退也不等于疾病已经痊愈。所以,关键还是在于对原发病的治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护理宝宝发烧的3宜和3忌是什么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新妈扫盲 宝宝长牙的不适症状及护理方法

全文共 3213 字

+ 加入清单

目录

第一章:宝宝长牙5大不适症状及其护理方法

第二章:让宝宝顺利度过长牙期的护理方

第三章:宝宝长牙期间的食谱推荐

宝宝出牙期市宝宝成长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妈妈们不仅要关注宝宝长牙的状况,还要及时为宝宝补充营养守护宝宝身体健康。那么,如何护理出牙期宝宝?怎样让宝宝顺利度过长牙期?

宝宝长牙5大不适症状及其护理方法

1、流口水

口水多,经常流的满嘴满脸都湿湿的恐怕是每个长牙期宝宝经常出现的情景。随着第一颗牙齿的萌出,刺激了牙龈神经,从而引起唾液腺分泌增加,再加上宝宝的吞咽功能还不完善,分泌的口水自然只能流淌而出。宝宝流口水是正常的现象,不用过分担心,等到一周岁左右,随着口腔深度增加,吞咽功能的完善,流口水现象会慢慢消失,不过这个时期的护理工作还是必不可少。

护理小贴士

(1)及时帮宝宝擦干净口水,因为唾液中含有消化酶和其他物质,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会造成皮肤发红,甚至糜烂、脱皮。可以准备一块柔软的棉布,擦的时候动作一定要轻柔,因为留口水的地方皮肤比较娇嫩,如果动作太重,容易擦破皮肤引起感染。

(2)准备一个小围嘴围在宝宝的脖子上接纳宝宝流的口水,以免口水弄湿衣服。

(3)如果流口水的地方有发红的现象,那么可以涂抹一点有收敛作用的药膏,尤其是嘴角部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口水对皮肤的刺激性,保护宝宝的皮肤。不过如果皮肤已经有点溃烂,则不宜自己用药,一定要带宝宝去医院看医生。

2、牙龈痒

因为牙齿萌出时对牙龈神经造成的刺激,宝宝的牙龈会有些不适,比如牙龈痒、牙龈疼痛等,甚至有些宝宝喜欢把东西放进嘴巴里面咬。这些都是牙齿惹的祸,等到牙齿都长出来,这些症状自然就会消失。不过爸爸妈妈们还是可以采用一些小办法来缓解长牙带来的不适。

护理小贴士

(1)每天用纱布蘸点凉水擦拭宝宝的牙龈,如果是夏天,可以用棉纱布包一小块冰块给宝宝冷敷一下,能够暂时缓解长牙带来的不适。

(2)进行牙床训练。现在市面上有很多牙胶之类的产品,就是为了缓解宝宝牙齿不适而设计的,可以买一些牙胶或磨牙棒之类的产品让宝宝咬,一来可以缓解不适,二来还能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一举两得。

(3)因为牙龈不适,宝宝可能会咬自己的嘴唇和舌头,甚至在喂母乳的时候咬妈妈的乳头,这样不但会咬伤自己,还会影响牙齿的生长,引起龅牙。妈妈应该多留心宝宝的一举一动,一旦发现宝宝咬嘴唇就要及时制止。如果宝宝咬着不肯放也不能硬来,可以轻轻挠挠宝宝的小嘴唇使他松开。

3、拉肚子

少数宝宝在长牙的时候会出现拉肚子等异常现象,这些症状不是每个宝宝都会有,也不会自己消失,应该带宝宝去医院检查一下,对症下药。

护理小贴士

(1)母乳或者配方乳中含有乳糖和碳水化合物,是细菌存活的能量来源,所以不要以为小宝宝就不用刷牙,也不要怕麻烦,每次给宝宝喂养完毕用温水擦拭宝宝的牙齿和牙龈。也可以在喂养后让宝宝喝一口水,就当作漱口,也能起到清洁的作用。

(2)清洁口腔的姿势:妈妈坐在椅子上,把宝宝抱在腿上,让宝宝的头稍微往后仰,然后用干净的纱布蘸点清水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跟长出来的牙齿。目前市场上有专门针对这个年龄段宝宝使用的套在手指上的牙刷,也可以用来清洁牙齿。

(3)清洁口腔的时间:每次喂养完都要清洁口腔或者让宝宝漱口,每天早晚清洁一定要非常认真仔细,尤其是晚上临睡前那一次清洁。

4、烦躁

出牙前的宝宝出现啼哭、烦躁不安等症状时,一般只要让宝宝咬磨牙棒,转移其注意力,通常会安静下来。另外,还可以在宝宝出牙时给他做脸部按摩,以放松脸部肌肉,也可起达到较好的效果

5、发烧

只要体温不超过38℃,且精神好、食欲旺盛,就无需特殊处理,让宝宝多喝些开水就行了;如果体温超过38.5℃,并伴有烦躁哭闹、拒奶等现象,则应及时就诊。

让宝宝顺利度过长牙期的护理方

宝宝刚出生的第一年中会面临一个重要的“特殊时期”,即长牙期。这个特殊时期会造成宝宝的不适及父母的困扰。本文将针对长牙期的生理特点,提供了护理方法。

宝宝的每个成长的阶段能带来喜悦,也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尤其是宝宝刚出生的第一年中通常会面临一些“特殊时期”,包括长牙期、厌奶期、生病期、打完预防针期、学爬期、睡眠颠倒期,每个特殊时期都可能造成宝宝的不适及父母的困扰。本文将针对这些特殊生理时期,提供护理方法。

1、按摩宝宝牙床

父母可以用手指轻轻按摩一下宝宝红肿的牙肉,如此可让宝宝觉得较舒适。

2、准备冰冻、柔软的食物

如果宝宝不愿意吃东西、没有胃口,则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较冰冻、柔软的食物。

3、给予适当“器具”

在长牙时期,一般宝宝会喜欢咬硬的东西,为防止宝宝乱抓乱咬,父母可以为他准备固齿器;食用胡萝卜、苹果或稍有硬度的蔬菜时,父母须小心不要让宝宝咬太多而被噎到。平时也要注意不要让宝宝拿到硬币、花生、小玩具等易吞入的东西,以避免宝宝将它们放入口中,不小心哽在喉咙。

4、适时的呵护与关怀

在刚开始长牙期间,宝宝更需要父母的呵护及关怀,如此可缓和宝宝的情绪,让宝宝感觉温暖与舒适。

宝宝长牙期间的食谱推荐

1、宝宝长牙餐:奶汤芹蔬小排骨

制作方法:

1、猪小排洗净,逐根切成长3厘米,宽1.5厘米的条块,用开水烫一下,沥干水分后,放入盆内,加干淀粉和少量黄酒、盐拌匀。

2、锅置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八成热,将排骨放入,炸至淡黄色、稍酥,然后将排骨捞至砂锅内。

3、将胡萝卜和西芹切成条块状,放入油锅煸炒片刻后,盛入碗内,锅内剩油可作它用。

4、鲜蘑菇洗净,每个蘑菇切成四小块。

5、砂锅内倒入少量清水,然后用大火煮开,加入半量鲜牛奶,用小火焖煮至排骨软熟,然后放入切成条块状的胡萝卜、西芹、鲜蘑菇块和另半量鲜牛奶,继续用小火焖煮至排骨酥软,至香气外溢时加入适量盐和素易鲜即成。如汤汁过多,可用大火略收干水分后再调味。

健康提示:

牛奶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食品,含有丰富的钙质。一些宝宝的小乳牙不坚固易折断,是因为断乳期后,钙的摄入量不够。如果妈妈们将牛奶作为制作菜肴的辅助原料,不仅会让菜肴带有特殊的色泽及奶香风味,打开3-6岁宝宝的食欲,还能起到护牙固齿的作用。

2、自制宝宝长牙零食:小牙饼

食谱原料:吐司面包1片。

制作方法:

1.烤箱预热20分钟(160度);

2.吐司面包去边后切成条,放入烤箱中烤至表面呈金黄色。

适合人群:

7-9个月婴儿

贴士:

1.约180度,3~4分钟;

2.烘焙前在吐司条外涂抹一层黄油,放入烤箱烘焙1~2分钟,取出后外面撒上糖末同样美味。

健康提示:

宝宝长牙的时间因人而异,但是无一例外长牙时都会牙床痒,很不舒服,因此那一阶段的宝宝总是想咬硬东西,喜欢把小拳头塞进嘴里啃,还会流很多口水,这些都表示妈妈们该为宝宝找个磨牙的东西了。有些妈妈会选择磨牙胶,但是磨牙胶咬来咬去没有味道,更谈不上营养,所以很多宝宝不喜欢,而且还会担心宝宝真的吃下去。自己动手做一些合适的磨牙食物,不仅能磨到宝宝牙床,还很美味,同时也能在食物中得到营养,是一举多得的选择。

3、促进骨骼生长的海带炖瘦肉

食谱原料

瘦猪肉400克,水发海带600克,酱油100克,料酒5克,精盐4克,白糖7克,大料2瓣,葱段15克,姜片7克,香油8克。

制作方法

1、将肉洗净,切成1.5厘米见方、0.5厘米厚的块;葱择洗干净,切成段;姜切片;海带择洗干净,用开水煮10分钟,切成小块待用。

2、将香油放入锅内,下入白糖炒成糖色,投入肉块、大料、葱段、姜片煸炒,视肉面上色,加入酱油、精盐、料酒,略炒一下,加入水(以漫过肉为度),用大火烧开后,转微火炖至八成烂,投入海带,再一同炖10分钟左右,海带入味即成。

适用人群:2岁以上儿童

健康提示:

这道菜给2岁以上的儿童的生长提供了最需要的营养,及时地补充了儿童长高以及长牙齿所需要的大量的钙,另外还有大量的碘、铁等,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总结:牙齿对于人们来说十分的关键,准妈妈们要知道护理宝宝长出的乳牙很关键,这样才能够为以后的牙齿健康打下基础。那么,以上小编为您盘点的宝宝长牙注意事项来学习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宝宝出牙期护理方法有哪些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小宝宝的逐渐长大,我们的宝宝会渐渐的长出牙齿,一般情况,宝宝会在六个月左右的时候长出第一颗牙齿,那么,宝宝出牙期该如何正确的来护理?

宝宝出牙期一般存在着4个问题,家长朋友一定要知道如何来应对:

1、流口水

出牙时,宝宝口腔的唾液分泌会增多,但由于吞咽能力还不完善,所以,一部分唾液就会溢出,形成流口水现象。

应对策略:做好卫生护理

给宝宝围上围嘴,防止口水弄脏衣服。父母要经常为宝宝擦去嘴边的口水,并经常用温水洗净,擦上润肤露,不要让口水淹坏了下巴的皮肤。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2、啃咬硬物

出牙期间,宝宝会感到牙龈痒痒的,所以,常喜欢找一些较硬的物品来啃咬。

应对策略:给予磨牙食品

当宝宝产生出牙不适感而喜欢啃咬东西时,妈妈可以准备一些专为出牙宝宝设计的磨牙饼干,还可以亲自制作一些手指粗细的胡萝卜条或西芹条,让宝宝啃咬,以缓解不适。另外,这些磨牙食物还能为宝宝提供营养、锻炼其咀嚼能力,强壮脸部肌肉。有的家长喜欢给孩子用安慰奶嘴,建议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孩子10个月。

3、腹泻

有些宝宝出牙时会有腹泻。

应对策略:当宝宝大便次数增多、但水分不多时,应暂时停止给宝宝添加其他辅食,以粥,细、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为主,并注意餐具的消毒;若次数每天多于10次、且水分较多时,应及时就医。

4、哭闹、发低烧

出牙时的不适感常使得宝宝吃不好、睡不香、脾气火爆、爱哭闹,有一部分宝宝在出牙时会出现低烧现象。

应对策略:按摩及冰镇牙龈

妈妈可以戴上指套或用湿润的纱布巾帮宝宝按摩牙龈,也可以将牙胶冰镇后给宝宝磨牙用。这样做除了能帮助宝宝缓解出牙时的不适外,还能促进乳牙的萌出。

宝宝出牙期的护理方法

1、出牙会让宝宝感到不适和烦躁,爸妈可以用干净的纱巾,沾湿后卷在手指头上轻轻打圈按摩宝宝的牙床,或可以用冰镇的牙胶让宝宝啃咬,舒缓宝宝出牙时的牙龈不适;

2、坚持母乳喂养,母乳有助于宝宝的消化吸收,增强宝宝抵抗力,有效缓解宝宝出牙期的不适;

3、6个月以后可以用水杯,1岁后可以不再用奶瓶,这样更有利于宝宝的牙齿发育;

4、慎用牙胶、奶嘴,过度依赖会严重影响宝宝长牙;

5、保持口腔清洁,宝宝的牙齿快萌出时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方法很简单,即在喂奶或食用其他辅食后喝几口白开水,用以冲洗口腔内残留的食物残渣。切忌让宝宝含着盛有奶液或其他饮料的奶瓶入睡。

6、出牙时,宝宝或因休息不好免疫力下降而引起感冒、发烧,如果宝宝发烧,须及时就医;

7、出牙期宝宝饮食需清淡,并为宝宝补钙,满足其长牙和身体生长发育的钙质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怎样给宝宝做澡后护理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初为人母的妈妈们对于照料娇嫩的小宝宝不知从何下手。除了请教有经验的妈妈们以外,下面的介绍会对你有所帮助。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怎样给宝宝做澡后护理吧。

1、耳、鼻、口护理:洗浴过程中,严禁水流进宝宝的耳朵、鼻子、嘴。

2、眼睛护理:轻轻地在宝宝眼眶周围按摩,有利于眼部肌肉的发育及泪囊管的通畅。

3、脐部护理:用浴巾裹住宝宝的全身时,可留出脐部,用酒精棉棒从中间向外清洗脐部,注意保持脐部的干燥和清洁。如果脐部发红、出脓液或有难闻的气味,就应该找医生处理。

4、皮肤护理:通常在皮肤折皱处,可替宝宝抹些爽身粉,使他感到干爽舒适。在宝宝的臀部涂上护肤油,防止尿液刺激皮肤产生尿布疹。若肌肤有疹块、红臀等情形时,应保持干燥、按医生嘱咐涂药才是最重要的,这时若用这些油或粉,对宝宝等于是种多余的刺激物,反而有害无益。

5、脸部护理:如果宝宝脸部皮肤干燥,还可以在脸上涂少量的滋润油,使皮肤保持湿润、光滑。值得注意的是,市售的护肤油、爽身粉等婴儿用品,只有当宝宝皮肤上没有任何疾病时,才可以适量使用。而且这些油或粉不可直接洒于新生儿皮肤上,要先洒在您的手上,再抹在宝宝身上。

温馨提示:给宝宝围上尿片,穿上衣服。但宝宝不宜紧紧地裹在蜡烛包中,应放松他的手脚,让他自由地活动,这有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以促进生长发育。如果你对如何给新生儿洗澡才正确等有关新生儿护理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新生儿洗护护理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宝宝秋季如何护理能少生病

全文共 417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秋季如何护理能少生病?秋季气候多变,同时经过夏季,人体消耗较大,免疫力下降,病毒乘虚而入,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呼吸道疾病。

医疗气象学家研究证实,感冒与气象要素的变化值关系最大。进入秋季,各地的气温日较差都很大,午后的对流天气,以及大范围的冷空气活动,都会造成气温的骤降。这种气温的骤降,就是秋季感冒的主要诱因。

掌握“春捂秋冻”原则,再根据当天的天气预报、气温变化、您自己的感觉,有计划地给孩子增减衣服。不要随心所欲,想给孩子穿什么就穿什么,更不能听孩子的。

一说到秋季保健,秋季腹泻不能不说,它是一种好发于秋季的感染性肠炎,绝大多数患儿是因为感染了轮状病毒后才发病的。此外,秋季腹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使不治疗,多数病孩在一周左右也会自然止泻。

在出现腹泻前,患儿常常有1-2天发热、咳嗽和流涕,接着出现水样喷射而出的腹泻,一天拉10多次,严重的拉30-40次,拉出的大便很像蛋花汤,稀水中飘浮着片片白色,小儿口渴,但喝水后很快又拉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宝宝牙齿护理小秘籍有哪些

全文共 470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宝宝都快一岁了,还没有长牙,是不是发育有什么问题呀?”“都说长牙迟是缺钙,是不是补点钙就行了?”对于家长们种种疑虑,专家提醒,宝宝长牙迟不用过于担心。下面就跟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宝宝牙齿护理秘籍有哪些呢?

宝宝牙齿护理小秘籍

你的小宝宝的牙齿是不是准备“破土而出”呢?如果是的话,爸爸妈妈们现在就要开始好好护理宝宝的牙齿了。

1.即使宝宝的牙齿还没有长出来,也要开始认真清洁宝宝的口腔。在每次喂哺宝宝之后用温湿的毛巾或者纱布包裹着手指,然后轻轻地擦拭宝宝的口腔和牙龈处。

2.一旦宝宝的牙齿长出来以后,就要立刻进行牙齿的护理工作。很多父母可能会觉得这些牙齿不重要,因为它们最终会脱落替换成固齿。但实际上这些牙齿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们能够为固齿预留出位置,同时还有助于宝宝咀嚼和说话。

3.当心牙齿蛀洞。宝宝牙齿出现蛀洞的开始征兆就是牙齿颜色出现变化和少量的凹陷洞。千万不能让宝宝长时间地吮吸奶瓶。

4.每次喂哺宝宝之后都要给宝宝喝水。大部分的婴儿食物都可以在饭后通过喝水冲洗掉,但最好还是使用婴儿专用的手指软胶牙刷进行仔细的清洁,特别是在宝宝吃完黏性较大的甜食之后。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冬季护理宝宝需警惕哪些错误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冬季寒冷的气候中,家长们一定希望自己可以照顾好宝宝让宝宝最大程度的远离各种冬季的常见疾病,那么,在这个冬季里家长在宝宝时一定要注意不要犯下面的错误

误区一:宝宝出门帽子、围巾、口罩齐上阵

这个有必要吗,但是作为妈妈们都觉得很有必要,怕宝宝冻着了,怕呼到冷空气了,怕感冒发烧了,没想到越是这样百般的呵护,越是感冒的利害。专家建议:

宝宝并不是大人们想象的那样弱不禁风的,要适当的让孩子受受冻,这样他更容易适应环境,适应四季的变化,抵抗力和免疫力自然也会增强。不是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口罩可以不戴,目的让他呼吸新鲜空气,呼吸点冷气,其实冷空气经过鼻腔过滤到达肺部的时候已经接近体温了。风大的时候帽子可以戴着,防止冻到头部宝宝总是流清鼻就不好了。

误区二:寒流侵袭,门窗关紧,密不透风

这样真的不会感冒吗?室内密不通风,家里人多起来,携带的病原体也就越多。再加上室内空气肯定也不会很新鲜,宝宝经常处在这样的屋子里,跟温室里的花朵没什么区别,一出门可能就感冒发烧了。专家建议:

冬季人体活动少、病毒多,所以感冒发烧和呼吸道感染时有发生。而且现在家庭空调暖气的开放,与外面冰寒的天气形成对比,室内温热的环境更容易滋生细菌,所以宝宝们被病毒和病菌侵袭的几率很大。所以,家长们在冬季也需要开窗换气,不能紧闭门窗,反而对宝宝不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护理宝宝常见病方法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全文共 400 字

+ 加入清单

护理宝宝常见病方法注意事项有哪些?宝宝感冒也是件很头疼的事,小编搜集了一些关于宝宝疾病的知识与大家分享,宝宝初期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时有个小偏方就是炒姜末敷脚心宝宝初期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时有个小偏方就是炒姜末敷脚心

制作方法:

1,切姜末若干。

2,在干锅中将姜末炒干,要很干很干的,有点糊都没关系。(炒过姜之后,屋子里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姜味儿,很好闻)

3,用小纱布或者无纺布缝成小小的袋子,将炒好的姜末放入其中。

4,趁其还有微微热度的时候,将袋子粘在宝贝的小脚心上。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宝宝感冒:

感冒初期:健儿清解液、泰瑞宁牛黄酸颗粒

刚感冒时:用姜末炒干,包在孩子脚心,晚上睡觉,孩子鼻子通窍,好得快。

轻微感冒打喷嚏、流清鼻涕:珠珀猴枣散(保和堂)、牛磺酸感冒颗粒小儿金丹(中药)、板兰根、小儿宝泰康、馥感琳、小儿清热解毒口服液、宝婴丹(治风寒引起的感冒)、小儿感冒颗粒(同仁堂)、臣功再欣、好娃娃、羚羊感冒口服液、护彤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宝宝吐奶的原因和护理方法

全文共 1535 字

+ 加入清单

婴儿期宝宝不只喜欢流口水,还喜欢吐奶。发现宝宝吐奶,妈妈通常很着急,一是担心宝宝身体不适,二是担忧宝宝营养不够和饿肚子。其实吐奶是正常现象不必过于着急,下面为您介绍宝宝吐奶的原因护理方法

一、宝宝为什么会吐奶

几个月的宝宝吐奶现象较为常见。因为宝宝的胃呈水平位,容量小,连接食管处的贲门较宽,关闭作用差,连接小肠处的幽门较紧,而宝宝吃奶时又常常吸入空气,奶液容易倒流入口腔,引起吐奶。宝宝会吐奶是因为宝宝的消化道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等到宝宝三个月以后,就会慢慢的改善这种情况,如果三个月之后宝宝还是一直吐奶很频繁,而且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妈妈的喂养方式出现问题的话,那么就要建议新妈妈们赶紧去医院给宝宝进行检查了。

此外,由于有的妈妈是人工喂养宝宝,宝宝在吸奶的时候很容易把空气吸进去,而妈妈在喂完宝宝之后又不注意帮宝宝排后背,让宝宝打嗝,把吸进去的空气排出来,宝宝也很容易吐奶。还需要提醒各位新妈妈的是,有的时候其实宝宝不是吐奶,而是漾奶,新妈妈需要对这2个概念进行区分。婴儿漾奶是指喂奶后随即有1~2口奶水返流入嘴里从嘴边漾出。吐奶是由于消化道和其他有关脏器受到某些异常刺激而引起的神经反射性动作。所以如果你刚刚喂完宝宝,就发现宝宝唇边有奶水溢出的话,不要手忙脚乱哦。

还有个方法可以判断宝宝吐奶是否正常,那就是如果宝宝吐奶之后,饮食睡眠都很正常,而且吐奶并不是经常性的,那就属于正常范围,如果宝宝经常吐奶,而且伴随尿液少,体重下降的情况的话,妈妈们就要赶紧带宝宝去医院看看了。

二、宝宝吐奶应如何护理

1、采用合适的喂奶姿势。尽量抱起宝宝喂奶,让宝宝的身体处于45度左右的倾斜状态,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肠,这样会比躺着喂奶减少发生吐奶的机会。

2、喂奶完毕一定要让宝宝打个嗝。把宝宝竖直抱起靠在肩上,轻拍宝宝后背,让他通过打嗝排出吸奶时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气,再把宝宝放到床上,这样就不容易吐奶了。

3、吃奶后不宜马上让宝宝仰卧,而是应当侧卧一会儿,然后再改为仰卧。

4、喂奶量不宜过多,间隔不宜过密。

5、注意病理性吐奶:宝宝吐奶之后,如果没有其他异常,一般不必在意,以后慢慢会好,不会影响宝宝和生长发育。宝宝吐的奶可能呈豆腐渣状,那是奶与胃酸起作用的结果,也是正常的,不必担心。一般宝宝十个月以后,就会减少吐奶的现象了。但如果宝宝呕吐频繁,且吐出呈黄绿色,咖啡色液体,或伴有发烧,腹泻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了。

6、当宝宝吐奶的时候,通常他自己会调整自己的呼吸和吞咽动作,新妈妈们这个时候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呼吸状况和肤色,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奶水进入气管的现象。需要提醒新妈妈的是,当宝宝调整好自己的呼吸,不再吐奶之后,妈妈们不要立即再给宝宝喂奶了,因为引起吐奶的一个原因就是有可能是妈妈们给宝宝喂太多的奶了,如果是这样的原因的话,妈妈们要延长喂奶的时间。

7、如果宝宝吐奶比较严重的话,妈妈们也可以借助药物来缓解,比如吐奶严重的可以吃马叮啉(多潘立酮)或维生素B6,还有一些帮助消化的药物,6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吃一点小中药来调解胃肠功能减轻呕吐。

8、不需要增加辅食的量:宝宝吐奶,意味着宝宝的消化道功能发育的并不是很好,也就是说宝宝通过奶水获得的营养本身就会减少,但是给宝宝添加辅食还不能量大了,因为宝宝消化道功能发育不好,意味着宝宝可能根本不能消化那么多辅食。所以这就要求新妈妈们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必须要量少,次数多,而且要是清淡点了,这样比较好消化,能让宝宝把吃下去的辅食都吸收了。

9、妈妈在喂奶的时候,不要让宝宝吸奶过快,因为如果过快的话,宝宝很容易把空气也顺便吸进去了。妈妈可以采用剪刀式的喂奶方法,将母乳的乳腺导管压住几个,奶流速度就慢了,这样宝宝就不会吃的太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宝宝呼吸道传染病应该如何进行护理

全文共 790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四季,孩子们都容易患上呼吸道传染病,其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孩子患传单时,常常表现出的症状是咽喉不适、疼痛、咳嗽,伴有发烧,还可伴有脖颈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以及肝脾的肿大,那么宝宝呼吸道传染病应该如何进行护理呢?

一、心理护理

由于该病病情复杂,高热持续时间长,退热效果不理想,外周血中又可见变异的淋巴细胞,患儿及家长思想负担重,并且对本病缺乏认识。因此对年长儿可通过安慰、解释和鼓励做好心理护理,对年幼儿要用亲切、和蔼的态度去关心,并建立感情,可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沟通和建立信任。对于患儿家属,除了关心和安慰外,还要及时说明病情预后情况,以及诊疗、护理措施,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支持诊疗计划,并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二、高热护理

发热是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主要症状之一。70%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部分患儿伴有畏寒、寒战,T38.0~40.0℃不等,热程数日至数周,某些患儿高热易至惊厥、抽搐,因此应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及时做好降温处理,必要时可用镇静剂,高热患儿应每4h测量体温1次,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脉搏、呼吸及血压等。出汗较多者应及时揩干汗液和更换衣裤,及时补充水、电解质,多饮开水,并做好口腔护理,同时保持病房内空气新鲜、流通、温湿度适宜。

三、做好病情观察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在不同病期,可出现不同脏器受累的临床表现,如在急性期可发生心包炎、心肌炎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并发症。因此,要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神志、血压、脉搏、呼吸等情况,急性期应嘱患儿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大便通畅,注意输液速度,给予高热量、优质蛋白、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服用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四、按传染病常规护理

实行呼吸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避免疾病的传播。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呼吸道传染病应该如何进行护理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如何为宝宝的头发做日常护理

全文共 952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的父母们不妨来学习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为宝宝养出好头发来。如何为宝宝的头发做日常护理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只要通过日常护理就可以让孩子拥有乌黑亮丽的头发!

1、保证宝宝睡眠充足

对于宝宝来说,如果睡不好,身体的生理就会出现紊乱,会导致宝宝免疫力下降、爱哭闹、易生病、食欲不振,生长发育也会受到影响,宝宝的头发不生长、无光泽,这都与睡眠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家长们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来促进宝宝身体各个方面的正常生长发育。

2、多带宝宝晒晒太阳

适当地让宝宝多晒晒太阳,对宝宝头发的生长非常有益处,即便是夏季,家长们也不要担心会晒到宝宝,只要做好防晒措施就好,戴好一顶遮阳帽,避免晒伤脆弱的头皮。适当接受阳光的洗礼,会促进宝宝头皮的血液循环、改善宝宝的头发质量、促进宝宝的秀发生长。另外,多晒太阳,对宝宝的骨骼发育也非常有好处。

3、均衡的营养摄取

想要让宝宝的头发长得又黑又亮,自然要注意饮食的营养,让孩子吃得好,妈咪们可以在日常的饮食当中多给宝宝吃一些奶类、蛋类、豆制品、蔬菜、水果、瘦肉等,确保宝宝多方面营养摄取,尤其是各种维生素的摄入,这是宝宝头发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此外,给宝宝多吃胡萝卜、黑芝麻、海带等等,都可以令宝宝的头发又黑又亮、结实茂密。

4、勤给宝宝梳头发

别以为宝宝就不用梳头发,常给宝宝梳头发,好处非常多,它可以刺激宝宝的头皮、促进宝宝头部的血液循环,令头发可以生长得更好。建议家长们可以给宝宝准备专门的儿童梳子,梳子的质地要柔软有弹性,避免刮伤宝宝脆弱的头皮,给宝宝梳头的时候,要按着头发生长的方向进行梳理,可以让头发更好更快地生长,梳头发的力度要轻柔舒缓。

5、经常按摩宝宝的头皮

常给宝宝按摩头皮,可以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头皮的新陈代谢。令宝宝的头发更快更好地生长,同时,还能够促进宝宝的小脑袋快速发育,让宝宝更聪明、头脑更灵活。按摩宝宝的头皮,好处非常多,给宝宝按摩头部的时候一定不要太用力,轻柔为主。

6、常给宝宝清洗头发

无论宝宝的头发是稀疏还是浓密,都要经常清洗头发,这样可以给头皮良好的刺激,预防头皮部位感染、帮助头发长出。未满半岁的宝宝每天要洗一次头,半岁之后,可以每隔两三天洗一次头,要用宝宝专用洗发水,洗头时用手指指腹轻轻按摩头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秋天宝宝护理保健有哪些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度过了炎热的夏天,在这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秋季中,宝宝的食欲渐渐好转了,肚子中的小虫子也渐渐的活动了,所以这是一个给宝宝打虫的好时机,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秋天宝宝护理保健有哪些?一、强化营养

秋天到来,天气转凉,夏天的干扰已不存在,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最佳水平,此乃天赐的补偿夏季损失的良机,所以应强化营养供给,为孩子的生长加油。

肉、蛋、奶等固不可少,蔬果一类也应增加,做到主食与副食、荤与素、粗与细、干与稀的合理搭配。对于47岁儿童具体可这样安排(参照此标准稍大或稍小儿童可酌增减):粮食100150克(包括强化米粉)、瘦肉或鱼肉50克、豆类50克、蔬菜200克、水果50克、奶类250克、植物油20克。上述品种不必每天都安排这么多,但须保证在一周内满足,即每种食物的量应达到7天量的总和,如:瘦肉或鱼肉350克。

二、秋天给孩子打虫效果最佳

从蛔虫的生活史来看,其虫卵大多是孩子在夏天通过吃凉菜、生瓜或用手乱抓、乱摸、吮指甲等途径潜入体内的,到了秋天正好发育为成虫,并寄生于小肠内,所以此时服用打虫药,可将其一网打尽、斩草除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宝宝得了婴儿鹅口疮如何护理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婴儿鹅口疮是常见的婴儿口腔疾病,症状多为宝宝食欲下降、不爱吃奶、体重下降等。那么宝宝得了婴儿鹅口疮如何护理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1: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

婴儿鹅口疮是有真菌感染引起的口腔疾病。在宝宝患病期间,妈妈要十分注意喂奶前后的乳头清洁,勤更换内衣;每一次给宝宝喂奶后,爸爸妈妈需要给婴儿食具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杜绝宝宝痊愈后有再复发的隐患。

2:控制喂奶时间

在宝宝患婴儿鹅口疮期间,妈妈要注意控制喂奶时间,每次不要超过20分钟,同时需要避免宝宝使用安抚奶嘴,防止宝宝再次接触真菌。

3:哺乳妈妈的饮食宜清淡

想必妈妈们都知道,母乳喂养期间的宝宝,营养来源全部为妈妈的乳汁。在宝宝患病期间就需要尤其注意自己的饮食,不可以食用辛辣刺激与多脂油腻的食物。

Tips:婴儿鹅口疮除了与真菌感染有关外,其实对于宝宝的免疫力也是一种考验。如果宝宝反复患鹅口疮,那么需要爸爸妈妈多多注意是否宝宝又免疫功能异常的情况。在宝宝患鹅口疮期间,爸妈除了注意宝宝的护理和用品消毒外,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详细了解婴儿鹅口疮反复的病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宝宝发烧正确护理方法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发烧是孩子成长过程要经历的疾病,基本哪个孩子都会有发烧的经历,有的孩子是因为感冒发烧,有的是因为幼儿急疹,不管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作为家长的我们为了降低孩子的痛苦,为了孩子的尽快尽早康复,一定要做好发烧的护理工作,那么,宝宝发烧正确护理方法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婴儿发烧怎么护理

1、多休息多喝水宝宝们一发烧,家长们就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样的,急忙的将孩子抱着往医院跑,其实家长们在这时就要注意,如果宝宝发烧的热度不是很高,且没有太大的不适症状,家长们应该让宝宝多休息,多躺着和多喝水,而不是让宝宝奔波着去医院各种检查,这样反而会让宝宝不适的症状加重。

2、清淡饮食宝宝在发梢期间,身体是需要足够的营养来维持体力和抵抗病菌的,但是这时的肠胃已经没有多余的力气去消耗太多的食物,所以家长们为宝宝准备些清淡的饮食就可以,比如粥类、青菜、牛奶和鸡蛋等就可以了,这样不仅不会加重肠胃的负担,还能让宝宝及时摄取到充足的营养。

3、居室环境通风生病的宝宝需要在通风的环境下休息,家长们应该要把门窗都适当的打开透下空气,这样可以将房屋里的细菌病菌得到流通,不会存在于房间内,让空气流通对气体的交换产生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冬季开空调的时候一定要做到通风,而夏季的话,则可以将气温调到28或者29度,让宝宝感到舒适,而不是认为保暖或者让宝宝出一身汗就可以退烧的。

4、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对于退烧是最佳护理方法,也是最科学的方法,首先不要让宝宝被过多的衣物遮盖住,让他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然后用温水给他洗澡、或者是用温水给他擦身,将温度保持在38、39度就比较合适了,另外还要注意及时换下宝宝出汗的衣服,以免加重宝宝的发烧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宝宝咳嗽有痰家长要怎么护理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夏秋之交,天气多变,宝宝容易患上感冒咳嗽。宝宝咳嗽有痰,怎么祛痰大概是每位爸爸妈妈都会关心的一个问题,今天就和大家谈一下宝宝咳嗽有痰家长要怎么护理吧?

1.宝宝咳嗽有白痰

宝宝咳嗽有白痰,一般来说是宝宝有着凉感冒了,如果宝宝有支气管炎也会咳嗽有白痰。

平日里要多给宝宝喝点白开水,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腻食物或刺激性食物,如过甜、过咸、的食物。如果是风寒咳嗽,可以给宝宝做点生姜+红糖+大蒜煮水来喝。

平时宝宝睡觉的时候让宝宝的头稍微枕高点,有助于宝宝呼吸畅通,好好休息,并注意宝宝腹部保暖。

2.宝宝咳嗽有黄痰

如果宝宝咳嗽有黄痰,说明孩子体内热较重,可选择清热解毒、清凉体质的药物,例如常用的金银花、黄芩、连翘、板蓝根、鱼腥草等,这些中药不仅可以治疗宝宝痰多痰黄,还能抑制细菌和病毒,对抗流感。

痰的性状不一样,有的痰比较清,有的痰比较黏液,清痰倾向于风寒感冒的症状,黄痰倾向于肺内有痰火的症状,两者用药是不一样的。咳嗽有黄痰时则可能是细菌感染了,这时需要到医院查一个血常规,病毒感染的话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一般正常,或者二者均降低,而细菌感染的话二者均会增高,细菌感染就必须服用抗生素了。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咳嗽有痰家长要怎么护理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妈妈如何护理宝宝秋季腹泻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腹泻宝宝常见病症之一,不仅给宝宝身体带来众多负面影响,还会引发营养不良、生长发育滞缓等问题。诱发小儿腹泻的原因有多种,并且特殊季节腹泻频发。那么妈妈如何护理宝宝秋季腹泻呢?

宝宝腹泻,家长首先要确定一下情况是否严重,以及是由什么引起的,才好对症下药,尽快解决问题。

1.大便次数突然增加,排便规律被打破。

2.大便稀薄,水样便,严重的甚至呈现喷射状。

3.大便有奇怪、难闻的味道。

4.可能伴有发热、呕吐、精神差等症状。

5.严重腹泻会因脱水而口渴、眼窝凹陷。

原因1:正常生理现象

首先应明确,宝宝排便次数较大人多,不代表就是腹泻。宝宝肠胃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全、母乳和奶粉的不同喂养方式,都会导致宝宝排便次数有差异。

判断:大便稀黄,精神佳正常吃奶,体重正常增长,则无大碍。大便有粘液,水分多,则可能是腹泻。

应对:一般情况下不需要去医院,只需在家合理喂养,留心观察。

原因2:食物问题

如果宝宝喝的奶很浓、有糖分、温度低、过早加辅食,都可能引起积食,最后导致腹泻。

判断:大便有泡沫,酸臭腐烂味,或有食物颗粒;有时宝宝会出现呕吐症状。

应对:不要过早添加辅食,注意宝宝喝奶的浓度、温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宝宝患上中耳炎后的科学护理方法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家长在孩子看护中,都非常的用心。但在现实的生活中,也很难将所有的病症完全规避掉,因而家长同时应掌握不同病症发生时,对于宝宝科学方法。这将有利于帮助宝宝病症的康复,使其快速的恢复健康,下面来看看宝宝患上中耳炎后的科学护理方法是什么吧?

方法一:端正喂奶方法。由于不科学的喂奶方式,可引发中耳炎。因而宝宝患病后,再使用这样的方法只会对病症产生负面影响。因而,建议家长们,采用抱着的方式对其喂奶。

方法二:注意预防感冒。相关的专家指出,人体在患上感冒后,可引发中耳炎的发生。若是宝宝本身便患有中耳炎时,更应注意预防感冒的发生,这将对病症起到刺激性作用。

方法三:保证宝宝睡眠。医生指出,在宝宝入睡后,将其的头部垫高,可减轻耳道因充血而引发的肿胀情况。因而宝宝患病期间,保证其的睡眠充足,端正入睡姿势,对病症有缓解作用。

方法四:多补充水分。一些患儿在患上中耳炎后,会出现发烧情况。因而体内的水分会随之大量的散失掉。因而在宝宝患病期应注意水分的补充,同时可适当的在水中添加糖类等物质,以起到补充宝宝体制的作用。

方法五:清理好宝宝的指甲。因为该病的发病人群年龄较小,一些孩子还尚无法以语言来表达出其的不适。进而更多的时候会以抓挠的方法来抠自己的耳朵,因而应清理好宝宝的指甲,尽量规避指甲将耳朵等处抓破。

方法六:加强看护。宝宝在患病期间,家长应加强对其的看护,保证其的身边随时有家长看护。因为患病期间,宝宝很可能还会出现,呕吐、恶心等情况,病情严重的,耳朵中会有分泌物排出。因而家长应及时的对不洁物质进行清理。同时若是病症持续发展,会出现其他症状。家长应适具体情况,及时带其就医治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患上中耳炎后的科学护理方法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如何护理刚出生的狗宝宝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哈士奇(详情介绍)

狗狗宝宝的到来,除了惊喜,作为狗狗主人的你还要配合狗妈妈对狗宝宝进行细心的护理。一、护理时间表

二、发育情况关注最好定期称重,一般小狗出生后5天内,每日增重平均50克左右,在6至10天,每日增重70克左右,从11天以后,如果母乳不足,小狗的体重增长速度可能下降,定期称重,可以从体重的变化情况了解母亲的泌乳能力,从而决定是否人工补充奶水。狗狗从出生到断奶大概45天左右,整个过程要力争做到:保温、防压、吃足初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宝宝发烧存在哪些护理误区

全文共 577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的忙碌工作后,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回家看看父母,与同学发小一起聚聚,但忙碌于过年的各种应酬之余,却很难保证可以照顾好年幼的宝贝。受凉感冒发烧的情况是有发生,下面来看看宝宝发烧存在哪些护理误区吧?

1、凭感觉判断是否发烧:

一般来说,体温在36℃--37.4℃都属于正常体温,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季节体温会有所不同,宝贝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新陈代谢比成人快,体温相对高于成人。但很多家长常凭自我的感觉来判断宝贝是否发烧,再一量体温,超过37℃马上就警觉起来,还通常用36.5℃--36.8℃的平均体温来衡量宝贝是否发烧。

2、一发烧就给吃药打针:

宝贝出现高烧确实有可能将大脑烧坏,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但这需要体温达到41℃的时候,大脑脑细胞才会开始缺氧,而大脑内有体温调节器,普通发烧(37.8℃--39℃)是可以帮助宝贝抵御体内感染的,换句话说,发烧会启动体内免疫机制,对刺激完善免疫系统功能是有好处的。

3、裹“粽”式捂汗退烧:

发烧时给穿的多点,捂得严实点以达到发汗退烧的目的,这是老辈传下来的。但宝贝的汗腺功能不完善,不易捂出汗,同时宝贝发烧的机制不清楚,盲目的给宝贝捂汗,反而会出现越捂体温越高,容易出现高热综合症(出现高烧、面色发白、反应低下、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容易出现高烧惊厥。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发烧存在哪些护理误区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在春季如何护理宝宝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春季如何护理宝宝?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外物复苏,对于闷了一整个冬天的宝宝来说春天是宝宝开始户外活动的开始,家长们也要在这个季节更耐心、更用心的护理宝宝,让宝宝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1、多吃新鲜蔬菜

中医认为,春季宝宝饮食应以辛甘、清淡为主,春季多风、多雨,天气多寒、潮湿等,辛能散风、淡能渗湿、温能驱寒、甘能健脾。春季适合宝宝的食物有:新鲜蔬菜、鸡肉、粳米、鸡蛋、鳝鱼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宝宝一定要多吃新鲜蔬菜。因为冬天的新鲜蔬菜相对较少,肉类等的厚味5吃的较多,厚味内积,易生内热,生痰为患,又由于春季的天气寒冷潮湿体内滞阻。多吃新鲜蔬菜可以清除身体内的垃圾,对健康有利。

2、多喝蜂蜜水

中医认为:风多易燥,风燥外邪侵袭人体,易入理化热。主要表现有口渴、咽干、便秘咳嗽等,抵抗力差者很容易感染病毒,可能发生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蜂蜜能润肠通便、润肺止咳、解毒、益气补中的功能,家长一定要都给宝宝和蜂蜜水,对宝宝的健康发展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