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摄影工作(推荐20篇)

浏览

180

文章

678

篇1:公路摄影有什么小技巧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8个公路摄影的小技巧

1. 留意天空的变化:因为天空与道路的对比是最显著:金黄色的夕阳与乡间小路,形成了温暖而平和的感觉,叫人向往前程;而黑压压乌云与无尽的公路,则是山雨欲来,使人踌踷不定。

2. 留意道路两旁景色:如果两旁事物够密集,就可以形成一种对称的趣味,留意,不必拘泥于完全对称,有时两旁事物如有少许不同,反而增加了照片的可读性。

3. 制造动感:稍稍调慢快门,毕竟是马路,制造点速度感也是适合的。当然,如果两旁风景或是目标地点独特的话,构图会更有趣。

4. 空旷地方需要拍摄主题:在无尽的沙漠、荒地里,马路往往能表达一种进发、远征的感觉,如果能拍摄到一两个有趣路牌,绝对能丰富照片的意像。

5. 剪影与倒影:与一般土地不同,马路的特征就是平坦之余,还有粗糙的质感,所以下雨后的倒影、逆光下的剪影,往往都是有趣的题材。

6. 街灯与车灯:这是长时间曝光的例行照片,很多人都以这个做初级练习,试做无妨,但如果想要突出,就需要在其他方面动脑筋了,例如找特别的地形、试用不同的色彩、角度等。

7. 马路形状:弯曲的山径、反复上落的公路、十字路口、回旋处,制造纯粹构图的乐趣,当然是一种摄影好效果。

8. 塞车摄影:使用移轴镜头,或用软件制造移轴效果,可能是塞车时最大的乐趣了。当然,使用慢快门、拉爆等技术都可以自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水底微距摄影有什么技巧

全文共 1875 字

+ 加入清单

水底微距摄影有什么技巧

水下微距摄影从技术角度讲不是很难。所幸的是有TTL技术,测光就如同吃个馅饼一样容易。并且,在陆上积累、练习和掌握的微距摄影技术,在水里也一样可以应用。

这里所说微距摄影放大倍率,一般是从1:3到1:1。1:3代表的是,底片上曝光的影像比实际物体小3倍;而1:1则表示底片上的影像与实际物体一样大小。(也就是说,微距镜头上给出的比例公式,冒号左边的数字代表的底片的影像大小,右边的数字代表实际被摄物的大小。比如,用1:3的微距镜头的最大放大倍率去拍摄一个实际长度为10mm的昆虫时,昆虫在相机底片或者数码感光芯片上形成的影像大小就是3mm。而当用1:1的微距镜头去拍摄时,底片影像的大小就也是10mm了)。

为了能在微距范围内拍摄,要使用一种特殊的镜头以及与其配套的防水镜桶。一般,微距镜头从无穷远直到最大的放大倍率都能合焦。另外,也可以用标头(大约50mm的镜头)与近摄接环相结合。但这种接环在潜水的时候无法取下,因此,会将镜头的合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传统微距镜头的焦段一般是50-60mm。100/105mm或者180/200mm焦段的微距镜头不能给你更大的放大倍率,而是能在更远的距离上来进行拍摄。在是追踪拍摄那些到处晃动的鱼时,有很显著的优势,有时甚至是先决条件。

技巧

微距和其他拍摄之间有个显著的区别,就是伸长的镜桶增加了镜头到底片之间的距离,从而极大地减弱了光线的传播。拥有TTL功能的人现在有了优势,因为不用去计算曝光补偿的问题。安装在胶片前面的感应器能自动计算光线的损失并予以补偿用手动方式去拍摄微距就要费劲很多。如果有人有这样的热情去尝试,就要做好欠曝的准备并花时间去研究如何去做补偿的工作。对焦也是微距摄影中的一个问题。当进入微距拍摄范围时,景深会呈几何级数下降。要用手动对焦方式将仅几个毫米的东西合焦在恰当的距离上确实是个极大的挑战,而结果往往会出现极小的失焦的情况,尤其是在光线较暗的时候。实践表明,对于初学水下微距摄影的朋友,依靠自动对焦会拍出更好的片子,因为自动对焦比任何人眼更快更精确。将相机设置在“伺服自动对焦”(S挡)上。在这种模式下,会有把握在构图时,所选定的合焦点始终保持清晰,并等到合适的时刻按下快门!必要时,轻轻地前后移动一下相机来调整合焦情况。

曝光

要最大限度地缩小光圈, 为的是尽量对微距的短景深进行补偿。几乎所有大厂商生产的微距镜头都有f32的光圈。另外,由于微距头的长镜桶增加了镜头和底片之间的距离,从而增加了光线的损失,显然需要补偿很多的光线才能做到正确的曝光。较短的拍摄距离对此有一定的补偿。使用100ASA(ISO100)的胶卷,50/60mm微距镜头以及闪光指数为11的闪光灯是比较合适的。用100mm/105mm微距头拍摄时,闪光的输出要加倍。这可以通过使用两只灯来实现。而当用更长焦距的镜头来拍摄的时候,甚至要考虑使用第三只灯。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那些使用“增距镜”的情况。增距镜能让镜头的焦距和放大率都增加一倍,达到2:1。实际拍摄中,使用两个或者三个小型的微距闪光灯远比使用一个工业级别的强劲闪灯的效果要好。专门的微距闪光灯能提供恰当的色温,5600K,从而有良好的色彩还原,并且容易携带和操控。广角用闪光灯是为了照射大距离而制造的,其色温比较低,拍出的色调会偏橙或者红色。

闪光灯及其摆位

传统的微距照明方式是正面照射。将闪光灯置于相机的正上方,这样可以保证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摄物体都能有良好的照明。在某些情况下,将正面照明和侧面照明相结合来强调一些特定的特征。比如,侧面照明可以强调海兔的鳃部,而正面的顶光可以突出石头鱼背部的尖刺。为了让灯的摆位方便灵活,闪光灯应尽量小些并装在由两只短臂组合而成的灯臂上。与闪光灯照明同样重要的就是突出主体。如果一张微距照片让观众在上面找半天哪个是主体的话,是多么糟糕的事情啊。因此,将主要特征与前景和背景分开是非常重要的。独到敏锐的眼光,会拍摄到一个独立于礁岩上的海葵生长在蓝色大海怀抱中的照片(为了让背景呈现蓝色, 将镜头对准水面拍摄,并使用较慢的快门速度1/15到1/8秒)。

应注意的事项

即使在拍摄微距的时候,有环保意识的水下摄影人也应避免任何与珊瑚礁或者岩石的接触。用两个指尖轻轻捏住死珊瑚的一角,身体其余部分悬停在水里,就应足够来支撑和操控相机了。因此,良好的潜水技术和中性控制是前提条件。良好的水下行为不但对环境有好处,也会令潜导喜欢你。记住,潜导都有自己的秘密地点,那些潜点可不是已经被潜滥的地方,而潜导只带他信得过的人去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室内建筑摄影如何捕捉复杂光线与线条

全文共 1032 字

+ 加入清单

室内建筑摄影如何捕捉复杂光线线条

1.寻找完美光影 控制建筑室内摄影光线

光线是影响物体质感的重要因素,对于室内建筑摄影来说,学会掌控光线更是得到一张好照片的前提之一。一般建筑内是不使用闪光灯的,看似复杂的自然光线,其实却有很简单的攻克办法,这里给大家介绍几个诀窍。

合理调整ISO

首先合理的ISO是大家要注意的环节,室内光线较暗,拍摄中要适当提高ISO来保证快门速度以得到清晰的画面。如果使用较广的镜头拍摄大场景,光圈在F4或F5.6左右也没关系。其实还有个比较懒的办法,直接把ISO设为auto(自动)然后就去拍照吧。

恰当使用曝光补偿

其次要说的就是善用曝光补偿,对于室内建筑摄影来说,大多属于黑灰色深色系列。所以保持曝光补偿为负是百试不爽的一招,况且与过曝相比略微欠曝的照片更能体现出光线的质感。在拍摄国家大剧院的屋顶时,故意调整了曝光补偿,让暗部完全消失,这样就得到了一张很有意思的照片。

测光方式灵活选择

最后对于更为复杂的光线情况,运用点测光也是十分必要的手段,这样可以更准确的拍摄下你想表达的主题。

2.勾勒流动线条 把看的到变成拍得到

每个建筑内都有着自己的别样结构,在建筑室内的拍摄当然要表现出这些特点。但是看似美轮美奂的建筑结构却并不一定可以用镜头捕捉下来。找到合适的角度与使用恰当的镜头焦段是完成一张好照片的又一先决条件。对于拍摄角度的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多四处走走,同样的一片区域,不同的角度会有不一样的透视关系。对于比较庞大的场景,使用仰拍或者俯拍的方式,因为这样得到的照片会有不一样视角。

在镜头焦段的选择问题上,对于建筑室内来说24-70mm的标准变焦镜头应该可以满足大部分的需要。进可攻退可守,广角端可以容纳大场景,70mm端也可以拍摄一些建筑局部。对于刚接触摄影的朋友,更推荐从拍摄建筑的细节开始,这样更容易熟悉基本的构图方式也更易于上手。当然如果还是觉得不够广,16-35mm这种超广角镜头在建筑内部也有着很大用武之地,但镜头焦段越广并不一定越好,看似广角可以容纳更多的东西,但如果控制不好畸变,照片会变得很奇怪。

3.凝固动人瞬间 莫错过有趣的人文元素

游走于建筑室内,一定还会碰到很多游客与工作人员。有人的照片会让照片更有灵气。在努力避开的时候,不妨换个构图角度纳入其中,这也许会让旅行照片变得更加有趣。人多的时候,就拍人呗。如果实在不好意思,也可以尝试把快门速度降低,将人们移动的模糊身影定格在照片中,动静结合是摄影的一种绝佳的表达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摄影百科:索尼dsc-t

全文共 1246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摄影百科索尼dsc-t10》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小编的推荐,请继续关注。,给你不一样的人生。

Image:11593232095232598.jpg

索尼dsc-t10

有效像素: 720万像素

光学变焦倍数: 3倍光学变焦

传感器类型: ccd传感器

传感器尺寸: 1/2.5英寸

液晶屏尺寸: 2.5英寸

最大分辨率: 3072×2304

存储介质: ms duo记忆棒,ms pro duo记忆棒

基本参数

型号 dsc-t10

上市时间 2006

总像素 740万像素

有效像素 720万像素

光学变焦倍数 3倍光学变焦

数码变焦倍数 2倍数码变焦

操作模式 全自动

传感器类型 ccd传感器

传感器尺寸 1/2.5英寸

液晶屏尺寸 2.5英寸

液晶屏特性 约23万像素tft lcd

取景器 液晶屏取景

最大分辨率 3072×2304

短片拍摄功能 支持短片拍摄功能, 精细:640×480(约30fps),标准:640×480(约16.6fps),视频邮件:160×112(约8.3fps)

镜头参数

镜头类型 潜望式,卡尔蔡司镜头

焦距(相当于35mm) 38-114mm

实际焦距 6.33-19.0mm

对焦方式 自动对焦

普通对焦范围 50cm-无穷远

微距 1cm

光圈范围 f3.5-f10(广角端), f4.3-f10(长焦端)

曝光控制参数

曝光模式 程序自动曝光

曝光补偿 -2.0ev - +2.0ev, 1/3ev级调节

测光方式 多区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

iso感光度 80,100,200,400,800,1000,自动

白平衡模式 自动,日光,阴天,荧光,白炽灯,闪光灯

场景模式 高感光度,月夜,月夜人像,柔和人像,风景,高速快门,海滩,雪景,烟火

性能参数

快门 自动:1/4-1/1000秒, 程序自动:1-1/1000秒

防抖功能 光学防抖

遥控功能 无遥控功能

连拍 支持,7m/高画质最大5张连拍,vga/标准最大100张连拍

自拍 支持

附加功能 手抖警告

闪光灯参数

机身闪光灯 内置闪光灯

闪光模式 自动,强制,关闭,慢速快门/调整:亮,标准,暗

有效闪光范围 自动iso:0.1-2.8m(广角端),0.25-2.3m(长焦端), iso1000:最远4.9m(广角端),最远4.0m(长焦端)

外接闪光灯 无外接闪光灯

存储及连接参数

存储介质 ms duo记忆棒,ms pro duo记忆棒

机身内存 有,内置56m内存

照片格式 jpeg

数据接口 usb 2.0接口,av接口,dc in接口

其它参数

电池 专用可充电锂电池,np-ft1

重量 140g

尺寸 89.7×54.9×20.6mm

配件 多功能连接线,可充电智慧型锂电池np-ft1,充电器bc-cs3,cd-rom(usb驱动程序,图像查看软件picture motion browser),腕带,其他

其它性能 支持exif print, print image matchingii, pictbridge打印协议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摄影构图有什么法则 三大摄影构图法则

全文共 566 字

+ 加入清单

三大摄影构图法则

三分法则

这可能是在摄影师中最广为人知的构图法则了。某些数码单反相机甚至可以在取景器中显示三分网格线。这个法则是说,在一幅画面中,拍摄主体应该位于三等分直线上。例如,根据这条法则,地平线不应该位于画面中央,而应该位于三分之一处。大地上仅有一棵树的画面中,树应该位于两条垂直线中的一条上。

奇数法则

奇数法则是说,画面中主体是奇数时,画面在视觉上比较动人。例如,如果你要拍摄不止一个人的照片,不要拍2个人,应该拍3、5或7个人。当然,对于婚纱摄影来说,这是个愚蠢的想法,对吧?但是只要有可能,如果你拍的不仅仅是真实生活的纪念照,就要记住奇数法则。研究表明,人们在观看照片时对奇数主体感到更舒服。

空间法则

我将这条法则与三分法则混合使用。你可能自然而然地运用过空间法则,但没有注意到这是一条构图法则。这条法则是说,为了表现运动感、交代画面的背景、以及让画面有延伸感,需要在画面中“留白”。例如,如果你拍摄一个跑步者,要在他前面留一定的空间。不要把空间全部放在他的身后,这无助于观众想象他正向前跑的画面。如果你要拍一张妇女对着一个不在画面中的东西大笑的照片,在她笑的方向上留有空间。这会令观众好奇,在画面之外有什么东西呢?她在笑什么呢?我之所以将这条法则与三分法则混合使用的原因也是很自然的,这些主体应该位于画面的三分之一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相机光圈的妙用 摄影实战中典型光圈运用与技巧

全文共 1811 字

+ 加入清单

设定光圈大小数值,可说是摄影基础技法中,相当重要的一环。要按下快门之前,必先观察光线条件与拍摄环境,视情形合理设定光圈大小,才能够拍到清晰的画面,而且有效控制景深,能表现摄影师的拍摄意图。本篇就来介绍一些,在摄影实战典型的光圈运用技巧

大光圈虚化背景突显主体

我们知道,在拍摄照片时使用的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利用这一点,可以避免周围杂乱的背景影响画面效果,使照片的焦点都集中在主体上,让主体更被强调出来。

专家提示:影响景深的其他因素

影响景深的因素除了光圈大小以外,所使用的镜头焦距、拍摄距离的远近、背景离主体的远近都会对景深造成影响。

在光圈大小和拍摄距离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使用的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浅;在镜头焦距和光圈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拍摄距离越近,景深越浅;在光圈大小、拍摄距离、镜头焦距保持不变的前提下,背景距离主体越远,景深越浅。

因此,设定大光圈、使用长焦镜头拍摄、靠近主体、让主体远离背景,都能够拍摄出背景更加模糊的浅景深照片。 微光手持拍摄采用大光圈避免画面模糊

在室内、阴天、傍晚等光线较弱的环境下拍摄时,一个常见的问题就是照片「糊」了。这是因为在微光环境中拍摄时,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较慢的快门速度)获得理想的效果。一旦快门速度低于手持安全速度,手的晃动可能会造成照片模糊。使用大光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感光组件单位时间的进光量,从而提升快门速度,避免照片模糊。

大光圈提升快门速度并不仅仅用于微光环境中,在阳光明媚的天气里,也常常会利用大光圈获得更快的快门速度。拍摄动物、飞鸟要尽量捕捉瞬间的精彩姿态,表现出它们自然的天性。即使光线充足,也常常使用大光圈、适当调高ISO 感亮度,获得高于1/500 秒的快门速度,以连拍方式凝固精彩瞬间。

在旅行时,三脚架常常不在手边,绚丽的夜景又令人不肯错过。手持拍摄首先要考虑的保证画面清晰。在这种情况下,要尽量利用现场环境,借助石头、栏杆、树干、墙壁等固定物来支撑、稳定身体和相机,并采用较大的光圈,逐级提升ISO感亮度,使快门速度达到保证安全快门速度。

专家提示:什么是安全快门速度

安全快门速度是一般人手持相机拍摄时能够拍清晰的最低速度。这个速度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相信许多单眼爱好者都有过这样的感觉,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震动情形通常并不明显,但如果使用长焦镜头拍摄,一点轻微的震动都会相当明显。实际上,安全快门的速度跟焦距是有关系的。

这个关系其实很简单,安全快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即:安全快门速度=1/焦距。也就是说,如果使用标准50mm镜头拍摄,安全快门速度为焦距的倒数1/50秒。如果使用200mm长焦镜头拍摄,安全快门速度为焦距的倒数1/200秒。 微距使用中小光圈避免景深过浅

使用微距镜头可以用非常近的距离拍摄昆虫的特写画面,影响景深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拍摄距离。越靠近拍摄被摄主体,景深越浅,背景越模糊。因此,微距摄影时,如果采用大光圈容易导致景深过浅。常常使用F8、F11、F13 这样的中小光圈拍摄,确保画面具有一定的清晰范围。

100mm微距镜头配合近摄接环拍摄昆虫,即使采用F13的光圈,景深也非常浅,常常需要使用手动对焦功能仔细调整焦点位置,聚焦到昆虫的眼睛上,使画面更加传神。

中小光圈拍摄风景建筑

拍摄城市建筑、大场景的风景时,常常使用F8、F11、F16 这样的中小光圈,配 合焦 距较短的广角镜头,表现丰富细节和细腻的层次。

清晨拍摄于雪后的故宫角楼,利用挂满枝头雾凇巧妙地搭建了一个画框,在丰富画面层次的同时展现了银装素裹的美景。在F16的小光圈设定下,近处的枝条,远处的角楼清晰呈现在画面中,如果采用大光圈拍摄,近处的枝条就会变得模糊了。 小光圈拍出独特的星芒效果

如果拍摄的画面中存在太阳、路灯、水面的反光等点光源,选择F11、F16 甚至F22 这样的小光圈拍摄,画面上会出现神奇的变化,这些点光源会呈现出漂亮的星茫效果,使人感觉仿佛置身于梦幻世界。

专家提示!星芒的数量与光圈叶片的关系

用小光圈拍摄星芒时,不同的镜头拍摄的星芒有所区别,星芒的数量取决于所使用的镜头的光圈叶片数量。光圈叶片如果是奇数,拍摄出的星芒就是光圈叶片数量的两倍。如果是偶数,拍摄出的星芒数与光圈叶片数一致。例如EF16-35mm F/2.8L II USM拥有7片光圈叶片,画面上就会呈现14条星芒。

以上就是关于相机光圈的妙用 光圈的运用技巧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摄影从事岗位有哪些

全文共 480 字

+ 加入清单

摄影从事岗位很多,比如新闻媒体、广告公司、图片制作单位、互联网、音像出版、婚纱工作室、影视公司、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等相关机构,以及摄影相关培训专员。一、就业前景

经过四年的多元化培训,摄影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相对广泛,如:新闻媒体、广告公司、图片制作单位、互联网、视频出版、婚纱工作室、影视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作为摄影师、编辑、策划等相关工作,从事相关培训专员。二、摄影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1、影视策划/制作人员:如参考珠海、惠州、台州、兰州,基本工资收入约为1.5万~5500元/月。

2.摄影师/摄影师:如果参考惠州、珠海、兰州、台州,基本工资收入约为3700~6500元/月。

3.后期制作:如果参考苏州、杭州、惠州、镇江,基本工资收入约为2.5万~6500元/月。

4.语音/视频/图形开发:如参考合肥、杭州、厦门、东莞,基本工资收入约为6万~12000元/月。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精神水平的要求肯定越来越高。国家也在不断提高人民的艺术素养,提高人民的综合艺术素质。因此,摄影专业的学生就业面广,机会多,发展前景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人像外拍摄影有什么技巧

全文共 1818 字

+ 加入清单

人像摄影,一定要有实战经验,才能有所成长与突破,光看网络上的照片,闷起头来练功,仍然是有一定的限制。一开始可以从户外的游拍开始练习,一边游玩一边拍照,心情比较轻松,Model的肢体动作也会比较自然不做作。在户外拍摄人像时,除了掌握住Model的神韵外,很多人常会忽略场景的配色及呈现季节变化的重要。

季节示范:拍出春天的气息

春天的天气逐渐趋于稳定,天空晴时多云,偶有阳光洒落,虽谈不上是非常完美的气候,但整体来说可算是比较适合外拍的季节,且在人像议题的表现上,此时光线不仅容易发挥,不会有厚重的影子压在Model的脸上外,也能以微微露出的光线表现出另种洁白的氛围,因此总有很多人喜爱在春天进行人像拍摄。

为了想表现出游拍时的感受,在场景挑选上特别选择台中极具创意的人文设计园区(勤美绿园道)与悠闲淡雅的眷村(中兴新村)周遭,想试着运用这些场景,让背景色调以白色,绿色,以及花朵的颜色去表现,使影像充满当季的丰富色系,更特别加强后制色调处理的手法,让游拍不只是边玩边拍,而是用镜头构出一幅有趣且清新轻淡的透明气息,带出春天特有的影像质感。

服装与场景的搭配

服装挑选方面,与Model讨论色系时可从粉色系下手,像是白色、淡蓝,与黄色都是不错的选择,减少使用较为深沉的色系,应先行前往拍摄的场景堪察,确定整体色系搭配的效果。例如像这次首要场景勤美绿圆道的CMP BLOCK来说,整片是以白色空间搭配轻绿色底色为主,就可运用淡蓝或是黄色等粉色系服装,都可让Model表现更为显眼。

拍摄手法与技巧实战

为求呈现游拍时轻松恬淡的乐趣,藉由场景变化与色调搭配,并运用修图手法来强调整体淡淡的空气氛围,为春的气息做铺陈。因此在拍摄构图上,反而选择跳脱既有人像拍摄手法限制的框架,而不会被太过规局的构图给制约住,让影像充满感觉。在镜头的选择方面,大多采用24mm~70mm间的焦段,尤以小广角的35mm与接近人们视野的50mm为主,想藉由镜头角度拉进与Model间互动的距离,拍出欢乐的面貌。

在行动间为了能迅速捕捉到Model 的神情与动作,因此在机身对焦设定上就显得格外重要。可将快门设定为连拍,并把对焦模式调整为连续伺服对焦,好让焦点持续对准Model,同时也让构图取景更为灵活,游玩间捕捉到所喜爱的画面效果。另外,为了让影像更符合通透的空气感,在拍摄时玩家可适度调整EV值,约略将测出来的数值增加0.3~0.7EV即可,目的是让整体肤色能更加白晢透彻,传达出春游人像的风格。

季节光线的变化

除了上述这些手法外,在拍摄时应有效掌握光线的变化。以接下来的季节来讲,虽然太阳会愈来愈早出来,也会延后些时间下山,让日照时间拉长不少,若想捕捉斜射光线的美丽光质,白天则可能要将时间提早,傍晚则要再安排晚些时间。就过往的经验来看,早上的8:00~10:00与下午的4:00~5:30会是最佳的拍摄时间,此时若多去观察光线的方向,并透过逆光、斜射光等方式为影像添增些许气氛的话,相信就算只有短短两三小时,还是能拍出许多光质美好且拥有氛围的影像。

游拍的引导与构图要领

在引导Model 的手法上面,主要应以肢体动作为主去诠释整体的构图,经由拍摄的过程中找寻出精彩的瞬间。因此在拍摄当下,大多先请Model 站到设定好的场景中,再大概告知Model所需要传递的情绪与动作方式,并适时指引Model将动作摆放至所规划的方向,甚至是跟着Model来回走动简单拍摄,即可捕捉Model自然散发的情绪。

在构图上,大多将人像放置在图像的四周,让视觉得以在画面中延伸,表现出轻松写意的影像,但可更大胆尝试中央构图,尝试藉由Model泰然自若的表情,打破传统人像不应在中央构图的迷思,将情绪列为优先考虑,丰富整体影像的感受,也让画面更加自然有趣。

影像后制编修诀窍

在多数偏好的日式色彩中,淡淡的透明空气感,其实这类影像大多采用RAW文件的方式,透过色温选择与对比饱和的调整,最后再经过微调些许色彩,即可轻松掌握颜色所散发的味道,给人一种日式风格的小品影像。

处理这类的影像,首先必须先将整体的色温降到4000K左右,让影像稍稍的偏向淡蓝绿色系,以此为基底色开始针对整张影像继续编修,再来将对比降低并拉高亮度,减少对比可让亮、暗部在画面中趋于平均,增加亮度还可让影像伴随着白色的空气感,最后则在适度调整饱和度,让影像鲜艳度与彩度在成像呈现上能更为好看,如此即可快速调整出具有透明空气感的日式写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纪实婚礼摄影怎么拍

全文共 2264 字

+ 加入清单

纪实婚礼摄影怎么拍

一、纪实婚礼摄影概念

纪实婚礼摄影这个概念是个舶来品,西方国家的婚礼与国内有所不同,西方国家婚礼影像主要取决于婚礼当天,而国内的新人通常是将婚纱摄影和婚礼当天拍摄分为两个部分。往往注重婚纱摄影而忽略婚礼当天的拍摄,婚礼当天的摄影通常只作为记录形式。而西方国家的婚礼将图片形式转化为纪实形式,新人会聘请职业的婚礼摄影师来完成拍摄,职业婚礼摄影师发挥其技术、感性、审美来抓拍婚礼精彩瞬间,在新人轻松自然欢快的氛围下融入这种拍摄手法将使每张图片赋予情感、赋予语言!就其范围来说,是婚礼摄影;就其属性来说,是纪实。在国内,这种纪实婚礼摄影更多的是和传统的婚纱照做对比,而不是婚礼跟拍。

二、纪实婚礼摄影特点

婚纱照中表现的是固定的场景和特定的姿势,简单的说:同一个姿势要一百个新人去做,而事实上不是所有人都会适合千篇一律的模式,甚至一百个人中至少有五十个人觉得这个姿势很糟糕。拿到相册的感觉是平淡的,问题不是照片好不好看,而是照片中的人究竟是不是自己。

总结起来婚纱照是一种归纳,一方面它提炼新人愉悦、幸福的一面,而在另一方面就在不知不觉中丢掉了个性和新人本身的特点和气质。这是一种量化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是一种遗憾。

纪实婚礼摄影则是一种演绎,一场婚礼由不同的主角、配角们,在不同的场地、不同的日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境下演出。每个人是独立而真实的,每个表情是立体而生动的。在国外,婚礼通常是举办一天,时间上比国内的婚礼要充裕,因此,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拍摄一些绝美的照片,“绝美”不是“唯美”,人们的动作和面容达不到无瑕疵,然而作为艺术品和记录品,却是无瑕疵的,能够穿越岁月,雕刻时光。

婚礼跟拍对一个摄影师来讲,要求还是很高的。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有过硬娴熟的技术、要有很好的体力、要有经验,对事物的发展有预见性,拍摄要有提前量。现在的婚礼摄影的主流方式,是与欧美的纪实婚礼不一样的,欧美的纪实婚礼,讲求的是纪实,不会有很多甚至不会出现摆拍的场景。而我们现在流行的婚礼摄影,要求的是两点的结合,即“纪实与艺术”的结合。

所以,这要求更高了,又要有抓拍,抓拍还要有艺术性,又要有摆拍,摆拍还要非常自然!这与我们平时旅游中拍摄、人像的摆拍、社会的纪实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如果真的是从没有拍摄过的朋友,前几次拍摄,一定会很痛苦,真的不知道从何处下手。

三、婚礼跟拍摄影的几大难点

1.光

拍摄一场婚礼,会经历太多的复杂光线:自然光、白炽灯、日光灯、追光灯的冷光、酒店大厅里的暖光、婚礼舞台上的彩色光,还有我们的闪光灯。以及这些不同光之间混合起来的超级复杂光线。光的复杂,直接影响到两个问题。第一就是怎样用光。哪些该避免,哪些该利用。

第二就是白平衡,当然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拍摄RAW格式,后期可以较好的还原正确的白平衡。但是RAW格式很大,而婚礼又要拍摄很多照片,存储卡如果不够,那就必须拍摄jpg格式,所以一旦拍摄jpg格式,就要尽可能的让白平衡正确。

2.角度和站位

角度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仰拍、俯拍正常平行拍摄,这是机位。而摄影师与被拍摄者的横截面上角度也很重要,正面、侧面、背面。这样纵横面其实是个立体3D空间,有无数个角度去捕捉。

站位主要是在婚礼现场,虽然摄影基本属于打游击状态,但是也不能完全自我。这里需要照顾到摄像的中央定机位。位置基本不会动的,只是拉近拉远的拍摄。可以从舞台的两侧、正面甚至是后面去拍摄,创造丰富的视角,给人变换的不同感觉。

3.快门、光圈、ISO、闪光灯之间的配合

这点,很难整体上讲。经验就是一定要把握一个要点,就是用闪光灯的时候,要打的自然,那么要打的自然,就要一个模式:慢速同步。其实就是保证自然光的前提下,把主体打亮。之所以叫“慢速”,那是因为光线较暗的环境下,保证环境光,快门速度是比较慢的。

4.与一些重要人物的沟通

沟通是必须的,而且是需要跟大量人物去沟通的。这样对拍摄有非常非常多的好处。

跟新娘沟通,调动情绪,让新娘喜悦、幸福的感觉自己流露出来,这样我们才能去捕捉。一般新娘开始都会比较紧张,与她轻松的聊聊天,讲讲别人结婚的故事,让她谈谈与新郎之间以前有趣的事情,自然而然她就放松了,微笑了,快乐了,幸福感就自然出来了,我们咔嚓下去,就能抓住了。

跟新郎沟通,让新郎放松,不要去关心太多的乱七八糟的事情,这些事情都会有专门的人管理,有主管,有帮忙的朋友。尽量的与新娘去互动,让新郎也放松下来,感受这种新婚的幸福,这样两个人才有默契,出片率也大大提高。

四、设备和器材

最实用的焦段就是换算到35mm后的24-70焦段;拍特写的焦段就是换算到35mm后的70-200焦段;拍大场景的焦段就是换算到35mm后的16-35焦段,其实就是所谓的大三元。

定焦是出彩的镜头,其他的镜头可以用定焦的,从16定到200定都能用上,定焦具备了大光圈,画质又好,能拍摄出非常有味道的纪实片效果。主要用到的也是35、50、85、135这几个焦段。

五、婚礼摄影的大体拍摄流程

1.开始拍摄

婚礼摄影目前来讲,都是与化妆同步进行的。如果是单机位,摄影师要与化妆师大体同一时间来到新娘家,跟随新娘拍摄,因为新娘子是这一天的重点也是亮点。而如果双机位的话,另一位摄影师去新郎家里跟随新郎拍摄。

2.整体拍摄流程

整个流程大体分为3大块:第一,在新娘家的部分。这部分包括新娘的化妆过程,新郎到新娘家迎娶新娘的过程,从新娘家车队出发的过程。第二,有些习俗加进了接完新娘先回新房的过程,如果直接到酒店,那就是在路上的车队部分。第三,就是酒店的整体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人像摄影中如何突出主体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人像摄影中如何突出主体

一、划分主体

想要突出主体人物,先要弄清楚哪部分是主体,也就是从画面众多的元素当中划分出一个主体,这样才能让在后面的拍摄中有针对性的把主体刻画出来。

1、人和景的关系

这是最为普遍的摄影搭配,既然主体是人,要突出的当然是人本身,后面将详细介绍如何在这样的情境下突出人物。

2、多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要认定其中的主要人物为主体,或以多数人物同为主体,这要看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定。

3、单一人物

即使只有一个人物,也要认定其主、次结构,例如,拍摄全身人像,一般以头部为主体;拍摄半身人像或人像特写,一般以脸部为主体;拍摄人像脸部大特写,则一般以眼睛为主体等。

二、突出主体的方法

1、通过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

人物的摆放位置,其实就是人像摄影的构图,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无论是正中央的稳重构图,还是黄金分割点的惬意构图,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

2、通过明暗对比

人眼对于光的敏感是不言而喻的,明暗也是划分层次,区别前后关系的重要元素,在较暗的场景下对人物稍微补光会是很好的选择。

逆光创造的剪影效果也是突出主体的一个妙招。

3、色彩的差异

只要不是黑白摄影,便逃不开色彩这个话题,利用色相、色温、饱和度的差异,可以把主体从背景中分离出来,尤其是大色块的背景内容,利用色彩差异的方法,对突出主体非常有利。

4、景深的控制

这大概是最直接也是最常用的方式之一,方法很简答,大光圈打造浅景深,主体实,背景虚化,人物自然凸显出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韩式婚纱照摄影技巧

全文共 609 字

+ 加入清单

拍摄要点

1、背景:经典风格的多选用渐变色和花纹素雅的壁纸或扎染布作为背景,如咖啡色、褐色、淡紫色等。自然风格多选用生活化的背景或仿外景的数码背景,背景色调比较亮丽。

2、姿态:在娴雅、内敛的静态美姿上,可稍加飘逸的动感,如让头发和裙摆摆动起来。

3、妆面:韩式妆容自然精致,最好以统一颜色上妆,妆面不要太浓。底妆可用三种颜色差不多的粉底色修饰脸型,打造立体的笑脸。韩式造型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头部造型上,多采用:蓬、拧、编的手法,也常采用宽包发加皇冠或发卡偏刘海发卡或大花头饰。

4、色调:画面色调一般有高调和低调两种,高调画面以白色为主,低调画面以咖啡色为主。

5、服装:一般选择韩版婚纱(垂感好、线条流畅)、韩版时尚服饰(色彩清爽、款式简单)或古代宫廷韩服(精致考究)。传统的韩国婚纱主要是腰装比较特殊,胸部束紧,胸部自然下垂,适合遮掩女性的身材缺陷。现受工作室青睐的韩式婚纱照面料比较奢华,婚纱上多镶有珍珠、钻饰,但款式并不复杂,最好带有很长的拖尾。

6、用光:对光线的运用和对人物神韵的刻画尤为讲究。一般多采用灯布光,且强调人物脸部的亮以及对人物的轮廓的勾勒,强调人物造型的立体感和画面的空间感。

用光技巧

在用光技巧上,对光线的运用和对人物神韵的刻画尤为讲究,重点表现的是人物的精、气、神,画面精致,重点表现的是人物的精气神,画面精致、耐看。一般多采用多灯布光,而且强调人物脸部的亮度以及对人物轮廓的勾勒,强调人物造型的立体感和画面的空间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那些你不知道的摄影五大秘密!专业摄影师告诉你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那些你不知道摄影五大秘密!专业摄影师告诉

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秘密,又或自己才知道的实情和秘技,摄影师们当然都有吧,你的小秘密是什么呢?来看看下面这5个小秘密,你占了其中几个?

(一) 大多数照片都是差的

当你欣赏摄影师的作品时,可能会惊讶他们的超高水平,感觉自己永不可能追上他们。当然,他们确实有很好的技术与经验,也拍到厉害的作品,但每个摄影师的背后,其实有更多更多拍得不好的照片,好的照片可能仅佔百份、千份之一,别以为摄影师每一下快门,都必然变成一幅大作。

(二) 一幅照片内越少主体越好

摄影师都明白,照片是容不下太挤拥的画面,所以会尽量平衡信息量与画面的美感,但对于双眼未经训练的普通人来说,却可能没分别,或说不出照片的高低之处。

(三) Photoshop 不是万能的

很多人以为“什么都可以PS解决”,答案是错的,摄影师都明白后期有其极限,虽然功能已经好强大,也很容易美化照片,但PS并不能取代摄影师的眼与脑袋。而且PS是需要精神和时间的,拍摄时做好一点,所花的时间可能比起后期要节省得多呢。

(四) 照片是摄影师策划出来的

很多人会以为,摄影师好像“如有神助”、“懂得法术”,按快门的时候“刚好”就拍到模特儿最佳的表情、最好的姿势、最漂亮的光线之类,但实情是摄影师进行过精心的计划与执行,每张照片都是匠心独运,买一部单反回来随心拍,是不会自动变成摄影师的。

(五) 没有专业器材一样行

很多客人以为,自己是付钱给摄影师“使用高超技术,来操作顶级器材”以完成工作,但事实上,即使是入门级单反,只要环境许可、其他配件妥当,摄影师一样可以用来拍出好照片。的确,现在很多摄影师拿着高级的器材,某程度上是用来给客人安心,根本未必用得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摄影有什么基础概念

全文共 1410 字

+ 加入清单

摄影基础概念

一、什么是光圈

光圈其实是镜头里面的一个装置,控制着快门按下时孔径的大小。大光圈的时候孔径就很大,小光圈的时候孔径就很小。

光圈的大小和数值是呈倒数关系,也就是数值越大的时候反而是光圈越小,F1.2是大光圈,F11反而是小的光圈。

二、光圈的作用

1、控制进光量。

很显然,大的光圈就表明孔径更大,那么单位时间进来的光线也就更多,这就比家的窗户,如果窗户越大,那么家的采光也就越好,而光圈就相当家的窗帘,可以拉上一部分让房间暗一点。

调整光圈能够调整曝光(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这是光圈最普遍的作用,比如光线不好的地方拍照,就尽量把光圈开大点。

2、控制景深。

单反相机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用大光圈的镜头来造成背景的虚化,这让拍摄效果一下子就有别于卡片机,整个照片一下子就显得艺术起来。

3、制造星芒

和大光圈不同,小光圈也有自己的用途。比如F22的光圈拍摄光源,会产生星芒效果。

什么是景深

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能决定是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还是拍出清晰的背景。

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糊(称之为小景深)。但是在拍摄纪念照或集体照,风景等的照片一般会把背景拍摄得和拍摄对象一样清晰(称之为大景深)。

影响景深的因素

传感器、光圈、镜头、及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

1,传感器尺寸越大,景深越小。(例:单反的传感器尺寸比一般数码相机大,所以容易拍出小景深的照片)

2,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例:拍人像花草等一般用大光圈,拍风景等常用小光圈)

3,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例:很多摄影工作室采用70-200mm的镜头拍摄人像,可以获得很小的景深)

4,主体越近,景深越小,主体越远,景深越大。

焦距定义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穿过透镜时,会会聚到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即光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

焦距的度量

焦距通常使用毫米(mm)来标示,但仍然可能看见一些使用厘米(cm)或英吋标示的老镜头。视野的大小取决于镜头的焦距和底片大小的比例。由于最大众化的是35mm规格,镜头的视野经常是根据这种规格标示的。在35mm相机(如全画幅单反)上:

衍伸的概念

1、变焦:拍摄时对于焦点和焦距的相应调整。

2、对焦:调整焦点,使被拍摄物位于焦距内(in focus),成像清晰。

3、失焦(out of focus):被拍摄物偏离出焦距以外,成像模糊。

4、选焦:选择景深中的某一个层面清晰对焦,其他层面成像模糊(失焦)。

5、跟焦(follow focus):改变焦点,使移动的人物位于焦距之内。

6、拉焦(rack focus或focus pull):焦点由一处重点移到另一处,速度相当突然。

等效焦距

数码相机因为其感光元件(CCD或CMOS)的尺寸是随相机的不同而不同(如有1/2.5英寸,1/1.8英寸等),所以同样焦距的镜头在不同尺寸感光元件的数码相机上,成像的视角也不同。

举个例子来说,50mm焦距的镜头用在135胶片相机上,其视角大约是46度,而用在APS-c画幅(感光元件对角线长焦距度是135胶片的2/3)的DSLR上(如nikon的D90、D300等),其视角就是大约30度。而这50mm镜头在APS-c的机器上的拍摄视角大概与75mm焦距的镜头在的135胶片机的底片上成像的视角相当,都是大约30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舞台摄影拍摄有什么技巧

全文共 1909 字

+ 加入清单

舞台摄影拍摄手札:

1、器材的选择

舞台表演的形式比较多样,各种表演的动作幅度和方式都截然不同,如话剧、朗诵、音乐和器乐等表演几乎没有什么大动作,可以使用比较低的快门速度而有些表演如舞蹈、戏剧中的武打场景等动作迅速,疾如雷霆,拍摄时有很大难度,几乎和体育摄影没有多少差别。所以就器材选择来说,舞台摄影最好使用反应灵敏的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以便抓瞬间,如果使用便携式数码相机,最好选择那些时滞较小的相机,否则拍摄话剧等还勉强可以,拍摄节奏欢快的舞蹈显然成功率就很低了。

2、关于白平衡

舞台灯光丰富多变,强度和色温的变换也相当大,这些不同颜色、小同强度的光线也是舞台艺术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在拍摄时候能准确反映原有的色彩关系比较好。所以除了少数需将人物皮肤作良好色彩还原而光线变化不大的场景可采用手动白平衡模式外,在许多不同效果灯光下拍摄,要纠正某些偏色不但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因此一般情况下可采用“自动白平衡”模式,让相机自行处理。这样做一来可留有适当的现场气氛,二来即使有少量的偏色,也可在后期稍作调整。

3、关于准确曝光

由于舞台灯光在安排和设计上具有很强的艺术效果,有专业的灯光师来操作,只有准确曝光才能够显示出原有的效果。在拍摄时一般可以采用两种测光方式,如果舞台亮度相对均匀,可以使用偏重中央重点测光功能。如果是拍摄追光灯等或以暗背景为主场景时,就需要使用点测光,以避免环境亮度影响,切实根据重要对象实际亮度来确定曝光量。所以在拍摄像独唱、独舞、独自等环境大主体小的场景时就需要采用点测光;而在拍摄大场面众多演员同时表演时,只要主体集中在相对中心部位或占了较大比率,就可采用中央重点测光或较平均测光模式,这样反而容易得到准确曝光。

4、关于抓瞬间

舞台摄影主要有两种拍摄内容,一种是拍摄相对静止的对象,比如说像一般的歌唱表演或者乐器表演等等,还有一些是像舞蹈表演之类动作比较快速,变化多端的内容。拍摄后者时不但对器材响应时间有一定要求,而且对摄影师的临场反应也是一个考验。在拍摄动作幅度大的舞台摄影时,一定要预先对焦或者确定大致的焦点,然后半按快门,留有提前量,不然很难抓拍到动作的高潮,甚至常常会出现你打算拍摄正面最后却拍摄到背面的尴尬情况。尽管有些便携式数码相机也有连续拍摄功能,但是在作连续拍摄时快门响应和图像处理都需要时间,对抓瞬间而言,未必真正有显著效果。而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由于动作过程比较迅速,使用连拍的成功率也将提高许多。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参加彩排活动,看看演员们的走向,没有这个机会的话,就要寻找规律对于演员的下一个动作具有一定的预测性。

5、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对舞台上人物动作的反映具有重要作用,快门速度高,快速运动的对象被凝固,人物显得清晰;快门速度低于被摄体的运动速度,即使原来动作很缓慢的对象也呈现虚化的影像。所以,为了达到不同的拍摄目的,要选择不同的快门速度。数码相机与传统相机比较,在选择快门速度方面有一定优势,因为感光度可以调节,需要提高快门速度时可选择较高的感光度,反之亦然。一般拍摄舞台动作剧烈变化的旋转、跳跃等动作,如需将对象的瞬间凝固在空间,可以参照体育摄影的快门速度,最好使用不低于1/250s的快门速度。要是开足光圈仍然难以满足需要,就可采用提高感光度来相应提局快门速度。要是仍然不够,就可以借助闪光灯作主光源凝固瞬间。

6、如何获得虚实相间的人物形象

通过闪光灯和自然的结合,可以得到一种动静结合、虚实相间的特别效法。如前所说,快门速度低于被摄体运动速度,即使原来动作缓慢的对象也会呈现虚化的影像。而电子闪光灯的闪光时间短,往往在1/1000s左右甚至更短。因此闪光灯可将被摄对象活动的瞬间凝固,形成极其清晰的实像。而将闪光灯和低速快门结合曝光后就可获得很特别的虚实相间成像效果。比如说使用1/15s的快门速度,同时使用闪光灯(可以是相机内置的闪光灯,也可以是外置式闪光灯),这样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组合可获得自然感光,但由于曝光时间长,活动的影像将成虚像,从而形成一定的动感。而闪光灯又将活动的对象凝固成极清晰的实像,就构成了虚实相间的人物形象。

总之,舞台摄影是对摄影者摄影技能的综合能力考验。在舞台摄影中,传统摄影中使用的各种技巧(除了多次曝光外,因数码相机在拍摄时候没有多次曝光功能,但在舞台艺术摄影中借助后期处理,仍然可获得传统摄影中不大可能获得的合成叠放等特殊效果)都可以运用,关键是要针对自己的拍摄目的,采用相应措施,重点发挥数码相机可随时调节感光度以及各种色彩平衡等优势,应该说只要真正熟悉数码相机的功能,数码相机在舞台摄影中是能够发挥比传统相机更大优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堪称俗气的摄影习惯有什么

全文共 3283 字

+ 加入清单

堪称俗气摄影习惯有什么

一俗:正片负冲

说实话,现在再提起“正片负冲”有点过时了,难免会被一些“潮人达人”所嗤之以鼻。在胶片时代,所谓“正片负冲”就是以正片来拍照,而在底片显影时,不用正规的E-6显影药水来冲片,改由一般负片用的C-41药水来显影冲片,因而使得原来正常的正片,变成了负片形态的底片,利用此种彩色片基得不到正常的颜色,而变为极端艳丽的色彩表现。其最大的特征便是画面上会产生极为鲜艳的色调,而且黑白反差极大,曝光宽容度也极窄。后来几个多事的台湾人设计了一套PS动作,将这种暗房技术带到数码时代。后来国内某软件将这个动作集成为一键式,“正片负冲”成为21世纪初期最为泛滥的“非主流风格”。

如果还在用“一键式”这种傻瓜方式来玩“正片负冲”,那就既落俗套又过时了,以下是PS动作过程,起码有点技术含量:

1.打开一幅图片。在通道控制面板上,选蓝色通道,拉下图像菜单使用应用图像指令,选用反相,混合模式用正片叠底,不透明度为50%。

2.选绿色通道,重复上述操作,只是将不透明度设为20%。

3.选红色通道,还是使用应用图像指令,将混合模式设为颜色加深,其它不做设定。

4.用色阶指令,反经过改变的蓝,绿,红通道的亮部和暗部的层次进行调整:蓝:21 0.76 151,绿:46 1.37 221,红:51 1.28 255。5.合并通道,亮度对比度:亮度-3,对比度+16。6.图像——调整——色相/饱和度——把饱和度调为+17。

二俗:伪宝丽来

估计现在见不到街头广场上支着小牌,上面歪七拧八写着“一分钟快相”的情况了。上世纪末期,总有一些中年人拿着“拍立得”相机吆喝,花上4块钱,等个一分钟就能出照片。这就是传说中的宝丽来相机。宝丽来相机除了当初是街头巷尾简陋的快像行当之外,也是胶片时代,一些专职摄影师为了拍摄作品小样用的,这样可以减少胶片浪费。

而随着数码时代的来临,数码相机普及化越来越高,数码相机还可以拍完就看,所以宝丽来已经失去了存在意义,因此厂商大幅度减产相机及耗材,宝丽来相纸面临绝种。人就是这样,越是少的越觉得珍贵,换句话讲,越是玩罕见的东西,就越值得显摆。由此水涨船高,宝丽来相纸也麻雀变凤凰,身价翻了好几番。这样一来一些手头不富裕的人只能望“宝”兴叹了。怎么办?有办法,数码时代一切皆有可能!现在一些PS滤镜或者专门的宝丽来效果模拟软件应运而生,甚至还能给你的照片配上一个非常逼真的像纸边框。

三俗:纯玩具的Lomo

Lomo相机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列宁格勒光学机械联合企业,是一种应用于前苏联间谍部门的体积小操作简单的相机,由于应用领域特殊,使得它日夜均可以拍摄无须闪光。可随身携带的低科技35毫米自动曝光旁轴相机。最初是模仿莱卡的Minox,这种相机当时也不是很流行,没有光圈,只有简单的b门,而且成像质量不高,照片暗角比较大。由于该相机对于红、蓝、黄感光特别敏锐,所以用正片冲出的相片色泽异常鲜艳。而正是因为这种毫不精密的光学仪器具有如上特点,所以至今全球还有一大批拥趸。

俩奥地利美院学生1991年到布拉格度假,在一家旧货店里买下了一部造型古老的Lomo相机拍爽了,到96年听说Lome厂方因为这玩意不赚钱要关门大吉,这二位爷赶快想办法让Lomo起死回生。后来Lomo风靡全球,价格顿翻7倍!再后来,Lomo组织将生产线全部拉到中国上饶凤凰厂,继续“神话”。Lomo在中国叫什么?“裸猫”是其中一个中文名。

四俗:不明就里乱Ink

Ink风格就是一种画面如蒙了一层雾一样,颜色比较古怪的风格。说不明白,大家看照片就能知道这是什么风格。该风格的最简单实现方式就是用一款PS滤镜——Color Efex中的Ink等选项。

如果糖水片太腻了,完全可以将其Ink一下,有种雾里看花或走马观花的效果。这种风格目前来讲远不如“阿宝色调”普及率高,泛滥程度也不如其他,但是随着这种非一键式处理方式的一键集成化以后,也逃不了泛滥鄙陋的宿命。如果想让Ink活得更高尚一些,现在就别太惯着。

五俗:只拍不卖的鞋

从上世纪末期,港台非主流的杂志插画或者糊弄小孩的明信片上经常用到“鞋”这个意项。不管是用蓝天做背景,风中挂着的两只臭球鞋,还是拍美女不拍脸,不拍胸,单单对着烂土堆里的一双劣质球鞋狂爱不已,所谓“鞋控”是也。

的确,鞋有很多寓意:路在脚下,跑的更远,远走高飞,脚踏实地,或者阿耐之流的广告,甚至脚气药膏等都可以用鞋来表现。但一旦这种表现方式脱离了所处环境,一种窄域的表意范围变成无意义的拷贝复制,这也是一种让人莫名其妙的灾难。下次再拍鞋的时候,请问问自己,这到底是为啥呀,或者有点创意,比如露出美女的两个脚趾盖儿也算创新。

六俗:失焦——摄影大忌成宠儿

说白了就是跑焦。好在现在单反相机,如果不是手动对焦模式,满画面都没焦点,或者你拍的东西在一倍物距之内都按不下快门,从而遏制了一些失焦现象的泛滥。

但是偏偏有人就喜欢“冒天下之大不韪”,彻底颠覆这种最基本的摄影原则——故意失焦。这种故意的方式有好几种,比如把故意把对焦环拧跑,比如把镜头扭下来离开卡口一段距离,比如明明好好一张片子,非得给他“高斯”一下。为什么呢?就是为了把观者搞得跟不戴眼镜的近视眼一样,把自己的妞拍的如鬼片里的幽魂一样。

七俗:歪斜混乱

往前倒退20年,如果拍的照片歪歪扭扭,地平线都斜歪到吐鲁番了。

现在可倒好了,GDP上涨了,胶卷也不是什么奢侈品了,还有随便糟蹋的数字信号可以任你耍,照片歪成什么样都无所谓了。所谓“随心随性”,只是一种托词,如果还是不能让地平线很平直的话,建议在取景屏上打开九宫格来参考一下,先学会横平竖直之后再玩非典型性构图也来得及。

八俗:相片压字

一张照片压缩的很劣质,画面不成体统,模模糊糊,颜色怪异,这种现象源头可能来自平面的压图题目,也来自一些软件提供的现成套用的照片边框,也来自街摊上1块钱一本的劣质笔记本内页的矫情文字。

通常从青春期刚发育的少男少女到20岁刚出头的男女习惯用这种方式来表述心情。相片压字本身并不违规,在旧时代,一些摄影师喜欢将自己拍摄的照片制作成明信片,在背面或者照片角落里写上拍摄的时间地点等有用信息,一些表达情感的私人信息最多写在照片背面,并且很多摄影是为了保护版权,会在相片的角落写上自己的名字和logo,或者用很淡的logo平铺在照片上。但是千万别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所谓的感情,这远不如在照片旁边简单的写上照片题目和Key words来得直观有效。

九俗:目视斜上方45°噘嘴

目视斜上方45°噘嘴是近年来新时期少女拍摄“教主”类照片惯用手法,从摄影学的角度来讲,这种俯拍的方式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即眼睛显得比较大,下巴显得比较小,而且不用磨腮骨。至于为什么要噘嘴呢?噘嘴在3、4、5甚至到6岁小孩子身上,是一种非常正常也非常自然表达情绪的一种表情信号。

等孩子过了青春期之后就会横眉竖眼满口爹娘的来表达同一种情绪,但是偏偏青葱少男少女们喜欢噘嘴,来表现一种“清纯、稚嫩、天真、无邪”等,同时也能显得嘴巴小一些。相传这种拍照方式是来自网络盛传的“非主流教母”的自我发明。不过这种拍摄方式确实让一些年龄少长的正常人看着有点胃部生理反应,也让一些有处女情结的变态心里痒痒。从前,阁下可以手成V字,如此表情的在商场门厅拍大头贴;与异性网友视频的时候也可以如此面对摄像头给人一个相对讨人喜欢的角度。

十俗:万俗之首的Photoshop

Photoshop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可以拯救千辛万苦拍摄却不甚理想的照片,也会让照片彻底完蛋,没有个性,落入俗套。各种非主流、磨皮、液化、美白、上色哪一个不是颠覆现实情况的罪恶之笔,现在的照片审美价值观慢慢的在改变。

一些没有经过PS的图,成了裸图,成了不讨好的图,成了被人看不起的图,成了没人评论或者集中炮轰的图。而那些被数码暗房强奸作践的图片却成为自我炫耀的武功,成为众人吹捧的臭脚。这种审美早晚会疲劳的,去伪存真不是坏事。有些时候,机关算尽的去PS,轻则会毁了一张好图,严重点,会让一个记者丢饭碗,再严重点也可能让一个农民坐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摄影专业相机推荐哪些好

全文共 760 字

+ 加入清单

相机中比较适合专业摄影师的产品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可以搭配多种镜头使用、可以适合多种场景、可以获得超好的拍摄效果,而符合这些条件又比较具有性价比的产品有:尼康D750、佳能EOS 90D、宾得K-1II、索尼ilce-6400、奥林巴斯OM-DE-M5等等,这些都是价格接近万元而且性能超好的产品。

摄影专业相机推荐

1、尼康D750

价格:11399元

它有2432万的有效像素,可翻转的3.2寸LCD屏幕,ISO100-12800的感光度,51点自动对焦系统,以及每秒6.5幅的连拍,内置了wifi模块,好用而且功能实用,有着非常好的操作性,在暗光环境下对焦性能非常卓著。

2、佳能EOS 90D

价格:9899元

柔美而且锐利的高画质,非常强悍的DIGIC数字影像处理器,和高ISO感光度达到超好的降噪效果,并且有100%性能的光学取景器,以及45点的自动对焦感应器,还有RGB和红外感应器能够高效的捕捉到面部。

3、宾得K-1II

价格:14230元

专业相机中自然是少不了宾得这个品牌,它能够利用PRIME IV的图像引擎打磨出超高画质的图像,还有高解像的防抖模式,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恶劣的拍摄环境,并且能保存RAW格式,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说这些功能都非常好用。

4、索尼ilce-6400

价格:11078元

这个一款在专业相机中价格相对比较实惠的型号,能够0.02秒内就完成对焦,并且能实时的对焦眼部然后跟踪,屏幕可以180度的翻转,设置时可采用触控方式,在弱光时对焦的性能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5、奥林巴斯OM-DE-M5 MARK III

价格:139999元

尽管奥林巴斯现在处于破产,然而它的产品中还有很多是非常实用的,比如这款相机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参数非常好,拍摄出来的效果也让人十分的满意,当然也包含了很多人性化的小细节,缺点是国内不太容易买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学摄影买什么相机好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初学摄影应该根据自己的主要使用场景来购买相机,比如说需要拍摄旅游或生活照则应该买微单、单反相机;需要在跑步、潜水或其他户外运动时拍摄则购买运动相机;需要记录生活点滴则买普通卡片机,在确定了相机类型后,再结合自己可接受大概价格确定型号即可。

初学摄影买什么相机好

1、微单相机

价位:1000-3000元

推荐产品:松下GF10K、富士XA5、佳能M200、索尼A6500等等。

微单相机其实是很适合刚刚学摄影的人,它的拍照画质和单反相机接近,但价格一般3000元以下,相对来说不用担心买贵了浪费,使用上也比较灵活,各种场景只要搭配好了镜头都可以用,对拍照的技巧提高也有帮助。

2、单反相机

价位:3000-5000元

推荐产品:佳能M50、松下GX9、尼康D3500,奥林巴斯E-M10等等。

如果之前已经有一些摄影的基础,选择单反相机是很多的需要,但既然是初学就不需要买万元以上的单反,5000元以下的有很多非常有性价比的,它们既能够获得不错的拍照的画质和体验,又可以享受大品牌的售后和服务,还能为之后摄影技巧提升后做好准备。

3、数码相机

价位:2000元以下

推荐产品:索尼DSC-WX350、佳能IXUS285、富士instax等等。

如果在初学摄影之前没有任何基础的人,比较适合一些入门级的数码相机,它们的价格一般一千元左右,里面包含很多大品牌比如索尼、佳能等等,操作上比微单和单反都要简单,更重要的是拍照的效果其实已经相当不错。

初学摄影有必要买单反吗

这个问题看自己的要求和基础,如果一点基础都没有的话没有很大必要买单反,但如果预算最低就是3000元,那么这个价位就有必要买单反,所以是否有必要是要看个人的,从理智消费的角度来说初学者不建议买单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儿童摄影知识大全

全文共 3408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位父母都希望把自己孩子成长中值得纪念的瞬间记录下来,在若干年后可以很幸福的回味当时的幸福时光。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儿童摄影知识大全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儿童摄影知识大全1

1、出生照拍摄技巧

宝宝刚出生时一般都很“丑”,但非常有纪念意义。一定要注意拍摄清楚宝宝身上的“出身证”哦。医院的光线条件不是很好,但小宝宝的眼睛是脆弱的,要注意千万别用闪光灯对宝宝拍照。弱光下拍摄相机的高感光度和大光圈就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了。

2、满月~百日照引导技巧

孩子的视距一般是20公分左右,太远或太近的都看不清楚。需要引导孩子的视线应以颜色鲜艳或色彩对比强的东西为主,韩版童装,如颜色鲜艳的吹塑玩具、气球、红手绢等。另外这阶段的宝宝对声音抚慰也比较敏感,加盟,可以轻摇哗啦棒等能发出声响的玩具来吸引宝宝的视线。

取得笑容的方式可以对宝宝说一些问候、夸赞的话,这时宝宝都会给你一个甜美的笑。如果引导员和孩子交流得“热烈”宝贝还会与你呀呀对话哪!如需搬动宝宝,则需使用正确抱姿,维护好婴儿。宝宝咬的玩具要消毒,防止交叉污染,这个年龄段的宝宝一般都会对换衣服比较反感要尽量防止换太多衣服。

3、百日~6个月宝宝引导技巧

这个阶段的宝宝大都不认生,引导起来相对容易,嘴角是宝宝的神经敏感区,用羽毛轻触宝宝嘴角就可以得到微笑的表情。但有的家长并不是很喜欢这种方式,觉得不卫生也怕对孩子身体不好。家长可以利用一些能发出声响的玩具如毛绒绒的小狗,软硬、光滑度不同的玩具如橡胶制的小鸡、小免等发声玩具、绒球、硬塑圈串铃等,引逗宝宝,同时不断的和孩子说话,赞美表扬宝宝,还可做一些鬼脸等动作来让宝宝微笑。

这阶段的孩子可能随时会睡一会,但醒来后又变的精神振奋,所以宝宝特别疲倦的时候不妨让他先休息一下。白天照的时候可能父母包括爷爷奶奶等一大家子人一起来影楼为宝宝拍照,可以让宝宝比较熟悉的家人轮流来引导,切忌过多人围观。刚刚百天的孩子便能够俯卧抬头了,也可以短暂坐起,但维持时间不会太长,提醒家长一些引导的安全事项,要随时注意安全防护。

4、6个月~9个月宝宝引导技巧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已经可以简单模仿发音,理解自己的名字,能将玩具扔掉再拿,将玩具换手。听声辨别人物,听声拿玩具,听儿歌做动作。

由匍行转到爬行,能连续翻滚,到9个月时基本能双手玩玩具,并能够对击。这阶段宝宝的引导仍以能发出声响的玩具引逗宝宝为主,比如跳蛙、手偶等可以让宝宝感觉惊奇,很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另外也可以配合家长的唱歌跳舞,和宝宝聊天赞美宝宝等来吸引和鼓舞宝宝的热情,也可以在影棚播放孩子喜欢的音乐儿歌等可以让宝宝很快放松下来。

这个阶段的孩子基本可以坐着拍摄了,但时间仍不会太久,需要配柔软安全的环境,俯卧的时侯也能够较长时间地支撑头部。

5、9个月~12个月宝宝引导技巧

这时期宝宝会由学会站立到独立走几步过渡。扶住床边或沙发蹦跳。能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点头,拍手。

家长可以和宝宝玩玩藏猫猫的游戏,或者扮鬼脸,学大猩猩走路等比较滑稽的扮演都会让宝宝很开心。家长可以用简单口技,比如学一些动物的叫声或手中拿着带响的道具,孩子动作。位置合适的时候,突发声响,吸引孩子把小脸转过来,这时要及时拍下这一瞬间。或者还可以扔一个玩具给他拿到后再扔一个,当你扔第三个给他时,也许会扔一个回来,关于孩子的早教问题,一旦发生了互动,拍摄情绪就很容易调动起来。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具备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有的宝宝可能会认生,可由家长引导拍生活装。

6、1岁~2岁宝宝引导技巧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喜欢模仿大人的动作,会用汤匙吃东西。到一岁半的时候已经可以回答简单问题,说3-5个字的句子,能理解大人说的话和行动的含义;开口表示个人需要,对动物感兴趣。二岁的时候已经可以说两句以上儿歌,会问"这是什么",喜欢听故事;会自己穿鞋,会用毛巾擦手了。引导时可以给他一些玩具积木、积塑、玩沙子用的小桶和小铲子,充气动物、小汽车、毛绒玩具等。

家长可以利用这阶段宝宝喜欢模仿的特点做一些示范性的表演与孩子产生互动。或者也可以用各种宝宝感兴趣的小玩具为交换条件让婴儿站在或坐在拍摄范围内。这个阶段的宝宝大多数已经会走路,但行走不够平稳灵活,需要注意孩子的重心,避免意外。

7、3岁~5岁宝宝引导技巧

3岁的孩子已经懂得语言,能够听懂大人的话,能讲段落性的话,甚至会用动作表达语言。好奇心强,喜欢模仿成人做事,如给娃娃喂饭,哄娃娃睡觉。这个阶段的宝宝自我意识已经很强烈了,喜欢表现自己,希望得到尊重,爱听表扬的话。

家长从孩子这个年龄段起就应该把宝宝当成小大人来对待了。拍照时不要采取命令的方式,尽量通过与宝宝一起游戏互动来调动宝宝的表现力。四岁的幼儿不会再被轻易的哄骗,且通常不太合作,喜欢表现自己。可以给宝宝一些玩具,如娃娃、小熊之类的。可以把拍摄的环境和孩子手中的道具娃娃等拟人化,让孩子去自然的做一些动作和表现。另外在和宝宝进行游戏的时候可以故意装做出错来逗引宝宝发笑,还可以让宝宝讲故事,都可以调动宝宝的热情。

8、6岁~10岁宝宝引导技巧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进入学了,他们觉得自己长大了,常不好意思,讲话跟大人一样正经。所以在拍摄前应与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喜好,针对孩子的特点来设计交谈的内容。与之交谈应投其所好,寻找共同语言。

比如,孩子喜欢唱歌,那就和他们聊音乐,总之孩子对什么比较有兴趣我们就顺着话题聊,在聊天的同时多表扬和鼓励。女孩子多注重外表,喜欢漂亮的衣服。男拍这个阶段的男孩仍占优势,男孩的口袋总装着乱七八糟的东西,如果你也能随手拿出他感兴趣的东西,会对你产生好感。这个阶段的男孩大男人主义十分明显。利用一些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杂志、闹钟、航海模型、枪、仿真摩托车模型等等。交流时表情要平和亲切,不要老用哄骗的口吻。

看过“儿童摄影知识大全“

儿童摄影知识大全2

儿童摄影关键在于抓拍:儿童摄影的审美标准与普通的人像摄影不同,儿童之所以可爱,就在于他们的天真烂漫,无邪无伪,因此拍摄儿童贵在真实,真实和自然就是美。儿童的表情千变万化,一眨眼一投足总是天真烂漫,比那些奥斯卡的男女主角毫不逊色。孩子的一个怪脸、一个不寻常的动作,甚至生气、嚎哭、酣睡、狼吞虎咽等都能成为一幅妙趣横生的作品。因此拍摄儿童照片时,以抓拍为主,不要故意导演摆布。在拍摄的视角可以与儿童平视,也可以站高些俯拍,甚至可以躺下来仰着拍,富于变化的视角能够增加照片的趣味性,让人百看不厌。

我们普通的家用数码相机都存在一定的快门时滞,这也为抓拍带来困难。要提高抓拍成功率,必须对相机的设置做些调整:首先,拍摄时要半按快门状态跟踪孩子移动,遇到精彩瞬间时迅速按下快门;其次,要把AF模式设置为“连续AF”,这样数码相机会跟踪孩子的移动自动对焦,这样就可以减少对焦所用的时间。此外,如果DC有光学防抖功能也要打开,在保证画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感光度,这些都能提高拍摄的成功率。

要学会选择拍摄环境:很多优秀的儿童照片都是在户外拍摄的,阳光明媚的户外也是最好的拍摄环境。儿童活泼可爱好动,把他们放归到儿童的天地和大自然里,让天真烂漫的儿童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嬉戏,孩子在镜头前的局促心理就会逐渐消失,这样就可以抓拍到许多美妙的瞬间。

当然,也有很多家庭喜欢在家里给孩子拍照。但是,儿童的活动性强,如果室内光线不够的话,很难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将运动画面凝固,很容易造成影像的模糊。通常情况下,要使用闪光灯和高感光度ISO值来提高快门速度。但是使用闪光灯时要注意,低龄儿童的视觉神经系统还没发育完全,强光会对眼疫系统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如果一定要用闪光灯的话,最好也要在闪灯前蒙一块白布或白纸,这样能够起到柔光作用,也可以起到适当保护孩子的作用。

可以利用数码相机功能:现在数码相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特色功能,丰富儿童摄影的乐趣。例如:不少DC都有短片拍摄功能,索尼的M系列,H系列数码相机动画拍摄能力都非常强,堪比DV。有了这样的数码相机,拍照时不妨顺便拍摄一些动态影像,有时能捕捉到极为爆笑的珍贵画面,把这些画面刻成光盘保存下来,在孩子今后的一生中都是很重要的留念。微距拍摄也是小DC的一个长处,索尼的T系列卡片机普遍具有1-2CM的微距拍摄能力。利用微距功能,我们拍小孩身体某部位的特写,比如表情夸张的面部特写,或者胖嘟嘟的小手、小脚,这些照片都可以为您留下永恒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摄影初学者用什么相机

全文共 537 字

+ 加入清单

摄影初学者建议先选择操作方便的相机,因为有些相机参数调整隐藏在菜单栏中,而不是在相机外面,新手很难使用,新手需要快速调整各种参数,此外,相机可以更换相机(单反相机、微单相机),学习拍摄主要背景模糊肖像效果,也可以是长焦镜头,不会错过远处的细节。

1.摄影初学者至少应配备全画幅相机,配置约为:24-70镜头、50或85定焦,这基本上是最低配置。如果价格是,买一个新的几乎是1500。当然,如果你在经济实力允许的情况下买一个70-200和一个广角镜头,拍摄起来肯定会更灵活。

2.拍摄视频时,相机需要一个稳定器,云台等类似设备,使视频更加稳定,不抖动,观看效果好,价格在3000左右。

3.航拍无人机可以从天而下拍摄,适合拍摄远景和震撼画面,可以为视频增添不少色彩,也可以增加视频的印象。入门级有大江dji需要四五千。

4.后期制作也需要电脑来完成,电脑主要需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运行内存,二是屏幕色域。如果是台式电脑,6000或7000左右就能满足要求。如果是笔记本,至少要配备7000台电脑,但如果要非常流畅,估计要达到9000多台配置。

5、至少有两个闪光灯,一个引闪器,一个反光板,一个三脚架,这也是必要的。

6.如果配备运动相机,拍摄运动画面会更好,运动对象的拍摄效果也会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摄影百科:明基dcs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摄影百科明基dcs53》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喜欢小编的推荐,请继续关注。,给你不一样的人生。

明基dce53

基本参数

型号 dc e53

上市时间 2004

总像素 520万像素

有效像素 492万像素

光学变焦倍数 3倍光学变焦

数码变焦倍数 3.6倍数码变焦

操作模式 带部分手动功能

传感器类型 ccd传感器

液晶屏尺寸 2.5英寸

液晶屏特性 彩色低温多晶硅液晶面板

最大分辨率 2560×1920

短片拍摄功能 支持无限有声短片拍摄功能, avi格式, 320×240

镜头参数

光圈范围 f2.8-f4.8

曝光控制参数

曝光补偿 -2.0ev - +2.0ev, 1/3ev级调节

测光方式 中心重点测光,点测光,平均测光

iso感光度 手动,50,100,200,自动

白平衡模式 自动,日光,白炽灯,荧光灯1,荧光灯2,多云,手动

性能参数

快门 1/2-1/1000秒

闪光灯参数

机身闪光灯 内置闪光灯,模式:自动,强制,关闭闪光灯,防洪眼,夜景,闪光范围:0.5米-2.7米

外接闪光灯 无外接闪光灯

存储及连接参数

存储介质 sd卡,随机附带16m sd卡

数据接口 usb 1.1接口,av接口

其它参数

电池 可充式锂电,交流电适配器

重量 130g

尺寸 88.5×54.5×24mm

配件 可充式锂电,usb+电源+av三合一传输线-ac电源变压器,16m容量的记忆卡,相机袋,手绳,用户指南,软件cd(应用软件与驱动程序包含在内)

其它性能 微距:6cm/自拍器:10秒,2秒,10+2秒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