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连江林开庚纪念馆(推荐20篇)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占地面积1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5000平方米,展陈面积近18000平方米,馆藏文物史料20万余件。2014年接待人数达803.4万余人次,自1985年8月15日建成开放至2015年8月15日参观总人数6072.79万人次,来自美、日、德、英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人士近300余万人次,在全世界博物场馆中仅次于故宫博物院。那么,大家知道连江林开庚纪念馆吗?下面问学吧小编告诉你。

浏览

2826

文章

776

篇1:刘尔崧纪念馆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刘尔崧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尔崧纪念馆位于紫金县紫城镇安良居委会广场路中山公园正面。

刘尔崧(1899~1927年),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团中央委员、中共两广区委工委书记、广州工代会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执行委员等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广东青年运动的先驱,广东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1927年在广州“四一五”事变中,刘尔崧不幸被捕。4月,被杀害于珠江白鹅潭。

1986年,紫金县人民政府为纪念刘尔崧建立纪念馆。2008年4月重修,纪念馆坐西南向东北,单层一进三开间,中间突出为门楼,面阔23.5米,进深10米。门楼两条圆柱,楼面四周饰黄色琉璃瓦,墙用花岗岩石块砌成,置前廊,麻石栏杆,形式古朴。聂荣臻元帅题写馆名。内陈列刘尔崧生平事迹史料、照片以及革命早期用过的驳壳-、-等。

1994年3月,被紫金县委、县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12月,被河源市委、市政府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安良社区:安良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这幢外观呈银灰色,座南朝北,楼高四层的回字型建筑,原为江西大旅社,始建于1922年,1924年建成,采用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外观以具有西洋风格的水泥浮雕装饰门窗,楼内有一宽大的天井,天井里放有四口防火用的大水缸,显示出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格局。

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随着一声-响,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周恩来、起义总指挥贺龙、前敌总指挥叶挺、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朱德、军事参谋团参谋长刘伯承率领起义军两万余人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派的第一-,它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为了纪念这一伟大事件,1956年,人民政府建立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址就设在当时的总指挥部旧址内。

1927年8月1日凌晨2点,随着一声-响,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一座灰色五层大楼,见证了打响了武装---派的第一-,以及中国0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开始和人民军队的诞生。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西端洗马池“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内。旧址原是江西大旅行社,建成1924年,是一座灰色五层大楼,共96个房间。现在,旧址门首悬挂着陈毅手书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横匾,大楼的二、三层,已辟为4个陈列室和一个题词纪念室,以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图表、照片、文物以及参加南昌起义的老同志题词,生动地再现了南昌起义的光辉历史篇章。还按原貌恢复曾经举行过领导会议的喜庆礼堂,-工作过的25号房间,林伯渠的办公室兼卧室的20号房间,军事参谋团的办公地点9号房间,部分起义领导人住过的10号房间,以及在一楼天井两侧的警卫连和卫生处的部分住房。此外,三楼的展厅还陈列了一组-生平的照片。

交通

302洗马池站;2、5、25、33、229、232、305路瓦子角站

门票

免费(每天免费发放3500张参观券,请记得携带好-件)

开放时间

9:00-17:30(一般下午四点就不许进了,周一闭馆),9:10-11:00;13:30-15:30每半小时有讲解及设备播放景点位置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区中山路中段380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嘉善县博物馆、吴镇纪念馆

全文共 888 字

+ 加入清单

1986年11月21日,经嘉善县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嘉善县博物馆单独建制,1987年2月,县博物馆正式成立。馆址设在花园路45号梅花庵内。2000年9月,吴镇纪念馆新馆落成。2002年2月19日,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同意吴镇纪念馆单独立编。吴镇纪念馆与县博物馆合署办公,一套班子,统一管理,馆舍在吴镇纪念馆内。博物馆馆藏文物25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件,二级文物18件,三级文物300余件。

吴镇纪念馆位于嘉善县魏塘街道花园路178号,全馆占地面积3601.9㎡,建筑面积2078.88㎡。仿明清风格的建筑与700年的古迹相协调。馆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梅香竹修、鸟鸣鱼跃,古迹与新景交融,是江南著名的文化旅游胜地。

馆内主要古迹和景点有:梅花庵、吴镇墓、梅花亭、八竹碑、草书心经碑、梅花泉、洗砚池、千虹阁、仁本堂墨刻碑、古石碑、渔父图碑廊、竹谱碑廊以及吴镇陈列室、吴镇雕塑像、彩笔轩、寒碧亭、扇亭、林泉居、滴水假山、石桥小景等。

1981年4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重新公布吴镇墓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公布吴镇纪念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吴镇墓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镇(1280——1354)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道人、梅沙弥等,嘉善魏塘人,是我国元代四大画家之一。时人称为诗书画“三绝”。吴镇以终生隐居、擅画隐逸题材著称。在文人画鼎盛的元代,吴镇的作品独具风貌,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画的文化品质,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吴镇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吴镇墓,在梅花庵西侧。墓前有明万历嘉善知县谢应祥篆书“此画隐吴仲圭高士之墓”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镇陈列室分为三大部分:一、生平传略;二、艺术成就;三、高士风范。详细介绍吴镇的生平、家世、书画作品、高士风范以及后人对他的评价。

联系方式:

浙江省嘉善县魏塘街道花园路178号邮编:314100

电话:0573——840238040573——84033247

传真:0573——84033247吴镇纪念馆网站:www.wzjng.com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颜氏纪念馆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颜氏纪念馆位于连平县城南山公园山脚下。与县博物馆合为一处,整个场馆占地面积2000m2,建筑面积1000m2,基地展厅面积200m2。

该馆主要以传承践行“三十六字官箴”史料,集中反映清代连平颜氏祖孙三代为官清廉、亲民爱民、忠贞爱国的品行风范。基地的最大亮点是“三十六字官箴”。“三十六字官箴”是颜氏廉洁文化的精髓。“三十六字官箴”的全文是“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这段短小精悍的文字,以其深刻的内容、丰富的哲理和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成为历史上许多“清官”的座右铭,并受到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极力推介。

信息来源:南粤清风网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青阳宋冲宾山革命纪念馆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青阳宋冲宾革命纪念馆为池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青阳宋冲宾山革命纪念馆位于青阳县酉华镇宋冲村宋冲组,年代为民国,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2020年3月4日,池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池州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东、南、北三面分别以纪念馆基脚、东以基脚外各10米,西以偏屋基脚外各2米;南以基脚外各8米,北以基脚外各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东、西、南、北各10米内。

宋冲村:酉华乡宋冲村位于青阳县东南部,是原宋冲村与三元村合并的新村,也是一个红色革命老区和山区,距乡政府所在地5公里,东与泾县中村、厚岸、包合乡接壤、南与田屋村相连、西与酉华林场相连、北与二酉村相连。全村面积16.5平方公里,下辖12个村民组、396户、1385人。林山场面积17365亩、水田720亩、桑园320亩、茶园206亩。村内现有大型企业1家,有丰富的钨、钼。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凉城贺龙纪念馆

全文共 546 字

+ 加入清单

凉城贺龙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贺龙纪念馆位于凉城县厢黄地乡井沟子村教堂院内,修缮于1987年。纪念馆北距县城2公里,占地面积约一亩。整体建筑古色古香,院内因辟有花园、果圃、菜畦和林带,环境优雅怡人。

纪念馆分为三个陈列室,即居室、展鉴室和历史文物展览室。重点陈列了贺龙当年使用过的办公用具、生活用品和革命活动图片、资料等革命文物,此外还有高克林、杨植霖、布赫、白成铭、成枫涛、鲁平等20多位党和国家及省部领导的题词,生动展示了当年贺龙同志革命生前的丰功伟绩,。

1945年10月到1964年1月间,贺龙元帅曾率部三进凉城,展开了革命活动。在解放卓资县、凉城县及绥包战役中,贺龙司令员等曾率部三驻井沟子教堂制定克敌方略。如今在教堂柱子上还留有贺龙部队集训时贴写的几条标语:“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

信息来源:乌兰察布市人民政府

贺龙(1896-1969),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者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 原名贺文常, 字云卿。 湖南桑植人。 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生涯中,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在湖南省桑植县洪家关一户贫苦农民家庭。由于。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

全文共 846 字

+ 加入清单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诞生地——乌兰浩特市,是为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而兴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兴建的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区域自治的纪念性展馆,也是内蒙古第一座民族解放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地区民族解放历程的纪念性展馆。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矿泉街东端路北侧。

为反映和再现内蒙古民族解放和区域自治的历史进程,展示革命老区的发展成就,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于2006年6月在乌兰浩特市动工修建,2007年7月,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正式建成开馆。纪念馆建筑结构为四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平顶建筑,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

纪念馆总投资9600万元、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陈展面积3500平方米,由序厅、主展厅和英烈厅3部分组成,同时设有馆前广场,广场陈列有两门大炮。主展厅设4个单元:震撼的春雷、抗日的烽火、胜利的曙光、永远的丰碑;英烈厅设4个单元:革命先驱、还我河山、为了新中国、英勇的铁骑兵。

围绕内蒙古民族解放和区域自治60年历程,展览的主题定位是: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内蒙古的民族解放;没有内蒙古的民族解放就没有内蒙古区域自治的60年。通过图片、文物、场景造型以及声、光、电等各种艺术和技术表现手段,充分展示了民族特点、文化特点和区域特点。

馆藏

纪念馆馆藏文物及文献资料2123件,其中珍宝340件、兵器34件、历史图书1.5万多册。陈列品有飞机两架,坦克一辆,火炮4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3挺。各类长短枪28支,珍贵图片780多幅,各类文物、文献资料5480件。大型场景四处、群雕两座、单体雕塑2尊,艺术品58件。

地址

乌兰浩特市新桥东街洮儿河南路,乌兰浩特市新桥街以北、市委政府综合办公楼西侧。

开放时间

周一至周五9:30-11:30,14:30-16:30周末10:00-16:00

门票

免费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中共蓝田特别支部纪念馆

全文共 415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蓝田特别支部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蓝田特别支部是蓝田县成立的第一个党组织,也是西安地区成立最早的党组织之一。为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党的革命传统,蓝田县在原址按原貌修建了中共蓝田特别支部纪念馆。纪念馆占地5.8亩,其中房屋建筑面积400平方米,辅助设施2600平方米,绿化面积860平方米,共投资80余万元。纪念馆内设有“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在蓝田有较大影响的46位革命英烈生平简介展板、革命英烈在革命活动中的有关照片及遗物、中共蓝田县委组织沿革展板等。

1920年,受“五四”运动影响,在北京高等师范求学的蓝田籍学生田伯荫,回乡在孟村成立“勉学会”,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宣传马列主义。此后,蓝田进步青年侯德普、陈子敬等相继加入共产党。1927年4月,在孟村乡张郗河村由侯德普、陈子敬主持,成立了中共蓝田特别支部,侯德普任书记,隶属中共陕甘区委。1928年3月更名为“中共蓝田县委员会”。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全文共 1349 字

+ 加入清单

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鲁西南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创建于2009年5月,是以鲁西南战役为历史背景兴建的一处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亲笔题写馆名。

纪念馆座落在郓城县城东区宋江河东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纪念馆占地面积56000平方米,规划投资4134万元,建筑面积9600平方米。主要建筑包括7000平方米的主展厅、800平方米副展厅、30米高革命烈士纪念塔、5000平方米纪念广场、6000平方米景观区、国防教育区和烈士墓区等。目前纪念馆院内陈列有一架强5战机,一辆59式坦克,两门122mm口径火炮。主展厅藏有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和战争遗物,陈列文物为鲁西南战役和中共郓城党史有关文物,藏品共256件,其中珍贵文物4件。通过艺术展示,再现了炮火连天的战斗场景,展示了刘邓大军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展示了勤劳勇敢的鲁西南人民支援前线、建立新中国做出的卓越贡献!

该管先后被评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第二批“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开馆以来,一直免费对外开放,2011年被国家文物管理局纳入免费对外开放单位。

基地涉及人物简介

梁仞千(1912-1941),原名梁于振,郓城县武安镇洪王庄村人。1933—1937年,在济南省立一中高中部读书,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省立一中读书期间,任一中地下党党支部书记。1937年夏,党组织派他到鲁西发动群众,建立党组织,开展革命活动。期间,先后任鲁西工作团团长、郓鄄巨菏边区县委书记、八路军七支队政治部主任、郓城县第一任抗日县长、郓城中心县委书记等职。1941年赴延安参加党的“七大”,同年病逝于延安。

徐秋(1903-1940),原名徐秋香,湖南省平江县人。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1930年7月参加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先后任红军第一方面军某团部参谋、鲁西南军区后勤科科长、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1940年9月在郓城县南赵楼乡的一次遭遇战中,因寡不敌众,不幸中弹,光荣牺牲。

罗明星(1897-1939),字英三,郓城县罗楼村人。“九·一八”事变后,逃荒到吉林的罗明星不甘当-奴,团结煤矿工友,在吉林省九台县拉起抗日队伍,号称“三江好”义勇救国军。这支队伍转战周围十几个县区,多次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933年7月,罗明星的“三江好”义勇救国军加入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编为第十九支队,罗明星任支队长。1938年11月,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被日伪军残酷杀害。

樊诚(1913—1947),郓城县芦庄科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鲁西抗日自卫团(又称窝窝队),1939年3月,参加了著名的樊坝战斗。后到八路军一一五师民运部工作,先后任宣传干事、政治指导员、中队长、区委书记。1944年至1947年,先后任冀鲁豫军区第三军分区武委会主任、鲁中南军区武装部主任。1947年6月,在平邑县与敌人遭遇,激战5天5夜,英勇就义。

国防教育区陈列着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部赠送的一驾强-5战斗机、一辆59式中型坦克、一门66式152mm口径加榴炮、一门54式122mm口径榴弹炮和其它部队退役武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

全文共 937 字

+ 加入清单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景区位于革命老区左权县麻田镇,距左权县城45公里,距山西省会太原195公里。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景区分八路军总部旧址和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两部分。总部旧址占地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于1980年对外开放。2011年以来,投资2000余万元,本着“修旧如旧、以期恢复四十年代抗战时期旧貌”的理念,对总部大院、邓小平旧居、左权旧居进行了修缮,并对中共中央北方局、野战政治部、后勤部、北方局党校、鲁艺学校、《新华日报》报社等旧址进行了恢复,让游客真切体验和感受到当时八路军的真实抗战生活。2007开工建设,2012年9月竣工的纪念馆总投资1.2亿元,是山西省红色旅游景点中展览路线最长、文物实物最多、内容最全的专题纪念馆。纪念馆位于麻田镇上麻田村西山脚下,与麻田总部旧址相互呼应、融为一体,是集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馆占地总面积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展陈面积达3800平方米。展陈分三层:一层为八路军总部历史陈列,二层为左权县历史贡献陈列,三层为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太行新闻史陈列。主要展陈内容包括:八路军总部历史陈列、抗战中的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革命根据地的新闻工作、华北抗日根据地首府左权,共展陈实物6000余件。展陈采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通过丰富的革命文物、实物资料,充分展示在抗日战争期间顽强抗敌、浴血奋战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和革命精神,彰显了左权县在八年抗战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

地址: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麻田镇麻田村

电话:0354-8855002

麻田镇:左权县辖镇。1958年设麻田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117平方公里,人口1.4万。左(权)涉(县)公路、阳(泉)涉(县)公路、阳(泉)涉(县)铁路过境。辖上麻田、下麻田、云头底、南窑、树坪、军寨、上口、下口、东坪、上南会、下南会、武军寺、菜园、稻地、小目口、苏公、前紫城、后紫城、圪料山、峧沟、老十亩、土崖上、大林口、大林峧、坪树、南蒿沟、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赵登禹纪念馆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赵登禹纪念馆是1995年经原菏泽地委、行署同意成立的全国唯一的一家纪念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赵登禹将军的纪念馆,是我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纪念馆由四部分组成,以大量翔实的照片和文字资料、实物以及为之创作的画面,生动地再现了赵登禹将军不同时期的光辉形象,讴歌了赵登禹将军一生崇尚的民族气节和顽强抗战的英勇事迹,以启迪我们牢记日本帝国国义侵略中华民族遭受空调浩劫和灾难的历史、国家贫穷落后就要挨打受欺辱的惨痛的历史教训。

抗日名将赵登禹将军,菏泽市杜庄乡赵楼村人,1898年5月16日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他自幼生性刚毅,一身正气。16岁随爱国将领冯玉祥从戎,剿匪平霸,屡建奇功。“9.18”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民族存亡危在旦夕。1933年3月5日赵登禹奉命率部奔赴抗日第一线——长城喜峰口,在喜峰口与日寇挥刀肉搏,血战十余日,歼敌四千余人,举国振奋,民族扬威。至此赵登禹名声大振,被提升为师长,驻守北平、河间一带。1937年7.7卢沟桥事变,赵登禹临危受命为南苑前线总指挥,在与日寇激战中于7.28日壮烈殉国,年仅39岁,实践了他“为国战死沙场,死而无憾”的诺言。赵登禹将军为国而死,重于泰山。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自豪,是菏泽人民的驳倒和自豪,他的爱国义精神和英勇壮举将永远受到中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血防纪念馆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血防纪念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余江县“血防纪念馆”是江西唯一、全国最大的血防展览馆。该馆始建于1978年10月,座落于余江县城中心区域,由著名书法家吴作人题写馆名。全馆占地面积6483平方米,建筑面积2345平方米,为四舍院式结构,建筑风格朴实、壮观。正门前景中心广场,与广场另一侧的“血防纪念碑”遥相呼应。纪念馆主体部分高12.66米,正门外廊两则耸立8根高11米的方柱,柱顶额枋装饰“春风杨柳”、“白云飞燕”浮雕图案,与诗词意境相得益彰。展厅环绕内庭排布,厅厅相连,自然流畅。内庭设计雅致,水池、拱门、踩石、花木错落其间,令人心旷神怡。

馆内由序幕厅、第一展厅(苦难篇)、第二展厅(消灭篇)、第三展厅(巩固篇)、第四展厅(变化篇)以及余江名人厅等六部分组成。展览以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全景式地展示了余江人民在中国0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消灭血吸虫病、巩固血防成果的完整过程;以大量的实例突出体现了我党的根本宗旨,诠释了“-”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开馆以来,先后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二百余万人。1998年,被鹰潭市命名为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2001年,被江西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信息来源:鹰潭市人民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苏丹登基银禧纪念馆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文莱是一个“主权、民主和独立的马来穆斯林君主国”。文莱宪法规定,苏丹为国家元首,拥有全部最高行政权力和颁布法律的权力,同时也是宗教领袖。全国设宗教、枢密、内阁、立法和世袭等5个委员会(1984年独立后,-会停止运作,内阁委员会改为内阁政府),协助苏丹理政。

苏丹登基银禧纪念馆也称苏丹纪念馆,是1992年文莱为了庆祝苏丹登基25周年银禧纪念而兴建的。纪念馆位于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中心,是经对原温斯顿丘吉尔纪念堂(Winston Churchill Memorial Building)修改、扩建而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私人住宅。苏丹纪念馆内展出的物品主要是苏丹陛下以及皇室成员在重要庆典活动上,使用过的物品,包括现任苏丹登基时所用的传统御用战车、镶有宝石的皇冠、令牌、皇室活动相片等,俨然一座皇室博物馆。

Royal Regalia Museum

必去理由:世界上最大的私人住宅

景点所在大洲: 亚洲【Asia】

景点所在国家/地区:文莱[Brunei]

景点所在省、州:汶莱摩拉县 [Brunei-Muara District]

景点所在城市:斯里巴加湾市 [Bandar Seri Begawan]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运东地委革命纪念馆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运东地委革命纪念馆位于聊城市经济开发区韩集乡迟桥村东首。

运东地委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在冀鲁豫边区建立的一个地级机构,最初辖聊城、茌平、博平、清平、齐河、东阿等县,与当时的鲁西北地委同时存在。运东地委于1939年春在博平小李庄成立,1940年迁驻茌平南部迟桥、大白一带农村,1948年6月迁驻聊城,1949年8月平原省建立后并入聊城地委,地委建制撤销。今韩集乡迟桥、大白一带是运东地委、专署、军分区的常驻地,在此,运东地委领导全区300万英雄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运东地委革命纪念馆建成于2009年6月。纪念馆坐北向南,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由著名学者、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题写馆名。纪念馆第一展馆面积60平方米,馆内灯光设计独特,大红地毯铺地,设有展板25块、图片156幅,以生动详实的图文资料真实再现了运东地委领导全区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直至革命胜利的历史过程。展馆内另设展柜7个,采用透明钢化玻璃制成,陈列了当年实物12件,其中有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当时在茌南游击高小读书时用过的碗、盘,茌南老百姓为八路军伤员煎药所用的砂锅等。纪念馆院内还陈列了运东地委机关所在地军民生活使用的工具3件。

作为聊城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上的重要景点,每年都有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迟桥村:聊城高新区韩集乡迟桥村共有人口1155人,320户,党员30名,耕地2023亩,村“两委成员”4人。近年来,迟桥村在韩集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紧紧围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以完善文化设施、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以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多办实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少年英雄林森火纪念馆

全文共 887 字

+ 加入清单

少年英雄林森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少年英雄林森火纪念馆位于坎门街道解放南路林森火小学校园内。林森火(1933~1950),生于玉环坎门。9岁进坎门西头小学读书,勤奋好学,尤爱绘画、木刻、泥塑。1947年4月被推选为坎门少年先锋队队长,1948年改任坎门儿童团团长,1949年转学到坎门中心小学。林森火受革命思想的熏陶,带头秘密创办红色图书馆,传阅进步书籍;参与地下党组织的反粮食漏海斗争,日夜监视不法商人活动;配合地下党和民兵递送情报、张贴标语、分发传单、转送军需物资、侦察敌情、送警告信等。

玉环解放初期,他带领儿童团员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宣传党的政策,在国民党军不断骚扰坎门时,配合民兵站岗放哨,为部队当向导、运送茶饭、传递情报。1950年4月30日,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1月20日,国民党军分数路偷袭县城和坎门,他帮助解放军炊事班烧水做饭,不幸中弹牺牲,年仅17岁。时任中共玉环县委书记丁世祥率全县人民为林森火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玉环县委员会号召全县青少年向林森火学习。林森火事迹编入当时的小学课本。1983年2月5日,被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

为纪念林森火烈士,当地政府将林森火生前居住的小菜场巷改名为“森火巷”。1983年11月,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林森火》一书。1985年3月,共青团中央少先队工作委员会和四川省儿童出版社联合出版《中国现代少年英雄传》,林森火被列为全国13位现代少年英雄之一。1998年9月,浙江电视台拍摄了反映林森火英雄事迹的电视剧《大海与少年》。20世纪50年代,坎门区中心小学(原址在钓艚岭北麓岩下堂)创建少年英雄林森火纪念室。1987年10月,全国妇联主席康克清为少年英雄林森火塑像题词。1995年再次扩建,改纪念室为纪念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题写馆名“少年英雄林森火纪念馆”。因后沙街拆迁,在坎门海港新校舍重建纪念馆,于2010年11月20日隆重开馆。

少年英雄林森火纪念馆于1991年被公布为玉环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6月公布为台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3年1月被公布为浙江省党史教育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

全文共 1465 字

+ 加入清单

桐庐县新合乡是杭州市的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期,该乡曾是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活动的根据地和巩固的后勤基地,现留有金萧支队被服厂、修械所、金萧报社、后方医院、干训班、后勤部等党史胜迹旧址、遗址12处。为了继承和发扬革命的光荣传统,1996年新合乡党委、政府在雅坊村设立金萧支队陈列室,并被列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坐落于桐庐县新合乡山桑坞自然村村口。它是在金萧支队陈列室的基础上,择址重建的,并于2006年5月在金萧支队后勤基地总部所在地——山桑坞落成。该馆总占地4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650平方米,总投资100余万元,每年有15000人左右前来参观瞻仰。

1945年9月底,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奉命北撤后,留下坚持原地斗争的同志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先后建立路西人民救国先锋队、会稽山人民--游击司令部,与国民党-派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1948年9月15日,在浦江马剑乡石门村(今属诸暨市)重建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

金萧支队建立后,以浦江、诸暨、桐庐、富阳毗邻地带为游击根据地的中心,在桐庐四管乡(今新合乡)先后建立被服厂、修械所、金萧报社、后方医院等后勤机关,并以游击根据地为依托,接连进行七次外线出击,扩大游击根据地,先后建立路西、江东、江南、路北、江西5个县政府和江北、严衢、天目3个办事处。1949年4月中旬,一举粉碎国民党216师、203师对游击根据地的围剿。

1949年4月底至5月初,在解放大军进军浙江的形势下,金萧支队先后解放分水、新登、临安、萧山、桐庐、浦江6座县城;配合大军接管吴兴、富阳、建德、寿昌、兰溪、金华、义乌7座县城;并成功策动国民党湖州专员公署专员率部投诚。5月18日,金萧支队与南下干部在桐庐胜利会师。5月22日,金萧支队奉命撤销建制进行整编,光荣地完成历史使命。

为了继承和发扬革命光荣传统,1996年新合乡党委、政府在雅坊电站内设立金萧支队陈列室,并被命名为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于陈列室仅50多平方米,不适应开展大型教育活动,2004年7月,中共桐庐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新合乡革命老区新建浙东人民解放军金萧支队纪念馆。纪念馆于2005年6月动工,2006年5月竣工,占地总面积4000余平方米,主体建筑高三层、建筑面积650平方米,附属建筑有金萧支队纪念亭、革命烈士纪念碑和政委张凡、支队长蒋明达的纪念墓,以及停车场和园林等,总投资100余万元。

1948年9月,金萧支队后勤部、被服厂、金萧报社、后方医院、修械所等先后在桐庐县四管乡(现新合乡)建立。四管乡位于桐庐县南面的边远山区,与诸、浦、富三县接壤。这里山高林密,地势峻险,易守难攻,进退自由,隐蔽方便,是国民党鞭长莫及的“四不管”地区。

后勤部作为后勤基地的管理机构也从小到大发展到10多人,并成立党总支委员会,以党组织为核心,加强后勤工作的领导。所属后方医院、被服厂、修械所、联络总站等单位先后成立党支部和直属党小组。据不完全统计,到1949年5月,金萧地区各县解放止,后勤部共有党员35人。

信息来源: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新合乡:新合乡位于桐庐县境内东南部,东南北三面与诸暨、浦江、富阳毗邻,西北与凤川相连,乡政府驻地外松山,是地道边陲山区乡。全乡总面积7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003亩,山林10万亩,辖有5个行政村,22个自然村,总人口5500余人,近一半是钟姓。 辖地旧属水滨乡,民国27年(1938年)为四管乡。1950年分设新四、新民两乡。1956年6月两乡合并为新合乡。1。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东营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

全文共 422 字

+ 加入清单

东营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营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简介

垦利县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有着发展“红色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其前身垦区是当时山东六大战略区之一清河区(后改为渤海区)党政机关所在地,其政治中心“八大组”就设在现在的永安镇政府所在地。这里无边无际的芦苇荡和荆棘丛林成为当时垦区人民抗日杀敌的大战场,永安镇是当时渤海军区兵工厂、印钞厂、被服厂、《渤海日报》、子弟学校、抗日剧团所在地,是革命前辈马耀南、杨国夫、-战斗过的地方,是小说《海啸》的主要发生地,被美誉为清河区的“小延安”。为铭记历史,教育后人,发展红色旅游,垦利县委、县政府决定在永安镇(原八大组所在地)建设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渤海垦区革命纪念馆建筑面积2460㎡,原军委副主席-同志题写了馆名。纪念馆共设九个展厅,报告厅中展出了部分在垦区战斗过的老领导、老战士及各级领导的题词,其他展厅分别是垦区革命史和民俗展。

山东东营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扬州苏东坡纪念馆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苏东坡纪念馆

苏东坡是欧阳修的高足。宋仁宗嘉佑二年,当时已是“海内文忠”的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对青年苏轼的文章大加赞赏,在苏轼还在等待科举结果的时候,欧阳修已为他的仕途铺设了道路。尽管后来苏东坡官场上屡屡受挫,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却从此名垂千古。

元丰二年,中年苏轼路过扬州,登平山堂,作《西江月 平山堂》,以怀念已去世十年的这位恩师:“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元佑七年,即欧阳修去世20周年的二月,56岁的苏东坡调任扬州知府;当年八月离任,历时半年。苏东坡在平山堂殿后修建了谷林堂。堂成之日,苏东坡赋诗《谷林堂》。堂名“谷林”,取自苏诗“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之句,深寓着苏东坡对恩师的高山仰止。

“谷林堂”和“平山堂”一样,后毁于战火,亦于太平天国战后由盐运使方浚颐重建。现堂上的“谷林堂”匾额,为扬州浅刻名家黄汉侯集自苏东坡法帖。堂内东壁,悬扬州当代书画家李亚如草书苏诗《谷林堂》;西壁,悬扬州国画院的画师们集体创作的《赤壁夜游图》。

在谷林堂开设的苏东坡纪念馆,与欧阳修纪念馆同时开馆,以纪念北宋文坛上耀眼的双星。馆内两厢为苏东坡事迹图片展,正厅中铸苏东坡蜡像一尊。坐于案前的苏东坡蜡像英俊飘逸、风骨依然,似乎在构思着千古名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会理县红军长征纪念馆

全文共 631 字

+ 加入清单

会理县红军长征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城厢镇东街8号。房屋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面积404.32平方米,砖木结构,三重厅堂布局。红军长征过冕宁时,曾作为红军总司令部驻地,1935年5月3日,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在毛泽东、-等同志领导下,从皎平渡巧渡金沙江进入凉山,历时31天,在短短的31天中,中央红军在冕宁建立了入川以来的第一个革命政权——冕宁县革命委员会;建立了入川以来的第一个革命武装——晚期冕宁县抗捐军,1935年5月23日,毛泽东曾在此接见彝族代表果基达涅及0冕宁地下-表。

1965年辟为红军长征纪念馆,至今仍保留了当年毛泽东接见彝族代表和地下-表的厅堂布局原貌,并陈列文献、文物、图片近200件。在馆内展出的文物中有红军进入冕宁后以-总司令的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在这个布告中第一次提出了“红军万里长征”这一词,从此,“长征”一词从冕宁传遍凉山,传遍全国乃至全世界。1980年7月7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红色旅游工程启动后,该处被列入全国百个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地址会理县环城西路中段2号

联系电话0834-5622047

服务时间全年错时延时免费开放,每周一至周日开放,夏季时段(5月1日至10月31日)为8:30—20:30(20:00停止入场);冬季时段(11月1日至4月30日)为8:30—19:00(18:30停止入场)。

交通线路公交车3路、出租均可到达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赵尚志将军纪念馆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赵尚志将军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1984年宝泉岭农场管理局决定在宝泉岭农场场区的北山坡上兴建赵尚志将军纪念馆、纪念碑。1984年由宝泉岭管局共青团员、少先队员捐款,修建成了赵尚志烈士纪念碑,一九八五年,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拨款修建了赵尚志将军纪念馆,于一九八八年正式对外开放,展出赵尚志将军的英雄事迹。这里已被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立为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黑龙江省全民国防教育领导小组立为黑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宝泉岭分局人民武装部立为全民国防教育基地,宝泉岭高级中学立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参观者来此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各种纪念活动。

赵尚志,1908年10月生,辽宁省朝阳县人,1919年随全家-哈尔滨,早年投身学生-。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同年冬受党组织派遣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青年军人联合会。1926年5月,因对蒋介石策动的-的“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不满,毅然退出黄埔军校,按照党的要求,回到哈尔滨参加革命活。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