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最早的医方著作(实用20篇)

浏览

4811

文章

108

篇1:中国古代数学著作有哪些?揭秘中国古代数学著到底有多厉害!

全文共 148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中国古代数学著作其实大家也应该还是比较的没什么感觉的,小编反正觉得中国古代怎么会有数学呢?好像并没有啊,但是古代人又是怎么算账的呢?其实这些也都是很有意思的问题了,所以在理论上我们的印象好像就是说中国古代好像并没有数学什么的,但是其实这些都是谬论啊,中国古代的数学真的多之又多的,那么具体又有哪些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

中国古代数学著作有哪些?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著作有《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孙子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孙丘建算经》、《海岛算经》、《五经算术》、《缀术》、《缉古算机》等10部算书,被称为“算经十书”。

揭秘中国古代数学著到底有多厉害!

其实中国古代并没有科学这个东西,大家日常还是比较迷信的,很多东西都没办法去解释。不过在数学方面,从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第一部数学著作,可以说中国人数学好也是一种传统了。如果放大来看的话,中国古代的数学水平到底有多厉害呢?可能在清朝以前都是领先的,而且明朝更是达到了鼎盛时期。因为在当时发现了一部著作,其中的定理是能写出完整的证明过程的。其实发现结论不难,证明结论是对的才难。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除耳熟能详的火药、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外,中国的古代在数学中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不容忽视的。

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用来计算的算筹,至公元前一世纪,更是出现了《周髀算经》这一部数学著作,而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勾股定理在此书中就已提出,在此之后的《九章算术》、《海岛算经》、《孙子算经》、《四元玉鉴》等数学著作进一步将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带向新的高峰,但在进入明清之后,随着封建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对思想的管控也愈发紧,带来的直接影响便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缓慢,而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发展更是受到冲击,在明代之后逐渐出现断层,但直至《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的被发现,才让世人了解明代数学发展的水平。

王文素,约生于1465年,字尚彬,山西汾州人,出身于晋商家庭,或许是出身于商人家庭,因而王文素对于珠算十分感兴趣,在成年之后,对于数学的研究,可谓是手不释卷。至明朝武宗八年(1513年),其旷世著作《古今算学宝鉴》终于问世,可惜的是由于资金的不充裕,因而未能大量刊印,嘉靖元年(1522年),已六十岁的王文素对《古今算学宝鉴》重新修订并命名为《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二年后在他人的资助下终于得以大量印刷。

《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全书共四十二卷,二百零三条,三百一十七诀,一千二百六十问,订为十二册。该书对璎珞图、连环图等数字排列纵横图进行了大量的复杂研究,其中的一些研究方法如正等测图法更是超越了同时期的研究,而在一些问题的运算方法上,较前代数学家不同的是,王文素强调以算法为中心,即首先将问题整理分类,但在对问题进行计算时却以运算方法为分类根本。该书最大的特色就是书中的例题全部来源的现实生活之中,加、减、乘、除直至复杂的开方全部是由王文素采用珠算计算,因而《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也被称为中国的第一部朱算书。

王文素的《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由于内容涵盖量之大,运算方法之先进,被现在数学研究者公认为明代数学研究的最高水准。由于研究之费心,成书之困难,王文素自言道:“诸家算籍甚差讹,暮玩朝参已证磨。有意刊传财力寡,无人成就恨嗟多。鲁麟直得逢尼父,楚璧须还遇卞和。良马若非遇伯乐,盐车困死告谁何。”但经历明末战乱以及清末民初的军阀混战,《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险些失传,直至1935年,在北京图书馆的旧书堆中被人发现,由此《新集通证古今算学宝鉴》才重新回到世人眼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谁写的

全文共 391 字

+ 加入清单

《泛胜之书》是西汉晚期泛胜之书的一部农业著作,一般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农业书籍。《汉书艺术文志》录制了《泛胜之书》18篇,是后世的通称。《泛胜之书》、《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是中国古代四大农书。

泛胜之生不明,生活在公元前1世纪西汉末。泛胜之人是泛水人(今山东省曹县北部),著名的古代农学家。《泛胜之书》是西汉晚期汇编的一部重要的农业作品。书中编写了黄河中游耕作原则、作物栽培技术、种子育种等农业生产知识,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

中国劳动人民积累了数千年的耕作经验,留下了丰富的农业作品。先秦书大多包含农业章节。泛胜书总结了当时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描述了耕作原则和作物栽培技术,对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闻名于世。

泛书早逝,北魏贾思协《齐民要术》多所征引。清人的编辑最好是洪颐的编辑。今人石声汉写了《泛胜之书今释》,万国鼎写了《泛胜之书》。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李白的代表作 李白有哪些著作

全文共 287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qiānɡ)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十五岁时已有多首诗作,并且开始得到了一些社会上流人士的推崇。二十四岁时,李白离开故乡,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写诗文娱乐。次年,李白厌倦了御用文人生活,离开了宫廷。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因参加永王东巡而被判罪长流夜郎。几年后,李白重获自由,最终在当涂县病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老的数学著作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埃及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化发达地区之一。它位于尼罗河的两岸。大约在公元前3200年,经过近800年的斗争,整个埃及的领土被统一了。

由于尼罗河的定期洪水,古埃及数学应运而生,以测量洪水后的土地。

现在我们对古埃及数学的理解主要来源于两本用象形文字写成的书。一本是伦敦的书,另一本是莫斯科的书。伦敦最初是在古埃及首都的废墟中被发现的,1858年被英国人莱因哈特买下,因此得名莱因哈特纸莎草。纸莎草是一种生长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水生植物,形状像芦苇。那时,人们把它的茎一层一层地撕成薄片,可以写字。这本书长550厘米,宽33厘米,是埃及僧侣阿莫斯写的。它写于公元前1700年左右,至今已有3700年了。这本书的标题是“阐明物体中所有黑暗和秘密事物的指南”。这本书由三章组成:一章是算术,另一章是几何,第三章是杂项主题。总共85个题目,大概是当时实用的计算手册。

莫斯科最初于1893年被俄罗斯收藏家收购,并于1912年转移到莫斯科博物馆。它写于公元前1850年左右。这本书记录了25个问题,但不幸的是它没有卷首,也不知道书名。

在这两张纸莎草纸中,不仅有单变量方程的计算,还有当时的埃及评分算法。在应用问题中,它涉及食品、酒精、畜牧业和粮食储藏。特别是,一些计算问题非常出色。

这表明4000年前人们已经应用数学来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

全文共 373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是《氾胜之书》。《氾胜之书》创作于西汉晚期,作者是西汉著名农学家氾胜之。全书主要记载了农业耕作原则和农作物栽培技术,总结了古代黄河流域的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经验。

《氾胜之书》的介绍

《氾胜之书》成书于西汉,与《齐民要术》、《农书》、《农政全书》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氾胜之书》全书一共18篇,主要描写黄河中游地区常见的耕作习惯、农作物栽培技术以及种子选取孕育等知识。《氾胜之书》所反映的农业生产技术包括应用综合栽培技术、不同作物必须有不同的栽培方法等等知识。《氾胜之书》首次记载了“区田”技术。这是一种园艺式的精耕细作高产的耕作技术。

《氾胜之书》的作者是氾胜之,氾胜之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喜欢研究农业技术,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知识。他深入到农业生产实践中去,总结黄河流域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他推广了新的耕作方法——“区田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药学著作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本草纲目》全书约有200多万字,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成了我国药物学的空前巨著。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

《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达尔文称赞它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明代医圣李时珍,出生于湖北蓟春县,曾在太医院任职。从1565年开始,分别前往了广西,广东,安徽,河南等地,收集各种药材标本,以及向民间的渔民,猎人,樵夫等学习,收获了不少药方,历经几十年的时间,不断的积累和总结经验,才编撰出了本草纲目这本医学巨著,其中还提出了科学的药材分类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国第一部近代光学著作——《镜镜詅痴》

全文共 1810 字

+ 加入清单

《疯狂的镜子》是中国第一部关于光学及其相关应用的科学专著,对后代具有重要意义。

光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而古老的分支,它的相关研究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的东西方。

在我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古人在这一领域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并有记载和流传。北宋科学家沈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在纸窗上开了一个小孔,让风筝在窗外高高飞舞,让房间内的纸屏风上出现远处宝塔的影子。他发现当风筝飞得很高时,影子也随之移动,当风筝向左飞时,影子向右飞,风筝向右飞,影子向左飞。宝塔的影子也被发现倒挂着。这显示了光反射和反转图像之间的关系。

沈括实验图表1

沈括实验图2

此外,元初科学家赵有勤在《葛·心香书》的《一点弱点》中描述了一次大规模的光学实验。他首先在地下挖了两个圆形陷阱。圆形陷阱的上盖有一个中间有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孔的盖子。通过它,可以只进行一个条件不同的对比实验,以研究针孔(大小和形状)、光源(形状和强度)、图像(形状和亮度)、物距和图像距离之间的关系。将1000多支蜡烛分别插入两个圆盘中,放在陷阱底部或桌面上,作为实验的光源。这个实验证实了光的直线性,定性地显示了图像的亮度和光源的强度之间的关系,并且涉及到光的照度和成像理论。

这在古代是罕见的。因为古代人对光的理解是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不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的,所以西方在这一领域的进步实际上远远领先于我们。直到18世纪上半叶,《疯狂的镜子》一书的出版,才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疯狂的镜子》的作者郑是安徽省歙县人。当他年轻的时候,他以广泛的兴趣和良好的阅读而闻名。与当时的文人一样,郑原本想走的是学高人一等、官学兼优的传统道路,但当他考入监狱后,他对做官渐渐失去了兴趣。一方面,他被刻板的写作所限制,不想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陈词滥调上。另一方面,他深深地意识到,与当一名官员相比,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视野是一个人在短暂的一生中应该做的事情。结果,他毅然离开了家乡,背着行李开始了几年的旅行。随着他游遍长江南北,他逐渐将研究重点放在与科学相关的领域,如力学、热学和光学,并注重收集材料进行物理研究和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实验。

郑相(网络图)

据传说,郑最先对光学感兴趣,还有一个小故事。道光初年,当他去扬州旅游时,他和他的朋友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偶然看到了灯影戏。这出戏现在已经站不住脚了,但它却深深地吸引了郑的目光,以至于他停了很久。直到他的朋友们大喊大叫,他才不情愿地离开。临走后,他没有忘记,而是一直在思考着灯影戏的成像原理。在扬州的几个月里,他经常去过元宵节,并逐渐认识到物体、图像和镜子之间的关系。他还意识到物体的图像可以被获得,因为物体可以通过镜子被拍摄。他立即与其他人讨论,并在遇到任何经验时做笔记。经过十多年的不懈研究,他终于写出了中国近代第一本系统阐述几何光学、光学仪器和制镜技术原理的科学著作《镜的疯狂》。

《镜子是疯狂的》(网络图)

出版于1847年的《疯狂的镜子》的标题令人费解。第一个词“镜子”是一个动词,意思是“拍照”,而“愚蠢”的意思是“没有任何天赋,但喜欢炫耀”,这实际上是一种谦虚。该书书名的直译意思是“我对照镜子现象的浅见”。该书分为五卷四部:明原、井磊、史源和左书。第一部分相当于基本原则。第二部分讲述了镜子能反射光线或让光线通过的原因,以及镜子的材料、颜色和形状。第三部分论述了凹透镜、凸透镜和透镜组的原理和成像特点,这是本书的中心,也是郑最有力、最成功的部分。第四部分是实践,在理论指导下制作各种观察镜。该书还介绍了幻灯机的原理、装置和调制方法,并介绍了几种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的方法,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科技宝库。从内容安排来看,《疯狂的镜子》的逻辑结构非常严谨,对光学各种相关问题的讨论也非常全面。《中国光学史》载有:“它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几何光学专著,也是中国古代物理学史上第一部科学专著。”

然而,遗憾的是,郑虽然独立地发展了一套光学理论体系,但对后来光学的发展并没有产生很大的影响。张父和艾于1853年联合翻译了《论光》。在后来者的眼里,西方引进的理论肯定比郑的理论优越。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大多数人把目光转向了新翻译的西方科学书籍。与西方成熟且仍在发展的理论相比,《疯狂的镜子》一书可以说是毫无胜算,并逐渐被人们所忽略。尽管如此,它在我国古代科学经典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史增添了许多色彩,并将永远为后代所铭记。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美啊,画家出手的彩版本草著作就是不一般!

全文共 2943 字

+ 加入清单

唐宋时期,中药达到高峰,对中国古代自然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成就与当时文化科技的发展、统治阶级的倡导以及官私作品的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因此,古代的中医典籍已经进入了一个宏大的医学自然史体系。其中,现存最早的地方本草彩绘颇具特色。它不是由医学专家如《本草纲目》写的,而是由一位不知名的老画家写的...

这位老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南宋嘉定,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黄城郊区,在西湖和钱塘江之间,有一座山叫黄愚山。在黄愚山的西侧是一个叫做磁云岭的山脊。灵溪山山腰上有一座古朴典雅的庭院,名叫陆。充实、实践、意义;这意味着这座山又高又陡。这三个字合在一起的意思是“爬上又高又陡的山岩”

山路尽头是黄愚慈云岭(网络图)

从“鲁”三个字来看,医院的主人一定是个有学问的人。夜色如画,这位60岁的学者在书房里踱来踱去,神情焦虑。油灯随着他的影子不停地晃动。他的名字叫王杰。他出生在琅琊(今山东省胶南县琅琊台),年轻时当过内阁元帅。他退休后去了临安。

王杰不仅学会了致富,而且还有两项技能:第一,他精通医学,经常在山脚下治病;第二是绘画艺术,画好人物风景。在这两个人当中,人们更多地称赞他的药,这可能是抢救死者和伤者的结果。

这正是王杰担心的。他喜欢国画,隐居的初衷是为了画一些好的作品。毕竟,他从中年开始就学习了马援(注1)等艺术家的技巧。经过多年的沉浸,他达到了完美的水平。尽管如此,他在绘画领域仍然默默无闻,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有太多伟大的艺术家。仅南宋画院就有唐力、刘松年、马援等120余人。

马援作品集(源于薛晓石的博客)

王杰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人,这可以从“鲁燕洵”的命名中看出。经过反复思考,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寻找另一种方法将中国传统绘画融入到古代的《本草纲目》中。

我们之所以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决定,是因为中国古籍的彩色版本领域几乎是空白的。从唐代开始,当苏静编辑《新本草》时,中国古代的本草典籍就开始创造医学和自然史的宏大形象体系。尽管在这本书的序言中有这样一个记录“世界上所有的人,世界上所有的人,世界上所有的毒品...书画的描述,以及对普通事物的描述”,它在宋代早期就已失传,只在后来的草药典籍中发现。作为这一体系的新成员,《图经本草》、《郑雷本草》等书呈现出一个黑白世界,书中的作品并非画家所作。

“虽然磁云岭周围有很多草药,但只有200种能确定它们的名称、用途等。如果我编一个彩色编码版的《本草纲目》,当人们得了小病时,他们就不必去市场或找医生了。他们可以自己看地图。”(在此期间,有许多草药可用于医学,其中只有200种可以通过它们的名字和使用者来识别...很容易得到,这幅画的初衷也是真实的。) )面对枯黄如豆的灯,老人,“当然,给后人留下一幅色彩斑斓的图谱来研究临安一带的药材不是一件好事!"

《新修本草影》一书(网络图)

彩色图谱不寻常。

自从他许下了他的大愿,王杰就关上了他的门来感谢客人,并致力于创作多彩的草书经典。想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冷静下来,指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总结了几条高效的创作原则。首先,他主要选择磁云岭周围的药材作为观察和写生的绘画对象。二是将画家马援、夏贵的“截取”山水画方法运用于草书经典的绘画中,以精美的乡土绘画展示整体。第三是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绘画,避免医学知识不足的缺点,只记住文字部分的味道、功效、片面和别名,而不描述植物的形态。

经过三年多的艰苦努力,公元1220年,完成了一本名为《鲁本草》的彩色地图集。这本书由三卷组成,展示了慈云岭周围的206种草药。书中有每种药物的地图,主要记录了性味、疗效等。每种药物。这些医学图片都是从生活中画出来的,植物的一些部分被切掉以显示整体,这是美妙而独特的。从技术上来说,药物的绘画采用了南宋画院的双钩着色法,即先用小毫米画出形状,然后一层一层地绽放,以生动地表现花木的形状。著名药理学家赵恩煌先生曾说:“这幅画中的朱砂是绿色的,而且是真的。铁画银钩古朴而有力。”

《鲁燕洵本草之影》(网络图)

美丽!《鲁燕洵本草》中栩栩如生的草药图像

《鲁燕洵本草》用工笔勾勒植物细节(网络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鲁本草》为代表的彩色版《草图册》由于记录准确、形象生动,其价值越来越明显。就写实主义和绘画技巧的准确性而言,这本书可能是中药图像史上最好的。同时,正如王杰所料,《鲁燕洵本草》作为一部地方本草图册,对南宋时期杭州的民间医药研究和本草考证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由于王杰的医学水平有限,在《燕洵本草》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名与实不符,图文不一致等。此外,书中还有20多种药物表明“其药用价值仍需检验”。

漂泊的浮萍感叹着生活的经历

《鲁本草》自问世以来,一直没有受到世人的重视。毕竟,国家是困难的,蒙古军队处于压力之下,法院太忙而不能照顾自己。谁这么在乎?很快,这本书被内部政府收集,并由个别医生转移。一个宁静的夜晚,仍处于暮年的王杰孤独地死去。

《燕洵本草》的原版在战争中丢失了。

200多年后,明代市场上出现了一本彩色的《鲁燕洵本草》手稿,上面绘有202种生动的草药。雷虎,当时的作家和医学专家,当他从家人那里拿到成绩单时,大声欢呼。因此,他在《燕洵本草》中引用了106个名称、主治、剂量、用法都相同的方剂,其医学经典《养生简方》(注2)主要集中在疥疮(9个方剂)、湿痹(7个方剂)、头风(4个方剂)等疾病的名称上,甚至是以相同的顺序排列。值得一提的是,《养生简方》在《鲁燕洵本草》中还包含了许多独特的名称,如四季豆、千年跑、水银草等。200多年后,一代名医李时珍在撰写《本草纲目》时,引用了《养生简易方》的许多内容,其中就有《鲁本草》的原方。只有李时珍不知道这一点。

电视剧《明朝1449》中的胡颖。(网络图)

然而,这只是昙花一现。因为300多年后,《鲁燕洵本草》又陷入了沉寂。

1947年,北平的一位书商兼编目员王文锦偶然买下了《鲁燕洵本草》,这本书被视为珍宝。该书已进入台湾“国家中央图书馆”,并与《绍兴古籍整理及紧急本草史鉴》和《宝卿本草妥协》一起被列入“南宋珍本本草丛书”。《鲁燕洵本草》是当时博物馆中唯一的彩色版地图集。

解放后,当政府正在收集古代医学名著时,一个藏书家把明代的《燕洵本草》捐赠给了北京图书馆。1957年,医学家龙伯健在编纂《现存草书录》时,将这本书收入其中。次年,它被列入国家中医药图书目录。后来,当《鲁燕洵本草》修订版出版时,编者对医学图中的草药进行了考证,其实用价值大大提高。

《鲁国燕洵本草》被重新发现,天堂里的老人王杰终于笑着安慰道。

-

[评论]

1.马援(1140?-1225?),南宋绘画大师,生于钱塘(今浙江杭州)。他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这幅风景来自唐力。他的笔触有力而宽广,他的笔触坚硬而坚韧。叶子经常被修剪和倾斜。他喜欢在角落里制作小场景,被称为“马的角落”。与唐力、刘松年、夏贵并称“南宋四大家”。

2.《健康简易方》12卷,是明朝雷虎于1410年写的。作者在20多年的公务旅行中,从大量当地民间处方中汇编了这本书。该书分为风、寒、热、湿等145种疾病,共396个方剂。

[参考]

1.李经纬等主编的《中医大词典》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2015年李源作品欣赏马援。

3.徐渭的论文《与南宋小品》。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 我国最早的中药著作是什么

全文共 435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最早的中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又被称为《本草经》或《本经》,是我国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该专著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家等各方面的用药经验,对已经掌握的药物知识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整理。

简介

我国最早的中药著作是《神农本草经》,这个可能有不少人还是了解的,它是我国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又被称为《本草经》或《本经》。《神农本草经》系统地总结了古代医家等各方面的用药经验,对已经掌握的药物知识进行了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整理。不止进行了药物的搜集工作,还有意识地对所收药物进行了分门别类工作,将365种药物按照上、中、下分为三类,这被称为“三品分类法”。

《神农本草经》的历史地位不可低估,它将东汉以前零散的药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总结,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被历代医家所珍视。而且其作为药物学著作的编撰体例也被长期沿用,作为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本经》都是医生和药师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或者是作为必读书,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孙思邈的著作是什么?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孙思邈一生著作90余部,除了《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新本草》外,还有《老子注》、《庄子注》、《枕中素书》 1 卷、《会三教论》1 卷、《福禄论》3 卷、《摄生真录》1 卷、《龟经》1 卷等。

孙思邈(药王,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的主要著作遗存,根据史书、方志、典籍、道藏、医著、碑石等文献资料记载约有90余种,其中已考订基本确定为托名者71种。

据《旧唐书》载:“自注《老子》、《庄子》,撰《千金方》三十卷行于世,又撰《福禄论》三卷,《摄生真录》、《枕中素书》、《会三教论》各一卷。”

又据《耀州志》载孙思邈:“《老子注》,《庄子注》,《千金方》三十卷,《千金翼方》三十卷,《千金髓方》二十卷,《千金月令》三卷,《千金养生论》一卷,《养性延命集》二卷,《养生杂录》一卷,《养生铭退居志》一卷,《禁经》二卷,《神枕方》一卷,《五脏旁通道养图》一卷,《医家要钞》五卷。《唐书》(指《新唐书》)与《道藏》及《通志略》中载孙思邈书尚有二十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感冒了怎么办 六个中医方治好感冒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春季是感冒的多发季节,经常伴随着感冒的是发烧流鼻涕,严重的还可能引起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并发症,所以千万不能对感冒掉以轻心。感冒了怎么办?一般西医的治疗感冒的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现在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几个中医的治疗感冒的秘方。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秘方一

制法:用料10克,葱白15克,白萝卜150克,红糖20克。服后微出汗,既可明显减轻症状。

功效:温中化痰。主治感冒畏寒、咳嗽痰多。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秘方二

制法:用料10克,生姜10克,陈皮12克,红糖20克。

功效:燥湿化痰。主治感冒发烧、咳嗽痰多。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秘方三

制法:用料10克,紫苏叶10克,生姜15克,红糖20克,每日两次。

功效:理气宽胸。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咽痛。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秘方四

制法:用料15克,竹叶9克。桑叶6克,甘蔗100克,白糖20克,白萝卜120克。

功效:消炎止痛。主治感冒发烧、咽喉疼痛。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秘方五

制法:用料6克,白菊花10克,竹叶10克,薄荷6克,淡豆豉10克。

功效:主治风热感冒、发烧头痛。

中医治疗感冒六大秘方六

制法:用料6克,荆芥10克,山楂10克,冰糖20克,每日两次。

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全身关节痛。

预防感冒

1.多运动

运动量和运动时间要循序渐进,以身体发热、微觉出汗为度。天气好多在室外活动,天气不好则在室内,贵在坚持。

2.勤洗手

接触传染是感冒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养成经常洗手的习惯。不要怕冷,没温水就用冷水洗!

3.常泡脚

双脚与人体五脏六腑的生命信息相互关联,洗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提高机体自我调节功能。每晚用40℃至50℃的水泡脚15分钟,洗脚时记得多用手按摩脚底。

4.勤通风

封闭的环境更容易滋生病菌,而且更容易使病菌通过呼吸被人吸入体内。尽量少用空调,及时用,也要注意通风,适时关闭,开窗。

5.多吃水果蔬菜

维生素C有预防普通感冒的作用。多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可加强免疫防线。如苹果、橙子、猕猴桃、青菜、青椒等。

6.多按面部

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面颊部3分钟,再按迎香穴(位于鼻翼外延平行线与鼻唇沟外缘相交处)3分钟,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7.珍惜阳光

日光浴有助抗病毒,加热到一定温度感冒病毒将丧失活性。此外,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以依次破坏病毒感染力、血凝素活性和神经氨酸酶活性。因此一定要珍惜冬天的阳光,好天气,记得多参加户外活动。

结语:这六种中医感冒秘方仅可治疗轻微的感冒发烧,如果是重病患者,还应尽快到医院就诊,遵循医生嘱咐服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湮没的人生,不朽的著作——《玉纪》

全文共 140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的玉文化历史悠久。几千年来,真品和仿制品一直在一起生产,使得玉器市场好坏参半。因此,玉器鉴赏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技术。许多人把他们所学的玉器鉴赏经验编成一本书,一直流传到今天。《玉年代》是最重要的书之一。

《玉集》的作者是陈星,清代人,江苏无锡人,大致生活在清朝中叶。历史上对他的记载很少,我们只能从他的《玉世》序言中寻找线索来描述他的一生。

玉器时代的清晰版本(网络地图)

陈星,原本的人物和心灵,成年后一直在国外流浪谋生,并结交了许多文学和艺术朋友。他对玉的兴趣源于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比较富有,喜欢收集古玉。只要他听说过古玉,他会毫不犹豫地花很多钱去购买它。多年的收藏经验培养了他的鉴赏眼光,帮助他发展了古玉鉴赏的知识。经过多年的搜寻和购买,他还收集了许多珍贵的古玉。

陈星的父亲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他没有收集古玉是因为他喜欢它,而是希望把玉献给皇帝以换取晋升的机会。原来,前皇帝甘龙喜欢古玉,经常去江南。许多学者因为提供宝藏而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的父亲也决定效仿。不幸的是,后来的皇帝没有甘龙那样的快乐。他的父亲从未找到一个好机会,死于悲伤。

有一年,陈星回家了。他的母亲把父亲的东西递给他,告诉他:“这位父亲一生都在劳动,很容易生孩子。那些将被留下来服从的人都是三代人。你应该小心。”“三代”也指汉代以前的事物。当时的考古学没有现在这样发达。出土的玉器很少,汉代以前的古玉也很珍贵。

国家博物馆藏玉龙(网络地图)

陈星以前和父亲接触过很多古玉鉴定知识,但现在他获得了父亲收藏的古玉,这更让人大开眼界。有81块古玉,所以他也把他的书房命名为“玉山81室”。

然而,由于他谋生手段差,他的生活经常陷入困境。为了减轻生活的压力,他不得不卖掉一些古玉来补充他的生活。最后,他卖掉了全部81块古玉。这使他陷入羞愧和自责之中,无法自拔。这时,朋友们建议他写一本关于古玉鉴赏的专著。他刚刚想到这一点。玉石不见了,但是欣赏玉石的经验和能力仍然存在。把它们记录下来可以帮助后代,更重要的是,给自己一些安慰。所以他专心工作,花了很长时间写《玉集》。

河南博物馆藏西汉玉女佩(网络地图)

《玉集》是陈星和他父亲两代人玩玉和学玉经验的总结。正如陈星所说,“没有一本书是写给个人的,除非你努力做到有效”。这使得这本书非常个人化,并将个人感受和经历融入书中,这不同于普通的学术作品。与此同时,个人的知识和成就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包罗万象,这给了后代很多修改和发展的空间。因此,民国时期出现收藏热后,有更多的作品可以补充或评论这本书。

陈星晚年穷困潦倒。他只有一个妾和一个哑巴陪着。太平军崛起后,陈星的财产被战争摧毁,他消失了。多亏了他的一个朋友杜·温岚,他的“于吉”活了下来。

与见面后,杜对的才华大为赞赏,并能看到他的作品。陈星失踪后,他到处寻找陈星的作品。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找到了一份手写的《玉集》,它是不完整的。他不敢忽视,但很快就把它打印出来了。这是《玉集》第一次印刷完成,因此可以流传到后世。

现代御赐抄本(网络地图)

故宫玉器权威杨伯达曾这样评价“玉时代”,他说:“现在的《玉时代》作者似乎是一个遗迹,但从中可以看出,陈石不仅总结了前人的观点和经验,而且发挥了他们的作用。可以说,该书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代表作,对古代玉器收藏者影响深远,不可低估。”

事实上,余治的印象超越了晚清和民国。今天玩玉的人肯定会从读玉集中得到一些东西。

(基于网络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洗冤集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什么著作?

全文共 1191 字

+ 加入清单

法医学

洗冤集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作者是南宋的宋慈。本书是中国现存第一部系统论述古代司法检验之专著,后世法医著作,大多以此为蓝本,内记人体解剖、尸体检查、现场勘察、死伤原因鉴定及急救、解毒等内容,深受世界法医界重视。

《洗冤集录》,法医著作,又名《洗冤录》、《宋提刑洗冤集录》,4卷。南宋宋慈(惠父)著,成于淳祐七年(1247年)。全书由检验总说、验伤、验尸、辨伤、检骨等53项内容所组成;并对犯罪、犯罪侦察、保辜等有关断案、法吏检验格式程序等,亦详加论述。本书内容丰富,见解精湛,虽间有论析欠当之处,但绝大部分内容源于实践经验,是中国较早、较完整的法医学专书。

本书问世后“官司检验奉为金科玉律”,“入官佐幕无不肄习”。凡“士君子学古入官,听讼决狱,皆奉《洗冤集录》为圭臬”。本书是中国现存第一部系统论述古代司法检验之专著,后世诸法医著作多以本书为蓝本,或加注释,或予以增补,并对世界法医学的发展有过巨大贡献,曾先后译成荷兰、英、法、德等国文字。深受世界法医界重视。

全书共53条。卷一为检尸法令、检复总说和疑难杂说(上);卷二为疑难杂说(下)和检尸的顺序、方法,其中包括初复检、验尸、妇人及小儿尸、尸体的四时变动、验未埋葬尸、坏烂尸和无凭检验等;卷三为验骨、论沿身骨脉及要害处、自缢、被打勒死假作自缢死及溺死;卷四为各种死因的鉴别,其中包括验他物及手足伤致死、自刑、杀伤致死、汤泼致死、火烧致死、服毒致死、病死等;卷五主要介绍各种死因鉴别,其中包括验罪囚死、受杖致死、跌死、塌压死、雷震死、虎咬死、蛇虫伤致死、酒食醉饱致死、醉饱后踏死、发掘棺木验尸以及辟秽方、救死方等。

本书认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强调检尸官吏仵作的职责、道德、必备技能和注意事项,如验官赴命案地检尸,切须注意勿骚扰乡众;检官接案后,不可接见在近官员、秀才、术人、僧道等,以防奸欺;验官遇夜住宿,须问清是否死者家属。书中特别提醒验官须提防下属吏作敷衍塞责,贪利作假;还规定验尸程序和文字记录要求;系统阐述尸体检查方法和在各种死亡条件下的检查所得,对案情的正确判定颇有影响,尤其着重指出与审案有重大关系的生前或死后损伤的皮肤、肌肉、骨骼特征合鉴别要点,焚死和焚尸、自缢和勒死的区别。并要求验官和仵作先细看顶心发际、耳窍、鼻孔、喉内、粪门、产门等人体隐蔽处,以防暗插针签之类。

对机械性窒息死亡,分自缢、勒死、溺死和外物塞口鼻死四种。还记述自缢致死的绳套有活套头、死套头、单系十字和缠绕系的不同,认为“八字不交”是自缢索沟最重要的特征。又指出牙齿出血也是鉴别窒息死亡的征象。针对四季不同气温、湿度和死亡时间长短等条件,分别细述尸体腐败的程度以及腐尸的性状、腐尸和常尸的区别。书中虽未提“尸斑”名称,但对尸斑发生特征和分布部位有正确描述。还多处记载近似现代检尸的规程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一代大儒的临终日记 世界上最早的物候学著作

全文共 2506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自然现象,如候鸟来来去去,树木繁茂凋零,动物冬眠和春季觉醒物候。物候学是一门研究周期性生物现象并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科学。

几千年来,中国劳动人民一直关注物候现象。北魏科学家贾思勰在《齐姚敏书》中说,春夏之交,布谷鸟叫“阿公阿婆,割麦种粮”,意思是提醒农民割麦种苗。唐代诗歌中有许多描写物候的诗歌。例如,“平原上的草无边无际,每个季节都来来去去”,意思是草枯萎和茂盛的周期是一年。

尽管物候现象在古籍或诗歌中经常被提及,但直到800年前,它的作品才被真正长时间准确地记录下来。世界上最早的物候观测专著是一位理学家的临终日记

新儒家大儒的小情怀

浙江省武义县东部有一座山,名叫明珠山,曾经是南方文人心中的圣地。一条小溪环绕着这座山,小溪旁的森林中有一个简单的庭院,名叫赵明讲堂。

赵明讲堂,在东南部很有名。(网络图)

南宋中期,赵明讲堂迎来了一位伟大的理学家吕祖谦。吕祖谦出生于梧州(今浙江金华市),祖籍东莱(今山东省)。东来鲁家族在当时很有名。大宋曾经为鲁家族出过17位进士和5位宰相。吕祖谦从小就学习古籍,学到了很多东西,并在26岁时通过了进士考试。他被封为左,主要从事古籍整理工作。此后,他潜心钻研古籍,著书立说,逐渐成为一代伟大的儒生,与、朱并称“东南三贤”。

为了加强理学之间的交流,统一思想,吕祖谦促成了著名的“天鹅湖会议”(注1)。在会上,作为主持人,他谈到了唯心主义哲学和侃侃,与会者都很惊讶。雁湖会后,吕祖谦在文友的陪同下来到赵明,对山中的景色赞不绝口。他答应在赵明演讲厅演讲。

鹅湖会议。(网络图)

除了做官、写书和讲课,吕祖谦还对各种物候现象感兴趣。通过仔细观察,他认为物候现象必然与季节有关。但是不同的地形,相同的物候期也不同。例如,山里的桃花通常比平原上的花开得晚。这就是白居易的诗“四月满,山寺桃花开”的道理

除了桃花,还有哪些自然现象与季节和地形有关?年轻的吕祖谦希望在业余时间详细观察、记录和研究这些现象。

不幸的是,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也许天堂羡慕有才华的人,厄运随之而来。不到10年后,父母、两个妻子和一对孩子相继离开了这个世界。从那以后,吕祖谦一直在遭受疾病的折磨。就连“天鹅湖会议”和赵明讲座都随着疾病而消失了。哪里有精力研究物候学?

吕祖谦的形象。(网络图)

生命的最后20个月

多年的痛苦和折磨使他身体状况良好。我内心的痛苦在我的脸上显而易见。他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但仍有许多事情要做。

这时,我想起了我年轻时记录和研究物候的愿望。他非常清楚,没有办法研究物候,记录仍然是可能的。写下来,至少可以作为李法官的参考。

事实上,李法官参考的意见是非常必要的。在古代,科学技术落后,劳动人民把各种物候现象编成韵文并吟诵,根据物候变化安排生产,编制物候历。作为人类最早的原始历法,物候历最大的缺点是口耳相传,没有理论依据。因此,当每个朝代都写日历的时候,日历裁判没有把物候日历写在日历上。吕祖谦想要的是观察和记录物候现象,然后参照物候历法对它们进行修正,形成一个供历法裁判选择的理论。

怀着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右腿几乎瘫痪的吕祖谦在他的家乡金华认真地观察和记录了各种物候现象。

阳春三月,他拄着拐杖在桃林中仔细观察,然后回到屋里写下一句话“冬眠三天,金鸽阳光明媚,桃杏盛开”。他终于知道盛开的桃花是金华地区冬眠到来的象征。

盛开的桃花象征着蛰蛰在浙江金华的到来。(网络图)

在炎热的夏天,他经常独自坐在果园里半天,记录李树和其他植物开花结果的生长过程。

在金色的秋天,他拿着笔和纸住在农舍里,问老猎人和农民秋天的昆虫什么时候鸣叫,有时甚至和他们一起爬到草丛里听昆虫鸣叫。

严冬期间,他每天步行十多英里,只是为了去富人的大花园看腊梅花开花落。

……

日复一日,吕祖谦在房子和野外之间穿梭,聚精会神地观察和仔细记录。

次年农历七月二十八日,一部日记式的古书《庚子辛丑日记》终于完成了,它体现了吕祖谦临终前的努力。从一年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到第一稿花了588天又将近20个月。该书不仅记录了金华20多种植物的开花时间和具体情况,如杏、桃、海棠、菊花等。,而且还详细记录了春天的鸟或秋天的昆虫的第一次叫声。

第二天(公历9月9日),一代儒家哲学家吕祖谦因病去世,享年45岁。学习物候学成了他永远的遗憾。人们把他埋在明昭山。埋葬的经典之一是庚子辛丑日记的初稿。

重放光的物候记录

吕祖谦死后,他的最后一部杰作《鲍克瑟辛乔杜里的日记》被世人所公认。理学家、文学家朱·在后记中说,病的物候日记没有间断过,“至于气候凉爽,草木茂盛,我们也要小心。”陆的弟子们在整理的遗作时,将这本日记收入他们的文集《东来集》。

“东来集”,后又称为“东来博艺”。(网络图)

《庚子辛丑日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物候观测记录专著,对后来的植物学、地理学等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天宫吴凯》等古籍引用了《庚子辛丑日记》的内容,《四Ku全书》收录了其全书。

然而,由于物候学研究在古代是一门比较罕见的科学等原因,《庚子辛丑日记》自宋代以来一直没有广泛流传。它只保存在吕祖谦的其他哲学或新儒家著作中。

金子总会发光。20世纪60年代,气象学家和地理学家朱克真仔细记录了各种物候现象,创立了现代物候期。他高度评价《庚子辛丑日记》,并在文章中多次提到它对现代物候学的影响。在朱可桢的亲自实践和号召下,物候学不仅在农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庚子辛丑日记》也受到了科学的关注。

创建现代物候学(网络图)的科学家朱克真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物候的建立和发展满足了吕祖谦研究物候现象的愿望。这位伟大的理学家临终前的杰作终于在科学的向前发展中再次显示出它的光芒。

—————————————————————

[评论]

注1:鹅湖会议。1175年6月,为调和朱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的理论分歧,邀请两人及他们的学校到江西新丰的鹅湖寺,就客观唯心主义与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进行辩论。是为了鹅湖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思想史上相当有名。

[参考]

1.《中国古代桃花的物候意义》,曲红艳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2.朱克真的论文《每个人的小册子:天道与人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秦九韶算法著作叫什么?

全文共 475 字

+ 加入清单

数书九章

秦九韶算法是一种将一元n次多项式的求值问题转化为n个一次式的算法,因为它是南宋时期的数学家秦九韶提出的,所以被命名为“秦九韶算法”,记载秦九韶算法的著作叫《数书九章》,也是秦九韶所著的。

秦九韶生于公元1208年,鲁郡人(今河南范县),早年曾从隐君子学数术,后因其父往四川做官,即随父迁徙,也认为是普州安岳(今四川安岳县)人。秦九韶精研星象、音律、算术、诗词、弓、剑、营造之学,于1247年完成著作《数书九章》,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三斜求积术和秦九韶算法是有世界意义的重要贡献。秦九韶是南宋著名的数学家,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称宋元数学四大家。

秦九韶将贾宪的增乘开方术推广,以求解任意高次方程的实数根的数值解,他在《数书九章》中详细叙述了用秦九韶算法求解26个二次到十次方程的的实数根的数值解,其中包含20个二次方程,1个三次方程,4个四次方程和1个十次方程,其中有些得到精确解,多数得近似解。

秦九韶算法大大简化了计算过程,即使在现代,利用计算机解决多项式的求值问题时,秦九韶算法依然是最优的算法。在西方被称作霍纳算法,是以英国数学家霍纳命名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著作财产权的特点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著作权包含财产权,也就是著作权人拥有作品带来的经济利益,而且可以使用财产权进行作品的延伸,那么,著作财产权的特点有哪些呢?怎样运用法律正确保护作者的著作权呢?今天我们就跟随一起来了解关于这方面的名誉维权小知识吧。

第一,著作财产权拥有丰富多样的内容以及利益,包括作品的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以及应当由著作权人享有的使用作品的其他权利。

第二,著作财产权是属于无形的产权,其无形性表现在行使权利时,不以权利人对实体财产的控制为转移。

第三,著作财产权是法律授予的权利,也就是说,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以前,著作权并没有得到承认,只有在法律的保护下,著作权中的财产权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才能被权利人所享有。

第四,著作财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的限制,也就是说,虽然著作权人拥有对著作财产权的专有性和独占性,但也只限在本国境内,而且法律只保护著作权人财产权在其死亡后的五十年内,也就是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的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综上所述,著作财产权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以及利益;属于无形的产权;受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的限制等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扬州通儒焦循与数学著作《加减乘除释》

全文共 2173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家乡知道天文学和数学,但从当时的状态来看,台州最好的编辑是陈(侯耀之)。今天,唐力似乎学到了更多。”1799年冬天,山东的一个学政治的学生阮元在读扬州寄来的手稿《唐力学姬叔》时,为这个案子鼓掌。当他读完手稿中的专著“加、减、乘、除和解释”时,他很兴奋,立即写下了最初的几个字。然后,做了两个决定:第一,写序言;第二,将焦循的事迹收入其代表作《周人传》。

阮元形象(来源:Sohu.com)

阮元生活在甘龙、嘉庆、道光三个朝代,被誉为“新疆九省宰相”、“一代文宗”。周仁的传记也因“中国第一部科学家传记”而闻名。焦循要获得“科技领袖”阮元的美誉,需要做些什么?什么样的书是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解释?

沉迷于计算和钻研古籍

事实上,焦循只是一块布。没有他杰出的才能和对天文历法计算的深入研究,他和阮元不可能有任何交集。

焦循,扬州人,年轻时就读于扬州安定书院。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农民家庭。虽然他的父亲继承了近1000亩土地,但他不善于管理,失去了家庭。年轻的焦循参加了科举考试,但他的成绩并不令人满意,所以他不得不开一所学校教书以养家糊口。他不是第一个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人。他非常清楚科举考试的弊端。他全心全意地投身于他的仕途,专注于研究儒家经典和天文统计。

焦循32岁的时候,他学习了《算术九章》,并对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运算非常感兴趣。为此,他写了一本关于四种操作的书。在他修改之前,他收到了他的好朋友李锐的邀请去山东学习数学。焦循喜欢交朋友。人们有时称他为与李锐和王来“三个朋友交谈”。为了按时赴约,焦循不得不把《算术九章》的初稿按在柜台的底部,准备以后再修改。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奠基之作。它自汉代问世以来,一直影响着传统数学的发展。以前的学者研究这本书主要从算法开始,为后代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焦循采取了不同的方法,着重研究《九章算术》的内容之间的关系,以使其更加有效。经过研究,他发现这本书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这四种运算只渗透在解中。当然,这些解决方案都遵循四个操作的相关规则。九章不能用于加、减、乘和除,但加、减、乘和除可以用于九章他激动地写道。

《算术九章》的书影(来源:旧书网)

在焦循看来,总结《九章算术》中四种运算的规律是未来数学发展的方向。因此,他没有忙于修改手稿。相反,他反复研读《算术笔记九章》、《孙子兵法》、《张秋俭心经》等书籍,以求对中国古代传统数学有更全面的了解。

1797年,焦循独自一人住在家中。他翻出压在箱底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手稿,并逐一修改。最后,他完成了一部数学专著,名为“加、减、乘、除和解释”。

数学专著是同类著作中的第一部。

作为中国第一部总结四大运算法则的数学巨著,《加减乘除释》共八卷。基本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卷和第五卷主要讨论加减规则,第二卷主要讨论乘除规则,第三卷主要讨论乘除规则,第四卷和第六卷讨论分数规则,第七卷和第八卷进行总结。这本书总结了这四种运算的性质和规则,总共96种,每一种都相当于一个定理或公式。其中,数学中有五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规则: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到加法的分配律。从现代数学理论来看,这些运算在基础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加数和加数被交换,结果保持不变."在我国数学史上,像这样的四种算法首次以书面形式出现,这四种算法为所有一年级小学生所熟知。

“加减乘除释义”专著(来源:孔子旧书网)

在讨论上述操作规则时,焦循选择了一个非常简洁的方法,即“先列出原则,后忽略目标”。“纲要”是指列举的运算规则或公式,“客观”是指《纲要》之后的《九章算术》等古籍中的问题,以达到“纲要清晰、客观清晰”的效果。

“加、减、乘、除和解释”也讨论了这四种运算之间的关系。例如,焦循在第二卷中提出除法不脱离乘法,乘法实际上是加法。加法的反义词是减法,乘法和除法也是。由此我们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快速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要知道四种运算,首先必须知道加法。这就是为什么小学数学教科书从教学加法开始。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和解释的另一个贡献在于,这本书使用a、b、c和d来表示数字,这些数字与当前代数教科书中使用的拉丁字母a、b、c和d相同。这项开创性的工作充分证明了“加、减、乘、除、解”是第一部用抽象符号表达数学运算规则和公式的专著。它的发表标志着焦循的数学思想进入了理性思维阶段,把中国数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给传统数学注入了新的血液。

据说焦循在读完《加减法乘除解释学》后就准备去杭州了。一个是和他的好朋友李锐等人分享他的新作品。二是根据当时在浙江学习政治的阮元的协议,集中研究宋元数学经典。原来他为了挽救宋元数学,一直在整理宋元数学古籍。焦循从事数学研究已有几十年,而“加、减、乘、除和解释”只是其成就之一。科学还有什么其他重要贡献?如果你想知道事情的结果,请听下一章。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参考]

1.论文《焦循数学研究》由扬州大学朱家生撰写。

2.论文“焦循数学天文学研究”,作者:王军,内蒙古师范大学。

3.山东大学郑石教授的论文《焦循易学思想探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网络著作侵权保护缺陷有哪些

全文共 659 字

+ 加入清单

从推进整个社会民主化程度来说,网络的存在为进一步实现个人言论自由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是更好地了解民意、考察民情的手段,所以网络起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网络又有着很对侵权的行为,,那么大家知道网络著作侵权保护缺陷有哪些吗?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一讲。

1.侵权者的主观过错难以认定,归责原则仍需完善《网络著作权解释》对网络终端用户的侵权行为应适用何种归责原则并未作出明文规定。该解释第四、五、六条的规定具体阐述了网络服务者法律责任,分别为“网络服务提供者通过网络参与他人侵犯著作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将追究其与其他行为人或者直接实施侵权行为人的共同侵权责任”、“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网络用户通过网络实施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或者经著作权人提出确有证据的警告,但仍不采取移除侵权内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权后果的,人民法院也要追究其与该网络用户的共同侵权责任”、“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者,对著作权人要求其提供侵权行为人在其网络的注册资料以追究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无正当理由拒绝提供的,法院追究其相应的侵权责任”。

2.侵权损害难以认定,赔偿标准尚需细化。王泽鉴先生认为,损害“系指权利或利益受侵害时所生之不利益。易言之,损害发生前之状态,与损害发生之情形,而相比较,被害人所受之不利益,即为损害所在”。知识产权的作用体现在被使用上,如果使用人越多,知识产权所体现的价值就越大;如果这项知识产权从来未传播,未被使用过,该权利的价值就无从实现。因此,衡量权利人是否遭受损害,应当结合作品上载到网络前后作者收获的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来考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四大名著都是哪个朝代著作的?四大名著回目分析解读

全文共 2099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四大名著就算你没看过小说,应该也看过相关的影视剧。今天就为大家讲讲四大名著分别是在哪些朝代著作的,还有四大名著的回目有哪些讲究。四大名著的故事都非常经典,不管你是喜欢那种类型小说的人应该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故事。其实《西游记》的受众群体最广,从小孩到老人都适合观看,而且戏剧性也很强。但《西游记》在当时并不是一部非常被看好的作品,但有一个东西《西游记》是排在第一的。

我们都知道四大名著有三部都产生于明代,作为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产生于明代初年,早于《西游记》大概二百年。

而从题材看,神魔故事也不是《西游记》首创,罗贯中的《三遂平妖传》都带有了很多神怪情节。而类似题材,同样影响深远的《封神演义》,直到今天作者是谁,还尚有疑问,一种说法是天启年间的许仲琳所作,一种说法是生于正德至万历年间的道士陆西星所作。可见,仅仅从神魔志怪小说看,《西游记》也未必是第一。但《西游记》真的有一项,是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第一,那就是《西游记》的回目。

可能有人要问了,《西游记》的回目有什么特别,《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也都有回目呀,甚至比《西游记》的起的还要好。

实际上,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回目起的比《西游记》好。

我们对比一下“四大名著”的回目,以前五十回为例。

先来看《三国演义》。

再看《水浒传》。

再看《西游记》。

最后是《红楼梦》。

对比之后,不知道大家发现什么了没有。

我们不看具体每回的名字,单看格式,“四大名著”的回目,都是“第多少多少回”,然后每回的回目都是“对仗式”的回目名称,四部小说皆是如此。

但不知细心的读者发现没有,《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每回的回目,最多的是“八个字”对仗,最少的是“七个字”对仗,这两部书所有的回目名,不是“八个字”,就是“七个字”,没有第三种形式。

《三国演义》前十回“回目”

《水浒传》前十回“回目”。

而公认的艺术水平最高的《红楼梦》,每回的回目统一全是“八个字”对仗,非常工整,从这一个侧面,我们就能看到曹雪芹的文学功力,要好于前三部的。

《红楼梦》前十回“回目”,名字起的非常工整。

而《西游记》,则是“长的长,短的短”。从形式上看,是最差的。前八回还比较工整,都是“七子”对仗句,但越往后写,越感觉到作者的“力不从心”。最多的回目名,是“八字”对仗句,最少的如《第十四回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只有“四个字”,另外还有“五个字”的,如《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六个字”的也有,如《第八十三回 心猿识得丹头姹女还归本性》。

这里,我们不禁有个疑问,《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中晚期,比《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晚了两百年,按说回目的名字应该起得更好才对呀!为什么起的还不如前人呢?

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恰恰是因为,《西游记》才是最早有“回目数”和“对仗”句式的章回体小说。

在四大名著的刊本中,现存最早的是称为“嘉靖本”的《三国志通俗演义》。之所以叫“嘉靖本”,是因为该书是刊刻于嘉靖元年(1522年),书中有作于弘治申寅年(1494年)庸愚子(蒋大器)的《序》,这篇蒋大器所写《序》虽然不长,但却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通俗小说专论,对历史小说、通俗小说创作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理论,促进了小说理论的发展,在小说理论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嘉靖本”卷首题《三国志通俗演义》卷之一,其下有标题“祭天地桃园结义”,之后就是正文。接下来,到第十页,又有下一个标题“刘玄德斩寇立功”。这种没有回目数字表示的,而只有一行标题的,我们一般称为“则”,以区别“回”。这种单句的“则”名是从戏曲的名字发展而来的。

该书共24卷,每卷10则,共240则,每则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直到天启年间的《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才将240则合并为120回,回目也有单句变成了双句,还增加了一些内容。“李卓吾先生”就是明末著名思想家李贽,但实为无锡人叶昼伪托李贽之名。

世德堂本诞生于万历二十年的金陵,而比世德堂本诞生还晚,也是在金陵,约1609—1619年刊行的《新锓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全书仍只有“则目”,而没有“回目”,目前这个版本只有两本,分别藏于大英博物馆和牛津大学图书馆。

我们今天看的一百二十回的回目,实际上是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重批《三国演义》时加上去的,他们父子对回目和正文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增删,其中最经典的修改就是,在开篇加上了那篇杨慎的《临江仙》。

另外和世德堂本同样刊行于万历二十年的福建建阳余象斗双峰堂的《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也是不分回目的,也是240则,但全书分为20卷,每卷12则,该书全世界今天仅存一本,也是藏于大英博物馆。

和《西游记》类似的《封神演义》,则是只有单句的回目名。

另外,像《西游释厄传》(朱鼎臣本)、《西游记传》(杨至和本)、余象斗的《南游记》、《北游记》、吴元泰的《东游记》,也都是古式的则目形式。

可见,从《三国演义》到《封神演义》到《红楼梦》,从明到清,从回目的变化来看,世德堂本《西游记》可能是最早采用有回目数,有对句式回目的小说了,后来又被其他小说所学习、效仿,以至于中国古典小说,几乎全是章回体小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是什么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是《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另据现代学者考证,认为今本中的黄老道家痕迹是隋唐时期的道士王冰窜入。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黄帝内经》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之一,2021年已经推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