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贬到潮州的诗人合集20篇

浏览

6553

文章

324

篇1:潮州和潮汕是同一个地方吗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潮州潮汕不是一个地方。因为潮州是一个地级市城市,而潮汕是对一个地区的统称,因此潮州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小;而潮汕所包含的范围以及地区都相对来说比较广泛,且潮州市属于潮汕地区。

潮汕一般是指“潮汕地区”,是对汕尾、潮州、汕头、揭阳这四个地区的统称。潮汕地区同时还是粤东地区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中心。另外,这些地区的历史文化气息是十分的丰富,具有“临海名邦”“美食之乡”的称呼以及美誉。

潮州,广东省辖地级市,潮汕的四市之一就有潮州。潮州的历史文化悠久,是一座超过1600年的历史文化古城,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潮汕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

潮州市的地势是南低北高,并且山地和丘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5%。潮州市的气候是热带海洋季风气候,所以潮州的气候比较温和,有着充沛的雨量,一年四季都适合耕作。

潮州市的鱼类资源丰富,海洋主要水产品有龙虾、牡蛎、海马、对虾、石斑鱼、海鳗、泥蚶、紫菜等,并且潮州市浅海滩涂面积广阔,可以利用以及开发的前景非常广阔。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晏殊的中秋月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全文共 985 字

+ 加入清单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刚好今天是中秋节,晏殊笔下就有一首中秋月。那么晏殊的中秋月表达诗人什么感情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晏殊的生平介绍

晏殊14岁应神童试,真宗召他与进士千余人同试廷中,他神气自若,援笔立成。赐同进士出身。从秘书省正字官至知制诰,进礼部侍郎。后因事出知宣州,改应天府。又任礼部、刑部、工部尚书,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病卒于家,仁宗亲临祭奠。谥元献。《宋史》本传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始。”他平居好贤士,范仲淹、韩琦、孔道辅、富弼等都是他提拔推荐的。晏殊是北宋文坛上地位很高的文人,《宋史》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

和北宋前期大多数文人的作风一样,晏殊的诗文词都是继承晚唐五代的传统,他“赡丽”之中有沉着的内容,所以不流于轻倩、浮浅,故为当时所重。

他的词今存130余首,风格上既吸收《花间》(温庭筠)、(韦庄)的格调,也深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他一生显贵,尤其善于写旖旎风光,欢愉情趣,但他的作品并不单纯如此,而孕育着深厚的悲戚之感。如他的名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种人的意志所不能挽回的情景,即使只是个人一时的无名的悲感,也蕴含着人类永恒而无可奈何的悲感,由此而感到人类普遍的永久的无可逃避的命运。由这种主观的悲哀推而至于客观世界的运转,又何尝不如此。“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这就不能不得出“珍惜现在”的结论:“不如怜取眼前人。”(〔浣溪沙〕)这比起《花间》温、韦的清词丽句来,就看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晏殊的中秋月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写的是凄怆的游子心情罢。素娥即嫦娥,说是的是嫦娥(中秋时节在月亮上遥望人间)未必不嫉妒人间的家人团圆、亲人团聚,共享天伦,而为自己孤单地与玉蟾与桂花树相伴而哀怨。

翻译: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

中秋月

作者: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文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香山居士是指哪位诗人

全文共 312 字

+ 加入清单

白居易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钱塘湖春行》《暮江吟》《题岳阳楼》。

香山居士是指唐朝的诗人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晚年白居易的生活,大多是以“闲适”的生活反应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大多在洛阳的履道里第度过,与刘禹锡唱和,时常游历于龙门一带。作《池上篇》、《醉吟先生传》自况。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大暑降至,唐宋诗人谁笔下的大暑更好

全文共 1351 字

+ 加入清单

唐代篇

《销夏》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夏日闲放》

唐/白居易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

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

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登殊亭作》

唐/元结

时节方大暑,试来登殊亭。凭轩未及息,忽若秋气生。

主人既多闲,有酒共我倾。坐中不相异,岂恨醉与醒。

漫歌无人听,浪语无人惊。时复一回望,心目出四溟。

谁能守缨佩,日与灾患并。请君诵此意,令彼惑者听。

《夏日》

唐/韦应物

已谓心苦伤,如何日方永。无人不昼寝,独坐山中静。

悟澹将遣虑,学空庶遗境。积俗易为侵,愁来复难整。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唐/徐夤

月坠西楼夜影空,透帘穿幕达房栊。

流光堪在珠玑列,为火不生榆柳中。

一一照通黄卷字,轻轻化出绿芜丛。

欲知应候何时节,六月初迎大暑风。

宋代篇

《大暑水阁听晋卿家昭华吹笛》

北宋/黄庭坚

蕲竹能吟水底龙,玉人应在月明中。

何时为洗秋空热,散作霜天落叶风。

《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水调歌头.大暑》

宋/刘辰翁

天地有中气,第一是中元。新秋七七,月出河汉斗牛间。

正是使君初度,如见中州河岳,绿鬓又朱颜。

茎露一杯酒,清彻瑞人寰。大暑退,潢潦净,彩云斑。

三壬三甲厚重,屹不动如山。从此五风十雨,自可三年一日,

香寝镇狮蛮。起舞愿公寿,未可愿公还。

《大暑松下卧起二首》

宋/陈天瑞

炎威一何骄,不有商飙惨。苍茫云海路,飞龙不可览。

我本灌园人,昔乃从铅椠。万事已恢心,十载空尝胆。

亭亭松篁边,小池开菡萏。芬清泥自污,根固波徒撼。

终日哦其间,一卧寂百感。相期晚节香,看此秋容淡。

《乙未六月大暑》

宋/方回

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在我须无欲,于斯患不能。

又应当闵雨,谁识始藏冰。人力回元造,生生实所凭。

《大暑》

宋/刘将孙

南浦绿波,只断送、行人行色。虽只是、鹏抟九万,天池春碧。

鸾侣凤朋争快睹,鸥盟鹭宿空曾识。

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公去也,宁怀别。人感旧,情空切。

但岁寒松柏,相期茂悦。好在莫偿尘土债,风流宁可金门客。

俯人间、大暑少清风,多炎热。

满江红(和李圆峤话别)

宋代:刘将孙

南浦绿波,只断送、行人行色。虽只是、鹏搏九万,天池春碧。鸾侣凤朋争快睹,鸥盟鹭宿空曾识。到玉堂、天上念西江,今非昔。

公去也,宁怀别。人感旧,情空切。但岁寒松柏,相期茂悦。好在莫偿尘土债,风流宁可金门客。俯人间、大暑少清风,多炎热。

《大暑竹下独酌》

宋/郑刚中

新竹日以密,竹叶日以繁。参差四窗外,小大皆琅玕。

隆暑方盛气,势欲焚山樊。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间。

沮风如可人,亦复怡我颜。黄错开竹杪,放入月一弯。

绿阴随合之,碎玉光斓斑。我举大榼酒,欲与风月欢。

清风不我留,月亦无一言。独酌径就醉,梦凉天地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病起书怀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病起书怀的思想感情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病起书怀》抒发诗人忧国忧民之情,以及爱国伤时之情。同时诗人在诗中亦表达了对君主收复国土的信心以及自己向往如诸葛丞相般忠心报国的决心。

《病起书怀》的赏析

《病起书怀》前两句写事,写诗人自身的现实处境,以及诗人满腔的报国志向,以两者间的差异点明诗人悲凉的心境。在诗中三四句,诗人直抒胸臆,抒发自己内心情感,这句话也是全文的中心主旨“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表达诗人对迈过眼前挫折的决心,心中仍旧以国家大事为重。

在诗中五六句,诗人在忧心国家之余,也抒发了自己对国家的信心,相信君主可以北伐成功,让人民脱离战火,国家重回古都。而在全诗末尾两句,诗人回到现实,写自己要深夜挑灯夜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表明自己将要继承诸葛丞相的报国忠心。

《病起书怀》的原文

《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的意思表达了诗人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的意思表达了诗人什么感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自己寂寞的心情,也表达了对自己童年生活的喜爱和向往。这句诗出自南宋诗人叶绍翁的《夜书所见》。

其原文是: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翻译为: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可能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唐代诗人谁的诗作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谁的诗作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诗作,出自《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意思是:友人在黄鹤楼和我告别,在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阳春三月顺流向下,赴扬州远游。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原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赏析

全诗表现了一种充满诗意的离别。诗的前两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点题,就带出种种与此处有关的富于诗意的生活内容。

诗的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包含着一个充满诗意的细节。李白一直把朋友送上船,船已经扬帆而去,而他还在江边目送远去的风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唐宋专题诗人

全文共 223 字

+ 加入清单

李商隐(公元813—858),男,汉族,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豀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月下与君共饮》《锦瑟》《夜雨寄北》《无题》《蝉》

王维(701年-761年,另一说699年-761年)[1],字摩诘(mójié),号摩诘居士,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主要作品《山居秋暝,》《鸟鸣涧》《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你莫不是天上下凡的仙人吧指的是哪位诗人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你莫不是天上下凡仙人吧”指的是李白。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旧唐书》记载李白为山东人;《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王之涣是哪个朝代的人 王之涣是哪个朝代诗人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王之涣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主要以描写边塞风光最为出名。由于他的诗歌豪放不羁,别具特色,所以他的很多诗都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王之涣的代表作品有《登鹳雀楼》、《凉州词》、《宴词》等。

王之涣简介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王之涣最擅长的是五言诗,尤其是边塞风光更是一绝。王之涣的诗句韵调优美,朗朗上口,让人读了之后仿佛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回味无穷。如今王之涣的传世之作仅存六首,其中最具盛名的就是《登鹳雀楼》和《凉州词》了。

王之涣作品

1、《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宴词》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桃溪浅处不胜舟。

3、《送别》

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九日送别》

蓟庭萧瑟故人稀,何处登高且送归。

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诗句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诗句反映诗人忧国思家诗句

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春天的花儿原本娇艳明媚,香气迷人;春天的鸟儿应该欢呼雀跃,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这联通过景物描写,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泪落潸然;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就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那样。杜甫继承了这种以乐景表现哀情的艺术手法,并赋予更深厚的情感,获得更为浓郁的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潮州腐乳饼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闻名遐迩的潮州小食腐乳饼,在潮州民间还有一段有趣的传说呢。据说清代末年的时候,潮州有一丁氏专卖小食的老板,对所雇用的工人非常苛刻,经常借故不发工钱。有一年年关将到,在制饼作坊打工的一个老师傅,想到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拿到工钱,年关将到,恐怕到年底又是拿不到一文钱,越想越气,一个傍晚收工后,老师傅便把作坊里所有制作饼食的原料、花生、芝麻、白猪肉、蒜头、南乳、面粉、糖油、酒等等,一古脑儿收起来,倒进一个大缸里,并使劲搅拌,然后收拾行装,愤愤地离开财主家。几天后,丁财主到处都找不到这个老师傅,丁财主的老婆打开作坊门,突然闻到一股特殊的香味,这股香味竟是来自老师傅为了泄私愤,把原料当垃圾倒进的缸里面,丁财主的老婆便把缸里的原料作馅,制成饼食来卖,生意竟十分红火。以后丁财主家便按照缸里原料的成份来制馅做饼,因做成的饼南乳味特别突出,故这种饼人们便称之为腐乳饼(南乳在潮州又称为红腐乳、红贡腐)。

主料:面粉,糯米,花生,芝麻,白肉丁,蒜头茸,南乳,大米酒,糖粉

制作方法:

先介绍腐乳饼馅的制作。把糯米焗熟后用磨磨成幼粉,这些粉称之为糕粉;把花生仁炒香,碾幼粒;芝麻炒香;白猪肉先用白糖腌过,然后切成幼丁。把花生仁、芝麻、白肉丁放在大盆里,加入蒜头茸、整块的南乳,调入适量的大米酒、糖粉、糕粉,再加入适量的花生油(或猪油),搅拌均匀,便成为腐乳饼的馅。

下面再介绍腐乳饼皮的制作。面粉加入适量苏打,食用纯碱,用密筛筛过,然后加入油、糖油(糖油即是将白糖放入锅中,加少量水,用慢火溶成),用力搓揉即成。

把制成的皮包上馅料后,用饼印印成形,饼面再刷上蛋浆,入焗炉约焗5分钟即成。要注意的是,在焗的过程中,中间要拿出来,往焗盘的盘底淋点花生油,这也和我们在煎东西的时候,中间要往锅里加点油一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谢灵运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谢灵运是著名的什么诗人

全文共 531 字

+ 加入清单

谢灵运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原名公义,字灵运,他的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谢灵运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代表作有《登池上楼》、《山居赋》、《岭表赋》、《长歌行》等。

作者简介

谢灵运,汉族,原名公义,字灵运,小名客儿,人称谢客,以字行于世。他是南北朝著名的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谢灵运的诗文大都是一半写景,一半谈玄,仍带有玄言诗的尾巴。他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开创者,也是由他开始,山水诗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谢灵运作品

《登池上楼》

南北朝·谢灵运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赏析

整首诗写的是作者久病初起登楼临眺时的所见所感。整首诗分为三层,前八句为第一层,抒发了诗人官场失意的牢骚,也写出了他出任永嘉大守的矛盾心情。第二层是自“衾枕”以下八句,写了登楼时候看见的春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最后六句则为第三层,诗人用典故表示自己的感慨,然后将情绪转向悲伤,表达了诗人思归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曹操到底是文大于武还是武大于文?曹操算东汉末年最伟大的诗人么?

全文共 1101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曹操算是一位非常全能型的人物,在“文”和“武“这两方面的成就都非常卓越,那曹操到底是文大于还是武大于文呢?其实曹操在他的文学方面有更大的天分展现出来,而且可以说曹操是东汉末年最伟大诗人,或许都没有之一。我们在上学期间应该也学了很多曹操写的诗,那种气魄和情怀明显就和唐宋的诗词不太一样。曹操并不是一位守旧的人,而是敢于打破旧俗的创新者,所以才能在群雄当中脱颖而出,还终结了伟大的汉朝。

但在这时,他写了诗。是我们从小便知道的五章《步出夏门行》。那会儿,他正在经历一场寒冬,一场饥饿,一场战争。正当此时,他看见了大海。简直是满斟苦酒,不过他还要端着酒杯祝曰cheers(干杯)。有人饥寒交迫便哭,有人饥寒交迫便擦亮火柴幻想一个热腾腾的大肉包子。可还有人,一边取暖靠抖,一边敲着空碗唱着歌——不是缺心眼,是真气魄。

他写了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他写了让人绝望的饥寒——“流澌浮漂,舟船行难。 锥不入地,蘴藾深奥。水竭不流,冰坚可蹈”(《土不同》);更重要的是,他写了自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龟虽寿》)。

他把自己比喻成一匹老马,一个烈士,为了他的志向奔波远途。曹操的志向很简单,他在《让县自明本志令》里说了,“欲为国家讨贼立功”,更长远一些,是在《对酒》一诗里写的,“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斑白不负载”。——标准的儒家式的盛世图景。而他,与那些不能得用,满心委屈,因而理直气壮光动嘴不动手的诗人不同,他想做的, 都做到了。

在他同时代的诗人里,曹操写了最多、最细腻的时代的痛苦。《薤露行》《苦寒行》,天气冷,没有吃的,饿殍遍地,没有活人。以至于文学论文《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说他爱抱怨,羁縻于哀思,是《诗经》里《韶》《夏》一类不上台面的“郑声”。钟嵘在《诗品》里把他评了一个下等,罪在“古直”。

“古直”,用曹操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强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他是他所处的时代最坦率的诗人,坦率到有时因为无法以成理推测,而让人不安。他也不拘泥——不拘泥于成礼,也不为过去的自己所限制。在一次征吴时,天下大雨,军中多有怨声。

曹操知道有人要劝,直接发了一通告示“有谏者死”,然而贾逵还是进谏,于是被收监。但过了几天,曹操却又发了一通告示,说贾逵并无恶意,官复原职(说好的有谏者死呢?)。又比如,《魏志刘矫传》里他下令,说,我们不要搞东汉那套以风评来判断人的标准。丧乱以来,风教凋敝。风评议论的标准,已经不适用判断人才了。任何人,以前做过的事情,既往不咎。

他的坦率与强硬,像一道利剑,劈开汉末混混沌沌一潭死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潮州清明习俗知多少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节都在春意盎然的春天,万物复苏,四野明净。潮州的清明习俗,与全国各地的风俗活动大同小异,不过更具地方色彩。他们过清明节的风俗视乎更具风趣。接下来和小编一起走进广东文化了解一下吧。

禁火寒食:潮乡古往今来,岁逢寒食前夕,街头巷尾,喊卖冷品小食,深受潮人青睐。潮诗《清明糖葱》有:“桃花零落山花红,五日层阴一日风。着意留春无别计,朝朝深巷卖糖葱。”及“朴叶青青朴粿情”的朴枳粿。诗中都有描述寒食的情景。《澄海县志》记载:清明节,潮人相沿习俗吃“薄饼”、“朴枳粿”,既有纪念介子推寒食古俗的意义,也是潮州别具风味的时令美食。

上坟“挂纸”:人们到祖宗墓地上填土整坟,扫除沙尘杂草,并在墓碑及墓堆上挂纸条,举行祭礼。不少侨胞,也都有清明回乡扫墓的习惯,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值得一提的是“禁火”,“挂纸”古俗,与当今大力提倡文明扫墓、森林防火更相一致。

踏青:郊游踏青。清明期间,春临大地,桃红柳绿,莺飞草长,人们三五成群到野外去游玩踏青。这种风俗,很早便相沿下来,因而清明节又有踏青节之称,潮汕人同样也有清明日郊游踏青的活动。有的地方还有斗鸡、踢球、踢键子、荡秋千、放风筝等项目,十分逗人。

玩“半仙戏”:古今清明玩秋千是承袭寒食习俗。宋代惠洪诗僧咏《秋千》诗云:“画架双栽翠络偏,佳人春戏小楼前,飘扬血色裙拖地,彩绳斜挂绿杨烟,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此景,唐玄宗誉称荡秋千是玩“半仙戏”。明代的《灯宫遗录》载:“人称清明节为‘秋千节’,各宫俱设秋千一架,相邀嬉戏”。

潮汕荡秋千历史悠久,宋朝陆秀夫于景炎元年(1276年)被贬潮州,谪居辟望港口(今澄海港口陆厝围)见乡民荡秋千很感兴趣,当众赞道:“此举可强力也”。嘱其属下与民共荡。潮人清明荡秋千世代相沿成风。

食薄饼:清明食薄饼在潮汕很盛行,几乎每家每户都不例外。潮汕清明吃薄饼有个传说:清康熙十四年间(1675年)郑成功之子郑经率兵围攻闽南的漳州城,清军守将黄芳度出兵顽抗,围城数月,城里居民饿死无数,尸横街巷,存活者便用草席裹尸掩埋。同年10月间,清军投降,漳州百姓为悼念死难亲友,特做薄饼状如草席裹尸,以此祭妃亡灵,此俗世代相传成风。

猜你可能也喜欢:

极具艺术特色的青岛茂腔文化

广东东莞清明节的习俗

上海清明节吃什么过节?

福建清明节吃什么过节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潮州阿育王塔

全文共 429 字

+ 加入清单

潮州阿育王塔 位于潮州市开元寺内。石塔由塔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高4.2米。基座边长约1米,用规整花岗岩石结砌。基座上的须弥座,每面均雕刻4尊佛像。塔身是一整块正方形的花岗岩大石,四面均有浮雕,浮雕图案中有拱形浅龛,龛中端坐佛像,旁边为力士人物等。图案古朴,形象生动。因岩石剥蚀严重,原来刻字已模糊不清,其中“……兼劝农事……”几字依稀可辨。塔身上端四角竖立石质山花蕉叶插角,中央竖圆柱形石质相轮式塔刹。 阿育王塔,取阿育王(意为无忧王)广造寺塔之意。相传公元前3世纪这位统一印度的国王皈依佛教后,到处巡观佛地,树柱布题“法敕”(敕令),共造塔柱8400处。潮州开元寺内的4座阿育王式塔,也称宝箧印经式塔,还有人把它们称作“四大部洲”,此称呼出自佛教故事,意为在灾难的世界中,浮起一些绿洲,以拯救人类得以生存。潮州开元寺的4座阿育王式石塔,建造年代没有确切记载,从其塔身图文风格看,估计不会晚于南宋。 1962年7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潮州一日游最好玩的景点推荐

全文共 1944 字

+ 加入清单

潮州,位于广东省最东端,处于韩江中下游,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她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美誉。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潮州一日游必去的景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潮州旅游最佳景点推荐

龙湖古寨

潮汕古建筑博览

龙湖古寨地处潮汕平原,韩江中下游之滨,古寨呈带状,南北走向,面积约1.5平方公里,寨内辟三街六巷,从门到街巷显得设计有致,布置明朗,俨然一座小城,其地形及建筑风格与古时潮州府很相似,故有龙湖是潮州小城之称。这些建筑既体现了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的不同建筑风格,又荟萃了木雕、石雕、嵌瓷、彩绘、贝灰塑等典型的潮汕民间工艺精华。

笔架山宋窑遗址

广东陶瓷之都

笔架山宋窑位于湘桥。城东笔架山西麓。古遗址北起虎头山,南至印子山,绵延2公里,窑址鳞次栉比,至今笔架山脚一带的群众,仍称该地为“百窑村”。笔架山窑场始创于唐,极盛于宋。其产品远销国内外,成为中国陶瓷出口基地之一,被誉为“广东陶瓷之都”。产品种类繁多,主要有碗、盒、盏、灯、炉、杯、壶、粉盒等日用器皿和瓶器、人物、玩具等工艺瓷,其胎质坚密,别具一格。

龙湫宝塔

似巨柱擎天,蔚为壮观

龙湫宝塔是潮州八景之一。原指潮州城北面韩江河面的小洲上,建于宋代的石塔。塔下有葱郁繁茂的树林,有雅致幽静的寺院,与四周的景物相辉映,构成一幅美妙绮丽的风景。初时名为“塔院维舟”,以游艇常喜系缆于此命名。又因塔边有“龙求湫泉”,因之又名“龙湫宝塔”。可惜宝塔于清代已经倒塌,现在,代替此景是韩江东岸边一座古色古香的“凤凰塔”的风光。

潮州旅游不可错过的景点

饶平客家土楼

楼中有楼,门中有门

饶平客家土楼并非客家人的土楼,实为讹传,饶平土楼的主人和住户绝大多数是潮汕话群体,而非山客族群。饶平土楼有590多座,其中圆形土楼达570余座。分为楼房和平房两种,造型有圆形、方形、八角形、背椅、蟹形等。县境北部山区的上善、上饶、饶洋等19个乡镇,都建造有这种大小有分、高低有别、错落有致、环形相接、造型多样、结构精巧、规模宏伟的古堡式土楼。

淡浮院

潮州一座独具特色的文化地标

潮州淡浮文物收藏院秉承弘扬中华文化,沟通两岸关系,促进中泰文化交流的宗旨,由泰国春府博他耶(钦赐)淡浮院院长郭丰源先生倡议,众多海内外俊彦热烈响应捐资建设的一座开放式收藏院。游览淡浮院,最吸引游客的莫过于主殿两侧长廓“中国历代书法碑林”。这里汇聚了上起商周、下迄当代的历代书法大家的真迹墨宝。令人须臾间,尽览五千年法书;旋足地,可观四海宝藏,弥足珍贵。

幽峪逸林

集山水瀑布群于一体

幽峪逸林旅游区位于广东省潮州市的北部,距离潮州市区约38公里。是一处恬静、秀美的自然生态旅游区。旅游区藏于山谷之中,有6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水流瀑布,其溪流奔泻逶迤而下,既有潺潺流水,又有涓涓细流,其最高达100米,展现着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魅力图景,令人流连忘返。浓郁亚热带森林特色的山沟峡谷,清澈见底的清潭,步步有景,令人目不暇接。

猜你喜欢:

潮州一日游必去的景点

潮州紫莲森林度假村

恬静,秀美的自然生态旅游区

潮州紫莲森林度假村位于广东省潮州市的东北部,凤凰山东南方,距离潮州市区约16公里。这里依山就势,观仁者之山,傍智者之水,得天独厚,是一处恬静、秀美的自然生态旅游区。是畲民族祖地、中国乌龙茶民茶之乡潮州凤凰山的重要一脉。紫莲山峦叠峰峙,形若紫莲绽放。清晨百鸟迎瑞气,傍晚林海纳祥光,春夏漫游,如处云端,秋冬登高,步移景换,俨若世外桃源,神仙境界。

潮州古城

地理位置独特,充满诗情画意

潮州古城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著名景点有:湘桥春涨、韩祠橡木、金山古松、凤凰时雨、龙湫宝塔、鳄渡秋风、西湖鱼筏等。潮州古城除了美丽的风景外最吸引人的当然是潮州美食。潮州八景旧时有内外之分,内八景是指于古城街巷之间,而外八景则指城外韩江两岸。而“潮州老八景”是相对于“潮州新八景”而言的。

绿岛旅游山庄

生机怏然的原生态景区

绿岛旅游山庄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潮州新八景之一、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厦门市民周末自驾游十大目的地。山庄位于钱东镇万山红农场,占地面积3000多亩。保留了原始自然生态地貌,林地覆盖率高达95%。山庄山环水绕,风景如画,犹如一颗镶嵌在粤东大地上的绿色明珠。现已建成民俗文化体验区、别墅酒店度假区等五大主题园区。

青岚地质公园

增长知识得冰臼地貌博物馆

青岚地质公园位于潮州市饶平县樟溪镇,距离饶平县绿岛旅游山庄5公里,粤东地区唯一的省级地质公园。经专家考察研究,惊天发现此间方圆百里2亿年前曾经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火山运动形成现在的地质奇观,大自然巧夺天工雕刻出青岚地区由岩洞、石林、群峰、峡谷、石臼群等奇特瑰丽的典型花岗岩地貌,而罕见的花岗岩洞,被誉为惊天发现,别处难觅,堪称国内一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清明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全文共 472 字

+ 加入清单

清明》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借清明时的景物抒发自己思乡的内心。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独自在外的人在节日时是倍加想家的。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 ,这一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纷纷。

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由写客观转入状摹主观,着重写诗人的感情世界。他看见路上行人吊念逝去亲人,伤心欲绝,悲思愁绪。

“借问酒家何处有”一句 。诗人融景伤怀至极,而又要冒雨赶路,雨湿衣衫、春寒料峭。诗人希冀借酒消愁。于是,他便向人问路了。

结句“牧童遥指杏花村 ”,点明了上句诗人问路的对象 ,“牧童遥指”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与前面哀愁悲惨迥异的焕然一新的境界,小牧童热心甜润的声音,远处杏花似锦,春意闹枝,村头酒旗飘飘,真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韵致诗的前两句创造了一幅凄迷感伤的艺术画面,后两句则创造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前抑后扬,对比交错,相映成趣。与诗人的感情脉搏一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表达诗人崇高志向的古诗

全文共 743 字

+ 加入清单

表达诗人崇高志向的诗有:

1、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2、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镇心帷车坐,偏愁云气晴。客行殊望雨,敢说为苍生。——洪亮吉《悯旱》

4、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戴熙《题画竹》

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8、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绝句》

9、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0、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张谓《题长安主人壁》

11、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语短长。——于谦《两袖清风》

12、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常阍。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离骚

13、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苏轼《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14、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

15、新诗句成相借问,闲来议尽共寻思。终今三十余年事,却说还同昨日时。——张籍《逢王建有赠》

1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17、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郑板桥《秋荷》

18、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金缕衣》

1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2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古代诗人抒写重阳节的诗词

全文共 788 字

+ 加入清单

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那么你们知道关于重阳节有哪些诗词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古代诗人抒写重阳节的诗词十篇,欢迎参阅。

重阳节诗词1

【唐】李适

炎节在重九,物华新雨余。清秋黄叶下,菊散金潭初。

万实行就稔,百工欣所如。欢心畅遐迩,殊俗同车书。

至化自敦睦,佳辰宜宴胥。锵锵间丝生,济济罗簪裾。

此乐匪足耽,此诚期永孚。

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

重阳节诗词2

【唐】李郢

绛霄轻霭翊三台,稽阮襟怀管乐才。莲沼昔为王俭府,

菊篱今作孟嘉杯。宁知北阙元勋在,却引东山旧客来。

自笑吐茵还酩酊,日斜空从绛衣回。

重阳节诗词3

【唐】樊忱

净境重阳节,仙游万乘来。

插萸登鹫岭,把菊坐蜂台。

十地祥云合,三天瑞景开。

秋风词更远,窃抃乐康哉。

重阳节诗词4

【唐】朱湾

何必龙山好,南亭赏不暌。

清规陈侯事,雅兴谢公题。

入座青峰近,当轩远树齐。

仙家自有月,莫叹夕阳西。

重阳节诗词5

【唐】朱庆馀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

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重阳节诗词6

【唐】李适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

寡德荷天贶,顺时休百工。岂怀歌钟乐,思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资始终。未知康衢咏,所仰惟年丰。

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

重阳节诗词7

【唐】李益

蟋蟀催寒服,茱萸滴露房。

酒巡明烛刻,篱菊暗寻芳。[李益]

新月和秋露,繁星混夜霜。

登高今夕事,九九是天长。[广宣]

奉陪裴相公重阳日游安乐池亭

重阳节诗词8

【唐】白居易

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

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

去年重阳日,漂泊湓城隈。

今岁重阳日,萧条巴子台。

旅鬓寻已白,乡书久不来。

临觞一搔首,座客亦徘徊。

重阳节诗词9

【唐】韦庄

异国逢佳节,凭高独若吟。

一杯今日醉,万里故园心。

水馆红兰合,山城紫菊深。

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重阳节诗词10

【唐】张登

锡宴逢佳节,穷荒亦共欢。

恩深百日泽,雨借九秋寒。

望气人谣洽,临风客以难。

座移山色在,杯尽菊香残。

欲识投醪遍,应从落帽看。

还宵须命烛,举首谢三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