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东汉

东汉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东汉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东汉问题。

分享

浏览

1584

文章

56

何进死后为何东汉彻底大乱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汉末何进的死,会导致东汉彻底天下大乱

何进的死的确是天下大乱的导火索。但是更准确地来说,是何进不够成熟的政治思想,以及对时局缺少一个清楚的认识,以至于他做了错误决定,才导致自己身死,继而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

当时面对宦官专政的问题,袁绍向何进出谋划策,招地方军队进京杀宦官。但是曹操、陈琳等人也建议杀死宦官首领,却不能引入外部势力,防止宦官集团狗急跳墙。但是何进这人做事确实不过脑子(主要何进前身是屠夫,文化程度不高),他最大的错误就是听从袁绍的建议,强行招募了董卓等地方豪强进京杀宦官。

但在董卓入京之前,何进就被被宦官们设计杀死了,之后才有了年轻兄弟袁绍袁术的反击。他们率军烧了宫门,又率军斩杀了所有太监,这才使得东汉末年的都城洛阳成了屠宰场。这些外戚与宦官争斗之后,接着董卓又搅乱政局,导致军阀割据混战,天下从此大乱。

展开阅读全文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中国历史上继秦朝西汉、新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历经195年,又称后汉,与西汉合称汉朝。

重新建立刘氏汉家王朝的刘秀是汉高祖的九世孙,为汉室皇族,而表示合法和正统,建立新政权的刘秀继续延续汉高祖“汉”的国号。因刘秀所建的汉朝都于洛阳,和刘邦所建的汉朝都于长安,在地理位置上一东一西,故称刘邦所建汉室为西汉,刘秀所建汉室为东汉。又因为刘邦建立的政权和刘秀建立的政权一先一后,所以又称呼西汉为前汉,东汉为后汉。

在东汉,铁工具的普遍推广和牛耕技术的提高,增强了人们向自然界斗争的能力,特别是它使江南河网沼泽地区的大规模开发成为可能。加上当时各种社会原因,东汉时期的经济区域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东汉以前,中国经济的先进区域主要在淮河以北,特别是包括关中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到了东汉后期,这种情况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黄河流域的某些地区人口减少,出现了衰落的迹象。而南方出现了新的经济发展地区,人口在急剧上升。

展开阅读全文

东汉时称南海为什么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该海域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领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为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

东汉时期人们称呼现在的南海为涨海,我们可以在彼时由杨孚编写的《异物志》中看到关于涨海的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铁锢之。”这里就描写了当时南海的复杂水文情况。

根据记载,我们还可以推论出涨海这个名字一直被使用到南北朝。后来还有很多关于南海的地名一一出现,比如象石、食石山等等,通过这些名字就可以分析出当时的人们对南海的认知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东汉时称南海为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时期人们称呼现在的南海为涨海。根据记载可以推出这个名字一直被使用到南北朝。南海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它有两百一十万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为我国领海,是我国面积最大、水深最深的近海。

南海的气候特征

1、 南海处在亚洲大陆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与其他海区比较,其特点是热带海洋性气候显著,春秋短,夏季长,冬无冰雪,四季温和,空气湿润,雨量充沛。特别是中部和南部海区,终年高温高湿,长夏无冬,季节变化很小。

2、北部沿海和岛屿有较大季节变化,气温年较差在10℃以上,夏季温度高,雨量多,冬季前期相对干而冷,后期常有低温阴雨的潆雨天气。

3、在西南中沙群岛,年平均温度在26℃左右。月平均最低温度西沙为22.8℃(1月),南沙为25℃(1月)。月平均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西沙是5、6月,南沙是4、5月。

展开阅读全文

西汉和东汉的区别是什么?

全文共 1048 字

+ 加入清单

西汉东汉的区别主要是国家的建立者不同、首都不同、朝代在历史上存续的时间、所经历的帝王数量的不同这五大方面。

从国家的建立者上看,西汉,是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后在楚汉之争获胜建立西汉,汉初在消灭异姓王和诸吕之乱后政局趋于稳定。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国号汉,史称西汉。东汉,是公元8年,王莽篡汉,西汉灭亡,不久爆发绿林赤眉起义。

东汉的建立者是刘秀,是西汉皇族的一个分支舂陵候家族,刘秀自己并不认为自己创立的是一个新的朝代,,而是光复了汉朝,并自认为是汉宣帝的继承人,继位后,追尊汉宣帝为中宗,当时的官方也不认为东汉和西汉是两个朝代。

西汉在东汉前面,西汉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的开国皇帝是汉高祖刘邦,而东汉是在王莽篡汉之后才建立起的政权,东汉建立于公元25年,东汉的开国皇帝是刘秀。

由于东汉是继西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大一统的王朝,再加上当初刘秀是打着汉室的旗号重建的政权,所以后人也习惯称东汉为后汉,东汉与西汉合称为汉朝。

其次是从首都上看:西汉的首都是长安,而东汉的首都是洛阳。刘秀在建立东汉初期,鉴于长安在战争中已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无法继续作为首都,而洛阳当时受到战争的破坏较小,也接近刘秀在河北和南阳的根据地,所以就以洛阳为都.洛阳在中国古代的地位一直很重要.早在西周初期,就是作为陪都建立的,东周时期更是作为首都。

后来的史学家为了区分汉朝的这两段时期,根据都城的位置,分为东汉和西汉,以长安为都的是西汉,以洛阳为都的是东汉。不过,早在东汉时期,就有了前汉和后汉的说法,如诸葛亮的《出师表》,但是虽有这种说,但说话者并无意认为是两个不同的朝代,而是同一朝代的两个时期。

汉朝(前202—公元220年),分为西汉和东汉,公元前202年高祖刘邦建国,六月定都长安。随后汉武帝刘彻进一步推动大一统事业。

公元九年,王莽篡夺政权,西汉结束。25年,参加反抗王莽政权的皇族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开创了“光武中兴”。汉朝时期,民族融合空前发展,对外交流频繁,国力和经济较为强盛。并且文化的统一,为中华民族两千年的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汉总共经历了十二位皇帝,在历史上存续了二百一十年的时间;而东汉经历了十四位皇帝,在历史上存续了一百九十五年的时间。汉朝共历400多年,26位帝王。220年被魏国曹丕篡权而灭亡。而西汉和东汉的划分是按地里位置来划分的因为西汉首都长安位置相对偏西,所以史称西汉东汉首都洛阳,位置偏东,所以史称东汉。而东汉之后是三国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东汉时称南海为

全文共 207 字

+ 加入清单

南海位于我国大陆的南方,它有两百一十万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为我国领海,是我国面积最大、水深最深的近海。

东汉时称南海为

东汉时期人们称呼现在的南海为涨海,根据记载可以推出这个名字一直被使用到南北朝。

可以在彼时由杨孚编写的《异物志》中看到关于涨海的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铁锢之……”。后来还有很多关于南海的地名一一出现,比如象石、食石山等等,通过这些名字就可以分析出当时的人们对南海的认知程度。

展开阅读全文

汉朝为什么分东汉西汉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汉朝东汉西汉是因为汉朝中间存在一段长达15年的政权更替时期,东汉末期,被王莽篡位,夺取政权,后又被汉室王族刘秀重新夺回政权。后代历史学者为了区分新王朝以前的汉朝和刘秀建立的汉朝,将其分别命名为西汉与东汉,加以区分。

东汉简介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西汉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于鄗城,后定都于雒阳,延续“汉”的国号,史称东汉。东汉时,三公权力被大幅削弱,尚书台权力得到提升。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期间,东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明章之治。 汉章帝后期,外戚日益跋扈。汉和帝继位以后,扫灭外戚,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史称之为永元之隆。

西汉简介

西汉(又称前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刘邦击败项羽之后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西汉上承秦朝,共历12帝,享国210年,与东汉统称为汉朝。经过汉初文景之治,西汉在汉武帝时期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拓疆域,奠定汉武盛世局面。自汉元帝后,西汉皇权旁落、外戚与宦官势力兴起,开始走向衰败。公元8年,外戚出身的王莽废西汉末帝,西汉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汉朝为什么分东汉西汉?是什么原因?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汉朝东汉西汉原因:由于汉朝中间曾经存在一度的国家灭亡,处于中断状态,被王莽篡位,而且首都不同,西汉定都长安,东汉定都洛阳。后代历史学者为了区分新王朝以前的汉朝和刘秀建立的汉朝,将其分别命名为西汉与东汉,加以区分。

秦朝末年群雄逐鹿,从讨伐秦朝到楚汉之争,刘邦最终战胜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把都城定在了长安,汉朝历史由此开始。汉朝在经历了210年的历史后,出现了15年的断代,这就是后人称汉朝为西汉、东汉的依据。这十五年的断代就是王莽的篡位,王莽是西汉外戚王氏家族的成员之一,但并非正统的刘氏家族,所以王莽灭西汉后,建立的新朝就是一个新的国家。

新朝建国15年后就被灭了,之所以被灭是因为新朝建国后开始了一系列改革,但改革非但没成功,还加深了社会矛盾,所以就爆发了绿林赤眉起义,这时候原来的汉室成员刘秀趁势起义,并在公元25年称帝,延续了“汉”的国号,把都城定在了洛阳,东汉由此建立。之所以把东汉和西汉分开,由于中间与西汉有15年的断代,人们为了区分才这样命名的。

展开阅读全文

东汉末年 几乎掌管全局的袁绍 为何后来会被董卓捷足先登

全文共 612 字

+ 加入清单

内斗给一个国家带来的危害是不亚于外来入侵的。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内斗和宦官乱政,许多朝代最终灭亡。这些内斗往往以政权危机的形式开始,并且通常会导致一场血雨腥风的战争的发生。

在古代中国历史中的春秋前期,由于再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导致西周覆灭,周平王带领着诸侯各国将首都迁徙至洛阳。直到郑国与周平王之间出现矛盾,关于郑国的卿士之位问题爆发了内斗。齐庄公也因为与周平王距离近,常去周平王那报到,帮助周平王处理政务,导致郑国在周平王封赏的鼓励下发展得十分强盛。而随着上任的郑庄公去世,郑武公继承这一位的卿士之位并未前往周平王那报到,导致周平王与郑国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最终郑国被秦国吞并。

春秋后期,中原上的五国鼎立局面,以及晋国的分裂和齐国的内乱都是内斗的结果。在春秋后期的七雄争霸局面中,开启了战国时期。边境的匈奴趁机而进,导致中国内外交困局。战国时期的内斗也导致了许多国家的灭亡,比如魏国在春申君的政治斗争中败给了秦国,燕国在国君丹的内斗中被赵国所灭等等。

在封建王朝时期,内斗也是导致朝代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和南北朝之间的内战,以及五代十国时期的诸侯割据和互相攻伐,都让中国这个统一的国家陷入了长达几百年的动荡局面。

即使在现代,内斗对国家的影响也是不容小觑的。例如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内部的政治斗争造成了社会的分裂和混乱,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的巨大损失。内部纷争甚至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外交关系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麻沸散问世于什么时候 东汉末年有麻沸散吗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在很多的书中都会有详细的记载,在患有腹部肿块之后,就只能够选择割破小腹部。但如果没有选择麻醉,根本就无法实行,华佗就是全身性麻醉的外科鼻祖,不仅精通药物,而且在针灸以及针术这方面都会让人觉得比较佩服。

麻沸散什么时候发明的

是在东汉的时候出现,这就是一种中医麻醉剂,可以作用于外科手术,只是很可惜,现在早就已经失传。也有一些书籍中曾经记录过麻沸散后人在经过考证之后发现这并不是华佗所发明的。根据记载,如果用麻沸散来麻醉,完全不需要选择气管插管,只需要把熬出来的汤汁饮用完毕即可,但如果从理论上分析,这样的麻醉剂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存在,这就使得麻沸散显得很是神秘。

麻沸散到底是谁发明的?

麻沸散是华佗发明的。华佗在那个时候到处都在不停的走访医生,还会收集很多具有麻醉效果的药物,再将多个不同配方炮制在一起之后就可以有效完成。将麻醉药和热酒全部的配在一起,患者在服用之后就会失去知觉,接着就会涂上神膏,很快就可以消除疼痛,大概在一个月内就会逐渐的康复。这种麻沸散里面就会有多种不同的药物,包括生草乌,曼陀罗,川穹,还有天蓝星。

华佗的医学成就

在经过无数年的医疗实践之后,掌握很多的治疗手段,其中包括针灸、手术、养生还有方药。一直都会比较精通妇科,外科,内科以及儿科的治疗,懂得辨证治疗,方法便捷,被称之为神医。对于华佗的介绍,在很多的内容中都有明显的介绍,一般华佗就是一个善于养生之人。其实在后期的一段时间内,华佗也会注重于治疗,慢慢的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开阅读全文

汉献帝身边有哪些忠臣?东汉末年那些忠于汉室的大臣

全文共 2745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每个人都想能够在这样的乱世中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直到最后可以有机会一统天下,而每个百姓却只希望能够活下来,那些忠于汉室的大臣们都希望汉朝可以复兴,恢复以前的荣光。那么,在这样一个混乱的时代,还有哪些是忠于汉室、忠于汉献帝的汉朝忠臣呢?这些人又有过什么样的经历呢?

汉献帝一生的顶点就是李郭专权到东迁洛阳之间的几年。汉献帝有没有翻盘的机会?有,但是机会稍纵即逝。汉献帝身边有没有真正忠于他的大臣?有,但是都逐个被命运所剥离。下面数一数王允死后到曹操控制汉室这段时间内,献帝身边曾经闪烁过些许光芒的人物。

1 士孙瑞(?-195年)

东汉末年大臣。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仕历显位。永汉三年四月,为尚书仆射、与司徒王允、董卓的部将吕布共谋诛卓。卓既诛,迁大司农,为国三老。每三公缺,瑞常在选中。太尉周忠、皇甫嵩,司徒淳于嘉、赵温,司空杨彪、张喜等为公,皆辞拜让瑞。后卓余党李傕、郭汜交兵,瑞为尚书令,为乱兵所害。天子都许,追论瑞功,封子萌澹津亭侯。

2 伏完(?-209年)

国舅爷之一,伏皇后伏寿之父,时人称其“深沉有大度”。历任屯骑校尉,执金吾,光禄勋;后病逝。守护自己的女婿到生命最后一刻。伏寿曾写信给伏完数落曹操的残暴,希望伏完铲除曹操;但是伏完不敢轻举妄动。214年事情暴露,伏寿和伏氏宗族百余口被曹操诛杀。

3 杨彪(142年—225年)

杨彪,字文先。弘农郡华阴县(今陕西华阴东)人。东汉末年名臣,太尉杨赐之子、名士杨修之父,出身东汉名门“弘农杨氏”。杨彪少年时受家学熏陶,初举孝廉、茂才。其后征拜为议郎,参与续写《东观汉记》。任京兆尹时,揭发黄门令王甫的贪赃行为,使其被定罪诛杀。历任侍中、五官中郎将、卫尉等职。

汉献帝时,杨彪历官三公(司空、司徒、太尉)。权臣董卓意图迁都时,他据理力争。献帝东迁时,杨彪尽节护主。曹操挟献帝定都许县后,将杨彪下狱,获释后又任太常。他见汉室衰微,便诈称脚疾,不理世事。曹魏建立后,拒绝出任太尉,改光禄大夫,待以客礼。黄初六年(225年),杨彪逝世,年八十四。其著作现仅存《答曹公书》一篇。

4 孔融(153-208年)

孔融,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孔融少有异才,勤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汉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任六年,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后兼领青州刺史。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孔融与其激战数月,最终败逃山东。不久,被朝廷征为将作大匠,迁少府,又任太中大夫。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后因触怒曹操而被杀。

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散文锋利简洁,代表作是《荐祢衡表》,其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5 王邑(?-约215年)

任河东太守,封安阳亭侯,在河东得官民爱戴。献帝东迁经过安邑时贡献粮食。后因受曹操猜忌被调许都担任大司农。王邑的调离还引发过卫固叛乱。

6 张杨(?-198年或199年)

割据河内的实力派。献帝东迁后尽力供应粮食,并说服刘表供给资金修建宫殿。局势稍微平稳后,张杨因为自己是外郡太守而决定不留在洛阳,回到野王,很快又被封为大司马。建安三年,曹操围吕布于下邳。张杨素与吕布相交,想要出兵相救却因实力不足而办不到,于是出兵东市,遥为呼应。不久,其部将杨丑杀张杨以应曹操、致使曹操尽收其部众。

7 段煨(?—209年)

原为董卓帐下中郎将,董卓令他屯兵华阴。

兴平二年(195年),献帝从长安东归洛阳,行至华阴。段煨出营迎接,供给献帝衣食。护送献帝的杨定与段煨不和,诬其勾结郭汜,双方激战十余天,被刘协劝解。建安三年,在黄白城击破退守的李傕,斩杀李傕,将李傕族人押解许都,夷三族,刘协封段煨为“安南将军”、闅乡侯、长安太守。后官至大鸿胪、光禄大夫。建安十四年(209年),段煨去世。

段煨在西凉军里面简直是异类:一方面不参与李郭之乱;另一方面领导部队务农,不掳掠,努力维持地方稳定。在献帝东迁时被杨定等人连续冲击多次,巍然不动;还继续供奉献帝等人的饮食,可以说做到了最好。如果当初献帝在兴平年间李郭再次叛乱时能早点争取段煨,情况可能会完全不一样。

8 刘虞(?-193年)

刘氏三牧之一,德高望重的地方实力派。刘虞年轻时曾经跟盖勋,袁绍等人约定一起守护汉室;也是个妥妥的情怀党。天下大乱后,献帝曾派遣刘虞之子刘和到幽州联络刘虞,但是道远阻塞,后反而被袁术抓获。刘虞因为跟公孙瓒发生矛盾,被公孙瓒打败并斩杀。

另外还有董承,杨奉,种辑,韩暹,杨定等人也多多少少在献帝身边出过力;后面多由于反复无常被曹操,刘备等人斩杀。很大程度上这些人仅仅是反复小人,一方面他们保护汉献帝东归,一方面又挟持献帝希望谋取更大的政治利益;并不是真正心向汉室。值得一提的是杨奉,韩暹两个二货;智商之低,人品之劣令人叹为观止。做到了谁用他们谁倒霉的地步。像盖勋,皇甫嵩等人心向汉室;但是死的太早,所以也并不能跟汉献帝接上头。

总结

其一:对于一位十几岁的少年来讲,汉献帝在东归途中很多作为都是可圈可点的。长安大饥,赈济灾民;郭汜反水,绝食相抗;种辑等人构陷段煨,拒不下诏;都可以看出在礼制的框架内,这位少年已经尽力做到了最好。他的身上展现出了聪慧,仁慈,坚韧不拔的闪光点——而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那样是个软弱无能的庸主。如果不是这样,一帮子大臣也不会跟随他辗转千里从三辅地区转移到三河地区;如果不是因为当时的刘协拥有相对良好的名声,汉室也不会在四方叛乱迭起之时还能获得大部分士人的拥戴。

可惜生不逢时,聪慧归聪慧,毕竟年龄和经验不足;“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刘协做不到像刘备那样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也做不到像刘表那样单枪匹马降服一个州。如果刘协能学习刘备,早一点轻骑跑路,争取到段煨,王邑这样的实力派支持;情况可能就大不一样。一方面拥有巨大的名望,另一方面手上没有坚实的武装力量,去哪里都只能是被军阀控制和玩弄。

其二:曹操迎奉献帝后,就有人劝他有所行动。曹操说朝廷的股肱尚多,不能轻举妄动。所谓朝廷股肱,也就是那些手上没兵但是跟地方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中央大员;或者少量有地盘有部队的地方实力派。对于大部分有影响力德高望重但是不当出头鸟的,等待其自然老死即可;对于地方实力派,引诱到中央担任虚职;对于当面挑战曹操权威的,直接杀掉。三管齐下,用十几年时间才逐步瓦解了汉室的剩余力量。但是在瓦解汉室的过程中用力过猛,也得罪了太多人,为曹魏无形中增加了一大批敌人。并且形成了一整套套路,方便了后面司马家族有样学样,篡夺魏室。真所谓天道循环,报应不爽。

展开阅读全文

东汉皇帝刘宏有多奇葩?皇宫竟被当做集市

全文共 137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汉朝时期的皇帝,你知道的有多少呢?或许是开国汉高祖,或许是末代汉献帝,也或许是汉武大帝。其实,汉朝历史上还有一个非常奇葩的皇帝,他把皇宫布置成街市,自己和后宫妃嫔扮演着街市上的不同角色。这样奇葩的皇帝整个历史上并不少见,他们或许在其他领域能够有一番作为,可偏偏做了皇帝,也是身不由己。今天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一位奇葩的皇帝。

刘宏深居内宫,便挖空心思尝试着玩一些新花样。内宫无驴,一善于逢迎的小黄门,从外地精心选了四条毛驴进宫。刘宏见后,爱如至宝,每天由驴驾一小车在宫内游玩。起初,还找一驭者驾车,几天后,索性亲自操持。皇帝驾驴车的消息传出内宫,京城许多官僚士大夫竞相摹仿,以为时尚,一时民间驴价陡涨。

正当京城弥漫着驴车扬起的烟尘时,汉灵帝刘宏又对驴车失去了兴趣。又有宦官别出心裁,将狗打扮一番,戴进贤冠、穿朝服、佩绶带,摇摇摆摆上了朝。

待刘宏认出乃一狗时,不禁拍掌大笑,赞道:“好一个狗官。”满朝文武虽感奇耻大辱,却敢怒不敢言。

汉灵帝刘宏在后宫仿造街市、市场、各种商店与摊贩,让宫女嫔妃一部分扮成各种商人在叫卖,另一部分扮成买东西的客人,还有的扮成卖唱的、耍猴的等等。而他自己则穿上商人的衣服,装成是卖货物的商人,在这人造的集市上走来走去,或在酒店中饮酒作乐,或与店主、顾客相互吵嘴、打架、厮斗,好不热闹。

刘宏混迹于此,玩得不亦乐乎。肆中的货物都是搜刮来的珍奇异宝,被贪心的宫女嫔妃们陆续偷窃而去,甚至为了你偷的多,我偷的少,暗地里争斗不休,刘宏却一点也不知道。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刘宏在西园修建了一千间房屋。让人采来绿色的苔藓,覆盖在台阶上面;引来渠水绕着各个门槛,到处环流。渠水中种植着南国进献的荷花,花大如盖,高一丈有余,荷叶夜舒昼卷,一茎有四莲丛生,名叫“夜舒荷”。又因为这种莲荷在月亮出来后,叶子才舒展开,月神名望舒,就又叫它“望舒荷”。在这个恍如仙境的花园里,刘宏命令宫女们都脱光了衣服,嬉戏追逐。有时他自己高兴起来,也脱了衣服和她们打成一片。所以,他就给这处花园赐名为“裸游馆”。

汉灵帝曾梦见汉桓帝发怒,桓帝说:“宋皇后有何罪过,你听从那些邪孽的坏话,使她死去?勃海王刘悝已经被贬,又受诛而死。现在宋氏和刘悝在天上投诉,上帝震怒,你的罪孽难于挽救。”这个梦的内容十分明白清楚。

刘宏在醒来后,很是恐慌,就把这件事告诉羽林左监许永说:“这是什么不祥之兆?可以把它禳除吗?”许永答:“宋皇后与皇上一同继承皇位,母仪天下,历年已久,四海之内都蒙受她的教化,从来没有听说有什么过失和恶声。皇上偏听谗毁嫉妒的言辞,使她蒙受无辜之罪,身遭诛戮,祸连家族,所有臣妾,都为抱怨痛惜。勃海王刘悝是汉桓帝同母的弟弟,处理封国之事和作为藩属事奉朝廷,不曾有过错误,陛下没有经过验证审察,就加罪诛杀。从前,晋侯曾梦见大厉鬼,披长发达到地面,是因晋侯杀了厉鬼的祖先。天地之间的道义是明白清楚的,鬼神是难以欺骗得了的。应当一并改葬,以使冤魂得到安息。让宋皇后流放了的亲族返回原籍,恢复勃海王的封爵,以期消去因此而遭致的咎衍。”刘宏没有听从许永的意见,因此,没过多久就驾崩了。

汉灵帝刘宏曾经从容的问侍中杨琦:“朕和桓帝比怎么样?”杨琦说:“陛下要和桓帝比,就像虞舜和唐尧比德一样。”刘宏不高兴的说:“你真是硬脖子,真不愧是杨震的子孙,死后一定也会招来大鸟的。”

展开阅读全文

东汉将领马援一生立有哪些功劳 马援生平简介

全文共 2330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的古代人物专题,准备和大家讲讲东汉开国功臣马援的故事。在新朝末年,马援深得隗嚣器重,后来马援投靠刘秀,并且此后屡立战功,是东汉不可替代的将领之一。“马革裹尸”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那这个成语中的主人公其实就是马援,他为国捐躯的意志令后人敬佩。只是马援晚年遭人诬陷,导致他和刘秀之间产生误会,直到汉章帝时期才帮马援平反。那有关马援的更多故事,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1、将门之后

马援(公元前14年—公元49年),陕西扶风茂陵人,其先祖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将领赵奢。因赵奢有功受封于马服君,因此其后代就以马氏为姓。马援的曾祖父马通因功封为重合侯,祖父马宾在汉宣帝朝任持节郎官,号“使君”,父亲马仲官至玄武司马,其三个哥哥都有官职。可以这样说,整个马氏家族是有将门之风的官宦世族。

马援年少时丧父,由长兄马况抚养。他聪明伶俐,素有大志,几个哥哥都喜欢他,送他去读书。同学朱勃的智商在马援之上,且举止大方能说会道,马援感到十分自卑。大哥马况安慰他:朱勃是小器早熟,智尽于此,以后要向你求教的。大哥的话以后果然应验了,朱勃终其一生也只是个小县令而已。

由于马援自身学习努力,加之有官宦家庭背景,25岁入仕任扶风郡督邮。负责传递信件和纠察官员的贪廉。那时处于王莽当政期间,政治黑暗,官僚腐败,他内心很是不满。有次他奉命押送一批囚犯到司命府(纠察罪犯的机构),他见罪犯可怜,心生恻隐之心,就私自把罪犯全放了。没有办法回去交差,只好亡命北地,后遇朝廷大赦才回到家乡,经营畜牧业。按现在的话说,马援有商业头脑,没过几年,就有了牛羊数千只,谷物数千斛。但马援的志向并不是想当名土豪,他把这些东西全部赠送了亲朋好友,自己漫游陇、汉两地去了。

西汉末年,天下大乱。马援与其兄马员避居凉州。当地豪强隗(wei)嚣起兵反抗王莽。马援起先仰其名望投奔,但时间一长,就觉得隗嚣好名誉而缺乏才能,不是一个能成大事之人。

更始三年(25年),公孙述和刘秀分别称帝,隗嚣自称西州上将军,赤眉军攻入长安杀了更始帝,这样就形成了四大割据政权对峙的局面。隗嚣为了生存,就派马援前往蜀地和洛阳,观察公孙述和刘秀的情况,然后选择同盟者。

马援和公孙述是同乡,且从小交情甚厚,马援开先对公孙述抱有很大的希望,但去一考察,觉得公孙述是个井底蛙,妄自尊大,成不了什么气候。

刘秀对马援则是谦虚恭谨,俭简坦诚,盛情款待。马援觉得刘秀的风度酷似汉高祖刘邦,是个成大事者。他回来作了详细汇报后,隗嚣确定与刘秀结盟。过了几年,刘秀在马援的协肋下,平定了起兵反叛的隗嚣,马援因功被刘秀拜为太中大夫。2、屡建功勋

东汉建立之初,陇西的形势很不稳定,先零羌起兵反汉,声势很大。考虑到马援久在西陲熟悉情况,光武帝诏令马援为陇西太守专治西陲。马援得心应手运用“剿和抚”两种策略处理。派出军队迎战造反的先零羌人,斩首数百级,收降八千余众,俘获牛羊万余头。取得了首战胜利后,紧接着再接再厉,与扬威将军马成掩袭退守吾谷的叛乱先零羌人,斩首一千余级,收缴了大量的粮谷畜产。这一仗,为安定陇西地区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从某种意义上说,占据容易治理难。为此马援上书刘秀,提出了一整套治理方案。刘秀一律钦准。主要内容有:在金城以西土地肥美、灌溉方便、可用于农耕的地方建立防守据点,设置行政长官,开垦水田劝勉农耕,流浪在外的当地羌、氐族人回乡从事生产者免除徭役和赋税。经过一段时间综合治理,西陲形势稳定了。当地军民对马援心悦诚服,马援的声誉远播三辅。马援辞世后,当地民众还修庙祭祀他。

马援因功于建武十六年(40年)应调入京,任虎贲中郎将(相当于首都卫戍司令)。

建武十七年(41年),卷县人李广假托神道造反,紧接着交趾女子征侧与其妹征贰举兵反汉,均由马援率军先后平息。马援因功封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是东汉朝立国后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大将军。3、武陵马革裹尸

建武二十三年(47年)居住于武陵山区(今湘西北一带)的五溪蛮人,在酋长单程等人的策动下反汉,武威将军刘尚奉命征讨全军覆没,主将战死。次年中山太守马成奉命前去征讨,亦难克敌,只好退保临沅(今湖南常德),以待增援。

时年62岁,北征刚返尚未休整的马援闻讯后,主动向刘秀请缨前去平叛。刘秀起初不允,后来同意他当场演示后确定。马援据鞭登马,挥手一鞭,骏马腾空而起,绕场三周。马援神色自如,顾盼神飞。刘秀大喜,当即命令马援领中郎将马武、耿舒、刘匡、刘永诸人,率十郡四万多兵进军五陵。

建武二十五年(49年)三月马援军至壶山。那里地势险峻,众蛮登高守隘,官军无法攻入,两军处于相持状态。两个月后天气炎热,林中瘴疠交侵,包括马援在内的不少将士染疾,马援带病坚持巡逻和观察敌情。不久病死于军中。

作为随军的朝廷特使梁松,对马援一直抱有成见,乘机上报朝廷说其贻误战机,还说在征讨交趾后运回来用于治病的一车薏苡种子是一车黄金。刘秀大怒,立命削了马援的新息侯爵位。一直到汉明帝永平十七年(74年),朝廷才为马援更行封树,起建祠堂。汉章帝建初三年(78年),才最终为马援平反,遣使持节追策马援为“忠武侯”,几十年冤案终于平白于天下。4、东汉开国功臣

马援不仅仅是个杰出的军事家和前敌总指挥,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在查阅史籍中,发现了他的一首遗诗《武溪深行》:

滔滔武溪,鸟飞不度,兽不敢临。嗟哉武溪多毒淫!

这首诗被收入《乐府诗集·杂曲歌辞》。据晋崔豹《古今注》载:《武溪深行》系马援南征之所作。马援的门生爰寄生善吹笛,马援作歌令爰寄生吹笛以和之。武溪亦作五溪。据《水经注》释:指雄溪、椭溪、西溪、沅溪、辰溪。在湖南、贵州交界处。

当时称居此地的少数民族为“五溪蛮”。

【作者简介】赵心放,笔名赵式,重庆市杂文学会会员、重庆市南岸区作家协会会员。

展开阅读全文

东汉郭泰是个怎样的人 郭泰生平简介

全文共 2320 字

+ 加入清单

郭泰东汉时期名士,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郭泰并没有高贵的出身,但他凭借自己的才能被太学生推为领袖,是当时士人集团的代表人物之一。我们都知道,东汉宦官猖獗,在朝内已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所以皇帝想要打破这样一种对立的局面,于是决定建立起另一股力量,他们就是士人集团。那郭泰在其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呢?下面就来为大家讲讲有关郭泰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1、少有大志,勤学成名

一般成名之人,都有一个苦难的童年或者遭遇过许多挫折。郭泰小时候家贫父亡,与母亲相依为命。即使在这种情境下,郭泰依然心怀理想,就学长志。

他的第一位老师是屈伯彦。屈老师当时是享有美誉的饱学之士。在名师指导下,郭泰三年就博通“三坟五典”,而且“善论谈,美音制”,再加上自身条件好,“身高八尺,容貌魁伟”,一时成为学苑翘楚。

他的第二位老师是李膺。李老师是当时声望很高的士人领袖,被京师太学生标榜为“天下楷模李元礼”。他做官“风裁峻整”,坚决反对宦官专政。为人生性亢直,不喜结交。可能是缘分注定,当李膺见到前来拜师的郭泰,竟然感慨万分地说:读书人我见多了,“未有如郭林宗者”。他待郭泰以师友之礼,一时间在太学生中传为佳话。因为以当时李膺的身份和影响,对一位初出茅庐的学生辈,竟然如此青睐,想必这郭泰肯定有绝世之才或者超人见识。

有了两位恩师的提点,郭泰年纪轻轻就已经名震京师。后来,郭泰离开洛阳返回太原时,赶来送行他的车辆竟达千乘之多。而李膺更是与郭泰同舟共济,着实让士人们惊为神仙,羡慕不已。所以说,一个人成名成家,个人资质固然重要。但如果能够遇上贵人引路,再加上这位贵人又是能力非常之人,那成功就是指日可待。2、洞察世事,坚拒仕进

郭泰于学问之外,更讲究因时而出、趁势而作。他深感东汉宦官政治黑暗,政权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势下,士人手无缚鸡之力,朝堂难有扛鼎之士,生存的最好办法就是避居乡里、远离朝廷。

因此,面对太常赵典举有道,司徒黄琼辟召,郭泰婉言谢绝,矢志“优游卒岁”。他找借口说:“我夜观天象,昼察人事,知道上天已废,非人力所能支持。”他的这种自察自醒、性甘恬淡、止于仕途、视利禄如浮云的行为,让时人觉得“隐不违亲,贞不绝俗,天子不得臣,诸侯不得友。”

但是,郭泰也不是故意为了隐居而隐居的装腔作势。其实,面对东汉王朝的大厦将倾,他也忧心如焚。只是觉得士人不过是一股清流,难成什么大气候。如果和武人结合,又会玷污有志于道的宗旨。

桓帝延熹九年(166年),郭泰在太学游学,看到朝廷之上宦官专权、肆行无道,污烟漳气、群盲无首,一时悲从中起,竟然和贾彪等编起顺口溜,想用这种方式来激浊扬清,褒贬朝臣。在他们的带动和影响下,一时朝野“竟以臧否相尚”,“公卿以下”均惧其贬议而不敢登太学之门。真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民谚深处有公道。3、善心助人,名满天下

郭泰为人极富同情心,非常重视提携和帮助后人。即使是对那些所谓的“不仁之人”,也绝不放弃。他在陈留的学生左原,因为品行恶劣、违反法令,被郡学斥退。从此,没有人和愿意他交往,抑郁寡合。郭泰在路上遇见他后,立即设酒肴款待,好言劝慰,要他以古先贤为榜样,反躬自省,痛改前非。有人嘲笑郭泰与恶人交往,有辱声名。郭泰却说,对犯了错误的人更应该热情帮助,劝其从善,如果谁都疏远他,那么他会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郭泰母亲过世后,同乡贾淑前来吊唁。贾淑这个人虽然世代做官,但为人阴险刻薄,乡人都有点反感他。郭泰的好朋友孙威,专门从巨鹿赶来奔丧,刚要进门就看到贾淑在里头,心里不快,掉头就走。郭泰听说后,赶紧追上去问孙威,怎么这么快就走?孙威说:你是天下名士,交往的也应该是贤人雅士,今天竟看到你接受恶人吊唁,我很失望。郭泰说:贾淑确实为人确实不好,但我遭丧能来慰问,说明他的行为没有违背大道,而且是在修善行。如果他因为小善而逐渐发生变化,将来成为有用之器,不是很好吗?贾淑后来听到这番话,真的就洗心革面,成为善人。

因此,史家称郭泰“恂恂善导”,“虽墨、孟之徒不能绝也”。对于郭泰来说,人之向善,就在于修行。在他眼里,世无遗类,只要能够听得进人说话的,都不要轻言放弃。因为人心向善,社会才会臻于至善。如果人人都冷漠相见,又哪里能够讲道德操守?4、痛失师友,悲愤辞世

面对“党锢之祸”持续不断的混乱局面,郭泰深感世道无助,干脆传学弟子、闭门教学,最多时门下学生有数千之众。建宁二年(169年),第二次“党锢之祸”中,宦官挟持汉灵帝,下诏捕杀李膺、杜密等名士百余人,此后又陆续杀死、流徙、囚禁了六七百人,太学生也被抓捕了上千人。因为郭泰在家乡讲学,平素“不为危言覆论”,幸免于难。但他听到许多名士遇难,心情异常悲痛。这年初春,悲愤交加的郭泰病卧家中,弥留之际断言“汉朝的天下恐怕不会多长了”。终年42岁。

郭泰虽然英年早逝,但影响很大。死讯传出后,四方文人学士纷至沓来,为其送葬的人竟达千余。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兼书法家、大学士蔡邕亲自为其撰写铭文。蔡邕说:我一生为人撰写的碑铭很多,大多有虚饰之辞,唯独郭有道的碑铭,文符其实,我能够问心无愧。

郭泰作为封建社会一个没有顶点儿官职的人,能够受到许多文人学士的追捧,非常难能可贵。正是他不涉官场的坚守、诲人不倦地坚持,让人们于黑暗中看出些许的光明。正是这股熹微的清流,让人们在世态炎凉中感觉到一丝的清爽。人的一生,不过是做人与处世的有机结合。郭泰的独特,在于他的清醒而坚定。他相信人性向善,努力惩恶扬善,并致力于教化育人。他坚持官场合为时而出,又不忘正本清源,尽力而为。他清醒刚正而不随波逐流,谆谆诲人而不锱铢必较。

这样的人,才是每个时代都需要的人。

【作者简介】乔永胜,致力于用现代视角检视历史人物,更多还原人性的写作。

展开阅读全文

始建东汉 峨眉山华藏寺

全文共 155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佛教文化流传数千年,是历史文化的象征,且寺庙文化早已根深蒂固在我们心中!许多古寺庙见证了我国各个朝代的历史发展,庇佑了各个朝代繁荣昌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城市文化看看中国十大寺庙排行吧!

华藏寺,全称为“永明华藏寺”,位于峨眉山金顶主峰,海拔高度3077米。“金顶(金殿)”是华藏寺的其中一殿,所处位置最高,与华藏寺合二为一,统称华藏寺,俗称金顶,其意可各有所表。华藏寺,始建东汉,当时称普光殿,后改名为光相寺。明代在殿后最高处营建普贤殿,俗称铜殿。殿顶鎏金,又称金顶。金顶所在的山峰也因此得名。铜殿及华藏寺皆毁于火,新建的金顶华藏寺依山势而建,中轴线上由低到高分布着三重殿堂。

景点

三重殿堂

铜殿及华藏寺皆毁于火。新建的金顶华藏寺依山势而建,中轴线上由低到高分布着三重殿堂。

第一殿是弥勒殿。殿门上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华藏寺”金匾。寺内供奉铜铸弥勒佛像,背后是韦驮铜像。殿内还有三足铜鼎和明万历年间铜碑等文物。

第二殿是大雄宝殿。殿中供奉着铜质金身的三身佛,坐高3米。殿内还有华藏寺弥勒殿铜磐、铜钟等法器以及铜铸像、铜普贤像等佛教文物。

第三殿是普贤殿,即金殿、金顶,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殿门的匾额有“金顶”、“行愿无尽”、“普贤愿海”、“华藏庄严”等,为赵朴初、本换、明肠等题写。殿内供奉普贤骑象铜像,普贤端坐在莲花台上,手执如意,莲台置象背上,白象脚踏四朵莲花。整个造像通体铜铸,通高4.5米。殿内还有铜鼎等物。

历史沿革

明洪武初(约公元1377年)国师宝昙奉旨来山重修寺院,时见板屋一椽,因山高风大,云南总兵祁三升捐资,遂将之覆为铁瓦,俗称铁瓦殿(今703电视台处),按察赵良壁增修,后被火焚。明代万历辛丑29年(公元1601年),妙峰(山西五台山僧)、惟密禅师来峨礼行普贤,发愿铸三大士渗金像以铜殿覆之名山,即募西蜀藩王潞安沈王朱模携得黄金数千两,送往湖北荆州监制,铸于明万历壬寅(公元1602年),历经数载,先后铸造铜殿三处:一在峨眉山,二在五台山,三在普陀山。

明万历乙卯(公元1615年)秋天运至峨眉组装,在大峨山铁瓦殿后的最高处,做成了普贤愿王铜殿,铜殿通高二丈五尺,宽一丈四尺四,深一丈三尺五。铜殿上部为重檐雕甍,环以绣棂琐窗,殿中祀大士铜像,傍绕万佛,门枋空处雕画,云栈剑阁之险,顶部通体敷金,巍峨浩漾,迢耀天地,故称“金殿”或曰“金顶”,明神宗朱翊钧御题横额称“永明华藏寺”。清光绪16年(公元1890年)该殿毁于一炬,光绪18年(公元1892年)寺僧心启、月照和尚新建约180平方米的砖木构造的殿堂,铜碑、铜门等法器置其中,殿脊之上置以渗金宝顶,仍不失“金顶”之庄严。

民国12年和20年(公元1923、1931年)又两次失火后重建。1953年人民政府拔专款对华藏寺进行维修,“文革”(1970年)中被“703电视台”占用,作为微波发射机房,1972年4月8日上午9时30分,因该台工作人员在发电中操作不慎,引起火灾,迅速燎原,大火肆虐二日,使庞大的华藏寺木结构寺院荡然无存,大量珍贵佛教文物损失殆尽,成片冷杉及草甸被毁。清光绪16年(公元1890年)至1972年,华藏寺历经几次大火,目前仅幸存明代“铜碑”、“铜门”和清代“铜象”,是峨眉山难得的佛教珍贵文物。

2002年,为了响应四川省人民政府提出,把峨眉山建设成“中国第一山”的号召,重新规划制定了“恢复华藏寺改造工程”的方案。本着宏扬峨眉山佛教,挖掘历史文化遗存,振兴旅游的原则,做好科学规划,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搬迁“703电视台”,拆除原华藏寺前部,整治环境,由峨眉山佛教协会具体承担,拟建高约48米(含法台须弥座)的“十方普贤”铜像,以恢复华藏寺(金顶)昔日之庄严。建设工程已于2004年八月动工,2005年底竣工,配套设施数年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东汉尹子祠

全文共 571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尹子祠为文化旅游景点。

尹子祠位于原南川县城西郊,名声远播,无论从那方面看,尹子祠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物价值。 尹子祠的来历,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东汉时期,学者尹珍在南川设馆讲学,为后世作出很大贡献,清光绪五年,知县黄际飞,举人徐大昌为纪念尹珍的贡献而修建了尹子祠。尔后文人雅士来南凭吊尹夫子常慷慨作诗赋词,致使远近闻名遐迩,使南川成为川东文化发祥地之一。尹子祠,也是重庆市目前仅存在的三个古书院之一。

尹子祠的木结构、大屋顶建筑特征、雕梁画栋以及依山水地势而造的天人合一建筑美学,极具鉴赏价值。1984年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13日,重庆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会秘书长、高级工程师吴涛一行来到尹子祠,对其现状进行了解和评估。吴涛秘书长认为:尹子祠从历史、文化、环境、建筑上都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升为重庆市级保护单位当之无愧。

东汉尹子祠开放时间:8:00—17:30点。

南域始有学焉,自珍始”,说的就是大学士尹珍在东汉时期,徒步千里拜师汝南许慎、应奉受经书图纬。学成,还故里教授,时称南中人杰。为纪念邑人尹珍,旧时富源建有“尹珍故里牌坊”。尹珍(79-162),字道直,平彝县(今云南富源县)人,生卒年月不详,有“南域知学自珍始”之称。古代在今县图书馆建有南书堂,后称南书院。在县治东门街卫坡顶建有木质结构牌坊一座,高约7米,。

展开阅读全文

东汉醪糟旅游景区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醪糟旅游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东汉醪糟旅游景区位于大竹县月华食品园,景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是以“东柳醪糟酿造技艺”为文化底蕴,以现代化生产园区为主要载体,围绕醪糟文化传承、一流的现代化生产流水线、产业扶贫三大主题建设的旅游景区。

在这里拥有全国首条醪糟自动化生产线,年生产能力上万吨。在车间的四周用透明玻璃隔开,形成了专门的游客参观通道,游客可以通过参观整个工艺流程,了解到糯米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香甜可口的醪糟。

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是全国最具规模的醪糟生产、自营进出口经营企业。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旅游、文化”产业联动发展。自2015年以来,公司利用东汉醪糟产业优势,在园区规划打造了游客中心、东汉城门楼、生态公园、游步道、观景台等配套设施,大力推进“工旅结合”,让园区变成景区,厂房变成景点。

除了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在景区内还打造了醪糟文化博物馆,在博物馆里展出的都是醪糟古法酿制的一些器具。同时,我们还可以了解到稻谷的来源,糯稻与醪糟的渊源,东汉醪糟的发展历史以及中国醪糟文化。

据史记载,东柳醪糟酿制技艺历史悠久,源于汉、盛于清,以大竹城北东柳桥所处为最,故名“东柳醪糟”。在景区打造过程中,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当地知名景点玉皇庙,配套建设了中国首家醪糟文化博物馆,并设置有醪糟体验车间,让游客亲身体验古法醪糟制作流程,传承弘扬醪糟传统饮食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和林格尔东汉壁画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和林格尔汉墓位于乌兰察布盟和林格尔县新店子乡境内的一座土山上。墓分前、中、后三主室和三耳室,全长约20米。墓壁、墓顶及甬道两侧有壁画50多幅,榜题250多顶。这是我国考古发掘迄今所见榜题最多的汉代壁画。这些壁画形象地反映出东汉时期我国北方多民族居住地区的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和社会生活面貌。

从壁画内容及榜题得知,墓主为东汉王朝派到北方民族杂居地区的最高---使持节护乌桓校尉。

壁画内容有反映死者的仕途经历,以及升迁各任时的车马出行图;有死者历任官职所在城市和府舍的官府图;有反映统治阶级生活的饮宴、舞乐、百戏等描绘;有反映东汉时社会生产活动的场面,如农耕、庄园、牧马、放牛等图;有当时社会生活的写照,如少数民族的装束、发式、相貌,以及祥瑞图和一些圣贤、忠臣、孝子、烈女的故事图等等。

展开阅读全文

甘泉东汉广陵王墓

全文共 869 字

+ 加入清单

甘泉汉墓位于扬州市西北郊18公里的甘泉山及周围,地属邗江县甘泉乡。

南京博物院为配合甘泉砖瓦厂取土,于1975年和1980年发掘山北双山两墓(西山为一号墓,东山为二号墓)。

两墓为高12米、直径60米的两个大土堆,发掘前砖瓦厂将上部5米封土挖去,将碎砖杂土堆置墓南侧。发掘表明,两墓系座北朝南的砖室墓,早年即遭盗掘,一号墓在墓室前部东侧有直径1米的盗洞,二号墓在墓室中部偏东处有直径4米的大盗洞,清理出一些残留的随葬品。

一号墓有铜雁足灯、釉陶五支灯、双鱼盘、罐等20件,雁足灯底盘宽沿上铸有阴刻篆体铭文“山阳邸铜雁足短灯建武二十八年造比二十”共18字。

二号墓规模较大,有两个棺室,为主要墓葬,出土残留随葬品90件,陶器有鼎、盒、壶、盆、炉、杵臼等。尤为重要的是出土了一批有工艺价值的珍贵器物,铜器有雁足灯、错银牛灯、鎏金博山炉、鎏银盒形灯等,造型优美,工艺精致。金器为精工细件,有双龙纹王冠形圈饰、嵌水晶凸镜圈饰、龙形片饰、盾形饰、品形饰等,以细小的金丝、金珠焊接成各种纹饰。镶嵌水晶、玻璃、绿松石,采用搯丝、炸珠、焊接、镶嵌等技术,金饰工艺复杂。还有中国早期的青瓷罐,细巧的“长乐无极”铜印,独特的虎钮玛瑙玺,由罗马帝国传入的玻璃钵形器残片等珍品。

从两墓出土陶器形制看,属东汉前期。雁足灯铭文“建武二十八年”(52),据“山阳邸”铭和《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考定:二号墓为广陵王刘荆夫妻合墓葬,一号墓为其家族墓。1981年2月24日,甘泉乡农妇陶秀华在二号墓南边杂土乱砖中取土发现“广陵王玺”金印,调查确证系二号墓随葬品。此印是至今发现的唯一汉代诸侯王金印,通高2.121厘米,重122.87克。精工范铸,龟钮方台,印面阴刻篆文“广陵王玺”四字。它的出土在日本引起重视,由于此印在形制、刻文、工艺上与日本出土的“汉委奴国王”金印相同,最终解决了“汉委奴国王”金印真伪的争论,证实了《后汉书·东夷传》关于“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光武赐以印绶”的历史记载,确认“汉委奴国王”金印在日本古代史和中日交往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东汉陈王墓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东汉陈王墓为文化旅游景点。

东汉陈王刘崇墓位于县城北大关东侧段庄西南部,发掘于1988年8月,此墓属东汉中期偏晚,距今近两千年的历史,它是近年来我国发现的汉代墓葬中,规模最宏大、形制最奇特、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砖石结构墓穴,犹如一座“地下迷宫”,河南仅有、全国罕见。

淮阳历史悠久,从周武王封舜后妫满封陈始国起,到北宋徽宗封陈王湣止,先后有63位王、公、侯封在这里,陈王刘崇为其中之一。该墓考证,建于公元120年,陈顷王刘崇于125年葬于此。墓室面积东西长28.3米,南北宽18.2米,出土稀世珍宝上千件,如银缕玉衣、画像三层石仓楼、长袖玉舞女、辟邪灯、扶几、龙形玉佩、铜车马饰、五铢钱、货泉钱、汉砖砚、石猪、石鸡、陶器等,特别是带“安君寿壁”四字墓砖,更是少见之珍品。陈王墓的发掘曾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为此,省、市、县领导高度重视,相继拨款对该墓进行修复,现已批准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汉陈王墓比北京定陵早1495年,比洛阳古汉墓大几十倍。走进陈王的“地下宫殿”,打开主墓室可以看到,陈国王刘崇至今尸身不化、真身不变、身穿玉衣、口含夜明珠闪闪发光,并有陪葬舞女相伴。左、右耳内画像三层石仓楼、铜车马让你百看不厌,四周回廊陪葬之精品应有尽有,让你大开眼界,不虚此行。

信息来源:淮阳政务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