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4222

文章

32

篇1: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专长

全文共 2522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 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就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养,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专长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专长:高尚的品德修养

古语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人师是教师修养的最高境界,不仅教书,而且育人,以高尚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应注重对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举止幽雅”、“谈吐高雅”。首先,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校的规章制度和立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师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名称职的教师要对家长、结学生、结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工作。其次,教师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就知道面对教育中的问题孰轻孰重,亲谁弃谁,在面对学生的错误就可以予以正确的引导和指导。但凡成为优秀教师的人都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优秀教师不一定经过系统的哲学理论方面的教育,也未必了解地十分详尽,但是他们在生活中教育中已经形成了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并灵活运用到就教育生活和实践当中。因此教师要全优自身形象,从树立“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教师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拥有高尚的人格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现代社会对教师的要求。“善良与关爱”、“宽容与公正”、“敬业与正直”、“理想与追求”便是新时期教师追求目标。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专长:丰富的学识,扎实的专业知识

1、扎实的文学功底。语文教师应当成为“语文的化身”。 “语文”指语言文字的知识与文学常识。不是仅仅是指对课本上那些课文的字词句段篇的认识,语文老师要具备一定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对于各种文体要有准确把握的能力。比如面对一篇童话,语文教师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童话,基于童话体裁应该如何教学。这正如美术中的素描课,老师的课堂要有素描课的特色,而不能用油画的方法来教学一样。童话课应该上出童话的味道;诗歌应该上出诗歌的感觉;散文要有散文的特色。不同的文学作品应采用不同的格调来设计课型,讲《荷塘月色》那样文质兼美的散文绝不能等同于《赤壁之战》那样历史背景的了解、人物形象的分析、场面描写的欣赏。基于文本的文体特点来体会文本表达的特点,是需要教师深思和加强的。唯有如此,我们的语文课才能真正说得上独具特色,不至于温温吞吞,任由别人冠以似是而非的评说。如此,语文教师也就具备了语文的专业性。

丰厚全面的文化知识。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不但要“渊”,而且要“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政治、历史、音乐、社会甚至于美学等以及理科的一般性知识,要晓天文、通地理,这样才有可能在新课标、新角色面前站稳脚跟,才能游刃有余。比如特级教师于漪在讲《木兰诗》时,有个学生认为“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是不可能的。古代妇女都缠小脚,一洗脚不就看见了吗?于老师说:“南北朝时期的妇女,还未包小脚呢”。学生接着问:“中国妇女裹小脚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问题已远远超过课文内容的范畴。于老师说:“弓足”源于五代。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解答,非常高兴,对老师又多了几分敬意,无形中产生了很大的教学魅力。

作为语文老师,学生最敬佩他的应该是学识.一个学识渊博,能够谈古论今,引经据典的老师,他也一定有着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其边缘学科知识。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专长:多方面的教育能力

我们认为,能力素养是语文老师教学魅力的具体的载体。能力是“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当今社会对语文教师能力素养的要求变得更多、更高,它不仅包括一般能力,如敏锐的观察能力、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正确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合理的板书设计能力等,而且包括反映新世纪要求的特殊能力: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数字化网络的建立,将逐渐使现代教育技术从辅助工具上升为教育的基本形式。在这种情况下,语文教师应具备教育技术思想观念,将现代教育技术纳入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设计、软件制作、专业学习网站建立,并精心创设学习环境,引发和促进学生建构性的学习活动,从而使教育教学水平不断上新台阶。

2、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语文教师的成长同样离不开学校教育教学实践这块沃土。只有进行教学实践,改正教学方法,设计新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理论,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能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如小学教育专家李吉林于五十年代起步,进行小学语文教学全过程的长期跟踪实验, 80年代实验扩展到其它学科,90年代升华出情景教育理论,并发展成为为数不多的小学教学论流派。语文教师必须满怀强烈的责任感,投身教学改革的伟大实践,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课堂教学的行家里手,创造更高的教学艺术境界,才能在创造教育财富的同时,展示高品位的人生价值。

3、高层次的教育科研能。教师只有在教育实践中开展教育科研,在实践中勇于探索,才能使自己的教育经验提升为科学的教育理论。也才能由单凭经验向依靠理论过渡,从而认识、掌握和运用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在日常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树立科研意识,不断提高思考力、感悟力,不断提炼新见解、新观点,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教育智慧,逐步成为开拓型、创造型、研究型的教师。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专长:充满爱心,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任何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都是以其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热情诚恳的态度,深深地、持久地吸引学生。他们的坦坦荡荡,真诚无私,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永远的辉煌。这就是教师的永久的人格魅力。教师对学生的爱首先表现为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信任、理解、把爱洒向全体学生。须知老师一句苛刻的话语,一个“凶狠”的眼神,一顿粗暴的斥责,都可能使学生畏惧不安,紧张无趣,厌恶这门学科,讨厌这个老师。其次,要严爱结合,恩威并重,严而有格,严而有效。对待学生的错误与缺点,要尽力帮助,对待学生成长进步热情肯定,用火热的心肠,满腔的热忱去温暖学生的心灵。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和宽容,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他们不光看到学生的现在,更关注学生的将来,他们既是学生现在的引路人,也是学生未来发展的设计师。如果语文教师充满爱心,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相信这样的老师一定会使学生对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有哪些

全文共 2328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教师各方面的素养水平对教育任务和完成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所以语文教师应具备一些良好的基本素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文化素养

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它有“超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内容几乎涉及所有知识领域,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包罗万象。这既给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题材,又为语文教师的文化知识提出了更高要求。

所以,语文教师如果没有深厚的文化素养,不去有目的地了解历史、哲学、音乐、美术、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在课堂上就不能举一反三,旁征博引,就只能就课文说课文,学生的兴趣难以调动,课堂的气氛难以活跃。这样就无法适应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无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想有深厚的文化素养,办法只有一条,那就是读书,大量地阅读,不断地读书。语文教师必须博览群书,博采众长,要以“上下求索”的精神,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对古今中外的文字作品浏览翻阅, 对各门学科有广泛涉猎,这样才能拥有高品位的文化素养,才能与现代教育接轨,才能培养更多的人才。

除了平常的书本、报刊的阅读,教师还应该善用网络资源来阅读和学习。如今是个信息爆炸的代,知识更新速度惊人。学生的知识来源不再像以前那样单一,唯教师的知识为“权威”。学生只要上网“百度一下”,知识应有尽有。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时刻关注网络,关注学生在关注的东西,关注时事。把最近发生的新鲜事、社会关注的问题适当地让学生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关心时事,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写作的积累。语文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还可以进行知识的整理和积累,结合到语文教材中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能力素养

首先,要具有较强的语文能力,其中包括阅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语文教师的阅读能力要过硬,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充分掌握各种阅读方式和能力,能准确地解读文本,熟练地查阅各种语文工具书和参考书,有较高的鉴赏力和美学意识,本身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语文教师能说一口标准普通话,平时说话或者朗读时尽量使自己的语言错落有致,生动活泼,富有感情。语文教师要教学生写作文,自身需具备深厚的写作功底,掌握写作规律,多写“下水文”,这样不但可以用自己写的作文带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能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批改学生作文时,才能给予具体深入的建议和评价,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写作。其次,语文教师有熟练的教学能力。这就教师需要掌握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熟悉整套教材体系,吃透每一篇课文。在设计教学好组织教学时,能采取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课堂的气氛和节奏。最后,语文教师还需要有科研的能力。语文教师创新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就是参与到科研中去,把自己的实践更多地投入到研究中去,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中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对自身进行反省,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总结。

所以,语文教师应该要以研究者的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教育、教学活动的信动向、新问题,把教学实际和科研结合起来,认真研究语文课程和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为勇于创造的研究型教师。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道德素养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从事一定职业活动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思想和行为的道德规范和准则。教师的职业道德主要是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领导、教师与家长等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在1997年,国家教委、全国教育工会联合颁布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修订稿)中,明确提出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即“依法治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语文教师作为教师行业的一员,也是要严格遵守教师职业规范的。核心是:教书育人,敬业爱生。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是克服人类无知和恶习的大机构中的一个活跃而积极的成员,是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美和崇高事物与新生一代之间的桥梁。”因此语文教师要做好献身于语文教育事业的思想准备,对自己的职业充满无限的热爱,要爱岗敬业,忠于职守,默默奉献,不图名利,不见利忘义,在语文教学中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全心全意投入到语文教学中去。语文教师有了这些敬业精神,就会对语文教育事业充满真诚的情感和风险的精神,这将成为语文教师行为的强大的内在动力,使教师产生源源不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人格素养

语文老师还应具备人格素养。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纯洁美好的高尚人格。古人说:“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必须先要塑造好自己的灵魂。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引用特鲁德的话强调:“事实上,教师的成功来自人格感化的占十中之九。”首先,语文教师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除了具有一般教师人有得恻隐之心,关爱之心,语文教师还应该是个怀有悲悯情怀的人。语文教师应该对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地球都需要有着比较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思考。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以善良的品质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真善美的标准和道德底线,引导学生追求生活中一切美好的品质。

其次,语文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应该是规范、得体的。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时期,他们的观念、品质、性格都还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以致他们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是学生学习效仿和评论的对象,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在自身人格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便在学生心中发生表率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浅谈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全文共 2135 字

+ 加入清单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主要是高尚的思想道德素养、健康的心理素养以及专业的知识素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提高中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途径

1.从源头抓起,双管齐下

第一,师范院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培养力度,无论是入学还是顺利毕业,都要有严格的要求。同时要提高教师的待遇,提高教师这一职业的吸引力,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进入到教师领域。第二,社会人员在进入教育领域时,要有严格的要求,无论在思想理念上,还是专业知识,师德等方面,都要有扎实的基础。例如,要严格执行教师招聘考试,保证考试的质量,也要设置严格的考试制度,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在教师招聘考试中要全面贯彻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中要渗透实践教学。

2.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教师人员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在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其一就是在学校的学习。其二就是就职培训,全面贯彻终身教育的学习理念。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的首要内容就是先进思想,先进教学理念的学习,从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思想。中学语文教师还要向权威的专家学者学习,去听优秀教师的课程,学习他人高效的教学方法。语文教师要时刻保持谦虚的学习态度,也可以向学校的同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要虚心向别人请教。中学语文教师不仅在语文知识上要有钻研的学习精神,同时要学习历史、地理以及哲学等等知识,否则教师在一些交叉的知识点上将不能进行深入的讲解。例如,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的科普性说明文,教师要在自己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完成教学目标。最后,在教师培训的基础上要有所竞争,目标岗位培训不是一对一的进行,要有一定的筛选制度,成绩优异表现突出的教师可以入职,相反有所欠缺的教师则要继续完成培训任务,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保持高昂的学习态度。在此基础上的培训才不会流于形式。同时,在培训内容上要更多的倾向于实用的角度。

3.完善教学评估制度

目前,在大部分的中学中,关于教师教学的评估制度是很不完善的,中学语文教师的积极性没有得到提升。完善的教学评估制度是对教师自身价值及付出的一种肯定。如果这样的评估公平公正,可以最大意义上的鼓励教师,对那些不负责任的教师可以发出警示作用,让他们提高教学压力,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语文教师教学质量的成功与否可以加入学生的态度。可以根据学生的喜爱程度来评价教师水平,也可以加入学生的收获及学习成绩,比如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和阅读水平的提高程度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应该注意的是不能仅仅依靠卷面成绩来评价教师的劳动成果,评价的材料和结果可以用于教师晋升和评优的依据。目前很多学习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但这种方式大部分还是处在形式领域,学校并没有真正的重视起来。评估制度中不仅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应该包含教师互评,校长评价,学校要将评价的结果落实。相应的人事制度也要进行改革,要全面提升教师的生活水平,让教师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在教育事业中,也可以吸引大批优秀人才进入教育领域,从而教师的整体专业素养才能得到提高。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中学语文的地位无可厚非,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升也要提上日程。语文教育事业也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在日复一日的学习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保证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持续开展素质教育模式。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1.高尚的思想素养

高尚的思想素养指的是教师在育人方面的素养。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同时也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中学语文教师的思想和政治观点会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所以,中学语文教师要有共产主义的理念,要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堂的指导思想,要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培养接班人。中学语文教师需要树立高尚的师德,在教育别人之前教师首先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例如,要诚实守信,保持谦虚谨慎的学习态度,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以及要有非凡的创新能力,与他人相处过程中要宽容。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充分探究教材中的深刻思想内涵,从情感上教育学生。

2.良好的心理素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征,当然教师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在学习过程中,师生会从简单的认知过程过渡到情绪领域,接着到情感过程,最后会转化为意志过程,中学语文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为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建立扎实的基础。当然,中学语文教师的心理素养包括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语文教师要有好的记忆力,要有科学的记忆方法,还要有想象力和观察力,以及广阔的思维能力。

3.专业的知识素养

中学语文教师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自己还要有新的思想,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从懂得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中学语文教师要具有教育方面的知识,把握教育学生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同时还要掌握语文学科方面的专业知识,对语文知识的发展历程有全面的了解,并能把握语文学科的发展方向以及日后的研究范畴。语文教师要教学能力也是不可忽略的,语文教师要设计完美的课堂教学,要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全文共 1162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素养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相当的文史知识和文学修养

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散文、小说、议论、童话等各种体裁都有,如果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史知识,就很难把课讲好。

语文教学的目的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二是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接触,潜移默化的教师身上受到影响,有时不知不觉中从教师身上受到的影响效果强烈而持久,可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许多大作家都提到过他们的启 蒙 老师。

当一个教师的宿舍里有几橱书,他常常在读书写作,他的文章常见诸报端,可想而知,学生对这个教师有几分敬意,无形中学生自觉模仿教师的行动。

小学语文教师要博览群书,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喜欢写作,不断地有新作从报刊电台发表出来,如果教师写不出东西,怎能教学生写出好文章呢?这方面山区优秀教师刘让贤给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的文章经常登报,并编纂出书,由他指导学生写出的作文在省内外报刊中登载。激发了山区学生的作文兴趣。

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要有高尚的政治情操

小学语文课本所选课文内容大部分是向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典范,如革命先烈勇于探求真理,寻求救国救民的故事,仁人志士勇于献身民族的解放、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还有许多艰苦朴素、勤学苦练、诚实勇敢、助人为乐等德育内容,如果教师缺少这方面的浏览,在讲课过程不能感染学生,达不到动之以情的教育效果。

作为语文教师要对政治、社会事事关心,关注国际国内风云变换的世态,敢于揭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见义勇为,见不义敢说敢斗,身教言传,以自己的行动感动学生。

教师在讲有关政治思想性强的课文时,摸其声,拟其状,关键处声泪齐下,痛骂喜兴,表于言状,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多方面的艺术修养

吹拉弹唱,能书能画的教师容易得到学生的喜欢。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尤其重要的是书法,老师的“三笔”字写得好,学生的自然就好,教师的宿舍是研究室,文学名著、文房“四宝”、名家书画、名词名言贴满墙壁,都会显出小学语文教师的独特风格。

语文教学可说是集德、智、体、美、劳、五育于一炉,这就要求执教者有一专多能的过硬本领,对于一个仅有语文知识的教师来说,是不能胜任的,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多才多能,一专多长,具备多方面的涵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素养: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知识,还要有比较丰厚的自然科学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甚至还必须了解一点高新科学技术,因为所有这些都会在教学中用到。例如:《黄河像》、〈琥珀〉有考古、生物学知识,〈凡卡〉要有旧俄时代的历史知识,〈冬眠〉有动物知识等,还有生理卫生、天文地理、民族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所有这些仅靠语文知识是讲不透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全文共 2032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教师对于中学生的人格修养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和学生是有很大的联系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爱的天使

1.语文应该传承爱。面对那一篇篇写满爱的佳作,如果语文老师冷血,置身局外,又如何去解读那华美词章,如何走进语文天地,如何走进学生心中,阐发语文学科的精微。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播撒爱的种子,让其在学生们的心田上长得郁郁葱葱,让爱传递而不朽。

2.语文老师应该施与爱。优秀的语文老师是天生的班主任,丰富的语言,能说进学生的心里;用表达交流的机会,读懂学生的心态;经优秀文章的濡养,有年轻的心态,易于走进学生群体。但要做好班主任,还要做善于施与爱的天使,让学生有阳光,有信心,有大爱。加入班级QQ群,登录学校贴吧,去看看孩子们在讨论些什么,只有与学生亲近了,方可“亲其师,信其道”。

3.语文教师应该爱岗敬业。应试教育的现状不变,语文学科的命运就悲惨。语文被认为是无关大局的学科,在许多学校被边缘化,有些语文老师在抱怨声中消磨了激情,主动让出我们的阵地。试想,语文老师都不爱语文,语文只有在角落里哭泣的份。语文教师,一定要热爱自己的岗位,争回自己的地盘。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博雅

在新课标背景下,一课本一教参一教案,一根教鞭三尺讲台五颜六色粉笔足矣的时代已告终结,取而代之的是要求老师的博雅:有广博的知识,儒雅的风范。那么,又怎样获得这种博雅呢?我觉得,只有不断地学习、思考、总结,才能不落伍于时代,才能占有课堂,保有语文老师的尊严。

1.读有字书。每周一文,陶冶情操,增广见闻。读《读者》,体味人生的真善美,让浮躁的心平和;读《杂文选刊》,看社会百态,体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读《新周报》,钩沉历史,知人生社会升降沉浮、兴衰更替;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看课堂实录,品名家风范,正自己课堂得失;读《班主任之友》,生动教例,了解懵懂少年所思所想……不一而足,凡为有益之书,当开卷有益。

2.观电视媒体。百忙之中,得暇看看电视,也会有不少收获,可助益语文教学。看新闻,知天下事,评述热点事件;看“道德观察”,看人间百态;看“今日说法”,了解案例,学习法律;看记录频道,懂得敬畏自然,珍惜生命;看“佳片有约”,汲取真善美的力量;当然,直接与语文联系的莫过于“百家讲坛”,坛坛好酒,沉醉其中,得娱乐,长见闻,声色俱全,不失为补充知识之捷径:康震品李白、三苏,马清芬解《聊斋》,于丹读《论语》,王立群读《史记》,细细品来,那份惬意,当是十分享受,课堂随手拈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亦为课堂增色,为语文增分,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3.览网络知识。网络作为知识传递的快捷通道,走进城市乡村,飞进寻常百姓家,日日刷新,月月变样,语文老师可要好好利用这条高速公路,读健康信息,进专业论坛,交良师益友,学先进理念,助自身成长,获益良多,美哉善哉!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和谐一族

1.内心的和谐。那么多华章的浸润,那么多警句的鞭策,语文老师的内心应该是静如止水。持竿不顾,钓于濮水的庄老先生不就是那守望心灵月亮的一株树吗?静以修远,淡泊明志,“一蓑烟雨任平生”“富贵于我如浮云”那一声声断喝还不能喊醒梦中人吗?教几卷书,于暇日带三五学生,步于江边,登上东山,亦不失语文老师的风范。

2.与环境的和谐。“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那一份“情意”源于对山海的喜爱,爱山爱水,爱校爱家,爱物爱人,心中有爱,定当身境和谐。

3.人际和谐。为孔孟圣言,语文教师当协作共事,关系和谐;为“有容乃大”,跟其他科老师相处当融洽,合作愉快;学生亦有独立之人格,教导之,尊重之,师生关系也应当是和谐的。在和谐中,可创造不菲的价值,语文教师的形象也会留在数百、数千学生的心中,这才是语文教师不朽的功业,此生将无悔矣。

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美的化身

1.教师的美。不一定要俊雅潇洒,貌比潘安;不一定要花容月貌,堪比西施。但要心灵美好,应该是阳光的,健康的。先贤的精妙文章容不得污浊心灵的濡染,那就要以美好的心灵去解读教材,去理解学生,去对待生活。

2.有语文学科的气质。记得有一位语文老教师在课后评价一年轻老师教学的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说:“如此豪迈的诗词,却以蚊子一般的声音,闺中少女一般的羞怯去教学,简直就是对苏轼的糟蹋。”虽言辞较重,却言中要害。语文是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机勃勃的,应该是有欢声笑语的,有慷慨激昂,有气壮山河,有柔情百转,有气断声吞,怎么可以只有一个调值。

3.能解读文本之美。被选中为课文,当是千挑万选的佳作,当是流传不朽的精品。语文老师解读这些文本,要帮助学生重现美,感悟美,热爱美。

4.能感悟美。自然之一草一木、一禽一兽,均在各自的天地里展现了美,世间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课堂上,学生探究时一个精妙的解读,那是学生的智慧之美,应该博得同伴的掌声;校园里,见到师长那一鞠躬问好,那是学生的品行之美,应获得颔首微笑,一声寒暄夸奖;大道旁,那一树芙蓉花的盛开,是花儿的美丽,应该获得我们驻足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谈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

全文共 1271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在高效课堂模式下要教好语文,必须需要很好的素养,恪尽职守,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谈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之良好的道德素养

课堂教学语言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标准。教学语言不单单是口头表达技巧的问题,而是一个语文教师知识总量、道德修养及性格特点的外在表现。语言是心灵的窗口,看一个语文教师是否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很大程度上是看其教学语言是否成熟。语文教师除了应具备一般教师所具有的课堂语言特点,讲究准确、生动、活泼、得体,还应具有自己的教学语言素质,如:讲标准的普通话,字正音准,遣词造句合乎语法、修辞、逻辑,语言生动形象,饱含感情,富于艺术感染力。语文教师都有应该以于漪、魏书生、宁鸿彬等名家为榜样,努力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使自己形成较高的语言素质。声情并茂地诵读,是一种感染;抑扬顿挫地吟咏,是一种陶醉;字正腔圆的播音,是一种示范。诵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读得熟,则不待其说,自晓其义也。故书不厌百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古人强调诵读是符合认识规律的。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教师的诵读带动,因为韵味是从吟诵中来体会的,兴趣是从吟诵中产生的,语感是从吟诵中来积累的,素养是从吟诵中良好的品德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无私的敬业精神,是教师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即传道,授业,解惑。要把“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光不能死教书,求成绩。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教师要以人为本,视生如子,面向全体,照顾个别,因材施教,对学生的成长高度负责。如今,经济建设高速发展,物质条件日益优越,高校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都给学生和家长或多或少地带来了负面影响。此时,教师就应淡泊名利,引导教育学生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育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刻苦学习,为成就未来辉煌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之较高的文学素养

语文与文学有着天然的不可分离的关系,语文教材中也编选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使得语文教学色彩纷呈,美不胜收。然而,要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审美特质,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学生一起进入优美的文学殿堂,去欣赏那璀璨的艺术之花,以美育美,以情动情,这样,语文课才能真正打动人心,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课要达到引人入胜的境界,语文教师非有较高的文学素质不可。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小学语文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诗歌、散文、小说、议论、童话等各种体裁,如果教师缺少一定的文学知识,就很难把课讲好。

语文教学的目的大致是两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二是语文表达和写作能力。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一方面通过长期的接触,潜移默化的教师身上受到影响,有时不知不觉中从教师身上受到的影响效果强烈而持久,可伴随一个人的一生,许多大作家都提到过他们的启蒙老师。当一个教师的宿舍里有几橱书,他常常在读书写作,他的文章常见诸报端,可想而知,学生对这个教师有几分敬意,无形中学生自觉模仿教师的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养

全文共 2714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教师只有逐步完善自身的能力和素养,才能真正实施好新课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基本素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完善的人格

教育教学过程首先是感化人、启迪人的思想过程,即“传道”。魏书生曾强调指出,语文教学首先是“人学”。就是说学校必须先使学生学会做人。那么,如果一名语文教师连自身的心理、思想素质都不健康、不完善,何言能教育出品质高尚的人呢?因此语文教师应从心理上、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热情开朗,乐观豁达,以这种品质赋予教育教学,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渊博的知识

教师的天职是传授给学生知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即“解惑”。语文教师不仅应具备丰厚、系统、纯熟、全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应积极探索、研究相邻学科的知识。“习文科各门者,不可不兼习理科中的某种。”(蔡元培)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作为其他学科的工具,在教学过程中就应体现它的实用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衔接。再则,语文学习也不可能不借助其他学科知识,注入地理、历史等,另外语文教师还应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积极利用教育学以及新的教育理论去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语文教师在为学生“解惑”之前,应先尽量做到自身“无惑”。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教学技能的要求

全面的审美能力。中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培养自己感受美、外在美、创造美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春》中领会到春天充满生命力的美,从《湖心亭看雪》中领略到西湖雪景的静谧,从《观潮》中感受大海的气势磅礴,还有保尔的坚强执着,林黛玉的多愁善感,鲁提辖的仗义勇猛,祥子的悲苦命运……以及建筑设计中凝固的美,跳动的音符中醉人的音乐美,进而才能正确引导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培养高雅的情趣,具备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是研究语言的科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讲一口标准、清晰、流利的普通话,更重要的是声音还要具有美感,语言还应精炼传神,体现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而且要能把这种美融于教学的情境中。

辩证处理教材的能力。新课程有一个关键的概念就是“课程资源”。相关的说法是:“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师成为课程研究者”。中国的教师一直被称为“教学工作者”,这是对的。但是,一个优秀的“教学工作者”首先是一个出色的“课程工作者”。所谓“课程工作者”,就是说,他不是一个简单的“教教材”的人,他首先是一个“调整教材”、“补充教材”或“重新开发教材”的人。优秀的教师总是在调整、补充或开发教材,或者说,优秀的教师一直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吃透”教材,“吃透”意味着教师对教材“了如指掌”,而不是“伸手不见五指”。教材一旦被教师“吃透”,则这份教材在教师的心中已经“明朗透亮”,而不是“一团漆黑”。有些教师“吃透”之后甚至可以“背诵”教材,虽然没有必要建议每个教师都能够背诵教材,但应该对教材有基本的了解和熟悉。

“补充”教材,若教师发现有的教材比较单薄,或者发现在现有的“课本”之外,还有相关的有意义的材料,教师就可以将相关的教材引入课堂,使现有的“课本”与课外的材料相互补充。它并不改变教材的原有内容,只是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增加相关的教材。这种只“增加”不“减损”的处理教材的态度显得比较保守,也因此而比较平稳、安全。虽然“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等观念在中国教育界已经提倡多年,但“教教材”、“考教材”的传统很难说就已经完全消失。这样看来,“补充教材”的方式既能够保证教师不至于“照本宣科”,又能够让教师减少考试的焦虑。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构成了教学的关键要素。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前,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并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材料,那么,这样的教学在“上课”之前,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更新”教材,如果教师发现现有的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比较过时、落后或者不适合学生学习,那么,教师就可以考虑用另外的教材替换现有的教材。他们凭借自己宽广的阅读面和丰富的经历,大量提供补充材料。只要这些材料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意义的,那么,这些材料就可以进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基本材料。显然,“做正确的事情”比“正确地做事情”更重要。

具备精湛的语文教学能力。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教学的组织以及语文教学的效果。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师能力素养的要求变得更多、更高,它不仅包括一般能力,如敏锐的观察能力、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正确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合理的板书设计能力等,而且包括反映新课程要求的特殊能力。 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探寻知识,激励学生不断钻研的动力,是学生想学、乐学的一种基本情感,但它需要教师的激发和保护。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把教课书里的知识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这将很大程度上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愉快和高涨的学习情绪,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使学习成为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就会乐学、爱学,这也是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基础。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尽心积淀于课堂后

语文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仅要在日复一日的课堂行走中,有意识地自我修炼、积累经验,更要注意为自己的专业发展积淀来自根部的力量――文学素养的提升。在清华附小,我和语文老师们一起以各种方式,在向着这样的方向前进。请专家做讲座、发动教师开教师讲坛、写随笔、进行阅读专项训练等等。然而,这一切依然是来自外部的力量,对于语文老师的而言,文学的素养的获得,最重要的途径就是教师自身发自内心的读书的渴望和行为。

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须的生命方式。从这样的意义和高度上讲,教师就必须读书。一个不读书的学校就是一所没有希望的学校。读书就是最高级的精神美容,读书就是最长远的备课、最好的教学准备。不读书的教师是对工作的一种渎职,不带领教师读书的领导是一种渎职。

“共读,共教,共写,共同成长”。建立共同的语言密码,达成共同的理解,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并在这种“共同”中,体认各自的存在――从而让老师在读书中走向广博、深刻、独到。没有真正阅读过那一本本经得起推敲的经典大书的时候,心灵就是粗糙的;没有真正被经典感动过的情怀,内心就会是枯涩的;没有被厚重的经典著作洗礼过,就无法拥有细腻的心灵。由此,阅读史就是一名语文教师的生命史。

文品高了,人品高了;人品高了,教品自然也就高了。一句话,什么样的教师也就带出了什么样的磁场,什么样的深度也就拥有了什么样的深度课堂。高度不一定是目标,向上才是语文教师应有的姿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全文共 1836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语文教师的教学基本素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两点:解读教材的功夫;课堂教学的功夫。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文章内容。

语文教师培养基本素养的方法

首先,转换教育观念,积极进行教育实践。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到自己的教育态度和行为。然而,目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观念需要彻底更新的还不多。所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却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关键中的关键。

其次,提高师德修养,不断完善自我。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早就指出教师品德的重要性: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的言论、行动、为人处世的态度,都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就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最后,强化专业素质,适应教材需要。跨进新世纪,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知识更新,信息传递将飞跃发展。当今的学生是伴着电视长大的一代,电脑网络的出现使学生的视野发生深刻的变化。从学科结构看,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出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综合的趋势。据介绍,新课标新教材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基本任务。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任务: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把握人文性、实践性、母语性等这些学科特点,着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现实中实施素质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师素质的要求不仅是多层面的,更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结构系统。这就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是自身具备这些基本素养,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理论视野,厚积薄发,不断进取和创新,从而在语文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初中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语言素养

结合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知识的形式,更多来自于语言表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副好口才。我着重从语言表达方面来谈谈课堂上教师的语文素养。我发现,很多语文教师的话语没有语文味,刻板、粗糙,不打动人心,无法让学生感到语文的可爱。如果教师的语言不打动人心,无法让人有倾听的欲望,怎么能要求学生好好地感受语文、学习语文呢?

课堂上的语文教师,既有运用课堂语言讲解的声音,也有面对教材书面语言朗读的声音,这都是语文的声音,都反映出语文教师的基本语言素养。比如,朗读是否能做到声情并茂,有效传递出文章的情感,为静止的文字赋予生命的活力;讲解是否能做到清楚地表情达意,在准确地用语言完成教学内容的流程中,使学生身心得以灌溉与滋养。其实,讲解也好,朗读也罢,身为语文教师,应当把每一节课当作自己语言素养修炼的课堂,将课堂上每一处的讲解语、小结语、提示语都做精心地准备,将每一篇课文都当作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反复品读其中的滋味,熟读甚至成诵。于是,面对手中的语文教材,也许不要学生长篇大论地发言,或没完没了地质疑,慢慢的,也许你会以朗读的方式和学生对话、以交谈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语言,慢慢的,你和学生的语感就这样涵养起来了――这也许是我们最简单可行的语文方式。

2.知识素养,即要拥有广博的知识

语文这个科目与其他课程相比,知识十分博杂,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成果都要涉及。所以,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拥有广博的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博古通今的教师,本身就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活的知识库。这对学生来说,当然也是再好不过的一大幸事了。教师融会贯通、旁征博引地讲解,来自于自身厚重的语文积淀,从而也能大大激发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

3.文学素养,即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艺术

文学,是语文课堂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加强文学修养,除了要懂得语言的奥妙,能够欣赏语言,熟练驾驭语言的能力,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文学的魅力是更高要求。语文教师一旦有了文学的味道,情感与语言应该是丰沛富饶的土地,是充满引力与诱惑的“吸铁石”,是花样层出不穷、永远令人期待而又充满惊喜的魔盒。理科教师常常被要求语言干净,这一点对语文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同样适用,但我们不能忘记,语文教师的文学语言除去判断与指令,同时还肩负着感染与熏陶的责任,除了教材,教师语言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对象。语文教师语言的丰沛、幽默、诗意,能化解学生日常学习中内心的焦灼,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唐风余韵,流水淙淙,泉水叮咚。语文首先是美的,其次才是可感的、灵性的、温度的、湿润的。如此,学生才能在文学的语言中,获得语言的浸润与文化的陶冶。当学生从语文教育中获得享受的时候,学生就会自然的喜欢,甚至热爱。语文教师凭借文学的力量,把心中积蓄的情感散发出来,把这种幸福感弥散到自己的课堂中去――这是一件多么令人幸福的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养

全文共 1886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需要凭借自己的丰富知识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素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语文教师应具备基本能力素养。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综合能力素养

作为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光有全面的知识、流畅的语言、灵活的教学技巧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敏捷的思维。灵敏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

所谓思维能力,就是指判断、推理,顿悟、应变等能力。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它有很大生成性。教学有预测,但又不能完全预测,尤其主张在“以学论教”“顺学而教”的前提下,给现代教学带来了挑战。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难设想会生发出什么情况,会遇到怎样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是很难驾驭课堂的。比如,语文教学经常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读书、研讨,这时,不同的孩子就会从不同层面提出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千奇百怪的,那么,教师就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哪些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没有必要作深入解释的。有问题,还要优化问题,敏捷的思维力才能把握好轻重缓急,才能抓住教学重点,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素养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须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尤其要勤奋。一个想提高自身修养的教师,不仅读教材,读教参,更重要的是博览群书。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博览群书,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现在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不是不想读书,而是没有时间去读书,大部分是靠以往的积累,也就是在吃老本,倘若以前积累得多,还好一些;可是,很多教师积累不多,所以,要想给学生们取之不断的文学源泉,通过阅读强化自身语文素养是非常必要的。

常言说:如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而现如今最恰如其分的说法是:教师必须是源头“活水”。也就是说,教师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更新速度,都要大大超过学生,尤其语文教师,需要更广、更深的知识积累。

教学实践中,虽然学生年龄小,但是他们在课堂中问题多。他们什么都问,什么都敢问。一个教师总是支支吾吾、或者和学生玩“踢球”,那是有失教师的职业德道的。一个教师若是死啃教材,不注重补充鲜活血液,连自己也会变得陈旧。一个教师始终要有求知的紧迫感。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课程怎么变,你必须是知识的拥有者。这样你才无愧于教师称号,无愧于学生。“知识用时方恨少”,这是不变的真理。所以,一个语文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这也是继续学习、继续教育的要求。

语文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呈现知识,更多是语言表达。语文教师既要有运用课堂语言讲解的声音,也有面对教材书面语言朗读的声音……这都是语文的声音,语文教师的声音功效,反映出语文教师的基本语言素养。例如,语文教师朗读是否能做到声情并茂,是否有效传递出文章的情感,是否能为静止的文字赋予生命的活力,讲解是否能做到清楚地表情达意,在准确地用语言完成教学内容的流程中,能否同时使学生身心得以灌溉与滋养,都决定于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

身为语文老师,应当把每一节课当作自己语言素养修炼的课堂,课堂上的每一处的讲解语、小结语、提示语都要做精心准备,而且要将每一篇课文都当作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反复品读其中的滋味,熟读甚至成诵。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朗读技巧,做到“低吟而体其味,诵读而达其情”,真切动情地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出文本表达的特色,读出文本的价值,能让孩子们身临其境而受感染,情感融合而生共鸣。优秀的教师都非常重视口语表达技巧。他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探索语言运用的规律,努力追求语言的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可以说,他们教学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语言的运用。所以,一个成功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口语表达技巧。

此外,教师加强文学修养,更要能够欣赏语言,熟练驾驭语言,让自己的语言具有文学的魅力,这才是更高要求。语文教师一旦有了文学的味道,情感与语言就是丰饶的土地,是充满诱惑的“吸铁石”,是花样迭出、永远令人期待而又充满惊喜的魔盒。教师语文素养达成的高度,是与善于表达及解读文本的能力相关的,通过自己情感的表达,不断地给所教的知识加温,渲染课堂气氛,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扬起学生思维的风帆,启迪学生的智慧,震撼学生的心灵。这样,学生就会情动而辞发,捕捉到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与意,就能与作者的情感就能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做到水到渠成,意到情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全文共 2353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教学可说是集德、智、体、美、劳、五育于一炉,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素养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卓越的口才

“说”,是语文四大素养之一,语文老师首先应该是“说”的践行者。老师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不仅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语言的魅力,而且也容易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语言的积极性。

对于语文学科来说,知识面是非常重要的。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一学期至少要给学生推荐一本重要课外读物。而学业的紧张,又是课外阅读的严重障碍,这时老师的推荐词显得尤为重要。否则的话,学生压根连名著瞧也不瞧。推荐毕淑敏的散文时,我深情并茂道:感觉读毕淑敏的文字,就像涓涓的细流缓缓从心底滑过,不时又像调皮的孩子冲你扮个鬼脸,或冲你“格格”直笑,可爱极了,倾刻间,平静的心海也随之荡漾,你就会情不自禁地想敞开怀抱,好好地抱抱她——这个可爱的小精灵……

事实证明,诸如此类生动而又形象的推荐词对于激发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是有一定的鼓动性的。而这些生动的推荐词,与老师自身卓越的口才是分不开的。其实,语文教学中,体现老师卓越口才的远不止这些,这一点相信语文老师都是有同感的。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饱满的激情

对人生、对生活充满激情,会让我们对自己的学生充满爱心,对自己的教学更富有热情。

激情是成绩的催化剂。教学中,大量运用不同的声音,通过嗓音的高低来强调关键的词语或概念,通过语速的跌宕来赢得学生的注意,富有感情地品读每个字,让学生深深感到:老师对自己正在讲的一切是多么地感兴趣!老师都如此热爱这门学科,我们作学生的,还有什么理由不热爱它?这种感染力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高三的生活枯燥而又压抑,面对如山的习题,我就是用饱满的激情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催化”学习过程,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进而提高其成绩。

激情是爱的慧眼。有激情,就容易会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兴趣,从而关注他们。学生恰恰是距我最近的人群,自然就成为我关注的对象。因为激情,所以关爱;因为关爱,所以多一双慧眼。慧眼不仅在于对学生学习的关注,更重要的是对他们的需求、兴趣和爱好的关心,对他们的想法和见解的理解与包容,对他们心声的倾听与关注。从内心关注他们,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这样,学生才会把你看成是良师益友,才会从内心深处喜欢你,进而乐于学习这门学科。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灵活多样的教学艺术

求新是青春期学生追求的特点,一个别开生面的导语,一幅生动形象的图画,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一场精彩热烈的辩论,足以让他们兴奋不已。就拿《汉语言文字运用》来说吧,本书理论性比较强,方法稍微简单,就容易陷入枯燥的泥淖,可只要教学手法灵活,同样可以让它灵动起来。讲“四方异音”时,我首先用一段相声:“‘打人’的理发馆”引出本文要讲的课题:方言。接下来又借助讲故事、说笑话、辩论赛、打话语官司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轻松愉快中,让学生明白方言的类型(七大方言)、特点以及方言的利弊,从而明白:要想走遍天下都不怕,还是要先学好普通话呀。

讲课贵在自然、实用,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体裁,方法自然也各不相同,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多学习,多积累,好方法的灵感自然如泉水般涌来,你的课堂自然也会流光溢彩。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

作为语文老师一定知道,语文中许多知识是很抽象的,要想让学生吃透其中的精髓,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好方法。

“春风拂过,宛若母亲的手抚摸着你”,为了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这种感觉,我缓缓地举起了一只手,充满无限爱意地注视着想象中的孩子,轻轻地、柔柔地、深情地一下,一下地抚摸、抚摸……对于文中一些写得好的句子,为了让学生感受句子的魅力,我同样是先给他们做一些生动形象的动作让他们仔细观察,尔后,再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把这种感觉描述出来,并与书上的语言进行比较,然后评论各自的得失。

我觉得富有感染力的肢体语言,形神并茂,往往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样做:既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能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既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还能锤炼学生的语言;既能于无形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利于无声中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丰富的表情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的艺术性更强一些,情感也更突出一些。悲伤也罢,欢喜也好,总之,要把这些复杂的情感传递给学生,丰富的表情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技巧。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满脸抒写着对死的无畏;“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秦观满脸印刻着对世事的无奈。“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面对壮志难酬,我们清淅地看到,诗人仰天长叹,满脸是气愤,是抱怨,是无奈;“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面对即将出门的儿子,我们清楚地看到,皱纹横生的母亲满脸的不舍、依恋,甚至于涕泪泗流……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感是人世间永恒的定律,也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作为语文老师,有责任和义务把这些个细腻的情感传递于我们的学生,为此我们自身需要练就一副丰富的表情,从而打动、感染我们的学生。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渊博的知识

我一直以为课本只是开启语文世界的一个窗口,语文老师,要学会透过这个窗口,把学生引进那无边的海洋。要当好这个引路人,自己必须拥有渊博的知识。

大家知道,山里学生的知识面狭窄,课堂积累就成为拓展其知识面的一个重要途径。我有一个习惯,无论学习何种文体,都特别关注写作技巧,希望好的技巧能为学生写作带来便利。《登高》诗中有一个技巧:“渲染”。 为了让学生领悟“渲染”的艺术效果,我精心选择了五个课外事例;又为了让其能学以致用,我用大家比较熟悉的《钗头风》为例,让大家设想:看着朝思暮想七年的心上人,从自己眼前消失,怅然若失的陆游,此时眼前的沈园又将是什么样的呢。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我提前准备了一篇稿子,给学生展示了一翻。课后,透过学生所写的想象作文,我看到了拓展积累的效果。从某种程度上讲,渊博的知识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欲望的“止渴之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语文教师该有的素养

全文共 2235 字

+ 加入清单

教师素养,是指教师的素质修养,它一般包括教师的政治、思想、品德、智力、情感、意志 、知识、能力、审美以及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内容。语文教师该有的素养是什么?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师该有的素养:高尚的品格

语文教师由于学科本身具有的人文性、思想性、移情性等特点,使我们在塑造学生完善人格的过程中承担着更重要的职责。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尽量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诱发、引导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理智的最大潜能”。

我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素养的语文教师应该是这样一个群体:有着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着敬业乐业的师德修养,能够为了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有着真挚高尚的情感素养,能够给予学生争取成功的信心和勇气;有着贫富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精神气概,能够在利益诱惑面前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同时,教师还有着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勇于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正义感。只有这样的教师群体才可以真正肩负起为新世纪培育新人的重任;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会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信服和尊重。

语文教师该有的素养:客观务实的职业规划

在成名教师当中,有些教师不满足于在学科教学方面已有的建树,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继续走教科研之路,并把研究的触角伸到教书育人的各个方面。在理论上,对教育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实践上,在做好“经师”的同时,更注重做好“人师”,形成自成一体的教学流派。同时,在对教育有深厚的积淀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上不断创新,能高屋建领地审视教育教学问题,最终成为教育“名家”。可以说在三尺讲台上“大放异彩”。从那些优秀教师的成长经历中,我们看到他们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适应阶段、强化教学基本功阶段、形成经验和技能阶段、成长的“徘徊阶段”,最后有少数优秀教师 “成名、成家”。尽管我们每个老师并不是都会成长为教学专家,但作为一名教师,专业化发展会让我们大大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在工作中找到更多快乐。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我们的独特性使我们成为重要的人,我们的独特性使得我们被社会需要。所以我们不需要光看那么多成功的书模仿别人,而是应该找出自己的特性,并勇于接受自己的特性(接受自己的性别特征、外表、性格、气质以及作为教师所承担的责任,甚至包括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从而有针对性、按步骤地提高自己。

语文教师该有的素养:锲而不舍的职业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职业危机成了迫使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在许多地方,教师除了面对下岗的压力外,还要面对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存压力。目前各地方要求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要接受继续教育,每年要修满多少学分。为了达到这个要求,很多教师不得不占用休息时间参加培训,这给本来就已经超负荷工作的教师,又加上了一个负担。对于一些不太发达地区的老师来说还有学历压力。为了提高教育水平,国家对教师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学历能达标,很多老师就得再挤出一些时间和精力来,使广大教师非常劳累。新课程的实施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每个中小学教师都必须面对的考验。多充电,才不被学生否定。“教师职业危机”的存在不仅仅是“教师岗位的危机”,还体现在教师的“业务素质”危机上。现在,单靠过去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学辅导杂志来备课已捉襟见肘,如果不抽出时间多方位提升自己,就很难适应新课改对开展综合课程教学的要求,很容易被学生否认,被时代淘汰。

职业的发展要靠自己锲而不舍的追求,尤其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因为这不是一日之功,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教学和繁琐、单调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务很容易让我们产生职业倦怠。因此,在长期平凡的工作中,克服职业倦怠,保持我们昂扬的热情尤为重要。那如何做到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首先,要多读书,勤学习,培养高尚的情操。教师不但要加强业务学习,而且还应该博览群书,这样可以净化心灵、开阔心胸。另外,工作之余还可以与书画为友、与琴棋为伴、与诗词同行、与音乐共舞。业余生活丰富多彩的人,必然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其次,参加体育活动,解除心理危机。参加体育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明显地减轻压力和倦怠,一方面因为体育活动能使精力充沛,应付不良心态的能力增强;另一方面,用于锻炼的时间“覆盖”了笼罩于压力情境的时间,有效地利用“休闲”机会,可以对问题加以反思,寻找解决问题的新策略。再次,尝试心理暗示,提高自我调节能力。当你遇上不遂人愿和力所不及的事时,要多进行自我心理暗示,像旁观者一样告诉自己:你一定能行,决不能轻言放弃,因为每桩事业都是由信心开道,由坚持告终。经常给自己以自信,就一定会心境开阔、精神愉悦! 我们在面对职业倦怠的时候,若能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就一定会走出“职业倦怠”的阴影和困惑,为自己的心灵撒上和煦的阳光!

语文教师该有的素养:高雅的品味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是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对美要有独特的鉴赏力,对情要有独有的感受力,对事要有独到的判断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小学语文教师最好是个诗人。因为语文是一座百花盛开的园地,这里处处有美,万紫千红,美不胜收。语文教师只有具备了高雅的品位,就会以敏锐的审美感知力,在美的花园中领略到美,并带领学生进入美的圣地,去感知千姿百态的美,使师生都体验到审美的愉悦。小学语文教材无论是内容和形式都充满美的因素,荟萃了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养

全文共 2524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教师需在教学技能方面下功夫。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的设计等都要需要下一番功夫,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养文章内容。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养:精美的语言

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是语文教学基本任务之一。一个语文教师不能正确运用祖国语言与学生交流是不可原谅的,一个语文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用词丰富、严密,而且要流畅、纯正。我见到许多语文教师说话很随意,想什么说什么,一句话重复几遍,并且时常带着口头语,一听到这样的教师上课,就感到不舒服。还有的教师方言很重,语气平淡无味,在范读课文的时候,不读倒好,一读还不如一个学生。这样的语文教师怎么能有语文感染力。相反,一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往讲台一站,神采奕奕,目光炯炯,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抑扬顿挫,声声悦耳,从语气和音质上就技高一筹。

一个非常有语言修养的教师,应该是语言简练、准确,字字句句,条理严密,并且有很强的逻辑性。一个非常有修养的语文教师,不仅注意自己的语言,也非常注意学生的语言,他总是认真地倾听学生的语言,抓住时机去规范或矫正学生的语言。如果学生在这样教师的影响下,那么他们的语文能力能没有提高吗?语文教师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决定语文课成败的关键之一。记得以前,我们很重视教师基本功的训练,特别对年轻教师,每年都要验收与考核,可是,近几年这样的活动少了,教师的基本功也放任自流了。是的,语文课谁都能教,可是教的效果如何呢,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养:敏捷的思维

一个语文教师,光有阅读积累、专业知识、丰富情感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所谓思维能力,就是指判断、推理、概括、顿悟、应变等能力。思维也就是智慧。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有很大生成性。教学有预测,但又不能完全预测,尤其我们主张“以学论教”,“顺学而教”,这就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挑战。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的对话”,“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阅读中,教师要参与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如果教师没有敏捷的思维能力,是很难驾驭课堂的。

比如,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开读书,而问题可能是千奇百怪的,那么教师就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哪些是值得探究的,哪些是没有必要的。有问题还要优化问题,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再如教师与学生对话,教师不仅要注意倾听,同时要迅速的分析学生的语言,要敏捷的判断出学生发言的价值所在,然后是有针对的点拨或概括。有的教师,不能机敏的反应学生的问题,学生发言就点头,说什么都挺好,或者一味的要求学生自己评价,教师是十足的指挥官。我觉得这样的教师不是非得要那样做,而是自己的思维节奏跟不上,也就是说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当然,教师也就跟着学生一跑到底了。

有敏捷思维能力的教师,不仅表现在对话中,还表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和突发事件的处理上。比如,很多公开课上,教师准备的课件不能正常播放,有的教师,反复的尝试,越着急思路越乱;可是有的教师一看不能用了,马上改变教学思路,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也不失是一节好课。这种应变能力,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养:高雅的文化品位

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文化品位。那么文化从哪里来?那就是从阅读中来。一个勤奋的教师,不仅读教材,读 参考,更重要的是博览全书。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现在教师不是不想读书,而是没有时间去读书,大部分是靠以前的积累,也就是在吃“老本”,倘若以前积累的多,还好一些,可是,很多教师不是这样,这可能与自身的成长有关。从我的经历来看,课改前觉得语文没有什么,无非是学字、解词、背课文、分段、归纳中心,并且都有一定的标准答案。教师教起来很顺手,几乎你不用认真备课,也能教语文。现在的情况就不同了,对语文的定位,即要落实工具性,还要拓展人文性。一下子,使教师摸不着了边际。最近几年,我们还提倡大语文教学观,生活处处皆语文,这就使教师更难把握语文教学了。其实,语文无论怎么定位,语文始终是母语教学,语文始终离不开文化。那么,一个教师缺少了文化内涵,怎么说也不会把语文教好。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功能什么时候也不能丢失。转变教师角色与教学方法,不是把教师的文化也一起扔掉了。

所以,一个语文教师始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不断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这样才能适应 现代教学的要求。 三、燃烧的激情。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这个“味”是什么呢,我认为“激情”是语文味之一。语文是情感的语文,因为语文不仅学语文知识,还承载着传承文化,文化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一篇散文,一首古诗,一句名言,哪个不具有情感呢?要想教好语文,教师首先有情感,这种情感来自于对文本的解读,来自于对生活感悟,来自于对学生热爱。有人批评说,教师的激情是一种造作,我认为这样的认识不正确的。教师是教书育人的,教师虽然不是演员,但必须能做到以情激情。举个例子说,即使你有很多不愉快的事,那么,你面对学生,也不能把你内心的伤感留给学生,虚伪的也是善良的。一个激情的教师始终是想着孩子所想,始终和孩子一起共享着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点燃,需要走进文本与读者的内心。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素养:专业的知识

对于学生来说,方法比知识更重要。那么对于教师来说呢,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不讲究系统的知识体系了,教师也无需要具备那么多知识了,要把主要的精力用在教学观念的转变上,用在教学方法的研究上,有道是:“教师一碗水,就能引出源源不断的江河。”此话完全是教师在自我推卸责任,是对新课程的曲解。的确,在当今时代,一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面的知识,况且信息时代的来临,知识可以储存在电脑里了,但是电脑永远也不替代人脑。知识是人脑创新的基础。语文不讲究完整的知识体系,但不等于不教知识了。每一篇文章、每一段话,甚至每个词语,每个字,都蕴涵着丰富的知识。

这些知识,有的是靠学生自己感悟的,有的是靠教师讲解的,所以教师没有知识是不能胜任的。一个教师要是死啃教材,不注重补充鲜活的血液,连自己也变得陈旧了。一个教师始终要有知识的紧迫感,无论教材怎么编,无论课程怎么变,你必须是一个知识的拥有者,这样你才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学生。“知识用时方恨少”,这是不变的真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浅谈高中语文教师素养的提高

全文共 2115 字

+ 加入清单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高中语文教师的素养亟须提高。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浅谈高中语文教师素养的提高文章内容。

高中语文教师素养的提高方法:学会创新意识

新课标将创新教育摆在了突出地位。试想一个因循守旧的语文教师又怎能培养出很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呢?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育观念上创新,要根据时代要求,用新的思索、新的方法来从事教改活动。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均源于“疑问”。可以说,质疑是开启创新的一把钥匙。面对新的挑战,语文教师要有课程意识,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能够灵活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

高中语文教师素养的提高方法:改变语文教育理念

高中语文新课标认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认真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自己的教学对象,从新课程的目标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语文老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要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中心。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在课堂,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中语文教师素养的提高方法:提高教育教学的管理能力

备教材的同时更要备学生。教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特点和习惯,了解了学生知识储备中的优势和不足,才能更好的落实自己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生素养的提升。语文教师要善于解剖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挥特长,学会倾听,学会调控。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平等互助的教学情境,在真正了解学生个性和特长、爱好和要求基础上,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在教法上采用启发式、自由讨论式,综合研究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高中语文教师素养的提高方法:学习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

语文教师要通晓语文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了解学科的研究成果,更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如历史学、地理学、美学、音乐以及理科的一般知识。谙习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他既是专家,又是杂家,这样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游刃有余。因此语文教师要抱定终身学习的学习目标,即要深入探究,又要广泛涉猎;即要深入研究教材,又要关注社会时事动向;即要注重传统文化对学生的陶冶作用,又要注意时下的流行文艺对学生心灵和思想的影响。

在教育发展的驱动下,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必须是多层次、多角度的。在此重点说说以下三个层次:第一层知识是熟悉社会科学和其他百科知识。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高中语文《胡同文化》涉及建筑知识,《石钟山记》涉及到地理知识,《我有一个梦想》涉及到的历史和人权的问题,《琵琶行》涉及到音乐知识,《神奇的极光》涉及到的天文知识,……只有熟悉了这一层知识,教师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灵活自如。第二层知识是和语文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它能为提高人们的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供理论选择和指导。最后一层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的基础也是立足之本――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它是任何一个教师从事这个职业的最重要的知识储备。语文是常教常新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时时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要常读、常写、常练、常翻工具书。要有扎实的功底和敏锐的视角,要善于发现和思考。只有专业知识牢靠,才能实现教学严谨,才能在教学中收放自如。

语文老师还需有一定的语文教科研能力。教师还应是研究者,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要更加注重教法的研究,教师要淡化经验的影响,要注意科学的探究,要走出“教书匠”的传统角色,而是追求做“学者型教师”,只有怀抱这样的精神,才能不断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高中语文教师素养的提高方法: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他们的责任更大,时代要求教师的标准更高了。教师既是常人,又不是常人。教师不能用常人心态情感对待教学中的问题,应从教师角度去审视处理,教师要找准自我,要学会自我纠正自己的行为,要学会反思。思考、反省、探索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真正具备了反思的能力,语文教学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教师有了良好的情绪和健康的心理,在教学活动中,能细心而及时的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闪光,能正视和包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差异、缺点、和不足,能亲切适时的给予引导和鼓励,这样就能帮助学生确立自信,使学生在学习和讨论中表现出十足的信心,拥有健康的学习品质,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让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在问题面前不慌乱、逃避,而能正确的看待,这样才能遇到挫折不苦恼,摔倒之后不灰心。反之,如果老师的心态不健康,则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美国心理学实验证明,让成年人和小孩子做同样的事,成年的不良影响对小孩子影响相当大,因此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拥有乐观、豁达、健康、积极的心态尤为重要。以健康的心理教学环境影响教育学生,将会收到不错的教育效果。

摆在我们面前的路任重而道远,如果只是一味的埋头苦干,那么势必会陷入闭门造车的僵化守旧的局面中。因此,作为高中的语文教师,我们必须时时反思、总结。在时代的要求下转变、突破和提高。去开拓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

全文共 2118 字

+ 加入清单

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历史文化的传播者、未来事业的引路人,作为一个中学语文教师要具备什么素养呢?

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重视创新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改变教学方法.打好创新基础。众所周知,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主阵地在课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随时诱导学生进行思考,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大胆发言,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应该尽量做到形式多样,使学生在课堂上经常讨论,自由争辩,组内更能够加强合作。也就是说,教师要努力为学生的思维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坚持学习

每一个教师都负有教书育人和宣传党的教育思想的政治责任,每一个教师都与“文学”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教师要更好地负好自己的教育责任,要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都有必要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文学修养使教育活动的主体具有儒雅的气质,从而产生更大的教育亲和力;文学修养使教育活动的主体更有文采,而添加了文采的教育对学生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文学经典的引用,将使教育说理更简捷、有力、深刻;文学作品的表现力往往是纯教育性语言所无法企及的。所以教师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坚持学习,不断进步。语文教师面临着现实困境与理想追求激烈冲突的巨大困惑,因而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境界,努力寻求一种思想、认识武器,来尽量平衡、缓解这种冲突,解决此种困惑。作为中学语文教师,要有丰厚全面的文化知识。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不但要“渊”,而且要“博”,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了解相关的学科知识,要晓天文,通地理。这样才有可能在新课标、新角色面前站稳脚跟。才能游刃有余。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具有学习的热情和活力,自己首先要不断学习,并且要学会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

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品德修养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审美、如何社交等。所谓“经师易做,人师难当”。语文教师先要有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品德,并且要不断地积淀其才能和修炼其品德,他才能肩负起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赋予他的时代使命。为此,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正确的学生观:深入研究作为新世纪语文教育重要思想资源的《语文课程标准》,真正理解学生,彻底革新对人的观念,做到从“人”的意义上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语文教育职业道德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的生活目标、人生理想、道德标准、审美观念、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等。从事语文教育活动,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为社会服务的具体形式,其教育对象是一种最为复杂的客观存在。谁能否认,在这个世界上,教书育人是真正艰难的工作?真正能做好教书育人更是难上加难。从语文教育角度把人的发展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要付出大量的劳动,而且,语文教育的工作劳动成果一般较长时期地表现为潜在形态,最终还要借助他人的成果,以语言、文字等形式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具有经济、名誉、行政规定所不能替代的高尚道德。同时也看到,从事语文教育也是发挥个人才能、参与社会文明进步、达到自我完善、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形式。创造社会文明正是教师最崇高的道德准则。作为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注重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学识修养非常重要。较高的学识素养能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较高的品德修养也能提高学习语文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识修养也得到提高。语文教师的品德修养和学识修养,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并最终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学会关注

作为中学语文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审美、如何社交等。要有爱祖国、爱教育、爱学生的心。我们应该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研究他们的同龄共鸣和人际关系状况,研究他们的课内生活和课外生活等。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及他们的精神需要,并在了解的基础上了解、信任、尊重、爱护学生。这就要求老师除了在课堂上进行必要的教学活动我上,在课外抽一部分时间与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与交流。也就是“走近学生、走进学生”。比如学生知道了学生吃什么零食,听什么歌曲,看什么电视等,并将这些信息恰当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共鸣。每一位教师应尽量做到有区别地、有针对性地对每一位学生进行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指导教育,真正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学生多一些鼓励、赞扬、夸奖,少一些讥讽、挖苦、嘲弄,杜绝体罚学生,从而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快乐的发展。教师应像太阳一样,给每位同学带来温暖,并使得每位同学感觉到所得的温暖是一样的。

中学语文教师的素养:热爱语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自己热爱读书,才能培养自己的内涵、蓄养自己的气质,“腹有诗书气自华”,有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影响出爱读书的学生。东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你要教育学生成为怎样的人,你自己首先成为这样的人。”在语文教育中,语文老师本身就应该是学生心灵的航标灯,因而,语文教师就应该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灵的这种“航标灯”。做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热爱读书是自我提高的法宝,热爱读书,才能不断从中汲取营养、开阔眼界、丰富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素养

全文共 2286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教师的实践素养是一种综合的素养,是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体现,是与学生语文学习、社会实际紧密联系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素养文章内容。

中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教师要有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电教媒体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部分,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成为教师的好帮手。教育的现代化促使教师把多媒体课件纳入教学计划,发挥多媒体的优越性,科学地使用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是教学必备的一种素养。教师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性软件,开发和利用网上信息资源为教学服务。语文教师可以把语文教学内容转化为信息学习的资源,并提供给小学生,即可以把课程内容编制成电子文稿、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等,教师把这些信息适时地展现给学生,再加上自己绘声绘色的描述,就会把学生带入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情境,加深他们对学习的理解。

教师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语文教学的同时,也要避免一些问题,

1.整合层次比较低

现代化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处于边缘地位,可用可不用,有时甚至与语文教学相割裂,不能较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具体操作中有如下误区:追求容量轻视质量;重视形式轻忽内容;饥不择食,随意引用视听材料甚至他人所作课件,根本没有自己的教学设计;本末倒置,把主要精力放在多媒体素材的搜集上,而忽视了对教材的钻研。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时不能反映新的教学观念

基本上是把技术视为承载和传播教学内容的媒体,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这种把技术看作媒体的观念反映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观念。

二、教师具备学科整合的素养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人文素养,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渊博的学识,并融入教学中。从教材中捕捉相关其他学科的信息,展开来讲解,让学生从纵向和横向进行全方位的认知,加深印象,强化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文本内容包罗万象,知识涵盖面极其宽泛,天文地理、飞鸟鱼虫无不涉猎;古今中外、三教九流娓娓道来;大千世界、形形色色……因此,在备课时必须深入挖掘教材,在立足学科本位教学的基础上,还要精心捕捉学科间的“渗透点”或“留白点”进行知识补融,向相关学科发散。

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实课堂教学内容,并逐步丰厚自身教学底蕴。这是以学科间的关联内容或相通专题为核心,打破学科界限,进行相互补融、有效整合,打造相同专题、不同学科、系列设计的教学,也就是“同题异构”。这种教学策略可以引领学生获得多元立体的知识结构,它是“立足学科、多维渗透”教学策略的必要补充。

总之,语文教师具备了这些实践素养,就能将学生真正地带入语文课程领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语文、学会语文、会学语文。

中学语文教师应如何提高自身素养

一、教师自身的素养在引领学生,做到以身作则

教师的一言一行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学生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大脑是“计算机”。录下的信息存在“计算机”中,然后指导他们的行动。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他们时刻观察着教师的一举一动并在某些方面进行模仿。教育本身是一种以人影响人,以人带动人,以人提升人的活动。要使学生有远大理想和信念,教师自己必须具有远大理想和信念;要使学生关爱他人,有崇高的道德,教师自己必须关爱他人,具有崇高的道德;要使学生不搞浅尝辄止,具有深刻的研究精神,教师自己必须不搞短期行为,具有深刻的学术耐心;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创新,教师必须思维活跃,善于创新;要使学生遵纪守法,不搞学业舞弊,教师自己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和法规,不搞实绩舞弊。要使学生待人讲究礼仪,彬彬有礼,教师自己必须待人讲究礼仪,彬彬有礼;要使学生的人格健全和完美,教师自己的人格必须健全和完美。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将自己的道德和人格提升起来,才能提升学生的道德和人格。正人先正己,时时做学生的表率,否则,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不注重自身修养,也不会得到满意效果。教师的人生理想、价值标准、幸福追求、行为选择,无不影响着学生。

二、教师要掌握和学生沟通的技能

教育基本上是一个师生沟通的过程,要用言语来传达各种抽象的情感、见解与观念。对教师而言,沟通不仅意味着具有充分的词汇、合乎逻辑与清楚明确的表达方式,而且意味着要针对学生的水平,在各种情境下用学生最能理解的语言来表达思想和观点,同时懂得倾听也是不可缺少的。

中学常常强调学生自身学习活动的重要性,这时教师说的话不应太长,避免重复、啰嗦。关键在于教师说的话能否与学生的学习内容密切相关,能否与学生的思维相碰撞。提问对教师的沟通来说是个重要的技巧。提问不仅限于提出事实性的问题,同时也应该提出能进一步激发出其他问题的问题。这样的教师常常表现出极大的灵活性,他们可以回答提问,或因为学生突然产生的兴趣而引入一个新的话题。在与全班同学沟通时,教师可能会利用某个学生的提问而给大家一个沟通的机会。

善于沟通的教师常常能预见接收到自己言语信息的学生会有什么反应,即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言语指的是什么,以及这些言语在接受者眼里是什么样的信息。在教学情境下,这就意味着教师能够预见统一的言语对不同学生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使用适合学生水平的方式报道自己的思想。

善于沟通的教师还应该知道何时停止说话,使学生不厌倦教师的教诲并对教师的谈话有所期待。当教师没有掌握良好的谈话技巧时,倾听也是一种沟通的仅能。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耐心、有兴趣地听他们说,并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所说的是值得别人仔细聆听的。如果有的学生特别能说,或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在板书的讨论中滔滔不绝,以致占有别人的时间,教师应能结束他们的谈话,但同时又能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教师具备的素养

全文共 1943 字

+ 加入清单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对新时代语文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语文教师具备素养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语文教师具备的素养:能力提升

“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要教会学生,教师先要会。因此,语文教师就不能满足于会讲――把参考资料搬到教案上,又“贩”到课堂上,而应该实实在在学点看家的本领――离开教参能品出文章的“味”来,提起笔来能写出“自己”的文来。柯瓦列夫曾说过:“教师应当知道的东西,要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要具有更宽广的科学视野,否则,他就不能唤起和发展对本门学科的兴趣,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往往对某些课外知识很感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只局限于教材而不适当拓宽,学生学得索然寡味,效果自然好不到哪里去。要提高文学素养,要拓宽文化视野,还得听从鲁迅教导“读书要像蜜蜂采蜜一样杂采众家”,多看“闲书”,除了经典名著外,语文教师还应该读精的、新的、富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当代优秀作品,凡是学生应该读的、适合学生读的、学生喜欢读的,教师都必须读。

语文教师也只有“博观约取”,才能“厚积薄发”,做到会写、善写,进而用自己的写带动学生去写,使学生学写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语文教师具备的素养:理念转变

我们都熟知“教是为了不教”的教育教学原则,但我们好多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却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 我给,你收。走讲课堂,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上课一开始,学生似乎都会了,都懂了,但教师事先已辛辛苦苦地备了很详尽的教案,只好生拉硬扯地把学生拉回来,让学生“假装不懂”。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 教师越教,学生越不爱学。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

其实,我们语文教师首先应在备课中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去创新、设计教学方案,使教师充当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学生对后来知识的学习,必须在已经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

因此,正确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就显得格外重要。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基础,不光只有在教材中学到的,来自学生生活经验的知识基础分析也同样重要,教师对此不应忽视。

总之,语文教师需尽快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才能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育人目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激发兴趣,让学生热爱语文。作为语文教师,应千方百计地创设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悄然实现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2)面向全体,关注差异。学生个体之间在智力、生活经验、认知方式、情感态度等方面存在着客观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为不同个体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3)教给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只有知道如何学习,才能在知识不断增长的社会继续学习。因此,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掌握如何阅读,如何写作,如何进行口语交际等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语文教师具备的素养:角色转换

“教,是为了不教”,我们知道,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不管怎么说,首先还得“教”,关键在于“教”什么,怎么“教”。如果只是一味地教给学生知识,那教师就只好一辈子“教”了,而如果像陶行知先生说的:“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师教的可是探求知识的方法,那可真就可以“不教”了,这叫会“偷懒”。“懒惰”的教师培养勤快的“学生”,这句国外的谚语正是教师要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意思,与叶老先生的观点不谋而合。

具体地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教师唱“独脚”大包大揽的主角地位,担当起在知识探索、能力培养上的主导作用。

例如:朗读背诵课文;研读各类文体的课文时,如何质疑设问,如何寻找答案,如何进行文章和语言、写法的赏析;如何笔记,如何整理知识,如何复习;这些都有法可循,但学生不是生来就会,让学生自己摸索,诚然能训练能力,但学生的经历和时间有限,最终形成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无疑是很低的。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去给学生分析课文,而是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学会运用一些学习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更广泛的去做学习上的“自主合作探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分析课文只是给学生一条“死鱼”,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是给学生“渔”,让学生成为一个真正的捕鱼能手。与此同时,还能鼓励学生在运用一些现成方法学习中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

全文共 304 字

+ 加入清单

小学语文教师具备哪些素养?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

操作方法

1

既然是小学语文老师,就应该全面掌握语文方面的知识,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等语文学科内容,要做到精通最好,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教别人。

2

小学语文老师要有良好的读书习惯,并且喜欢写作,如有条件,要经常像报刊等机构投稿,如果一个语文老师写作不好,怎么能教会孩子写出好文章呢?

3

小学语文老师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不管是平时待人处事还是日常的教课中,这种良好的品质是必修的。因为老师身上的品质会直接影响孩子。

4

小学语文老师要引导并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在日常的教科中要采用多种方式教课,充分激发孩子的创造与创新精神,这样孩子学得也快,老师教书也方便,何乐而不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语文素养

全文共 2387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教师应该自己先练就一身过硬的语文基本素养,而听、说、读、写正是有效途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语文教师如何提高语文素养文章内容。

语文教师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写

1.让“字”成为语文教师的形象大使

一手漂亮、潇洒的好字是一个教师的“门面”,会无形中增进教师的影响力。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往往是从细节开始的,漂亮的粉笔字,幽默的课堂语,个性化的手势,学生都乐于效仿。如果教师在板书、作业批语中常常错字连篇,书写东倒西歪,乱七八糟,我们还有什么底气在学生面前指指点点,喋喋不休?师高弟子强,只有教师首先把字写得规范、工整、美观,写得有艺术感,学生才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笔耕不辍,常“写”出华章

写作能力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自己要懂得作文教学之道,更重要的是通过写作实践总结领悟,得法其中。

语文教师不一定都要成为作家,但至少要能写几篇有说服力的文章,否则,就成了“弹花匠的女儿――会弹不会纺”了。缘于此,语文教师坚持写作,首先应从下水作文开始。大家围绕一个话题,同台竞技,相互切磋,教师和学生站在不同的高度赏析品评对方的作品,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写作现状,从而推动作文教学良性发展。其次,语文教师还应该常写教学札记和教学论文,在不断反思中总结经验,更新观念,使教学实践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此外,语文教师要敢于尝试文学创作,用独特的视觉审视人生,关注社会,深入发掘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完成由作文写作到精神建构的升华。让写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中享受无穷的乐趣。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给了我们无限的生命活力,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压力,无论新课程怎样改,每位语文教师都要勤练“内功”,从听、说、读、写上狠下功夫,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

语文教师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读

“读”占鳌头,腹有诗书气自华

1.让朗读成为语文课堂的“天簌之音”

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朗读教学上具有较为丰富的知识和厚实的素养,并能够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朗读指导。

一口流利、纯正的普通话是语文教师不可缺少的基本功。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斯霞等无不具备良好的朗读素养,她们的教学总能引领学生在充满情味的朗读中受到美的熏陶。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它需要我们在朗读中品味意蕴,在教学中教师能否很好地范读课文就是对我们的一大考验。

语文教师要练就高超的朗读本领,一定要平时注意阅读有关书刊,收看有关的录音、录像,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多渠道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教师不仅要自己经常性地示范朗读,还要鼓励学生充分朗读,指导学生注意朗读中的重音、停顿、语速、音量、语调等技巧方法,并通过齐读、自由读、分组读、配乐读、赛读、接力读、角色朗读、话剧表演等多种形进行朗读实践,使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耳醉其音”、“心醉其情”,达到心领神会的境界,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效果。

2.阅读感悟,教师也应成“博士”

阅读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然而我们应当如何阅读呢?首先,语文教师要融入文化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思想,不断陶冶情操。其二,要站在思辩的高度阅读各类书籍。语文教师的阅读必须做到“四多”,即要多读文学名著,接受文化熏陶;多读教育专著,提高思想认识;多读教育教学报刊杂志,更新教育理念;多读学生作品,了解学生思想境界。此外,还应常常广泛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书籍,努力使自己博学睿智。第三,语文教师的阅读不能仅停留在量的积累上,不应是一般地吸收和扩充,更重要的是“悟”,是阅读过程中对人生、生活和生命的思考体验,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走进文学作品内部,找到思想的共鸣点。

语文教师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听

耳“听”六路,是非曲直皆分明

1.乐于倾听孩子的心声,做学生快乐成长的“导师”

做为教师,一定要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做他们忠实的听众,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与尊重。我们也曾是学生,经历过学生和老师的双重身份,我们知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总会遇到许多烦恼或快乐的事,无论是与同学争执、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父母的责骂,还是获得某项奖励、回答正确一个问题等,他们都期望别人的关注。因此,我们应时刻留意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善于聆听学生的家长里短,并不失时机地巧妙点拔激励,让他们困顿的心灵豁然开朗。

2.善于听取学生的见解,让语文课堂充满学术气息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言堂”,学生做“听筒”,学生少有各抒己见的空间,更不用说对教师的讲授大胆质疑了。这样的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严重扼杀了学生的灵性。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变成了师生的平等对话,教师和学生在交往互动中分享彼此的思考和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和体验,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倾听也是一种艺术,教师要乐于倾听,善于聆听学生的“声音”,只要练就了洞察真知的“聪耳”,就会使是非曲直、善恶美丑皆分明。

语文教师提高语文素养的方法:说

巧舌若簧,字句珠玑,“口生花”

语文教师应能说会道,引领学生享受语文之美。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语文教学是否成功,你若能在课堂上妙语连珠,旁引博征,教学一定会左右逢源。如果语文教师在诗词教学中不能生动形象地再现诗歌的优美意境,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不能对某一情境进行对答示范,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不能来一段激情横溢的即席演讲,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赏析一篇美文……那么,语文课势必会枯燥无味,出现“万马齐喑”的局面,这样的语文教师怎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又怎么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要教好语文,语文教师不仅要“能说”,还要说得“巧”,说得有特色。诗意的语言易引发学生的联想,幽默的语言会调节课堂气氛,激情的语言能感染学生情绪,精练的语言可以准确地揭示深刻的道理……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用自己独具魅力的语言风格引领学生走进语文学习的乐园。

口语是教师教学的一把“软剑”,用得好就会“四两拔千斤”。语文教师要善于总结,在生动、简洁上提炼,在思想、情操上激情,在逻辑思维上推敲,在学识、文化上修炼,就一定会“说”出风格,“说”显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中学语文教师具备的素养

全文共 3392 字

+ 加入清单

素养是人们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修养,由各种基本品质和能力构成。那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什么素养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学语文教师具备的素养: 专业素养

一名语文教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必须具有深厚的学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地加深和提高学养,跟上本专业的学术进展,占据时代的学术前沿。语文教师尤其要树立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要努力使自己术业专精、闻道在先。许多教师的落伍,就是因为其在任教以后树立了教参就是一切的观念,放弃了专业上的进取精神。作为“平等对话”中的教师的权威,不是外部赋予的,而是靠教师自身的深厚学养自然而然形成的。将来,不学无术的教师是无法在讲台前立足的。

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包含听、说、读、写四种。善读、能说、会写,应是语文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中的最基本的素养,也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

在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中,会写是基础,是前提。会写,势必会读;不会写,也就不会读。这一点已得到语文界较为普遍的认同。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就非常强调教师自身写作经验的作用,他说:“经常写些东西,语文教师更有必要。……自己动手写,最能体会到写文章的甘苦。自己的真切的体会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讲解就会更透彻,指导就会更恰当。”他认为“凡是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虽然叶圣陶对教师个人的写作经验的作用似乎过于看重,不免有经验主义之嫌,但是,他主张语文教师应经常动笔,应联系自己的写作实践进行教学,则是合理的要求。

语文教师应是一个热爱阅读和写作的人。“读者”和“作者”的素质,是语文老师所应具备的一切素质中最具普遍性、基础性和延展性的素质。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能经常地与学生交换阅读和写作的心得,向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作品,坦诚地和学生交流感受,给学生读自己写的作品,谈自己写作的生命体验,倾听学生的意见,长此以往,学生会不喜欢阅读和写作吗?

中学语文教师具备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

1、思想修养:优良的思想修养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支配作用,是教师修养的指导,是教师的“灵魂”,是语文教师做人的根本。

①立场坚定,遵纪守法。现代语文教师必须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能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懂得教育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理解有关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现代语文教师应是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的教师,能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同时又能认真地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现代语文教师是遵纪守法的教师,他们一身正气,情操高尚,能按照美的规律教育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②举止文明,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谈举止、服饰仪表是教师个人内在道德情操、审美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外部反映,是教师文化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天真幼稚,好奇心强,喜欢模仿的学生来说,起着潜移默化作用。对教师来说,生活细节也是大事,应时时处处在一切方面检点自己,为人师表。为此教师讲话要文明,举止要端庄,礼貌待人,衣着整洁大方,做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

语文教师的思想修养体现在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蕴涵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

2、敬业精神:语文教师的敬业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热爱教育,尽职尽责。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敬业、乐业忠于教职,全身心地投入培养下一代的教育事业中,用自己智慧的钥匙,为学生打开科学文化宝库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②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教师既要做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教师必须任劳任怨,自觉地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品德行为对学生言传身教,并持之以恒,诲人不倦。

③热爱学生,视生若子。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要求。教师的这种情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取得成功的奥妙所在。陶行知先生倡导“爱满天下”,夸美纽斯主张让学生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苏霍姆林斯基则主张“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教师要热爱每一位学生(包括后进生),要满腔热情地关怀学生,保护学生健康成长,使其身心不受各种不良影响的危害。热爱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慈严相济。

④严谨治学,锐意进取。为了适应教书育人的需要,教师要自觉、积极、坚持不懈地更新知识和提高自己的素养,具有严谨的学风和教风及锐意进取的精神。严谨的学风主要是指老实认真谦虚的学习态度,自觉遵守教育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训练学生,以及有错必纠的求是精神。这种精神是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和劳动质量的必要条件,是对学生、对工作负责的表现。锐意进取是指教师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始终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做到高屋建瓴,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常教常新,质量不断提高。

⑤敢于负责,乐于协作。教师劳动是个体性与整体性相统一的劳动,这种劳动要求教师要勇于负责,敢于承担教育教学责任,充分发挥个性潜能,创造性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要乐于协作,自觉主动地与其他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家长密切配合,形成一种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中学语文教师具备的素养:教学素养

教学不是技术,而是艺术。一名优秀的教师,须是一个对教育和课程有着较为透彻的理解和领悟、懂得教学规律、深知学生学习心理、巧于驾驭教学过程、善于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人。

语文教师仅止于能读会写还不足以教好语文。任何个人的直接的经验都是有局限性的。教师善读、能说、会写,从教学的角度看,他所能给予学生的,除了情意因素的正面影响外,就是个体的、经验层面上的对读、说、写的体认。而真正能对学生的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应是从众多的个体读、说、写的实践经验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理论。而不论是言语表现的经验还是理论,都得通过教师适当的课堂教学行为、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和组织,通过师生间的交往与对话、合作与互动,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而这些都有赖于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

教师教学能力有一些基本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与时俱进的,日本教育学者臼井嘉一指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教师直面从未有过的教学形态。诸如电脑教育、开放教育、社区教育,等等。……对教师来说,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学习的课题。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特别是‘顺应种种教学形态的能力’‘适应学生个性的指导能力’‘从实践中学会教学的能力’,受到关注。”钟启泉也认为这些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的共同课题。他对日本学者把教师“教学能力”界定为“教学能力=(教材把握力)×(儿童把握力)×(指导技术力)×(精神能量)”的观点表示认同。钟启泉认为这其中有两个要点:“其一,各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是互补的关系。如果一个要素的值小了,作为总体的值也会变小。其二,把‘精神能量’作为一个重大要素。所谓‘精神能量’包含了两个侧面的要素:1、朝气、热情、动力,2、接纳、肯定。‘精神能量’低的教师,往往不善于接纳并肯定儿童的反应,教学效果不佳。”针对上述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四要素,臼井嘉一认为:“联接公式之中四个要素的关键是教师的CR能力。所谓‘CR能力’指的是,教师准确地捕捉和应对学生的反应的能力,亦即‘Catch & Response’能力。‘教材把握力’是指抓住教材的目的,设想学生的反应。‘儿童把握力’和‘指导技术力’的提高是同教学过程中作用于儿童、准确地应对学生的反应以便实现教学目标相关的。‘精神能量’则是接纳与肯定的咨询作用,当然是重要的要素。他们全都同CR能力相关的。这样看来,CR能力正是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这里所谓的“精神能量”,主要体现的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里揭示的教学能力结构的四要素,可视为教师教学素养的基础。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对此加以培养和提高。

语文教学能力又有其特殊性。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的不是简单的行为纠正,而是靠认知上的感染熏陶、潜移默化和揣摩体悟。教师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导悟”,即引导、诱导(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学生自己领悟到言语的规律和要求,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文体感和言语行为调控能力。由此看来,语文教师应是一名熟谙教学规律的、循循善诱的“导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如何提升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

全文共 4901 字

+ 加入清单

实施教育创新,必须提升语文教师素养,树立教师的理想和抱负,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勤奋读书,实现教师自身的转变。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如何提升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文章内容。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职业道德素养

1、思想修养:优良的思想修养在教学活动中有定向支配作用,是教师修养的指导,是教师的“灵魂”,是语文教师做人的根本。

①立场坚定,遵纪守法。现代语文教师必须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能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懂得教育发展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理解有关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现代语文教师应是具有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的教师,能把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同时又能认真地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现代语文教师是遵纪守法的教师,他们一身正气,情操高尚,能按照美的规律教育学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②举止文明,为人师表。教师的言谈举止、服饰仪表是教师个人内在道德情操、审美观念和生活习惯的外部反映,是教师文化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于天真幼稚,好奇心强,喜欢模仿的学生来说,起着潜移默化作用。对教师来说,生活细节也是大事,应时时处处在一切方面检点自己,为人师表。为此教师讲话要文明,举止要端庄,礼貌待人,衣着整洁大方,做到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

语文教师的思想修养体现在教师工作的方方面面,蕴涵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

2、敬业精神:语文教师的敬业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热爱教育,尽职尽责。教师要有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敬业、乐业忠于教职,全身心地投入培养下一代的教育事业中,用自己智慧的钥匙,为学生打开科学文化宝库的大门,用自己崇高的品德,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②教书育人,诲人不倦。教师既要做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对学生全面发展负责。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教师必须任劳任怨,自觉地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和品德行为对学生言传身教,并持之以恒,诲人不倦。

③热爱学生,视生若子。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要求。教师的这种情感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也是取得成功的奥妙所在。陶行知先生倡导“爱满天下”,夸美纽斯主张让学生在“和蔼可亲和愉快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苏霍姆林斯基则主张“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教师要热爱每一位学生(包括后进生),要满腔热情地关怀学生,保护学生健康成长,使其身心不受各种不良影响的危害。热爱学生、尊重和信任学生,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慈严相济。

④严谨治学,锐意进取。为了适应教书育人的需要,教师要自觉、积极、坚持不懈地更新知识和提高自己的素养,具有严谨的学风和教风及锐意进取的精神。严谨的学风主要是指老实认真谦虚的学习态度,自觉遵守教育规律,用科学的方法培养训练学生,以及有错必纠的求是精神。这种精神是教师提高自身素养和劳动质量的必要条件,是对学生、对工作负责的表现。锐意进取是指教师要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科技发展的趋势,始终不满足于现状,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做到高屋建瓴,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常教常新,质量不断提高。

⑤敢于负责,乐于协作。教师劳动是个体性与整体性相统一的劳动,这种劳动要求教师要勇于负责,敢于承担教育教学责任,充分发挥个性潜能,创造性地完成自己所承担的教育教学任务;要乐于协作,自觉主动地与其他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家长密切配合,形成一种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专业素养

一名语文教师,在汉语言文学专业领域必须具有深厚的学养。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地加深和提高学养,跟上本专业的学术进展,占据时代的学术前沿。语文教师尤其要树立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要努力使自己术业专精、闻道在先。许多教师的落伍,就是因为其在任教以后树立了教参就是一切的观念,放弃了专业上的进取精神。作为“平等对话”中的教师的权威,不是外部赋予的,而是靠教师自身的深厚学养自然而然形成的。将来,不学无术的教师是无法在讲台前立足的。

一个人的语文能力是多方面的,一般认为包含听、说、读、写四种。善读、能说、会写,应是语文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素养中的最基本的素养,也是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

在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中,会写是基础,是前提。会写,势必会读;不会写,也就不会读。这一点已得到语文界较为普遍的认同。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就非常强调教师自身写作经验的作用,他说:“经常写些东西,语文教师更有必要。……自己动手写,最能体会到写文章的甘苦。自己的真切的体会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讲解就会更透彻,指导就会更恰当。”他认为“凡是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虽然叶圣陶对教师个人的写作经验的作用似乎过于看重,不免有经验主义之嫌,但是,他主张语文教师应经常动笔,应联系自己的写作实践进行教学,则是合理的要求。

语文教师应是一个热爱阅读和写作的人。“读者”和“作者”的素质,是语文老师所应具备的一切素质中最具普遍性、基础性和延展性的素质。一名语文教师,如果能经常地与学生交换阅读和写作的心得,向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作品,坦诚地和学生交流感受,给学生读自己写的作品,谈自己写作的生命体验,倾听学生的意见,长此以往,学生会不喜欢阅读和写作吗?

教学素养

教学不是技术,而是艺术。一名优秀的教师,须是一个对教育和课程有着较为透彻的理解和领悟、懂得教学规律、深知学生学习心理、巧于驾驭教学过程、善于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活动的人。

语文教师仅止于能读会写还不足以教好语文。任何个人的直接的经验都是有局限性的。教师善读、能说、会写,从教学的角度看,他所能给予学生的,除了情意因素的正面影响外,就是个体的、经验层面上的对读、说、写的体认。而真正能对学生的阅读、口语交际、写作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应是从众多的个体读、说、写的实践经验中概括抽象出来的理论。而不论是言语表现的经验还是理论,都得通过教师适当的课堂教学行为、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和组织,通过师生间的交往与对话、合作与互动,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有效地传递给学生。而这些都有赖于教师教学素养的提高。

教师教学能力有一些基本的要求,这些要求都是与时俱进的,日本教育学者臼井嘉一指出:“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使教师直面从未有过的教学形态。诸如电脑教育、开放教育、社区教育,等等。……对教师来说,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学习的课题。关于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特别是‘顺应种种教学形态的能力’‘适应学生个性的指导能力’‘从实践中学会教学的能力’,受到关注。”钟启泉也认为这些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的共同课题。他对日本学者把教师“教学能力”界定为“教学能力=(教材把握力)×(儿童把握力)×(指导技术力)×(精神能量)”的观点表示认同。钟启泉认为这其中有两个要点:“其一,各个要素是相辅相成的,彼此是互补的关系。如果一个要素的值小了,作为总体的值也会变小。其二,把‘精神能量’作为一个重大要素。所谓‘精神能量’包含了两个侧面的要素:1、朝气、热情、动力,2、接纳、肯定。‘精神能量’低的教师,往往不善于接纳并肯定儿童的反应,教学效果不佳。”针对上述教师教学能力结构的四要素,臼井嘉一认为:“联接公式之中四个要素的关键是教师的CR能力。所谓‘CR能力’指的是,教师准确地捕捉和应对学生的反应的能力,亦即‘Catch & Response’能力。‘教材把握力’是指抓住教材的目的,设想学生的反应。‘儿童把握力’和‘指导技术力’的提高是同教学过程中作用于儿童、准确地应对学生的反应以便实现教学目标相关的。‘精神能量’则是接纳与肯定的咨询作用,当然是重要的要素。他们全都同CR能力相关的。这样看来,CR能力正是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这里所谓的“精神能量”,主要体现的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这里揭示的教学能力结构的四要素,可视为教师教学素养的基础。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对此加以培养和提高。

提升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的方法

一、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我认为不想当教育家的教师不是有远大抱负的教师。人,要有自己的宏图大志,我们走上教育工作岗位,应该是创名师,做优师,当研究型教师,做学者型教师。教师要具有小人物做大事业的气魄!

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一位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学生个性有很大的影响力。著名教育家孙敬修先生说:“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装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行动。”这就要求教师的行为符合规范。教师的综合素养有四个要素:①无私奉献的师魂。②热爱学生师德。③和谐教育的师生观。④教书育人的师能。在教师素质中,责任是教师的核心素质。学生没有第二次青春,我们的事业任重而道远,有了这样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你就会敬业,就会用心去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语文教师更应该这样去修身、养性和锤炼。

三、努力实现教师自身的转变。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思想,与时俱进,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从事教学工作。特别是语文教师尤其要注重这一点。中央教科所教育学博士朱小曼女士关于教师素质得出一个公式,即:教师素质=教学能力(长)×教育素质(宽)×教育思想(高)。这就是说,教师的素质是立体的,而教育思想代表着教师素质的高度。就目前来讲,我们面临新课程改革,就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实现转变:①从一次性学习转向终生学习。学习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自己的事业,是一辈子的事。②从单一的语文学科知识转向跨学科知识和综合性学习。③从内容性知识转向方法性知识。④从构建单一的语文课堂学习环境转向构建语文课堂内外相结合的综合学习环境。⑤从传授学生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勤奋读书。“年华不负苦读人”。步入语文教学的讲坛,就意味着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开始了艰辛的跋涉。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一个信念,那就是读书。古语说:“木无本则枯,水无源则竭。”语文教师读书是解决源头活水的问题,读书没有止境,但读书确有境界。我想起了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句话,他阐述了古今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我想,语文教育作为塑造人的灵魂的崇高事业,语文教师读书也有三种境界。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第一境也。读书,要静下心来,守住心灵的宁静,耐住寂寞,不怕孤独,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第二境也。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这是一种“物我为一”的境界。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第三境也。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当你读到一定程度,你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你的心胸就会豁达、宽阔,显示出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然物外的至上境界。

那么,语文教师应该读些什么书呢?我认为,语文教师读书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读与语文课文直接有关的书。如著名作家的评传,节选课文的原著,与背景有关的史书等。第二层次,读与语文教育有关的书。如语文教育学,语文心理学,语文教材和著名教育家的书,如《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张志公文集》等。第三个层次,读与提高语文教师综合素养有关的书。如哲学、美学、文学、思维科学、文艺理论、艺术等方面的书,这些书是高品位的书,细致研读,有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

语文教师读书需要注意的是:第一,要善于读整本的书。第二,读系统的书。第三,读“杂”书,语文教师应成为杂家。第四,读书要注意掌握分寸。书是读不完的,要注重轻重缓急,有计划性。

总之,教育创新需要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解放学生思想,允许他们破除迷信,大胆质疑的宽松的学习氛围。学校领导、教师都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能力,这是教育创新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正处于一个千帆竞发、万象更新的时代,又恰逢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应该树立理想,勤奋读书,实现自身的转变,提高综合素养,在今后语文教学生涯中屡建奇功,为国家培养英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