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安康端午节赛龙舟地点【汇总20篇】

很多车主朋友由于各种原因经常会在行驶过程中造成交通违章,处理违章也便成了家常便饭。那么你知道安康端午节赛龙舟地点吗?下面问学吧小编为你介绍交通违章处理地点,以供参考。

浏览

7225

文章

1000

篇1:端午节的端是什么意思 端午节的端怎么解释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端”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端五”又叫做“初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所以五月初五就被称为“端五”。“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好是“午”月,所以“端五”也被称为“端午”。

端午节的端是什么意思

端午节的“端”本义有以下六个:1、端正、正派;2、东西的一头,事物的开头;3、事情的起因;4、项目、点;5、用手平着拿东西;6、事情、道理、学说。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月初五就叫做端午。

端午亦称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展开阅读全文

篇2:2023端午节湖南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全文共 2213 字

+ 加入清单

2023端午节湖南传统习俗有哪些推荐大家进行浏览采纳。而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赛龙舟吃粽子,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那么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2023端午节湖南的传统习俗有哪些,欢迎查阅。

怀化端午节有什么习俗?

怀化侗族乡村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日,有以寨为单位集体 去另一寨作客的习俗,称“行年”。行年的芦笙客到另一寨后,主寨要举行集体宴会,首 先由客寨特意挑选的十二三岁的少年讲“款”。“款”的内容一般是从“开天辟地”、“ 洪水滔天”、“人的起源”、“芦笙的来由”一直讲到“村规寨约”。每讲一段,众人齐 声应和:“是呀!”以示赞赏。讲完款,主寨便大摆酒席,尽欢而散。湘西土家族的“过 赶年”即提前一天过春节。相传明代土家族士兵奉调到东南沿海抗倭,军令紧急,便提前 把年过了,奔赴抗战前线。土家兵出征后,立了东南第一功,后人为了纪念这次出征,便 把春节提前了一天,一直延续至今。土家族的“调年会”,节庆一般从正月初三开始,连 续举行几天几夜,最热闹的是跳摆手舞,同时还要举行地牯牛角力、抵杠斤和蛤蚂抢蛋等 传统民间体育和物资大交流。

在清明节,湖南民间仍沿袭着祭祖扫墓,上坟挂纸的习俗。因清明节前后春暖花开, 各地踏青之风盛行,民间还有在这一天放风筝的。

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湖南各地有龙舟竞渡之俗,以纪念屈原自沉,尤以汨罗为盛。端 午食品以粽子、盐蛋为主,民间有悬挂艾蒲等香草,缠五彩丝线,用苍术、白术、云香燃 烧烟熏屋,小孩额上点雄黄等习俗,其意在于避疫去邪。不少地方,尤其是土家族还有大 小端午之分,五月初五为小端午,五月十五为大端午。苗族端午则过龙船节。

湖南端午节吃什么(湖南端午节吃什么菜)

1、粽子。粽子无疑是端午必备端午重点食物,湖南的乡下人都会自己包粽子吃。一般年纪大点的都喜欢吃没有加料的白粽子,剥了粽子叶之后在白砂糖或者花生粉上面滚一下就是经典吃法。

2、这里想要提醒大家的是,因为粽子中含木碱和糯米,在吃之前可以先喝一些白开水,如果是远归劳累的人不宜马上吃,否则容易起急痧。

3、咸鸭蛋。对于湖南人来说,端午节这天还必须要吃一个咸鸭蛋。关于吃端午为什么要吃咸鸭蛋的说法有两种。一种说法是端午节的时候气候潮湿,容易滋生细菌引起瘟疫。古时候的人认为鸭蛋的形状比较像一颗心,端午节吃一个咸鸭蛋可以保护自己的心气神不受伤害。另一种说法是,中医认为咸鸭蛋滋阴清肺,可以有效治疗夏季高温带来的咳嗽、嗓子疼痛以及泄痢等疾病。

4、炒血鸭。如果是在湖南宁远一带每年的端午节主要是吃鸭庆祝。从清明节到端午节期间,水草丰美,鸭子吃得好吃得饱,长得壮实,皮薄细嫩,非常肥美。

5、端午节之习俗:赛龙舟。端午节最热闹的事情就是赛龙舟了。关于端午赛龙舟是为了祭祀谁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为了悼念屈原,有的说是为了追思伍子胥,还有的说是为了孝女曹娥,还有的是为了祭拜掌管降雨的金角龙王。总之,端午节这天不要说端午快乐快乐,而要说:端午安康!关于端午赛龙舟这场盛宴的魅力,从沈从文的《边城》中我们就可以感知到。就因为多看了一眼抓水鸭的傩送,翠翠就在渡口等了他一辈子。

6、挂艾叶。在端午节时湖南每家每户都会在门口扎艾人、挂菖蒲剑以驱邪除魔。还有很多人家会用菖蒲、艾叶、枫球子等熬汤给小孩子洗澡,可以避免夏天长痱子。真别说,我家的小孩子试了效果还挺灵的。

7、踏百草。踏百草就是初五的早上光着脚或者穿着新布鞋,在有露水的草上行走,直到脚沾满露水为止。因为古人认为,百草都是药,草上的露珠有祛热毒、去湿热的作用。不过这个传统端午习俗,现在基本上很少会看到。

湖南耒阳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大人小孩都要吃“五子”,即粽子、蒜子、鸡子(蛋)、口子(蕌头)、包子。门前插艾叶,菖蒲。儿童佩香囊,谓之可驱邪祛疫。午时饮雄黄酒,谓之可避虫蛇;午时还要采草药浴身,谓之可解毒除病。是日,耒水沿河乡村组织划龙船竞赛,两岸群众聚观。上午,各家各户都要采集草药、晒干收藏,用以冲茶沏水,谓之“午时茶”。

衡阳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习俗:赛龙舟、佩香囊、涂雄黄等。

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人们到野外去踏青,外出采摘各种草药,人们用五彩丝带系于臂膀来驱病消灾,采艾草悬挂在门户之上,用来驱散毒气瘴味,还要举行龙舟竞渡等活动。

赛龙舟又称龙舟竞渡,大约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三种关于龙舟竞渡起源的说法。

一说纪念屈原。据说屈原五月初五投汩罗江,被当地百姓发现后,大伙都拼命划船前去相救,后来就演变成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的风俗;二说是纪念吴国大将伍子胥;三说与越王勾践有关。吴、越都处江南水乡,河湖交错,民间习惯以舟代车,都很有条件形成竞渡之俗。

2023端午节湖南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DragonBoat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

千古流传的端午节了,在湖南城乡,尤其是岳阳、汨罗、长沙地区家家户户每逢端午都习惯供帖子(在门壁上粘贴各种纪念诗作)、吃粽子来悼念屈原,悬钟馗像和张天师像,扎艾人、挂菖蒲剑以驱邪除魔,喝雄黄酒、戴香囊以驱百病。同时在屈子祠举行大型的祭龙仪式和龙舟竞赛。相传这一天又是药王菩萨生日,因此,不论是医生或一般群众都上山采药。而对于钟馗,人们都是非常敬仰的,而且在端午节户户有请“唐赐福镇宅圣君”真钟馗进家门活动,人们传说将真钟馗请进家里:“赐福镇宅、唯真钟馗”,“拜请钟馗、中榜得魁”,“钟馗真神显,送咱福禄寿禧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为什么端午节佩戴香囊?端午节佩戴香囊的作用

全文共 642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几月几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民俗节日,在我国南方地区习俗保存较完善。在端午节要喝雄黄酒、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吃粽子。端午节香囊究竟有何神奇的作用,为什么要在端午节佩戴香囊呢?

为什么端午节佩戴香囊?端午节佩戴香囊的作用

古语说:“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等等”。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药物,能散发出天然的香气,这种香气属中药学理论中的五臭范畴,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之所以有芳香气味,是由于其含有大量挥发油,这些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端午节传统香囊中的香料可以预防感冒、手足口病等,且对防蚊驱虫有一定作用。

但是佩戴香囊也有一些禁忌,像孕妇和过敏人群就最好不要佩戴,以免引起不适。

端午节相关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中国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历代有大量诗、词、歌、赋等文学作品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端午节为什么喝雄黄酒?端午节喝雄黄酒的意义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来临,雄黄酒又成了热销的一款酒,端午节自古就有喝雄黄酒的习俗,而且至今仍然保留。那么,端午节为什么喝雄黄酒?端午节喝雄黄酒有什么意义

端午节为什么喝雄黄酒

喝雄黄酒是汉族民间节日端午节的习俗之一。雄黄酒,用以驱虫解五毒,小儿涂于头额、耳鼻、手足心,并洒墙壁间,以法诸毒。

流传汉族民间之《白蛇传》故事,即是以雄黄酒解蛇虺诸毒,而现白蛇原形。此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的人家很盛行。

端午节喝雄黄酒传说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喝雄黄酒注意事项

人们一般将雄黄磨成粉末状后,倒入白酒或黄酒中稍加浸制就饮用。实际上,这样的雄黄酒不仅达不到驱邪、解毒的目的,反而会中毒。

据中医药专家介绍:雄黄又称鸡冠石,性温,味苦辛,有毒,主要用做解毒、杀虫药。是一种单斜晶系的含砷的有毒矿石,多数为橘红色半透明的结晶体,不导电,硬度为1.5~2,比重为3.6,晶面有漂亮的光泽。

中医药学认为,雄黄外用治疗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内服微量,可治惊痫、疮毒等症。但由于雄黄毒性太大,极少用于内服。一般内服多入丸、散剂。由于雄黄遇热易氧化为三氧化二砷,有剧毒,因此,中药学上有雄黄忌火煅之说。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端午节赛龙舟有什么好处?

全文共 777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就要到来,我们知道一般吃完粽子之后就要去赛龙舟。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端午节赛龙舟真的和屈原有关系吗?还有其他原因吗?端午节赛龙舟有什么好处

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门票)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端午节是我国很重要的一个节日,各地有各种各样的习俗。在众多习俗中,最重要的就是划龙舟习俗了。

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习俗,很早就有人把它与屈原联系起来。《书钞》卷一三七引晋.葛洪《抱朴子》佚文云:“屈原投汩罗之日,人并命舟楫以迎之。至今以为竞渡,或以水军为之……州将士庶,悉临观之。”《寰宇记》卷一四五《寰州风俗》引《寰阳风俗记》云:“屈原五月五日投汩罗江,其妻每投食以祭之。原通梦告妻,所祭食皆为蛟龙所夺。龙畏五色丝及竹,故妻以竹为粽,以五色丝缠之。今俗其日皆举五色丝,食粽,言免蛟龙之患。又原五日先沉,十日而出,楚人于水次迅楫争驰……意存拯溺,喧震川陆。风俗迁流,遂有竞渡之戏。”风俗传承至今,成了人民群众一项喜闻乐见的游娱活动。每年四月初一,就开始举行“龙舟出龛”仪式。因为每年赛舟后,这些龙舟总要架在各族的祠堂里,现在应该把龙舟请下来修葺油漆,然后下水开始练习。于是这一个月内,鼓声咚咚,处处可闻。

还有说法是为了纪念伍子胥和曹娥。传说伍子胥因遭谗言诽谤,被吴王夫差命人抛于钱塘江波涛之中,有曹娥驾舟去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曹娥碑》)。后世遂划龙舟,作救伍员状。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端午节如何健康饮食

全文共 174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小长假就要来啦!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当假期到来的时候,很多人会出现暴饮暴食的现象,我们如何保健身体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端午节健康饮食方法,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健康饮食方法九、注意酸碱性搭配

算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的提高,人们在摄入肉类、禽类、鱼虾类、蛋类等成酸性的食物逐渐的增多,这样很容易造成人体的内环境偏酸性,,也很容易导致各种代谢疾病。因此每日要增加胡萝卜、菠菜、芹菜、花菜、油菜、莴笋、莲藕、柿子椒等时令蔬菜、水果、豆类及其制品和奶类等成碱性食品摄入,由此保持身体酸碱平衡,增强人体免疫力,避免疾病。

端午节健康饮食方法七、注意荤素食搭配

既要有四条腿的猪牛羊肉,又要有两条腿的鸡鸭鹅,还要有一条腿的菌类,和没有腿的鱼类,还要有豆制品和有根、茎、叶、花、果的果蔬,这才算是一桌有营养又健康美味的美食。一般来说,兼“吃”并蓄,荤素食比例1:4,肉食中四条腿的、两条腿的、一条腿的和没有腿的比例各占1/4。

端午节健康饮食方法六、饮食宜清淡温和

中医讲春夏养阳,此时节应减少含油类食物的摄入,选用较清淡温和的低脂肪食物。炒菜选用花生油、大豆油、橄榄油等植物油,一日不超过30克,少用油炸油煎食品,避免肥胖、脂肪肝、高血脂等病症的发生。可多吃一些菌类,如黑木耳、银耳、蘑菇、香菇等。

黑木耳富含矿物质钙,而钙对人体肌肉、心、脑等细胞的功能起主导作用;银耳富含银耳多糖,能提高人体卫士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蘑菇含有蘑菇多糖,可抵抗绿脓杆菌的侵袭。春季是病毒活跃的时候,很多病毒都会乘虚而入,进入人体内,食用菌是春天里的天然保健营养品,多吃食用菌还可以增加人体抗病毒的能力。

端午节健康饮食方法五、注意主副食搭配

节日聚餐时,很多人都只吃肉菜不吃主食,这样既不符合养生之道,又不符合营养需要。主食是我们每天能量的主要来源,主食吃多而消耗少会导致肥胖,但不吃主食又不能获取正常活动足够的能量,容易导致身体虚弱无力,只减肥了但没有健康的体质。所以,每餐保证有适量主食才能保证充足体力而又不肥胖。一般原则:主食吃少,副食吃饱。

端午节健康饮食方法八、热能分配要合理

在节假日期间,很多上班族或者是学生都喜欢睡懒觉,已觉醒来已经是九,十点钟了,自然早餐也就不吃了,会直接等着中午的时候大吃一顿,这样的做法是十分的不可取的。节日期间一日三餐的热能比例分配要合理,不吃早餐而午餐、晚餐超量,这样容易代谢超负荷而导致肥胖。

端午节日期间的早餐应以高蛋白食物为主(一袋牛奶、一个鸡蛋和粥),还可以喝一点咖啡或茶,以便提神醒脑。建议最合理的三餐热能分配是:早餐占25%,中餐占40%,晚餐占35%。此外,对于想要控制体重、减肥的朋友,还要适当控制每日总热能的摄入,尤其减少花生、核桃、芝麻等热量较高的食物食用,减少零食的摄入。

端午节健康饮食方法一、补充优质蛋白质

端午前后阳气生发,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开始日趋活跃,增加了对营养物质的摄取。适当摄入肉类、鸡蛋、牛奶等优质蛋白质,不仅能增强体力,旺盛精力,还因优质蛋白质中富含可使大脑清醒和警觉的酪氨基酸,还可驱除“春困”。

提倡适量食用豆制品,但应避免聚会时一次性大量摄入高蛋白食物,否则会造成营养过剩,增加肾脏负担,痛风病人更要注意高蛋白物质的摄入。

端午节健康饮食方法二、注意干稀搭配

健康的饮食每餐要有干有稀,易于消化。可采取肉丝、碎肉、烩肉末羹、肉丸子等制法,或与一些富有营养的食物共同炖煮、烩炒,如猪脊骨炖海带、菠菜烩猪肝、莴笋炒肉片、紫菜蛋汤等。总吃干巴巴的食物对人体肠胃不利,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干稀搭配,不仅能增加饱腹感,还有助于人体消化吸收。

温馨提示:端午正值火热夏季,正是人们身体调养的最佳时节,所以一定要注重养生,如有其它疑问,可咨询专业医师。

端午节健康饮食方法四、多吃高纤维素、高矿物质食物

选用高纤维素、高矿物质的食物,增加黄绿色蔬菜与时令水果的摄取,不仅可以补充人体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不足,还可充分满足人体肝脏的需求。荠菜、油菜、芹菜、菠菜、马兰头、枸杞头、香椿、蒲公英等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等作用。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菜,可以祛散阴寒,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可减少感冒发生。

端午节健康饮食方法三、注意杂精粮搭配

现代社会的人们饮食讲究精细,吃了很多的精良而杂粮涉及的很少。但是,事实上面,虽然精面、精米的可感很好,但是由于在加工中他们去掉了富含B族维生素、铁、钙、锌和膳食纤维的外皮,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

而小米、燕麦、高粱等五谷杂粮的营养素却很丰富。所以粗细搭配,节日期间在享受精粮造就的美味佳肴的同时,适时吃些粗粮,才能有效保障足够的营养素摄入。

展开阅读全文

篇7:6月份端午节去哪里旅游好?

全文共 2381 字

+ 加入清单

1月份去哪旅游好——网小编为您推荐青岛

6月份去哪旅游好,青岛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哦,交通比较便利,而且靠近海,吃喝住行都很方便,也有很多的景点供你选择

2月份去哪旅游好——去香格里拉的出行建议

不管你穿什么牌子的,厚衣服必须要带的,这边见不着太阳就很冷的。还有紫外线强大超高,注意防晒。来这边旅游的外地游客通常都穿登山服,鞋子登山鞋,墨镜什么的也要,还要披肩。

记住!厚衣服必须带,还有防晒的。

6月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之一,也是旅游旺季,交通、住宿、餐饮等都会比较紧张,如果想参加热闹的赛马节,最好提前预定住宿和规划好行程。

3月份去香格里拉有什么可玩的?那我就来给你介绍下6月份香格里拉附近的景点

1.香格里拉至噶丹松赞林寺,票价1.5元;

2.香格里拉至纳帕海坐班车,8元就能搞定,如错过班车也可租车前往,来回一趟50元;

3.香格里拉至白水台也可坐出租车,200元每天(包来回)。

4.香格里拉至德钦184公里,途经奔子栏109公里,东竹林寺131公里,白茫雪山153公里,每天早7:30-8:00发2班大客车,票价23元,需 7-9小时,中途在奔子栏午餐。中间至虎跳峡镇(下桥头)96公里,票价13元,每天早、晚都发车。德钦至西藏盐井104公里,无固定客运班车。

5.中甸至碧塔海,到双桥下车,票价8元,步行或骑马,骑马每人单程收费30元-60元间。香格里拉至松赞林寺,有中巴,票价2元。

6.香格里拉至香格里拉大峡谷,可乘每早班发往四川省乡城县的客车。中途到峡谷口下车,票价15元。香格里拉至白水台,每早一班发往三坝乡的大客车,票价16元。

四川至迪庆铁路:攀枝花每天接发117/118次北京西和203/204次重庆特快列车,过路车有165/166次昆明一西安和207/208次昆明-成都特快列车,共4趟快车。

四川至迪庆公路:攀枝花至香格里拉470公里,票价:卧铺90元,坐位60元,发车站攀枝花(金江)火车站每天发车数班。

4月份去哪旅游好——网小编为您推荐香格里拉(门票)

6月份去哪旅游好,肯定是香格里拉啊,香格里拉是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一颗明珠,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是一片人间少有的完美保留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净土,素有“高山大花园”、“动植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香格里拉(shangri-la)一词,意为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一词的含义与中甸县古城藏语地名“尼旺宗”相一致。

安全警示:

1. 海边游玩时尽量不要在退潮时爬到海上的礁石太久,对海况浪情不了解的人士容易被海水围困而遇险,青岛警察每年都从海里解救出十几二十个被困在礁石上的外地游客。

2. 风浪较大时尽量避免靠近海水,因大浪有反抽作用,极易将人拖入水中溺毙。

3. 海水不是湖水、河水,水温较低,下海游泳前要做足准备运动,以免腿脚抽筋而发生危险。

4. 游泳时尽量不要到深水区,不要离岸太远,离岸越远水温越低,容易导致体力不支而发生危险。另外,海上风浪较大,不熟悉洋流的人容易忽视其危险的存在。青岛每年溺水而亡者多达十几人。

5. 退潮以后下海玩耍的时候要时刻关注着海浪的发展态势,有些地方涨潮时海水呈包围之势,极易产生先将人围困海中而后将其淹没的现象。

6. 烈日当头时游泳不要时间太长,以免晒伤皮肤。

7. 游泳时发现有海蜇(水母),不要触碰它,以免被蜇伤,应远离它并呼叫救援人员打捞。

8. 请不要靠近浴场里的防鲨网,以免被其缠绕而被拖入水中。(青岛海域能见到鲨鱼极为罕见,因此不必担心生命安全)

相关

青岛知名景点:

栈桥(门票),鲁迅公园,海军博物馆(20元--30元),小鱼山(15元),海底世界(门票)(120元),第一海水浴场,八大关风景区,花石楼(10元),五四广场,奥帆中心(10元),极地海洋世界(门票)(150元),石老人,崂山(门票)(100元)

德式洋房大都在市南区:湖南路、广西路、沂水路一代较多。

你可以有选择的去玩,但是极地海洋世界一定要去,有大型海洋动物的精彩表演。

青岛的景点大都在市南区和崂山区,从栈桥开始延海边往东走,到奥帆中心,所有景点都连起来了。

虽然极地海洋世界、石老人浴场、稍远些,但有公交车。去崂山风景区也有公交车。

6月份去哪旅游好景点票价可能有出入,分淡旺季。

温馨提示:

1. 青岛环境优美,道路整洁,极为干净,因此烦请到青岛旅游的朋友不要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2. 青岛隶属山东,青岛人与其他山东人一样也是吃大葱、大蒜长大的,所以说话比较冲,脾气比较火爆,请大家谅解。同时,不要招惹他们,如有矛盾产生可立即拨打110。

3. 机场、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外面的出租车大多都有黑你钱的情况,所以尽量不要乘坐,机场有到市区的机场巴士,票价15元,贵一些,但比起出租车要便宜得多了。火车站和长途站外都有公交车,想去哪儿、做什么车?找个店铺或路人问一下就行。如果非要坐出租的话,离开场、站的范围在坐吧。

4. 海边游览时,尽量不要在离海边500米之内的餐馆用餐,蒙人的,尤其是海鲜,价贵且口味不佳。

5. 海边游览时请自带相机,海边照相的游商浮贩大多是外地流窜犯,心肠很黑,坑蒙拐骗无所不干,小心上当受骗。

6. 海边的酒店旅馆当然最好,打开窗户就是海,晚上还能听着涛声入眠呢。如果您不在乎钱的话,住上几晚是最惬意不过了——风景好的地方房价自然要贵的。

7. 内陆人士如果是第一次吃海鲜的话,建议先少点几个试吃一下吧,编者见过不少吃海鲜过敏的朋友,主要就是上吐下泻、全身起大红斑的症状,不懂的还以为是饭店卫生没搞好导致食物中毒了。如有过敏现象请立即去医院就诊,不用担心,青岛的医院对这种情况有着丰富的经验。

8. 青岛是避暑胜地,夏季气温要比内陆低七八度,晚上气温更低,内陆人士来青岛之前最好准备一件长袖外衣,以免身体不适应而导致感冒。

9. 崂山上的矿泉水可以免费饮用,但请不要弄脏它,因为别人也要喝的。

10. 海上游艇观光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请货比三家。

11. 自驾游的朋友可要注意了,青岛的单行道很多,注意观看交通标志标线,多问路,实在不行就跟着车流走就行。青岛属丘陵地带,道路蜿蜒曲折,方向感不强的朋友多加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端午节的资料 端午节介绍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

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端午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老人健身运动的时间和地点非常重要

全文共 644 字

+ 加入清单

跟年轻人不一样,老年人的运动方式强调简单易行,随时随地可做。但对于一些需要长期有节奏、有规律的运动,则需要相对明确固定的时间,以便于锻炼计划的安排。从科学的观点看,不分季节的晨炼并不可取。对于老人健身运动的时间和地点非常重要有些人明白,有些人糊涂,今天小编就来为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请不要错过喔。

环保专家多年对大气卫生监测及大气污染与肺癌发病率关系的研究表明,一年中,夏、秋两季空气较清洁。一天中,中午、下午空气较清洁,晚上7点和早晨7点左右为空气污染的高峰时间。

因为当地面温度低于高空温度时,空中形成“逆温层”,像盖子一样压在地面上方,空气中各种污染物不易扩散。在晚间和冬、春季节“逆温层”都比较厚,阻碍着污浊空气的稀释扩散。太阳出来后,地温上升,污浊空气随“逆温层”上升而消散。所以上午10时和午后地面空气是比较清洁的。冬、春季节,天气晴朗的日子可适当延长锻炼时间,加大运动量。另外要选择空气比较清新的环境锻炼,少去公路、街道上运动。

户外运动锻炼,一般应选择地势比较平坦,有花草树木的公园,或是清静幽雅的地方进行。因为人在运动锻炼时,呼吸次数增加,吸人空气数量增多,如果经常在环境优美,空气新鲜,阳光明媚的环境中进行锻炼,就可使机体得到充足的氧气。

如果你对老年人健身的好处多吗?老人减肥适合的运动有哪些?老人健身适合“慢动作”吗?老人锻炼要避免哪些不良习惯?老人健身时如何保护骨骼?老人如何预防运动中的低血糖?等有关老人健身方面的事儿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老人健身知识安全常识栏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3端午节传统食物有哪些

全文共 1615 字

+ 加入清单

2023端午节传统食物有哪些推荐大家进行采纳。而端午节的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下面是小编进行整理的2023端午节传统食物有哪些,欢迎查阅。

端午节的来历是什么?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据说,端午节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是为了纪念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屈原,也正是因为如此,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

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在我国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为什么要悬挂艾草?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挂艾枝,悬菖蒲,洒雄黄水,饮雄黄酒,激浊除腐,杀菌防病。

2023端午节传统食物有哪些

1、粽子。

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

粽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庆食物。

2、咸鸭蛋。

以新鲜鸭蛋为主要原料经过腌制而成的再制蛋。营养丰富,蛋白质及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

3、青团。

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青色,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青草香气。

4、艾叶大蒜煮鸡蛋。

很多地方都有端午节煮茶蛋和艾叶蛋的习俗,有些用鸡鸭鹅蛋涂成鲜艳的颜色,用网袋装着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能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健康。

5、煎堆。

流行于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在广东是指拳头大小,油炸糯粉团,表面满是芝麻的食品。

端午节有哪些民间习俗

1、吃粽子

提到端午节,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吃粽子了。每到端午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粽子,不管是豆沙粽,还是肉粽,每一种口味都深得大家的喜爱。

2、赛龙舟

在端午节的时候,很多地方只要条件允许就会组织划龙舟比赛,参赛队伍穿着统一的服装,一边喊着口号,一边划龙舟,动作整齐划一,也会吸引很多人前来观看。

3、悬挂菖蒲、艾叶

端午节的时候,很多人家都会在房檐或者窗户上挂上菖蒲或者艾叶,有辟邪的寓意。

4、佩戴香包

端午节时,很多人会佩戴香包,香包或是用五彩丝线缠成的,或是用布拼接成的,有祈求家庭和睦,身体健康之意。年轻年女获赠香包还可以表达爱意。

5、饮雄黄酒

很多地方流行在端午节的时候喝雄黄酒,雄黄酒与驱虫的作用,还有辟邪的寓意。

6、游百病

是部分地方在端午节的时候通过游览而消除疾病的一种节日行为,男女老少白天的时候出去走一走,晚上在回来洗个澡,可以祛除百病,以后健健康康的`。

7、拴五色丝线

端午节的时候很多地方的人会佩戴五色丝线做成的手链,不仅好看,还有辟邪的寓意。

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端午节划龙舟的寓意是什么

全文共 169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龙舟寓意是什么推荐给大家采纳。而端午节的日期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下面是小编进行整理的端午节划龙舟的寓意是什么,欢迎查阅。

端午赛龙舟是几月几日 端午赛龙舟是哪一天?

端午赛龙舟是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活动之一,又被称为“龙舟竞渡”、“龙船赛会”、“划龙舟”、“划龙船”等。在南方水乡地带,由于河湖众多,这一习俗是兴盛异常。关于划龙舟的来历,民间普遍认为也与屈原有关。

端午节赛龙舟的过程和规则

参赛队伍必须于赛前20分钟齐集于检录处,大会人员将会查核参赛队员身份,参赛者需出示大会发出之运动员证,所有队员必须服从检录员之指示落艇,所有队伍必须根据规则规定所分配之龙舟及航道出赛。

任何队伍不得要求选择龙舟或航道,当所有队员落艇后,应从速划离登船码头驶向起点,参赛队伍向起点出发时,必须保持航道畅通,远离比赛航道,并以不影响其它赛事进行为原则。

起步程序:各参赛队伍之龙舟必须在指定之赛道上集合准备比赛, 在起步区内之参赛队伍,必须服从发令员的指令。

在起步线上,每条航道有绳索一条系于竹棚上,该绳交与该线航道上之龙舟舵手掌管,此外,艇首亦有绳索一条,由鼓手掌管,以固定龙船位置。

当龙舟已准备就绪,所有划手之桨板必须离水;所有参赛队伍之龙舟,即各队划手之桨板已离水时,发令员发号施令。

当发令员认为各龙舟已各就各位后,将会摇动旗号(黑白格仔旗)表示即将开始比赛。(示意终点裁判准备),当发令员开赛将会叫出「准备」然后响号比赛开始。

当发令员发觉有队伍偷步或犯规,立即连续性发出短号,表示需要重新起步,所有龙舟必须尽快划回起点重新安排比赛。

如有队伍划手之桨板于准备口令与响号间触水,将被视为偷步,任何队伍拒绝立即回航或在发生第二次偷步事件中犯规,其参赛资格将被取消。

端午节划龙舟的寓意是什么

赛龙舟在各地不同的寓意:

1、江浙地区划龙舟,兼有纪念当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义。夜龙船上,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动人,别具情趣。

2、贵州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

3、云南傣族同胞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

端午节赛龙舟的文化内涵

“龙舟竞渡”是在战国时代就已有的习俗。战国时期,人们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游戏,以娱神与乐人,此时的龙舟竞渡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娱乐性的节目。

在两湖地区,祭屈原与赛龙舟是紧密相关的。可能屈原及曹娥、伍子胥等逝去后,当地人民也曾用魂舟送其灵魂归葬,故有此俗。但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赋予了不同的寓意。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赛龙舟前会举行各种祭祀、纪念之仪式,一般都是点香烛,烧纸钱,供以鸡、米、肉、供果、粽子等。如今这些含有迷信色彩朗仪式已很少见,但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庙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农业丰收、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也保佑划船平安。用人们的话说,“图个吉利”,表达人们内心良好的愿望。

端午节划龙舟起源记载

明末清初广东著名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十八记载:“五月时,洪流滂濞,放于百里。乡人为龙舟之会,观者画船云合,首尾相衔,士女如山,乘潮下上,日已暮而未散。龙舟长十余丈,高七八尺,龙髯去水二尺。额与项坐六七人。中有锦亭,坐倍之。旗者、盖者、钲鼓者、挥桡击枻者,不下七八十人。竞渡则惊涛涌起,雷雨交驰。舟去而水痕久不能合。斯亦游观之至侈者。广中龙船,惟东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乡乡有之。如彭峡者可纪也。……广中(珠江三角洲)龙船,惟东莞最盛。自五月朔至晦(从初一到三十),乡乡有之。”

《东莞县志》记载:“五月朔(初一),饮菖蒲雄黄酒,以辟不祥。食角黍,为龙舟竞渡。至五日,会者益众。以节物荐于家祠。”“邑人多纫小香囊,曰午时袋。”“自朔至望,竞渡最盛,龙舟长至十余丈。中为锦亭,画船云集,首尾相衔,乘潮下上。日暮管弦未歇,鼓镇内为巨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端午节习俗吃咸鸭蛋介绍

全文共 1757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的端午一直以来都是有吃粽子、佩香囊、插艾叶的习俗,吃咸鸭蛋也是端午习俗之一。下面小编跟你介绍一下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吃咸鸭蛋的原因

俗话说“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因为端午节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动植物生命活动进入旺盛阶段,再加上气候潮湿,病虫细菌活跃,容易引发众多疾病。古时,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瘟疮蔓延,五月初五更是九毒之首。而蛋形如心,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

过去,端午节吃的蛋一般为咸鸭蛋,之所以吃咸鸭蛋,也有一番说法。

据有关资料介绍,咸鸭蛋咸而微寒,能滋阴、清肺,可治夏季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痢等病症。直至现代,人们为丰富口味,才开始煮起了鲜蛋和茶叶蛋。

每逢端午节这天,一般家庭的主妇起得特别早,用黄金山、金银花藤、花麦肾、艾草等10多味挥发性中草药混合而成的“草头汤”,来煮鲜蛋和咸鸭蛋,供家人当早餐食用。

端午节咸鸭蛋的腌制方法之2

同样,先将鸭蛋和罐子清洗晾干,一个碗里倒半碗烧酒,另一个碗里放上一些精盐。把晾干的鸭蛋先在白酒中浸蘸一下,再放在食盐碗中滚上一圈,然后放入罐中,直至所有的鸭蛋都放入罐子,最后封闭罐口,放置在阴凉处,保存15至30天,视个人咸淡口味而选择时间长短。

端午节咸鸭蛋的营养价值

1. 鸭蛋含有蛋白质、磷脂、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1、维生素D、钙、钾、铁、磷等营养物质;

2. 鸭蛋中蛋白质的含量和鸡蛋一样,有强壮身体的作用;

3. 鸭蛋中各种矿物质的总量超过鸡蛋很多,特别是身体中迫切需要的铁和钙在咸鸭蛋中更是丰富,对骨骼发育有善,并能预防贫血;

4. 鸭蛋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是补充B族维生素的理想食品之一。

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习俗

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习俗始于江南一带,在这里,端午节午餐要吃十二红,顾名思义就是十二道红颜色的菜,江苏高邮的土特产咸鸭蛋因其蛋黄鲜红,故为十二红之一,清袁枚《随原食谱》对高邮鸭蛋称赞有加,高邮咸蛋也因之声名大振,悦来越多的地方仿效十二红,也就有了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习俗。

划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标志性习俗,而在皖西北,端午节这一天就要吃咸鸭蛋的。端午节吃的咸鸭蛋,一般是用清明前后的鸭蛋腌制的。开春以后,鸭子吃的活食多。民谚说,清明螺,肥如鹅。鸭子吃了这些营养丰富的活食,产的蛋最饱满,气室特别小,营养最好。新鲜的鸭蛋有些腥味,经过盐腌制,腥味去除了,而且营养更容易吸收。

鸭蛋性寒凉,能清肺火。泡咸以后,效果更好。咸味入肾,能充分发挥鸭蛋滋养肾阴的功效。吃点咸鸭蛋,对小孩积食、咳嗽和湿疹都有治疗作用。对于大人来说,如果是阴虚火旺体质的人,也适宜常吃,能养阴,降虚火。

在江南,端午节吃咸鸭蛋的习俗始于何时,实在无从考究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煮上一锅咸鸭蛋,还要比谁的腌得好,油多。如果谁吃了上乘的咸鸭蛋就会被认为是幸运者,以后的日子会心想事成。还有人家每年都会喂养一群鸭子,不为别的,就为端午节能吃上流油醇香的咸鸭蛋。细心的人,每天鸭子下了蛋,洗干净,用铅笔在蛋皮上记下日期,然后放进咸坛里腌着。家里来客了,主人就去咸坛里捞一些鸭蛋出来,作为下酒菜,那些用铅笔记下的日期就成了挑选咸蛋的依据。刚放下坛的不吃,只挑那三五个月之前腌好的,等一盘切好的咸鸭蛋油光透亮地上桌时,一定会引来啧啧的赞叹,主人就会显得特别自豪。

那时,除了来客人,咸鸭蛋在平时是很少吃的。所以孩子们很盼望端午,端午节一到,就可以顺顺当当地吃上咸鸭蛋。

端午节那天,煮熟的咸鸭蛋出了锅,孩子们就开始捡来捡去了。先找鸭蛋皮上的日期,捡最咸的挑。如果没写日期,就用手摸着判断,蛋皮粗糙的一定咸得够味,蛋皮光滑的则很可能是前几天刚刚下坛。当然鸭蛋的大小颜色也是可以参考的。吃鸭蛋也很有讲究,先把鸭蛋的一头凿开,用筷子一点一点地取着吃,就着端午的糖三角(三角形的糖包),那真是种无比的享受。吃到蛋黄部分,这个家的“幸运之星”就诞生了。那个人吃出的蛋黄一定是微微发黑,且黄油直冒的。

端午节咸鸭蛋的腌制方法之5

将鸭蛋50个洗净后晾干待用。再用盐850克加扑茶250克,加生米250克,在旺火上煮成浓汁约200毫升。最后将这种咸茶汁和黄酒75克一起倒入黄泥或红泥中拌匀,均匀地裹满鸭蛋的周身,装入罐内密封。一个月后即可取出煮食。也可以先将鸭蛋洗净晾干,再用开水将干透的红土烫浸成糊状。将鸭蛋在泥糊中周身裹满,两端蘸盐后放入罐盐后放入罐中封紧罐口。半个月后即可取出煮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3年端午节调休几天

全文共 1734 字

+ 加入清单

2023年端午节调休几天?2023端午节法定假日1天,即2023年6月22日(农历五月初五)。法定休假日用人单位安排工作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工资报酬。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3年端午节调休几天,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加班费计算

法定休假日用人单位安排工作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工资报酬;随同法定休假日一并放假的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首先按同等时间安排补休,不能补休的按工资的200%支付工资报酬。

2023年端午节调休几天

端午节法定1天,为2023年6月22日 星期四(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作为法定假期,每年到来的时候大家都是依法享有三天假期的,由于假期是和周末一起拼凑的,所以法定的只有1天。

端午节的习俗

1、吃粽子

端午吃粽子也是一个重要习俗,粽子又被称为“筒粽”、“角黍”,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每个地方的粽子口味和馅料都有所不同,粽子最初为了祭祀祖先神灵,但是屈原投江那天也正是五月初五,人们不忍心江中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向江中的鱼虾投入粽子。粽子的起源远早于屈原时期,为了纪念屈原,后人才坚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这样的习俗。吃粽子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盛行,也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的怀念。

2、拴五色丝线

传统之俗,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3、佩香囊

端午节这天小孩子佩戴香囊的习俗据说有避邪驱瘟的含义,而在南方,年轻男女还会通过香囊来表达各自的爱意。香囊形状万千,小巧可爱,但它不仅仅是装饰品而已。香囊内通常会装有中草药、香药、朱砂、雄黄等,具有驱虫防病的功效。外面由丝布包着,再用彩色丝线缠绕固定,最后再用彩绸刺绣,五颜六色的香囊十分炫彩夺目。

4、饮雄黄酒

雄黄酒有驱虫解毒的功效,多喝还能养颜美容。端午节喝雄黄酒,寓意驱除病魔。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5、悬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叶是一种药用植物,它的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以驱赶蚊虫、提神醒脑。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把家里打扫干净之后,将艾叶插在门楣上。艾叶代表招百福,可以使身体康健,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南方北方都有端午挂艾叶的习俗,但是区别于作用不一样,南方利用艾叶祛邪祛病,而北方进行避毒避恶,其药理相通,都起到杀菌防病的作用,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

6、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重大习俗,至于赛龙舟这个习俗从何而起,还是来源于历史典故。根据古时传说,屈原含冤投江之后,楚国人十分悲伤,他们相信楚原是忠心贤臣,便划船去拯救屈原。然而当他们奋力到达洞庭湖时却不见屈原的踪迹了,他们担心湖中的鱼吃掉屈原的身体,便借划龙舟来驱散湖中的鱼。后来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有赛龙舟活动,赛龙舟之习俗盛行于当时的吴、越、楚三国。之后人们以端午赛龙舟的方式来祈祷风调雨顺。

端午节高速免费吗

端午节放假高速不免费。

根据《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规定,免费通行时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免费通行车辆为行驶收费公路的7座以下(含7座)载客车辆,包括允许在普通收费公路行驶的摩托车;免费通行的收费公路范围为符合《公路法》和《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经依法批准设置的收费公路(含收费桥梁和隧道)。

端午节简介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端午节还有樱桃吗?端午节可以摘樱桃吗?

全文共 63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已经是五月底六月初的时候了,一般每年的四五月份的时候樱桃已经大量上市了。那么,端午节还有樱桃吗?端午节可以摘樱桃吗?

端午节还有樱桃吗

端午节还是有樱桃的,但是已经不多了。

五月是吃樱桃的好时节,有的樱桃四月底就上市了但价格通常很高,到了五月份,樱桃全面上市,价格也逐渐下降,消费者可以在五月中旬和下旬吃樱桃,此时的价格是最便宜的,六月开始后樱桃将逐渐的退出市场,所以如果想吃樱桃解馋或者为了补身体,可以在五月的时候多观察一下樱桃的价格,当价格能接受的时候可以多买些存着,将其制作成果酱或者冷藏,以后慢慢食用。

樱桃的营养分析

在水果家族中,一般铁的含量较低,樱桃却卓然不群,一枝独秀:每百克樱桃中含铁量多达59毫克,居于水果首位;维生素A含量比葡萄、苹果、橘子多4~5倍。此外,樱桃中还含有维生素B、C及钙、磷等矿物元素。每100克含水分83克,蛋白质1.4克,脂肪0.3克,糖8克,碳水化合物14.4克,热量66千卡,粗纤维0.4克,灰分0.5克,钙18毫克,磷18毫克,铁5.9毫克,胡萝卜素0.15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08毫克,尼可酸0.4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钾258毫克,钠0.7毫克,镁10.6毫克,另含丰富的维生素A。

温馨提示

注意事项:由于樱桃中含有一定量的氰苷,若食用过多会引起铁中毒或氰化物中毒。因此,不宜一次吃太多。轻度不适可用甘蔗汁来清热解毒。

小贴士:6月中旬至6月30日正常采摘时间。购买时选择果实饱满结实、带有绿梗的樱桃。在3~5度下可以存放5天,常温下最多两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端午节由来的故事 端午节由来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最广为流传的就是纪念屈原的故事。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形成了端午节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由来的故事

一、纪念屈原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传说在公元前340年,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在五月初五的时候,悲愤的投入汨罗江。老百姓没捞起屈原的尸体,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端午的时候会把粽子扔到水里的习俗。

二:纪念伍子胥

这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伍子胥也是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他投奔吴国,屡立战功,却被谗言陷害,含冤自刎而死。吴王夫差令人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初五投入江中。人们把端午节亦称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三:纪念曹娥

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遮天投江自杀。没想到,五天后曹娥抱出父亲尸体浮出水面,世人惊奇。之后曹娥所住之村镇即更名为曹娥镇,舜江被改为曹娥江,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还有著名的《曹娥碑》一文作为佐证,五月初五就变成纪念曹娥的节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端午节古诗有哪些 关于端午节有什么古诗

全文共 410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描写端午节古诗主要有刘禹锡的《竞渡曲》、梅尧臣的《五月五日》、陆游《乙卯重五诗》、陈与义的《菩萨蛮·包中香黍分边角》、文秀的《端午》、张耒的《和端午》、范成大的《竹枝歌》以及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浣溪沙·轻汗微微透碧纨》等。

端午节古诗有哪些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本是南方吴越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的节日。因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

传统节日素来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历代诗词中有不少贺端午的诗词佳作,描述了端午景象,也有缅怀古人的诗词作品。其中,陆游的《乙卯重五诗》对端午节这么描写:“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江苏端午节风俗习惯盘点

全文共 1756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春秋之前端午节是祛病防疫的节日。苏州市端午节的汉族民间习俗,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纪念的是春秋时期吴国名将伍子胥。江苏文化博大精深,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江苏省的端午节习俗。

端午食粽

端午食粽是苏州人家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每到端午节前夕,在苏州小巷深处,朱门半掩,厅堂里妯娌婆媳团团围坐,或者就在弹石路边,小藤椅几张围拢来,满目青绿的箬叶,糯米的晶莹,傍晚,就飘来了香气,还有要好乡邻互相端碗送去,交流各家手艺,味道咸淡,卖相如何,这是现代人生活里难得的悠远古风,是苏州人津津乐道的佐餐美食。

龙舟竞渡

苏州是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发祥地。《事物原始》载:“竞渡之事,起于勾践,今龙船是也。”汉代赵晔《吴越春秋》也认为,龙舟的起源“起于勾践,盖悯子胥之忠作”。

苏州龙舟竞渡的最早起源当为“胥门塘河”,即今天的胥江河。清代诗人邵长蘅有“五月胥江怒,水嬉欢竞渡”的咏叹。到清朝,苏州端午龙舟竞渡盛极一时,地点众多,“龙船,阊、胥两门,南、北两濠及枫桥西路水滨皆有之。”

端午风俗无论南北,都有龙事,只是北方用以祈雨,而南方模拟竞渡。南北朝时,竞渡习俗广泛传播,唐敬宗曾下诏命地方官修造龙舟二十艘,宋太宗淳化三年到开封金明池观看竞渡。明清两代,宫廷中端午龙舟表演。清代自顺治康熙起,每年端午,大都要在西苑以龙舟竞渡酬节。

喝雄黄酒

五月自古被称为毒月、恶月,百事多有禁忌。道观,寺庙向施主赠送佩带符篆等物,以避毒邪。因为艾草、菖蒲以及雄黄都有驱虫杀毒作用,过端午节洗艾水澡、悬艾、缠五色丝、饮雄黄酒等,成了普遍的习俗,都是为了驱邪消灾。

佩挂香囊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亦称佩帏、容臭。其制作和佩戴史至少可以上溯到战国时期,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端午节,苏州风俗要戴香囊。吴中风俗历来竞尚丽巧,旧时绣制香囊是一项极重要的女红,每到端午节前夕,闺阁女子媳妇妯娌们就要早做准备,在自己做好的香囊上设计好新奇的文饰,再巧加刺绣,有十二生肖、狮子、双鱼、盘肠、花草、珍禽、瑞兽、蔬菜、瓜果等吉祥图案,香囊形状则长方形、正方形,也有三角形、棱角形、鸡心形、菱形、斗形、月牙形、扇面形等等,上绣有花、草、虫、鸟及罗汉钱等,款式极为精美,或者用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香囊多以棉布、丝绸为材,工艺讲究,需裁剪、刺绣、挖补、粘贴、缠绕,闺阁中各展手段显示本领,争奇斗巧,一旦完成,到时候拿出来交流品评,互相馈赠,“兰闺彩伴,各赌针神,炫巽争奇,互相投赠,新制日增。”

端午香囊常用中草药除了雄黄,朱砂、香药外,还有其他中药材,如化浊驱瘟的苍术、白芷、菖蒲、冰片、牛黄、川芎、辛夷、艾草等。还有另类的蚌粉,如《岁时杂记》“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旧俗,过了端午节就会把佩戴过的香囊扔掉,以弃除瘟病,今不多见。

悬挂菖蒲

苏州人家端午节在家门口一般都要挂艾草、菖蒲,大蒜,通常将艾草、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许多家庭还要将这些有消毒作用的草药大蒜让孩子随身携带。端午节时,时近夏至,天气转热,空气潮湿,百毒齐出,蚊虫滋生,疫病增多。

古人用菖蒲、艾草、蒜头来去除各种毒害,是有科学根据的。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杀虫。古代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祟所至,故而节日一早便将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健康。

探采百草

农历五月正是天气炎热、疾病多发的季节,很多毒蛇害虫都在五月繁殖活跃起来,经常给人造成危害。五月有五毒,为了防御疾病,增强健康,到了五月端午之时,人们便要遍踏百草,采集药材。民间习俗认为,端午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这天最适合炮制。

在民间,一直有“端午节期间,百草为药”的说法,《清嘉录》介绍了苏州这天“采百草”的习俗:士人采百草之可疗疾者,留以供药饵,俗称“草头方”。药市收癞虾蟇,刺取其沫,谓之“蟾酥”,为修合丹丸之用,率以万计。人家小儿女之未痘者,以水畜养癞虾蟇五个或七个,俟其吐沫。过午,取水煎汤浴之,令痘疮稀。

猜你可能也喜欢:

哈尔滨文化民俗,你可知晓?

独具特色的佛山工艺文化

哈尔滨冰雪文化的发展史

福州的民间习俗都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端午节相关歇后语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历史悠久,关于它的歇后语也有不少。下面小编给你介绍一下关于端午节的歇后语吧,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歇后语

1. 端午的黄鱼 ———— 在盛市上

2. 端午吃饺子 ———— 与众不同

3. 吃粽子蘸蒜泥 ———— 各有各的口味;各对口味

4. 吃甜粽子蘸酱油 ———— 外咸;外行

5. 粽子里包蒺藜 ———— 尖对棱

6. 山里红包粽子 ———— 没找(枣)

7. 三月龙舟逆水去 ———— 力争上游;个个出力

8. 菱角碰粽子 ———— 尖对棱;奸(尖)对奸(尖)

9. 癞蛤蟆躲端午 ————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10. 过端午的龙头 ———— 光耍嘴,

11. 端午节卖历书 ———— 过时货

12. 端午节划龙舟 ———— 载歌载舞

13. 端午节后布谷叫 ———— 过时啦(比喻迟了。)

14. 端午节吃粽子 ———— 皆大欢喜

15. 端午节吃饺子 ———— 与众不同

16. 端午节包粽子 ———— 有棱有角

17. 端午节拜年 ———— 不是时候

18. 八月十五吃粽子 ———— 不是时候

19. 狗子吃粽子 ———— 无解;难改;难解

20. 狗咬粽子 ———— 解不开;不解;不求解

21. 狗熊吃粽子 ———— 抓挠不开

22. 狗吃粽子 ———— 不会解;

23. 白娘子喝了雄黄酒 ———— 现了原形(原形毕露)

24. 荷叶包粽子 ———— 宽大有余

25. 裹夹心粽子 ———— 好的在里头

26. 郭呆子过端午 ———— 平常一样

27. 二虎老婆缚粽子 ———— 板机上害擦的也是米

28. 端午日死外母 ———— 轮到着符节

29. 端午节贴春联 ———— 跟不上形势

30. 端午节赛马 ———— 走着瞧;走着看

31. 端午节赛龙舟 ———— 传统节目;争先恐后

32. 端午节卖粽叶 ———— 过时货

33. 端午节的粽子 ———— 一串儿

34. 端午节的黄鱼 ———— 在盛市上;正在盛市上

35. 端午节才贴对联 ———— 跟不上形势

36. 端午后的莒蒲 ———— 过时候不顶用

端午节介绍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有哪些

全文共 307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那么端午节在民间的传统习俗有哪些?下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挂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避五毒

如上所述,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民间信仰中这个思想一直传了下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其实,这是由于夏季天气燥热,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所以要十分小心,这才形成此习惯。种种节俗,如采药,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饮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卫生活动。端午实在可算是传统的医药卫生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今天这些卫生习俗仍然是应发展,并应弘扬传承的。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长命缕

端午节时厌胜佩饰。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形制、功用大体相同。其俗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此类节物的形制大体有五:简单的以五色丝线合股成绳,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敬献尊长。此俗始于汉代。东汉应劭《风俗通·佚文》:“午日,以五彩丝系臂,避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一名长命缕,一名辟兵绍”。以后相沿成习,直至近、现代。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记当时风俗:“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续罗制成小虎及粽子、壶卢、樱桃、桑葚之类,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其中唐宋时,更有宫廷赐大臣此种节物之事。史载唐代宗兴元元年端节,宫廷曾赐百索一轴。又《宋史·礼志十五》:“前一日,以金缕延寿带、彩丝续命缕分赐百官。节日戴以入。”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佩饰

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儿童头上还会用雄黄酒画上一个“王”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荷包

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躲端午

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清富察敦祟《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自初一日起,取雄黄合酒洒之,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以避毒物。”除在额头、鼻耳涂抹外,亦可涂抹他处,用意一致。山西《河曲县志》云:“端午,饮雄黄酒,用涂小儿额及两手、足心,……谓可却病延年。”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艾虎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王沂公《端午帖子》诗:钗头艾虎辟群邪,晓驾祥云七宝车’。”又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划龙舟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且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端午雨

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看过“端午节的民间传统习俗有哪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端午节高速路是否收费 端午节高速路收费吗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高速路收费。高速公路免费通行的时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和国庆节这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国家文件规定的这四个节假日的连休日。由此可知,高速公路在端午节期间不会免费通行,上高速需要缴通行费。

端午节高速路是否收费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2020年端午节的小长假时间为6月25日-27日,但是28日(周天)正常上班。

“节假日高速免费政策”是指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2020高速公路免费时间共计32天,高速免费节日分别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和国庆节。而元旦节、端午节、中秋节高速公路是正常收费的,上高速需要缴通行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