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歇后语

歇后语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歇后语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歇后语问题。

分享

浏览

1385

文章

91

赶鸭子上架歇后语

全文共 249 字

+ 加入清单

鸭子上架出自高阳《母子君臣》:“那当然,这不是赶鸭子上架的事。再说,我也识得轻重,你放心好了。”它的歇后语有“赶鸭子上架——办不到”“赶鸭子上架——吃力不讨好”“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等。

凡是养过鸭子的人都知道,鸭子并不会像鸡一样上架,所以说要赶它上架是强它所难,这也说明养鸭人不懂得鸭子的生活规律。所以赶鸭子上架歇后语主要用来比喻强迫别人去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歇后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通常其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孔明借东风歇后语的下一句是什么?

全文共 724 字

+ 加入清单

巧用天时

孔明借东风是《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神机妙算借来东风于周瑜打败曹操的故事。实际上诸葛亮自己并不会“借”风,但他通晓天文地理,早已经推算出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有东南风,因此巧用天时取得了胜利。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与周瑜共同制定了火攻曹营的计划。但连日来江上一直刮西北风,用火攻不但烧不着北岸的曹兵,反而会烧到自己。周瑜为东风之事闷闷不乐,病倒在床上。

诸葛亮知道后,给周瑜开了个“药方”,周瑜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欲破曹兵,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承认自己的心事被诸葛亮猜中,便问诸葛亮有何办法。诸葛亮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坛,然后自己在坛上做法。实际上诸葛亮自己并不会“借”风,但他通晓天文地理,通过勘察地态和生物的变化,早已经推算出十一月二十甲子日有东南风,因此自己到七星坛上装模作样地比划了几下。到了十一月二十甲子日当天,果然刮起了东南风。周瑜更觉得诸葛亮不可留,便派人赶到七星坛去杀诸葛亮。然而诸葛亮早就料到周瑜会有这一手,事先离开了七星坛,回自己的根据地夏口去了。临走还给周瑜留下这样的话:“望周都督好好利用此风大破曹兵,诸葛亮暂回夏口,异日再容相见。”周瑜只得作罢。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因此孔明借东风的歇后语是巧用天时。

展开阅读全文

关羽失荆州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全文共 456 字

+ 加入清单

骄兵必败

关羽失荆州—骄兵必败,指的是三国时期,名将关羽失去荆州三郡的典故。这句歇后语指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

故事概况为:赤壁之战后,荆州七个郡被刘备、曹操、孙权三家瓜分,刘备入蜀(四川),留关羽镇守占据的荆州五郡(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刘备得到蜀川后,将长沙、桂阳两郡还给了孙权(相当于还了南郡)。后来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荆州三郡,导致荆州三郡失陷。大意失荆州,现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导致失败或造成损失,有粗心大意、骄傲轻敌的意思。

关羽(别称美髯公,约158年至167年-220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人,东汉末年名将,被后世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关羽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赤壁之战后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219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被潘璋部擒获,被杀于临沮。蜀汉后主刘禅追谥其为“壮缪侯”。

展开阅读全文

茶壶里煮饺子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将一句话分成两部分来表达某个含义,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是意义的解释。就如茶壶里煮饺子,它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心里有数,意思是心里明白,但嘴上不说。第二种是有嘴倒(道)不出,想说,却有口难言。

歇后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

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歇后语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就如茶壶里煮饺子,这一个比喻可以引申出两种不同的含义,端看怎么去理解。既可以是心里有数,也可以是有口难言。既形象又生动,妙趣横生,又寓意深刻。

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肯定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最初的歇后语与现今的歇后语的表现形式并不相同,是对当时通用的成语、成句的省略。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称之为“藏词”。例如用“倚伏”代替“祸福”(出自《道德经》:“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种歇后语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其使用范围受到了限制。

后来的歇后语在结构上是“比喻——说明”式的俏皮话。使用的人往往只说出比喻部分,后面的解释部分则让对方自己领悟。

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

1、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

水仙不开花——装蒜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百川归海——大势所趋

蝎鳓虎子掀门帘儿---露一小手儿

2、还有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例如:

揍鸡毛—— 壮胆(装掸)子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②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

百日不下雨——久情(晴)

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老爷下轿——不(步)行

展开阅读全文

王羲之写字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入木三分

王羲写字——入木三分

入木三分是一句成语。相传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用入木三分来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出自:唐·张怀瓘《书断·王羲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流传至今:王羲之写字——入木三分。

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南渡后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

展开阅读全文

兔子的尾巴歇后语是什么?

全文共 508 字

+ 加入清单

兔子尾巴歇后语下一句是长不了。这句歇后语比喻办事没有耐心,没有长性。多用来形容坏人、坏事、邪恶势力不会长久。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是有个故事:在很久以前,其实动物们都没有尾巴。蚊子叮在老黄牛的身上,只好忍着痛。松鼠不能有个安身的家……动物们的行为都不方便。有一个善良的神仙知道了,决定开一个选尾会。这天,动物们一大早就起来了。都陆续的去了山上。可只有兔子起的晚,兔子醒来后,一边喝茶一边往山上走。看见路上一个人也没有,以为自己去的最早呢!

到了山顶,兔子傻眼了,最后只剩下了一只短短的小尾巴。兔子伤心极了,但没办法,只好拿去。直到现在,兔子的尾巴还是短短的。短尾巴是兔子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功能。兔子的短尾巴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帮助兔子逃命。当兔子被猛兽咬住时,兔子立刻使用“脱皮计”,将尾巴的“皮套”脱下,从而赢得逃命的刹那间。

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自古以来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展开阅读全文

外甥打灯笼歇后语的下一句有哪些?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照(舅)旧

外甥灯笼的下一句歇后语是照(舅)旧。这个歇后语的出处,跟一个历史上著名皇帝的一段趣事相关。这个皇帝就是明朝的开国帝王、明太祖朱元璋。

外甥打灯笼的下一句歇后语是照(舅)旧。朱元璋跟姐夫比武时,不小心重伤了姐夫。姐夫因为会看相,在生命垂危之际,就让儿子李文忠挑起灯笼照着朱元璋,要在临死前给朱元璋相相面,一看之下,认定朱元璋是帝王之相,就请求朱元璋将来登基当了皇帝之后,要给外甥封个官。

等到后来朱元璋真的当上了皇帝,果然兑现了当初的承诺,他仍然让外甥李文忠挑起灯笼,然后郑重宣布:封李文忠为十王千岁。这件事很快就传遍开来,于是就有了后来的这句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古代人不分家,舅舅和外公外婆是一家的,外公外婆年老,走路不便,便由舅舅提着灯笼送到外甥家。而“照旧(舅)”的歇后语就是后人为了表达“按照以前的办法”,取“舅”的谐音创造的。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水浒传的歇后语有哪些?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1、贼去了关门——迟了

2、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3、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

4、花木瓜——空好看

5、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

6、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

7、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8、披麻救火——惹焰烧身

9、飞蛾扑火——惹焰烧身

10、一佛出世,二佛涅磐——死去活来

11、割猫儿尾拌猫儿饭——自供自

12、佛面上去刮金——刻薄

13、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

14、老虎扑食——三股劲

15、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16、史进认师父——甘拜下风

17、林冲上山——官逼民反

18、孙二娘开店——谋财害命

19、石迁偷鸡——不打自招

20、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21、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22、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23、武大郎上墙头——上不来下不去

24、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25、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26、林冲买宝刀——中了诡计

27、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28、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29、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30、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31、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32、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有哪些?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1、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2、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3、诸葛亮下东吴——心里有数

4、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6、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

7、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8、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9、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10、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11、刘备杀人——心慈手软

12、关云长守嫂嫂——情义为重

13、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14、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15、关云长说三国——光说过五关斩六将,不说败走麦城

16、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17、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18、关羽放曹操——念旧情

19、庞统做知县——大材小用

20、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21、诸葛亮弹琴——临危不乱

22、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23、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24、孔明拜北斗——自知要死

25、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26、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27、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28、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29、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30、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31、刘备卖草鞋——有货

32、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33、关公保刘备——赤胆忠心

34、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35、孔明会李逵——有敢想的,有敢干的

展开阅读全文

有没有有关张飞的歇后语

全文共 193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小编整理了有关张飞歇后语

操作方法

1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卖针——人强货扎手

2

张飞的妈妈——无事生非(吴氏生飞)

张飞吃称陀——铁了心了

.张飞绣花——不对劲

张飞吃豆腐——小菜一碟

3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

4

张飞战关公——不念旧情

张飞遇李逵——黑对黑

张飞绣花 ——粗中有细

张飞讨债——气势汹汹

展开阅读全文

端午节相关歇后语

全文共 1008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历史悠久,关于它的歇后语也有不少。下面小编给你介绍一下关于端午节的歇后语吧,欢迎大家阅读。

端午节歇后语

1. 端午的黄鱼 ———— 在盛市上

2. 端午吃饺子 ———— 与众不同

3. 吃粽子蘸蒜泥 ———— 各有各的口味;各对口味

4. 吃甜粽子蘸酱油 ———— 外咸;外行

5. 粽子里包蒺藜 ———— 尖对棱

6. 山里红包粽子 ———— 没找(枣)

7. 三月龙舟逆水去 ———— 力争上游;个个出力

8. 菱角碰粽子 ———— 尖对棱;奸(尖)对奸(尖)

9. 癞蛤蟆躲端午 ———— 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10. 过端午的龙头 ———— 光耍嘴,

11. 端午节卖历书 ———— 过时货

12. 端午节划龙舟 ———— 载歌载舞

13. 端午节后布谷叫 ———— 过时啦(比喻迟了。)

14. 端午节吃粽子 ———— 皆大欢喜

15. 端午节吃饺子 ———— 与众不同

16. 端午节包粽子 ———— 有棱有角

17. 端午节拜年 ———— 不是时候

18. 八月十五吃粽子 ———— 不是时候

19. 狗子吃粽子 ———— 无解;难改;难解

20. 狗咬粽子 ———— 解不开;不解;不求解

21. 狗熊吃粽子 ———— 抓挠不开

22. 狗吃粽子 ———— 不会解;

23. 白娘子喝了雄黄酒 ———— 现了原形(原形毕露)

24. 荷叶包粽子 ———— 宽大有余

25. 裹夹心粽子 ———— 好的在里头

26. 郭呆子过端午 ———— 平常一样

27. 二虎老婆缚粽子 ———— 板机上害擦的也是米

28. 端午日死外母 ———— 轮到着符节

29. 端午节贴春联 ———— 跟不上形势

30. 端午节赛马 ———— 走着瞧;走着看

31. 端午节赛龙舟 ———— 传统节目;争先恐后

32. 端午节卖粽叶 ———— 过时货

33. 端午节的粽子 ———— 一串儿

34. 端午节的黄鱼 ———— 在盛市上;正在盛市上

35. 端午节才贴对联 ———— 跟不上形势

36. 端午后的莒蒲 ———— 过时候不顶用

端午节介绍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

展开阅读全文

最全三国演义歇后语大全

全文共 348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三国演义》其实大家也应该是知道的还真的是有好多故事可讲的,但是这些也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今天要说的一件事情是话说《三国演义》衍生出了很多的歇后语,那么有的网友要说了,到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给大家盘点一个最强最全的,对这个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一起来看看吧!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关帝庙求子--踏错了门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关公射黄忠--手下留情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夫人--慌了神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关胜战李遣--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关云长刮骨下棋--若无其事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鲁肃上了孔明船—————糊里糊涂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马谡用兵—————言过其实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曹操下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遇马超—————割须弃袍

曹操败走华容道—————兵荒马乱

张飞摆屠案—————凶神恶煞

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猛张飞舞刀—————杀气腾腾

关羽开凤眼—————要杀人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孙权杀关羽—————嫁祸于人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后主降魏—————不知羞耻

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司马炎废魏主—————袭用老谱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张飞讨债—————声势凶

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曹

操遇蒋干—————倒霉透了

张飞戴口罩—————显大眼

阿斗当官—————有名无实

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虚

阿斗的江山—————白送

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曹操转胎—————疑心重

周瑜病倒在芦花荡—————气煞

张飞战关羽—————忘了旧情

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隔门缝瞧诸葛亮—————瞧扁了英雄

蒋干过江—————净干失着事

张飞捉蚂蚱—————有劲使不上

孔明用空城计—————迫不得已

张飞战马超—————不分胜负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赵子龙出兵—————回回胜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曹操用人—————唯才是举

关羽进皇宫—————单刀直入

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关羽守嫂嫂—————情谊为重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关羽做木匠—————大刀阔斧

赵云大战长坂坡—————大显神威

关羽刮骨疗毒—————无痛苦之色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黄忠叫阵—————不服老

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张飞睡觉—————不闭眼

曹操败走华容道—————果然不出所料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关帝庙里找美髯公—————笃定

孔明皱眉头—————计上心头

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孔明的锦囊—————用不完的计

关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张飞耍杠子—————轻而易举

刘备编草鞋—————内行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拿耗子—————大眼瞪小眼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关羽流鼻血—————红上加红

张飞卖豆腐—————人强货不硬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吊孝—————假仁假义

吃曹操的饭干刘备的事————吃里爬外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关羽走麦城—————末日来临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孔明弹琴退仲达—————临危不乱

刘备三顾茅庐—————好难请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诸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鹅毛扇

诸葛亮的-神妙莫测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要丑--不知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妻--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的锦囊--神机妙算

诸葛亮草船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刘备编草鞋--内行

张飞拆桥--有勇无谋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

关公开凤眼--要杀人

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关云长卖豆腐--人硬货不硬

关公喝酒--不怕脸红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关云长刮骨疗毒--全无痛苦之色

关羽打喷嚏--自我吹嘘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关羽赴宴--有胆有魄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料

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曹操转胎--疑心重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黄忠射关公--手下留情

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吕布见貂蝉--迷上了

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

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董卓进京--来者不善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 一个愿挨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阿斗的江山--白送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司马夸诸葛--甘拜下风

黄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

黄忠射箭--百发百中 黄忠抡大锤--老当益壮

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三顾茅庐-好难请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弹琴退仲达-好沈著

孔明挥泪斩马谡-明正军纪

孔明七擒孟获-要他心服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厢情愿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单刀赴会-胆识压人

过五关斩六将-所向无敌

死诸葛-吓死生仲达(司马懿)

展开阅读全文

最短的季节最短的季节 最短的季节最短的季节歇后语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其他相关歇后语:最遥远的地方——天涯海角;最荒凉的地方——不毛之地;最悬殊的区别——天壤之别;最反常的气候——晴天霹雳;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最绝望的前途——山穷水尽;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

最高的巨人——顶天立地;最短的季节——一日三秋;最长的腿——一步登天;最有分量的话——一毛不拔;最无作为的人——一事无成;最快的流水——一泻千里;最大的巴掌——一手遮天;最宽的视野——一览无余;最大的利润——一本万利。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最大的手——一手遮天;最吝啬的人——一毛不拔;最宽阔的胸怀——胸怀若谷;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最宝贵的话——金玉良言;最厉害的贼——偷天换日;最宽的嘴巴——口若悬河;最贵的话——一语千金;最难的话——一言难尽。

展开阅读全文

歇后语谐音字 歇后语谐音字有哪些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谐音字的歇后语:1、马背上打掌子——离题(蹄)太远;2、孔夫子搬家——全是书(输);3、小姑娘梳头——自便(辫);4、孕妇走独木桥——铤而走险(挺而走险);5、唱戏的骑马——不行(步行)。

6、纸做的栏杆——不能依(倚)靠;

7、隔窗吹喇叭——名声在外(鸣声在外);

8、吃人参——候补(后补);

9、筷子掉油篓——又奸(尖)又猾(滑);

10、庙堂里的钟——想(响)得多;

11、扇著扇子说话——疯言疯语(风言风语);

12、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锯);

13、土地喊城隍——神乎(呼)其神;

14、冷天戴手套——保守(手);

15、喉咙里长疙瘩——赌(堵)气;

16、寿星齐仙鹤——没路了(没鹿了);

17、老寿星骑仙鹤——没路(鹿);

18、石榔头打石桩——实(石)打实(石);

19、口含盐巴拉家常——闲(咸)话多;

20、拄拐杖下煤窑——步步倒霉(煤)。

展开阅读全文

一年级歇后语 一年级歇后语大全

全文共 500 字

+ 加入清单

年级歇后语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蚕豆开花——黑心、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打破砂锅——问到底、和尚打伞——无法无天、虎落平阳——被犬欺、画蛇添足——多此一举、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井底青蛙——目光短浅、大海捞针——没处寻;

竹篮打水——一场空、打开天窗——说亮话、船到桥头——自会直、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百米赛跑——分秒必争、拔苗助长——急于求成、仇人相见——分外眼红、芝麻开花——节节高、新官上任——三把火、瞎子点灯——白费蜡、兔子尾巴——长不了、偷鸡不成——蚀把米、王婆卖瓜——自卖自夸、老虎屁股——摸不得、老虎拉车——谁敢、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墙上茅草——随风两边倒、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借有还——再借不难、猫哭耗子——假慈悲、饺子破皮——露了馅、扁担挑水——一心挂了两头、对牛弹琴——白费劲、八仙聚会——神聊、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板上订钉——跑不了、背鼓上门——讨打、草把做灯——粗心(芯)、竹笋出土——-节节高、菜刀切豆腐——两面光、钉头碰钉子——硬碰硬。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八仙过海的歇后语有哪些 与八仙过海相关的歇后语

全文共 473 字

+ 加入清单

1、八仙过海不用船——自有法度(渡)。

2、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3、八仙醉酒——神魂颠倒。

4、八仙桌上放盏灯——明摆着。

5、寿星卖了张果老——倚(以)老卖老。

6、张果老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八仙指的是谁

八仙指的是铁拐李、汉钟离、曹国舅、蓝采和、张果老、吕洞宾、韩湘子和何仙姑,他们有着不同的法器和本领,《八仙过海》也是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之一。

1、铁拐李:他的武器是葫芦,他主要精通药理,葫芦里装有仙药,专门用来治病救人。

2、吕洞宾:他的武器是宝剑,他步履轻快,不但武功高强,还是一个诗人。

3、汉钟离:他的武器是扇子,他是受到了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又飞剑斩虎,点金济众。

4、何仙姑:她的武器是荷花,她可以及时布雨水,消除疫灾,解救苦难。

5、张果老:武器是渔鼓,以内丹修炼为主,制造丹砂技术了得,传闻有起死回生之术。

6、韩湘子:他的武器是笛子,擅吹洞箫,是八仙中最为斯文的翩翩公子。

7、蓝采和:他的武器是花篮,精通酿酒技艺,自酿自饮,以蓝酒自成一体,是酿酒界非常有权威的人。

8、曹国舅:他的武器是玉板,他将自己所有的财产都用来解救黎明百姓。

展开阅读全文

照旧的歇后语上一句是什么 歇后语照旧前面那一句是什么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照旧”的歇后语上一句是“外甥打灯笼”,其中“旧”和“舅”同音。这是一句民间的歇后语,意思是说事情还和原来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外甥打灯笼”意思

1、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按照歇后话的原则,就是每个字都有本身的意义,有外甥则有舅。打灯笼有“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找”的意思。同音过来之后,照旧就是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

2、外甥打灯笼—丢大人了:外甥打灯笼自己找人,大人丢了,外甥去找。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某人办了不好意思的人,丢人了。

歇后语简介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歇后语举例

1、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2、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3、纸糊的琵琶——谈(弹)不得

4、棋盘里的卒子——只能进不能退

展开阅读全文

狐狸尾巴藏不住歇后语的意思 狐狸尾巴藏不住歇后语的意思是什么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狐狸尾巴——藏不住”这个歇后语常比喻做了坏事的人是隐瞒不住的。“狐狸尾巴”一般形容坏人做了坏事后却漏出了马脚,常用作贬义词。“狐狸尾巴”出自北魏时期杨炫之的《洛阳伽蓝记·法云寺》。

狐狸尾巴的出处

《洛阳伽蓝记·法云寺》:“孙岩娶妻三年,不脱衣而卧。岩私怪之,伺其睡,阴解其衣,有尾长三尺似狐尾。岩惧而出之。”

翻译:孙岩娶了个妻子三年,妻子一直不肯脱衣就寝。孙岩对此感到很怀疑,等到妻子谁去,便偷偷地窥视,原来妻子臀部长有一条毛茸茸的东西,像狐狸尾巴,他怕了,于是便把她撵出了家门。

解析:古时传说狐狸能够变成人形来迷惑人,但它的尾巴却始终变不了,成为妖的标志。狐狸尾巴比喻坏人的本来面目或迷惑人的罪证。

展开阅读全文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三国演义》常见的歇后语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所作的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其中的歇后语有很多,如: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关公走麦城——死到临头;赵子龙上阵——百战百胜;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徐庶进曹营—— 一言不发;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关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张飞当县官——能文能武。

歇后语是一种在民间广泛流传的通俗的定型语句,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 践中创造出来的。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富有深刻的哲理性。具有语言精炼、形象生动、比喻恰当等特点,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展开阅读全文

擀面杖吹火歇后语 擀面杖吹火歇后语下一句是什么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擀面杖吹火—— 一窍不通。擀面杖是实心的木棍,用擀面杖来吹火,没有通气的地方。比喻某人对某方面外行,一点儿都不懂。也常用来比喻思想一点儿也不开窍。

擀面杖是厨房做饭的一种工具,呈圆柱形,可以把面团压成扁平状。我们吃的面条、水饺都是用擀面杖做的面皮。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做面条大部分是机器加工,甚至水饺皮也是机器加工的。

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 践中创造出来的。一般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是隐喻或比喻,后一部分解释意思。一般只要说出前半句,“歇”去后半句,人们也能够领会本来的意思,或者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