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浏览

1684

文章

103

篇1:为什么张飞的官职、谥号都超过了关羽?

全文共 3745 字

+ 加入清单

张飞关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关羽是二哥,张飞是三弟,而且关羽受到后世的尊崇也更多一些,被人们奉为武圣关二爷,所以自然认为,关羽的地位肯定要比张飞更高一些。然而实际上在历史上,关羽的官职还有谥号,都要比张飞差一些,这是为何?历史上张飞和关羽之间,究竟谁的地位要更高一些呢?为何两人会有那么大的差异?1.关羽和张飞的资历

首先说说资历,关羽张飞几乎是同时追随刘备,而关羽年纪稍长,所以张飞把关羽当成亲哥哥看待,民间说起兄弟三人都是“刘关张”,而没有“刘张关”,所以在刘备集团中论资排辈的话,关羽是哥,张飞是弟。

从重要性来说,自从刘备稍有些势力后关羽就一直是集团二号人物,必要时经常自领一军,有时候还得兼着干太守的活儿,刘备袭杀车胄占据徐州后,安排关羽守下邳(徐州治所,相当于省会所在地),自己则带着张飞返回小沛(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在长坂逃难时也是关羽先带着水军去江夏;赤壁之战后刘备与周瑜围困曹仁,绝北道的艰巨任务非关羽莫属(堵住江陵北面的道路,让曹魏援军无法支援曹仁);刘备攻打西川不利需调集荆州军马入川支援,但老窝同样也得有人驻守,谁来?关羽啊!即使是刘备拿下了益州,这镇守荆州的重任还是交给兄弟你了,其他人我不放心!—“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

对比关羽,张飞则通常跟随刘备一起行动,他的身份更多的是“将”而非关羽这样的“帅”,老刘不是没给张飞机会,当年刘备奉诏讨伐袁术,就是带着关羽出征安排张飞守下邳,但这位大哥和徐州土著曹豹不和被吕布乘虚而入夺了下邳,前方正在激战,你跟我说老窝被人端了?一脸懵逼的刘备只能带领着军队在江淮地区流浪,一度惨到人吃人,吃了这个血亏以后老刘就再也不敢让张飞干这独领一军的事了。所以在刘备集团只有关羽这么一个军团长,他凌驾于其他任何人之上仅次于老刘,这既是对他能力的肯定,也是刘备对关羽的极度信任。

除了身份和重要性不同,早期的关羽爵位上上也能吊打张飞,二爷、三爷同为万人敌,但由于人生轨迹不同两人在官职和爵位上也有着较大差异,建安五年,在官渡之战前夕曹操闪击刘备,刘备再一次被曹操吊打后和张飞一起仓皇投奔袁绍,而关羽则战败被擒,迫不得已投降了曹操,早就对关羽倾心的曹操开心不已,他先是封关羽为偏将军,更是每日好酒好肉的招呼关羽,用《三国演义》的话来说就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什么美女、赤兔一股脑往关羽身上招呼。关羽也并未辜负曹操寄予的厚望,在官渡之战中于万军阵中斩杀颜良,解白马之围,曹老板再次大手一挥,云长功劳不小,封侯!于是表关羽为汉寿亭侯。得,这下二弟关羽和哥哥刘备身份相当(这时候的刘备是左将军,宜城亭侯),两人都能平起平坐了,而此时的张飞呢?白板一个......

一直等到刘大耳攻取了荆南四郡后,关羽立马被封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爵位仍为寿亭侯不变,而张飞则受封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足足用了十年时间(关羽斩杀颜良是在公元200年,而张飞封侯则是公元210年),三爷总算是和哥哥一样是个侯了。

这样看来不管是重要性还是身份地位,张飞拿头和关羽比,我的脸肿得估计连亲妈都不认识了,那为什么还要说在季汉集团关羽的身份地位会不如张飞呢?2.为何关羽的地位不如张飞

其实我还真没瞎扯,咱们前面说二爷如何如何都是刘备未称帝之前,这时的老刘顶多是个割据的小势力,和辽东公孙渊差不多,真正等到老刘称帝建立季汉以后,准确的说是在刘备生命后期和阿斗在位的这几十年,关羽和张飞这哥俩的待遇发生了巨大的差别。

似乎是印证了后来居上的道理,张飞在爵位和官职甚至是谥号上都全面超越了关羽。首先是官职上的差异,刘备称帝,张飞被封为车骑将军(地位仅次于大将军及骠骑将军,在前、后、左、右将军之上,位比三公),领司隶校尉,更被封为西乡侯,而关羽呢?毫无封赏,还是刘备进位汉中王时担任的前将军,万年不变的汉寿亭侯。

更关键的是汉侯爵制度中,县侯大于乡侯,乡侯大于亭侯,您还别被西乡侯中这个“乡”字给骗了,丞相诸葛亮受封武乡侯,这武乡和西乡都是县名,实际上是武乡县和西乡县,人家张飞足足比关羽多了两个档次,是堂堂的县侯!

这就是个很奇怪的事了,按理说这时候关羽已死,像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这种实权职位当然没命去享受,但这爵位却属于死后留给子孙的,为什么刘备还吝啬的不肯给呢?难道刘备因为关羽失荆州的事儿迁怒于他,所以没有任何的抚恤?

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关羽和刘备这数十年战友兄弟情谊并不会因为关羽战败身亡受到影响,甚至可以说刘备兴兵伐吴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要为关羽报仇,魏国大臣刘晔就看得很清楚:“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仇,于终始之分不足。”,也就是说我们丝毫不用怀疑这两位之间起了什么龃龉。也有人解释不是刘备不封,而是不能封,为什么呢?因为关羽这汉寿亭侯乃是曹操上表,由汉献帝亲自封赏,其合理性和正当性不是刘备这个小朝廷班子所能比的,既然献帝已经给了关羽封号,自我标榜为汉室正统的刘备当然不可能跃过汉献帝再给关羽加封,即使在刘备称帝时汉献帝已经禅让。

不过我个人认为刘备没给关羽任何追封是因为他在等,等什么呢?等他东征胜利夺回江陵。追封关羽很简单,但在荆州拜祭关羽亡魂才是刘备想要的,也只有这样才能告慰老兄弟在天之灵。所以夷陵之战前刘备除了称帝还忙了些什么?忙着调兵遣将,征集粮草,为的就是拿下胜利为关羽雪耻,好兄弟,你等我夺回荆州为你报仇!

只可惜天不遂人愿,刘备的这次东征以张飞半途被杀,夷陵之战惨败而告终。夷陵大败,季汉有生力量损失惨重,军政干部储备力量更是死伤殆尽,这对于人心不稳的季汉几乎是致命的打击,所以夷陵战败后的刘备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只能忙着稳定朝局,安排后事,光这些事儿就已经焦头烂额,哪里还有时间去考虑关羽呢?更何况不是只针对你关羽,人家张飞死后不也没抚恤么,可见当时季汉情势的确是危在旦夕,没给战死的关羽抚恤怪不得刘备。

刘备和爵位这个事儿还勉强说得通,刘禅继位后对关羽也不咋地,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在谥号上这个荣誉上关羽颇有些被季汉朝廷针对的意味。3.张飞和关羽的谥号

爵位是生前的荣耀,谥号则是死后的追封。古人追求的无非就是个生荣死哀,而谥号作为王朝对你的盖棺定论,其重要性可非同一般,您别看谥号短,但咱们中国人充分利用了“浓缩的就是精华”,这一两个字就把你这一生功过给下了定义,是有功的夸(美谥),有过的骂(恶谥),咱们举个例子,什么“忠”、“正”、“毅”、“肃”啦当然是好词,至于“灵”、“厉”、“炀”嘛,您都不用去读史书,光听这谥号你知道这位爷的尿性不咋地。

这就是谥号的力量,古人对于死后朝廷追封的谥号的急切和渴望是我们现代人所不能理解的。明代名臣李东阳在病得快死时听同事杨一清说将会为他争取到“文正”(古代文官最高谥号),竟然激动到从床上翻起来给他磕头。春秋时期楚成王被儿子逼迫自杀而死,太子继位后打算给老爹拟谥号为“灵”,这也是个典型的恶谥,等于直接宣判你是个昏君,已经死了的楚成王竟然不闭眼睛,于是太子和老爹商量,给你定个谥号为“成”你看咋样啊?楚成王这才安然瞑目,您瞧瞧,已经是死人的楚成王最关心的竟然是自己的谥号,为此甚至死不瞑目,您就知道谥号对于古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了,毕竟谁都希望死后名垂青史啊!

景耀三年(260年)九月,在刘禅继位了37年后,他才想起来给老爹的部下们追封谥号,那么关羽的谥号是啥呢?

很不幸,和季汉的其他将军比起来,关羽的谥号实在是不咋地,准确的说还是个“恶谥”。刘禅追封关羽为“壮缪侯”,“壮”字尚且还能解释,但这“缪”字是真难听,您看看它的解释:“名与实爽曰缪;伤人蔽贤曰缪;蔽仁伤善曰缪”。好嘛,看看这“名与实爽”、“伤人蔽贤”,哪是什么歌颂人的好词?再跟您说一句,遗臭万年的秦桧的谥号是啥?“缪丑”,这不是把关羽和秦桧相提并论么!这是和关羽有什么仇什么怨要如此羞辱关羽?

站在刘禅的角度来说其实也正常,毕竟刘备攻下汉中进位汉中王,关羽北伐大获全胜,季汉的国势可谓一片大好,谁知巅峰不到半年,二爷败走麦城,季汉在荆州的领地全部丢失,随后更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张飞被杀,夷陵之战失败,刘备抑郁而死,季汉国力大损,虽说不是关羽的直接原因,但多少也得带着点附加责任吧!再加上刘禅对关羽又没啥感情,这时候距离关羽战死已经过去了将近四十年,跟着刘备的老部下们几乎全见阎王爷了,能为关羽说句话的人都没有,所以季汉朝廷本着严肃认真的态度分析关羽的功过,给关羽定下这个谥号也算解释的过去。

既然对关羽如此严苛,那么对待同样暴死的张飞呢?

这待遇可就不同了,刘禅追封张飞为桓侯。这“桓”字代表什么呢?—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敌服远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壮以有力曰桓。看看二哥这谥号,再看看三弟的,这哥俩相差的也太多了吧!就你张飞开疆拓土,功劳大大滴,关羽跟着刘备同样风里来雨里去,凭什么就叫缪丑?

我就跟大家说一个事:章武元年,刘禅纳张飞长女为太子妃,建兴元年立为皇后,建兴十五年张皇后去世,同年张皇后之女入宫,次年再次受封为皇后......也就是说,张飞的两个女儿都先后当了刘禅的皇后,换句话来说张飞就是刘禅的老丈人,这,您就懂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刘邦在沛县起兵时官职不是最高,为何能当老大?

全文共 3298 字

+ 加入清单

汉高祖刘邦的一生,可以说是经历了很多的传奇故事的,从一个小小的亭长,变成了一个伟大王朝的开国皇帝,这的确是非常传奇的经历了。但是要知道,刘邦之所以能够当上皇帝,绝对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他的背后还有很多和他一起的人。而最开始刘邦在沛县起兵的时候,和他一起的有不少人,但是在这些人当中,刘邦的官职并不是最高的,但为什么当时他却可以成为这些人的首领呢?刘邦在沛县起义的时候,是以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择老大,而刘邦又是凭借着什么成为了他们的首领呢?

汉高祖刘邦,尚居乡里之时,名为刘季,在《史记》之中记载“季”乃是高祖的字。但是根据《三家注史记》中的记载,对于这个单字“季”仍存疑虑,极有可能是名。至于何种说法更可信,自在诸君,这里权且称高祖为刘季,暂不做争辩。1.十里亭长走入绝境

在秦时,十里为一亭,十亭为一乡。刘季乃是泗水亭长,是一个小小的官职,虽然地位不高,但是却是一个古代的“公务员”,这样的身份对刘季来说非常趁心,因为他实在是不爱劳作,只是喜爱吃喝、交朋友。由于他本身也是一位“颜貌似龙,长颈而高鼻”的俊美男子,所以他对美色自然也有一定的吸引力,且深爱之。

总得来说,刘季是一个小官,长相不错,家里很穷,不从事生产,但又不能说不务正业,喜爱喝酒但不给钱,还好色,而且他一直到40多岁还是这样,在当时的人看来,这辈子就这样了。然而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命运总是喜欢开这样的玩笑,当你认定一个人一辈子“烂泥不扶上墙”的时候,转折也就随之而来了。

秦朝末年,官服四处征召壮丁服徭役,刘季所在的沛县自然也在其列,他们的任务是去郦山修建皇陵。刘季作为泗水亭长,成为了这次押送壮丁的负责人,不过这可不是什么美差,如此遥远的押送距离,又如此多的人数,想要完成押送任务难如登天,即便顺利到达,恐怕也很难再有机会活着回来,所以,对于刘季来说,这一次的任务,他已经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有朋友问,既然几乎是必死的局面,不去行不行?行,全家连坐,一人逃跑,全家遭殃,刘季虽然不是务实的农家汉子,但是却绝不是为了保全自己而坑害家人的孬种。

事情的发展果然也没有什么转折,刘季带队押送的壮丁,果然在路上伤亡惨重,即便到达了目的地恐怕也是个死。这些壮丁是都刘季的乡亲,刘季知道必死之后,索性也就把壮丁都遣散了,但是有一部分人觉得刘季这个人可靠,就跟着他混了,进了芒砀山,一起讨生活。2.绝处逢生

刘季的选择,在秦国就是死路一条,没有二条路可走的事情,他虽然藏在山里,但是被剿灭也就是早晚的事情。但是好巧不巧,这个时候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一呼百应,世道一下子乱了起来,对于刘季这种“毛贼”级别的小团体,也就不是朝廷的重要目标了。

天下群雄纷纷响应陈胜吴广,许多城市都高举反秦大旗,一时间反秦之声此起彼伏,杀县令,反暴秦之势迅速蔓延,自然也影响到了沛县。最着急的人是谁呢?当然是沛县县令啊,他生怕自己哪天被沛县的百姓们给宰了,成为刀下亡魂,更害怕陈胜哪天就率兵打过来,拿他祭旗啊。但是,沛县县令毕竟在官海沉浮多年,他有自己的小心思,他想摇身一变成为义军,被义军所杀,还不如自己起义投靠陈胜,自己做义军。

沛县的县令把这样的想法和萧何说了,但是萧何给否定了,他的理由是,你沛县县令为秦朝官员多年,如今揭竿而起,不仅没人跟随,很可能还会被打死。萧何此言非虚,一位秦朝县令为官多年,秦法又十分严厉,即便他是一个清官,那也难免手上沾了许多老百姓的血,恐怕难以保证每次都奉公执法,结仇在所难免。大秦在时自然无恙,但是秦朝一旦混乱,难免会有人对他起杀心。因为此刻,杀县令之人不仅不是罪无可赦,反而是为民除害的大英雄。

所以,萧何的一句劝,让沛县县令犹豫了。他这一犹豫,咱们未来的萧丞相赶紧把话接上,他说,如果县令想起义,必须有一个能够服众的人,这个人必须是沛县人,乡里有威望,还得是一位狠角色,手下得有兵才行。沛县县令一听,觉得有道理,但是这样的人去哪里找呢?平时确实不好找,但是此刻,萧何却一下就给县令找到了。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刘季。3.萧何与曹参的心思

刘季平时虽然好色贪酒,但是为人仗义,结交了不少人,赊账喝酒不假,但是有钱的时候一定是数倍奉还,所以名声在十里八村还是不错的。近期又因为仗义释放了沛县的壮丁,又在沛县父老心中的印象分猛增,他不仅有威望,而且手下还有百余号“亡命之徒”,可不就是萧何口中所说的沛县县令所需之人吗?沛县县令思考的时候,曹参也在边上帮萧何说话,县令脑子一热,就答应了下来,让樊哙去叫刘季回来。

萧何、曹参真的是为沛县县令计议吗?当然不是,这哥俩是刘季的上司,又与刘季交好。如果刘季能够回来沛县,带着他的人掌控局面,萧何、曹参才放心,跟着沛县县令混,迟早要被义军给弄死了,所以,他们急着让刘季回来,一方面是救下自己的好友刘季,为他洗脱罪名,结束在山中亡命天涯的生活;另一方面,刘季回来后,他们二人就有了自己的势力和靠山,即便有义军到来,他们也能靠刘季在百姓中的威望保住性命,不至于被当做暴秦的官员稀里糊涂的被弄死了。

樊哙自然愿意叫刘季回来,这也是他的心愿。但是沛县县令却在刘季回来之前,反应了过来,想明白了萧何与曹参为何让刘季回来,于是下令捉拿他们二人,同时紧守城门,不让刘季进城。被樊哙请回来的刘季被挡在了门外,他也不攻城,只是下令向城中射箭,箭上有他的书信,给城中父老乡亲,大意是大伙快杀了县令,开门与我一起起义,大家的家人还能得到保全。

于是,沛的父老乡亲杀了县令,迎了刘季进城,算是报了之前刘季释放沛壮丁的大恩大德,因为那些壮丁,是很多人家的顶梁柱,没了他们,家也就没了,所以,对于刘季舍命释放他们归来,沛人一个个都是感恩戴德,最后拥立了刘季为领导,按照陈胜“张楚”政权的称谓,称为沛公。从此,刘季也开始了他的帝王之路,之后一路披荆斩棘,成为开国皇帝。4.成为沛公不意外

但是有一点却非常引人注意,刘季能够回到沛,那是萧何与曹参的功劳吧,而且这二人的官职也比刘季要高,县令被杀之后,按理说这首领应该从萧何与曹参中间选一个,最终为何却是曾为小亭长的刘邦当了老大呢?

在史料之中的记载是,当时的萧何与曹参是因为胆子小,怕事情最终失败,自己一家老小受到牵连,所以才推让刘季做了老大。但是野哥认为这不是真正原因,怕死所以不当老大,这样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因为在秦末起义,当不当老大,如果失败了都会死,下场都会很难看。所以,他们如果真的是怕死,那不应该只是不当老大,而是应该不跟着刘季起义,显然他们没有这样做,而是死心塌地的跟着刘季干,怕死只是他们的托词而已。

萧何和曹参虽然不是县令,但同样是秦吏,他们想做义军的老大,同样不会受到拥护。刘季虽然是亭长,但是他对当地的百姓有恩,同时他也有一批死心塌地跟随自己的人。这才是萧何与曹参不争老大的原因,他们根本做不了义军老大。5.帝王素质

除了这样的原因之外,从后来刘季称帝的历程来看,刘季的人格魅力也是他能成为老大重要因素。无论是周勃、陈平,还是萧何、张良、韩信,他们一个个都有通天的本事,但是就是愿意跟着刘季干,而且刘季还是常年都被压着打的状态。其实,只要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刘季虽然在刘家老太公眼中不务正业,但是他确实有属于他的人格魅力,他的魅力在哪里呢?仗义、不贪财,这些固然重要,但不是他能做帝王的关键所在,他之所以能够驾驭这么多的高手在自己账下听令,很大一个原因是,刘季能够知人善任。

运筹帷幄的张良,还有足智多谋的陈平,他们的主意是特别多,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们为什么跟着刘季呢?因为刘季给他们机会,他们的很多主意看似天马行空,但是刘季敢于尝试,也愿意为他们冒险,这才是刘季厉害的地方,他们即便去投奔项羽,也不会有什么作为。萧何治国能人,也是因为刘季的信任和善用;至于韩信,他虽然有统兵百万的才能,但是谁愿意把百万兵给他统帅呢?恐怕天下也就只有刘季愿意,也只有刘季才敢吧。

所以,刘季能够当老大,并非是偶然,是在风云际会的秦末时期,有乱世之中的必然因素在里面,那些跟着他的“大人物”,之所以不离开不是重情义,实在是在刘季这里,他们才能全面发挥自己的专长,离开刘季之后,恐怕再难遇明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代客卿是什么官职?秦国为什么要设立客卿这个职位?

全文共 102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现代社会已经高度的国际化,很多跨国公司都会聘请其他国家的员工来工作或者担任高管,其实这种类似的模式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过了,当时这个职位就叫客卿。客卿这个官职的意思就是请其他诸侯国的人来本国当官,可见当时有才华的人各国还是会选择抢着要的,而且比较自由。当时秦国的客卿都很厉害,但是他们的下场却有点令人唏嘘,毕竟一旦混入一个间谍什么的就麻烦了。

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前,甚为贫穷与落后。一则,自晋秦崤之战后,秦国东出之路便被晋(魏)国所阻断,而与东方诸侯往来不便。各诸侯强国,都是在互相交流与碰撞中,才得以进步与成长。秦国却缺少这种历练,以致其渐渐远离了华夏诸侯的文明圈,而被东方诸侯视为戎狄。二则,自春秋迈入战国这段期间,秦国由于君位长期动荡而使国力渐为疲弱。

秦孝公正是鉴於秦国落后、诸侯卑秦的现状,才痛定思痛。不吝疆土之封、爵位之赏,而下诏求贤。卫鞅(商鞅)听闻秦国求贤,便西入秦国,而在秦孝公的信任与支持之下,实行变法,使秦国为之焕然一新,日益强盛起来。但是,商鞅的最终却被诬以谋反,惨遭车裂而死。

有人认为商鞅之死,只是秦国君位更替所致,并不能说明秦国对客卿的过河拆桥。但商鞅之后,张仪、范雎(张禄,据《睡虎地秦简》,昭王五十二年,王稽、张禄死)、吕不韦、李斯等这些宰辅级的客卿,无一能在秦国获得善终。从中看来,张仪被秦武王一脚踹开(张仪使计),并最终死在了魏国,算是秦国宰辅级客卿中下场较为完美的了。难道这些都是秦国的君位更替,权力斗争所致?这显然说不过去。

战国时期的变法主题,都是围绕着加强君主集权而展开的。而最为重要措施便是削弱国内封君的势力,以实行县制(郡制),此即废除西周以来的“世卿世禄”制(卿大夫有世袭封地、私兵、独立的政令,实际上为国中之国)。

而商鞅变法的核心,便是打破“世卿世禄”制,而建立“军功授爵”制。秦国连几百年的世袭贵族(通常也都有几世之勋)都能彻底抛弃,更何况是仅有一世之功的外来客卿。故而,秦国对外来客卿过河拆桥,在心理上更是可以做到面不红、心不跳。

再则,客卿在秦国并无深厚的根基,故只能尽心为秦国王室服务。而秦国也是通过不断重用外来客卿,以抑制与削弱本土世卿的势力,进而加强君主集权。秦国对外来客卿过河拆桥,一则是外来客卿通常充当秦王“鹰犬”的角色,尽情撕咬秦国本土世卿。以致秦国本土世卿势力对外来客卿,恨入骨髓。故而,适时地抛弃外来客卿,能缓解本土世卿的不满情绪。二则,又能有效预防外来客卿,衍生成秦国的本土世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明朝锦衣卫是太监吗 明朝锦衣卫官职品级表

全文共 124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明朝锦衣卫,相比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在电视中经常能够听到这个称呼。但是锦衣卫这个组织一般都是比较神秘的,那么在古代,锦衣卫是太监吗?为什么经常和东厂西厂的人一起呢?明朝的锦衣卫他们官职品级表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明朝锦衣卫是太监吗

锦衣卫不是太监,他们是特务,东厂的人才是太监,但他们工作性质都是一样的。

锦衣卫是明朝专有军政搜集情报机构,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因为身份的特殊,有时候会秘密行动。他们可以下令抓捕任何人,包括有身份地位的皇亲国戚,那时候锦衣卫可是非常风光的。

后来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后来就把锦衣卫给废除了。明成祖时,锦衣卫又得以恢复,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清朝入关以后,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设立锦衣卫。可锦衣卫在清朝入关以后,仅仅存在了一年,可能不太适合中央集权的管辖。很多人说锦衣卫是太监,其实并不是这样,锦衣卫有锦衣卫秘谍,身份隐秘一般不会有任何人知道,去世之后由下一代继承,但在当时其实有些人并不赞同这一做法。

2、明朝锦衣卫官职品级表

指挥使一人,正三品;

指挥同知二人,从三品;

指挥佥事二人,正四品;

镇抚使二人,从四品;

十四所千户十四人,正五品;

副千户,从五品;

百户,正六品;

试百户,从六品;

总旗,正七品;

小旗,从七品。

下属有将军、校尉、力士,对外有参某某事、校令,另有精通多国语言的翻译(如宪宗朝张渺正)。

锦衣卫,是明代专有军政特务机构,其前身为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

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下令焚毁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交刑部审理;同时下令内外狱全部归三法司审理,将锦衣卫废除。明成祖时,锦衣卫又得以恢复,并由北镇抚司专门处理诏狱。有明一代,锦衣卫一直存在。

他们直接听命于皇帝,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亲国戚,并进行不公开的审讯。也有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延续至1661年南明永历帝的锦衣卫指挥使马吉翔与掌卫事任子信于咒水之难被杀才可说是正式结束长达290年的历史。

清朝入关以后,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设立锦衣卫。顺治二年(1645年),改称銮仪卫。清朝的锦衣卫仅存在一年。

3、明朝锦衣卫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明朝的锦衣卫指挥使相当于现在的央情报部门的负责人。锦衣卫,皇帝的侍卫机构。前身为太祖朱元璋时所设御用拱卫司。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设大内亲军都督府,十五年设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

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活动,且不经司法部门,成为皇帝的耳目爪牙,监视和督察全国官吏和民众。锦衣卫长官为指挥使,常以勋戚都督担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三闾大夫是是什么官职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国家因为风俗人情都会有些自己独有的东西! 比如,楚国就有自家特色官职——三闾大夫!这可是其他诸侯国木有的哟!独一份的“好差事”!那么,楚国这个特色的官职“三闾大夫”究竟是个什么官职?他主要是干啥的呢?

三闾大夫主要主持宗庙祭祀,兼管王族宗族事务等,顺便还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例,做好贵族子弟的后勤保障。据史东汉文学家王逸的分析,我们知道了 “三闾大夫”中的“闾”的意思是相当于现在居民所在的地区和编制单位。“三闾”就是把楚国贵族三大姓昭、屈、景三氏按照单位编制来划分成三个,分别是“昭闾”、“屈闾”和“景闾”。我们熟知的楚国名臣屈原,在流放之前,他的最后官职就是“三闾大夫”。所以,亲们,你们闹明白了三闾大夫是个什么官位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诸葛亮北伐失败为什么还要贬赵云官职?

全文共 764 字

+ 加入清单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遭遇了失败,回去后诸葛亮斩了马稷贬了赵云官职。很多人觉得这次是马稷和赵云帮诸葛亮背了黑锅,因为诸葛亮也有非常重大的失误,用人和制定战略都是诸葛亮下的决策。不过当时蜀国的战略就是依靠北伐来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比你强大的对手和平发展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不过诸葛亮始终还是没能对曹魏造成什么致命伤。

找点素材,写写历史也不是一件好差事,在各大论坛上看到同样写历史的,我发现不管写的对于否,下面都会有不同的言论于看法,在我看来也许这就是历史吧!

那么今天随笔,写写赵云贬官的事实。

一、在建兴元年,那时的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随后五年,随诸葛亮驻守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三国志蜀书六》

二、《水经注》:褒水西北出衙岭山,东南迳大石门,历故栈道下谷,俗谓千梁无柱也。诸葛亮《与兄谨书》曰:“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阁道,缘谷一百余里,其阁梁一头入山腹,一头立柱于水中,今水大而急,不得安柱。”又云:“顷大水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时赵子龙与邓伯苗一伐赤崖屯田,一伐赤崖口,但得缘崖与伯苗相闻而已。”后亮死于五丈原,魏延先退而焚之,即是道也。

三、赤崖即赤岸,蜀置府库于此,以储军实。《方舆纪要》卷五十五:箕谷在宝鸡县东南四十里。又卷五十六:赤崖在汉中府城西北,亦曰赤岸。

从以上史料分析赵云被贬官不仅仅是因为在箕谷战斗中的失利,很大原因可能是赵云为了转移并保护赤涯府库中的战略物资,采用了非常的手段,烧毁了赤涯的阁道,使得阁道很难再次修复使用,从而给蜀军下次北伐增加了难度,比起战略通道(道路),战略物资的价值就显得低了不少。虽然赵云保护物资安全撤离,但功过不能相抵依然被贬官。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西伯侯是什么爵位什么官职 揭秘西伯侯是什么意思

全文共 80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西伯侯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还是挺给力的,他呢做了一件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事情,那就是吃了自己的孩子,当然了是被逼的,但是我们今天不说西伯侯吃孩子的事情,我们来说说西伯侯的这个官职的事情,话说这个西伯侯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话说这个西伯侯到底是什么爵位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西伯侯其实就相当于当时的西部诸侯之长,商代还属于大国加方国,商王相对于诸侯相当于盟主,有些像现在的邦联制(特别是华约时代的东欧),控制力完全不及现在(现代社会是上下级关系)相对来说,西周的政治倒很像现在的联邦制。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商代根本没有西伯侯这爵位。像黄飞虎是武成王都是虚构的,只有商王才能称王,连黄飞虎这人物也是虚构,名字也不是商朝人的名字。公侯伯子男爵位是在西周时才有的。那时的周只不过是一个部落。部落首领统称侯。

东伯侯的原型可能是史书上记载的九侯,南伯侯的原型是鄂侯。冀州侯苏护的原型是有苏氏部落。也有史书说周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从属于商,就像匈奴不属于汉朝一样。

姬昌简介: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

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在位四十二年后,正式称王,史称周文王。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制定军国大计,收服虞国和芮国,攻灭黎国(今山西长治市)、邘国(今河南沁阳市)等国,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市),为武王伐纣灭商奠定基础;演绎《周易》,创立周礼,得到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称为“三代之英”。

周文王五十年(前1056年),驾崩,享寿九十七岁,葬于毕原(西周王陵位于今陕西岐山县凤凰山南麓)。公元前1046年,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追谥姬昌为文王。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制,自称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丞相、宰相、相国有什么区别?谁的官职最大?

全文共 1307 字

+ 加入清单

可能很多人会把丞相宰相当做是一个官职,只是叫法不同,不过在有些朝代也并非如此。一般来说能做到丞相职位,就已经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例如在三国时期,曹操和诸葛亮都曾担任过丞相一职,而且当时在位的皇帝那他们也是丝毫没有办法。丞相这个位置最大的弊病就是对皇帝威胁太大,如果新上任的皇帝太小或者不是嫡长子很可能就此失去话语权,所以有些朝代根本就没丞相这个官职。那丞相、宰相和相国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宰相、相国、丞相,在古代位高权重,可谓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列宰辅。那么问题来了,古代的“宰相、丞相、相国”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宰相是帝王身边最重要的人,其职责是辅佐帝王,处理政务,推荐人才,统领百官。正如司马迁《史记》中所说:“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得任其职也。”

丞相、宰相和相国之间,看似相近,其实并不是一回事。在秦朝和汉朝初期,相国和丞相同时存在,相国的地位高于丞相,像萧何,先是任丞相,然后才任相国的。至于宰相,中原大地上的历朝历代,就没有一个朝代和国家叫过帮助皇帝管理国家的那个大臣叫宰相,周朝的宰相叫太宰,秦朝的宰相叫丞相、相国,那个佐秦始皇横扫六合、统一天下的著名谋士李斯,后来就当了秦朝的丞相。而那个在赵翼《陔余丛考》一书中所说,因痛惜赵国被秦国所灭,自己不惜残害身体,净身进入秦宫去激发秦始皇家族内乱的赵国公子赵高,也是在当了丞相后,杀尽秦朝宗室,最终导致秦朝灭亡的。汉末三国时期,曹操、诸葛亮都是有名的丞相。

唐朝的宰相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朝的宰相开始也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副宰相叫参知政事。后来,宋神宗无丰改制后,左相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叫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宋徽宗时,左相叫太宰、门下侍郎,右相叫少宰、中书侍郎,到了南宋,又干脆叫左丞相,右丞相。在元朝,宰相叫丞相。

由于在元朝后期,很多皇帝不理朝政,将权力委托于丞相,结果造成丞相权力过大,对朝局的稳定造成极大不良影响,为此,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特别是处置了宰相胡惟庸一案后,皇权与相权的争执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朱元璋一怒之下,取消了宰相一职,而宰相所管理的政务,全部分摊到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六部长官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处理国家政务和大事的权力,就全部集中到了皇帝一人的手中,这也是加强皇权的一招“妙棋”。

也可以说,明朝通过废除宰相,将决策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而行政执行权则交给了六部。然而,皇帝决策总要有商议讨论的对象,于是就有了以内阁大学士或首辅大学士为主体的内阁,内阁开始只是皇帝的顾问咨询机构,后来随参政日久,权力越来越大,成为朝廷的行政中枢,也涌现了严嵩、张居正这样的权臣,但他们的结局都不够好。

朱元璋废除宰相一职后,中国古代史上从此再无真正名义上的宰相,清朝亦复如此。清兵入关后,仿明制,将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内国史院等内三院改称为内阁,设置内阁大学士,为名誉宰相。雍正皇帝在位期间,成立军机处,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执行宰相职权,总揽军国大计,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俨然是朝廷宰相,但其权威,已与唐宋时期的宰相相去甚远而不能同日而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中堂是什么官职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事实上,中堂的名字最早起源于唐代。当时,皇宫宰相的办公室被称为政事堂,是中书省的常设机构,有时也被称为中书门下。根据这个标题,宰相也被称为中堂。

到了明朝,朱元璋废除了宰相的职务,让内阁处理政务,而内阁的大学士职务取代了原来的宰相。大学士的办公地点还在中间,东西两边都是中书,所以此时的大学士被称为中堂。

在清朝,这种做法和称谓仍然被使用,但略有不同的是,除了第一辅助大学士被称为中堂外,一些联合组织的大学士也被称为中堂。但自雍正成立军用飞机部门以来,内阁的地位逐渐减弱。在军用飞机部门下面设置了六个部门,每个部门设置了两个主管书籍,为了实现平衡书籍的设置是满汉一个。它也坐在大堂上,中间是空的。

但是,如果一个大臣被朝廷派往部门监督,那就另当别论了。因为他代表皇权,所以他的高地位是肯定的。当然,如果他想坐在大堂中间,就叫中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王爷是几品官 是什么官职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王爷是爵位,秦朝以前王是诸侯和周天子的称号,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王就成了爵位。

王分为两类:亲王和郡王。亲王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在中国封建制度中,王爵是第一位的。

古代官职等级是古代官职,涉及官名、官名、官掌等。不同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一般可分为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

至于官职,王爷是代表身份的爵位。他说大可以比皇帝大,小可以不如县长。关键是看皇帝的信任和权力。在汉代,王实际上是诸侯国的皇帝。在他自己的封地里,他比皇帝大。

王是爵位中最高的一级,王、公、侯、百、子、男,依次继续.夏商周时期,王是天子之位,最尊贵。

王爷,封建时代有王爵称号的人。不一定是王公贵族。有王爵称号的人还包括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平民,如韩信。

王爷相当于一个大地主,可以从自己的封地收田租,生活条件很好。但没有权利离开封地自由活动。除非皇帝叫他进京。

从理论上讲,王爷比总督的官职大,但在清朝,王爷是一个著名而无权的代表。因为王爷不允许从清朝的教训中掌权,总督在行使权力方面比王爷更有效,王爷也不能高贵地调动军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雍正为何不给李卫更高官职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雍正为什么重用李卫?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李卫只不过是雍正的一位得力干将,而并不是一位权臣。所以在此时根本就不应该给予更高的职位,否则也可能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一位本来就只是一个地方官,雍正皇帝喜欢的就是李卫的能力,所以在雍正成为皇帝的第1年里为就能够成为云南盐驿道,这一年之后马上就成为一个管理者,这本来就是让人觉得非常佩服的,因为在这背后本身就是一个信赖的存在。

从此之后李卫就如同是坐了火箭,一般基本上每一年都会不停的升官,到后来早就已经变成了总督,雍正始终都会把李卫放在地方上,一般都不会让他进入到京城,为什么这么做?其实也会有自己思考的地方。一位在地方管理这一方面是非常有经验的,这和年羹尧会有明显的区别,李卫主要负责的本来就是地方。

雍正在成为皇帝之后,除了需要管理西北军务之外,改革也同样是一个重中之重,那么在推行改革的情况下,必然也可能会遇到各种不一样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雍正也并不可能会一点都不清楚。如果把李魏放到朝廷随便给一个角色,即便是给予尚书,影响力也很想能够发挥的,空间也并不是很大。

李卫的能力完全就可以在地方发展,而且也会拥有着比较好的一个向上发展机会,所以完全没有必要放在京城。雍正之所以这么做,也并不是不看好李卫,而是喜欢李卫的一个做法,就是希望能够有效贯彻当前所执行的一个新政策,就是希望能够轻松的解决一切,这才是雍正原本的一个想法,希望能够通过这所有的一切来帮助自己累积更多的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乐进为何一直跟随曹操?为何乐进的官职并不高?

全文共 2446 字

+ 加入清单

乐进作为曹操手下大将之一,被后世人列为“五子良将”之一,而且乐进还是五子良将当中,唯一一个一直都跟随曹操的,从头到尾没有任何变心,可以说是非常的忠诚的。但是很显然,乐进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五子良将当中,都不是存在感很高的人物,这又是为什么呢?乐进既然是这样一个忠心耿耿的人物,为何却得不到重视,而且他的官职还一直都很低?乐进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局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乐进为何一直跟随曹操

在三国时期,提到著名的武将组合,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蜀汉五虎上将。就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这五虎上将,受到《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蜀汉五虎上将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不过,在正史上,曹魏五子良将,显然是不输蜀汉五虎上将的存在。五子良将是指三国时期,曹魏势力的五位将军,即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左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以及右将军徐晃。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撰写魏书卷十七时,将此五人合传,叙述诸将生平事迹后评曰:“(魏)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因此现代人将其称之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在五子良将中,张辽和张郃跟随曹操的时间相对较迟,比如张郃是在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时才归降曹操,而张辽归降曹操的时间,则在公元199年前后。与此相对应的是,就乐进来说,早在公元190年之前,乐进就开始跟随曹操了。不过,乐进最后的官职,却只是右将军。那么,问题来了,五子良将中,乐进第一个跟随曹操,为何官职反而不高呢?2、为何乐进官职不高

首先,乐进出生于阳平郡卫国,早在公元190年之前,乐进因为有胆烈而跟随曹操,为帐下吏。初平元年(190年),曹操因兵少,亲自去扬州募兵。乐进则被遣回所属的阳平郡募兵,募得千多人,后来与曹操在河内会合,升任为军司马、陷陈都尉。由此,在五子良将中,乐进是最早跟随的,也即徐晃、于禁、张辽、张郃跟随曹操的时间,都在乐进之后了。兴平元年(194年),乐进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于雍丘,桥蕤于苦县,都是先登陷阵而有功,封广昌亭侯。

其中,就“先登陷阵”来说,强调的是乐进身先士卒。作为一员将领,乐进原本可以坐镇后方指挥,却经常选择冲在最前面。而这,无疑是乐进勇猛的最好体现了。建安三年(198年),乐进从征张绣于安众,围吕布于下邳,破其别遣军将。建安四年(199年),又击眭固于射犬,攻刘备于小沛,都获得了胜利,拜为讨寇校尉。在张辽、张郃等人投靠曹操之前,乐进受到了曹操的仰仗,参与了曹操初期的多次战役,并且立下了赫赫战功。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和袁绍之间爆发了官渡之战。在官渡之战中,乐进与于禁将率领步骑五千,击袁绍的别营。建安九年(204年),乐进从击袁绍之子袁谭、袁尚兄弟于黎阳,斩其大将严敬。建安十三年(208年),当时荆州尚未归附,乐进被遣屯军于阳翟。后来,从平荆州,留屯襄阳。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乐进与关羽交战于青泥(青泥,位于湖北省钟祥的东部),双方相持一段时间后,乐进击退关羽、苏非。在面对蜀汉五虎上将之首的关羽,乐进不仅没有丝毫畏惧,还取得了胜利,这显然是令人称赞的。

在此之后,乐进又进击临沮(临沮,位于湖北省远安县)、旌阳(旌阳,位于湖北省枝江县的北部),征讨刘备手下临沮长杜普、旌阳长梁大,皆大破之。建安十九年(214年)七月,乐进从征孙权,获得假节。同年十月,曹操自合肥还,留乐进与张辽、李典屯于合肥。乐进增邑五百,并前,共一千二百户。在合肥之战前后,曹操增加了乐进的食邑五百户,封一子列侯,乐进升迁至右将军。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乐进逝世,谥曰威侯。由此,对于乐进来说,在曹魏的最高官职,就是右将军了。对此,在笔者看来,在五子良将中,乐进最后的官职,要低于张辽、张郃这两人,而高于徐晃和于禁。

在东汉时期,武将的官职从高到低,大致是: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前后左右四将军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杂号将军偏将军。其中,就前后左右四将军来说,通常排在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之后。在曹魏五子良将中,徐晃官至后将军一职,于禁曾担任左将军一职。

左将军、后将军虽然和右将军平级,不过排名是在右将军之后。对于四将军来说,排序实际上是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因此,对于乐进来说,作为曹魏的右将军,在官职上是要略微高于徐晃和于禁的。不过,乐进的官职,却在张郃和张辽之后。一方面,就张辽来说,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魏王,张辽从征东将军平级转任为前将军,又分封其兄张汛(或作“张泛”)及一子列侯。同时,赐给张辽的帛多达千匹,谷多达万斛。3、乐进官职不高的原因

最后,张辽作为前将军,地位自然要在乐进之上。另一方面,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再次出祁山,对陈仓发动猛烈进攻。张郃昼夜行军到达南郑,诸葛亮果然撤退了。曹叡诏令张郃回师京城,任命他为征西车骑将军。对于张郃来说,作为车骑将军,在地位上要高出右将军不止一个档次。对此,在笔者看来,虽然五子良将中,乐进跟随曹操的时间最早,不过,乐进的官职反而不高,也即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两点。就第一点来说,则是因为乐进的去世时间相对较早。在曹魏五子良将中,乐进是最早去世的一位,也即在曹丕正式建立曹魏之前,乐进就去世了。而这,促使乐进没能等到魏文帝曹丕封赏群臣的时刻。

如果乐进是在公元220年之后去世的,那么,考虑到他数十年来一直在为曹魏效力,曹丕显然会考虑晋升乐进的官职。另一方面,虽然乐进跟随曹操的时间较早,立下的战功也不少。不过,对于乐进来说,缺乏一场非常闪耀的战绩。与此相对应的是,张郃在街亭之战中击败马谡,让蜀汉丞相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张辽在逍遥津之战中重创孙权,让东吴的10万大军溃不成军,这都是让人记忆深刻的战绩。所以,张辽和张郃在曹魏武将中的官职,最终后来居上,都排在了乐进之前。综上,在曹魏五子良将中,乐进跟随曹操的时间最早,甚至可以说是最久的一位,却没有获得较高的武将官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淄博齐国历史博物馆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齐国历史博物馆座落在齐国故城宫城的东部,占地21市亩,汉阙式花岗岩大门,古城堡式主体建筑,以独具魅力的区域特色,先进的陈列手段,优雅的游览环境被国家文物局评选为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提名奖。

齐国历史博物馆的陈列以史为纲,以时代先后为序,以纵为主,纵横结合,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灵活、生动、形象。共分15个展厅,包括齐国历史典故展和各类文物精品300余件(套),并辅以模型、雕塑、沙盘、壁画、灯箱等传统艺术形式和音响、灯光、电影、电视、电动等现代艺术手段,全面细致地展示了齐国八百余载的辉煌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充分反映了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技、军事和礼俗,显示了齐文化在华夏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整个陈列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地址:山东临淄市齐都镇张皇路7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鲁智深担任的提辖是什么官职?提辖相当于现在什么官?

全文共 977 字

+ 加入清单

《水浒传》中,鲁智深是关西人,早年在老种手下做事,后来老种把鲁智深调到渭州,让他担任提辖一职,那这个提辖究竟是个什么官职呢?在宋朝,知州属于五品官,提辖等级要比知州低,估计也就是个六品至七品的官,相当于今天的正处级正团级。不过鲁智深天生爱打抱不平,打死镇关西后为了躲避官府追击便出家为僧,最后还上了梁山。看来提辖这个官职的确是没太大吸引力。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岁月中,老祖宗们用他们的智慧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宝藏,其中便包括了很多经典书籍。而四大名著,更是经典中的经典,也因此而成为了中高考的必读书目。

大部分的人都看过《水浒传》,并为里面跌宕起伏的情节所感染,也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所震撼。但是对于其中的一些细节,人们并没有太多的感触,比如如果有人问你:“你必然听说过鲁智深打死镇关西的故事,那你知道鲁智深当时的官职吗?而这个官职又是多大的官呢?”听完这个问题,大部分人便是一脸懵逼,然后开始上网搜索答案。

在《水浒传》中,对于鲁智深的职位是这样描述的“渭州经略府提辖”。而提辖这个官职在宋朝时期,其实有很多种含义,具体而言,提辖这个官职又可以分为五点:

第一,在宋代州郡多设置提辖,或由守臣兼任,专管统辖军队,训练教阅、督捕盗贼。而这,在《宋史·职官志七》中有所提及:“崇宁中,复置提举兵马、提辖兵甲,皆守臣兼之。掌按练军旅,督捕盗贼,以清境内。”

第二,宋代榷货务都茶场、杂买务杂卖场、文思院、左藏东西库皆置提辖官领之。

第三,宋代一路或一州所置的武官,为“提辖兵甲盗贼公事”的简称。主管本区军队训练,督捕盗贼等职务。

第四,宋常以知州、知府兼提辖兵甲,简称提辖,掌军旅训练教阅,督捕盗贼,镇压民众反抗。

第五,南宋时有“四提辖”的官制,四者分别掌管:榷货务都茶场(管理专卖)、杂买务杂卖场(管理官近宫府采买)、文思院(管制造宫近器物)、左藏库(储藏金银钱)。

通过对《水浒传》传的背景可以知道,提辖的官职应该比知州要低一点,而宋朝的知州为五品,因此,提辖应该为六品至七品,不会小于从七品,相当于当今的正处级正团级。由此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鲁智深当时的官职其实并不小。

那么,鲁智深为何会为了一个他人而放弃自己的仕途呢?这就很好理解了,一个性情暴躁而又正气凌人之人,又怎么能够眼睁睁看着一个良家少女被坏人所欺负呢?奋不顾身前去救人,是他的下意识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古代官职太师别称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太师始于商朝,殷纣之时,箕子为太师,周武王时,太公为太师。它的别称有很多:太师、太傅、太保,但这仅仅是表示恩宠而无实职。另外一种太师官职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后来也逐渐成为虚衔。

明史官职志记载:“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从一品掌佐天子,理阴阳,经邦弘化,其职至重。无定员,无专授。”“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从一品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护翼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春秋时期齐国霸业为什么没有长久呢?

全文共 2472 字

+ 加入清单

秦灭六国,但其实只有五个国家是打下来的,齐国最终是不战而降。往前看,其他五个国家向齐国请求支援的时候,齐国却都无动于衷。再往前看,齐国最初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时候,也是非常奇怪,其他国家怎么说也能维持一两百年的霸业,但是齐国却不一样,在齐桓公时候称霸,在齐桓公死后便一蹶不振。这中间究竟是有着什么样的事件呢?

齐桓公小白,是被史学界公认的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其与晋文公重耳(齐桓晋文之事)常并称,而被认为是诸侯称霸的巅峰。但齐国的霸业却与晋国、楚国不同,春秋时期的主旋律是晋楚争衡,晋、楚的霸业都各自维持了一两百年之久,而齐国霸业却昙花一现,很快就衰落下去了。那为何齐国能第一个称霸,却又一世而衰呢?

齐国称霸的先决条件:齐国的始封君为吕尚(姜太公),不但最擅於兵事,还与周室有姻亲(吕尚之女邑姜,为武王之后,成王之母),故很受周王室的倚重与信赖。齐国是周王室巩固东方最为重要的一块砝码,受封之初,就很具实力,而初具大国规模。

再则,因周王室远在关中,对东方的夷商残余势力鞭长莫及,便赐予齐国在东方的征伐之权(史载:..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齐由此得征伐,为大国)。即意味着齐国可以名正言顺地扩张,而齐国的四周又为莱夷部落,发展空间特别大。经历了三四百年的经营与扩张,至齐桓公之父齐僖公在位,齐国已经被称为“小霸”,“齐大非偶”的历史典故便产生於该时期。

那为何齐国的霸业,不能像晋、楚两国那么持久。仅历一世,甚至齐桓公在位的后期,齐国的霸业便衰落了呢?

第一,齐国经济富裕,士卒的战争意愿不强。齐魏马陵之战,孙膑以“减灶计”而诱庞涓,即是利用了“齐”号为“怯”,“彼三晋之兵素轻齐”的心理。齐人怯弱畏战,是闻名于诸侯的,而这背后的原因,齐国有“渔盐之利”,又经管仲的变革,而使齐国商业、手工业繁盛、百姓富足。而齐国(地)也一直是我国先秦两汉时期最为富裕的地区,而越是富裕的地区、其谋生的渠道多样,士卒的战争意愿就越低。

管仲在《管子·储蓄》篇中便说道:利出于一孔者,其国无敌;出二孔者,其兵不诎;出三孔者,不可以举兵;出四孔者,其国必亡”。战国时期,商鞅的变法,便与管仲的变革,正好相对。商鞅利用秦国的贫穷落后,将“斩敌首与功名富贵”相挂钩,“奖励耕战、利出一孔”,以激发秦人对战争的狂热之心。可以说管仲变革,使齐国变富,而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

第二,齐国“军制”的落后,也极大地制约了齐军的战斗力。荀子与临武君曾在赵孝成王前“论兵”,而说道: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有遇之者,若以焦熬投石焉....齐人隆技击,其技也,得一首者,则赐赎锱金,无本赏矣。是事小敌毳偷,则可用也,事大敌坚,则涣然离耳。若飞鸟然,倾侧反复无日,是亡国之兵也,兵莫弱是矣。是其去赁市佣而战之几矣。

即是说:齐国军队特别崇尚“匹夫之勇”,打打弱国、抓抓蟊贼还行,而遇强敌,则立即溃散。齐国的国君,在历史上也都非常崇尚“勇士”。齐庄公在位期间,曾设立了“勇爵”,禄比大夫,但必须力举千斤,射穿七札者,方与其选。先得殖绰、郭最,贾举、邴师、公孙傲、封具、铎甫、襄尹、偻堙等九人。后又得晋国栾氏的州绰、邢蒯,又选卢蒲癸王何等等。

齐国的闻名“勇士”是历史记载最多的,除此之外,还有孟姜女丈夫的原型杞梁,被晏子以“二桃杀三士”的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以及战国时期为秦国效力的孟贲(秦武王好多力之士,齐孟贲(也作孟说)之徒并归焉,孟贲生拔牛角”),蒙恬的先祖蒙骜也是听说秦武王好勇,才从齐国来到了秦国。齐国这种崇尚“匹夫之勇”的军制,是不足以大规模激发齐军战斗力的。

第三,齐桓公死后,诸公子争位而带来的长期内乱,也使齐国实力大减,而无力维持霸主地位。齐桓公患有严重的“寡人之疾”(好色),其三位夫人王姬、徐姬、蔡姬,皆无子。又宠幸六位姬妾,礼数皆如同夫人,而此六位姬妾各生一子,分别为公子无亏、公子元、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雍。其余妾媵,虽多亦有子,但地位却不能与这六位相比。

而这六位公子中,除了公子雍出身微贱,安分守己。其余五位公子,各树党羽,互相猜忌。齐桓公病重时,诸公子相攻,其被筑起高墙,围在宫内,活活饿死。而齐桓公的尸体横卧了六十七日,尸虫都爬出了窗外。而此五位公子,也都先后当上了齐侯之位,可见诸公子争夺之激烈。齐国的这次诸公子争位,直接就让出了霸主之位。致使拥立公子昭(齐孝公)继位的宋襄公,都有“当今天下,舍我其谁”的感觉。

第四,晋国、楚国的强势崛起,也使齐国再难重拾霸主之位。虽然齐国被赋予东方的“征伐之权”,但毕竟是异姓诸侯。而晋国却是唐叔虞(周武王之子)之后,最为正宗的宗室,其对华夏诸侯的号召力是齐国无法比拟的。

而楚国崛起於南方,强势北进,而楚国的实力其实已经在齐国之上。齐桓公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但面对强敌楚国时,还是不敢战。楚国的“罪行”在於向北扩张,威逼华夏诸侯,周之宗室、汉水诸姬几乎被楚国吞亡殆尽。齐国却不敢拿楚国吞并汉水诸姬姓国说事,偏拿一些无关痛痒的鸡毛蒜皮说事。其实就是避重就轻,想逼楚国服个软、认个错,好在小弟们面前找回一点做大哥的面子而已。

而楚国与齐国又没有直接利益冲突(风牛马不相及),也不愿意硬拼,无论是胜是负,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徒使自己的军力受损,不利於楚国在南方的霸业的维持与扩张。故而,楚国也乐於认个错,既不割地、又不赔款的,不就贡献点“包茅”吗?那玩意又值几个钱?

齐桓公也并没有遏制住楚国势力向中原的伸展,楚人与齐桓公会盟后不久,楚成王便亲自率军北上围攻齐国的盟国-许国,迫使许国国君肉袒谢罪。接着楚国又向东灭掉齐国的与国--江国、黄国,而对此,齐桓公也都无能为力。管仲去世之后,齐桓公变得极其昏聩,就更不能与楚国争锋了,而楚国却更显蓬勃,华夏诸侯迫於楚国的压力,而纷纷与楚国暗通款曲。数年之后,历经磨难的晋文公在秦国的帮助之下,回国继位为君,晋国的政治得以稳定。此后,便进入了晋楚争衡的时代,齐国是再难重拾霸主之位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古代的奇葩官职有哪些?

全文共 2121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奇葩职位有:1、太子洗马,辅佐太子处理政务的侍从官,从五品。2、银牌天使,享有“荐枕”特权。3、中书舍人,舍人是国君和太子的属官。4、冏卿,是太仆寺卿的别称,相当于交通部长兼皇家车队负责人。5、专操大臣,负责军队阅兵的具体事务。6、言官,规谏皇帝、监督各部、纠察百官是言官的职责。7、宇宙大将军,应该是史上最强的官职了。

太子洗马

太子洗(xiǎn)马是辅佐太子,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职,秦汉始置,作先马,后人可能误写,作“洗马”,从此留下千古悬念。正史王朝统一将官名做“洗马”,而不用“冼马”或“先马”。明朝就经常有人嘲笑“洗马”一职为洗马的官,可见,洗意和现在相同了。

银牌天使

银牌天使,辽官名。亦称“银牌郎君”。始于唐,宋、金亦设。唐代,发驿遣使,由门下省给银牌。辽代凡遣使外出,贵人佩金牌,其次佩银牌。凡有重要命令,皇帝即以银牌亲授使者,给驿马若干匹,昼夜驰行500~700里,使者所至如皇帝亲临、需索更易,无敢违抗。

中书舍人

“舍人”之名始见于《周礼·地官》,本是君王或贵族的亲近属官。《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舍人,亲近左右之通称也。”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至南朝梁去通事之名,改称中书舍人。中书舍人仅次于侍郎,掌呈进章奏、撰作诏诰、委任出使之事,历朝权责不一。隋炀帝时曾改称内书舍人,武则天称帝时中书省改称为凤阁,中书舍人即凤阁舍人。西台舍人,唐时置六人,择其中资历深者一人为“承旨”。宋初亦设此官,但无实权,另置知制诰及直舍人院起草诏令。明清内阁亦设有中书舍人,其职仅为缮写文书,职权大不如前朝。《新唐书·百官志二》:“中书舍人六人,正五品上。掌侍进奏,参议表章。凡诏旨制敕、玺书册命,皆起草进画。”

冏卿

冏卿是太仆寺卿的别称,掌管皇帝车马、牲畜之事。

冏,原意是指光明,因字形颇似一张尴尬的人脸,成为网络热词。而冏卿是太仆寺卿的别称,相当于交通部长兼皇家车队负责人。据《尚书冏命序》记载:“穆王命伯冏为周太仆正。”周王任命伯冏为太仆寺卿,由此冏卿闪亮登场。

在古代,马既是社会的生产力,又是战争的战斗力,在国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冏卿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马政,为国家管理、培育、改良、训练、储备马匹。此外,皇帝出行时,冏卿负责安排车队配置随从。在举办重大祭祀和典礼时,冏卿还要亲自驾车,在皇帝面前混个脸熟,非亲即贵,前途无量。袁绍和袁术的老爸袁逢就曾担任过冏卿。说实话,冏卿不就是现在的“老司机”吗!

专操大臣

在古代,十分重视军队建设,阅兵不只是检验军队的重要形式,也是威慑其他国家的特殊手段。为此,清代专设了这样的官职,负责军队阅兵的具体事务,是整个阅兵仪式的总指挥,很牛掰的官职吧!

1906年10月22日,清政府组织了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军演和阅兵,因阅兵地点设在彰德(今河南省安阳),故名“彰德秋操”。当时的专操大臣是袁世凯和铁良,秋操总计5天,前四天军演,第五天阅兵,动用了3.4万人、马5000匹、车辆1500辆,分为南北两军对垒,有马、步、炮、工、辎重等兵种参与,清军精锐尽数到场。秋操期间,还邀请二百多名外国武官和记者观摩。清军的优异表现,引起当时世界的轰动。爱好排场慈禧老婆娘对“彰德秋操”很满意,嘉奖了袁世凯和铁良。“彰德秋操”的成功,专操大臣功不可没。

言官

皇帝最头疼的是谁?不是后宫的嫔妃,而是无处不在的言官。在古代,历朝历代建立了监督制度和组织机构,明朝在这方面做的是最棒的。明朝的言官由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人数约为200人。规谏皇帝、监督各部、纠察百官是言官的职责。言官的存在,是对国家机器进行舆论监督的重要手段。

在明朝的言官中,不得不提到欧阳一敬。这位仁兄是江西彭泽人,官至太常少卿,从征授刑科给事中开始,一生中弹劾公爵两人、侯爵一人、三品以上官员二十人。欧阳一敬的特点是陈述事实,直言敢谏。就连内阁首辅高拱都载在他的手里。有欧阳一敬在,也够皇帝喝一壶的。难怪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儿》中,将欧阳一敬封为明朝第一“骂神”。

宇宙大将军

宇宙和大将军搭配在一起,这是上天的节奏吗?答案是肯定的。在历史上,确实有一个人,把“宇宙大将军”的官职,封给了自己。他就是北魏时期的侯景。说起侯景(503年—553年),字万景,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古固阳南)鲜卑化羯人,左脚残疾,善于骑射。

侯景政治和军事能力出众,东征西讨,屡立战功,是东魏的头号打手。不过此人反复无常,先后在尔朱荣、高欢、萧衍等人手下讨生活,公元547年,侯景投靠南梁,驻守寿阳(今安徽省寿县城关镇)。次年,爆发“侯景之乱”,叛军进攻南京。公元549年,侯景攻破位于朱雀航(今江苏南京西)的台城,梁武帝萧衍被活活饿死。侯景立太子萧纲为皇帝,自封宇宙大将军。萧纲得知这个官职,惊得下巴都快掉了,大呼:“将军和宇宙完全不搭啊!”尽管如此,伦家侯景就是喜欢。

公元551年,侯景篡梁自立,国号汉,改元太始。第二年,王僧辫、陈霸先率兵击败了侯景。在逃亡途中,侯景被部下所杀。他的头颅被涂上生漆,保存在武库,尸体被当地百姓分食,就连他老婆也吃了他的肉,骨灰被人掺酒喝下。宇宙大将军,应该是史上最强的官职了。侯景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这回真的上天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三公九卿指的是什么 都是哪些官职

全文共 2179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代有很多官职,但是其实这些官我们一般人还真说不上来,但是却听到过三公九卿的说法,也是很多官啊,而且还要上朝,文武百官呢,还有人站在外面进不去,那么这三公九卿都是一些什么人呢,官职大小如何。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

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晏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己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秦不设三公。西汉初承秦制辅佐皇帝治国者主要是丞相和御史大夫。另有最高军事长官太尉,但不常置。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汉武帝刘彻为了加强集权制而削弱了丞相的权力。昭帝时,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的职位辅政,以后享权重臣如张安世、史高、王凤等人,都居大司马大将军之位。于是大司马权越丞相之上。成帝绥和元年(前8),采纳何武的建议,将御史大未改为大司空,又把大司马、大司空的律禄提高到与丞根相等,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哀帝元寿二年(前1)改丞相名为大司徒,和今文经所说的三公名称完全一致。又将原有的太傅和新增的太师、太保置于三公之上,头衔高而无实权。西汉未虽是三公鼎立,但仍以大司马权力最大,如董贤、王莽均以此职而专擅朝政。新时,沿袭了西汉三公制。

东汉初仍设三公官。公元51年,改大司马为太尉,改大司徒、大司主为司徒、司空。三公各置秩为千石之长史一人,又各置掾属数十人。以太尉为例,下有分管诸事的西曹、东曹、户曹、奏曹、辞曹、贼曹、金曹、仓曹等曹。三公府当时简称为三府。三公中仍以太尉居首位。

汉光武帝刘秀推行更极端的帝王集权,不使权归大臣,名义上仍设名位显贵的三公官,但实权渐归尚书台。和帝、安帝开始,外戚、宦官更更迭专权。外戚窦宪、梁冀等,都拜为大将军,大将军开府置官属,位在三公上。三公不仅受制于尚书,而目还要俯首听命于外戚、宦官,有的甚至就是他们的党羽和亲信。按照经学家的说法,丞相辅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如果出现各种灭异,皇帝丞相都要引咎自责。东汉时,皇帝犯罪责推向三公,故每有水旱等灾,三公常被策免。所以仲长统说三公有名无实,“备员而已”。

东汉末年董卓为相国,居三公之上。公元208年,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大夫,操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制至此遂告终止。

曹魏重新恢冥三公之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依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买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部撤销,完全变成虚衔或“优崇之位”。宋代以后,往往亦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但其虚衔性质不变,并渐次演化成加官、赠官。明、清同。

九卿

秦汉时掌管政务、魏晋以后逐渐不具实权的朝廷诸官。

各代“九卿”不一。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宣帝、元帝时,九卿称谓出现于诏书中。但《汉书》中所见的卿,有太常、光禄勋、太仆、廷尉、大行、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卫尉、执金吾、右内史、左向史、主爵都尉、太子太傅等十几种官。将九卿定为九种官职,则始于新,其制中以中二千石为卿。即以大司马司允、大司徒司直、大司空司若、羲和、作土、秩宗、典乐、共工、予虞为九卿,分属于三公。

东汉和新一样,中央政府中设有九卿的官职。《续汉书》将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定为九卿。九卿固定为九官后,和九卿相近的其他重要官员被排斥在九卿之外。东汉末到三国,有人就试图为这种不合理的现象辩护。刘熙《释名》否认汉有九卿之说,认为所置是十二卿;韦昭《辩释名》则认为九卿是指正卿,九卿之外尚有所谓外卿。

魏晋以后九卿多同东汉之制,仅廷尉有时改称大理;北魏改少府为太府。故隋唐九卿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己无行政之权。南宋、金、元,九卿多有省并。明、清遂改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以前的九卿之官或有保留,但己成虚衔或加官、赠官。

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三公为:

(1)丞相,承受皇帝之命,辅助皇帝掌管天下的行政的官;

(2)太尉,掌管军事的最高官吏;

(3)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掌管图书秘籍,同时监察文武官吏;侍御史,掌管文书;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

三公之下设九卿,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如祭祀、礼仪、军事、行政、司法、文化教育等。包括:

(1)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

(2)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3)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4)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

(5)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6)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

(7)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8)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

(9)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齐国为何会不战而降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知道没有获胜的希望、齐国的军队没有任何的战斗力、齐国的贵族非常珍惜生命。当时的秦国拥有着巅峰的状态,齐国已经有将近40多年没有打仗。整体的战斗力水平并不是很出色。这就意味着想要获胜也会有着较大的难度。

第一,知道没有获胜的希望

秦军连续灭掉5个国家无论是军威还是士气,正好是巅峰的状态,所以齐国根本就不可能会获胜。齐国在灭韩之后的不到10年时间内,更是灭掉楚国,魏国,燕国,以及赵国。这就意味着齐国没有任何的抵抗之力,齐国早就已经拥有了一统天下的大趋势。没有任何的盟友可以联手共战,所以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借。这就意味着必败无疑。

第二,齐国军队没有战斗力

之前就曾经说过,齐国已经有将近40年的时间没有打过仗,由此可见,整体的战斗能力早就已经下降。面对如此虎狼之师,根本就没有抵抗能力。其次并不是说早就已经完全放弃抵抗。在灭掉五国之后,也曾经召集大臣准备去商量对策,当时齐国决策层所给出的就是借出来一部分的兵力。希望能够有效应对目前的进攻,只是很可惜,根本就没有效果,打的措手不及。

第三,齐国贵族惜命

齐王建时期,所有的大权力基本上都是被齐王建的舅舅所掌控。这一个人其实根本就没有远大的理想,往往目光短浅,同时又是视财如命,秦国马上就看中了这一点,自然就能够不战而胜。在获胜之后齐国就会慢慢的走向孤立无援的阶段。在此时也曾经做出过很多的承诺,比如一旦在获胜之后也会保全齐国皇室。结果在经过再3的思考之后还是决定选择这么做。毕竟根本就不可能打败,没有必要去浪费更多的人力物力,没有必要造成更多的伤亡,所以选择主动投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战国变法强国,为何齐国没有?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战国时各大强国变法,为何齐国没有

战国时期,七国中多数担心被人吞并而进行变法强国。战国七雄最先变法的是魏国的李悝变法,之后有楚国的吴起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赵国的胡服骑射,燕国的乐毅改革。但是齐国并没有变法,为何呢

首先就是齐国的形式比较好。战国七雄其他六国之所以需要变法都是形势所迫的。另一方面中原各国看不起这个国家。因此齐国一直都是过得很好。齐国在春秋时期起就第一个成为霸主。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而且产盐,所以国家非常富有。

其次是地理位置的原因。燕国和齐国接壤,但已经被齐国灭了一次了。齐国地理位置比较舒适,主要是与韩赵魏燕楚接壤,这些国家可以说都没有秦国威胁大,即使强大起来也只是一时的。因此齐国也是可以和他们抗衡的。齐国也没有后顾之忧,背后是海,不需要担心有人来偷袭自己。只要守好大门,就没有人能够灭了自己,大概有一种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