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理按朝代【合集20篇】

全国最长的隧道排名,你知道吗?下面就让问学吧小编我来告诉你吧。

浏览

7001

文章

132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1.夏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地点阳城,建立者禹。

2.夏朝概况:在阳城修建城池,社会逐渐产生阶级分化,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制定历法,称为夏历。中心地区在今山西南部,河南中西部一带

3.夏朝灭亡:最后一个王桀,被商所灭。灭亡原因:统治残暴。

4.二里头遗址的意义:反映了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反映了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

5.夏朝建立的意义?

①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③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6.世袭制的确立: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7.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家天下的"家"呢?

两者意思相同,即世袭制

8.商朝的建立:时间公元前1600年,建立者汤,都城亳,后盘庚时迁到殷

9.商朝发展概况:汤任用贤才,很快强大起来。设置监狱,制定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长期对外征战,控制范围不断拓展。

10.商朝的灭亡:最后一个王纣,统治残暴,被周武王所灭。

11.西周的建立:建立时间公元前1046年,经过牧野之战,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12.灭亡:①公元前841年,周厉王与民争利,发生国人暴动,厉王逃亡,西周衰落。②公元前771年,周幽王在位,西周被犬戎所灭。

13.分封制:⑴目的: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⑵内容:①标准和对象: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的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②权力: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诸侯有较大独立性,可在自己封地内进行再分封;③义务:向周王进纳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⑶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14.西周社会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15.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统治者的暴政。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一、战国七雄

1、七国形成:(1)三家分晋:赵、魏、韩(公元前403年)

(2)田氏代齐(公元前386年)(3)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2、社会状况:兼并战争

(1)战争特点:规模很大,参战兵力多,交战区域广,持续时间长。

(2)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二、商鞅变法

1、背景:(1)根本原因: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2、目的: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3、时间、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4、商鞅变法的内容:

5、作用: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总结: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变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

③商鞅个人敢于与旧势力坚决斗争。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修建: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2、构成:由渠首和灌溉网两大系统工程构成。

3、功能:防洪、灌溉、水运等。

4、影响:(1)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

(2)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春秋诸侯争霸

全文共 354 字

+ 加入清单

1.东周建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因《春秋》而得名。

3.春秋农业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代表了生产力的发展。商业的发展表现在金属货币更多的被使用。

4.王室衰微:原因①春秋时期社会动荡,②各种制度遭到破坏,③分封制瓦解。

具体表现:①周王室控制力大减,②只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势力衰弱,③地方诸侯崛起。影响:王室地位衰弱,大的诸侯势力崛起,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5.诸侯争霸:⑴原因:①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周王室控制力和实力衰弱;⑵口号:尊王攘夷;⑶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长江下游的吴国和越国。⑷影响:有利于局部地区统一,促进民族交融;但也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和动荡。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一个海洋中国的兴起

全文共 5472 字

+ 加入清单

大唐开元二年(714年),海内安宁。

春天在北方边境击败了突厥入寇,盛夏季节西天竺国又遣使来献方物。

在遥远的南方海滨,安南市舶使周庆立和波斯僧广造奇巧,想进献给皇帝以赞颂这番歌舞升平的景象,但当时即位才三年、正励精图治的唐玄宗却拒绝接受。

这一看起来平静的一年,却可能标志着一个重大的转移:中国的对外交通正在逐渐转向海洋

周庆立就是中国有史可考的第一位海关官员,在他之后,一个繁荣的海外贸易体系已渐渐成形。

从西域到南海

唐代的对外格局是在此前历史基础上的延续和发展。自张骞通西域以来,中国对外交通的重心长期是面向西域的陆路。

尤其在西晋覆亡之后的五胡乱华时期,大量不同文化背景的胡人操着不同的语言,沿着黄沙迷漫的丝绸之路跋涉而来,其结果不仅促成商品贸易的交流,外来文化(尤其佛教)还给中国文化开辟出全新局面。

与之相比,当时尚未全面开发的南方在三国孙吴时期才开始发展海外交通,受国力和技术所限,直至南朝被隋吞并,南方在对外开放程度上仍与北方相去甚远。

隋唐王室原本都出于北方豪族,定都长安也使他们无疑更着重放眼内陆亚洲;作为陆路丝绸之路终点的长安由此成为当时一座国际性大都市。

那时输入的外来文明大多源出印度和伊朗,而承担这一交流职能的则主要是中亚的粟特胡商。

粟特人不仅经商,由他们带来的美术、音乐等艺术也深深影响了唐人,盛唐时代也是粟特商人两三百年来在中国活动所达到的顶点。

但一种新的趋势也在此时逐渐浮现:南方的海外贸易小传统已经开始复兴。

当时闽粤一带仍被普遍视为遥远的蛮荒之地,但早在唐初武则天时期,广州已是南海边一个重要的国际商港:

"广州地际南海,每岁有昆仑乘舶,以珍物与中国交市。"(《旧唐书·王方庆传》)这里说的"昆仑",就是东南亚一带熟习水性的土著。

到天宝九年(750年)鉴真途经广州时,已看到广州海面上"有婆罗门、波斯、昆仑等舶,不知其数。并载香药珍宝,积聚如山。其舶深六七丈。狮子国、大石(食)国、骨唐国、白蛮、赤蛮等往来居住,种类极多"(《唐大和尚东征传》)。

因此,开元四年(716年)韶关人张九龄奏请开辟通往中原的大庾岭新路,以充分利用岭南对海外交通的优势:"海外诸国,日以通商,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张九龄《开大庾岭路记》)

虽然其中不无文学夸张的语气,但此路辟通为"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的大路之后,确实极大地促进了岭南与中原的联系,重塑了岭南的商路。

由此北江开始日渐繁忙,而以前通往广西的商路逐渐废弃(叶显恩等《广东航运史》),这又推动了海外贸易的发展。

文献中最早可见的中国海关官员,也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即开元二年(714年)的安南市舶使周庆立。

中唐人李肇在《唐国史补》中曾提到"南海舶,外国船也。每岁至安南、广州",虽然著作的时代略晚,但也可见安南和广州长期是南海边的著名港口。

安史之乱(755-763年)加速了这一从西域到南海的转移过程。

说来讽刺,安史之乱的两个起事者安禄山和史思明,本身都有粟特血统,但正是他们不成功的叛乱终结了粟特人在中国的活动。

在长期动荡之下,驻守西域的唐军内撤勤王,西域和河西走廊落入回鹘和吐蕃势力之手,中原势力从此绝迹于中亚长达一千年之久;

而没有了帝国维护陆路交通的安全,丝绸之路上的贸易和文化交流也就逐渐不复当年盛况,更不必说由于叛乱者的种族背景,胡人在中唐以后也遭到了中原汉人的敌视和歧视。

江淮以南的南方当时并未受战火波及,由于北方藩镇割据,唐朝中央越发依靠南方在财力和人力上的供给以支撑摇摇欲坠的帝国结构。

在安史之乱结束的广德元年(763年),唐朝正式在广州设立市舶提举司,掌征收外贸商税、检查来往船只、收购专卖品。

之所以设在广州,原因也很简单:自秦汉以来的数百年里,广州一直是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正如长安和洛阳是陆路丝绸之路的终点。

当时珠江三角洲尚未完全形成,珠江口的海面远比现在开阔,广州是一座海滨城市,也是南洋商舶到达中国的第一个港口。唐朝继续以一种世界主义(cosmopolitanism)的态度对各种各样的外来影响兼收并蓄。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唐以后大量海外珍奇如象牙、宝石、白鹦鹉等陆续从海路输入,甚至奴隶的来源也出现了转移。

早先是粟特人口贩子转运的胡人妇女,而现在则出现了南洋来的皮肤黝黑且熟识水性的昆仑奴,他们成为唐传奇中新的角色。

从8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和世界其他部分一样经历了一个"南方化"的过程:

来自南方的各种文化因素(如饮茶习俗)开始扩散和弥漫到全国,而南方的闽粤航海传统自此得以全面兴盛,逐渐取代西域通道而成为此后一千多年里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改变了中国的外贸结构和文化取向,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海外贸易网络的形成

市舶提举司在763年的正式设立标志着一个海洋中国的兴起,这本身也意味着当时的海外贸易网络已成长到不容忽视的程度。

唐代广州的海路贸易,分东西两道,东道通往日本、渤海、流求等地,但最重要的则是向西南到东南亚、印度、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波斯、阿拉伯帝国的商路,尤其是穆斯林商人。

原先承担驮运各种珍奇贩运到长安的主要是粟特、回鹘等中亚的胡商,而8世纪中叶以后到广州等地从事贸易的外商则主要是波斯和阿拉伯商人。

据说阿拉伯帝国的哈里发曼苏尔(745-775年在位)曾说:"这是底格里斯河,从这里到中国没有任何障碍,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从海上运来。"

当时曾有大量来自西亚的穆斯林人口生活在广州,建造起怀圣寺、光塔(早先被称为"蕃塔")。每年五六月间西南季风到广州时即有人登顶宣礼,并在夜间点灯(塔高达615尺),可以作为航道灯塔来导航,此后在几个世纪里都是海船从珠江口进入广州城时最高和最容易辨识的航标。

到德宗贞元十一年至十七年(795-801年)王锷任岭南节度史时,广州参与海外贸易的程度愈益加深:他曾"日发十余艇",且"周以岁时,循环不绝"(《旧唐书·王锷传》)地加入到商贸活动中去。

当时经"广州通海夷道"来贸易的国家据说不下一百个——柳宗元曾记载:抵达广州的商人"由流求诃陵,西抵大厦(夏)、康居,环水而国以百数"(《岭南节度飨军堂记》)。

晚唐时聚居在广州蕃坊的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的数量已经达到相当惊人的程度,当时广州"是商船所停集的港口,也是为中国商货与阿拉伯货荟萃的地方"。

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逐渐关闭,原本依靠转运贸易致富的中亚城市开始慢慢走向衰败。与之相反,在盛唐时还被视为蛮荒异域的东南亚一带,接过了中国与印度洋沿岸的贸易中转,许多港口因此而发展了起来。

广州远离任何一个统一政权都城的独立位置使它可以在任何时代都保持开放而不影响国家根本政策。

这又使得南方的经济愈加获得发展,因为自唐宋时代起,这些面向南洋的港口主要都集中在南方;直至清代中期,长江口以北的北方唯一兴盛的大港天津也是以国内贸易为主。

在这个海外贸易网络中,中国人逐渐占据上风并成为主要的承担者。这与此前的陆路对外贸易截然不同:

陆路贸易的承担者通常是粟特、回鹘等胡商,因为从长安到中亚、拜占庭、欧洲的道路极为漫长,许多路段地形复杂且盗匪出没,是一种不断在中间商之间分段转运的贸易,不善控制骆驼及熟习多种语言的汉人很难从事这一贸易,因此往往是游牧民族居中联系并控制相关的商路。

海上贸易却对造船、驾驶技巧等技术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且海路相对安全——它只需要一系列和平开放的港口。

在早先的陆路对外贸易中几乎没什么知名的中国商人,更别说移民国外了,而海路贸易最终却使中国人深深介入东南亚的经济结构,以及数百万中国人"下南洋"。

商队在陆地行走速度较慢,骆驼所能驮的货物重量也远不及一艘大船,而遭遇抢劫的风险却远高于海上被海盗抢劫。

因此在火车发明之前,陆路商队运输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只有非常贵重的物品才能负担得起远程陆路运输的成本。

这就是为什么古代昂贵的外国商品通常只有精英阶层才能消费,将之视为一种身份象征,其经济意义微不足道。

但海路则不同,负载重的船只反而不易沉没,空船还需要用大量石头或瓷器等压舱,因此海洋使大量笨重的大宗散货(兼有压舱和出售两重用途)也得以进行贸易交换,而这些是平民也可以消费的。

中唐以后闽粤商人将大量中国货物(瓷器、茶叶、丝绸等)运载到海外,并使东南亚等地的经济活动也为供应中国市场而组织起来,最终推动了区域性工业布局的形成。

此外,海外运输还对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等各方面提出了技术革命的要求,催生了相关科技进步。

西方学者曾用"早期全球化"(archaicglobalization)这一术语来描述中古时期这一交流网络的形成,异域货物、思想观念、文化力量等逐渐出现一个横跨各洲的联系。

那是一个多中心的全球化,中国无疑是其中的一个中心——唐朝中国不仅是这个贸易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还是其中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

全球史学者JerryBentley认为,在全球性互动中,三种主要进程(大规模移民、帝国的建立和远程贸易)具有"超越社会和文化区域疆界的重大意义",不难看出,这三者在海洋中国的时代同时在进行。

失去的机会?

现在提起唐朝,人们常常将它视为中国古代文明曾达到过的一个巅峰,而与之相连的则是一个外向、自信、开放、文化多元的形象。

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唐朝在对外交流中的行为,塑造了今天人们所感知到的"盛唐气象"。

但"巅峰"的意思是:你好不容易到达那个顶点之后,发现很难在那里长期停留,事实上唐朝也是两千年帝制中国时期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它不仅见证了辉煌、见证了变迁,也预示了此后中国对外贸易的成功与失败。

人们或许会遗憾:为何中国未能在一个国力强盛的时代,趁着转向南海的历史机遇,向一个海洋国家转型?

但事实上,如果说那是一个机会,那么,这是一个必然会失去的机会。

唐代海路贸易确实催生了一个颇有希望的"海洋中国",然而这种繁荣,与西欧海洋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仅具有表面上的相似,而其背后运作机制则大异其趣。

长距离的海洋贸易,在技术条件简陋的时代,是风险极高的行业。一旦有一批货物在海上沉没,普通商人大多就此破产。

因此古代诸文明中,无论是埃及、苏美尔、中国,最初都是神庙或宫廷垄断海外贸易——也只有这样财力雄厚的机构才能消费这些特殊商品。

在中国,自秦汉以降,皇帝一直竭力垄断对海外的贸易,早在西汉就有宦官代表皇帝去海外采购珠宝异物,所获利润也归皇帝的个人财库少府,而不列入国家税收。

现代人出于一种观念的回溯,常把唐代设立的提举市舶司视为中国最早的海关机构,但必须记住的是:它远非现代意义上的海关。

唐代向海外贸易征收的市舶税,实际上均由宦官主管;也就是说,海外贸易的繁荣,最终获得好处的仅是皇帝个人。

中国第一任海关官员周庆立之所以出现在《旧唐书·玄宗本纪》中,就是因为他和波斯人"广造奇巧,将以进内"——换言之,搜罗各种海外珍奇,想献给皇帝博取其欢心,以至于这种蛊惑皇帝的行为引起正直大臣的不满。

研究海洋中国及东南亚贸易的史学家王赓武在《南海贸易与南洋华人》中指出:"市舶使都是由中央政府任命""往往独立于地方当局之外,并由宦官控制"。

这一内廷宦官主导海外贸易的传统一直沿袭到郑和时代都没有变化过。在这种情况下,海外贸易和政治合法性和皇帝私人财库密切相关,却不能增加国家财政层面的财富。

这并不是一种企业行为和商品经济,从中是绝无可能萌生出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的,更别说使整个国家向海洋国家转型了。

如果当时能向一个海洋国家转型,那必须有一个高度活跃的民间海外贸易为基础,并把整个国家当做一个贸易公司来经营(正如威尼斯、荷兰之所为),但这在唐代是根本不可能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唐代的官方海外贸易毫无意义,它至少提高了远程贸易量,而这本身也标志着跨文化互动规模的增长。

但我们应当清楚地意识到:唐代的"开放"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开放",它和历代一样严格限制内部居民流动:

行旅往来于道路河川咽喉之地都要查验官府签发的通行证,更不许居民私自出国(所以玄奘和鉴真两位大师按唐代法律都属于非法出境);它也屡次禁止民间参与海外贸易,只是闽粤一带天高皇帝远,这一禁令收效甚微。

东南沿海的海外贸易能得以逐渐兴盛,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它们远离国家权力中心的边缘位置,这使得当地社会能打破官方垄断的企图,灵活地自我调整以加入到海洋贸易的活动中去,但代价则是他们的活动常常无法得到官方的支持。

这有点类似《东南亚贸易时代》中所提到的东南亚在17世纪的悲剧:

由于权力和贸易密不可分,统治者和大臣不容许一个拥有自己声音的、独立于宫廷之外的大商人阶层存在,加上西方列强的竞争和打击,遂使当地无法向一个开放的贸易体系转型。

应该说,中国并不曾"失去"那个机会,因为它并不曾有过——至少在唐代是如此。然而理解这一历史,则不失为中国人一个反思的契机。

12

唐代主要的对外交通路线

八世纪前中叶,唐朝与七十余个国家有外交往来。唐贞元年间,宰相贾耽在《海内华夷图》记录了几条主要的对外交通路线:

一、营州(今辽宁朝阳)入安东(今辽东)道;二、登州(今山东烟台)海行入高丽渤海;

三、夏州(今陕北横山)塞外通大同云中(今山西大同)道;

四、中受降城(今内蒙古包头)入回鹘道;

五、安西入西域道;

六、安南(今越南河内)通天竺道;

七、广州通海夷道。

其中第七道"广州通海夷道"海洋航道始于广州,沿着传统的南中国海海路,穿越南海、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波斯湾。

如果沿波斯湾西海岸航行,出霍尔木兹海峡后,可以进入阿曼湾、亚丁湾和东非海岸,途经九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航期近百天,是八九世纪世界最长的远洋航线,也是东西方最重要的海上交通线。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万千气象宋代社会风貌

1.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由于士大夫的提倡,妇女缠足。

2.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为多;南宋多吃鱼肉。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

3.宋代缺马,人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达官贵人乘轿出行。那时交通比较发达,“邸店如云屯”,形容旅店业的兴旺。

4.随着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栏”。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5.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最为重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一、安史之乱

1、背景:

(1)唐玄宗统治后期(年号"天宝"),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贤,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

(2)各地的节度使(地方最高军政长官)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

(3)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2、爆发:755年-763年(共8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3、概况:安史叛军攻占洛阳、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被拥为帝。最终于763年被平定。

4、影响: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一)黄巢起义

(1)背景

唐朝后期,统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越来越严重,相互之间发生兼并战争,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人民生活困苦,无以为生。

(2)过程:起义军在黄巢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建立政权。

(3)结果:朱温投唐,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了黄巢起义

(4)影响:给唐朝的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二)唐朝灭亡

907年,朱温建立后粱政权,唐朝灭亡。从此历史进入了分裂的五代十国时代。

三、五代十国的更迭(dié)与分立

1、五代十国:唐朝灭亡后,在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而南方地区则出现的吴、南唐、吴越等九个政权,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2、表现: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

3、评价: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历史答题规律

全文共 1772 字

+ 加入清单

政治经济、思想科技文化

古代中国

1、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

一个核心:王权。

两种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

三个特点:周王是天下共主,地方建立诸侯国(分封制);依据血缘的亲疏,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

2、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认识

一个集中:即所有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

两对矛盾: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三个趋势:即分相权集皇权,形成君主专制;分散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形成中央集权;对思想控制日益加强的趋势。

四个发展阶段:秦汉确立发展——隋唐完善——宋元加强——明清强化。

3、选官和监察制度

一个根本目的:强化皇权统治。

两个层面:选拔官吏和监察百官。

三个趋势: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演变为学识才能;选拔方式由推荐演变为考试选拔;选拔形式日趋严密,趋向制度化。

4、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1)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模式。

(2)精耕细作是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3)铁犁牛耕是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5、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个政策:重农抑商。

两个方面:商业发展与商人地位。

三大特点:商人社会地位低,商业发展艰难曲折;受制于农业的发展;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减弱。

四段历程:春秋战国(官府垄断局面被打破,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出现)——秦汉隋唐(重农抑商政策;坊市严格分开,对外贸易发展)——宋元(商业经济繁荣;坊市界限打破;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清(城镇商业发展;出现商帮;闭关锁国)。

6、影响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

(1)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束缚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2)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专卖制度,对民营商业课以重税,影响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的积累和国内市场的扩大。

(3)长期以来抑商和歧视商人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4)严格限制对外贸易的“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7、明清时期对外贸易性质、政策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是政府与外国进行的朝贡贸易,目的不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的,主要是加强友好往来。

往往遵循“厚往薄来”的原则和采取“倍偿其价”的方法,政府在贸易中增加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影响了中外贸易的持续发展。

(2)明清时期对外贸易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限制了民间对外贸易的发展;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影响了中国社会向近代的转型。

8、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演变

(1)诸子百家思想观点:

①儒家推崇“人治”,提倡“礼治”或“德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

②法家提倡“法治”,崇尚“以法治国”,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③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和民心。秦汉以后统治者的修养生息政策正是这种治国思想的体现。

(2)演变: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封建统治思想在不同时期分别吸收了墨、儒、道、法各家的思想主张,虽被采纳的程度有所不同。

但从总体来看,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取二者之长、弃各自之短,逐步形成了德法兼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①秦统一中国后,采用了法家的主张,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②西汉初年,先后采用了儒家的“仁政”、道家“无为而治”和墨家节俭的思想。

③西汉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现了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统”,使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正式形成了“外儒内法,剂之以道”的治国模式。

④汉代以后,道家思想仍然受到重视,逐渐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如宋明理学;隋唐科举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墨家“选贤举能”的思想。

9、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1)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2)在科技应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大型的工程需要,缺乏将科技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意识。

(3)我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影响深远。

10、古代文学艺术发展的趋势和原因

(1)趋势:日趋平民化、世俗化,反封建意识增强。

(2)原因:封建专制统治加强;商品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清初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生产很快得到恢复,并有了较大的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二、手工业的发展

手工业:清朝前期,丝织业、棉织业、印染业、矿冶业、制瓷业、制糖业、制茶业等手工业都有很大的发展。当时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其中有些颇具规模,如江宁(今江苏南京)著名的机户李扁担、李东阳等。

三、商业的发展

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陆路和水运的商旅往来频繁,各地的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吴江县盛泽镇--"舟楫塞港,街道肩摩"

湖北汉口镇--"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

江苏苏州--"十万烟火""甲于天下""地段千金"

山西晋商、安徽徽商,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人口的增长

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1/3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全文共 763 字

+ 加入清单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措施)

政治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大一统。

思想文化:继续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荷兰侵占台湾(1624年)

2、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据了达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统一台湾

1683年,清军打败郑氏,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4、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用所学的史实证明郑成功的话"台湾一向属于中国"P93)

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去琉球。元朝设澎湖巡检司,专门管理澎湖列岛和琉球;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达赖喇嘛"称号

"康熙帝:册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

"雍正帝:1727年始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四、巩固西北边疆

回部:在我国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维吾尔等族人民,由于他们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清代把这个地区称为"回部"。

1、康熙帝时:

噶(gā)尔丹发动叛乱,康熙帝三征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

2、乾隆帝时

乾隆帝经过两年平定了回部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辖。

五、清朝的疆域

西跨葱岭,西北至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南至南海诸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隋朝的贡献及教训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1)贡献:①隋朝在前一时期民族融合和南北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重新实现了国家统一。②隋朝在借鉴前代的制度的基础上,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对唐朝及以后的历代王朝产生了重要影响。③隋朝开凿的大运河,促进了运河沿岸城市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南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巩固了国家统一。④隋朝经济的繁荣和国力的强盛,开启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

(2)教训:①由于隋炀帝的暴政激化了阶级矛盾,隋朝在农民起义的大风暴中覆亡,其教训为唐初统治者所接受,促进了唐朝前期的繁荣。②统治者应认识到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人民丰衣足食,生活富裕,国家的政权才能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科举制的创立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科举制的创立

1.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3.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三位重要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4.科举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废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金与南宋的对峙

全文共 427 字

+ 加入清单

一、金的建立(女真族)

1、11世纪末,完颜部的阿骨打进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

2、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都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史称金太祖。

3、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颁行女真文字,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二、金灭辽及北宋

1、1125年,金灭辽。

2、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金灭北宋。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北宋灭亡后,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宋高宗),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

2、岳飞抗金: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南宋初年,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但岳飞被宋高宗和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3、南宋和金的对峙

(1)宋金和议:岳飞被杀害后,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2)宋金后来状况: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今北京)。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狗尾续貂

全文共 4559 字

+ 加入清单

赵王司马伦(?-301),字子彝,司马懿第九子,即司马昭、司马亮之弟。司马伦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晋书》记载他"无学,不知书",基本上没有什么文化。一向标榜儒学的司马懿,居然有个没读过书的儿子,司马伦确实可以说是家族中的奇葩。论才略,司马伦不但与哥哥司马师、司马昭相去甚远,简直连司马亮都不如。不读书、没文化,本来也不算过错,但司马伦贪财嗜利,已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曾看中了皇帝的御裘,竟然指使散骑将刘缉收买工所官员盗窃御裘,盗窃宫中御用物品属于"大不敬"的严重犯罪,案发后,刘缉被廷尉处以弃市之刑,司马伦本应与刘缉同罪,即使依律议亲议贵,也要减等处理,但晋武帝下诏赦免,才保住了性命。

这样品格低下、贪婪得可笑的人,又加上这一条前科,本应远离权力核心、永不叙用才对,可晋武帝坚持贯彻"厚待宗室"的方针,仍然让他"之国,行东中郎将、宣威将军",继而又改封赵王,迁平北将军、督邺城守事,进安北将军。再迁,为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镇关中。然而以当时关中形势之复杂,岂是司马伦这种人所能镇得住的?果然,不数年,司马伦在关中"刑赏失中",导致羌氐反叛,又宠信"嬖人"(同性恋者)孙秀,与雍州刺史解系争兵权,致使关中大乱。在朝廷执政的张华等人不好直接处理司马伦,只得采取明升暗降的办法,任命司马伦为车骑将军、太子太傅,把他调回洛阳。

按西晋官制,车骑将军非外镇者不掌兵,一般也不参预朝政,除非兼任侍中或录尚书事。而太子太傅,更是地位尊崇而悠游无事的闲职。司马伦在洛阳实际处于被架空的地位,但他并不甘心失去权力,在孙秀的策划之下,他想方设法巴结贾模、郭彰,取得了贾皇后的信任。在贾皇后的支持下,司马伦向张华、裴頠提出担任尚书令或录尚书事的要求,但张华和裴頠都了解司马伦的底细,深知此人不可大任,遂坚决不允。司马伦由此与两人结下怨仇。

贾皇后与皇太子司马遹不和,设计诬陷司马遹谋逆,废遹为庶人,幽于许昌宫。太子被废,群情激愤,局势动荡。为防变化,贾皇后遂以其所亲信的司马伦以车骑将军兼领右军将军。右军将军是统率禁军的要职,按晋朝的体制,崇宗室而抑外戚,贾氏一族不便直接领兵,而赵王司马伦作为宗室近亲,掌握禁军就不易引起非议。于是司马伦咸鱼翻身,一跃又成了实权人物。

然而,禁军当中有很多军官是同情皇太子的。曾经服侍东宫的左卫司马督司马雅、常从督许超、殿中中郎士猗密谋以兵入宫废贾皇后、复太子,他们本打算奉张华、裴頠为首,但考虑到两人安于现状,难图非常之谋,而司马伦为人贪冒,又新执兵权,似可借以济事。他们通过孙秀向司马伦传达了意图,司马伦是愚昧无知的人,听孙秀一蛊惑,脑子一热,马上就答应下来了。在孙秀的活动布置下,梁王司马肜等宗室诸王,以及通事令史张林、殿中侍御史殷浑、右卫司马督路始、华林令骆休都参与起事,这些人都是在宫中任职的内朝官,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宫中做内应。

但在谋划过程中,孙秀考虑到太子聪明、刚猛、有大志,他若复位,对司马伦未必有利。于是,司马伦一伙经过商议,得出一条毒计:先让贾皇后杀太子、然后再以为太子报仇为名废黜皇后。他们故意向贾皇后透露有人企图拥立太子谋反的消息,贾皇后派人出宫听察,果然有所风闻,司马伦、孙秀则乘机进言,劝贾皇后早除太子,以绝众人之望。贾皇后忌恨太子已久,司马伦的支持似乎增强了她的信心,她立即让太医令程据配制毒药,遣黄门孙虑持药至许昌杀太子。太子知是毒药,拒不肯服,孙虑竟以药杵将太子捶死。

太子一死,司马伦、孙秀立即开始反噬贾后一党。孙秀联络了右卫佽飞督闾和,约好在四月三日丙夜,以鼓声为号,开城门引外兵入城。至期,司马伦矫诏敕三部司马:"中宫等杀吾太子,今使车骑入废中宫。汝等皆当从命,赐爵关中侯。不从,诛三族。"禁军中同情太子、厌恶贾后者甚多,于是纷纷响应。

司马伦驻扎城南,遣翊军校尉、齐王司马冏率三部司马百余人撞破宫门拘捕贾皇后,而内应的华林令骆休则将白痴皇帝转移到了东堂,以诏书召来贾谧,当场诛杀。

司马冏径直进入后宫见到贾皇后,贾后大惊曰:"你来干什么?"

司马冏答:"奉诏,抓你。"

一贯骄横的贾皇后临死仍撑一口硬气:"诏书都是从我这里发出去的,你哪里来的诏书?"

司马冏当然不会和她纠缠这个问题,直接动手抓人。贾皇后逃到楼上,遥呼晋惠帝:"陛下废了我,就等于废掉了自己啊。"她倒是预见到了局势的未来发展,可惜已晚。

司马冏带兵追至楼上,贾皇后问:"起事者是谁?"

司马冏直言不讳:"梁王、赵王。"

贾皇后感叹:"系狗当系颈,今反系其尾,对赵王这条恶狗,给他兵权是我最大的错误!"

然而悔之已晚,她被宣布废为庶人,幽禁于建始殿。

在宫中做内应的张林等人已掌控了局面,他们立即部署,召集中书监、侍中、黄门侍郎、八坐尚书连夜入宫,起草诏书废皇后,抓捕张华、裴頠、解系、解结等与司马伦对立者,诸尚书开始怀疑有诈,尚书郎师景要求出示惠帝的手诏,张林等人立即杀掉师景,吓得众人不敢再说话,只得照办。张华等人遂被执至殿前斩杀。

张华本是有才华的人,他好静不喜变,如果生于平世,足为良相,但他看不清混乱诡秘的政局发展,在军阀与政客的步步进逼之下,最终只能落到身死家灭的地步。

裴頠曾与张华密谋废贾皇后、改立谢淑妃,但张华认为,只要裴頠与贾模跟贾皇后讲明利害,"则天下尚未至于乱,吾曹得以优游卒岁而已。"若在太平时节,这种无所作为也许不失为一种治国之道,但在当时风云激荡的局面下,阴谋家们紧锣密鼓的策划已不容许张华有"优游卒岁"的时间。

太子被废时,张华不能保全太子,其少子张韪劝张华逊位以避祸,张华不肯,仍然"静以待之",终于罹难。

死前,张华质问张林:"你要杀害忠臣吗?"

张林反唇相讥:"你当宰相,眼看着太子被废,却无所作为,这算哪门子的忠臣?"

张华辩解说:"当时我上书皇帝皇后,反对废太子,言之凿凿,不信你可以到内廷的档案室去查,我上的奏章肯定还有存档。"

张林冷言反问:"你作为宰相,说的话皇帝已不听了,难道不该立刻滚蛋吗?还有脸继续赖在这个位子上?"

张华终于无言以对,遂就戮。

史上对张华褒贬不一。还是《晋书》评论得好,一句"忠于乱世,自古为难",道尽了集于张华一身的种种矛盾与无奈。

赵王司马伦执掌朝政,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端门之上,遣尚书和郁持节将已被废黜的贾皇后送至金墉城囚禁,同时诛杀参与陷害、谋杀太子的刘振、董猛、程据、孙虑等人,其他因被认定为贾皇后及张华同党而免职的官员不计其数。

杀人立威之后,司马伦称诏大赦天下,自封为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相国、侍中,置府兵万人,"一依宣、文辅魏故事"。所谓"一依宣、文辅魏故事",就是模仿司马懿、司马昭在曹魏辅政的先例,司马伦实际上已经公开宣布了他准备篡位的野心。

司马伦一向昏聩无谋,大计其实皆出自孙秀。司马伦为相国,实际上是孙秀执政,"秀之威权振于朝廷,天下皆事秀而无求于伦"。孙秀出身贫贱,与诸士族名士颇不和,当时享有盛望的游灏、李迈,以及后世极为知名的石崇、潘岳,都在此时被孙秀以各种理由杀害。孙秀不能拉拢在当时社会上拥有众多资源和极大支配力的士族官僚集团,是他的一大失策。一时之间,这个西晋王朝赖以立国的官僚士大夫集团已对司马伦、孙秀一伙离心离德,这就为将来局势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司马伦和孙秀的肆意妄为,在宗室之中也引起了不满,淮南王司马允、齐王司马冏都"内怀不平"。孙秀有他的办法,他让司马冏出镇许昌,使其离开权力核心,又任命司马允为太尉,意在夺去司马允担任的统率禁军的中护军一职。司马冏愤愤不平地离开了,但司马允就没这么好对付。

司马允一向性情沉毅,在禁军中很有威望,他看出司马伦早有野心,一直暗中准备着。当被任命为太尉时,司马允"称疾不拜",拒绝了这一任命。孙秀派御史刘机来逼司马允,准备接管司马允的部属,并指控司马允"拒诏"、"大逆不敬"等罪名,司马允接过刘机的"诏书",仔细一看,是孙秀的笔迹,大怒,当场要杀刘机,刘机赶紧逃跑,手下则全被司马允杀掉。

司马允率领他的淮南国兵以及帐下七百余人,前往讨伐司马伦,一路大呼:"赵王反,淮南王将讨之!从者左袒!"归之者甚众。本来司马允打算先到皇宫控制惠帝,但尚书左丞王舆是司马伦的人,他一看势头不对,赶紧命人关闭了宫门。司马允是临时决定起事,没有准备攻城器械,无法进入皇宫,只得掉头直接攻打司马伦的相府。

司马允的淮南兵都是奇才剑士、江湖侠客,人数不多、但战斗力很强,司马伦自发府兵拒战,大败,一时死者千余人。这时,太子左率陈徽带着东宫兵来支援司马允,在承华门布阵,往相府内射箭,箭如雨集,几乎将司马伦射死。司马伦和手下官属都跑到大树下躲箭,每棵树上中箭数百。

双方从早上辰时打到下午未时,司马允虽然占据优势,但无法攻破相府门墙,未能取得压倒性胜利。陈徽的哥哥陈淮,在宫中任中书令,他想帮弟弟一把,就派司马督护伏胤率骑兵四百持白虎幡前往解斗,为司马允争取时间。但司马伦的儿子、淮阴王司马虔此时任侍中,也在宫中,他偷偷找到伏胤,约以富贵,策反了伏胤。伏胤来到司马允阵前,诈称"有诏助淮南王",司马允不知是计,将伏胤迎入,结果被伏胤所杀,司马允之子秦王司马郁、汉王司马迪皆被杀,受牵连被灭族者数千人。

除掉了淮南王,司马伦自加九锡,增封五万户,其诸子皆统领禁军,又增相府兵为二万人,实为三万,兵力已超过了宫中的宿卫禁军。又制造舆论,使牙门赵奉诈为司马懿降语,命司马伦早入西宫,又在芒山立宣帝庙,为赵王佐助。

布置妥当后,司马伦就急着动手了。他让散骑常侍、义阳王司马威兼任侍中,伪造了禅让的诏书。按照程序,司马伦假惺惺地推让不受。于是宗室诸侯、公卿大臣纷纷盛称天文符瑞以劝进,司马伦这才欣然接受。

王舆、司马雅等率甲士入殿,告谕三部司马,示以威赏。迫于形势,诸军皆不敢违命。当夜,张林等以兵屯守诸门,司马威与骆休入宫逼夺晋惠帝的天子玺绶,以云母车载晋惠帝至金墉城幽禁,内外群官则以乘舆法驾至相府迎接司马伦。司马伦带着五千兵马,从端门入宫,登太极殿,尚书令满奋、尚书仆射崔随等向司马伦进献玺绶,于是僭即帝位,大赦,改元建始。司马伦诸子皆封大郡为王、居要职,孙秀为侍中、中书监、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其余党羽也都登卿将之位,一时封赏极滥,贤良方正、秀才、孝廉等各种考试都免试,太学生年十六以上及在学二十年,皆署为官吏,郡县令长在职者,皆封侯。再加上孙秀往往自书青纸为诏,朝令夕改,百官转易如流,超阶越次者,不可胜数。当时公卿朝服之冠以貂尾为饰,封官太多,貂尾不够用,只得以狗尾充数,时谚谓:"貂不足,狗尾续。"

一直支持司马伦并立有"大功"的张林,受封为卫将军,但却未能开府。古代的中央官署都是集中在皇城办公,开府意味着在皇城之外有独立的官署,权力更大,还可以自行任命属官,是给予极少数重臣的特权。张林以卫将军的职务,按理说还不够开府的资格,不开府也很正常,但张林自认为功劳大,对此颇有怨言。张林归咎于孙秀,就写信给司马伦的"太子"司马晇,诉说孙秀专权,扰乱朝廷,可一时诛之,司马晇把信交给司马伦,司马伦是个没主意的人,他竟然拿信给孙秀看,孙秀立即劝司马伦杀张林,于是司马伦大会宗室,召孙秀、张林、王舆等人俱来,收张林,夷其三族。

晋惠帝被"尊"为太上皇,囚所金墉城则改为永昌宫,皇太孙司马臧改封为濮阳王。但没过多久,司马臧就被毒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伐无道,诛暴君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秦始皇的暴政

秦统一后,虽然采取了一些促进社会发展的措施,但是,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对人民的无限搜刮,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了新的灾难,使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直接矛盾日益激化。

(1)秦始皇对农民的统治和剥削是非常残酷的。田租、口赋、徭役和兵役是压在农民头上的沉重负担。

(2)秦始皇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阿房宫和巨大的骊山墓,每年役使七十多万犯人和奴隶。繁重的徭役使成千上万的农民脱离生产,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3)对人民的严刑峻法,劳动人民稍有反抗,就会遭到残酷的镇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奴隶制王朝

全文共 551 字

+ 加入清单

一、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云南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生活的时间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最早使用天然火。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6000多年前,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已栽培了水稻,5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半坡人已栽培了世界上最早的粟和蔬菜。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1、约公元前21世纪,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这表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

2、约公元前16世纪,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

3、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2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4、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

5、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秦时实行中央集权制。唐三省六部制,唐朝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元朝的中央和地方机构:中央实行一省制:元朝废除三省,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同时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地方实行行省制: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收复台湾抗击沙俄

1.明朝后期(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了我国宝岛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兵进入台湾,1662年初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台湾设置府县,加强管理。

2.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3.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布楚修建城堡。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击毙侵略军头目托尔布津,沙俄军队被迫投降。

4.1689年中俄双方代表在尼布楚进行谈判,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文化常识大全

全文共 1519 字

+ 加入清单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全文共 565 字

+ 加入清单

1.人类从何而来?人类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

2.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3.我国境内的最早的古人类是什么人?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位于长江流域。

4.元谋人的生产生活特征:已经知道制造工具,会使用火。

5.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

6.北京人的生活时间、地点、发现时间、体质特征?

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发现于1921年,体质上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位于黄河流域。

7.北京人的生活生产特征:①工具:使用打制石器,②生活:过着群体生活,共同劳动,③会用火,会保存火种。

8.北京人遗址的地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9.意义: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10.火对原始人类有什么用途和意义?

用途: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改善生存条件

意义: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11.什么是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处于什么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就是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就处于旧石器时代,也就是原始社会早期。

知识拓展: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2.距今约3万年3.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4.掌握钻孔技术和磨制技术5.有了审美观念6.已会人工取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知识点1西晋的建立

西晋的建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他就是晋武帝。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知识点2八王之乱

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在洛阳一带展开长达16年的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_",西晋从此衰落。幸存的中原人口纷纷逃往南方,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知识点3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原来生活在西北的氐族和羌族,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匈奴族和羯族,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鲜卑族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

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兴办学校,提倡儒学,缓和了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统一民族国家巩固

1.顺治帝接见西藏的佛教首领达赖五世赐予“达赖喇嘛”封号、康熙帝赐予另一个位西藏佛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

2.1727年,清朝开始设置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达赖和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中央政府批准。

3.乾隆帝时下令调兵讨伐回部上层贵族小和卓与大和卓。清朝在新疆设置伊犁将军,对整个新疆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

5.清朝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南至南海诸岛。清朝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唐朝外交政策

全文共 356 字

+ 加入清单

1、表现:

(1)中日交流:

①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长安,学习唐朝文化(特点:次数多、规模大、素质高)。

②唐玄宗统治时期,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③日本文化受唐朝影响的表现:

A、仿效唐朝的制度进行改革(大化改新);

B、日本参考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

C、日本建筑、风俗、饮食、服饰等方面受唐朝的影响。

(2)中印交流:

玄奘西行天竺。带回大量佛经,并翻译佛经,写出《大唐西域记》一书,该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2、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在深度、广度和层次性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3、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1)唐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昌盛,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

(2)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交往政策

(3)由于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因此,外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