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科举

科举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科举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科举问题。

分享

浏览

2205

文章

68

古代科举考试中殿试的第三名叫什么

全文共 171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科举考试殿试的第三名叫做“探花”。

“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在唐代的科举时就已经出现。北宋开宝六年,宋太祖正式建立殿试制度,即于礼部试之后,皇帝再次亲试进士,并确定名次。开宝八年,礼部试和殿试分别放榜,标志着三级考试制度正式确立,“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

展开阅读全文

古代科举考试第二名叫什么

全文共 365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科举考试第二名叫榜眼。科举考试的前三名分别叫做状元、榜眼、探花。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二百余年。科举制度的主要考试都是定期的举行的,唐朝科举与宋初科举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时期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是封建时代所能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它扩展了封建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特别是唐宋时期,科举制度之初,显示出生气勃勃的进步性,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代。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展开阅读全文

古代科举考试的前三名叫什么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科举考试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

状元:在唐朝,举人赴京都需要给礼部投状,所以把第一名称为状元。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经历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光绪31年废除,中状元的人被称为“大魁天下”,是科举中最高的荣誉。

榜眼:在科举制度中的殿试中,取进士考试第二名的称号,和状元、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探花:在中国科举考试中取得第三名的进士称号,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是在北宋晚期。

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是封建时代所采取的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形式,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

展开阅读全文

科举考试第三名叫什么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探花。

在古代时乡试考中后被称为举人,第一名被称为解元。会试取中后被称为贡士,第一名被称为会元。紶试取中后统称为进士,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创建于隋朝,自隋唐科举制度确立以来,平民通过读书考试获取入仕机会,基本就是靠科举。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应为开皇七年(587年),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

隋炀帝大业三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叫试策。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变化有过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展开阅读全文

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科举制度分为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探花、榜眼、状元八个等级。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它取代了曾经的九品中正等制度,改变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下面就来说说科举制度分哪几个等级。

详细内容

1

科举是我国古代首创的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2

科举制度分为童生、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探花、榜眼、状元八个等级。

3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

4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展开阅读全文

古人科举考试第一二三名各叫什么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科举制度是中国及受中国影响的周边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古人科举考试第一二三名各叫状元、榜眼、探花。

大家都知道科举制度是古代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就像现在的高考一样,是通过考试的形式。那么下面咱们来说说古人科举考试第一二三名各叫什么。

详细内容

1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榜眼是中国科举制度中在殿试中,取得进士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举子的称谓。在唐代的科举时就已经出现。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时至今日,探花的称呼仍历久不衰。

2

状元

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

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

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第二至五名为经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3

鼎甲

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

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

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

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展开阅读全文

清朝科举改革主要特点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清代的科举制与明代的基本相同,1.沿用八股取士,2.科举制度弊病日益显现,徇私舞弊严重,3.科举考试日益衰落。不过,有一个很显眼的特点就是科举制真的很公平。

清朝科举改革之前

明代科举制进入鼎盛时期,确立了八股取士制,统治者高度重视科举,考试分为

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这一程序直到1905年才被废除。

第二,八股文的诞生和流行 ,预示着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开始走向僵化和没落,也标志着封建社会开始走向衰落。

第三,学校教育,纳入科举体系,主张科举必由学校,只有接受学校教育,取得出身的学子,才有资格参加科举,从此学校教育与科学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

清朝科举改革后

清代的科举制与明代的基本相同,特点就是依旧沿用八股取士,科举制度弊病日益显现,徇私舞弊严重,科举考试日益衰落。

从公平公正性上来说,科举制真的很公平。清沿明制,一年举行岁试,后一年举行科试,再后一年举行乡试,三年一循环。

展开阅读全文

古代科举考试中的贡士和进士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科举制度,大致可以分为6级,依次是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而通过后由高到低排名依次是状元、榜眼、探花、进士贡士、举人、秀才,很多人不知道这些名称的区别,接下来给大家详细说一下贡士和进士的区别。

贡士:

会试录取的人称之为贡士,在明清两代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因由礼部主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又称礼闱,考三场,每场三日,考试通过者成为贡士。

进士: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新自主持,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

贡士和进士的区别主要是考试方式不同,贡士参加的是会试,进士参加的是殿试,可以把两者区分开来。

展开阅读全文

科举制度始于什么朝代科举制度始于哪一年

全文共 650 字

+ 加入清单

科举考试是从隋朝开始,创建人为隋文帝杨坚。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一直到清朝光绪31年结束。在整个过程中历经将近1300多年。

科举考试的起始

科举制度是指古代读书人去参加人才选拔的一种制度,是历朝封建皇朝挑选官吏的制度。由于选择分科趋势被称之为科举,是在南北朝时期萌发,伴随着氏族门阀的衰落。魏晋朝以前的门第九品中正制已经没有办法继续实行下去。真正的创建时间是隋朝,贫民朋友可以通过读书考试的机会进入到仕途。隋文帝在登上皇位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度,决定诏举“贤良”。

科举考试的改革

宋代的科举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朝一直以来重文轻武,这就导致后期玄关过于泛滥。相比之下,宋代的科目要比唐代减少很多,其中进士科还是比较受到重视的,因此宋人将进士科直接称之宰相科。宋代的科举制度逐渐放宽录取的范围,由于扩大录取的范围,名额将成倍的增长,唐代在录取进士时每一次都只是20人到30人。宋朝开始确立三年一次的考试,宋朝初期只有两级考试,一个是各州举行,一个是礼部举行。宋英宗时期开始变成三年一次,每一年的秋天都要考试,在第2年的春天礼部重新进行考试。

科举考试的特点

科目比较多,一般注重有诗词歌赋。唐代科举有一个显著的特征,是进士科慢慢的崛起,成为世子出生人士的一大主要途径。在唐代,人们都会趋向于诗词歌赋,另外这些参加考试者可将自己的文学创作直接编成文卷投献给当时的达官贵人,希望可以得到赏识推荐。殿试策论因时间限制等一系列的原因,大部分情况下文采都只是一般,不过作为文学体裁,其中也有一些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和珅为官时有3不贪 不贪科举钱 不贪赈灾钱 而第三点更显高明

全文共 985 字

+ 加入清单

不贪办不成的事的钱。在清朝历史中,和珅作为一个备受争议的政治人物,其贪污和权谋一直备受关注。尽管他在朝堂上崭露头角,却也因其贪腐行为令人愤怒。然而,和珅的政治生涯中却存在着一些他不会贪污的“三种钱财”,其中的高明之处值得一探究竟。

一、和珅的政治崛起

和珅的政治生涯并非一帆风顺,早期他属于官宦世家,但在年幼时失去双亲。在老仆人的照顾下,他努力学习,希望能通过科举考取功名。然而,一次次的考试失败并未打消他的雄心壮志。

他与亲家孙氏的婚姻将他引入政治的大门,借助岳父的权力,他逐步晋升。和珅展现出多语言能力和才华,赢得乾隆皇帝的欣赏,随之进入皇宫,其政治生涯因此得以崛起。

二、权力的腐化与贪污的滋生

虽然和珅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贪欲逐渐暴露出来。在处理官务时,他对一些事情显得刚正不阿,但也因此引起不少人的不满。其他朝臣纷纷向乾隆皇帝控诉,使得和珅在朝堂上颇受排挤。

在审理了一个贪污案后,和珅的贪欲开始膨胀。本应处理案件的他,竟然将一部分财产扣留,并从皇帝处获取赏赐,此举引发了他对财富的无尽欲望。这成为了他转变为“贪官”的导火索。

三、贪污的渠道与手段

和珅的贪污手段多种多样,其中一项重要的手段就是“议罪银”制度。官员犯错后,只需支付一定数额的钱财,即可免于惩罚。这一制度使得许多官员主动送钱,而和珅成了金钱的“中转站”。此外,和珅还掌握着海外贸易的权力,他作为“外交大臣”,通过发放商人的贸易证书,牵涉其中的巨额利润成为他的另一个贪污渠道。

四、和珅的“三不贪”

尽管和珅在贪污上肆无忌惮,但有三种钱财他却很少触碰。首先,他不贪科举钱,不干涉科举士子的进步机会,这种原则使得他在士人中的形象相对正面。其次,他不贪赈灾的钱,不侵占用于救灾的款项,保障老百姓的利益。最重要的是,他不贪办不成的事的钱。这一点显示了他的政治智慧,他明白办不成的事情并不值得贪。

五、权谋与崩溃

尽管和珅在政治舞台上游刃有余,但贪污和权谋的道路最终导致了他的崩溃。尽管他绕开了一些钱财,但他的贪婪举止令人难以忍受。在嘉庆皇帝的审查下,他的家产被查抄,其贪污的惊人数额暴露无遗。

和珅的政治生涯表现出一个矛盾:他既是政治智者,又是道德败坏的贪官。尽管他的一些原则显得高明,但贪污的行为使得他无法逃脱道德和历史的谴责。他的故事提醒我们,权力和财富并非绝对,只有廉洁正直的品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鲁迅的爷爷科举舞弊怎么回事?为何光绪放过他了?

全文共 2434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都知道,鲁迅的本名是周树人,鲁迅只是他的笔名,他现实当中姓周,他的家人、祖上、后代自然也是姓周的。而鲁迅的爷爷明宏伟周介孚,是清朝时期的人物了,但周介孚曾经在参加科举的时候舞弊,我们知道这种行为一旦被发现,必然是最严重的惩罚,自己的一生都会没有任何希望,甚至会被斩首。然而周介孚舞弊,最终却并没有被杀头,这是为什么?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周介孚简介

周介孚(1838-1904),名致福,又名福清,字震生,介孚,号梅仙。浙江绍兴人,生于1838年1月22日,1867年中举人,1871年进士,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江西金溪知县、内阁中书。鲁迅祖父。

1893年回乡发生科场行贿案,被光绪皇帝钦定为“斩监候”,周介孚因此坐了八年牢。1901年被释放回家,1904年7月逝世。

诞生于浙江绍兴,二十九岁(1867年)考中举人,三十三岁(1871年)考中进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散馆”,奉旨任江西金溪知县。戴了三年多县老爷的乌纱后,因与上级不和,1878年被弹劾免职。1879年经李慈铭指点,“卖田捐官”,以后一直在京候补,直到1888年才得了个内阁中书的实职。1893年因母丧丁忧回乡,发生了科场行贿案,被光绪皇帝钦定为“斩监候”,从此就坐了八个年头的牢。1901年被释放回家,又活了三年多,于1904年7月逝世,享年六十有七。2、周介孚作弊是怎么回事

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鲁迅的曾祖母病故,在京城当“内阁中书”的周福清闻讯赶回绍兴故里奔丧。周福清就是鲁迅的祖父,鲁迅的父亲叫周伯宜,是周福清的大儿子。

周福清回乡奔丧,恰逢此时浙江省举行乡试大考,主考官是殷如璋。殷如璋是周福清的同榜进士,二人私交甚深,关系很是密切。周福清人还未到绍兴,绍兴的马、顾、陈、孙、章五姓大家便通过小道消息得知了这层关系,这五姓人家聚在一起,商量聚1万两银子托周福清去贿赂殷如璋。

这五姓大家族的纨绔子弟,一个个都不争气,不学无术。若以真本事去考试,肯定会名落孙山,于是便想出了行贿走后门这一招,想要来个附骥成名,给子弟骗个举人的头衔,来撑撑门面,光宗耀祖一番。

周福清在得知五大家的意图后,并不乐意干这种事情。因为他深知自己在京城也不过是个七品小官,此时又非同儿戏,朝廷对此事的处罚非常严厉。顺治十四年(1657年)发生的“科场案”,就有主考、副考官在内的20位官员被杀,8名录取的举人被革去功名不算,还连同父母、兄弟、妻儿一起流放到宁古塔,这种结局真是活脱脱的人间悲剧。

周福清起初是拒绝的,但是五大姓的人每天登门拜访,由于很多都是亲戚,周福清的儿子周伯宜刚好也参加了乡试,所以家里人也一起来游说周福清,希望他能帮这个忙。周福清在家人再三请求下,又碍于情面的情况下,就给主考官殷如璋写了一封信,并把自己儿子也写进了照顾的名单之中。

同年七月,主考官殷如璋、副主考官周锡恩一行到达杭州。周福清便派听差心腹阿顺前往船上给殷如璋送信,信中夹着1万两行贿银票。阿顺在把信件送到殷如璋的船上,阿顺把银票送给了殷如璋,殷如璋随意草草收下。不懂行规的阿顺见状大喊:“此关银钱大事,为何没有个回信?”

这一幕恰好被被副主考官周锡恩看到,周锡恩经过一番仔细的明察暗访,认定主考官殷如璋行为不轨受贿舞弊,立即上奏朝廷。副主考官周锡恩是什么人呢?他是一个正直的人。周锡恩,字伯晋,别号是园先生,湖北省罗田县平湖乡古羊山人。

周锡恩自幼颖悟,未成年即考取秀才。清光绪二年(1876年),湖北优选贡生,周锡恩被列为第一名。光绪九年(1883年)考取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并以其文思敏捷,才情奔放,刚正廉明而备受推荐崇,曾数次出任乡试主、副考官。

光绪皇帝看到周锡恩的奏本后龙颜大怒,当即下旨派人到浙江调查此案。此时主考官殷如璋为推脱罪责,竟联合、唆使考生,反诬周锡恩是舞弊者。当时朝廷有一位大学士平日里与周锡恩不和,于是也趁此机会加害周锡恩。周锡恩斗不过他们,被迫辞职,但仍然受到审查。

不久之后,案情很快便水落石出,周锡恩获得了清白。光绪皇帝下旨:“周福清着即革职,捉拿到案,严加审办。”逃到上海的周福清被吓破了胆,于是在圣旨下达之前乖乖到杭州县衙投案自首,主考官殷如璋也受到了严惩。3、光绪为何放过了周介孚

当时,清廷正处在内外交困,兵火交加的年月。光绪皇帝心乱如麻,并未下旨对周福清一案严厉处置。当时的刑部尚书薛允升与周福清是好朋友,知道此案实情之后,薛允升认为此案罪责不能全部算在周福清一个人的身上,于是便采取了拖延战术,对周福清判而不决。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义和团运动在京津一带频繁活动,刑部监狱大乱,大批犯人趁机逃跑。不久之后,大部分犯人自动返回监狱,薛允升大为感动,于是将此事奏报给光绪皇帝,光绪皇帝于是下令大赦这些犯人。

在释放的人犯名单中,薛尚书趁机把周福清列入准释名单中,薛允升的这个小手段,把蹲在刑部大狱八年的周福清救了出来,周福清出狱后在第三年死去。由此可见,光绪皇帝能放周福清一马,完全是因为他平时人品好、朋友多,否则他也小命难保。

周福清坐牢八年,鲁迅家为救周福清出狱倾尽家财,周家家道迅速衰落,周家受尽冷眼和欺凌,就包括当年的五大姓也趁机敲诈勒索和欺压周家。当时鲁迅才12岁,目睹了家道中落后受到的各种白眼和冷嘲热讽,每天到当铺去典当家具以过活,世态炎凉在少年鲁迅的心中深深扎下了根,也从此改变了鲁迅的命运。

正是因为祖父周福清舞弊案的牵连,鲁迅从小就目睹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腐朽和人性的愚昧与贪婪。他对旧社会中国国民劣根性的认识更进一步,这也为他日后成为杂文大家奠定了基础。

周福清舞弊案,这不过是清朝科举舞弊案中的一个小案,与顺治年间的大案相比,一案处决20多人,牵连数百人的这种大案相比,此案算是比较轻的。周福清命也算是比较好的,多次得到朋友相救,否则也可能死在大狱之中。

由此可见,科举舞弊自古以来都是官府严厉打击的重点案件,也是人们不敢随意去触碰的底线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科举第一名为什么只能做探花?只因为他名字不好

全文共 64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古代科举考试一般都是按照考生的名次来确定状元,能够考中第一名当真是非常不容易的。然而,明朝时期,却有一件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一名考生考中了第一名,本可以成为当年的状元,可谁料,皇帝觉得他的名字不好,愣是只给他一个探花,一下子从第一变成第三,这样的事情放谁身上都不好受。那么,这位悲催的考生到底叫什么呢?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相较于察举制是一大进步,打破了士族阶级对于官员选拔的垄断,是较为公平的制度。然而,在明朝时期,曾经有一个读书人科举考试成绩名列第一,最终却因为皇帝一句话不得高中状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此事发生于明朝嘉靖二十三年。在中国古代有殿试的说法,由问卷大臣和考官们考核考生卷面书写情况,给出一个成绩,此成绩综合最高者为状元,最后由皇帝钦点。在这一年的殿试中,一个叫吴情的考生出类拔萃,在所有考生中脱颖而出。

问卷大臣将这一结果呈了上去,殿上的传胪官大声宣读道:“本科一甲第一名——吴情,赐进士及第。”此时,坐在皇位之上的明世宗朱厚熜一听到状元的名字,十分不高兴,说道:“无情之人怎能位列科举榜首?”随后,朱厚熜又说道:“最近久旱无雨,我天天求雨,昨夜梦到天上打雷,应该找一个名字里有雷的人来当状元。”

考官们面面相觑,却无法违背皇帝意愿。然而凑巧的是,成绩第三的考生名为秦鸣雷,于是就因此当上了状元,而吴情只能成为第三名“探花”。《万历野获编》中明确记载,“(世宗)以梦闻雷,即取秦鸣为首”。

当时的民间还流传起了一首打油诗,所谓“无情举子无情帝,鸣雷恰巧捡便宜”。

展开阅读全文

清朝为什么会废除科举制?科举制真的不能选拔人才吗

全文共 615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落后的一个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的清朝也叫清政府,当时的清朝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也就是说,当时的清政府不与外界进行沟通,自己搞自己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因为当时的清政府认为自己地大物博,无所不有,不需要与外界进行沟通。但是,这样的下场就是被其他国家强行的打开国门,英法联军向中国输入鸦片,导致后来发起了鸦片战争。中国也是损失惨重,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比如马关条约。马关条约可以说是一个丧尽国辱的条约。以至于最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最后签订的辛丑条约。小编深深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的事实。那么,清朝的时候为什么会废除科举制这样一项选拔人才的制度呢?科举制真的不能选拔人才吗?具体的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其实,说到原因也很简单,凡是都有利弊,只是在清朝的时候变完全的暴露出问题了,因为科举制每个朝代考试的题目都是不一样的,清朝时期科举制主要考的内容是八股文,八股文是一项非常死板的学术。当时的人们便认为,科举制选拔的人才只会是书呆子,不够灵活。

再着,科举制确实是选拔出了很多下层的穷人家的子弟,但是,这样的选拔,肯定会让一些富人子弟眼红,随着一些内定的出现,走后门的出现,科举制也慢慢的变了味道。后来,科举制也是变得越来越简单,原因是因为科举制的题目总是遭到泄题。这样一来,穷人家的孩子肯定是非常的不公平的。

综上所述,清朝是废除了科举制度,其实,任何一项事物的产生和毁灭,都有自己的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宋代增加科举考试录取人数是为什么?后来结果又是怎样的

全文共 1182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古代选举人才的手段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就是一项考试,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目前大多数也是这样的一种机制,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那么,小编刚刚也是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在宋代的时候,是增加录取人数,也就是说科举考试有更多的人可以当上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这样样后来结果又是怎样的?貌似后来就出现了冗官。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功名,享受国家俸禄”的“特奏制”成了宋朝的国策,一直延续至南宋。宋代科举屡次“扩招”,还推出“特奏名”等取才机制。南宋王栐史料笔记《燕翼诒谋录》中“进士特奏”条就说得清清楚楚:“唐末,进士不第,如王仙芝辈唱乱,而敬翔、李振之徒,皆进士之不得志者也。”故宋太祖赵匡胤初登宝座,就“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

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就颁布诏书,特奏贡士(科考落第者)马浦等106人,各赐本科出身。由此,“屡考不中者也可得到功名,享受国家俸禄”的“特奏制”成了宋朝的国策,一直延续至南宋。不仅如此,宋太祖还推行“堂吏用士人”制度,他以过去“堂吏擅中书事权,多为奸脏”为由,于开宝4年(971年)“诏流内铨于前任令、录、判、司、薄、尉,选谙练公事一十五人,补堂后官,三年一替。”并将此策作为“开基立国之宏规”。

这样一来“进士入官十倍旧数,多至二十倍”。不断扩招,虽造成公务员队伍臃肿、效率低下,加重了财政负担,但也有效地防范了“黄巢式”的落第秀才造反作乱。

与此同时,宋太祖及宋王朝历代最高统治者还发扬光大了武则天发明的“殿试”,以进一步安抚和笼络读书人。据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载,开宝六年(973年),翰林学士李昉主持科考,录取了38名考生,宋太祖在召对这些考生时,发现有两个考生材质太差而予以淘汰,其中一人是李昉的同乡,这引起了宋太祖的怀疑。而当时落第考生徐士廉等又击鼓控告李昉营私舞弊,希望能复试。于是,宋太祖令在落第考生中选出195人,和已录取的38人一起殿试,结果已录取的38人中有10人落选。好在宋代皇帝非常敬畏生命,李昉只受到了降职处分。

王栐转录此事还予以点评:“艺祖皇帝以初御试,特优与取放,以示异恩;而御试进士不许称门生于私门,一洗故习。”赵匡胤举行大规模殿试的目的就是,其一,做好人谁不会?要做的话,也应该有本天子做,天下读书人都知道是皇恩浩荡,自然会拥戴“赵家天下”。

其二,以往考中的进士皆自投主考官或举荐人门下,结果出现了许多“小团伙”,实行殿试可防止甚至杜绝“团团伙伙”的出现,减少对皇权的威胁。归根结底,宋代科考屡次“扩招”,并推出“特奏”“堂吏士人”等一系列善待读书人的“重文轻武”制,真正目的就是笼络读书人,防止他们“揭竿而起”。

好吧!从某种程度上宋朝做到了无秀才举兵的现象,但随之而来的尴尬是,宋朝出现了严重的冗官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古代科举考试中榜很难,若是高中了能当多大的官?

全文共 128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古代科举考试的第一名就是状元,对于很多人来说,中了状元能在古代当多大的官,这是很多人都非常关心的话题。十年寒窗苦读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在古代,读书人想要成名,唯一的途径就是中举了,只有中了举人才能再通过殿试成为状元,那么整个人生就会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这就是古代科举的魅力所在,古代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就是当官,别无它路。当然,在古代致富还可以通过经商,但是商人在古代是抬不起头的,正所谓士农工商。商是末位,即使是经商成了富豪,但是依然没有地位,官方对商人认可度极低,往往加以重税,以此来压低商人。

因此,读书才是最佳的超越阶层的方式。但是,读书也就意味着自己不能成为一个劳动力,整日闭门读书,自然也就不能在田间劳作,如果不是富裕之家,读书也就意味着要忍受贫穷,甚至是饥饿。古代的读书人大多都是穷酸,正所谓穷酸秀才便是如此。

其实不光是古代,如今其实也是如此,学生这个群体往往是最穷的,尤其是读高中以及读大学的学生,如果家庭条件不是十分优越,学生基本上每个月的花销都不及当地的最低工资水平,甚至不急当地最低工资水平的一半。由于学生都在读书,没有参加工作(劳动),自然也就没有多余的钱。

古代人读书的并不多,第一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读书,因为古代读书需要进私塾,有教书先生带入们,在乡试中考中秀才,才有可能继续念下去,如果连秀才都考不上,那也就不要想读书这条路的,其实能考上秀才的都不容易,因此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许多人瞧不起秀才,其实考试秀才还需要在选拔考试中要在排名前百分之30。

要成为状元,需要经过数个门槛。首先要通过乡试,而后通过会试,再通过殿试。在殿试宗夺得第一名才是状元。殿试是最高级的考试,有皇帝亲自监考,第一名是状元,第二名是榜眼,第三名是探花,在殿试中排名前数十名的是进士,这部分排名之后的一部分考生是进士及第,照样可以做官,但是没有排名前列的那样分配的好。

在古代,状元是当之无愧的万里挑一,甚至是百万里挑一。状元上任之后基本上就是正三品的位置。当然,在古代中国不同的省份出的状元也有地域差异。经济发达的地方,理论上状元也越多。在西部的许多省份,几年都出不了一个状元。

殿试是全国性的选拔,进京赶考嘛,就不仅仅的省内竞争了。因此,省份之间是公平的,经济发达的省份自然教育也更加发达,所以出地状元也更多。在宋朝之后,江浙地区的状元数量明显增加,南方地区出地状元要多于北方。到了明清时期的时候,江西、江苏、浙江等地出地状元占据所有状元的一大半。中西部许多省份状元极少,这种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中国自古以来都一直存在。

成为状元的一般都不是普通人,往往有着惊人的意志力,在性格方面大多数都于常人不同,性情也比较古怪,但是与其交往的人都道此人不是常人,都是人中龙凤。

古代的科举考试尽管是天下大事,但是仍然有徇私舞弊的情况才出现。有的人在衣服里面写上相关文字以其作弊;有的在身上写上文字;有的人通过各种途径贿赂考官。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因此,也有一部分状元是通过这种歪门邪道被选上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还是凭借真才实学登科及第的。

展开阅读全文

古代那么多人为什么到老也要考科举?科举考中了有什么好处?

全文共 1094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的高考终于结束了,高考成绩也都出来了,而这个时候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考得好的自然是兴奋不已,但是考得不好的却是愁云密布。而高考又很容易让人想到古代科举,只是与高考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考生,高考的考生基本上都是十八岁左右的年轻人,而科举考试却有很多年纪大的人,甚至有很多老人,他们为什么一定要坚持考科举呢?

科举作为古代一个为朝廷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的确出了很多在考试中成绩非凡的人才,历朝历代都有状元诞生,但是,历史上很多的有名的官员,却都不是状元出身,相反都是比状元低一些等级的。而那些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中的,为何愿意把一辈子的时间都用在考科举上面,就算是一直考到自己年纪老迈,也还是要坚持到底?科举考中了究竟有什么好处?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如果考中了之后没有什么好处,自然是不会有那么多人愿意去考的,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一击而中,多的是在科举上花费许多光阴的人。有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范进中举”,就能够为我们揭示,考科举到底有什么好处。范进考了那么多年的科举,却一直都只是秀才,他的老丈人总是对他又打又骂,一点也瞧不起他,一直到他考中了举人。

范进考中举人的时候已经是五十多岁了,但是听说这个消息,他老丈人一改之前对他的呵斥,变得毕恭毕敬,而那些乡绅也都纷纷跑到范进面前对他示好,范进一下子就像是从社会底层变成了上层人士一样,只是因为他考中了举人。就以举人为例,当时考中举人好处很多,一个是拥有赋税徭役豁免权,也就是他名下的土地可以免掉皇粮国税,也就有很多人愿意把自己的土地献给他,得益的不仅是举人,还有这些献土地的人,损失的却是国家的税收。

除此之外,举人还可以做官,只不过官职不高,尽管也有海瑞、左宗棠这样的例子,但是却也是极个别的举人出身的官员,毕竟与更高层次出身的官员相比,他们本身底子就很薄弱,还要有后期的运气加持,才有可能混到一个不错的位置,如果不是运气爆棚,也很难成为知名度极高的历史人物,而且还要有自身能力作为基础,同样一个职位,能力不一样的人去做效果也会不一样。

举人见到地方官之后,还可以不用下跪,打官司也不用亲自到场,甚至不用受刑,如果要受刑的话,必须得先把他的功名革除之后才可以。其实,举人不是官,但也不是普通的百姓,他们已经属于一种特权阶层,而在举人之上的进士,之下的秀才,都拥有一定的特权,当然还是登基越高特权越多,可以理解为人民币玩家,只不过他们提升等级靠的不只是钱财。

其实,这种情况在现代依然很多见,很多人考上一个好学校、好单位,又有多少人真的是为了去做贡献的呢?这样好的福利,谁都渴望,所以大多数人期望的功名,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一些,轻松一些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科举制度对唐诗有什么影响?促进了唐朝诗歌的繁荣是怎样的

全文共 131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科举制度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科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的考核制度,在当地的影响还是很深远的,不仅是古代,在现代依然有类似于科举制度的选拔人才的手段,那就是高考,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网友在问小编科举制度对唐诗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促进了唐诗的发展又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代,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能背上几句唐朝的诗歌,涌现出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等等一大批伟大的诗人。而唐朝能够成为古诗的盛世,科举制产生了非常的影响。

隋文帝虽然建立了雏形,但科举制的体系确立与完善都是唐朝完成的,可以说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唐代而非隋朝。根据史书记载,包括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在内,唐初科举的科目约有五十多种。

不过由于各种原因,大概到了唐高宗时期,唐朝科举的主要科目基本上就是进士和明经,其他科目逐渐都被废除了。其中进士的考试内容主要是时务策和诗赋文章,而明经的考试内容则主要是时务策和经义。

因为诗赋文章的考试难度要大于经义的考试难度,当时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所以进士科逐渐发展成为唐朝科举制中最重要的科目。唐高宗之后的很多宰相都是进士科出身,比如张柬之、宋璟等等。

正是因为进士科的考试难度大,考中之后的前途待遇要比其他科目好很多,所以唐朝的读书人自然是“千军万马走独木桥”也要考上进士。由于进士科的考试内容是诗赋,所以唐朝人读书时自然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写诗上。

由于读书人都花力气学习写诗,在庞大的人数基础上,大诗人出现的数量自然也就多了,因此唐朝才变成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时代。而以后朝代的科举不再以诗歌为考试内容,这些朝代的诗歌也就很难达到唐朝的高度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展开阅读全文

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影响有哪些

全文共 255 字

+ 加入清单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国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它是封建时代所采取的人才选拔形式,扩展了国家引进人才的社会层面,吸收了大量出身中下层社会的人士进入统治阶级。为社会下层民众提供了新的上升通道,动摇了门阀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对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在宋代以后,随着封建专制的非人道发展,科举的消极性越来越大。它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由于入仕途径单一,造成了官场的黑暗和社会的混乱。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科举制的创立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科举制的创立

1.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2.唐朝科举制度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和明经两科最为重要。

3.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度三位重要人物是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

4.科举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武则天大力提倡科举,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废除。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科举制的创立和完善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1、背景:

(1)魏晋以来,官员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且升迁很快,而出身低微、才能出众的人却没机会做高官。

(2)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加强中央集权。

2、科举制度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1)诞生:

①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吏。

②隋炀帝开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2)完善

①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规模。当时进士科考试很严,录取率仅1-2%,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②武则天首设殿试和武举。

③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3、科举制度的影响:

(1)积极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加强了中央集权;影响到周边国家。

(2)消极影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忽视自然科学,阻碍了我国科技的发展。

4、科举制度对今天我国考试制度的启示:今天,我国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应当从知识考查转变为能力考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