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唐诗

唐诗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唐诗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唐诗问题。

分享

浏览

2275

文章

36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唐诗还是宋词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蜀道难》是李白的代表作。此诗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中透露了作者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四川和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扩展资料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展开阅读全文

孩子多大开始背唐诗比较好?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很多的家长都会让我们的宝宝,在他们刚刚3岁的时候学习唐诗,认为这是赢在起跑线上,其实不然,这是不正确的做法。

2

还有些家长会让我们的宝宝在3岁之前就去学习唐诗,其实这也是错误的做法,这和上面的是一样的道理,0-3岁说实话宝宝还是在发育的阶段,不适合高强度的学习和背诵,接触就好了。

3

4-5岁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慢慢的培养我们的宝宝来背诵唐诗,但是压力也不要太大,在我们的宝宝6-7岁的时候,就可以叫我们的宝宝来背诵了,这个时候也是比较正常的了。

4

作为家长,都想自己的宝宝学习成绩好,这是很正常的心理,但是作为家长,小编认为,我们对于宝宝的学习是需要关心,但是我们不要乱指挥,我们可以去网络上咨询下一些专家,看看他们的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孩子6岁以前适合背唐诗吗

全文共 647 字

+ 加入清单

6岁之前到底要不要让孩子背古诗?

孩子6岁以前可以背唐诗。但是家长必须要注意,孩子6岁以前背唐诗,要在孩子感兴趣的状态下背的唐诗才是有意义的,如果孩子完全不感兴趣,是家长硬逼着孩子去背的,那么这种机械性的记忆对于孩子来说并没有太高的效率,而且在强迫的状态下,孩子也是没有办法能够发挥真正的效率的,如果想让孩子学习唐诗并且学会背诵,就要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的方法。

对于孩子6岁的时候学不学唐诗是一个非常具有选择性的问题,不管是学习还是不学习,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选择,家长在一定程度上要支持孩子的选择,虽然我们都想让孩子变成一个饱读诗书的孩子。但是孩子如果对这些事情提不起兴趣,你硬要让孩子学,那也是没有什么太好的效果的。不过孩子背诵唐诗确实是有很多好处的,诗词喂大的孩子,他们的人生境遇也是会有所不同。

既然让孩子背唐诗有这么多好处,但是对于那些不爱背的孩子来说,家长可以找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方法。比如孩子喜欢画画,可以通过画画的形式让孩子去描述诗里面的意思,当孩子看到这一首诗的时候,就要通过他的理解把诗里的描述画出来。比如床前明月光,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词都可以用画笔画出来,而且画出来之后孩子能够更容易记住。

让孩子背唐诗也是需要坚持的,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都要有持之以恒的态度。每天抽出一段时间来让孩子背唐诗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不可以时间太长,如果总是处在背诵唐诗的状态,时间长了孩子会感到厌烦,而且还有可能导致孩子以后也不愿意背,所以家长不要过多的强求孩子,不愿意背了就让孩子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写一句唐诗

全文共 1128 字

+ 加入清单

瀑布是指河流或溪水经过河床纵断面的显着陡坡或悬崖处时,成垂直或近乎垂直地倾泻而下的水流,在地质学上,是由断层或凹陷等地质构造运动和火山喷发等地表变化造成河流的突然中断,另外流水对岩石的侵蚀和溶蚀也可以造成很大的地势差,从而形成为瀑布。那么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在唐诗的世界里,是怎样一番景象?小编带你走回千百年前的美好诗意。

世界上最大的瀑布,写一句唐诗便就是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原文

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1.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日照”二句:一作“庐山上与星斗连,日照香炉生紫烟”。

2.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前川:一作“长川”。川:河流,这里指瀑布。

3.直:笔直。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指。

4.疑:怀疑。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九天:一作“半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九重天,即天空最高处。此句极言瀑布落差之大。

赏析

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是指庐山的香炉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圆,像座香炉。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一个“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此句为瀑布设置了雄奇的背景,也为下文直接描写瀑布渲染了气氛。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 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诗的前两句从大处着笔,概写望中全景:山顶紫烟缭绕,山间白练悬挂,山下激流奔腾,构成一幅绚丽壮美的图景。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近处细致地描写瀑布。“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峻。

这样写诗人觉得还没把瀑布的雄奇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于是接着又写上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一个“疑”,用得空灵活泼,若真若幻,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苏东坡十分赞赏这首诗,说“帝遣银河一脉垂,古来唯有谪仙词”。“谪仙”就是李白。《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地图作业是什么?唐诗地图有什么用?

全文共 1770 字

+ 加入清单

有一本书,名字就叫做《唐诗地图》,这算是一种让人们了解唐诗的比较好的办法,根据诗人的人生路线,来绘制一张地图,不仅可以对诗人更加了解,还可以对他的诗作、当时的心情也有更深的理解。而最近,就有一位老师布置了“唐诗地图”的作业,那这个唐诗地图作业又是什么样子的?老师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办法,学生们的作业又绘制了一些什么呢?一起来看看。

“西安这位中学教师让学生画一张杜甫的人生地图,他一生都去了哪些地方,都在哪些地方都留下了什么样的诗作。”作为新课改的践行者,年轻的教师把教学改革切合实际的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是非常好的事情,近日,西安第八十三中学的语文老师刘丽萍,因为给学生们布置绘制“唐诗地图”的作业而在网上走红,更是引起超多网友的热捧和点赞。也确实贴合国家的教育改革政策。

刘老师对媒体说,自己曾经两次让学生绘制了“唐诗地图”,上次是在2017年,共绘制过杜甫、王维等诗人的诗歌地图。

通过绘制“唐诗地图”学生也对古代的历史,地理人物会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也让学生自己对知识有更进一步的加深。

绘制地图算是学生的一项作业,但不会打分,希望用这种开放式、启蒙式的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让传统文化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存在。

刘老师说,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有他需要抗争和面对的问题,每一个诗人的人生也有要面对的主题,比如说杜甫的人生的主题就包括贫困、战乱等。安史之乱之后他自己长期居无定所、没有收入。但青年杜甫身上是看不到这些的,因为他写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他有志在必得的决心。所以会发现,青年杜甫、中年杜甫、晚年杜甫,他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自己生命的主题,我希望学生能以一个人的角度去认识诗人,不要见到这种大人物就很怕。

此前,刘丽萍还布置过“写项羽的日记”等开放式作业,学生对这类作业的兴趣较高。“当学生通过我的课堂学到真正的东西,我自己才真正的有成就感。”

“希望用这种开放式、启蒙式的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让传统文化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存在。”近日,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一位语文老师因为教学生们绘制“唐诗地图”走红网络。她,就是刘丽萍。她说:“这种创新形式的作业同学们特别喜欢,也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古诗词一下子就生动了起来。”1.从书本得到启发形成创意作业

刘丽萍告诉记者,第一次开始让同学们绘制“唐诗地图”是在2017年10月份。当时她在讲吴真的《唐诗地图》那本书,突然就有了启发,和其他老师商量过后,觉得让同学们通过绘制“唐诗地图”来学习古诗,可以让诗歌内容与诗人解读更有趣生动。

在老师的启发和带领下,全班分为4个小组,每个组选择一个地理区域,将每首诗中描写的地点梳理出来,用时一个星期形成了第一幅一米多长的“唐诗地图”,包含特色建筑、名山大川,图文并茂、创意十足。2.让刻板的诗词变得鲜活

有了第一次尝试,刘丽萍觉得通过这种作业形式,让诗与人更融会贯通了。“第一次学生们会觉得比较难,也有完成度不高的孩子,但这只是一个开始。当学生们用心去查阅资料、绘制地图、填充内容,其实这无形中就已经收获了很多有关这位诗人更人性、更具体的一些表达方式或是诗歌风格,这和单纯的会写会读是不一样的。”刘丽萍说。

刘丽萍告诉记者,学生通过绘制地图去学习诗歌,让本身有些刻板的诗词变得鲜活了,方式也更有趣了。“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绘制地图学习唐诗这种作业形式更创新、更有挑战性,也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另外,绘制诗歌地图是对语文和政史地等科目的一种杂糅,里面不仅涉及一些地理知识,同时还需要发挥一定的绘画才能,对诗人人生的把握也有一定要求。”她说。3.融会贯通创意无限同学们喜欢

“这种作业形式收效很好,我打算继续让同学们做下去。”刘丽萍告诉记者,这样的作业一学期会有一次。刘丽萍随手拿起一幅学生作品,给记者讲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青年杜甫的志在必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是安史之乱下的中年杜甫。“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这是晚年杜甫的沉痛与哀切。“把诗歌和诗人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走进诗人,让诗歌活起来,那自然就与诗歌贴近了。”她说。

高一八班的毛瑾怡说:“我非常喜欢这种学习诗歌的方法。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作业形式,对我们的思维也有一定的拓展。通过查资料了解诗人生平,也学到了很多课外的知识。丰富了对诗人的认识,也对古诗词的理解更深刻了。”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中的美妙数字

全文共 1206 字

+ 加入清单

欣赏唐诗,我们经常会发现许多带数字的句子。这些简单的数字,就他们而言,既没有形象也没有抒情的表达。然而,他们可以通过诗人的灵感创造出各种奇妙的艺术境界,表达出无限的魅力。

(a)数字的连续使用

“两个人喝山花,一杯接一杯。我喝醉了,想睡觉。我想去。明朝打算带一把竖琴来。”这是李白的《与隐居山林的人饮酒》。这首诗的第一句话是“两个人互相喝酒”,而那些互相喝酒的人是相投的“安静的人”。结果,他们开心地“一杯接一杯”地喝着,并连续重复“一杯”三次。它不仅是关于饮酒的,而且写得非常愉快。读者似乎已经看到了狂饮的场景,听到了“饮酒,永不停息”(“互饮”)的欢快声音,于是诗人“我醉了,困了,去睡吧”,尽情饮酒,超凡脱俗。

(2)数字的搭配

“两只黄鹂鸣翠柳,天空上一行白鹭。窗外有成千上万来自西陵的秋雪。大门停泊在离吴栋一万英里的船上这是杜甫的即兴诗绝句。

“二”描述鸟儿成双成对在新绿的柳枝上歌唱,呈现出一幅令人愉快的景象。“一线”显示白鹭在“蓝天”的映衬下优雅地飞翔。《钱球》讲述了雪的长度。“万里”指的是广阔的船景空间,给读者以无尽的联想。这首诗,一幕接一幕,一幕接一幕,形成了一个美丽和谐的意境。这位诗人真的看了几千英里,想了几千年,心胸开阔,这让读者感到惊讶。

(3)数字比较

“黄河在白云之上,是万仞山的一个孤独的城市。羌笛人为什么要抱怨柳树?春风不经过玉门。”这是王之环的凉州词。这首诗通过描写边塞的风景,反映了守卫边塞的士兵的艰苦生活和思乡之情,表达了作者对广大士兵的深切同情。这首诗的前两句写道,黄河一直延伸到天空。一座孤独的城市坐落在万仞的高山上。它尽力渲染辽阔而稀疏的西北大地,以烘托边塞荒凉而忧郁的气氛。这座千岩屏障中的孤立城市装饰着“一”,这与它后面的“一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城市的孤立危险更加明显,一幅荒凉、寒冷和荒凉的图画被勾勒出来。

(4)用数字标点

“千木冻折,孤根独回暖。白雪覆盖了乡村,昨晚花儿在雪中盛开。风吹过淡淡的香味,鸟儿偷窥着朴素的燕子。如果明年法律得到遵守,我们将首先看看春台。”这是戚迹的五言律诗《晨梅》。戚迹曾就这首诗征求郑谷的意见。这首诗的第二副对联是这样写的:“在深雪的前村庄,昨晚有几个分店开张了。”读完之后,郑谷说:“树枝的数目并不‘早’,也不如一根树枝好。”吉吉深为佩服,会“数枝”

改成“益智”,称戚迹为“益智石”。虽然这是一个传说,但它表明“益智”这个词是一个奇妙的笔画。这首诗的意思是“早”:在一场大雪之后,一切都被雪覆盖着,但只有一个坚定的梅花花蕾首次被释放。

“一”在这里的意思是“少”,但“早”才是最突出的,“一枝开”让人想起“昂着头,开一万朵花”。对梅花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也是不言而喻的。"一"字的妙用符合"早梅花"的概念,在整首诗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唐诗中使用数字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只是一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诗人作品中的数字所产生的审美趣味是多么惊人。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中最唯美的名字 唐诗中唯美的名字有哪些

全文共 338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中唯美的名字有:尤萱、之荷、嘉霜、菱芊、雁惜、彦柔、白凡、菱莲、嘉姿、紫媛、颜英、卿蓉、琳桐、梦思、素菲、嘉洁、悦颖、琦璐、瑛秋、彤双、艳红、雪娟、芷娜、香音、靖嫣、歌玲、琳卉、莉芳、睿雪、丝瑶、彩燕、蓉宸、靖珊、绮怡、子安、娅艺、紫玲。

除此之外,还有:虞珊、碧芍、白真、孜源、婧宁、熙芙、菡香、佳风、石琳、彦怡、傲倚、萍玫、雨蓉、晚听、婉婷、停车、窈窕、白浅、扶摇、白竜、白梦、虞姬、虞美人、子惠、蓉薇、思涵、友萍、语风、冬筠、雁莉、琦薇、静宸、芬瑾、钧燕、雪娟、芷娜、香音、靖嫣、歌玲。

琳卉、莉芳、睿雪、丝瑶、彩燕、蓉宸、丝琪、倩霎、岚羽、南露、 瑛秋、彤双、艳红、姗芬、玲玉、熙晴、玲莉、雪熙、彤琳、莉舞、冰萱、蕴然、宛梦、佳穗、子雁、怡静、菡汐、安琪、彤洢、苑易。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峡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峡是位于大唐芙蓉园茱萸台下,是芙蓉园里最具大唐文化特色的地方,以表现唐代文化的高峰唐诗为主题。这是一个人造的峡谷,总长不过120米左右,却是精雕细琢,精彩纷呈。

诗峡精选了唐代最有代表性的唐诗,如《长恨歌》、《春江花月夜》等,由著名的书法大家镌刻在两边的摩崖上,再辅以相关大唐榜书、中国印、瓦当图案等,使得这短短的峡谷充满了丰富的精神内涵,独出机杼。

地址:西安市曲江新区芙蓉西路99号大唐芙蓉园内

类型:文化旅游区

游玩时间: 建议10-30分钟

开放时间:

9:00-21:00(20:30清园)

门票信息:

无需门票。包含在大唐芙蓉园景区门票内。芙蓉园门票旺季120元,淡季90元。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春望的意思和赏析 杜甫的春望赏析及翻译

全文共 283 字

+ 加入清单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

《春望》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全诗格律严整,颔联分别以“感时花溅泪“应首联国破之叹,以“恨别鸟惊心”应颈联思家之忧,尾联则强调忧思之深导致发白而稀疏,对仗精巧,声情悲壮,充分地表现出诗人爱国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昼梦杜甫赏析 《昼梦》杜甫唐诗鉴赏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昼梦》是杜甫晚年时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是悲哀而沉重的。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反衬出自己忧国忧民的心情,抒发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

《昼梦》

唐·杜甫

二月饶睡昏昏然,不独夜短昼分眠。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故乡门巷荆棘底,中原君臣豺虎边。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

译文

二月里总是嗜睡,人也总是昏昏沉沉;但不仅是因为夜短才使人在大天白日里睡眠。

桃花开了,气候暖和了,满眼春光不由令人心醉了;直到春水边落日下沉仍然在被魂梦相牵。

梦中故乡的门巷已被掩埋在蓬蒿乱草之底,那中原的君臣被困伏在一些豺狼虎豹的身边。

什么时候才能消除战乱,让老百姓安心种田,普天下再没有虎狼之吏横征暴敛,残酷地向老百姓搜刮钱财呢?

赏析

诗的前四句写了春夜的短暂,“二月饶睡”解释了昼寝入梦的缘由是因为白昼的时间长,而黑夜的时间短。而作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因为他操心焦虑,积劳成疾,透露出了诗人忧劳积思的心态。

诗的五、六句以梦的形式表现了诗人的家国之思,诗中的“底”和“边”字将国家的危难和社会的灾难都刻画了出来。

诗的最后两句是作者梦醒之后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和对贪官污吏的憎恨,但是在如此不堪的社会中,作者对清明政治仍然有着向往与希望。整首诗虽然有写到景物,但是都是为了衬托作者愁惨的心境,抒发自己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小儿垂钓唐诗的意思 小儿垂钓唐诗的意思是什么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头发蓬乱、青嫩面孔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旁边碧绿的青苔以及杂草将小孩的身影遮住。小孩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远远地摆了摆手,小孩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以致鱼儿不上钩。

原文:《小儿垂钓》唐代: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是作者去农村寻找一个朋友,向钓鱼儿童问路后所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展现一幅活灵活现的景象,这首诗的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与宋词的区别 唐诗和宋词的区别在什么地方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宋词的区别:1、结构句式不同:唐诗作为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且句式整齐划一,而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句法灵活多样。2、声韵要求不同:宋词受到词牌的规范,有固定押韵,唐诗的押韵较自由。3、艺术特征与功能主题不同:唐诗的腔调古雅,多为抒发志向;而词的腔调在雅俗之间,多为音乐服务。

唐诗与宋词的区别

1、结构句式与表现形式上的不同:唐诗主要是四句或八句,每句五字或七字,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为大宗。但是唐代诗人作诗,也有用上句式较自由的古体诗。宋词指宋代盛行的韵文体裁。宋词的句式受到所谓词牌的规范,有固定的句式和押韵,极少全首每句都字数相同,所以词又称为长短句,这是注明与诗在形式上的区别。

2、题材内容的不同

唐诗大多抒发自己的志向、理想,政治诉求。宋词则更多的是描写内心中的情感与感动。如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3、艺术特征与主题的不同

宋词都是倚声填词,用来唱的,在北宋以及南宋初期,词都是为音乐服务。这与唐诗为作者的抒发志向感情为服务有根本性的不同。

唐宋交界已经是中国两个不同时代的巨大分界,而唐诗宋词已是实质的改变。唐代人追求着心性的清白正直,唐人高唱“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唐人坦荡豪迈,解放个性。而宋人则追求的是潇洒,追求生活的满足,释放个性。两个不同时代的人不同心态,成为唐诗宋词存在差异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咏鹅唐诗的意思 咏鹅唐诗的原文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咏鹅》唐诗意思:鹅,鹅,鹅!面对蓝天,一群鹅儿伸展着脖子在唱歌。洁白的身躯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拍打着水面,泛起层层水波。《咏鹅》的作者是唐代的骆宾王。

《咏鹅》原文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相传是骆宾王在七岁时写的一首诗,这是一首咏物诗。这首千古流传的诗歌,没有什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而是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事物(鹅)的突出特征来进行描写。写得自然、真切、传神。

在这组对偶句中,动词的使用也恰到好处。“浮”字说明鹅儿在水中悠然自得,一动不动。“拨”字则说明鹅儿在水中用力划水,以致掀起了水波。这样,动静相生,写出了一种变化美。

骆宾王,字观光,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展开阅读全文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是唐诗还是宋词 蜀道难属于唐诗还是宋词

全文共 679 字

+ 加入清单

蜀道难》属于唐诗,是李白的代表作。此诗袭用乐府古题,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从中透露了作者对社会的某些忧虑与关切,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四川和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蜀道难》原文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什么是唐诗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诗人的诗,为唐代儒客文人之智慧佳作。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

唐诗的基本形式: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

古体诗又叫古风,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

近体诗又被称为格律诗,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晚晴描绘的是哪个时节的景象 唐诗晚晴描绘的是哪个时节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晚晴》描绘的初夏的景象。从诗中“春去夏犹清”一句可以看出,诗人写作此诗的时间大致在春天已经过去,初夏刚刚到来的时节

《晚晴》的赏析

《晚晴》的首联表明了诗人的居所,以及当时的时节正是清和的初夏,有地点和时间两个具体的时间点,为诗中景象营造了一个具体的情境背景。

《晚晴》的颔联进一步具体化地点明了诗人此刻正是傍晚初放晴的时候,这种景象再结合诗人对“幽草”的刻画,给人一种精神振奋的感受。颈联诗人讲述其登高远眺,尾联即使诗人所见景象,让诗中景象由内到外、又近及远,形成一幅疏落有致的初夏晚晴图。

《晚晴》的原文

《晚晴》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展开阅读全文

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唐诗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

③山水诗人王维、孟浩然。王维字摩诘,一位大诗人,著名“画家和音乐家”;人们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孟浩然是王维密友,名篇有《过故人庄》。

④“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高适《燕歌行》、岑(cén)参(shēn)《白雪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浙》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名篇。

⑤“小李杜”。李商隐,杜牧,著有《樊川文集》。

⑥“诗中三李”毛泽东同志喜欢的名篇有《雁门太守行》“诗中三李”为李白、李商隐、李贺。

展开阅读全文

年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唐诗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

①“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

②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民诗人白居易。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静夜诗》《赠汪伦》等.著《李太白集》。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双称白香山,白太傅、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名作《长恨歌》《琵琶行》。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梳理:科技发明与唐诗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1.雕版印刷:隋唐时发明。唐《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咸通九年868年)的雕刻印刷品。

2、火药:火药的发明与古代的炼丹术有密切关系。唐朝末年,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3、唐诗

李白:"诗仙",诗特点: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代表作:《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杜甫:"诗圣",诗被称为"诗史"。诗特点:沉郁顿挫,语言精炼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富有现实主义精神。代表作:"三吏""三别"。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什么意思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意思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句话指的是古代文学在各个朝代的最高成就,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分别标志着唐代、宋代、元代、明清时期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介绍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朝的诗歌,唐诗将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后人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宋词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宋词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明代开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这个时代的小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

展开阅读全文

唐诗基础知识

全文共 1729 字

+ 加入清单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唐诗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唐诗的基本派别

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

特点: 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绝、五律、五古。

代表作:

王维:《山居秋暝》、《西施咏》、《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孟浩然:《过故人庄》

边塞诗派

代表人物:高适、岑参、王昌龄、李益、王之涣、李颀。

特点: 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

代表作:

高适:《别董大》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昌龄:《出塞》

李益:《从军北征》

王之涣:《凉州词》

李颀:《古意》

浪漫诗派

代表人物:李白。

特点: 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诗词自由、奔放、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代表作:

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现实诗派

代表人物:杜甫。

特点: 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情怀。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代表作:《三吏》、《三别》、《兵车行》。

看过“唐诗基础知识“

唐诗的基本简介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许多诗篇还是被我们所广为流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其他许多的诗人。就像满天的星斗一般。这些诗人,知名的就还有二千三百多人。他们的作品,保存在《全唐诗》中的也还有四万二千八百六十三首。当然,《全唐诗》并非“全”,也有很多华丽的辞藻,脍炙人口的诗篇,在那隐士之间流过,或者不予正面对待的消失在历史的长廊之中了。唐诗的题材非常广泛: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有的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有的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此外,还有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有表达儿女爱慕之情的,有诉说朋友交情、人生悲欢的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直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而许多伟大的作品,则又是这两种创作方法相结的典范,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全唐诗》序中,谓全书共“得诗四万二千八百六三首,凡二千五百二十九人”,后人多从其说。其实,玄烨所举数并不精确,日本学者平冈武夫编《唐代的诗人》、《唐代的诗篇》,将《全唐诗》所收作家、作品逐一编号作了统计,结论是:该书共收诗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句一千五百五十五条,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多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