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注射疫苗后抗体未达到有效浓度仍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吗汇集20篇

苗条的身段永远是美女们梦寐以求的!如果大腿太胖要怎么瘦腿呢?有什么好方法吗?接下来,问学吧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注射疫苗后抗体未达到有效浓度仍可能感染乙肝病毒吗,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浏览

6155

文章

28

篇1:宝宝感染病毒后高烧不退可能会出现惊厥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10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轮状病毒腹泻发病高峰。轮状病毒在干燥、寒冷季节容易爆发,由于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局部免疫力和肠道消化系统发育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轮状病毒而发生腹泻,而且宝宝感染病毒后高烧不退可能出现惊厥

孩子感染轮状病毒后,在没有并发症的前提下,通过合理治疗,一般五至七天就能治愈。症状较轻的患儿通过吃药就能痊愈,但是症状表现严重的孩子就应该住院治疗。

如果前期治疗效果不佳,出现水电平衡紊乱的话就应该口服或者静脉补液进行治疗,起初使用抗病毒药物是一方面,做好护理合理饮食是另外一个重要方面,肠道微生态疗法,胃肠粘膜保护剂等避免进一步损伤。高烧不退的患儿很有可能会引发惊厥,还有极少数的患儿会合并脑炎。因此,需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宝宝感染病毒后高烧不退可能会出现惊厥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乙肝疫苗多久产生抗体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第一次注射乙肝疫苗,约30%-40%在第一次注射后能产生抗体,约60%-70%在第二次注射后能产生抗体,约90%在第三次注射后能产生抗体。

注射乙肝疫苗后,主要检查乙肝表面抗体,以确定是否需要注射加强疫苗。抗体效价越高,免疫力越强。在没有阻力的情况下,通常推荐三针疗法,即0、1和6种方案。通常在第一次接种疫苗后和第二次接种乙肝疫苗前,大多数人都产生了乙肝表面抗体,但数量少,效价低。因此,需要再注射两次乙肝疫苗来增强免疫效果。接种第三剂乙肝疫苗后,每隔1个月进行一次乙肝抗体监测。约90%的人能产生保护性抗体,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抗体的产生不是终身免疫,每隔几年需要对五项乙型肝炎进行审查。如果抗体减弱或消失,应及时加强或重新接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

全文共 1002 字

+ 加入清单

接种乙肝疫苗是为了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染,宝宝在出生后都会接种乙肝疫苗。医生建议,如果父母或家人有乙肝,那么宝宝最好在24小时内进行乙肝免疫球蛋白的接种。当然,新生儿也不是出生后就适合接种的,那么有哪些是不适合接种的呢?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就一起随小编来了解一下吧。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一、新生儿24小时内要接种“第一针”

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疾控专家提醒,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按照0、1、6月龄的接种程序,全程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由于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及产后,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所以乙肝疫苗接种更强调首针的及时性,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立即接种第一针。如果孕妇已明确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新生儿的接种时间越早越好,同时另一只胳膊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提高阻断病毒传播效果。

二、接种乙肝疫苗注意事项有哪些

新生儿第一针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12小时内注射更好。若超过48小时后注射则预防效果降低。

注射后局部应保持卫生,最好三天内不要擦洗,以免抓破引起局部感染。注射第3针疫苗后的1个月~3个月,应到医院检测保护性抗体(抗-HBs)水平,以判断免疫效果。无应答或低应答者,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采取适当的措施,提高抗-HBs水平。

三、有以下情况的宝宝一般应禁止或暂缓接种乙肝疫苗

1、患有皮炎、牛皮、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宝宝不宜接种,等待皮肤痊愈后方可进行接种。

2、体温超过37.5℃,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宝宝不宜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接种。

3、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宝宝不宜接种,但需要指出的是,宝宝如果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只要心脏功能好,照样可以打预防针。

4、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宝宝不宜接种乙脑、流脑和含百日咳成分的疫苗,易使宝宝发生晕厥、抽风和休克等。

5、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宝宝不宜接种。尤其是有严重佝偻病的孩子不宜用小儿麻痹糖丸疫苗。

6、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宝宝不宜接种,特别是打麻疹活疫苗,或白、百、破混合制剂等致敏原较强的预防针,更易产生过敏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杀熟“手机病毒致百万用户感染 有效防范安全知识你可知?

全文共 503 字

+ 加入清单

近来,一种熟人发来的病毒短信开始肆虐,据报道现今已经有百万用户中枪。相信各位一定想想不到为何自己会被熟人坑掉?“杀熟病毒”又何以如此猖獗?接下来笔者为你揭开手机杀熟病毒的神秘面纱?同时分享防范这类病毒安全知识,别错过哦!

据央视报道指出,在全国不少地区的手机用户都收到了这样的病毒短信。初步统计,已有数百万手机用户中招,现已抓获犯罪制造病毒的嫌疑人。据相关信息安全专家介绍,该病毒是一种通过短信传播的另类手机蠕虫病毒。一旦下载并安装到用户手机,该病毒就会自动向通讯录中的联系人群发已经提前编写好的短信内容:“XXX(机主姓名)看这个,ht://********XXshenqi.apk”,从而进行传播,感染其他用户,并给机主带来严重的话费消耗。

防范手机杀毒病毒小方法

1、在手机端安装靠谱的杀毒软件;像腾讯管家、百度安全卫士等等都是可以选择的。

2、不要随意打开他人发来的链接;现阶段手机杀熟病毒泛滥,即便是熟人发来的短信也尽量先于其取得联系,看看是否是它的手机已经中了病毒。

3、不要在任何网址上均随意泄露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等隐私信息,以免威胁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

更多防毒杀毒安全常识,尽在本安全网站防毒杀毒频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哪些人要注射乙肝疫苗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全球人口已有5%是HBV(乙肝病毒)标志的慢性携带者,如果不进行全球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要想控制这种疾病是不可能的,乙肝疫苗首先可以预防乙肝的发生,那么哪些人要注射乙肝疫苗呢?

为了使目前有限的疫苗使用得当,发挥乙肝疫苗的预防作用,应选择最容易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预防注射:

1.经常接触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人血清和为其常做手术的医务人员。

2.经常献血的人。

3.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家属。

4.母亲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应注射乙肝疫苗。

5.婚前检查一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时,可给对方注射乙肝疫苗。

6.幼儿园的保育员、食品厂加工工人、炊事员均应进行预防注射,以保证易感人群的身体健康。

一般来说,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重点应用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学龄前儿童,尤其是母亲在妊娠期间为病毒携带者的新生儿。另一部分是危险人群,包括接触乙肝病人的医护人员,直接接触血液、分泌物的医护人员,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配偶、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注射乙肝疫苗后所产生的足量抗体只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和乙肝发病,对其它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没有预防作用。接种者还可能感染甲、丙、戊、庚肝等病毒。注射乙肝疫苗前一定要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抗-HBs)和核心抗体(抗-HBc),化验结果阴性者才可以注射。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哪些人要注射乙肝疫苗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孩子为什么要注射轮状病毒疫苗

全文共 469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新生儿出生后都要注射疫苗,其作用是让婴儿产生抗体而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但疫苗也分很多种类,比如轮状病毒疫苗。那么孩子为什么要注射轮状病毒疫苗呢?

什么是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疫苗是减毒重组的活性疫苗,属于生物制剂,该疫苗系采用轮状病毒减毒株感染新生小牛肾细胞,经培育、收获病毒液后加入时宜的甜味保护剂制成。因为由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胃肠炎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只能通过对症治疗以缓解症状,所以口服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该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

注射轮状病毒疫苗的原因

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是婴幼儿急诊和死亡(除呼吸道感染之外)的第二位病因,发展中国家情况则更加严重,儿童腹泻占整个病死率的15%34%。我国每年大约有1000万婴幼儿患轮状病毒感染性胃肠炎,占婴幼儿总人数的1/4。轮状病毒疫苗,令人欣慰的是我国科学家经过20多年的努力,几乎和美国科学家同时攻克了这一世界性难题,研制成功了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可以有效预防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孩子为什么要注射轮状病毒疫苗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小孩打过乙肝疫苗为什么没抗体

全文共 843 字

+ 加入清单

为防止自己患上乙肝,很多人都会去打乙肝疫苗。可是,在众多的人群里,有些人打了乙肝疫苗也没有产生抗体,那么,小孩打过乙肝疫苗为什么没抗体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小孩打过乙肝疫苗没抗体的原因:

尽管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是并不像很多家长认为的那样:接种完乙肝疫苗后就万事大吉了,孩子就一定不会感染乙肝了。有些因素还会影响到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例如肥胖,被动吸烟,挑食等。除此之外,疫苗的剂量对接种效果也有影响。

疫苗效果受个体因素影响

各种疫苗均具有一定的保护率,由于受种者个体的差异,少数人接种后不产生保护作用,仍有可能会发病。另外,如果接种疫苗时受种者恰好已处在该疫苗所针对疾病的潜伏期,接种后疫苗还未产生保护作用,所以接种疫苗后可能会偶合发病。

注射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不过,许多因素可影响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因此不能掉以轻心。例如:

1、被动吸烟:有关的调查发现,被动吸烟的儿童体内抗体水平下降较快。抗体水平下降较快后,抗体的保护效果就会减弱,因此,就容易导致儿童感染上乙肝病毒。

2、肥胖:专家认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肥胖儿童感染乙型肝炎的几率是正常儿童的3.5倍。

3、挑食:挑食的儿童常常有某些营养缺乏,使机体免疫反应功能降低,体内产生的抗体有限,因而易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疫苗剂量影响接种效果

疫苗剂量对接种效果有一定影响。实践证明,小剂量每次1微克~10微克,芡3次的乙肝表面抗体转阳率近期观察效果相似,但远期效果不如每次30微克,特别是首次30微克的预防组。研究发现,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情况,还与受接种者的免疫状态、性别、年龄、种族及营养状况等许多因素有关。

(1)婴儿对疫苗产生抗体和保护效果的能力比成人强而迅速。

(3)女性同剂量、相同条件接种疫苗后,乙肝表面抗体转阳率比男性要高。

(4)有免疫缺陷的机体对乙肝疫苗的应答能力明显降低。

经乙肝疫苗接种后,乙肝表面抗体滴度越高,则抗体持续存在的时间越长,保护能力也就相应较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注射疫苗后抗体未达到有效浓度仍可能感染乙肝

全文共 1113 字

+ 加入清单

大量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证明,注射乙肝疫苗的确是预防乙肝的好方法。但是乙肝疫苗的保护率为90%~95%,对少数人可能无效。影响乙肝疫苗效果的因素很多,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乙肝疫苗的保护作用,但是注射疫苗后抗体达到有效浓度仍可能感染乙肝。

注射疫苗后能否预防乙肝,取决于疫苗能否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以及抗体产生的多少(用滴度表示)。一般认为,血清抗体滴度大于10国际单位/毫升时才能预防乙肝。

约有30%的人注射乙肝疫苗1个月后出现抗体,完成全程注射1个月后抗体达到最高水平。因此,在完成全程注射前,抗体未产生或滴度比较低时,仍有感染乙肝的可能。在这段时间里,人们仍须注意采取其他预防措施。

据研究,人体对乙肝疫苗产生抗体滴度的高低可分为四组:

1.无反应组,约占注射人数的5%。

人对乙肝疫苗无反应的最主要原因可能是遗传因素。注射疫苗产生抗体的能力是由Ⅱ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控制的,属于显性遗传。2.低反应组。

注射疫苗后产生血清抗体的滴度小于10国际单位/毫升者,约占注射人数的10%。这与遗传、年龄大、肥胖、免疫抑制、免疫耐受等因素有关。3.中反应组。

注射疫苗后产生血清抗体的滴度为10~100国际单位/毫升者,约占注射人数的65%。4.高反应组。

血清抗体滴度大于100国际单位/毫升者约占注射人数的20%。

注意:无反应组和低反应组的人仍有可能在注射疫苗后得乙肝。

注射乙肝疫苗会不会引发乙肝?

另外,有的人在注射疫苗前未检查“两对半”,在全程注射完成后,经检查发现表面抗原阳性,便认为是注射疫苗引起了乙肝,这是误解。注射乙肝疫苗是绝对不会引起乙肝的。事实上,即使注射疫苗前做了检查,肝功各项指标正常,仍有可能因处于感染的潜伏期而检查不出来。

乙肝疫苗产生的抗体只对血液中的病毒有效,对已经进入肝细胞的病毒无效。所以,如果注射乙肝疫苗前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注射乙肝疫苗无效。

疫苗保存和使用不当也可导致接种失败

乙肝疫苗不宜冰冻,冰冻可破坏其结构。37℃保存不宜超过1个月,4℃保存不宜超过1年。保存时间过长,疫苗效价会降低。另外,乙肝疫苗宜在三角肌或大腿前外侧注射,不宜在臀部注射。因为臀部脂肪组织多,免疫活性细胞少,注射后产生的抗体滴度低,抗体下降速度快。可见,疫苗保存和使用不当,影响抗体的产生,也是接种疫苗失败的原因之一。

乙肝病毒变异使疫苗失去作用

即使注射疫苗产生了高滴度的抗体,少数人仍有得乙肝的可能。这是因为乙肝病毒可以发生变异,而现有的乙肝疫苗是针对正常乙肝病毒的。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发生了突变,注射疫苗的人不幸感染了这种变异病毒,就仍有可能得乙肝。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注射疫苗后抗体未达到有效浓度仍可能感染乙肝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宝宝乙肝疫苗多久产生抗体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出生后,应及时、按时接种乙肝疫苗,增强对乙肝病毒的抵抗力。通常,接种第1剂后,约有30%-40%的人产生抗体,接种2剂后,约有60%-70%的人产生抗体,完成3剂全程接种后可使约90%以上的人产生抗体。那么,宝宝乙肝疫苗多久产生抗体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打乙肝疫苗后多久产生抗体

疫苗本身就是细菌或病毒,但这些细菌或病毒进入体内后变成抗体产生对身体的保护,但有些孩子打了后会发热、皮肤起小红泡,还会痒等过敏反应,不严重不用处理,严重的就抗过敏如吃扑尔敏就可以了,超严重的就要输液。不过,疫苗不会因抗过敏而失效,过敏好了后疫苗也不会再次引起过敏。

而乙肝疫苗的注射方式:基础免疫为打3次每次一针,以后假如再打加强针则一针就可。重点应用人群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儿童、成人都一样),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这种方案称为0、1、6方案;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免费接种,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对于小孩,一般入托前还要再做两对半检查,看有无抗体,如果没有抗体就要再打一次加强针。

由于每个人的免疫应答敏感性不一样,所以每个人产生抗体的时间也不同。有些人在注射疫苗三针后一个月产生抗体,有些人在注射的第二针就产生了。有部分人的抗体只能持续一年,有的人却持续了十年,还有部分人甚至不会产生抗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乙肝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疾控专家提醒,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按照0、1、6月龄的接种程序,全程接种3剂次乙肝疫苗。那么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一、乙肝母亲孕育的宝宝防止乙肝的办法

1、被动免疫

对乙型肝炎(急性期或恢复期)孕母所生小儿,于出生后24小时内、3月、6月各注射一次乙型肝炎人类免疫血清球蛋白(HBIG),剂量为0.5——1ml,70%——80%可获保护。

2、主动免疫

对表面抗原或/和e抗原阳性的产母所生的小儿,于生后24小时内(或7天内)、1月、6月各接种一次乙肝疫苗,血浆疫苗每次20——30μg,基因疫苗5μg。

3、联合注射

HBIG干扰疫苗的自动免疫反应不明显,仅用疫苗注射时其保护率为80%——95%,但部分婴儿,尤其e抗原阳性母亲所生的婴儿,至少30%会成为表面抗原携带者。因而目前趋向于应用乙型肝炎疫苗与HBIG联合注射的方法,以提高婴儿保护率(达85%——95%)。

使用方法如下

(1)HBIG0.5ml,出生后24小时内肌肉注射;

(2)乙型肝炎疫苗0.5ml(基因疫苗5μg)与HBIG同时注射,或出生后7天内在另侧肌肉注射,此后1、6月时再各注射一次。3——5年进行一剂疫苗(基因疫苗5μg)加强接种。

二、打乙肝疫苗注意事项

1、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乙肝疫苗可以和流脑疫苗、脊髓灰质疫苗、乙脑疫苗同时接种,但是乙肝疫苗最好不要和麻疹疫苗同时使用。最近注射过多价免疫球蛋白的小儿,6周内不应该接种麻疹疫苗。

2、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等待病愈后方可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包括脑、发育不正常,有脑炎后遗症、癫痫病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腋下或淋巴结肿大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应查明病因治愈后再乙肝疫苗接种。

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不宜乙肝疫苗接种。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3、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感冒、轻度低热等一般性疾病视情况可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4、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低体重、早产、剖腹产等非正常出生的新生儿。严重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小儿不宜接种。

5、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最重要的环节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是指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而且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最重要环节

1、新生儿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时间越早越好,超过24小时再打,预防效果就会明显降低。所以现在各大医院都是在新生儿一出生立即就接种一针乙肝疫苗。如果是乙肝孕妇生的小孩,需要在出生时先打一针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过2小时后再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的部位必须分开)。有的地方虽然也给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但是接种时机不当,出生过后好长时间才想起打疫苗,这样预防效果就大打折扣。

2、第一针最关键,选择的品种和剂量非常重要。乙肝产妇接种的乙肝疫苗和剂量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微克或中国仓鼠卵母细胞乙肝疫苗20微克。正常产妇所生小孩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5微克或中国仓鼠卵母细胞乙肝疫苗10微克。第一针成功接种后大约80%的小孩在一月后就产生了表面抗体,接下来再加强2针(1月和6月时),大约97%的小孩都会产生表面抗体。

3、我国现有的乙肝患者,多数为母婴或父婴垂直传播感染而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可以成功阻断这种代代相传的恶果,也只有通过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方式,才能从根本上阻断乙肝传播。解放军302医院医学博士刘士敬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是预防乙肝感染的最重要的环节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怎样的口罩有效降低感染病毒风险 怎样的口罩能防御病菌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有效降低感染病毒风险口罩分别是: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符合N95/KN95及以上标准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怎样的口罩有效降低感染病毒风险

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防线,既可防止佩戴者吸入飞沫核,还可防止病人喷射飞沫,降低飞沫扩散范围。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戴口罩是必要的。不过口罩种类繁多,不是每种口罩都可以有降低感染病毒风险的作用。有效降低感染病毒风险的口罩,一般是医用防护口罩、N95口罩、符合N95/KN95及以上标准颗粒物防护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在这口罩资源短缺的时期建,不同人群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建议选择合适的口罩类型。比如高风险暴露人员建议选择医用防护口罩,当医用防护口罩短缺时,可选用符合N95/KN95及以上标准颗粒物防护口罩替代。 较高风险暴露人员建议选择符合N95/KN95及以上标准的颗粒物防护口罩。中等风险暴露人员建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较低风险暴露人员建议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注射乙肝疫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宝宝在接种乙肝疫苗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因为乙肝疫苗与一些药物同时使用会产生不良影响,比如麻疹疫苗就不可以与乙肝疫苗一同注射。所以为了保证能够接种成功,或者是接种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那么注射乙肝疫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呢?

接种乙肝疫苗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因为乙肝疫苗与一些药物同时使用会产生不良影响,比如麻疹疫苗就不可以与乙肝疫苗一同注射。

另外,患有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患有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的人不能接种乙肝疫苗。

患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和活动型结核病的小儿、有哮喘、荨麻疹等过敏体质的小儿、有血清病、支气管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及对青霉素、磺胺等一些药物过敏者都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除了这些疾病的患者需要注意以外,如果在准备乙肝疫苗前出现感冒发热的症状,也要暂停接种乙肝疫苗。还有,孕妇和过敏体质的人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注射乙肝疫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注射乙肝疫苗的常识

全文共 1288 字

+ 加入清单

乙肝疫苗是一种预防乙型肝炎的疫苗。即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血浆中分离乙肝表面抗原(HbsAg),经处理后而制成。乙肝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因此乙肝疫苗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把保护伞。预防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下面来看看注射乙肝疫苗的常识有哪些吧?

中国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来源于新生儿及儿童期的感染。由此可见,新生儿的预防尤为重要,所有新生儿都应当接种乙肝疫苗。这是因为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最没有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一旦受染,很难清除病毒而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其次,学龄前儿童也应进行接种。第三是HBsAg阳性者的配偶及其他从事有感染乙肝危险职业的人,如密切接触血液的人员、医护人员、血液透析患者等。第四是意外暴露于乙肝病毒的人,如意外地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于眼结膜或口腔黏膜,输入HBsAg阳性的血液等,均应接种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h内接种。新生儿的接种部位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保护率为87.8%。

注射乙肝疫苗是什么意思

(1)如果新生儿的父母均没有乙肝,该新生儿在出生后应尽快(24小时内)给予基因工程乙肝疫苗1支肌肉注射,注射部位新生儿为大腿前部外侧肌肉1个月后,再打1支,6个月后再打1支,一共3针,此方案称为0、1、6方案;儿童和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为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按0、1、6方案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成人一般剂量加倍)。免疫成功率为90%以上,免疫成功的标志是乙肝表面抗体转为阳性,保护时间一般至少可持续12年,接种者可定期复查乙肝三系统,只要表面抗体依然存在,证明免疫能力依旧。

(2)对于母亲一方为单纯表面抗原阳性的新生儿,单用乙肝疫苗就可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乙肝疫苗的使用方法依然是0、1、6方案,有报导认为第一针可打2支(10微克/l毫升)效果更好。

(3)对于母亲一方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的新生儿最好是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具体方法是新生儿采用注射2次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每支200国际单位)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0微克,生后2、3、5月各注射1次);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即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及3次乙肝疫苗(每次15微克,生后立即及1月、6月各注射1次),2个方案保护的成功率都在90%以上。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注射乙肝疫苗的常识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孩子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为什么没产生抗体

全文共 811 字

+ 加入清单

有患者经常问我,说他去年注射了一个常规剂量的全程乙肝疫苗,但今年体检时,却发现没有产生抗体,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孩子接种乙肝疫苗后为什么没产生抗体吧?

一般全程疫苗打完后,一周到半月内就可以产生有效抗体,此时检查乙肝三项,就能出现抗体阳性的情况。但有的人就是查不出抗体,类似的情况,临床上时有发生。

乙肝疫苗不能有效接种,首先考虑为体内可能存在着免疫系统的某种功能障碍,造成体内无法识别此种疫苗;二是接种剂量偏小。由于个体差异,常规剂量对有的人来说可能偏小,所以不能产生抗体,因此需要加倍剂量注射;三是疫苗的免疫原性较差,人体的免疫系统不易识别它,因而也不能产生有效的抗体;四是免疫功能先天或后天的缺失。如某种疾病可以导致后天性的免疫功能缺失(如艾滋病等),也不能产生抗体。

特别是婴幼儿,在出生后注射乙肝疫苗后,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注射乙肝疫苗是目前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有效措施。许多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注射了乙肝疫苗,就万事大吉,不会受传染了。

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经临床验证,乙型肝炎疫苗预防乙肝是非常安全有效的。儿童在0-1-6程序接种(即新生儿出生后6小时内注射20-30微克乙肝疫苗,1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再注射10微克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持续时间较为长久,免疫力一般至少可维持4-5年。到4周岁时检测,若发现滴度下降,则需再加强注射一次,就可以产生较高抗体。据研究,以下许多因素都可影响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

1.被动吸烟:调查发现,被动吸烟的儿童体内抗体水平下降较快。

2.肥胖:专家认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肥胖儿童感染乙型肝炎的几率是正常儿童的3.5倍。

3.挑食:挑食的儿童常常有某些营养缺乏,使机体免疫反应功能降低,体内产生的抗体有限,因而易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孩子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为什么没产生抗体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艾滋疫苗研发新突破:借“假病毒”诱发抗体反应

全文共 1064 字

+ 加入清单

研究人员似乎找到了开发艾滋疫苗的新方法。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克服了过去的技术障碍,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艾滋病疫苗。该组合物可诱导动物产生强烈的艾滋病病毒抗体反应

研究小组使用了一种新方法来制造疫苗。他们使用了——环境——艾滋病病毒的外壳,这是一种可以变形的复杂分子。Env被认为能够抑制疫苗的作用,使疫苗无法诱导人体产生有效的艾滋病病毒抗体。为了稳定它的形状,研究人员首先分解它,然后在病毒粒子上重组它。这种稳定的Env蛋白可以在小鼠和兔子中引发强烈的艾滋病毒抗体反应。

斯克里普斯研究所集成结构和计算生物学研究部的副研究员兼研究负责人朱江说:“我们认为这种新方法是一种通用的解决方案,可以解决艾滋病疫苗设计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

Env分子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抓住宿主细胞并突破其细胞膜,从而导致病毒感染。它暴露于免疫系统的时间最长,也是艾滋病毒疫苗的主要目标。过去,通常的方法是给人们接种Env蛋白,以诱导他们的身体产生抗体。这些抗体可以防止艾滋病毒继续感染人类细胞。

但是这种方法没有明显的效果。目前,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如果艾滋病毒疫苗要发挥作用,就需要以类似于原始病毒的方式接种Env蛋白,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Env以三聚体的形式存在,并能在感染细胞后改变其形状。研究人员无法找到一种方法来修复感染前的环境。

朱说:“到目前为止,这种稳定三聚体的方法只能对一些艾滋病毒株起作用。我们称之为亚稳态,这是艾滋病疫苗设计的一个关键问题。”他以前的研究表明,环境的部分变化可能会迫使它保持感染前的形状。

最新的研究表明,这种方法适用于许多不同的艾滋病毒株。朱的研究小组报告说,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30至40种不同的艾滋病毒株。朱大部分时间都声称自己非常成功。

研究人员将60种这样稳定的包膜三聚体与模拟病毒形状的纳米颗粒结合起来,进一步确定了疫苗的功效。结果表明,疫苗分子不能像真正的病毒一样复制,但可以诱导免疫系统像真正的病毒一样采取行动。

研究人员在老鼠身上的实验表明,这种人工病毒诱导的抗体可以在短短8周内中和艾滋病毒。更令人吃惊的是,用于确认疫苗效力的艾滋病毒株是以前的疫苗无法发挥作用的品种之一。

朱声称,这是第一次艾滋病疫苗能够在小鼠体内产生抗体反应。同样的方法在兔子身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这证明该方法比分离Env蛋白的方法更有效。这种方法不仅能诱导机体产生强烈的抗体反应,而且能在短时间内有效。

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德克萨斯州灵长类动物国家研究中心对24只猴子进行进一步的测试。这篇研究论文已经发表在《科学发展》杂志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新生儿如何注射乙肝疫苗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疫苗肌内注射的最佳部位,不仅新生儿父母不了解,而且不少新生儿室的护士也不知道,这实在是不该忽视的“小节”。新生儿如何注射乙肝疫苗呢?就让的小编和你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药量较大(1ml或2ml),需要打在较厚的肌肉内。新生儿肌内注射与成人不同,不能打在屁股(臀部肌肉)上,而是要打在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这是因为2岁以下的婴幼儿和新生儿臀部肌肉不发达(尤其是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不适合注射给药;而大腿前部外侧肌肉较厚,无主要血管神经通过。另外,选择臀部注射,大多数新生儿需要改变体位,操作十分不方便(尤其是危重儿),而选择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容易暴露,注射时无论抱姿或躺姿都能方便操作。乙肝疫苗药量较小(0.5ml),打在上臂三角肌内即可,也可以打在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对侧的大腿前部外侧肌肉内。

卡介苗一定要接种在皮内,接种部位过深(注射到皮下)则属于接种失误,可能导致严重的局部反应和全身播散性感染。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制定的《新生儿期疫苗接种及相关问题建议》指出:“乙肝免疫球蛋白与卡介苗在不同部位同时接种不会降低卡介苗的免疫效果。”并统一了新生儿疫苗的接种部位:卡介苗一般都接种在左侧上臂皮下,为了与乙肝疫苗分开部位接种,把乙肝疫苗接种在右侧上臂三角肌内,而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在大腿前外侧中部肌肉内(左右两侧都可以)。这个建议使新生儿疫苗接种更规范、更及时,且不易出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为什么注射疫苗还感染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注射疫苗感染

注射疫苗并不是剧作者100%的预防效果,在人体接种疫苗之后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能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肯定不可能会感染新冠病毒。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病毒逐渐会突破感染的和下面的这些因素有关?

1、产生抗体的时间

在接种疫苗之后并不可能会马上就有抗体,就比如说前面所说的,在接种疫苗之后人体和病毒之间也算是第1次见面,但在短时间内免疫系统也不可能会马上反应出来,也不可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知道原来病毒居然如此的厉害。根据研究报道,一般在注射疫苗之后可能需要等待两个星期才有可能会产生抗体,这也就意味着起码在注射疫苗之后两个星期才有可能会具备一定的免疫能力。可想而知,在刚刚注射之后就遇到一些强劲的敌人,那么必然是无法承受得住考验。

2、从人体抵抗能力方面来分析

尽管免疫系统在有效识别疫苗之后就会产生抗体,希望能够有效对抗大敌,但是体内的这些抗体往往都会有一定的保质期,一般就会涉及到疫苗的有效期。目前注射的新冠疫苗基本上仅仅只有6个月的有效期,抗体虽然在血液中会存在,但是血液内的抗体浓度在时间逐渐推移之后可能就会降低。如果疫苗接种的时间逐渐的推移,这必然就会增加感染的风险,这是无需多说的。

3、病毒一直都在不停的突变

德尔塔毒株,来势汹汹,会拥有着很多不一样的特点,比如说传播能力非常的强,传播几率早就已经达到100%和原先的病毒比较起码已经超过了两倍。如今病毒已经出现了变化,变成了一种新的病毒,虽然说传播的几率已经逐渐的下降,但是还是会拥有着显著的特点,因此如果人体的免疫能力并不强,在接触到这种病毒后还是会被感染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全国超8成人口感染过新冠 接种疫苗还有效吗?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新冠疫苗是具有有效性的,仍将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即使提供了信心和动力,也需要保持警惕,加强个人防护措施,避免疫情的反弹。随着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全球范围内不断出现新的感染和死亡病例。新冠疫情爆发后,科学家们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封锁城市、加强检测和隔离等,有效地遏制了疫情的扩散。

在疫情防控的整个过程中,新冠疫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自从2020年12月起,新冠疫苗开始在中国范围内推广,至今已经有数亿人接种了疫苗。4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周报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全国超过82%的人口感染过新冠病毒。根据研究结果,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6个月内,对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和症状方面是有效的。这个结论与此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该研究还探讨了疫苗对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和症状的有效性,发现接种新冠疫苗同样可以有效预防变异株的感染和症状。

这个结论的意义非常重大,证实了目前在中国境内推广的新冠疫苗确实是有效的,能够对大多数人群提供足够的保护。全国超过82%的人口感染过新冠病毒的情况下,新冠疫苗仍然具有一定的防护效果。这为目前疫苗接种工作的继续推进提供了信心和动力。

并不意味着可以松懈对新冠病毒的警惕,新冠病毒依然是一个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有可能持续变异。在疫苗接种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勤洗手等。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患有慢性病的人以及医务人员等,建议加强疫苗接种,保持警惕,避免接触潜在感染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幼儿注射轮状病毒疫苗的重要性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秋季腹泻也就是轮状病毒腹泻,是宝宝在秋天比较常患的疾病,虽然秋季腹泻一般没有什么大碍,但对于宝宝们来说生病都是一种折磨。轮状病毒疫苗可以预防秋季腹泻,但它只属于二类疫苗,下面来看看幼儿注射轮状病毒疫苗的重要性是什么吧?

小儿轮状病毒是婴幼儿尤其是秋冬季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6~12月龄为高发年龄,其次是12~23月龄的幼儿,小于4个月的幼儿和老人也可发病,甚至可引起暴发流行。成人对小儿轮状病毒有抵抗力,但对成人轮状病毒易感,发病年龄主要为青壮年。而轮状病毒疫苗作为预防急性胃肠炎的疫苗,所以注射轮状病毒疫苗是很重要的。

幼儿注射轮状病毒疫苗有效预防疾病的传染

轮状病毒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传染性很强,病人和隐性带菌者为传染源。病毒随粪便排出体外,一般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可散发或暴发流行。主要在十二指肠粘膜细胞中增殖,引起十二指肠粘膜表面绒毛变短而钝,十二指肠表皮细胞内二糖酶减少,从而影响肠道对盐类、木糖和水分的正常吸收,引起腹泻。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注射轮状病毒疫苗的重要性的常识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网还有很多关于儿童疾病方面的知识,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关注,让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