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壮族的戏剧【汇集20篇】

浏览

5950

文章

153

篇1: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电视、互联网、报纸和其他载体将突出谁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媒体行业正在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日出产业!影视媒体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艺术、音乐专业以外的另一类高等艺术教育专业。

随着国家和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日益重视,影视戏剧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全国影视机构每年拍摄电视剧2万多集,电影数千部,各级戏剧团体每年表演舞台剧1万多部。看电视剧已成为中国最主流的休闲娱乐方式。中央电视台还建立了专门的电影频道、电视剧频道和戏剧频道。

与影视剧连年高产相对应的是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生吸收能力和需求的提高。屏幕上的所有艺术形式都是基于剧本和剧本的。因此,各种影视艺术越繁荣,就越需要更多的原创剧本。优秀的剧本不仅吸引了大批观众,甚至带来了一批演员,人们对编剧职业的认可度也不断提高。此外,编剧在从事其他写作工作时也有独特的优势。

毕业后,本专业学生可在文艺创作单位、专业剧团、电影制片厂、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从事戏剧、影视创作、评论、导演和制作;在高校和专业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文化传播公司、文艺节目制作公司、文化事业公司、影视广告公司、文化产业等领域开展创作、策划、编导、制作。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壮族的风俗 壮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全文共 243 字

+ 加入清单

壮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村寨多是依山傍水,多楼居,属干栏式建筑。壮族人民喜欢唱歌,歌谣是壮族民间文化生活的主要内容,喜庆节日、迎宴宾客、谈情说爱、文娱活动等,多以歌谣表达感情和助兴。

壮族多用自织的土布做衣料,款式多种多样,壮族女子的服装一般为一身蓝黑,裤角稍宽,头上包提花毛巾,腰间系精致的围裙,小伙子多穿对襟上衣,腰间系一条腰带。壮族人善于制作糯米食品,五色糯米饭、米花糖、烤方等是节日佳点。壮族的节日活动大都是文娱或宗教迷信活动结合,传统节日有壮年、牛神节、六月十四或七月十四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壮族结婚礼仪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壮族结婚礼仪

少数民族的结婚礼仪和汉族的结婚礼仪有所不同。

壮族青年举行婚礼时,有一套独特风趣的习俗和讲究。

新娘出嫁时要穿黑嫁衣。黑色在壮族人眼里表示正统,所以出嫁之日,新娘必须穿上新郎家缝制的黑嫁衣,方能出厅堂与长辈拜别。

当新娘走出厅堂行到家门时,男方接亲娘要马上踏着新娘的脚印走,亦步亦趋,传说是为了让新娘忘了回娘家路,一心一意与丈夫成家立业。

背新娘出门楼,当新娘走出家门,接亲娘立即给新娘盖上红头巾,由新娘兄长把新娘背出村塞门楼,然后方与伴娘上路同行。意指新娘难舍亲人,不愿离别,只好叫兄长背。

新娘上路不准回头望,如果是无意之间回头一望,接亲娘便要到井边或河边取水给新娘喝,以示对新娘的惩罚。

新娘洞房要“坐时”,当新娘接亲引进洞放的,接亲娘会与新娘对坐,并用脚踏在新娘的双脚之上,直至板凳坐热,地板踩暖为止,意为使新娘从此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新娘汲新水,即新娘过门后第一次汲水,壮族人对此十分讲究,新娘被姑或嫂带到井旁或河边的,先朝源头行屈膝礼,然后扔几枚硬币方能汲水,意在告知水神,新娘已出了钱买这方水,而且桶口要向着水源一次汲满,祈求日后满福满禄。

偷新郎鞋,当洞房之夜,新郎要把鞋藏好,要是给新娘偷看到了,日后要由新娘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崇左市壮族博物馆

全文共 479 字

+ 加入清单

崇左市壮族博物馆为科普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崇左市壮族博物馆位于崇左市城南新区石景林路西段,2012年10月正式开馆,是集文物收藏、研究、展示、教育、服务于一体,以展示崇左壮族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全国首家地级市壮族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广西特色博物馆。全馆总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展区面积7000平方米,建筑外形融入了花山岩画、铜鼓、壮锦等典型的壮族文化元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一楼设大厅、报告厅、办公区及配套的游客休闲场所,二、三楼均为展区。

目前,本馆藏品5300件(套),包括历史、民俗、革命三大类,其中珍贵文物近二百件(套)。常设展览有“百里岩画骆越神工——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陈列”、“壮族历史文化展”,不定期推出主题鲜明的临时展览。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社会教育活动,是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治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示范基地、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崇左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以及崇左市青少年民族文化教育基地。

开放时间:09:00-16:00(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地址:崇左市江州区石景林西路6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给你最完美的回答,戏曲和戏剧的区别你知道多少?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提到戏曲戏剧的区别,其实也可以用生活中的简单例子,大家也可以一目了然。“戏曲”就是平时长辈们经常爱看的中国传统节目,而戏剧相对来说就比较高大上了。戏曲节目是通俗易懂,而戏剧则要求编排深刻,具有很深的意境,要让人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下面就针对两者的进行简单的比较。

首先戏剧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戏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综合艺术 。

而戏曲指的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把握戏剧冲突

全文共 2377 字

+ 加入清单

“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灵魂,是戏剧主题的基础和情节发展的动力,是戏剧艺术中社会生活矛盾的集中和概括的反映,牢牢把握戏剧冲突是欣赏戏剧的关键。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理解戏剧冲突的主要特征。

总之,有四个主要特征:

1.尖锐而激烈。在戏剧中,一些平淡无奇的冲突往往被组织成生动而令人震惊的冲突,就像一对山羊争角和两只蟋蟀打架一样,没有和解的余地。因为冲突双方都有足够的影响力,冲突的最终爆发尤为强烈。例如,在《雷雨》中,所有的角色都卷入了戏剧冲突。虽然他们不使用剑或矛,人物之间的对抗是令人激动的。最后,冲突终于在一定程度上爆发了。

2.高度集中。为了在给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表达社会冲突,戏剧必须巧妙地组织事件和人物,使戏剧冲突凸显出来。例如,在《雷雨》中,过去30年两代人之间的冲突和纠葛集中在17或8个小时。剧中的场景集中在周家的客厅和鲁家,就像两军对峙。周家客厅里的旧家具与30年前和的纠纷有关。“闹鬼”事件也与祎凡和周平的过去有关。鲁世平与周朴园之争是第一次,陆大海与周朴园之争是最后一次,集中体现了冲突的复杂性和深刻性。《茶馆》贯穿了几十年,把60或70个人物之间的冲突,60或70个人物与新时代的冲突都放在高度集中的茶馆里。

3.进展很紧张。戏剧冲突必须是激动人心和起伏不定的,让观众处于紧张和期待之中。例如,袁在的矛盾被层层推进。首先,蔡伯因讨债而被杀。张和他的儿子利用这个情况进行敲诈。蔡伯的屈服引起了窦娥的强烈反对。于是张驴误毒死了张老头,却诬陷了,后者在危险面前无所畏惧。接着,县令为蔡伯严惩了窦娥,并向法院要求平反昭雪。最后,窦娥的鬼魂做了一个梦,最后他被证明是无辜的。在紧张的情节中,窦娥与蔡坡的冲突、窦娥与县官的冲突、窦娥与“命运”的冲突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4.曲折多变。戏剧冲突通常是复杂多样的。例如,《西厢记》的情节虽然不复杂,但戏剧性的冲突却委婉、曲折、丰富多彩。在张与崔的婚姻问题上,从喜到悲,从悲到喜,多次出现转机,但都嘎然而止。因此,没有因曲折而产生的平淡感。

第二,要把握戏剧冲突的表现形式。

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不同性格的人物为追求各自的目标而进行的斗争,这种斗争不能用抽象的观念来表达。这些形式有三种主要类型:

1.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就是说,人与人之间意志和性格的冲突是戏剧性冲突的本质。意志冲突是指复杂的戏剧冲突,其中人物的对立的目的和动机出现。例如,在《雷雨》中,周朴园主席和工人代表鲁大海的不同动机,以及封建家长周朴园和祎凡的不同动机构成了阶级和家庭冲突。在第二幕中,这种冲突已经面对面地开始了:马璐和周朴园是旧的仇恨和新的仇恨;卢大海被解雇并遭到殴打。周平拒绝樊沂嫁给四凤;祎凡威胁要杀了他,等等。性格冲突是指性格之间因对事物的不同态度、追求的理想和采取的手段而产生的冲突。角色越典型,就越容易引起冲突。《茶馆》是一部戏剧,它是由精明善良的王利发、耿介郑智昌也斯等许多不同性格的人物在碰撞中产生冲突的。意志冲突和性格冲突往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戏剧中不能完全分开。

2.人物的内心冲突。这种内心的冲突常常使角色处于难以摆脱的境地。在《雷雨》中,四凤和周平都是石萍的亲骨肉。石萍很难同意他们的结合,她不能说实话。孩子们的要求使她进退两难,她在内心发起了一场激烈的斗争。在中国古代戏剧中,表达内心冲突的片断常常是戏剧的焦点。例如,在《西厢记》的《永别了长汀》中,崔莺莺的抒情长诗唱出了对过去相思的回忆和对今天离别的悲痛,表现了她内心的矛盾:如果张生不能做官,就不能结合;如果你得到一个官方职位,你担心张生会成为权势家族的目标。这种悲情的反复激荡,充分显示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与封建家长对名利的追求之间的冲突。

3.人物与环境的冲突。这种环境既指自然环境,也指社会环境。在《牡丹亭》的《惊梦》中,杜丽娘对美丽的自然风光感到惊喜,这也是春情萌发的原因。然而,这是一个受封建伦理制约的现实环境,是不允许的。因此,情感和环境之间的不协调构成了一种戏剧性的冲突。《茶馆》展示了维新运动失败后北洋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的人与社会环境的冲突。通过昌四爷的被捕和康顺的被卖,展现了晚清市民、农民和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第三,把握不同类型的戏剧冲突。

由于不同的情节结构,戏剧冲突往往呈现出不同的类型。

1.单一类型。这种戏剧性冲突的对立面自始至终基本保持不变。一直都是一样的。在一个接一个的对抗中,冲突变得越来越激烈,最后总是爆发。例如,祎凡和周平之间的冲突贯穿了《雷雨》的整个剧本:在第一幕中,周平和祎凡之间的对话显示出矛盾,这是冲突的开始。

第二场冲突正式开始。第三次冲突进一步发展。第四幕是用一把白色的剑来看彼此,到达了生死关头。

2.初级和次级类型。整出戏有一个主要的冲突,但这种冲突并不是每次都发生,有时还会发生次要的冲突。例如,《西厢记》中的主要冲突是自由婚姻与封建婚姻的冲突,具体表现为莺莺、张生、老太太和郑恒之间的冲突。不过,事实上,除了两本书打八折的《来婚》和四本书打八折的《临摹红》外,老太太在整部戏里演得并不多。然而,由于张生、英英和红娘的身份、境遇、教养和性格不同,他们对封建礼教的态度也不同。他们也采用不同的方式来抵抗和挣脱枷锁。因此,碰撞和误解不断发生,从而形成一个非常强的喜剧效果。

3.多样的类型。因为有些戏剧没有完整而集中的贯穿到结尾的戏剧情节,所以每个场景大部分都是由一系列人物的生活片段组成的。它展示了许多人物生活场景中分散的冲突,这些冲突统一在一个共同的主题下。例如,在《茶馆》中,没有一个情节贯穿到底。每个场景相隔大约20年。各种矛盾既没有交织,也没有不断发展。

这三个法案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三个部分有不同的冲突,但各种冲突都统一在埋葬旧时代的主题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壮族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壮族在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中是属于人口比较多,聚居密度比较大的一个民族。壮族大多数都是生活在广西地区,居住岩溶地区,景色非常美。那么壮族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下面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景区安全知识。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勺起一羹,双手敬给对方。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尊老爱幼是的传统美德。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翅必须敬给老人。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阿婆"或"婆婆";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壮族风俗礼仪有哪些

全文共 1882 字

+ 加入清单

壮族主要居于岭南,岭南地区自远古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有柳江县的“柳江人”和“甘前人”,来宾市的“麒麟山人”,荔浦县的“荔浦人”。那么,大家知道壮族风俗礼仪有哪些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壮族的婚礼习俗

壮族的婚姻,有自由恋爱和父母包办的形式,一般婚前享受充分的恋爱自由,但父母干涉包办也时常有。壮族一般实行一夫一妻制。妇女和男子一样都是家庭的劳动力,但仅有男子有继承权。其婚姻制中盛行“不落夫家”或“坐家”,有些地方还保持这种习俗。壮族女子出嫁日一是梳头:由媒婆、送嫁婆帮新娘梳头,新娘则边唱“哭嫁歌”,从早上哭到离开娘家,有哭“爹娘”、“兄弟姐妹”、“姑爷”等多种哭嫁歌。主要内容有歌颂父母养育之恩,有埋怨生为女孩要出嫁,有埋怨兄弟自己嫁出后独占家产,或是对一同长大的姐妹的留恋等等,曲调婉转缠绵,催人泪下。

“哭嫁”是流传于壮族农家的一种婚嫁习俗,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壮族农家大部分人居住的地方,群山连绵,地势偏僻,交通不便,姑娘出嫁之处,近到2至3里,远则数百里,跨省、跨县、跨乡、天隔一方,一别难见。“相见时难别亦难”,不知何时是归期,思前想后,不禁潸然。“哭嫁”,是勤劳勇敢,淳朴善良,尊老爱幼,热情好客的壮家人告别家人,答谢亲友的感情流露和心灵表白。所谓“哭嫁”,就是姑娘出嫁时,以“哭”代说,倾诉衷肠,表达离情,招呼来宾,告别亲人的一种形式。

姑娘出阁时,要吃“离娘饭”。办酒前夕,由家庭中最年长的女性长辈给姑娘梳妆,打扮成年妇女模样。晚上鸡叫头遍时,在堂屋前举行仪式,焚香燃纸,祷告先辈。先哭祖父(母)、父母、以谢多年养育之恩,表达依依惜别,谓之“开声”或“启声”。青年男女结婚后,新娘便返回娘家居住,遇重大节日和农忙时节才到丈夫家短暂居住,直到怀孕之后才长住婆家。因此,“不落夫家”的时间为三、五年不等。在历史上,“不落夫家”期间有性自由,近代受儒家文化影响,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当的行为,遭到严禁,违者或离婚,或赔偿一定的财物。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壮族的风俗礼仪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阿婆”或“婆婆”;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壮族的饮食习惯

多数地区的壮族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的壮族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

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入猪油、食盐。

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不吃狗肉,也有些地区却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

壮族喜爱猎食烹调野味、昆虫,对三七的食疗颇有研究,利用三七花、叶、根、须做菜很有特色。壮族还擅长烤、炸、炖、腌、卤成熟法,嗜酒,口味辣麻偏酸,喜食酥香菜品。主要特色菜有:辣血旺、火把肉、壮家烧鸭、盐风肝、脆熘蜂儿、五香豆虫、油炸沙虫、皮肝糁、子姜野兔肉、白炒三七花田鸡、岜夯鸡等。俐的小伙子进寨,走近女方家门,又被姑娘们拦住,用歌声盘问,对答无误,才准进门迎亲。新娘上路,由二三十位女伴陪送,一路上边走边与迎亲男青年们对歌,在歌声笑声中,簇拥新娘,到达男家拜堂成亲。新人进洞房后,男女青年继续对歌,直到天明。通过对歌,他们互相认识、了解,有的交上朋友。进而缔结夫妻良缘。

相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哪个学校好

全文共 744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中国有38所大学开设戏剧影视艺术设计专业。其中,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沈阳音乐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浙江传媒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

戏剧影视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学科是艺术与新闻。主要课程包括以下八门课程:舞台影视艺术设计、灯光设计、服装道具设计、化妆设计、绘画、绘画、计算机辅助设计、特技艺术等。每学期安排三周的实践教学环节,分为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戏剧、影视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年限为四年。

1.中国有很多戏剧、影视、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校,如西安美术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西传媒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武汉设计工程学院等,每所大学的戏剧、影视、艺术设计专业都非常优秀。

2.在2018年本科戏剧影视艺术设计专业排名中,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并列榜首。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四川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

3.民办大学戏剧影视艺术设计专业排名如下: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吉林动画学院等。

4.独立学院戏剧影视艺术设计专业排名如下: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等。戏剧影视艺术设计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掌握并运用戏剧、影视、舞台美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用正确的方法分析剧本,可以对戏剧、戏曲、电影、电视进行初步的艺术设计。

3、了解和支持党和国家的新闻、艺术方针相关政策法规。

4、及时跟进舞台和影视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

5、运用基本方法检索文献、查询资料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能力等六项知识和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扇子与戏剧表演艺术

全文共 339 字

+ 加入清单

范不仅是一个很酷的东西,而且在中国的文化艺术,尤其是戏剧表演艺术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在传统戏曲舞台上,粉丝已经成为包括各种行业在内的一些节目中不可或缺的道具。扇子可以代替钢笔和墨水,可以用作剑,可以增添优雅和魅力。比如诸葛亮的羽扇,铁扇公主的芭蕉扇,特别是的殷和,观众一眼就知道是红梅亭。在戏剧表演中,文胜用扇子来表现自己潇洒的风格,而女性用扇子来掩饰自己迷人的美丽,从而增加了表演艺术。尤其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对“扇子”非常讲究。在话剧《贵妃醉酒》中,他借助折扇表演了杨贵妃的醉态。范在戏剧表演节目上,也颇有讲究。例如,文胜扇他的胸,华莲扇他的腹,萧声没有超过他的嘴唇,黑而干净到他的头顶,丑陋的迷眼,一旦他捂住嘴,媒人扇他的肩,和尚和道士扇袖子等等,都有一定的规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壮族三月三的意义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壮族三月三的意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现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定传统公众假日,该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壮族“三月三”习俗,很多人只知道对歌谈情,其实壮族“三月三”习俗有很多,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也是有趣的节日习俗。

三月三有什么来历?

三月三的来历,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相传伏羲和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在我国豫东一带至今还保留这供奉伏羲、女娲的习俗,在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就会举办太昊陵庙会。三月三在我国历史也是非常久远的,最开始的时候起源于巫教活动,通过在水边祭祀、沐浴等达到驱邪、祈求繁衍的目的,而到了汉代之后,就正式成为了节日。

壮族的习俗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那红壮族风情村普者黑影视拍摄基地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那红壮族风情村及普者黑影视拍摄基地是一座集壮族风情体验和影视拍摄为一体的影视拍摄基地,以深度挖掘我县人文旅游资源为目的,充分展示壮族文化,将文山州的壮族的风情以影视的方式展示在众人面前。村内有寨门、壮族民居、民族文化广场、老人厅、风雨桥、壮族文化展示厅等,并引入影视制作单位前来拍摄能充分体现壮族风情的高档次文化产品。

用时参考

3小时

交通

【外部交通】

1、客运班车

昆明-丘北-普者黑:昆明东部汽车站乘昆明-丘北的班车,全程约300公里,发车时间及票价为9:00(137元)、10:00(114元)、11:00(114元)、12:30(137元)、14:00(114元)、20:10(138元)、20:30(138元),最后两班车为卧铺,其它车次为座位;丘北县城至普者黑景区有13公里,也可在乘坐丘北客运站发往普者黑的公交车,每天8:00-17:30,半小时到一小时一班,车费2元

2、飞机

可以坐飞机到文山普者黑机场,这个机场在砚山县,距景区还有80多公里,需要乘文山-丘北的过路车(7:00-18:00,10分钟一班,车费31元)至丘北县后,再转乘巴士到普者黑景区。比较麻烦,不推荐。也可从机场直接打车到普者黑,费用100-200元

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全天

景点位置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下那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壮族的由来 壮族的起源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壮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明,那你知道壮族的由来吗?

先秦秦汉时期生活在中国长江中下游以南至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一个被称为“百越”的族群,是壮族最直接的先民。到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的“百越”后裔被称为“乌浒”、“俚”、“僚”或“俚僚”。元明以后,又被称为“獞”,另外还有自称壮、侬、郎、土、沙等,明清时期,“壮”的称呼已广泛见于整个广西和广东西部,成为壮族最普遍的一种族称,1965年起统称为壮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前景

全文共 580 字

+ 加入清单

戏剧影视艺术设计前景良好。戏剧影视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戏剧、戏剧、影视等方面的能力。毕业后,他们可以在剧团和电影制片厂从事与戏剧影视艺术设计相关的工作。

近年来,国内影视文艺发展迅速,国内许多喜剧影视作品走向国际化道路,戏剧影视艺术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专业院校毕业的优秀学生更加罕见,所以在就业道路上,仍然光明。

近年来,中国优秀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过去失宠的戏剧、戏剧等艺术形式也再次受到公众的关注。这些表演和电影和电视作品不能与良好的灯光设计和舞台设计分开。戏剧、电影和电视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戏剧、电影和电视艺术设计主要负责舞台设计、表演和制作、三维和平面设计以及绘制相关电影的剧本。戏剧、影视、艺术设计的能力

戏剧影视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跨学科的专业。本专业的学生不仅要进行艺术基础、影视技能、场景设计等方面的基础培训,还要学习文学、艺术等理论基础。因此,戏剧影视艺术专业的学生大多具备艺术设计、道具制作、服装设计等能力,因此也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戏剧、影视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掌握戏剧、影视、舞台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剧本分析方法、戏剧、戏剧、电影艺术设计能力,了解新闻、艺术政策、政策法规、舞台、影视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等。只有具备这些专业知识,毕业后才能迅速进入职场。就业范围包括:剧院、剧团、电影制片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用什么电脑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戏剧影视艺术设计基本需要图片处理、视频渲染、三维建模等,因此对计算机的要求较高。如果选择笔记本电脑,建议购买图形工作站的笔记本电脑,如果选择台式电脑,建议购买品牌图形工作站的整机。

如果影视艺术设计专业涉及三维、视频编辑、电脑特效制作,尽量选择台式机,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经济能力组装电脑。一般组装电脑CPU尽量超过4核INTEL或者AMD4核以上。同时,对电脑显卡的要求很高,建议使用GF显卡,并存在1G以上。计算机内存应为4G以上,电脑的主板看能力,最好是大品牌的主板,显示器选择分辨率高。只要能散热好,对机箱的要求就不大。1、什么是戏剧影视艺术设计?

戏剧、影视艺术设计也常被称为舞台艺术设计,简称舞台美,在国外也被称为表演空间设计。戏剧、影视艺术设计是根据戏剧、影视剧本和内容的需要,设计布景、照明、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综合舞台设计。工作内容包括:戏剧、影视视频编辑、影视特效制作、视频编辑合成、影视包装、电视剧本绘制等。二、国内戏剧影视艺术设计大学排名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38所与戏剧、影视和艺术设计相关的大学。根据在线调查,最好的三所大学是上海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是由上海和文化部共同建立的中国高等艺术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是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建立的培养与戏曲艺术相关的高级专业人才的高校。中国戏曲学院戏剧影视艺术设计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艺术设计专业是影视艺术学院的特色专业,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壮族花米饭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壮族米饭是屏边壮族传统的“三月三”民俗文化节风味食品。主要精选头年上好的糯米为主料。他们从山上挖回一些野生植物的根茎花叶,用它们提取红、黄、青、紫、黑等色素(此色素为天然植物生成,无毒无污染,非化学工业制品),再把这些自制的色素和选好的糯米共同浸泡使其着色,然后放到甑子里蒸熟。这样制出的花米饭,色香味具全,既可蒸食,也可凉干后用油煎熟而食,香脆可口,别具一番风味。

屏边的街边经常有人背着花米饭卖,来到屏边,不妨买上一小坨尝尝鲜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壮族过中秋节的习俗是什么

全文共 2123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你知道壮族中秋节的习俗吗?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壮族中秋节的习俗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中秋节的起源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较多。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礼记》上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夕月就是祭月亮,说明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贵族官吏和文人学士也相继仿效,逐步传到民间。

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字的解释是:“庄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农作物和各种果品陆续成熟,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中秋”就是秋天中间的意思,农历的八月是秋季中间的一个月,十五日又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中秋节可能是古人“秋报”遗传下来的习俗。

也有历史学家研究指出,中秋节起源应为隋末唐军于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以圆月作为构思,成功发明月饼,并广发军中作为军饷,成功解决因大量吸收反隋义军而衍生之军粮问题。

猜你喜欢:

广西的中秋习俗

广西中秋节的习俗:公园赏月

中秋节晚上到公园观灯赏月是大多数南宁人的首选,呼朋唤友带上各种水果、月饼、香烛到公园圈一块草地,赏月、打牌聊天是不错的选择。青秀山公园、南湖公园、人民公园往往是首选的目的地。青秀山公园是天然的大氧吧,每年青秀山公园都安排精彩的表演为赏月增加乐趣。今年刚参加工作的李小姐聊起今年到青秀山公园赏月的计划。李小姐是外省人将第一次在南宁过中秋节,听说在青秀山公园赏月很热闹,与几个同事相约到青秀山公园烧烤。唯一遗憾的是今年的中秋节不是周末,赏月活动不能通宵。

广西中秋节的习俗:趣味灯谜

南宁赏月好地方:南湖公园和人民公园是家门口的公园,对携老带幼的大家庭是比较理想的场所。据悉,今年的中秋节南湖公园将举行规模空前的灯会——水景灯会。今年中秋节市民可以欣赏到造型特别,风格与以往不同的灯会。届时南湖公园赏月的人将是人山人海。人民公园将安排精彩的演出和趣味灯谜等活动这些将为您今年的赏月活动添加许多乐趣。另外,狮山公园、新秀公园每年都有赏心悦目的花灯,令市民流连忘返。

广西中秋节的习俗:放龙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玩花灯是其一。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早在南宋《武林旧事》中记载,中秋节,就有将“一点红”灯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动。中秋节晚上,在湖面或江面上飘着各式的灯,这些灯叫“龙灯”。城市或乡下都有放“龙灯”的习俗,邻居黄阿姨给我讲了放“龙灯”趣事,据黄阿姨说中秋节放“龙灯”是南宁民间的习俗,到了中秋节的晚上想要出嫁的女子拿一个柚子,先小心地挖柚子,放进一支蜡烛,“龙灯”就做好啦。待月光照到江面时,点着蜡烛把“龙灯”放到水面上。谁的“龙灯”飘得快谁就可能嫁得快;飘得远或近,可能嫁得远或近。虽然“龙灯”不能准确的预告人们的婚姻大事,但是放“龙灯”作为美好生活的中祝愿被沿袭至今。

壮族中秋节的习俗

闹哥孩

流行于广西德保县。最初这顼活动叫“请囊海”,“囊海”是壮语,即“月姑”之意,意为请月亮里的仙女大姐下凡与民同乐,但因为组织者和参加者都是女性,闹的对象又是男的,所以叫“闹哥孩”。

届时,村里的老少男子都要来围观。在闹台上摆一碗米,上插数根燃香,一边摆一碗月饼;闹台的两边各竖立一根柴担,一根的顶部插一个柚果,果上有若干香条和蜡烛;另一根顶部挂一双鞋、一双袜子和一块面巾,妇女们围闹台而坐,开始唱歌请月亮上的仙大哥下来与民同乐。

歌唱近一个小时后,数位女子站起来东跑西穿,人们即知这是仙大哥下来了,那些女子便是仙大哥的化身。她们跑一阵后就在闹台前坐下,身子左右摇摆,口里说着含混不清的话。

这时其他妇女一起上前来问她们将来的祸福,仙人托身的女子也一一作答,从此以后她们便是公认的巫婆。“哥孩”下来后,闹台周围的妇女便开始对歌,内容一般不涉及爱情,多是有关史实、社会一类的,尽兴方散。此后对歌还要持续数个晚上。

请月姑

同是中秋节这一天,广西靖西、那坡一带的壮族,姑娘们用艾叶水沐浴,梳妆打扮,打扫屋内外,用柚子叶水洒在房屋四周。把一根五米到十米长的竹竿竖在门前空旷地,顶上插一个插满线香的柚子,香烟缭绕,作为指引月姑下凡的天梯。

门前置桌,放上月饼、香蕉、柚子、甘蔗、柑桔、煮熟了的芋头和成把的毛豆等供品。姑娘与小伙们围坐在一起,推选一位姑娘扮作月姑,坐在地席中央,用两手中指和大拇指分别压住双眼和双耳,旋转头部,以示正从月宫下凡。大家将月姑认作“同年姐妹”(义姐妹),请她对歌。大家发问,她作答,欢歌笑语,情意绵长。

骂中秋

广西西林等地的壮族中有“骂中秋”的习俗。传说古代有位耿直的姑娘,不爱虚伪的甜嘴,却欣赏尖刻的骂人艺术。有一个男青年在中秋之夜,当众痛骂偷姑娘所种甘蔗的人,骂得痛快淋漓,姑娘被感动,嫁给了青年。从此,形成一种青年人以恶作剧引入发骂的风俗。

他们三五成群,乘老人中秋赏月之际,用反锁大门、搬走石磨、拔掉菜秧、抖落果实等小小的恶作剧,以引起主人痛骂。而恶作剧者往往还要挑选善于骂人的人家,进行挑衅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湖南传统戏剧之花:湖南湘剧文化

全文共 2002 字

+ 加入清单

湖南有着多种戏曲表演形式,而湘剧也是其中之一,湘剧主要流行于长沙、湘潭等地。湘剧文化也一直是湖南甚至全国人民的喜爱,新中国成立后,众多的湘剧曲目对现代戏影响很大。下面的湖南文化带你走进湖南的湘剧文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湘剧”名称最早见诸民国9年(公元1920年)长沙印行的《湖南戏考》第一集。明代成化年间,长沙是吉王府所在地。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戏曲演出的繁荣。外来的戏曲在长期的演出活动中,与本地区汉族民间艺术、地方语言紧密结合,逐渐形成了这一包括“高”(高腔)、“低”(低牌子)、“昆”(昆曲)、“乱”(乱弹)四大声腔,唱白用中州韵、富有本地特色的剧种。

高腔源于弋阳腔,早在明朝嘉靖(1522-1566)年间人徐渭的《南词叙录》已有关于弋阳腔在“两京、湖南、闽、广用之”的记载。弋阳腔在传人长沙之后,经“错用乡语”、“只沿土俗”和融合打锣腔等地方音乐,从而在弋阳腔滚唱基础上衍变成湘剧高腔。从《精忠传》等古老的连台本戏以高腔、低牌子合演的情况看,后者的产生年代约与前者同。

昆曲传入长沙时间稍晚,根据“长沙老郎庙班牌”,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和六年,既唱高腔、也唱昆曲的长沙福秀班和老仁和班先后成立。作于乾隆二十年(1755年)至二十八年间的江宾谷所作的《潇湘听雨录》卷三,曾记载湖南布政使杨廷璋陛见时,官场公饯,曾演出昆曲《三多》。这一时期当是昆曲传入长沙的时间。高、昆同台演出,直接影响到高腔音乐和表演艺术的发展,使之从偏重大锣大鼓的武戏,变为也唱小锣小鼓的文戏。当年老仁和班小生喜保和杜三演唱的《赶斋泼粥》、《打猎回书》等高腔戏,也曾经吸收了昆曲表演中许多优美、细腻的做工和舞蹈,在当时也曾名噪一时。至同治、光绪年间(1862-1908年),昆曲逐渐衰落,并退出湘剧舞台。光绪三十一年,长沙人叶德辉在《和桧门观剧诗》中有“昆山近又无人会,那解寻源白石翁”句,说明当时昆曲在湘剧中的处境。

乱弹又叫做“南北路”。其来路尚无定论,但湘剧在吸收了徽班中的《大长生乐》、《偷鸡》等一类剧目,并将其曲调称为“安庆调”,其他属于安庆“花部”的《水淹七军》、《龙虎斗》、《路遥知马力》、《王祥吊孝》、《李大打更》、《困曹府》等,也都是湘剧经常演出的剧目。

徽班源于秦腔的《如意钩》、《锁云囊》,后来也传到湘剧班。此外,湘剧还从汉剧中吸收了《酒毒杨勇》等剧目,可见湘剧的早期发源与徽剧、汉剧都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南北路声腔的传入,在湘剧舞台上开始出现了高、乱合演的剧目,如《金丸记》中《盘盒》一折唱高腔,《拷寇》一折唱乱弹腔。由于高、乱同台,得以互相借鉴,并且相互促进:高腔吸收了乱弹所长的做工和武打;乱弹则受高腔滚唱的影响,发展了长段流水,如《斩李广》中连唱四十八个“再不能”,《程济赶车》中连唱二十四个“可怜主”等,使湘剧的唱腔和表演艺术又前进一步。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京剧流入长沙。四年后,又有十八个京剧艺人在长沙参加湘剧班并同台演出,湘剧艺人又向京剧学习难度较大的武功,在演唱中吸收了京剧的一些花腔。

综上,湘剧发源于明代,至清朝中叶已逐渐形成为多声腔的剧种,又历经变化而形成以高腔和乱弹为主要声腔。其班社在康熙年间大多以唱高腔为主,或高、昆兼唱,如福秀班、老仁和班。乾隆年间班社逐步增多,如以唱昆曲为主的大普庆班,浏阳、醴陵一带则出现由九人组成的“案堂班”(见乾隆《醴陵县志》“风俗”条)。当时。长沙、湘潭已经修建老郎庙,并于乾隆末年设九麟科班。道光年间成立以乱弹为主的仁和班。同治、光绪年间,班社蓬勃兴起,至宣统元年(1909),长沙城内有仁和、庆华、春台、仁寿、同春等五班,湘潭有永和、庆和等班,浏阳有清胜班,宁乡、益阳有大观班和福林班,至建国前夕,湖南全省湘剧班社达二十一个,艺人一千二百多人。自道光年间起,至建国前夕,所建立的科班达二十八个,开科六十多期,分布于长沙、湘潭、浏阳、醴陵、茶陵等地。其中以道光后期起科的五云科班开科最长,经历数十年,培养艺人四百多名。其后较有影响的有三元、华兴等科班。1920年后设立的福禄、九如、福喜等坤班,是专门培养女艺人的组织,开科长达十余年。

湘剧在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有剧目千余个,内容丰富:有来自北杂剧的剧目,如《单刀会》、《诛雄虎》、《回回指路》等;有来自早期弋阳腔的剧目,如《目连传》等;有来自弋阳腔和青阳腔的剧目,如《琵琶记》、《白兔记》、《金印记》等;还有大量《三国》、《水浒》、《杨家将》及“三十六按院”的一大批南北路剧目。经演出实践的消长更迭,现有传统剧目六百八十二个,其中弹腔剧目有五百个以上,高腔剧目近一百个,低牌子剧目保存在连台大本戏中的有二百多折,但独立单出的则为数不多,昆腔及杂曲小调剧目亦少。

你可能也喜欢:

朴素的乡土风味的河南坠子

汉民族音乐遗产中的经典:板头曲

具有历史价值及魅力的汤阴跑帷子

河南河洛大鼓曾经的辉煌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壮族农历三月三的来历及习俗

全文共 2219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三月初三,是时天气暖和,大地返青,河水开流的季节。那么这天究竟是什么节日呢?以下是关于广西壮族农历三月三的来历习俗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壮族三月三的习俗

壮族三月三歌节这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那天,青年男女三五成群,互找对象以歌对答,此起彼伏彻夜不息。所唱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无一不唱。在歌圩中,还有抛绣球作为定亲信约的,所以,它又是恋爱中青年传达情意的场合。

在歌圩上,各村屯的男女青年,各自三五或群,寻找别村的青年,集体对唱山歌。通常由男青年主动先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有比较合适的对象,便唱“见面歌”和“邀请歌”;得到女方答应,就唱“询问歌”;彼此互相了解,便唱“爱慕歌”、“交情歌”;分别时则唱“送别歌”,歌词随编随唱,比喻贴切,亲切感人,青年男女经过对歌后接触,建立一定感情,相约下次歌圩再会。

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男女青年山歌对唱,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绣球则是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

歌圩上还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有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

2月三是广西法定假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上获悉:每年农历“三月三”将成为广西公众假日,自治区全区放假两天。具体放假时间,将由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每年年初确定后公布。

2014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三月初三、初四放假两天,全区放假。

2015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定于4月20、21(三月初二、初三)全区放假两天,与周末凑成4天小长假。

2016年的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放假时间为4月9日(周六)、10日(周日),即农历三月初三、初四。因为今年“三月三”放假时间正逢周末,所以4月8日(周五)、11日(周一)补休,凑成4天小长假。

“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广西壮族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汉、瑶、苗等民族的重要节日,在广西各族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亚于春节。每年,广西12个世代居住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采取不同方式欢度“壮族三月三”,占全区总人口的54%。

3月三(壮族三月三)

三月三(壮族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

三月三(壮族三月三),又称歌圩节、歌婆节或歌仙节,是壮族祭祀祖先、倚歌择配的传统节日,是壮族及其先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生活环境下,经过日积月累而慢慢形成的一种具有壮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壮族三月三主要流传在武鸣区东部罗波镇、两江镇、陆斡镇、马头镇以及武鸣区西部的锣圩镇、灵马镇。

2008年10月10日,由武鸣区文化馆申报的“三月三”歌圩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100。 2014年1月13日,壮族三月三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为广西的法定假日(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 同年11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申报的三月三(壮族三月三)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12。

广西壮族农历三月三的来历

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节(歌舞节)。

“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三月三是壮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壮族人称“窝埠坡”或“窝坡”,原意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所以也称“歌圩节”。也有称是为纪念刘三姐,因此也叫“歌仙会”。关于它的来历,民间有许多动人的传说。

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爱意。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两人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双双殉情。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传说最广是关于刘三姐的: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着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

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女子将绣球抛给自己心爱的男子后,双双退出歌场,互赠定情信物,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到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二十六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壮族对歌的场所叫歌坪,壮语“欢龙洞”。意思是到田间唱,也叫“欢窝敢”,即到岩洞外唱歌。届期,人们用枫树叶、黄花草、三月花煮染糯米饭,以祭奠刘三姐,并自己食用,俗说食此可以像花木一样兴旺茁壮。

壮族歌墟,是壮族传统文化的结晶,它是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它的来历,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其中以“赛歌择婿”的故事流传最广。传说在很久以前,一位壮族歌师的女儿,品貌端序、美丽,歌声婉转清脆。歌师一心想为女儿选一个歌才、人品都出众的青年做女婿。消息传开,男青年一批接一批前来赛歌,负者自然离去,歌才最好的一个小伙子留下来与歌师的女儿成了亲,他们的结合被传为佳话。从此,男女青年借歌传情择偶。就形成了歌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戏剧与戏曲的区别是什么,主要有哪些区别

全文共 308 字

+ 加入清单

1、主体不同

戏剧是以文学为主体,而戏曲却是以音乐为主体;

2、手法不同

戏剧以写实手法为主,而戏曲以虚拟手法为主,化妆、装扮也是夸张的手法;

3、包括关系不同

戏剧可以包括戏曲,而戏曲却不包括戏剧;

4、范围不同

戏曲一般是我国的一些剧种,如京剧、越剧等,而戏剧的范围比戏曲大,还包括各种话剧、舞台剧、音乐剧,戏曲是综合性的艺术,是中国式的音乐戏剧。

从戏剧的概念上来看,一切从事扮演角色,进行剧情演绎的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戏剧,那么似乎戏曲也可以叫做戏剧。其实,戏曲的确属于戏剧,但是反过来说戏剧是戏曲就不太合适,因为戏剧包含了所有表演的形式,而戏曲只是其中的一种,所以,它们应该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应该对两者的关系有清晰的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