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刘备坎坷一生(通用20篇)

浏览

7032

文章

375

篇1:马超的能力不下张飞,为什么却得不到刘备的重用?

全文共 623 字

+ 加入清单

勇猛无双的名将马超,为何无法得到刘备重用?

马超虽然非常的有能力,但是在历史上显然人格上有一些问题,曹操在初步完成一统中原之后,就把所有的助力全部都放在军阀身上。当时马超完全经不住曹操的恐吓,根本就不管自己父亲身在何方,最终导致自己的父亲被杀,所以说人品这一方面也并不是特别的出色。

在被曹操打败之后,又选择来到张鲁门下。张鲁对待马超倒也是非常的不错,而在打仗失败之后又选择来到刘备的门下,对于刘备而言,这其实就是一个完全不顾父亲死活的人,而且先后背叛多个主子,这就是一个不忠不孝之人,怎么可以重用呢?虽然马超的武艺并不会比关羽张飞或者吕布差,但是刘备根本就不敢重用,因为这会让刘备有所忌惮。

马超还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刘备在选择创建蜀汉的过程就已经开始非常讲究等级观念,但是马超却一天到晚都和刘备称兄道弟,还直接称呼刘备的名字。刘备表面上没有多说什么,但是爆脾气的张飞马上就选择教训马超,当然对于刘备来说,马超的做法早就已经记在心上,所以自然也不可能会重用。

在刘备成为皇帝的第2年,马超就患有疾病离开,其实事实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大家也可能会觉得有一些特别的意外,当时刘备也考虑到马超虽然说各方面都不是很让自己满意,可是在羌族人民心中拥有着较高的地位,所以就让他去守卫边疆。可是对于马超来说估计也并不想要做这样的职位,这种马超在47岁的时候死亡,可是人们也会觉得在蜀汉的众多武将中,这已经是一个可以善终的人,因为马超在诸葛亮选择北伐的时候就已经去世。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关系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关系是结拜兄弟,即桃园结义,桃园三结义最初是小说《三国演义》里记载的故事,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意气相投,选在一个桃林,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刘关张最早的职业是什么?

刘备起兵前“织席贩履为业”,也就是靠织席卖草鞋为生,属于小商小贩;关羽的职业比较模糊,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关羽出场“见一大汉,推着一辆车子”,并没有点名是做什么的。有传言说关羽卖大枣;张飞的职业说明的非常清楚。张飞张翼德“颇有田庄”,也就是家里土地很多,靠“卖酒屠猪”为生。这样看,张飞是个小地主、小酒贩兼屠户。

三英战吕布

各诸侯带各路兵马讨伐董贼。董卓派华雄迎战,被关羽杀了。董卓听说华雄被杀,派吕布迎战。张飞冲杀上去,连战五十回合。后来关羽、刘备也上阵,三个人把吕布围在当中,走马灯般的轮流厮杀,吕布毕竟难敌三人,渐渐觉得难以招架,拍马冲出了包围圈逃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初见面时刘备为何会轻视庞统?是因为庞统长得丑吗?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刘备因为庞统长得丑而不待见他?

刘备在刚刚看到庞统的时候,之所以会看轻对方,这并不是因为外貌的影响。虽然庞统的面相有一些平平无奇,但是这和外貌没有关系,主要是外界的一些评价。

罗贯中的小说中将庞统形容的非常丑陋,这并不是没有根据,但是也会有一些比较夸张。庞统在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得到刘备的重视,这可能也是因为觉得低外貌并不是很出色,另外也是因为外界的传闻。刘备就是也会面有异相,一看就是一个不凡之人,所以在他的身边也同样会有许多的能人。

除此之外也会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原因,前面人们也会说庞统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人,没有多少人认识他,但是因为因为司马徽的帮助,所以我们也会看到庞统开始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外界的传闻显然也并不是很好,认为他的才能并不是很出色。

鲁肃之举,确实也会让人觉得有一些玩味,所以也会让刘备认为江东和庞统之间的关系非常的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算庞统非常的有才学,刘备肯定也会有警惕之心,根本就不可能会放弃。好在刘备早就已经看破了对方的用心,就在对方举荐庞统之后,诸葛亮也同样选择举荐,这两者的意思肯定会有所区别。

之所以这么做,也同样是为了给庞统的清白去作证,刘备一直以来都不相信鲁肃,但是肯定会100%相信诸葛亮,所以才愿意和庞统见面。也就是因为这一次的见面,才可以让庞统有机会成为第2号诸葛亮,可以说这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表现。一开始刘备之所以不喜欢他,这可能是和过往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要想改变一切就只能够从个人的行为方面开始,只有真正的努力发挥才可以有机会解决一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刘备真的是仁义至上的人么?刘备做过哪些令人诟病的事?

全文共 1583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刘备可能是大家认为能力最低的皇帝,对于刘备的评价似乎也只有“仁义”这两个字,不过要相当皇帝如果只有仁义肯定是不够的,刘备也有自己的帝王之术,只是藏得比较深而已。刘备因为起点低,所以早期只能靠收买人心获得支持,所以仁义是必须的。但是后期等刘备称帝后,也做了一些坑害百姓的事情,这些可能大家都不知道。

熟读汉末三国史,很多人认为,刘备是一个非常仁慈的人。例如,夷陵之战后,蜀汉败的一踏糊涂,大将黄权却又带着麾下的兵马,投靠了曹魏,这对刘备而言,可谓雪上加霜,然而,当他手下的官员,提议诛杀黄权的家人时,他却说“孤负黄权,权不负孤也”,依旧如之前一般,对待黄权的家人。另外,还有人提出了,一个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案例,证明了刘备的“仁善”与“宽容”,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黄权之前,他麾下还有一个将领,投奔了曹魏,而刘备不仅没有追究责任,还为其打抱不平。这个大将不是别人,正是原本属于刘璋,却在入川之战前,便悄悄投奔刘备的孟达。《三国志·刘封传》中提到,孟达与刘封一起守上庸的时候,带着四千兵马及百姓,投奔了曹魏,并率领曹魏大军,夺下了上庸。而刘封逃回益州之后,刘备却借刘封曾与孟达不和,抢过孟达一套军乐仪仗为由,责备刘封欺凌孟达,导致了孟达的背叛。

可是孟达对刘备而言,不仅是一个降而复叛的叛将,也不仅是夺了他一座城池的敌人,还是害死关羽的凶手——当初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边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可是刘封和孟达,却以上庸刚刚归附,不可轻易出兵为由,选择了拒绝。后来,关羽兵败如山倒,最终败走麦城,他们也没有及时出兵相助,最终导致了荆州失守,关羽被擒杀。

对于刘备而言,关羽与他恩若兄弟,而且是他的心腹爱将;荆州则是隆中对里,极为重要的一环,因此《三国志》中提到,对于刘封和孟达,“先主恨之”。那么,孟达投靠曹魏之后,刘备应该更加痛恨他才是,刘封逃回益州之后,为什么会出现“先主责封之侵陵达”的情况呢?是刘备就事论事,在为孟达鸣不平吗?答案是否定的,小编认为,刘备之所以会这么做,可能与以下两个原因有关。

一、为了树立一个处事公平公正的形象

刘备是一个枭雄,一个政治家,这就决定了,他在做任何一件事的时候,都要考虑多方面的利害关系。就算孟达是一个背叛者,他也会尽力在愤恨之余,找出对方的剩余价值,并加以利用。而刘封的回归,正好给他提供了机会。众所周知,刘封是他的义子,曾被他当作继承人培养,而他与孟达的争权,也不是他一个人的错,可是刘备这样责备他,却完美的塑造了一个,不偏袒亲人、心腹,处事公平公正,甚至严格要求自己的亲近之人,对其他人保持宽容的形象,可以让麾下的其他人,安心为他效命,并对他更加敬重。

这样不但可以避免,手下的其他人,轻易萌生异心,还可以使他的名声更好、更大,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可谓一举多得。这样的做法,得不偿失。

二、为除掉刘封找借口

刘禅出生之后,刘封的地位一直非常尴尬,都说知子莫若父,像刘备这样,有知人之明的人,更是早早的看透了,刘禅没有驾御刘封的能力。所以为了给亲生儿子铺路,刘备只能选择除掉义子。更何况,他的心腹诸葛亮,也添了一把火——“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

但是处死刘封,需要合适的理由,这个理由不可能仅仅是不救关羽一事;为刘禅铺路一事,更是不能拿到明面上讲。而孟达之前与刘封的矛盾,以及他投降之前,写给刘备的信,恰好给刘备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理由,那就是刘封曾欺凌孟达,导致孟达降敌。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虽然刘备为了自己的名声,大多数情况下,都在努力保持着和善和宽容的形象,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枭雄,他本质上却是自私的,功利的,而且为了自己的野心,以及为了给自己的亲生儿子铺路,他能够轻易的牺牲自己的义子,甚至为一个自己痛恨的背叛者打抱不平。这样一个刘备,可能并不符合,大众对他的印象,然而这才是他的枭雄本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刘备为什么要赐死战功赫赫的刘封?

全文共 683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刘封其实很多网友都不太认识这个人的,但是其并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这个人是刘备的儿子啊,但只是被刘备给赐死了,而且还是战功赫赫的,先看来刘禅其实感觉有点傻的,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那吧!

一、刘备有四个儿子,而非两个。刘封为养子,刘禅为嫡长子,还有刘永和刘理两个庶子。

二、刘备在三顾茅庐前屡战屡败,经常被对手打的扔下老婆就跑路了,所以一直没有孩子。到荆州后,已经快40岁的刘备不得不考虑后嗣问题,所以就收养了勇猛的刘封,对他也不错。但没过多久,刘备就生下了刘禅,刘封的地位就特别尴尬了。

刘封随张飞入川,立有战功,后来又和孟达攻克了上庸,这便是刘封所有的功绩。之后,刘封听从孟达的建议,拒绝救援关羽。关羽败亡后,又后孟达闹翻,被徐晃击败,丢失了上庸,灰溜溜地跑回了成都见养父刘备去了。

三、其实刘封大可以随孟达投降曹魏,恢复原姓,处境不至于多么危险。而刘封却没有这样做,他认为,养父不会杀他。没想到,诸葛亮却对刘备说刘封性格刚烈,将来会对刘禅产生威胁,应该趁现在除掉。刘备也责怪刘封拒绝救援关羽,正在气头上,所以便令刘封自尽。

刘封得知消息后,大哭一场,后悔没有听从孟达的建议投降曹魏,于是拔剑自刎。

四、自打刘禅出生后,刘封就已经丧失了继位的资格。汉代十分看中名分,作为养子只有在养父没有亲生儿子的前提下才可以继承家业。而刘禅是刘备唯一的嫡子,天命所归,无论他是平庸还是有能力。

而刘封比刘禅至少大15岁,且性格刚烈,对于刘备、刘禅、诸葛亮来说,刘封确实是个大问题,怎么安排都不合适,除了让他彻底离开蜀汉这个圈子。既然刘封没有去曹魏,那么他就只能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孙权向曹丕称臣,却把他和刘备都给耍了!

全文共 1845 字

+ 加入清单

都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三国之中吴国的君主孙权虽然比曹操、刘备差了一个辈分,但是却能守住江东的基业,国祚比蜀国还长,自然是有他的独到之处,他所依靠的便是他的权谋。当时孙权就向曹丕称过臣,有雄心壮志的“吴大帝”孙权岂会甘心久居人下,他的所图甚大,最终把曹丕和刘备都给耍了。下面就和小编一起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吧。

孙权于公元219年向魏王曹操臣服,公元222年就和魏帝曹丕破盟开战,真正“屈身忍辱于曹魏”的时间不过三年,却“空手套白狼”般让自己从一个汉朝的讨虏将军、会稽太守,变成了“吴王、大将军、赐九锡、都督荆扬交三州军事”,名正言顺地做为君主统领荆、扬、交三州,也为公元229年正式称帝,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东孙氏奠基,始于孙策以武力征服江东六郡,大肆诛戮名士,江东群豪奋起抗争,孙策轻而无备,因此丧生。

而孙策之弟孙权年仅十八,初领江东,张昭受孙策托孤为“仲父”,实际执政。此时的孙权,只是类似一个孙氏家族推出来协调各方的牌位,离名副其实的江东之主相差甚远。即使孙氏家族内部,对他也颇多不服。

当时江东各郡到处反叛,孙权的从兄孙暠,从驻地吴郡乌程,整军欲取会稽,被虞翻劝退;庐江太守李术率部曲数万北迎曹操,直到官渡袁曹对峙,才被孙权趁势讨平。几年后丹阳太守、孙权三弟孙翊又被部将刺杀。而同为孙氏家族的豫章太守孙贲、庐陵太守孙辅等人,直到赤壁之战前,都一直和曹操控制的汉朝中枢,暗通款曲。

因此,直到赤壁大战一场大胜,孙权才以此兵威真正整合了孙氏家族,张昭也因主张降曹站错立场,就此退居二线。从此在江东,孙权才真正说一不二。

然而论合法政治地位,整整十九年时间,孙权仅仅是个讨虏将军、会稽太守,不但远不及控制汉廷中枢的丞相曹操,声望和官位亦难比汉室宗亲代表、合法官爵是“左将军豫州牧”和“宜城亭侯”的刘备。

在赤壁之战后,孙权和曹操决裂,自封“车骑将军、徐州牧”,这个官位形式上还是由刘备上表的,因此,孙权以此号令江东,同样是名不正言不顺。

所以,孙权联合刘备进行的十年抗曹战争,与其说是为了从贫瘠的江东去如何一统天下,这种不切实际的雄(好)心(高)壮(骛)志(远),倒不如说更多原因是为了以战促和,逼迫曹操代表的大汉帝国中枢,就此认可他自己割据江南的既成事实。

当刘备取汉中夺上庸,关羽水淹七军围困樊城,夏侯渊、于禁两大军团覆灭,曹仁军团也岌岌可危,情势窘迫下,曹操终于放弃了在有生之年武力统一全国的雄心,同意承认孙权为割据江南的诸侯(荆州牧),许封高官(骠骑将军)显爵(南昌侯),魏王:曹操

而此时刘备已自称汉中王,势力达到鼎盛,在孙刘联盟中即将居于主导地位,却连个“大将军、大司马”之类的空头职务也吝惜赠与孙权。

因此,孙权便迫不及待对曹操上表称臣,与之缔结盟约,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斩杀关羽,更将关羽军的野战兵马数万,留守军团数万,于禁部俘虏三万几乎一网打尽,极大增强了自己势力的人力兵源。

等曹操死后,孙权又以大汉帝国境内第一强藩之尊,支持新任魏王曹丕代汉称帝,从而得到了“吴王、大将军、赐九锡、都督荆扬交三州军事”的丰厚报酬,在新生的大魏王朝位极人臣。曹丕称帝

因此,“大魏吴王”对孙权从来不是一种耻辱,反而是一大成就业绩。从一个无名瓜农的子孙,刚即位时的一个杂号将军,到此时真正建立了吴国,整个历史进程,前后花了快20年时间的个人奋斗时间,当然离不开曹操、曹丕、刘备、关羽等各方贵人的成就。

只是孙权这种在曹丕和刘备两大势力之间走钢丝的策略,同时也危如累卵,一步踏错便是万劫不复。在猇亭之战,吴国历时年余苦战,好容易一场大胜,化解了蜀汉以倾国之师东进的危局。没几个月后,便和曹丕矛盾尖锐化,魏国三路大军浩荡南征。

孙权和曹丕的决裂,一方面自然是孙权斩关羽,破刘备,自以为羽翼丰满,对“皇二代”曹丕也绝没有如曹操一般的敬畏,

更关键因素当然是曹丕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孙权表面称臣,收点大象、荔枝之类的贡品;魏国皇帝曹丕,皇后郭氏

而是一定要求孙权的继承人孙登人为质,意图之后借魏朝中枢名义和政治手段来整合江南,一如曹操从前挟天子令诸侯,逐渐压服各路地方豪强,将司洛、三辅、豫州、淮南等地收入囊中一般。

此等苛求关系到东吴政权的生死存亡,孙权当然绝不可能接受。

在朱桓、朱然等东吴名将经过数月苦战,将三路魏军尽数击退后,孙权派遣使者拜谒病重的刘备,和元气大伤的蜀汉重新通好。

刘备就算心中再如何痛恨,作为一个成熟政治家,为着本政权的长远利益,也不得不强咽苦果。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执政,蜀吴重新结盟以抗曹魏,也就是时势之必然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刘备是怎么从孙权手上抢下荆州的?隆中对到底起了什么作用?

全文共 1274 字

+ 加入清单

赤壁之战后荆州多个郡都被刘备占领,有了这些土地才促成了三国鼎立的局势,不然刘备始终是最容易被突破的。不过赤壁之战上的主力是东吴,为什么孙权会这么轻易就让刘备夺得荆州这么重要的地方呢?这时候隆中对起到了作用,当然这是刘备和诸葛亮早就计谋好的,刚好利用这个契机一并达成,可能这是刘备一生中的高光时刻了。

经过赤壁之战及江陵之战这两场战事,曹操集团被迫退出荆州大部地区,仅占据荆州北部的南阳郡,偌大的荆州顿时陷入了政治真空。然而,这种局面在一年之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东吴不仅退出了南郡,荆州剩下的长沙、零陵、武陵、桂阳等四郡也落入刘备之手。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呢?这就不得不佩服刘备的枭雄之姿,连续耍了几个花招,便骗过了周瑜、瞒过了孙权,终于达到了目的。等孙权说明了刘备的真实目的,已经为时已晚。

据《三国志•先主传》注引《江表传》载,江陵之战结束后,周瑜以南郡太守之职镇守江陵。随后刘备与孙权各自上表相互推荐。刘备推荐孙权为徐州牧,孙权则投桃报李,推荐刘备为荆州牧。

于是刘备想出了第一个花招,向孙权提出借江陵南岸之地作为州牧的治所,位置在油江口一带。此地虽属南郡,但却是一片荒芜之地,人烟稀少。这个要求对于刚刚被孙权推荐为荆州牧的刘备而言,可谓合情合理。周瑜与孙权没有细想,便将该地借给了刘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

不过没过多久,刘备又以“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备以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安民,后从权借荆州数郡”。为了达到目的,刘备甚至亲自来到京口面见刘备,当面提出借南郡的请求。不过,这个要求却遭到了周瑜的断然拒绝,刘备的企图失败。

不过,就在周瑜病逝后,在鲁肃的建议下,孙权终于答应了刘备的请求,不仅将南郡借给了刘备,还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如此一来,刘备便占据了荆州的南郡、长沙、零陵、武陵、桂阳五郡,成了赤壁之战最大的赢家。随着益州之战及汉中之战的胜利,刘备又占据了西南地区,始终实现了“隆中对”战略构想里的第一步:跨有荆益。

不过,刘备的借荆州也暴露出“隆中对”战略构想的巨大缺陷。当刘备占据益州时,孙权要刘备归还荆州,遭到刘备拒绝,双方随即爆发冲突,最终的结果见《三国志•先主传》:“分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东属,南郡、零陵、武陵西属”。但即便如此,仍难以令孙权满意。在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爆发的荆襄之战中,吕蒙、陆逊偷袭南郡,终于将刘备势力赶出了荆州。

孙权与刘备为何会在荆州问题上出现如此尖锐的矛盾、最终以战争的形式而结束呢?原因很简单。刘备通过借荆州,扼守住了通往益州的战略通道,不但阻止了东吴集团向益州的扩张,同时也压缩了东吴的发展空间。

经过数年战争,东吴集团意识到从徐州一带向中原扩张的方针难以凑效,便将矛头直指荆州,这也就是《三国志•吕蒙传》中吕蒙所提到的“征虏守南郡,潘璋住白帝,蒋钦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和“全据长江,形势益张”。

由此可见,诸葛亮的“隆中对”存在着一个致命的缺陷:忽略了东吴集团的发展诉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战略构想也是难以实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刘备死后,为什么诸葛亮一直不攻打东吴?

全文共 989 字

+ 加入清单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三国时期刘备是死在孙权手上的。他以为关羽复仇的名义进攻吴国,张飞的死名义上也能与吴国挂上关系,却被吴国所败,自己撤退白帝城,最终病逝。那么,刘备死后托孤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不与东吴为敌,反而想方设法与他们修好关系?而且相比之下,北伐比东征难多了,诸葛亮为何不肯攻打吴国呢?

自夷陵之战后,刘备重病不治,最终在白帝城向诸葛亮托孤。从这一刻起,诸葛亮没有一刻忘记刘备光复汉室的遗愿。然而当时的蜀地并不太平,先有雍闿之乱,越嶲夷王高定紧随其后,同时叛乱,使得蜀汉内部忧患极深。毕竟攘外必先安内,于是诸葛亮先平定了蜀地内乱,随后南下平定南方蛮族叛乱,使蜀汉内部逐渐趋于稳定。终于在公元228年春时,诸葛亮出兵北伐,攻打曹魏。

而当时无论是曹魏还是东吴,都没有主动进攻蜀汉,因此诸葛亮北伐完全是他主动挑起的战事。要知道相比于曹魏,在蜀汉身旁的东吴似乎更容易进攻一些。毕竟东吴与蜀汉之间先有杀害关羽,夺取荆州之仇,后有刘备东征失败,最终身死白帝城的国仇,因此诸葛亮东征,更容易激起蜀汉民众同仇敌忾之心。再加上北方曹魏实力极强,兵多将广,想要一战而毕全功十分困难,而东吴的实力不如曹魏,对比北伐曹魏,东征孙吴似乎更容易一些。既然如此,为什么诸葛亮还是一直选择北伐,而不选择东征呢?

诸葛亮当时之所以选择北伐,而不是选择东征,主要还是因为一点,那就是出师有名。要知道刘备虽然从刘璋手中夺下了益州,与曹操对峙夺下了汉中,进而自立汉中王。后来曹丕废除汉献帝后登基称帝,建立魏国,刘备也紧随其后建立蜀汉,登基称帝,但刘备的这个帝王并不是正统的。

要知道即便是刘备要自立汉中王,依旧需要走一个手下大臣上表汉献帝这样名义上的流程,说明在当时刘备并不占据着大义与正统。后来刘备登基,号称续上汉祚,但同样也需要一个报仇复国的名头,而这个名头,就是北伐曹魏。

毕竟是曹丕取代了汉献帝登基称帝,而不是东吴的孙权取代了汉献帝,因此蜀汉当时的敌人就只能是曹魏,因此蜀汉北伐是出师有名的,但出兵东征则没有一点道理。毕竟当时诸葛亮如果放着报仇复国不干,反而要侵略他人国土,就会名不正言不顺。而北伐曹魏,不仅在政治上不会出错,而且还能继续与东吴联盟,因此蜀汉当时只能北伐。

笔者认为,诸葛亮当时如此做,也是为了以攻代守,为蜀汉争取一丝希望。虽说诸葛亮最终未能北伐成功,但也成功拖住了曹魏的发展,也算是另一种胜利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刘备真的就是皇叔吗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不是皇叔,刘备的祖上都是普通的人家,而且之前也是卖草鞋为生,所以这是无稽之谈。刘备和汉献帝在一次偶然之下认识汉献帝,拿出名谱发现刘备居然是汉景帝的玄孙。如果论起辈分的话,要明显比汉献帝更高一倍,因此就称之为一声叔叔。在这一天之后就开始有了刘皇叔的名号,接着起义时就会说想要恢复汉室。

真实的刘备的身世是怎样的?

以上都是来自于三国演义的描述,在真实的历史上,这个身份显然是杜撰的,是为了让企业变得更加的名正言顺。在三国志的记载中,刘备确实应该是汉朝皇室之后人,而且汉景帝的儿子就是刘胜的后代,但是所有的一切应该都是虚构的。很明显,当时刘贞在被罢免官职之后,那么边上的这些后人就不可能会有机会继续的继承。而且也会直接从族谱中被删除名字,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就不可能会找到。

《略典》中记载的刘备身世

关于刘备的身世,这里还会有另外一个说法,据说刘备原本应该就是临邑候的后人。这一个说法并非是无稽之谈,有一定的可信度,临邑候本名叫刘让,刘舜和刘胜两人之间就是兄弟,全部都是汉景帝的儿子,从这里就可以看到,无论到底是谁的后人,这应该都是汉朝后人。这一点是有依据的,但是不是汉献帝的叔叔,在这个书中根本就没有找到任何的证据,可以说只能够是作者的杜撰。

刘备本人是否知晓

刘备在登基之后还会选择创建太祖太庙,原本以为自己是汉景帝的后人,但是这好像会有一些特别的久远,根本就没有办法明确。刘备就只能够把刘邦之后的这些先帝全部都进行祭奠,由此可见,刘备好像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身世,那么这所有的一切应该就只是子虚乌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刘备年轻时候的生活真的是很悲惨吗?

全文共 1326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人一想到刘备年轻时候,虽然算是贵族之后,但是却落魄到了卖草鞋为生的地步,不禁觉得他的生活应该很拮据很落魄。然而仔细了解那段时间刘备的经历和行踪,就会发现,他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般让人觉得可怜。那么,年轻时期的刘备究竟过着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又和我们的想象相差多远呢?

刘备虽然说祖上是贵族,但是从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贞那一代开始就失去了贵族的身份,从此以后也就成了平民。虽然是平民,但是刘备祖上包括刘备自己,他们的生活过得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破落。

刘备祖上“世仕州郡”,当时平民百姓可是没有做官的机会的,唯一的途径也就是“察举制”,但是我们知道,这个察举制是靠推荐得来的,如果没有关系或者钱的话能谁会无缘无故推荐一个破落户当官?刘备父亲刘雄,就是举孝廉而得的官,当时连太尉都可以买的情况下,刘雄就算是真的很孝顺,没钱没关系当个鬼的官啊!所以刘备祖上一直比平民百姓要过得好得多,要么是跟当地官员来往亲密,要么是有点小钱,前者的可能性很高。

刘备“少孤”,父亲死得早,那就没办法了,一般来说家里的男性死了,仅仅靠孤儿寡母能在社会上有什么地位吗?所以,真正破落也就是从刘备这一代开始的,和母亲“织席贩履为业”,也是很多人嘲笑他的原因。不过好好想想,其实也没有什么嘲笑的,也许在今天的环境下刘备还能成为某名牌鞋业的创始人呢,只是当时没有那种概念罢了。

到了十五岁这一年,刘备卖草鞋的生活其实就结束了。“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当时卢植是名满天下的大儒,文才武略都精通的全能人才,刚刚平叛九江叛乱,因身体原因而辞职休养,时间有一年多,而刘备也就当了一年多的学生。最可敬的应该是刘备的母亲,不顾家庭重担,一个人去卖草鞋来支持刘备读书,所以刘母也是贤惠的典范啊!

当时卢植在洛阳修养,从涿县到洛阳,路费也不少,光靠卖点草鞋赚的钱根本不够。但是上面说到的他的同宗刘德然,就起了作用。“德然父元起常资给先主,与德然等。”有人看到这里肯定要说刘元起是看中了刘备的潜力,所以才供刘备上学,但是再细细想一下,真的能有人料到刘备几十年后能当上皇帝?肯定是料不到的!但是刘元起给的钱一分没少,和自己的儿子刘德然一样的多!那么说明什么?那肯定是刘备做人的问题,也可以说刘备是个大忽悠,不过一般人去忽悠试一试。

“先主不甚乐读书,喜狗马、音乐、美衣服”。这句话读的时候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联想一下今天的大学生的生活,也就可以知道刘备当时是什么生活了。不读书,整天吹牛逼,和室友沉迷于网络游戏,衣服要买名牌。这完全是不争气的表现,特别是刘备家里那么穷,还整天要撑门面?

首先,刘备当时有刘元起的支持,钱是不缺的;再者狗马、音乐、美衣服,这些在今天看起来是普通人都能享受的,但是在那时候是贵族的专属,刘备身为一介白身,和公孙瓒等贵族子弟在一起,并没有表现出自卑,而是很合群。就像今天的马云,如果没钱的话,他做的那些事大家会说他不知丑;但是有钱了,大家说他是自信,但是马云依然是马云,他的确是自信,不因为身份的改变而改变,改变的只是外人的评价。刘备也是如此。

“好交结豪侠,年少争附之”,张飞关羽也就是因为刘备的处人处事而跟随了他,也才有了后面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刘备和曹操都是用什么方法筹措粮草?魏国屯田理念领先吴蜀

全文共 1246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魏国的屯田制是最合理的,所以魏国的百姓也是连年丰收,其实一个国家不管是要正常运营还是打仗粮草有合理的规划都是最重要的。在这点上曹操刘备筹措粮草的方法就非常的不一样,蜀国在内政方面当开始远不及魏国,也导致大量平民出走,当时各国人口流动都非常严重,百姓肯定也想到一个吃的饱饭的地方生活。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在古代,要想行军打仗,粮草是重中之重。然而在乱世三国,由于连年战争,百姓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如何筹措足够的粮草,便成了各大势力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为此他们各施手段,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三国的两大重量级人物曹操和刘备是如何做的吧。

首先说一下曹操,曹操的方法相信很多人都有所了解,非常简单粗暴,那就是盗墓。袁绍曾经让陈琳写过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历数曹操的罪状,其中有一条便是盗墓:“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今圣朝流涕,士民伤怀!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这句话的意思是,曹操不仅亲自率领手下将士盗掘了梁孝王的陵墓,还设立了专门盗墓的官职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入土为安,又有事死如事生的传统,因此流行厚葬,而这也吸引了盗墓者的注意。盗墓之风古已有之,并不是曹操首创,然而真正实现将其规模化、系统化操作的却是曹操。曹操此举虽为其筹措了大量军饷,使其实力稳步提升,但由于其对私人下手,实在有违中国传统,曹操也因此而遗臭万年。

看完曹操,我们再来看看刘备是怎么做的。刘备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也一直为粮饷问题所困扰,而他解决的方法主要有三个。

第一种:众筹

每到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候,一些门阀实力便会选择支持一方势力,让他去逐鹿天下。如果成功,便能共享胜利果实,而如果失败,也能保存下实力,不至于搭上整个家族,汉末三国自然也不例外。

刘备刚刚出山的时候,仗着皇室宗亲的身份,确实得到了一部分人的青睐。因此,在其起兵之初,得到了许多资助,获得大量的启动资金。

第二种:纵兵抢掠

历来打仗,受苦受伤的总是老百姓,刘备攻打刘璋时,为了调动军队积极性,下令拿下城池后,城中财物让士兵自取。于是士兵拼命作战,最终取胜,城破后,不仅府库金银被掠夺一空,城中百姓也遭到哄抢。刘备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城中百姓却糟了池鱼之殃。

第三种:发行货币,剥削百姓

刘备占领益州后,府库亏空,没钱给士兵发军饷,这可怎么办呢?刘巴这时候跑过来献上一条妙计,很快刘备就聚集了大量钱财。这是什么样的计策呢?

原来,刘巴给刘备出的主意就是:发行大额钱币,同时调整物价,操纵市场。这种行为非常有效,但其本质便是利用绝对的权力,将老百姓手中的钱财压榨到自己手中,实在称不上人道。

不得不说,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其目的都是为了争霸天下,夺取皇权,为此可以不择手段。不管是盗掘坟墓,还是压榨百姓,其手段都称不上光明。

刘备和曹操为筹措粮草各施手段,一个压榨活人,一个向死人伸手。各位看官,你是怎么看待此事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彝陵之战,如果刘备赢了会怎样?

全文共 1033 字

+ 加入清单

说道彝陵之战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有很多故事的,这场战役在三国时期也是有很多话说的,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彝陵之战话说当时的刘备如果赢了,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对后来三国局势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也别错过了!

如果夷陵之战刘备赢了,中间会出现几个变数,三国的形势会出现有意思的变化。三国历史上会出现一个不变和三个变数。

一个不变就是,大面上还是会维持三足鼎立的局面,但是三方势力的地盘会有所变化。

从东吴夺取了荆州开始,曹魏方面就已经开始密切关注吴蜀的动向。刘晔等人已经预测到了吴蜀必有一战。当时的曹魏由于刚刚经历了变动,自己境内还有许多麻烦没有解决,所以没有实施和蜀汉一起灭掉东吴的计划。

东吴一方是由陆逊在指挥作战,即使刘备打赢了夷陵之战,也不会出现像长平之战那样的结局。东吴只是在夷陵打了一场败仗而已,实力并没有遭到毁灭性的重创。

如果没有曹魏同时对东吴发动灭国的攻击,单凭蜀汉的力量还不足以灭掉东吴。即使蜀汉能够灭掉东吴,也势必会实力大损,最终让曹魏得渔翁之利。所以蜀汉最大的战果也就是占领部分荆州。

三国的形势基本上又回到了蜀汉跨有荆益的局面。这时候第一个变数来了。

蜀汉的重心是放在益州还是荆州?由于荆州曾经丢失,所以蜀汉必然会研究这个问题。

如果重心还是放在益州,那么荆州会由谁来镇守?如果重心转移到荆州,那么益州会由谁来坐镇?

益州和荆州一样,形势都是非常严峻。这个问题的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蜀汉以后的走向。

如果刘备亲自来镇守荆州,那么坐镇益州的最佳人选就是诸葛亮和李严。刘备绝不会让诸葛亮一个人在益州大权独揽。

如果刘备亲自坐镇益州,那么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就是魏延。辅佐魏延的人选将会是其他人员,肯定不会是诸葛亮。益州复杂的局势,只有诸葛亮才能够把握住。

各方面进行权衡,还是刘备亲自镇守荆州的可能性比较大。

史实上刘备在夷陵失败之后,很快就去世了。刘备去世的一个很大的诱因就是夷陵战败。如果夷陵之战取胜,这时候就又有了第二个变数。

刘备有可能能够再多活上几年!刘备如果能够再多活几年,这对于蜀汉的影响可就太大了。

由于吸取了丢失荆州的教训,蜀汉必然要调整战略。仿佛又回到当初的局面,这时候第三个变数又来了。

蜀汉能否等来“隆中对”提到的“天下有变”?也就是说诸葛亮的“隆中对”能否继续实施下去。

司马氏的崛起,导致了曹魏上层分崩离析。很多原先曹魏的将领投到了蜀汉。如果这时的蜀汉具备了足够的实力,那么或许诸葛亮的“隆中对”就能实现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马超为什么没有投靠曹操而是选择了刘备?

全文共 1507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由于曹操识破了反曹势力的计划,除了刘备提前逃跑之外,计划中的其他人物无一幸免,全部死在曹操手下,这其中就有马超的父亲马腾,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马超日后不选择曹操而是选择刘备效力便能说得通,然而真实的历史情况又是什么样呢,马腾真的是死在曹操手下吗,马超为什么要选择刘备呢?

三国里的马超为什么选着投奔刘备而不是曹操呢?如果按照《三国演义》上说的来看,那是因为曹操杀了马超的父亲马腾。事情的缘由在小说里交代的是马腾参与了衣带诏事件,这个由董承、刘备、马腾等人组成的倒曹集团是由汉献帝发起的,主要任务就是除去国贼“曹操”。但可惜最后曹操识破了董承等人的计划,除了刘备提前开溜以外其他衣带诏的成员无一人幸免全被曹操诛杀,马腾的死讯传到西凉之后马超痛不欲生从而立下了和曹操誓不两立的决心。如果按照小说的记载来看马超后来之所以投奔刘备而不是曹操的原因,那就是曹操和他有杀父之仇了。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马腾之死的真相又是什么?马超投奔刘备的真实情况又是怎样?

首先我们来弄清楚马腾之死的真相到底是如何,原来马腾本是割据西凉的一个军阀,当时在西凉像马腾这样的军阀大小得有数十个,其中以韩遂和马腾的实力较强一些。马腾和韩遂在地方长期割据便不怎么听从朝廷的命令了,他们甚至联合西凉的大小势力攻杀西凉地区的朝廷任命的官员公然反抗朝廷。

后来马腾和韩遂由于在西凉相互争权导致了两人的关系逐渐恶化,在官渡之战后曹操曾以朝廷的名义命令马腾出兵攻击袁绍占据的河北地区,马腾于是派马超率领一万多人出兵前往关中协助曹操的军队大败袁绍的军队并且斩杀了河北大将郭援。通过这次的合作可以看出在官渡之战以后马腾已经成了亲曹派,这时候的马腾明显有了归顺朝廷的意思。后来曹操派人前往西凉劝马腾入朝为官,马腾因为在西凉和韩遂的矛盾日益尖锐加上他已经年迈只想颐养天年于是就答应了曹操的要求。

然而马超和他的父亲的看法却截然相反,他坚持留在西凉统帅马腾留下来的部下。马超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有着更大的野心,在马腾带着家眷前往朝廷后不久马超立即找到了韩遂。马超对韩遂说了一句让人毛骨悚然的话,原来在马腾入京之后马超便担心曹操会攻占西凉,马超为了对付曹操于是找到了韩遂想要韩遂号召西凉的大小军阀一同起兵反抗曹操。

马超为了打消韩遂的顾虑甚至对韩遂说:“希望韩遂将他视为儿子,而他也会将韩遂看作父亲对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马超在暗示韩遂他已经放弃了在京城的父亲是铁了心的要起兵造反的,为了表示和韩遂的结盟他甚至愿意认韩遂为父。韩遂听到马超这么有诚意的话后立即表示愿意联手马超起兵反抗朝廷,马超反叛后不久曹操就将马腾及其在邺城的家小全部斩杀。

所以我们看马腾之死的真相是因为马超擅自起兵造反而造成的,虽然曹操是最终杀了马腾的人但马超在起兵造反之前已经完全不考虑他父亲的死活了。所以说马超后来不投奔曹操的原因是因为和曹操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之仇是不成立的。西凉叛军尽管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是由于叛军里大小势力众多人心不齐到了后来就逐渐曾现败势了。

这个时候马超和韩遂等人商量派人前去曹操大营许诺割地来请求停战但是却遭到了曹操的拒绝,从这里看马超和韩遂并没有向当别人臣子的意思,尽管他们现在的处境不好他们依然想当地方的草头王。这也是后来马超为什么不投降曹操的真实目的,马超甚至在后来投奔偏安汉中的张鲁时还幻想着借张鲁的兵夺回西凉。那么至于他为什么后来选者投奔刘备,那也是马超迫不得已才做的选择,因为在汉中张鲁的手下不能容下马超这导致了马超在汉中呆着很没有安全感。而刚好刘备当时在蜀地也刚成气候正需要人才,马超选择投奔刘备也只能说是他在山穷水尽之下做出的无奈决定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正史中三国时刘备的谋士伊籍是怎样一个人?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三国时期的一些人物吧最近小编有看到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内容了,那就是有一位叫伊籍的人,这个人想必大家都没有这么听说过吧,但是如果熟悉蜀国的历史的人应该是听说过的,因为这个人的能力真的不小,那么三国时期的伊籍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继续揭秘看看吧!

伊籍这个人是三国时期的蜀汉官员,正史中或者《三国志》对他的记录都不多的,所以很多人对他不是太了解的,但是这个人其实真的不简单的,他出生在兖州山阳郡这个地方,出生和死亡的时间都是不确定的,所以足以可见他是多么的被人忽视了,但是他的政绩却从来不会被遗忘。

话说他最早的时候是在同乡刘表的手下做事也算是兢兢业业吧,之后就是刘备到荆州了但是伊籍却看出了刘备是个潜力股,所以就经常的拜访刘备,意思就是想到刘备手下做事,之后刘表病死了,伊籍就一直跟随在刘备身边了,伊籍在刘备这边官职做到了中郎所以看得出刘备还是非常器重伊籍的,那么有的人说了就这也算是三国的被忽略的人物?其实也并不是的因为他还有更加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他和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一起编制了《蜀科》了,那么这个“《蜀科》”是什么呢?为什么这么厉害啊?接着往下看。

《蜀科》可以说就是蜀汉地区的法律了,无规矩是不成方圆的,但是《蜀科》的律法不仅仅是约束老百姓还约束军队官员,虽然比较的严苛,但是却也非常的公平严谨,《蜀科》的展开也是循序渐进的,先是非常的强的后来就要宽松不少,限制官僚豪强,扶植农民发现生产等等,可以说也是因地制宜,写出了很适合蜀汉本地的律法了。

所以总上所述这个伊籍也算是非常给力的一号人物了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公孙瓒为何没有重用赵云,反而二话不说就借给刘备?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为何公孙瓒毫不犹豫就把赵云借给了刘备?

公孙瓒认为占领根本就不可靠,这是从袁绍那边过来的,所以极其不信任。如果曹操能够获得赵云相信一定会开心,但是公孙瓒却非常的疑惑,甚至觉得有一些不信任。因为赵云就是常山人,这本身就属于袁绍的关系,所以一直都会觉得这可能就是袁绍派过来的卧底。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有这个担忧也是能够理解的,虽然说赵云一直来表现不卑不亢,但是在公孙瓒的心中还是会有着许多的怀疑所以,最终也会直接选择借给他人,这其实就是一个主要的表现。

另外一个原因也是公孙瓒和刘备之间关系非常的好。公孙在在一开始和袁绍争夺地盘的时候,刘备一直都帮助自己,在公孙战获胜之后两人也得以相见,更是一见如故。刘备和赵云的相处就好比自己的结拜兄弟,甚至要比自己的结拜兄弟更加的亲近,所以这也就会让大家知道不是亲兄弟,但是胜似亲兄弟。

所以刘备在离开的时候,心中也会有着万分的不舍,这一切公孙瓒全部都了如指掌,因此后来就直接顺应的把赵云借给了对方。当然也有可能是真的为刘备着,想把自己手底下一些非常厉害的武将直接就借给他,而且反正自己也不敢重用他,不过不可否认,赵云是一个猛将,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将领。公孙瓒作为一个大哥,自己的师弟有什么困难必然一定会选择鼎力相助,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就会直接帮助自己的兄弟。

公孙瓒其实混的肯定要比刘备更好,因为他有属于自己的地盘,也会有属于自己的军队,但是刘备相对来说就比较辛苦,因为白手起家,在创业的过程中就会非常的艰难,所以这一次能够得到慷慨解囊,也会觉得非常的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关羽如果没有弃曹从刘 刘备还能建立蜀国么?

全文共 929 字

+ 加入清单

关羽在曹营的那段日子其实也没几天,但在演义中却把这件事讲述的非常详细。目的也是为了突出关羽的忠义之心,誓死都不会背叛自己的大哥刘备,当然关羽的这份情义还把曹操给打动了,所以曹操最后选择放走了关羽。我们这里做个假设,如果关羽没有弃曹从刘的话,那刘备最后还能建立起蜀国么?当时刘备的力量并不强大,如果失去了关羽和张飞其中一位都算是致命打击,而且凭借关羽的实力如果能在曹操这边说不定更能把他的才干都发挥出来。

曹魏是个稳定的大平台,就好比是一家世界500强的上市公司。而刘备那边只是一个在死亡边缘挣扎的创业公司,关羽还不如就留在曹操身边,能让他发光发热的机会也更多。如果关羽最后没去找刘备,那刘备估计也就只能靠袁绍、刘表起家了,因为自己身边的顶级大将已经不再,张飞和赵云的智谋根本比不上关羽。当时诸葛亮也还没加入刘备,如果关羽真铁下心来对付刘备,那刘备根本就没有生还的余地。难道没了关羽,刘备连蜀国就建立不起来了么?

其实刘备正营中能替代关羽的人还真没有,可能后来加入的马超能力和关羽相当。不过关羽被抓是在200年,17年后马超才被刘备降服。除非刘备能未卜先知,能提前把马超招入麾下,不过这也是非常难的事情,马超在西北还是首领没理由屈于刘备手下。所以关羽的空缺是刘备最大的问题,看样子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解决。不过刘备只要招兵买马,七年后等曹操南下那还是有机会的。

因为七年后就发生了赤壁之战,而刘备照样可以与孙权联盟,赤壁之战的胜负也不会因为关羽在曹操那边就有所改变,但是这场战役打完后刘备可能也没办法占领荆州这么多郡了,如果拿不到荆州的话对于刘备来说是非常大的打击。所以整体看下来,没有关羽的刘备的确步步艰难,当时曹操、袁绍和刘表随便哪个都能轻易击败刘备。最关键的是少了一位能带兵打仗的指挥官,这才是关羽真正的价值所在。

所以关羽如果选择弃刘从曹的话,那刘备就是凶多吉少了,很有可能不会出现三国鼎立的局面。而是曹魏和东吴之间争天下,那双方很快就会开战胜者完成最后的统一。其实这样子不见得就不是一件好事,毕竟统一后百姓的日子就会好过很多,而三分天下的局面百姓的孩子都要被拉去打仗,而且国家的税收又高,连一片安详之地都没有,所以古时候百姓们肯定认为统一是比分裂要好的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在历史上,刘备最看重的人是谁?

全文共 1234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要问刘备看重的人是谁,很多人可能会回答诸葛亮,也有人会回答是关羽张飞,还可能有人回答是凤雏庞统。不过,所有的这些人物,在《三国演义》当中都算是重点的描写对象,但实际上,刘备真正看重的,却是一个在小说里没怎么详细重点写的人,这个人就是糜竺,也就是刘备的大舅哥。为什么刘备会如此看重糜竺?糜竺为刘备做过些什么呢?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经典名著之一,这本著作之中的许多典故都被人广为传颂。其中最能体现兄弟友情的莫过于"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了。刘备与张飞,关羽两个兄弟在桃园结拜为兄弟,刘备十分看重这两个兄弟,他曾经说过一句话: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破尚可缝,手断难以续。关羽和张飞也因这一句话一生誓死追随刘备。

文学著作往往有一定的渲染和修饰,所以,刘关张三兄弟之间的感情是否真的如此坚固而真挚,这一点无人敢肯定。其实,三国时候刘备最看重的并不是他的两位结拜兄弟,也不是自己的军师神算子诸葛亮,而是一位名叫糜竺的人。

或许大家连糜竺这个名字听也没听过,《三国演义》里也没有过多着墨于此人,但是此人却是最得刘备信任的人,他在刘备心中的位置之高是关羽张飞和诸葛亮望尘莫及的。

糜竺字子仲,东汉末年人。他在追随刘备之前,曾经是一名富商,家财万贯,食客数千,资产数以亿计。虽然糜竺有钱,但是却没有有钱人的财大气粗,他为人正直,雍容大度,颇具文雅之气。

糜竺最早在陶谦手下任别驾从事,后来陶谦病逝,留下遗言,让糜竺去迎接刘备。糜竺和他的弟弟糜芳就此追随了刘备,曹操一度也想将糜竺兄弟二人纳为己用,但最终遭到了拒绝。糜竺兄弟二人在刘备南征北战的过程中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糜竺之所以能够得到刘备的信任,最关键的是一次雪中送炭。196年,刘备与袁绍僵持不下,吕布抓住机会,偷袭刘备。吕布不仅偷袭了下邳,还趁机劫走了刘备的妻子。刘备对此次偷袭毫无防备,粮草也没剩多少,不敢任意妄动,只好在广陵一带驻军按兵不动。

刘备走投无路之际,糜竺主动送来粮草资助刘备,还有金银千两,奴仆两千。除此之外,糜竺还将自己的妹妹送给刘备做夫人,也就是后来的糜夫人。同享福容易,共患难不易,刘备危难之际,糜竺能够做到如此地步,可以说是十分忠心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糜竺成了刘备心里份量最重的人。

214年,刘备占领益州,随后,刘备拜糜竺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右。可见,糜竺在蜀汉的地位在诸葛亮之上。糜竺擅于骑射,也身为刘备手下的第一大将,却没有过多的上过战场,刘备一直将其奉为座上宾。

糜竺的弟弟糜芳是南郡太守,他与荆州守将关羽一向不和。有一次,糜芳未能完成调给军资的任务被关羽痛骂了一通。糜芳此人心胸狭隘,记恨在心。后来糜芳在一次作战中投降吴国,导致关羽兵败被杀。

再怎么说,关羽也是刘备的结拜兄弟,糜竺得知关羽因自己的弟弟而被杀,立刻将自己绑起来到刘备跟前请罪。刘备看到糜竺如此内疚,非但没有责怪他,还一如既往的信任他,重用他。

关羽死后没过多久,糜竺就去世了,有人说糜竺是过于内疚自责忧郁而亡,你怎么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吴蜀灭亡的真正原因是经济制度 刘备把自家百姓坑惨

全文共 5004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时期并不是天天打仗,各国最重要的还是让本国百姓的日子能过好,这样你的国家才能吸引更多人进来。因为三国时期人口流动非常大,每个国家的经济制度都不同,所以大家会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地方居住。在这一方面曹魏是做的最好的,所以大家也都愿意到那边生活,刘备却用了一套把百姓坑惨的方法,所以渐渐国力也走向衰弱。

曹魏集团决胜三国,关键并非武力和智谋,而是一项制度。

东汉末年,由于王纲崩坏,致使天下大乱。一时间,四海之内稍有能耐之人均纷纷起身,意图在这浑水之中大捞一把。这其中,匡扶汉室者有,救拔苍生者有,想称王称霸的有,被迫揭竿而起者有,浑浑噩噩、跟风随流者有。而最出色的,当属以曹操为首的曹魏集团、以刘备为首的蜀汉集团、以孙权为首的东吴集团。

在这三个集团的首脑的创业传记中,人们经常赞颂刘备。因为在大家看来,刘备是真正的白手起家的典范。曹操是朝廷高级官员的后裔,有深厚的人脉资源;孙权的父亲孙坚,至少是一方诸侯,而他的哥哥孙策则更是名震一时的江东猛虎。唯独刘备,虽说背负着一个中山靖王之后的显赫血统的光环,但毕竟他这个刘姓的脉络已经衰微,既没有丰厚的俸禄、封邑,也没有相对富裕点的家财,只能依靠编制草席、草鞋这项低端的手工艺维持生活。刘备最终能够和孙权、曹操这样的“含着金汤勺”出生的人鼎足而立,的确是一个创业史上的奇迹。

其实平心而论,这三个人里,除过孙权有点“官二代”、“富二代”的意思之外,白手起家的范例不能让刘备独占,曹操也算是一个。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曹操虽然祖茔冒烟,有着深厚的官场资源背景,但年轻时候的曹操并没有依靠父祖辈的荫庇混个高官厚禄,而是在二十八岁的时候才借助举孝廉当了一个典军校尉,但不避豪贵的“五色棒”一出手,就显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后来董卓造逆,曹操又实施了几乎是胆大妄为的“献刀行刺”计划。但这个刺客行动终究失败,刚刚热乎了不久的曹操又成了天下海捕的亡命囚徒。这个时候,曹操几乎可以说是血本全无,一穷二白了。

后来,矫诏讨伐董卓,曹操组建了自己的私人武装,开始了翻本买卖。几经周折,终于有点起色的时候,又遇到了袁绍。官渡之战,曹操几乎押上了所有家当,多年的积攒到官渡这块战场上几乎拼光。那个时候的曹操,处在了一个极度的危机之下,将士之心不稳,一些高级将领开始私通敌方,一些低级士兵开始了叛逃;军粮、器械消耗殆尽,“军中止有三日之粮”都成了糊弄许攸的谎言。军心懈怠、粮草磬尽。好在天不绝曹操,火烧乌巢粮仓,让这场几乎让曹操一败涂地的战役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

到后来,曹操又经历了赤壁之战,这又是一次几乎让曹魏集团灭绝的战役。当时的曹操,兵强马壮,钱粮充足,屡战屡胜,踌躇满志,以一副气吞山河的架势挥兵南下,意图实现对东吴集团的吞并(因为当时的刘备集团势力微弱,几乎不在曹操的视野之内)。临江而立,横槊赋诗,武备与文采相匹,实力与野心相配,何等的潇洒、何等的豪迈。只可惜这万丈雄心与一腔诗意,都被孙刘的联合大军以一把火烧了个干净,二乔之梦也在赤壁的烈火与泥泞中破碎。

在曹魏集团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这只是几个比较典型而且让曹操受到重创的案例,其余如内部叛乱与斗争,后来的蜀汉集团与孙吴集团的不断骚扰尚且不计。在历数这些事件的时候,我们不得不佩服曹操以及曹魏集团的顽强。能在一次次的重创甚至灭顶之灾之后又复生,复生的又如此迅速,复生的质量又如此的高。每次复原或者重生之后,曹魏集团又是一番新气象。不断的折损与修复,然后就是在曹魏集团变身为司马懿集团之后,对蜀汉集团和东吴集团的成功兼并。

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必须承认,曹魏集团的修复能力相对其他两个对手是非常强悍而且旺盛的。蜀汉集团在夷陵之战之后的元气大伤,诸葛亮完全接手蜀汉最高行政长官之后,又出于政治需要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以毫不休止的征战搞得蜀汉兵困民穷。后来,又有姜维的九伐中原。虽说在史书中常常描述诸葛亮治下的蜀国如何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当时普通民众的生活的穷苦艰苦程度应该在当时的三方势力中是排行第一的。蜀国的历次征战没有给蜀国带来任何进益。六出祁山、九伐中原都是败仗,除过输出资源和兵力,几乎没有丝毫土地、人口、钱粮的收获。七擒孟获虽然是胜利了,没有给摊派人丁税赋,从资源的层面讲,也没有获得任何直接效益。征战的死亡、沉重的税负,物资得不到充足的生产,人口没有时间恢复,相反还有一部分百姓为了避祸开始逃逸。可以说,蜀汉集团的征战,每一次都是让自己衰弱作践。直至衰弱到邓艾可以凭借不足千人的兵力深入蜀国,拿下成都。这既是蜀汉集团武力松弛,防范失当的表现,也完全可以解释为当时的整个蜀国人人都盼望灭国。一个纵深几千里的国家,没有心甘情愿的向导,没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主动配合,邓艾有天大的本事也难以成为天降神兵。所谓的汉室正统,所谓的贤相良将,都无法唤起民众的忠诚、拥护和警惕,这种高度合作完全可以看做是国力衰退、民不聊生的证据。

再看东吴集团。江南水乡,鱼米丰盛,物产繁华,人口稠密。孙吴集团在孙坚、孙策时代的时候,尚且有窥视天下的雄心壮志,也曾有过几次像模像样的征战。例如白衣过江,收复荆州。但在孙权去世之后,整个孙吴集团就几乎是完全安静了下来,依赖长江天险偏安一隅。这样的选择,当然也与孙权的一贯战略思想有关,不主动攻伐,两边讨好,基本上保持中立,祈求出现一个“两虎相争,一死一伤”的良好格局的时候,一举出动,一统江山。可惜,这个祈求还是落空了,曹魏集团与刘蜀集团从来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按说,以东吴立地的富庶和繁华,再加上这种保持中立、于民养息的战略方针,东吴的实力应该是整个三国格局中增速最快的。实力增长到一定地步势必会膨胀,因为实力也需要生长的空间,这种需求本身会推动东吴集团向外扩张。真正到了实力完全超越野心的时候,野心反而会驾驭实力,成就不可控制的膨胀趋势。这种趋势一旦形成,就如同火山爆发,不是一两个首脑人物的一两句话就可以控制的。显然,这种增长显然没有超过雄踞北方的曹魏集团,偏安一方的东吴集团终究成了对手的砧上肉、盘中餐。

蜀汉政权是“自作孽,不可活”,用自我折腾替代了自我成长,与曹魏集团、东吴集团没有可比性。但东吴集团在如此优渥的条件下为什么也出现了成长效率低于对方的情形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话题。有人把曹魏集团的成功归结于曹操“唯才是举”的选人用人机制;有人认为曹魏集团“挟天子以令诸侯”,具有先天性的政治优势;有人认为曹魏集团兵多将广粮足;有人认为曹操作为曹魏集团的首创者,本身足智多谋,文武兼备。但我们反过来看这些说辞,似乎都可以找到反驳的依据。“唯才是举”不失是一种在当时而言先进和卓越的人才选拔制度,但是如果没有人,如果曹操面临的是一个“筷子里面拔旗杆”的困局,这项科学制度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吧!兵多将广粮足,曹魏集团产生这些资源优势的原因又是什么,兵不是天兵天将,粮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吧!蜀汉集团对外宣称只有自己是王纲正统、刘氏血脉,这比起曹丕篡权之后更加名正言顺,富有合法性了吧,但蜀汉集团似乎也没有从这个标签上获得超过曹魏集团的任何实质利益,相反是最终的官民离心、君臣离德。至于首创者的智力因素,则似乎更难有说服力了。三国是一个龙腾虎跃、人才辈出的时代,这三个政治集团,都有“三商”处于巅峰状态的人才,东吴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等英才,蜀汉有诸葛亮、魏延、姜维等人才。而且,从《三国演义》的描述来看,诸葛亮几乎就是整个三国时代智商最高的人。也因为诸葛亮在三国时代的非凡表现,后世的人把孔明先生从来是看做智慧的象征的。一个由高度智慧而且忠贞不二的人领导的团队,失败在一个智商远不如自己的人手里,显然不单纯是智力决定胜负。

战争从表面看比拼的是武力、智力,其实比拼的是政治、外交,如果要更近一层探其究竟则比拼的是消耗,是经济。不论是主动攻击或者被动防御,一个国家的战争状态就恰如高烧病人,斗争的需要会给一个肌体增添沉重的负担。“当兵吃粮”这样的千古共识仅仅是战争负担看得见的冰山一角,至于人口消耗、经济结构被动调整、发展机遇错失等一系列损耗更是难以精确估量的。如果没有一套相应的经济机制,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维持旷日持久的战争。“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相比东吴集团和蜀汉集团,曹操接手的中原地区因为战乱不止,起初贫穷与衰弱是远远超过对阵的另两方的。而曹魏集团之所以能够在群雄逐鹿的三国乱世之中,屡经挫折而不衰弱,甚至在不断的杀伐征讨中逆势生长,其顽强生命力的根源就在于曹魏集团的首创者曹操开辟了一项非常富有成效的经济制度。

早年在镇压黄巾农民起义时就奔走四方的曹操显然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作了一个深入而透彻的把握,认识到了合理的经济制度对于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军事扩张的重要意义。要实现不论是出于私欲还是公心的政治理想,就必须建立一套符合实际需要,并有利于实力成长的经济制度。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击败了颍川汝南的黄巾军,夺得了一大批耕牛、农具和劳动力。获得这些战利品的曹操并没有将喜悦停留在宴饮庆贺的表面层次,而是听从部下建议,开始创设屯田制度。《三国志》记载:“是岁,用枣祗、韩浩等议,始兴屯田。”严格地说,曹操并不是屯田制度完全意义上的创始人。屯田制度早在东汉末年就开始实施,但当初并没有将这项制度作为国家的基础经济制度,而是限定在一些边关防御地区,以便就地解决军队供养和地方日常所需。但曹操在尝试了这一制度后,迅速认识到这项制度的优越性,将之普遍推广到军队和地方,逐步建立了一整套军屯、民屯、商屯结合的屯田制度。

在一个纯农业的历史时代,这样一项全国性的经济制度或者说土地经营制度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大片荒芜的土地得到了复垦,最大限度降低了自然资源闲置;有组织的耕种劳作,相对集约的劳动、物资投入,提高了土地产出水平,粮食生产效率和产量明显提高;战时为兵,闲时为农,军队由以往的单纯异养型转变为部分自养型,有利于军队的稳定和扩张;百姓的税赋负担大幅度减轻,艰难生存的百姓获得了喘气、养息的机会,人口得到了快速的恢复,为持续不断的兵源输送提供了保障。任何时代,能吃饱肚子都是处于社会底层的人的最强烈的需求,那些饿着肚子谈理想与操守的毕竟是凤毛麟角。特别是在东汉末年这样的残酷的情形下,那个能让老百姓吃饱肚子,而且又不会过度盘剥老百姓的曹魏政权,几乎就是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梦想中的乐土。在曹魏地盘上百姓自我修复的同时,一些外部的百姓也开始携家带口投奔魏国的属地,这些心甘情愿背井离乡的人群中,一定包括对手阵营统辖下的百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确是至理名言,但绝不能仅仅是一句空话,至少应该让百姓感受到保障。倘若能够在保障之外看到希望,那就再好不过了。智慧、武功需要滋养,人才也需要养家糊口。农业复苏,民心归附,士人来奔,这让曹操《让县明本志令》有了“唯才是举”的人力资源基础和实质意义,也才让曹魏集团兵精粮足、战将千员、谋士数百有了可能。这也就是曹操实行屯田制度的政治意义。

也并不是说唯独曹魏集团在屯田制度上获得了收益,东吴集团主要依赖江东地主阶层的经济支撑,蜀汉集团也在后期实行了军屯制度,诸葛亮就曾经让姜维带领军队种养自给。但毕竟实施的时间点较之曹魏集团晚了许多,丧失了先机,错过了很多时间。同时,蜀汉集团在失去了荆州这块“沃野千里”的大片土地之后,虽说还有巴蜀天府之国的富庶,但可用于耕种的良田面积大幅度萎缩,总耕地面积也不能和疆域早已辽阔的曹魏辖区相提并论了。加之诸葛亮、姜维的六处、七擒、九伐,持续不断的战役,屯田制度带来的收益远远小于战争消耗。好比一个病弱之人,早期没有获得良好的治疗和补养,使得身体状态日衰一日。等到后来终于获得了进补的法子,但也很有可能“虚不受补”,更何况这种进补是在没有消除病症的情形下进行的。

很多历史学家都喜欢把蜀国灭亡的根源归结在天命气数使然,也有人归结为刘禅暗弱,还有人认为是诸葛亮施政方略、用人机制的失误等等,但这些都不能成为最根本的原因。经济制度的失败带来的后果,就使得蜀国从起初因为较少受战乱影响的富庶安定,逐渐变得积贫积弱,乃至后来风烛残年、苟延残喘。“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就是蜀国因为贫弱导致人口以及人才大量流失的一个有力证据。面对这样一个根源性的致命因素,纵使“智绝”如诸葛孔明,贤能如姜伯约,勇猛如关张赵马黄,恐怕也回天乏术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刘备东征东吴是为关羽报仇?刘备伐吴的真实原因?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为何要执意征讨东吴,真是为了给关羽报仇

刘备准备伐吴,并不是为了关羽报仇,而是想要夺回荆州。希望能够壮大自己的实力,更加希望能够将汉献帝熬死,这确实有一些异想天开。

夺回荆州

关羽的死对蜀汉而言是一个比较大的损失,无论你是不是比较喜欢这位心高气傲的将军,这位将军的存在真的如同是一道壁垒一般。刘备比较心痛的应该是荆州之地,谁都知道,基本上三国前半段一直都会围绕着荆州展开,这本来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枢纽。如果占据这一个地方,就拥有着主动权,可刘备在借荆州之后却一直都不愿意还,这种情况下难道还要得回来吗?

壮大势力

吴国的势力确实会有一些差。当时的周瑜已经死翘翘,刘备认为吴国的实力根本比不上现在,因此才会决定去攻打东吴,不少人都会认为,从马后炮的视觉角度来分析,实际上在刘备看来应该觉得自己能够有机会能够拿下吴国。毕竟难道会自己去送死吗?显然是说不通的,可没有想到,这里居然又出现了一个陆逊,这才导致自己输的一败涂地。在刘备的想法中应该是自己能够顺利的拿下,然后可以有效扩大自己的实力,拥有和魏国决一死战的能力。

熬死汉献帝

汉献帝公元220年退位,紧接着刘备开始成为皇帝,作为刘氏子孙,本就应该把汉献帝赢回来,不过难道大家认为刘备是傻子吗?先不说能不能够打得过魏国,就算真的能够抢回来,你让他应该怎么办?难道选择让出自己的位置,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再说在整个讨伐的过程中,并不是一朝一夕内就能够办到,他一边选择讨伐,一边不停的熬死汉献帝,这样的话自己可以一直坐在位置上,而且以后可以留给自己的后代,并不会有相应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司马炎竟然用这三样东西给阿斗刘禅下葬,真的是要把已经死了的刘备给气活了

全文共 115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司马炎其实也还是有很多的话说的,这个人其实还真的是很坏很坏的呀,在自己上位之后蜀汉的阿斗刘禅死了之后他也是没闲着,也表示要给阿斗好好下葬,但是随葬品竟然只有三样东西了,话说如果刘备知道的话,那真的是要活活的被气得活过来了吧,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三样东西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

在三国的历史中,曹操、刘备和孙权三分天下,相持了几十年。在曹操死后,他的儿子曹丕继位,后世的评价不错,孙权死后的继承人也算可以。独独刘备的儿子刘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阿斗”,名声最差,普遍认为“扶不起,连诸葛亮都带不动。

不过,近年来也有一种声音认为,大家一直以来都冤枉阿斗了,他真的不是“扶不起”,而且有可能是三国历史里最聪明的人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证据何在?

刘禅在蜀汉当了四十年的皇帝,而且在投降了魏国之后,还苟活了八年,最后是自然死亡的,也就是老了病死的。光就这一点,三国里能善终的就没几个,贾诩算其中之一,而他普遍被认为是三国里面最聪明的人。那么,同样是善终的刘禅,凭什么不能是个聪明人?如果他的目的就是“苟全性命于乱世”呢?这么高难度的理想,他已经完完全全的实现了哦。而且,他还发明了一个成语——乐不思蜀。

当然了,上面的这个观点,大家当笑话看看,乐呵乐呵就行了,不必当真。不过,阿斗的一生也确实不容易。他从小就跟着刘备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可以说是亡命天涯也不过分,要不是赵云爆种,可能就夭折了吧。更过分的,刚刚从死人堆里出来的他,还被自己的老爸一把给摔在了地上,保不齐留下了什么后遗症。

公元221年,刘备正式称帝,阿斗也正式成为了太子,他身上的担子也变重了,需要学习如何治理一个国家,看了很多书,《申子》、《韩非子》、《管子》、《六韬》等,而且都是诸葛亮亲自抄写作注的哦。同时也学习了武艺,弓箭应该射的不错,《寰宇记》有记载:“射山,在成都县北十五里,刘主禅学射于此。”

不过,刘备精心准备的教程,并没有让他的儿子成为一代明君。在诸葛亮死后,阿斗面对诸葛亮的劝告,来了一顿反向操作——“近小人,远贤臣”。于是,蜀汉很快衰亡,刘禅也痛快的投降了魏国,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减少了生灵涂炭吧,功德一件?

公元271年,刘禅病故,司马炎还挺厚道,按照王侯之礼厚葬了他。不过,司马炎这个人阴毒在看不到的地方。在刘禅的陪葬品中,没有常见的金银珠宝,名贵器物,而是三件稀松平常的东西:

一双草鞋,一个酒杯,一件女人的衣服。

什么意思呢?可以说是相当的坏了,一双草鞋比较容易理解,是在嘲讽刘禅的父亲刘备,就是个编草鞋的草包,一个酒杯和一件女人衣服则是嘲讽刘禅是一个沉迷于声色犬马的昏君,废物。

不知道刘备泉下有知,会作何感想?是生气司马炎的羞辱和阴毒,还是生气自己儿子的不争气?不管是哪一种,反正刘备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估计得气得活过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