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曾国藩湘军军纪(最新20篇)

浏览

1471

文章

24

篇1:曾国藩为了打败太平天国 想出了2个笨办法 后世极为推崇

全文共 1253 字

+ 加入清单

湘军的“挖长壕围城”和“围城打援”战术,最终击败了太平天国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在我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战术灵活且实施得当,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和敌军弱点。这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战争经验和启示。历史的镜鉴告诉我们,战争中的战略决策和战术选择至关重要,而湘军的成功充分展示了军事智慧的力量。

1851年1月,广西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很快势力迅速壮大。清朝派军镇压,但是清军绿营兵和八旗军已经不堪一击,对战太平军节节败退。经过两年的时间,太平军攻入了当时清朝的第二大城市南京,并在此建都,形成了与清廷南北对峙的政权。面对不堪一击的清朝正规军,咸丰皇帝束手无策。只得听从大臣肃顺的建议,让汉族大臣办团练,与正规军一起镇压势不可挡的太平军。于是,历史选择了曾国藩、胡林翼为首的湘军。1854年2月,曾国藩编练的湘军崭露头角,进入对阵太平军的战场。

湘军很快成为太平军的克星,虽然双方互有胜负,但经过十年的战斗,湘军最终攻破了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勘灭大乱,留下了近代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为什么清朝正规军无法打败太平军,而地主私人武装湘军却最终灭了太平天国?这其中的原因值得后人前仆后继的探讨。在本文中,我们将从战略战术的角度来分析湘军的优势,并探究湘军为何能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取得巨大胜利。太平天国的主要势力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包括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和浙江,其中太平军占据着武汉、九江、安庆和南京等重要城市。曾国藩和胡林翼选择了从上游向下游的战略进攻方向,逐个攻破太平军的据点。

让我们以太平军的“九江保卫战”为例,来分析湘军采取的“围城”战术。

湘军名将李续宾等发现强攻难以得逞,于是采取了“长围坐困”的策略。在5个月的时间内,湘军从城西的官牌夹到城东的白水港之间开掘了6道深壕,对九江东、西、南三面实施严密包围。同时,湘军的水师从北面封锁了九江城,使其与外界失去联系,成为一座孤岛。太平军的增援部队无法穿越湘军坚固的防御工事,城内的1700名太平军士兵陷入了严重的粮食短缺。最终,当湘军攻入城内时,太平军已经力竭,无力还手,最终被全部歼灭,九江城被湘军收复。

湘军不仅采用了巨蟒缠人式的攻城方法,还创造了“围城打援”的战术。所谓“围城打援”,指的是派遣一支军队用深沟高垒将敌人的城市团团围住,同时安排多支军队在交通要道上阻击敌人的援军,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这一战术的提出者是胡林翼,而曾国藩对胡林翼的方法表示完全赞同。

“围城打援”和“长围坐困”这两大战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湘军将这些战略构想运用在太平军的“安庆保卫战”中,效果显著。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负责围城,他擅长挖沟围城,率军在安庆城下修建双层壕墙,湘军居于内外壕墙之间,以逸待劳。而多隆阿则负责打援,他既勇敢又善于谋略,多次领大军击败太平军猛将陈玉成的部队。在安庆保卫战中,陈玉成的精锐几乎被湘军消灭。

陈玉成是太平军中的主要精锐,而且势力要大于李秀成。在湘军的“挖长壕围城”和“围城打援”的战略下,湘军最终于1861年8月攻陷了安庆城。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曾国藩生平研究馆

全文共 421 字

+ 加入清单

从湘乡走出去的晚清名臣湘军统帅曾国藩,是这方神奇土地孕育的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对近代中国影响巨大,是湘乡的一大文化品牌和名片。

为了挖掘湘军文化,湘乡市人民政府在曾国藩曾就读的湘乡涟滨书院建立了曾国藩生平研究馆。展馆为晚清建筑风格,展室9间。展览分为“寒窗苦读、京师岁月、湘军统帅、总督南北、倡办洋务、一代儒宗、家教传承、流被桑梓”八个部分。布展采用声、光、电相结合的手段,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全身”曾国藩穿越历史时空,再现世人面前。

信息来源:中国湘乡网

曾国藩(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人。中国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中兴名臣」之一,也是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湖南长沙府湘乡白杨坪人,现属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道光。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曾国藩谈读书方法

全文共 2690 字

+ 加入清单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下面给大家分享曾国藩谈读书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读书的技巧

1、尽量借图书馆的新书。这个“新”不是出版日期的“新”,是书的内容对应时代的新,也就是当代的比较著名的学者写的比较有价值的书。这类“新”书,我以为图书馆二楼的新书架和三楼的阅览室比较多,特别是三楼,只允许出借7天,这也逼迫你尽快完成,是好事。

2、经典书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买。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收藏——以备需要时可以经常阅读,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在边角处记下自己的思路、想法——我比较信奉“不懂笔墨不读书”(关键是脑子实在不够用,很多想法是灵光一现,不立刻记录下来,以后再回味都很难)。

3、根据自己的兴趣,重点关注若干出版社(出版集团)。一些有历史传承的出版社是有着自己一贯的偏好的,就哲学社科及经济科学类别来说,商务印书馆、中国社科、上海人民(上海世纪集团)、经济科学、江苏人民、辽宁教育、译林、中央编译、新星、湖南科技等综合性出版单位以及北大、复旦、广西师范、中国人大、上财等高校出版社都是比较不错的。特别对于处于读书初始状态、知识积淀还较低、选择和鉴别的能力还不够强时,信赖一些出版界的“百年老店”是我这样的风险规避者的理性选择。

4、读书要有一个文献学的准备过程。有一两年是要做准备的,这个时候不懂得古今中外学术界里有哪些人是重要的,哪些书是经典的,所以买书、借书都不得要领。我管这叫文献学的准备。有这一两年的积累之后,自己想研究某个领域后,就可以按图索骥去查。也学会鉴别书的好坏优劣,这样读书不会走冤枉路,买书也不会花冤枉钱。从这个意义看,学习经济学或者推而广之,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之前,首先了解这门学科的发展史,实际上也就是了解这门学科的人物传记、文献史,实在是至关重要。数学史、科学史、哲学史、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等应当具有相应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学生据此各取所需,攀爬参天大树也就方便得多了。而兴趣很大程度上也是从读史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

5、不要完全迷信书单。书单的目的是一个文献检索的提要,之所以要有开书单的人,就是因为初入门者需要在不断磨合中提升自己鉴别书的优劣的能力,逐步对他所熟识的几个领域里有影响的人、有影响的书以及有影响的人写的有影响的书中的代表作了然于胸。未必要都读完,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都读完——做学问者一辈子把一个值得研究的人或话题搞深搞透就很不容易了。但至少当他想要检索的时候,自己头脑里会有一个清单,一个简明扼要的清单。一旦进入轨道之后,就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而不应该被庞大的书单吓住。头脑中要有一个目录,查哪个方面要找哪些人,了解他(她)的那些东西。书单是一个工具,但这个工具一定要自己掌握,最后做到自己能够给自己开书单。

读书的好处

读书可以使人更充实、丰富,有知识,使思想训练,境界提升。

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强调阅读面一定要广,要不断扩大。保持一生的阅读习惯。不断进步,终生学习。大学毕业后仍要学习。一生中都要不断丰富自己。人是要提高境界的,而人的境界是无止境的。人生应有意义,有价值。要学会自主学习。读书和没读书肯定是不一样的,境界会不同。(如有可能阅读原著),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正确读书的方法

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主要有3条。

第一,要读经典。因为曾国藩自己就是儒家标准的知识分子,所以他教曾纪泽读书,从小就很有规划,主要是以《十三经》和《二十三史》为根本。

按曾国藩的观点来说,这些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中的经典,而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这是最值得后人学习与吸取的。

我们为什么读书?是为了学习别人的智慧与思想。知识性的东西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更新,但思想性的东西、智慧性的东西,越经过时间的沉淀,就越有学习的价值。所以,读书最大的捷径,就是读经典。

经典一定要精读,因为从学习的效率上来说,精读要比泛读还要重要。泛读虽然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但学得多,忘得也多。但精读就不一样,能吃得深、吃得透。

第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就是说一本书没读完的情况下,不要急着读另一本书。事实上就读书而言,有很多人有这种毛病,一下弄好多书,这本翻翻,那本翻翻,美其名曰读了好多书,其实一本都没读完,一本都没读通、读透。而曾国藩主张一本没读完,就不要忙着去读其他的书,这实际上就是沉浸的读书法。

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说,学习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内,再能出乎其外。读书更是这样,一本书,你要先能沉浸进去,你才能最终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当然,曾国藩虽然主张读书要沉浸其中,但他从来不主张死记硬背。他对儿子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也就是说读书沉浸其中,其实应该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不要当成任务来死记硬背。

不过,读书应该是件轻松愉悦的事,但这不代表像看闲书那样就行。曾国藩主张看书的时候要能作札记,也就是看书的时候得学会动手,边看边写,要“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也就是要把读书时的所感所想,不论是心得体会,还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能随手记下来,这样才能有助于读而后学。后来,胡适先生就对曾国藩这种读书作札记的方法最为推崇。

第三,就是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曾国藩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老大曾纪泽不喜欢科举考试,不喜欢八股文,喜欢西方的语言学和社会学,曾国藩就鼓励他按自己的兴趣方向去读书。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对于曾纪泽感兴趣的这些所谓的西学,曾国藩自己不是太懂,但他为了儿子也努力地去看了不少书。后来,曾纪泽写成《西学述略序说》和《〈几何原本〉序》,这两本书出版,都是曾国藩亲自批阅后为之刻版发行的。

对于老二曾纪鸿,曾国藩就更是这样了,不仅鼓励曾纪鸿培养出数学研究的兴趣,难能可贵的是,曾纪鸿结婚之后,他的老婆郭筠是个喜欢读书的女性,曾国藩觉得在那种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下,儿媳妇能喜欢读书,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儿子的时候,还顺便教儿媳。郭筠不像曾纪鸿一样喜欢数学,她只喜欢文学与历史,这一方面曾国藩绝对是大家。所以在曾国藩的引导下,郭筠通读《十三经注疏》和《资治通鉴》,也成了一个有名的才女。

后来,他还主张从年幼的孩子中选拔一些聪明的、对西学感兴趣的,由政府出资送他们出国去学习。正因为有他的大力提倡,于是近代历史上,有了第一批出国的留学学生,这第一批30多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名叫詹天佑的学生,后来成为了中国铁路工程学的奠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曾国藩的独门养生之道 每天做好这五点 对保持健康十分重要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养肝、养心、饮食有节、养肺、养肾。曾国藩是晚清时期最杰出的名臣之一,他不仅是湘军最高统帅,而且也是一位爱好养生的人士。

1. 养肝

他认为,想要保持健康,必须要养肝。因为肝与怒情有着紧密的关联,如果一个人经常大怒,会导致火气过大,伤及肝脏。养肝重点在于“不宿怒焉”,即要保持心情稳定平和。

2. 养心

因为一个人的内心宽广,外表也会自然展现出威德。做人要以平和谦逊为原则,既不能骄傲自大,又不能过于卑躬屈膝。

3. “饮食有节”

也就是说日常生活要保持规律,不要过于暴饮暴食。同时,也要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

4. 养肺

即要扩大自己的视野范围,保持公正的心态,并且对待事情要积极应对,而不是躲避。这样才能让自己感到心安。

5. 养肾

一个人要保持稳重,镇静,控制自己的欲望,控制饮食,才能令自己身心健康。对于养生来说,日常习惯很重要,如果能将曾国藩提出的这些养生技巧融入生活中,一定会对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曾国藩语录400句 曾国藩名言赏析下

全文共 5397 字

+ 加入清单

曾国藩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晚清时期的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一生中的经验与话语给了后人很多帮助。上期我们介绍了曾国藩语录的前200句,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后200句吧。

201、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202、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203、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204、思与学不可偏废。

205、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206、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207、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208、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209、人不可无缺陷。

210、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211、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212、轩冕而敬,伪也。匿就而爱,私也。

213、知足天地宽。

214、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为子孙做富贵计者,十败其九。为人做善方便者,其后受惠……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21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216、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217、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218、家和则福自生。

219、姑息必成大忍(过),面誉必至背非。

220、常存冰渊惴惴之心。

221、心至苦,事至盛也 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222、人不可无缺陷。

223、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224、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225、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226、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227、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228、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229、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230、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23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232、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233、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234、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235、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236、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237、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238、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239、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240、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24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42、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243、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244、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245、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246、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247、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248、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249、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250、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251、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252、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253、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254、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255、死生早已置之度外。

256、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257、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258、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259、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260、一切皆暗暗安排,胸有成足。

261、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262、有其功,必有其效。

263、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264、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265、人初做事,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大;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266、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267、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268、内断于心,自为主持。

269、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270、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27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272、凡事豫则立。

273、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27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5、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276、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277、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278、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279、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280、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281、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282、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283、好谈己长只是浅。

284、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285、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286、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287、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288、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

289、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290、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291、荐贤不可示德,除奸不可示威。

292、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293、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294、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295、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296、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297、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298、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299、乡间无朋友,实是第一恨事。

300、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301、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302、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303、易摇而难定,易昏而难明者,人心也,惟主敬则定而明。

304、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305、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306、隘路打胜仗,全在头敌。

307、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308、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309、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310、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311、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312、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313、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314、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315、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316、日静养,节嗜欲,慎饮食,寡思虑。

317、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318、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319、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320、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

321、人心能静,虽万变纷纭亦澄然无事。不静则燕居闲暇,亦憧憧亦靡宁。静在心,不在境。

322、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323、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324、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325、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

326、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327、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328、学者不可不通世务。

329、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330、无好小利 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331、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332、书蔬鱼猪,一家之生机;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气。

333、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334、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335、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336、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337、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338、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339、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340、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341、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342、人亦不可闲惯,闲惯则些小事便不可耐。

343、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344、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345、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346、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347、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348、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349、见异思迁,欲求长进难矣。

350、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351、凡事豫则立。

352、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353、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354、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355、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356、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357、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358、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359、甘让君子其志卑,不让小人其量浅。

360、贫贱时眼中不著富贵,他日得志必不骄。富贵时意中不忘贫贱,一旦退休必不怨。

361、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362、不怕打不着,只怕打不胜。

363、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364、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365、小仁者,大仁之贼。

366、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367、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368、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369、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370、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371、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372、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373、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374、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375、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376、“大柔非柔,至刚无刚”。“家勤则兴,人勤则健”。“侍亲以得欢为本”。

377、家和则福自生。

378、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379、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380、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381、短不可护,护则终短。长不可矝,矝则不长。尤人不如尤己,如圆不如好方。用晦则天下莫与汝争智,谦则天下莫与汝争强。多言者老氏所戒,欲纳者仲尼所臧。妄动有悔,何如静而勿动?太刚则折,何如柔而勿刚。吾见进而不己者败,未见退而自足者亡。为善则游君子之域,为恶则入小人之乡。

382、特患业之不精耳。

383、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384、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385、有才干,定要表现之。

386、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387、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388、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389、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390、处事宜决断。

391、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392、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393、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94、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395、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39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397、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398、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399、思与学不可偏废。

400、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曾国藩是怎么改掉好色的毛病的?揭秘曾国藩的缺点

全文共 2768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缺点,哪怕是历史上那些被称之为圣人的一些人,曾经也是一度对自己的缺点而深深的迷茫过,不知所措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最后才会去确定将自己改变,因为只有敢于去改变,才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为“千古完人”曾国藩,自己也有很多毛病,比如他曾经记录过“一戒吃烟,二戒妄语,三戒房闼不敬”,这三戒就是曾国藩的缺点,吃烟他比较容易改变,妄语经过一段时间的改变,曾国藩也逐渐改掉,只有最后一个房闼不敬,实乃是戒色,这个对于正常人而言,简直就是反人性的事情,那么曾国藩是如何戒掉呢?

父亲劝诫,方知问题

也许我们今天大多数人看来,曾国藩就是一个完人,可是真实的曾国藩并非如此,他也有自己的毛病,而且毛病绝对不少,在他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差,考个进士考了7次,他根本就不是那种天才型选手,而是一个比较蠢笨的人。

在他读书期间,曾国藩养成很多坏毛病,尤其是后来终于有机会考中进士,自己春风得意,年少轻狂,对人生根本没有正确认识,一心所想,正如我们今天的大多数人一样,无非就是消遣娱乐,好好放松一下。

也就是在这些放松的时间里,曾国藩的缺点不断表现出来,比如他喜欢说大话还有就是好色,他的好色十分独特,与常人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他的身份地位决定他可以更加为所欲为,但是他的人生理想又与之完全对立,面对这样的结局,曾国藩何去何从呢?

道光20年,曾国藩顺利进京成为一名京官,从此过着不错的官场生活,日子过得不错,曾国藩当然也想让自己的父亲曾麟书去感受一下,于是到湖南老家把曾麟书接到京城与自己住在一起,希望父亲住习惯可以长住下去。

他没有想到的是,父亲住了几天就说有事匆匆离开京城,回到湖南老家,曾国藩很是好奇,不知道父亲究竟怎么回事,打算写信问问父亲是不是这段时间在京城自己没有好好照顾父亲,所以才会生气离开。

他的信还没来得及写,就收到父亲从湖南寄来的信,信上明确劝诫曾国藩一定要记住自己的人生理想,不要因为一些男女之间的事情而影响前途。看到父亲写的信后,曾国藩恍然大悟并且感觉十分羞愧,想必父亲离开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天听到自己与老婆之间的事情,感觉不合适吧。

羞愧归羞愧,曾国藩还是对这件事情十分重视的,况且这个时候其实曾国藩已经开始立志要成为圣人,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千古完人,可要是父亲所说的这个好色问题不改掉,是否会真的影响自己成为圣人呢,曾国藩开始反思开始犹豫。

喜欢看美女

经过一段时间反思,尤其是对自己生活中一些表现的总结,曾国藩终于逐渐明白自己这个问题十分严重,因为他自己经常无法控制自己,毕竟当时年仅二十多,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对于一些事情的好奇,很正常。

可是曾国藩的好色,已经超出正常范围,为何这样说呢?他自己总结,发现自己有以下毛病:

时年十二月十一日,友人纳姬,欲强之见,狎亵大不敬。闻色而心艳羡,真禽兽矣。——曾国藩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曾国藩的好色表现之一就是喜欢看美女,经常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根本在家闲不住,想要到大街上去看美女,可是清朝当时还是比较封建的,女子不能像现在这样穿着光鲜亮丽去逛街,一般美女都只能在家中躲着。

这样一来,曾国藩想要看美女就比较难度大了,可是他总能想出不同的解决办法,比如有时候曾国藩听说自己朋友纳入比较好看的小妾,曾国藩第二天就会带上礼物去拜访朋友,表面上是拜访朋友,实际上曾国藩眼睛一直盯着别人的小妾看,在回忆自己行为时,曾国藩不禁幡然醒悟,大骂自己不是人。

与老婆也是如此

每当他看完别人老婆之后,回家再看看自己老婆,总会发生一些不可描述的事情,从某种程度而言,曾国藩的这种行为确实比较严重,更让人不解的是,在自己老婆生病卧床不起的时候,曾国藩居然还会有想法,比如他曾经记载:

入夜心情不畅,又厌闻呻吟声。——曾国藩

这段记载来自于一次他的老婆欧阳夫人生病卧床,到了深夜,曾国藩突然感觉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心中一些不好的想法产生,可是看着妻子一直咳嗽,实在是煎熬难受,曾国藩不禁感慨抱怨,这日子实在煎熬。

诸如此类的细节还有很多,在曾国藩日记里都有记载,正是经过自己反思,以及父亲的劝诫,曾国藩更加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立志坚决要改掉坏毛病。

找人监督戒色

意识到自己的坏毛病之后,曾国藩明白这个问题要是不改掉,想要成为圣人似乎太难,于是开始想方设法进行改变,他究竟是如何改掉的呢?我们继续分析,其中他改变好色毛病的第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写日记进行自我反思与监督。

他每天在日记中记录自己一天的行为,并且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做不该做的事情,可是这样的监督效果其实并非十分理想,因为自己心中的邪念只要一不小心就会产生,根本无法控制,时间久了不仅效果不明显,还把自己搞得像要生病一样,曾国藩很是无奈。

既然自己监督自己不行,那就让别人来进行监督,一开始曾国藩让自己的朋友来监督自己,可是对于这种事情,人家夫妻两人之间恩爱,朋友是没法监督的,要不然搞得里外不是人多尴尬。

既然朋友也不行,那就让家人和亲戚来监督吧,尤其是恰如父亲一样的正直长辈,对曾国藩进行监督,效果就会比较明显,他们总喜欢苦口婆心来劝诫曾国藩,这正是曾国藩所希望看到的结果,经过亲戚监督后,曾国藩逐渐有所改善。

转移注意力

在亲戚监督的那段时间里,曾国藩有所改变,但是一旦人们疏忽一点,曾国藩就会继续开始失控,毕竟“食色,性也”,想要对一个人的本性进行改变,本来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可不是那么简单,这不,道光22年,有一天早上曾国藩起来打算看书,可是怎么也看不进去,心里老是想些不该想的事情,没办法,他最终还是和老婆欧阳夫人做了不可描述的事情。

事后曾国藩十分懊悔,大骂自己是禽兽,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还能怎么办呢?至少可以说明一点,想要靠别人监督自己来戒色,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至少不是根本办法,那么什么才是根本办法呢?

曾国藩仔细一想,这么久来,自己之所以还是好色,最主要原因还是精力旺盛,自己精力旺盛,根本没有地方发泄,这样一来,想要自己改掉坏毛病,怎么可能呢?也就是说,想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曾国藩需要将精力耗费,或者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少想一下那些事情。

于是曾国藩每天开始练习楷书、写文章、看书,再出去跑步锻炼身体,让自己累起来,分散注意力,自己精力转移到其他地方,对好色的事情注意力就会减小,久而久之,就会越来越淡忘,从而改变自己。

这个办法确实不错,曾国藩每天都把自己累得不行,晚上一躺下就只想睡觉,根本没有什么精力来做其他事情,也无暇考虑其他需求,后来的时间里,曾国藩一直坚持如此,经过一段时间高强度的改变,他终于把自己这个好色毛病改掉,并且最终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圣人。

结语

所谓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是有缺点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去正确面对缺点,一旦你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并且愿意去改变自己,那么,你距离下一步的成功实际上就已经不遥远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曾国藩非杀李秀成的理由是什么?

全文共 600 字

+ 加入清单

曾国藩为什么一定要杀李秀成

曾国藩希望利用李秀成的影响还有地位,然后让太平军放下武器,最终选择投降朝廷,这也是一个非杀李秀成的主要理由

清政府也会有明确的规定,但凡是太平天国的余孽,只要不是必须处决,留着没有危险的必然就会全部交给朝廷去处置。曾国藩一直都是一个尽忠职守之人,自然不可能会武力清政府的话,但是却偏偏的处决李秀成。这并不是没有任何的原因,首先比较靠谱的原因就是李秀成所写的一个手稿。这一个手稿好像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里面就会提到当时夺走的金银珠宝,夺走这一批金银珠宝的不是别人,就是曾国藩的弟弟。

但是兄弟两个人根本就没有把这件事情告诉清政府,如果这个手稿被朝廷看到,那么这自然就会受到影响,所以马上就选择杀人灭口。事实上这中间还会有一些细枝末节,比如说谎报军功,这就导致李秀成最终被斩首。

再者也是因为热脸贴了冷屁股,在反清的主要人物中,李秀成就是其中一个,看着曾国藩是汉人,所以一直都在诉说民族大义,意思是不如自己选择当皇帝,然后就把整个清政府给拉下来。

曾国藩一听,这真的是了不得自己有几斤几两重,难道不清楚湘军都未必能够打得过清军,更何况还有左宗棠以及李鸿章等人看着。并且清政府一直以来根本就不相信汉人的身份,这个造反的话一旦传出去,那么自己整个家族都有可能会会在这个时候,所以为了能够保住整个家族的利益,就只能够选择就地处决,最终李秀成在这个历史潮流中就被埋没,留下来的也是无尽的遗憾。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进攻太平天国京城时 湘军不肯出力曾国荃想了一个馊主意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湖南军队的主帅曾国荃,为了攻打太平天国的都城南京,策划了一项可怕的计划。南京自古以来就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城市,其地理位置优越,拥有长江这一天然屏障,周围还有燕子矶、采石矶、紫金山等山川相护。这座城市因其坚固的城墙而被誉为易守难攻的堡垒。明朝时期,朱元璋将南京定为都城,为了加固城墙,动员了近三十万民工和数亿块砖头。为了确保砖块质量,朱元璋还实行了“砖块实名制”,每块砖上都记录着修筑者的姓名。可见,南京城的坚固并非虚言。

太平天国在1853年将南京定为天京,并将其作为行动的大本营,展开了西征、东征和北伐等一系列军事行动,处于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太平天国的势力不断扩大,曾国荃所率领的湖南军队在与太平军的对抗中吃了很多亏,但其坚持不懈,并逐渐成为对抗太平军的领军力量。

1860年,曾国荃趁太平天国实力式微的时机,先是围攻了南京上游的门户城市安庆,并经过近五个月的围攻成功攻占了该城。这一胜利使曾国荃获得了清朝的黄马褂和“巴图鲁”称号。两年后,继续进军,攻下了南京外围的多座城池,并将军营设在离南京数十公里的雨花台,对太平天国的天京形成了直接威胁。

为了阻止曾国荃的进攻,太平天国的将领李秀成率领十万大军围攻了位于雨花台的曾国荃。围攻了整整64天,却无法消灭实力相对较弱的曾国荃。不仅如此,太平天国的几位王侯还在战斗中丧生。尽管如此,这并不意味着太平军没有战斗力。

曾国荃在南京征战的稳定,决定直接进攻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认为进攻天京将会引来太平军其他地方的援军,扰乱太平军的军事部署;也能吸引大部分太平军的兵力,一旦成功,功名将会流传千秋。基于这最后一点,曾国荃决心独自攻占天京,并排斥其他人参与抢功的行为。

曾国荃的实力有限,攻破天京并非易事。天京的城墙坚固异常,而曾国荃又缺乏野炮支援。凭借兵力的优势攻城不仅无法靠近城墙,甚至可能受到李秀成的出奇制胜。面对地面攻击的困境,曾国荃转向地下,挖掘了许多地道,试图直接抵达城墙下并进行爆破。李秀成的防守异常严密,曾国荃采取以牙还牙的策略,从城内挖掘出地道,并且挖成了交通水渠。攻破天京,实属困难。

湘军历经千辛万苦,多次战败,军心逐渐动摇,对攻城的积极性也减弱了。曾国荃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立下战功,下达了一个命令,承诺攻占南京城后,所有城内的财物和妇女,任何人见者皆可得到。实际上,这相当于发布了一道屠城令。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南京自然聚集了大量的金银珠宝。当城破之后,湘军焚烧抢掠了整整七个昼夜,每个人都肩挑手提,大获全胜。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踏平中原的湘军为何会被日本人打的一败涂地?

全文共 3157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太平天国期间,曾国藩打呆仗的战术,那绝对是在太平军眼中是噩梦般的存在,曾国藩的湘军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将太平军从湖北碾压到了江苏地区,从武昌逼近到了天京,直到把太平天国政权送入地狱。但同样也另太平军感到尴尬的是,这套战术早在两百年前的清初皇太极时期就曾频繁使用,然而在两百年过后,作为新对手的太平军依旧不会破解。

打呆仗的细节构成是:行军所到之处,壕沟外绕、工事护垒,面对敌军坚固的城市更以沟垒围之,转进攻为防御,更逼迫敌人由防御转为被动进攻,彻底改变战场的局势和主动性。清朝初年皇太极依靠这套战术几乎将明朝在辽东半岛的据点全部扫清,而在清末的太平天国时期曾国藩也同样扫清了太平军沿长江两岸的一切城市。更加神奇的是,这套战术即便到了20世纪的现代化战争中时,也曾频频出现在战场上,“打呆仗”的实质——壕沟封锁、堡垒护卫,也成为了近代和现代战争中最有效的防御和封锁战术之一。

也许有人会问,湘军身为清朝政府军,太平军不过是农民起义军,政府军对抗农民军,曾国藩为何还需要使用如此麻烦的战术,快速推进,直接正面进攻不可吗?非要用漫长的时间来消耗?而这恰恰也是曾国藩作为近代优秀军事统帅的精华所在,不拘泥兵法,只注重实际,只有这样的统帅才可以在战争中立足。

兵法确实是一本好书,但想要发挥出最大价值,就不意味着要照猫画虎,有样学样,而是需要与实际结合到一起来做到融会贯通,所以古往今来,有些人偏执的死在了兵法上,而有的人却在兵法中得到了最大升华。

话说三国时期的马谡学到了“居高临下势如破竹”,当他来到战场上时,第一时间就奔向了制高点,可结果又怎样?一个断水和包围,就让他和他的王牌军队近乎全军覆灭,诸葛亮最有可能实现的北伐之梦也在这里终结。而在太平天国时期的安徽战场,曾依靠“打呆仗”而攻破太平军重要城市九江的湘军主力战将李续宾,面对太平军的节节败退,也想施展一下兵法的另一章节——兵贵神速,可结果呢?率领6000孤军贸然急行脱离主力部队,离开主力和水师守护的长江而深入安徽内地三河镇,最终被十几万太平军围攻全军覆灭,尽管他率军坚守多时,但在远距离下其他友军也是爱莫能助,李续宾的败亡也创湘军建军以来的最大惨败。

曾国藩的“打呆仗”看似死板,但实际上却与太平天国时期的战场形势和自身条件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湘军为何喜好以守代攻,简单的来讲就是:自己死不起、对方攻不下!

而广义的介绍,情况则如下:1、实力规模有限,战损耗费不起

尽管在太平天国时期,湘军成为了清朝陆军体系中最强大的主力,然而强大并不代表人多,在需要自筹军饷和精兵浓缩的态势和建军理念下,湘军的规模始终未进行扩大。1853年曾国藩创建湘军初期,湘军规模不过11500人,其中陆军5500人,水师5000人,显然这种规模经不起大型战争的损耗。即便随后的多年湘军不断扩建,为保证兵员的质量,湘军始终坚守着“多不如精”的局面。

例如1860年被称为太平天国转折点的安庆会战期间,除曾国藩留守数千人蹲守祁门大营外,长江江面上湘军水师近乎全部出动,但也只有大小战船百余艘,官兵4000人、安庆外围攻击部队10000人,打援部队约20000人(还包括并非湘军体系的多隆阿骑兵部队数千人),湘军可战斗兵员不过3-4万人。两年后的雨花台之战,湘军精锐尽出,但参战部队也只停留在3万人上下,待到天京保卫战,湘军围城的最大规模只有5万左右。

当然湘军规模一直未扩大,左宗棠楚军和李鸿章淮军的分离和自立也是其中一个要素。由于规模不足,难以应对大数量损耗,因此湘军的模式一直停留于以守代攻,避免大损耗的野战,所以大家也必须理解三河镇之战湘军损失6000官兵,为何让曾国藩"哀恸慎膺,减食数日",也让胡林翼哀叹:"三河败后,军气已寒,非岁月之间所能复振。"

就那么几万人,一次性就报销数千之多且为一线野战部队,这种损失湘军承受不起,这也是1858年湘军攻克九江进入安徽,却只能在2年后才发动安庆之战的原因之一,一个休整就让曾国藩将下一场战役延迟了2年。2、步步蚕食,以压缩对抗流动

太平天国运动号称遍布18省,但在它14年的历史上,太平军真正长期占领的区域并不多,大部分时段以流动作战做主。“机动穿梭数省,四处掳人为兵”一直是太平军的惯用打法和组建特色。如果湘军采用所谓“兵贵神速”的打法,湘军与太平军的交手只会演变成一种漫无结果的追击战,直白的说,你湘军能跑,难道我太平军就不能跑?

而这在曾国藩组建湘军之前就有过十足的教训,从1850年金田起义到1853年进入南京,广西的向荣和湖南的江忠源就在这种赛跑游戏里与太平军玩了整整4年,最后的结局就是太平军达到了军事上的巅峰,而向荣则活活气死,江忠源则死于非命。

所以老曾的战法更加直接,“任你往哪儿走,我就一路去”。你跑你的我打我的,只要我盯准了你的一个目标,纵然你在其它区域再怎么闹腾,我就是不去!安庆会战时,太平军企图转攻湖北,但曾国藩装过无视,天京保卫战李秀成更是率领30万大军挺进长江以北,妄图逼迫南京城下的湘军北上救援,然而曾国藩的态度依旧是:按兵不动!3、太平军在野战和攻坚能力上薄弱

在太平天国中后期,随着太平军兵员素质的下降和缺乏制式化的现代武器装备,无论从单兵战斗力还是现代作战体系都已经陷于落后,自然也造成了攻坚和野战能力的不足。曾国藩就此巧妙地抓住了太平军的软肋而对症下药,缺乏野战能力,面对湘军企图的挖沟、建堡无力阻止。攻坚能力不足,待堡垒建成后更无力破坏,表面看起来湘军的战术效率太过于漫长,但他们却很好的掌握了战场的实情,即便漫长也能掌握战局的主动。

可以说曾国藩的战术看似呆板,但却是根据太平军的特点和多年来的战况而总结的精华,虚头巴脑的纸上谈兵没有作用,只有结合现实的打法战术才是一支军队的灵魂。4、结局:神话的破灭

然而历史也曾告诉过我们,墨守成规的战术也许能在某一时期流行,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还想保持固定不变,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神话的破灭。湘军在太平天国时期曾以天下无敌的态势傲视群雄,但到了30年后的甲午战争时期,面对着另一支不同于太平军且具备了现代化作战能力的日本军队,湘军仅仅通过一战的消耗就彻底走向崩溃,或者确切的说,从神话到崩溃,他们只用了一天。

而这一战,就是辽东甲午陆战战场的牛庄战役。

1895年3月,随着北洋水师在山东半岛全军覆灭,清军又在辽东半岛节节败退,日军似乎有了左右两路进军北京的态势,在千呼万唤之下,曾经被唤作神话的湘军首次开赴千里之外的辽东前线,但在太平天国后不断裁军和缺乏洋务运动改造的局面下,此时的湘军已经远远与现代化拉开了距离。仅有数千人的规模、缺乏炮类重武器压制,如此的武装去面对数万精锐的辽东日军,战役也许在一开始就写明了结局。更加致命的是,早已落伍的湘军还在使用几十年前的堡垒坚守阵地死磕,在装备着大数量重武器的日军面前,战役的对决早已经不在一个重量级别。

发生在这一年3月4日的牛庄战役,过程虽有激烈但却并不复杂,防守牛庄的湘军依旧按照传统的挖壕沟封住牛庄外围,再将镇内的房屋改造成一个个堡垒,但这种消极防守的布局在日军的重火力面前,几乎就是一个个活靶。面对日军投入的炮兵8个中队共计48门火炮,仅装备10门大小口径火炮的湘军在战役的第一时间就遭到压制。炮火定点射击将湘军改造的房屋堡垒一一摧毁,坚固炸不掉的堡垒更以炮火机枪掩护的方式,采用工兵抵近的战术直接以炸药炸毁。尽管坚守的湘军试图以血肉之躯抵抗,但在时代的变化下,这种脱离合理战术的奋勇终究是徒劳无功。

仅仅一天的时间,由5000湘军官兵防守的牛庄就宣告失守,官兵伤亡2300多人,被俘超过600人,而日军仅伤亡398人,8比1的伤亡比,湘军的神话也就此不复存在。并不是湘军的打法过时,而是他们没有根据自身的实际以及对手的变化而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曾国藩设计的有效制度

全文共 2367 字

+ 加入清单

管理者的关键任务是能够制定出有效制度,把下属的自利行为引导到对组织有利的方向上去。就像曾国潘治理湘军一样,在确立基本制度后,他根本不用自己挥着战刀在后面逼下属冲锋陷阵,下属自然就知道往前冲。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而人的无为,必须建立在“制度有为”的基础之上。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把下属的自利行为引导到对组织有利的方向上去,是“无为而治”的关键。

在军事史上,曾国藩的湘军不能不算是一个奇迹。湘军是所谓的“官勇”,即地方政府招募的临时性武装,并非国家的正规军,当时的国家正规军是八旗和绿营。然而曾国藩却在很短时间内,将这样一群来自草根的散兵游勇打造成那个时代最具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部队,乃至令“湘军精神”流传后世,成为“团队精神”的代名词。他是怎么做到的?

反观商业世界,华为公司也算是一个异数。

华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价值观,而在今天这样一个消费主义的时代,华为近15万员工,而以80后为主,为什么能形成艰苦奋斗的文化?他们怎么会信奉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也要归功于制度设计。华为的制度设计是“高效率、高压力、高工资”,从招聘、待遇、晋升到淘汰,所有的制度设计都围绕着“奋斗”这一主题展开,围绕着保证奋斗者的利益最大化而展开,有责任心和有才能的人会不断进入公司的中坚层。在激励方面,华为采取的是“1+1的机制,即薪酬由工资、奖金和股票分红收入三部分构成。在华为高速发展期,内部股分红高达70%。在这种机制下,员工工作的目的就不仅仅是为了拿到基本工资。奖金使得员工有了主动提高自己绩效的动机,而股票红利使得员工会主动关注企业的整体业绩。员工的个人利益和企业的整体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员工和企业形成了利益和命运共同体。华为由此被打造成一个奋斗者的平台,奋斗由此也就变成了员工自觉、自发的行为,从而推动着公司的迅速发展。

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湘军和华为的例子告诉我们:人的无为,必须建立在“制度有为”的基础之上。而有效的制度设计,又必须建立在对人“自利”本性的把握上。

从制度入手

这得从曾国藩编练湘军时问自己的第一个问题说起。曾国藩当时并没有先探究“湘军如何能打”,而是先分析了“绿营为何不能打”。要知道,绿营是经制之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而他们的对手太平军是一批揭竿而起的农民,根本没受过什么军事训练。然而在太平军面前,绿营一触即溃,望风而逃,将大清王朝的半壁江山转眼之间就送给了太平天国。

绿营为何不能打仗?曾国藩在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绿营存在巨大的制度缺陷。

绿营采取的是“世兵制”,即士兵由国家供养,世代为兵,各地都有绿营。一旦发生战事,就采取抽调的制度,东抽一百,西拨五十,组成一支部队,然后派将领带兵出征。这样的结果是:兵不识兵,将不识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用曾国藩的话说,这就像砍树枝一样,东砍一条,西砍一根,然后捆到一起,形不成一个整体。既然大家互不熟悉,没有交情,那么大家都明白,遇到危险,就甭指望别人会来救自己。既然别人不会来救自己,那么打起仗来就谁也不肯冲锋在前,独履危地。相反,生死之际,所有人的本能反应都是自己先逃命。这就是绿营作战的特点,也就是曾国藩说的“近营则避匿不出,临阵则狂奔不止”,“胜则相忌,败不相救”。在他看来,这样的军队,即使“诸葛复起”,也是打不了胜仗的。所以,湘军要想镇压太平天国,就必须从制度上进行彻底改变。

所以,曾国潘在湘军采取了全新的制度设计。与绿营的世兵制不同,湘军采取的是招募制,而且是层层招募制。具体来说,就是大帅招募自己手下的统领,统领招募自己手下的营官,营官招募自己手下的哨官,哨官招募自己手下的什长,什长招募自己手下的士兵。

湘军的待遇很高,所以不愁招不到兵。但只有上司招募你,你才能进入湘军,得到升官发财的机会。这样一来,士兵势必感激自己的什长,什长势必感激自己的哨官,哨官势必感激自己的营官,营官势必感激自己的统领,而统领势必感激自己的大帅。如此,从大帅到士兵,湘军就像一颗大树,“由跟而生干,生枝,生叶,皆一气所贯通”,组织内部全部打通了。“是以口粮虽出自公款,而勇丁感营官挑选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谊相孚,临阵自能患难相顾。”由此,在湘军内部,人和人的关系也就跟绿营不一样了,不再是捆在一起的树枝,而成为一个由感情纽带凝聚起来的整体。

引导下属的自利行为

招募制只是曾国潘制度设计的第一个层面,更厉害的是在第二个层面。曾国潘规定,在作战过程中,任何一级军官一旦站死,那么他手下的军队便就地解散。比如,营官战死,那么整个营地就解散,全部赶回家去,一个不留;以此内推,哨长、什长都是如此。这会导致一个什么结果呢?这样一来,所有人都会做一件事情,就是一定要保住自己的长官。因为只有保住长官,你才有继续升官发财的机会。保卫长官本来是一种道德要求,但湘军通过制度使其变成了最符合下属自己利益的行为。由此在湘军中,道德的要求和利益的追求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王闿运在《湘军志》有言:“其将死,其军散;其将存,其军完。从湘军之制,则上下相维,喻利于义。将卒亲睦,各护其长。”这便形成了曾国潘所说的“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行。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的“死党”。这是湘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来源,也解释了为什么湘军和绿营同处一个时代,绿营士兵打起仗来首先想自己逃命,而湘军士兵首先想保卫自己的长官。

一切皆是因为制度设计的不同。制度是什么?制度是决定和改变人行为的东西。人都是理性的,人都知道什么样的行为对自己最有利。

管理者的关键任务是能够制定出有效的制度,把下属的自利行为引导到对组织有利的方向上去。就像曾国潘治理湘军一样,在确立基本制度后,他根本不用自己挥着战刀在后面逼下属冲锋陷阵,下属自然就知道往前冲。下属的行为已经变成了自觉、自发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对他们自己是最有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曾国藩语录400句 曾国藩名言赏析上

全文共 5053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的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的砥砺自我、改变性格、拯救命运、为政掌权、用人有道、善于交际、藏露进退、以学养身等八大学问,是中国士大夫的行为楷模。今天小编给大家整个了400句名言,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吧。

1、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2、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3、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4、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5、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6、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皆由存心不厚,识量太狭耳。能去此弊,可以进德,可以远怨。

7、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8、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9、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知足天地宽 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10、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11、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12、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3、银钱则量力资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14、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5、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16、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17、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18、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19、提出良心,自作主宰,决不令为邪欲所胜,方是功夫。

20、爵禄可以荣其身,而不可以荣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

21、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22、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23、只是一个见小,便使百事不成,亦致百行尽堕。

24、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5、人以气为主。

26、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27、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28、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29、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30、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31、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32、不可背后攻人之短。

33、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34、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35、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36、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37、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38、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39、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40、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41、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42、广其识则天下大。

43、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44、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45、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46、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47、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48、有其功,必有其效。

49、智慧愈苦而愈明 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50、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51、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52、须先立坚卓之志。

53、常存冰渊惴惴之心 勿过多怜悯 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54、家庭三致详:“孝致祥,勤致详,恕致详”。“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55、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56、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

57、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58、特患业之不精耳。

59、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60、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61、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62、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6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64、久视则熟字不识,注视则静物若动,乃知蓄疑者乱真,过思者迷正应。

65、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66、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67、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68、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节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69、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70、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71、好饰者,作非之渐。偏听者,启争之端。

72、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73、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74、人德八本:“习勤、崇俭、 谦谨、敬恕 、毋贪、去私 、专一、有恒”。 75、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76、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77、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78、事以急败,思因缓得。

79、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80、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81、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82、勿扬人过,反躬默省焉,有或类是,丞思悔而速改也。

83、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

84、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85、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86、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87、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88、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89、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90、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91、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92、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93、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94、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95、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96、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操。

97、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98、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99、闻善言则拜,告有过则喜,有圣贤之气象。坐密室如通衢,驭寸心如六马,可以免过。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

100、善观人者观己,善观己者观心。

101、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102、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103、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

104、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105、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

106、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

107、悠悠疑忌之来,只堪付之一笑。

108、禁大言以务实。

109、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110、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11、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112、人有毁我诮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113、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114、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115、小仁者,大仁之贼。

116、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117、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18、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

119、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120、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121、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122、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123、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24、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125、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126、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127、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128、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129、功名官爵,货财声色,皆谓之欲,俱可以杀身。

130、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131、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132、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133、独享大名为折福之道。

134、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135、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136、择众论之善者而从之。

137、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138、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139、甘苦自得。

140、集众人之私成天下之公。

141、遇忧患横逆之来,当稍忍以待其定。

142、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143、今日所说之话,明日勿因小利害而变。

144、未有根本不正,而枝叶发生,能自畅茂者也。

145、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146、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147、勿过多怜悯。

148、眉宇间大有清气,志趣亦不庸鄙,将来或终有成就。

149、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150、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151、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152、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153、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欲求变之之法,总须先立坚卓之志。

154、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二者缺一不可。

155、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156、以体察人才为第一。

157、人要为善,先要明善始得。

158、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159、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怀次浩大是真正受用。

160、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161、凡有用之物,不宜抛散也。

162、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163、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164、处事宜决断。

165、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166、好谈己长只是浅。

167、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168、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169、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170、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7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72、行事常思退一步。

173、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174、因循二事,误尽一生。鼓舞精神,方破此弊。

175、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176、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177、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78、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79、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禁大言以务实。

180、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181、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182、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183、常存一不敢为先之心。

18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185、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86、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187、古之成大事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188、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189、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190、凡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191、既有定识,又有定力。

192、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193、智慧愈苦而愈明。

194、知足则乐,务贪必忧。

195、治军之道,总以能战为第一义,能爱民为第二义,能和协上下为第三义。

196、王政不能有恩而无威。

197、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198、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199、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200、须先立坚卓之志。

后200见:曾国藩语录400句 曾国藩名言赏析(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曾国藩曾经有多好色?最后又是怎么改掉好色的臭毛病的呢?

全文共 1468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曾国藩,晚清时期的重臣。不过不得不说曾国藩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个非常好色的人,而且这件事情还被记录在了他的家书当中。还在曾国藩30多岁的时候,正式一个男人的春风得意之时。他不但靠上了进士,而且还在北京当上了官。这个年龄,这个身份,再加上当时的社会背景,好色那是无可厚非的事情。后来发现好色坏了大事,于是改掉了好色习惯,那么曾国藩是如何改掉好色的毛病的?曾国藩戒色方法如下:

一,曾国藩原名曾子城,他结婚当天,贺客和亲戚都来了,办了几十桌酒席,但接亲时,新娘子王姑娘却嫌曾子城家穷,曾子城几次没考上进士,要退婚,死活不嫁曾家了。这可咋办?最后,媒人是曾子城的私塾老师欧阳先生想出办法解了围,他让他女儿欧阳姑娘临时当新娘和曾子城结婚。欧阳姑娘是曾子城同学,就是嘴唇有点厚,嘴大,四方脸,没王姑娘长的美,曾子城只好将就结婚了。一般人做不到这样将就娶老婆的。

二,曾子城家半耕半读,不太富,小时候他就编竹筐子簸箕到镇上卖,街上有个算命的,人称铁嘴半仙,算的很准。曾子城给他报了八字要算自己的命:辛未年己亥月丙辰日己亥时,铁嘴一算说道:你这八字,不死在新婚洞房花烛夜,必死在万马千军战阵中!当时曾子城(后改名曾国藩)不愿意了,气的直骂,抬腿就走,说铁嘴这是咒他死,哪是算命!当年曾子城才16岁,铁嘴一把抓住曾子城的衣领子,说:把算命钱先付了,再走!

两人当街打的头破血流。这时,当地寺里方丈认识曾子城,就拉开二人,替曾子城付了算命钱,曾子城才回了家。后来,果然有结婚当天新娘子退婚之事,曾子城恨不得杀了王姑娘全家,幸亏媒人又把他女儿搞成临时新娘替代,曾子城才将就结婚。不然,曾子城杀了王姑娘全家,他也活不成。再后来,欧阳姑娘有助夫运,结婚后,曾子城到京城科考,中了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当了大清中央部委的处级秘书。曾子城拜当年主考官、军机首辅穆彰阿为师,执弟子礼进见。

穆彰阿说:子城名太土,我给你改名叫曾国藩吧!曾国藩从此成了道光帝知道的人物,穆相的门生,老曾在北京最后混到礼部侍郎(宣传部副部长)。这时老曾在老家的妈死了,根据清律,曾国藩回湖南老家丁母忧守孝三年。这时,太平军打到湖南,围攻长沙未下。咸丰帝赶紧下旨,令曾国藩夺情起用,在湖南编练民兵乡勇,协助湖广总督官文(武汉)、湖北巡抚胡林翼、湖南巡抚骆秉章、湖南省慕僚长左宗棠(省政府秘书长),围攻太平长毛贼。

后来曾国藩练成湘军,以军功升巡抚、两江总督,在战斗中,曾大帅有一次被长毛贼打败了,就跳湖自杀,被手下救起没死成,应了张铁嘴说曾国藩:不死新婚花烛夜,就死万马千军敌阵前。但张铁嘴没算到曾大帅被手下救起。

曾国藩总督(大军区司令)坐镇安徽当时省城安庆,派大弟子、自己的跟班秘书李鸿章到上海当江苏巡抚,弟曾国藩到南京城下围住天王洪秀全,加上咸丰帝搞的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对太平军进行围攻。最后灭了太平天国。

曾国藩屠了南京城(天京),进城当两江总督,手下给他献了年轻美女陈氏作如夫人(小妾),没几年如夫人病死。

这时候,曾大帅功成名就,色心大张,就到各地玩女人,喝花酒,而且特别迷恋杭州名妓“大姑”,还为大姑写了情诗:

大抵浮生如梦,

姑从此处销魂。

这是曾国藩解决色心的方法。

曾国藩当了总督、功盖天下后,回老家湖南光宗耀祖,而且专门去找街上曾给他算命的铁嘴,认为他算的也准,不是手下救了自己,自己在被长毛围攻时跳湖不就淹死了?准备了十两黄金,以酬算命钱。但算命的铁嘴半仙,一听说曾国藩回来了,吓的赶紧跑路,半仙认为曾国藩这是要来抓他砍头报仇。

三,曾国藩记日记,凡自己色心起事,都记下来,提醒自己,不要太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盘点曾国藩的几个侧面,竟然不洗澡几个月洗一次脚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曾国藩大家也都知道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话说在正面给人感觉就是大家风范了,但是其实他还有一些让人觉得有趣的事情,下面就给大家说说他的侧面吧,话说他竟然有几个月才洗一次脚,几乎不洗澡,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关于曾国藩的书籍很多,多数都是“成功学”一类,什么“曾国藩的大智慧”“曾国藩的发迹史”“曾国藩家书”等,告诉人们这个单调乏味的老头不抽烟,不喝酒,不玩女人,打仗只会用笨方法——扎硬寨,但历史上的曾国藩其实是个很多面的人,性格也很丰富,下面简单罗列几个他的鲜为人知的侧面:

侧面一:很少洗澡,经常几个月洗一次脚;

侧面二:年轻时在京城做官,怼天怼地怼皇上;被同僚耻笑孤立,数次萌生提前退休的念头;

侧面三:做提督时用下属单位进贡的钱,给自己建了一个小金库,公款吃喝,送红包都从里面开销,但是离任后,对小金库剩余的钱又一文不染;

侧面四:退休后奉旨创办湘军,在中国军事史上首先发明了“政治教育”,用“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孔孟之道和“不要钱,不怕死”的岳飞精神激励将士;

侧面五:打仗时,一遇到难事就翻开《易经》,自己算卦;

侧面六:迷信风水,精通相面,粗通算卦;晚年又只信天命;

侧面七:晚年在两江总督任上碌碌无为,奉行“多磕头,少说话”的处世哲学;临终前两年,处理天津教案,因有媚外求和嫌疑,被同僚同乡视为奇耻大辱;一个举人写了一副对联骂他:“杀贼功高,百战余生真福将;和戎罪大,三年早死是完人”。

曾国藩这些侧面告诉我们,圣人或者名人首先是一个人,是人就会有人的劣根性,有人的七情六欲,他们之所以最后能成为圣人或者名人,无非是在某几个方面异乎常人,能够持久不懈的忍耐或者坚持,比如曾国藩一辈子信奉“勤”与“恒”,认为天下事,无论什么,要做成样子,必须要有两样东西,一是规模,一是精熟,而这两样都从勤与恒中来。“勤”与“恒”看似简单,能够终生坚持却是难于上青天,亲爱的读者,您有同感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曾国藩厉害在哪里?曾国藩是怎么处理晚晴官场潜规则的?

全文共 2058 字

+ 加入清单

曾国藩是晚晴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也被称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所以问曾国藩厉害在哪里的人,可能就需要对曾国藩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了。曾国藩是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之一,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曾国藩并没有放弃,而是想通过改革拯救中国。曾国藩也是大名鼎鼎湘军的创始人和统帅,在曾国藩的带领下大清才开始正式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还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其实曾国藩更厉害的是面对官场上的潜规则时,依然能选择做自己不会和贪官们同流合污。

“礼尚往来”最早见于《礼记·曲礼上》:“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人们已经将本来的“礼节、礼貌”完全转化成了“礼品、礼物”,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礼尚往来的”核心思想观念。

中国官场数千年来用礼物走动处关系,早已成了潜规则,“当官不打送礼的”说的就是清代以来的这些官场庸俗场景。作为理学大家,晚清名臣的曾国藩在“礼尚往来”颇有操守,用自己的人格践行着真正的圣贤之“礼”,用自己锤炼的圣贤深度功夫拒绝着官场的庸俗之“礼”。

清朝有一个得到了普遍认同的官场潜规则,那就是送礼拉关系、结成同党或者所谓的门生故吏关系,以此形成一个利益集团,曾国藩在年轻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其中的危害。他说,吏治到今天已经坏到极点,要挽救帝国危机,就必须从吏治下手。“若不从吏治人心痛下功夫,涤肠荡胃,断无挽回之理。”可谓真有刮骨疗伤,壮士断腕的勇气宣言。自从他作了封疆大吏之后,开始切实地对吏治采取行动。

不搞形式主义上的迎来往送。“终日送往迎来,听戏宴会,有识者耻之。”正因为这样的深刻认识,曾国藩在就任总督之后要求手下们绝对不允许对自己“迎接、排炮、爆竹、吹手、酒席”一系列的官场迎送形式。

之后便是所谓的官场礼尚往来问题,曾国藩十分重视这其中的利害问题。首先他从自己身边工作人员抓起。由于势必接触地方官员,所以他特地写了一篇文告《谕巡捕、门房、签押三条》发给工作人员,对他们约法三章,“明日起早经过地方,即是与州县交涉之始,”“特严定条约,愿巡捕、门印、签押敬听而牢记之”。这其中专门讲了如何处理礼品:“不许收受银礼……不准凌辱州县……不准收受丝毫礼物……”“以上三条,巡捕、门印、签押三处,各写一分,贴于座右。……至送礼物者,一概谢绝不收。无论茶叶、小菜,以及裁料、衣服、书籍、字画、古玩、器皿、金银、食物、均皆不收。

在严格规章之后,曾国藩都会严格按照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然而在晚清整个糜烂的政坛环境下,不收下属一点东西,实在也不利于开展工作,这样的时候,他总会捡一点价值最轻的作为纪念性礼物。有一次庐州知府知道曾国藩住处缺少生活必需品后,他马上派人送来了一批起居用品。曾国藩看到后心生感动,知道也是下属也是关怀自己,不忍拒绝,于是将其他东西一概推却,只收了草席七领,作为“礼尚往来“曾国藩亲自给他回了一封信算作礼品,他在信中说:”您送来这么多好多东西,我十分感谢,只是它们价值过于昂贵,我不敢当,所以只收了七种草席。并且还解释了收草席是《易经》里的象征意义,是说茅这种草,根都相连,拔其一根,则会牵引其他,这是吉利的象征。

还有一次,他手下干将鲍超送给他很多战利品的古玩珠宝。曾国藩一看只是从中挑了一顶小帽,其他全部送还。“鲍春霆来,带礼物十六包,以余生日也,多珍贵之件,将受小帽一顶,余则全壁耳。

有时候属下送给他所喜欢的书籍时,他就会收下,并且按照相当的价格礼物回赠。在拒绝礼物形成习惯后,很少有人再讨曾国藩的无趣,以至于引起了下边的一个小插曲。

同治六年八月,他的幕僚去看他,看到曾国藩每天吃的菜很清淡,因此问他,你不怎么吃鸡鸭,那么吃火腿吗?曾国藩回答说:“无之,往时人送皆不受,今成风气,久不见人馈送矣。即绍酒亦每斤零沽”。也就是说,过去有人给曾国藩送火腿等食物,都被曾国藩决绝。渐渐地曾国藩不收礼成了风气,以至于什么都没人送了,就是想喝点黄酒,也要到街上现打。

这个幕僚听了感动的大笑起来:大清二百年不可无此总督衙门!曾国藩也开玩笑说:等我死了你给我写墓志铭,这些课都是作料啊。同时,赵烈文在日记总结最让曾国藩一生浪费精力的不是和太平军打仗,而是与“世俗文法”“师历年辛苦,与贼战者不过十之三四,与世俗文法战者不啻十之五六。”曾国藩的胜利当然靠的是与太平军作战而得来的,怎么这倒成了十之三四,而与世俗文法战却是成了十之五六。这在当时,显然是奇谈怪论。

所谓世俗文法,就是指那个时代的腐败政治系统、烂掉的八旗绿营、颓唐的士林以及失去规范的社会。所谓文法,就是指各种潜规则等等。时至今日,我们不能不承认世人看到的只是表层,赵烈文看到的才是咸同年间动乱的本质。更令曾本人没有想到,也是他不愿意去想的,是赵的下面这番话:“今师一胜而天下靡然从之,恐非数百年不能改此局面。一统既久,剖分之象盖已滥觞,虽人事,亦天意而已!”但是对于礼尚往来问题上曾国藩能做到独善其身,严格约束身边的工作人员,自己也从不违反规定。这种高洁的人格至今还会让后人嘘唏不已,叹为观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他,虽是曾国藩的幕僚,但却被曾国藩还活得潇洒

全文共 579 字

+ 加入清单

他有着“晚清第一秘书”的美称。在他35岁的时候就把清政府的未来走向看透了。

他叫赵烈文,出身在一个官宦世家。从明朝到清朝,他家出过9个进士。他的父亲是湖北的按察使,本该一生清贵的官家公子赵烈文怎么也想不到,在他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离他而去了。于是赵家开始中落了。

自小聪明的赵烈文却总是在科举考试中落榜。连续三次不中以后,赵烈文就转变了方向,他开始务实,也开始劝告亲友们都做一些务实的事情。赵烈文在后来出了名,于是曾国藩让人带了200两银子去请赵烈文出山,赵烈文深思以后,来到了曾国藩的大营,并且成为了曾国藩的秘书。帮曾国藩在军中处理一些重要的军事奏章。赵烈文也不负曾国藩所望,在这方面屡屡立功,深得曾国藩赏识,曾国藩把赵烈文看做家人,遇到军机要事就找赵烈文商量。

在一天深夜里,赵烈文对曾国藩说了一段关于清政府未来走向的话。大意是赵烈文预测不出50年清王朝就要灭亡。而当时的大清王朝正值中兴之时,赵烈文这一句话可谓是大逆不道。但是后来证明,赵烈文的预测很准,在44年后,清政府灭亡了。

赵烈文对做官没有兴趣,当时曾国藩和、李鸿章多次想保举他,都被他拒绝了。不久后赵烈文就辞官了。同治四年的时候,赵烈文买了一块地,休了一座豪华的大宅子。宅子里亭台楼阁精致、华美,更是在他54岁的时候,他还又纳了一对姐妹花为妾。可以说,他的人生除了不得志的科举,真的是相当的完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富不过三代 曾国藩家族却是例外 子孙们才华出众 颇有影响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曾国藩家族传承了多代,却不受“富不过三代”的命运影响。在这个家族中,无论是曾国藩的子孙、曾孙,甚至是玄孙,大多都成为了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为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上,许多大家族都曾一时辉煌,但往往随时间的推移,家族的兴盛逐渐衰落。曾国藩的家族却成为了一个例外。他的长子曾纪泽是一位优秀的外交官,次子曾纪鸿则是杰出的数学家,著有多部数学专著,包括《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甚至计算出了100位的圆周率。更难得的是,这种才华不仅仅局限在他们一代,曾纪鸿的后代子孙曾保、曾孙、曾约农也都成为了杰出的教育家和学者。

曾国藩及其四兄弟家族,联名至今已经190余年,出了名的人才超过240人,没有一个是纨绔子弟。这种家族的兴旺在古今中外都属罕见。

当时,曾国藩身居高位,公务繁忙,经常在外奔波,无法时刻督促子女。他尽管工作繁忙,仍坚持每天阅读子女的书信,形成了一本传世家训。

曾国藩的家训之所以具有如此的影响力,主要在于他坚持的“修身十二法”:

1. 持身敬肃:保持精神肃穆,仪态得体,给人稳重可靠的印象。

2. 静坐养性:每日独处静坐,反省自己的言行,提升修养,戒除坏习惯。

3. 坚持早起:早睡早起,早上起床保持精神饱满,做好晨读或锻炼。

4. 读书专注:专注阅读一本书,将书中的智慧深入理解。

5. 多读史书:通过读史书,提升眼界和格局,心胸更开阔。

6. 谨言慎行:言行要慎重,避免口舌之快带来的祸患。

7. 持正居中:心中保持中正,做事不偏不倚。

8. 爱惜身体:强健的身体是精神的基础,坚持适度的锻炼和饮食。

9. 技不荒疏:保持自己的技能不荒废,定期温习,保持技能的熟练程度。

10. 求知向学:无论地位如何,都要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进步。

11. 饭后写字:写字有助于修身养性,专注写字可以凝神静气。

12. 夜不出户:避免夜间外出,保持身心的健康。

这些“修身十二法”不仅是曾国藩自身的人生准则,也成为了他的家训。通过这些准则,曾国藩将对自己的要求融入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这也是曾国藩家族代代出人才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这些积极的家风和家训,曾国藩的家族代代保持着出众的才华和影响力,成为了一个令人敬仰的家族典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曾国藩谈读书方法

全文共 2698 字

+ 加入清单

曾国藩读书方法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下面给大家分享曾国藩谈读书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读书的技巧

1、尽量借图书馆的新书。这个“新”不是出版日期的“新”,是书的内容对应时代的新,也就是当代的比较著名的学者写的比较有价值的书。这类“新”书,我以为图书馆二楼的新书架和三楼的阅览室比较多,特别是三楼,只允许出借7天,这也逼迫你尽快完成,是好事。

2、经典书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买。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收藏——以备需要时可以经常阅读,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在边角处记下自己的思路、想法——我比较信奉“不懂笔墨不读书”(关键是脑子实在不够用,很多想法是灵光一现,不立刻记录下来,以后再回味都很难)。

3、根据自己的兴趣,重点关注若干出版社(出版集团)。一些有历史传承的出版社是有着自己一贯的偏好的,就哲学社科及经济科学类别来说,商务印书馆、中国社科、上海人民(上海世纪集团)、经济科学、江苏人民、辽宁教育、译林、中央编译、新星、湖南科技等综合性出版单位以及北大、复旦、广西师范、中国人大、上财等高校出版社都是比较不错的。特别对于处于读书初始状态、知识积淀还较低、选择和鉴别的能力还不够强时,信赖一些出版界的“百年老店”是我这样的风险规避者的理性选择。

4、读书要有一个文献学的准备过程。有一两年是要做准备的,这个时候不懂得古今中外学术界里有哪些人是重要的,哪些书是经典的,所以买书、借书都不得要领。我管这叫文献学的准备。有这一两年的积累之后,自己想研究某个领域后,就可以按图索骥去查。也学会鉴别书的好坏优劣,这样读书不会走冤枉路,买书也不会花冤枉钱。从这个意义看,学习经济学或者推而广之,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之前,首先了解这门学科的发展史,实际上也就是了解这门学科的人物传记、文献史,实在是至关重要。数学史、科学史、哲学史、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等应当具有相应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学生据此各取所需,攀爬参天大树也就方便得多了。而兴趣很大程度上也是从读史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

5、不要完全迷信书单。书单的目的是一个文献检索的提要,之所以要有开书单的人,就是因为初入门者需要在不断磨合中提升自己鉴别书的优劣的能力,逐步对他所熟识的几个领域里有影响的人、有影响的书以及有影响的人写的有影响的书中的代表作了然于胸。未必要都读完,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都读完——做学问者一辈子把一个值得研究的人或话题搞深搞透就很不容易了。但至少当他想要检索的时候,自己头脑里会有一个清单,一个简明扼要的清单。一旦进入轨道之后,就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而不应该被庞大的书单吓住。头脑中要有一个目录,查哪个方面要找哪些人,了解他(她)的那些东西。书单是一个工具,但这个工具一定要自己掌握,最后做到自己能够给自己开书单。

读书的好处

读书可以使人更充实、丰富,有知识,使思想训练,境界提升。

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强调阅读面一定要广,要不断扩大。保持一生的阅读习惯。不断进步,终生学习。大学毕业后仍要学习。一生中都要不断丰富自己。人是要提高境界的,而人的境界是无止境的。人生应有意义,有价值。要学会自主学习。读书和没读书肯定是不一样的,境界会不同。(如有可能阅读原著),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正确读书的方法

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主要有3条。

第一,要读经典。因为曾国藩自己就是儒家标准的知识分子,所以他教曾纪泽读书,从小就很有规划,主要是以《十三经》和《二十三史》为根本。

按曾国藩的观点来说,这些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中的经典,而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这是最值得后人学习与吸取的。

我们为什么读书?是为了学习别人的智慧与思想。知识性的东西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更新,但思想性的东西、智慧性的东西,越经过时间的沉淀,就越有学习的价值。所以,读书最大的捷径,就是读经典。

经典一定要精读,因为从学习的效率上来说,精读要比泛读还要重要。泛读虽然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但学得多,忘得也多。但精读就不一样,能吃得深、吃得透。

第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就是说一本书没读完的情况下,不要急着读另一本书。事实上就读书而言,有很多人有这种毛病,一下弄好多书,这本翻翻,那本翻翻,美其名曰读了好多书,其实一本都没读完,一本都没读通、读透。而曾国藩主张一本没读完,就不要忙着去读其他的书,这实际上就是沉浸的读书法。

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说,学习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内,再能出乎其外。读书更是这样,一本书,你要先能沉浸进去,你才能最终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当然,曾国藩虽然主张读书要沉浸其中,但他从来不主张死记硬背。他对儿子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也就是说读书沉浸其中,其实应该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不要当成任务来死记硬背。

不过,读书应该是件轻松愉悦的事,但这不代表像看闲书那样就行。曾国藩主张看书的时候要能作札记,也就是看书的时候得学会动手,边看边写,要“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也就是要把读书时的所感所想,不论是心得体会,还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能随手记下来,这样才能有助于读而后学。后来,胡适先生就对曾国藩这种读书作札记的方法最为推崇。

第三,就是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曾国藩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老大曾纪泽不喜欢科举考试,不喜欢八股文,喜欢西方的语言学和社会学,曾国藩就鼓励他按自己的兴趣方向去读书。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对于曾纪泽感兴趣的这些所谓的西学,曾国藩自己不是太懂,但他为了儿子也努力地去看了不少书。后来,曾纪泽写成《西学述略序说》和《〈几何原本〉序》,这两本书出版,都是曾国藩亲自批阅后为之刻版发行的。

对于老二曾纪鸿,曾国藩就更是这样了,不仅鼓励曾纪鸿培养出数学研究的兴趣,难能可贵的是,曾纪鸿结婚之后,他的老婆郭筠是个喜欢读书的女性,曾国藩觉得在那种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下,儿媳妇能喜欢读书,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儿子的时候,还顺便教儿媳。郭筠不像曾纪鸿一样喜欢数学,她只喜欢文学与历史,这一方面曾国藩绝对是大家。所以在曾国藩的引导下,郭筠通读《十三经注疏》和《资治通鉴》,也成了一个有名的才女。

后来,他还主张从年幼的孩子中选拔一些聪明的、对西学感兴趣的,由政府出资送他们出国去学习。正因为有他的大力提倡,于是近代历史上,有了第一批出国的留学学生,这第一批30多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名叫詹天佑的学生,后来成为了中国铁路工程学的奠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清朝得到武将最高规格谥号的8个人 很多和曾国藩有关系

全文共 687 字

+ 加入清单

清朝历史上只有8位武将获得最高规格的谥号——"忠武"。这个谥号代表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出色的军事功绩。这些武将在清朝的300年历史中,为国家建功立业,贡献卓越。

1、杨遇春

他来自四川崇州,以武举人的身份开始他的军旅生涯。他经历了乾隆、嘉庆和道光三朝,在战场上奋斗了十年,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勇敢无畏,每次都冲锋在前,但从未受过重伤,因此备受人们崇拜。

2、向荣

他是杨遇春的部下。他的真正功绩发生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尽管他曾三次被革职,但也三次平反,他的人生经历非常不平凡。然而,江南大营被摧毁后,他郁郁寡欢,最终在军中逝世。

3、马玉昆

他曾在新疆驻守十年,后来在甲午战争中率领部下坚守平壤东门和大同江左岸的防线。他的阻击使日军寸步难行。

4、塔齐布

曾国藩的属下,曾经收复了湘潭等地,在战争中立下了许多功绩。

5、邓绍良

一位杰出的将领,曾是向荣的属下。在向荣去世后,他多次率领部队出击,给洪秀全等人造成巨大打击,成为他们的心腹大患,让人们敬畏和尊敬他。

6、李续宾

是曾国藩麾下的大将之一,在太平军的包围下无法逃脱,最终战死沙场。

7、张国梁

年轻时曾成为一方山头之主,后来被清朝招安,成为一名军官,立下了许多功劳。

8、张勋

他是著名的"张勋复辟"的主角。1923年,在天津去世,享年70岁。虽然末代皇帝已经下台,但他还居住在紫禁城。作为对他对清廷的"忠实"表示感激,他获得了这样的封号。

这八位武将以其忠诚和卓越的战功获得了清朝武将最高规格的谥号,他们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事迹鼓舞着后人,提醒我们要忠于国家,勇敢无畏地为国家和人民奋斗,为实现国家的繁荣与进步而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曾国藩读书笔记

全文共 188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篇关于曾国藩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路上越来越好。

《曾国藩》读书笔记 (二) 曾国藩克服傲和惰

曾国藩虽然年轻的时候也是满身毛病,做了不少荒.唐事,但可贵的是他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曾国藩习得静功之后,果然改掉了自己浮燥的毛病,人一旦静下来之后,就变得思虑空明,看问题就看得特别清楚,总结出了一句名言:“败人两字,非傲即惰”。

曾国藩在写给曾国荃的家书中告诫弟弟“戒惰字,以不宴起为第一义”。很少人将早起视作多大的事情,往往随性而起,想起才起,甚至赖床也是家常便饭,但就是这样看似无关紧要的生活小节,却是修身养性、锻炼意志的头等大事。

“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为了改掉晚起的毛病,曾国藩在日记中将早起列为修身养性的“八本”之一 ——“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身以戒恼怒,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有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足见他对与“早起”一事的看重。

此外,为了彻底改正自己晚起的毛病,曾国藩还特意写信让弟弟监督自己:“傲为凶德,惰为衰气,二者皆败家之道。戒惰莫如早起,戒傲莫如多走路,少坐轿。望弟留心儆戒,如闻我有傲惰之处,亦写信来规劝。” 有志者,事竟成。经过多年持之以恒地修炼,曾国藩在咸丰十年已经完全克服了晚起的毛病,做到了“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这一点可以从他当时的日记中清楚看出。

在日记中,他不仅记录了自己极其有规律的作息、研习、工作和生活,还特别抒发了自己由“晚起”变“早起”的“勤、谦”之道:“细思古人修身、治人之道,不外乎前此所见之‘勤、大、谦’。勤若文王之不逞;大若舜、禹之不与;谦若汉文之不胜。而‘勤、谦’二字,尤为彻始彻终,须臾不可离之道。千古之圣贤豪杰,即奸雄欲有立于世者,不外一‘勤’字;千古有道自得之士,不外一‘谦’字。吾将夺此二字以终身。倘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者乎!夜睡颇熟,四更即醒。”此后,曾国藩不仅每天坚持早起,即使在率湘军与太平军作战的十余年间,仍然坚持每天写日记,读书数页,下围棋一局,终生如此,其“勤”与“谦”绝非寻常人可比。

由此可见,曾国藩的成功之道正是从改掉“晚起”这个坏毛病,养成“早起”的好习惯开始的,这样看似不起眼的生活小节,却磨练出曾国藩过人的“勤”和“谦”,最终成为清末中兴名臣第。

《曾国藩》读书笔记 (一) 曾国藩的改过

最近看完了《曾国藩》,让我略感"欣慰"的是原来倍受历代名人推崇的“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在青年时期也是满身恶习、举止轻浮的浪荡公子。28岁的曾国藩于1838年考中进士成为一名低级别的京官,但整天和一帮同学在一起蹭饭、聊天,到处吃喝玩乐,乐此不疲,不思上进。父亲看不过,写信给他并提出三节的要求:节欲、节劳、节饮食,希望他改掉浮躁的毛病。曾国藩看到信立刻惭愧的是无地自容,他在自己心里头很难面对这样现实的自己。因此,曾国藩决定痛改前非。

曾国藩经过深刻的反省,下定决心改掉毛病,但是很多事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曾国藩痛下决定改正缺点,也给自己列了很多戒条,但是他还是常常犯老毛病,身上的轻浮和浮夸一点也没有改。

后来曾国藩拜在理学大师唐鉴门下学习修身之法,唐鉴告诉他,督促自己修身的最好办法是记日记,“每日自朝至寝,一言一行,坐作饮食,皆有札记,或心有私欲不克,外有不及检者皆记出。”几天后,曾国藩带着日记,又去碾儿胡同谒见唐鉴。唐鉴审读他的日记,见满纸都是痛骂自己不成器的话,很是满意。翻到二十二日的日记,看上面写道:"自今日起改号涤生。 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唐鉴称赞:"有志气!涤生,望你今后涤旧而生新。"唐鉴翻到二十八日那一页,见上面写着:"昨夜梦人得利,甚觉艳羡。醒后痛自惩责。谓好利之心至形诸梦寐,何以卑鄙若此。真可谓下流矣。"唐鉴面露欣色说:"好!就要这样不讲情面地痛骂,方才改得掉恶习"。临走,唐鉴又送他一张亲笔楷书条幅:"不为圣贤,则为禽兽。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就在曾国藩挣扎于不断地下决心改正缺点和不断的犯错的时候,唐鉴又送给曾国藩一个字——静,帮助他彻底改掉了身上的老毛病。“若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都是浮的”,如果静不下来,什么道理都是空的,大多数人的问题就是浮躁,能静下来才有改过的可能。曾国藩将唐鉴视为黄石老人,而唐鉴也以张良期待曾国藩,"静中细思,古今亿百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当思一博"。曾国藩习得静功之后,果然改掉了自己浮躁的毛病,并终生躬省自身,严于律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曾国藩谈读书方法

全文共 2703 字

+ 加入清单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下面给大家分享曾国藩谈读书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读书的好处

读书可以使人更充实、丰富,有知识,使思想训练,境界提升。

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强调阅读面一定要广,要不断扩大。保持一生的阅读习惯。不断进步,终生学习。大学毕业后仍要学习。一生中都要不断丰富自己。人是要提高境界的,而人的境界是无止境的。人生应有意义,有价值。要学会自主学习。读书和没读书肯定是不一样的,境界会不同。(如有可能阅读原著),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

2.

3.

4.

5.

读书的技巧

1、尽量借图书馆的新书。这个“新”不是出版日期的“新”,是书的内容对应时代的新,也就是当代的比较著名的学者写的比较有价值的书。这类“新”书,我以为图书馆二楼的新书架和三楼的阅览室比较多,特别是三楼,只允许出借7天,这也逼迫你尽快完成,是好事。

2、经典书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买。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收藏——以备需要时可以经常阅读,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在边角处记下自己的思路、想法——我比较信奉“不懂笔墨不读书”(关键是脑子实在不够用,很多想法是灵光一现,不立刻记录下来,以后再回味都很难)。

3、根据自己的兴趣,重点关注若干出版社(出版集团)。一些有历史传承的出版社是有着自己一贯的偏好的,就哲学社科及经济科学类别来说,商务印书馆、中国社科、上海人民(上海世纪集团)、经济科学、江苏人民、辽宁教育、译林、中央编译、新星、湖南科技等综合性出版单位以及北大、复旦、广西师范、中国人大、上财等高校出版社都是比较不错的。特别对于处于读书初始状态、知识积淀还较低、选择和鉴别的能力还不够强时,信赖一些出版界的“百年老店”是我这样的风险规避者的理性选择。

4、读书要有一个文献学的准备过程。有一两年是要做准备的,这个时候不懂得古今中外学术界里有哪些人是重要的,哪些书是经典的,所以买书、借书都不得要领。我管这叫文献学的准备。有这一两年的积累之后,自己想研究某个领域后,就可以按图索骥去查。也学会鉴别书的好坏优劣,这样读书不会走冤枉路,买书也不会花冤枉钱。从这个意义看,学习经济学或者推而广之,学习任何一门学科之前,首先了解这门学科的发展史,实际上也就是了解这门学科的人物传记、文献史,实在是至关重要。数学史、科学史、哲学史、经济史、经济思想史等等应当具有相应学科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学生据此各取所需,攀爬参天大树也就方便得多了。而兴趣很大程度上也是从读史过程中被激发出来的。

5、不要完全迷信书单。书单的目的是一个文献检索的提要,之所以要有开书单的人,就是因为初入门者需要在不断磨合中提升自己鉴别书的优劣的能力,逐步对他所熟识的几个领域里有影响的人、有影响的书以及有影响的人写的有影响的书中的代表作了然于胸。未必要都读完,实际上也不可能做到都读完——做学问者一辈子把一个值得研究的人或话题搞深搞透就很不容易了。但至少当他想要检索的时候,自己头脑里会有一个清单,一个简明扼要的清单。一旦进入轨道之后,就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而不应该被庞大的书单吓住。头脑中要有一个目录,查哪个方面要找哪些人,了解他(她)的那些东西。书单是一个工具,但这个工具一定要自己掌握,最后做到自己能够给自己开书单。

正确读书的方法

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主要有3条。

第一,要读经典。因为曾国藩自己就是儒家标准的知识分子,所以他教曾纪泽读书,从小就很有规划,主要是以《十三经》和《二十三史》为根本。

按曾国藩的观点来说,这些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中的经典,而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这是最值得后人学习与吸取的。

我们为什么读书?是为了学习别人的智慧与思想。知识性的东西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更新,但思想性的东西、智慧性的东西,越经过时间的沉淀,就越有学习的价值。所以,读书最大的捷径,就是读经典。

经典一定要精读,因为从学习的效率上来说,精读要比泛读还要重要。泛读虽然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但学得多,忘得也多。但精读就不一样,能吃得深、吃得透。

第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就是说一本书没读完的情况下,不要急着读另一本书。事实上就读书而言,有很多人有这种毛病,一下弄好多书,这本翻翻,那本翻翻,美其名曰读了好多书,其实一本都没读完,一本都没读通、读透。而曾国藩主张一本没读完,就不要忙着去读其他的书,这实际上就是沉浸的读书法。

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说,学习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内,再能出乎其外。读书更是这样,一本书,你要先能沉浸进去,你才能最终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

当然,曾国藩虽然主张读书要沉浸其中,但他从来不主张死记硬背。他对儿子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也就是说读书沉浸其中,其实应该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不要当成任务来死记硬背。

不过,读书应该是件轻松愉悦的事,但这不代表像看闲书那样就行。曾国藩主张看书的时候要能作札记,也就是看书的时候得学会动手,边看边写,要“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也就是要把读书时的所感所想,不论是心得体会,还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能随手记下来,这样才能有助于读而后学。后来,胡适先生就对曾国藩这种读书作札记的方法最为推崇。

第三,就是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曾国藩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老大曾纪泽不喜欢科举考试,不喜欢八股文,喜欢西方的语言学和社会学,曾国藩就鼓励他按自己的兴趣方向去读书。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对于曾纪泽感兴趣的这些所谓的西学,曾国藩自己不是太懂,但他为了儿子也努力地去看了不少书。后来,曾纪泽写成《西学述略序说》和《〈几何原本〉序》,这两本书出版,都是曾国藩亲自批阅后为之刻版发行的。

对于老二曾纪鸿,曾国藩就更是这样了,不仅鼓励曾纪鸿培养出数学研究的兴趣,难能可贵的是,曾纪鸿结婚之后,他的老婆郭筠是个喜欢读书的女性,曾国藩觉得在那种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下,儿媳妇能喜欢读书,是非常不容易的。所以在教儿子的时候,还顺便教儿媳。郭筠不像曾纪鸿一样喜欢数学,她只喜欢文学与历史,这一方面曾国藩绝对是大家。所以在曾国藩的引导下,郭筠通读《十三经注疏》和《资治通鉴》,也成了一个有名的才女。

后来,他还主张从年幼的孩子中选拔一些聪明的、对西学感兴趣的,由政府出资送他们出国去学习。正因为有他的大力提倡,于是近代历史上,有了第一批出国的留学学生,这第一批30多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名叫詹天佑的学生,后来成为了中国铁路工程学的奠基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