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在古代什么人称得上英雄经典20篇

浏览

5647

文章

1000

篇1:古代为何有两个长安城?汉朝和唐朝的长安有何区别?

全文共 4538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到长安城,很多人都会想到,在盛世唐朝下的繁华的长安城,这是经常出现在影视剧里面的场景,盛世大唐,繁华的都城,都让人非常的向往。但其实在历史上,是有两座长安城的,一座是汉朝时期,一座是唐朝时期,唐朝时期的长安城是后来又修建的一座城市,也就是说这是两座不一样的城市,只是名字相同而已。那么既然已经汉朝已经有了长安,为何唐朝又要重新修建一座长安城呢?这两座城市又有什么区别?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1、长安不是一日建成的——总共分了四期工程

西方有句古话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作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汉长安自然也不是一天能建成的,其实长安城的营建历史,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01 第一阶段:汉高祖时期——有地住就行了

汉朝最初定都长安,是经过了一番波折的。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最初刘邦和他的临时政府待在洛阳。当时很多人就不想走了,但是有人建议刘邦定都长安:“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意思就是关中作为秦的故地,在地理上有着优势。最终刘邦决定迁都关中。

本来可以就直接用秦朝的旧宫就得了呗。但是秦朝的咸阳城早就被项羽焚毁,刘邦只好用与咸阳城一水之隔的秦朝离宫将就呆着了,这个离宫就是后来汉长安城的长乐宫。于是在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汉高祖正式入住长乐宫,而汉长安城的建造也就拉开了大幕。

丞相萧何负责整体工程。《史记》中说他“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在长乐宫西边,萧何还修了一座未央宫,由40多个宫殿楼阁组成,在当时绝对是相当壮观的。

有了长乐、未央两宫,汉长安城的基础就算是有了。这也是汉长安城营造的第一阶段。

02 第二阶段:汉惠帝时期——还是得有个城墙

第二阶段从汉惠帝元年到六年(公元前194-190年),这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就是给长安城修了一个城墙。把长安城的范围给圈了起来。《汉书》里面说:“长安,高帝五年置。惠帝元年初城,六年城。”也就是说到了汉惠帝六年基本上长安城墙就算是完工了。长安城墙一完工,整个城市轮廓就有了,而城市的整体框架也算是搭起来了。

这个城墙看起来好像不太像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古代都城城墙的方方正正的样子,不知道怎么看起来这多一块那少一块的。其实,这个城墙还挺有讲究的,后面我们详细说说。

03 第三阶段:汉武帝时期——我要换大房子!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走向了巅峰,国富民强。手里有了钱,看自己的房子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汉武帝决定要大规模扩建长安城。总而言之一句话:我要大房子!

首先,武帝时期,完善了长安的规模和城市格局。根据《三辅黄图》中记载:“长安城中经纬各长三十二里十八步,地九百七十三顷,八街九陌,三宫九府,三庙十二门,九市十六桥”,格局已经比较齐整。其次,武帝还为自己修了很多新宫殿,有的宫殿城里放不下,都修到城外头了,这就是长安最大的宫殿——建章宫。此外,武帝还扩建了上林苑,开凿了昆明池,这是连城市休闲都做到了。

长安城在武帝的时期达到了汉朝城市发展的巅峰。

04 西汉末年:王莽——我就是想修个庙,怎么还给烧了呢?

在汉武帝之后,长安的城市格局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直到一百多年过去,西汉末年,王莽篡汉后,在长安南郊又修了很多礼制类建筑,比如明堂、辟雍之类的。当然,其中最大的建筑,就是王莽的九庙了,所谓九庙,也就是王莽追封自己祖先的家庙。至此,长安城所有的建筑都修建完成。

王莽虽然修建了高大的建筑,但却并没有改变动荡的政局。连年战乱,天灾人祸,使得经济社会濒临崩溃,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最终,在公元25年,赤眉军攻入长安,烧毁长安宫室,大肆抢掠。《汉书》中说:“赤眉遂烧长安宫室市里,害更始。民饥饿相食,死者数十万,长安为虚,城中无人行。”随着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残破的长安最终告别了曾经的繁华,走向了衰败。2、长安城的特点——“斗城”:北如北斗,南如南斗

前面我们说了,汉长安城的城墙并不是我们以为的方方正正的,而是看起来并不规则的形状。这个特殊的形状,其实有着深刻的寓意。这就涉及到汉长安城的另一个称号——“斗城”。

根据《三辅黄图》所说:“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也就是说,汉长安城的北城墙很像北斗七星,南城墙很像南斗六星。这样看似乎看不出来,我们把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和长安城地图做一个合成对比。

这样一看,还真是有点像啊。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汉长安城也被称作“斗城”。那为什么要设计成这种造型呢?主要还是跟北斗南斗崇拜有关。早在殷商时期,北斗星就被称作与帝王相联系的星。《史记》中曾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这意思就是说斗星是在天空中央,意味着稳定和秩序,象征国家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此外,斗星呈现出勺子的形状,勺子可以用来舀水。汉长安城是修在渭水边,把城墙修成个勺子形状,似乎也可以获得渭水的滋养。

还有,汉朝初年,有一种“五德说”很盛行,就是说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一种德行,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方法来算的。按照这种说法,汉初应该是继承秦朝的水德。既然是水德,城墙修成斗星的勺子形状便于舀水,也是寓意汉朝顺天应命,天人合一的意思。

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事属于附会。汉长安城城墙修成这个曲里拐弯的样子,并不是为了什么天人合一,而是有着客观的地理原因。元代的文学家李好文就持这个观点,在他所著的《长安志图》他曾经这样反驳南斗北斗的观点。他认为,城墙南边像南斗的原因是为了包住长乐宫和未央宫。

因为前面我们说了,长乐宫和未央宫是汉高祖时期修的,城墙是汉惠帝时期修的,先修的宫殿后修的城墙,所以城墙得必须把两个宫殿包住。因为两个宫殿最开始修的时候就修成了错位的形状,导致长安城墙修到那里必须拐一个弯。

而北边的城墙,则是因为受到渭河制约的结果,北墙“委曲迂回之状,盖是顺河之势”。我们来看一下汉长安城北城墙和渭水的走向。

在汉长安城北城墙之外确实有一条渭河的支流。沿着城墙的西段和北段流过,所以说,李好文所说的这一点可能是对的,那就是北城墙的造型其实是沿着河流走向修建的缘故,不是刻意要造成北斗形状。

当然了,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李好文隔了一千多年,肯定是没办法搞清楚了。所以,我们现在只能说,汉长安城之所以修建成这种曲里拐弯的造型,天象崇拜和地理形成这两种原因都是有可能的。3、汉长安城既然这么好,为什么后世还要再修新长安城呢?

既然说汉长安城又是南斗了又是北斗了,这么吉利的地方,为什么后来隋唐时期还要易地再建一座长安城呢?这其实是因为汉长安城存在一些问题,不再适合作为国都了。

01 汉长安城建设初期缺乏城市规划意识

前面说到汉长安城的建造历程的四个阶段,其实可以看出,汉长安城的建造其实有着很明显的“想到哪里,修到哪里”的趋势。从最初以秦离宫修建的长乐宫,以及萧何时期所修建的未央宫,其实都并没有很明显的统一规划观念。汉长安城里的建筑布局和城市格局都是在后面发展过程中慢慢形成的。所以我们现在在看汉长安城的时候,总是觉得似乎缺乏一些整体性。

宫墙所包围的区域,随着时代发展迅速被各种建筑填满,等到汉武帝修建建章宫的时候,就是因为宫城里没地了,只好把宫殿修在了宫城外。这就是典型的缺乏规划的表现。

不过,要说汉长安城最初建造的时候没考虑到后面,那也有点偏颇。其实在高祖时期,由萧何建造未央宫的时候,是有过长远考虑的。根据《史记》记载,当时长乐宫修好以后,汉高祖刘邦见了勃然大怒:“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意思说现在天下刚刚平定,怎么能够修建这么华丽的宫殿呢?萧何回答:“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意思说,要不就不修,要修就一次性修到位,让后世不用再扩建了。由此可见,萧何最初修未央宫的时候确实有着长远考虑的。

但是,汉朝国力的增长也超出了萧何当初的预料,萧何认为已经足够壮丽的未央宫在近百年以后也有点落后了。所以说萧何虽然最初有长远考虑,但是受制于当时的理解水平,无法形成真正长远的系统规划。这也是汉长安城为什么建的有点随意的原因。

02 汉长安城的区域已经不足以承载都城的要求了

由于城市取水的需要,汉朝选择把长安城建在渭水边,可是建在渭水边就受到了渭水河道的制约,使城市受制于地理限制没法扩展。所以,汉长安城在惠帝时期基本定下了框架以后,后世再发展只能在城外的地方再想办法。随着汉朝国力增长,盛世的来临使得人口大增,西汉由最初建立时候仅仅1300万人口,到汉武帝时期已经有3000多万,翻了两倍还多。

人口的增加也导致都城土地承载能力的不足。再加上长安城分区随意,结构分散,无论是宫殿分布还是城中的居民区,以及各个政府办事机构都在城中四散分布。而在汉朝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条件下,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也必然降低。种种因素,都让汉长安城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不能满足都城的要求了。

而到了几百年以后,隋文帝代周称帝,想要迁都关中的时候,当时已经因为战乱而废弃几百年的汉长安城,只剩断壁残垣了。更加难以满足隋朝作为一个大一统王朝的都城需求。另外,由于几个世纪的废弃,城中的积水逐渐下渗,地下水都受到了污染,不能饮用。《册府元龟》中记载:“而汉营此城,经今八百岁,水皆咸卤,不甚宜人。”

因为汉长安城已经确实难以满足隋朝建都的需要了,在《隋书》中记载隋文帝杨坚对汉长安城的评价:“此城从汉(以来),凋残日久,屡为战场,旧经衰乱。今之宫室,事近权宜,又非谋筮从龟,占星揆目,不足建皇王之邑,合大众所聚。”意思是汉长安城因为太过衰落,已经难以作为国都了。这也是隋朝不得不新建都城的原因所在了。

汉代的长安城,经过四个阶段的修建,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格局,也体现出了独一无二的“斗城”的特点。通过城墙造型与北斗南斗的关联,体现了汉朝朴素的“天人合一”观念对城市建造的影响。

然而,汉长安城作为一座修建比较早的大型都城,其建筑结构还是呈现出了明显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对于城市整体规划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其城市规划仍然停留在比较原始和随意的层面。而城市规划的分散和随意,也造成了行政管理效率较为低下,再加上汉朝人口的逐渐增加,汉长安城逐渐无法承载国都的要求。

在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代周称帝,选择了关中作为定都之地的时候,隋文帝看到了汉长安城在历经800多年战乱风霜后的残破不堪,最终决定易地重新建造都城。隋文帝所选择的区域,就是龙首原的南麓,川原秀丽,地势开阔,更加适合作为一个大一统国家的都城。

《隋书》中记载隋文帝的诏书中说:“龙首山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宜,定鼎之基永固,无穷之业在斯,公私府第,规模远近,营构资费,随事条奏。”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杨坚命太子左庶子宇文恺在龙首原南麓建造新都城。在宇文恺的精心设计规划建造之下,仅用时9个月,就完成了这座新都城。隋文帝为这座新都城命名为——大兴。

30多年以后,这座大兴城迎来了新的主人。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称帝,改国号为唐,改大兴城为长安城。在此后,长安城成为大唐光耀万年的盛世象征。长安这个名字,也在两汉风云之外,又增加了崭新的内涵。而长安城后面的故事,更加传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古人是怎么吃花的?古代有哪些用花制作的美食?

全文共 2552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到美食,很多人恐怕都能想出不少好吃的东西,而我国的各种美食,也都是经历过很长时间的发展,从古至今逐渐形成的,不管是火锅、串串还是烧烤、汤品,都有很多人喜欢。不过在食材上面,却有一种食材比较特殊,那就是花。用花做成的美食,可能人们接触到的并不多,而在这不多的美食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也就只有桂花了。但其实早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用花制作而成的美食,花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还能制作出很多好吃的,那么古代究竟有哪些用花制作的美食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屈原曾在《楚辞》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意思就是说,白天喝木兰花上的露水果腹,夜晚以掉落的菊花瓣为食,可见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以花为食。那么从先秦到明清,我们的祖先,是如何把花朵融入到中华复杂而庞大的美食体系中的呢?1、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人们饮食花卉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吃法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以花入酒,这或许有两点原因。

一方面,当时食材不够丰富,除了日常的食物之外,人们找寻不到过多的其他小吃,最终便把目光投在了最常见的花卉上,但与此同时,由于当时烹饪水平不高,百姓们便想到了“花酒”这种最为简单的食用方式。

另一方面,人们之所以会把目光投在花卉上,是因为在先秦时代,人们相信“万物有灵”,并产生了鬼神崇拜。那么在祭拜的过程中,除了三牲祭品之外,带有美好寓意的花便成了祭祀神灵的首选。在随后的秦汉时代,花卉便逐渐从“祭祀品”转换成了日常的“食用品”。

那么在秦汉时代,人们是怎么“以花入酒”的呢?《搜神记》里有这么一则故事,说汉朝初年,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嫁给了一个叫做段儒的人。两人成家之后,佩兰就总和段儒说以前在宫中里发生的事,有一次,佩兰对段儒说,“每年九月,宫里的人都要佩戴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据说这样能够使人长寿。在这几样食材里,菊花酒的做法最复杂,在菊花盛开的时候,取下的花和叶,和黍米拌在一起,酿起来,等到第二年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时候,就可以取出来饮用了”。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趋良时……九月,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命。菊花舒时,幷采茎叶,杂黍米饟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二

虽然干宝的《搜神记》是一部成书于东晋的民间怪异故事集,但另一篇历史著作《西京杂记》中同样记载了“菊花酒”的做法,因此菊花酒这一饮品在秦汉时代已经出现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2、唐宋时期

如果说在秦汉时代,由于烹饪条件的限制,人们尚且没有口福品尝到美味的花卉食品,那么到了唐宋时期,鲜花制品俨然已经成为百姓最常食用的小食之一。

在唐朝,二月十五日被定为“花朝节”,在这一天,人们会游春扑蝶、制作花糕。相传武则天执政时期,就曾在花朝节这一天突发奇想,命人制作“百花糕”分给群臣享用。但这不过是一民间传说,无从考证。

相比于“百花糕”的神秘,南宋林洪笔下的花卉食品则显得更加美味、真实。作为极有格调的大美食家,林洪在其著作《山家清供》中留下了上百种美食的食谱,其中有几道菜品很有意思。

其中有一道,叫做“梅花汤饼”,所谓的“汤饼”有些像我们今天的面片汤。林洪说,泉州有一个叫做紫帽山的地方,山中有一位高人,曾经做过这道菜。

做这道菜时,先把刚开花的小梅花和檀香粉一起泡在水里,然后用泡好的水来和面,做成馄饨皮。再用模具把面皮做成梅花的样子,煮熟,放入鸡汤中,入味。一段时间后,便可连汤带面,一起食用。林洪还说,当时高人宴请众人的时候,每人只能分到二百片左右的小面片,吃完后,大家都忘不了梅花的余香,以至于还有人写诗说,“恍如孤山下,飞玉浮西湖”。

泉之紫帽山有高人,尝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面而作馄饨皮。每一叠,用五分铁凿如梅花样者,凿取之。侯煮熟,乃过于鸡清汁内,每客止二百余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后留玉堂元刚有和诗:“恍如孤山下,飞玉浮西湖”。——《山家清供·梅花汤饼》

再比如,还有一道菜,叫做槐叶淘。在介绍这道菜之前,林洪先是引了杜甫的两句诗,“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并称从这几句诗中,就能看出这道菜的做法——先从槐树上取下嫩槐叶,用水焯好,取出碾碎,过滤出汁水,再用汁水和面,做成面条,辅之以醋和酱,格外美味。

杜甫诗云:「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即此见其法,于夏采槐叶之高秀者,汤少沦,研细滤清,和面作淘,乃以醯酱为熟齑,簇细茵,以盘行之,取其碧鲜可爱也。——《山家清供·槐叶淘》

其实“槐叶淘”还有一个升级版本,叫做“槐叶冷淘”,面煮好后,放在冷水里浸泡,然后再用熟油搅拌,吃的时候再辅之以佐料,做法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吃的过水面条。3、明清时期

无论是秦汉还是唐宋,关于花卉的做法都显得有些清淡,相比之下,明清时期的代表花卉食品则显得口味略重,它就是菊花火锅。

本世纪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曾出版了一本《御香缥缈录》,其作者是在慈禧太后身边做过几年宫女的德龄,通过她的转述,我们得以一览菊花火锅的真容。

按照德龄的说法,菊花要专门用一种叫做雪球的白菊,因为这种菊花花瓣短小,而且干净,容易煮食。把菊花采下后,洗净,沥干。然后为慈禧端上一个小暖锅,里面事先盛着大半锅鸡汤,旁边放着切薄的鱼片或鸡肉片,外加酱醋佐料。

一切准备妥当后,太监把暖炉的盖子掀开,擎在手里候着,慈禧先把鱼片、鸡肉片放到锅里,太监紧忙将盖子盖好。五六分钟后,掀开盖子,放入菊花,再盖上盖子。若干分钟后,便可食用。

我们可以想象,菊花的清香加上鱼、鸡的鲜嫩,味道一定是极其鲜美的。据传,慈禧的菊花火锅做法后来还传到了民间,并流传至今。

总结

从秦汉时代的菊花酒到慈禧筷下的菊花火锅,花卉食品的做法不断丰富,而每一种食品的出现都与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相关。秦汉菊花酒的出现,离不开那时人们的鬼神崇拜与信仰;南宋时梅花汤饼的出现,或许与当时士人精神的崛起,以及士人对梅花的喜爱密切相关;清代菊花火锅的出现,是烹饪条件不断改善与饮食追求不断发展的结果。

直至今日,花卉食品依然被众人所喜爱,而我们应该知晓的是,这类食品已经经过了上千年的积累与演进,一直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射雕英雄人物的职场定位

全文共 1464 字

+ 加入清单

射雕英雄人物的职场定位

射雕英雄人物的职场定位

郭靖:呆板的单亲家庭孩子

职业定位:客户经理。他的母亲太过于说教了。于是这个人道德上是楷模,却没有灵性。不过不要紧。他坚韧不屈,他对人诚恳。他做业务法门,向来便是人家练一朝,我就练十天。他第一次到中原之时,遇到了黄蓉,那时黄蓉是最灵性的时候。他太幸运,坚持着颠扑不破的原则信念与责任义务,做着最单纯实际的道德完人。黄蓉、洪七公都曾当面说过郭靖像牛。没有好人照顾,他学不了好武功。他听的都是别人的话。唯一自己想通的大道理是:客户没有好坏,在于客户经理的态度。

《射雕英雄传》的最后,郭靖叹道:咱们公司的资源比竞争对手多上数十倍。若能万众一心,又何惧对手兵精?恨只恨销售总监胆大昏庸,没治了也。黄蓉道:竞争不来便罢,若是来了,咱们杀得一个是一个。当真危急之际,咱们还有小红马可赖。天下事原也忧不得这许多。郭靖正色道:蓉儿,这话就不是了,咱们既然拿了公司的薪水,又岂能不受岳武穆精忠报国四字之教,咱们虽人微力薄,却也要尽心竭力,为公御侮,纵然捐躯沙场,也不枉了老总们教养一常黄蓉叹道:我原知难免有此一日。罢罢罢,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便是。他是孺子牛。这样的人吃亏无数。如果没有遇到一个聪明的妻子,肯定一生坎坷,大侠没有做到,人先潦倒了。他的母亲太粗糙了,没有给他一点精细的性格。这个人一辈子都是传统和他人的执行者,他在个性上,其实很失败。

黄蓉:母爱缺乏的奇女子

职业定位:财务部经理。她拥有一个接近完美的父亲,她继承了父亲和母亲的优秀的大脑与智力,但是她缺乏母爱。缺乏母爱能形成缺乏感情的个性。她的童年生活体验因为父亲的粗心,缺乏细致的感情触角。她年纪轻轻却心狠手辣,对感觉不好的报账索银者疯狂施暴,往往大笔一挥,原属于你的数十、数百甚至数千的人民币从此就不再见面了。她有着绝代的心机,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够占人上风。

她是测心高手,对业务员报账心思之把握,简直是超级一流的心理微观者。但当郭靖成为她爱情与亲情的最大依靠和支持时,她性格得到修补。如果没有郭靖,这个少年时期喜怒无常深藏不露且任性妄为的女子,成年后可能城府日益深沉,未免成为负面人物。金庸说的好,“黄蓉生活在今天的话,可能会以其聪明、对人性的深刻了解和高超的组织能力,做出一番大事业,成为女强人。”但是女强人不意味着做人就成功和幸福。她找了郭靖做老公,这是她一辈子最成功的“会计”。

中神通王重阳:一个失恋的侠之大者

职业定位:销售总监。他是天下第一,他是王重阳,首届华山论剑冠军。他曾经参加过市场之争,那时候他还年轻。他也是当年的风流人物。但是风流必须付出代价。何况爱的最后还有婚姻。但是,他还有另外的心思,他要拯救公司。除了一个女秘书,他还爱着公司和老板。爱得一塌糊涂,爱得死心塌地。他把中国的儒佛道融合在一起,他太深刻了。虽然魅力大,但是哪个女子能够承受?所以他寂寞了。寂寞的人都很“变态”。他就是一个。

他本人武功高强,他的秘书也是美女,可惜性格倔强。另外就是这个人,太符合典型的事业型男人标准。除了市场,还是市场,装不下那点儿女之情。于是只好失恋。女人看不起没有事业的人,但绝对不容许事业比她还重要。于是他们都不妥协,只有分手。他一方面要反抗外族的市场侵略,一方面遁世逃避爱情,所以经常出差。他是最完美的男人,可惜女人从来不需要彻底的完美,最彻底的完美意味着舍弃小爱顾全大道。他爱公司甚于爱情人。红粉知己终于没有在他身边。寂寞是这个武功曾经天下第一的人,唯一无法打败的敌人。得了天下没了她。他选择了情义两难全。就只能选择了孤独到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古代亚非文化

全文共 552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历史知识点之世界历史:古代亚非文化

古代亚非文化(P13—17)

1、文字:

(1)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叫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为以后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p13插图)

(2)楔形文字:古代西亚广泛使用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创造的。(P14插图)

(3)字母文字:古代腓尼基人使用的文字是字母文字,并形成了22个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P14插图)

(4)拉丁字母:古代罗马人使用拉丁语,它是用字母拼写的,拉丁字母是现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今天的拉丁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都是从拉丁字母演化而来的)

(5)甲骨文:中国商朝时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称甲骨文。

字母文字的演化过程:象形文字——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

2、古代建筑奇迹:

(1)公元前6世纪,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曾建起过一座奇特的“空中花园”;

(2)古埃及人金字塔(它是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埃及国王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卡尔纳克神庙;

(3)佛塔(印度)

3、数学: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是由古代印度人发明的,但这些符号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因此称为“阿拉伯数字”。

4、医学:

古埃及人把人和动物的尸体保存下来,制成干尸木乃伊。(反映了古埃及人关于灵魂不死的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中华古代农器的成就和启示

全文共 915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传统文明,农为主体,农器为其骨干。我国古代农器技术甚为先进,有些早于世界其他国家一千多年。因而,把历史上出现过的有代表性的农机具汇总起来,制图配文出版,是很有意义的一项工作,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华农器图谱》的编纂和出版值得充分地肯定。而且,它还为中国农业机械发展史、中国农业发展史、中国科技发展史、中华文明史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系统翔实的重要资料,对世界农业史、世界科技史之研究也是一个贡献,因此,其学术意义实在不容低估。

我国的古代农器具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曾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例如犁,世界各地很早就有这种耕地工具,只是形制互不相同。到公元一、二世纪时,我国的犁已成为世界上很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一直到20世纪中叶,我国的阳泉犁还长期畅销南洋各地。翻车、石碾、扇车等机具也都是我国最先发明的。据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的考证,西方使用翻车晚于中国约1500年,使用扇车晚于中国1400年,使用石碾晚于中国1300年,水碾则晚了900年。回顾中华民族对世界农业机械、农业和世界文明所做出的卓绝贡献,我们无疑会感到自豪与骄傲,同时也必然会从中得到激励和启示

第一,以种植业为中心的农业,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可预见的将来,都是基础性产业。要发展农业这一基础性产业,就要依靠现代农业科技,而不断改进和创新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农业生产工具则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第二,中华农器,尤其是一些优秀的传统农器,至今仍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价值,仍有许多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合理成分。因而,我们要在研究原有农器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更多适应于现代农业生产的机具。

第三,农业机械是在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下,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作物、不同的作物生长发育期间进行作业的,且作业条件变化较大,因此,一种新型农业机械的研制、开发、示范、推广往往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来完成和完善。农业机械的发展要锲而不舍、反复研究、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21世纪,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将进入新的高潮。农业需要更快地发展,农业机械工作者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任重道远。《图谱》将激励更多的青年立志献身于农业机械化的崇高事业,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更快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数学故事——自古英雄出少年

全文共 807 字

+ 加入清单

数学故事

这是200多年前的一个小故事。一个9岁男孩的数学天赋让他的老师大吃一惊。

1787年,在德国一所乡村小学的三年级,数学老师给了一个计算问题:

1+2+3+4+5+…+98+99+100 .

一个一个地把100个数字加起来。这是对三年级学生的一次测试。

出乎意料的是,老师刚讲完这个话题,班上一个叫高斯的学生就把他写答案的小石碑交了出来。

起初,老师没有注意。谁知道这么快交上来的时候写了什么?

后来,人们发现班上只有一个人做了正确的事情,那就是高斯,他很快就交了试卷。

高斯的解决方案更让老师吃惊。

高斯从两端到中间匹配了100个数字,每边一个,1和100,2和99,3和98,...,总共做了50双。每对中两个数的和等于101,所以原始公式=101×50=5050。

虽然这个算法不是由小高斯提出的,但是没有人事先教过他。在200多年前的德国,这种计算方法在大学里被教授,并被称为等差级数求和。即使在今天,当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候,算术级数的总和也不会被系统地研究,直到高中数学课。高斯当时只有9岁,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很穷。他是如此的勤奋和善于思考,以至于老师非常的欣慰和感动。老师的名字是佩图尼亚尔。他去汉堡买了一本数学书,交给高斯。他还要求他的年轻助手巴特尔多照顾高斯。

后来发生了什么?

后来,高斯继续努力学习,在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方面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他被称为“数学家之王”,与阿基米德和牛顿一样著名。高斯是数学史上永远的超级巨星。

中国人常说,“自古以来,英雄在青少年时期就出现了。”

年轻人有很多机会从同龄人和长辈那里学习各种好的想法、想法、方法、技能和经验来武装自己。无论是数学课、数学竞赛还是有趣的数学阅读,我们都会在大问题的大理论场景中,通过有趣的问题、有趣的事情和有趣的词汇,无意识地引入一些有效的数学思想。铺砌的道路是快车道,桥梁是天桥,梯子是梯子。无数才华横溢的数学新星将从他们现在的年轻朋友中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代送礼的礼仪

全文共 3160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素来注重礼仪,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有些古礼一路沿袭了下来,有些则慢慢失传了。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古代送礼的礼仪,希望能够帮到你哦!

古代送礼的礼仪

关于送礼

带着礼物去见朋友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仪礼》当中的《士相见礼》提到,士与士初次见面,一定要带着“贽”,就是见面的礼物。如果主人辞谢,那么客人要说:“不以贽,不敢见尊者。”意思是说,不带着礼物,怎么敢来见自己所尊敬的人呢?

再看《仪礼》的《士昏礼》、《聘礼》等篇,我们就会明白人们进行礼节性的会见,也都是带着“贽”的。但是,如果我们再深入地研究这些文献就可以发现,古人送礼物,要遵守三条重要的道德原则,并不像现在这样庸俗。

第一条原则:礼物应当富于道德隐喻

先秦时期,人们彼此拜访时送的礼物不是黄金白银,而是富于道德含义的物品。《士相见礼》中说,士相见用的礼物是雉(野鸡)。原因是,雉一旦被人包围、无法逃脱时,既不会惧怕人的恐吓,也不吃诱饵,而是迅速自杀,所以人很难抓到活的野鸡。用雉作为见面礼,并非由于它的味道鲜美,而是借此表达彼此要用“守节死义”的精神相互砥砺的意思。

古代的士派人到女方家提亲,带去的礼物是雁。古人认为大雁是候鸟,非常遵守时间,到了该飞走的时候就一定会飞走,秋天往南,春天往北,属于“随阳之鸟”。用雁作为议婚的礼物,含有不剥夺婚龄女子的出嫁机会,以及妻随夫行的意思。

古人还喜欢用玉器作为礼物,《诗经·卫风·木瓜》有几句大家非常熟悉的句子:“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与,永以为好也”,说的就是以玉为报偿之礼。

在孔子看来,玉具有许多与君子的道德追求完全吻合的品质,例如,玉的色泽温润而有光洁,很像是“仁”;纹理缜密而又坚硬,好比是“智”;棱角分明而不伤人,有如“义”;玉体悬垂之则下坠,像人的谦卑有礼;玉发出的声音,开始时清扬远播,结束时戛然而止,如同为乐之法;瑕不掩瑜,瑜不掩瑕,有如人的“忠”;外表的色彩一览无遗,恰如人的诚信。古代君子喜欢佩玉,不是由于它有商品价值,而是“君子比德于玉”。

第二条原则:轻财重礼

先秦时期,如果长期没有盟会,诸侯之间就没有机会相见,久而久之,彼此的感情就会变得淡漠,因此要派使者互相聘问。作为国家礼的是圭、璋之类的玉器。

圭、璋缠着彩色的丝带,盛放在特制的盒子里,使团成员一路上小心护持。到了聘往国,使者郑重地将圭璋交给东道国的国君,国君先要“辞玉”,也就是表示谦虚。接着举行“受玉”的仪式,郑重其事地收下圭璋。

让我们难以想象的是,在使者即将归国的时候,东道国国君又要举行“还玉”的礼仪,将先前收下的圭璋,原封不动地归还使者。既然客人是郑重其事送来的礼物,你已经收下了,为什么又要送还给客人,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当然不是,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寓意。大家想想,如果东道国国君收下这份贵重的礼品,势必要再准备一份价值相当的礼品送给对方,这么一来一往,双方的关注点就会落到礼品的价值高低上,彼此为利而交,不仅会淹没聘礼的真正意义,而且会助长贿赂、贪财之风。因此,为了节省精力和财力,为天下垂范,人们又规定了“还玉”的礼节。

《礼记·聘义》说:“以圭璋聘,重礼也。已聘而还圭璋,此轻财而重礼之义也。诸侯相厉以轻财重礼,则民作让矣。”意思是说,以圭璋为国家礼品,是对聘礼的重视。而“还玉”的礼节,是要突出“轻财重礼”的意思,国君亲自做表率,谦让之风就会在民间兴起。

第三条原则:礼尚往来

在平辈之间,礼是讲究对等的。《礼记·曲礼》说:“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接受对方礼品而不回礼,有贪图对方财物之嫌。我们读《仪礼·士相见礼》可以知道,士甲拜见士乙,带去的礼物是一只雉。改日,士乙回访士甲,带去的礼物也是一只雉,就是士甲先前带去的那只雉。士乙很明白,他没有无缘无故接受士甲馈赠的理由。

古代的士有知识、讲情操,并非势利小人。如果彼此把钱财放在首位,为利而交,则利尽交散;只有为义而交,才能有恒久的友谊。古人对于“还玉”、“还雉”礼节的设计非常高明,反映了中华传统的人文精神。

关于访客、会客

古代访客时的礼仪和今天差不多,例如拜访的时间不要太早,也不能太晚,以免影响对方休息;如果事先约定了拜访的时间,就必须守信,准时到达;出门前,头发要梳理整齐,衣着要朴素、整洁,合于自己的身份,不炫耀自己的富有、时髦;男性要剃须,女性不穿过于暴露的衣服等等。

另外,在访客的礼节当中,进门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其中包含着许多需要仔细处理的细节。

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

到达对方门口,如果门是关着的,客人应当轻轻叩门,静候主人开门;千万不要弄出很大的动静,惊扰主人和邻居。如果门虚掩着,门口放着两双或者两双以上的鞋,里面的说话声能清楚地听到,表明没有私人秘密可言,那么客人无须顾忌,可以推门进去。相反,如果屋里的谈话声很低,听不清楚,证明他们谈话的内容不足与外人道,这时客人不要贸然进去,《礼记》中所谓“言闻则入,言不闻则不入”,就是这个意思。

这时,最忌讳的是侧着耳朵从门缝里偷听主人家中的谈话,那样有打探他人隐私之嫌,是不道德的,所以《礼记》中说“毋侧听”。此时,客人可以故意提高声音说话,让主人知道外面有客人,以便结束谈话,正如《礼记》所云,“将上堂,声必扬”。

户开亦开,户阖亦阖

客人进门之后,应该关上门,还是开着门呢?《礼记》中提到一条原则:“户开亦开,户阖亦阖。”意思是说,如果门原先是关着的,那么你进门后就把它关上;如果原先是开着的,就还让它开着。如果后面还有人接着要来,就“阖而勿遂”,意思是把门略略合上,但不要关紧。

落座:长者先,卑者后

客人在哪里就坐,要听主人的安排,不应想当然地自己挑个座位坐下;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坐在主人固定使用的座位上,以及客厅正中的位置上,那样有自大之嫌,非常失礼。

主人请客人就座,客人不能大大咧咧地率先坐下,而应该请辞,请主人先坐下,然后自己再坐下。因为按照“长者先,卑者后”的原则,谁先谁后,要看谁的辈分高,如果年轻人抢先坐下,就是对长者不礼貌。如果彼此年龄差不多,则可以约略同时坐下,但是彼此的谦让依然是不可缺少的。

公事不私议

交谈,是宾主相见的核心部分。进入这个阶段,一般来说,宾主首先要互相寒暄,询问对方的健康、生活、工作状况,然后再切入正题。谈论的时候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首先,不要谈论某些不适合私下议论的话题。《礼记》中说“公事不私议”,又说“在朝言朝”,“在官言官”,公事应该到办公室去谈。私下议论公事、议论人事关系,既不负责任,又容易形成小团体,所以古人对此非常忌讳。

主人不问,客不先举

交谈的话题应该由主人主导。《礼记》中说:“主人不问,客不先举。”凡是主人还没有提到的话题,客人一般不要主动提起。如果客人始终主导话题,主人处于从属的地位,那也是反客为主的表现,会令主人不快。

过犹待,百步余

主人送客,如果对方是晚辈,那么主人站在门内道别就可以了。如果对方是尊长,那么主人则至少应该送出门。《弟子规》中说:“过犹待,百步余。”意思是说,客人离去了,主人不要马上转身回去,而是应该再目送一阵,大概等到客人走出一百步左右,不再回头的时候,也即礼书上所说的“客不顾”,主人才能回去。

如果客人是乘车离开的,则主人应该等到车开动之后再返回。送别的路程越长,说明彼此的情谊越深。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里刘备送徐庶的故事,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彼此道别,刘备依然伫立目送,不料徐庶的身影被一片树林挡住了,刘备下令把树林砍了,既表现了两人之间的深情,又将古人对送客礼仪的重视形容到了极致。

最后,和大家分享《礼记》上的一段话:“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往而不来,亦非礼也”。由此可见,德是礼的目的和指导,古人设礼,在于劝人进德,这条原则我们今天不能忘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古代两河流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认真学习,对于古代河流域、希腊、和中国的传说的共同特点,我们做下面的复习。

古代两河流

古代两河流域、希腊、和中国的传说有什么共同特点:

①从传说反映的时间来看,大致都是在距今四五千年左右,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②从内容来看,多是英雄人物的故事,反映了早期民众的英雄史观倾向;

③从历史资料的形式来看,都属于口述资料;

④从它们的意义或价值来看,传说故事中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上面对古代两河流域、希腊、和中国的传说的共同特点做了四个方面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可以很好的掌握,并做好迎接考试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古代真的有鬼市吗?卖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全文共 2329 字

+ 加入清单

“鬼市”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感到有些不寒而栗,如果对这个词并不了解的话,或许会以为这是存在于神话故事中阴曹地府中的“集市”吧。但其实,鬼市的意思并没有这么玄幻,鬼市的意思有很多,其中虽然包括上面所说的那种,但是更多的时候其实指的就是一个交易市场,只不过因为开在晚上,而且交易的东西也不是那种能拿上明面上来的东西,买卖双方相互之间也不像正常商家和买家那样能看到对方,因此被称为鬼市。那么古代是否真的有鬼市的存在呢,鬼市上面卖的又是些什么?1.鬼市是什么

中国古代中有的朝代是十分繁荣的,一提到这个大家脑袋第一个浮现的肯定是唐朝,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另一个朝代——宋朝。实际上宋朝的繁荣程度不仅不比唐朝弱,反而更加多样。宋朝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全面取消了宵禁的规定,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自由贸易。因此宋朝出现了中国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一直让很多人都惊讶的“鬼市”。

其实“鬼市”并不是大家从字面上理解的意思,“鬼市”就的意思就是在凌晨和拂晓这段时间内出现的市场。在古代,因为人们通常把这段时间看作是鬼魂出没的时间所以人们将这个时间出现的市场称为“鬼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出现卖假货的时间最早也在宋朝的“鬼市”中出现。在这个市场中各种白天淘不到的东西在这里都可以淘到。古董、衣服、器皿等各种的稀奇古怪的东西,由于真假混卖,所以幸运的人可以在这个街市上淘到价值连城的东西,一夜暴富,而有些人就不行了,很可能判定错误,花了所有的积蓄最后买了个假货。

著名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宋朝的“鬼市”一般都有固定场所,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进行交易。虽说其中是有卖奇珍异宝的,但是大多数还是以售卖普通老百姓使用的东西为主。据记载,在开封府著名的十字街上摆摊的夜市就是专门售卖衣物、饰品、挂件以及花环等。而在东角楼摆摊的夜市大多以卖衣服、翡翠、玉石以及一些珍贵的古玩。夜市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一项新的产业诞生,那就是造假工坊。据悉当时的东京就有一家专门以仿制各种古董为生,其精细程度足以以假乱真。

此外,关于“鬼市”还有一些神奇的传说,一些商贩为了赚更多的钱,用尽手段。曾今有一个屠夫从夜市中,买了一个红色的大猫,每天早上出门都会叮嘱老婆将猫看好,千万不能丢,这个举动引起了街坊邻居的纷传,再加上这个猫的颜色和普通猫的颜色不一样,所以就更加传奇。后来,有一个宦官为了巴结皇帝花重金买了这只猫,将猫带到皇宫之后,竟然发现这只猫只是被染色了而已。最能给“鬼市”增加传奇色彩的是欧阳修的际遇。当时欧阳修在夜晚经过汉江岸边的时候,听到了人声的吵闹,但是当欧阳修天亮之后再来查看时,竟然发现此处只是一个荒废的隋唐古城。2.鬼市为什么夜晚才出现

其实所谓的鬼市,就是古人认为的晓市,也就是早市的一种。一般凌晨两三点就开始,一直到天亮的时候收摊,准确来说,是天亮的时候,就已经收拾完了,街上看不到任何人影。也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现象,才有了鬼市这一称呼。

鬼市最早出现于宋朝,为什么唐朝没有呢?因为唐朝有宵禁制度,晚上到了规定时间,人们是不准外出的,所以别说摆摊了,就连出门赏夜景的机会都没有。而宋朝打破了这种制度,不仅准许人们晚上外出,还鼓励鬼市的开放。

有了鬼市以后,宋朝民间变得更加热闹,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不得不承认,宋朝的经济能够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与其开放的制度是有关的。

大家对于鬼市卖什么商品,一直也都是很好奇的。是不是真的像小说、影视剧里那样,都卖些奇珍异宝呢?

其实鬼市上的商品五花八门,可以说什么东西都有,就没有你找不到的。比如大到家具器皿,小到生活用品,贵如奇珍异宝,稀如古董字画,还有什么药材、衣服、化妆品、猪肉和菜等等,堪称一个无所不有的“百货商场”。

鬼市除了有固定的营业时间,一般是凌晨三点到五点,还有固定的营业地点,以及固定的商品规划,比如这个地方只卖衣服、化妆品,那个地方只卖古董字画等等。3.鬼市为何一到天亮就消失

鬼市最令人不解的是,偏偏在凌晨的时候开放,一到天亮就神秘消失了。虽说宋朝没有宵禁制度,但毕竟人类的作息时间是规律的,大家都习惯夜晚睡觉,白天工作。那么鬼市在凌晨开放,真的会有人光顾吗,商贩真的能赚到钱吗?

当然去还是有人去的,因为鬼市最吸引人的地方,除了商品五花八门,就是价格十分便宜。即使那些古董字画、金银珠宝等等,都比市场价要便宜不少,这又是为什么呢?有两大原因。

第一这里面很多东西来历不明,就好比那些珠宝、古董,很多都是赃物,那些盗贼无处销赃,就大量销给鬼市商贩,然后商贩再倒卖,以赚取差价。原本这些东西就收得便宜,所以只要有得赚,他们并不介意是否值得上宝贝的原价。

第二里面有很多都是赝品,或者是质量不过关的物品。有的古董是赝品,但是借助夜晚光线不好,别人也分不清是真是假,只知道看着不错,价格又便宜,便以为自己捡到了便宜,所以很多人趁机来淘些宝贝。

也是因为晚上视线不好,大家买东西全靠运气,所以很多人认为这里的生意“人鬼不分”,因此“鬼市”也有这样一层含义。有时候买的东西挺满意,但是回家一看,就完全是两回事。有的直接拿假货来骗你,有的直接趁你不注意,就拿假货换了手里的真货,可见鬼市的水很深。

比如《夷坚三志·巳卷》里记载了一件事,说一个屠夫将白猫染成红色,宣称自己家里有一位猫神,然后放到鬼市去卖(这也是鬼市中,常常出现闻所未闻的商品的原因)。后来被一名太监知道,他想买回去送给皇帝邀功,屠夫趁机狠狠赚了一笔,卖了这名太监三百贯钱。

太监兴高采烈将猫带回家,打算将猫洗干净,再进献给皇帝,结果发现猫掉颜色。后来想去抓到那位屠夫,却发现早已是人去楼空。一来鬼市白天就消失了,二来太监夜晚也没看清屠夫长相,就算想抓人,也找不到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古代喝完壮行酒为什么要摔碗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古代,很多时候在电视剧中,都会出现一些比如说是出门打仗或者是要完成什么任务,都会喝一点壮行酒,可是喝完之后都是直接将碗给摔碎了,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不能好好放好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在许多 电视片段中,大家常常会见到那样一个情景:一支部队或是一群人为达到一个目地,动身前一起喝了碗中的酒,随后齐刷刷地将碗摔在地面上。古时候的部队中,为了更好地维持部队的警觉性,一般是控酒的。假如部队准许喝酒无非几类状况,一庆功酒,二壮行酒,三犒赏酒。

部队出战前喝酒能够称作壮行酒,但喝完酒为何要摔碗呢?要搞清这个问题,先看来一看喝酒摔碗这类个人行为的最开始出处。在东汉后期,秦朝于长平之战坑杀赵军四十万人,赵国整体实力大减,我国其欲亡国。处于赵国北部的燕国为了防止赵国亡国后,秦兵进攻燕国,就寻找一个将士荆轲去暗杀秦王嬴政。

荆轲行到易水时,燕国皇太子前去壮行,荆轲接到燕太子手上的酒,一饮而尽,接着将碗摔在地面上,表明此番一去不回,失败便成仁。荆轲越过易水后,高声吟诵: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没了还。这类沧桑而悲痛的场景确实撼人心魄。

接着喝酒摔碗被普遍的广为流传出来,一般要用在部队实行艰难险阻难度很大每日任务前或是一些机构集众农民起义前。古代历史,喝酒摔碗还多用以一个独特的情景,那便是罪犯被斩头前,侩子手会喝下小半碗喝醉酒将碗摔碎,随后处决,这碗就也叫断掉酒,表明一路走好,一去不复返之意。

除此之外,又因为碗不仅能喝酒,还可以吃饭,所以在部队临行之前,将碗摔碎,意识就是说以后再也不用它吃饭,也就是背水一战的意思。这种将生命置之度外的壮烈行为,可以大大增强士气,也代表着必胜的决心。而且一大帮人做这个动作的时候,自然能发挥出一种振奋人心的力量,可以激发人的求生欲,从而更容易获得战争的胜利。通俗的说,壮行酒只有一个目的“必胜”。

摔碗还有另外一个说法。因为将碗摔碎了,而“碎”又同“岁”谐音。这样求谐音。来保证自己的年岁又长,也就意味着战争的胜利。还有就是因为“岁”,又可以谐音一个成语:“碎碎平安”。这样来看,将碗摔碎,也就希望着此次行军必然可以顺利的完成,安全的回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代当铺柜台前的大木板遮羞板的目的是什么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很多人都对这个古代当铺想了解一下,最近很多人都对当铺柜台前的一个大木版不知道做什么用的,这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分析看看,看看这个大木板到底干什么用的吧,一起来学习分析看看!

1、当铺前的大木板起目的是什么

古代当铺柜台前都有个大木板,叫“遮羞板”,主要目的之一是:保护客人颜面。能去当铺当东西的一般也是遇上过不去的坎了,所以搞个木板挡着,保护客人的面子。其实从遮羞板就可以想到答案了。

2、当铺遮羞板的作用

古代当铺在大门与柜台之间有一块木板,俗称为“遮羞板”,为了不让街上的行人看到店内的情况。这个木板有两个效果,第一是防止路人看到有损客人的颜面,二是可以防止有歹人看到贵重物品起意作恶。

3、为什么当铺的柜台很高

首先,古代当铺的柜台很高,对顾客不方便,个子矮的还真是够不着,而柜台里面的掌柜的坐的位置也很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因为当铺的盈利模式决定了它在接收顾客的典当物时,价格压得越低,自己就越赚钱。试想,当东西的人本来就因为囊中羞涩而难堪,当铺又是这样一种“居高临下”的位置,谈价格时,掌柜的居高临下既利于在气势上给顾客一种压迫感也有利于自己接收物品。典当者站在柜台前看不见柜台上的物件,从而让典当者产生敬畏感,不敢和当铺争价。

其次,柜台高了,有利于防备突发事件。假如说当铺遇到闹事的、胡搅蛮惨的。柜台低的话,人家敢直接损坏物品或殴打掌柜的,高一些的话,最起码闹起来没那么方便。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可以想象去当铺的都是什么条件的人以及当铺是如何从典当者身上获利的。

当然了,高的柜台也还有些其它的作用,比如高的柜台可以起到遮挡的作用,后面的当铺人员在干什么顾客也看不到,有的当铺还专门搞个屏风遮挡起来。当然,也不是所有的当铺柜台都是这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古代风雅地名知多少 唯美地名有几个

全文共 1567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古代的文化十分有韵味,特别表现在地名上,许多地名让人听上去总感觉唯美,就好像有故事一般,耐人寻味,那么古代风雅的地名有哪些呢?接下去就跟随本期的城市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搬家吉日

长安(西安)

长安是西安的古称,是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都城,也是历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渭河南岸、阿房宫北侧、秦兴乐宫的基础上兴建长乐宫,高祖七年(前200年)营建未央宫,同年国都由栎阳迁移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取意“长治久安”。

庐州(合肥)

庐州,合肥别称,是自西周置古庐子国。隋朝设置行政单位,至公元1912年废,治所为今安徽省合肥市。以庐州为代表的庐州文化,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蕴育出庐剧等优秀戏曲。

兰陵(苍山/枣庄)

兰陵中国古代名邑,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境内,自战国后期楚国在此置兰陵邑,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山东省境内最早设立的县。兰陵由楚大夫屈原命名,“兰”为圣王之香,陵为高地,有“圣地”寓意。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出行吉日

汝南(驻马店)

汝南县,古属豫州,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又居豫州之中,故有“天中”之称。自春秋战国时代建制以来,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上自秦、汉,下至明、清,汝南一直是郡、州、军、府治所,为八方辐辏之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出自西晋时期的汝南马乡镇(今梁祝镇)。

豫章(南昌)

豫章,古代区划名称。最初为汉高帝初年江西建制后的第一个名称,即豫章郡(治南昌县)。后在东汉、三国、两晋以及南朝时期,豫章郡、豫章国为大致相当于今江西省北部(吉安以北)地区的地理单元。东汉末,扬州豫章郡的一部分属交州,隋开皇九年(589)罢豫章郡置洪州,大业二年(公元606)又改南昌县为豫章县,“豫章”所指从南昌地区变为南昌一县。

永嘉(温州)

永嘉县,中国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北岸,东邻乐清、黄岩,西连青田、缙云,北接仙居,南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素有“中国长寿之乡”的美称。永嘉历史悠久。汉顺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始建永宁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称永嘉县,取“水长而美”之意,也是温州地区文化的起源地。

朝歌(淇县)

朝歌,是中国商王朝国都,3000年前的商朝武丁大帝是朝歌城市的奠基者,商王武丁时期,将商的国都迁到了沬邑,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个帝王以沫为都,商纣王执政时期将沫改为朝歌。在作为商纣王的国都时期,朝歌达到鼎盛,历史记载朝歌非常繁华,“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

你可能感兴趣:2020年搬家吉日

牧野(新乡)

牧野,河南省新乡市的别称,是史上的一个地名,其地在今新乡市北部,包括新乡市所辖凤泉区、卫辉市、辉县市、获嘉县等地。牧野原非专有名词,这里是相对于殷都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而言的。从朝歌城由内向外,分别称作城、郭、郊、牧、野。《尔雅》:“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牧,牧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

徽州(黄山)

徽州,简称“徽”,古称歙州、新安。古徽州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府治在歙县,前四个县在现在的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今属安徽省宣城市,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上饶市。徽州是浙江省早期雏形浙江西道的一部分,也是1667年(康熙六年)江南省分治后安徽之“徽”的来源,“江南左”取安庆府、徽州府的首字,称为安徽省。

盛京(沈阳)

盛京是清朝(后金)在1625至1644年的都城。即今辽宁省沈阳市。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祖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并在沈阳着手修建皇宫。天聪八年(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尊沈阳为“盛京”。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迁都北京后,沈阳为留都。顺治十三年(1657年)清朝以“奉天承运”之意在沈阳设奉天府,故沈阳又名“奉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古人座驾也不凡 西方古代马车有何机密?

全文共 1336 字

+ 加入清单

“竞技场上没有法律,马车比赛是一场生死游戏,输了就意味着死亡。如果你的兄弟是罗马的骄傲,打败他就等于打败罗马,你会得到报应的。你有影响力,人们会追随你。记住,为了生存,你只能赢!”-徐斌。

如果你看过电影《徐斌》,讲述了“友爱、敌意、卑微的奴隶、强大的帝国”的故事,你会对马车比赛的片段感兴趣。特殊的跑道、赛车和赛马,以及我们所知的让奴隶决斗或与动物搏斗的活动,使人们感慨罗马人丰富的娱乐生活。原来,古人的生活也可以是野生的。

在罗马时代,马克西姆斯剧院是马车比赛的固定场所。剧院建在圣骑士山和阿尔文德山之间的一个狭窄山谷中,长650米,宽100多米,可容纳15万多名观众。马车比赛的日程几乎没有改变。主持人升起旗子,命令“比赛开始”属于不同车队的四马两轮车——有时是两马两轮车或三马两轮车——立即从出发位置出发。司机必须在剧院334米的障碍物周围行驶4圈。在5000米比赛中,车手们不得不冒很大的风险,因为赛道上总是会有一些拥堵,尤其是在弯道附近,在那里伤亡很常见。

首先,车轮制造技术的发展促使了马车的出现。

大约6000年前,在中东、中欧和东欧,有四轮车,由两只单轴动物(两头牛)拉动实心车轮。由于马的运动速度很快,当时不适合使用马车。马车的出现依赖于汽车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以下两项主要技术促进了马车的应用。

1.中枢技术的成熟

在早期,轮子是由一块或几块木板组成的馅饼形轮子(实心轮子),中间有孔,轴可以穿过。轮子的孔承受更大的压力和摩擦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轮子很容易损坏。五千年前,人们通过加厚车轮中间孔眼周围的木块(车轮的结构从与车轴的接触区域向外突出,即轮毂)来增加车轴与车轮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车轴与车轮之间的接触区域中车轮的木材所承受的压力,从而增加车轮的使用寿命。

早期的轮毂和车轮属于同一块木板。因此,尽管轮毂提高了车轮孔眼的抗压能力,但轮毂的木质纹理与车轮本身的纹理一致,并且垂直于轮轴,因此它能承受很小的压力,并且轮毂和车轮容易开裂。后来,人们逐渐发现,只要将另一个木纹平行于车轴的轮毂插入车轮的孔中,轮毂开裂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这是轮毂技术的成熟。在3000多年前的德国,这种轮子已经被使用了。

2.辐条车轮的产生

由一块或几块木板组成的圆饼形轮子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因木头的纹理而破裂。解决了轮轴与车轮接触区域的压力问题后,突出了圆饼轮易开裂的缺点。因此,人们改进车轮的努力已经进入了历史的议事日程。其解决原理类似于轮轴与车轮的接触面积,使木材纹理与接触地面平行,提高了车轮的抗压能力。起初,人们可能会在轮子的周围使用宽度相似的长木条(用火烘烤时,由富有韧性的小灌木弯曲而成)。在使用过程中,人们惊喜地发现车轮开裂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即使圆饼轮内的木头有洞或裂缝,也不会影响轮的使用。后来,人们只是用一些板条(辐条)支撑最外围的板条(轮圈),于是辐条轮诞生了。与实心车轮相比,径向车轮不易开裂,重量较轻,能够承受高速运行时的综合应力。后来,人们在轮圈上钉上金属钉,或者用金属外轮圈覆盖轮圈,使轮圈更耐用。

轮毂技术的成熟和辐条车轮的产生使车轮更加耐用,使车轮能够实现更快的转速,这意味着车辆的速度可以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因此,人类历史上的马车时代已经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铁面无私的英雄人物 铁面无私指的是哪位英雄人物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铁面无私英雄人物是包拯。铁面无私一般形容的是公正严明、不畏强权、不讲情面,大公无私的人。常用来形容包公,断案铁面无私。包拯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包拯平生整治吏治、注重生产、巩固国防、举贤任能、为民请命,颇有政绩,是中国历史上的名臣,杰出的清官代表。包拯之名,成为清廉的象征。

包拯在社会享有盛誉,因而人们广泛传诵他的事迹,并加以理想化和艺术化,衍生出许多轶闻传说。南宋时有以包拯为主题的故事和戏曲,元杂剧中更有大量的包公戏如《陈州粜米》。包拯是以龙图阁直学士(后世讹为大学士)职名任权知开封府,包拯世称包龙图。有小说《三侠五义》(评书界叫《龙图公案》)流行,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迅雷游戏中神仙道英雄副本怎么打

全文共 433 字

+ 加入清单

迅雷游戏神仙道打英雄副本没有具体战斗力,第一个英雄副本你30级,阵法到5级布置出战4人,强化4个白银武器,1套防具,就可以过,后面物理类的你只要把装备上去了肯定可以的,法术类的,因为无视防御,开始有点难,有血命格或到了45级有奇术法术防御了就打吧,当然你攻击很高也可以强行通过。

迅雷游戏是迅雷针对广大游戏用户推出的综合网络游戏平台。 提供大型网络游戏、网页游戏、以及游戏辅助工具迅雷游戏盒子、游戏论坛交流服务。

迅雷游戏大厅的精选游戏下载功能可搜索到超过1000款游戏资源,查询、下载、安装更新升级为一体,能够协助游戏用户快速找到网上的游戏,一键式操作完成游戏查询、下载、安装过程,让玩家跳过复杂的配置直接享受游戏的乐趣。

迅雷游戏大厅包含了斗地主、连连看、桌球、中国象棋、五子棋、四国军棋、拖拉机、德州扑克等10余款棋牌休闲游戏,而且无需注册帐号登陆进入游戏,让你随时与3亿雷友一起互动PK。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疯狂斗地主!牌更好,炸弹更多,真正让你体验到极限刺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代的云梦泽哪去了?是如何在历史中消失的?

全文共 4921 字

+ 加入清单

云梦泽这个名字很多人一定都不陌生吧,在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里面,有“气吞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诗句,很多人一定都还是记忆犹新吧。这句诗中所展示的“云梦泽”的景象,也是很让人向往了。只不过,诗中所说的云梦泽,现如今却已经不存在了,那么究竟云梦泽在历史上到底是如何消失的?云梦泽在古代又是什么样子的呢?1.云梦泽简介

云梦泽 (Yun-meng Lakes),又称云梦大泽,中国湖北省江汉平原上的古代湖泊群的总称。南以长江为界。先秦时这一湖群的范围周长约450公里。后因长江和汉水带来的泥沙不断沉积,汉江三角洲不断伸展,云梦泽范围逐渐减小。魏晋南北朝时期已缩小一半,唐宋时解体为星罗棋布的小湖群。此后有的小湖逐渐淤平,有的则有扩展,洪湖就是在清中叶以后迅速扩展成的大湖。如今,云梦泽古代湖泊群,已消褪为一些相互分离的湖泊。

据《左传》、《国语》、司马相如的《子虚赋》记载,先秦时期楚国有一名为“云梦”的楚王狩猎区。云梦地域相当广阔,东部在今武汉以东的大别山麓和幕阜山麓以至长江江岸一带,西部当指今宜昌、宜都一线以东,包括江南的松滋、公安县一带,北面大致到进随州市、钟祥、京山一带、南面以大江长江为缘。其中有山林、川泽等各种地理形态,并有一名为“云梦泽”的湖泊。“云梦泽”因“云梦”而得名,二者并非指同一概念。春秋时,梦在楚方言中为“湖泽”之意,与漭相通,由于长江泥沙沉积,云梦泽分为南北两部分,长江以北成为沼泽地带,长江以南还保持着浩瀚的水面。

江汉平原地势低下,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素有“九曲回肠”之称的荆江贯穿其中,构成典型陆上三角洲景观。在地壳下降时期形成巨大洼地,加上江水累积而成巨大湖泊。春秋时代云梦泽的主体位于今荆州市以东、江汉之间,南部以长江为界。

先秦时期,由于汉水和长江所带来的泥沙填充,原始地貌开始改变,云梦泽演变为平原─湖沼的地貌景观。当时云梦泽两侧有两大平原。这两大平原在春秋时代已有村落出现。秦汉时期云梦泽汉江北岸部分已化为平陆。云梦泽西部接纳了大量江水带来的泥沙,不断向东发展,形成汉江陆上三角洲。随着三角洲的扩展,土地也大量被开辟。云梦泽主体被压缩在当时的华容县境内。其东其北虽属于云梦泽,但已退化成为沼泽。随着荆江三角洲不断扩大,云梦泽整体东移,至《水经注》时代云梦泽主体已移到华容县以东,南云梦泽已被新发展的三角洲平原取代。2.云梦泽的历史变迁

江、汉平原上的云梦泽,在构造上属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逐渐发育成为宽敞的古云梦泽内陆湖盆。以后由于长江、汉水夹带的泥沙大量在湖盆沉积,逐渐形成江汉内陆三角洲,使湖面不断分割、解体和缩小。在进入历史时期时,古云梦泽已演变成平原——湖沼形态的自然景观。云梦泽在古籍中最早见于记载的有《尚书·禹贡》荆州:“云梦土作乂”;《周礼·职方》荆州:“其泽薮曰云梦”。又见于《尔雅·释地》的十薮,以及《吕氏春秋·有始览》及《淮南子·坠形训》九薮中的“楚之云梦”。只说云梦泽在荆州,在楚地,而未言明其具体方位。《史记·货殖列传》:“江陵故郢都……东有云梦之饶”。《河渠书》:“于楚,则西方通渠汉水云梦之野”,意指从郢都凿渠东通汉水,中间经过云梦,说明云梦泽在江陵以东的江汉平原上。又《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说,云梦泽“在南郡华容县之东”,华容故城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南,与《史记》所述一致。

“云梦”一词在先秦古籍中,并非专指云梦泽而言,它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狩猎区的泛称。《国策·楚策》:“于是楚王游于云梦,结驷千乘,旌旗蔽天。野火之起也若云蜺,兕虎之嗥声若雷霆”。从所描述楚王在云梦的游猎生活中可见,所指云梦是广阔的山林原野而非湖沼池泽。汉司马相如《子虚赋》也有云梦的描写,其范围东到今武汉以东的大别山麓,西至鄂西山地,北及大洪山区,南缘大江。东西约在四百公里以上,南北不下二百五十公里,也显指楚王游猎区而言。而他所说的南部“则有平原广泽”。正是古云梦泽的所在。因此,“云梦”一词从广义说,它是包括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等多种地貌形态在内的范围广阔的春秋、战国时期楚王的狩猎区,而“云梦泽”则是其中局限于江汉平原以湖沼地貌为主的一部分。由于先秦著作记述云梦多以其泽薮为主,汉、晋以来的注疏家也就望文生义,将云梦狩猎区与云梦泽混为一谈,并一直为后世所沿袭。

演变

先秦时期,在郢都东南,是一片由江水及其岔流夏水和涌水冲积而成的荆江东岸陆上三角洲,见于《左传》昭公七年的章华台,即位于这一三角洲江陵以东百里处。又《左传》桓公十一年和《楚策》的州国故城,则在城陵矶至武汉的长江西侧的泛滥平原今洪湖县东北新滩口附近。“方九百里”的云梦泽,便处于这东西两大平原之间,北以汉水为限,南则“缘以大江”,约当今潜江、沔阳南,监利、石首北境。

《水经·沔水注》:“又东南过江夏云杜县东,……《禹贡》所谓云梦土作乂,故县取名焉”。按汉云杜县治今京山县,辖境兼有今应城、天门二县,可见先秦时期云梦泽的北限曾远及汉水以北。战国中期以后,应城、天门一带的云梦泽,为汉水所挟带的泥沙所湮没,云梦泽已略见缩小。

西汉时期,因江、汉两水泥沙的淤积,荆江和汉江两内陆三角洲联为一体。在荆江三角洲夏水自然堤北侧的原章华台地区新设了华容县(故城在今潜江县西南);在汉江三角洲顶部建立了竟陵县(故城在今潜江西北)。扬水两岸的云梦泽区逐渐淤填分割成路白、东赤、船官、女观等湖,云梦泽的主体已南移至华容附近。以后,随着江汉三角洲的进一步发展,又继续向南、向东推移,南为大江北岸的自然堤所阻,而向东略无阻拦,到东汉时,已移至华容东南。泽区随着江汉输沙的堆积,日益缩小淤浅,而以沼泽形态为主。东汉末年,曹操赤壁战败至乌林,已能“引军从华容道步归”,只不过道路泥泞难行而已。

萎缩

由于江汉地区新构造运动有着自北向南倾斜的趋向,荆江东岸分流夏、涌二水所塑造的三角洲也向东南方伸展。至魏晋南朝时期,随着云梦泽主体向东南部的推移,形成“首尾七百里”的夏州。原在三角洲北部沔北的云杜县迁到了沔南(治今沔阳县西)。接着西晋分华容县东南境增设监利县(治今县北)。

东晋又在汉南平原与夏州的接壤地带,即今沔阳县城关附近增设惠怀县。南朝时,云梦泽的主体渐次东移至云杜、惠怀、监利一线以东,伸展到江畔的沌阳县境(治今武汉市蔡甸区南),靠近江岸的惟一的州陵县也为水体所淹而撤销了。整个云梦泽被分割为大浐湖(今沔阳县西)、马骨湖(相当于今洪湖县西部的洪湖)、太白湖(今汉阳县南)和若干大小不一的陂池。其范围也仅余近二百公里,不及先秦之半了。

唐、宋时,随着江汉内陆三角洲的进一步扩展,日渐浅平的云梦泽主体,已大多填淤成陆。唐宋志书已不见大浐湖的记载。马骨湖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夏秋汛涨”,虽“淼漫若海”,然“春冬水涸,即为平田。周廻一十五里”。太白湖周围也沼泽化,陆游、范成大舟行经此,已是一片“葭苇弥望”的“巨盗所出没”的地区而有“百里荒”之称。北宋初期,在今监利县东北六十里设置玉沙县,管理和开垦新生成的三角洲平原,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基本上消失,大面积的湖泊水体已为星罗棋布的湖沼所代替。到了1934年就减到2691平方公里,浩浩八百里洞庭,至2000年已只剩下300里。

1949年后成为江汉分洪区。同时江汉平原排水不畅,洪湖为积水汇聚。19世纪后,洪湖发展成为江汉平原最大湖泊。

云梦泽的萎缩与消失给人们以很大警示。现今长江南岸的洞庭湖亦面临此命运。而江汉平原上的湖泊数量也大幅锐减。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危机。如何防止湖泊的消亡与萎缩,延长湖泊的寿命,是很多生态及水文学家面临的挑战。3.古代的云梦泽是如何消失的

云梦泽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在湖北省孝感市有个云梦县,就是出土著名的云梦秦简的地方,这个名字印证着曾经的云梦泽。在史料中对云梦泽有零星记载,《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江陵故郢(yǐng)都……东有云梦之饶”。郢都江陵即今荆州市,云梦泽位于江陵以东的江汉平原上。在《史记·楚本纪》中亦有记载:“庚辰,吴人入郢。昭王亡也至云梦。云梦不知其王也,射伤王。王走郧。”伍子胥和孙武率领吴国之兵攻入楚国都城,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楚昭王逃入云梦泽,被不认识他的子民射伤,后逃到郧(今安陆县)。

云梦泽的形成与长江和汉江有关,长江发源于青海,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自治区,全长6300多公里。在湖北宜昌以上为长江上游,宜昌至江西湖口县为中游,湖口县以下为下游。其中湖北宜都市枝城至湖南岳阳城陵矶这段,被称为荆江。因江汉平原地势比较低平,历史上荆江段河床的摆动幅度比较大,河道弯曲异常,洪水期江水常常冲出河道,江水四溢,素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江汉平原是第四纪强烈下沉的陆凹地,地势比较低,亿万年前整个江汉平原就是一个巨大的湖盆,西起鄂西山地,东至大别山西麓,南至长江,北至大洪山。随着长江、汉江等众多河流挟带的泥沙沉积,逐渐形成江汉三角洲和湖泽、湿地共存的地貌。据史料记载,先秦时期已形成东西两块三角洲平原带,西边的位于荆州以东的江汉之间,东边的在今湖南岳阳城陵矶至武汉之间的长江西侧,两块陆地之间那片巨大的湖泊即为云梦泽。汉朝时期,著名的华容县就是在荆州以东的江汉三角洲上。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从华容道败逃,当时的华容道是沼泽遍地,很难走的,若不是运气爆棚,曹操说不定就被干掉,历史就改写了。

随着秦汉大一统,南方的开发程度进一步提高,人类活动加剧了自然植被的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江水中的泥沙也越来越多。江汉三角洲在泥沙作用下不断地向东推移,云梦泽也不断地被压缩、割裂,形成众多大大小小的湖泊。这些湖泊还有大量的水道和荆江相通,起到汛期天然调蓄作用。唐宋时期,随着南方人口越来越多,围垸造田等与河湖争地活动愈发频繁。为了开发肥沃的江汉三角洲,抵御洪水的侵袭,人们开始在荆江沿岸筑堤来约束江水。至元朝时,荆江段已形成“九穴十三口”的分流局面,洪水期上游的巨量来水通过这些分水口进行自然调节。

明清时期,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沿江的堤防水平更高,传统的土方堤坝被改造成石堤。明朝成化至嘉庆年间,荆江北岸的穴口全被堵住,南岸保留太平、调弦两口,上至堆金台(荆州城西北六十多里),下至监利县拖茅埠,长达124公里的江堤被连成一体,这就是著名的万城大堤,也叫万安大堤。为加强荆江大堤的管理,明隆庆元年(1567年),还专门设了堤甲法,以民夫修守,北岸7300余人,南岸3800余人。

清朝时延续明朝的做法,荆江两岸的堤防不断延伸加高,北岸江陵、监利和沔阳境内的江堤长达600余里,南岸江陵、公安和石首境内的江堤长达300余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长江发大水造成大堤溃决,江陵城被淹没。为堵塞决口,加固堤身,乾隆皇帝特拨200万两库银专款,并设石尺水志,规定堤防保固期限,改民堤为官堤。

有人说过,生命总会自己寻找出路,其实江水亦然。随着泥沙沉积,江汉平原的地势逐渐抬高,加上江堤的阻挡,汛期巨量的江水只能转向南岸地势较低的洞庭湖平原寻找新的分水道。清朝咸丰二年(1852年)和咸丰十年(1860年)大洪水,藕池决口;同治九年(1870年)同治十二年(1873年)松滋决口。这几次大洪水时江堤决口形成藕池口和松滋口两个新的分水口,并冲出了两条河流藕池河和松滋河,加上原有的太平口、调弦口,形成荆江南岸四口分流入洞庭的局面。随着江水不断冲入和泥沙沉积,原来面积并不大的洞庭湖变得越来越大。

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比较缓慢的,长期的此消彼长,只不过在唐宋之后明显加快。宋朝之前,荆江分水口主要在北岸,元明之后就主要转至南岸了。据《水经注》记载,东晋南朝时洞庭湖已方圆五百里,到了唐宋时期,已经扩展成“八百里洞庭”了。云梦泽也是在南朝至唐宋时逐渐消失,被江汉平原取代,只留下星罗棋布的湖泊,也让湖北有了“千湖之省”的美誉。云梦泽消失以后,洞庭湖则担负起接纳长江洪水分流调蓄的作用。因为洞庭湖取代云梦泽的过程比较缓慢,一定时期内甚至和荆江、云梦泽连成一片,这也是洞庭湖古称云梦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选购古代牧羊犬的几大误区

全文共 1210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牧羊犬

英国古代牧羊犬(Old English Sheepdog) 是英国最古老的牧羊犬种之一。在古代英国西部农村地方为了赶家畜到牧场,农夫们饲养出这种机敏的牧牛,牧羊犬种。此犬的祖先包含了长须牧羊犬及各种欧洲牧羊犬之血统。

误区一:好古牧的标准就是白头、通背、四蹄踏雪

这是人们对于古牧最多的一个误解,误解的原因可能是一些贩子的炒作,导致白头通背,花色较为对称的古牧价格飙升。古牧的基因是极不稳定的,2只白头通背的狗也可能生出花头花背的BB。根据古牧的AKC标准要求,任何花色的古牧都是被允许的。在西敏寺等高水准的犬赛中,花头,甚至花背的古牧得奖的几率并不比白头通背的古牧低,多乐士广告的代言狗狗中也有花头和花背的呢~~

误区二:古牧的毛色最好是黑白(深海蓝色)色,浅灰背的古牧是不受欢迎的

小时候的古牧BB全是黑白色,这个阶段是区分不出他们长大之后的毛色的。大约4-6个月时,一部分古牧会开始“翻毛”,在毛根处出现不同程度的灰或海蓝色。有人会喜欢黑白分明的古牧,也有人喜欢灰白色清爽的感觉。事实上,根据古牧的AKC标准,“任何深度的灰色、灰白色、兰色或芸石色,带有或不带白色斑纹(或相反)。任何深度的褐色、驼色都不受欢迎,且不被鼓励。”

误区三:古牧的眼睛是蓝色的好

有此误解大概也是因为早期国内蓝眼古牧少。其实对于古牧的眼睛颜色的要求并不严格,可以是褐色、兰色,而且古牧是唯一一个允许有鸳鸯眼(一蓝一褐)的犬种呢~只有琥珀色或黄色眼睛才不符合标准。

误区四:古牧的体形越大越好

这是国内对于大型犬普遍的误解。任何犬种都有其标准的体积要求,少于或者超过这一标准都是失格的。古牧的肩高要求是雄性21英寸(58.8CM)以上,61CM较为理想,雌性大于21英寸(53.3厘米),56CM较为理想。

误区五:古牧的毛量越大越好

这一点谈不上是误区,只是在理解上有些片面。毛量丰厚使古牧看起来像只巨型的玩具狗,这是他吸引人的原因之一。但是毛质同样不能忽略。挑选时以质地稍硬,蓬松的被毛为好,卷曲、柔软或塌陷的被毛是不受欢迎的。

误区六:古牧必须断尾

早期古牧被用来聚集家畜商运送到市场的家畜,起到“聚集家畜”的作用。家畜市场中家畜商饲养的狗是可以免缴税金的,为此家畜商们为古牧截尾,以此作为缴纳了的税金的证据,这是古牧没有尾巴的缘由。现在,在AKC的赛制中,古牧仍被要求断尾,而在FCI的赛制中,古牧是不用断尾的。近几年,西方很多国家已经开始禁止断尾这种不人道的行为。想想看,你的古牧宝宝拥有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也是很可爱和与众不同的呢~

Tips1:选购古代牧羊犬时,健康、毛量、骨量、结构、血统才是需要考虑的重点。永远记住一点:越是接近犬种标准的狗越是优秀的狗。这一点对于选购所有犬种都是重要的。想买到一只中意的古牧BB的TZ们,出手之前多多做功课吧~~

Tips2:幼犬长到8周时其身体结构与长大后较为一致,此时选购幼犬更能准确的看出其骨骼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英雄所见略同下一句 ​英雄所见略同下一句是什么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英雄所见略同”没有下一句,该句话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意思是:英雄人物的见解基本相同,或指英雄人物的见解在重大谋略上是一致、完全相同的。

“英雄所见略同”【yīng xióng suǒ jiàn lüè tóng】汉语词语,“英雄”指的是特殊或杰出的人物;“所见”指的是所见到的,指见解;“略”表示现大多人习惯,解释为大略、大致、大体。这个词语一共存在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是指特殊或杰出人物的见解大致相同,另一种是指特殊或杰出人物的见解在重大的谋略上是一致的或完全相同的。

“英雄所见略同”引用举例:

1、《十尾龟》第二十五回 瑟公笑道:“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了。他这法子,虽不是招股,却与招股差不多。”

2、《上古秘史》第二十五回 “正如此想,可谓英雄所见略同。不过怎样能够做到这个地步,总想不出一个方法,还要...”

3、《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 对邓九公说道:“自来说‘英雄所见略同’。小弟虽不敢自命英雄,这桩事却合老兄台的见识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古代文人为什么会以地名自称 这些称呼有何讲究

全文共 1391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文人一般除了本名以外,还有很多别称。例如韩愈的别称就有昌黎先生、韩吏部、韩昌黎等。生活在河北的小伙伴应该会好奇,昌黎是地名,如今隶属河北省秦皇岛市,韩愈为什么会拿一个地名当自称呢?其实这些名字都不是随便起的,用地名自居的人也不止韩愈一位。今天就准备跟大家讲讲,古人的别称到底有哪些究竟,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来了解看看,肯定能帮你增长一些小知识。1、地名指称

这个包括郡望、出生地、居住地、任职地等。

唐代文学家韩愈,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他常以“昌黎”自称。昌黎(今辽宁义县)系韩氏望族所在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唐代柳宗元,人称“柳河东”。“昌黎”、“河东”等地名,均为家族的“郡望”。

所谓“郡望”,“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

“郡望”表示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名门大族,即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并以此而别于其他的同姓族人。

古代以籍贯或出生地称人以示尊敬,这叫作“地望”。

例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人称“张曲江”;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和明代戏曲家汤显祖都是江西临川人,故分别被称为“王临川”、“汤临川”;清初学者顾炎武,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清末康有为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袁世凯河南项城人,被称为“袁项城”等。

另外,称李鸿章为“李合肥”、翁同龢为“翁常熟”、梁启超为“梁新会”等,皆以籍贯相称。

还有用任职之地的地名来称人的。

汉代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晋代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唐代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主簿,世称“贾长江”等。2、官爵指称,包括官名、封号等

官爵指称属于尊称,别人或后人使用这类称呼,是为了表示对被称呼者的尊崇和敬仰,但被称呼者本人却不可使用。

用官名相称,多用简称或加以缩减。如汉代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太傅”;班固曾任兰台史令,因称“班兰台”;蔡邕曾任左中郎将,因称“蔡中郎”;东汉马援曾任伏波将军,世称“马伏波”;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等。

用封号相称的,例如汉代投笔从戎的班超曾被封为定远侯,世称“班定远”。南朝宋代诗人谢灵运曾在晋代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唐代张说封燕国公,故称“张燕公”;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封鲁郡公,故称“颜鲁公”;宋代王安石曾封荆国公,故称“王荆公”;司马光追封温国公,故称“司马温公”。3、行第指称

所谓行第,就是某人在家族中排行的次序。

唐人行第不是按一父所生兄弟长幼排序,而按同一曾祖父的堂兄弟(或堂姐妹)出生先后而定。唐人诗文集常有以行第(排行)相互称呼的例子,如《别董大》《送元二使西安》《与元九书》《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答王十二》《问刘十九》之类。

朋友之间,称李白为李十二,称杜甫为杜二,称高适为高三十五,称韩愈为韩十八,称柳宗元为柳八,称元稹为元九,称张籍为张二十八等,这是当时通行的习惯。宋代亦沿袭这种风习,如秦七(秦观)、欧九(欧阳修)、黄九(黄庭坚)等。

按照这个比对,你应该称为什么呢?

【作者简介】谭汝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教授,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天津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天津市语言学会顾问。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西藏古代历史文化遗址盘点

全文共 1100 字

+ 加入清单

西藏是中国一片神秘的领土,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西藏的地域辽阔,资源丰富,而且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西藏文化。不仅如此,在西藏还拥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十分具有历史意义。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一些历史遗址吧。

象雄王国遗址

遗址距今约1600多年。象雄王国曾经在青藏高原显赫一时,本教就形成于此时。公元8世纪象雄被吐蕃王朝所灭。如今与着名的达果雪山、当惹雍错并存的象雄遗址存有无数断壁残垣,供人凭吊和观光。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发源地,对后来的吐蕃以至整个西藏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然而其神秘的消亡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迷。难怪今天有许多人煞费苦心仍找不到有关象雄文化遗址的蛛丝马迹,这也许正如一位作家所说“象雄是游牧民族。它不属于土地的文明”。

象雄的都城据本教传说是在被称为琼隆银城的地方,琼隆在今阿里扎达境内。扎达土林中确实有不少早期的人类洞窟遗址和岩画。在那曲尼玛县文部乡办事处不远的穷宗有大片遗址,也被称为象雄都城之所在。穷宗附近的当惹雍错是本教徒最看重的神湖,湖边今存一建于悬崖山洞中的寺庙——玉本寺,相传为本教最古老的寺庙,香火尤盛。

西藏古格王国遗址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阿里地区扎达县托林镇扎布让村西南约1公里处,是古格王国遗留下的规模最大的一处建筑群遗址,同时也是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约始建于公元10世纪前后,是吐蕃王朝第九代赞普朗达玛的重孙吉德尼玛衮在吐蕃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

卡若遗址

卡若遗址位于西藏昌都地区昌都县以南约12公里处的卡若镇卡若村,属于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距今约有4000至5000年的历史,是西藏自治区历史上首次科学发掘的古文化遗址,是考古界公认的西藏三大原始文化遗址之一(另两项为拉萨曲贡文化遗址、藏北细石文化遗址)。该遗址面积约3.8万平方米,出土文物多达3万余件,包括石器、玉器、骨器和陶器等。

曲贡文化遗址

1984年10月,西藏考古学家在拉萨北郊娘热山沟曲贡村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处4000年以前的拉萨先民村居遗址,把拉萨的文明史推到4000年之前。曲贡文化遗址分布在曲贡村和军区总医院北面的山坡下端,坡上是裸露的山崖,坡下是拉萨河谷地。这个古老的村庄东西约150米,南北约30米,总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是迄今在西藏发现的海拔最高、年代最早、面积较大、文化层堆积较厚、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多种文化并存的遗址之一。被誉为拉萨的“半坡”。

猜你可能也喜欢:

具有宗教色彩的台湾妈祖文化

河南结婚风俗知多少?

河南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

河南近代名人都有谁?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