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元宵节吃汤圆的由来用英语_元宵节灯谜的由来(热门20篇)

元宵节就是正月十五,在我们中华传统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那么元宵节吃什么呢?你知道关于元宵节的习俗还有哪些吗?下面让问学吧小编给大家介绍元宵节吃的食物,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浏览

1443

文章

1000

篇1:英语知识点:主+谓及物+宾

全文共 712 字

+ 加入清单

主+谓(及物)+宾

1.去年在学校电脑竞赛中我获得了一等奖。

2.在业余时间我喜欢听流行音乐和收集邮票。

3.几天前我和我兄弟骑自行车去看电影。

4.我们也在校园内和周围种上了许多树。

5.晚上时,我可以看电视新闻或看报纸。

6.在回家的路上他把钱给丢了。

7.昨晚大约九点的时候,我正在做作业。

8.才艺展示(TalentShow)将于6月18日在北京电视台举行。

9.下午,我将带你们转转,看一看一些名胜。

10.盼望能尽早见到你。

Key:

1.LastyearIwonfirstprizeintheschoolcomputercompetition.

2.InmysparetimeIenjoylisteningtopopularmusicandcollectingstamps.

3.TheotherdaymybrotherandIwenttothecinemabybicycle.

4.Wealsoplantedalotoftreesinandaroundtheschool.

5.IntheeveningsIcanwatchnewsonTVorreadnewspapers.

6.Helostthemoneyonhiswayhome.7.About9oclocklastnight,Iwasdoingmyhomework.

8.TalentShowwillbeheldinBeijingTelevisionStationonJuly18.

9.Intheafternoon,I’llshowyouaroundandtakeyoutosomeplacesofinterest.

10.I’mlookingforwardtomeetingyouso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英语知识点:比较状语从句

全文共 636 字

+ 加入清单

比较状语从句一般是指含有比较级的句子中由as或than引起的从句。从某种角度上说,它也是一种方式状语从句,例如:

Hemovesmoreslowlythanhissisterdoes.他行动起来比他妹妹慢。

Heworksashardashisbrother(does).他学习和他哥哥一样努力。

常见考法

对于让步和比较状语从句的考查,多以单选和完形填空的形式,从连词的意义角度让大家选择连词。

典型例题:itisverylatenow,theworkersarestillworkinginthefactory.

AAlthoughBAsCWhenDIf

解析:本题考查让步状语从句的连词的用法。根据句意“尽管现在很晚了,工人们仍然在工厂工作”,前后有转折关系,是让步状语从句。

误区提醒

用though/although,as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句中不能用but表示转折语气。例如:

不能说:Thoughhelooksweak,butheishealthy.

而要说:Thoughhelooksweak,heishealthy.

或者说:Helooksweak,butheishealthy.

典型例题:Thoughitrainedheavilyyesterday,hegottoschoolontime.

AbutB/Cand

解析:题干的意思是“尽管昨天下大雨了,他还是按时到达了学校”,前后是转折关系,有同学可能会选A,但hough/although和but不能同时使用,所以选B。

答案:B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元宵节有什么风俗 元宵习俗有哪些

全文共 477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主要有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放烟花、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祭门、祭户、逐鼠、送孩儿灯、迎紫姑、走百病等风俗。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也称“灯节”。

元宵习俗有哪些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元宵节是中国与汉字文化圈地区以及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哪些人不宜吃汤圆?汤圆哪些人要少吃?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吃起了汤圆,但是汤圆虽然好吃,却不是人人都可以吃,不能因为贪吃二不顾自己的身体健康。那么,哪些人不宜吃汤圆?汤圆哪些人要少吃?

汤圆哪些人要少吃

1、甜馅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失控,糖尿病患者忌食汤圆。

2、少儿、老年人、消化力弱者不宜多食汤圆。

3、产妇坐月子吃汤圆要少放点糖。

4、很多糖尿病人对无糖汤圆感兴趣,觉得没有糖就可以放心吃了。其实,无糖并不意味着低热量,也不意味着低血糖反应。因为汤圆中的糯米粉可使血糖升高,甚至比蜂蜜还要快,与白糖相差无几。哪怕没有加糖,吃它也一样不利于控制血糖,所以糖尿病患者要十分小心。而且,里面没有糖不等于少放油,那么多的饱和脂肪酸,甚至还有反式脂肪酸,也不利于控制血脂。

汤圆的禁忌与副作用

《本草纲目》早有记载,糯米粘滞、难化。《本草逢原》也说,糯米若做粘饼,性难运化,病人莫食。汤圆的外皮部分均以糯米粉为食材,黏性高,不易消化。对于肠胃功能不佳者、老年人、儿童,在食用汤圆的时候就应特别留意,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咽阻碍;汤圆馅种类繁多,其中油脂含量均较高,会影响慢性病患者病情;另外,甜馅常会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花生、芝麻、豆沙馅等会加重肾脏病患者病情,应特别注意;对于体重超重或高血脂症、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都不宜过量摄取含大量油脂及糖分的汤圆;对于痛风病患者,高油脂的食物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增加痛风病复发的可能。

如何健康吃汤圆

在美好的节日当中,吃两三个汤圆意思一下即可。为了控制血糖和血脂,宜用低脂高纤维的食物来配合它,比如豆类食物、蔬菜类食物、菌类和藻类食物,都是上好的选择。

另外,吃汤圆的时候,要减个炒菜,多选凉拌、清炖、清炒和蒸煮等烹调方法,尽量控制一天中的总脂肪数量。红烧肉、酥点、油炸食品之类油大的东西最好改日再吃。这样,节日美食和健康生活就可兼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汤圆怎么炸不会开裂?炸汤圆怎么不爆炸?

全文共 729 字

+ 加入清单

汤圆不仅可以煮着吃,还可以油炸,但是油炸的时候大家要注意了,炸汤圆很容易炸开。那么,汤圆怎么炸不会开裂?炸汤圆怎么才能炸脆?

汤圆怎么炸不会开裂

炸汤圆油温要比较低,用小火来炸。汤圆下油锅前扎几个小洞,这样可以防止汤圆在油锅里裂开。另外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先把汤圆煮熟,捞出沥干水,然后表面粘一层面包糠,如果没有可可以不要,最后用小火炸到表面发黄就可以了。

炸汤圆,一般使用中火,油温5成热左右就可以下锅了(油温过高汤圆失水过快就会爆开,而且容易糊。),至汤圆浮起表面微微发黄就可以了。

首先,如果是速冻的汤圆一定要解冻至室温,不然一冷一热这就容易爆开,不仅不美观还有可能伤人,至于炸脆的法子嘛,可以沾点淀粉,最后注意油多来点要让汤圆浮起来不然是炸不好的。

炸汤圆怎么才能炸脆

用冷油炸,就是炸时候要严格控制油温要用很小的火,小汤圆靠油养熟,捞起来,过几分钟,等汤圆外面凉了里面还温温的时候再放进油锅复炸,这样是绝对不会爆开的,而且因为复炸过,所以外面很酥很好吃的.

炸的时候油温不要太热,防止外面焦了,里面还不熟,慢火炸,炸的时候不断用筷子在上面扎孔,一个上面最少也要扎5、6个,这样防止扎过的眼儿被里面的馅料堵死,炸至外面金黄色就可以了,很不错。

炸之前不要用牙签扎,容易扎碎,蒸过再炸口感不如直接炸得好。

油炸汤圆的做法

原料配方:糯米面500克、白糖250克、糖桂花10克、熟猪油25克、花生油500克

制作方法

1、将白糖、糖桂花和熟猪油放入碗中,拌匀,并用力砸压成厚块,然后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

2、将切好的小块糖馅蘸水后,放入糯米中滚成直径为2~3厘米的汤圆(如不够个,可再蘸水滚动)。

3、锅内加花生油置于旺火上烧至八成熟,倒入汤圆油炸(炸时应用勺轻几下汤圆,以防崩破),待炸至汤圆浮在油面上,并呈金黄色时即可捞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孩子入门学英语好方法

全文共 1892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我们很关注怎样提高孩子英语的兴趣,并专注于在此基础上为他们寻求最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下面和小编具体了解下孩子入门学英语好方法。

孩子入门学英语好方法之单词

从初学阶段开始积累一定的词汇量,对今后英语的听说读写都有帮助!说到背单词,大家一定会问有什么好的方法呢?背词的方法因人而异,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就是要多写、多读,还要多用。很多人记住单词的读音和拼写后,就不再去管它们了,错错错!背单词的目的不单单是要会念会写,如果不能运用起来,那还不能算是完全掌握。在这里推荐大家一个方法:举一反三造句法。

首先,遇到一个生词的时候要先查字典,看看这个词有几个词性,每一词性下对应的意思是什么; 其次,查找这个单词衍生出的其它词性的单词,例如:friend(朋友)是名词,加上词缀-ly之后变为friendly(友好的;友善地),作形容词和副词; 最后,查看字典里的例句,了解这些单词是怎么用的,用在什么样的语境里,区别是什么,并尝试自己来造句。继续用friend这个单词举例,可以造句为:Tom is my friend(名词), and he is very friendly(形容词). 造句不仅能帮助我们掌握单词用法,还能加深记忆。当你可以用一个新学到的单词正确造出一个句子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掌握得八九不离十了!

如今,背单词软件非常流行,在此推荐两款背单词软件。

1)能飞背单词:能飞背单词是一款在线系统,利用浏览器即可使用,也可以面向手机、平板电脑和SNS等多个移动平台结合起来。通过使用云技术,在线背单词系统真正做到平台透明,让用户在何时何地都可以方便高效地进行背单词。

2)扇贝单词: 扇贝单词是一款教你如何背单词的应用。先进的自适应学习算法,系统能够根据使用者的程度和复习结果,帮助用户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孩子入门学英语好方法之音标和字母

既然是从零开始,那么首先要掌握的必然是26个字母和48个国际音标的发音和写法了。可别小瞧这些看似简单的小符号,如果不认真学好,将来它们必定会成为你前进路上的绊脚石。为什么别人可以拥有漂亮的发音而我不行?因为你音标没学好!很多人英语已经学到中级水平了,语法词汇都不是问题,但是发音却不标准,因此还得回过头来学音标。为了不走回头路,从一开始就学好音标和字母是非常必要的。

孩子入门学英语好方法之语法

提起英语语法,很多人觉得头大。各种时态各种从句好复杂的样子!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是由浅入深的,英语也不例外。学习语法就像造房子,首先要把基础的语法脉络理清,打好根基,之后再慢慢补充和拓展,让知识巩固起来。那么,选一套好教材是很有必要的。新概念英语就是不错的选择,从新一的基础句型对话,到新二丰富有趣的小短文,再到新三新四题材广泛的各类文章,可以让大家从量的积累达到质的飞跃。除了可以学习语法知识,这套教材也可用于口语、听力、阅读、写作的练习,当中涵盖的单词更是能帮助大家扩充词汇量。初学阶段可以选择新概念一、新概念二来学习,等基础都巩固好之后,就可以向新三、甚至是新四冲刺啦!最后想对大家说,学习英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切忌两天打渔三天晒网噢!零起点的学习者一定要在初学阶段下足功夫,只有基础打好了,才能向更高处进军!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因为自己还是一张白纸就畏缩不前。坚持不懈,积少成多,终有一天零基础的你也将变身英语达人!

孩子入门学英语好方法之听力口语

学习英语最重要的始终是运用,因此,听力和口语是非常重要的!

练听力和口语最快的方法是“复读,听写,听念”,复读就是反复听,听写就是听了写下来,听念就是听了默默跟着念一遍,然后再越念越大声,越念越清晰,越念越快速。听写是精听,要听出每一句话的意思;精听之外,还要辅之以泛听,欣赏感兴趣的节目也许是最好的泛听方式了。

电影、电视剧、电视节目等,有情节,有场景,强烈建议选用!美国之音VOA固然不错,但是纯粹的声音,要练到同样的水平,必然让你多花上10倍的时间!记住:视频比音频更符合二语习得的科学原理!在这里推荐大家使用全国目前最受欢迎的能飞英语学习软件。

基于二语习得的能飞英语学习软件是一款真正的看电影学英语软件,非常方便地为自学英语者提供了英语环境和英语听说机会。根据自学者不同的需求,有不同的学习礼包可供选择,礼包内含有高质量英语影音。加上先进的软件技术,你可以轻松做到以下事情:

1)可以便利地进行文字学习、复读、听写、配音、角色扮演。 2)可以逐段学习记录任意多的AB段,需要的时候,调出来,自动定位。 3)可以逐句学习可以对每一句进行复读、听写、配音、角色扮演。可以抽取生词和重点等进行复习和测试。 4)配音便利,无限时长可以对任意片断进行配音,保存为MP3。这样,你就可以自由地进行口语练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元宵节有关的经典灯谜

全文共 2379 字

+ 加入清单

明天就是2023兔年元宵节了,猜灯谜是元宵节的必备活动,大家准备好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元宵节有关的经典灯谜,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元宵节猜灯谜

1、谜面:雾中点点寒意到(打一节气)谜底:冬至

2、谜面:窥视六国(打二字北宋人名)谜底:秦观

3、谜面:首次摸彩中大奖(打一成语)谜底:一触即发

4、谜面:笑口常开(打二字明朝年号)谜底:永乐

5、谜面:七夕相会抛媚眼(打四字标语)谜底:节约用电

6、谜面:岁首当勤俭(打二字节日)谜底:春节

7、谜面:春日出游人不在(打一少笔字)谜底:三

8、谜面:差点就黑了(打一字)谜底:鸟

9、谜面:过目不忘(打一文学体裁)谜底:观后记

10、谜面:江头可见夫人来(打二字首都名)谜底:河内

11、谜面:奈何大人一一离去(打二字谦词)谜底:小可

12、谜面:当了情人人无奈(打二字贬称谓)谜底:小三

13、谜面:全面改革求变化(打二字《水浒传》人名)谜底:王伦

14、谜面:化装完人显俏(打一节日名)谜底:元宵

15、谜面:元宵月光窗前洒(打一字)谜底:一

16、谜面:狂数钞票闹元宵(打四字常言)谜底:有点过节

17、谜面:元宵节前人微笑(打一字)谜底:莞

18、谜面:开春雨连绵(打二字节日名)谜底:三八

19、谜面:演员打斗真叫绝(打一字)谜底:角

20、谜面:禾中长草心不忙(打一节气)谜底:芒种

21、谜面:一去无音讯(打一字)谜底:查

22、谜面:生产鞋袜不对外(打一成语)谜底:自给自足

23、谜面:百里挑一两倾心(打一字)谜底:皆

24、谜面:怡心游山阴(打二字城市)谜底:台北

25、谜面:一去就变坏(打一字)谜底:坯

26、谜面:香字少一撇,不作杳字猜(打一字)谜底:杏

27、谜面:一个公公精神好,从早到晚不睡觉,身体虽小力气大,千人推不到。(打一玩具)谜底:不倒翁

28、谜面:正数人七十,倒数十七人,不管怎么数,都是中国人。(打一字)谜底:华

29、谜面:小时叮人,长时咬人,大时吃人。(打一字)谜底:虫

30、谜面:得手怀里抱,给脚想溜掉,有火就炸响,遇水就冒泡。(打一字)谜底:包

最新元宵节相关的灯谜

1、三八多面手(打《红楼梦》人名)——巧姐

2、书签(打一字)——颊

3、春节三日守桥头(字谜)-----休

4、有红有绿不是花,有枝有叶不是树,五颜六色居水中,原是海底一动物。(打一动物)谜底:珊瑚

5、元宵(打一成语)——一朝一夕

6、脱粒机(打一成语)——吞吞吐吐

7、颜色有白又有灰,经过驯养很聪明,可以当做联络员,飞山越岭把信送。(打一动物)谜底:鸽子

8、一颗小红枣,一屋盛不了。只要一开门,枣儿往外跑打一日常用品)——油灯

9、小时四只脚,大时两只脚,老时叁只脚。(打一种动物)人

10、古代文化(打《三国演义》人名)——史迹

11、盲人摸象(打一成语)——不识大体

12、思(打一字)——十

13、元宵春灯(网络电脑词语)——节点

14、长相俊俏,爱舞爱跳,飞舞花丛,快乐逍遥。(打一动物)谜底:蝴蝶

15、汪汪流水今犹在(打一字)——谜底:琴

16、刃(打一字)——召

17、一间小药房,药品里面藏。房子涂白色,十字画中央(打一日常用品)——医药箱

18、小小东西,放在腋底。有病没病,看它肚皮(打一日常用品)——温度计

19、奈何桥上等三年。(打一经济词语)谜底:合同期期满

20、不怕火(打一字)——镇

元宵节有关的经典灯谜

1.氙氚(打一成语)。气吞山河

2.大脚皇后有喜(外地名)。马六甲

3.首尔来函(古人名)。韩信

4.咄(打一成语)。脱口而出

5.“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歌手)。汪峰

6.退席(打《论语》一句)。不在其位

7.给家捎个话(打一成语)。言而无信

8.一群黄鸡娘,生蛋进船舱。烤后一声响,个个大过娘(打一日常用品)。爆米花

9.左手五个,右手五个。拿去十个,还剩十个(打一日常用品)。手套

10.空对空导弹(打一成语)。见机行事

11.生在山崖,落在人家。凉水浇背,千刀万剐(打一日常用品)。磨刀石

12.男人站中间,妇孺站两边(三字网络用语)。女汉子

13.颠三倒四(打一字)。泪

14.风乍起,吹起一池春水(打一网络平台)。新浪微博

15.马嵬坡下泥土中(打一外国影片或游戏名)。古墓丽影

16.劳动节国庆节打一成语。一五一十

17.红娘子,上高楼。心里疼,眼泪流(打一日常用品)。蜡烛

18.彩排(国名)。以色列

19.嫦娥三号去哪了(流行歌曲)。月亮之上

20.鲛人挥泪(打一中草药名)。珍珠散

21.孤军奋战(体育比赛语)。单打

22.到了长城放声唱(打一歌曲名)。好汉歌

23.东南西北皆欲往(打一歌曲名)。走四方

24.上下一体(打一字)。卡

25.展昭玉堂化前嫌(动画片)。猫和老鼠

26.四处雨露万物生(影星)。周润发

27.站着百分高,躺着十寸长。裁衣做数学,它会帮你忙(打一日常用品)。尺

28.南方比较小(高校简称)。北大

29.飞机上唱民歌(家电)。空调

30.半导体打一字。付

31.欧洲见闻录(文学名著)。西游记

32.黯(打一成语)。有声有色

33.“明前”的香气,阁下喜欢吗?(网络流行语)。元芳,你怎样看?

34.猫狗像什么(打一成语)。如狼似虎

35.归来泪垂窗棂影(打一电视剧名)。还珠格格

36.妇女节前夕打一中草药。三七

37.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打一电影片名)。无间道

38.中间火山,四边大海。海里宝贝多,快快捞上来(打一日常用品)。火锅

39.翘翘板(打一成语)。此起彼伏

40.望江亭(打一成语)。近水楼台

41.一堆草(打一花)。梅花

42.中国见闻(打一电视剧名)。玉观音

43.非洲人爸爸跳高(打一俗语)。黑吓老子一跳

44.站直方可量身高(打一网络新词)。正能量

45.自然馈赠好礼物,中华美食展内涵(打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46.圆寂(打一成语)。坐以待毙

47.北京有个家(补品)。燕窝

48.“夫妻双双把家还”(曲艺形式)。二人转

49.炒一半熘一半烧一半(笔字)。焱

50.华而不实(打一植物名)。无花果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英语介词知识点:enter后面能否接介词into

全文共 1329 字

+ 加入清单

1.在下列情况,其后通常不接介词into:

(1)表示进入某一具体的东西时:

Thetrainenteredthetunnel.火车进入隧道。

Sheenteredtheroomwithoutknocking.她没敲门就进了房间。

Thebulletenteredhishead.子弹射入他的头部。

(2)表示进入某一组织或某一机构时:

Heenteredthearmylastyear.他去年参军了。

Thenheenteredafamousuniversity.后来他进了一所名牌大学。

(3)表示报名参加考试(比赛等)时:

Allhisfriendsenteredtheexamination(race).他所有的朋友都报名参加了考试(比赛)。

Shenotonlyenteredthecompetitionsheactuallywonit!她不但参加了竞赛——而且居然获胜了!

Althoughhehadonlyenteredthecontestforfun,hewonfirstprize.尽管他参加这次竞赛只不过是闹着玩儿而已,却赢得了头奖。

2.下列情况,enter后通常接介词into:

(1)开始(做某事)

Idarednotenterintoconversationwithhim.我未敢与他交谈。

Heenteredintobusinessattheageof25.他25岁时开始经商。

(2)(开始)讨论,研究,处理

Let’senterintothesubjectoftaxes.咱们来讨论一下税款问题。

Weneednotenterintodetails.我们不必讨论(研究、处理)细节。

(3)积极参加,参与,投入

Heenteredintoourplanswithterrificzest.他满腔热情地参加了我们的项目。

Thepartywassuccessfulbecauseeveryoneenteredintothespiritofthething.这次聚会因大家积极参与所以很成功。

(4)达成(协议),缔结(条约)

Weenteredintoasolemnbond.我们缔结了一项正式协定。

Youshouldn’tenterintocontractuntilyouhavestudieditsprovisionscarefully.你应该先仔细研究合同的条款,然后再签订。

(5)(不用于被动语态)形成某事物的一部分:

Thispossibilityneverenteredintoourcalculations.我们从未考虑过有这种可能性。

Flourhaslargelyenteredintotheirdiet.面料已成为他们的主食之一。

(6)懂得,领略,体会,理解:

Hedidn’tenterintohermood.他不体谅她的心情。

Icanenterintoyourfeelingsatthelossofyourwife.我能理解你失去妻子后的心情。

(7)表示进入某具体东西且强调深入其内时(若不强调则可不用):

Thearrowenteredintohishead.箭射进了他的头。

Weenteredintoawoodymountain.我们进入了一片山林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英语考点:主语+had+过去分词done+其他成分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主语+had+过去分词(done)+其他成分

肯定句:主语+had+过去分词

Ihadarrived.

我已经到了。

Hehadsenttheletter.

他已经寄了这封信。

否定句:主语+had+not+过去分词

However,Herfatherhadnotbroughtherbirthdaypresents.

然而,她的父亲没有给她买生日礼物。

一般疑问句:Had+主语+过去分词?

肯定回答:Yes,主语+had.

否定回答:No,主语+hadnot.

HadLisagonetocostumeball?

丽莎已经去化妆舞会了吗?

Yes,shehad.

是的,她去了。

No,shehadnt.

没有,她没去。

特殊疑问句:特殊疑问词或词组+一般疑问句(Had+主语+过去分词)?

WhyhadTheCastlebecomeamemoryofgeneration?

为什么电影城堡已经成为了一代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初中阅读理解辅导: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如何拿高分

全文共 799 字

+ 加入清单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等。很多同学在做题时常常有一种"读得懂做不对"的感觉。在近日举行的省会英语老师座谈会上,记者采访了部分老师就中考阅读理解题进行了指导。

首先,中考试题中的阅读文章题材多样(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习惯、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各个方面),体裁形式丰富(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以及新闻报道、广告、通知、操作说明、表格等),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积累,迎合中考命题趋势。

其次,阅读理解主要是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归纳概括、逻辑推理以及对材料的评估能力等。在阅读技巧上,考生要了解文章的个别词或句子、文章的某细节或情节、文章的主题、文章的背景知识、文章的结论或结局、文章内涵的寓意等。

第三,从问题设置上可以将问题总结为四种类型:

(一)直接题目:这种题目比较简单,只要通读全文,了解文中所叙述的重要事实或细节,就可以解答出来,有的甚至可以从文章的原句中直接找到答案。

(二)理解性问题:要求对文中个别难词、关键词、词组或句子做出解释。解答这类题目时需要对有关的上下文,甚至整篇文章的内容建立准确、立体的理解才能做出正确答案。

(三)推理性题目:这种题目考生往往不能直接从文中找到答案,而需要根据上下文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或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层理解后,才能找到答案。有时甚至还得考虑作者的主旨、倾向等因素加以推理,才能获得正确答案。

(四)概括性题目:要求考生在阅读和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对文章做出归纳、概括或评价。解这种题目时,不能只凭文中的只言片语而断章取义,比如涉及文章的标题、主题、结论、结局等有关问题,都需要在细读全文的基础上,结合所学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生活常识、专业知识进行逻辑思维推理判断,从而获取文章中内含的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英语学习记忆方法

全文共 1370 字

+ 加入清单

语言学习者要记忆大量的词汇,背诵英语单词、短语是每一个英语学习者面临的艰巨任务,也是令每一个英语学习者感到棘手的问题。成人如此,小学生也不例外。下面和小编具体了解下英语学习记忆方法

英语学习记忆方法:

1、读音记忆法

根据单词的读音记忆单词。它是记忆策略的首选,也是学好英语的重要途径。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能够阅读,也会用英语写作,却不会用英语与人交流,甚至在课堂上不敢张开嘴巴说,即出现所谓的“哑巴英语”现象。根据读音记忆单词,既可以避免“哑巴英语”现象,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2、联想记忆法

设法把单词的音或形或义联系起来。人的记忆能力,主要来自联想。记忆力强的人,都具有较强的联想能力。记忆以联想为基础,联想的建立为记忆提供更多的线索,线索越多,记住一个单词就越容易,提取这个单词也就越顺利。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联想法:

拼写联想,将拼写类似的单词集中在一起记忆。如:book,cook,look; bar,car,far,farm; boy,toy;bee,see,tree等。

意义联想,从词义方面联想与其有相近或相反关系的单词。如:同义词good——nice; 反义词good——bad; old——young;tall——short。

归类联想,即将同类单词集中在一起记忆。如由red联想到各种颜色:green,yellow,brown,white,purple,blue,orange,black,pink;由eye联想到身体各部分:head,face,ear,nose,arm,heel ,elbow,hand,finger,leg,foot,toe等。

形义联想,就是对单词的结构赋予一定的形象。如:eye可以认为单词中的两个e就是两只眼睛,y是一个鼻子。

音义联想,设法把单词的音和义联想起来。如:把cab想象为“汽车开吧”。

对比联想,即把读音相似或词形相似的单词进行比较记忆。如由see联想到sea,由sing联想到thin,由house联想到horse,由grass联想到glass等。

类推联想,即由一个单词联想到一个以上词组或句子。如学了put,会想到put up,进一步可以想到 put up your hands;学了play可以联想到play football,play basketball,play tabletennis,play with a dog等。

单词-复合词联想,由一个单词联想到由其组成的复合词。如由book联想到bookcase,由under联想到understand,由tooth联想到toothache、toothbrush等。

总之,联想的方法还有很多,如视觉联想,名词的单复数联想,动词的现在分词、过去分词联想,形容词的比较级联想等等,这里不再一一列举。

3、嘴、眼、耳、手并用记忆法

心理学对记忆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感觉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四个:视觉、听觉、动觉和触觉。刺激的渠道越多,大脑中建立的联系越多,记忆也就越牢固扎实。因此,读、看、听、写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如:当我们在超市看到“香肠”时,应该尝试着说出单词“sausage”;当我们学到“long”时,嘴巴里说“ long,long”,同时可以伸开双臂,用动作表示“long”;当我们听到一个单词时,可以跟读几遍,也可以边读边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初三的英语学习方法

全文共 851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知道怎么去学习初三英语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初三的英语学习方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初三英语对学生的要求:

1、初三学生要利用好每天早晨和睡前这两个有效时间段熟读单词、词组、对话和课文。狠抓词汇、短语、句型和范文的记忆。力争在有效的时间内先将机械的记忆存储起来。

2、一定要做到勤背。勤背不单是指背单词,背句型,而是指背一些有特色的课文、段落及常用语境表达以提高自己的综合语言能力。

3、理清各知识点的关系,把握各知识考点,查漏补缺。教完一个知识点要及时归纳、总结、提炼重点、难点和考点以形成知识网络,并学会对知识进行演绎和拓展。

4、根据每个单元出现的重点话题写不同题材的英语作文。写好后要与范文进行仔细比较,或请老师面批,找出不足,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5、认真完成老师每天布置的家庭作业,切不可应付。

6、认真分析月考、期中、期末等重大考试中的错误。找出原因,总结规律,加以改正,避免类似错误的再现。

7、初三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整理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学生要重视语言基本功的训练,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注意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好好把握教材,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在课外进行大量的阅读,这样就有可以在考试中在出水平。

3.“听说”和“读写”两手抓

无论中考英语如何变,只要你们提高“听说”和“读写”的实力,上中考金榜还是有大大的希望。在短短的9个月里,是有方法帮各位准考生稳步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的。第一,精心选取贴近中考的阅读题材;第二,直击考点,强化练习;第三,总结归纳,提高复习效率。最难的听说和读写都逃不过的五指山,跟一起取经决胜中考是一个有效备考战略。

初三的英语学习方法:

1.保持良好心态

“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有时比智慧更有力量。”初三的小伙伴们要有良好的作息和饮食规律,保持舒畅的心情。过来听听的课堂,接收满满的正能量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2.突破语法难题

初三的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是中考的重点。学会查漏补缺,针对性地进行中考题的练习是各位准考生的必备要诀。在的课堂上会有方法、口诀和解题技巧教你应对百变不离其中的语法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元宵节吃汤圆有哪些寓意

全文共 2334 字

+ 加入清单

汤圆是每年我们过元宵节的保留节目,不知道你喜欢什么馅的,小编钟爱花生馅的,还有红枣豆沙也凑合,最不能接受的就是黑芝麻馅儿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元宵节吃汤圆有哪些寓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节传说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立的。传说中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中,它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子的活动也输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等一同带回的贡品。而狮舞的技艺却是引自西凉的“假面戏”,也有人认为狮舞是五世纪时产生于军队,后来传入民间的。

元宵节吃汤圆有哪些寓意

“山珍海味文武百官天天都吃,吃腻了。”魏征说:“主上可用江南各州府进贡的好米,做点特殊风味的稀罕食品来款待郭将军。”

唐王听了觉得有理,便传旨给御膳房的厨师。厨师们接了“圣旨”,个个吓得浑身冷汗珠子噗哒噗哒往下掉。咋哩?害怕呀。谁也说不清那稀罕食品是啥样子?弄吧,没门儿。不弄吧,明摆着人头要落地。脑袋又不是菜园子里的韭菜,割了又会长出来,谁不害怕哩。年纪大的愁白了头发胡子,年纪轻的愁得眼窝陷得能捣蒜,个个急得吃不下,睡不着。

眼瞅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正月十五紧擦边啦,稀罕食品还没一点影子。这天晚上,厨师们关了灯熄了火,愁眉苦脸地对坐在一起,抹眼泪的抹眼泪,叹气的叹气,个个愁得揪心,急得头昏脑涨。

大伙正愁呀愁的。有个老厨师脊梁骨顶着墙,头勾搭在膝盖上睡觉了。打着“呼噜呼噜”的鼾声。有的说:“这老头临死了还睡得挺香。”有的说:“别惊动他,说不定他在睡梦里还想出个办法哩。”忽然,老厨师“哎呀”一声,“哧溜”蹦起来,高兴地说:“有门了,有门了!”大伙忙问:“咋有门啦?”老厨师说:“我正闭着眼想法子哩,忽听门吱咛开了,进来个白胡子老头,笑眯眯地问我:‘老伙计有啥难处,我帮你个忙吧。’我把唐王降旨要做稀罕食品的事给他说了,他说:好办,院里有个小红灯笼,你掂回家去吧。”

“我出门一看,天上没有星星月亮,院里黑咕隆洞,眼前呼地亮起一个小红灯笼,我赶忙去掂,那小红灯笼老是晃晃悠悠的飘动,照得地面红亮亮的,飘悠到院中间,红光下有个雪白雪白的圆蛋蛋,我拾起来一看,是个白面团团,摸着湿漉漉,闻闻香喷喷的,这是啥东西哩?我想尝尝,还没塞到嘴里,‘嗖’飞来一支宝箭,小红灯笼不见了,黑影里唐王指着我说:‘大胆!你怎敢偷我的稀罕食品!’劈了我一剑,我一下子惊醒了。”

大伙都听愣了,老厨师又接着说:“伙计们,我琢磨了一下,弄成了,大伙免个死,弄不成,唐王降罪,你们就说是我出的主意,我是黄土埋了半截子的人啦,要杀,杀我一个。”

“平日里我们做蒸大米,炒大米,唐王吃惯了,不觉稀罕,”老厨师接着说,“这回我们变个样,把大米磨成面,照着小红灯笼下的圆蛋样子做,里边包上白糖、红枣、核桃仁,唐王没吃过这东西,不就成了稀罕食品了吗!”大伙听了都乐开了,欢蹦乱跳的,正哭的抹掉了眼泪,叹气的笑咧了嘴。

天明就是正月十五啦!老厨师把活给大伙儿分派了一下,说:“干吧!”大伙磨面的磨面,砸核桃的砸核桃,洗枣的洗枣,厨房里这边隆隆响,那边啪啪响,搓的搓,滚的滚,赶天明就做好一大堆雪白雪白的圆蛋蛋。

正月十五这天,唐王请魏征、郭子仪进宫赴宴。厨师把煮好的圆蛋蛋端到桌上,唐王一看,碗里装的是一个个圆鼓溜球的东西,看着比鸡蛋小,比鸡蛋圆,从没见过,挺新鲜的。拈起一个放到嘴里一咬,里边白的白,红的红,黄的黄,甜蜜蜜香喷喷的,不觉连声赞道:别有风味,稀罕稀罕!又对郭子仪说:“郭将军,这是我请你吃的稀罕食品。”

“这叫啥名呢?”唐王边吃边问。

厨师们先是愁得揪心扒肺,后来又忙得团团转,哪顾得上取个名哩!老厨师眼睛一扑闪,心里头想:糯米面做的,个又圆,色又白,灵机一动,说:“叫白面团。”

魏征听了觉着叫“白面团”不好听,连忙替老厨师打圆场,说:“这白面团个个圆溜溜的,象征着唐王天下统一,国土完整,人民团圆,叫唐圆吧。”

唐王点点头说:“唐圆好,唐圆好。”

唐王正月十五过小年、吃“唐圆”的事,一传十、十传百,全国都知道啦,从此,就留下了正月十五过小年,吃“唐圆”的风俗。直到现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十六都有过小年吃“唐圆”的习惯。因为“唐圆”是用汤煮了吃,“唐”和“汤”字音相近,民间叫转了嘴,把“唐圆”叫成了“汤圆”。正月十五这天夜晚又叫上元节,所以汤圆又叫元宵。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划旱船

划旱船也被称为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都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就是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就好像是一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

走百病

元宵节除庆祝活动以外,还有一些其它的信仰性质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的人大多都是妇女,她们结伴而行,或者是走墙边,或者是过桥、或者是过走郊外,其目的就是为了驱病消灾。

随着历史的发展,元宵节的庆祝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踩高跷、耍狮子、扭秧歌、划旱船、打太平鼓等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元宵节观花灯的由来传说有哪些

全文共 1345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元宵节观花灯的由来传说有哪些,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为什么闹元宵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将花灯与十五的月亮相提并论;“正月圆时灯正新,满城灯火白如银。圆圆月下灯千盏,灼灼灯中月一轮。月下看灯灯富贵,灯前赏月月精神。今宵月色灯光内,尽是观灯赏月人。”描绘的则是元宵节观灯时的盛景。

时至今日,花灯依然是元宵节的主角。观灯,也还是元宵节的主要节日活动。

元宵节观花灯的由来传说有哪些

1、来自隋炀帝

有的传说,隋炀帝色迷心窍,欲娶自己的妹妹。妹妹硬扭不过,借托除非正月十五出现繁星满地的奇迹,才可成婚。隋炀帝下令京城四周百姓到十五日晚每户燃灯火,违令者斩。至十五日晚,妹妹登楼见满地都是灯火,误以为真是繁星落地,纵身投河自戕。为了纪念这位不甘凌辱的女子,民间百姓每逢正月十五都燃起了灯火。

2、来自汉武帝

有的传说,灯节源于汉武帝。当时宫女元宵正月过后想念家中父母,宫深禁严,怎么外出相会呢?足智多谋的东方朔得知后很同情,便设计成全她们,他先散布谣言,说火神君将派员火烧长安城,城里宫内一片恐慌。

后又向武帝献计,十五晚上宫廷内人员一律外出避灾,满城大街小巷,庭院屋门,都挂上红灯,好像满城大火,以骗过天上观望监视的火神。武帝允诺,宫女们元宵遂趁机与家人相会。

闹了一夜,长安城安然无恙。汉武帝还领着皇后、贵妃、宫女穿便服去观了观灯,刚到热闹异常,十分有趣,因而下令每年正月十五都要放灯。

3、来自民间

还有的传说,元宵灯会源于民间的“放哨火”等农事习惯。每年正月十五左右,春耕即将来临,各地农民忙于备耕等工作。一些地区的农民就在这天晚上到地里把枯枝杂草拢在一起,放火烧掉,以除虫害。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而在国外,元宵也以TheLanternFestival 而为人所知。各式各样的灯固然是元宵的主要特色,但在这一节日的发展史中,灯到隋朝(五八一─ —— 六一九)才出现 ,算 是晚出的节目内容之一,而要到唐以后灯才成为元宵的主要标帜。一般认为元宵以汉武帝在正月上辛祠太一而开其端 。不过祭拜太一不一定在正月而且并非年年举行。所以元宵的起源恐怕不能说在汉武帝之时。其他以元宵源自道教的上元节或佛教的燃灯法会的说法也都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支持。如下文“习 俗”一节所述,元宵大约是从三世纪开始 ,慢慢形成的一种节庆 , 在南北朝发展成一固定的节日 ,但成为后世元宵主要节日的花灯和百戏要到隋炀帝才开其端,炀帝也是一个把元宵庆典官式化的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英语考点:过去完成时定义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过去完成定义

过去完成时(ThePastPerfectTense):表示过去某一时间或动作以前已经发生或完成了的动作,对过去的某一点造成的某种影响或是结果,用来指在另一个过去行动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的事件。在英语时态中,“时“指动作发生的时间,”态“指动作的样子和状态。它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是“过去的过去”,侧重事情的结果。

Hewasproudofwhathehaddone.他因自己所作的事感到自豪。上句中的wasproud已经是过去的动作,而他所做的事情又发生在感到自豪之前,所以是“过去的过去”,要用过去完成时,即haddone。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中国元宵节的由来和风俗

全文共 3034 字

+ 加入清单

猜灯谜是元宵独特的活动,灯谜在春秋时代就有,那时叫“隐语”,到汉魏时才开始称为“谜”,南宋时有人将谜语写在灯上,在上元节让人猜灯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元宵节由来风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元宵节的诗句

1、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2、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3、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4、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5、群品欣欣增气色,太平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6、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7、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8、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9、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10、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11、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崔液《上元夜六首·其一》

12、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13、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14、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5、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中国元宵节的由来和风俗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的传说故事

一种说法来源于汉文帝

刘邦去世后,吕后执政,刘氏小皇帝只是个摆设。吕后除了没像后世的武则天当皇帝,所掌握的权势和皇帝没什么不同。而且她提拔吕家势力,屠杀贬谪刘氏势力,在朝廷中引起极大矛盾。吕后病逝后,诸吕在上将军吕禄集合,阴谋篡夺刘氏江山。齐王刘襄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在正月十五一举粉碎了诸吕叛乱阴谋,即位的汉文帝为了庆祝这一胜利,决定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家家张灯结彩,庆祝平“诸吕之乱”的元宵节。

第二种说法来源于汉武帝

汉朝时天地之间的最高神祇叫太一神,又叫泰一、泰壹氏、泰氏等,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玉皇大帝,西方的上帝,是主宰宇宙一切的天神。古代祭祀天地之中的“天”,在汉朝就指太一神。史载“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汉武帝将祭祀太一神的时间,定于正月十五,因此这个日子演变为后来的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第三种说法来源于东汉时的汉明帝

汉明帝曾派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等到“西天取经”,之比唐僧取经早了几百年。不过蔡愔并没有到达古印度,他到了西域大月氏后就遇见了印度高僧竺法兰与迦叶摩腾。这二位高僧在蔡愔的邀请下,驮着佛经和佛像到了大汉的首都洛阳,汉明帝专门赦建白马寺用于译经。据蔡愔、竺法兰与迦叶摩腾介绍,佛教有正月十五瞻仰佛舍利、点灯敬佛的习俗做法,敬佛的汉明帝下令全国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全国的士族庶民都挂灯,久而久之,元宵节挂灯的风俗就产生了。

第四种说法来源于道教

道教的鼻祖虽然是春秋时期的老子,但道教的产生却是从东汉时期张天师开始。第一位张天师名叫张道陵,他创建了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崇奉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所以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上元节是天官赐福的日子,所以燃灯庆祝,后来演变为元宵节。

元宵节发朋友圈的句子

1. 火辣辣美酒斟上,香喷喷汤圆端上,热闹闹亲人围上,乐融融家常唠上,美滋滋圆月望上,甜蜜蜜祝福送上,祝白花花钞票挣上,美晃晃日子过上。元宵快乐!

2. 女性春季养生六条计,常运动增强体质,着装要注意保暖,早睡早起不恋床,万物复苏预防病,调节饮食避上火,依照上述六条计,定有健康好身体。

3. 团圆在今宵,合家乐滔滔,欢喜看花灯,幸福当风景,元宵佳节到,祝福来环绕,万事有好运,喜庆在今朝,愿你幸福团圆元宵节,合家幸福更美好。

4. 每一天每一年每一份思念常留心间,每扇窗每个人每一次遇见都是缘,珍惜感恩让美好常伴你我身边!元宵来临之际,祝你元宵快乐!

5. 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尽人意,事业上也不可能时时顺心。关键是要有颗向上的心,以及知己好友的开导和鼓励。元宵节,放下那些不如意,用心享受团圆的惊喜!

6. 盏盏花灯报元夜,曲曲笙歌兆丰年。玉烛长调千户乐,青山绿水景色还。溢彩霓虹织锦绣,璀璨焰火红满天。盈盈皎月元夕共,声声鞭炮福寿全!元宵佳节祝你身体健康,合家团圆。

7. 快乐原本就这么简单。在不经意间忽然传来一个问候的信息,在感到烦闷的时候有人给你安慰。你快乐我也快乐,在忙碌的日子里照顾好自已!元宵节快乐!

8. 正月十五好日子,幸福团圆喜呵呵,开心快乐喜事多,财源滚滚不嫌多,身体健康好事多,吉祥如意祝福多,大吉大利运气旺,祝元宵节快乐!

9. 烟花纷飞,随着寂寥的风,欢快地舞动,晶莹的烟花,带着情谊,温暖了我的心窝,萧瑟的回忆里,因为有你,而更加美丽。祝你元宵节快乐!

10. 星月当空万烛烧,人间天上两元宵。家富人寿,月圆年丰。祝元宵节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11. 爱耍龙灯,爱舞狮子,爱吃元宵,爱过节,更爱把真挚的祝福送给你,我不是神马无聊的骚扰信息,我的出现永远给力,我是祝福微信,预祝元宵佳节快乐!

12. 元宵佳节喜来到,我心问候来报道;送碗汤圆甜你心,快乐健康好运连;为你写幅财对联,财源滚滚随你来;绽放烟花思念美,友谊长存心温暖;祝福朋友乐逍遥,幸福平安阖家欢。元宵节快乐!

13. 快乐的皮,幸福的馅,团团圆圆捏一块儿;问候的汤,祝福的火,幸幸福福煮一起;吉祥的信,温馨的讯,如意短信发给你,祝你元宵节快乐!

14. 月亮的脸最圆圆,祝福汤圆最甜甜,加上一把问候盐,牵挂盛宴最欢颜,一愿工作多赚钱,二愿生活好运连,三愿快乐最缠绵,衷心祝愿元宵快乐。

15. 太阳圆圆,月亮圆圆,地球圆圆,元宵圆圆;太阳圆,人心暖;月亮圆,人团圆;地球圆,人心齐;元宵圆,人心甜;天圆地圆人心圆,祝你元宵节快乐!

16. 停下忙忙碌碌的心,匆匆赶赴一场暖暖的团圆。等待你的是每一张快乐的笑脸,端上桌的是圆圆满满的甜。元宵节快乐,幸福定格在一瞬间!

17. 走过的路不后悔,受过的伤不流泪,一切困难都要有准备,曾经的情铭记在心,流过的汗水贵如金,节日到来问候最真心,元宵节,祝愿你快乐开心。

18. 年年闹元宵,今宵最欢笑,财神福星到,幸福常萦绕!短信祝福巧,幸福快乐每一秒!恭祝月圆汤圆缘梦圆!人圆情圆事事圆!元宵节摇出你的笑脸!

19. 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里来闹花灯。花灯里面藏谜念,开启智慧把它想。小小谜念学问大,大千世界样样有。祝你元宵节聪明赛一休,做个状元郎。

20. 经过一个艰难的决定,你懂的,这个决定让我觉得确实很艰难。你知道这么多年来,我们风雨同舟,但是我还是想说,其实我今天只想说我爱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元宵节吃汤圆有什么寓意_汤圆起源于何时

全文共 1800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将近,又到了吃汤圆的日子。但是,你知道中国人是何时才开始吃“汤圆”的吗?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元宵节吃汤圆有什么寓意_汤圆起源于何时.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故事一:传说有次元宵节,乾隆爷下江南,在村庄里迷路了,肚中又饥又渴,就向一户农家敲门寻些吃的。开门的是位老婆婆,她家里很穷,没啥食材,只有一些糯米粉和黑芝麻,就用糯米粉裹黑芝麻团成圆球,在汤里煮熟给乾隆爷吃。乾隆爷吃了大加赞赏,问这是啥好吃的呀?老婆婆看这东西在汤里团团圆圆的,就顺口说这是“汤圆”。第二年元宵节,乾隆爷在宫里想念汤圆的味道,就让御厨依样做出来。后来“汤圆”的做法从宫中流向民间,成了元宵节的一道著名小吃。这就是汤圆的起源。

按:此故事出自《古今人物通考》,但有学者怀疑这是一本伪书,所以这个关于汤圆起源的说法是不太可信的。

故事二:传说春秋晚期的楚昭王有一次经过长江,看到江里漂着很多白皮红瓤的小球球,在水面上沉沉浮浮的,捞起来尝着还挺好吃,就派人问孔子,这是啥东西呀?孔子说,这叫“浮果”,是复兴的兆头啊。楚昭王很欢喜,就命令大家,每年元宵节都用米粉裹山楂煮成“浮果”。而“浮果”就是汤圆的前身。这就是汤圆的起源。

按:这个故事不见于六经、正史的记载,估计是小说家言,不可信的。况且春秋时期还没有“元宵节”一说,精细的米粉也不普及。

故事三:传说汉武帝的时候,宫中有一个宫女,名叫“元宵”,做得一手好汤圆,于是大家就用她的名字来称呼这种食品:“元宵”。这就是汤圆的起源。

按:所谓“元宵”,元者,上元也,就是正月十五;宵者,夜也。“元宵”就是正月十五的晚上,根本不是宫女的名字。这个故事也是小说家言,不可信的。

那么,排除了上面三种传说的误导,“汤圆”到底起源于何时呢?

首先,我们要界定一下到底什么才算是“汤圆”?汤者,热水之谓也;圆者,囫囵之形也。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用水煮熟的圆形食物,才算得上是“汤圆”。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类似“汤圆”的食物,或有汤圆之形、而无汤圆之实,或有汤圆之实、而无汤圆之名。如果只论形似,“汤圆”可谓出现得非常之早,甚至可以追溯到汉代。但实际上,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汤圆。

汉唐之间,元宵节(上元节)是不吃汤圆的。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根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正月十五这天喝豆粥,吃“白粥泛糕”,丝毫没有提到有类似汤圆的存在。

唐代的时候,据《太平广记·尚食令》记载,有一种点心,名叫“焦子”,以南枣面裹馅儿搓圆,放在麻油中炸。这种“焦子”很类似汤圆,不过是用面粉而非米粉,是炸而非煮。

汤圆真正出现,要等到宋代。周密的《武林旧事》记载当时元宵节的各种吃食,有:乳糖、圆子、科斗粉、豉汤、水晶脍、韭饼及南北珍果,并皂儿糕、宜利少、澄沙团子、滴酥鲍螺、酪面、玉消膏、琥珀餳、轻餳、生熟灌藕、诸色珑缠、蜜煎、蜜裹糖、瓜萎煎、七宝姜豉、十般糖之类……

是不是只看这些菜单就很诱人?当时之繁华可见一斑。姜白石有一首诗就讲宋代元宵节盛况的: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姜夔诗中说的“市中珍品”,就是上列好吃的,其中有“圆子”,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汤圆”。除了圆子之外,还有,跟唐代的“焦子”应该也是相似的。

如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是从宋代开始的。

在宋代之前,有些食品或有汤圆之名,而无汤圆之实;或有汤圆之形,而无汤圆之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汤圆。

宋代以来,“汤圆”已有其实,但名字却很多变,或作“团子”,或作“圆子”,或作“糖圆”,或作“团员”,还有“粉果”、“浮子”、“浮圆”等名,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差不多的。

汤圆这么好吃,当然不可无诗。宋代人也写了一些咏汤圆的诗。比如女诗人朱淑真有一首《圆子》:

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

纵有风流无处说,已输汤饼试何郎。

所谓“鸡头肉”者,形容其嫩也。玄宗赞贵妃之乳为“新剥鸡头肉”。而“汤饼何郎”之说,则是钟繇发明的一个典故。钟繇喜欢《左传》,讨厌《公羊传》,称《左传》相当于“大官厨”,而《公羊》为“卖饼家”。何休作《春秋公羊传解诂》,此即所谓“汤饼何郎”。朱淑真以汤圆轻圆滑腻,非常风流,却还比不上何休为“卖饼家”的《公羊传》作注解,在比喻自己忧伤的身世。

如果觉得朱淑真这首太凄苦了,那么还有周必大的一首《元宵煮浮圆子》:

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

汤官寻归味,灶婢诧新功。

星烂乌云里,珠浮浊水中。

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关于元宵节的由来是什么

全文共 2086 字

+ 加入清单

农历的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在古代,这一天是小姐跟情人约会的节日,所以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你知道元宵节的由来吗?下面小编就告诉你元宵节的由来,一起看看吧!

海南元宵节习俗

【白沙】吃油煎元宵、耍灯、踩高跷,热闹“过大年”

元宵节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又名“灯节”,白沙县又叫“过大年”,实指正月十四到十六这三日,民间吃元宵或油煎元宵。过去,县城及乡村都要举行挂灯、耍灯等民间文艺活动。其中以耍灯为主,通夜演戏,称“天明戏”。并表演彩船、地驴、水兽、社火、龙灯、狮子等民间舞蹈,小孩子提着各种灯笼上街玩耍,到处锣鼓喧天,一派热闹景象。现在挂灯、小孩提灯玩耍者减少,多由文化部门举办灯展、猜灯谜活动,城乡一些单位表演狮子、彩龙、采莲船、踩高跷等。

【定安】元宵吃艾粑收获吉祥与幸福

“定安艾粑飘出椰香浓”,元宵吃艾粑,是定安各地的传统。艾粑是用糯米粉包馅料制作的小吃,有各种馅类,芝麻类、花生类、椰丝类等。但它并不注重馅料,而更为注重糯米皮是否蒸得柔软滑而不粘,这才是真正的功夫。剥掉外面的一层绿绿的叶子,轻轻地咬一口,粘粘的,滑滑的,甜甜的,软软的,一股清清的椰香。元宵吃艾粑象征吉祥和幸福,甜蜜和芬芳,丰收和欢乐,友好与情谊。

【陵水】“游公日”变“游灯日”

元宵游灯是是陵水县人民每年元宵佳节传统习惯。民国时期,每年农历正月的十三日至十六日是元宵节的“游公日”。在这四个晚上,各庙“公”的贤子贤孙们,肩抬用木头雕成的“公”,手执多彩多姿的灯笼,穿街串巷游行,活动一般从晚上8点左右至第二天早上才结束。建国后,游“公”活动停止。直到80年代初期又才恢复,但游“公”已被游“灯”所取代,该活动由政府组织,由各庙宇所在地基层组织进行活动,各庙宇信徒们或用卡车,或用小型汽车,用布装灯光、电器,花卉制成多姿多彩的花灯。元宵当晚,人们都从四面八方汇集到陵城镇观赏一年一度的陵水元宵灯会,场景十分壮观。

猜你喜欢:

元宵节故事

相传,远古时候玉皇大帝为了一统天下,特派灶神菩萨长驻人间了解民情,每月逢三上天回禀。有年夏历冬月二十三日,灶神菩萨向玉帝回禀道:“人间百姓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吃的是粗茶淡饭。每日辛勤劳动,从不歇息,长此下去,我担心庶民们会因过度疲劳累坏身体,不能生产,必将影响贡献。”玉帝闻奏即命群臣共商良策。太白金星奏道:“大王可命衲陀祖师下凡,给百姓们吃些药,叫他们慢慢地发起病来,自然就会休息。”玉帝准奏,使命衲陀祖师下凡照此办理。

夏历腊月初八早上,衲陀祖师就偷偷在百姓们的饭锅里丢下了疯人药,药一下锅就变成大豆、豌豆、蒜苗、豆腐和肉颗颗,百姓们吃了,果真慢慢地“疯”了起来:女的缝新衣、绣花鞋,男的杀猪、宰羊,都不想下地干活。过了腊月二十四日,疯人药性大发。人们就东家请人吃饭,西家邀客喝酒。到了腊月三十日中午,百姓们都拿出各种好吃的食物,围在桌旁,全家人大吃大喝起来。从正月初一起,男女老少不光吃好的,而且整日穿红着绿到处玩耍。有的画着花脸,敲锣打鼓四处游街;有的邀邀约约带着礼品,八方去拜年。

正月十三日,灶神菩萨上天奏道:“大王,不好了,百姓们全疯了!光吃光耍,一样活不干,这样下去,如何得了。”玉帝闻奏,十分惊诧,即命群臣再议良策。太白金星又奏:“若要治好百姓疯病,可令药王菩萨设法。”玉帝准奏,即令药王菩萨下凡治理。

正月十四日晚,药王菩萨就将百姓的夜餐变成了汤圆,里面放些芝麻、核桃、白糖等清醒剂,百姓们吃了,第二天早上疯病全好了,家家照旧男耕女织,恢复了往常的劳动。

就这样周而复始地延续下去,就形成了过年的习惯。

元宵节的由来

其一,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其二,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据了解,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英语知识点:半否定句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句型1[主语+带hardly等半否定词的谓语+(其他)]

1.Itscarcelymatters.2.IhavehardlyeverbeenoutofLondon…

3.ThedowntownsectionofNewYorkhashardly(almostnot)atreeorasinglebladeofgrassanywherealongthenarrowdustystreets.

4.Hewouldhardlyrecognizehishometownifhesawitnow.

5.Weseldomhearsuchfinesingingfromschool.6.Littleremainstobesaid.

句型2[半否定词+or/if+否定代词或否定副词+…]

1.Few,however,ifany,besidestheKinghimselfbelievedthatHermionewasguilty.

2.Isawlittleornothingofhimafteryouweregone.

3.Sheseldomornever(ifever)madeamistake.4.Mr.Morrisseldomorneverwentout.

5.Peterreadlittleornothing(littleifanything)insummervacation.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元宵节猜灯谜寓意什么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灯谜寓意是指一元复始、大地回春,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始于宋朝。在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都会猜灯谜,猜谜的人越多,代表新的一年好事越多。开始时是好事者会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由于谜语不但能启迪智慧又富有兴趣,因此在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在古代,每逢元宵节,人们总要分曹射覆,引以为笑。灯谜最早也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武林旧事·灯品》中也有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