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元宵

元宵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元宵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元宵问题。

分享

浏览

5843

文章

395

元宵改为汤圆跟袁世凯有关系吗?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传说中是有的

袁世凯登基后,觉得元宵音同“袁消”,觉得很不吉利,下令将元宵改称为“汤圆”。不过实际生活中,元宵和汤圆是略有不同的两种小吃。一般北方多吃“元宵”,南方多食“汤圆”。

汤圆最开始的时候就是叫做元宵,如今北方很多地区还保留着这个叫法,所以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根据它的原始名字来命名的。直到民国时期才开始出现汤圆的叫法。为什么会有这个差异呢?且听慢慢说来。

民国时期的袁世凯,是河南人士,年轻的时候参加过两次科举考试,但是都名落孙山了。后来被派遣到朝鲜,直到十几年后才回国。但是袁世凯非常有政治头脑,他在当时参与了清政府对于新军的训练。

后来因为向慈禧告密说光绪皇帝准备进行改革,被慈禧所信任。后来他在官场上风生水起,直到掌握了清政府的军事大权。后来袁世凯逼迫溥仪退位,成为了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还不到两年时间,袁世凯就在一片谩骂声中称帝了。

袁世凯这个人非常的迷信,因为元宵和“袁消”同音,这对袁世凯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吉利的名称,于是就在全国颁布条令,要求人们将元宵改名为“汤圆”。但是因为袁世凯在位期间只有短短的83天,尽管袁世凯当时大力推广,但是很多地区还是没有接到通知,所以一直到现在全国对于元宵的叫法都一直有两种。

但是现在元宵和汤圆的做法也确实有所差异,元宵的做法相对于汤圆来说更加繁琐,甚至个头也比汤圆普遍小一些。因此元宵和汤圆分开叫也是有原因的。再说当时袁世凯因为迷信在全国为元宵改名,没想到连一百天都没有,袁世凯就下台了,果真变成了“袁消”。

展开阅读全文

元宵手抄报

全文共 181 字

+ 加入清单

过完春节不久就是元宵了,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元宵节一直都有吃汤圆的习俗,元宵节也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非常热闹喜庆,那么元宵节手抄报怎么画呢?

步骤:

1、首先在右上角写好题目闹元宵,然后画一些装饰和分一下区域,然后再左边画房子,在右下角画一个小屋,接着在标题旁边画一串鞭炮;

2、接着我们开始勾线;

3、最后我们来给手抄报上色,这样就完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元宵的英文介绍

全文共 3530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是农历正月的第十五天,你知道元宵的英文介绍吗?今天小编特意准备了一些元宵的英文资料,希望你能喜欢。

汉族元宵节过法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代汉族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的英文介绍

The Lantern Festival (元宵节) is the last day of the 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ion. This day is for the last moment for setting off fireworks, the last excuse for eating a big feast and the last chance for family getting together before the “年” celebrations are over. (Latern Festival is also a traditional time of celebration for foreigners who live in China).

The Lantern Festival, the 15th of the first month of the lunar calendar, is the first full moon of the year. Celebrations and traditions on this day date back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Traditions for this festival: as the name indicates, hanging and looking at lanterns is the main tradition. Lanterns of various shapes and sizes are displayed on trees, or along river banks.

Parents often take their children to Lantern Fairs and sometimes lucky kids even get a mini toy lantern.

Another tradition is guessing lantern riddles. These are riddles that are hung on lanterns for people to shoot down and solve. The riddles are usually short, wise, and sometimes humorous. The answer to a riddle can be a Chinese character, a famous persons name, a place name or a proverb. This tradition has become a popular game with serious staying power even as social development changes other traditions.

Other than that,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to do today is to eat sweet dumplings. In northern China, 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are called “元宵” while in southern part they are called “汤圆”. Typical sweet dumplings are filled with black sesame sauce, sweetened bean paste, or hawthorn. Making “元宵” today is like a game or an activity, so its seldom done without a reason and a group of friends or family present to help out.

元宵节微信祝福语

1、喜庆元宵佳节,我祝你:日圆,月圆,圆圆如意。官源、财源,源源不断。人缘、福缘,缘缘于手。情愿、心愿,愿愿成真!元宵节快乐!

2、元宵节来临,送你一盏美丽的彩灯,祝愿你的生活五彩缤纷;送你一碗甜甜的汤圆,祝愿你的爱情甜蜜美满;送你一声真挚的祝福,祝愿你的日子开心快乐。

3、带上诚挚的祝福,愿你开心大本营,开心总动员,开心大风车,开心每一年,开心每一月,开心每一天,开心每一刻,开心,开心,元宵节开心。

4、海天一色庆元宵,想念时刻静悄悄,祝福缓缓起浪涛,给你问候荡最高,且把关怀挂树梢,但求幸福为你俏,元宵到,衷心祝愿你节日快乐,前途看好。

5、把一颗颗幸福圆满都送到你嘴里,要好好吃啊!

6、你不是饺子却有陷儿。你不是馄沌却也有汤。你不是糖果却也很甜。我已经迫不及待了!来吧我的汤圆!来吧我亲爱的元宵节!

7、春天已经悄悄来到我们身边,元宵佳节,春风熏陶着沉醉的夜晚,我用心叠一只纸鹤,装上我满满的祝愿,飞翔在天边,飘落你身前,祝你元宵节愉快。

8、我在这里,你在那头。我望着窗外,伴随着无尽的思念仿佛看见你忙碌的身影,月儿圆盼团圆,好想对你说:亲爱的,我下班了,麻溜煮汤圆!

9、平平淡淡如一杯清水,普普通通是一介白丁。但善良是我的品格,热情是我的天性,真诚是我的原则,祝福是我的习惯。正月十五将临,祝你及家人开心健康!鸿福无疆!

10、明月当空高高照,元宵祝福在微笑,十五汤圆别样甜,快乐常伴你身边,温馨短信给你发,此后你将大发达,正逢佳节,祝愿你心想事成,顺心如意。

11、过年好,元宵到,幸幸福福一年绕;过年好,元宵到,开开心心四季妙;过年好,元宵到,顺顺利利全家好;过年好,元宵到,团团圆圆过元宵。

12、元宵到,祝福短信到,愿你一年都不会删掉;祝福电话到,愿你四季都不会挂掉;祝福的欢语到,愿你一生都不会忘掉;祝福心意到,愿你一世都不会抹掉。

13、元宵节到了,祝你今后的日子像黑芝麻元宵般健康,像桂花元宵般香甜,像五仁元宵般丰富,像豆沙元宵般细腻延绵。吃下这碗元宵你将永远幸福!

14、元宵到,送你一个彩灯,红色代表开心,绿色代表幸福,黄色代表梦想,蓝色代表思念,橙色代表寄托,紫色代表希望,青色代表吉祥,愿绘出你四季的安康!

15、带着诚挚的祝福,祝福你元宵佳节好事如正月十五的月儿一样圆,好运如汤圆一样圆又圆,好日子如彩灯一样五彩缤纷,祝你元宵节快乐。

猜你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元宵的多种吃法

全文共 1269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是中国传统小吃之一,属于节日食俗。你知道元宵的多种吃法吗?下面小编就告诉你元宵的多种吃法,一起看看吧!

吃元宵注意事项

吃元宵防烫伤

吃元宵还要注意不能太烫,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吃,否则很可能烫伤口腔和食管的黏膜。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食物灼伤很可能引起食管癌、胃癌等相关疾病。吃元宵时,可分为小块食用,细细咀嚼有利于消化。家长在儿童哭泣和跑闹的时候,不要喂食元宵。

一旦发生意外,可用双手抱住孩子腹部,有节奏向上、向内推压,直至其排出,如果情况严重,要尽快到医院救治。由于热元宵柔软润滑,十分有口感,所以很多人喜欢吃刚出锅的热元宵,这样更容易烫伤。

因为元宵馅料较之外皮更热,一旦将元宵囫囵入口咬破时,馅料可能烫伤口腔黏膜甚至食道。有的人吃元宵时一被烫就很快把元宵咽下去,这种习惯危害更大。

元宵不宜与肉类或酸性食物同食

由于元宵的馅料多以糖及果料为主,再加上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不少的植物油或动物油,因此含有很高的热量。在吃元宵的时候可以适当吃一些维生素含量相对丰富的水果、蔬菜等来均衡营养。一些酸性食物以及肉类则不适合与元宵同吃。

元宵介绍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从种类上分,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味元宵”,意寓勤劳、长久、向上。

南方人做汤圆时,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人做“元宵”,先把馅捏成均匀的小球状,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萝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粘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的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豆。煮“元宵”也有技巧:轻轻捏。 下锅前,用手轻捏“元宵”,使其略有裂痕,这样煮出来的“元宵”,里外易熟,软滑可口。 开水下。锅内水开后,放入“元宵”,用勺背轻轻推开,让“元宵”旋转几下,就不粘锅底。 文火煮。“元宵”入锅煮至浮起后,要迅速改用文火,否则,“元宵”不断翻动,受热不均匀,外熟内硬不好吃。 点冷水。“元宵”入锅后,每开一次应点入适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开两三次后,再煮一会儿,即可捞出食用。这样煮出的“元宵”质软不硬,香甜可口。

猜你喜欢:

元宵的多种吃法

油炸元宵

如果是生元宵,可将元宵先粘上鸡蛋清,再放进锅里炸。这样炸出来的元宵有鸡蛋香味。炸时要不断翻动,以免炸得不透不匀。

提醒:油炸元宵时,有时会发生元宵在油锅里突然炸裂溅伤人的现象。如下锅前用针在元宵上扎两个小针眼,即可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另外,炸时要用小火温油,这样炸出的元宵香甜可口,皮酥里糯。

蒸元宵

将元宵摆入抹了一层油的瓷盘或金属盘里,入锅蒸熟,取出后撒上绵白糖即可。食之香糯可口,做法方便易行。蒸元宵与煮元宵,看上去好像区别不大,事实上只有亲自尝试,才知道其中的区别———煮过的软糯,蒸过的筋道。

拔丝元宵

将元宵炸好备用。用食用油滑锅底,放入白糖和适量清水,用文火熬成糖稀,当糖稀冒大泡呈黄色时,放入炸好的元宵,与糖稀搅拌,迅速出锅,趁热食用,宛如金珠缠丝,别有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元宵能炸着吃吗

全文共 98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都知道,元宵节有吃元宵的习俗。你知道元宵能炸着吃吗?下面小编就告诉你元宵能炸着吃不,一起看看吧!

煮元宵注意事项

1.轻轻捏。下锅前,用手轻捏元宵,使其略有裂痕,这样煮出来的元宵,里外易熟,软滑可口。

2.开水下。要用旺火将水烧开,然后将元宵下锅,用勺背轻轻推开,让元宵旋转几下,就不粘锅底。

3.文火煮。元宵入锅煮至浮起后,要迅速改用文火,此时若还用旺火煮,元宵不断翻滚就会破裂。若元宵不断翻动,受热不均匀,也易外熟内硬不好吃。

4.点冷水。元宵入锅后,每开一次应点入适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开两三次后,再煮一会儿,即可捞出食用。这样煮出的元宵质软不硬,香甜可口。

5.勤换汤。元宵煮过两三锅后,汤变稠,大大束缚了水分子的活动,应换水再煮。不然的话,就会熟得慢,易夹生。

煮元宵时要多放些水,水烧开后将火调小,见水面有轻微的滚动时,便可将元宵下到锅里,文火煮10分钟后,松软了即可起锅,一家人美食一顿了。

元宵能炸着吃吗

元宵和汤圆都可以炸着吃。有两个办法,一是直接放到油里炸,而且一边炸一边用勺子把元宵或汤圆敲开一道小缝防止汤圆在受热是发生爆炸。这样做缺点是里面的馅容易流出来好煳锅。还有就是先把汤圆或元宵放在笼屉上蒸一下,再炸。就是费事麻烦一点,但是不用敲缝馅跑不出来。汤圆比较完整。

元宵的食用禁忌

1.汤圆在制作中因加入不同的馅料,其营养含量也各不相同,但大多以糯米粉为皮,不宜消化,不可多食。

2.元宵是由糯米面做成的,黏性较大,不易消化,食后可导致胃痛、胃胀、反酸甚至腹泻,所以胃肠消化功能不良者忌食。

3.吃元宵可促使胃酸分泌增多,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可诱发胃出血、胃穿孔等,所以溃疡病患者忌食。

4.胃肠道正处于充血、水肿状态,病人应吃米汤、藕粉等易消化食物,吃元宵会加重胃肠道负担,急性肠胃炎患者患者患者忌食。

5.这些人消化功能减退,牙齿脱落,特别是老人吞咽反射比较迟钝,可能会因急速吞咽而引起元宵卡喉,导致呼吸困难,所以年老体弱者忌食。

猜你喜欢:

炸元宵注意事项

1、馅料要压实,不要松散,否则在滚动时容易散开。

2、里面植物油要稍微多一些,这样馅料就比较粘,不散开。

3、馅料在滚动之前必须蘸水,不要泡在水里。

4、倒入盆里时,不要挤在一起,要散开,否则挤在一起,容易把滚上的糯米粉粘调。

5、滚糯米粉的时候,要使劲均匀,动作要快,这样滚得比较均匀。

6、在元宵上炸孔孔的步骤必不可少,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炸时爆锅溅油。

展开阅读全文

元宵能蒸着吃吗

全文共 796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快要到了,当然避免不了的就是吃元宵。你知道元宵能蒸着吃吗?下面小编就告诉你元宵能蒸着吃不,一起看看吧!

元宵节饮食禁忌

过元宵节就得吃元宵,这和过中秋节吃月饼一样,寓意团团圆圆和圆圆满满。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沙、芝麻、山楂等,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元宵的外皮以糯米粉为食材。糯米含较多淀粉,黏性高,不易消化,肠胃功能不佳的人、老年人、小孩子,在食用的时候要特别留意,以免造成消化不良或吞咽阻碍。

另外,吃元宵要当心“烫口”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溃疡病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最好不要吃太甜的食物,以免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伤寒论》特别嘱咐说,当人大病初愈,或者病刚刚好的时候,应该“忌生冷黏滑”,所以病人不宜多吃元宵。

元宵的吃法

一、油炸汤圆

热油下锅,烧火要均匀,元宵下锅后轻轻翻动几遍,直至元宵全部虚胀,即可捞出撒上糖食用。如果是生“汤圆”,可将“汤圆”先粘上鸡蛋清,再放进锅里炸。这样炸出来的“汤圆”有鸡蛋香味。炸时要不断翻动,以免炸得不透不匀。

二、拔丝汤圆

先用食油抹光锅底,再放白糖和适量水用文火化成稠糊状,当冒大泡呈黄色后,将炸好的元宵入锅,与糖糊搅拌拔丝,迅速出锅,趁热食用。

三、穿衣汤圆

芝麻炒熟研末,放入稠糖糊中。把炸好的元宵放入糖糊中滚沾均匀后上盘,要逐个摆开。

四、酒醉汤圆

将特制的小元宵煮熟后盛入碗中,再将煮沸后的甜酒浇入,打入鸡蛋花更佳。席开上桌,甜酸软滑,酒香醉人。

五、酒锅汤圆

待锅内清水烧开后,将汤圆下锅,汤圆浮起时,加入白糖,连汤一起倒入已备好烧酒的酒锅内,将酒锅端于桌上,再将锅内酒点燃。

猜你喜欢:

元宵能蒸着吃吗

元宵可以蒸着吃的,下面为大家带来蒸元宵的教程。

将汤圆摆入抹了一层油的瓷盘或金属盘里,入锅蒸熟,取出后撒上绵白糖即可。食之香糯可口,做法方便易行。

不会损失太多的营养元素,一般也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且同样能达到和水煮差不多的柔软度,降低元宵不易消化带来的健康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汤圆跟元宵的区别是什么

全文共 935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以来许多人把元宵汤圆等同起来,你知道汤圆跟元宵的区别吗?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汤圆跟元宵的区别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元旦节吃汤圆原因

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汤圆营养丰富,其主要成分糯米粉就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元素。

汤圆是中国的代表小吃之一,历史十分悠久。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各地兴起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

大部分南方人家习惯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猜你喜欢:

元宵节吃汤圆和元宵注意事项

元宵或汤圆的主要成分都是糯米,属于高碳水化合物,且黏性极高不易消化。此外馅料无论甜咸,都含高热量高油脂。患有胃肠道疾病、肾病、慢性胰腺炎、消化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和儿童、体重超重者,更应少吃或不吃。

不少人除了水煮元宵或汤圆,还喜欢油炸着吃。虽然这样会格外香脆可口,但油脂和热量的比例会更高。专家建议进食元宵或汤圆时,多喝元宵或汤圆的汤水。因为糯米粉中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维生素,可保证正常的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汤圆跟元宵的区别

北方“滚”元宵

元宵在制作上要比汤圆要繁琐得多,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豆沙、黑芝麻、山楂、巧克力等,首先需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然后再过水,继续放回笸箩内滚,反复几次,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其表面是干的。

南方“包”汤圆

南方的汤圆则甜、咸、荤、素都有,其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这样制作出来的汤圆,口感要比元宵更细腻爽滑。

展开阅读全文

元宵能不能放冰箱冷冻

全文共 1084 字

+ 加入清单

全国大部分地区正月十五要吃元宵,你知道元宵可以冷冻吗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元宵的一些相关知识,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元宵和汤圆的区别

口感上不同

元宵吃口是硬的;汤圆吃口是软的

口味上不同

元宵独有口味是玫瑰、巧克力。汤圆独有口味:肉的。两者都有的是豆沙、芝麻、水果。

煮的时间不同

元宵煮的时间长,要10分钟;汤圆煮的时间短,3~5分钟就好了,浮起来了

制作工艺不同

摇元宵,工艺是”摇“:把馅心沾水,用水沾上干糯米粉,再重复N次这个过程直到它很大。包汤圆,工艺是”包“:和包饺子差不多。用的是糯米粉面团+软馅。

原料不太一样

样元宵原料:馅心硬得像麻将牌一样。外皮是干糯米粉。所以单个元宵比较重,容易吃饱。

汤圆原料:馅心是软得和包子馅差不多。外皮是糯米粉团。

分布地域不同+一些其他的不同

北方主要吃元宵。经常能看到临街上摇着卖的!南方主要是汤圆。。。没见过谁当街包汤圆的

这个不同主要是因为生产工艺+地方温度造成的。因为元宵需要快速的把粉冻上,所以需要在比较冷的地方(4度以下)做成,所以北方做元宵的多。汤圆则无此要求。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元宵放不久,会变红。汤圆在冷冻能到几个月左右。

因为现在速冻厂家多了,所以全国都能吃到汤圆,但是不是全国都能吃到元宵。

元宵不可以冷冻

购买元宵回家后应敞开包装袋或将元宵放入盛器中,存放在通风、温度较低处,存放时间最好不超过24小时。特殊情况,可放在冰箱适当冷藏,不能冷冻,储藏时间越短越好,不要超过7天。煮元宵也有技巧。待水温至80℃--90℃时,放入元宵,大火煮开后,小火焖煮,煮开后就不要盖锅盖。时间约20—30分钟即可。

正月十五吃元宵的由来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大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元,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元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展开阅读全文

元宵的有哪些好吃的食法

全文共 1304 字

+ 加入清单

正月十五全家人团团圆圆一起围坐吃元宵、汤圆,是中国春节里的传统时刻。同样白白胖胖的小团子,因地域的差异,叫法与制法却不尽相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元宵的几种吃法,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元宵介绍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从种类上分,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味元宵”,意寓勤劳、长久、向上。

南方人做汤圆时,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人做“元宵”,先把馅捏成均匀的小球状,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萝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粘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的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豆。煮“元宵”也有技巧:轻轻捏。 下锅前,用手轻捏“元宵”,使其略有裂痕,这样煮出来的“元宵”,里外易熟,软滑可口。 开水下。锅内水开后,放入“元宵”,用勺背轻轻推开,让“元宵”旋转几下,就不粘锅底。 文火煮。“元宵”入锅煮至浮起后,要迅速改用文火,否则,“元宵”不断翻动,受热不均匀,外熟内硬不好吃。 点冷水。“元宵”入锅后,每开一次应点入适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开两三次后,再煮一会儿,即可捞出食用。这样煮出的“元宵”质软不硬,香甜可口。

吃元宵注意事项

吃元宵防烫伤

吃元宵还要注意不能太烫,也不能大口大口地吃,否则很可能烫伤口腔和食管的黏膜。医学研究已经证实,食物灼伤很可能引起食管癌、胃癌等相关疾病。吃元宵时,可分为小块食用,细细咀嚼有利于消化。家长在儿童哭泣和跑闹的时候,不要喂食元宵。

一旦发生意外,可用双手抱住孩子腹部,有节奏向上、向内推压,直至其排出,如果情况严重,要尽快到医院救治。由于热元宵柔软润滑,十分有口感,所以很多人喜欢吃刚出锅的热元宵,这样更容易烫伤。

因为元宵馅料较之外皮更热,一旦将元宵囫囵入口咬破时,馅料可能烫伤口腔黏膜甚至食道。有的人吃元宵时一被烫就很快把元宵咽下去,这种习惯危害更大。

元宵不宜与肉类或酸性食物同食

由于元宵的馅料多以糖及果料为主,再加上在制作的过程中加入不少的植物油或动物油,因此含有很高的热量。在吃元宵的时候可以适当吃一些维生素含量相对丰富的水果、蔬菜等来均衡营养。一些酸性食物以及肉类则不适合与元宵同吃。

元宵的多种吃法

油炸元宵

如果是生元宵,可将元宵先粘上鸡蛋清,再放进锅里炸。这样炸出来的元宵有鸡蛋香味。炸时要不断翻动,以免炸得不透不匀。

提醒:油炸元宵时,有时会发生元宵在油锅里突然炸裂溅伤人的现象。如下锅前用针在元宵上扎两个小针眼,即可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另外,炸时要用小火温油,这样炸出的元宵香甜可口,皮酥里糯。

蒸元宵

将元宵摆入抹了一层油的瓷盘或金属盘里,入锅蒸熟,取出后撒上绵白糖即可。食之香糯可口,做法方便易行。蒸元宵与煮元宵,看上去好像区别不大,事实上只有亲自尝试,才知道其中的区别——煮过的软糯,蒸过的筋道。

拔丝元宵

将元宵炸好备用。用食用油滑锅底,放入白糖和适量清水,用文火熬成糖稀,当糖稀冒大泡呈黄色时,放入炸好的元宵,与糖稀搅拌,迅速出锅,趁热食用,宛如金珠缠丝,别有情趣。

展开阅读全文

元宵佳节为什么要猜灯谜

全文共 1279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到,快快准备好汤圆,小编要花生馅儿的还有红枣豆沙馅儿的也要。吃饱了猜灯谜赏花灯是元宵节重要的传统节目,猜对一个灯谜提走一盏花灯这样有趣的事情现在已经很少了,但是猜灯谜的形式一直流传着。那么元宵节为什么要猜灯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元宵节猜灯谜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猜灯谜的传说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有个财主,人称笑面虎。他见了衣着体面的人,就拼命巴结,见了粗衣烂衫的穷人,就吹胡子瞪眼。有个叫王少的青年,曾因衣服穿得破烂,一次去借粮时,被他赶出大门。王少回去后越想越气,于元宵之夜,扎了一顶大花灯,来到笑面虎家门前。这大花灯上题着一首诗。笑面虎上前观看,只见上面写着:头尖身细白如银,称称没有半毫分。眼睛长到屁股上,光认衣裳不认人。

笑面虎看罢,气得面红耳赤,暴跳如雷,嚷着:“好小子,胆敢来骂老爷。”便命家丁去抢花灯,王少忙挑起花灯,笑嘻嘻地说:“哎,老爷莫犯猜疑,我这四句诗是个谜,谜底就是‘针’,你想想是不是。这‘针’怎么是对你的呢?莫非是‘针’对你说的,不然你又怎么知道说的是你呢?”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好气得干瞪眼,灰溜溜走了,周围的人都乐得哈哈大笑。这事传开后,越传越远。

第二年元宵节,人们纷纷仿效,将谜语写在花灯上,供人猜射取乐。以后相沿成习,猜灯谜、打灯虎成了元宵佳节的重要活动内容。

四大猜谜方法

1、象形法

这种方法需要用到你的联想力,仔细观察汉字的结构来得出答案。如谜面“三潭印月”(打一汉字)谜底:心。

2、拟声法

仔细听谜面的发音,就能发现其中的玄机。如谜面“闻声听似太太你好吗?”(打一电影名)谜底:《泰坦尼克号》。

3、会意法

这是最基本的灯谜方法。基本80%的灯谜用的都是“会意法”。简单地说,就是读懂谜面的意思,来扣合谜底。如谜面“拒收红包”(打一中医疗法)谜底:推拿。

4、离合法

也叫“拆字法”。哪些谜面应该用“离合法”来猜呢?有个非常简单的判断方法,看看谜面上是否出现方位指示词及明确的方向指示词,如“东西南北中”、“前后左右”、“来去上下”等。如谜面“他去也,怎把心儿放?”(打一汉字)谜底:作。

为什么要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自宋代开始,每逢正月十五上元节,人们张灯结彩。为了增加节日气氛,就在灯上粘上谜语,或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猜灯。就这样灯与谜结合在一起了,至明代已相习成风。“灯谜”因此而得名。也做为专以文义为谜的一个专用名词沿用至今。初时粘谜于灯上,会有事物谜夹在其中,只是大量为文义谜而已。此后文义谜迅速发展,谜底的文字允许作音、形、义和位置的变化,遂产生了谜格。谜格产生后,灯谜与谜语的界限就更明确了。因为以文义为谜,才有产生谜格的可能。至此,灯谜就成为有体有格的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了。

猜灯谜是一项妙趣横生的游艺活动。灯谜起源于西汉的隐语,后发展成为民间谜语,又叫“打灯谜”。据记载,在南宋,猜灯谜就已经成为元宵节的一种游戏方式了。南宋周密在《武林旧事》中云:“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这“藏头隐语”,即是谜语。

展开阅读全文

吃元宵的来历

全文共 2189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但是吃元宵的由来你知道吗?

正月十五吃元宵的由来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节的主要吃食是元宵。元宵也叫“汤圆”、“圆子”。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

吃元宵的习俗源于何时何地,民间说法不一。一说春秋未楚昭王复国归途中经过长江,见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黄,内中有红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众人不知此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问孔子。孔子说:“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复兴之兆。”因为这一大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后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制此果,并用山楂做成红色的馅煮而食之。还有一种说法,元宵原来叫汤元,到了汉武帝时,宫中有个宫女叫元宵,做汤元十分拿手,从此以后,世人就以这个宫女的名字来命名。这两个传说不见史料记载,不足为信。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元宵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圆形食品,从种类上分,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味元宵”,意寓勤劳、长久、向上。

元宵的制作方法很多,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异。南方做元宵时,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馅儿捏成均匀的球,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沾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豆。

元宵的吃法亦很多,可水煮、炒、油炸、蒸等。实心的小元宵若加酒酿、白糖、桂花煮食,风味独特,宜于兹补。

元宵节除元宵这一具有代表性的节日食品外,各地还有许多其他的应节食品。

浙江浦江一带吃馒头、麦饼。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之意。

【源来如此】吃元宵的由来...

“吃元宵”的由来...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历史起源~~~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吃元宵的各地习俗

全文共 4022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迎来的就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的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被称为“上元节”。那么,元宵节各地的习俗,你都知道有哪些吗?

元宵节:闹元宵吃汤圆 各地习俗大揭秘

关于“吃”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各地习俗大揭秘

元宵节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节“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3.元宵节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4.元宵节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5.元宵节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6.元宵节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7.元宵节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8.元宵节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各地元宵大揭秘

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孕育着不同的文化和人,即使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过着同样的节日,但在汤圆的吃法上却不太一样。北有北的吃法、南有南的特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各地不同的汤圆吃法吧。海南:鸡屎藤汤圆

鸡屎藤为叶类蔓薯植物,生长在热带潮湿的灌木丛之下,能够入药,具有清热、消炎、解毒、润肺醒脑的功效,民间叫土参。这种植物又能制作风味美食。鸡屎藤汤圆是海南地区富有特色的风味小吃。

四川:“心肺”汤圆

四川彭水县的风味小吃,以糯米粉制皮,将豆腐干、冬菜切碎,用猪油炒后制馅,煮熟配上卤煮的猪心、猪肺及多种调味料而成。食用时,再调以葱花、蒜末、花椒粉、辣椒等,鲜香可口。

山东:芝麻枣泥汤圆

先将大红枣煮熟去核并捣成泥状,猪板油去膜用刀拍碎,两者加白细砂糖搓成馅心,和水磨糯米粉做成小汤圆,芝麻炒熟和白细砂糖研成细末成炒面,将煮熟的小汤圆在炒面中滚一圈即可,吃时油润绵软。

上海:酿汤圆

上海满园春酒酿汤圆选细腻糯米粉为原料,放在圆竹匾中边洒水边旋转,逐渐滚成汤圆生坯。将其投入酒酿汤锅中,加白糖、桂花煮熟。该汤圆的特点是软糯有劲,酒酿味浓,甜酸可口,清香诱人。

湖南长沙:姐妹汤圆

长沙一家餐馆的著名风味小吃,已有60多年历史,由于早年经营这款食品的是姜氏二姐妹,故此得名,其制法是以糯米、大米磨浆,取粉制皮,用枣泥、白糖、桂花做馅。其色泽雪白、晶莹光亮、小巧玲珑、香甜味美。

科普下全国各地的元宵节习俗,不只是吃元宵哦

① 北京

老北京最热闹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元宵节。一年一度的上元灯会、舞龙舞狮、老北京叫卖等老北京民俗味十足的元宵节传统节目,是老北京市民期待这个节日的一大原因。传统的老北京元宵节活动主要由花会、灯会、吃元宵3个部分组成。

② 河北省

河北较为独特的元宵节习俗有井陉的拉花,井陉拉花是一株古老艺术奇葩。赞皇县元宵节习俗——“拉碌碡”,拉禄碡是一种表现劳动生活的舞蹈,主要活动在元宵节,它以打击乐伴奏。有大鼓、大锣、铙、水镲等。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

③ 安徽省

古城凤阳县,荡秋千、挑灯笼、撂火把等民间习俗,成了元宵佳节的三大习俗。凤阳民间有“元宵节荡秋千,一年腰不疼”的说法。每逢元宵佳节,最让孩子们动心的还是“挑灯笼”。各种花灯早在几天前就纷纷“抢早”上市,造型各异的花灯将府城镇夜晚装点一新。撂火把是一种青少年集体活动。在凤阳农村,留心的孩子都会早早有意识地收集、准备着一些废旧扫帚、刷把,以备元宵节撂火把。

④ 山西省

挂花灯,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必备的一种形式。每逢元宵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的灯,从十四至十六,每晚都开。放焰火,为山西人民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文艺踩街,堪称民间文化化妆大游行。从十四到十六,连续三天各县区的都组织大大小小的各种文艺汇演到市里来。

⑤ 山东省

开展游艺活动是元宵节的重要内容。杂耍的形式各种各样,狮子舞、龙灯舞、高跷、旱船、花棍、秧歌、赶毛驴……应有尽有,内容以戏曲为主。曲阜城周围村村玩龙灯,每个村的龙灯都要到孔府中表演。孔府耍龙灯的地方在二门里大堂前,平时不得入内的孔府,这时也准许外人入内看耍龙灯。耍龙灯时,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在一旁燃放焰火。

⑥ 河南省

元宵节一般的习俗是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舞狮,但在河南的部分地区,最独特的习俗,就是在元宵之夜,家家户户都得在祖宗墓前,用竹蔑和红纸扎上灯笼,点燃其间的蜡烛任其燃尽。

⑦ 陕西省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除大闹花灯外,还流传一种“放天灯”的风俗。这种风俗由来已久,据史可查唐时已有此举。“伴灯馍”流行于陕西铜川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期间,各家各户在自己房屋里,设香案点烛焚香,鸣放鞭炮。屋内处处点灯,灯旁放着各式各样的花馍,称为“伴灯馍”。

⑧ 江苏省

元宵节泰州有5大习俗,吃元宵、闹元宵、猜灯谜、放烟火、送吉祥。送吉祥是泰州部分乡镇特有的习俗。在元宵节这天,亲戚朋友要给新婚的新娘子送桥桩、送子观音等,以祝福早生贵子。还有些地方是拉着新娘子走百子桥,同样是求子。

⑨ 浙江省

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菊花灯为最出名。上虞县少于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建德县人家有新娶媳妇的,于元宵节设酒祭床。

⑩ 江西省

万安百姓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晚饭后,全村老少就会集聚在村中祠堂或者庙宇,手持元宵歌本,对着元宵画唱歌,当地人称之为唱元宵歌(也叫唱船)。正月十五晚上除了唱船、赞船、划船等活动外,还要喝元宵酒、吃元宵羹——这是当晚的压轴戏。整个祠堂摆满桌椅,有村民用年数已久的海壶盛满自己酿造的米酒,给每位来宾倒上满满一碗,每张桌子上还盛有一大盆元宵羹供大家享用。

⑪ 湖北省

荆州元宵节当天,关帝庙都要举行大型庙会,届时,荆州人在这里玩龙灯,划采莲船,骑马射箭,吹喇叭套轿子,闹腾得红红火火。而耍龙的小伙子们都要先到关帝庙内拜拜关公,再沿古城街巷舞龙。另外,元宵节也是荆州人的“子婿日”,此日是岳父宴请子婿的日子。十堰人特重视元宵节,要举行玩灯会,比如舞龙、玩狮子、划彩莲船、舞蚌壳、踩高跷等。其中以十堰房县的“火龙”灯会最出名。

⑫ 湖南省

常德元宵节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新田县游完龙灯后,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

⑬ 四川省

四川元宵节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除了偷青是为了强身外,其馀皆为求子的习俗。开县有“对骂”的习俗。元宵节时人们搬板凳到户外去,将平日之怨气,尽皆骂出,被骂之人不得回骂。

⑭ 福建省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添丁。”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灯节中的舞龙灯,是福建元宵节中最受欢迎的节目,龙灯长数十尺,有头有尾。灯节中还有一种灯猜颇受欢迎,灯猜也叫“猜灯谜”或“出灯猜”。

⑮ 广东省

广东的元宵节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以求吉祥;新安县民有於去年生男者,皆於元宵夜庆灯。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

⑯ 云南省

云龙县于元宵节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弥勒州元宵后一日燃香于桥,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据说可以去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南通元宵特色风俗放烧火的介绍

全文共 1101 字

+ 加入清单

宵节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不尽相同,其中南通文化却有比较独特、有趣的风俗“方烧火”,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放烧火的南通元宵习俗,欢迎大家阅读。

南通其他元宵习俗的介绍:

南通旧时从正月十三开始上灯,正月十八落灯,有“十三、十四神看灯,十五、十六人看灯,十七、十八鬼看灯”之说,并有“上灯圆子落灯面”之举。城隍庙中看灯的人络绎不绝。明末清初,城中包壮行家做出的彩灯闻名远近,称为“包灯”。

这天,乡下尚有出嫁女请娘之俗。傍晚,农家有煨百虫、放烧火、爆白花之举。人们还要请坑三姑和灰堆婆婆解答疑难问题。解放后,城市元宵活动以灯会为主,在文化宫、文化馆、公园等地设灯景,供群众观赏娱乐。

元宵锣鼓:旧时民俗公约,日常敲锣视为报警,故儿童平时不得敲锣戏弄,但到春节期间则可尽兴玩耍,天黑亦无防,尤其正月灯节期间,更不受时间限制了。每到元宵节,城内东大街小关帝庙(在南通电影院附近,今已建为证券大楼),自发举行锣鼓比赛。届时不必邀请,自愿组队参加。比耐力,以坚持时间长短论输赢;比锣鼓点,是否整齐,有花头又不离谱。

小关帝庙内的大殿原有一大鼓,每年照例由城东望江楼外严家锣鼓班使用。鼓为众音之帅,由此成为赛会中之主流,如某一队不按规则乱敲,常群起而攻之。被抢锣鼓再逐出场外之事亦有发生。占俗凡届元宵夜尽情狂欢,城开不夜。所以,闹元宵可持续到深夜,匹邻亦不可干涉。昔日元宵节那一浪高一浪的锣鼓声,震撼着通城的夜空,全城充满对新—年希望的激昂的气氛,是小伢儿和大人们最快活的节日。

南通元宵特色风俗放烧火的介绍:

正月十五日,在南通农村还有极富地方特色的风俗——“放烧火”。“放烧火”俗称“照毛虫”,也称“照田财”,是希望棉花种植期间除尽害虫,盼望来年丰收之意。每逢正月十五下午,家家户户用芦苇、红草或茅草,扎成碗口粗细、长达数尺的大草把,少则一个,多则三、四个备用。待等日落黄昏时分,人们将火把点燃,手捧火把,沿着自家田岸奔跑,口中高呼:

“正月半,二月半,家家人家放烧火,噢——”;

“我家的菜盘篮大,人家的菜铜钱大,噢——”;

“人家的棉花收到一藩篮,我家的棉花收了一堆栈,噢——”。

语言诙谐风趣,比喻生动形象,虽说稍有褒己贬人之嫌,但家家户户都作如是说,因此非但不会引起邻里争执,相反,比火把亮大、比嗓音高低、比口齿伶俐、比奔跑迅速,场面热烈而又壮观。活动虽然局限于郊县农村,但城里的文人雅士、红男绿女也常为之吸引,不少人专程去南郊狼山(南通最高处),登高远眺。夜空里,大地上火光点点,如火龙游动、似流萤飞舞,加上粗犷的呐喊,此情此景煞是动人。相传,此俗与明代嘉靖年间南通百姓自发抗倭有关,每逢正、二月月半之日,人们就放“烧火”,庆祝抗倭胜利。

展开阅读全文

洪洞元宵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是我国人民普遍喜食的一种风味小吃,山西省内的元宵尤以南门洞元宵、洪洞元宵、太原的老鼠窟元宵最为知名。

洪洞元宵在宋代已享有盛名。洪洞元宵之所以出名,是因为霍泉水浇灌的糯米品质优良的缘故。据说,这种糯米曾与“沁州黄”小米共同被选为向皇帝进贡的物品。

洪洞元宵在宋代就已享有盛誉,《平阳县志》有 “平阳临近各县竞相购买”的记载,其所用糯米因为霍泉水浇灌而品质优良,曾被选为贡品。凭此质优名尊,洪洞元宵历代畅销不衰。

展开阅读全文

南吃汤圆北吃元宵 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

全文共 485 字

+ 加入清单

南吃汤圆北吃元宵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

1、地理上

从地理上来说,元宵更多的出现在北方,而汤圆更多的出现在南方。

2、制作:滚元宵、包汤圆

制作元宵的时候,一般是将固体甜馅料(通常是素的,包括各种果料)切成小块,蘸上水,然后放到盛满糯米面的笸箩里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至其沾满糯米面成为圆球。

汤圆的做法和包饺子的过程类似:先将糯米粉加水和成团,然后放置几小时“醒”透,包汤圆的时候就掐取一小团,捏成圆片,然后把馅料(可荤可素)放进去,最后揉成圆球。

3、口味不同

汤圆的馅甜、咸、荤、素都有;

元宵馅多为豆沙、芝麻、山楂等种类。元宵煮后,汤会比较浓,跟糯米面粥似的,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有“咬劲”,果香和米香浓郁。

4、吃法

汤圆煮时,汤比较清亮,皮面润滑,馅流动性好,汤圆多为煮食;

元宵煮时汤容易浑浊,但其皮面松软,可采用煮、炸、煎、蒸、烤等多种方法食用。

5、储存方法和保质期

汤圆多需经过速冻工艺,产品温度低于零下18摄氏度,需要冷冻储存,保质期一般在三个月以上,冷冻后汤圆味道变化不大。

元宵外层的干糯米粉容易吸水,冷藏后味道会变,因此元宵多为现做现卖,保质期多为三两天。

展开阅读全文

元宵的来源与故事 元宵节起源于什么

全文共 1124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起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古俗。根据资料与民俗传说记载,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但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故事一:

传说,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当皇帝,但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嗓子在喊:“元——宵!”他觉得“元宵”两字谐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

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到来前,下令禁止称“元宵”。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

故事二:

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天大雪,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

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

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

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五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

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

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

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

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

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这天叫做元宵节。

展开阅读全文

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 汤圆和元宵食谱有哪些

全文共 4227 字

+ 加入清单

汤圆元宵的区别其实一般人都会觉得很难判别,因为两者在外形、制作材料上基本相同,但是在制作工艺和两者的寓意上却也有着区别,那么喜欢吃汤圆和元宵的朋友们可以看看这里是否有你们喜欢的汤圆与元宵食谱

汤圆和元宵的区别

说到汤圆与元宵这两种食物,大家很多人都难以区别开来,其实这两种食物采用的原料都是糯米粉,同时在其中包上芝麻等各类饮料,外形上两种食物也基本相同,但是却是两种不同的两种东西,另外在制作方法上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元宵在制作上要比汤圆要繁琐得多:首先需将和好、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然后再过水,继续放回笸箩内滚,反复几次,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由于制作工艺不同,元宵比汤圆的口感要粗一些。元宵煮后,汤会比较浓,跟糯米面粥似的,表皮松软,馅料硬实有“咬劲”,果香和米香浓郁。

汤圆的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先把糯米粉加水和成团(跟做饺子时和面一样),用手揪一小团湿面,挤压成圆片形状。挑一团馅放在糯米片上,再用双手边转边收口做成汤圆。

元宵和汤圆都是糯米粉制品,中间有不同口味的馅料,因南北方气候差异,制作方式有所不同。元宵一般只用素的固体甜馅料,将馅料切成小块,蘸上水,在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使其自然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汤圆则是用很细的汤圆粉团包馅制成的(馅料有素有荤)。吃时一般都是用水煮,汤圆煮后汤比较清,元宵煮后汤比较浓,因此喝汤如同喝糯米面粥。由于工艺不同,汤圆煮时不乱汤,皮面润滑,馅流动性好;而元宵容易乱汤,但皮面松软,可油炸、拔丝、穿衣、蒸、烤等多种食用方法。汤圆是把陷裹进去,元宵是把陷放在面上滚,滚成的。

各口味汤圆元宵的制作方法

【元宵】

原料:糯米粉

做法:

1、把糯米粉揉成糯米面,然后捏好。

2、待水煮沸时,将汤圆下锅,汤圆浮上后即可捞出。【枣泥元宵】

原料:

糯米粉5000克,白糖1500克,熟面粉1250克,枣泥250克,大油500克。

做法:

1。将白糖掺上大油、枣泥和1000克熟面粉搓勾。

2。再用250克熟面粉加水打成浆糊,加入馅内揉匀,用刀拍紧,切成400克馅块备用。

3。糯米粉放入筐内,将馅块浸水,倒入糯米粉内滚动,反复6一8次即成。

4。锅内加水烧开,下入元宵,边下边用手勺将开水推转,煮至元宵浮起即可。【水磨汤圆】

原料:

压干的新鲜水磨粉1500克,澄沙馅1000克(如用鲜肉只需750克)。

做法:

1。取水磨粉250克,用适量的水揉和成粉团,拍成饼,当水煮沸时放入锅内,煮成熟芡捞出,浸入冷水。再用水磨粉1250克放人缸中,用双手搓擦,同时把从水中取出的熟芡放入碎粉粒中,揉拌成粉团,盖上湿布,待用。

2。按量揪剂(每500克20个),将剂捏成锅形,放入澄沙馅,随后将边逐渐收口,即咸汤团。

3。待水煮沸时,将汤团下锅,用勺沿锅边推转,当汤团浮出水面时,加少许冷水,再煮7一8分钟,当汤团的皮看上去是深玉色,有光泽即熟。【脂油汤圆】

原料:

糯米1500克,白糖500克,板油150克,青梅、桃仁各50克,芝麻、桂花各25克。

做法:

1。糯米用水浸泡4小时,捞出换水,磨成吊浆。

2。板油、白糖按脂油馅制法,做好后与炒熟的芝麻粉、剁碎的青梅、柱花等配料,拌合成馅。

3。用水将三分之一的吊浆煮熟,放入冷水,浸泡后,用三分之二的生吊浆与熟吊浆和成粉圆,将粉团搓成长条,按量揪剂。再把剂子捏咸小酒杯形,包馅收口,捏成汤圆。

4。待水煮沸时,将汤圆下锅,汤圆浮上后即可捞出。艺麻汤圆

【原料】

适量的糯米、大米,适量的白糖、麻酱、挑仁(压碎)、芝麻、化猪油。

【制作过程】

1.将糯米与大米混合(5000克糯米可加1000克大米),水浸1一2天,用磨磨细,放入布袋内,悬空吊浆,制成面粉。2.将白糖、麻酱、桃仁、芝麻、化猪油和面粉混合拌匀,制成小方块馅料待用。3.将面粉加入适量凉水揉和,取一小块捏扁,放入切好的馅料封口揉圆。4.将水烧开后放入汤圆,煮时火不宜过旺。汤圆浮上水面,稍过一会儿捞出即可。核桃酪汤圆

【原料】

干核桃仁150克,江米50克,江米面150克,麻仁100克,小枣50克,面粉、桂花少许。

【制作过程】

1.将白糖放入碗内,加桂花、麻仁、面粉少许,再加开水少许拌匀,放在案上,用刀拍成1.5分厚片,改切1.5分见方的丁,即咸汤元馅。2.将江米面放入簸箕里。汤元馅放在漏勺里,用凉水浸过,倒入簸箕内,用双手摇动,使汤元馅沾满江米面,连续三次,即成汤元。下入锅内煮10分钟左右,漂起即熟。3.核桃仁用开水冲两次,剥去外皮剁碎,小枣洗净,用凉水浸泡12小时。4.把江米、桃仁、小枣肉放人碗中,加清水4两拌匀,用小磨磨一遍,成为细浆。5.净勺放开水一斤半,下入白糖,上火见开,撇去浮沫,迅速将桃仁浆下入,搅匀咸粥状,至熟,盛于碗内,将煮熟汤元捞入即成。拔丝小汤圆

【原料】

糯米粉300克,绵白糖300克,猪板油25克,青红丝、桂花、瓜子、芝麻少许,糖稀50克,熟面50克,花生油750克(实耗100克)。

【制作过程】

1.将青红丝切碎与猪油、白糖150克、桂花、熟面、糖稀、瓜仁等配料和成水晶馅。2.将和好的馅砸成三毫米厚的片,切成三毫米见方的丁,沾水放人糯米粉用簸箕摇晃,反复三次即成生汤圆。3.在炒勺中倒入花油,烧至六七成熟时,下入汤圆并用筷子拨开,漂浮后用漏勺捞起,用小勺拍开口。4.将炒勺置火上,注入少许清水,下入白搪150克,炒至金黄色时下入汤圆,离火颠勺,撒入青红丝、芝麻等即成。枣泥元宵

【原料】

糯米粉5000克,白糖1500克,熟面粉1250克,枣泥250克,大油500克。

【制作过程】

1.将白糖掺上大油、枣泥和1000克熟面粉搓勾。2.再用250克熟面粉加水打成浆糊,加入馅内揉匀,用刀拍紧,切成400克馅块备用。3.糯米粉放入筐内,将馅块浸水,倒入糯米粉内滚动,反复6一8次即成。4.锅内加水烧开,下入元宵,边下边用手勺将开水推转,煮至元宵浮起即可。赖汤圆

【原料】

糯米1000克,大米250克,白糖300克,猪油150克,面粉50克,芝麻30克。

【制作过程】

1.将磨好的米浆装入细布袋内压干水分即成汤圆粉子。将汤圆粉子用手搓揉至软硬适度不粘手。2.每500克白糖配100一125克面粉。用白糖加熟芝麻和面粉,用筛子筛匀,加化猪油,用手搓匀,再用擀面杖擀成饼状,用刀切成方块,大小随意。3.用手取粉子一块,在手中搓圆后,在案板上压平,再把馅放在粉子当中,包严即成。4.煮汤圆时,须不使锅内开水翻滚,免得将汤圆煮烂。待汤圆浮出水面,再翻滚一、二次,用手按时有弹性即可捞出。山药紫汤圆

【原料】

紫山药.....30g、树薯粉.....30g、白糖......适量

【制作过程】

1.山药去皮,切厚片蒸熟,然后压成泥和树薯粉混合后揉成团。

2.将山药团搓成长条,再分切成小块,揉成圆球。

3.锅中加适量水煮沸,放入山药汤圆煮至浮起,最后依个人喜好加糖调味即可紫米四喜汤圆

【原料】紫糯米粉300克、肥瘦火腿、芝麻、花生仁、莲蓉各100克、白糖300克,熟猪油60克

【制作过程】

1.火腿蒸熟,切成碎丁。芝麻、花生仁分别焙香,分别褂成碎未。

2.将火腿丁及猪油(20克)、白糖(100克)充分拌匀,制成10个馅心。将花生未与猪油(20克)、白糖(100克)拌匀,作成10个馅心。芝麻未与猪油(20克)、白糖(100克)拌匀,制成10个馅心。莲蓉分成10份。

3.紫米粉加水充分拌匀,揉好成团,下剂40个,逐个搓圆按扁。分别将4种馅心逐个包入紫米面团中,封口,搓圆。用4口锅把4种陷心的汤圆分别煮熟,用10个小碗,每一种馅心的汤圆各放1个入碗上桌。酒心汤圆

汤圆馅有咸的、甜的,有荤的、素的,还有菌类的;皮子一般都是白的。笔者将红白两种糯米面团合在一起做皮子,并在馅中加入了红葡萄酒。成品如晚霞的云彩般美,软糯酸甜中又有葡萄酒的醇香。

原料:水磨糯米粉250g,白糖100g,葡萄干50g,熟松仁25g,红葡萄酒50g,番茄酱25g,香菜叶适量。

制法:1.将80g糯米粉用滚开水冲成稠糊状,然后分成两份,1份加糯米粉与少量水和成白色面团;另1份加糯米粉与番茄酱和成红色面团,盖湿布放20分钟。2.葡萄干、松仁放入粉碎机打碎,倒入碗内,加入白糖、红葡萄酒搅拌均匀,即成馅。3.用白色糯米面团包入红色糯米面团,擀成长方形片,顺长卷成卷,切成小剂,用手按扁,放馅包成汤圆生坯。4.锅加清水烧沸,倒入汤圆,用中火煮至汤圆浮起且熟时,盛入汤盆,用香菜叶稍加点缀即成。三鲜汤圆

此汤圆是借鉴传统名菜“清汤鱼丸”与传统汤圆制作而成。成品光滑软糯,鲜香味美,因馅中加入了马蹄,食时又带有清脆的感觉。其营养搭配合理,也是与菜点嫁接的一个范例。

原料:汤圆粉300g,净虾仁100g,鸡脯肉50g,水发鲍鱼50g,鸡蛋清50g,猪肥膘肉25g,马蹄50g,菜心3棵,水发香菇1个,精盐、鸡精、料酒、胡椒粉、鸡汁、葱姜水、白糖、香油、清汤各适量。

制法:1.汤圆粉放盆内,加入鸡蛋清、水和成糯米面团。2.菜心飞水;鲍鱼、马蹄分别切成小粒;虾仁、鸡脯肉、猪肥膘肉放入粉碎机搅打成茸,倒入盆内,加入精盐、葱姜水、鸡精、胡椒粉搅至上劲,加入鲍鱼、马蹄粒搅拌均匀,即成馅。3.将糯米面团搓成条,切成小剂,压扁放馅包成汤圆生坯。4.锅加水烧沸,放入汤圆用中火煮熟,捞出放入清水中;锅加清汤烧沸后,倒入汤圆,放入鸡精、精盐、味精、鸡汁、白糖调味,氽至汤圆浮起,盛入汤盆,放菜心、香菇点缀,淋香油即成。酸菜汤圆:

油炸汤圆并不少见,但一般所用馅心要么是黑、白芝麻的,要么是莲茸的,豆沙的或鲜肉馅的。今笔者另辟蹊径,用川菜中的“烂肉泡菜”做馅,使成品既有汤圆的特色,又有川菜的风味。成品咸鲜酸辣,开胃爽口,令人百吃不厌。

原料:糯米粉300g,猪肉末50g,泡酸菜150g,鸡蛋2个,小葱、干辣椒节、花椒、精盐、料酒、鸡精、香油、干淀粉、精炼油各适量。

制法:1.糯米粉100g加开水搅匀,凉后揉匀,剩下的糯米粉加水和成面团,然后将两块糯米面团放在一起揉匀。2.泡酸菜、小葱分别切碎,鸡蛋磕碗内搅打均匀。3.锅加油烧至五成热,投入干辣椒节、花椒炒香出味后捞出,下入猪肉末煵至酥香,烹料酒,放入精盐、味精、鸡精,然后放入泡酸菜炒匀,淋香油,放葱末搅匀,盛入碗内晾凉。

4.将糯米面团切成小剂,压扁放入馅包成汤圆,沾一层干淀粉,挂鸡蛋液,放入五成热的油中,炸至色泽金黄且熟时捞出沥油,装入盘中,稍加点缀即成。

展开阅读全文

稻香村元宵怎么煮?稻香村元宵怎么煮才熟?

全文共 749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元宵节都少不了吃元宵,预示着一家团团圆圆。吃元宵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很多品牌都有元宵食品。那么,稻香村元宵怎么煮?稻香村元宵怎么煮才熟?

稻香村元宵怎么煮

1、在下锅前,应用净手微捏元宵,使其外皮上略有裂痕,这样下锅煮透后的元宵里外皆熟,不会夹生,且软滑可口。

2、开水下待水烧开后,把元宵慢慢放入锅内,同时应随即用勺将其轻轻推开,朝同一方向略作搅动,使其旋转几圈,不粘锅。

3、慢火煮旺火煮上片刻,待元宵浮起后,迅速改用小火慢煮,否则会使元宵在锅内不断翻滚,煮出的元宵外熟里生不好吃。

4、加冷水在煮元宵的过程中,每烧开一次锅应同时点入适量的冷水,使锅内的元宵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开锅两三次后,再煮上一会儿,便可出锅食用。

煮元宵的技巧

1、轻轻捏。下锅前,用手轻捏元宵,使其略有裂痕,这样煮出来的元宵,里外易熟,软滑可口。

2、开水下。要用旺火将水烧开,然后将元宵下锅,用勺背轻轻推开,让元宵旋转几下,这样就不会粘锅底。

3、文火煮。元宵入锅煮至浮起后,要迅速改用文火,此时若还用旺火煮,元宵不断翻滚就会破裂。若元宵不断翻动,受热不均匀,也易外熟内硬不好吃。

4、点冷水。元宵入锅后,每开一次应点入适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开两三次后,再煮一会儿,即可捞出食用。这样煮出的元宵质软不硬,香甜可口。

5、勤换汤。如果需要大量地煮元宵,元宵煮过两三锅后,汤变稠,大大束缚了水分子的活动,应换水再煮。不然的话,就会熟得慢,易夹生。

6、点些椰子酱。煮元宵的时候如果加入一些椰子酱,那么元宵与元宵之间就不会粘连。

元宵的其它做法

另外,除了煮元宵外,有人还喜欢把吃不完的元宵油炸了吃。虽然油炸的元宵比较香脆,但油炸会使本身油脂含量就不低的元宵油脂比例更高,而且能量增加,成为更不健康的食品。因此,油炸元宵从营养角度来讲是不可取的,不要为了口感而牺牲了健康。

展开阅读全文

元宵用凉水煮还是热水?煮元宵应该是冷水下锅还是热水?

全文共 1292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也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不然煮出来的元宵很容易破皮露馅。很多人在煮的时候不知道是冷水下锅还是热水。那么,元宵用凉水煮还是热水?煮元宵应该是冷水下锅还是热水?

元宵用凉水煮还是热水

元宵要热水下锅。

1、先把水烧开,然后放下冰冻的汤圆然后改小火,不要让水沸腾起来为宜。

2、如因见水沸腾起来了适当的加点凉水下去,轻轻的推动汤圆不要用力搅动,用力搅动汤圆就会破的,煮到汤圆浮在水面上就可以吃了。

3、冰冻汤圆从冰箱取出后不会很快融化,如果汤圆上有冰层,建议先适当化一下,否则煮出来的汤圆口感不好。

4、最好用不锈钢锅具,先接适当的水放在火上加热,等到水将沸的时候把汤圆顺锅边慢慢滑下,然后用汤匙顺着锅边慢慢搅拌,不要推到汤圆,因为可能会把汤圆推破,推到汤圆确认没有沉底的时候盖上锅盖,等待汤圆煮沸,等到锅里的水沸腾以后,汤圆会慢慢飘起来,等到汤圆差不多都飘起的时候再用汤匙轻推几下,等到汤圆涨到原来的一半时,就可以关火了,冰冻汤圆就煮好了,如果喜欢口味偏甜的话,也可以用江米甜酒来煮那样口感更好,煮的过程是一样的,不过水就要少一点,因为还要加入江米甜酒嘛。

元宵怎么煮好吃

轻轻捏在下锅前,应用净手微捏元宵,使其外皮上略有裂痕,这样下锅煮透后的元宵里外皆熟,不会夹生,且软滑可口。

开水下待水烧开后,把元宵慢慢放入锅内,同时应随即用勺将其轻轻推开,朝同一方向略作搅动,使其旋转几圈,不粘锅。

慢火煮旺火煮上片刻,待元宵浮起后,迅速改用小火慢煮,否则会使元宵在锅内不断翻滚,煮出的元宵外熟里生不好吃。

点冷水在煮元宵的过程中,每烧开一次锅应同时点入适量的冷水,使锅内的元宵保持似滚非滚的状态。开锅两三次后,再煮上一会儿,便可出锅食用。

勤换水锅内的沸水连续煮过两三次元宵后,即应及时换水。因为这时锅内的元宵汤已变得稠腻,如果再继续使用下去,不但元宵熟得慢,而且容易夹生。

及时煮生元宵的糯米粉中含水量较多,若将元宵做好后久放,会出现变质现象,生元宵受冻后再煮,还常会煮破皮子,影响外观。

快出锅已经煮熟的元宵若一时吃不完,应及时出锅,并将其置于洁净的冷开水中,待冷却后捞出装入盘中。

元宵的做法大全

油炸“元宵”如果是生“元宵”,可将“元宵”先粘上鸡蛋清,再放进锅里炸。这样炸出来的“元宵”有鸡蛋香味。炸时要不断翻动,以免炸得不透不匀。油炸“元宵”时,有时会发生“元宵”在油锅里突然炸裂溅伤人的现象。如在“元宵”下锅前用针在“元宵”上扎两个小针眼,即可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另外,炸时要用小火温油,这样炸出的“元宵”香甜可口,皮酥里糯。

拔丝“元宵”将“元宵”炸好备用。用食油滑锅底,放入白糖和适量清水,用文火熬成糖稀,当糖稀冒大泡呈黄色时,放入炸好的“元宵”,与糖稀搅拌,迅速出锅,趁热食用,宛如金珠缠丝,别有情趣。

穿衣“元宵”将芝麻炒酥研末,放入熬稠糖糊的锅中,再倒入炸好的“元宵”,滚粘均匀,出锅上盘,逐个摆开,互不粘连,冷食、热食皆宜。

蒸“元宵”将“元宵”摆入抹了一层油的恣盘或金属盘里,入锅蒸熟,取出后撒上绵白糖即可。食之香糯可口,做法方便易行。

烤“元宵”将“元宵”摆入抹有底油的金属盘内,连盘放进烤箱,烤至色呈金黄、熟透,取出装盘,以绵白糖佐食,口味清香甘甜。

展开阅读全文

炸元宵用不用解冻?炸元宵需要解冻吗?

全文共 519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是北方地区的一种叫法,南方也叫汤圆。元宵大家一般是煮着吃,但是很多人吃腻了煮元宵的做法,也会炸着吃。那么,炸元宵用不用解冻?炸元宵需要解冻吗?

炸元宵用不用解冻

不用解冻,但必须在汤圆上多扎些小孔。油三成热时,汤圆入锅,小火慢炸至汤圆浮起,外表呈金黄色时捞起即可。这样做的汤圆不容易“崩”,而且熟的快。

炸元宵的做法

材料:速冻汤圆一袋、白芝麻、食用油各适量;

步骤:

1、把速冻汤圆放室温下自然解冻待用,如果是新鲜汤圆可以直接进入下一步。

2、汤圆解冻完成后滚上一层白芝麻,然后用牙签在汤圆上扎3~4个小眼,小眼的深度以刚刚到达馅的位置比较好,大约1cm左右的样子吧。照这样扎好小眼以后,再入锅油炸的时候既不会漏馅,也不会爆掉,是油炸汤圆成功的关键之一。

3、油锅倒足量油大火开烧,烧至三四成油温时将汤圆下锅,改用小火慢慢炸到金黄色出锅控油,装盘即可。

速冻元宵需要解冻吗

买回来的速冻汤圆,不用解冻,直接炸就可以了。首先是在油锅中放进去一些油,油要稍微的多一些,当有微微有一点热的时候,就要把汤圆放进去,用小火慢慢的炸汤圆,等到汤圆的表面成了金黄色就可以捞出来了。在炸汤圆以前可以先在汤圆上用竹签扎一些小孔,因为这样炸汤圆不会让速冻的汤圆炸开,导致油溅的到处都是,而且熟的比较的快,比较的省力气。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