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地球悬浮在空中精彩20篇

北冰洋,洋名Arctic源于希腊语,意即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1650年,德国地理学家B.瓦伦纽斯首先把它划成独立的海洋,称大北洋;1845年伦敦地理学会命名为北冰洋。改为北冰洋一则是因为它在四大洋中位置最北,再则是因为该地区气候严寒,洋面上常年覆有冰层,所以人们称它为北冰洋。

浏览

2376

文章

1000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上面的万物都间接或直接从太阳获取能量。食物链的源头是植物,而植物的能量就是来自太阳。那么除此之外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还有哪些呢?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对地理环境

①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均离不开太阳.

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体运动、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太阳辐射是地质作用中外力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各种外力作用共同改变着地表形态

④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的规律,形成了自然带分布上的规律之一: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对生产、生活

①作为工业生产主要能源的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②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③水能发电站利用的水能多由太阳能转化而来;人类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生物能也是太阳能转化来的.

④大棚农业是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的光热资源而发展起来的。

不利影响

过多的紫外线会杀伤地球生物,磁暴,皮肤癌,对飞船和在飞船外工作的宇航员有很大影响。

虽然太阳辐射对于我们地球影响非常大,它既包括很多好处,又包括很多弊端,因此,它对地球的影响往往是双面性的。关于太阳辐射对人体有害吗的辐射污染小知识还在持续更新,请您一定锁定我们的相关栏目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万片镜子搜寻“第二地球”

全文共 1070 字

+ 加入清单

据英国《观察家报》24日报道,欧洲天文学家已经开始研究一项庞大的太空计划,试图在未来数十年内建造出一个由10000片太空镜子组成的庞大天文望远镜系统,这个超级天文望远镜系统将可以清晰地观测到太阳系外数百光年处的类地行星的全貌!

据报道,今年初,欧洲宇航局曾向欧洲科学家———不仅是天文学家,还包括生物学家、化学家、植物学家等提出询问,问他们想要欧洲宇航局在太空探索中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据悉,搜寻可能孕育外星生命的“第二地球”这一目标赢得了最广泛的支持。据报道,一个称做“宇宙视觉”的太空计划已经启动,几架太空望远镜将结合起来,一起寻找和观测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

不过,欧洲科学家们最雄心勃勃的计划却是建立一个超级太空望远镜系统———“外星地球影像师”计划(EEI)。这是一个由10000片运行在地球轨道上的镜子组成的天文望远镜系统,它强大到可以清晰地观测到太阳系外数百光年处的类地行星的全貌,包括山川海洋、森林植被!虽然这种超级太空望远镜不太可能在数十年的时间内建造成功,不过初步的光学测试已经开始起步进行。

在将来实施“外星地球影像师”计划前,欧洲宇航局将先实施另外几项富有创意的天外行星观测计划。

计划一:“大地女神计划”,它涉及到用一个天文望远镜观测并建立一个贯穿银河系的包含10亿颗恒星在内的特别精确的三维星图,还将通过行星对各自“太阳系”恒星的影响来发现那些肉眼看不见的天外行星。“大地女神”天文望远镜将于2011年发射升空,它将至少可以发现数千颗太阳系外行星的存在。

计划二:“达尔文计划”。一个更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达尔文计划”将于2015年实行,到时将有8艘太空望远镜舰队发射升空,它们将在靠近太阳系的星系中寻找类地行星的存在。

计划三:“超级大地女神计划”。“达尔文计划”完成后,另一项太空任务———“超级大地女神计划”将会研究更远太空中的恒星系统,寻找300光年到400光年距离内的类地行星。据悉,美国NASA也计划于2018年发射“陆地行星发现者”。

如果这些太空计划果然成功地发现了一个富有希望的类地行星,它上面有类似地球的大气层,那么“外星地球影像师”计划或另一个相似的太空计划将随后合乎逻辑地启动。“外星地球影像师”计划将使用由10000片太空镜子组成的庞大天文望远镜观测系统,每一架镜子的直径都达3米。它们将共同组成一个有效光圈(孔径)达100公里的“太空照相机”———这架“太空照相机”也许还没有精确到能够拍摄“第二地球”上的外星人在浴缸中洗澡,但它却足以清楚地观测到“第二地球”的大致外貌,包括山川海洋、森林植被!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太阳光亮减弱地球温度下降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太阳光亮减弱地球温度下降

地球吸收阳光的量的多少是决定地球温度最重要的因素。地球的温度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阳光量减少持续多长时间。举个例子来说,大约每隔 11 年出现的太阳黑子活动使到达地球的阳光量增加或减少约 0.1%,并没有对地球的温度产生多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地表、海洋和大气的温度需要很长时间才会因此而发生变化。

如果到达地球的阳光量的变化长时间持续下去,肯定会使地球的温度下降。温度的下降将会使地球及大气发生变化,比如地球表面较冷地区的降雪量会略有增加,降雪后的增加又会使更多的阳光反射回太空,从而将使地表的温度更加下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地球一小时的时间及由来

全文共 1099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为响应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所提出的一项倡议。那么你对地球一小时了解吗?知道地球一小时的时间由来吗?下面是小编来告诉你。

地球一小时节日目的

“地球一小时”的目标是让个人、家庭和企业尽可能多的参与进来,关闭灯光和其他电器一个小时(除了交通等必要的灯光,例如:电脑显示屏、电视机等),其最主要目标的不是节电的问题,而是如何遏制气候变暖。

“地球一小时”旨在让全球社会民众了解到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威胁,并让他们意识到个人及企业的一个小小动作将会给他们所居住的环境带来怎样深刻的影响——小小改变就可能成就巨大影响。

同时,“地球一小时”活动也为出席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各国领导人提供一个全球性的环境变革,希望各国首脑达成一个新的全球气候变化协议,取代《京都议定书》。

地球一小时时间

地球一小时在3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六。

20:30-21:30期间熄灯。

地球一小时的由来

“地球一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呼吁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2016年地球)20:30-21:30期间熄灯一小时,以此来激发人们对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这是一项全球性的活动,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07年首次在悉尼倡导之后,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大家都来参加这个活动。

“地球一小时”活动首次于2007年3月31日在澳大利亚的悉尼展开,一下子吸引了超过220万悉尼家庭和企业参加;随后,该活动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席卷全球。在2008年,WWF(中国)对外联络处透露,全球已经有超过80个国家、大约1000座城市加入活动。

2013年,包括悉尼歌剧院、帝国大厦、东京塔、迪拜塔、白金汉宫在内的各国标志性建筑也在当地时间晚八点半熄灯一小时。其中包括巴勒斯坦、法属圭亚那、加拉帕戈斯群岛、卢旺达、圣赫勒那岛、苏里南、突尼斯等首次参与“地球一小时”的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北京鸟巢、水立方、世贸天阶等标志性建筑同时熄灯,同一时段,从上海东方明珠到武汉黄鹤楼,从台北101到香港天际100观景台,中国各地多个标志性建筑均熄灯一小时,全国共有127个城市加入“地球一小时”活动。

地球一小时

地球一小时(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倡议,希望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公众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于二氧化碳排放的态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世界造成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地球上最热最密的物质可能已在实验室内诞生

全文共 1280 字

+ 加入清单

最近美国BNL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在他们的一个学术报告会上(2003年6月18日)宣布,在该实验室的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进行的最新实验结果表明,在金原子核与金原子核对撞中已创造了不寻常的高温高密度条件,非常接近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生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曾存在于大爆炸后的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内。纽约时报6月19日也以“科学家们报告从未见过的最热最密的物质”为题,对这一研究结果做了报导。

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心(CERN)的研究人员在2002年2月曾宣布在CERN的加速器上生成了一种新物质,这种物质具有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特征。但这一结论并未得到科学界的公认。

RHIC的研究人员的实验是利用含有79个质子和118个中子的金原子核与仅含有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氘核发生对撞,同时还进行金原子核与金原子核的对撞。理论预计,当金原子核与金原子核相撞时,将产生如早期宇宙那样高温高密度的环境,温度可达太阳表面温度的3亿倍。核中的质子和中子将熔合在一起,通常情况下禁锢在质子和中子中的夸克和胶子会逸出,形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而金原子核与氘核相撞时,氘核有如子弹穿过金核,产生的热量和压缩都不很高,不足以形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在上述两种碰撞过程中,一对快速运动的夸克可从中子或质子中飞出。两个夸克各产生一束粒子喷注,向相反方向分飞,即“夸克喷注”。科学家们在金-氘碰撞中观测到了向相反方向分飞的两束夸克喷注,而在金-金对头碰撞中,只观察到一束夸克喷注。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如果一对夸克产生在碰撞区域的表面附近,向外飞的夸克能够逃逸出碰撞区域,而向内飞的夸克的能量被碰撞产生的高温高密度区域吸收,实验上只能观察到一束夸克喷注,这种现象称为“夸克淬灭”。理论预言在高密度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中就会发生夸克淬灭现象。

BNL实验室主管高能物理与核物理的副主任Thomas Kirk说:“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兴奋的结果,它清楚的表明,我们是在通向重要的科学发现的正确道路上,但至于是否产生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这个问题尚无定论。”同时美国能源部科学办公室主任Raymond L.Orbach教授也认为:“RHIC的这些结果极为重要,他们研究的是科学上的一个基本问题,即在时间的起点处,宇宙是什么样的?而基本问题的解决都最终使社会受益,或是直接受益于所了解的知识,或是受益于为获得这些知识而开发出来的技术。”

物理学家们正在准备新的实验来证实是否生成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这需要对更多的标志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生成的信号进行探测。如果得到证实,从科学研究上讲,工作也只是刚刚开始。通过对等离子体中的夸克和胶子进行研究,人们将能更多地了解把夸克囚禁在质子和中子中的强相互作用力的性质,从而可解开夸克囚禁之谜。当几年后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LICE重离子实验开始后,CERN将再次加入寻找与研究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竞赛。ALICE的碰撞能量要比RHIC的能量高约30倍,人们将在RHIC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向新的高峰前进。我国科学家参加了RHIC上两个大型国际合作项目,同时也是ALICE国际合作项目成员。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地球的年龄 地球年龄是多少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地球年龄最佳估计值为45.5亿年,约为46亿年。地球年龄是地球从原始的太阳星云中积聚形成一个行星到现在的时间。通常所说的地球年龄是指它的天文年龄,地球的天文年龄是指地球开始形成的时间,这个时间同地球起源的假说有密切关系。

地球的天文年龄指地球开始形成的时间,而地球的地质年龄是指地球上地质作用开始之后的时间。从原始地球形成经过早期演化到具有分层结构的地球,估计要经过几亿年,所以地球的地质年龄小于它的天文年龄。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岩石的年龄是43.74亿年,地球的地质年龄一定比这个数值大。地质年龄是地质学研究的课题,通常所说的地球年龄是指它的天文年龄。

计量地球所经历的时间,必须找到一种速率恒定而又量程极大的尺度。20世纪60年代末,科学家测定取自月球表面的岩石标本,发现月球的年龄在44至46亿年之间。于是,根据目前最流行的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太阳系的天体是在差不多时间内凝结而成的观点,便可以认为地球是在46亿年前形成的。这是依靠间接证据推测出来的。事实上,至今人们还没有在地球自身上发现确凿的档案,来证明地球活了46亿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6:红地球粉底液多少钱 红地球粉底液是哪个国家的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粉底液是最近特别火的一款粉底液,这款粉底液是来自澳洲的品牌,目前在国内其实是比较小众的,但口碑非常不错,下面来了解下红地球粉底液的价格吧。

红地球粉底液多少钱

红地球粉底液的价格只要138一瓶,一瓶有30g的容量。

红地球粉底液挤出来之后是那种非常水润的精华质地,推开时的水润感很明显,粉质超级细腻,完全不像是平价粉底液的质感,里面还添加了很多的植物精华,能调节皮肤的水油,是比较适合大多数肤质的一款粉底液,尤其是干皮,是非常适合的一款粉底液哦。

红地球粉底液是哪个国家

红地球彩妆是澳洲的一个比较小众的护肤品牌,产品大多数都是使用比较天然的材料制作的,色彩也是非常丰富的,能够选择的款式比较多,是比较受欢迎的一个品牌。但是这个粉底液是在日本生产的哦,所以算是日本进口,但是品牌是澳洲的。

红地球粉底液怎么样

先说说质地,现在秋冬太干的粉底液我这基本上就直接淘汰了,红地球这个粉底液非常润,虽然是粉底液但是挤出来质感和粉霜几乎是一模一样,非常奶油的感觉,很好推开,贼润!!上脸也是非常有光泽的自然奶油肌,完全不卡粉,和本身皮肤融合的非常好,不会假面,遮瑕力度中等,小痘痘和泛红可以遮掉,出来的效果就像是你天生皮肤就这么好!

还有一个我很爱它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是养肤粉底液,含有人参、灵芝、东当归等这些天然草本成分,有一定的镇定舒缓、提亮肤色的作用;对敏感肌痘痘肌没有负担,像我最近皮肤挺敏感的,用这个粉底液完全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大家用的时候记得做好妆前的打底和定妆,可以改善底妆暗沉的问题,我自己做好这两步之后的底妆经过六个小时,除了鼻翼部分有点脱妆之外,其它部分底妆都还挺完整的,也没有暗沉!而且我觉得整个妆效反而更奶油更好看了一些!

红地球粉底液的用法

1.将脸部清洁后进行护肤,护肤后隔离妆前之后上粉底液。

2.将粉底液用指尖点在额头、鼻尖、两边脸颊、下巴,由里向外涂抹。

3.用指腹一边打圈一边轻拍,再对整体脸部进行轻拍,也可以用美妆蛋或者粉底刷来上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卫星返回地球之路

全文共 2047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卫星的不同用途,有的卫星在轨道上飞行一段时间后,需要返回地球,如照像侦察卫星、生物实验卫星等,它们在太空中观察到照片、数据、实验结果等,只有返回地球才能便于作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但是,要把送上太空的卫星再返回地球上来,又谈何容易!因此,返回技术是人类征服太空的一项重要本领,它在空间应用技术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迄今,只有美国、前苏联和中国掌握了这种技术,这些国家的航天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相继解决了太空飞行的这一难题。

50  年代未,美、苏突破卫星发射技术后,就开始探索卫星返回技术。1960

年  8 月美国“发现者”号卫星的返回舱从轨道上返回地面,首次回收成功。同年同月,前苏联发射载有两只小狗的“伴侣 5”号生物卫星,在绕地球飞行 18 圈后返回地球。卫星返回技术逐步成熟。这些返回式卫星的种类虽然不多,但在空间活动中却占有较大比重和重要地位,而且对于后来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卫星返回过程,大体上经历四个阶段:第一、卫星脱离运行轨道,进行制动飞行,要求制动火箭准确点火,使返回舱保持规定状态;第二、卫星在大气层外自由下降,在 100 公里左右的高度开始进入大气层,精确控制下降起始点的位置、高度、速度和方向;第三、卫星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急剧减速,同空气剧烈摩擦产生极高的热量,返回舱表面的最高温度可升高到摄氏 1 千度以上,因此要避免由于产生高温而烧毁;第四、卫星返回舱下降到 15 公里以下高度,用降落伞减速,在海上或陆地安全降落。这个包含了四个阶段的全过程表明,卫星要安全返回地面,星上必须装有测控系统、姿态控制系统、制动发动机、回收系统和返回防热系统。

美国和前苏联首先解决了卫星返回地面的技术难题。美国从 1959 年 2 月发射“发现者”号系列实验型侦察卫星,经过 12 次连续试验回收失败之后,才于 1960 年 8 月首次回收到“发现者”卫星的返回舱。前苏联于 1960 年 5 月发射“伴侣 4”号卫星,由于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发生故障而回收失败,同

年 8 月发射载有两只小狗的“伴侣 5”号卫星回收获得成功。

中国在卫星返回技术领域已经进入世界先进行列。1975 年 11 月 26 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卫星于 29 日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至今 17 年,中国连续成功发射和回收 13 颗卫星,全部按照预定计划在中国腹地预定地区安全着陆,取得了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在世界航天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中国研制返回式卫星始于 1966 年,经过近 10 年奋战,1975 年研制成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轨道上运行 3 天,取得了预定的遥感试验资料。由于设计上的原因,卫星在再入大气层的过程中,返回舱的裙部、部分电缆和仪器被烧坏,落点偏差较大,但它毕竟回到了大地的怀抱,回收成功。一年之后, 1976 年 12 月 7 日,中国第二颗返回式卫星升空,当绕地球飞行到第 47 圈时,地面遥控站发出姿态调整指令,返回舱和仪器舱顺利解锁分离,制动火箭点火,返回舱按预定轨道踏上返回地面的旅途。再入大气层后,控制器依次发出弹射引导罩、减速伞分离、打开主伞等信号,最后在四川境内预定落区回收。

那一天,一个卫星返回舱自天而降,落在山坡上一块菜地里。人们发现后惊奇不已,蜂扔而至,竞相围观这个天外来客。然后一架直升飞机紧跟而来,回收区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将完好无损的返回舱安全运走。

中国返回式卫星的总设计师王希季说:“中国返回式卫星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果没有这个把握,谁也不敢采取陆上回收的办法,因为卫星在脱离轨道时的再入速度和再入角度失之毫厘,就会差之千里,稍有控制不当,卫星就可能掉进别国领土。”中国科技人员在设计时提出了严格的可靠性指标,要求元器件的失效率控制在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甚至百万分之一的水平,因为一颗螺钉或一根导线的失效,都会使整颗卫星毁于一旦。星上设备必须保证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

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综合测试时,发生控制卫星姿态的水平陀螺仪精度突然下降,但在短时间又立即复原。参试人员按照“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精神,不放过这个疑点,不留下任何隐患,细心检查,测出是一根导线松动,与陀螺外环上的一个配重块相撞,从而迅速采取措施,排除了这个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隐忧。此外,星上降落伞技术是卫星回收的关键之一,因为卫星降到离地面 10 至 20 公里的低空时,速度在每秒

200    米左右,相当于普通民航飞机的飞行速度,卫星若按这样的速度撞击地面,势必摔得粉身碎骨。科研人员花了 4 年时间,分别在不同环境下进行了

50  多次高空、中空、低空开伞降落实验,经过不断改进,掌握了降落伞规律,大大提高了卫星的安全可靠性,达到了返回舱落地完好无损的理想状态。

卫星回收,技术复杂,困难很多,而中国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就充分表明,中国科技人员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完全能够攀登航天技术的高峰。

5、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地球上暴风最多的地方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暴风最多的地方是位于台湾海峡中的澎湖列岛,一年中有138天刮8级大风。这是由于海峡像一个风口,岛屿上很平坦,海上空气流动的阻力小,风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了。由于岛上常年刮大风,使土地变得贫瘠,连树木也稀少了。

南极洲的风暴更多、更盛行,被称为“暴风王国”。几十年前,澳大利亚探险家毛孙到南极洲东部地区考察,曾经描述过那里的情景:“这是一个可怖的、空虚的、狂暴的、惊心动魄的地方……无情的风暴咆哮着、撕裂着、冻结着。刺人的雪使人睁不开眼,喘不过气来……我们来到暴风的王国,这是一个该死的地方。”毛孙到达的地方只是沿海地区,而南极洲阿德尔地区的德尼森角是一个巨大谷地的谷口,才是名副其实的“风都城”。一年中有340天刮风暴,全年平均风速19.4米每秒,相当于长年刮8级风。

1912年5月,测得平均风速相当于每天刮10级风。5月15日的日平均风速相当于刮了一整天得12级(风速33米每秒)以上的大风。1951年2月22日,在“风都”又测得日平均风速45米每秒,阵风达92.6米每秒。

风速最大的世界记录是1958年4月12日在美国东部1916米高的华盛顿山上测得的,极端最大风速为103米每秒(时速371千米)。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古老岩石勾画地球起源

全文共 451 字

+ 加入清单

2002年12月,加拿大一个科学家小组宣布,他们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境内发现了一块有38.25亿年历史的岩石。这是科学家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科学家称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地球起源

来自加拿大魁北克大学、魁北克自然资源部和西蒙·弗雷瑟大学的科研人员共同完成了这一研究。该小组发表新闻公报说,他们研究的岩石样品取自魁北克省北部地区的火山沉积岩。对岩石的年龄测量主要采用放射性元素蜕变计算法。放射性元素在蜕变时,速度很稳定,不受外界条件影响。在一定时间内,一定量的放射性元素分裂多少、生成多少新物质都是固定的。因此,科学家可以根据岩石中现在铀和铅的含量算出岩石的年龄。

此前,科学界已知的最古老岩石位于丹麦格陵兰岛的伊苏阿地区,测量年龄为38亿年。

科学家说,对地球岩石的研究有助于推算地球年龄以及研究地球早期的演变过程。由于地壳由岩石组成,测出岩石年龄就可获得地壳年龄。但地壳年龄并不等于地球的实际年龄,因为在地壳形成前,地球还要经过一段表面处于熔融状态的时期。目前,科学家们估算的地球年龄约为46亿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指南针与地球磁场的关系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指南针又称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的磁针,磁针在天然地磁场的作用下可以自由转动并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物理上指示方向的指南针的发明有三类部件,分别是司南、罗盘和磁针,均属于中国的发明。据《古矿录》记载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磁山一带。指南针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磁石磁性认识的结果。它的发明对人类的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发展,起了无可估量的作用。

指南针与地球磁场的关系

地球本身是个大磁体,是有磁性的,在地球周围的空间分布着磁场。地球磁场近似于一个位于地球中心的磁偶极子的磁场。它的磁南极(S)大致指向地理北极附近,磁北极(N)大致指向地理南极附近。磁铁除了会吸铁外,还具有指极的特性,也就是它会固定指向地球的南北极两个大磁场,指南针就是运用这个原理制成的。由于指南针在地球的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指南针的N级就会指向地球的南极,也就是南方。地表各处地磁场的方向和强度都因地而异。地磁强度由赤道向两极呈现由低到高的态势,即低纬度地区磁场低,高纬度地区磁场高。

今天小编就指南针与地球磁场的关系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地球周围有多少太空垃圾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太空后,数十年来人类在太空大量弃置的卫星、火箭碎片等充满了地球周边的太空。美国太空总署及美国国防部目前从地面监测到的约1亿件各类型太空垃圾,其中大于10公分,即如一个垒球般大小的已有约2万7千件,1公分以上的多达50万件。这些垃圾以惊人速度在近地轨道飞行,时速高达2万8,000公里,约90分钟即可围绕地球一圈。

这些太空垃圾的体积有大有小,小至极小的金属碎片,大至被废弃的卫星,一颗卫星的燃料箱,已差不多有一架小型汽车一般大。由于这些碎片多聚集在距地球2000公里内的近地轨道,若与卫星、火箭等发生碰撞,将使飞行器零件与系统发生毁损与爆炸,除了造成太空危机外,也可能危及地球上的安全。太空垃圾若与运作中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或国际空间站相撞,会危及到设备甚至宇航员的生命,据计算一块直径为10厘米的太空垃圾就可以将航天器完全摧毁,数毫米大小的太空垃圾就有可能使它们无法继续工作。

由于现时通讯发达,地球近地轨道的太空流量已相当高,增加了人造卫星和太空站被撞击的风险。2009年,一架已废弃的俄罗斯军方卫星撞击一个美国商用通讯卫星,引致卫星电话短暂中断。

今天小编对地球周围有多少太空垃圾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如果还想了解更多的天文灾害知识还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地球环境保护知识

全文共 1172 字

+ 加入清单

随着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人们可持续发展观念逐渐加强,人们关于加强地球环境保护投资力度的意识也在日益强化。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地球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地球环境保护知识

1、节约水资源

洗澡尽量不盆浴,而是淋浴。擦洗法液或沐浴露时要关水龙头,不然会把水浪费掉的。洗完后立刻关掉水龙头。家中备几个污水桶,将各种洗涤用水积攒起来用于冲洗厕所。

2、节约燃气也很重要。怎样才能节约呢?

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先将做饭的准备工作(淘米洗菜等)做好,炒菜时,开始下锅时火要大些,火焰要覆盖锅底;菜熟时就应及时调小火焰;盛菜时将或减到最小,直到第二道菜下锅再将火焰调大。这样既节约燃气,又能减少空烧造成的油烟污染。

3、拒绝这些“白色垃圾”。

尽量不用一次性餐盒、筷子、塑料袋,上街购物自备布袋或筐子,养成不用餐巾纸而用小手帕的习惯。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垃圾量,减轻垃圾处置的压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减少塑料制品的生产,节省大量的原料和电力、水资源。

这个工作比较难,因为已经用了几年一次性纸杯、餐具,要再转过来,不但需要我们作大量宣传、认真执行,在外出时,可自己带上饭盒、茶杯、水壶等用具,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

4、珍惜纸张就是珍惜森林。

废纸是我们生活中,浪费最严重的资源。平时使用后的纸张,报纸,书刊,建议都进行分类,用过一面的纸可以翻过来做草稿纸、便条纸,或自制成笔记本使用;过期的挂历可以包书皮。

在打印机旁备一个废纸储存箱,可以重复利用的打印纸一定重复利用,不能再利用的各种废纸一定要交给专业人员,按照可回收的价值,进行处理。

5、淘米水切勿随意倒掉,可用来浇花、洗脸或洗碗,肥力、去污力温和,又不污染水质。喝不了的面条汤、水饺汤也有一定的去油污作用,可用来洗刷碗筷。可减少洗洁精对水质的污染。

6、慎用清洁剂,减少水污染,拒绝含磷洗涤剂,只用无磷洗涤剂。若时间允许、体力允许,尽量手洗衣服,既节电又节水。

7、买车要买小排量的环保型汽车,外出时若行李不太重,在有公汽可乘的路段尽量不开车,若路途不太远应提倡骑自行车或步行。

8、家中所有电器及办公室的电器使用完要随手关掉电源,不要让电器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 空调温度设定在24~28℃之间,买冰箱应买省电型的,看电视音量要适中。

9、多用可重复使用的耐用品

比如说,用可重复使用的容器装冰箱里的食物,而尽量不用一次性的塑料保鲜膜;使用可换芯的圆珠笔,不用一次性的圆珠笔;出外游玩时自带水壶,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旅游或出差时,自带牙刷等卫生用具,不使用旅馆每日更换的牙具等。

10、废电池的处理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电池的地方愈来愈多。从电视机、VCD的遥控器,到学生们的随身听,处处都要用电池。随之而来,就发生了电池的处置问题,建议把大家平时丢弃的废电池一个个收集起来,最后送到有关工厂处置。

看过“地球环境保护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菊石证明地球曾经历过大规模物种灭绝

全文共 645 字

+ 加入清单

法国和德国的两位科学家说,他们研究了远古时代的鹦鹉螺化石(又称菊石),发现鹦鹉螺种类在二叠纪末期突然大规模减少,这再次表明二叠纪末期地球生物发生过大规模灭绝

人们已经通过化石发现,地球上曾经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其中在距今约2.5亿年前的二叠纪与三叠纪交界期发生的大灭绝是最严重的一次,使超过90%的物种消失。有关鹦鹉螺化石的新研究,为这次大灭绝的存在提供了新证据。

据新一期法国《科学与未来》杂志报道,鹦鹉螺是一种带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其贝壳花纹呈螺旋状。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科学家维利埃以及德国洪堡大学科学家迪特尔·昆研究了大约2000种鹦鹉螺化石,它们的年代分别属于距今约3亿年的石灰纪、二叠纪以及距今约2.5亿年前的三叠纪。

科学家说,鹦鹉螺贝壳化石上的花纹间接表明了贝壳里面的躯体形态,由此可以根据年代分析出它们演化的趋势。正常状况下,一些生物物种会有选择性地缓慢消失,同时有一些新的物种产生。研究发现,在二叠纪末期以前,鹦鹉螺种类的消失是有选择性的、逐渐发生的。而在二叠纪末,却出现不符合逻辑的突然性大规模种类消失现象。科学家认为,这些不说话的鹦鹉螺化石实际上说出了数亿年前发生的事实,它可以成为古生物界关于二叠纪末物种大灭绝理论的有力证据。

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使海洋中95%以上的物种消失,形成了地质历史上最严重的“生物危机”。科学家正在探讨这次生物绝灭的原因,它们可能包括世界范围内的造山运动、海平面升降、海洋盐分减少、超新星爆发、宇宙射线大量增加、陨石撞击、流行病和气候剧变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分析地球人

全文共 2843 字

+ 加入清单

外星人冷静地考察地球

每天可能都有各式各样外星人驾驶的飞碟在地球上空盘旋、飞翔,旧的飞碟飞走了,新的飞碟又来了。这种情况到底已经持续了多久,谁也说不清楚。近 50 年来,由于航空和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观察到的飞碟才明显增多起来。

许多事实告诉我们,操纵驾驶飞碟的外星人有着不同的体态,显然是来自不同的星球。但是,他们却有着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对地球和各种情况进行全面观测和考察。我们自己认为,在整个太阳系的各个星球中,地球的自然条件最好,具有各种生物生存的最佳环境,因此,无论飞碟的主人来自太阳系或太阳系以外的更远星体,他们都会对地球产生极大的兴趣,都必须要对地球进行长期的、系统的观测和考察。

1957 年前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创了人类航空航天发展的新纪元。自此以后,人类发射了许许多多的卫星、各式各样的载人宇宙飞船和一个又一个的宇宙探测器。20 多年前的人们就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可是,时至今日,载人的或不载人的宇宙探测器仍继续探测着包括月球在内太阳系内的其他星体。外星人对地球的探测大概也是如此。他们总想知道地球的更多的情况,所以他们总是冷静地一次又一次地对地球进行观测和探索。

人类的航空航天事业不断发展,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各种类型的飞机在天空飞翔,也常有载人的宇宙飞船在太空漫游,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多了人类在天空与飞碟遭遇的机会。事实上也是如此。不少的飞机驾驶员和宇宙飞船的宇航员都在空中遭遇过飞碟,尽管外星人在科学技术上远远超过我们,但他们并没有恃强凌弱,有时即使故意跟踪一会儿,也总是主动离去,并未对我们的飞机或飞船造成任何伤害。由此可见,绝大多数飞碟的外星人都在忠实地执行着观测和考察的使命,他们不想也不会干预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他们观测、考察地球,对地球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像我们观测、考察月球、火星、金星一样。

对地球之外的别的星球,我们不是也一样表现出极为浓厚的兴趣吗?外星人的飞碟在地球周围翱翔,就像我们的宇宙飞船在月球、火星周围

翱翔一样,都是正常的科学考察行为,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如果我们哪一天真能与外星人沟通,能彼此合作,说不定对我们的发展和进步还能起到巨大的作用呢!当然,到目前为止,这还是一厢情愿的幻想。我们不能把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寄托在“上帝”的恩赐上,我们只有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争取人类更大的更快的进步和发展,去创造更加灿烂的美好的未来。

外星人考察的目的

外星人要对地球进行深入的了解,显然仅在空中观测、考察是不行的,他们必然要亲临地球作大量的实地考察,就像我们亲自登上月球作实地考察一样。

在大量的地球人与外星人的近距离接触案例中,人们总是发现外星人似乎在采集各种各样的标本。他们或者挖掘石块,把若干“铁管”一类的东西插进土中,然后拔出来,带走土壤的样品;或者拔一两株草,摘走一串葡萄;或者带走一桶汽油,搬走一袋化肥;或者带走一只小动物,有时也杀死牛羊,带走他们的血、肉和一部分器官  总之,地球上的矿物、植物、动物和一切人类制品,他们都极感兴趣,都在他们搜集之列。

有的人对此很不理解,认为这些都极为普通,何必花这么大的力气来采集这一点也不稀罕的东西呢?不错,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说一点也稀奇,但对考察地球的外星人来说,这就不是稀不稀罕的问题,说不定还会被视作无价之宝呢!地球人费了多大的财力和物力,好不容易才登上了月球,但宇船员们从月球上带回的是什么呢?不就是一点点少得可怜的月球的岩石和土壤样品么?我们现在不是把这一点点月球的岩石和土看的比黄金还贵重千倍吗?如果当初的宇航员能在月球上发现一棵草或一只小甲虫,他们肯定会把它们当成价值连城的珍宝带回地球,也肯定会在地球上引起巨大的轰动。

两厢对比,我们就可以明白外星人来地球采集标本的巨大意义了。

外星人所处的星球,不管是在太阳系内还是在太阳系外,当然,都少不了岩石和泥土,但是,其组成成分肯定是具有差异的,其自然环境与地球更是不会相同的。因此,地球上极为普通的植物、动物和人类制品,在他们那儿或者根本没有,或者差异极大,自然就会使外星人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则,从科学角度说,也只有从这些东西入手,外星人才可能真正了解地球。

大量的案例证明,飞碟在地球降落之后,外星人总是尽量避开地球人,不干扰地球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他们总是尽可能地选择偏僻之处,静静地、秘密地采集着各种标本。这证明他们拜访地球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地球、研究地球。

外星人不是入侵者;他们极象严谨的科学工作者。

外星人的反应

外星人驾驶的飞碟虽然往往降落在偏僻少人的地方,但仍无法完全避开与人类遭遇。由于地球人过份接近飞碟,或者对地球人的行为不理解,他们会短时间内使地球人瘫痪,或者将地球人摔出老远,但并不对人构成伤害。

在本瓦朗索尔案中,那位法国农场主莫里斯发现飞碟后全力奔向飞碟,在距飞碟仅五六米远时,一个矮小的外星人拿出一根管子对准莫里斯,他立即如瘫痪一样,动弹不得了。外星人驾着飞碟飞走以后,莫里斯慢慢又恢复了知觉。显然,莫里斯太接近飞碟,如果与飞碟直接接触,谁也不知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外星人使莫里斯暂时失去知觉,不啻是对莫里斯的一种安全保护。

1954 年 11 月 28 日凌晨 2 时许,委内瑞拉的大货车司机古斯塔夫·冈萨雷斯及其助手霍赛·庞斯驾驶一辆卡车,从首都加拉加斯驶往佩坦市。驶离首都不远,他们与一飞碟中走出的矮外星人遭遇,冈萨雷斯一把抓住外星人,结果反被外星人摔出 5 米多远,然后乘坐飞碟腾空而去。显然,外星人的这一举动是出于自卫性质的保护性反应。

1968 年 7 月 25 日,一个椭圆形的扁平飞碟降落在阿根廷的奥拉瓦里亚机场,接着从飞碟中走出了 3 个外星人。步兵团的 4 名士兵闻讯急忙赶赴现场,并要外星人立即投降。外星人不置可否,士兵们立即向外星人开火,但子弹对他们毫无作用。1 个外星人拿出一发光的球体,向士兵们射来一道光束,士兵们全部瘫痪在地,等士兵们神智恢复时,外星人早已乘飞碟远去了。在士兵们开火的紧急情况下,外星人出自自我保护,仅仅是使他们短时间瘫痪,并没有以牙还牙,其道德水准显然比地球人高尚。

1980 年 6 月 14 日凌晨 1 时左右,乌拉圭一名叫胡安·弗罗彻的铁匠被一阵响声惊起,他开灯后发现自家门前站着两个高大的青年,两人都穿着紧身的铝灰色连衣裤,黑发短而卷曲,脸和手呈白色,双眉正中有一道垂直的红色“疤痕”。当时其中一个人要推门而入,弗罗彻竭力阻挡,当外星人从门缝中伸进一只手时,弗罗彻不由得松了手,对方也马上走开了。后来,铁匠手上发现了 42 个点状伤痕,但很快就痊愈了。外星人没有想到铁匠会抓住他不放,出自自我保护意识,他发出了人们不可理解的能量,轻微地灼伤了铁匠的手,但他并没有进一步加害铁匠。可见,他对地球人类还是充满善意的。

大量的这类案例表明,外星人暂时使地球人失去知觉,或是为了保护地球人免受伤害,或是自身的保护性反应,外星人并不想伤害地球人,他们并不对地球人构成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探索者

全文共 8624 字

+ 加入清单

2004年2月20日,对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员陈均远、云南大学的教授侯先光和西北大学的教授舒德干来说是一个终身难忘的日子: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接过国家领导人颁发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获奖证书,经历了近二十年的研究和探索,这份荣誉随着他们承担的“澄江动物群与寒武纪大爆发”项目走进了亿万电视观众的心中。

获奖后不久,陈均远回到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作学术报告。面对记者的提问,他显得很平静:能够获此殊荣,是国家对他们前期研究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他认为科研工作者做研究工作并不只是为了获奖。澄江动物群的研究还刚开始,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他们应该把这项研究工作做得更好。

我国科学家是如何发现澄江动物群并进行研究的?他们的研究为何能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震撼性的影响?近日,记者采访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均远。在陈均远深沉的回忆中,敲开了探索地球早期生命起源的大门,展现了项目组科学家们的探索之路和他们对科学研究的执著精神。

珍贵化石的发现

科学的突破往往是在必然的长期研究中出现偶然的发现。澄江化石的发现也是在艰辛的野外工作中出现的一个机遇。1984年7月1日,当时在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年仅34岁的侯先光在云南澄江帽天山采集自己专长的金臂虫标本。帽天山的寒武纪地层中产有金臂虫化石是上个世纪40年代就有报道的。侯先光为了进行更系统深入的研究,再次前来进行逐层详细的采集。正是由于他的耐心与细心,使他有机会在前人已做过多次工作的同一套地层中取得了突破性的发现,一种只在加拿大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出现过的古老节肢动物化石纳罗虫在他眼前出现了。这一重大的发现,使得他激动不已。随后他又连续发现了多个不同类型的保存软体附肢的动物化石。这些化石非常丰富,保存了个体极为完整的多细胞生物遗骸,其中包括许多难得一见、带有软躯体构造的化石和大量疑难化石类群。此后,项目组连续多年进行系统发掘。大量化石的发现,使以澄江动物群为依据的寒武纪大爆发研究才有可能。

据介绍,寒武纪是地质史上的一个久远的年代,距今大约是5亿4千多万年前至4亿9千万年前,比恐龙兴盛的侏罗纪还要早3亿多年。化石的发现证明在距今5亿3千多万年前的地球上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生命快速演化事件。当时多细胞动物突发性地在海洋中繁衍,而且迅速地发展出形体多样、构造复杂的类群,在我们的地球上从此开始出现纷繁驳色、多彩多姿的生物世界。

澄江动物群研究的开端

为了能够窥视那远古而又陌生的神秘生命世界,必须有许多人努力不懈地研究和再接再励地探讨。

张文堂和侯先光在1985年所发表的文章是关于澄江动物群研究的第一篇论文,也可以说是澄江动物群研究历史上的第一页。凡是重大的科学发现,都必须有深入的研究结果才可能逐渐引起科学界的注意。侯先光和孙卫国紧接着又报道了关于节肢动物、水母状生物和蠕形生物在澄江的发现,开始引起国内古生物学界的重视。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青年基金6万元的支持下,陈均远和侯先光在澄江做了大规模的标本挖掘工作,并获成功。根据这些标本研究的结果,他们在1989年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报道了有关微网虫、高脚杯虫、罗哩山虫、火把虫、节肢动物类和海绵类生物的发现,在科学界造成一大震撼。Nature1991年5月351卷6323期刊登的封面照片——微网虫就是在这次挖掘中发现的。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德国的塞拉赫教授在其来信中表示“澄江动物群就像是来自天外的信息……”。

长期以来,寒武纪早期大量出现的离散骨片化石的亲源关系是一直困扰着古生物学家的一个难题。由于微网虫完整化石的发现和研究,为相关难题的解决提供了重要的线索。美国哈佛大学古尔德教授在他的一书中表示,因为微网虫完整化石的发现和研究,使得人类科学研究的历史又向前跨越了一步。

备受世人的瞩目

澄江动物群所代表的时代处于寒武纪大爆发的后期。它对于阐释寒武纪大爆发所引发的生命多样性,发挥了任何其他化石群所无法代替的特殊作用。1991年冬,陈均远等根据多年来有关澄江动物群研究的结果,在美国地理杂志的学术期刊Research and Expkoration上发表论文,并构思了第一幅寒武纪早期的水下生命景观图。文章发表后,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美国《纽约时报》将澄江生物群的发现称之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澄江动物群不仅为科学界所关心,经由纽约时报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刊物的报道,事实上已逐渐在国际间流传于广大公众。

1991年,以中国科学家为主的国际合作计划开始展开。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相继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性权威科学杂志上发表。结果引起了全球新闻媒体的追踪报道,其中包括1995年美国的《科学新闻周刊》、《时代周刊》和《纽约时报》等著名媒体先后所发表的大篇幅论评。

1990年以来,以陈均远为首的跨国科学研究小组为破解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迷,多次在帽天山等化石产地进行大规模的发掘活动,已采集到成千上万枚珍贵的化石标本,并逐一对其进行详细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其中“奇虾”完整化石标本的发现令人感到兴奋。因为奇虾类的第一块化石记录其实只是前附肢的标本,它最初被认为是某种虾状节肢动物的身体,但这种虾子的头部一直没有被发现,因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于是起名为奇虾。奇虾的口器标本最早被误认为一种水母生物。一直到1985年,Whittington和Briggs对奇虾类较完整化石标本的研究结果发表之后,才把多年来的这一错误修正过来。

1992年夏季是澄江化石发现史上成果辉煌的一年。这一年连续有三块相当完整的奇虾类化石在澄江发现,它们分别属于两个属两个种。其中有一块是当今世界已发现的奇虾化石中最为完整的标本。在此之前由于标本的不完善,奇虾曾被Whittington和Briggs复原为秃尾虾。其实它们不但有很大的尾扇,而且还有一对很长的尾叉。其实,完整奇虾化石发现的意义不仅在于纠正以前的一些错误,其真正的意义在于揭示了寒武纪早期大型捕食动物的存在。针对上述的重要发现,陈均远等人于1994年在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报道。他们认为在寒武纪的早期,海洋的生态系统已经相当完整、具有金字塔式的能量传导系统,而奇虾就是这个金字塔系统顶端最具代表性的生物。巨型食肉动物“奇虾”在Science杂志发表后,立即引起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包括美国《科学新闻周刊》的封面专题评述文章。这个发现为寒武纪大爆发注入一个新的科学内容,说明复杂生态系的历史起点出现在寒武纪早期。

脊索动物的始祖—云南虫

侯先光及其合作者所命名的云南虫是非常奇特而令人费解的一种生物。他们认为云南虫是已经灭绝的一个生物类群。

云南虫的化石标本带有一种相当奇妙的特质,甚至连它们保存在岩块中的方式也非常与众不同。它们总是以蓝灰色呈现,这些特征早就引起陈均远的注意。他认为云南虫化石一定含有某种“玄机”,但必须有新的化石发现才可能揭示其中奥秘。苍天不负苦心人,在1992年夏季的野外作业中,他们终于发现两块完整的云南虫标本,上面都保存着一条贯穿身体的管状构造。在1993年冬,他与来自波兰科学院的访问学者Dzik对云南虫标本开展进一步的观察和讨论,最后认为那一条贯穿身体的管状构造就是脊索,亦即云南虫就是脊索动物。任何一个重要的科学结论都必须要有证据的支持,然而最艰难的部分则莫过于证据的取得。当时由于证据的不足,这一论点还只是处于酝酿的阶段。1994年冬季的野外作业,他们又发现了十余块完整的云南虫标本。这些标本的发现使他们更加确定云南虫就是脊索动物。那一次野外作业结束的前一天中午,陈均远与他初来乍到的合作者L.Ramskokd和C.Edgecombe展开了极有成效的讨论,对云南虫属于脊索动物的结论也达成共识,而且相信已有足够的证据来支持这个观点。于是1995年他们在Nature上发表一篇论文,说明云南虫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脊索动物所留下来的化石。长久以来,发现于布尔吉斯页岩中的皮凯亚虫一直被认为是最早的在地球上出现的脊索动物。云南虫的发现,使得脊索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历史又往前推进了1500万年。

脊索动物的发表燃起了探索脊椎动物起源的火把,国际上对这一发现很快做出了反响和评论,当时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从云南虫到我们”的评论,打开了探索地球早期生命起源的一个窗户,在美国科学新闻周刊发表了题为“通向脊椎骨之路”的封面文章,逐步地把澄江动物群成果推向国际,成为科学界和公众关注的亮点。

脊椎动物起源研究的重大进展

陈均远认为,1999年以来是澄江动物群研究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的时期。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舒德干和陈均远两个科研小组先后分别在Nature杂志上,报道来自同一个地点脊椎动物海口鱼和昆明鱼,和脊椎动物的祖先、云南虫的姐妹类群海口虫的发现。其中海口鱼和昆明鱼的头部具有侧眼、鼻囊和可能听囊的感觉器官,表明已经进入脊椎动物的轨迹。这一发现引起了国际性的轰动,Nature杂志发表了题为“逮住第一鱼”的评论,并指出“两条鱼的发现是学术界期盼已久的早寒武世脊椎动物”。

科学界一直认为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之间存在着难于跨越的形态隔阂。 形态解剖学的研究表明,海口虫不仅具有许多与文昌鱼相似的特征,同时还具有许多脊椎动物所特有的特征。陈均远通过分支分类分析表明:海口虫与脊椎动物的亲缘相关性为97%,与头索动物的亲缘相关性不到5%,而且海口虫与脊索动物亲缘相关性为100%;确认了海口虫是“消失了的中间环节”,回答了无脊椎动物究竟是如何向脊椎动物过渡的若干科学问题。海口虫这一处于无脊椎动物与脊椎动物之间的特殊进化位置,为脊椎动物起源的研究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美国形态学杂志2003年258卷第一期将海口虫化石作为彩封并以脊椎动物的起源作为封面的标题。海口虫保存了包括脑、背神经索、背动脉、口腔、口须、鳃弓、侧眼、鼻孔、原脊椎、上下唇、肌肉纤维等解剖学构造。以上解剖学构造为探索脊椎动物的起源、食性的起源、头部感觉器官的起源、脊椎骨的起源和颚弓的起源提供了依据。

2003年1月,舒德干与英、法、日等国学者合作完成的又一项重要成果“早寒武世脊椎动物海口鱼的脊椎骨和头部构造”发表在英国Nature杂志上,这标志着脊椎动物起源研究这一长期困扰学术界的难题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由舒德干等人新发现的数百枚海口鱼软躯体标本,提供了大量新的重要生物学信息,其中正好包括头部构造和原始脊椎构造两方面的信息,成为研究脊椎动物关键器官起源演化的可靠证据。显然,这一已知最古老脊椎动物独特的镶嵌构造结构特征,很可能恰好代表着进化科学界期盼已久的由无头类进化到有头类的关键环节。实际上,对现生和化石低等鱼类进行分支谱系分析的结果也证实,海口鱼的确是已知最原始的有头类。

在探索脊椎动物起源的研究中,舒德干还初步勾勒出了脊椎动物起源演化的“五步走假说”的基本轮廓,引起了学术界的更加关注。

澄江动物群中这一系列重要的科学发现,表明脊索动物和脊椎动物的祖先在寒武纪早期已经出现。脊索动物和脊椎动物在澄江动物群的存在,极大地突出了寒武纪大爆发的规模,确切证明了不仅现代动物的许多门类在寒武纪大爆发时期已经出现,而且还有20多个已经灭绝的、相当于门一级的动物也同时出现。

澄江动物群研究与生物演化理论

在古生物学中,一直有一个很吸引人的大迷题,那就是到底有没有发生过寒武纪大爆发?大概是5亿3千多万年前,也是地质学家所谓的“寒武纪时代”刚开始不久,短短几百万年之间,绝大部分的多细胞动物“门”类突然在地球上出现。无数的疑问因而产生,包括:在寒武纪早期到底为什么会引发出一场爆发式的演化?寒武纪之前的四十亿年之间,到底曾经发生过什么事?为什么在地球历史上最初六分之五那段历史记录显得生命世界如此地平静无波?

人类在地球的生命舞台上,扮演着双重的角色,既是演员,也是观众。化石的发现使科学家对生命的认知得以扩展到35亿年前的世界。但在19世纪之前,许多科学家们仍然相信圣经所记载的历史,认为上帝在6千年前用7天的时间创造了这个世界。瑞典伟大的博物学家林奈,认为上帝曾经创造了一万个以上的物种,而且这些物种从来未发生过演化或灭绝。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则是反神创的一种言论。它的发表代表着演化生物学的确立。根据化石的记载,当时已有人相信生命的历史应从6千年前再往前推到寒武纪。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开创了演化生物学的新纪元。人们开始相信生命的演化确实存在,而且这些变化还能够遗传给后代。达尔文同时又认为,生物种的存在是经过自然选择的结果,无法适应环境的物种会被淘汰,最后建构出来的则是更能适应环境的物种,而且演化的过程是藉着微小的步伐逐渐累积而成的。

自然选择学说是达尔文演化理论的核心,与其同时代而且声名显赫的地质学家莱依尔一样,他们都是以自然和均变的观点来看生命的变化。达尔文一方面正确地拒绝了神秘化的超自然主义并坚守着唯物主义,另一方面,面对无法解释的巨大困惑,他只能说如果眼睛或翅膀突然地出现在生物体上,简直就是一种“神迹”。于是他不能接受关于演化的大突变提法。达尔文的渐变观可在他写给莱依尔的一封信中略见一斑,其中提到:“如果我的天择学必须借助于突变,那么我将弃之如粪土”。

达尔文所预言的演化模式,是一个不断多样化、不断扩增的演化论。多细胞动物由少数彼此接近的物种所组成,不断演化的结果,物种之间的形态差异也越来越大,各种生物门类的分野在演化的中后期才逐渐显现出来。

澄江动物群所展示的演化模式与达尔文所预示的模式不同。它不但证实了大爆发式的演化事件在5亿3千多万年前确实曾经发生,最令人震撼的则是在这一事件发生的短短数百万年期间,几乎所有现生动物的门类和许多已灭绝了的生物,突发式地出现于寒武纪地层,而在更老的地层却完全没有其祖先型的生物化石发现。在这一个瞬间性突发的大事件中,不仅建立了许多现生动物门类(包括脊索动物在内)的结构蓝图,另外还有二十几个已经绝灭了的生物种,与现生动物的分类系统没有任何关连,但每一个种却各自代表一个相当于门一级的结构蓝图。因此,寒武纪大爆发可看成是动物门类结构蓝图诞生的大事件。

澄江动物群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唯一保存最好、动物类型最多、时代最古老的动物群,它使研究人员首次如实地看到了5.3亿年前地球上最古老的动物群真正面貌。以前所知道的最古老的保存软体的动物群是中寒武世的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

1909年发现于加拿大落矶山脉的中寒武世的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被誉为“古生物的天堂”。近一个世纪以来,经英、美、加拿大和意大利等国科学家持续的研究而在早期生命研究领域独领风骚,被认为是寒武纪大爆发最具代表性的动物化石群。

我国科学家发现的澄江动物群早于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约1500万年,澄江动物群的研究成果纠正了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研究中的许多错误,如怪诞虫背腹的颠倒等。澄江动物群研究,首次对寒武纪大爆发本质进行了系统理论阐述,正确诠释了寒武纪大爆发事件。在现生动物门和亚门化石的发现、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绝灭类群解剖学和亲缘性的研究等方面均超越了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的研究。

对科学研究的执著

世界上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很多,每个人在选择自己所感兴趣的工作理由时也不会相同。陈均远最初的兴趣是什么?他是如何进入澄江生物群的研究领域并发展到现在这样一般人难以想象的痴迷程度?记者在与他的交谈中找到了点滴答案。

陈均远对古生物研究的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16岁初中毕业的他,一边想找工作,一边又想参加高考。对“天”和“地”充满着无限遐想的他填报了“天文”和“地质”两个志愿。后通过一个多月高中课程的复习去参加考试,居然被西北大学的地质专业录取。在当时交通很不方便的情况下,他从老家浙江平阳敖江步行100多里到温州,然后坐了5天5夜的火车辗转南京、徐州,最后来到充满神奇的古都西安,开始踏上能寻找祖国宝藏的地质梦。大学四年的生活,自认为不是好学生的他只要求自己的学习成绩在4分以上即可(当时实行的是5级分制),因此学习很轻松。在此期间,他便有机会在图书馆借阅了大量的名人传记。如马克思、爱因斯坦等人的自传他都认真读过。他不知道当时看的这些自传是否会对他以后塑造自己的志向产生什么作用,但他不否认,成功人的自传都有他的特殊之处,即他们对问题的看法都有独特的见解和对事业的追求都很执著。他承认这种执著的精神对他的成长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当时的西安,虽然古代帝王之气已消失,但它给陈均远心灵上塑造的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辉煌令他四年的大学生活十分充实和愉快。

1960年大学毕业以后,想去西藏工作的他没想到会分配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他坦言,到科学院工作并不是他追求的地方,因为一开始他对古生物研究不是很感兴趣。在他的印象中,古生物学长期以来只是资源、矿产经济的基础工作,它是为资源开发提供年代的一个工具。不可否认,在生物学的发展中,古生物为进化理论提供了证据,也出现了很多睿智的科学家,在进化理论发展领域作出过很辉煌的成就,但古生物大量的工作还是找“金钉子”等。而他更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喜欢研究生命边缘学科,但却始终未能如愿。在我们国家当时的那些特殊时期里,陈均远参加了历时三年的“四清”工作,对初出校门的他来说在科研领域上还立足不稳,但离开他的专业领域来从事社会活动并没有给他带来不愉快的感觉。一开始他对参加“四清”运动并不感兴趣,这对他来说只是一种无奈而已。不过不久之后他也逐渐适应这样的工作,经受了社会实践的锻炼,更深入地了解了社会。接下来的文化大革命,使他们的科研工作受到了较大的影响,陈均远的兴趣也一直在转来转去。好不容易等到了“抓革命、促生产”的时机,使他有机会第一批参加了西南石油会战和科学院为国家找富铁矿的工作,和已故的穆恩之院士等在我国的大西南辗转了数年。谈起这段野外工作的经历,陈均远至今记忆犹新。他不能忘却的是那是第一次获得重新进入科研工作的机会,更不能忘却的是和穆恩之老师有过值得回忆的共同经历。在贵州的一个小山村“7进7出”(因这一地方是麻疯病流行地区,且住的地方蚊子又特别多,为防止被蚊子感染上麻疯病,他们天一黑,约在晚上7点就躲进蚊帐。蚊帐外边还挂上沾满敌敌畏的棉花球,直到第二天早上7点再出来)。于是他与穆恩之院士有了很多难得的交流机会。他们之间不仅建立了友谊,而且是一个忘年之交。穆恩之是他的老师,也是他的朋友。他们在蚊帐里交谈得很多,谈历史,谈现实,谈未来。穆恩之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科研工作的执著追求都给陈均远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影响了他的一生。他认为影响他一生的人物除了穆恩之之外,还有后来与他有过共事合作经历的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泰歇克教授。

陈均远真正从从事头足类化石研究转入到寒武纪大爆发和特异埋藏化石群的研究是源于这样的一次机会。1983年,作为中国科学家,陈均远参加了在加拿大的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的发掘工作。收获最大的是对保存软躯体动物研究的科学意义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加拿大这一动物群的发现地,被列为国际四大自然地质遗址之一。同时,陈均远在接受CBC(加拿大广播中心)的采访时,对他们提出的“中国有没有希望发现类似布尔吉斯页岩动物群”的问题时,非常自信地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当时好像是梦想,一年之后,侯先光发现澄江动物群,使梦想成真。这么重要的发现,少数人的研究力量肯定是不行的。这就是陈均远在1987年放弃正在从事的寒武纪/奥陶纪“金钉子”和其它研究工作转移到澄江动物群研究领域的主要原因所在。

喜欢跨越的陈均远一直在不停地跨越,寻找新的工作方向和目标。1998年,他和李家维教授共同实现了向前寒武纪历史性的跨越,在这一年2月,他们在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多细胞动物化石的发现,于是新的研究方向在他前面展现。他认为每个跨越并不是像狗熊捡苞谷,捡一个丢一个,而是让你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和使你拥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每一个跨越和进入你原来不熟悉的领域要为此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了解他的人都说,他从来没有休息过节假日,甚至晚上多次因加班忘了时间被锁在办公楼里。为了尽快适应新领域的研究,他不断地在进行学习和思考。从美国回来买的最多的东西就是书,直到自己扛不动为止。为了更好地同时开展澄江动物群和瓮安动物群的研究工作,他举家从南京迁到了化石所在地—云南澄江县,在那里安营扎寨,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凡是去过他澄江工作点的人无不被他为科研献身的精神和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所折服。他告诉记者,一旦确定了自己的选择就会非常执著。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会这么执著时,他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在做研究工作时,一旦认识到它的价值意义,就会激发你的工作热情,这是常人所不能想象到的。对科研执著的原因更多来自于跟这些化石的交流。与这些远古生命近距离的交流常常会得到常人所不能得到的乐趣,但并不是一开始就能与它们顺利交流,这需要智慧、经验和知识的积累。当你拥有一双解读化石的慧眼时,你会觉得工作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关注生命科学的发展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是陈均远研究工作的永恒主题。在新的观察层次上进行逻辑的归纳与总结便是他今后的奋斗目标。他表示,惟有不懈的努力和继续的研究,才可望真正揭开这个远古生命世界的奥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地球自转是为什么?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知道太阳系中几乎所有的天体,包括小行星,都是自己旋转的,它们按照右手定则旋转。所有或大多数天体都按照右手定则旋转。为什么?太阳系的前身是一团云,它是由某种相互吸引的力量驱动的。这种吸积过程逐渐增加了薄膜的密度,从而加速了吸积过程。原始太阳星云中的粒子最初处于混乱状态,快速穿过,逐渐将无序状态转变为有序状态。一方面,向心积聚变成了太阳,另一方面,这团气体逐渐发展成一个平面状态。在发展过程中,势能变成动能,最后整个气体出现。在旋转的开始,他们中的一些人转向这边,一些人转向那边。在某个方向占了上风后,他们都转向了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是现在发现的右手定则。也许其他太阳系是左手定则,但在我们的太阳系里,它是右手定则。地球自转的能量来源是由物质势能转化为动能而引起的,这就是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地球内部结构推测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地球内部结构推测

今天探测器可以遨游太阳系外层空间, 但对人类脚下的地球内部却鞭长莫及。目前世界上最深的钻孔也不过 12 公里, 连地壳都没有穿透。科学家只能通过研究地震波、地磁波和火山爆发来揭示地球内部的秘密。一般认为地球内部有四个同心球层: 内核、

· 105 ·

外核、地幔和地壳。

地壳实际上是由多组断裂的、很多大小不等的块体组成的, 厚

度并不均匀。大陆地壳平均厚约 30 多公里, 海洋地壳仅 5—8 公

里。地壳上层为花岗岩层, 下层为玄武岩层。理论上认为地壳内的温度和压力随深度增加, 每深入 100 米温度升高 1℃。近年的钻

探结果表明, 在深达 3 公里以上时, 每深入 100 米温度升高 2 .5℃, 到 11 公里深处温度已达 200℃。

目前所知地壳岩石的年龄绝大多数小于 20 多亿年, 即使是最

古老的石头———丹麦格陵兰的岩石也只有 39 亿年; 而天文学家考

证地球大约已有 46 亿年的历史, 这说明地球壳层的岩石并非地球

的原始壳层, 是以后由地球内部的物质通过火山活动和造山活动

构成的。

地幔厚度约 2900 公里, 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 是地球

的主体。放射元素大量集中在此, 将岩石熔化。故此层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地核的平均厚度约 3400 公里, 外核呈液态, 可流动。

内核是固态的, 主要由铁、镍等金属元素构成。中心密度为每立方厘米 13 克, 温度最高可达 5000℃左右, 压力最大可达 370 万个大

气压。

4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又发现超新星?能毁灭地球的魔头何止这些

全文共 2593 字

+ 加入清单

在浩瀚的宇宙中,每天都有无数的恒星诞生,无数的恒星死亡。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已经有46亿岁了。在这漫长的46亿年里,我们出现在地球上,各种各样的生命出现了。那么让我们打开一个大脑洞:地球可靠吗?它会活到世界末日吗?它会死吗?

答案令人沮丧:是的!

谁?谁会杀死我们的星球?

魔鬼1:我们的大老板——孙

睁大眼睛。是的,你是对的。地球的第一杀手是太阳!

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一切都在太阳上生长”。对于地球上的生命来说,太阳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它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它给我们提供光和热,它给我们提供食物。可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

然而,“成功也打败了萧何”。几乎可以肯定的是,太阳在40到50亿年后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到那时,太阳会长得像气球、水星、金星、地球一样大...都将被肆虐的太阳吞噬!科学家称这种太阳状态为红巨星。

吞噬作用?太阳能张开它的嘴吗?它吃很多吗?——这样想太吃货了!然而,被消化成渣的命运是一样的,因为太阳是一个大火球!

地球附近的红巨星

被一个数千度的火球吞噬,让人感觉到金刚和jv。那时,地球将迅速解体,最终成为宇宙尘埃的一部分。

动画诠释:太阳将在50亿年后成为吞噬地球的红巨星

黑仔2:凶猛的狙击手-超新星

这是一颗名为WR104的恒星。它位于人马座。它离地球的距离是8000光年。它的质量是太阳的25倍。它是一个红色的巨人。它也是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红巨星,随时会爆炸。

WR104星,这个巨大的风车有一天会毁灭地球吗?

也许你会说8000光年外的一颗恒星爆炸时会爆炸。它和地球有什么关系?

是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天文学中,大质量恒星的爆炸被称为超新星爆炸。超新星爆炸是宇宙中常见的事件。天文学家现在几乎每天都能看到来自宇宙各处的超新星爆炸。它爆炸了它,并不影响我们过我们的小生活。

超新星爆炸

然而,注意:当超新星爆发时,伽马射线爆发将被释放,这是宇宙中最猛烈的能量。

伽马射线爆发并不是无规律地向各个方向爆发,而是主要集中在恒星的极地区域。所以每个超新星都像一个神枪手,它的子弹只朝特定的方向发射。如果你不在这个方向,那么你可以放心,但是如果你碰巧在超新星的“范围”内,那么悲剧就来了。伽马射线爆发经过的地方,一粒草也不剩!8000光年的距离不能让我们更安全。

地球上第一次生物大规模灭绝发生在6亿多年前的奥陶纪,当时地球上75%以上的生物消失了。有证据表明,这一次生物的灭绝碰巧是伽马射线“剑”指的是地球。

超新星爆炸可能随时发生在巨星WR 104上,而地球正处于危险的伽马射线爆发中。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津津有味地吃早餐时,你会突然看到天空中的一个亮点,越来越亮...然后,没有然后。几秒钟后,地球上的人类将会灭亡!也许有些人只是碰巧在一个很深的地下矿井里,所以他们可以逃跑。然而,他们很快会发现地球上的空气不再存在。伽马射线爆发破坏了大气层,这些幸存者将因缺乏空气而窒息而死。

WR104是目前我们发现的最危险的恒星。我们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爆炸。当我们看到它爆炸时,这是集体游戏结束的时刻。伽马射线以光速传播。

超新星爆发时会发出伽马射线。

黑仔3:懦夫的朋友——木星

在太阳下,木星是太阳系中的“团队成员”。它的体积是地球的1316倍,也就是说,如果木星被掏空,它可以完全容纳1300多个地球。

木星

木星离地球相当远,应该能够与地球和谐相处。但是没有绝对的世界。如果有一天木星由于某些特殊原因偏离了它原来的轨道,会发生什么?

在重力的作用下,木星开始沿着螺旋轨道移动,慢慢接近太阳。在这个过程中,它将穿越地球轨道。

一旦木星接近地球,在其范围内,木星将无情地露出它的尖牙,用强大的万有引力把地球撕成碎片,并把它作为自己的财产,从而使地球成为历史。

飞马座51和它的“木星”,这是一个杀手

如果两颗恒星不是那么近,木星肯定不会“说话”。但是没有什么值得感谢的。木星将利用重力迫使地球改变轨道。从现在开始,地球将被从太阳系中抛弃,并将独自在宇宙中游荡。

尽管木星在我们的太阳系中相对诚实。但是在其他“太阳系”中,像“绵羊对霸王龙”这样的“木星”很常见。换句话说,在一个恒星系统中,像木星这样“在一颗恒星之下,高于所有恒星”的行星大多不愿平庸,上演了一场从“好人”到“杀手”的闹剧。

最后,老板采取行动压制他团队中的犯罪分子,这样木星杀手的结局将被他们的“太阳”吞噬。

黑仔4:宇宙流浪者-小行星

地球对地球的影响,无数好莱坞电影中出现的场景,会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吗?

每个行星都有自己的轨道。一些小行星的轨道与地球轨道交叉或者非常接近地球轨道。我们称这些小行星为近地小行星。

阿凡达富含铁矿,形状不规则,被称为“肥香蕉”

人类发现的第一颗近地小行星是eros,由德国科学家维克托于1898年观测到。它离地球最近的距离是2500万公里,比火星近得多。

斯皮策太空望远镜帮助我们发现了大量的行星

然而,这个距离仍然是安全的,真正的危险是那些距离地球几十万公里的小行星,因为小行星的轨道很容易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几十万公里,在宇宙不远的地方,那些大胆的小行星,也许会一头扎进去。

小行星撞击地球示意图

2004年,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新的近地小行星,直径394米,大小约2个足球场,它已经属于天体中的“微胖”世界。根据计算,2029年4月13日,小行星将在地球上方29,000公里的高度经过地球。2036年4月13日,它可能会与地球相撞。一旦撞击地球,它将摧毁地球上90%以上的生命。当然,如果是这样,我们人类也不会幸免。

小行星飞过地球

天文学家将阿波菲斯命名为希腊神话中邪恶而具有破坏性的恶魔。在我们国家,有些人还把它的名字翻译成了蹂躏者号。天文学家现在正密切关注包括蹂躏者号在内的近地小行星,以便提前预测可能的危险。

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曾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

天啊。吓死本了!

以前,仰望星空,我觉得宇宙是浪漫而和平的,有隐藏的危险和危险。吃一袋麻辣面,然后大吃一惊!

不要害怕!别紧张!

当太阳变成红巨星时,离现在还有40到50亿年。你孙子的孙子们不会遇见它。“隔壁的小木”,人家不是还守着自己的职责吗?至于一些想要“亲吻”地球的小行星,科学家们正在密切关注它们。有人说发射人造卫星并让小行星着陆会迫使它改变轨道。有些人说没有办法发射一枚强大的导弹并击败它。

然后你说超新星真的爆发了。肿胀怎么办?-在它爆发之前,好好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为什么小行星撞击地球恐龙会灭绝?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全文共 719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生物科学界一直有着一个颇为争论的话题,那就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数千万年前地球的环境再也不适合恐龙生存了。有团队则表示在6600万年前,一个超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在了如今墨西哥沿岸的地球,直接导致了除了鸟类之外其他所有的恐龙物种彻底灭绝。然而又有其他的研究团队表示,认为大型的火山喷发很可能才是导致地球上接近75%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

近几年,来自UCL、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以及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者完成了一项新的研究,研究的结果就是限制只有小行星的撞击才可能造成全球范围内对恐龙生存不利的环境。根据这项研究,犹豫存在全球变暖的潜力,大规模的火山活动会帮助较小生命在小行星撞击中长期恢复。

该团队研究结果表面,小型的撞击导致了整个地球数十年之久的撞击寒冬,环境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恐龙彻底失去了生存的环境。再加上平凡而强大的火山喷发,能够彻底破坏掉地球原本的生态系统。团队的研究院表示,在他们首次研究的数量上表面,灭绝唯一最合理的解释就是小行星的撞击是的全球气温极度下降,毁坏了全球范围内的恐龙栖息之地。

小行星的撞击会将气体和颗粒全部释放到高空,这些东西会阻碍阳光数十年,连续数十年地球大地接收不到阳光的照射,于是变成了永恒的冬季。同是火山的频繁喷发也会将大量颗粒和气体喷入高空,也能够阻挡太阳光。该团队将传统的气候地址标记与数学模型结合在了一起,这项组合给出了恐龙生存所需要的降水以及温度等一些环境数据。

然后团队在绘制模拟了小行星撞击地球和大规模火山活动之后的世界,然后在这样的世界里寻找符合恐龙生存的地方。结果就是没有一处符合条件的,很明显小型的撞击消灭了所有潜在的恐龙栖息地。而火山的喷发会在赤道附近留下极小面积适合小型生物继续生存的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地球真的是圆的吗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爱因斯坦和牛顿的祖师爷哥白尼都曾说过“地球是圆的”。他们也许觉得自己就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那部分的少数人!但是,地球真的是圆的吗?为什么它看起来就是圆的?下面让小编让你真正地了解地球!

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特别是1519-1521年,麦哲伦率领的一支船 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成功,这为大地是球形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明朝末年, 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等来到我国,介绍了天文、地理、数学等科学知 识,我国才出现“地球”这个译名。

那么,地球是不是一个滚圆的正球体呢?17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根 据他所发现的万有引力的理论,由于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得地球上的 物质向赤道方向移动,因此他断定地球应是一个赤道半径要比极半径大一些的 扁球体。

但是,以巴黎天文台台长卡西尼为首的一派,根据他们测量子午线所 得的不准确数据,说地球绕太阳旋转,应该向两极伸长,是个长球,而不是扁 球。

这个争论延续了有半世纪之久。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对地球形状之争, 曾说:“在伦敦认为是橘子,而在巴黎却把它想象成为一个西瓜。”直到18世 纪30年代,法国科学院派出两个远征队,一队到北极圈附近的拉普兰,一队到 南美洲赤道附近的秘鲁,分别测量两地子午线的长度,才发现卡西尼的测量有 错误,而牛顿的推论是正确。

随着测量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人造地球卫星的利用,现在测得的地球 赤道半径为6378140米,极半径为6356755米,两者相差为21385米,它的扁率为 1/298.2。从这方面讲,地球要比橘子圆得多。

此外,人们又从测量中发现,地球的赤道也不是正圆,而类似椭圆,最大 半径与最小半径相差200多米。还发现地球的北半球要比南半球细长一些;北极 地区的大地水准面(即平均海平面)比参考扁球体要高出10米左右,南极地区 则要凹进去30米左右。因此,有人把地球的形状比作梨,把地球体说成是梨状 体。

实际上,地球既不像橘子,也不像梨,而是具有它自己独特形状的球体。 不是正圆的!只是因为各方面数据相差不大,所以从什么空间站、宇宙飞船、哈勃望眼镜什么的看到的地球是圆的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