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葬在河南的古人有通用20篇

浏览

5906

文章

999

古人为何放弃看起来更卫生的分餐制,最终选择合餐制?

全文共 5356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起吃饭时候的方式,中国人早已经习惯了“合餐制”,一家人都是坐在一起吃饭的,这在每个人心中都已经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进餐方式,但是相比起来,似乎分餐制要更加卫生一些。每个人自己吃自己的,不会一起夹一盘菜,这样一来可以说就杜绝了相互之间可能造成感染的可能,如果一家人都健康的话,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有一个人得了病,这样的进食方式可能就会带来一些隐患。但是我们要知道,其实在很早之前,古人就是用分餐制的,人们吃饭的时候也不是坐在一起的,但是经过数千年的演变,最终变成了合餐制,这是为何?为什么古人要放弃这种更卫生的分餐制,而选择了合餐制呢?1.古代的分餐制

中国人聚会,不论是在家中或是在餐馆,如果是享用中餐,一般都是采用围桌会食的方式,隆重热烈的气氛会深深感染每一个与宴者。这种亲密接触的会食方式,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传统,甚至一些金发碧眼者也偶尔以会食为一乐事。这种亲密交流的结果,是将各人特有的那些菌种毫无保留地传播给了同桌共餐的人,人们在欢快醉饱之时自然是感觉不到这样的危险已经逼近了。

王力教授有《劝菜》一文,对这样的“津液交流”有十分深刻的讽刺。他说十多个人共一盘菜,共一碗汤,酒席上一桌人同时操起筷子,同时把菜夹到嘴里去。一碗汤上桌,主人喜欢用自己的调羹去把里面的东西先搅一搅;一盘菜端上来,主人也喜欢用自己的筷子去拌一拌。一件山珍海错,一人一筷子之后,上面就有了五七个人的津液。王力先生提到的类似宴会,我们人人差不多都亲见或亲历过,许多人也曾许多次地为这种津液交流作过努力。当然我们只是传统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对于这传统产生的负面后果并不用负任何责任,但我们不知不觉把自己置于了危险之中。

这种在一个盘子里共餐的会食方式,虽然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它确实算不上优良。这会食传统产生的历史也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古老,存在的时间也就是一千年多一点。比这更古老的传统倒是要优良很多,那是地道的分餐方式,我们可以寻到不少古代中国曾实行了至少三千年分餐制的证据。

《史记·孟尝君列传》说,战国四君之一的孟尝君田文广招宾客,礼贤下士,他平等对待前来投奔的数千食客,无论贵贱,都同自己吃—样的馔品,穿一样的衣裳。一天夜里,田文宴请新来投奔的侠士,有人无意挡住了灯光,有侠士以为自己吃的饭一定与田文两样,要不然怎么会故意挡住光线而不让人看清楚。这侠士一时怒火中烧,他以为田文是个伪君子,起身就要离去。田文赶紧亲自端起自己的饭菜给侠士看,原来他所用的都是一样的饮食。侠士愧容满面,当下拔出佩剑,自刎谢误会之罪。一个小小的误会,致使一位刚勇之士丢掉了宝贵的性命。试想如果不是分餐制,如果不是一人一张饭桌(食案),如果主客都围在一张大桌子边上享用同一盘菜,就不会有厚薄之别的猜想,这条性命也就不会如此轻易断送了。

又据《陈书·徐孝克传》说,国子祭酒徐孝克在陪侍陈宣帝宴饮时,并不曾动过一下筷子,可摆在他面前的肴馔却不知怎么减少了,这是散席后才发现的。原来徐某人将食物悄悄藏到怀中,带回家孝敬老母去了。皇上大受感动,下令以后御筵上的食物,凡是摆在徐孝克面前的,他都可以大大方方带回家去,用不着那样偷偷摸摸地。这说明至少在隋唐以前,正式的筵宴还维持着一人一份食物的分餐制。

古代中国人分餐进食,一般都是席地而坐,面前摆着一张低矮的小食案,案上放着轻巧的食具,重而大的器具直接放在席子外的地上。后来说的“筵席”,正是这古老分餐制的一个写照。

《后汉书·逸民传》记隐士梁鸿受业于太学,还乡娶妻孟光,夫妻二人后来转徙吴郡(今苏州),为人帮工。梁鸿每当打工回来,孟光为他准备好食物,并将食案举至额前,捧到丈夫面前,以示敬重。孟光的举案齐眉,成了夫妻相敬如宾的千古佳传。又据《汉书·外戚传》说:“许后朝皇太后,亲奉案上食。”因为食案不大不重,一般只限一人使用,所以妇人也能轻而易举。

以上是文献上的证据,我们更可以由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和绘画资料,看到古代分餐制的真实场景。在汉墓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上,经常可以看到席地而坐、一人一案的宴饮场面,看不到许多人围坐在一起狼吞虎咽的场景。低矮的食案是适应席地而坐的习惯而设计的,从战国到汉代的墓葬中,出土了不少实物,以木料制成的为多,常常饰有漂亮的漆绘图案。汉代承送食物还使用一种案盘,或圆或方,有实物出土,也有画像石描绘出的图像。承托食物的盘如果加上三足或四足,便是案,正如颜师古《急就章》注所说:“无足曰盘,有足曰案,所以陈举食也。”

以小食案进食的方式,至迟在龙山文化时期便已发明。考古已经发掘到公元前2500年时的木案实物,虽然木质已经腐朽,但形迹还相当清晰。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发现了一些用于饮食的木案,木案平面多为长方形或圆角长方形,长约1米,宽约30厘米上下。案下三面有木条做成的支架,高仅15厘米左右。木案通涂红彩,有的还用白色绘出边框图案。木案出土时都放置在死者棺前,案上还放有酒具多种,有杯、觚和用于温酒的斝。稍小一些的墓,棺前放的不是木案,而是一块长50厘米的厚木板,板上照例也摆上酒器。陶寺还发现了与木案形状相近的木俎,略小于木案,俎上放有石刀、猪排或猪蹄、猪肘,这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一套厨房用具实物,可以想象当时长于烹调的主妇们,操作时一定也坐在地上,木俎最高不过25厘米。汉代厨人仍是以这个方式作业,出土的许多庖厨陶俑全是蹲坐地上,面前摆着低矮的俎案,俎上堆满了生鲜食料。2.分餐制的发展历史

陶寺遗址的发现十分重要,它不仅将食案的历史提到了4500年以前,而且也指示了分餐制在古代中国出现的源头,古代分餐制的发展与这种小食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小食案是礼制化的分餐制的产物。在原始氏族公社制社会里,人类遵循一条共同的原则:对财物共同占有,平均分配。在一些开化较晚的原始部族中,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氏族内食物是公有的,食物烹调好了以后,按人数平分,没有饭桌,各人拿到饭食后都是站着或坐着吃。饭菜的分配,先是男人,然后是妇女和儿童,多余的就存起来。这是最原始的分餐制,与后来等级制森严的文明社会的分餐制虽有本质的区别,但在渊源上考察,恐怕也很难将它们说成是毫不相关的两码事。随着饮食礼仪的逐渐形成,正式的进餐场合不仅有了非常考究的餐具,而且有了摆放餐具的食案,于是一人一案的分餐形式出现了。

分餐制的历史无疑可上溯到史前时代,它经过了不少于三千年的发展过程。会食制的诞生大体是在唐代,发展到具有现代意义的会食制,经历了一个逐渐转变的过程。

周秦汉晋时代,筵宴上分餐制之所以实行,应用小食案进食是个重要原因。虽不能绝对地说是一个小小的食案阻碍了饮食方式的改变,但如果食案没有改变,饮食方式也不可能会有大的改变。事实上中国古代饮食方式的改变,确实是由高桌大椅的出现而完成的,这是中国古代由分食制向会食制转变的一个重要契机。

西晋王朝灭亡以后,生活在北方的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族陆续进入中原,先后建立了他们的政权,这就是历史上的十六国时期。频繁的战乱,还有居于国家统治地位民族的变更,使得中原地区自殷周以来建立的传统习俗、生活秩序及与之紧密关联的礼仪制度,受到了一次次强烈的冲击。正是在这种新的历史背景下,导致了家具发展的新趋势,传统的席地而坐的姿式也随之有了改变,常见的跪姿坐式受到更轻松的垂足坐姿的冲击,这就促进了高足坐具的使用和流行。公元5~6世纪新出现的高足坐具有束腰圆凳、方凳、胡床、椅子,逐渐取代了铺在地上的席子,“席不正不坐”的传统要求也就慢慢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在敦煌285窟的西魏时代壁画上,看到了年代最早的靠背椅子图形,有意思的是椅子上的仙人还用着惯常的蹲跪姿式,双足并没有垂到地面上,这显然是高足坐具使用不久或不普遍时可能出现的现象。在同时代的其他壁画上,又可看到坐胡床(马扎子)的人将双足坦然地垂放到了地上。洛阳龙门浮雕所见坐圆凳的佛像,也有一条腿垂到了地上。

唐代时各种各样的高足坐具已相当流行,垂足而坐已成为标准姿势。1955年在西安发掘的唐代大宦官高力士之兄高元珪墓,发现墓室壁画中有一个端坐椅子上的墓主人像,双足并排放在地上,这是唐代中期以后已有标准垂足坐姿的证据。可以肯定地说,在唐代时,至少在唐代中晚期,古代中国人已经基本上抛弃了席地而坐的方式,最终完成了坐姿的革命性改变。

在敦煌唐代壁画《屠房图》中,可以看到站在高桌前屠牲的庖丁像,表明厨房中也不再使用低矮的俎案了。

用高椅大桌进餐,在唐代已不是稀罕事,不少绘画作品都提供了可靠的研究线索。如传世的一幅描绘宫中大宴准备情形的绘画,描绘巍峨殿宇的侧庭,临池摆着大方食桌和条凳,桌上摆满了餐具和食品,这便是《备宴图》。

再看敦煌473窟唐代宴饮壁画,画中绘一凉亭,亭内摆着一个长方食桌,两侧有高足条凳,凳上面对面地坐着九位规规矩矩的男女。食桌上摆满大盆小盏,每人面前各有一副匙箸配套的餐具。这已是众人围坐一起的会食了,这样的画面在敦煌还发现了一些,构图一般区别不大。

还有西安附近发掘的一座唐代韦氏家族墓中,墓室东壁见到一幅《野宴图》壁画,画面正中绘着摆放食物的大案,案的三面都有大条凳,各坐着三个男子。男子们似乎还不太习惯把他们的双腿垂放下地,依然还有人采用盘腿的姿式坐着。

还值得提到的有传世绘画《宫乐图》,图中十多个作乐的宫女,也是围坐在一张大案前,一面和乐,一面宴饮。有一宫女手执长柄勺,正将大盆内的饮料分斟给她的同伴们,有的宫女正端碗进饮,好像味道不错。所不同的是,她们坐的不是那种几人合用的大条凳,而是一种很精致的单人椅。

大约从唐代后期开始,高椅大桌的会食已十分普通,无论在宫内或是民间,都是如此。家具的变改引起了社会生活的许多变化,也直接影响了饮食方式的变化。分餐向会食的转变,没有这场家具变革是不可能完成的。据家具史专家们的研究,古代中国家具发展到唐末五代之际,在品种和类型上已基本齐全,这当然主要指的是高足家具,其中桌和椅是最重要的两个品类。家具的稳定发展,也保证了饮食方式的恒定性。

其实古代的分餐制转变为会食制,并不是一下子就转变成了现代的这个样子,还有一段过渡时期。这过渡时期的饮食方式,又有一些鲜明的时代特点。在会食成为潮流之后,分餐方式并未完全革除,在某些场合还要偶尔出现。例如南唐画家顾阂中的传世名作《韩熙载夜宴图》,就透露出了有关的信息。据《宣和画谱》说,南唐后主李煜想了解韩熙载夜生活的情况,令顾闳中去现场考察,绘成了这幅《夜宴图》。

《夜宴图》为一长卷,夜宴部分绘韩熙载及其他几个贵族子弟,分坐床上和靠背大椅上,欣赏着一位琵琶女的演奏。他们面前摆着几张小桌子,在每人面前都放有完全相同的一份食物,是用八个盘盏盛着的果品和佳肴。碗边还放着包括餐匙和筷子在内的一套进食具,互不混杂。这里表现的不是围绕大桌面的会食场景,还是古老的分餐制,似乎是贵族们怀古心绪的一种显露。其实这也说明了分餐制的传统制约力还是很强的,在会食出现后它还有一定的影响力。3.合餐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在晚唐五代之际,表面上场面热烈的会食方式已成潮流,但那只是一种有会食气氛的分餐制。人们虽然围坐在一起了,但食物还是一人一份,还没有出现后来那样的津液交流的事实。这种以会食为名、分餐为实的饮食方式,是古代分餐制向会食制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必然发展阶段。

到宋代以后,真正的会食——即具有现代意义的会食才出现在餐厅里和饭馆里。宋代的会食,由白席人的创设可以看得非常明白。陆游的《老学庵笔记》说北方民间有红白喜事会食时,有专人掌筵席礼仪,谓之“白席”。白席人还有一样职司,即是在喜庆宾客的场合中,提醒客人送多少礼可以吃多少道菜。陆游以前,白席人已有记述,《东京梦华录》就提到了这种特殊的职业,下请书、安排坐次、劝酒劝菜,谓之“白席人”。白席人正是会食制的产物,他的主要职责是统一食客行动、掌握宴饮速度、维持宴会秩序。现代虽然罕见白席人,但每张桌面上总有主席(东道)一人,他的职掌基本上代替了白席人,他要引导食客一起举筷子,一起将筷子伸向同一个盘子。

在传世宋代绘画《清明上河图》上,我们看到汴京餐馆里摆放的都是大桌高椅。在宋代墓葬的一些壁画上,我们也看到不少夫妇同桌共饮的场景。在17世纪日本画中描绘的清代船宴中,我们看到官员们围着一张桌子猜拳行令,桌上摆放着美酒佳肴。这都说明会食传统经过千多年发扬光大,已是根深蒂固了。

当我们现在用力倡导分餐制时,会遇到传统观念的挑战,也会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会食制在客观上是促进了中国烹调术的进步的,比如一道菜完完整整上桌,色香味形俱佳,如果分得零七八碎,不大容易让人接受。难怪有些美食家非常担心,担心改革了会食制,具有优良传统的烹调术会受到冲击,也许会因此失掉许多优势,分餐与会食对馔品的要求肯定会有很大不同。其实,这也没什么要紧的,丢掉一些传统的东西,意味着有更多的机会创造新的东西。

分餐制是历史的产物,会食制也是历史的产物,那种实质为分餐的会食制也是历史的产物。我们今天正在追求的新的进食方式,看来只须按照唐代的模式,排练出—套仿唐式的进食方式就可以了。这种分餐制借了会食制固有的条件,既有热烈的气氛,又讲究饮食卫生,而且弘扬了优秀的饮食文化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古人是怎么吃花的?古代有哪些用花制作的美食?

全文共 2552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到美食,很多人恐怕都能想出不少好吃的东西,而我国的各种美食,也都是经历过很长时间的发展,从古至今逐渐形成的,不管是火锅、串串还是烧烤、汤品,都有很多人喜欢。不过在食材上面,却有一种食材比较特殊,那就是花。用花做成的美食,可能人们接触到的并不多,而在这不多的美食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也就只有桂花了。但其实早在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很多用花制作而成的美食,花不仅可以用来观赏,还能制作出很多好吃的,那么古代究竟有哪些用花制作的美食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屈原曾在《楚辞》中写道,“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意思就是说,白天喝木兰花上的露水果腹,夜晚以掉落的菊花瓣为食,可见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以花为食。那么从先秦到明清,我们的祖先,是如何把花朵融入到中华复杂而庞大的美食体系中的呢?1、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人们饮食花卉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吃法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以花入酒,这或许有两点原因。

一方面,当时食材不够丰富,除了日常的食物之外,人们找寻不到过多的其他小吃,最终便把目光投在了最常见的花卉上,但与此同时,由于当时烹饪水平不高,百姓们便想到了“花酒”这种最为简单的食用方式。

另一方面,人们之所以会把目光投在花卉上,是因为在先秦时代,人们相信“万物有灵”,并产生了鬼神崇拜。那么在祭拜的过程中,除了三牲祭品之外,带有美好寓意的花便成了祭祀神灵的首选。在随后的秦汉时代,花卉便逐渐从“祭祀品”转换成了日常的“食用品”。

那么在秦汉时代,人们是怎么“以花入酒”的呢?《搜神记》里有这么一则故事,说汉朝初年,戚夫人的侍女贾佩兰嫁给了一个叫做段儒的人。两人成家之后,佩兰就总和段儒说以前在宫中里发生的事,有一次,佩兰对段儒说,“每年九月,宫里的人都要佩戴茱萸,吃重阳糕,喝菊花酒,据说这样能够使人长寿。在这几样食材里,菊花酒的做法最复杂,在菊花盛开的时候,取下的花和叶,和黍米拌在一起,酿起来,等到第二年九月九日重阳节的时候,就可以取出来饮用了”。

戚夫人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扶风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尝以弦管歌舞相欢娱,竞为妖服,以趋良时……九月,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命。菊花舒时,幷采茎叶,杂黍米饟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干宝《搜神记》卷二十二

虽然干宝的《搜神记》是一部成书于东晋的民间怪异故事集,但另一篇历史著作《西京杂记》中同样记载了“菊花酒”的做法,因此菊花酒这一饮品在秦汉时代已经出现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2、唐宋时期

如果说在秦汉时代,由于烹饪条件的限制,人们尚且没有口福品尝到美味的花卉食品,那么到了唐宋时期,鲜花制品俨然已经成为百姓最常食用的小食之一。

在唐朝,二月十五日被定为“花朝节”,在这一天,人们会游春扑蝶、制作花糕。相传武则天执政时期,就曾在花朝节这一天突发奇想,命人制作“百花糕”分给群臣享用。但这不过是一民间传说,无从考证。

相比于“百花糕”的神秘,南宋林洪笔下的花卉食品则显得更加美味、真实。作为极有格调的大美食家,林洪在其著作《山家清供》中留下了上百种美食的食谱,其中有几道菜品很有意思。

其中有一道,叫做“梅花汤饼”,所谓的“汤饼”有些像我们今天的面片汤。林洪说,泉州有一个叫做紫帽山的地方,山中有一位高人,曾经做过这道菜。

做这道菜时,先把刚开花的小梅花和檀香粉一起泡在水里,然后用泡好的水来和面,做成馄饨皮。再用模具把面皮做成梅花的样子,煮熟,放入鸡汤中,入味。一段时间后,便可连汤带面,一起食用。林洪还说,当时高人宴请众人的时候,每人只能分到二百片左右的小面片,吃完后,大家都忘不了梅花的余香,以至于还有人写诗说,“恍如孤山下,飞玉浮西湖”。

泉之紫帽山有高人,尝作此供。初浸白梅,檀香末水,和面而作馄饨皮。每一叠,用五分铁凿如梅花样者,凿取之。侯煮熟,乃过于鸡清汁内,每客止二百余花。可想一食亦不忘梅。后留玉堂元刚有和诗:“恍如孤山下,飞玉浮西湖”。——《山家清供·梅花汤饼》

再比如,还有一道菜,叫做槐叶淘。在介绍这道菜之前,林洪先是引了杜甫的两句诗,“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并称从这几句诗中,就能看出这道菜的做法——先从槐树上取下嫩槐叶,用水焯好,取出碾碎,过滤出汁水,再用汁水和面,做成面条,辅之以醋和酱,格外美味。

杜甫诗云:「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入鼎资过熟,加餐愁欲无。」。即此见其法,于夏采槐叶之高秀者,汤少沦,研细滤清,和面作淘,乃以醯酱为熟齑,簇细茵,以盘行之,取其碧鲜可爱也。——《山家清供·槐叶淘》

其实“槐叶淘”还有一个升级版本,叫做“槐叶冷淘”,面煮好后,放在冷水里浸泡,然后再用熟油搅拌,吃的时候再辅之以佐料,做法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吃的过水面条。3、明清时期

无论是秦汉还是唐宋,关于花卉的做法都显得有些清淡,相比之下,明清时期的代表花卉食品则显得口味略重,它就是菊花火锅。

本世纪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曾出版了一本《御香缥缈录》,其作者是在慈禧太后身边做过几年宫女的德龄,通过她的转述,我们得以一览菊花火锅的真容。

按照德龄的说法,菊花要专门用一种叫做雪球的白菊,因为这种菊花花瓣短小,而且干净,容易煮食。把菊花采下后,洗净,沥干。然后为慈禧端上一个小暖锅,里面事先盛着大半锅鸡汤,旁边放着切薄的鱼片或鸡肉片,外加酱醋佐料。

一切准备妥当后,太监把暖炉的盖子掀开,擎在手里候着,慈禧先把鱼片、鸡肉片放到锅里,太监紧忙将盖子盖好。五六分钟后,掀开盖子,放入菊花,再盖上盖子。若干分钟后,便可食用。

我们可以想象,菊花的清香加上鱼、鸡的鲜嫩,味道一定是极其鲜美的。据传,慈禧的菊花火锅做法后来还传到了民间,并流传至今。

总结

从秦汉时代的菊花酒到慈禧筷下的菊花火锅,花卉食品的做法不断丰富,而每一种食品的出现都与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相关。秦汉菊花酒的出现,离不开那时人们的鬼神崇拜与信仰;南宋时梅花汤饼的出现,或许与当时士人精神的崛起,以及士人对梅花的喜爱密切相关;清代菊花火锅的出现,是烹饪条件不断改善与饮食追求不断发展的结果。

直至今日,花卉食品依然被众人所喜爱,而我们应该知晓的是,这类食品已经经过了上千年的积累与演进,一直流传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你知道吗?古人对自己妻子的称呼是什么?

全文共 333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因为存在各种礼仪条款,在不同的场合对妻子称呼也会发生改变,也会根据身份的不同来使用一些特指的名号,如皇后等。古代对妻子的称呼有:拙荆、内人、贱内、梓童、细君、小君等。

拙荆:其中“拙”是一种谦称,“荆”就是荆棘的意思,是一种灌木。古时候女子经常用灌木做成钗子当作发饰。所以“拙荆”就被用来指代自家的妻子,是一种谦称。

内人:在古装电视剧中常常出现“内人”一词,而“内人”一般是指大户读书人家对妻子的称呼。

贱内:意思与“内人”相同。其中“贱”是语气词,表达谦虚,指男子自己。

梓童:这个称呼多见于帝王家庭中,一般是皇帝称呼皇后。

细君:“细君”一词出自《东方朔传》中,朔妻的名字叫做细君。古代一些诸侯大多会称呼自己的妻子为“细君”。

小君:寻常百姓会称呼自己的妻子为小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河南工程学院专升本录取分数线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专升本每一年同学们都是特别喜欢报的,也是专科同学想取得更高学历的一种途径,那么如果想进河南工程学院读本科的话,专升本分数线要达到多少才可以呢?

2019年河南工程学院专升本录取分数线: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最高分252分,最低分225分录取;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最高分206分,最低分108分录取;

机械成型与控制专业,最高分245分,最低分198分录取;

车辆工程专业,最高分250分,最低分198分录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最高分248分,最低分214分录取;

通讯工程专业,最高分203分,最低分154分录取。

学校简介:

河南工程学院地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是河南省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教育部“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以及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成员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河南嵩山少林寺旅游攻略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咱们先坐公共汽车或者是自己开车到少林寺的门口,然后买票现在通票的话一般是100块钱,学生证可以打五折,主要的景观有寺庙、塔林、三皇寨。

2

我们买了票之后就可以凭票进入少林寺了,按照路标我们可以先去武术馆看一看,里面会有少林武僧练习武功,武术表演还是非常精彩的,大家可以在里面多看一看。

3

看完武术表演之后我们就可以接着在少林寺里面逛了,慢慢走到塔林,塔林是少林寺的一个比较有观赏性的景观,大家可以去看一下修得非常精致。

4

接着我们就到了三皇寨,你主要就是自然风景了,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高耸入云的山脉和特别繁茂的树木,在这里放松心情还是非常不错的哟。

特别提示

总体来说,花100块钱左右来少林寺逛一圈还是非常值得的,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很多漂亮的景色。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河南地区春节的习俗是什么

全文共 5466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期间,各家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河南地区春节的习俗,供大家阅读参考。

春节大扫除是哪天:腊月二十三开始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中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

但现代社会由于家人上班时间紧张,有主张在除夕前最近的一个“周末”进行大扫除较好,因为“周末”家人一般都在家,全家齐动手,扫除较彻底,因此很多人喜欢选除夕前的周末进行大扫除。

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尘埃’”。

河南地区春节的习俗

一、送神慌年忙祭灶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春节前的一个重要民间节日,人们称它为“祭灶节”。每到这个时候,人们按捺不住迎接新年的喜悦心情,停下手中各种活计,忙忙碌碌地例行年前的祭灶送神活动。

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伴有一则凄凉的民间传说。古代的时候,一对老夫妇仅有一子,两人视儿子如掌上明珠,十分疼爱。但因家中贫困,无以糊口,只得忍痛让儿子到煤矿去挖煤。

儿子久去不归,老人格外想念。这天,老太婆嘱老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汉遇到一个光脚片的同路人,两人越走越熟,相处十分融洽。闲谈之中,老汉得知光脚片是受阎王指使,来矿上收回一百名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光脚片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片慷慨应允,嘱他不要告诉别人。

见了儿子,老汉佯装害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矿出了事故,老汉赶忙把儿子领回家里。

转眼三年过去了,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汉想起当年的风险,忍不住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走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并收走了老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人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宫后,不要再搬弄人间是非。久而久之,人们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

每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原城乡噼噼叭叭燃放起新年的第一轮鞭炮。城镇居民忙于购买麻糖、火烧等祭灶食品。而在广大农村,祭灶的准备活动和隆重的祭灶仪式便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渐渐拉开了帷幕。

祭灶仪式多在晚上进行。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也有人让孩子抱鸡跪于大人之后。据说鸡是灶爷升天所骑之马,故鸡不称为鸡,而称为马。若是红公鸡,俗称“红马”,白公鸡,俗称“马”。

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充满神秘的色彩。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若鸡头扑楞有声,说明灶爷已经领情。若鸡头纹丝不动,还需再浇。

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在河南,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祭灶供灶糖的原因,是为了粘住灶爷的嘴巴。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在它上天之时,人们供它灶糖,希望它吃过甜食,在玉帝面前多进好言。也有人说,祭灶用灶糖,并非粘灶爷的嘴,而是粘嘴馋好事、爱说闲话的灶君奶奶的嘴。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人们挤拥不动,争买祭灶火烧。农村大多是自己动手,发面、炕制,一家人热热闹闹,很有过小年的味道。

在河南,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能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二、林州民间的春节

林州民间将春节称为过年,但过年并非专指正月初一,而是包括年头和年尾。一进入腊月便有"年味儿"了。

腊月初八这天的早餐,民间要吃"腊八粥"。粥用小米、柿块熬制而成,味道甜香,俗称"柿疙瘩白汤"。农妇均要在太阳未出前将粥做好,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口曰:"腊八粥早些做,扳上南墙一谷堆儿,小鸹不蹬俺家谷"。吃"腊八粥"据文献记载,林州是从宋朝开始的。原来的意思是人们用一年的收获祭祀祖先、祭祀众神并庆祝丰收。后来,由于林州灾害频繁,逐渐演变为吃"腊八粥",预祝来年粱谷丰登。目前林州民间尚有"吃了腊八粥,来年好收田"的俗语。

二十三,打发老灶爷上天。人们为了让灶王向玉帝为民请命,好话多说,就在灶王牌位两边的对子上写道:"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为了防止灶王汇报假情况,就用芝麻糖当供果,粘住灶王的嘴。

二十四扫房子。民间传说灶王为天帝督使,负责察看家人功过,凡是有过者,要在墙上划道记号,到年终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禄一五更接天旨后带天兵回民间按墙上记号进行惩罚。人们为了消除隐患,待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动手打扫房子,这就形成了"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

二十五磨豆腐。是日,人们将浸泡的黄豆磨碎,揉沫过箩去渣,煮沸点浆成块,捞入筛子积压而成。事后均将豆腐切小块放入加盐的清水里保存,供春节期间食用。

二十六去割肉。是日,集市上肉架林立,村上支大锅宰杀猪羊,割肉者,量家财而行,富者备至正月十五;贫者备至正月初五左右。

二十七蒸着吃。是贫家富家都要办的一件事,也是过年的特征之一。每家都要根据人口大小,客人多少,要蒸够吃到正月十五,至少也要吃到"破五"的数量。

二贴刮。1949年以前,林州民间大都请人写对联,有个别农家利用家花来表示自己的心愿,除此之外,六上还要贴门神。

门神像多为秦琼、敬德、大刀关公、五子登科等,大都是刻板印的。贴对子讲究"穷签(横联),富对子",即横楣纸要小,对子纸要肥。1980年以后,农村又兴起了贴双对联,即除在门框上贴一幅外,另在门垛墙上再贴一幅巨联。还有用菱形纸写上一斗方子,上写"福"字,下竖写一条"出门见喜",或"迎喜接福",或"欢度春节"之类,贴在门口或迎壁墙上。庭树上贴有"满院春色",石磨上贴有"白虎大吉",石碾上贴"青龙大吉",车上贴"日行千里",牲口槽目贴"六畜兴旺",粮食屯上贴"米麦满仓",桌子上贴"日进斗金",衣柜上贴"衣服满箱",床头上贴"身体平安"。与此同时,各种神牌写刷一新,除厨房用绿色纸(意在免火灾)写外,其余均用红纸写成。里里外外一派红光吉祥。

二十九撒蜡走。是日晚上,以相邻近的大村庄为首,组成数十人提灯笼、敲大鼓、拍大铙、捧香卷,到各村寺庙神位前,点燃蜡烛,焚烧香箔,意在祭神驱邪送福音。村上的人们集中在圣地,等候着送福音的队伍到来。一村送,另村接,四野灯火辉煌。1950年后,此俗消失,改为二十九去打酒。

三十捏仁、出锅。

捏仁即捏扁食,出锅即用油炸食品。这两项是腊月三十这天最紧张而繁重的活儿。是日,从早开始,家中所有的女子一起动手,盘馅的盘馅,和面的和面,待盘好馅和好面后,就围在炕边捏扁食。婆媳小姑边捏边逗,十分快乐。所包的扁食要足够三十晚上和初一早起食用。

一直忙到下午5点左右。扁食包好后,要先煮一锅,捞到小盘内,每个盘子两个,由主妇在家烧香点纸祷告列祖列宗:"有话您先知,有饭您先吃,保佑一家平安,人旺财发。"另由家中男人用条盘端着到坟上祭祖,每个坟头放一小盘,燃炮叩头。

这些事办完后,开始油炸,凡是该过油的食物都要炸完,酥肉、丸子、刀头(上供用的猪肋条),菜类食品统统下锅炸,但头一锅都要先拿一点,填入灶膛里,让灶王初一五更回来吃。当然,如果农历腊月小,这一天的活动就放在二十九了。

硬币扁食。

这是林县民间盛行的习俗。在三十包扁食时,将数枚硬币分别包入扁食里,初一早饭,谁吃到硬币扁食谁在这一年就有福,给全家老少带来极大的乐趣。人们都争先恐后地早起,尤其小孩为了吃住钱,破例地多吃扁食,乐得全家哈哈大笑。

送灯。

三十傍晚,县南乡村各家各户要将用纸扎成的灯笼,接上立柱,送于坟上,长夜照明,以让先祖随人过年。此灯于初一早上收回。

拦门棍。

三十晚上,人们习惯在大门里门槛跟放一根桃木棍,没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进家。

熬年。又叫"守岁"。民间传说三十夜晚,只要有恒心,一定会等到老天爷的闺女打开南天门向人间赐福的时候,如果早睡就没有福了。人们怀着美好的愿望,每年腊月三十夜,全家一起聊天不休,趁此享受天伦这乐。主妇也要摆好香案供上祭品,通夜秉烛,上香5遍。是夜禁大声喧哗,以免惊动神灵;

禁开箱柜,以免跑财;禁照镜子,拿木梳,以免见"鬼";禁见刀剪,以免破家;禁扫地,以免金银外流;禁倒尿盆,以免污秽神灵。三十晚上要丢剩饭,叫隔年饭。

初一早起也要丢剩饭,以兆吉庆有余。

1980年熬年增加了新的内容,很多有条件的人家聚集在电视机旁,观看精彩的电视节目,将近子时,各家的青年右手掂着炮,左手拿着火,右脚跨门外,左脚踩门里,眼观电视屏,摆开抢点头响炮的架式。电视屏上子时一到,随着悠扬的钟声,千家万户的鞭炮声齐鸣,起火、烟花、两响等各种彩炮将天空点缀得五光十色,眼花缭乱。

初一磕头。

人们天不明吃罢扁食后,晚辈先给家中长辈磕头,然后结伙去别家(一般是本族)磕头拜年。家里除留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受头外,其余都到左邻右舍,甚至三里五村向亲族新友拜年。若晚辈是小孩,或新婚媳妇,长辈要给几个压岁钱。

走亲戚。

走亲戚的次序是:外甥走姥姥家,闺女携婿走娘家,然后是去姑、姨、姐家。除特殊情况外,都要回拜。民间有"初一初二娥媚月,初三初四好拜节"之说。

破五节。

农历正月初五为破五日,具有迷信色彩。人们认为,初五、十四、二十三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个不吉日,非常忌讳"走亲串友",积压自在家改善生活过节。

三、开封过年

开封民间称春节为“过年”。但是,过年并非单指阴历正月初一,还包括年头、年尾,从旧岁的十二月初八至新年正月初五均是年日。旧时,开封流传有句俗语说:“腊八、祭灶,新年来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所以,一到“腊八”,开封城乡便有“年味儿”了。

二十三、祭灶官。十二月二十三日为我国民间祭灶节,人们为了让灶王向天上玉皇大帝多说好话,家家都要摆上灶王爷的牌位,有的在牌位两边对子上写着“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意为灶王爷饯行。

祭灶过后,家家都忙于置买年货,打扫房子迎接新年,尤其是烟、酒、鱼、肉和走亲戚用的礼品更不能少。置办年货一直忙到腊月三十。于今开封仍流传有一首过春节的民谣:“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儿,贴门旗儿。”

大年三十儿惯称除夕,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以往这一天,开封还有诸多旧俗。如“文官封印”、“武官封操”、“商业封门”、“说书封板”、“讨饭的封棍”等,诸如此类。而民间最重要的活动除夕之夜的祭祖和守岁。现在除夕,开封人仍沿袭以往许多好的习俗。除夕之夜虽然不再“祭祖”了。但有的互拜亲友,看电视,猜迷语,直至深夜,有的全家人团聚一堂,互相勉励,总结一年来收获,制定新的一年工作和学习计划。"守岁"在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当午夜的钟声响过,人们争放第一挂鞭炮,这又意味着开封人开启未来的决心和干劲。

正月初一,家家即早起床,更换新衣,洗涮完毕,首先燃放鞭炮,拜祝先祖遗像。接着,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全家人吃过年饺子,随后开始到亲友家拜年。旧时拜年一般多由家长带领,先拜长辈近族、邻友,以后再去远处各家。各家为接等贺年客人,家里常备烟、茶、瓜子、花生、糖果等。按开封"早拜年,晚拜寿"的习惯,初一午后,拜年活动即告结束。

正月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旧时初二,开封城关四乡,鞭炮声、鸣笛声、哨子声响成一片,骡马大车往来穿梭,络绎不绝。

正月初三为祭坟、祭宗祖的日期,因旧皇历中说这一天“诸事不宜”,初三开封忌走亲戚。初五为破五节,民间认为初五是年后第一个不吉日,亲友之间亦忌相互串访。除此两日之外,节日期间,开封民间走亲串友,几无闲日。

福建各地春节吃什么

漳州:韭菜、金丸

在漳州,春节吃韭菜可是有着好兆头的,韭菜指的是“韭菜春”,寓意着长久幸福。小时候总是听大人说“吃金丸、中状元”,金丸也就是年糕的一种,是面、鸡蛋、三层肉等等蒸出来的,光想想就知道特别美味。

莆田:焖豆腐、卤面

莆田人年夜饭上的开席第一道菜就是焖豆腐,更多人是做红菇焖豆腐,寓意着红红火火,是开年的好兆头。莆田卤面相当出名,在街头的小吃店里经常会看到,所以在莆田的年夜饭里也会出现卤面,象征着吃的人可以长命百岁。

福州:太平燕、八宝芋泥

福州人的餐桌上逢年过夜基本都会出现太平燕,春节也不例外。太平燕算是一种“扁食”,包的皮是肉泥和薯粉制作而成的,里面再包上肉馅。八宝芋泥算是一款甜食,一般在年夜饭的最后吃,热腾腾的芋泥入口软绵香甜,过年必备。

南平:熏鹅、冬笋

熏鹅以武夷山的岚谷熏鹅最为出名,入口香辣的同时还伴随着酒香,暖意都席卷了全身。冬笋算是南平地区的特产,几乎家家户户的桌上都有,清炒、做汤…每种做法都好吃。

龙岩:米冻、白斩鸡、灵芝鸡汤

龙岩人过年桌上肯定是有鸡肉的,有的是白斩鸡,有的是灵芝鸡汤。还有道不可少的美食就是米冻,寓意着“冻冻喜”。

宁德:鳗鱼炖鳖、地瓜扣

宁德有山有海,自然年夜饭上少不了山珍海味。比如鳗鱼炖鳖这样的海味珍品,就彰显着家族的财气。年夜饭桌上还有当地的特色菜地瓜扣,有些类似于地瓜粉,然后和其他辅料一起炒,意味着“长长久久、长命百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下雪打雷老古人有什么说法?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农村俗语“正月雷打雪,大旱一百八”。这句话从字面上很好理解,说的是:在正月里天空打雷下雪的天气,那么接下来就是要干旱180天,也就是干旱六个月。

古人将节气中惊蛰的雷归为春雷,因此正月里出现的雷被归为“冬雷”。民谚“冬天打雷雷打雪”,意思是冬季打雷是出现暴雪的先兆。而下雪时打雷就是“雷打雪”。专家认为,从科学角度而言,正月里打雷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和吉祥与否无关。

1、说法一

农村俗语“正月雷打雪,大旱一百八”。这句话从字面上很好理解,说的是:在正月里天空打雷又下雪的天气,那么接下来就是要干旱180天,也就是干旱六个月。

2、说法二

正月下雪打雷,老古人认为是不吉预兆。古诗《上邪》中写道:“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将冬天打雷,与“夏天下雪”相提并论,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

3、说法三

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麦堆堆。对于这句俗语还有一句,连接起来叫做:正月打雷人堆堆,二月打雷麦堆堆,三月打雷糠壳飞,意思也是指正月打雷是相当不好的一个年景,而二月打雷,则就属于正常,而且还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年景,如果是到了农历的三月开始打雷,更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大家轻轻松松的就能够获得丰收。

4、说法四

正月打雷,遍地出贼。打雷比较早的天气,也是气温回升比较早的前提下才会出现,气温回升的过早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气温在短时间骤然上升,蛰伏在土壤之中的害虫会很快得以繁衍,这里的“贼”也就有说成是这些害虫。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古人画押真的有用吗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画押真的有用

早在秦朝时期,辨别指纹的方法就已经诞生,并且还将指纹用在了破案上面。在唐朝出图的大量纸质文物中,就有着不少地契以及遗嘱上印着有指纹或者掌纹,这足以说明,古人画押是真的有用。

古人在画押前,通常都会调制一种特殊的朱砂,这种朱砂只要风干后,即便是百年之后,痕迹也难以消除,并且到了宋朝之后,通过指纹判案早已成了官差们的基本常识。在宋朝的《洗冤录》当中就记载了好几个通过指纹破案的例子,并且在官府当中有一种专门甄别指纹的官差,由此可见,在当时指纹破案系统已经非常成熟。

甚至是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开始了户籍登记,不仅会登记百姓们的姓名,年龄和住址,还会在对应的条目当中留下指纹,是我国最早的指纹登记体系。并且在当时的百姓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而指纹画押对他们而言,算是一种最高效的公文契约,再加上当时成熟的技术,因此非常的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人为什么送梳子

全文共 1454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梳子有私订终身,欲与儒白头偕老的意思。古代的女子出嫁前有家人为其梳头的习俗,所谓“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既包含家人的美好祝愿,也有爱意的传递。

送梳子有什么避讳

一、梳与输楷音,因而不可以乱送人

由于梳与输楷音,因而不是很讨大家的喜欢,赠予时也不可以乱送,尤其另一方喜爱炒股票、打牌等,或是对方是上年龄的都给,较为封建迷信和坚信风水的好朋友,一定为能赠予梳子。否则会让人感到霉气,让人心生不悦。

二、梳子定情,不可以送错

古时候赠予梳子是代表爱情信物的意思,现在人也比较接纳这个说法,假如赠给男妇好朋友梳子是想表达爱意,要想与其说私定终身的意思,但是如果不是很熟悉的朋友,送梳子得话,不仅会让人误会,还会引起很多不必要难堪和不便等。

古人定情信物有哪些

1、同心锁:去过黄山的小伙伴可能都看见过,黄山上有着很多的同心锁。这也是一个美丽的寓言,代表着一个永恒不变的承诺,将两把锁刻上一对恋人的名字然后锁到一起,就代表着将两个人的心紧紧地锁在了一起,然后把钥匙丢掉希望一辈子也打不开。

2、玉佩:在古代有不少文人都喜欢戴一块玉佩在身上的,而孔子也认为玉有着君子之德的象征,里面包含了仁、智、义、礼等等之美德,既然包含了这么多美德,那么玉佩也成为了古代文人驿客送给女方定情信物的一个选择,显示着有礼节,既不猴急,又不疏远的寓意。

3、香囊:香囊又叫做香袋,是用金丝线编织而成的,再把香味浓烈的香料磨成细粉给加入里面,年轻人见父母长辈的时候要佩戴香囊表示对长辈的敬意,而香囊又是年轻人随身携带的物品,所以恋人之间也会常常去手工制作香囊来当做礼物来赠送,礼轻情意重。

4、发簪:发簪又叫搔头,这也是古代年轻人常用的定情信物,发簪象征这正室的意味,传说有一个女子为远方的恋人精心制作一支簪子,但是听到恋人另有所爱后就把簪子给烧掉了,表示永远也不会做小三的决心。

5、缠臂金:在古代这是一种缠绕于女子手臂的一种饰品,是用金银条带缠绕成螺旋状的的样子佩戴在手臂上的。这个饰品不仅好看,还有着在古代的女子不能经常外出,而缠臂金就可以把女子的心同所爱的人连在一起神游外界的寓意,这个在当时也是一种常见的定情信物。

6、手镯:手镯在古代作为手臂的装饰物品,手镯的出现最初完全出于女子爱美,手镯戴着很好看,在当时却有着一种拴住恋人,不让恋人其逃跑的最早隐喻性,不过这也不能阻挡女子一颗爱美的心,所以手镯在当时也是一种常见的定情信物。

7、梳子:梳子在古代是常见的一种物品,送梳子就代表了要私定终身,有着一辈子想要和恋人纠缠到老的寓意,在当时女子出嫁前,家人也会为女子梳头,有着一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的寓意。

古人为什么送梳子

一、送梳子的含义-想念

将梳子送给妈妈代表思念的含意,希望每天能和妈妈在一起。同时也是想让妈妈梳尽这三千烦恼丝,越来越健康、年青、开心。

二、送梳子的含义-爱情永恒

将梳子赠给新娘子,表示对她婚姻生活深深的祝福,愿她们能永远相知相惜、爱情永恒,直至白头到老携老。

三、送梳子的含义-爱情信物

男生送女生梳子有四种含意,一是表示男生天天都在想念女生的意思。二是代表男生希望女孩每天都能这一梳子梳头发,希望自己能跟女生白头偕老。三是表明男生想和女孩私定终身。四是表示男生希望他跟女生的爱情能不断的持续发展下去,直到白头偕老的意思。

四、送梳子的含义-官运亨通

将梳子赠给亲戚朋友,是希望好朋友可以把所有的烦恼一扫而过,并且经常梳头会让人心旷神怡,带来好朋友非常大的自信。同时将梳子赠给老人领导干部等特,是希望她们身心健康,阖家欢乐,事业和买卖层面能节节高升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河南发现5000多年前河洛古国是什么?河洛古国有什么历史?

全文共 6979 字

+ 加入清单

河洛古国”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并不熟悉,事实上这应该算是一个全新的名词了,因为在最近发现的一处历史遗迹,专家建议将其命名为河洛古国,换句话说,这处遗迹目前还没有确定名字,或许河洛古国会成为它的名字。那么这一处距今已经有五千多年历史的遗迹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它的发现又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如何看待这一次的考古发掘呢?河洛古国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历史,距今五千多年,是否正是黄帝时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黄河九曲,夭矫如龙。昂首北上而后俯冲南下,随后迤逦向东倾注大海。带走了万仞黄土,也铺散了千里平原。

天地玄黄,是中华的底色,亦是华夏儿女引以为豪的肌肤的颜色。在这片厚重而又广阔的黄土地上,炎黄子孙代代繁衍,放眼望去,每一寸土地上都藏着无数的故事;用心倾听,穿越了千年的黄河号子依然振聋发聩。

这片黄土地上从来不缺乏美丽的故事:黄帝文化的发源、仰韶文化的兴盛、夏商周文化的核心……3000年前,何尊在烈焰中诞生,铸在它心腹中的铭文“宅兹中国”奠定了中原地区“天地之中”的位置。

2020年5月7日,又一个沉睡了数千年的遗址经过十多年的挖掘与研究之后惊艳出世——郑州双槐树遗址。

专家赞叹:这是打开黄河流域文明起源的关键钥匙!这里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这是黄河文化之根、华夏文明之魂,是“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主根脉,有望追溯于此!1.专家建议命名为“河洛古国”

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遗址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这一中华文明形成初期阶段,发现的规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其社会发展模式、承载的思想观念以及诸多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被后世所承袭和发扬,5000多年中华文明正是赖此主根脉延续不断、瓜瓞绵绵。

尽管已实地考察数次,83岁的李伯谦仍不舍得错过任何一次近距离查看河洛古国细节的机会。春夏之交,炎热感已十分明显,老先生在地势高低不平的遗址区来回奔走,看起来殊为不易。

“我来六七次了,今天看了还是挺激动,真是太重要了。”他兴致很高,同行的其他学者亦是如此,频频相互交流意见。作为备受推崇的权威专家,他们走遍大江南北,看过的文明古迹不计其数,却对河洛古国青眼有加,原因在于河洛古国填补了一个重要空白。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历时15年,在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等地都发现了距今5000年左右的高等级都邑遗址,显示出文明化进程加速的倾向,但中原地区却没发现,我感觉是一个很大的遗憾。”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主持人,王巍坦言,大家都知道中原是中华文明的中心,但它究竟是什么时候形成的中心?一直欠缺过硬的考古资料。

作为世界四大文明之一,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未曾中断的,它如何起源发展备受关注。与此同时,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说法长期不被国际学术界广泛接受。2001年,继“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又一个由国家支持的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启动了,这就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旨在揭示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历程。

2018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公布研究成果。红山、凌家滩、石峁等古国文明璀璨夺目,地处中原的河南地区却没有此阶段的重大发现,给人5000多年前中原地区社会发展“相对沉寂”的印象,甚至出现了“中原地区文明洼地现象”的说法。

“我们认为这种现象不是实际情况,黄帝的活动区域应该是以河南为中心,所以鼓励一些机构开展相关研究。令人欣慰的是,双槐树遗址的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王巍说。

双槐树遗址位于黄河南岸以南2公里、伊洛河东4公里,处于河洛文化中心区。站在遗址高处,黄河两岸风光尽收眼底。遗址面积达117万平方米,发现有仰韶文化中晚阶段三重大型环壕、封闭式排状布局的大型中心居址、采用版筑法夯筑而成的大型连片块状夯土遗迹、三处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三处夯土祭祀台遗迹等,并出土了一大批仰韶文化时期丰富的文化遗物。

“河洛古国的地理位置和所处时代太重要了,伊洛汇流后在这里汇入黄河,遗址呈现出的景象与内涵,契合了《易经》‘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记载。”李伯谦认为,不排除双槐树遗址是黄帝时代的都邑所在,至少是早期中国的酝酿阶段。

如果说将遗址与某一历史时期对照还为时尚早,那么可以确定的是,无论从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及所处时代无不凸显了其在中华文明的中心地位,应是仰韶文化中晚期至少是黄河流域政治文明核心。

“这是一处经过精心选址和科学规划的都邑性聚落遗址,周边的青台、汪沟和洛阳的苏羊、土门等多个遗址,特别是西山、点军台、大河村仰韶文化城址组成的城址群对双槐树都邑形成拱卫之势。”王巍说。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河洛古国宏大的建筑规模,严谨有序的布局,所表现的社会发展模式和承载的思想观念,呈现出古国时代的王都气象,北斗九星与“天下第一”的关联以及其他凸显礼制和文明的现象,被后世夏商周王朝文明所承袭传承,中华文明的主根脉愈加清晰。

以往国内大部分学者虽然肯定中原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中的地位和作用,但认为中原的中心地位是从夏代才开始的,并不赞同更早的时候也具有中心地位,河洛古国的发现可能将改变这一认知。

“双槐树遗址发掘的意义在于,实证了在5300年前后这一中华文明起源的黄金阶段,河洛地区是当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明中心。”王巍表示,在这一阶段,文化上的中国已经形成雏形,以双槐树遗址为中心的仰韶文化中晚期文明,的的确确是黄河文化之根,堪称“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2.北斗九星背后的奥妙

关于河洛古国,顾万发最津津乐道的,是一处用陶罐模拟天上北斗九星的天文遗迹。这处遗迹的发现,也是他的得意之作,几位了解个中详情的同行常有感佩之语,“要是在别人手里,很可能就错过了”。

49岁的顾万发是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曾三次担任双槐树遗址的发掘领队。在发掘过程中,他注重对天文、祭祀、宗教、礼制等“形而上”遗迹现象的研究,得到专家们高度评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建业等认为,精神文明的考古过去长期被忽视,它恰恰是体现中华文明特质的最重要方面。

在双槐树遗址的中心居址区内,记者看到了用九个陶罐摆放成北斗星形状的天文遗迹。陶罐埋在土中,只露出一小部分,考古人员一一贴上了数字标号。如果没有顾万发深入浅出又妙趣横生的讲解,很难想象这看似平淡无奇的场景所蕴含的无穷奥妙。

“北斗九星遗迹有政治礼仪功能,主人借此神化自己,表达自己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也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有相对成熟的‘天象授时观’,用以观察节气、指导农业。”顾万发如此概括,背后丰富的细节却比这句严谨的总结有趣得多。

首先需要明白北斗九星天文遗迹所处的特殊位置。遗址的中心居址区可以简单理解为贵族居住的区域,在居址区的南部,两道370多米长的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了一个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结构,尤其是围墙东端的造型,非常特殊,被专家视为中国最早瓮城的雏形。

瓮城是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通常是在城门外或内侧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河洛古国的中心居址区已有典型的瓮城建筑结构,可见居住者非同一般。这里发现有4排大型房址,房址之间有巷道相通,其中最大的一个房子面积达220平方米,即使放到今天看也属于豪宅。摆成北斗星形状的九个陶罐就是在这所房子前面的门廊发现的。

在北斗九星遗迹上端,北极附近——古人认为北极是天的中心,还有一头首向南并朝着门道的完整麋鹿骨架。麋鹿在古人眼里是一种神奇的动物。古代有天子冬至祭天的传统,大部分鹿类在夏天脱角,只有麋鹿在冬至脱角,所以统治者把麋鹿脱角视为吉祥的象征,并把麋鹿与一年最重要的节气冬至关联。此外,道教有“三蹻”的说法,指龙虎鹿三神兽,它们是帮助神巫上天的桥。顾万发认为,麋鹿也应有鹿蹻的意思。

可以想象这样一个5000多年前的画面:九个陶罐和麋鹿都埋在地下,当房子建成后,居住的主人日常活动时,就仿佛骑在麋鹿身上,向诸部落氏族表达自己才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专家推测,这应该是一位有地位并且谙习巫术和天文的古国首领,以这种方式设计自己的居室实际是在神化自己。

北斗九星天文遗迹的发现,表明5000多年前的“北斗”崇拜是当时仰韶先民的最高信仰之一。其中一颗如今已看不到的星,专家推测可能是景星,即超新星。《河图》记载:“黄帝治,景星见于北斗也。”也就是说,在北斗附近出现景星的时候是黄帝治理天下的繁盛时代。这九个陶罐,有可能记录了一次超新星爆发,目前相关研究还在进行中,如果情况属实,将是对世界天文学史的巨大贡献。

顾万发及其团队之所以能顺利确认北斗九星遗迹,离不开他主持发掘的另一处遗址——青台遗址,那里也发现有陶罐摆放而成的“北斗九星”图案。青台遗址位于河南荥阳,与河洛古国属于时代近似的文化遗存,发现的“北斗九星”标志物大小与天体实际亮度基本一致,用现代天文学软件演示,位置也非常精确。同时还存在北斗九星祭祀区,尤为重要的是还发现了圜丘形天坛遗迹,殊为难得。

专家们认为,双槐树遗址连同青台的“北斗九星”遗迹、天坛圜丘及有关建筑,既是科学的天文遗迹,也明显具有特殊的人文含义。这些高等级的人文与天文遗迹融合的现象,表明在聚落布局中的礼仪化思维和“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已经形成,可以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高度重视承天之命特征的早期代表。3.农桑文明史的最早代表

河洛古国还发现了国宝级的文物——中国最早的骨质蚕雕艺术品。它与青台遗址等周边同时期遗址出土的迄今最早丝绸实物一起,实证了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养蚕缫丝。

这件艺术品长6.4厘米,宽不足1厘米,厚0.1厘米,用野猪獠牙雕刻而成,是一条正在吐丝的家蚕形象。它的做工十分精致,腹足、胸足、头部组合明晰,和现代的家蚕极为相似,同时背部凸起,头昂尾翘,与蚕吐丝或即将吐丝时的造型高度契合。

这是迄今发现的仰韶时期与养蚕及丝绸起源相关联的、比较直观的实物资料,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牙雕蚕的发现,对顾万发而言别具意义,因为双槐树遗址的发掘初衷就是寻找丝绸之源。

“丝绸和玉都是中华文明的高端代表,关于玉的研究和发现很多,丝绸少有人关注。丝绸这种高科技产物的产生,一定有相应的社会理念和人力物力财力做支撑,背后肯定有更高端的文明存在,如果找到了,所谓‘中原文明洼地’的问题就解决了。”顾万发说,他不相信距今5000多年前中原地区没东西,从气候、环境、资源和传说等各方面看都没道理。

正是在这种理念驱使下,加上从考古科研角度呼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起,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丝绸博物馆开展了“寻找中国丝绸之源——郑州地区仰韶时代中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考古发掘项目,对郑州周边相关遗址进行全面的调查勘探与考古发掘工作。

随着河南荥阳的汪沟遗址、青台遗址、郑州西南郊区的黄岗寺遗址、巩义双槐树遗址等一系列仰韶文化城址被发现,一个具有早期城市群性质的大型聚落集团面貌逐渐清晰,形成了黄帝时期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核心地区。

不久前,研究人员在汪沟遗址出土瓮棺里的头盖骨附着物和瓮底土样中,检测到距今5000多年前的桑蚕丝残留物,这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丝织品,令学术界大为振奋。

这些丝绸是用来包裹亡童下葬的。事实上,郑州地区的仰韶文化聚落群发现好几处蚕丝裹着孩童放在瓮棺里。为什么死后要裹蚕衣?因为当时的人们希望死后像蚕破茧飞天一样复活。孩童的瓮棺也多为小口尖底瓶,形似蚕蛹,体现了先民对蚕神的崇拜。

“谁都想死了以后变神仙,中华文明古老朴素的修行思想在这个时候相对成熟了,先民有了重生的精神追求,并且想办法去实现。”顾万发推测,也许正是因为原始崇拜,先民才会去驯化野蚕,使用蚕丝,牙雕蚕说明他们已非常熟悉蚕的生长习性。

甚至可以说,当时的丝绸技术已趋于成熟。在汪沟遗址的出土残片中,有一块“绫罗绸缎”中的罗织物,且经过染色处理。为防止掉色,先民对这块染色罗进行脱胶,生丝脱胶后称熟丝,这块罗也是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熟丝丝绸织品。

其实,在中华文明起源阶段,全国许多地方都开始关注蚕了。20世纪20年代,“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在山西西阴村遗址发掘出半个蚕茧;河南省淅川县下王岗遗址,曾出土陶捏的蚕蛹;陕西宝鸡的一处遗址还发现了陶器上的彩绘蚕。而中原地区不仅关注蚕,还关注蚕丝。

“中华文明的一个典型特征即是农桑文明、丝帛文明。中国新石器时代各地代表性文化的农业都较为发达,但在距今5300年前后,除了双槐树为首的聚落,全国其他地方却没有与桑蚕纺织业有关的确切发现。”李伯谦认为,从这一角度讲,以双槐树遗址为首的黄河流域中心聚落群,是目前发现的中国农桑文明发展史上的时代最早的代表。4.墓葬区透露的文明发展模式

河洛古国还发现许多被后世承袭的文化传统或社会观念,实证中华文明5000年不曾中断。

遗址内发现3处墓葬区,共有1700多座仰韶文化时期的墓葬,均呈排状分布。墓葬为东西向,墓主人仰身直肢,头向西。其中一个墓葬区早期主体被遗址外壕和中壕及一条围沟围成一个独立的区域,应是中国早期帝王陵寝兆域制度的雏形。

发掘单位已与北京大学等12个权威学术机构开展合作,对人的来源、疾病、迁徙、食谱、人地关系、古DNA等问题予以研究。专家们认为,对于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处在文明起源关键时间阶段、位于黄河流域中心区域的聚落集团的人的问题的综合研究,将为华夏民族的核心族系起源问题提供最为丰富的单体资料。

目前,初步获得一些有意思的发现,生活在这里的男性基本不干体力活,因为上肢极不发达。同时,男性的基因稳定一致,而女性的基因来源非常广泛复杂,由此不难产生一些大胆的联想。

“更特别的是,双槐树遗址的墓葬里随葬品很少,即使墓葬规模很大、等级很高,里面也没多少东西,在全国范围内都属于特例。”顾万发说,这可能跟中原地区的丧葬思想有关,首领掌握军事权和祭祀权,但宗教色彩不浓郁,不主张把生前的东西带到死后世界,这也是其延续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

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代表性观点有“满天星斗说”“相互作用圈说”“重瓣花朵说”“文明起源模式论”等。“文明起源模式论”的提出者李伯谦认为,河洛古国的一系列考古成果,为探讨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原模式”提供了可能。

重视民生,发展农桑,重视传宗接代和社会长治久安,不过分地把创造的社会财富贡献给神灵,而是投入社会再生产。这一模式在后世被主流政治社会所继承和发扬,成为中华文明历史进程中最具代表性和引领性的主流发展模式和思想,也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重要原因。

“中华文明的根和魂在这里,其他地方文化断了,没有延续下来。”为了帮助理解,李伯谦略带调侃地解释,很多地方推崇神权,整天拜鬼拜神影响工作,还把好东西都放在墓里或敬献给神灵,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此外,河洛古国已体现出兼容并蓄的文化传统,表明中华文明从起源阶段就具备开放包容的特性。

遗址的出土器物包含许多外来文化因子:如折腹鼎、背壶具备大汶口文化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如双腹盆、双腹豆、双腹碗,以及薄胎斜腹彩陶杯,属于屈家岭文化因素;还可以看到双墩文化靴形器、薛家岗文化折腹杯、松泽文化折肩折腹壶、大溪文化杯等文化元素。

这些器物充分证明,河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后就是联通四方的交通孔道。王巍认为,中原地区具有居中的地理优势,有利于文化汇聚和辐射,当时的中原先民对外来文化采取主动吸收而非排斥的态度,这是中华文明的底色,也是文明得以延续的重要因素。5.未知元素待揭谜底

河洛古国吸引人一再探访,足以显示值得探究玩味的现象很多。有些尚未知晓确切答案的,也因未知的可能性平添几分神秘和魅力。

古代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有关于黄帝时代“一百年,地裂,帝陟”的记载,唐代天文学著作《开元占经》记载,“黄帝将亡则地裂”,表明发生了地震,黄帝部落就迁走了。巧合的是,在双槐树遗址发现了多处地震引发的裂缝遗迹。

地裂缝遗迹发现于遗址内壕和中壕东南部解剖沟内,呈东西条状,错乱交叉,缝内有淤积黄土,还有明显的地层错位现象。北京大学相关专家现场确认,认为可能是地震引发的裂缝,且震级在6.0级以上。

遗址的三重环壕也有深意。从空中俯瞰,双槐树遗址被内壕、中壕、外壕三重宽大的环壕围绕,形成严密的防御体系,并均有对外通道。今天的普通人很难想到,这些壕沟除了防御外敌入侵的功能,可能还具备礼仪性质。

“三这个数字在古代可以与昆仑联系,因为昆仑山上住的都是神仙,所以帝王之制都经常采用三重,属于高端的礼制建筑。”顾万发说,这三重环壕并非在同一时间建成,因为建设周期太长,但是在聚落繁盛时期是共存的,这种规制也是判断遗址具有高等级性质的重要证据。

还有一处特殊遗迹,专家们至今难以定性。该遗迹位于大型居住中心基址前面,现存多排,已发现100多米,采用了当时中国最为先进的土木工艺法式——版筑法,类似现代铺地板砖,而且使用跨度很长,可能是一处公共场所,这种布局颇有“前殿后寝”的样子。

天地之中的宇宙观、合天命而治的礼仪性思维、具有引领性的文明发展模式,大量建筑基址等等,双槐树遗址所表现的这些内涵,以及种种被后世王朝文明承袭和发扬的现象,足以表明5000年中华文明主根脉可追溯于此。相信随着考古人员的努力,河洛古国更多丰富的内涵将逐步揭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国庆节旅游好去处河南

全文共 1743 字

+ 加入清单

国庆节旅游去处河南.放假了,放假了,放假了!小编的带大家领略河南的千年古镇,秀美丝毫不输江南,这个十一,带孩子漫步古镇街头,赏历史遗风,品尝特色美食,过一个不一样的假期!

国庆节旅游好去处河南

朱仙镇开封市开封县朱仙镇,

位于开封市南20公里处,岳飞当年大败金兵,取得震惊朝野的朱仙镇大捷就是这个地方。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水路交通要道商埠之地,因而得到迅速繁荣。这里的街道不宽,两旁的建筑都隐约地透露出昔日的仙风豪气。时过境迁,曾经繁华的城镇如今已经是走过了千年,给人留下的是古朴的民风和国宝之一的木版年画。

赊店镇南阳市社旗县

赊店镇南阳市社旗县赊店镇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商业古镇,有“豫南具镇”之称。古色古香的街道,没有一点人为开发的味道,走在镇内,浓郁的生活气息会让你忘记城市的喧嚣,赊店的烙画葫芦,图案品种繁多,色彩古朴典雅,这种鲜为人知的地方特色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刘秀在赊店借旗故事在当地广泛流传,赊店酒也由此兴盛。

荆紫关镇南阳淅川县

荆紫关镇南阳淅川县荆紫关镇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荆紫关镇形成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成语“朝秦暮楚”便源自荆紫关镇,这里地势险要,古代又被称为豫之屏障。“清代一条街”上的建筑保持着清代风貌,是我国北方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建筑群之一,具有清代民间商业建筑风格,翘檐雕饰,古色古香。特产石子烙馍值得一尝。

芒山镇商丘市永城市、

刘邦斩白蛇,汉兴之地,《楚汉传奇》里面上镜率超高的地方,芒山镇是河南省集山水、人文、民俗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因为是刘邦斩蛇起义之地,因此有“汉兴之地”之称。境内有芒砀山,古迹名胜比比皆是,名人轶事佳话频传。除了游玩,在芒山是不会让你饿肚子的。老汤五香卤羊头、酇城五香糟鲤鱼、农家野蘑菇炖鸡……至于有多美味,亲自去尝尝便明白。

神垕镇许昌市禹州市

唐代以来,神垕镇是中国北方陶瓷中心之一,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神垕古镇区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古街,俗称“七里长街”,有不少传统建筑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宅、胡同,主要建筑有伯灵翁庙、神垕钧窑遗址等。

唐宋以来,随着陶瓷业的兴盛,许多富商大贾在此置田、建宅、经商,逐步形成神垕老街由东、西、南、北四座古寨和红石桥、关爷庙两个行政街道的组成。

逍遥镇周口市西华县东汉建安年间,该镇名为“小窑”,又名“合流镇”、“双河镇”;宋代得名“逍遥”并沿用至今。明清时此地为沙河“四大码头”之一:渡口船影,连着繁华,走进历史的深处。如今逍遥镇胡辣汤遍地,话说这胡辣汤始于明朝嘉靖年间,起初作为御汤仅供皇室享用,后来在民间广泛流传,已经深深融入河南人的生活习俗当中

温馨小提示

安全篇

旅游最重要的是安全,当您借着国庆节的春风外出游玩,第一要保证自身的安全,这里安全涉及到很多方面:

第一,外出旅游期间最好能有人帮忙照看家里,如果没有人帮忙照看的话,离家之前一定要保证家里的门窗、水龙头、电源开关都是关掉的。不能留下安全隐患,也防止盗贼进入;

第二,游览的时候要注意人员安全,如自身安全,同伴安全,尤其是小孩和老人要注意防止走丢,比较危险的地段要遵守导游的指导。有高血压、心脏病者最好不要在人多的时候外出旅游,尤其是国庆这种黄金周。

第三,财物的安全,要小心保管自己的行李,不要与陌生人合住,休息的时候请关紧房门,别理会骚扰电话。旅游中不要轻易与陌生人结伴,放人之心不可无,更不要轻信其他人什么便宜旅游看什么表演之类的话,一般都是骗人的。

备药篇

为了保证自己有一个快乐的假期,当您在游玩之前一定要备上各种药品,避免在旅途中的突发事件,以下是应该必备的药品:白加黑或速效伤风胶囊、六神丸、黄连素、阿托品、胃舒平、藿香正气水、十滴水、创可贴、紫药水、红花油、氧氟沙星、病毒唑滴眼液、息斯敏、乘晕宁、痛一粒丸、复方新诺明、头孢氨苄胶囊等等,如有哮喘或冠心病的患者应随身携带应急药物,如息喘灵、硝酸甘油等。另外,所有的药物应保持干燥并注明药名及用法。

气候篇

提前了解目的地天气。要提前关注出游目的地的气候和温度。适当增减衣服,保持身体健康,在出行过程中很重要。此外,黄金周是购物的高峰期,在一些旅游人气旺的目的地,有不法分子特意在旅游餐馆和游客聚集的景区景点行窃。建议游客重要物品要随身携带,以免不必要的损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国古人睡得枕头都是什么样子的?揭秘我国枕头文化

全文共 3323 字

+ 加入清单

枕头,相信这个是我们生活当中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每天睡觉都需要枕头。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每一个时期的枕头都有着怎样的历史呢?每一个时期的枕头独有这怎样的作用和文化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下我国古代枕头的文化吧。

枕头是枕的一种,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用品之一。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草荐枕、木枕、玉枕、瓷枕、盐枕、琥珀枕、琉璃枕、藤枕、布枕等各种枕头。

据《说文解字》解释,“枕,卧所以荐首者。从木,冘声。”其中,“荐”意指草或草垫子。据记载,上古社会先民通常“逐水草而居,即无余席,便坐荐上。”草荐不仅用来供人坐、垫,也用于人们躺着时支撑头部,可见“草荐”是人类最早使用的枕头之一。

在历史上,人类何时自觉地使用枕具,最早的枕具究竟是何种形态、何种材料已经不得而知。自然界中随处可见的草束、木棍、石块、土块或吃剩的动物毛皮、兽骨也许都曾被枕用过。只不过它们因为质地的原因,有的早已腐朽不存。

《诗经·唐风·葛生》中有:“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这首诗是妇人悼念亡夫之作,女子目睹角枕、锦衾,念及夫妇旧日情深,不禁伤心,发为浩叹。但角枕到底为何形态,文中难以看出。

《礼记》中提到人起床后要将枕、席等物收起来,且长辈的枕、席、簟、衾等不能随便移动。《礼记·内则》,“鸡初鸣,成盥漱,衣服,敛枕簟”,“父母姑舅之衣、衾、簟、席、枕、几不传”。

湖北黄冈螺蜘山遗址墓葬中发现两件石枕,可能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石枕。其中一件在墓主头骨下平垫。黄沙石,质疏松。近长方体,四周和上部枕面经打制加工,枕面有刻划沟槽,不甚规整。长18厘米,宽约16厘米,厚4~5厘米。另一件石枕置于墓主人颅骨下,枕面和四周有明显的人工加工痕迹,但这个时候的枕头是否专门为睡觉打造还不得而知。

湖北省江陵市马山1号楚墓出土的竹木枕,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型枕头实物。在商朝时期,成型的枕头已经出现。在文献记载中,相传商朝时就有玉石制作的虎头枕,这大概是最早的枕头的一种造型。当时,人们把虎作为氏族图腾或保护神,有祛邪避魔的作用。

东周时期,常年的战乱使得物质资料匮乏,因而此时的家用纺织品相对比较朴素。直到秦国实现大一统之后,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以及纺织工艺的进步,家用纺织品逐渐丰富。

汉代,由于墓葬遗存较丰富,发现的枕的种类和数量都很多,贵族墓葬中多见有玉枕,此外亦发现石枕、木枕、漆枕、草木枕、苫枕、锦枕、铜木合制枕、绢枕、鸡鸣枕等。

随着汉代生活水准的提高和社会文化的发展,枕的制作、使用及其在文化上的功能都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湖南省马王堆西汉墓出土一件绢枕,属于软质枕头,可见在早期我国枕头就有了软、硬之分。

汉代发现玉枕的墓葬较多,尤以徐州为最,玉枕一般是以长方形和三角形玉片连接而成,表面光滑。

汉代的枕头形状各异,丝织枕的实物从形状看,多为长方形或者长条形,如新疆民丰北大沙漠1号东汉出土一件用“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制作的枕,造型为雄鸡形。这种两端起、中间凹的造型不仅符合人体工学,又蕴含了古人鸡鸣即起之意。

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从枕的出土量和多样性看要大大逊于前朝。不过,像木枕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相当普遍,《北史》载:“基性清慎,无所营求,尝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于此乎?’。”说的是北齐皇建年间郑州长史朗基为官清廉,不贪图享受,他居住的地方,连木枕都没有。这一资料显示,在南北朝时期,木枕已比较普遍,算不上贵重的东西。《新唐书》:“(阳城)常以木枕布衾质钱,人重其贤,争售之。”说明在唐代木枕已是人们普遍使用的生活品。

到了唐宋时,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人们对枕头的享受也开始讲究起来,尤其是瓷枕的出现。

第一件也是最早的瓷枕发现于河南安阳的张盛墓,出土墓志表明张盛死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安阳修仁乡,十五年(595)与夫人王氏葬于相州安阳城北五里白素乡。张盛墓的随葬器物比较丰富,共192件,其中在日用器物模型中就有一件瓷枕模型,不过,除了这件瓷枕模型外,隋代尚未有真正的生活用瓷枕出土。所以很多人都认为,瓷枕产生的最初动机是为随葬之用。

到唐代,瓷枕出土的比较多,说明这一时期瓷枕已经逐渐发展起来,主要有方形枕和兽形枕两类。烧制瓷枕的窑口有长沙窑、铜川窑、巩县窑、邢窑、寿州窑等。采用的装饰技法主要有绞胎、三彩、印花、釉下彩。

据考古发现,河北、河南、山西、安徽、湖南、浙江等地的瓷窑遗址中均有作为枕头的瓷器,而且当时的瓷器品种已相当丰富,分别有白釉、白釉绿彩、白釉褐绿彩、三彩、珍珠地划花、绞胎、黄釉、黑釉、青釉、青釉褐绿彩、青釉印花等花色品种;瓷枕的形状也已相当丰富,有长方形、椭圆形以及各种动物、花卉的形状,如兔形枕等。

唐代张鷟《朝野笺载》和《旧唐书·五行志》中都有这样的记载:“韦庶人妹七姨,嫁将军冯太和,权倾人主,尝为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这里说的“豹头枕”、“白泽枕”、“伏熊枕”指的就是形状各异的瓷枕。

考古发现的唐代枕中,除了瓷枕外,还有石枕、滑石枕、布枕等,亦有以土坯作枕和以板瓦作枕者。这说明唐代枕的使用还是多元化的,不同形式的枕同时存在。唐代文人笔下的枕更是丰富多彩,见于文献的就有游仙枕、夜明枕、石枕、玉枕、琥珀枕、玛瑙枕、水晶枕、石膏枕、沉香枕、黄杨枕、白石枕、青盐枕、神鸡枕、药枕、书枕,数量品类颇多。

宋代是中国制瓷业迅猛发展、成就最为杰出的时代,可以说是官窑林立,民窑竞起。这一时期,此时,瓷器真正成为大众产品,盘、盆、瓶、壶、罐、枕等各种生活用器在上层和民间都有较大需求。

瓷枕在宋代,已经是非常普遍的日常用器,其制作生产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格局,甚至呈现出专门化的趋势。宋代瓷枕的生产有南北之分,北方地区以河北、河南、山西为中心,南方地区以江西为中心。

这一时期,瓷枕的数量和品种也更加丰富,出现了白釉划花、白釉剔花、白釉印花、珍珠地划花、黑釉印花、黑釉划花、黑釉剔花、黄釉印花、三彩、酱彩、青釉印花、彩绘等品种;瓷枕的形状除了长方形、腰圆形等常见形状外,还出现了如意形、虎形、狮形、豹头形等不同式样。

这些瓷枕的枕面长、宽或径小者10cm,大者35cm,枕高14 ~ 20cm,呈前低后高、外高内陷的特征。一般,唐朝的瓷枕尺寸较小,枕面径约在10 ~15cm 之间,而后来烧制的瓷枕枕面尺寸较大,通常径可以达到29cm 以上。

对于宋人来说,在炎热的夏季,瓷枕无疑是凉爽而舒适的,这从瓷枕上的诗文题字和文人对瓷枕的赞赏中可见一斑。如磁州窑瓷枕上的题诗:“夏日景偏长,遥天转暑光。如人会消遣,何处不清凉。”即是描写夏日景象的。

老百姓也会在瓷枕的造型和装饰上寄寓了自己的朴素理想——婚育祈子、辟邪纳祥、人生感怀等。这些精神性的内涵使得瓷枕超越物质形态,进入精神文化领域,成为民众乐于接受的生活必需品。

明代时,陶瓷枕虽仍有前代遗风,但总体走向衰落,反倒多见丝织枕和布枕。另一方面,此时的丝织品织艺精湛,质地优美,棉纺织业成为普及的手工业,印染、刺绣、镶嵌等工艺日渐纯熟。因此,软质的丝织枕制作简单,并且更加舒适,瓷枕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到了清代,丝织枕进一步发展,瓷枕更多成了装饰。

明清的枕顶通常以“鸳鸯”图案为装饰,以绣花工艺为主例如扣绣等。虽然枕头从瓷枕变成了丝织枕,但人们在借由枕头表达美好愿望的风俗还是流传了下来,只不过丝织枕改成了刺绣。寓意多子多福、家族兴旺的“百子枕头”则是当时很多皇室贵族亲睐的软枕。

至清朝晚期,多见丝织和布质枕。上海《申报》在同治十二年(1873年)年末,刊登:海道宪制定的《惜字章程》:“绣货京货店所售枕顶、手帕、肚兜、扇套、纱袋,各件草虫花鸟尽足娱目,何必刺绣诗句。况枕顶置之卧所,肚兜、手帕系妇女所用,以及束腰带、裤带等件,一经绣字秽亵尤甚。嗣后务须一律改用花样,如敢再绣字迹,定干提究。”从这段描述中可知,当时枕头上也会绣一些不正经的东西。

清代时尤其流行将中药、茶叶或者花瓣等物品放入枕头中,用以作为保健之途,有些也是为了可以促进睡眠,直到今日,有些人仍然会采用此方法养生。

区区枕头,从做法到用料,再到上面的图案,其实都是中国手工业发展史的缩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中国旅游日河南免费旅游景点

全文共 2964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河南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2017年中国旅游日有很多免费或优惠的景点开放,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旅游日河南免费景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旅游日河南开封免费景点

清明上河园

活动时间:5.19

优惠政策:下午两点以后免费入园,晚间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大宋·东京梦华》八折优惠(B区除外)

清明上河园位于河南省开封市龙亭湖西岸,是以画家张择端的写实画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按照《营造法式》为建设标准,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以游客参与体验为特点,集历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趣味娱乐旅游和生态环境旅游于一体的一座大型历史文化公园。

天波杨府

活动时间:5.19

优惠政策:开封本地游客凭身份证门票半价

天波杨府是北宋抗辽英雄杨业的府邸,原位于北宋首都东京(今开封)城内西北偶、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新址建成于1994年 ,位于开封市龙亭湖风景区,是一处集湖光山色,历史文化和宋代建筑群于一体的大型私家园林,是开封市极具特色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南阳市

七十二潭

活动时间:5.19-5.31

优惠政策:门票半价

南阳市方城县七十二潭景区位于河南西南部、南阳盆地东北的方城县,紧邻省道239线,距离方城高速出口18公里,交通极为便利,是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伏牛山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阳伏牛山世界地质公园入口处第一个具有独特地貌特征的景区,有“中华第一石川”之美誉。

莲花温泉

活动时间:5.19-5.24

优惠政策:门票半价

莲花温泉水城风景区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是集温泉沐浴、养生美食、休闲保健、会议住宿、生态旅游、拓展培训、大型原创水景主题演出于一体的国际化温泉水城,并拥有千余品种莲池、1500米盆景长廊、水乡步行街、莲花观音院、四圣文化广场、莲花书画院等景观文化,是河南省内最具特色的多功能休闲度假区,也是亚洲地区著名的亲水温泉度假区。>>>下一页更多精彩“中国旅游日河南周边免费景点”

中国旅游日河南焦作免费景点

青天河

活动时间:5.19

优惠政策:门票免费

青天河(原名:红旗水库),集江南水乡与北国田园风光于一体,被誉为“北方三峡”的青天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河南省博爱县与山西晋城市郊柳树口镇境内。景区面积106平方公里,由大坝、大泉湖、三姑泉、西峡、佛耳峡、靳家岭、月山寺等七大游览区、308个景点组成。

云台山

活动时间:5.19

优惠政策:当天生日或者结婚纪念日的游客免门票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和山西省晋城市陵川县交界处,景区面积240平方公里,含红石峡、潭瀑峡、泉瀑峡、青龙峡、峰林峡、子房湖、茱萸峰、猕猴谷、叠彩洞、百家岩等主要景点。

神农山

活动时间:5.19

优惠政策:门票免费(仅需购买1元/人保险)

神农山,国家AAAAA(5A)级风景旅游区,位于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与晋城市山河镇狄河村交界,神农山风景名胜区面积102平方公里,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儒道佛文化名山、中国城市第一媒体旅游联盟举办“首届中国旅游品牌景区”总评榜当选“2011年中国最具实力景区”。传说,炎帝神农氏在这里辨五谷、尝百草、设坛祭天,故而得名神农山。

焦作影视城

活动时间:5.19

优惠政策:当天门票20元/人,当天生日的游客及60岁以上游客免门票

焦作影视城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的河南省西北部的焦作市,距焦作市区1公里,北依太行,南临黄河,地理位置优越,为焦作市十大景点之一。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也是中国著名的影视基地。是“中国十大影视城”、“全国首批九家影视拍摄基地”。新版《水浒传》、新版《三国演义》、电影《战国》等在此取景。

中国旅游日河南洛阳免费景点

白云山

活动时间:5.19

优惠政策:门票半价

白云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动物204种,植物1991种,森林覆盖率95%以上,被专家学者誉为“自然博物馆”。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37座,其中玉皇顶海拔2216米,为中原第一峰,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处。

老君山

活动时间:5.19-5.24

优惠政策:门票半价

老君山,本名景室山,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城东南三公里处,老君山是秦岭余脉八百里伏牛山的主峰,海拔高达2200余米。被道教尊称为太上老君的李耳(即老子)曾在此山修炼,唐太宗因此将景室山改名为老君山。

鸡冠洞

活动时间:5.19-5.24

优惠政策:门票半价。

鸡冠洞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县城西三公里,秦岭余脉伏牛山支脉鸡冠山的半山腰上,海拔1021米。鸡冠洞是一处大型的石灰岩溶洞,喀斯特岩溶地貌,鸡冠洞长达5600米,供观赏长度1800余米,观赏面积2.3万平方米。此类洞穴在北方少见,被誉为北国第一洞府。

重渡沟

活动时间:5.19-5.24

优惠政策:

①全民门票半价

②重渡沟竹筏漂流第1到10名可享受免票政策,第11到50名可享受80元购票优惠。

③反购买重渡沟门票皆可免费游玩伏牛山东北虎园,活动时间:5.3-5.31。

重渡沟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境内,因东汉光武帝刘秀二渡伊水至此,摆脱王莽追杀并成就帝业而得御赐之名。神秘的历史传说加上重渡沟的景区三绝,是重渡沟由鲜为人知名不见经传而一举唱红北国,声震华夏,成为河南省目前最具活力的十大热点景区的最好诠释。

龙峪湾

活动时间:5.19-5.24

优惠政策:门票半价

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南165公里处的栾川境内,目前已开发12个景区、218景点,河南省十佳山水景区,全国文明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抱犊寨

活动时间:5.19-5.24

优惠政策:门票半价

抱犊寨红色旅游区位于栾川县城西北50公里的三川镇境内,抱犊寨海拔1803米,东临三川乡石窑沟,西至卢氏县文峪乡,南山脚到青山村火神庙,北达张前沟。抱犊寨位于山顶,周围皆百丈悬崖,南门壁立千岗;西门两峰对峙,仅隔一米多宽的狭谷;东门右侧有“断山壕”,属“一夫当关,万人莫克”之险。

养子沟

活动时间:5.19-5.24

优惠政策:门票半价

养子沟生态旅游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的一个旅游景区。它地处伏牛山主峰老君山怀抱,距县城7公里,境内南北长13公里,游览面积18.8平方公里。据传唐贞观年间巾帼名将樊梨花不甘丈夫薛丁山三次休辱之苦,跋山涉水寻访至此安营扎寨、养子教子,并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传说故事,后人为纪念英贤称此地为养子沟,千年佳话,传颂至今。

荆紫仙山

活动时间:5.19

优惠政策:原价50元/人,现价10元/人

免票政策:

①1.4米以下儿童享受免票政策;

②70岁以上老人享受免票政策;

③残疾人凭残疾证享受免票政策;

④现役军人凭军官证享受免票政策。

荆紫仙山——龙潭大峡谷景区的姊妹景区,位于新安县石井镇境内,南距新安县城56公里,距龙潭大峡谷景区仅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同时也是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主要景区之一。荆紫仙山四周群山耸峙,主峰天坛峰海拔829米,北临黄河,壁立万仞,是观赏黄河小浪底水库两岸风光的绝佳景点,是大黄河旅游带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一处集道教文化、观光游览、生态休闲、度假疗养、户外运动、文化研修为一体的综合型景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古人如何洁齿?看完你就知道了!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一、古人护齿洁牙的方法是叩齿和漱口。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养生》曰:“吾尝患齿,摇动欲落,饮食热冷,皆苦疼痛。见抱朴子牢齿之法,早朝即齿三百下为良,行之数日,即便平愈。今恒持之。”可见其受“叩齿”方法的影响,身体力行之后,受益匪浅。

二、古代漱口普遍采用的含漱法以盐水、浓茶、酒为漱口剂;唐代孙思邈著《备急千金要方》:“每旦以一捻盐内口中,以暖水含……口齿牢密。”《延寿书》有也用浓茶漱口的记载;

三、印度人曾经用杨枝刷牙,所以杨枝又叫“木齿”,后来此法传入我国,我国人民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刷牙方式。古医书《外台秘要》说,用杨枝将一头咬软,蘸了药物揩牙,可使牙“香而光洁”。

除了杨枝以外,古人还因地制宜找寻其他合适的洁牙材料,如槐枝、桃枝、葛藤等,都与杨枝一样有苦、涩、辛、辣的味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古人对夜空的雅称

全文共 300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夜空的雅称有:云霄、九天、玉宇、长空、九霄等。

云霄:出自诗人鲍照的《拟行路难》“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诗句可翻译为:是我年少时离开家从军,一身志气迅速的冲向天空到云彩的高处。

九天:“九天”是数量词,因为“九”是数字单数中最大的数字,所以有“极限”之意。“九天”出自唐代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歌可以翻译为:那瀑布的水从很高的地方笔直的倾注而下,就好像是银河从九天之上掉落了下来一样。

玉宇:出自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诗歌可以翻译为: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中国河南出过几个皇帝?他们分别是谁?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这个中国河南出现过几个皇帝也还是挺有意思的,非常的值得大家探讨一下的,河南很大,人数也很多,所以出几位皇帝也应该算是正常的吧,那么这个河南到有没有出现过皇帝呢?出现过的话又分别是哪些皇帝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所以,之前的都不用看。至于皇帝是哪里人,我们如果根据出生地来判断的话,那么,在河南出生的皇帝,共计至少有25位。

1、东汉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出生地陈留郡济阳县(今河南兰考)。

汉明帝刘庄,河南洛阳人。

汉章帝刘炟(dá),河南洛阳人。

汉和帝刘肇,河南洛阳人。

汉殇帝刘隆,河南洛阳人。

汉顺帝刘保,河南洛阳人。

汉少帝刘辩,河南洛阳人。

汉献帝刘协,河南洛阳人。

2、魏晋时期司马家的前几位也是河南人

晋朝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他的祖父司马懿,父亲司马昭,大伯司马师,肯定也是河南人,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温县招贤镇)人。

晋惠帝司马衷,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

晋怀帝司马炽,河南洛阳人。

晋愍帝司马邺,河南洛阳人。

晋元帝司马睿,河南洛阳人。

3、唐朝

唐玄宗李隆基,东都洛阳人。

唐代宗李豫,东都洛阳人。

4、北宋皇帝基本都是河南人

宋太祖赵匡胤出生于河南洛阳夹马营,是宋朝开国皇帝。

宋太宗赵光义,生于河南开封府浚仪县。

宋真宗赵恒,出生地 东京开封府

宋仁宗赵祯,出生地 东京开封府。

宋英宗赵曙,出生地 东京开封府。

宋徽宗赵佶,出生地汴京(今河南开封)。

宋哲宗赵煦,出生地开封府。

宋哲宗赵桓,出生地开封府。

还有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

5、袁世凯

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人称袁项城。袁世凯的功绩是很大的,没有袁世凯,民国不可能这么快就在形式上“统一”中国。他的污点就是称帝了。

这么看,河南皇帝还真不少,超出我的预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梁河南甸土司衙门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土司衙门也叫南甸土司司署。南甸土司头人刀氏龚姓,原籍南经应天府上元县。明初随军征讨云南,因屡建战功,后升官定居于此,逐渐被当地土著傣族文化融合,成为汉傣文化融合的典范。原南甸宣抚司辖地广阔,实力雄厚,世袭为官二十八代,历时五百余年,在云南边地土司中影响很大。

司署驻地曾几易其址,清咸丰元年(1851年)定居现址,历经三代土司的不断扩建,最后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完善成现在的规模。该建筑区按汉式衙门布局,由4个主院落,10个旁院落,47幢、149间房屋组成,占地面积10625平方米,建筑面积7780平方米。可谓“层层院进八方通,幢幢殿阁殿中殿”。房屋规划整齐,主次分明,木制结构,粗梁大柱,青龙屋顶、雕梁画栋,尤以第四殿用料考究,正堂栗木,左厢椿木,右厢楸木,取“正立春秋”之意。

如此宏大的建筑在全国土司府中也不多见,是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史、地方史、土司制度及建筑艺术等方面的重要实物资料。土司府内还保存着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半副銮驾仪仗,清王朝赐给的官服、大印,以及贝叶经,历史照片,日常生活用具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为何感觉古人杀人是一件很随便的事情?杀完人换个地方继续潇洒?

全文共 766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杀人这件事情在现代你想都不能想的,一些开玩笑的话都是不能说的,所以杀人这事在生活中中极其的少见了,但是如果一些喜欢古装的小伙伴或者说是一些喜欢历史的小伙伴会发现一些问题,那就是在中国古代杀人这件事情好像十分的正常啊,就好比关羽关二爷,他杀了豪绅之后就逃走了,然后就和刘备打天下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哦?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些事情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

这个问题要分两点回答。

第一,古代故意杀人当然犯法,而且大多数朝代都是死罪。

怎么可能无罪呢?杀人偿命,这个道理从很多年前就开始约定俗成了。

刘邦的约法三章有没有听说过?

1.杀人者要处死。

2.伤人者要抵罪。

3.盗窃者也要判罪。

可以不负责任的推测一下,在刘邦之前,秦甚至春秋战国之前,就已经有类似的律法存在了,刘邦也是整理出来并且公信于天下。

第二,当然有人管,但是限于条件有限,案件的侦破率极低。

再来看个例子:

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

关二爷杀了豪绅,只需要“逃难江湖”,便可以逃脱法律的惩罚,即便身背命案,后来还能跟着刘哥干一番事业。

江湖之大,哪一个县衙的补捕快能做到跨省追捕你?

即便真有人兢兢业业,愿意跨省追捕,他能认出你来吗?

就凭带着一张“画影图形”的人头像,从中原大地将犯人找出来的概率有没有0.1%?

故而,并非是没有法律,而是因为古代的通信技术和交通工具极其落后,杀人犯的逃跑成功率极高。

特别是乱世,就更别提了,人命如草芥。

也正是考虑到这一点,各个朝代有相应政策来应对。

例如:

朱元璋认为,只要把人的户籍固定死在一个地方就安全了。一旦脱离原户籍所在地,哪怕你只是到隔壁村去走个亲戚,你也被认为有犯罪动机,违反了户籍管理法,你将会被抓起来。

老朱就试图通过这种手段来遏制犯罪。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河南科技大学是几本?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科技大学是二本。河南科技大学在河南省既有本科第一批次招生也有本科第二批次招生,在其他全国大部分省份均为本科第二批次招生,因此我们通常认为河南科技大学是二本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河科大、HAUST,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属于二本院校,于1952年创建,坐落于河南省洛阳市,是国家国防科工局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也是省属重点大学,河南省重点建设的三所综合性大学之一,位列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其由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学校1952年创建于北京。1956年,应国家工业基地建设布局的需要迁至洛阳。后更名为洛阳工学院,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2002年,由洛阳工学院、洛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洛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河南科技大学。

河南科技大学有西苑、开元两个校区,学校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学院、医学院、体育学院等31个二级学院93个本科专业。

该校位列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入选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也是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理事高校,教育部首批认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

学校在1956年,应国家工业基地建设布局的需要迁至洛阳。后更名为洛阳工学院,隶属于国家机械工业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古人最常用哪种植物洗头发?原理是什么?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因此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留一头长发,在还没有洗发水的年代,古人最常用皂荚来洗头发,皂荚也叫做“皂角”,是豆科皂荚属植物的果实,皂荚十分坚韧,不能直接用来洗头,一般是将泡制的皂荚放在盆里加水反复揉搓,至水质变得略显粘稠便可用来洗头,去污、养发的效果极佳。

皂荚中含有皂甙,它的水溶液能生成泡沫,有去污性能,《中国植物志》里记载荚果煎汁可代肥皂用以洗涤丝毛织物,所以除了洗发,皂荚更常见的用途就是洗涤衣物,可以使衣物柔顺不易褪色。另外皂荚还可以入药,《神农本草经》早已把皂荚列入药用。

除了皂荚,古人还会用无患子、淘米水、木槿叶子、草木灰、澡豆、茶籽饼、胰子等物品来清洗头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古人吃小葱拌豆腐有什么寓意?表示一清二白是真的吗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是一个民以食为先的国家,中国古代好吃的东西还是有很多的,比如小编今天看到的一款美食也是现在非常常见的一种食物,小葱豆腐。用葱拌上已经煮熟的豆腐,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当然了,其实,古代的人吃这一道菜,还是有很多的寓意和讲究的,相传在古时候,吃这一道菜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的。剧有关文献自己,这道菜的起源还要从明朝的朱元璋开始说起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说到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明朝是一个等级非常严格的朝代,当时的皇帝是朱元璋,朱元璋可以说是一个很勤俭节约的人。不过,朱元璋的勤俭节约也是有原因的。相传在所以的皇帝中,朱元璋的背景家世是最为惨淡的,也就是最为普通的,朱元璋小时候放过牛,可谓是白手起家,最后当上了皇帝。

据说当时朱元璋上位后,把一项大工程交给了刘基去办。

有一个大臣是刘基的好友,但是他大肆的浪费,挥霍贪污,刘基知道这件事后,禀报给了朱元璋,然后把他给杀了。

这件事传开后,当地很多的大臣便开始诬陷刘基,说刘基贪污。说的人多了也自然而然的传到了朱元璋的耳朵里面,其实,朱元璋还是非常信任刘基的,不过,很多人都这样说,朱元璋也是有疑心的。

后来,刘基去游玩了几天,朱元璋听到后火冒三丈,下令召见刘基,当时刘基来的时候,手里提了一个碗,里面装的便是小葱拌豆腐。当时朱元璋吃了后,食欲大开。于是,觉得刘基便是这道菜。证明刘基确实是一个清白人,后来,朱元璋对刘基是更加的信任了。

由此,小葱拌豆腐这道菜也是这样出名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