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土司

土司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土司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土司问题。

分享

浏览

3201

文章

39

土司是什么

全文共 187 字

+ 加入清单

土司又称土官、酋是古代中国边疆的官职,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

土司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土司既指少数民族地区的土著人在其势力范围内独立建造的且被国家法律允许的治所,又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狭义的土司专指“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统其兵、世袭其职、世治其所、世入其流、世受其封”的土官。

展开阅读全文

木府土司历史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木氏土司是指明清云南三大土府之一的纳西族木氏封建领主,历经元、明、清三代,直到雍正年间改土归流,历经22世470年。

木府坐落于丽江古城狮子山下,占地百余亩,气势恢宏,美轮美奂。木府是纳西族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这个坐落于丽江古城,甚至曾与故宫相媲美的宏大木府的主人,就是横跨了元、明、清三朝,历时470余年的木氏土司家族。

所谓北有故宫,南有木府丽江木府是丽江文化的大观园。1996年大地震后,世界银行慧眼识宝,贷巨款相助重建木府, 丽江能工巧匠精心设计施工,经三年时间,使木府如凤凰涅磐般再现于世在西南诸土司中以知诗书好礼守义而著称于世。明末时达到鼎盛,其府建筑气象万千,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宫室之丽,拟于王室。 整个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建筑群坐西朝东,迎旭日而得大气。木牌坊上大书天雨流芳 四字,乃纳西语读书去吧之谐音,体现纳西民族推崇知识的灵心慧性,石牌坊通体皆石,结构三层,是国内石建筑的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水东土司文化简介 揭秘水东土司文化

全文共 837 字

+ 加入清单

说起贵州,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那么大家知道贵州的名字是如何得来的吗?知道贵州历史上的四大土司吗?土司指的是元、明、清时期朝廷在少数民族地区授予少数民族地区首领世袭的官职。遵义的播州土司和黔西的水西土司你应该有听说过,但水东土司和思州土司你应该很陌生,今天我要介绍的是面积最小的水东土司,它与贵州名字的由来息息相关。

看了电视剧《奢香夫人》才知道贵州原来是由四大土司变化而来,知道了在历史上水西土司是贵州土司家族中最大的,那么最小的土司又是哪里呢?

查阅了一些贵州历史之后才知道,最小的土司为水东土司宋氏,就在水西土司的对岸,以现在的鸭池河为界,河西岸为水西,河东岸为水东故名水东土司。

水东宋氏是最早从中原迁入贵州的汉族之一,水东宋氏原籍镇州(河北正定),隋代入黔。北宋初,真定(正定)人宋景阳奉命征都匀、蛮州等处,将乌蛮逐出蛮州;宋氏在拿下蛮州后即系进攻驱逐乌蛮,乌蛮推举至沿江(乌江)之南夹水之地(鸭池河),形成水东、水西的格局。宋王朝在今开阳设置宁远军蛮州总管府。以宋景阳出任总管府都总管。也就是说,今贵州开阳就是水东宋氏的大本营。

南宋时,宋永高势力强大,先后攻下谷龙(龙里谷龙乡)、新添(贵定)等地;宋朝嘉定二年宋永高为贵州经略安抚使,并迁居矩州(贵阳),从此矩州改名为贵州,并作为正式行政区划名称沿用到现在。

水东文化的核心是水东宋氏土司文化,即以水东宋氏为代表的布依族文化与儒家文化千余年交流融合,并吸收了苗族等其他民族文化而形成的独特地域文化。

水东包括今贵阳市的开阳县、修文县、清镇市、平坝县、普定县、龙里县、贵定县和惠水县的大部分地方,水东地区在宋氏的统治下直至明末崇祯三年,崇祯四年以洪边十二马头地改土归流,崇祯乃取名“开科”的“开”字赐名开州,元代杨家寨在明代被水西土著占领聚集开场并取名开科龙场,即今贵阳市开阳县城,宋氏在水东地区世袭600年的统治结束。

现在的水东土司“故地”位于在开阳县禾丰乡马头寨(洪边十二马头之一),水东土司文化广场距贵阳50公里车程。

展开阅读全文

生吐司和熟土司区别 生吐司和熟吐司有啥差别

全文共 317 字

+ 加入清单

吐司和熟土司区别是:1、价格区别:生吐司价格比熟吐司价格高;2、吃法区别:一般生吐司要烤熟抹果酱来吃,而熟吐司直接吃;3、口感区别:生吐司吃起来比熟吐司更香醇,更Q软;4、营养区别:生吐司营养比熟吐司更丰富均衡。

生吐司和熟土司区别

1、价格区别:因为生吐司制作材料会更优质,成本较高,所以一般生吐司价格比熟吐司价格高。

2、吃法区别:虽然生吐司也可以直接吃,但是一般情况下,生吐司要烤熟,并且抹上果酱来吃,而熟吐司都是直接吃。

3、口感区别:因为生吐司没有经过烤制,所以生吐司吃起来比熟吐司更香醇,更Q软。

4、营养区别:生吐司没有烤制,其营养会保存比较完整,就算吃的时候要烤,但其营养流失程度比熟吐司小,所以生吐司营养比熟吐司更丰富均衡。

展开阅读全文

侬氏土司衙署

全文共 2073 字

+ 加入清单

侬氏土司衙署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侬氏土司衙署位于云南广南县县城北街一小校园内。建于元初,曾设有大小衙门,占地面积11000m2。自元朝至民国的近七百年间,土司制度世袭27代,掌管广南政治、军事、民刑、钱粮等大权。广南土司府是中国壮族土司中建筑规模最大、权力较为集中、管辖范围最宽、世袭时间最长的土司府。200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南是壮族杂居和聚居的壮乡。有关广南土司的历史,《壮乡广南》一书中介绍:土司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统治当地人民的机构,世袭继承。云南通志土司考述,“滇之土官,肇于元而盛于明,清代固之。”《明史》亦有“广南土司”录。从有关历史考证,广南土司始于元初,侬氏家族世袭继承,在清中期前是广南地区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着政治、军事、民刑、钱粮大权。广南侬土司历来臣服于元明清封建王朝,向中央政权缴纳贡赋和服从中央王朝政府的调征。明、清两代土司都曾晋京向封建王朝朝贡,得到刺绣精美的丝绸制品及金银等赏赐。据侬土司家谱记载,“十四世祖侬应祖袭授同知职,崇祯十一年(1638年)调征凤克有功,加四品服。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反叛,命侬鹏征有功,康熙二十年(1681年)土官侬鹏率师追擒吴三桂大将夏国相于西板桥。二十世祖侬茂先1883-1885年奉调赴越南,在中法战争中有功,赏戴花翎加四品衔”。由此可见,土司对“抵掌疆场”、“奔走御侮”,巩固封建王朝的统治,曾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

文山地区的土司制度,滥觞于宋代,完善于元、明,没落于清代,消亡于民国,是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就地设置统治当地人民的机构,云南省广南侬氏土司衙署,在近七百年间这里曾是周边数县的统治中心。 自元代至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264—1948)共计673年,由壮族侬氏家庭世袭28代684年(公元1264—1948年)之久,掌握着东至广西西林县境300里,南至广西安土州300里,西至广西直隶州五槽界270里,北至罗平界300里(总面积约8.25万平方公里)的政治、军事、民刑、钱粮大权。广南土司历来臣服于中央王朝,为之缴纳贡赋,服从调征,常“抵掌疆场、奔走御侮”,为巩固封建王朝统治曾起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广南侬氏土司,世袭28任。侬氏土官有完整施政章程,置堂设监,划放庄田,并指挥着世袭常备军队,对辖区实行封建领主统治。朝廷派员督察,另有驻地,无公可办,并不相干。

至1936年,云南省政府龙云以“全省土职尚未一律改流之际,广南土司似不必急于此时取消……准予仍袭原职,以示羁縻,而维边圉”为由,批准侬鼎和承袭土司,准许有五六名士兵作守卫,并保留一些田庄,准其继续收租,但已失去参政权力,此乃广南土司的最后世袭土官。其残存的收租上贡等制度,直到1948年,边纵游击战争兴起,才彻底废除。

布局

广南侬氏土司衙署,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位于广南县城北街,座东向西,地势高敞,深门重院,曾有古建筑群100余间。从门前沿四道石阶拾级而上,分层设大门、中门、三门,大门上竖一块“广南世袭清军府”直匾,署前砌一道青砖照壁,大门口置石狮一对,左侧有供告状人击鼓申诉的鼓棚。进大门第一台设监狱、代办房、签房等两间;第二台是东西书院、议事厅、大堂等,后院有气势恢宏的五凤楼,左上侧有侬氏宗祠、白马庙等。署内桑柏错落,桂花飘香,珍禽栖息,深感历史的厚重与悠久。现土司衙署内尚有三门、公堂(议事厅)、祭祀厅、五凤楼、书楼等尚为完好,大部分建筑被拆除或改作它用。建国后一直作为县城第一小学校址。是中国壮族土司世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筑群。院内曾设有大衙门、小衙门、花果衙门,在土司制度中较为罕见。

构造

据《侬氏家谱》载:广南土官侬郎恐,自元代设宣抚司,其裔在此世代传袭。衙署沿四道台阶而上,分设大门、中门、三门。大门上原竖有"广南世袭清军府"直匾,筑一青砖照壁,宽6米,高5米。大堂口置青石狮一对,左侧有鼓棚,旁设监狱两间;衫院内有代办房,签押房;东、西为书房、议事厅;后院有五凤楼等,规模庞大。现存小衙门殿堂,保存尚好,七开间,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高9米,通面阔14.30米,进深21米,木柱42棵,用材粗大,屋宇宏伟。

在清王朝时期,地方土司衙署的议事厅只能建五开间,广南土司衙署却建为七开间,在当时是少有的。

土官侬郎恐

云南地方志书载:“土官侬郎恐,侬智高之裔也,元至元间,立广南西道宣抚司,郎恐以军功受宣抚,卒,传子不(布)花”,前述元江那氏之布召剧与侬智高有渊源关系,其后人改以刀、方、罗、白和召(赵)为姓,那么,勐龙的“布勐”及其后人叭护猛,乃至猛勇的召斋、召汉喃,也极可能与不(布)花、布召剧一样,缘自同一祖宗。

旅游信息

广南侬氏土衙署是中国壮族土司中建筑规模最大、权力较为集中、管辖范围较宽、世袭时间最长的土司府。如今已成为广南著名旅游景点之一。

最佳旅游时间

最佳旅游季节为3-11月。

交通

在文山市中心的北桥车站买去广南县的车票(31元),中巴车,坐满了人就走,文山到广南三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杨土司革命纪念馆

全文共 1801 字

+ 加入清单

土司革命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卓尼县隶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青藏高原东部。

2012年7月,卓尼县在杨土司故居原址进行布展,8月底布展0完成。2013年正式成立卓尼县杨土司革命纪念馆。纪念馆占地总面积5000多平方米,总布展面积400平方米,展出的人物分别是杨氏第19代土司杨积庆和第20代土司杨复兴。纪念馆共分五个展厅,一号展厅主要展示了土司的多彩人生;二号展厅展示了毛泽东率领的中共中央红军到达卓尼杨土司辖区,杨积庆深明大义、让道供粮;三号展厅展示了红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南,杨积庆站出来欢迎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民族统一战线;四号展厅展示军阀鲁大昌为谋害杨积庆,企图吞并卓尼土司辖区,制造了博峪事变;五号展厅展示了杨积庆次子杨复兴光辉的一生。

杨积庆是卓尼第19代土司,生于1889年。1928年被刘郁芬任为“洮岷路游击司令”,1932年孙蔚如任其为“洮岷路保安司令”。1935年秋,中央红军向其属地推进,杨积庆土司没有执行国民党的指令,不但不阻击红军,反而迅速修复已损坏的达拉沟、尼傲沟绝壁栈道,使红军顺利通过,并在红军到达时开仓供粮。此举为红一方面军突破天险腊子口向洮岷胜利进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为红军完成战略转移和北上抗日的伟大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36年8月,红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南,杨积庆站出来欢迎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民族统一战线。他命令领地的喇嘛们腾出寺院给红军当指挥部,让沿途头人组织群众热情欢迎红军,为红军当向导,送食物。8月14日,红军攻克临潭县城。当晚,杨积庆派秘书吴国屏携带亲笔信和哈达、马匹、羊只、青稞酒等物,到临潭为红军庆功,表达与红军联手抗日的愿望。1937年8月25日,鲁大昌派心腹营长潜入杨土司住地博峪,利用土司内部矛盾制造了“博峪事变”,杨积庆在此次事变中倒在了国民党的枪口之下,享年48岁。

杨复兴是卓尼第20代土司,为杨积庆的次子,生于1929年10月,1937年农历8月11日年仅8岁的杨复兴继承第20代土司。1942年,国民党政府任命杨复兴为卓尼设置局副局长兼洮岷路保安司令,二者合署办公。1944年,杨复兴调集藏兵千余人到迭部哇巴沟、丁岗寺、电尕寺、达拉沟等地进行武装禁烟。1947年冬,杨复兴赴南京陆军大学将官班受训。1949年春毕业于国民党陆军大学将官班,被授予少将军衔。

杨复兴1949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主力进军甘肃,国民党驻武都的陇南绥靖公署主任赵龙文急令洮岷路保安司令杨复兴率部撤退迭部,以阻击解放军南下。在这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杨复兴召集由参谋长、各团长参加的军事会议,商讨对策。最后决定:一面回电推诿、应付赵龙文,一面设法尽快与共产党取得联系。9月3日,一野司令员彭德怀派解放军甘肃军管会主任任谦赴岷县向周祥初转达书信,并作通周祥初的工作。当晚,任谦派周祥初的军需官陆聚贤,携带王震、任谦和周祥初给杨复兴的联名信前往卓尼。7日,杨复兴见到联名信后毅然决定联合起义。11日,杨复兴参加了在岷县中学礼堂举行的起义大会。12日,起义部队向一野总部发出起义通电。14日,参加联合起义的杨复兴等人返回卓尼,在禅定寺召开庆祝大会。随后成立了卓尼军管会,杨复兴任主任。杨复兴使用过的马褡子馆内一角1950年初,杨复兴主动宣布在卓尼废除封建土司制度。10月1日,中共卓尼工作委员会和卓尼自治区行政委员会成立。赵毓文任工委书记,杨复兴任自治区行政委员会主任。原洮岷路保安司令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甘肃省军区卓尼民兵司令部,杨复兴任司令员,赵毓文任政治委员。1953年10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州宣告成立后,卓尼自治区改称卓尼县,杨复兴任自治州副州长、甘南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卓尼县县长。1954年6月,中共甘南州委决定成立甘南禁烟委员会,杨复兴任甘南禁烟委员会副主任。杨复兴亲赴迭部督查,推动了铲烟禁毒运动深入开展。真正做到了“彻底根除,一苗不留”,至此屡禁不绝的甘南烟祸基本绝迹。1955年,杨复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军衔。1956年12月26日,杨复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0年1月1日,杨复兴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2011年12月,杨土司革命纪念馆被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地址:甘肃省甘南州卓尼县城内中医医院旁边的小巷内

开放时间:

周一-周五9:00-17:00,节假日公休

展开阅读全文

唐崖土司城址

全文共 2894 字

+ 加入清单

唐崖土司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咸丰县尖山乡(今唐崖镇),背依玄武山、面临唐崖河,主要遗存年代为明代中后期至清初(17世纪-18世纪初),占地规模约80公顷,为土家族唐崖覃氏土司治所。

土司城遗址包括城址、墓葬及外围设施。城址是遗址的主体,位于遗址东部临河较为平缓的区域。城址西部的山林中及城址周边,分布着墓葬、外围设施等遗存。

唐崖土司城址遗存类型包括城防设施(城墙、城门等)、交通设施(道路、桥梁、码头等)、建筑遗址、墓葬、苑囿、手工业遗址(采石场)等多种类型,出土遗物主要有瓷器、印章、砖石质建筑构件等,其中以青花瓷器残片和石质建筑构件为主。其考古学年代判定主要集中于明代中后期,并多有纪年题刻,与明天启、崇祯年间(1622-1644年)田氏夫人集中建城等历史记载相符。城内保存完整、井然有序的道路、院落体系,呈现出城址主体一次性集中规划、营建的特征。

唐崖土司城是土司制度的典型例证,是土家族与汉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珍贵文化遗存。

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7月,在德国波恩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二、主要遗存

(一)城墙

唐崖土司城的东面、北面和南面大部分地方修建了城墙(又称外城墙),在其北面和东北面还修建了内城墙。城墙以自然石块稍微加工后垒砌而成,现大多可见,并保存在1米以上。其中,临河一面保存最好,高达2.5米,现存城墙基宽3.2米。

在城的东门处,原有的城楼基础墙体远远大于城墙的宽度,现残宽6米至7米左右,可明显看出是城门楼的基础,现东城墙残长150米。

(二)街巷

城址中的街巷,至今仍清晰可见。由三街十八巷三十六个院落组成,分为上、中、下三街,呈不则形状,全长880米。以石牌坊为中心,称中街,街面全部以青石铺砌而成,条石长2米,宽0.3米,横向顺街镶嵌,街面宽阔而整齐。沿大衙门而下,称上街;沿小衙门而上,称下街。36条巷道仍以石块铺砌,随地势连接街道,四通八达。其中在上街和南城墙之间依次平行着“一横道”、“二横道”、“三横道”。

(三)石牌坊

“荆南雄镇”牌坊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是明廷为表彰土司覃鼎的战功而立。为唐崖土司城遗址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遗存,是衙署区建筑群的起始,前有石阶与中门垂直连接。牌坊为砂石仿木结构,通高7.15米,面阔8.4米,三开间,四根石柱前后有高2.5米的抱鼓石及石狮(现残存一个)。横额中两面分别书写“荆南雄镇”和“楚蜀屏翰”八个大字。前后均有提记,记录了牌坊的建造缘由、时间。中间枋面雕刻“土王出巡”“哪咤闹海”等题材,两侧枋面雕刻“渔樵耕读”、“槐荫送子”及麒麟、龙、凤等图案。这些题材多取自汉地,但有本地变通;也有直接反应土司生活的“土王出巡”等,是汉土艺术结合的产物

(四)张王庙

张王庙遗址位于唐崖土司城址外东北部一人工砌筑高台上,因庙内主祀三国名将张飞而得名。张王庙由三进院落组成,前为山门、中为马殿、后为拜殿。现存石砌围墙,庙内建筑遗址尚未发掘。除散落建筑构件外,庙内有石人石马一对,作提腿欲行状,前有执辔石人两名,皆武士装束,侍立马旁。马以整块砂岩石凿成,奇伟雄壮,惟妙惟肖。左侧石马高2.38米,背宽0.7米,长2.8米。马身雕饰鞍、蹬、缰、辔,清晰明显。缰上阴刻小字:“万历辛亥岁(公元1611年)季夏月四日良旦,印官覃夫人田氏修立”。石人高1.9米,身着盔甲,佩剑抱伞,侍立马前。左侧石马高2.08米,长2.8米,马缰阴刻小字“万历辛亥岁季夏月廿四日良旦,峒主覃杰同男覃文仲修立”。石人头已毁,残身高1.6米,着盔甲,侍立于旁。两马间距4.8米。马的特点,似为南方马的形体,肥壮而不高大。

(五)土司墓葬

城址东北角高坡上,有并列两座明代墓葬,一为土王墓,一为田氏夫人墓,占地总面积400平方米。土王墓封土保存完好,墓葬石室,宏大而华丽。椁室以钻凿砂岩垒成。前观为仿木结构的一斗三升式重檐建筑,长7米。屋面雕饰筒瓦,嵴雕龙首装饰,檐下斗拱明显,5根廊柱形成4间墓室。廊柱长方形,面宽0.45,厚0.6米。柱间宽1至1.1米。廊室间距1.85米,高2米。廊顶雕刻圆形藻井饰。再进为4个墓室,前有抹石门8扇。门高1.65米,厚0.1米,宽0.67米左右,门上雕饰格栏。墓室以整块砂石合成,长3米,高1.5米,两中室宽1.3米,侧室宽1.25米。各有石棺床,长2.7米,宽0.9米。后有壁龛,高离棺床0.5米。龛高0.5米,跨0.4米,深0.15米。室间以整块石隔开,厚0.15米左右。中雕小格窗,宽0.58米,高0.9米。窗眼为钱纹图案,可以相望。室顶雕刻藻井,以花卉为纹饰图案。墓前为八字形祭台,前端各立一小兽,两侧饰以精雕麒麟,高约1米。整个王坟以石建构,十分精美,其建筑格局及装饰实为土司文化的精品之作,很好地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石雕工艺水平。

田氏夫人墓在土司墓左侧,封土保存完好。墓前立有石碑和石牌坊。碑宽0.97米,高1.9米,基座高0.45米,有桌几花纹图案。碑面中刻“明显妣诰封武略将军覃太夫人田氏之墓”,前记“孝男印官茵宗尧记”,后题“皇明崇祯岁庚午季夏吉旦立”。在墓前有一较矮小的素面石牌坊,造型简单,无雕饰花纹。牌坊以石建成,高3.5米,边高2.5米,中门宽2.05米,侧门宽1.4米。牌坊两侧以鼓形石护柱,上以石为坊,凿榫相接。

再上为武略将军覃鼎墓。覃鼎墓附近,有同时期、同型制、同等级的将军墓5座,多无碑记。司城背后玄武山上丛林中,存有不少不同格局的墓葬群。可以断定,这一带为覃氏的家族墓地。

(六)文化遗物

土司城内所见的文化遗物,主要有金器、瓷器、印章、砖石质建筑构件等,其中以青花瓷器残片和石质建筑构件为主。

第一类为瓷器残片,出土于街巷区和衙署区,瓷片时代由明至明国持续分布(明代成化、宣德、万历年号、景德镇印记)、衙署区瓷片质量较高。

第二类为砖瓦建筑构件,出土于衙署区,为汉式的滴水、瓦当、筒瓦等,上有莲花、鱼鳞等图案。

第三类为土司印章,包括两枚土司印章及一枚四川永宁地区的军官印章。印皆铜质,土司印一大一小,皆篆“唐崖长官司印”。大的重1100克,无年月题款。小的重650克,由题刻可知改印造于公元1674年,为唐崖土司在清康熙初年依附于与朝廷对抗的西南吴三桂政权。另有四川永宁地区的的军官印章,是唐崖土司参与朝廷平叛所得。此外,在唐崖长官司辖域内的活龙坪镇,也出土过一枚“唐崖长官司秦关克印”。

地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信息来源:湖北省文物局

唐崖镇:唐崖镇位于鄂西南边陲咸丰县中西部,镇集镇坐落在唐崖河畔,是唐崖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距县城28公里,东与咸丰县高乐山镇,清坪镇接壤,南与朝阳寺镇相邻,北及西北紧邻小村镇,活龙坪镇,西南抵大路坝区和重庆黔江区忠塘镇。所在地处东经108°41′36"——108°48′06",北纬29°24′24"——29°38′54",东西距离30公里,南北宽28公里。。

展开阅读全文

容美土司城遗址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容美土司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世界文化遗产。

:容美土司城遗址位于鹤峰县容美镇东10余公里处的平山寨上,于明万历年间所建,现有大堂、二堂、阅兵台、跑马场、花园、土牢等遗存。城西悬崖上有一山洞,是土司田舜年藏书之地。洞侧的炮台、碑记至今清晰可见。洞内花台、鱼池尚存。容美土司遗址的内容很丰富,但又比较分散,有屏山爵府遗址、细柳城、万人洞、情田洞、九峰读书台等遗迹,尤以屏山爵府最为主要。屏山爵府遗址,俗称万全洞,位于平山悬崖峭壁之上,前临百丈深渊。洞高约20米,宽24米,深31米。容美土司因其险要,取名万全洞。洞内原建有石门、寨墙、炮台。左有“就月轩”、右有“爱日亭”,正中建有“大士阁”、“魏博楼”,为田舜年之居所。清文士顾采曾游此洞。现洞内残存有部分墙基、炮台和摩岩题刻,山顶立有一龟碑,记叙了土司营建平山及万全洞的经过。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末代土司王田明如,为清廷改土归流所逼,自缢在万全洞,从此结束了容美土司制度四百多年的历史。

交通:在恩施清江宾馆乘坐到鹤峰的班车(40元),然后转当地班车到达容美镇。

邻近景点:满山红烈士陵园五里坪红军遗址

开放时间

推荐时间10点到下午4点

景点位置

恩施州鹤峰县容美镇

展开阅读全文

恩施土司城

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恩施土司城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恩施土司城,又称墨卫楼。距州府恩施市中心1.5公里,属古迹与建筑类园林景观民俗风景区,是恩施州民委落实恩施州委、州人民政府提出建设"生态旅游州、民族风情园"发展方略,由苏州园林设计院设计,地方民间艺人承建的土家族地区仿古土司庄园建筑群。属全国唯一一座规模最大、工程最宏伟、风格最独特、景观最靓丽的土家族地区土司文化标志性工程。经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命名并题写为"恩施土司城"。

恩施土司城坐落在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对山湾的地方。距市政府所在地500米。包括门楼、侗族风雨桥、廪君祠、校场、土家族民居、土司王宫--九进堂、城墙、钟楼、鼓楼、百花园、白虎雕像、卧虎铁桥、听涛茶楼、民族艺苑等12个景区30余个景点。

土家族历史悠久,为远古巴人的后裔。巴人早年生活在江汉平原一带,后楚人强大,巴楚相争,巴人失败。巴人退入现在叫清江古称为夷水的一带,沿夷水西进,势力达到川东地区。在春秋时期建立了巴人第一个奴隶制诸侯国巴子国。公元前361年被强大的秦国所灭,部分巴人则退居到湘鄂川黔山水毗连的武陵地区,并与当地的一些部族相融合,形成土家族。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或"贝京卡"。宋代时则称这一带生活的巴人为"土人",以后土人称外来汉人为"客家",称自己为土家。

土司制度是历史上中央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归属中央,权力自治的一种政治管理体制。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制度,则起于元代止于清朝雍正13年的"改土归流",历经元明清三朝,前后450余年。土司与中央封建王朝的关系,就是土司对中央封建王朝纳贡称臣,中央王朝对土司实行册封,准予自治。土司土地不入中央王朝版图,人口不入中央王朝户籍,生杀在掌、称雄一方。土司王:实际就是一个地方的土皇帝。

恩施土家族地区的土司建制,历朝都有变化,元代设立29个土司,明代设立31个土司,清代设立20个土司。土司管辖地区包括今天恩施州清江以南地区及现属宜昌的长阳、五峰的部分地区。

地址:恩施市土司路138号

类型:民俗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

电话:0718-8458166

开放时间:

8:00-17:00

信息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保靖土司祖师殿

全文共 240 字

+ 加入清单

保靖土司祖师殿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土司祖师殿位于老司城太平南麓,始建于后晋天福二年(公元937年),重建于明代。正殿柱大数围,上架木枋处无斧凿痕迹,相传为鲁班显灵所建。此殿占地580多平方米正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长17.5米,宽13米,高20米,全木材结构,永34根大柱支撑屋顶。柱础用双曡圆鼓式,殿脊殿檐是图案精致的陶砖陶瓦。殿中金柱前,砌有神龛一座,上供“祖师”神象。殿宇斗拱雄伟古朴,梁架结构颇为特殊,是土家族地区颇具民族特色的建筑,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土司古都老司城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土司古都司城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

老司城位于县城东20余公里处的麻岔乡司城村。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统治的古都,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分繁华。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之边城”的记载。清贡生彭施铎作《竹枝词》赞“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点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

老司城留存遗址很多,现成为游客、专家、学者了解研究土家族历史和文化的珍贵的人文景观。主要有祖师殿、彭氏宗祠、土司德政碑、翼南牌坊、土司地宫、土司古墓群等。

地址:湖南湘西州永顺县老司城村

开放时间:

8:00-18:00。

交通:

从张家界汽车站乘发往永顺的班车,票价25元/人,发车时间为7:00-16:30,每30分钟一班;从吉首汽车站乘发往永顺的班车,7:00发车,每小时一班。从永顺县城乘小巴车即达老司城

门票:

免费

司城村:永顺县灵溪镇司城村老司城位于永顺县城东19公里处的灵溪镇司城村。这座古城,本名福石城,因是土司王朝八百年统治的古都,亦称司城、老司城。土司时期,福石城是古溪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十分繁华。百姓流传,老司城分内罗城、外罗城,有纵横交错的八街十巷,人户稠密,市店兴隆,史书有“城内三千户,城外八百家”,“五溪之巨镇,万里。

展开阅读全文

昭觉科且土司衙门遗址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昭觉科且土司衙门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昭觉科且土司衙门遗址位于昭觉县城西南部的大坝乡科且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距昭觉县城24千米,昭(觉)布(拖)公路从此址通过。

昭觉科且土司为利利土司,衙门建于明朝末年清朝初期,至今尚保存有平均高1.52米,厚0.4米的4根石柱,呈"::"形栽立于农田之中。每根石柱中部有2个长方形石孔,顶端雕刻石狮。据传,其用途有2种,即捆绑奴隶或挂旗。按当地彝族群众流传的一则故事推测,前者可信。故事是这样的:早年有姓八且的阿依冲平和阿斯木呷夫妇喂养的绵羊接二连三被利利土司家杀食。愤怒的阿依冲平上门索赔不成反而被土司捆绑在石柱上严刑拷打。妻子阿斯木呷英勇果断地率巴且家兵解救丈夫,最后将土司追逼在山上悬树自尽而被世人称颂。

科且土司衙门遗址石柱,对于研究古代彝族社会形态具有一定的科考价值。

大坝乡:昭觉县辖乡。1960年析好谷乡置大坝大队,1962年建大坝乡,1972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35.2平方公里,人口0.5万。普(格)三(湾河)公路纵贯乡境。辖柯且、洛五、瓦补谷立、特洛、拖堵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玉米、马铃薯。特产苹果、核桃、花椒。.。

展开阅读全文

杨家土司祠堂

全文共 808 字

+ 加入清单

杨家土司祠堂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天全县老场乡有一四合院名为杨家祠堂,历经100余年风霜,经历了繁华、衰落与寂寥。

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经历芦山地震后,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当地文化部门结合杨家祠堂的历史底蕴,将祠堂打造成了省级示范乡镇综合文化站。

天全县老场乡群山环绕的平坝内,河水静静在场镇边流淌,老场乡的老街上传来琅琅读书声。

循着读书声,走进河岸边,穿过一片竹林,跨过一座小桥,从一条窄长的老街前行,在老场乡中心小学旁边,就是杨家祠堂。

木柱石雕:

古建的精美工艺

崭新的大门,高大的院墙,在学校外格外显眼。

推开木门,眼前是一个石板院坝,屋檐下的牌匾上写着“杨氏宗祠”四个大字。

继续往前走,走过一段走廊,推开一道两扇门,一个四合院展现在眼前。

四合院的管理员高方芳正在院坝里打扫卫生,她仔细地清除着院墙角落里的杂草。

老场村1组79岁的杨明森走进祠堂里,对着祖先画像和牌位鞠躬。

一块牌匾高悬门框上,“慎宗追远”的黑底金字,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醒目。

“这里就是杨家祠堂。”杨明森指着正中的画像和几根木柱说。

“杨家祠堂,越来越气派了!”杨明森说,原来的杨家祠堂,除正中的大殿保存完好外,四周的厢房破败不堪。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杨家祠堂进行了大的整修。

如今的杨家祠堂,房新壁净,雕梁画栋,古朴庄重,气势恢宏,既保持了民族古风格,又洋溢着时代新气息。

最为显眼的是,祠堂大殿中有垫柱石的八根木柱。每根柱子高约5米,最大的柱子直径有70多公分,没有一丝虫蛀的痕迹。

正中的六根柱子最大,需要两个成年人合抱才能抱完。

这六根柱子下的垫柱石,均为八角菱形,雕刻有各种花纹,有描写劳动场景的、有戏曲故事的、有祈求福祉和祝愿长寿的,内堂对称的两个柱石上,还分别雕刻有两个狮头,雕工精美,栩栩如生。“这是老祖宗留下的遗产,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杨明森说,现在大殿里最古老的物件,就是木柱和垫柱石了。

这些木柱和垫柱石上的精美石雕,让杨家祠堂散发出历史的气息。

展开阅读全文

土司避暑山寨

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土司避暑山寨

“勐外”在傣语的意思是容易上天的地方,据说勐外是最接近天的地方,天宫里的水神娜朵娜尼梳头时,发梢第一滴水就滴在了勐外,因此,孟连傣族将勐外视为水之源,由此勐外也成为傣族水文化氛围最为浓郁的地方,这里依山傍水,山泉将纵横村寨的每一条沟壑都冲洗得干干净净……

公元1492年,孟连第七任土司刀派约因病退位,他选中了这块福地作为他隐居之地,寨门的水车自他之后,历代土司也不乏在夏季坝子闷热难当之时去勐外避暑者,土司避暑山寨由此得名!如今的勐外,仍庇护在丛山密林之中,傣族水文化、宗教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更为奇特的是,她还保留了厚重的土司文化,从而成为娜允古城不可或缺的有益补充。

勐外土司避暑山寨在2004年被纳入旅游开发计划,现在正以一种崭新的面貌迎接游人的到来!

刀派约墓

刀派约是孟连土司中唯一一个因病退位的土司,也是唯一一个留有坟墓的土司,他还是派人前往缅甸古都勐罕安瓦迎佛入孟连的土司,公元1492年,这位深受群众爱戴的土司因病退位后,选择勐外作为他的隐居之地,他死后就被葬在了勐外的竜山。

望夫树

勐外寨边南咤河畔有一棵大白椿树,与土司刀派约墓遥遥相对,树下有一神龛,经常有傣族民众来这里“赕”,祈求树神保佑。据说这棵树是刀派约妻子的精魂所化,刀派约死后,他的妻子难耐相思之苦,经常在这里遥望土司墓,久而久之,掉了一个魂在这里,这个魂就附在这棵白椿树上,成为树神,每当土司墓所在的山上有什么风吹草动,这棵树便会挲挲作响,人们说这是做妻子的担心丈夫的安危啊!

放生池

天宫中的水神娜朵娜尼梳头时,从她发梢流下的第一滴水滴在了勐外寨子的这片神林上。傣族民众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万物之本,水之源头尤其宝贵,就细心地用竹子凿成水槽将山泉引到这里,小心看护。佛教传入后,佛教以放生来赎罪、积功德的思想深入傣家人心中,这个池子便成为放生池,更加展示出生命之水的活力。

夫妻井

勐外寨中有一个同时喷涌着两个泉眼的水井,这就是夫妻井,传说刀派约夫妇死后,难忘夫妻深情,就各化为了一个泉眼,相依相伴。

孟连傣族的每个村寨都有佛寺,勐外也不例外,佛寺不仅是佛事活动的中心,也是傣族文化传播的中心,勐外佛寺里精美的建筑、雕塑、壁画,集傣族信徒心血而成的幡处处让你体味着佛教在傣族人民心目中的不同寻常。

展开阅读全文

孟连土司边境旅游区

全文共 984 字

+ 加入清单

孟连土司边境旅游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孟连宣抚司署是云南唯一由汉、傣两族建筑合壁的古代建筑群,占地1.2万多平方米,有正厅、议事厅、后厅、厢房、门堂等其他附属建筑。外有2米多高的围墙,四周有4道侧门。主体建筑议事厅是1座三重檐歇山顶干栏式房屋。整组建筑群系木结构,其斗拱、飞檐等构件是汉族建筑形式,其干栏式楼房、厅堂又是傣族建筑的风格。孟连宣抚司署是云南边境民族地区18个土司衙门中保存较完整的1座,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65年省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坡道循着山势攀升,在上城区的高地上,宣抚司署的二叠小歇山式飞檐斗拱门堂一派庄严地矗立于我们面前。13级石踏道旁是4株高大浓密的棕榈树,8根金色门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耀人眼目。令人想起宣抚司署在傣语中被称为“贺罕”,意思就是“金色的王宫”。进得门来,三檐歇山顶干栏式的议事厅呈现眼前,长23.2米,宽16.1米,高10.2米,面阔7间,进深5间,规制宏敞,非常气派。一层的褐红色木地板擦得很干净,透出檐外天光,似水浮动。6排共47根金色干栏柱因为藏在屋檐下,隐匿了夺目的光芒,透出温润的色泽,简洁悦目。大厅一侧摆放着几架样式各异的木鼓,诉说着远去历史的生动细节。

走进议事厅登上二楼,这里是王司议事的地方,端立于屋子最前方一人多高的龛台就是土司的“宝座”。宝座两旁高竖旗帜和仪仗,其中两柄镶嵌宝石的金伞尤其引人注目。遥想当年,刀氏土司召集傣族、拉祜族、佤族的头人们在此议事,问应之声如在耳畔,而时光已悠悠走过几百年。这里光线昏暗,特别地显出森严和古旧来。

穿过议事厅便到了后花园,此处遍植多种热带植物花卉,阳光下,绽放着热烈的花朵。大片的红色三角梅攀爬在壁间,树番茄则悄悄地从墙头垂挂下粒粒火红的、橙黄的果子,将灰褐的墙面装点得灿烂鲜活。正厅通过小拱桥与议事厅相连。这座一楼一底重檐硬山顶式建筑为刀氏土司及其夫人们的居室,左右厢房也是一楼一底硬山顶建筑,采取沿廊式对称,与正厅浑然一体。同议事厅相比,正厅显然华丽许多,无数根金柱与檐下精雕细刻、繁复瑰丽的金色斗拱相互辉映,衬着褐红色的木楼,使得“金色王宫”的称号名副其实。在厢房的玻璃橱窗里,陈列着清代朝廷赏赐的青蓝色底绣蟒袍和黑色丝缎六品朝官朝服,还有印信、傣文典籍、土司家居用品等物,深具历史和艺术价值,为研究地方民族史提供了珍贵的文物史料。

展开阅读全文

兔峨土司衙署

全文共 299 字

+ 加入清单

兔峨土司衙署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兔峨土司衙署

兔峨土司衙署位于兰坪县兔峨乡街西。民国11年(公元1922)建成。为一进二堂三院的布局,梁柱结构,占地面积990平方米。兔峨土司,白族,为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授封兰州土知州罗克的后裔。清初裁州入丽江府,雍正年间降为土舍迁兔峨。民国以后,传至罗星,为最后一个土司,在兰坪已有500多年的统治历史。兔峨土司衙署建在兔峨梁岭山,建筑形式为白族传统的庭院四合五天井,建筑群保存完好,工艺精细,彩绘生动艳丽。在照壁前还有两棵大椿树,树龄在百年,枝繁叶茂,当地人称阴阳树。这座在怒江州境内保存最完整的土司衙署于1998年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纳楼土司衙门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纳楼土司衙门是明清时期,世代统治红河两岸地区的纳楼茶甸副长官司 (彝族土司)的衙门,位于目前的建水县坡头乡回新村,红河北岸山腰上。土司衙门造型奇特,盘踞在险要的山腰上,非常气派。园内大小房间70多间,还有照壁、大堂以及炮楼等防御设施,很特别的是,在炮楼上现在还可以看见斑斑点点的弹痕。

地址

云南建水县坡头乡回新村

类型

历史建筑

用时参考

1小时

交通

纳楼土司衙门位于建水县城南约50公里的回新村,到达建水县交通,建议自驾或包车前往。

门票

门票20元/人

展开阅读全文

苹果土司粥小儿贫血最佳食谱

全文共 369 字

+ 加入清单

苹果土司小儿贫血最佳食谱,先用烤箱把土司稍微烤一下,然后去掉硬边,切条后再切成碎末;把苹果去皮、去籽,用磨泥器磨成苹果泥;把土司碎末与苹果泥搅拌均匀,即做成香甜可口的苹果土司粥。

适合人群:5个月以上宝宝。

健康提示:

苹果不易引起刚添加辅食的宝贝过敏,较适合做婴儿初期添加的辅食。可为5个月以上的宝贝补充营养,益智健脑,并有预防贫血、佝偻病的作用。但宝贝若是便秘,暂时就不要多吃了。

香甜南瓜粥

食谱原料:

优质老南瓜、大米、白糖少许。

制作方法:

先将南瓜去皮、洗净并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将锅里加水置于火上烧,开锅后先下入南瓜,待南瓜微烂再将米倒入锅中,开锅后改小火,45分钟后粥有黏稠感时放少许白糖出锅。

适合人群:7个月以上宝宝。

健康提示:

南瓜粥煮好后,颜色深黄或微红,非常好看诱人,不仅吃起来甜而不腻,还具有开胃助食的功效,同时有助于训练宝贝的咀嚼和吞咽动作,适合7个月以上宝贝食用。不过,要注意不断搅动锅底,以防粥粘底。

展开阅读全文

术师愚弄土司的故事中篇

全文共 2688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波密地方有一个大土司,他管辖的地方很大,百姓很多,因此这个土司非常有权力。在他管辖的境内,住着一个贫穷的术师,能用幻术使人笑,使人快乐,能在幻觉和梦境里使人得到平时得不到的东西。许多百姓都信服他,崇拜他,认为他是一个有学问、有能力、能给百姓带来快乐的人。

有一天,土司叫他去,向他说道:“人人都说你会使用各种幻术使人快乐,都说你是一个有学问、有能力的人。我一天真够愁烦啦!你施点法给我看看吧!比如把我的心变个样子看看!”

术师说:“大土司啊!我有一些幻术,但这只敢在百姓身上使用,使穷百姓暂时快乐快乐,比如:使完不成差役的完成了差役,讨不起妻子的娶妻生子,没吃过肉的大嚼一顿。但这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觉罢了,其实一点也不能真正帮助他们得到幸福。并且这只能在他们身上使用,怎敢在土司身上使用呢?”

土司说:“这不要紧,是我允许了的,你大胆地做吧!”

术师愁眉苦脸地说:“就是你不降罪,我也不敢。”

土司说:“那这样好了,我为你立个字据吧!这样你总可大胆了。”他立刻为术师立了字据,写明无论怎样也不降他的罪。

他刚给术师写好字据,忽然听见一种嘈杂的人马声从窗外传来,他抬头一看,看见远处有无数放牛马的人在他的牧地里割草,这是没得到他允许的,他非常愤怒。

他立刻把最得力的大管家喊来,吩咐他说:“你立刻去看看,看是些什么人,他们敢随便到我牧地上来割草。必要时把那些人马一齐给我抓来,让我惩办惩办他们吧!”

管家奉命到牧地去,在那里看见了无数的兵丁仆役和上等毡篷。在一座有金宝顶、银宝顶的大毡篷前面,列着一座黄金的宝座和一座白银的宝座。他看见这种气派,不敢莽撞,就站在侧面,等候着问人的机会。等了半天,碰见一个背水的仆人,才悄悄走过去问他:“背水的小哥,你们那位尊贵的主人是谁?他们到这里来做什么?”

那背水的仆人说:“问话的大哥,那坐金宝座的是地藏王,那坐银宝座的是他的儿子。我们是从阴间来的,为了到天上去,才路过这里,在你们牧地上暂时歇歇。”

大管家听了,吓了一跳,不敢做声,急忙回去报告土司,并且把他所见到的堂皇气派,都告诉了他。土司吃了一惊,说道:“原来是地藏王,这是个威严的神,是个人们常常供奉的神,我应该亲自去参拜他,给他送供物去。”

于是他叫人备办了礼物,亲自带去送给地藏王,并且问他说:“威严的地藏神啊!你素来住在阴间,却为什么会到地上来呢?”

地藏王说:“因为我的园子里种了一株无花果,我曾尽心培养,花了无数心血,现在开始结果实了。它的根和一部分树干虽然长在阴间,而结果实的枝却长在云里,所有果实都被天上的神摘去了,我却一个也没有得到,因此我要去和天上的神交涉,让我们能公平地分享这些果子。”

土司听了非常吃惊,一心想巴结这个威严的神,好使自己的威权能够永久巩固起来,因此他非常恭敬地向地藏王说:“庄严的地藏神啊!承你路过我的辖地,我感到非常的荣幸。我们一个是地下的王,地下的土司,一个是地上的王,地上的土司,若我们能够结成亲,那我们的力量就会更大、更强了。你有这样一个漂亮的王子,我有一个非常聪明美丽的女儿,何不把你的王子留在这里,让他和我的女儿结婚,这样,我们就成了亲戚了。但不知你的意思怎样?”

地藏王说:“我有三个王子,这是最小的一个,我特别爱他。既然你有这样的意思,我想王家和王家结亲,倒是很合适的。你一定要他和你的女儿结婚,我就把他交与你吧!”

于是他把儿子留下,交与土司,并且对土司说:“尊贵的土司,我们现在结成姻亲了,一定要彼此关心才行。现在我要到天上去交涉,请你随时看看天空,看我们会不会闹出什么乱子来。因为有时,天上的神是蛮不讲理的。”

土司很得意地带那王子回到了自己的宫里。非常隆重地让他和自己的女儿结了婚。他记着地藏王临走时说的话,每天都亲自走到晒台上去向天空张望。有一天,忽然天空阴云四合,变得像锅底一样的黑,并且响着可怕的雷声,闪着惊人的电光,这时天上忽然纷纷落下了数不清的死尸。砍断了的手啦,腿啦,脚啦,头啦……不断地落下来,所有的人都惊恐万分。

这时天上恰恰落下了一个有胡须的头来,土司断定这是地藏神的头,被天上的神砍落了。他怕他女婿看见这头要悲伤,想趁他没有看见时,用火将它焚化。他命人搬来柴火,架在宫前焚烧。他女婿看见火光,走到窗前向一个干粗活的丫头问道:“为什么烧那样大的火呀?”

那丫头不懂事,惊慌地回答说:“啊呀!你还不知道,你父亲的头从天空落下来了,他们在烧着柴火焚化!”

王子听了这话,放声大哭,立刻跑出去,向火堆里跳去。众人急忙奔上前去救他,但没有来得及,他就跳入火里烧死了。

土司心里非常不快,一连几天都仰着头,望着天空叹气,不知怎样才好。

过了几天,忽然地藏王又带着他的兵丁、随从、仆役从天上回来了,又住在他原来住的牧地上。原来天空落下的并不是他的头。土司听见他回来了,急忙去看他,问天上的战事是怎样结束的。地藏王说:“起初天上的神不承认我该分果实,我们就打了一仗。后来,一个年老的神出来调解,我们就不打了。现在,他们承认我有分享一半的权利了。”说时又左右找寻,并且问道:“我的儿子呢?为啥不带他来见见我呢?”

土司尴尬起来,只好硬着头皮向他明说:“说起来真不幸啦!前几天有许多死尸、手脚从天空落下来,恰恰有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头也落下来,落在屋顶上,我们就用柴火将头焚化了。但是王子一听见焚化的是父亲的头,便跳进火中烧死了,我们救也没有来得及。”

地藏王听了这话,一下子从他的金宝座上跳起来,大发雷霆:“我哪里会死,我哪里会死!我的身子不是明明在这里吗?我的儿子却死了。这该你负责,是你把我儿子留下给你做什么女婿的,这非叫你抵命不可!”

土司知道自己理亏,又没能力可以战胜地藏神,只好伏在地上不断求饶说:“庄严的地藏神呵!人已经死了,死了的人是不可能重生的。今天请你息怒,随便你要什么,我都奉献给你,不论我的土地、百姓、奴隶、牛羊和金银,只求你宽恕吧!”

地藏神一边怒骂着,一边允许他这样办。于是他立刻命令他的管家,把他所有的财物、牛羊、百姓,统统交出来,直到一点都没剩下为止。并且还伏在地上连连叩头,乞求饶命。

但这时地藏神突然说:“你不要再叩头了吧!你抬起头来看看我吧!”他抬起头来往上一看,但看见的不是金宝顶、金宝座,也不是什么能打赢天神的地藏神,却是那穷术师坐在一块木头上正对着他微笑呢。

土司一下明白他被穷术师愚弄了,心里非常生气,想重重处罚他。但想起他曾经给他写过字据,说明无论怎样也不对他降罪,他只好默不做声地带着随从回去了。他这一气,一连三个月也没有走出宫中一步。

土司平生第一次向普通百姓下跪叩头,这使穷术师感到很得意,当地人也因此而非常尊敬穷术师。

展开阅读全文

怎么做好吃美味的全麦土司

全文共 1639 字

+ 加入清单

全麦食品比其他粮食产品含有更多的抗氧化剂。众所周知,抗氧化剂可以预防癌症。你想了解好吃美味的全麦土司要怎么做吗?下面就让小编给你介绍一下好吃美味的全麦土司要如何做?

好吃美味的全麦土司的做法1

材料

高筋面粉260克,黄油25克,盐0.5小匙,温水185毫升,干酵母1.5小匙,细砂糖20克,奶粉1大匙,黑麦预拌粉25克

做法

1.干酵母溶于温水中;将高粉与黑麦粉,奶粉,细砂糖,盐混合均匀,再将酵母水倒入揉成面团

2.接着将黄油加入,慢慢揉进面团,至黄油吸收,面团光滑,可以拉出薄膜(尽量揉到面团光滑些,实在没力,就这样也成)

3.揉好的面团放入足够发酵空间的容器,蒙上保鲜膜,放到温暖湿润处发酵。(可以在锅里加热水,下面放蒸架或者垫个碗,盛放面团的容器放进去,盖上锅盖,利用相对封闭有一定温度和湿度的锅内空间进行发酵)

4.面团发酵到原来的3倍大左右,取出,分割成2等份;压扁,擀长,卷起;再次压扁,擀长,再卷起。卷好的面团排入土司盒(土司盒子提前抹上一层黄油)

5.将装有面团的土司盒放入烤箱,再放一杯热水进去,关上烤箱门,进行二次发酵至土司盒子8,9分满,将其取出

6.烤箱预热180度,面团表面刷全蛋液,放入烤箱下层 35分钟左右

好吃美味的全麦土司的做法2

材料

全麦面粉350克奶粉1小袋土鸡蛋2个酵母5克盐2小勺糖20克水适量玉米油4勺燕麦片少许

做法

1、和面:前7种材料和成面团,加入油揉匀。10分钟后揉一会儿,过10分钟再揉,至均匀光亮;

2、发酵:至2.5倍;

3、做型:揉出面团中空气,分成2等份。滚圆,放松10分钟。取一块面擀成椭圆或长方形,卷起,擀卷操作2-3次。摆入土司盒;

4、醒发:至九分满;

5、烘烤:刷蛋液,撒上洗干净的燕麦片。将土司盒放入烤箱。接通电源。下火,120度,35分钟。

小诀窍

1、没有提前预热烤箱。从经验知道,蒸馒头可以冷水开始,用电饭煲烤面包可以发好后开机,所以这次做了一回试验,效果相当好;

2、低温烤,时间延长一些,成品颜色挺漂亮;

3、怕全麦面粉涨的不好,就增加了用量,鸡蛋也增加一个,油的使用也较以前习惯用量多;

4、面粉和糖的克数不精确,是大约的。

好吃美味的全麦土司的做法3

材料

A:高筋粉290g,全麦粉290g,细砂糖75G,奶粉25G,鸡蛋1个,干酵母10g,盐10g,水350ml,黄油50g

做法

1.将全部A材料按照先液体后固体的顺序放入面包机中,程序8;

2.搅拌成团以后放入黄油,程序8,开始发酵;

3.第一次发酵完成,轻压面团,排出里面的空气,分割滚圆,饧15分钟;

4.开始整形,拿出一个面团,轻压排出空气,用擀面杖擀成椭圆形,包入葡萄干;

5.从上到下卷起,接口朝下,放在土司模子里面,进行第二次发酵;

6.发酵至8分满;

7.烤箱预热175°,35分钟。

小诀窍

这是两个的量,要是做一个就减半就好了。

好吃美味的全麦土司的做法4

材料

材料A:中种面团:全麦粉100克,高筋面粉85克,即溶酵母3克,水130克

材料B:高筋面粉85克,盐1/2小勺,蜂蜜25克,水50克

材料C:无盐奶油15克,黑芝麻50克

做法

1、材料A混合均匀,基础发酵至4-5倍大。

2、1与B充分混合揉至均匀。

3、入C至完全扩展,入黑芝麻。

4、二发约60分钟。

5、滚圆,松弛15-20分钟。

6、擀成牛舌状,翻面卷成圆柱体,入模,发酵至8成满。

7、入烤箱,预热210度,烤36-40分钟。

好吃美味的全麦土司的做法5

材料

高粉150克全麦粉100克糖15克奶粉20克,盐2.5克酵母5克蛋1个酸奶50克抹茶粉10克,水100克(我记得不是很清楚,因为是一点一点加进去的),黄油10克

做法

1、酵母融于温水中,静置5分钟;

2、除黄油外所有材料放置盆中,倒入醒好的酵母,揉成光滑的面团;

3、加入黄油,揉至扩展阶段(因为加入全麦粉,所以只需揉至扩展阶段);

4、盖上保鲜膜,放置温暖处进行基础发酵;

5、基础发酵好的面团,排气,滚圆,松驰10分钟;

6、第一次擀卷后,松驰15分钟;

7、第二次擀卷后,放入吐司盒内,盖好保鲜膜内,进行最后发酵;

8、发酵好后,放入预热好的烤箱内,180度倒数第二层35—40分钟。

看过“怎么做好吃美味的全麦土司”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