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葬在河南的古人有精彩20篇

浏览

5898

文章

999

河南是山地多还是平原多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平原多。因为河南平原和盆地占总面积的55.7%,山地占总面积的26.6%,因此河南平原多。除此之外,丘陵占总面积的17.7%。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中、东部是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是南阳盆地,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

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83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相似文章

篇1:2023河南高考报名及信息时间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高考是我国目前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谁都想金榜题名,但是谁也别想不劳而获,那么为了方便大家,下面给大家分享2023河南高考报名及采集时间,欢迎阅读!

河南高考信息采集是什么意思

高考报名采集个人信息需要提供高中段学校毕业证书及相关材料,户口簿、有效居民身份证等。

高考报名表针对不同考生;高考报名表包含通信方式.通信方式包括电话和邮寄地址两方面,电话包括本人电话和代转电话;通信详细地址含邮编,接收人名字等;高考报名表要填写家庭背景。一般为父母或亲属的单位、职业、职务;

高考报名表要填写个人简历。限小学到高中的简历;高考报名表要填写兴趣特长。(顾名思义);高考报名表包含电子条码。

河南高考网上报名后,河南高考考生须向学校或报名点交验报名所需证件,审核通过后,现场照相、采集指纹和身份证信息(信息采集办法按照有关文件执行),具体由各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安排。信息采集完成后,河南高考考生应认真核对报名登记表上的所有信息,确认无误后本人签字确认,不得由他人代签。

2023河南高考报名及信息时间

河南省2023年普通高招报名工作将于2022年11月初开始。为便于广大考生提前做好各项准备,现将网上报名信息采集有关事项提醒如下:

河南高考户籍、学籍等信息是报名时必须核验的重要信息,请河南考生提前核实,确保准确。同时,报名时须采集考生正式有效二代居民身份证信息,如身份证遗失或即将超过有效期限的,应尽快办理新的身份证。

河南省普通高招有关政策规定将通过河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河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服务平台、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招生考试之友微信公众号等官方渠道发布,请广大考生和家长及时关注最新报名动态。

考生如需咨询,请联系报名所在地招生考试机构(地址、电话详见河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机构介绍—河南省招生考试综合服务大厅联系方式”栏目),也可登录河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或在河南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进行咨询。

对口招生和专升本考生报名信息采集随普通高招报名同步进行。

高考报名需要准备什么资料

1、考生本人身份证、全家户口簿原件,户口簿主页、父母及本人页复印件。

2、预报名表一式两份,应届生由就读学校填写思想品德考核意见,并加盖学校公章,负责人签字。往届生由居住地办事处填写思想品德考核意见,并加盖公章,负责人签字。

3、应届生由就读学校出具学籍证明,加盖就读学校所属教育局学籍专用章,区外学校就读考生需提供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报告。

4、往届生需提供高中(中专)毕业证(原件、复印件)。

5、资格审查表由社区、办事处、公安办证中心盖章,负责人签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如何查询河南国税定额发票

全文共 193 字

+ 加入清单

操作方法

1

首先,我们需要把发票上面的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和金额给记下来,可以用笔记下来,也可以到时候直接在查询系统上面输入即可;

2

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发票查询,弹出的界面,我们点击河南省地方税务局发票查询这个网站;

3

弹出的界面,在右方有相关的查询系统,如图所示;

4

然后我们输入发票代码和发票号码,然后输入验证码;

5

弹出的界面,我们输入发票金额并点击查询即可,就可以查出这张发票是否是真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古人离婚分手比现代人体面多了 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呢?

全文共 6537 字

+ 加入清单

好像古人不管做什么都比现代人儒雅的多,虽然我们每天说着“分手应该体面”,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相比之下,古人离婚或者分手似乎就能做到真正的体面了。古代男性可以取好几位妻子,不过也有一些是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但出现矛盾或者没办法一起生活下去后,男方就要面临休妻的抉择。但古人离婚似乎对女性不是很友好,想要再婚的话并不是容易,但分开的过程很有讲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比起今天各种方方面面荒诞的闹剧,古人对婚姻的态度似乎更加冷静。

唐宋人是怎么签写【离婚协议】的

女方的离婚权

《清明上河图》的诸多传世摹本中,都画有一个张择端版本未曾描绘的细节 :迎亲情景。有时候,看着这热热闹闹的迎亲队伍,我却会想到一个大煞风景的问题:在宋朝,那些婚后感情不合的夫妇会怎么闹离婚呢?

一直以来,许多人都以为中国传统社会只有“七出”、“休妻”,而没有女方主诉的“离婚”。但实际上,古代也有离婚,叫作“和离”。从宋代的文献史料看,“和离”在宋人生活中并不是什么稀罕事,许多女性都主动提出离婚,这叫“求离”、“求去”、“求离婚”。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宗宋朝离婚案,来自李廌《师友谈记》的记载:

“章元弼顷娶中表陈氏,甚端丽。元弼貌寝陋,嗜学。初,《眉山集》有雕本,元弼得之也,观忘寐。陈氏有言,遂求去,元弼出之。元弼每以此说为朋友言之,且曰,缘吾读《眉山集》而致也。”

这个章元弼,是苏东坡的超级粉丝,对苏东坡的作品爱不释手,结果冷落了美丽的娇妻。本来章元弼就长得丑,已经让妻子陈氏很不满意,现在陈氏更受不了了,便提出了离婚。章元弼说起这件事,还沾沾自喜,经常跟朋友吹嘘说:你知道吗?因为我废寝忘食读苏先生的书,老婆才跟我离的婚。

宋代的法律是承认“和离”的。《宋刑统》:“若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议曰:“若夫妻不相安谐,谓彼此情不相得,两愿离者,不坐。”意思是说,夫妇若感情不和,可协议离婚,法律不给干预。

宋朝法律还对妇女主诉离婚的一部分权利明确提出保护,如规定“不逞之民娶妻,绐取其财而亡,妻不能自给者,自今即许改适”,意即丈夫若没有能力赡养妻子,妻子有权利离婚1。又如,“在法:已成婚而移乡编管,其妻愿离者听”2,丈夫犯罪被强制遣送他乡,妻子也有权提出离婚。“夫出外三年不归,听妻改嫁”3,丈夫离家三年未归,妻子也有权利离婚。“诸令妻及子孙妇若女使为娼,并媒合与人奸者,虽未成,并离之”4,丈夫强迫妻子为娼,即使未成,妻子也有权离婚。“被夫同居亲强奸,虽未成,而妻愿离者,亦听”5,妻子被夫家亲属性侵犯,有权利提出离婚。(1《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八二。2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九。3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九。4 《庆元条法事类》卷八〇。5 《庆元条法事类》卷八〇。)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明代仇英版《清明上河图》上的迎亲情景

实际上,一些宋朝女性还会因为丈夫“包二奶”、丈夫贫病 而提起离婚诉讼,并得到法官的支持。如洪迈《夷坚志》讲述的 这个故事:唐州有一个叫王八郎的富商,在外面包了个二奶,嫌弃结发妻子。妻子“执夫袂,走诣县,县听仳离而中分其赀产。王欲取幼女,妻诉曰:‘夫无状,弃妇嬖倡,此女若随之,必流落矣。’县宰义之,遂得女而出居于别村”。这位妻子拉着丈夫到公堂闹离婚,法官准离,并判妻子可分得一半家产,获得女儿的抚养权。

由于主动“求去”(其实就是“休夫”)的宋代女性很多,以致有宋人感慨说 :“今尔百姓婚姻之际,多不详审。闺闱之间,恩义甚薄。男夫之家,视娶妻如买鸡豚;为妇人者,视夫家如过传舍。偶然而合,忽尔而离,淫奔诱略之风,久而愈炽,诚 可哀也!”

但宋朝夫妇的离婚细节,文献并无详述。幸亏,我们有敦煌 文书。自 1900 年以来,敦煌藏经洞发现了超过四万件的文献资料,其中最具史料价值的便是榜文、判辞、公验、告身、籍帐、契券、书牍、社司转帖等官私文书(以中唐至宋初为主),那可是研究唐宋时期土地制度、赋税、军政、社会契约、民间结社、家庭生活的第一手材料。

敦煌的“放妻书”

在出土的敦煌官私文书中,有十几件唐宋时期的“放妻书”,亦即俗话所说的“休书”,换成现在的说法,就是“离婚协议书”了。今天阅读这些“放妻书”,你会感觉到一对对唐宋夫妻从纸上活了过来,就在你眼前商议如何好聚好散。

第一道“放妻书”(详见后图):

某专甲谨立放妻手书

盖说夫妇之缘,恩深义重,论谈共被之因,结誓幽远。凡为夫妇之因,前世三年结缘,始配今生夫妇; 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妻则一言十口,夫则反木(目)生嫌,似猫鼠相憎,如狼犬一处。既以二心不同,难归一意,快会及诸亲,各还本道。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于时年月日谨立除书。

这对夫妇结婚之后,才发现彼此不相安谐,妻子成天唠叨(“一言十口”),丈夫则渐生嫌弃之心,“似猫鼠相憎,如狼犬一处”,于是请来双方亲友,协商离婚事宜。

第二道“放妻书”(详见后图):

夫妻相别书一道

盖闻人生一世,夫妻语让为先。世代修因,见存眷属。夫取妻意,妻取夫言。孝敬二亲,事奉郎姑叔伯,新妇便得孝名,日日即见快欢。今则夫妇无良,便作五逆之意,不敬翁嫁(家),不敬夫主,不事六亲眷属,污辱臬门,连累兄弟父母,前世修因不全,弟互各不和目(睦)。今仪(议)相便分离。不别日日渐见贫穷,便见卖男牵女。今对两家六亲眷属,团坐亭藤商量,当便相别分离。自别已后,愿妻再嫁,富贵得高,夫主不再侵凌论理,一似如鱼得水,任自波游;马如捋纲壬(任)山丘。愿君不信前言者,山河为誓, 日月证明。愿君先者,男莫逢好妇,女莫奉好夫。

某专甲谨立放妻手书

夫妻相别书

这一对夫妻之所以离婚,似乎是因为妻子不怎么贤惠,“不敬翁家,不敬夫主”。不过“放妻书”的措词相当委婉,称是“夫妇无良”,表示双方都有责任。但夫妻分手之意显然已非常决绝,虽然丈夫做出了“愿妻再嫁,富贵得高,夫主不再侵凌论理”的祝福,文书最后却又写下咒誓 :谁违背了承诺,谁就找不到好归宿,“男莫逢好妇,女莫奉好夫”。

第三道“放妻书”:

盖闻夫妇之礼,是宿世之因。累劫共修,今得缘会。一从结契,要尽百年。如水如鱼,同欢终日。生男满十,并受公卿。生女柔容,温和内外。六亲欢美,远近似父子之恩,九族邕怡,四时如不憎(曾)更改。奉上有谦恭之道,恤下无党无偏。家饶不尽之财,妯娌称长延之乐。何乃结为夫妇,不悦数年,六亲聚而咸怨,邻里见而含恨。酥乳之合,尚恐异流,猫鼠同窠,安能得久。二人违隔,大小不安。更若流连,家业破散, 颠铛损却,至见宿活不残。擎锅策瓮,便招困弊之苦。男饥耕种,衣结百穿。女寒绩麻,怨心在内。夫若举口,妇便生嗔。妇欲发言,夫则拾棒。相憎终日,甚时得见。饭饱衣全,意隔累年,五亲何得团会。干沙握合,永无此期。羊虎同心,一向陈话美词。心不和合,当头取办。夫觅上封,千世同欢。妇娉毫宋,鸳鸯为伴。所要活业,任意分将。奴婢驱驰,几□不勒。两供取稳,各自分离。更无□期,一言致定。今诸两家父母、六亲眷属,故勒手书,千万永别。忽悠不照验约,倚巷曲街,点眼浓眉,思寻旧事,便招解脱之罪。为留后凭,谨立。(□指缺字。下同)

这份“放妻书”值得留意的地方,是提到了夫妻财产分割:“所要活业,任意分将。奴婢驱驰,几□不勒。两供取稳,各自分离。”看来唐宋时夫妻协议离婚,女方是有权利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男方的表现也显得比较慷慨,“任意分将”,想要哪部分财产,您尽管带走。

第四道“放妻书”(详见后图):

盖闻伉俪情深,夫妇语义重,幽怀合卺之欢,念同牢之乐。夫妻相对,恰似鸳鸯,双飞并膝,花颜共坐,两德之美,恩爱极重,二体一心。生同床枕于寝间,死同棺椁于坟下,三载结缘,则夫妇相和。三年有怨,则来仇隙。今已不和,想是前世怨家。反目生怨,作为后代增嫉,缘业不遂,见此分离。聚会二亲,以求一别,所有物色书之。相隔之后,更选重官双职之夫,弄影庭前,美逞琴瑟合韵之态。械(解)恐(怨)舍结, 更莫相谈,千万永辞,布施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伏愿娘子千秋万岁。时 × 年 × 月 × 日 × 乡百姓×

× 乡百姓 × 甲放妻书

甲放妻书一道

这小夫妻婚后三年,因感情不和、性格不合,遂友好分手。请注意他们的离婚协议书提到丈夫对妻子的经济补偿:“三年衣粮,便献柔仪”,即离婚后,丈夫一次性向妻子支付三年赡养费。

第五道“放妻书”:

(前缺)从结契,要尽百年,如水如鱼,同欢□□。生男满十,并受公卿,生女柔容,温和内外。六亲环美,远近似父子之情,九族邕怡,四时而不曾更改。奉上有谦恭之道,恤下无党无□。家饶不尽之财,妯妇称延长之庆。何乃结为夫妻,六亲聚而成怨,九族见而含恨。酥乳之合,上(尚)恐异流,猫鼠同窠,安能见久。今对六亲,各自取意,更不许言夫说妇。今妇一别,更选重官双职之夫,随情窈宓(窕),美耷(齐)音乐,琴瑟合韵。伏愿郎娘子千秋万岁,布施欢喜。三年衣粮,便献柔仪。宰报云于时开宝十年丁丑岁放妻

这是手抄于北宋“开宝十年”(即 977 年。时太宗登基,已经改元“太平兴国”。但敦煌与开封相隔遥远,改元的消息应该尚未传来,所以还沿用“开宝”年号)的一份“放妻书”。措词跟前引文书大同小异,想来唐宋时期流行的“放妻书”应该是一种“格式合同”,有多个版本,供协议离婚的人挑出合适版本,手抄下来,署名盖印,作为解除婚姻的法律凭证。

第六道“放妻书”:

放妻书一道

盖闻夫天妇地,结因于三世之中。男阴(阳)女阳(阴),纳婚于六礼之下。理贵恩义深极,贪爱因浓性。生前相守抱白头,死后要同于黄土。何期二情称怨,互角憎多,无秦晋之同欢,有参辰之别恨。偿了赤索, 非系橱荫,莫同宿世怨家,今相遇会,只是二要互敌,不肯聚遂。家资须却少多,家活渐渐存活不得。今亲姻村老等,与妻阿孟对众平论,判分离,别遣夫主富盈讫,自后夫则任娶贤失,同牢延不死之龙;妻则再嫁良媒,合卺契长生之奉。虑却后志有搅扰,贤圣证之, 但于万劫千生,常处□□之趣。恐后无信,勒此文凭。略述尔由,用为验约。

这是一位叫作“阿孟”的妻子与丈夫“富盈”的离婚协议书。细心的学者已经注意到,这份“放妻书”实际上是“放夫书”,从“今亲姻村巷等,与妻阿孟对众平论,判分离,别遣夫主富盈讫”的 陈述便可以看出,是妻子阿孟邀请了姻亲、邻居前来主持公道,见证夫妻离婚,将丈夫富盈“扫地出门”。

时代文明的体现

相信你已经看出来,这些唐宋时代的“放妻书”尽管内容各异、版本不尽相同,但在语言与格式上却具有鲜明的共同特点:文词都非常优雅、含蓄,有一种“文青”的味道,虽然抄写的人常常 写了错别字,或因漏字、误抄而显得文辞不通。

就文书格式而言,所有“放妻书”的开头,都会以“我们听说”(盖闻)的语气,深情款款地讲述离婚人对于婚姻的理解:“夫妇之缘,恩深义重”、“世代修因,见存眷属”、“夫妇义重,如手足似乎难分”、“一从结契,要尽百年”、“恩爱极重,二体一心”,云云。感人至深。

随后笔锋一转,开始“吐槽”实际生活中夫妻之不相得:“然则夫妇相对,今则两自不和”;“似猫鼠相憎,如狼犬一处”;“何乃结为夫妇,不悦数年,六亲聚而咸怨,邻里见而含恨”。

但是,唐宋人似乎不会指责这是对方单方面的过错,而是归因于夫妻缘份已尽:“若结缘不合,比是怨家,故来相对。”丈夫、妻子都没有错,错的是这段婚姻本身。因此,他们协议结束这段错误的婚姻:“聚会二亲,以求一别”;“一别两宽,各生欢喜”。

最后,就如“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夫妻诀别,也互道珍重, 互赠祝福。前夫祝愿“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前妻则祝愿丈夫“任娶贤失,同牢延不死之龙”,希望双方今后都找到合适的另一半。从这个细节也可想见,唐宋女性离异、再嫁,并不受任何歧视。

看这些“放妻书”,我们可以确知:唐宋时代,一对夫妻不管在实际生活中多么难以相处,但他们达成离婚共识之后,在书写离婚协议的时候,却都表现出谦谦君子与窈窕淑女所应有的礼节、教养。我觉得这便是文明的体现。只有一个文明的时代,男女离婚才会表现得如此文质彬彬、彬彬有礼。

其实,宋人聘亲的婚书也是写得非常优雅、优美,元代《翰墨全书》收录的一份宋朝婚书男家定帖是这么写的 :

“亲家某人,许以第几院小娘与某男议亲,言念蠲豆笾之荐,聿修宗事之严,躬井臼之劳,尚赖素风之旧。既令龟而叶吉,将奠雁以告虔。敬致微诚,愿闻嘉命。伏惟台慈,特赐鉴察。”

女家定帖则这么回复 :

“亲家某人,以第几令郞与某女缔亲,言念立冰既兆,适谐凤吉之占 ;种玉未成,先拜鱼笺之宠,虽若太简,不替初心。自愧家贫,莫办帐幄之具;敢祈终惠,少加筐篚之资。谅惟台慈,特 赐 鉴 察。”结亲双方都措辞谦逊,用字典雅。

南宋人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也收录有宋代婚书格式。只是宋刻版本已佚失,我们现在看到的《事林广记》,是元明刻本。

元朝人的婚书,开始摒弃文绉绉的修辞。《元典章》要求,“ 凡 婚书不能用彝 语 虚 文,须 要 明 写 聘 财礼物。婚 主 并 媒 人 各 各 画 字,女家回书亦写受到聘数目,嫁主并媒人亦画字。仍将两下婚书背 面大书合同字样,分付各家手执。如有词语朦胧,别无各各画字、合同字样,争告到官,即 同假 伪”。大概 元人 认 为,婚 书不 需 要 虚 文, 关键是要写明聘财数目,结亲双方、保亲、媒人分别签字,以免 日后发生悔婚及财产分割的纠纷。

我们看元人的婚书,也确实写得很实在。来看《新编事文类要启札青钱》收录的元代纳聘书格式:“某州某县某处姓某,今凭某人为媒,某人保亲,以某长男名某,见年几岁,与某处某人第几令爱,名某姐,见年几岁,缔亲,备到纳聘财礼若干。自聘定后,择日成亲,所愿夫妻偕老,琴瑟和谐,今立婚书为用者。”

女方的回聘书式则是:“具乡贯姓某,今凭某人为媒,某人保亲,以某第几女名某姐,见年几岁,与某处某人长男名某,见年几岁,结亲,领讫财礼若干。自受聘后,一任择日成亲,所愿夫妻保守□续繁昌,今立婚书为用者。”

从某个角度来说,元人的婚书更具“现代性”,体现了将婚书当成民事合同的趋势。然而,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何尝不是粗鄙化的表现。

元刻本《事林广记》收录的宋代婚书格式

说回“放妻书”。如果我们将敦煌出土的唐宋“放妻书”与 后世的“休书”放在一起做对比,也会真切感受到:时代不同了,文明失落了,离婚文书的风格也发生了巨大的嬗变。

台湾学者编辑的《台湾私法人事编》收录有多份清代台湾社会的离婚协议书,我选摘了其中一份“离缘字”;辽宁省档案馆也收藏有一件民国时期的休书,我也抄录下来,供诸位看官跟唐宋“放妻书”略做比较:

辽宁省档案馆藏休书 :

立永绝休书。李海山,有妻姜氏,年二十五岁。因不孝翁姑,不睦宗族,败坏门风。夫妻反目,惩戒不悛。屡经劝导,毫无度日之心。故夫妻情乖。同亲族议定,决意休黜,永远离决。自休之后,任嫁张李,与李海山毫不相干。自此离婚后,永断葛藤。 倘有悔心或亲族狡辗,有离婚书为凭。

叔父 :李风歧(手指印 :左手食指斗)

舅父 :赵延禄遇字人 :东 山

壬子年三月初六日 立休书李海山(手指印:左全手萁)

《台湾私法人事编》收录的“离缘字”:

立离缘宇人陈九五,前年曾娶过李四之女为妻, 名唤阿叶,今年二十三岁。当日凭媒面议,聘金贰百大元正,交收足讫。兹因违逆翁姑,时闻交谪之声,更复不能安贫,常出怨尤之念,律以妇人四德,实有可出之条,虽欲忍以安之,奈生成若性,留亦无益。

民国初期的一份休书

故不得已再托冰人,向外家李四重议废亲,聘金愿折其半,妆奁则听其取去,凡吾家所有之物,虽丝毫毋得干犯。此系父母之命,抑亦与吾缘绝,即日收回聘金,彼妇听媒率去,任凭别嫁,一出千休,情根永断。口恐无凭,即立离缘字壹纸,付执为照。

即日,九五同媒亲收过字内聘金银壹百大元正足讫,照。

道光二十三年十一月 日 代书人 张金生

为媒人 黄水池知见人 陈火木

立离缘字人 陈九五

如果说,唐宋时代的“放妻书”是一种“格式合同”,不代表离婚签字人的实际教养,那为什么唐宋时至少敦煌一带的民间能够普遍采用这一“格式合同”,而之后元、明、清时期的政府与社会,却放弃了这种温文尔雅的“放妻书”格式?我觉得还是社会粗鄙化、文明退化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古人旅行攻略下——《徐霞客游记》

全文共 731 字

+ 加入清单

徐霞客游记》不仅详细描述了高级“穷光蛋”徐霞客在旅途中如何提高旅行费用,还披露了徐霞客背包中的各种物品,可以称之为一种实用的旅行策略。

大背包和小秘密:随身携带“智能手机”。

每个背包客的大背包里都装满了旅行的必需品。作为一名高级“古代旅行家”,徐霞客有不止一个背包。根据徐霞客的游记,他至少有四个背包,即“竹包”、“皮箱”、“挂皮箱”和“方大”。这些背包里装的是什么?答案在徐霞客的游记中。

民国出版的徐霞客游记

像每一个贫穷的背包客一样,徐霞客带来了许多“奇兵”——编年史、游记和其他预先准备好的书籍,如《明朝统一编年史》和《百年广东风俗》。

如果你想享受你的旅行,你不能没有好的食物和酒。徐霞客的背包里装着食物和饮料,如胡兵、笋干、茶叶和烹饪美食的炊具。

因为他很穷,所以一定没有丰富的银币来买纪念品作为纪念品。徐霞客沿途收集并拓片。他的一个旅伴文静是他的好帮手之一。如果每个妈妈的生日都到了,徐霞客会在路上收集这些不同寻常的鲜花和药草,送给妈妈。有时,徐霞客也为自己收集“舒淇七根”的标本和石头。

“智能手机”满足了我们的游戏、摄影和写作需求,并及时与社交软件分享风景风情。说到这里,徐霞客也有了“智能手机”——写字纸和笔。

在路上,徐霞客说:“当一个人听到奇怪的事情,必须探索他们;当一个人看到危险时,他必须把它们切断。”可以说“这个洞穴又深又远。他尤其喜欢洞穴。”在所有的陆地和水中,人们可以感到惊讶和惊讶。徐先生为自己树立了一个榜样,后人将从他的身上学习。”就这样,徐霞客边写边玩。现存的《徐霞客游记》约有60万字,都是他在途中写的。这可以被称为日记式回忆录的实用旅行策略。同时,由于徐霞客无畏的科研精神,《徐霞客游记》成为世界上第一部系统记录喀斯特地貌的专著。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为什么古人歌颂梅花而不是腊梅

全文共 1389 字

+ 加入清单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两句写梅花的幽香,以梅拟人,凌寒独开,喻典品格高贵,象征其才气谯溢。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一些关于为什么古人歌颂梅花而不是腊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古人对梅花的美称

古人对梅花的美称有暗香、疏影、寒花、独秀、孤芳、仙姿和斜枝等。梅是小乔木,稀灌木,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4-8厘米,宽2.5-5厘米,先端尾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幼嫩时两面被短柔毛,成长时逐渐脱落,或仅下面脉腋间具短柔毛;叶柄长1-2厘米,幼时具毛,老时脱落,常有腺体。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梗短,长约1-3毫米,常无毛;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萼筒宽钟形,无毛或有时被短柔毛;萼片卵形或近圆形,先端圆钝;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雄蕊短或稍长于花瓣;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或稍长于雄蕊。果实近球形,直径2-3厘米,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顶端圆形而有小突尖头,基部渐狭成楔形,两侧微扁,腹棱稍钝,腹面和背棱上均有明显纵沟,表面具蜂窝状孔穴。

为什么古人歌颂梅花而不是腊梅

腊梅虽名“梅”,但它却不是梅,只是花形似梅,农历腊月开放,故名腊梅。

蜡梅花在霜雪寒天傲然开放,花黄似蜡,浓香扑鼻,是冬季观赏的主要花木。

梅花,又名春梅、红梅。梅花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木,尤以风韵美著称,每当冬末春初,疏花点点,清香远溢,在中国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

梅花在古代中的含义是什么

1、梅花象征品行高洁的隐士,如林和靖最著名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传神的写照描绘了出来,清和淡雅,又有着刚烈直肠的品格;

2、梅花象征欺霜赛雪的美人,古人以梅花比喻美人,梅花欺霜傲雪,象征着美人的美丽和傲骨。如范成大的《雪后守之家梅未开,呈宗伟》:瑞雪再三白,南枝尚含情。定知司花女,未肯嫁娉婷;

3、梅花象征中华民族的可贵精神,梅花在寒冬依然不屈地绽放,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顽强奋斗、不畏艰难的可贵精神品质;

4、梅花象征五福,梅花有五瓣,五片花瓣分别带表五种含义它们是:“快乐、幸运、长寿、顺利、太平”。

为什么叫蜡梅

蜡梅与梅花在植物分类上完全不同,所以又可以叫腊梅,所以这两位古人的见解是对的,一直叫它黄梅。另外,这个名字是宋代两位诗人苏轼与黄庭坚给起的,由于蜡梅花期在农历腊月,如含蜡质一样蜡梅的花瓣发亮,在此之前,所以叫蜡梅。蜡梅:是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常丛生。叶对生,椭圆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先花后叶,芳香,直径2~4厘米;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倒卵形、椭圆形或匙形,无毛,花丝比花药长或等长,花药内弯,无毛,花柱长达子房3倍,基部被毛。果托近木质化,口部收缩,并具有钻状披针形的被毛附生物。冬末先叶开花。

王安石梅花赞赏梅花的什么品质

王安石梅花赞赏梅花坚韧、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格。

《梅花》是北宋诗人王安石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以梅花的坚强和高洁品格喻示那些像诗人一样,处于艰难、恶劣的环境中依然能坚持操守、主张正义,为国家强盛而不畏排挤和打击的人首二句写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末二句写梅花洁白鲜艳,香气远布,赞颂了梅花的风度和品格,这正是诗人幽冷倔强性格的写照。诗人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的赞赏,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洁,又用“暗香”点出梅胜于雪,说明坚强高洁的人格所具有的伟大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河南大学怎么样

全文共 419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大学怎么样?有的考生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毕竟该所大学的知名度没有清华北大那么响亮,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河南大学吧。

操作方法

1

河南大学,位于我国八朝古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河南开封,是一所综合性的省属重点大学。

2

河南大学由国家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首批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3

该大学不仅办学实力很好,就连整个校园环境也非常的漂亮,尤其是老校区,具有浓厚的历史气息,校园里的各种建筑也非常的有特色。

4

河南大学的前身是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博文楼是当中有比较有特点的一个,它是河南大学第一所运用中西合璧的方法建成的建筑,主体采用西方风格,楼顶则是典型的中式建筑。

5

河南大学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目前共有两个校区,总面积2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其中,老校区明伦校区近代建筑群还是我国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景色之优美也可以想见。

特别提示

河南大学的校园环境优美,历史比较久远,在里面念书环境还是不错的。里面有的建筑群还是保护文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河南流经的河流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流经河流有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东接安徽、山东,北接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总面积16.7万平方千米。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构成;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流域。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河南省因历史上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描述为人牵象之地,是象形字豫的根源,也是河南简称豫的由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古人是怎么过年的?

全文共 1225 字

+ 加入清单

在农历除夕夜,古人要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守岁等祈求新年好运。农历正月初一,三更过后、五更来临之时,不仅皇宫中爆竹山响,举行隆重的元日朝贺礼,寻常百姓也竞相燃放爆竹,开始拜天地、祭祖先、互相拜年等活动。

“春节”这个词在古代是没有的,是民国时候引入了阳历之后,才改叫做春节。之前只叫过年。而且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

那么古人是怎么过年的呢?

一、祭祖。祭祀先祖,是中华民族春节期间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中国人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春节时必须祭祖,缅怀自己的祖先,因各地习俗不一,有的地方在年夜饭之前祭拜;有的地方在除夕夜子时前后祭拜;有的地方在初一早上开家门前祭拜。在北方地区,大年三十的时候要“请家堂”,家家户户都要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到初二早上,送走家堂,然后上坟祭祖的,俗称墓祭。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应该排在所有事情之前。祭祀是很隆重的,大家还记得鲁迅的《祥林嫂》吗,祭祖的时候祥林嫂都不能动手参与的。

二、祭祖的同时,有时也祭祀天神、土地神。我就见过自家老人在过年的时候祭拜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烧三炷香,叩拜后,祈求丰收,最后烧纸。小年的时候,是灶王爷上天述职的时间,是日起,家家户户要做黄面糕,堵住灶王爷的嘴,还要大扫除。

三、放爆竹,俺小的时候叫“点鞭”或者放“炮仗”

唐代诗云:“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宋代王安石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据《神异经》载,西方山中有山臊,犯之则令人寒热。但它怕竹子爆声。于是人们烧竹来赶走它。在火药发明之后,人们在春节仍然燃爆竹。在南宋出现用草纸裹火药扎成卷形的爆仗。《武林旧事》:“至于爆仗,内藏药线,一连百余不绝。”此指用药线串在一起的鞭炮。还有二踢脚,明代有诗:“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四、吃饺子。饺子原名“娇耳”,源于中原宛城,产生于一千八百多年前,据说是东汉南阳医圣张仲景发明的。包饺子时,人们常常将金如意、糖、花生、枣和栗子等包进馅里。吃到如意、吃到糖的人,来年的日子更甜美,吃到花生的人将健康长寿。

五、要账。古代有正月不要账的传统,旧时商业往来,年底必须结清欠账,因此债主都要催账。欠债的人过年之难,犹如过关,故称年关。所以很多欠账的人在初一之前要躲出去,初一才敢回来,比如《白毛女》里杨白劳就是如此。

六、贴春联。春联,起源于桃符,是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所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是用来辟邪的,到现在人们还认为桃木辟邪。据《宋史·蜀世家》,后蜀主孟昶令人在桃木板上写了一副联句:‘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之一。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和“春联”。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古人醒酒是用什么方式?除了奇葩之外就是恶心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酒水这话总饮品诞生以后,马上就风靡了整个世界。虽说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酒文化都有所不同,但是喝酒以后所产生的后遗症可不是让人那么好受的。头疼、胃痛、范围、浑身乏力等等后遗症会让饮酒者十分难受。但是即便是这样,也无法阻止一些好酒之人对酒的喜爱。那么在古代,人们是如何醒酒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腌羊眼,在蒙古人们通常会腌一些羊的眼球,在宿醉之后的早上吃上两个羊眼球,再加上一杯番茄汁,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解酒作用,直到现在蒙古地区还在使用这样的方法树汁加鸟嘴,这种办法流行与古代叙利亚、伊拉克一带,他们会将鸟类的嘴磨碎拌上没药树一起服用,这种东西非常辛辣难忍,在这种味道的刺激下估计什么酒都能醒。

吸树藤汁,在17世纪英国经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让你到鼻子里吸满树藤汁,这种方法估计一个不注意都能把人呛死把自己埋在沙子里,在以前的爱尔兰地区,居民在喝醉之后会把自己整个埋在河边的沙子里,这种办法其实和冲凉差不多,但是为什么不直接冲水得了还要费事把自己给埋上?

舔自己的汗水,听起来有点恶心,就是醉酒后的第二天起来在太阳下跑步,然后舔自己出的汗。吞生鸡蛋,这种方法出自一次世博会,其实就是在生鸡蛋里加上酒和辣椒酱,然后一口吞掉。

在咯吱窝夹柠檬片,在波多黎各人们在喝酒前会把两片柠檬片夹在腋下,不过这种方法的根据是什么,完全看不懂兔子屎茶,美国西部的牛仔认为,你在宿醉之后喝上一杯加了兔子粪便的茶就可以解酒

可口可乐加牛奶,这种方法还好接受一点,20世纪美国会给喝醉的人喝一杯加了牛奶的可乐,之后睡一觉就神清气爽了。橘皮汤、五豆汤、人参汤,这是我们古代流传的几种醒酒汤,虽做法比较复杂但比之其他地方的一些让人看不懂的方法来说,这些醒酒汤就好接受多了大家喝醉之后有什么好办法呢?欢迎评论留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古人如何应对瘟疫 两百多年前《温疫论》注书告诉你

全文共 2366 字

+ 加入清单

瘟疫一直是人类的噩梦,这个命题在2020年再次被证明。世界与瘟疫的斗争从未停止过,中医学者也不例外。在抗击鼠疫的过程中,留下了一系列鼠疫研究经典的足迹。其中,最全面的莫过于晚明医典和吴有科出诊时编纂的流行病理论。

吴有科温病学说(来源:南海网)

由于种种原因,被誉为中国第一部传染病专著的《温病学》起初并未得到广泛传播,也鲜为人知。几十年后,一部诠释《温病论》的医学著作问世,最终改变了这一局面。该书系统全面地阐述了鼠疫的治疗方法,至今仍为鼠疫治疗提供参考。

医生喜欢感叹“温病论”

清朝康熙年间,四海太平,人民幸福。在这种背景下,中医再次兴盛起来,医学研究者们研究了上一代医典中普通人的治疗方法。江南傣家人行医已有几代,至今已出现了一个多才多艺的傣张甜。

戴生于上元(今江苏省江宁县)。他被称为“北山先生”,因为他在晚上被命名为北山。十几岁的时候,林清磊学习古典文学和历史,并通过了所有学生的考试。他既有天赋又聪明,年轻时就懂得天文、地理、历史、书法和绘画。他擅长射击和击剑,在南方很有名。他似乎具有明代“江南四才子”的风格。

淡泊名利的戴不喜欢科举,却喜欢医学。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阅读了古代医书,治愈了许多病人,成为了一名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临床专家。他上一代最喜欢的医学书籍是《温病论》。在他看来,瘟疫是疾病最严重的“杀手”,每一个回合都要杀死成千上万的人,称职的医生应该向瘟疫宣战。为此,他首先研究了文献目录,找出它是“流行病”还是“瘟疫”。先秦时期的古代医书本来有瘟疫的记载,但当时的名称是"瘟疫、瘟疫"等。后世医家认为瘟疫的“疫”来自于“热”和“温”,明代张介宾的《经岳全书》就是证明。吴有科继承了前人的用词习惯,拟就了《温病论》。

《京悦全书》(资料来源:史圣收藏网)

戴对《温病论》的解读有时令人震惊,有时令人惋惜。虽然这本书“贯通古今,吸收经验,可以说是创造一个广阔的宇宙,把太阳和月亮暴露在天空中的一种独特方式”,但在医生中“有些人不相信他们的书,有些人知道但不使用它们”,所以他们仍然坚持在临床实践中治疗伤寒的方法。其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明清之际,人心不稳,医书难以传播;第二,鼠疫是流行病中的一种严重疾病。普通医生可以不碰它就摸它,以免给自己带来麻烦。戴自然不能容忍这样的情况。

古典主义最好的文化遗产是写一本书并解释它。戴也不例外。他决心写一部注释《温病论》的专著,结合临床实践讲解瘟疫的防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研究这本书。

理论和临床创新理论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修订,戴的《温病论》注释、更新和编辑本于1722年初步完成。它被命名为“广义瘟疫理论”,也被称为“区分瘟疫”。从标准化写作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把“流行病”称为“瘟疫”。

这本五卷本的书《论大瘟疫》内容简洁明了,其中许多内容有深刻的见解,为后人提供了辨别温病和感冒、防治瘟疫的“经典而重要的方法”。在书的开头,瘟疫的概念就指出:“如果瘟疫是天地之气的混合体,不令人不快,不腥臭,不烧焦,不腐烂...如果知道是瘟疫而不是伤寒,那么头痛和发烧就是症状。”由此,我们知道瘟疫是由温暖的空气引起的,并且具有与伤寒相同的发热症状。

论大瘟疫(来源:孔子旧书网)

《论广义鼠疫》第一卷“辨证”一章指出了伤寒与鼠疫的区别和早期症状的区别。“辨证”分为八种类型:气、血、舌、神、脉、疫、风寒、异气。诊断是通过看、嗅、问和切来进行的。例如,在"辨气"一节中,书中指出人体应该有香味,而瘟疫病人则散发气味。遭受冻伤的病人通常不会散发气味,但是他们的身体在患病几天后会腐烂。气味不同于腐烂的气体。医生可以通过“嗅”来区分它。如果他们在知道病人散发气味的情况下坚持开伤寒药,那只会延缓病情的发展。“气、血、舌、神、脉”八法是戴在学习《温病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对当时的气血五法进行辨证的,这在以前是没有的。后来的学者称之为“戴五辩”,并在鼠疫研究专著或文章中多次引用。

弄清了鼠疫和伤寒的区别后,应该做的是预防和治疗。广义瘟疫理论将伤寒的防治结合起来,提出了治疗瘟疫的五种方法:发汗、降逆、清化、调和、补中。正如在“可汗”方法一节中指出的,伤寒通常是在体外表现的,因此建议使用温和的药物。瘟疫通常深入肌肉,需要刺激性和清凉的药物。这些都是戴的经历。基于证据、原则、方法和规定的立法是一致和相互呼应的。它们是中医史上唯一的“戴五法”。

无论是戴的“五辩”还是戴的“五法”,都是戴在学习吴有科瘟疫学说的基础上的创新。它是对《文怡论》的总结和改进,对瘟疫科学做出了一定的贡献。这也是“广义瘟疫论”能够流传至今的真正原因。

附言

据说戴在修改《大瘟疫论》手稿后不久就病死了。这家人把手稿交给托存图书馆保存。后来,安徽歙县的一位书商郑典偶然得到了这份手稿,并以“区分瘟疫”的名义出版了它。

几十年后,在甘龙十八年(1753年),戴祖琪,戴张甜的孙子,谁是一个成功的候选人在科举考试,重新印刷和分发的名称为“大瘟疫”的基础上“区分瘟疫”。此后,该书又有两部基础著作,即《广疫论》和《疫辨》,其中前者相对较多。这本书很受后世医生的欢迎。这两本书已经被编辑过几十次了。到目前为止,全国中医图书目录已有60多个版本,显示了“广疫论”的广泛传播。

区分瘟疫(来源:孔子旧书网)

“广义鼠疫理论”的广泛传播,反映了古代“医生”在鼠疫治疗中的贡献。事实上,在中医史上,成功治疗鼠疫的案例并不少见。人们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清初的瘟疫流行理论,作为流行病理论的专业诠释,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

[参考]

1.《学术思想探析》,陈,中国医学史,2003年第1期。

2.从戴看的学术思想,作者陈大顺,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第3期。

3.《戴辨证论治要点》,姜勇主编,中国基础中医杂志,2012年1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古人的信纸这么美,难怪能写出那么动人的情书

全文共 91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古人信纸这件事情也还是很有说法的,因为历史悠久所以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反而就变成了艺术品了,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古人的信纸到底有多么的美吧,还有动人情书这件事情,感兴趣的别错过了!

中国人对信,总有一股非常诗意的想象,“鱼传尺素”,“鸿雁传书”,是多美的情景啊!这些被鲤鱼和鸿雁传送的文字,当然也让千百年后的我们如在其境,感动不已。

说到信,古人的信纸是怎样的呢?像我们在影视剧当中经常见到的那种打好墨栏的宣纸那样?那样的信纸应该是经常被用到的,但文人还有更精致的信纸。他们将一些花鸟、人物、山水甚至器物绘画或刻印在宣纸上,使之成为具有独特审美的信笺。

笺纸起源于南北朝,唐朝女诗人薛涛自制一种适合写诗的绘有花纹的笺纸,被称作薛涛笺,流行于当时。据说薛涛笺有十种颜色,分别是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残云。其中,红色最受时人欢迎。

此后,笺纸更为风行,很多人还着意搜罗这些笺纸,将它们编排起来,形成笺谱。

明代时发明了多色套印技术,饾版、拱花技术,这些技术运用到信笺之上,使其更为精致,风雅。

笺谱中的艺术珍品要数《萝轩变古笺谱》了!《萝轩变古笺谱》由明代吴发祥刻印,分上下两册,现存于上海博物馆,是海内孤本(世界仅此一套)。它运用了当时最为先进的饾版和拱花技术,艺术成就最高,也是中国印刷出版史上的重要作品。

饾版,就是将不同的色块、先后顺序等分别制成印版,固定在准确的位置上,逐色套印;拱花是一种不着墨印刷刻板的方法,由凹凸的两面组成,使板面上拱起花纹。饾版的运用,让版面色彩更为丰富;拱花则让笺纸更为立体,表现水波纹等更为生动。两种技艺的成熟运用,让《萝轩变古笺谱》精美绝伦。

《萝轩变古笺谱》虽久负盛名,但流传太少。它在1963年才被发现于嘉兴,此前,大家都不知道它的存在。在《萝轩变古笺谱》重见天日之前,另一部明代刻印的笺谱《十竹斋笺谱》一直是最受重视的笺谱,颇受欢迎。

鲁迅先生也很喜欢笺纸,他曾和著名的藏书家郑振铎先生联手收集笺纸,编写出版了著名的《北平笺谱》。

这些笺谱中的信笺画面素雅,意蕴生动,情趣盎然。用这样的笺纸来写信,当然得提前构思,组织好语言,用心誊抄,才不辜负这些笺纸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大雪寒意逼人,古人取暖有妙招

全文共 4104 字

+ 加入清单

冬装和冬被

棉花在我国的历史,据专家研究表明,棉花在北宋之后才开始在我国种植。也就是说,北宋以前的人们是没有使用过棉花的,甚至就连“棉”这个字,那都是从《宋书》中才开始有的,之前就只有“绵”,这也不难解释,丝织品一直都是我国一种很重要的“特产”。

古人是非常聪明的,即使没有棉花,但是他们创造出了其它的保暖方法。大家都知道,古代人是很喜欢打猎的,从原始社会开始就有将暖和的动物皮毛做成衣服、毛毯用以御寒的事例。但动物的皮毛非常昂贵,比如狐裘、羊皮等,在古代,只有富贵人家才用得起。

那么那些普通人家是怎么御寒的呢?其实除了皮草以外,那些一般家畜的皮毛也是很厚实,可以保暖的,比如鸭绒、羊绒等等一些相对便宜的皮毛,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用到的鸭绒被。而且鸭绒被即轻巧又暖和,相对于皮草而言不会过于厚重。不过这些东西也不是随便哪一户人家都能消费得起的,如果家境贫寒,就只有将诸如柳絮、芦花、稻草等东西缝进衣物或塞进被套中用以御寒。

还有一种更加智慧的方法,由于实在没有钱来购买制作厚实的被子,他们发明了一种方法。就是将黄沙在锅中炒热,然后在铺到褥子下面,炒热的黄沙也可以提供一些热量。

当然北宋之后,棉花传入我国,古人发现这种植物极其暖和,便大面积种植,纺花做棉衣、棉被。

而棉袍,是古人过冬御寒的主要冬装之一,穿着时间最久。

袍原本是一种御寒内衣,《释名·释衣服》称:“袍,苞也;苞,内衣也。”袍是上衣和下裳连成一体的长衣,是在古代“深衣”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有内外两层,夹层里放入柔软的御寒填充物,就成了袍。

古人最早说的袍,指的就是御寒的棉袍。但起初棉袍写作“绵袍”或“绵”,概因所用填充物的不同,并非是现代常用的棉絮,而是蚕丝质地的绵絮。

中国何时开始穿袍的?

从史料记载来看,上古三代人们已普遍开始穿袍。在周代,袍的地位并不高,属于一种生活便装,而不作为礼服穿。由于御寒性能好,当时野外作战的士兵在冬天都“标配”有袍,所谓“战袍”即因此而来。这时袍的功能类似现代士兵所穿的“军大衣”。

然而,冬天能拥有一件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诗经·秦风》中有一首诗歌叫《无衣》,诗的开头即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意思是,谁说我没有军服,我和你共有战袍呢,反映了当时秦国军队在物资困难的冬天,前方士兵只能两人合披一件袍抵御寒冷的情形。

当然,袍也有高档与低档之分。如果夹层里所填的是“纩”,即新的高级天然蚕丝絮,称为“茧”;如填充的是“缊”,即絮头、细碎枲麻这些粗劣、陈旧的填充物的才叫“袍”,此即《礼记·玉藻》中所说的“纩为茧,缊为袍,禅为,帛为褶。”这种袍是穷人的御寒棉衣。

棉裤,是古人御寒下身所着的又一重要冬装。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回中,出场的燕紫琼“身穿紫绸短祆,下穿紫绸棉裤,头上束著紫绸渔婆巾”。这虽然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却是时人冬天的流行装束:上穿棉袄,下着棉裤。

由于宋朝时战争不断,所以统治阶级都会重视边防将士的冷暖。除了发薪水之外,也会赏赐衣物和炭火,这些东西也会根据地位不同有所差异。自然,禁军中负责拱卫京师的军队赏赐得就会好一些,材质上也是上等货。反倒是在边境最需要保暖的士兵条件差了很多,对于那些驻守在北方苦寒之地的将士,生活极为窘迫,甚至穿的是纸甲来取暖

说起纸衣大家可能会疑惑,纸做的衣服怎么取暖?其实这对于当时一些贫苦人群来说也是无奈之举。唐宋时期,农田大多用于种粮食,麻的种植就相对减少了。此时造纸术却开始发展起来,穷苦的人就不得已从中取材了。此时专门有加强御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纸衣,称作“纸裘”,原料一般采用较厚而坚的楮皮纸缝制而成,质地坚韧,揉皱之后不但耐穿,还可以抵挡风寒,透气性也相对较好,加上造价便宜,简直是贫民士子出门必备首选之物。

手套和帽子

在保暖方面,古代人不仅考虑到了穿,也没有忘记手和头的保暖。在马王堆的出土文物中,就有露指短手套。

至于头部保暖,花样更多。明朝以前多在头上戴帕头保暖。元代,上层妇女戴抹额,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抹额又被成为勒子,成为民间妇女最爱的御寒物品,普通贫民和士庶阶层相比,只在材质、珠宝使用上有不同。贵族妇女还有“卧兔儿”或“昭君套”。在明朝,每年冬十一月,“入朝百官赐暖耳”。

说到帽子,古人并不将冬天戴的帽子称为棉帽,而叫“暖帽”,这一叫法在唐代使用最广。宋元后棉花普及种植,中间则填棉絮,遂成真正的棉帽。风帽其实是据胡帽设计改进的,在南北朝时已出现。由风帽改变而来的“突骑帽”是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冬天喜欢的又一式样,戴这种帽子另需在头顶系结布带,将发髻扎住。在唐代,最受欢迎的还是“胡帽”,此系列中的“蕃帽”为当时最流行款式之一。蕃帽是从西域过来的最好的“进口货”,帽两边有护耳,又称“搭耳帽”,冬天垂下来,刚好把两只耳朵护盖上,保暖性能很好。

宋代时胡帽遇冷,汉魏时期大为流行的头巾再一次兴起。不论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文人、官宦都喜欢扎头巾。这些所谓的巾其实上是软帽子,如以前属于巾类的幞头,虽然宋代仍呼其名,但早已变成了帽子。

帽子在明朝开始大普及,明清时期人们冬天除了着棉袄、穿棉裤,还戴棉帽。明朝最为大众化的帽子则是名叫“六合一统”的小圆帽,它比“四方平定”巾出现要早。此帽由裁为六辦的等比例布料缝合而成,下缀一道帽檐收口,官称“六合一统”。这种帽子因纹线、形状如西瓜,俗称“瓜皮帽”。这种瓜皮帽由朱元璋亲手设计。明陆深《豫章漫钞》记载,“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缝,下缀以檐如詹。阎宪副闳谓予言,亦太祖所制,若曰‘六合一统’云尔。”

火墙和地暖

我们都知道白居易的一首古诗,叫《卖炭翁》,从这首诗当中,我们可以得知古人用最原始的方式——烧炭来取暖。

春秋时期,人们开始使用器具烧炭取暖,用具的名称叫做燎炉。燎炉一般附有炭箕,用来转移火种和添加木炭。

当然了,所谓燎炉也不过是一个巨大的青铜器,里面丢一点炭火取暖。可是燎炉也终究有局限性,大户人家就开始往怎么让整个房子暖起来这上面动脑筋,于是不久后便出现了壁炉和火墙两种方法。原理也是很简单,墙内做一根管道通至灶台,灶台这边生火,自然便能将热气传到墙上以此取暖。只是虽然原理简单,但也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承担起的,所以不管是壁炉还是火墙,多数应用于宫殿和贵族高官家中。

火墙在那个年代自然已经算高端了,但是和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椒房比起来,不管是成本还是技术上,都未免小巫见大巫。李善引在其著作《三辅黄图》中写道,“椒房殿,在未央宫,以椒和泥涂,取其温而芬芳也。”也就是说这“既温又芬芳”的椒房,乃是汉代皇后的专属居所。虽然并不具备普及性,但也可以作为古人取暖黑科技的佐证之一。

以上多数都是在房子上动手脚的大工程,能够享受这种“黑科技”的肯定都是非富即贵。到了明清的时候,在一些特殊的宫殿底下或者大户人家的屋子下面更是有着颇具规模的循环烟道,外接火坑生炭取暖,名曰“火地取暖”,也就是低配版的暖气。穷人百姓的话,真的受不了的也就只能稍微弄堆柴火烧烧,或者躲到一些冬暖夏凉的地窖里面,再就是多添一点稻草铺罢了。

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72-527)在《水经注》中曾描述过河北的地暖,他说观鸡寺大堂的房基是石头做的。房基里面连通,从侧面屋外点火,热气往石头房基里流,大堂里就暖和了。

道光皇帝有诗云:“暗热松枝地底烘。”暖地也是东暖阁、西暖阁名称的由来。诸如养心殿三希堂,里外两间各不过四平方米,极适于聚暖。

火盆、火炉和火坑

火墙和地暖都属于“大块头”,不是每户人家都能拥有的,不过还好,我们还有火盆、火炉和火坑。

火盆主要有掐丝珐琅和铜鎏金两种。清宫档案中经常可以见到为掐丝珐琅火盆配座的记载。古人还会玩二合一:在火盆里烧松枝,可为居室添香,香薰暖气二合一,也会在火盆上放水,加湿版火盆。在取暖的同时可以给屋子增添香气,又可以保湿,不得不说,古人真是充满了智慧。

至于火炉,唐朝白居易的《问刘十九》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火炉的主要功能还是温温酒、热热菜等一些作用。

火墙和地暖不仅可使白天温暖如春,尤其是在气温比白天低的夜晚,睡觉更是少不了。可这样的御寒方式耗费颇大,不是寻常人家都有能力可用的。所以解决他们的睡觉问题所采用的方式是火炕,它的发明算是解决了大多数古人在冬天睡觉的一个保暖大问题。因为到了深夜,火盆不敢放在屋内一直烧,一是有可能中毒,二是都睡着了要是发生火灾就麻烦了。所以火炕对于大家来说已是非常科学了,既保暖又安全。

手炉和汤婆子

但是之前我们就说过早就秦朝古代就有了用青铜器鼎做的燎炉,那么再缩小一下,就成为了另一件取暖圣器——手炉。

手炉的最早历史可以追溯至春秋时期,之后随着制作工艺的提升,手炉除了提供“暖宝宝”的功能以外,在明清的宫殿里更是成为了一件冬日里的装饰品,所以你会看到古装剧中各位明争暗斗的娘娘们冬天都捧着一个精致别样、镶满花纹的手炉。

手炉多为铜制、圆形,炉内烧炭,握于手中,暖手暖心。手炉是由火炉逐渐发展演变而来,自唐朝始创,到明朝中后期,手炉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可在清末以后,手炉工艺开始衰落,如今成为了众多收藏爱好者喜爱的艺术品。

古代人宽袖大袍,手炉可置于袖中或怀中带着,所以又有“袖炉”、“捧炉”的雅称,在寒冷的冬天抱着精巧的手炉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也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了。

有了手炉,自然便衍生出熏炉和足炉。故名思义,足炉是用来暖脚的。而熏炉则是古代的香薰机,也就是利用冒烟喷烟来做为室内的“空调”,顺带添点香料,既怡情又御寒,可谓一举两得,难怪南宋文学家谢惠连会在《雪赋》中写下“燎熏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这东西除了铜铁以外,小康家庭也会使用陶土制作,比较由此成本就下去了不少。

跟手炉有相似之处的还有宋朝的一种特殊的保暖用具,叫做“汤婆子”,又称“锡夫人”、“汤媪”、“脚婆”,类似于热水袋。一般是由锡或者铜制成椭球状或南瓜状的瓶子,上方开口带有帽子,从这个口子里灌进去热水,临睡前放在被子里。

这汤婆子不容易损坏,大多数百姓家都会有,婚嫁时还会作为送礼的物件,甚至有些汤婆子还会传给几代人。直到清朝甚至现代,汤婆子依然是很多百姓家的“取暖神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古人七夕一般会做些什么

全文共 1415 字

+ 加入清单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你知道古人七夕一般会做的事情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古人七夕一般会做的事情,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日本七夕的风俗习惯

用写满愿望的短签,来装饰竹子树的习惯,是从江户时代开始的。并且,只有日本才有这样的七夕习俗。在快接近七夕的日子里,很多地方都会有七夕竹子树,在商店卖夏季服饰的地方,超市结款的地方,都会设立七夕许愿树。嘎嘎看到最多的,还是小朋友们的许愿,内容大多是学业有成,身体健康,大学考试合格等。 (好像在印象里,北京西单也有过类似的东西,但好像是在圣诞节。)

在一些大型的庆祝典礼上,还会举行竹饰(由挂许愿短签演变而来)大赛,由当地的幼儿园、小学等学校组织或者公司,创作各自的竹饰,进行评比,选出最有特色的几个进行展示。

猜你喜欢:

古人七夕一般会做的事情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 “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请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

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古人对肉的雅称是什么?有什么来历?

全文共 313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人把猪肉叫做豕肉、豚肉、彘肉;羊肉称为羖肉、羝肉、羯肉等;肉酱叫“醢”,有鱼醢、蜃醢等;肉汤叫“羹”;腌肉叫“菹”,有鹿菹、鱼菹等。

在古代的饮食习惯中,吃肉只有牛羊才是上等的肉,猪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非高大上的肉食,礼记记载:“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

牛在农耕时代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在许多朝代都不许私自宰杀牛,吃肉物以稀为贵,牛肉自然在肉食排行榜中名列前茅。由于对牛肉的禁食,羊肉成为了皇家士大夫阶层的主要肉食,宋朝时从皇家流行开吃羊的习俗。

及至苏东坡发明的“东坡肉”让猪肉出名,才逐渐被上层人士所接受,明朝时,猪肉逐渐流行开来,到了清朝,猪肉才成为了汉族的主要肉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古人也有成为猫奴的吗?

全文共 613 字

+ 加入清单

清华大学流传着一则关于猫奴的轶事:大学生钱钟书和著名才女林是邻居。钱钟书有一只非常聪明的猫。他是隔壁林家的猫的敌人,每次见面都会打架。钱钟书特意准备了一根长竹竿。不管天气有多冷,当他听到猫的声音时,他都冲出来帮助猫打架。林家的猫没少被竹竿打。钱钟书还写了一篇题为《猫》的短篇小说,其中他设计了一句名言:“如果你打了一只猫,你必须看主人的脸,然后你必须看家庭主妇的脸!”它可以说是现代猫奴的典范。

我们中国古代的猫奴不亚于钱钟书先生。唐朝官员张·养了几十只猫,“每次退到中门,都有几十头猫把尾巴拖在脖子上,盘成一团。”根据宋代笔记,当猫被养在法庭上,他们都有官方名称和食物津贴,猫奴隶称他们为“猫主人”。

到了明朝的时候,这更加令人发指。嘉靖皇帝朱厚熜有两只猫,一只雪眉和一只狮子猫。嘉靖以皇帝的身份举行了一个正式的仪式,并把雪眉命名为“秋龙”。雪眉死后,她被安葬在龙水山,并立了一块墓碑,刻有“秋龙墓”的字样。狮子猫死后,嘉靖甚至做了一口金棺材。他还要求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部长为这只猫写悼词。一位大臣致悼词说,“把狮子变成老虎”(我不得不说,这只猫还活着)。嘉靖非常欣赏这一点,并很快提升部长更高的职位。

不仅宫廷,而且民间都喜欢猫。在宋代,人们把养猫视为一件大事,称之为“雇猫”。虽然他们不必像娶妻那样把黄金、白银和珠宝作为嫁妆,但他们也必须把一定量的盐和鱼给最初的猫主人以示感谢。陆游的诗里有一句“包盐迎小吏奴”,就是指这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古人重阳节的习俗

全文共 1554 字

+ 加入清单

旬旬又双月,九九叠重阳。你知道古人重阳节习俗吗?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古人重阳节的习俗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重阳节的传说

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称为“重 阳”。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

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 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 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古人重阳节的习俗

登高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吃重阳糕

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作为节日食品,最早是庆祝秋粮丰收、喜尝新粮的用意,之后民间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赏菊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各地重阳习俗

【广东省】连川重阳,童男童女皆至城外相聚答歌,州人围观。南雄府九月九日请茅山道士建王母会,想求取子嗣的青年妇女都会前来参加。阳江市重阳节放纸鸢,并系

藤弓于其上,在半空中声音十分嘹亮。临高县民重阳节早起,大家齐声高喊"赶山猫",以此为安和富利之吉兆。

【广西壮族自治区】怀集县以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男女老少,倾城而出,赛神酬愿,皆用大炮。隆安县九月九日放任牛羊自行觅食,俗语说:“九月九,牛羊各自守”。

【四川省】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省】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河南省】2010年中国民协授予南阳市西峡县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并在西峡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重阳文化研究中心”,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这里都会举办“中国·西峡重阳文化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河南河洛大鼓曾经的辉煌与来源

全文共 1552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的曲艺文化中,不光有信阳民歌还有河洛大鼓,河洛大鼓主要的表演形式就是能够表达思想感情,歌唱社会生活的一种传统音乐。河南大鼓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的河南文化为您带来河南河洛大鼓曾经的辉煌来源,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清光绪末年,河南洛阳一带演唱洛阳琴书的艺人与南阳的鼓儿词(又名“单大鼓”)艺人合伙演唱。他们结合以后,互相吸收融化,在洛阳琴书唱腔的基础上吸收了鼓儿词的曲调,废弃了老式扬琴和八角鼓等乐器,改以坠琴、三弦、四胡等伴奏,以书鼓、月牙钢板击节。由于曲调新颖动听,受到群众欢迎,逐渐流传到河南各地,并继续吸收了河南坠子、山东大鼓等演唱艺术,形成了一种新的大鼓书形式。主要唱腔有“平板”、“悲平板”、“小数板”、“五字垛”、“飞板”、“凤凰三点头”、“滚口白”等,而以“平板”为基本曲调。平板是包括起腔、落腔的一个严整的曲体,六句为一段落,长于叙述,腔调多为半说半唱。

河洛大鼓板式灵活,除平板外,还有带伴奏的散板韵白,以及紧板、垛板,紧打慢唱的飞板等。有长于抒情、节奏平缓的曲调,也有适于表现高昂激越情绪的曲调。着名艺人张天培吸收河南坠子唱腔、唱法创造的“天培调”具有独特风格。传统曲目多取材历史故事,长篇有《双鞭记》、《温凉盏》等;中篇有《双锁柜》、《鸾凤配》等;短篇唱段有《取长沙》、《截江》、《打关西》等。反映现实生活的曲目有《焦裕禄风雪探茅屋》、《巧摆地雷阵》等

追其本源,河洛大鼓的第一代创始人有段雁、胡南方、李禄、吕六,特别是胡南方,他是偃师人,生于一八七五年左右,是清末秀才,家境颇为富有,然他抛开仕途,潜心艺术,自编自演,唱腔清越宏亮,书词生动别致,在群众中有极大的影响,为河洛大鼓的存在和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第二代传人有张天培,陆明智、叶刺猬、刘林、三代传人有程文和、陈有功、崔坤、张明党、杨二会、吕发君等人。这是河洛大鼓书最为兴盛的时期。

他们的活动大约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至六七十年代,不论从内容到形式都达到了成熟和完美的阶段,特别是崔坤先生,其表演沉实、生动、唱腔宏亮悦耳,其书词简捷、文雅,特别是对于长篇书目发掘改编和对于各种唱腔、道白的总结、归纳都超出了他的前人。四代传人有:段阶平、陆四辈、尚继业、张妮、王占标、张新有、牛会玲、李宏民等,其中张妮、尚继业、牛会玲都师承崔坤先生,不论是唱和书目都有极深的功力,李宏民主攻伴奏,是一代着名琴师。第五代传人有李新芬、黄金焕、韩淑珍等,他们都有极深的造诣。

在河洛大鼓传承过程中,先后出现过许多知名的艺人。第二代传人有“说书状元”之称的张天倍,在洛阳几乎家喻户晓;第三代传人程文和,享誉豫西,并曾代表河南参加全国首届曲代会,一曲《赵云截江》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赏;第四代传人段介平,以及原河南省曲艺团团长王小岳等,都曾独树一帜,闻名遐迩。逢红白喜事不请“响器”(吹打乐器)请“愿书”,是当地村民已沿袭多年的习俗。求一家平安请书叫“平安书”;娶媳妇请书叫“红书”;毛娃过生日待客请书叫“面书”;老人做寿请“寿书”;还有“挂鞭书”、“立碑书”等名目繁多的各种书场,河洛大鼓成了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所以当地从事河洛大鼓的艺人很多,鼎盛时期就有一、二百余人。

然而,近年来随着电视的普及,河洛大鼓的听众人数逐年下降,年轻人已无人听更无人学,特别是年事已高的老艺人大多已谢世,艺人只减不增,所以目前艺人已不到20人,年龄均在五、六十岁以上,并且大部分已不再从事表演活动,河洛大鼓的生存状况已跌入令人担忧的境地。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曲艺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你可能也喜欢:

北京老字号餐馆的文化及背景

百年繁华街景:上海老街

世界著名的沿海城市文化

最常见的生活空间:上海弄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古代诰命夫人有什么好处 古人为何都想要争取诰命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古代妇女都争取“得诰命”

这其实就和丈夫的品级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我们也会知道,诰命夫人每个月都可以像官员一样拿到对应的俸禄,不过手里面并没有实权。

在古代的时候,女子本身就没有太高的身份,只不过是生活中的配角,说一句难听的就只不过是生孩子的工具。所以在那个时候,无数的人都希望能够有效体现出自己的地位,如果女子可以成为诰命夫人,那么这也能够有效体现夫家的地位,这对于夫家来说也会有一定的作用。如果这个男子是三品官员,无论是妻子还是母亲,不要被封为诰命夫人,这必然也会拥有着好的优势。

虽然可能没有实际的权利,但是这本身就是一个种让家族都会骄傲的荣誉,而且女子本身的地位都会有所上涨,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比较尊重这一个女子。简单来说,这就如同学校的奖状一般,虽然可以在墙壁上贴满,而且看上去多如牛毛,但是在高考的时候或许也没有什么太多的重要。

然后在获得诰命夫人时,自然就能够拥有着与众不同的身份和别人会有所区别,因为自己的位置和别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在遇到一些紧急情况时,第1个站出来主持大权的,那么肯定就是诰命夫人,如果是其他人选择站出来,可能根本就没有办法得到大家的认可,没有太多的权威性。

所以在古代,如果大家想要有所作为,基本上都会非常努力的去获得诰命夫人,就是希望能够有效解决自己的一切,但是在此时我们也需要了解,并不是每一个人全部都有机会获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古人说的"冬不坐石,夏不坐木"有什么道理?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冬不坐石,夏不坐木”这句话其实也经常的被提起啊,大家也知道这样的话也是包含了很多的哲理的,那么在生活中我们这样的哲理也见得比较的多,所以类似上面的那样的话我们也不妨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到底是什么意思吧!

其一,从养生之道来讲。

看看《黄帝内经》怎么说“冬病”“夏病”吧。

《金匮真言论》中说: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

《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飱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瘧;秋伤于湿,徘生欬嗽。等等。

“冬不坐石”,冬寒、石凉,寒冬中坐于其性寒凉的石头上,则伤于寒,那就会让人体中潜伏起春天会表现出来的温病。冬病在阴,人体在冬天必须发挥出最大的阳性,才能抵抗季节的寒冷,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平衡。寒冬坐于寒凉的石头上,则会使身体内本来就难以聚集和维持的阳气流失,使人体阴阳失调,从而产生疾病。

冬天里,人体阳气本应内敛以护体,坐天石则可使本真流失。是为不可。

这其实,是用阴阳理论在谈养生的经验。甚至包含着五行生克制化的道理。我们就换个角度来看“夏不坐木”。

夏不坐木,夏天属火,木生火。火上添火,则阳气大盛。人坐其上,则受盛大刚强的阳气或火气冲犯。相比之下,人体为阴。常坐于木,则阴阳失调,在夏天最需要保护和调养的阴气受损,可能丧失元气,不仅夏天里病体缠身,到秋天也不得安宁。

其二,延伸一下,从生活安全角度来讲,可以感受到古人的认识非常深刻。

坐者,止也。坐,从二“人”、从“土”。二人,表示人群,众人,多人。土,表示停止、居处的地方。

古人穴居洞处,可以说“冬不坐石,夏不坐木”是经过长期体验、观察得来的宝贵生活经验。

冬天处于“石”头,石洞、石崖之中,因其阴气重、潮温、寒冷、阴暗,不利于人的休养。特别是人群杂居在相对封闭的洞穴里,生存质量就更加低下。而且冬季里,各种害虫动物几乎都进入洞穴生活,它们为了生存,也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威胁。

夏不坐木。夏天的树林里,或树木之下,也是充满危险的。林木茂盛,寻找食物的动物都出来伺机觅食,而且夏天正是动物生长繁殖的季节,其活动空间和食物需求量很大。夏天雷雨丰富,居于其下也有很大的危险。自然山火发生起来,也很难逃生。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不可将自身置于危险这中的道理,并形成了独到的养身之道,值得思考和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古人喝酒前为什么习惯先温酒呢?

全文共 558 字

+ 加入清单

为什么古人喝酒前要“温酒”

这主要是因为那个时候酿酒的技术有限,所以酒里面也会有很多的有害物质,在蒸馏的过程中也没有办法完全的清楚,所以就需要习惯性的温酒。

就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古代的人对于酒的痴迷程度明显要超过于现代人。无数文人骚客都会在酒里面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灵感,可以说在古代的时候,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饮品。

如果大家熟悉历史,那么就会知道古代的人在喝酒之前都会温酒,这是因为古代的酿造工艺根本就没有办法和现在比较,特别是在蒸馏这一方面。古代的人在喝酒时一般都会需要将里面的有害物质挥发掉,如果选择直接喝,那么随时都有可能会中毒,因此在喝酒之前必须要通过温酒这一个步骤。如今的技术还是非常发达的,在蒸馏的过程中也同样会去掉很多的有毒物质,可现在的人根本就不会流行温酒,这中间也会有一个讲究。如果是白酒在温酒的过程中也会导致酒精挥发,而且也会导致酒的口感发生一些变化,这种也会导致酒的味道逐渐的变淡。

现代的人在喝酒时根本就不用温酒,但是也有一些人,可能就是爱酒行家也会进行温酒的操作,再经过低温熬煮之后,这其实就是一种心境,也同样是一种独特的韵味。也有一些人在冬天的时候会选择温酒,其实这也是无伤大雅的,没有什么太多的影响,但是在古代的时候温酒是一个必然的操作,否则就可能会有许多的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