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平原

平原知识专题栏目,提供与平原相关内容的知识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平原问题。

分享

浏览

5273

文章

117

亚马孙平原气候类型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亚马孙平原全境属热带雨林气候,为世界上面积最广的赤道多雨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年平均气温27-28℃,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2500毫米之间。

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原因

亚马孙平原大部分在赤道两旁,终年高温,属赤道低气压带,多对流雨。亚马孙平原南面是东南信风带,北面是东北信风带。地形上,大部分是平原,以南、以北各为较低的巴西高原和圭亚那高原,西面是高大的安第斯山脉,平原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沿岸有暖流经过。由东北、东南海上吹来的湿热气流汇聚内陆,并受西部高山抬升,终年降水丰沛。

展开阅读全文

我国四大平原是什么

全文共 389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四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

东北平原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面积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平原。海拔大部分在200米以下,地面辽阔坦荡。

华北平原:西起太行山,东至海滨,北达燕山,南抵淮河。面积30万平方公里,它是由黄河、淮河和海河等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而成的,又称黄淮海平原。平均海拔100米以下,地势低平,土层深厚,土质肥沃。

长江中下游平原:自巫山向东至海滨,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该平原的地势比华北平原还低,平均海拔50米以下,有些地方的海拔不足5米,河网纵横,湖泊众多,号称水乡泽国。

珠江三角洲平原位于广东省中南部,面积约11000平方千米,平均海拔50米左右,这里河网纵横,孤丘散布。珠江三角洲是华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主要城市有广州、香港、澳门、深圳、佛山、东莞等,有“南海明珠”的美誉。

展开阅读全文

东北平原黑土肥沃的原因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东北平原黑土肥沃原因是有机质丰富,该地位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地处东北平原,地形平坦,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纬度较高,气温低,枯枝落叶及其他的有机质不易被分解,从而逐年累积最终形成了黑土的厚重的腐殖质层。

东北黑土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的东部,我国黑土地开垦年限不长,但是退化却比较严重。在黑龙江省黑土耕地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着水土流失严重、肥力降低、理化性状恶化、中低产田面积扩大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黑土耕地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严重影响黑土生产力的发挥及黑龙江省可持续农业的实现。

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政策与发展背景下,这些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并尽力解决,否则,必将成为影响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性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东北平原是我国第几大平原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东北平原我国第一大平原。

东北平原南北长约1000多公里,东西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东北平原,这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交通便利,机械化程度高,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产区与商品粮基地。

华北平原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市,处于我国腹地,经济发达,人囗众多,交通便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华北平原西以太行山脉为界与黄土高原相接,因此近年来经常受沙尘暴的影响。华北平原海拔多不及百米,地势平缓倾斜。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鱼米之乡"之称,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等6块平原组成。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三大平原是指哪三个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三大平原是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1、东北平原:东北平原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的大部分与内蒙古的一部分,分为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三部分。位于大兴安岭以东,长白山脉以西,小兴安岭以南,辽东湾(属渤海)以北。在三大平原中面积最大,达35万平方千米,被誉为黑土地。这里土地肥沃,地形平坦,土地集中连片,交通便利,机械化程度高,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粮食产区与商品粮基地。

2、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地跨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省市。分为海河平原、黄河平原、淮河平原三部分。由黄河,淮河,海河等河流冲积而成。华北平原西以太行山脉为界与黄土高原相接,因此近年来经常受沙尘暴的影响。处于我国腹地,经济发达,人囗众多,交通便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

3、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长江三角洲平原等部分组成。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湖北、湖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省市,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达,水量充足,交通便利,非常适合水稻的生长,具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展开阅读全文

河南是山地多还是平原多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平原多。因为河南平原和盆地占总面积的55.7%,山地占总面积的26.6%,因此河南平原多。除此之外,丘陵占总面积的17.7%。河南省地势西高东低,中、东部是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是南阳盆地,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

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有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具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复杂多样和气象灾害频繁的特点。全省由南向北年平均气温为10.5~16.7℃,年均降水量407.7~1295.8毫米,降雨以6~8月份最多,年均日照1285.7~2292.9小时,全年无霜期201~285天,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河南省地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河南省内河流大多发源于西部、西北部和东南部山区,流域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560条。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03.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383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河南的地势属于平原吗

全文共 399 字

+ 加入清单

河南的大部分地区是平原,但是也有一部分山区。平原指的是地面平坦或者起伏较小的一个较大的区域。从河南平原的地理位置来看,属于水文侵蚀等地质原因形成的结果。河南的地势西高东低,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别占总面积的55.7%、26.6%、17.7%,所以河南的地势是平原。

河南省地势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地势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由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别山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西南部为南阳盆地。灵宝市境内的老鸦岔为全省的最高峰,海拔达到2413.8米;海拔最低处在固始县淮河的出省处,海拔高度只有23.2米。

河南的地形类型包括平原、盆地、山地、丘陵等,主要地形为平原,地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河南省大部分地处暖温带,南部跨亚热带,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河南地处沿海开放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经济由东向西梯次推进发展的中间地带。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什么?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平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西接安第斯山,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四国领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

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西接安第斯山,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四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密布,植物种类繁多并富特有种;动物种类亦很丰富,尤多树栖动物。矿藏主要有石油。人烟稀少,总人口约1500万,包括10万生活在密林中的印第安人。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有计划地组织移民和发展农牧业,开发自然资源,已建成贯通全境的亚马孙公路。

亚马孙平原西宽东窄,最宽处1280千米;地势低平坦荡。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平原中部的马瑙斯,海拔仅44米。东部更低,逐渐接近海平面。亚马逊平原的河漫滩约占平原面积的10%,由松软的近代冲积层组成,地势特别低下,河漫滩之外,45~60米的陡岸之上为高位平原,在西经60°以西最为宽广,表层物质由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沙与粘土组成,已呈部分固结状态。亚马孙平原是在南美洲陆台亚马孙拗陷基础上,经第四纪上升、成陆后,由亚马孙河干、支流冲积而成的。下游河口附近,因近代沉降作用,没有三角洲出露。

展开阅读全文

三江平原是哪三江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简要回答

三江指的是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这三条大江汇流于三江平原,冲积成了这块肥沃的土地。

三江平原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那里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被称为是我国的重要粮仓,那么三江平原中的三江,究竟指的是哪三条江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去了解吧。

详细内容

1

黑龙江,是流经蒙古、中国、俄罗斯的亚洲大河之一,位于亚洲东北部。中国古称羽水、黑水、浴水、望建河、石里罕水等,蒙语称哈拉穆河,俄语称阿穆尔河。黑龙江有南北两源,以南源额尔古纳河为河源,全长4440公里,在俄罗斯的尼古拉耶夫斯克注入鄂霍次克海峡。黑龙江总长度,自海拉尔河源起4440公里,以克鲁伦河为源头计算约5498公里,中俄界河长3000公里,俄罗斯境内长1400多公里,流域面积185.6万平方公里。

2

乌苏里江是中国黑龙江支流,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上游由乌拉河和道比河汇合而成。两河均发源于锡霍特山脉西南坡,东北流到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与黑龙江汇合。长909公里(565英里),流域面积187000平方公里(72200平方英里)。 江面宽阔,水流缓慢。主要支流有松阿察河、穆稜河、挠力河等。

3

松花江在隋代称难河,唐代称那水,辽金两代称鸭子河、混同江,清代称混同江、松花江。松花江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流域面积55.72万平方公里,涵盖东北四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年径流量762亿立方米。

4

三江平原水资源丰富,总量187.64亿立方米,其西南部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分布区,人均耕地面积大致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倍,在低山丘陵地带还分布有252万公顷的针阔混交林,被誉为昔日“北大荒”、今日“北大仓”。

5

三江平原广阔低平的地貌,降水集中夏秋的冷湿气侯,径流缓慢,洪峰突发的河流,以及季节性冻融的粘重土质,促使地表长期过湿,积水过多,形成大面积沼泽水体和沼泽化植被、土壤,构成了独特的沼泽景观。

展开阅读全文

当今世界最大的平原

全文共 1125 字

+ 加入清单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那么你知道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什么吗?

地形

亚马孙平原西宽东窄,最宽处1280千米;地势低平坦荡。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平原中部的马瑙斯,海拔仅44米。东部更低,逐渐接近海平面。[1] 亚马逊平原的河漫滩约占平原面积的10%,由松软的近代冲积层组成,地势特别低下,河漫滩之外,45~60米的陡岸之上为高位平原,在西经60°以西最为宽广,表层物质由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沙与粘土组成,已呈部分固结状态。[2] 亚马逊平原是在南美洲陆台亚马孙拗陷基础上,经第四纪上升、成陆后,由亚马孙河干、支流冲积而成的。[1] 下游河口附近,因近代沉降作用,没有三角洲出露。

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平原(英语:Amazon Basin)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西接安第斯山,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四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密布,植物种类繁多并富特有种;动物种类亦很丰富,尤多树栖动物。矿藏主要有石油。人烟稀少,总人口约1500万,包括10万生活在密林中的印第安人。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有计划地组织移民和发展农牧业,开发自然资源,已建成贯通全境的亚马孙公路。

热带雨林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树林每年吸收全球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这种气体的大量存在使地球变暖,危害气候,以至极地冰盖融化,引起洪水泛滥。树木也产生氧气,它是人类及所有动物的生命所必需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由此被誉为“地球之肺”,如果亚马孙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有些雨林的树木长得极高,达60米以上。它们的叶子形成“篷”,像一把雨伞,将光线挡住。因此树下几乎不生长什么低矮的植物。亚马孙平原全境属热带雨林气候,为世界上面积最广的赤道多雨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年平均气温27-28℃,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2500毫米之间。

气候

亚马孙平原全境属热带雨林气候,为世界上面积最广的赤道多雨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年平均气温27-28℃,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2500毫米之间。

水文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河流蜿蜒曲折,湖沼密布,汛期普遍遭受泛滥,排水不良。河口宽达240千米,泛滥期流量达每秒18万立方米,是密西西比河的10倍。泻水量如此之大,使距岸边160千米内的海水变淡。已知支流有1000多条,其中7条长度超过1600千米。亚马逊河沉积下的肥沃淤泥滋养了65000平方千米的地区,它的流域面积约705万平方千米,几乎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大河流域的两倍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最大的平原位于西半球吗

全文共 3007 字

+ 加入清单

陆地上海拔高度相对比较小的地区称为平原。 平原是陆地上最平坦的地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原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它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丘陵,以较小的高度来区别于高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南美的亚马孙平原,如果从东西半球看,亚马孙平原位于西半球;如果从南北半球看,由于赤道穿过亚马孙平原,所以亚马孙平原大部分在南半球,小部分在北半球。下面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最大平原吧。

自然地理

地形:亚马孙平原西宽东窄,最宽处1280千米;地势低平坦荡。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平原中部的马瑙斯,海拔仅44米。东部更低,逐渐接近海平面。亚马逊平原的河漫滩约占平原面积的10%,由松软的近代冲积层组成,地势特别低下,河漫滩之外,45~60米的陡岸之上为高位平原,在西经60°以西最为宽广,表层物质由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沙与粘土组成,已呈部分固结状态。亚马逊平原是在南美洲陆台亚马孙拗陷基础上,经第四纪上升、成陆后,由亚马孙河干、支流冲积而成的。下游河口附近,因近代沉降作用,没有三角洲出露。

气候:亚马孙平原全境属热带雨林气候,为世界上面积最广的赤道多雨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年平均气温27-28℃,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2500毫米之间。

水文: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 广的河流。河流蜿蜒曲折,湖沼密布,汛期普遍遭受泛滥,排水不良。河口宽达240千米,泛滥期流量达每秒18万立方米,是密西西比河的10倍。泻水量如此之大,使距岸边160千米内的海水变淡。已知支流有1000多条,其中7条长度超过1600千米。亚马逊河沉积下的肥沃淤泥滋养了65000平方千米的地区,它的流域面积约705万平方千米,几乎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大河流域的两倍。

自然资源:亚马孙平原植物茂盛,种类繁多,特有种占1/3。据估计,林海中大约积蓄着8亿立方米木材,约占世界木材蓄积总量的1/5。乔木以桃金娘科、芸香科、楝科、樟科、夹竹桃科等树种占优势。盛产红木、乌木、绿木、巴西果、三叶胶、乳木、巴西樱桃果、象牙椰子等多种经济林木,巴西樱桃果树可长到80米高,樱桃果的含油量为73%,比芝麻、花生的含油量高得多,可以食用,经济价值特别高。

亚马孙平原的野生动物种类非常繁多,而且数量丰富。热带雨林中栖息着猴子、树懒、蜂鸟、金刚鹦鹉、巨大蝴蝶和无数蝙蝠,亚马孙河中生活着凯门鳄、淡水龟,以及水栖哺乳类动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陆地生活着美洲虎、细腰猫、貘、水豚、犰狳等。另有2500种鱼,以及1600多种鸟。亚马孙森蚺是世界上最大的蛇,最长可达6.3米,重达225千克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但一般森蚺长度在3米左右。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栖息在泥岸或者浅水中,捕食水鸟、龟、水豚、貘等,有时也捕食1.5米的凯门鳄。森蚺会把凯门鳄紧紧缠绕,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后整条吞下去,此后几个星期,不用进食。尽管成年森蚺是极可怕的猎食动物,但是幼蚺出生时,长不过76厘米。蚺是卵胎生的,有时一胎达70条左右。许多幼蚺被凯门鳄吃掉。幸存的长大后,反过来吃凯门鳄。不过遇到更大的黑凯门鳄鱼、美洲鳄的话森蚺也只能逃命了。亚马孙河原产的物种有食人鲳、海伦娜闪蝶、勐仑王莲等。

世界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

亚马孙平原(英语:Amazon Basin)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西接安第斯山,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四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密布,植物种类繁多并富特有种;动物种类亦很丰富,尤多树栖动物。矿藏主要有石油。人烟稀少,总人口约1500万,包括10万生活在密林中的印第安人。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有计划地组织移民和发展农牧业,开发自然资源,已建成贯通全境的亚马孙公路。

热带雨林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树林每年吸收全球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这种气体的大量存在使地球变暖,危害气候,以至极地冰盖融化,引起洪水泛滥。树木也产生氧气,它是人类及所有动物的生命所必需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由此被誉为“地球之肺”,如果亚马孙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有些雨林的树木长得极高,达60米以上。它们的叶子形成“篷”,像一把雨伞,将光线挡住。因此树下几乎不生长什么低矮的植物。亚马孙平原全境属热带雨林气候,为世界上面积最广的赤道多雨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年平均气温27-28℃,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2500毫米之间。

关于译名

“亚马孙”或“亚马逊”都译自“Amazon”。在大学、中学、小学与地理相关的教科书中,都统一译为“亚马孙”。因此,在学术上一般也译为“亚马孙”。实际上,从发音角度考虑,“亚马孙”也更为接近。“亚马逊”这个译法也多见于港澳台出版物上。在一些非学术的旅游杂志上,也常可以见到“亚马逊”的译法。因此,口语中多受此影响,混称为“亚马逊”。为了便于大众理解,很多非学术性的电视节目也常译为“亚马逊”,例如电影《冲出亚马逊》。

环境问题

人类从16世纪起开始开发亚马孙平原的原始森林。1970年,巴西总统为了解决东北部的贫困问题,又做出了“开发亚马孙地区”的决策。这一决策使该地区每年约有8万 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1969至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孙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公里,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热带雨林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消减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对于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

热带雨林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树林每年吸收全球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这种气体的大量存在使地球变暖,危害气候,以至极地冰盖融化,引起洪水泛滥。树木也产生氧气,它是人类及所有动物的生存所必需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由此被誉为“地球之肺”,如果亚马孙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有些雨林的树木长得极高,达60米以上。它们的叶子形成“篷”,像一把雨伞,将光线挡住。因此树下几乎不生长什么低矮的植物。

热带雨林又像一个巨大的抽水机,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散发到空气中。另外,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吸收和滞留大量的降水。亚马孙热带雨林贮蓄的淡水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森林的过度砍伐会使土壤侵蚀、土质沙化,引起水土流失。巴 西东北部的一些地区就因为毁掉了大片的森林而变成了巴西最干旱、最贫穷的地方。在秘鲁,由于森林木断遭到破坏,1925至1980年间就爆发了4300次较大的泥石流,193次滑坡,直接死亡人数达4.6万人。亚马孙平原每年仍有0.3万平方公里土地的20厘米厚的表土被冲入大海。

除此之外,森林还是巨大的基因库,地球上约1000万个物种中,有200-400万种都生存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在亚马孙河流域的仅0.08平方公里左右的取样地块上,就可以得到4.2万个昆虫种类,亚马孙热带雨林中每平方公里不同种类的植物达1200多种,地球上动植物的1/5都生长在这里。然而由于热带雨林的砍伐,那里每天都至少消失一个物种。有人预测,随着热带雨林的减少,数年后,至少将有50-80万种动植物种灭绝。

展开阅读全文

当今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是哪个平原

全文共 2457 字

+ 加入清单

气候

亚马孙平原全境属热带雨林气候,为世界面积最广的赤道多雨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年平均气温27-28℃,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2500毫米之间。

自然资源

亚马逊平原植物茂盛,种类繁多,特有种占1/3。据估计,林海中大约积蓄着8亿立方米木材,约占世界木材蓄积总量的1/5。乔木以桃金娘科、芸香科、楝科、樟科、夹竹桃科等树种占优势。盛产红木、乌木、绿木、巴西果、三叶胶、乳木、巴西樱桃果、象牙椰子等多种经济林木,巴西樱桃果树可长到80米高,樱桃果的含油量为73%,比芝麻、花生的含油量高得多,可以食用,经济价值特别高。

亚马逊平原的野生动物种类非常繁多,而且数量丰富。热带雨林中栖息着猴子、树懒、蜂鸟、金刚鹦鹉、巨大蝴蝶和无数蝙蝠,亚马逊河中生活着凯门鳄、淡水龟,以及水栖哺乳类动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陆地生活着美洲虎、细腰猫、貘、水豚、犰狳等。另有2500种鱼,以及1600多种鸟。亚马孙森蚺是世界上最大的蛇,最长可达6.3米,重达225千克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但一般森蚺长度在3米左右。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栖息在泥岸或者浅水中,捕食水鸟、龟、水豚、貘等,有时也捕食1.5米的凯门鳄。森蚺会把凯门鳄紧紧缠绕,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后整条吞下去,此后几个星期,不用进食。尽管成年森蚺是极可怕的猎食动物,但是幼蚺出生时,长不过76厘米。蚺是卵胎生的,有时一胎达70条左右。许多幼蚺被凯门鳄吃掉。幸存的长大后,反过来吃凯门鳄。不过遇到更大的黑凯门鳄鱼、美洲鳄的话森蚺也只能逃命了。亚马孙河原产的物种有食人鲳、海伦娜闪蝶、勐仑王莲等。

环境问题

人类从16世纪起开始开发亚马逊平原的原始森林。1970年,巴西总统为了解决东北部的贫困问题,又做出了“开发亚马逊地区”的决策。这一决策使该地区每年约有8万平方公里

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1969至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逊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公里,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热带雨林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消减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亚马孙平原的热带雨林对于全世界以及生存在世界上的一切生物的健康都是至关重要的。热带雨林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树林每年吸收全球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这种气体的大量存在使地球变暖,危害气候,以至极地冰盖融化,引起洪水泛滥。树木也产生氧气,它是人类及所有动物的生存所必需的。亚马逊热带雨林由此被誉为“地球之肺”,如果亚马逊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有些雨林的树木长得极高,达60米以上。它们的叶子形成“篷”,像一把雨伞,将光线挡住。因此树下几乎不生长什么低矮的植物。

热带雨林又像一个巨大的抽水机,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散发到空气中。另外,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吸收和滞留大量的降水。亚马孙热带雨林贮蓄的淡水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森林的过度砍伐会使土壤侵蚀、土质沙化,引起水土流失。巴西东北部的一些地区就因为毁掉了大片的森林而变成了巴西最干旱、最贫穷的地方。在秘鲁,由于森林木断遭到破坏,1925至1980年间就爆发了4300次较大的泥石流,193次滑坡,直接死亡人数达4.6万人。亚马孙平原每年仍有0.3万平方公里土地的20厘米厚的表土被冲入大海。除此之外,森林还是巨大的基因库,地球上约1000万个物种中,有200-400万种都生存于热带、亚热带森林中。在亚马孙河流域的仅0.08平方公里左右的取样地块上,就可以得到4.2万个昆虫种类,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每平方公里不同种类的植物达1200多种,地球上动植物的1/5都生长在这里。然而由于热带雨林的砍伐,那里每天都至少消失一个物种。有人预测,随着热带雨林的减少,数年后,至少将有50-80万种动植物种灭绝。

亚马逊平原

亚马逊平原(英语:Amazon Basin)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西接安第斯山,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四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密布,植物种类繁多并富特有种;动物种类亦很丰富,尤多树栖动物。矿藏主要有石油。人烟稀少,总人口约1500万,包括10万生活在密林中的印第安人。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有计划地组织移民和发展农牧业,开发自然资源,已建成贯通全境的亚马孙公路。热带雨林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树林每年吸收全球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这种气体的大量存在使地球变暖,危害气候,以至极地冰盖融化,引起洪水泛滥。树木也产生氧气,它是人类及所有动物的生命所必需的。亚马孙热带雨林由此被誉为“地球之肺”,如果亚马孙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有些雨林的树木长得极高,达60米以上。它们的叶子形成“篷”,像一把雨伞,将光线挡住。因此树下几乎不生长什么低矮的植物。亚马孙平原全境属热带雨林气候,为世界上面积最广的赤道多雨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年平均气温27-28℃,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2500毫米之间。

地形

亚马逊平原西宽东窄,最宽处1280千米;地势低平坦荡。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平原中部的马瑙斯,海拔仅44米。东部更低,逐渐接近海平面。[1] 亚马逊平原的河漫滩约占平原面积的10%,由松软的近代冲积层组成,地势特别低下,河漫滩之外,45~60米的陡岸之上为高位平原,在西经60°以西最为宽广,表层物质由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沙与粘土组成,已呈部分固结状态。[2] 亚马逊平原是在南美洲陆台亚马孙拗陷基础上,经第四纪上升、成陆后,由亚马孙河干、支流冲积而成的。[1] 下游河口附近,因近代沉降作用,没有三角洲出露。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什么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什么平原

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地方,例如平原,接下来就由小编给大家说说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逊平原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全文共 1686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亚马逊,你第一时间会想到的可能是亚马逊网上购物商城,但也有人会想起亚马逊平原。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世界上最大的平原的信息,希望你看完会对亚马逊平原多一些了解。

亚马孙平原(英语:Amazon Basin)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介于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之间,西接安第斯山,东滨大西洋,跨居巴西、秘鲁、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四国领土,面积达560万平方千米(其中巴西境内220多万平方千米,约占该国领土1/3),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冲积平原。亚马孙平原热带雨林密布,植物种类繁多并富特有种;动物种类亦很丰富,尤多树栖动物。矿藏主要有石油。人烟稀少,总人口约1500万,包括10万生活在密林中的印第安人。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有计划地组织移民和发展农牧业,开发自然资源,已建成贯通全境的亚马孙公路。

自然资源

亚马孙平原植物茂盛,种类繁多,特有种占1/3。据估计,林海中大约积蓄着8亿立方米木材,约占世界木材蓄积总量的1/5。乔木以桃金娘科、芸香科、楝科、樟科、夹竹桃科等树种占优势。盛产红木、乌木、绿木、巴西果、三叶胶、乳木、巴西樱桃果、象牙椰子等多种经济林木,巴西樱桃果树可长到80米高,樱桃果的含油量为73%,比芝麻、花生的含油量高得多,可以食用,经济价值特别高。

亚马孙平原的野生动物种类非常繁多,而且数量丰富。热带雨林中栖息着猴子、树懒、蜂鸟、金刚鹦鹉、巨大蝴蝶和无数蝙蝠,亚马孙河中生活着凯门鳄、淡水龟,以及水栖哺乳类动物如海牛、淡水海豚等,陆地生活着美洲虎、细腰猫、貘、水豚、犰狳等。另有2500种鱼,以及1600多种鸟。亚马孙森蚺是世界上最大的蛇,最长可达6.3米,重达225千克以上,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但一般森蚺长度在3米左右。森蚺生性喜水,通常栖息在泥岸或者浅水中,捕食水鸟、龟、水豚、貘等,有时也捕食1.5米的凯门鳄。森蚺会把凯门鳄紧紧缠绕,直到它窒息死亡,然后整条吞下去,此后几个星期,不用进食。尽管成年森蚺是极可怕的猎食动物,但是幼蚺出生时,长不过76厘米。蚺是卵胎生的,有时一胎达70条左右。许多幼蚺被凯门鳄吃掉。幸存的长大后,反过来吃凯门鳄。不过遇到更大的黑凯门鳄鱼、美洲鳄的话森蚺也只能逃命了。亚马孙河原产的物种有食人鲳、海伦娜闪蝶、勐仑王莲等。

气候

亚马孙平原全境属热带雨林气候,为世界上面积最广的赤道多雨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年平均气温27-28℃,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2500毫米之间。

关于译名

“亚马孙”或“亚马逊”都译自“Amazon”。在大学、中学、小学与地理相关的教科书中,都统一译为“亚马孙”。因此,在学术上一般也译为“亚马孙”。实际上,从发音角度考虑,“亚马孙”也更为接近。“亚马逊”这个译法也多见于港澳台出版物上。在一些非学术的旅游杂志上,也常可以见到“亚马逊”的译法。因此,口语中多受此影响,混称为“亚马逊”。为了便于大众理解,很多非学术性的电视节目也常译为“亚马逊”,例如电影《冲出亚马逊》。

地形

亚马孙平原西宽东窄,最宽处1280千米;地势低平坦荡。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平原中部的马瑙斯,海拔仅44米。东部更低,逐渐接近海平面。亚马逊平原的河漫滩约占平原面积的10%,由松软的近代冲积层组成,地势特别低下,河漫滩之外,45~60米的陡岸之上为高位平原,在西经60°以西最为宽广,表层物质由第三纪和第四纪的沙与粘土组成,已呈部分固结状态。亚马逊平原是在南美洲陆台亚马孙拗陷基础上,经第四纪上升、成陆后,由亚马孙河干、支流冲积而成的。下游河口附近,因近代沉降作用,没有三角洲出露。

水文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河流蜿蜒曲折,湖沼密布,汛期普遍遭受泛滥,排水不良。河口宽达240千米,泛滥期流量达每秒18万立方米,是密西西比河的10倍。泻水量如此之大,使距岸边160千米内的海水变淡。已知支流有1000多条,其中7条长度超过1600千米。亚马逊河沉积下的肥沃淤泥滋养了65000平方千米的地区,它的流域面积约705万平方千米,几乎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大河流域的两倍。

展开阅读全文

地域文化详解:福建四大平原分别是哪些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知道在城市文化福建这边都是以丘陵地势,属于华东地区处于是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不像北方平原地带地势坦荡、沃野千里,但也有例外在福建有着四大平原之称的大家知道是哪里吗?下面现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泉州平原

泉州市又称鲤城、刺桐城、温陵,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东经117°25′-119°05′,北纬24°30′-25°56′。面积11244平方公里。地质构造以火山岩为主,高山、谷地、丘陵占总面积五分之四。晋江中下游平原面积345平方公里,为福建第四大平原。

兴化平原

兴化平原又称莆田平原或南北洋平原,是福建四大平原之一,地处木兰溪下游的南北侧,由河海泥沙在浅海湾交错沉积以及人工围垦而成,海拔仅5至7米。木兰溪以北的平原统称“北洋”,以南的统称“南洋”。南北洋平原东濒兴化湾,西抵九华山麓,南达燕山期花岗丘陵边缘,北至囊山麓,总面积464平方公里,约占莆田县土地面积的23。5%,为福建省四大平原之一,仅次于漳州平原和福州平原,居第三位,是全市最大的粮食、甘蔗、果树、蔬菜及水产品产区。

漳州平原

漳州市地处福建省最南部,面对台湾,邻近港澳,介于厦门、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漳州市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地形多样,有山地、丘陵、台地和平原。最大河流是九龙江,横贯6个县区。九龙江下游的漳州平原面积566平方千米,为福建省最大平原。

福州平原

福州市则是低山、丘陵、平原,福州平原面积489平方公里。早在先秦时代闽江就有水上航运活动。由于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特点,闽江就成为十分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水上交通促进了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福州平原是福建省第二大平原。

【结束语】福建省是在全国土地面积占地较小的省份之一,全省土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3%,居于全国第23位。由于福建是一个多山的省份,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全省海拔80米以。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一般都以水稻种植还有就是有着丰富的水果。

展开阅读全文

平原大锅饼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平原大锅饼,形如满月,烤花均匀,芝麻敷面如繁星点点,醇且甘甜味道沁香,是平原特有的名吃。

大锅饼烙烤用料讲究,工艺细致。制作时将精细上等白面用洁净温水和面,适度温度发成老面,待发开后适量加入食用碱,再加面粉清水揉成面团,用压杠在案板上反复挤压,直至面块弹性适度,柔硬适中。

将面团(3千克左右)用擀面杖碾成直径约50公分,厚度约3.5公分的圆型饼团,一面撒上芝麻,放平底锅(俗称熬子)烘烤,用火大小适终如一,炙出的锅饼烤花均匀,烤熟后呈古铜色,香气沁肺,熟品每个重约2.5千克,味香甜,有口劲,软硬兼备。

平原大锅饼仍沿续传统工艺制作,以袁家锅饼最为著称。

信息来源:平原县史志办

展开阅读全文

中共平原省委旧址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中共平原省委旧址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平原省委旧址,建于1949年至1950年,1952年11月原平原省撤销后,由新乡地区行署接收,第二年成为新乡地区党校。1959年11月划党校西部平原省省委旧址主楼为豫北宾馆。中共平原省省委旧址自1950年建成至今已经历五十余年。

中共平原省委旧址建筑群现存建筑有主楼一座、辅楼四座,坐南朝北。主楼为平原省省委-办公楼及省委办公厅办公楼,平面呈“十”形,占地面积1242.64m2,建筑面积为4056.08m2,其主体建筑主楼分为两部分,中间部分为四层平屋面,两边为三层平屋面;两侧次楼为两层坡屋面。通长84.74m,主楼一层地面、楼梯间、卫生间及次楼地面均为水磨石,次楼楼梯间及二层以上地面为木地板。四座辅楼分别是原中共平原省省委组织部、宣传部、农工部、-部办公楼。四座辅楼结构、形式相同,平面布局呈“凸”形,每座占地面积597.77m2,建筑面积814.51m2,除中间主体及楼梯间为两层平屋面,两侧均为一层坡屋面。屋面瓦均为红色机制波形瓦,外墙为青砖清水墙,属于典型50年代仿苏式建筑风格。中共平原省省委旧址是平原省时期现存于新乡的唯一代表性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及文物价值。2006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华北平原地震带分布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华北地震带的特征是发生频次高、强度高、危害大。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中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政治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又分为郯庐地震带、华北平原地震带、汾渭地震带、银川-河套地震带,华北平原地震带分布地区是哪里呢?

华北平原地震带属于华北地震区。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发生在华北平原地震带上。据统计,华北平原地震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今天小编对华北平原地震带分布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哪些地区是地震的多发地带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为什么龙卷风只出现在平原地带

全文共 588 字

+ 加入清单

破坏力极强,龙卷风经过的地方,常会发生拔起大树、掀翻车辆、摧毁建筑物等现象,有时把人吸走,危害十分严重。那么大家知道龙卷风是如何形成的吗?为什么龙卷风只出现平原地带?下面来为你解答。

为什么龙卷风只出现在平原地带?小编分析如下:

龙卷风形成需要很多条件,发生最多的是美国的“龙卷谷”。需要水汽条件、不稳定条件、启动对流条件等。低层还需要一个“暖盖子”(就是稳定层)把能量蓄积在低层(就像锅盖一样把能量限制住),当能量盖不住爆发,才能产生极强的对流。龙卷风往往就产生在这种很强的对流云中,比如超级单体风暴。

高原地区,这些条件同时满足的情况较少见,特别是水汽条件往往达不到。另外地面比较粗糙的地方(如山地)摩擦力太大也不容易形成龙卷。但海拔不高的山地地区也是偶尔能见到龙卷的。

龙卷风是大气中最强烈的涡旋现象,影响范围虽小,但破坏力极大。它往往使成片庄稼、成万株果木瞬间被毁,令交通中断,房屋倒塌,人畜生命遭受损失。龙卷风的水平范围很小,直径从几米到几百米,平均为250米左右,最大为1千米左右。在空中直径可有几千米,最大有10千米。极大风速每小时可达150千米至450千米,龙卷风持续时间,一般仅几分钟,最长不过几十分钟,但造成的灾害很严重。

温馨提示:龙卷风来临务必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躲避龙卷风最安全的地方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展开阅读全文

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的原因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华北地区,一般指秦岭-淮河线以北,长城以南的中国的广大区域;北与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相接。华北地区为"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干燥且较长,夏季高温降水相对较多,春秋季较短。

华北平原具有春旱秋涝、涝后又旱,旱涝交错的自然特点,地势低平,又多河间封闭洼地,地下水位高,一般埋深2-3m,矿化度大,土壤属壤土或粘质砂壤土,具有易盐渍化的条件。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农田大水漫灌,不注意排水,导致土地地下水位上升,下层土壤的盐分随之上升到地表面的土壤中。

例如1956年一1961年间,在华北平原大搞引黄灌溉便是一例。冀、鲁、豫三省平原有老盐碱地320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l0%左右。解放后,不少老盐碱地经过排水冲洗,挖沟种稻,引洪放淤,结合适当的农业措施,得到了改良利用。但是自50年代末期在黄淮海平原上大量引黄河水灌溉和平原蓄水而忽视了排水,曾导致平原北部大面积土壤盐渍化,使盐渍土面积由2800万亩增加到4800万亩。其盐碱化的直接原因是引黄灌溉打乱和截断了排水系统,和大水漫灌,灌溉工程不配套等。灌溉水的大量渗漏,引起了地下水位升高。

今天小编对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的原因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于如何防治土壤盐碱化以及其他地质灾害小知识,还请了解更多上的自然灾害小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平原巨蜥的饲养知识

全文共 824 字

+ 加入清单

平原巨蜥(详情介绍)

平原巨蜥喜食肉类,但它基本是不挑食的,只要是食物他们都来者不拒的。幼年时期的平原巨蜥可以喂食蟋蟀(详情介绍)、大麦虫等食物,而长大后可以根据体型年龄的大小更换食物。当我们决定饲养一只平原巨蜥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他们的基本习性以及对食物的要求,这样有便日后照顾它们。一开始先喂蟋蟀,然后尝试喂它们金鱼。低廉的价格使金鱼成为一种很经济的粮食。当它们接近一英尺长,在它们的菜单里加上小老鼠和罐头巨蜥粮。一只小平原不能一次吃完一整罐巨蜥罐头,把巨蜥粮切成几块,把多余的放到冰箱里冻起来。等它们再长大些就可以喂小老鼠(当然,先人为杀死它们),推荐你用急冻的小老鼠(当然,喂的时候要先解冻)。它们喜欢吃煮熟的鸡蛋,会在箱子的地板上追逐滚动的鸡蛋。未去壳的鸡蛋能给它们补充不少钙质。它们也会吃生蛋,但那会弄得很肮脏。如果你有兴趣搞一场“鸡蛋足球赛”的话,你就会知道干掉的蛋浆会粘在环境里多久……此外生蛋也不利于维生素H的吸收。平原巨蜥在巨蜥中算是脾气比较温顺的品种,但是考虑到他们成熟之后的巨大体型和强大咬合力可能造成的伤害,在与他们接触的时候还是要多加小心。从幼体阶段多多接触他们会让平原巨蜥更习惯人类的存在和触摸,从而减少他们因紧张和恐惧而攻击的机会。无论什么时候,都要牢记这些温顺的动物也受动物本能的支配,他们的下一步行动存在不可预测性,因此做好防护措施永远是明智的。安全感平原巨蜥尤其是幼体平原巨蜥需要一个山洞或者一块木头来躲藏(在里面、后面又或者是下面)。它们会挤进任何缝隙里。软木树洞十分适合作为它们的躲藏洞穴。水平原巨蜥喜欢在水里游荡。比起其它巨蜥它们较少尝试打翻它们的水盘,但你仍然需要使用一个很重的水槽或者大碗。并且因为它们用它们的水槽作为打扮的地方,你需要经常换水。好奇心平原巨蜥喜欢研究它们周围的环境。给一些树枝和石头它们爬,或者给些洞穴它们探究。如果你给它们一盒砂子或者泥土,它们很可能会跑进去玩耍。它们喜欢多变的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